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元宵節的教案(精選13篇)
關于元宵節的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品嘗元宵的習俗。
2、通過做、煮、品嘗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樂趣。
3、能用簡短的語言講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嘗元宵時的心情。
活動準備
面粉、點心盤、圍裙、電飯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動過程
1、激發做元宵的興趣和愿望。
①今天是什么節?元宵節有一種特別的食品,是什么?
②元宵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觀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觀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①我們怎樣才能做出圓圓的元宵?
②老師煮元宵時,小朋友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兒穿好圍裙并洗手。
(2)幼兒嘗試用搓、團圓、在盤中滾一滾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兒注意不把面粉團弄碎,不要將面粉撒在盤外。)
(3)教師煮元宵。
4、加糖品嘗元宵,說說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4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教案:元宵節美麗的彩燈
活動目的
能欣賞元宵花燈的造型,色彩,圖案的美,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事先請家長帶幼兒參觀大街,或公園的元宵彩燈。
環境準備: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元宵彩燈,把活動室一角布置成元宵彩燈。
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健康社會藝術彩燈》。
活動過程
1、參觀元宵彩燈,欣賞各種各樣的彩燈,感受彩燈的造型色彩圖案美。
引導幼兒觀賞"元宵彩燈展",鼓勵幼兒自由交流:你覺得哪個彩燈漂亮?為什么,?
2、幼兒從彩燈的造型、色彩、圖案等方案等方面觀賞并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彩燈。
請幼兒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彩燈并出示相應的彩燈;教師幫助歸納與小結。
3、組織討論。說說對元宵彩燈的認識。
請幼兒互相介紹。說說自己對元宵彩燈的理解。
4、介紹元宵節街上掛滿彩燈的寓意。
結合幼兒的回答。并簡要小結:元宵節掛上各種各樣漂亮的彩燈。大家共同欣賞。感受過節的快樂。彩燈象征著祥和美滿快樂吉祥。
5、自己做彩燈。
引導幼兒操作《彩燈》教師給予指導。
關于元宵節的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視頻了解萊西人的元宵節習俗,感受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
2.知道豆面燈碗習俗的由來,了解蘊含的寓意。
3.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體驗學習樂趣。
活動準備
載歌載舞的萊西人ppt、花燈會、猜燈ppt、有趣豆面燈碗ppt
活動過程
(一)交流談話,引導幼兒回憶元宵節的情景。
提問:元宵節你吃過什么?玩過什么?看見了什么?
引導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
你知道我們萊西人是怎樣過元宵節的嗎?
(二)觀看視頻了解萊西人過元宵節的習俗
1.提問:視頻上的人在干什么?能記住里邊有誰嗎?他們的表情、服裝、頭飾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相互交流看到的視頻影像內容。
2.觀看視頻花燈會,了解燈謎的起源歷史。
3.觀看豆面碗燈視頻,了解燈碗的由來、種類及寓意等。
(三)師幼一起分享交流視頻內容,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習俗。
關于元宵節的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剛過元宵節,兒童還沉浸在節日的歡快中。但是很少有兒童知道元宵節的來歷。通過這次的活動讓幼兒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并把傳統傳承下去。
活動目標
1、讓孩子了解元宵節的歷史,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
2、讓孩子們深刻感觸到要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3、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元宵節的快樂。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元宵節的來歷
活動過程
一、教師設疑,元宵節是怎么來的呢?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
二、教師講述故事并提問問題
師:元宵節是怎么來的呢?
幼:玉帝要燒毀民間,所以人們得知消息后提前掛燈籠放煙火,免去了這一難。
教師講述第二遍故事
師:元宵節的歷史悠久,人們從古至今,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用同樣的方式來慶祝這一個節日,到了現在過元宵節意味著什么呢?
幼:看花燈、吃湯圓等
教師總結,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以掛燈籠的形勢,來表達自己的喜悅,歡慶一年的豐收,喜氣洋洋、快樂融融。
三、讓幼兒把元宵節的來歷回家考考爸爸媽媽,給他們講故事《元宵節的來歷》。
《元宵節的故事》是一個神話傳說,傳達的是一份濃濃的愛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為了感謝仙女救了人間的百姓,讓孩子們感觸到,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傳承熱愛、歌頌中國的傳統節日。
關于元宵節的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特有的傳統節日,初步了解元宵節要的民俗活動,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2、學著做元宵,進一步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和節日的樂。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準備一個元宵燈,糯米粉若干,《賣湯圓》的音樂,事先聯系好木偶表演
活動過程
一、教室場地布置,讓幼兒圍坐在桌子周圍。
二、談話,引出主題,激起幼兒興趣:
1、還記得前兩天,我們和小二班的朋友們在一起干什么?(拜年)
2、過春節,大家見面都要拜年,送祝福的話。
3、誰知道過了春節,今年是什么年?
今年出生的寶寶屬什么的?你們是屬什么的?那么說明你們是在哪一年出生的呢?
三、關于元宵:
1、今天我們大家在一起,也是來過一個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呀?
(元宵節是中國人特有的節日——中國人有,外國人沒有的節日)
2、大家知道過春節,要放煙火,放鞭炮,串門拜年,拿紅包……
那么你們知道元宵節大家要做些什么事情呢?你們知道人們是怎樣來慶祝元宵節的?
(在這一天里,一家人都聚在一起吃飯,團團圓圓的慶祝節日,還要做湯圓,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拉花燈)
四、做湯圓:
你們吃過湯圓嗎?是誰做的?現在,我們都長大了,今天我們自己來做湯圓好嗎?(教師示范)
幼兒做湯圓。(賣湯圓的音樂)
真了不起,我們自己也能做湯圓了。今天回家后,可以告訴爸爸媽媽,以后家里做湯圓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幫忙了。老師把大家做的湯圓送到廚房里,讓阿姨燒熟了,下午的點心就吃我們自己的做的湯圓,嘗一嘗味道怎么樣?
關于元宵節的教案 篇5
教學設計背景
剛過元宵節,兒童還沉浸在節日的歡快中。但是很少有兒童知道元宵節的來歷。通過這次的教學讓幼兒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并把傳統傳承下去。
教學目標
1、讓孩子了解元宵節的歷史,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
2、讓孩子們深刻感觸到要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3、讓幼兒了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元宵節的來歷
教學過程
一、教師設疑,元宵節是怎么來的呢?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
二、教師講述故事并提問問題
師:元宵節是怎么來的呢?
幼:玉帝要燒毀民間,所以人們得知消息后提前掛燈籠放煙火,免去了這一難。
教師講述第二遍故事
師:元宵節的歷史悠久,人們從古至今,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用同樣的方式來慶祝這一個節日,到了現在過元宵節意味著什么呢?
幼:看花燈、吃湯圓等
教師總結,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以掛燈籠的形勢,來表達自己的喜悅,歡慶一年的豐收,喜氣洋洋、快樂融融。
三、讓幼兒把元宵節的來歷回家考考爸爸媽媽,給他們講故事《元宵節的來歷》。
教學反思
《元宵節的故事》是一個神話傳說,傳達的是一份濃濃的愛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為了感謝仙女救了人間的百姓,讓孩子們感觸到,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傳承熱愛、歌頌中國的傳統節日。
關于元宵節的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于參與游戲,體驗“元宵燈會”游戲活動的樂趣。
2、通過律動和打擊樂器感應樂曲的拍子和重音。
3、了解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欣賞各式各樣花燈并創造性地運用肢體動作表現花燈的造型。
4、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看過有關元宵燈會的錄像、圖片。
2、打擊樂器(大鼓、小鼓、吊镲、鼓棒)、呼啦圈、打棒、故事掛圖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寶寶和爸爸媽媽吃完元宵后,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元宵燈會。哇!好多燈籠啊!都有些什么燈籠?幼兒觀察圖片,說出自己看到的龍燈、金魚燈籠、火箭燈籠等,寶寶看得眼花繚亂。”
二、習俗活動:認識元宵節和花燈(觀看VCD花燈造型)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燈籠呢?哦,原來是過元宵節啦!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它是整個春節節慶活動的最后一個高潮,家家戶戶都熱鬧慶祝。元宵節的夜晚,小朋友手提燈籠在外面游玩,全國各地也會組織各種活動……(如果提供有關元宵節的視頻給幼兒觀賞,效果會更好)
三、肢體花燈造型
你們今年元宵節看到花燈嗎?你們在哪看到花燈呢?(萬綠園)你們見過什么樣的花燈?能與你的朋友一起做出花燈造型嗎?
1、老師敲鼓(可嘗試放音樂),鼓勵幼兒嘗試隨拍子的快慢以及各種步伐行進。
2、幼兒聽音律動,創編單人、雙人或多人一組,變化各種花燈的造型。
(1)單人游戲。
幼兒聽音走一種步伐,聽吊镲一聲變一種花燈造型,二聲變兩種造型,多聲變多種造型。
(2)雙人游戲。
幼兒雙人聽音走另一種步伐,聽吊镲一聲變一種花燈造型,二聲變兩種造型。
(3)多人游戲。
幼兒多人組合聽音變步伐,聽吊镲一聲變一種花燈造型,二聲變兩種造型。
四、感應拍子和重音
1、欣賞中國民間音樂(元宵燈會)
這么熱鬧的元宵燈會,還有一首好聽音樂,我們一起聽聽《元宵燈會》。
(1)肢體樂器(坐地)
聽音樂的拍子:拍腿(每次重音后換另個地方感應拍子,拍頭,肩,臉等)
重音時拍地板。(口唱:準備好)
(2)欣賞后提問:聽了這首樂曲有什么感覺?這首樂曲有什么變化?
(3)引導幼兒認識重音:和前面的音不一樣,聲音中敲得響的那個音,叫重音。
(4)感應重音
2、律動游戲:跳呼啦圈擺造型
(1)老師示范游戲,并介紹規則。
(2)分組拿圈。
(3)聽音樂,集體游戲。
3、大型打擊樂器
(1)推出大鼓。
(2)教師示范。
(3)分組拿鼓棒
(4)練習互敲鼓棒
(5)配樂演奏
調孩子分四組,輪流當小組長(組長的任務是帶領組員走不一樣的步伐)。
小百科: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后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在國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為人所知。
關于元宵節的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綠樹植樹對環境和生活的作用。
2、知道3月12是植樹節,并在老師的幫助下種植花草。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重點:
知道3月12是植樹節,并在老師的幫助下種植花草。
活動難點:
了解綠樹植樹對環境和生活的作用。
活動準備:
請幼兒收集有關樹的資料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老師:我們呼吸的是什么呀,對是空氣,你們知道空氣是從那里來的嗎?對是從大樹上散發出來的,所以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樹木,春天的時候也要植樹。有一個專門植樹的日子,你們知道是那天嗎?
老師小結:因為現在是春天,春天適合植樹,所以大家把3月12日,指定為植樹節。
2、欣賞兒歌《留住小鳥》。
大樹不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還是小動物的好朋友,用什么方法才能留住小動物呢?小貓和小狗用什么方法想留住小鳥?為什么沒有留住小鳥?小兔子用什么樣的方法留住了小鳥?為什么留住了小鳥呢?小鳥為什么喜歡樹呢?
二、老師分享和談論有關植樹節的資料。
1、老師給幼兒介紹有關植樹節的來歷、日期,并請幼兒討論一同說一說有關樹的作用。(豐富幼兒的知識,了解植樹節的來歷以及意義。)
2、老師帶領幼兒一起討論有關于保護樹木的方法。
三、老師讓幼兒以植樹為主題,分組繪畫。
1、老師請一組幼兒討論的保護樹木的方法,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老師請另一組的幼兒進行設計有關植樹節,植樹造林的宣傳畫。
四、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了解種植花草的步驟。
1、老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種花的正確步驟是什么嗎?
2、老師請幼兒思考后回答。
3、老師小結:我們種花的時候,我們要先把土放進花盤里,挖一個洞,然后再把種子撒下去,再用土蓋起來,最后給種子澆點水就可以啦。然后每天都要給種子澆水,吸收陽光和水分,這樣就可以促進種子的生長,讓它可以更快的.發芽等。
4、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種植花草。也要養成愛護花草樹木。
活動反思
在植樹節到來之際,我園各班組開展了植樹節—“種植綠色,放飛夢想”的活動。旨在使孩子們能夠積極與環境“對話”,主動參與植樹節的相關活動,親身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美化環境的意義,增強孩子對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在班級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認認真真的將種植園地中的雜草一一拔除,并親手播種一些在春季容易生長的瓜果蔬菜花草樹木的種子或枝丫。在活動中,孩子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在播種時,促進了孩子們對瓜果蔬菜生長的了解,逐步形成綠化的概念,增強了孩子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
關于元宵節的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為“元宵節”,主要結合正月十五這一中國的傳統節日而安排。在寒假,小朋友們剛剛度過了歡樂、熱鬧的新年。雖然已經開學了,大部分孩子還沉浸在過年祥和、高興的氣氛中。這一單元就是要小朋友們能夠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到來之時,在教師的引導下既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又感受到節日的歡樂,感受到生活與學習的聯系,增加學習的興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本單元中有兩篇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兩篇課文:《元宵節》和《看花燈》,以兒歌的方式呈現,朗朗上口、生動形象,與孩子的生活緊密聯系。語文天地中安排了“描一描,寫一寫”、“抄一抄”、“組詞”、“照例子說一說”、“讀一讀”等練習,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便于學生復習上一學期的拼音生字等知識,也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練習、延伸。
二、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了解祖國的傳統節日。體會其中的樂趣,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受到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2.學習25個生字,鞏固學過的字。會書寫單韻母,并且逐步復習和練習組詞,逐步會組詞,掌握識字的方法。
3.理解課文的意思,會組詞。背誦課文;自讀短文。
情感態度:
1.使學生了解祖國的傳統節日。體會其中的樂趣,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受到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2.養成閱讀的好習慣以及勤于復習、練習的好習慣。
過程和方法:
1.基本掌握聽讀識字的方法,培養學生自檢的習慣。
3.學習搜集整理資料,參與班級活動。
三、重難點:
培養學生學習熱情和習慣是重點。難點是使學生能夠熟練、有感情的朗讀《元宵節》、《看花燈》兩篇課文,并且要能有感情的背誦《元宵節》這一篇。認識本單元的25個生字,會寫16個生字,并且逐步復習和練習組詞,逐步會組詞,掌握識字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卡片、錄音機、磁帶等
五、課時安排:
課時分配課題
共6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余時間一個半小時課時
元宵節2課時
看花燈2課時
語文天地2課時
六、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拼音、拼讀掌握較好,能借助拼音自學生字,兒歌中有的生字學生已經認識。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由于本地沒有相應的社會活動,學生缺乏感性認識。
關于元宵節的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2、積極參與賞燈、玩燈、搓元宵等活動,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
3、知道元宵節的時間是正月十五。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5、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干米粉、小盤子每人兩份,花燈每人一盞
2、鑼鼓音樂伴奏帶
活動過程
1、講講元宵節。
(1)引導幼兒講述:我知道的元宵節。
(2)教師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元宵節的來歷和中國人過元宵節的傳統習俗。
2、做元宵。
(1)談談說說:我吃過的各種元宵。
(2)教師介紹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①將搓圓的元宵放入干米粉盤中來回滾動,直到四周全沾滿米粉。
②最后放在手心里搓圓即成。
(3)幼兒分組制作,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掌握兩人合作滾米粉的技能。
(4)將搓好的元宵放在每組的大盤中,分享集體合作的快樂。幼兒在等待元宵煮熟的同時玩花燈。
3、玩花燈。
(1)幼兒各提一盞花燈,同伴間相互欣賞,介紹自己所拿的花燈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2)幼兒在音樂聲中,提燈玩耍。
4、品嘗小元宵。
鼓勵幼兒有禮貌地邀請老師、阿姨一起吃元宵,學習與他人分享勞動成果,體驗勞動帶來的成功與喜悅。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的設計激發了幼兒興趣,讓幼兒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
關于元宵節的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學習制作花燈的方法。
知道花燈組成的結構。
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感受到節日的快樂。
教學準備
紅色彩筆、紅繩、一次性紙杯、剪刀、雙面膠。
一盞紅紅的花燈。
教學過程
一、提問引入主題
1、新年過后,正月十五即將來臨,我們又要迎來什么節啊?
2、過元宵節都會有什么哪些活動啊?
3、家家戶戶都會在外面掛上什么啊?是不是我們幼兒園也掛花燈啦?
4、大家喜不喜歡花燈啊?花燈漂不漂亮?
二、說說花燈的結構
1、出示花燈,仔細觀看花燈。
2、大家說說花燈都由什么組成。
3、說說自己家的花燈是什么樣子的。
三、教制作花燈
1、看看我們需要用的材料,知道材料的名字。
2、教師示范制作方法,讓大家認真觀看如何制作的。
3、再讓幼兒們親手制作,教師來進行一旁的督導。
四、總結
1、大家展示出自己做的花燈,共同欣賞觀看。
2、比一比,誰做的好,誰做的不好,原因在哪?
3、大家一起提著花燈走出班級,自由活動。
教學結束
關于元宵節的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品嘗元宵的習俗。
2、通過做、煮、品嘗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樂趣。
3、能用簡短的語言講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嘗元宵時的心情。
活動準備
面粉、點心盤、圍裙、電飯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動過程
1、激發做元宵的興趣和愿望。
①今天是什么節?元宵節有一種特別的食品,是什么?
②元宵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觀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觀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①我們怎樣才能做出圓圓的元宵?
②老師煮元宵時,小朋友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兒穿好圍裙并洗手。
(2)幼兒嘗試用搓、團圓、在盤中滾一滾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兒注意不把面粉團弄碎,不要將面粉撒在盤外。)
(3)教師煮元宵。
4、加糖品嘗元宵,說說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2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教案:元宵花燈
活動目的
1、初步感知各種各樣花燈的造型、色彩和圖案。
2、知道元宵節要鬧花燈,體驗節日的快樂。
3、喜歡與同伴一起玩花燈。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觀賞花燈的經驗。
物質準備:(1)幼兒自帶一盞花燈(2)花燈PPT課件。(3)逛花燈音樂一段。
環境準備:華燈展。
活動過程
1、以談話“元宵到”引入話題。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自己所知道的元宵節的一些民俗。
播放PPT,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種的花燈,感受鬧花燈的喜慶氣氛,幫助幼兒梳理經驗,介紹本地元宵節的一些民俗活動。
2、欣賞、講述各種各樣的花燈。
組織幼兒參觀花燈展:自由地欣賞與交流,感受花燈的多種多樣,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花燈。
講述自己最喜歡的花燈。
教師示范講述,為幼兒提供欣賞和講述的思路。
請幾名幼兒給大家介紹有特色的花燈,提醒幼兒在介紹自己的花燈時,要注意說出自己的花燈的`名稱和特點。
交流:你見過哪些美麗的花燈?在哪里見過?
引導幼兒根據不同的制作材料,名稱,形狀,顏色和圖案,進行欣賞與講述。
歸納、整理經驗:各種各樣的花燈,有不同的形狀、顏色和圖案、有不同的名稱3游戲"玩花燈"幼兒自由結伴,互換花燈再次欣賞并講述。
提醒幼兒學會用禮貌用語與同伴互換花燈互換花燈,邊欣賞邊玩,體驗玩花燈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教案,元宵節最讓小朋友們感到開心的事情應該就是吃元宵了、賞花燈了吧,幼兒們都喜歡熱鬧的節日,元宵節是春節的最后一天,自然是熱鬧的,我們可以通過讓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讓他們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關于元宵節的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服裝、發型的變化來表現人物。
2.區別顏色深淺,會用對比的顏色配色,使以彩鮮艷
3.知道華人新年,元宵節時的習俗,體驗過節的愉快氣氛,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
重點與難點
知道同一種顏色有深淺之分。
用發型與服裝的變化表現男、女人物。
活動準備
1.彩色水筆、蠟筆、紅、綠、蘭、黃等水粉色。
2.在區域里,可張貼各種范例畫,如:各式彩燈、節日景色、弟弟妹妹形象等。
活動流程
介紹元宵節——欣賞討論——幼兒創作——引導講評——制作教具(燈籠)
活動過程:
1.介紹元宵節
知道華人新年中的元宵節——我們華族特有的節日,是全國華族共同歡慶的節日。節日里大家穿上新衣,門前掛上彩燈,走親訪友,美麗的花燈和鮮艷奪目的各色衣服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城市裝點得更加美麗。
說明
此環節可放在生活活動中進行。還可建議家長帶領幼兒去逛逛街,看看觀燈的人流,看看彩燈的排列及顏色,體會節日的歡快氣氛。
2.欣賞討論。
①建議在觀賞范例時,可引導幼兒討論:畫面上有誰?哪幾位是弟弟?哪幾位是妹妹?他們的衣服和頭發有什么不同?
說明
通過討論可幫助幼兒解決難點,理解發型和服裝的不同可表現出人物是男還是女。
②教師還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人物在干什么?說說自己看到的彩燈是怎么樣的?有什么不同?(顏色、排列)
說明
以上設問主要是引起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所見的興趣。給幼兒創設交流有關彩燈知識的機會。
③討論作畫方法。
建議教師出示人物基本部分,讓幼兒思考并示范怎樣畫頭發和服裝才能分出弟弟和妹妹。
3.幼兒創作
(1)教師可啟發幼兒把人物畫大。(可以看清頭發、五官和服裝)把畫面畫滿,想象變化不同的發型和服裝來表示弟弟和妹妹,并引導相互啟發。
(2)用蠟筆畫服裝的圖案、花紋。
說明
畫得快的幼兒可不要等待。“穿戴整齊”即可去“看彩燈”——手指點畫彩燈。
(3)手指點畫彩燈。
建議如在點畫彩燈過程中發現有個別幼兒已有深淺搭配和間隔排列的意識,則應馬上介紹給集體,使幼兒逐步有配色的意識。對來不及完成作品的幼兒,要鼓勵他們在區角活動中完成。
4.引導講評
找一找畫面上弟弟妹妹都來看燈了嗎?
看看彩燈漂亮嗎?為什么這些彩燈特別漂亮?
5.活動——制作教具
準備白紙數張,各色皺紋紙數張,訂數機數個,剪刀數把,彩筆無數
先用各色皺紋紙制作彩燈,也可用白色紙制作燈籠,讓幼兒在燈籠上任意作畫,涂色。把做好的各色燈籠掛在角落增添節日氣氛。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欣賞。
關于元宵節的教案 篇13
活動內容:
慶祝“元宵節”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快樂的氣氛。
2、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
3、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重難點分析
重點:
體驗中國的傳統節日的風俗,感受節日的快樂。
難點:
了解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活動準備
知識:
幼兒已有了過元宵節的生活經驗。
物質:
布置花燈展覽,準備糯米、紅豆餡。邀請家長前來參與。
活動方式:
集體與分組相結合。
活動進程:
一、導入 :觀看花燈,引起幼兒的興趣,提出活動主題。
二、展開
1、話說元宵節:元宵節的來歷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宵節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天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吃元宵象征著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為什么元宵節要吃元宵呢?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看見江面上有一個漂浮物體,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 這個物體象征著平安和幸福"。以后,人們就在正月十五這天吃元宵。我們現在吃的元宵也都是外面是白色,里面紅的。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是由糯米制成包上不同的餡作成的,餡有豆沙餡、白糖餡、山楂餡、黑芝麻餡、五仁餡等等,煮、煎、蒸、炸著吃。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2、制作元宵:
(1 )講解制作元宵的方法:先將糯米面團圓,再壓扁,將 紅豆餡放入糯米面團中間,封住口后,再團圓,就是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