《鈴兒響叮當》的教案優秀(通用14篇)
《鈴兒響叮當》的教案優秀 篇1
一、介紹教學內容:
今天,我講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音樂第七冊,本課是四年級上冊第八課《八音盒》。這一課的內容以聆聽《維也納的八音鐘》、《打字機》、歌曲《鈴兒響叮當》;表演《鈴兒響叮當》、編創與活動幾部分組成。歌曲《鈴兒響叮當》是一首典型的二聲部合唱、表演、編創為一體的活動課。共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為學唱簡譜、學會主聲部、伴奏及簡單的樂理知識;第二課時為學唱第二聲部,達到主聲部與陪襯聲部的`和諧;第三課時為鞏固加強、設計三聲部的表演唱。我進行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
二、教材分析:
《鈴兒響叮當》是一首兒童坐在雪橇上滑雪為題材的歌曲,旋律優美、活潑,情緒歡快、跳躍。樂曲主題單一,旋律質樸,節奏簡單。以完全重復、變化重復等手法而成,貼切反映了兒童坐在坐在雪橇上滑雪時表現出來的天真、爛漫的神態和緊張、歡快、熱烈的氣氛,音樂形象鮮明,感情真摯、細膩,具有新的時代氣息。
三、活動目標:
1、讀譜知識:二聲部的唱法、雙聲部節奏訓練、反復跳躍記號、連音線、附點音符等樂理知識。
2、教唱第一聲部,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自選打擊樂器,自編節奏為《鈴兒響叮當》伴奏等編創活動。
3、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注意安全,多編創。
四、活動重點:
1、讀譜知識:二聲部唱法、雙聲部節奏訓練、反復跳躍記號、連音線、附點音符等樂理知識。
2、教唱第一聲部,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多編創。
五、活動難點:
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自選打擊樂器,自編節奏多種形式為《鈴兒響叮當》伴奏等編創活動。
六、資源準備:
教具:電子琴、錄音機、磁帶、網上下載的有關滑雪、雪橇的資料、圖片。
七、教學過程設計:
1、采取多樣的形式為新課做鋪墊。
采用音樂游戲、發聲練習、節奏游戲激發學生興趣,掌握發音技巧,增強個人、組組、男女之間的競爭意識。
2、突出重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把簡譜、歌詞及節奏練習與其他學科相互有機整合、歸類,有利于學生聽、唱,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3、分散難點。
4、拓展創編。
八、教學反思:
1、目標制定較合理、完善;
2、把握了教材的重難點;
3、對學生進行了拓展創編活動和情感教育。
4、不足之處就是要繼續加強自身知識儲備,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點,體現自己的講課風格。
《鈴兒響叮當》的教案優秀 篇2
鈴兒響叮當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2、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感受歌曲帶來的快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及演唱技巧。
3、創編節奏,并能用小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
感受歌曲意境,用歡快生動的情緒演唱來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
能用各種小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子琴、打擊樂器(碰鈴、雙響筒、鈴鼓、三角鐵)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想知道是誰嗎?(出示課件)你知道有關圣誕老人的故事嗎?(學生自由回答)
二、新授歌曲
師:同學們對圣誕老人都很熟悉,今天老師還帶來一首有關圣誕老人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初次聆聽,感受歌曲情緒。(播放課件)
設問:歌曲是幾拍子的?情緒怎樣?(二拍子、歡快)
2、再次聆聽,感受歌曲內容(課件出示歌譜)
設問:你聽到了什么聲音?(鈴鐺聲)
鈴鐺聲是從哪里傳來的?(雪橇、馬車)
師:是圣誕老人駕著馬車給我們送禮物來了。這是一首圣誕歌曲,是由美國的作曲家彼爾.彭特所作。
師: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啊?
板書:結構A+B+A
3、學唱歌曲第一部分,教師范唱后學生跟唱師:來,我們來甩一甩馬鞭,讓馬車跑得再快一點?師生一起:“嗨!”
4、學唱歌曲第三部分,加入剛才的練習,強化學生歌唱的氣息支撐,最后“嗨!”結束。
5、學唱歌曲第二部分
(1)教師范唱。
(2)學生隨教師的琴聲跟唱。
(3)找出較難的`地方進行解決。每句弱起部分,重點講解并練習,力求唱準確。沖破大風雪我們坐在雪橇上
(4)老師范唱一句學生跟唱一句,隨琴一句一句跟唱。
(5)全體跟電子琴伴奏唱一遍。
6、整首曲子跟著電子琴伴奏完整唱一遍。
7、跟課件歌曲音樂,唱一遍。
8、跟課件歌曲伴奏唱一遍。
三、拓展延伸
1、認識樂器:碰鈴、雙響筒、鈴鼓、三角鐵,并演示打法。
2、分小組合作創編節奏為歌曲伴奏。
3、小組展示表演:一組唱歌、一組樂器伴奏。一遍后,兩組角色互換
四、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動聽快樂的歌曲,并用樂器進行了伴奏,大家開不開心啊?祝愿你們每天都這么快樂的生活。我們在這快樂的音樂聲中結束今天這堂課吧
《鈴兒響叮當》的教案優秀 篇3
教材分析
《鈴兒響叮當》是一首曲調流暢、情緒歡快的美國歌曲。生動的歌詞描繪了一群孩子冒著大風雪,坐在馬拉的雪橇上,他們的歡聲笑語伴著清脆的馬鈴聲回響在原野……表現了孩子們熱情奔放的性格,抒發了熱愛完美生活的真摯情感。歌曲為再現的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以“3”、“4”的同音反復為主,加上“||。×|×-|”節奏的運用,塑造了馬兒奔跑、鈴兒叮當的歡快的音樂形象。第二樂段從第一樂段的最后一小節后半拍開始,“×||×-|”的節奏從弱起進入,這一節奏的重復出現,加上曲調的逐步上移,給人以推動感,刻畫了孩子們隨著雪橇沖破風雪、飛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樂段的重復再現,并在結尾用一延長的、漸弱的高音“1”,結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漸漸遠去,而那充滿歡笑的歌聲仍在風雪中回蕩。
學情分析
歌曲《鈴兒響叮當》是一首典型的二聲部合唱、表演、編創為一體的活動課。共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為學唱簡譜、學會主聲部、伴奏及簡單的樂理知識;第二課時為學唱第二聲部,到達主聲部與陪襯聲部的和諧;第三課時為鞏固加強、設計三聲部的表演唱。我進行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讓我們從中體驗一個文化主題——對大自然的贊美,進一步激發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2、透過歌曲《鈴兒響叮當》的合唱訓練,讓我們從中體驗到和聲的美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美潛力,以及演唱技巧。
3、透過不一樣版本的《鈴兒響叮當》的欣賞,把握不一樣的音樂要素所帶來的音樂形象的不一樣。
4、透過對作品的再創造與實踐進一步加深對音樂文化的'理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一樣情緒生動的演唱來表現它。
2、教學難點
歌曲的賞析與演唱表現藝術處理的結合統一以及嘗試用不一樣的音樂要素表現歌曲。
教學過程
導入
1、介紹圣誕節的來歷
2、教師出示課件《新年好》
3、引出課題并板書課題
4、放錄音《鈴兒響叮當》
1、學生收集關于圣誕節的資料信息
2、學生自我引出課題
3、學生可隨音樂自由形體動作
創造活躍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的收集信息,相互學習
教授新課
1、范唱
2、教師提示,師生互動
3、教師指導
4、節奏游戲
5、教唱歌曲
6、師生互動
1、學生自由伴奏感受音樂
2、學生用la音哼唱旋律
3、隨電子琴伴奏讀歌詞
4、學唱歌曲
5、聲部節奏訓練
透過師生合作互動,使學生準確、有感情演唱和表現歌曲《鈴兒響叮當》
效果測試
指導完整的演唱
盡量背唱,
注意弱起拍。
檢驗學生學習效果
拓展與實踐
指導學生
編創新歌詞
布置裝扮教室
1、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發現等多種學習活動
2、挖掘學生的潛能,充分展示自我
總結
透過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培育學生愛自然、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并能在歌聲中表現出來。
在《新年好》的歡快氛圍中結束本課。
引申中國的新年即將來到
板書設計
鈴兒響叮當
1=D2/4●○
☆反復記號A|B|C:‖D‖=A|B|C|A|B|D‖
☆附點四分音符X﹒﹒X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在本節課上,學生的參與性、活躍性、創造性在課堂上得以充分體,那種開放而有省略的課堂再現到我們的面前,同時,“要讓學生具有探究意識、富有想象、敢于質疑、學會傾聽、樂于分享”的理念及教學目標,在過程中一一到達。
教學反思
1、目標制定較合理、完善。
2、教學中基本把握了教材的重難點。
3、從始至終,全班學生都用心參與到了教學活動當中,我想他們都或多或少有所收獲。
4、對學生進行了拓展創編活動和情感教育。
5、不足之處就是要注意細節之處,繼續加強自身知識儲備,發揮自我的個性特點,體現自我的講課風格。
《鈴兒響叮當》的教案優秀 篇4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理解兒歌內容,了解不同的鈴聲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2、感受在情境中學習兒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一定生活經驗
2、材料準備:各種鈴聲(鬧鐘、電話、自行車、門鈴、小鈴)、課件、實物(小鈴、電話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價值分析:談話導入,吸引幼兒興趣
1、今天姜老師讓你們認識一位朋友,瞧,它是誰呀?
2、小熊和你們一樣都是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可是小熊今天還沒有來上學呢,讓我們去它家看看吧。
二、理解兒歌
價值分析:在故事情境中讓幼兒喜歡聽辨各種不同的鈴聲,了解不同的鈴聲所表示的意義。
(一)鬧鐘
1、看,小熊在干嘛?
2、小熊媽媽想了個好辦法叫小熊起床,是什么呀?鬧鐘
3、鬧鐘發出了聲音?
4、鬧鐘叮鈴鈴,要告訴小熊什么呀?
5、我們一起叫醒小熊吧。
小結:鬧鐘叮鈴鈴,我們起床吧
(二)電話機
1、小熊聽到了什么東西發出的聲音?
2、電話叮鈴鈴響了,我們接電話要怎么問啊?
3、個別幼兒師范接電話:喂喂是誰呀?
小結:電話叮鈴鈴,喂喂是誰呀?是小貓打來的電話,要小熊到她家和她一起去上學呢
(三)自行車
1、小熊怎么去熊妹妹家呀?
2、出示自行車圖片,原來小熊是騎著自行車去小貓家的呀,看見前面有人,我們該怎么辦啊?為什么要按車鈴呀?
3、一起模仿小熊騎車,按車鈴
小結:車鈴叮鈴鈴,快快讓開呀。
(四)門鈴
1、小貓家到了,我們先要怎么樣?
2、門鈴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小貓聽見了要先說什么呀?
3、一起試試按門鈴。
小結:門鈴叮鈴鈴,請問是誰呀?
(五)小鈴
1、熊哥哥和貓妹妹一起去上學咯。
2、幼兒園里真開心,小鈴也發出了叮鈴鈴的聲音,小熊和小貓一起在干嘛呀?
小結:小鈴叮鈴鈴,唱歌跳舞啦。
3、完整欣賞兒歌
三、游戲——鈴兒響叮當
價值分析:通過游戲,感受在情境中學習兒歌的樂趣。
T:我們也來學學小熊和小貓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以情景貫穿于整個活動中,幼兒對于活動參與的興趣濃厚,在活動中能夠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愿意模仿和表演,幼兒的生活經驗比較豐富,所以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我都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了自主性,活動中我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采取了動靜結合的方式,深得幼兒喜歡,總體而言,目標達成度較高。
《鈴兒響叮當》的教案優秀 篇5
活動目標
幼兒能聽懂教師的英語指令,根據鈴兒響叮當音樂做相關的舞蹈動作。
幼兒初步學習三人集團舞,體會舞蹈的快樂。
感受不斷交換舞伴的快樂情緒。
在鈴兒響叮當活動聽、說英語。
活動準備
鈴兒響叮當音樂;1、2、3標志;事物:鈴鐺;5片雪花;
幼兒比較熟悉該音樂
已會跳基本舞步
三步一踏,跑跳步。
活動過程
一、通過雪花游戲引出活動主題
1、雪花加法游戲
2、雪花的顏色
雪花想和大家一起跳舞了。
二、 分步初步學習集體舞
1、 感受音樂節奏
(1)第一遍聽音樂。
(2)三人一組自由跳舞。
2、 激發幼兒主動學習集體舞中的動作
(1)幼兒觀看大屏幕三位幼兒表演的集體舞。
(2)討論他們是怎樣跳的。
(3)再次觀看,注意觀看鉆過門洞的部分。
(4)教師通過唱英文歌和分解的PPT總結舞蹈跳法。
1-4小節;左腳起步,向左三步一踏,向右三步一踏,反復兩次。
5 小節;拉著的手高舉。3號幼兒小跑步合拍地鉆過1、2號舉起的“門洞”。在一小節音樂內完成鉆門洞動作,并逐漸回原位。
6 小節;2號幼兒隨著3號幼兒也鉆這個‘門洞’。
7 小節:1號幼兒仍高舉右手,同時向右后自轉一周。
8 小節;三人拉成圓形。
9-10小節:三人同時逆時針方向做跑跳步。
11-12小節;幼兒雙手左側拍手同時跺左腳各八次。
13-16小節:動作同9-10小節,方向相反。
3、學習集體舞中的難點部分
“鉆門洞”
小貓想知道是怎樣鉆過門洞的。
(1)兩個孩子和老師一起戴上標志1、2、3示范,老師的標志是2.
(2)三個小朋友示范。
(3)幼兒分成兩組戴上數字標志練習鉆門洞。一半練習,一半唱英語歌曲。
(4)選擇跳得好得好的幼兒再次示范,強調鉆門洞和自轉。
(5)幼兒集體跳一次,教師扮作圣誕老人幫助還沒有會的幼兒。
(6)交換數字標志再次練習。
4、跟著較慢的音樂完整地跳舞
(1)集體跟老師完整地跟著較慢的音樂跳舞。
(2)交換舞伴完整地跳舞。
5、 合著正常速度的音樂跳舞
三、 游戲結束
鈴兒在那里
幼兒閉上眼睛,聽鈴聲在哪里。(前、后、左、右)
出去和鈴兒一起玩吧。
《鈴兒響叮當》的教案優秀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感受歌曲帶給的快樂,并能用小樂器為歌曲伴奏。
2、通過歌曲《鈴兒響叮當》的學唱,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及演唱技巧。
3、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鈴兒響叮當》,并能用各種小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難點:
感受歌曲意境,用歡快生動的情緒演唱來表現它。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腳踏琴、小樂器(碰鈴、雙響筒、鈴鼓、三角鐵)。
教學過程:
一、引入部分:
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是何老師,今天我要給大家上一堂音樂課,這也是我第一次來這邊上課,而且還有這么多的老師走到咱們的課堂當中來,大家緊不緊張啊?老師也有些緊張,大家能不能來點掌聲鼓勵鼓勵老師啊?!
生:(鼓掌)
師:老師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開心地度過這節音樂課。
二、導入部分:
師:最近幾天的天氣可以說是春光明媚、春風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聲音來模仿一下春風是怎么吹的?
師:那我們用連貫、流暢的聲音“Wu”來表現一下。師示范,生跟唱。
(1)3---|3---|
Wu…Wu…
板書:較小起伏的旋律線
師:大家還記得冬天的寒風是什么樣子嗎?我們用聲音來模仿。
我們用有力的聲音,并運用歌唱中的氣息,用“Wu”來。
(1)3---|3---|
Wu…Wu…
板書:起伏較大的旋律線。(粗線條)
師:我們用稍短促的聲音來唱一下“Wu”。
(2)3-|3-|3-|3-|
Wu…Wu…Wu…Wu…
板書:短促起伏小的旋律線。
師:我們用短促、有力、富有彈性的聲音來唱一唱。
(3)33|33|33|33|
WuWu…
LuLu…
板書: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線。學生用“Wu”“Lu”來演唱。(強弱對比)
師:那我們用短促、有力、富有彈性的聲音,運用歌唱中氣息來唱一唱
(4)3333|3333|3333|3333|
wu…
師:剛才我們分別模仿了冬天流動的風和急促的風的聲音,接下來又吹來一陣風,它唱著歌兒吹來了,它是怎樣唱的啊?
(5)333|333|333|333|
wu…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件小禮物,是什么啊?
生:鈴鐺
師:鈴鐺隨著風兒唱起了歌“叮叮當,叮叮當”鈴鐺給我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鈴兒響叮當》。(多媒體課件出示課題并播放音樂)
二、學唱歌曲
1、初次聆聽,感受歌曲情緒。
設問:歌曲是幾拍子的?情緒怎樣?(二拍子、歡快)
2、再次聆聽,感受歌曲內容(課件出示歌譜)
設問:鈴鐺聲是從哪里傳來的?(雪橇、馬車)
師:是圣誕老人駕著馬車給我們送禮物來了。這是一首圣誕歌曲,是由美國的作曲家彼爾.彭特所作。師: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啊?
板書:結構A+B+A
3、學唱歌曲第一部分
教師范唱后學生跟唱
師:來,我們來甩一甩馬鞭,讓馬車跑得再快一點?
師生一起:“嗨!”
4、學唱歌曲第三部分
加入剛才的練習,強化學生歌唱的氣息支撐,最后“嗨!”結束。
5、學唱歌曲第二部分
(1)教師范唱。
(2)學生隨琴跟教師跟唱。
(3)找出較難的地方進行解決。
(4)老師范唱一句學生跟唱一句,跟琴一句句跟唱。
(5)全體跟鋼琴伴奏唱一遍。
6、整首曲子跟著鋼琴伴奏完整唱一遍。
7、跟課件歌曲音樂,唱一遍。
8、跟課件歌曲伴奏唱一遍。
三、認識樂器及為歌曲伴奏,
1、認識樂器:碰鐘、雙響筒、鈴鼓、三角鐵,并演示打法。
2、分組練習。
3、整體歌曲表演:一組唱歌、一組樂器伴奏。
一遍后,兩組角色互換
四、觀看歌曲視頻,結束本課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唱卡拉OK吧!(播放課件視頻,大家一起歌唱)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動聽快樂的歌曲,并用樂器進行了伴奏,大家開不開心啊?(開心)何老師也很開心,祝愿你們每天都這么快樂的生活。我們在這快樂的音樂聲中結束今天這堂課吧。
《鈴兒響叮當》教后反思
上完這一課,感覺跟學生的距離又進了一步,一個學生在課后跟我說:“老師,今天我很開心”。是的,能讓學生在愉快中掌握知識,感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是我這節課的目標,也是我教學的一貫宗旨。
一、確定目標
音樂新課標提出:“要讓學生具有探究意識;富有想象、敢于質疑;學會傾聽,樂于分享”。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感受樂曲歡快、風趣和富有韻律感的情緒,體驗人們在圣誕
節中愉悅的心情;通過不同形式的學習,讓學生學會用律動、哼唱、伴奏、表演等音樂活動表達歌曲的意境。
2、能力目標:以多樣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歌曲歡快輕松的情緒;并能用飽滿的情緒演唱歌曲;結合歌曲進行情景律動表演,培養學生的創作、表演、合作等多種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積極引導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能積極、主動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創設情境,提供學生合作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參與合作性音樂活動,樂于與人交流。
二、解決重難點
我根據本歌曲的特點,以聽覺領先,動態感受為突破口,來設計教學層次。從一開始雪地意境的創設,到各種多樣的律動,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新課標提出要求學生自主發現難點質疑,自主釋疑,因此教學上采用方法是先讓學生找找節奏譜中的難點,然后通過生領拍、聽琴模唱為突破口,在感受中掌握知識,最終解決難點。新課標重視音樂技能與興趣的結合,這也是本課想要表達的一個教學思想。
三、互動教學
新課程提出要求教師應轉變觀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學生為主,融入學生之中,所以我設計了教學環節與課題的緊密結合:
1、平等互動:我覺得如果學生能和教師一起學習音樂,
就會增加他們的興趣,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和支持。我緊緊抓住這一環節,積極主動地做他們的`朋友,要讓他們感到老師是他們的知心朋友。所以在組織教學中我安排了律動,主動走到學生中和學生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笑,多給他們獎勵。所以學生也不那么拘謹了,大部分學生都融入到律動中來。
2、合作互動:在新歌教學時,經常需要范唱歌曲。在以前我會說:“下面請聽老師唱一遍,同學們為老師打節奏。”學生只會照我的意思做,但還有一部分學生根本無心來欣賞。而現在我改成:“我覺得大家表現真好,所以我要為大家獻上一首歌曲。但我還需要一個樂隊,有哪幾位愿意與我合作?”話音剛落,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要求與我合作表演。同樣的教學,而用不同的方法來嘗試,效果截然不同。后者當學生聽到老師要為他們獻歌時,都非常興奮,有的隨我一起演唱。這種合作彌補了教師在范唱時有一些所不能顧及的表演。
3、研討互動:新課標體提出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有了創造性的思維,才有創造性的舉動。本課采用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始終置學生與積極主動的學習情境之中,自始至終引導學生主動地與音樂對話。提高了學生的情感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教學不足點
當然這節課也有遺憾之處,我歸納有三點:一是在語言上還考慮得不夠周詳,有待加強;二是由于課堂上出現的一些臨時問題花去了一些時間,以至最后的表演環節學生沒能輪流進行。三是學生的表現力還沒能發揮到最好的狀態,部分學生還不夠自信,不夠大膽表現,表演是也不夠積極,都觀望多,不敢參與。我會繼續發揚優點,更留意出現的問題,避免在今后的教學中重蹈覆轍,力求把音樂課上得更活!
《鈴兒響叮當》的教案優秀 篇7
活動目標
幼兒能聽懂教師的英語指令,根據鈴兒響叮當音樂做相關的舞蹈動作。
幼兒初步學習三人集團舞,體會舞蹈的快樂。
感受不斷交換舞伴的快樂情緒。
在鈴兒響叮當活動聽、說英語。
活動準備
鈴兒響叮當音樂;1、2、3標志;事物:鈴鐺;5片雪花;
幼兒比較熟悉該音樂
已會跳基本舞步
三步一踏,跑跳步。
活動過程
一、通過雪花游戲引出活動主題
1、雪花加法游戲
2、雪花的顏色
雪花想和大家一起跳舞了。
二、 分步初步學習集體舞
1、 感受音樂節奏
(1)第一遍聽音樂。
(2)三人一組自由跳舞。
2、 激發幼兒主動學習集體舞中的動作
(1)幼兒觀看大屏幕三位幼兒表演的集體舞。
(2)討論他們是怎樣跳的。
(3)再次觀看,注意觀看鉆過門洞的部分。
(4)教師通過唱英文歌和分解的PPT總結舞蹈跳法。
1-4小節;左腳起步,向左三步一踏,向右三步一踏,反復兩次。
5 小節;拉著的手高舉。3號幼兒小跑步合拍地鉆過1、2號舉起的“門洞”。在一小節音樂內完成鉆門洞動作,并逐漸回原位。
6 小節;2號幼兒隨著3號幼兒也鉆這個‘門洞’。
7 小節:1號幼兒仍高舉右手,同時向右后自轉一周。
8 小節;三人拉成圓形。
9-10小節:三人同時逆時針方向做跑跳步。
11-12小節;幼兒雙手左側拍手同時跺左腳各八次。
13-16小節:動作同9-10小節,方向相反。
3、學習集體舞中的難點部分
“鉆門洞”
小貓想知道是怎樣鉆過門洞的。
(1)兩個孩子和老師一起戴上標志1、2、3示范,老師的標志是2.
(2)三個小朋友示范。
(3)幼兒分成兩組戴上數字標志練習鉆門洞。一半練習,一半唱英語歌曲。
(4)選擇跳得好得好的幼兒再次示范,強調鉆門洞和自轉。
(5)幼兒集體跳一次,教師扮作圣誕老人幫助還沒有會的幼兒。
(6)交換數字標志再次練習。
4、跟著較慢的音樂完整地跳舞
(1)集體跟老師完整地跟著較慢的音樂跳舞。
(2)交換舞伴完整地跳舞。
5、 合著正常速度的音樂跳舞
三、 游戲結束
鈴兒在那里
幼兒閉上眼睛,聽鈴聲在哪里。(前、后、左、右)
出去和鈴兒一起玩吧。
小百科:《鈴兒響叮當》是詹姆斯·羅德·皮爾彭特作詞作曲的一首兒童歌曲,1857年美國波士頓假日學校的學生在教堂有一場感恩節演唱,并很快成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經典圣誕歌曲。
《鈴兒響叮當》的教案優秀 篇8
【教材分析】
《鈴兒響町當》是一首膾多人口的經典兒童歌曲,采用“ABA"3 段式結構,描繪了一群朝氣蓬勃的少年在冬季銀白色的雪野里乘著雪橇愉快嬉戲的情景。第一段旋律跌宕起伏,形象地描繪了馬兒奔跑、鈴兒叮當的音樂形象:第二段曲調逐漸上移,刻畫了孩子們隨著雪沖破風雪、飛奔向前的情景:最后樂段的重復再現,仿佛雪橇已漸漸遠去,而充滿歡笑的歌聲仍在風雪中回蕩。曲調活潑、歡暢,節奏輕快,給人以歡快向上的感覺。大班幼兒非常喜歡演奏打擊樂,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能看節奏譜進行演奏,注意保持合奏時各聲部的和諧。本活動通過傾聽音樂、用身體動作表現、自主學習看圖譜演奏等方式,引導幼兒充分感受馬
兒奔跑、孩子們乘雪橇飛奔、雪橇漸漸遠去的景象。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小鈴、串鈴、響板、鈴鼓演奏 24 拍不同節奏型的方法。
2.能用 4 種打擊樂器看演奏圖譜準確演奏節奏型,表現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3.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樂趣。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素質發展課程·音樂)CD,演奏圖譜,小鈴、串鈴、響板、鈴鼓等樂器(保證每個幼兒有一樣樂器)。
【活動建議】
1.請幼兒完整欣賞樂曲《鈴兒響鈴鐺》,初步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特點。
(1)交代樂曲名稱,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提問:聽了樂曲,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耳邊仿佛聽到了什么?
(2)引導幼兒再次欣賞,了解樂曲節奏和“ABA”3 段體結構,初步感知樂曲特點。提問:這首樂曲是幾拍子的?它有幾段?哪兩段是一樣的?
2.鼓勵幼兒看演奏圖諧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
(1)引導幼兒隨音樂自由做動作,感受馬在雪地上拉著雪橇有節奏地奔跑和孩子們得意地坐在雪橇上的愉快心情。
(2)出示演奏圖諧,引導幼兒練習重點節奏型。
提問:演奏圖譜中哪些地方看不懂?誰能拍出這個節奏型?還可以怎樣表現這個節奏型?
(3)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不同的節奏型。
根據樂曲的情緒,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拍手、拍肩、轉手腕、跺腳)表現不同的節奏型。
3.引導幼兒嘗試用小鈴、串鈴、響板、鈴鼓進行演奏。
(1)出示小鈴、串鈴、響板、鈴鼓等樂器,引導幼兒看演奏圖譜用正確的'方法演奏,著重練習重點節奏。
(2)請幼兒自選樂器分組練習演奏。
(3)指導幼兒看演奏圖譜用樂器進行合奏。教師哼唱歌曲,指導幼兒看演奏圖諧合奏, 隨時提醒幼兒集中注意力。
(4)請幼兒根據教師指揮進行演奏,重點指導幼兒隨音樂準確演奏節奏型,鼓勵幼兒大膽用樂器表現樂曲的情緒。
(5)請幼兒交換樂器演奏,感受不同樂器的演奏方法。
(6)請個別幼兒嘗試做小指揮,全體幼兒合奏,進一步體驗合奏的快樂。附
活動反思:
《鈴兒響叮當》這是一首美國的圣誕歌曲,學生在學這課之前就已經基本會唱了。學習這首歌曲,學生是非常期待的,既然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那么這節課的主要目的就不單單是唱會歌曲。在課程的開始,我設計了幾個有趣的練聲游戲,并且在創設情景的同時對歌曲中的難點部分進行解析,讓學生在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中不僅進行了比較充分的發聲練習,而且體會到了音樂帶給大家的審美愉悅。另外,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將難點部分融入其中,讓學生對于“圣誕老人駕著馬車”的情景的創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有助于學生對于歌曲的音樂形象的理解。而對于本課,由于一些難點在最開始就已經解決,因此到這時已經變得相對的簡單。加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已經充分的予以調動,這時老師加以適當的鼓勵與引導,讓學生產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這么一種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當課程往后進行時,課程的難度在不斷降低,學生的自主學習的信心越發增強,在40分鐘內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悅,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極大的幫助。在課堂中我讓學生欣賞了好多首圣誕的歌曲,讓孩子來表演圣誕老人。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它塑造的形象相對于文字、繪畫而言是非常抽象模糊的。只有通過聆聽才能體驗到音樂的藝術之美。聽覺體驗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在對于本課的設計中,我將音樂的聆聽貫穿全課,通過不同的音樂形象進行對比,甚至同一段音樂,對其音樂要素進行變化,讓學生學會聆聽音樂;學會用音樂來解釋音樂;學會用心來感受音樂……
《鈴兒響叮當》的教案優秀 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初步培養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
2、能根據圖譜進行簡單的打擊樂表演。
3、通過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音樂《鈴兒響叮當》《快樂崇拜》,電腦,簡單的自制樂器。
2、幼兒經驗準備:提前熟悉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引發興趣
1、教師帶幼兒做簡單律動走進場,并做好準備。
2、播放音樂《鈴兒響叮當》,教師進行簡單的身體聲音的打擊樂表演,讓幼兒回答問題:老師為歌曲敲出了那些快樂的節奏?(彈舌、拍退、跺腳和拍手)
二、探索實踐,通過身體聲音初步掌握打擊樂的節奏類型
1、教師帶領幼兒練習彈舌、拍退、跺腳和拍手等節奏型,集體練習和分組練習相結合,并初步嘗試在教師的手語指揮下完成身體聲音的演奏。
2、讓幼兒找出合奏部分的音樂,針對合奏部分(“叮叮當......”)節奏型比較復雜的情況,教師出示此處的圖譜,進行詳細解說和練習,幫助幼兒解決難點。
3、幼兒聽音樂,教師跟著音樂的節奏將圖譜繪制完整,并讓幼兒找出各組需要演奏的節奏符號。
4、集體演奏,鞏固新認識。
三、知識遷移,使用樂器,集體匯報演出
1、出示樂器,讓幼兒感受樂器的聲音,然后練習剛剛的各種節奏。
2、幼兒根據圖譜和教師的指揮完成器樂表演,后互換樂器,再次表演。
3、與聽課教師互動,由聽課老師拍間奏處節拍,完成一次完整的演出。
【活動延伸】
在以后的演奏中,可以采用更多的打擊樂器繼續演奏,如:碗、盤子、蛋糕盒、玻璃杯、礦泉水瓶子等等,也可以在間奏處加入有難度的節奏型進一步完善曲子。幼兒掌握熟練后,可以在家長開放日或者其他大型活動中展示一下,以提升孩子們的成就感。
《鈴兒響叮當》的教案優秀 篇10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輕松歡快的旋律,學習用塑料袋,小棒,易拉罐,小鈴隨音樂有節奏的演奏。
2.嘗試小組探究多種動作和節奏的演奏方式,并合作整齊的演奏。
3.體驗用生活中的物品演奏表現勞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學習用塑料袋,小粹,易拉楚,小鈴隨音樂有節奏的演奏。
活動難點:嘗試小組探究多種動作和節奏的演奏方式,并合作整齊的演奏。
活動準備:了解《圣誕爺爺》的故事繪本。生活物品:易拉罐、小棍、塑料袋。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初步感受音樂,熟悉游戲動作。
1.教師講述《圣誕爺爺》故事,引起活動興趣。
“圣誕老人住在遙遠的北國森林,他們一年只派發一次禮物,你們知道平時他們都做什么嗎?”
2.引導幼兒創縮播種、澆水、修雪械、收獲禮物的動作。“圣誕老人在四個季節都做了什么事情?做了曝些動作?”
3.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做動作,感受樂曲旋律和節奏。
二、探究生活用品的聲音,嘗試討論配器。
1.幼兒自選傾聽生活用品發出的聲音,為不同的勞動配器。
2.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共同討論出配器方案。
3.一起和圣誕老人勞動,隨音樂有節奏整齊的完整演奏,體驗用樂器表現勞動的快樂。
(1)幼兒自選一項勞動內容,第一遍隨樂演奏。
(2)提問:勞動的心情怎樣?會用自己的工具嗎?(用情境性語言啟發幼兒輕輕播種子、扎禮物一下一下的系、修雪梯要一下一下修整齊)
(3)幼兒再次合作演奏,教師語言指令提示音樂的轉換。
4、啟發幼兒讓小工具跳舞,分小組探究多種動作和節奏的演奏。
(1)分小組討論,指導幼兒的動作和節奏,體驗勞動的有趣。
你們想編一個什么隊形?做什么動作勞動?
(2)集體隨音樂完整演奏一遍,體驗更有趣的勞動。
(3)用自己喜歡的演奏方式自由演奏表達。
(4)加入小鈴請幼兒勞動后坐著雪橇回家,反思自己的演奏和加入小鈴后的音效,思考怎樣演奏漸弱的聲音?
5、教師小結:生活中還有許多生活物品能發出許多有趣的聲音,讓我們一起去試一試玩一玩吧!
大班節奏樂《鈴兒響叮當》活動反思
《鈴兒響叮當》是一首節奏鮮明活潑跳躍的音樂,ABA的形式便于幼兒進行演奏。活動中我將音樂與《圣誕老人的王國》繪本故事結合,以故事中圣誕老人勞動的情節為故事情境,選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小瓶子、塑料袋、小棍激發幼兒演奏興趣,旨在敲敲、玩玩、演演中提高幼兒演奏水平。在不斷嘗試中組織了此活動。
一、借用動作形象,遷移表現節奏。
蒙臺梭利說過:“我做過了就會理解了”。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性。所以是動作思維在前,然后是形象恩維,再到抽象思維。在組織本次活動中,幼兒學習抽象的節奏型時比較枯燥,我引導幼兒通過模仿勞動時數種、修雪梯、包禮物的動作,然后創編了“玩具送給你”的語言節奏,鼓勵幼兒與節奏型進行匹配,他們的印象更加深刻,理解也更如豐富和全面。配以簡單的“繞、錘、擺手”等動作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節奏練習,無形中滲透了所學的節奏型。
二、巧用生活材料,增加演奏的興趣。
奧爾夫節奏樂中強調:生活化的物品引用節奏訓練中能增加幼兒演奏音樂的樂趣。生活中的物品是孩子們熟悉的感興趣的,綱要中也指出:“貼近幼兒生活,途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所以生活化材科著眼于幼兒的生活,以興趣為出發點,以材料為依托,以游戲化的情境為生活化材料演奏為橋梁,使活動有效展開。活動中我嘗試運用了裝著豆子的小瓶子、塑料袋、小木棒,鼓勵幼兒探索材料的演奏方式,并與撇種子、修雪松、包禮物的節奏進行匹配,幼兒探索出“搖、敲、繞、拽”等方式掌握了節奏型,提高了演奏興趣。三、合作創編隊形,拓展演奏的空間
《綱要》指出:“使幼兒在生活、學習、游戲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識。”幼兒時期逐步形成了創造表現的意識,所以要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認知方式去理解音樂表現力。而人際合作的增加,給幼兒打開了想象和創造的空間,使幼兒充分感受到創造性表現樂趣。所以教師有意識的幫助幼兒創造與同伴合作學習的機會更能使幼兒積極探索演奏的成功感。
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在掌握節奏的基礎上與同伴合作設計隊形演奏音樂,“播種組”的小朋友設計了雙排隊形,并設計了內外交替撒種的演奏動作,“包禮物”組的幼兒設計了圓形禮物,并用上舉的動作扎絲帶等。幼兒在愉快的合作中提高了演奏技能,體驗到了合作創造的快樂。此外,在活動設計中創造性的設計趣味游戲方面、觀察幼兒表現能力方面、鼓勵幼兒創造性演奏等方面我還需提高。
《鈴兒響叮當》的教案優秀 篇11
學習目標:
1、欣賞作品,體驗歌曲在節奏、速度、節拍等音樂要素對音樂風格的影響。
2、體驗牧歌、華爾茲、狐步舞、爵士“布吉-烏吉”、搖滾的不同風格。
3、能通過學習掌握變奏曲的概念,并能初步進行變奏的改編。
重難點:
1、聆聽中能分辨出作品的變化。
2、在欣賞中體驗牧歌、華爾茲、狐步舞、爵士、搖滾的不同風格。
3、掌握變奏曲的特點。教具: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播放合唱曲《鈴兒響叮當的變遷》的主題部分。
1、用哼鳴的方式發聲練習《鈴兒響叮當的變遷》主題部分;
2、用wu方式。發聲練習《鈴兒響叮當的變遷》主題部分。
二、新課學習
師:回憶剛才唱過的旋律是哪一首樂曲?
生:《鈴兒響叮當》
師:原曲是什么樣情緒的?你聽過哪幾種不同的版本?
1、介紹《鈴兒響叮當》背景。
《鈴兒響叮當》是圣誕歌曲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從十九世紀的英國開始,后來傳入美國。進入二十世紀后,他起了巨大的變化,現在,請大家和我一起開啟神奇的.旅行,再次體驗這一廣為流傳的樂曲的歷史變遷。
2、聆聽樂曲,第一遍
師:你聽到了什么?
介紹《鈴兒響叮當的變遷》創作背景。《鈴兒響叮當的變遷》是由美國作曲家彼得彭特所作。1987年楊鴻年聽后進行部分的縮編是一首非常優秀的合唱作品
3、聆聽樂曲,第二遍。師:找一找一共發生了幾次變化
生:八次或者九次(引導這八次變化是圍繞主題發生的,所以是八次)
4、分小組聆聽第三遍
師:注意聽自己的部,和主題對比找出三個特征。分組聆聽樂曲——討論總結——分小組說明。
5、分部分聆聽,完成游戲:領貼紙。
教師出示不同變奏的對應曲風貼紙,由各小組認領。
6、再次完整,聆聽全曲。
由小組將各部分特征在聆聽過程中進行展示。
三、了解變奏曲
1、在音樂聲中分組討論變奏曲特點。
2、教師總結變奏特點
變奏曲是指主題及其一系列變化反復,并按照統一的藝術構思而組成的樂曲。“變奏”一詞,源出拉丁語variatio,原義是變化,意即主題的演變。手法有裝飾變奏、對應變奏、曲調變奏、音型變奏、卡農變奏、和聲變奏、特性變奏等。另外,還可以在拍子、速度、調性等方面加以變化而成。
四、拓展:創編《小星星》
1、出示《小星星》主旋律
2、視課堂時間,改編華爾茲和爵士風格
《鈴兒響叮當》的教案優秀 篇12
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讓我們從中體驗一個文化主題——對大自然的贊美,進一步激發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二、通過歌曲《鈴兒響叮當》的合唱訓練,讓我們從中體驗到和聲的美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過不同版本的《鈴兒響叮當》的欣賞,把握不同的音樂要素所帶來的音樂形象的不同。
四、通過對作品的再創造與實踐進一步加深對音樂文化的理解。
教學重點: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緒生動的演唱來表現它。
教學難點:
歌曲的賞析與演唱表現藝術處理的結合統一以及嘗試用不同的音樂要素表現歌曲。
教具準備:
歌譜(旋律譜)、鋼琴、同步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最近幾天的天氣可以說是春光明媚、春風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聲音來模仿一下春風是怎么吹的`?用“WU”。
師示范,生跟唱。
板書: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短促、有力、富有彈性的聲音,進一步體會歌唱中氣息的運用,從而找到歌唱中聲音的“高位置”。
師:剛才我們分別模仿了冬天流動的風和急促的風的聲音,接下來我們來聽一聽兩種風交織在一起是什么效果。
生分聲部練習。
生答:……像在一起歌唱……
設計意圖:初步體驗合唱的美感。
師:我們來試一試加入音高和唱詞又是一個什么效果。
三聲部學生練習。
設計意圖:進一步體驗合唱的美感,突破歌曲難點。
生答:……就像圣誕老人駕著馬車給我們送禮物來了……
師:我剛才聽到了“叮叮當”,這是馬鈴的聲音。大家覺得還缺一個什么聲音啊?
生答:馬蹄聲。
師:我們能不能模仿?(彈舌)
(1)||……
(2)333|333|333|333|……
叮叮當,叮叮當,……
(3)111|111|111|111|……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
師:來,我們來甩一甩馬鞭,讓馬車跑得再快一點?
師生一起:“嗨!”
加入剛才的練習,最后“嗨!”結束。
設計意圖:強化學生歌唱的氣息支撐,解決歌曲難點。
二、學唱歌曲:
1、師:大家剛才表現的非常好,老師也想和大家比試比試。(師鋼琴演奏)老師演奏的音樂線條和剛才黑板上的哪條旋律線相似?
師鋼琴演奏《鈴兒響叮當》
第一段:鋼琴低音區《鈴兒響叮當》B部分緩慢
第二段:鋼琴高音區《鈴兒響叮當》A部分低聲部歡快
生答,師復奏,學生隨音樂律動。
設計意圖:讓學生熟悉旋律,尤其是A部分低聲部旋律,用身體動作來體驗A、B部分的音樂情緒的不同。
2、師:剛才老師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嗎?
生答:《鈴兒響叮當》!
師: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一起來學習這首《鈴兒響叮當》!
出示課題。
師: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圣誕歌曲,是由美國的作曲家彼爾。彭特所作。下面我們就來聽一聽這首歌的錄音,聽的時候注意,這首歌是幾拍子的?情緒怎樣?
錄音:《鈴兒響叮當》
生答:……2拍子,歡快……
設計意圖:完整的感受音樂形象,從音樂要素上分析歌曲。
3、師出示旋律譜。
師:跟著老師的鋼琴劃拍視唱全曲。(低聲部視唱,高聲部評價)。
強調: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覺唱出來。(高聲部視唱,低聲部評價)、
設計意圖:熟悉旋律,會用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4、師:這首歌曲的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師: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結束部分不同)
分聲部視唱第三部分。
設計意圖:進一步分析歌曲,解決歌曲的難點。
5、生口琴視奏A部分,雙聲部合奏。并視唱A部分。
設計意圖:建立和聲的概念,并完成。
6、師講解歌曲的曲式結構:A——B——A
7、師:剛才我們把A部分和A`部分學會了,B部分大家非常的熟悉,還用老師教嗎?
(跟琴視唱。)
8、講解弱起。(B部分)
設計意圖:讓學生有感情的演唱,并知道弱起在歌曲中的作用。
9、跟琴有感情的完整視唱。
10、跟琴試唱歌詞。
11、師鋼琴彈唱范唱全曲。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節課作鋪墊。
12、生有感情的跟琴完整演唱,歌詞的問題留待下節課解決。
三、拓展部分:
師:我們唱了一節課想必大家也很累了,來聽一段音樂休息一下。要求:情緒怎樣?
錄音:《鈴兒響叮當》3拍子版本。
生隨音樂用肢體語言表現。
師:和剛才我們唱的有什么區別?
生答:拍子不同。
師:節拍的變化它會引起音樂情緒的變化。
設計意圖:進一步感知速度、節拍對于塑造音樂形象的作用。
四、結束部分:
師:剛才我們聽到了很多的音樂場景,首先是我們用聲音模仿的圣誕老人馬拉雪橇的場景,然后是歌曲,后來有出現了一個3拍子的變奏……你們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這些音樂素材來組成一個音樂故事或者一段音樂劇……相信大家會從中找到更多的樂趣。
《鈴兒響叮當》的教案優秀 篇13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感受歌曲帶給的快樂,并能用小樂器為歌曲伴奏。
2、通過歌曲《鈴兒響叮當》的學唱,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及演唱技巧。
3、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鈴兒響叮當》, 并能用各種小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難點:
感受歌曲意境,用歡快生動的情緒演唱來表現它。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小樂器(碰鈴、雙響筒、鈴鼓、三角鐵)。
教學過程:
一、引入部分:
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是羅老師,今天我要給大家上一堂音樂課,這也是我第一次來這邊上課,而且還有這么多的老師走到咱們的課堂當中來,大家緊不緊張啊?老師也有些緊張,大家能不能來點掌聲鼓勵鼓勵老師啊?!
生:(鼓掌)
師:羅老師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開心地度過這節音樂課。
二、導入部分:
師:最近幾天的天氣可以說是春光明媚、春風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聲音來模仿一下春風是怎么吹的?
師:那我們用連貫、流暢的聲音“Wu”來表現一下。師示范,生跟唱。
(1)3 - - - | 3 - - - |
Wu… Wu…
板書:較小起伏的旋律線
師:大家還記得冬天的寒風是什么樣子嗎?我們用聲音來模仿。
我們用有力的聲音,并運用歌唱中的氣息,用 “Wu”來。
(1)3 - - - | 3 - - - |
Wu… Wu…
板書:起伏較大的旋律線。(粗線條)
師:我們用稍短促的聲音來唱一下“Wu”。
(2) 3 - | 3 - | 3 - | 3 - |
Wu… Wu… Wu… Wu…
板書:短促起伏小的旋律線。
師:我們用短促、有力、富有彈性的聲音來唱一唱。
(3) 3 3 | 3 3 | 3 3 | 3 3 |
WuWu…
LuLu…
板書: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線。學生用“Wu”“Lu”來演唱。(強弱對比)
師:那我們用短促、有力、富有彈性的聲音,運用歌唱中氣息來唱一唱
(4) 33 33 | 33 33 | 33 33 | 33 33 |
wu…
師:剛才我們分別模仿了冬天流動的風和急促的風的聲音,接下來又吹來一陣風,它唱著歌兒吹來了,它是怎樣唱的啊?
(5) 33 3 | 33 3 | 33 3 | 33 3 |
wu…
師:羅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件小禮物,是什么啊?
生:鈴鐺
師:鈴鐺隨著風兒唱起了歌“叮叮 當,叮叮當 ……”鈴鐺給我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鈴兒響叮當》。(多媒體課件出示課題并播放音樂)
二、學唱歌曲
1、初次聆聽,感受歌曲情緒。
設問:歌曲是幾拍子的?情緒怎樣?(二拍子、歡快)
2、再次聆聽,感受歌曲內容(課件出示歌譜)
設問:鈴鐺聲是從哪里傳來的?(雪橇、馬車)
師:是圣誕老人駕著馬車給我們送禮物來了。這是一首圣誕歌曲,是由美國的作曲家彼爾。彭特所作。
師: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啊?
板書:結構A+B+A
3、學唱歌曲第一部分
教師范唱后學生跟唱
師:來,我們來甩一甩馬鞭,讓馬車跑得再快一點?
師生一起:“嗨!”
4、學唱歌曲第三部分
加入剛才的練習,強化學生歌唱的氣息支撐,最后“嗨!”結束。
5、學唱歌曲第二部分
(1)教師范唱。
(2)學生隨琴跟教師跟唱。
(3)找出較難的地方進行解決。
(4)老師范唱一句學生跟唱一句,跟琴一句句跟唱。
(5)全體跟鋼琴伴奏唱一遍。
6、整首曲子跟著鋼琴伴奏完整唱一遍。
7、跟課件歌曲音樂,唱一遍。
8、跟課件歌曲伴奏唱一遍。
三、認識樂器及為歌曲伴奏,
1、認識樂器:碰鈴、雙響筒、鈴鼓、三角鐵,并演示打法。
2、分組練習。
3、整體歌曲表演:一組唱歌、一組樂器伴奏。
一遍后,兩組角色互換
四、觀看歌曲視頻,結束本課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唱卡拉OK吧!(播放課件視頻,大家一起歌唱)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動聽快樂的歌曲,并用樂器進行了伴奏,大家開不開心啊?(開心)羅老師也很開心,祝愿你們每天都這么快樂的生活。我們在這快樂的音樂聲中結束今天這堂課吧。
《鈴兒響叮當》的教案優秀 篇14
【活動目標】
1、練習原地縱跳觸物。
2、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3、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4、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解動作要領。
二、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面對面站在起跑后。
三、游戲開始,老師發出命令,第一組幼兒跑到小鈴下,原地雙腳向上跳起,用手觸摸小鈴(可連續跳摸數次),再跑回起跑線。然后,另一組幼兒用同樣方法進行。
【指導重點】
必須遵守游戲規則:跑到鈴下時,應停下,必須原地雙腳向上跳起觸物。
【環境材料】
懸掛有鈴鐺的長繩。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