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教案模板集錦(精選12篇)
師說教案模板集錦 篇1
【結構分析】
本文論述了從師的必要性和以能者為師的從師原則,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恥于從師的惡劣風氣。
全文共四段。第一段,以教師的重要作用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從師的原則,提出中心論點。第二段,論述“師道之不傳”,批判“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惡劣風氣,從反面論證中心論點。第三段,以孔子為例,進一步從正面論證中心論點。第四段,點明寫作緣由。
本文從整體上是按照“正一反一合”的邏輯順序來行文的。我國古代論說文有一個傳統的模式,即“起、承、轉、合”,實際揭示了說理的一般思路及其結構形式。但由于長期以來科舉的八股文的影響,掩蓋了其理性的光輝。我們今天在詮釋古文寫作規律時,仍然可以借鑒并加以運用。本文首句是“起”,說明“什么是師”;緊接著寫“為什么要從師”就是“承”;“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則是“轉”,不再是講道理,而是聯系實際,從社會現實的角度說明“從師之必要”;“圣人無常師”之后,就是“合”了,即全文的歸結,說明“圣者為師”的道理,實際回答了“怎樣從師”的問題,并與開篇相呼應。
師說教案模板集錦 篇2
一、目標:
1、引導幼兒安靜地與同伴一起聽老師講話。
2、鼓勵幼兒自己有事情會大膽告訴老師。
二、材料準備:
木偶玩具若干(小貓、小兔、小狗、小熊、小豬)
三、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木偶表演,引導講述→嘗試練習→引導總結
1、引起興趣
出示木偶小兔,告訴幼兒:動物幼兒園開學了,小兔是老師,我們一起去看看小動物是怎樣上幼兒園的。
2、觀看表演
(1)小貓來園了:“老師早,我是小花貓。”
小兔老師:“小花貓真有禮貌!”
(2)小狗口渴了:“老師,我要喝水。”
小兔老師:“小狗真懂事,要喝水會告訴老師!”
(3)小熊要小便:“老師,我要小便。”
小兔老師:“小熊真懂事,要小便會對老師說!”
(4)小豬想玩積木:“老師,我要玩積木。”
小兔老師:“小豬真懂事,想玩玩具也會對老師說!”
3、嘗試練習
(1)小狗要小便了,他該怎樣對老師說?(個別—集體練習)
(2)小貓摔倒了,他該怎樣對老師說?(啟發幼兒說出:老師我摔了一跤或老師,我要搽點紅藥水等)
(3)小熊衣服穿不好,他該怎樣對老師說?
(4)小豬口渴了,他該怎樣對老師說?
4、引導講評
小結:以后小朋友有什么事情要對老師說。(在日常生活中對那些有事情會對老師說的幼兒及時進行表揚鼓勵)
師說教案模板集錦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并解題
初中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馬說》,《馬說》實際上是“說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說老師”,說“從師風尚”的文章,叫《師說》。
“說”是一種文體,偏重于議論,可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
二、作家作品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后謚“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于《昌黎先生集》。
韓愈和柳宗元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提出了“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語言質樸,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優秀散文傳統、倡導古文運動,把當時的文體從矯揉造作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礎,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寫作背景
魏晉以來,門第制度十分嚴格,分為高門和寒門,門第觀念嚴重破壞了從師學習的風氣。到唐代,魏晉以來形成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關于韓愈寫此文的背景,從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可見一斑。柳宗元說:“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師道,勇氣可貴,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四、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看書下注釋,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義,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標記。
2.教師板書需正音的字:
3.請學生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并注意斷句,聲調等。
五、分析課文
1.第1段
(1)補充注釋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學者,古今異義,今指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學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從而師之。
師,以……為師,動詞的意動用法。
④吾師道也。
師,從師學習。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教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為師。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3)學生當堂背誦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業
1.背誦第1段。
2.課后練習二、三、四。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課后練習二、三、四。
2.補充講解
(1)通假字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虛詞
①之:
古之學者 之,助詞,的。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之,助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之,取獨
句讀之不知 之,倒裝標志
作《師說》以貽之 之,代詞
②其:
其為惑也 其,代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稱代詞
其可怪也歟 其,副詞,表推測
于其身也 其,人稱代詞
(3)詞類活用
①恥學于師 (形→意動)
②吾從而師之 (動→意動)
③句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裝)
二、分析課文
1.第2段。
(1)請學生朗讀
(2)分析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明確:承上啟下。
②“師道”指什么?
明確:“師道”是從師原則和風尚,指上文中所講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③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為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為了批評“恥學于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明確:
a.古之圣人,今之眾人
結論:“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b.愛其子
于其身也
結論:“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結論:“師道之不復,可知興。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3)背誦
2.第3段
(1)學生朗讀。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
明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②.總結:“圣人無常師”語出《論語·子論》,包含著廣泛學習的意思。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人學習,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韓愈從“圣人無常師”出發,針對當時社會現實,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觀點,很有意義。
(3)背誦。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話明確表示了他的立場?
明確:“不拘于時”,表示他反對“恥學于師”的壞風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為師的從師風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確: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說明了.寫作緣由。
(2)背誦。
三、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眾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論斷。(立)
3.對比論證。
四、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
師說教案模板集錦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從師的重要意義,師說教案。
2、領會課文正反對比、破立結合的論證方法。
3、掌握重要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能解釋具體語境中意動詞的含義。
3、區分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理解它們的古今義。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解題
在上學期,我們學習過荀子《勸學》,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人們的修養與學問可以得到提高,人們的素質可以得到改變。那么,學習的最佳途徑是什么呢?是自學,或是從師學習?答案應該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背景及作者簡介:
(寫作背景)魏晉以來,社會上風行非學無師,重視“家傳”,。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恥于從師的風氣卻很盛行,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愿從師學習,而且他們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世以下,不益不事師。進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抗顏而為師”,并著《師說》千古佳文。
在這著名的《師說》,作者借為文送學生李蟠來抨擊那些上層“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這不是一般的論述,而是一部戰斗檄文!
(作者)說起韓愈,我們應該不陌生,請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他的有關資料。
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文公,昌黎先生。
韓愈是與古文運動聯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運動,主張文章應該象先秦散文一樣言之有物,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只求形式而內容貧乏的駢儷文;語言要新穎,“言貴創新,詞必己出”。二人不論在理論上或是在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進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并身體力行,終于把文體車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儷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師說教案》。因此二人影響巨大,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讀課文 四、研讀課文第一段
1、字詞疏通
2、內容梳理
思考: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哪句指明教師的職責?那些語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哪些語句闡明擇師的原則和態度?
明確:
1)首句:推出中心論點:學者必有師
托古言事,乃針對當時士大夫以從師為恥而說的,更增加力度。
與結尾“余嘉……”呼應。
2)第二句:教師的重要作用或職責
突破了一般人對教師職責認識的局限,把教師的職責從“授其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這在當時是個不小的進步。
道,儒家的思想。業,儒家的經典,道的載體。
3)三、四句:從師的必要性
這是承“解惑”而言的。
4)擇師的原則和態度
針砭了當時上流社會看重門第高低的惡劣風氣,提出“師之所存……”的原則,此思想無疑是積極的,進步的。學問面前,人人平等嘛。
這是承“傳道”而言的。那么為什么不承“受業”展開呢?因為人人皆知教師有“受業”的職責。
3、總結本段
總說老師的作用和從師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擇師的原則,推出“無貴無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
4、背誦本段
五、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學習第二段 一、檢查復習
1、提名按要求和全段背誦。
2、提問個別字詞。
二、研讀第二段
1、指導朗讀。
指導正確斷句,如:師道之不傳也/久也
2、詞句疏通
3、思考完成表格
4、簡析
如前所說,本文有著復雜的寫作背景,并不是一般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涌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于一吐為快。第二段即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陋習。文勢如暴風驟雨,滌蕩乾坤,令人耳目一新。
1)以感嘆發端,由從師學習的理論分析轉入對今人“恥學于師”的批判。
2)下面作者運用三組對比:
正確態度 錯誤態度 結果 作者態度
古圣人與今眾人
對子女與對自己
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
3)作者態度語氣的變化:疑問推測——肯定責備——感嘆諷刺:語氣步步加強,具有很強的感
師說教案模板集錦 篇5
一、導入新課
儒家經典《論語》中有句話:“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表現了被后人譽為“萬世師表”的孔子虛心好學的精神。可以說從師學習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中唐時期的大文學家韓愈在他的文章《師說》中就為我們深刻探討了這一話題。
初中階段我們已經學過柳宗元《捕蛇者說》、韓愈《馬說》、周敦頤《愛蓮說》等帶“說”的文章,那么“說”這種文體有何特點呢?
“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問:大家通過預習,誰來回答一下,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古之學者必有師。”
二、師生朗讀,涵詠其中
(1)教師示范朗讀、背誦
(2)學生自讀(2分鐘。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讀出語氣和語勢。)
(3)學生代表朗讀,師生共同糾正(3人,每人一段)
(4)教師領讀,學生感悟。
(5)學生代表朗讀(還是原來的三名同學)
(6)學生齊讀課文
初步感知:概括每段主要內容
(一)總論從師的道理(正面陳述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標準)
(二)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正反對比論證)
(三)援引圣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系(舉例論證)
(四)說明寫作原因
三、第一段(正面陳述)
(一)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決
解決重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二)通過朗讀,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1)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2)概述教師職責和任務: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表明從師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終不解矣。
(4)提出擇師標準和原則: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四、第二段(正反對比論證)
本段以感嘆發端,攜著批判的鋒芒。“師道”唯其失傳“久矣”,則今日扭轉世風更難!
(一)此段與上一段是怎樣聯系的?
通過針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論點。
解決重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二)第二段三組對比
古之圣人,今之眾人;擇師教子,自身恥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五、寫作動機(韓愈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呢?)
介紹作家作品及創作背景
課文最后一段鼓勵李蟠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監博士時寫的。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監。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以及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
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里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做《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六、課外拓展
1、韓愈強調的“師”和今人有何不同?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韓愈所說的“師”有其獨特的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人。
2、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教育思想有哪些,有何局限性?
對教師職責的明確規定/擇師的態度和標準/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系
(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
局限性:學的是“六藝經傳”,習得是儒家之“道”
七、熟讀課文,力爭背誦。
完成課時作業
師說教案模板集錦 篇6
教學目標
1、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2、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3、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4、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5、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重點、難點分析
(一)本文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二)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
(三)“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四)試摘錄作者關于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五)為什么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七)怎樣認識本文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新課,明確學習要求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2、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關鍵詞:補充——古人稱名
(1)姓+字:韓退之
(2)姓+籍貫:韓昌黎
(3)姓+官:韓吏部
(4)姓+謚號+敬稱:韓文公
教師參考: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二、指導朗讀課文。
提醒:句讀(dou)、或不(否fou)、焉諛(yu)、歟(yu)、蟠(pan)
三、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讀
2、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1——7(1、老師;2、老師;3、老師;4、5意動“以……為師”;6、動詞,學習,也可意動;7、老師)
(2)所以——“用他來……的”憑借
(3)固——本來
(4)庸——難道,豈
(5)道1——6(1、2、3、4、6儒家之道;5、原因道理)
(6)所以傳道守業解惑也(判斷語氣,可以譯成一個合適的語氣詞,或者不翻譯)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句間舒緩語氣,停頓,可以譯成一個合適的語氣詞,或者不翻譯)
3、學生問疑
4、翻譯
5、論證分析
論述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
(1)古代傳統——(2)從師作用——(3)以“道”擇師之標準
6、試背誦
7、作業
第四課時
1、齊背誦第一段,指名翻譯第一段
2、朗讀第二段
3、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吾師道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A從師學習的道理,B從師學習的風尚)(注意后一個“也”的用法)
(2)問焉(兼詞“于之”)
(3)下圣人(名次活用為動詞“低于”)
(4)恥學于師(意動)
(5)圣益圣(A名詞,B形容詞“圣明”)
(6)其皆出于此乎(語氣副詞,猜測性語氣,可翻譯為“大概”)
其可怪也歟(同上)
(7)則恥師焉(恥,意動;師,動詞;焉,語氣詞,“了”)
(8)受業——授之書(注意寫法)
(9)句讀之不知(倒裝)
(10)或師焉,或不焉(或,有人;師,從師;焉,語氣詞,不翻譯;“或不焉”省略句
4、學生問疑
5、試翻譯
6、論證分析
批判輕師的世俗:
對比古圣人和今眾人的態度與結果——對比“小學”而“大遺”的兩種做法——對比下等人
問:最后一比,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局限?
7、試背誦
8、作業
第五課時
1、背誦、翻譯1、2段
2、朗讀第3段
3、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常——師2——于——如是——是故
恒常,固定——意動——比——是,這樣——因此
4、學生問疑
5、試翻譯
6、論證分析
論述能者為師的道理:
以孔子為例——師與弟子的辯正關系
7、試背誦
8、討論最后一段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古文——六藝——于1,2——嘉
古散文——(聯想四書五經)——于1被,于2向——贊揚
9、書后問題討論
10、作業
(2)之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③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5.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六)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以……為恥
(七)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八)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
(1)分析第1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著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系的連詞“如果”講。后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系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里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系的?
第1段正面闡明了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
四個“圣”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并請學生填寫課后思考與練習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與第1段關系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4段:
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的“于”相當于“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I)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師說教案模板集錦 篇7
課題 師說 韓愈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自讀注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記誦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戰的精神和勇氣。
2.認識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的途徑,端正學習態度。
3.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為師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學難點 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教學環節 教 學 內 容 教師手記
(重點內容:學情分析、教法設計、學法指導、分類推進措施、學生可能行為預見及對策等)
一、檢查作業。
二、誦讀第3段。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讓學生借助注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
3.教師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
4.問:第三段與第一段關系怎樣?(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作出了什么論斷?)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
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予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5.討論:“圣人無常師”這個說法的實質是什么?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示?
(1)“圣人無常師”出自《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貢語)包含著廣泛學習的意思。世上學問門類眾多,人不能盡知,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的人學習。孔子向這么多的人學習,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2)人總是有長處也有短處的,用這種觀點來看周圍的人,才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誦一題,其余二題在誦讀和總結過程中自然完成。
⊙這段文字淺顯,又富于節奏變化,易于成誦。誦讀前可作簡要提示,以利迅速記誦。學生能大體背誦下來后就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加深理解。
【板書】三、舉例宣揚從師的好風氣 (例證、引證、因果論證)
(3)韓愈從這個觀點出發,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論斷,告訴我們要向聞道在先的人學習,向術業上有專長的人學習,是很有意義的。
6.齊誦一遍。
背誦線索提示:觀點(“古之學者必有師”)—師之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求知規律(“人非生而知之”)—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三組對比(古圣人從師,今眾人恥學;其身恥師、替子擇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師道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寫作緣由。
三、總結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義。
導入:課文題注中指出,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這句話十分重要。唐初,文壇上繼承六朝文風的余緒,寫的是“近體文”即駢體文,以四字、六字為句,上下句相對,又叫“駢四儷六”,這種文體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縛人的思想。為此,韓愈提倡恢復古文的傳統,他本人則取法于司馬遷、司馬相如和揚雄;當時有許多人都跟著學,形成了風氣。所以后來就有了“古文運動”這個名稱。
韓愈寫這篇文章時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官學)任教。當時的社會是怎樣一副樣子呢?門閥制度下,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的很直白:
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古語有云:“經師易尋,人師難覓。”所以說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文章正是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讓我們千百年后依然能通過文字發現“百代宗師”韓愈那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提問:韓愈寫《師說》,跟古文運動有沒有關系?文中有沒有這個方面的表示?
明確: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確的表示,說明韓愈“抗顏而為師”,是以恢復古文的優良傳統自任的,通過培養“后學”擴大古文影響。
小結:本文的思想意義在于:
(1)明確指出教師的職責的“傳道授業解惑”,而居首位的是“傳道”;因此,“道”就是擇師的主要標準,“道”在即師在。
(2)“傳道”就是傳授以六藝經傳為代表的儒家道統,韓愈既以儒家道統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師說》,“抗顏而為師”。
(3)要恢復儒家道統,就要在文風上來一個解放,提倡古文,反對近體文即駢體文。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
⊙蘇軾十分贊賞韓愈的這一番努力,說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其時駢體文占統治地位)。古文運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復儒家道統。
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二段連用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有如“連珠“。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師之所存也。這段文章第二句的開頭“師者,……”緊接第一句末尾的“師”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從師,……”緊接著上面的“……孰能無惑”。第四、五兩句中的“吾從而師之”緊接著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這樣的承接句,有如"連珠"式滾轉,流暢自然,很好地增強了文章的氣勢。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四.練習鞏固——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讀準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讀音:
2.找出課文中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如一寫馬的對聯:
馬籠籠馬馬籠松,籠松馬跑;
雞罩罩雞雞罩破,罩破雞飛。
此聯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馬籠”與“籠馬”、“籠馬”與“馬籠”,“雞罩”與“罩雞”、“罩雞”與“雞罩”,形成句內小回環;“籠松”、“籠松”,“罩破”、“罩破”,是相對應的兩組連珠;聯中的疊字“籠籠”、“罩罩”,前一個字為名詞,后一個字為動詞,又為轉類。
魏正偉先生有一副嵌四“馬”的奇巧聯:
紫竹園中賞紫竹,紫竹簫吹紫竹調;白馬寺里看白馬,白馬駒嘯白馬圖。
此聯調動了重復、頂真等多種修辭手法,使聯語工整,有情趣,有韻味。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
老師——古之學者必有師
專門技藝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姓——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學習、效法——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從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或師焉,或不焉
以……為師,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
如:吾從而師之 名詞 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 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動詞 以……為恥
(2)之(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主謂短語中作主語——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五、總結課文:
本文以“師說”為題,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強調了從師學習的必要;“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闡述了能者為師、虛心好學的從師態度;“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辯證地指出了師生關系。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鑒意義。當然,韓愈站在封建階級的立場上,他所說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認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齒”的,“士大夫之族”本應比他們高明,這是作者的階級局限。又如,作者重“傳道”,而輕“彼童子之師”的“授書”、“習句讀”,也是片面的。對于這些,應適當指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小學校
除此之外,我們學習本文后,還應樹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氣,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人!
六、作業布置
⒈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⒉熟練背誦全文。
師說教案模板集錦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說”的文體知識及“古文運動”的文學常識。
2、讀懂文意,掌握重點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3、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理解文義2、掌握重點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3、領會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把握全文的論證結構。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激疑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本課主要任務是在理解寫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礎之上把握文意,以學生自學為主,培養其獨立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反復誦讀使學生理解文意,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與藝術風格。
一、導語
同學們,當今社會尊師重教蔚然成風,但是,在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們輕賤老師,社會上從師之風日下。在這種情況下,唐代散文家韓愈卻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批判“恥學于師”的陋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千古佳作《師說》,從中感受韓愈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二、解題
“說”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范圍,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三、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之為韓昌黎,死后謚“文”,故又稱“韓文公”。曾任吏部侍郎,后人又稱“韓吏部”。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傳頌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
四、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由于他對古文的`倡導,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師說》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莊嚴宣言。
五、放錄音朗讀課文學生注意讀音、句讀、語氣
六、學生自由朗讀請學生查字典疏通文字,并根據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義。教師巡回指導。要求能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七、指定四名學生朗讀課文(一人一段)其余學生傾聽,看看有沒有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并進行糾正,然后投影一起朗讀
八、再讀課文,整體把握,概括內容
第一段:闡述從師的道理
第二段:評述當時不從師的不良風氣。
第三段:以圣人為例,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系。
第四段:說明寫作緣由
九、研讀課文,深入理解字詞句含義
(1)請學生放聲朗讀,自由翻譯課文,提倡查工具書、討論。
(2)學生相互討論,將自己的疑難問題提出,并求教于周圍同學
(3)最后將小組疑難問題記下準備向老師或全班同學質疑
十、課后作業
朗讀課文,結合語境,解釋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現象
(一)道
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道理2、吾師道也道理3、道相似也道德學問
4、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5、余嘉其能行古道風尚
(二)無
1、無貴無賤無論2、圣人無常師沒有
(三)詞類活用
1吾從而師之以——為師,意動2而恥學于師以——為恥,意動
3其下圣人也亦遠矣低于,動詞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名詞
第二課時
本課重點是歸納積累實詞、虛詞用法,理解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教學過程:
一、檢查朗讀、作業情況二、學生呈現疑難問題
三、教師點撥,引導學生朗讀、討論、釋疑、翻譯,并歸納整理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和特殊句式歸納: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必有師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②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4)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
例如: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以……為恥
(5)特殊句式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賓語前置,“之”為提賓標志
b、不拘于時,學于余。介賓短語后置被動句式
四、研習課文
方法:師生共同討論探究,分析歸納,邊講邊投影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著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系的連詞“如果”講。后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系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里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思考:(1)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系的?
第1段正面闡明了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
四個“圣”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
3、分析第3段:
思考:第3段與第1段關系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
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4段:
思考: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的“于”相當于“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四、根據以上內容層次的分析,學生自由背誦課文
五、作業
1、歸納整理
2、朗讀背誦
師說教案模板集錦 篇9
【知識與能力】
1、 了解有關“說”的文體知識,了解古文特點及韓愈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 指導學生通過翻譯課文,掌握、積累文言實虛詞以及詞語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論證結構,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閱讀和翻譯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2、 教師點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體思路,引導學生背誦全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點燃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熱情,古為今用,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1、 學習課文第二段,學習并掌握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2、背誦全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正確把握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教學設想:
1、 教學思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用教師點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突出三維目標。
2、教學方法:自主預習法、激情誦讀法、問題探究法、分析討論法、點撥啟發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啟發誘導學生思考為主,適當的加以點撥總結,引導學生深入課文,認真思考,質疑問難,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視頻、圖片、文字)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多媒體展示】
通過課件出示一些重點字詞,來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出示內容見教案后附件部分)
二、情境導入
教師由視頻《程門立雪》的成語故事導入新課: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其對老師的尊敬;現代社會尊師重道也蔚然成風,毫不遜色于古人,人們把老師比喻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然而,在魏晉以后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們輕賤老師,社會上從師之風日下。在這種情況下,唐代散文家韓愈卻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批判“恥學于師”的陋習。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千古佳作《師說》,從中感受韓愈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出示課題】
三、作者簡介、解題
1、作者簡介
【多媒體展示】
三個關鍵詞:唐宋八大家 古文運動 韓潮蘇海
【點撥】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后謚“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于《昌黎先生集》。
① 明人將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蘇軾又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這是對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泛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儷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③ “韓潮蘇海” 指唐朝韓愈和宋朝蘇軾的文章氣勢磅礴,如海如潮。這就明確地指出了韓愈的散文風格--氣勢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蘇洵說:“韓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渾浩流轉。”(《上歐陽內翰第一書》)
2、解題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一般是陳述自己對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比“論”要自由一些。初中學過《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等等都屬這類文體。
四、文本內容研習探究
1、朗誦點撥
(1)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2)教師簡要點撥朗讀時的注意事項
注意讀準字音,適當停頓;注意課文第二段的語氣重音變化,要讀出韓愈文章氣勢磅礴,感情充沛的特點,讀準作者蘊含的感情。
2、共同研習課文內容
(1)設疑討論交流,了解課文內容
(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研習課文,從課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課文內容,在研討的過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要抒發的情感)
【多媒體展示問題】
【問題一】這篇文章為誰而作?何以見得?文中有沒有信息?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明確)
【明確】“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從課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韓愈的這篇《師說》是寫給一個叫李蟠的十七歲小伙子的。
【問題二】一代文學宗師為什么要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伙子寫下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師說》?
【明確】可以總結為三個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② 他不拘于時,學于余
③ 能行古道
【教師點撥】
以上三個方面都是原因,當時“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人也許不多,但一定還有其它的,為何只選擇了李蟠?“學于余”,我們說向韓愈這樣一個文壇領袖學習應該是求之不得的事,韓愈有必要為他寫文章嗎?所以說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時和能行古道。
【問題三】文末說“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謂的“古道”指的是古人從師之道,古人從師之道是什么?課文體現在哪里?
(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一、三兩段,相互討論完成答案,教師總結明確)
【明確】古人從師之道--古之學者必有師且無常師
【點撥分析】
課文的一、三兩段中韓愈談到了古人的從師之道,可以總結它的核心為“古之學者必有師”“圣人無常師”,古代的知識淵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師,正如韓愈所說的“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同時古代的圣人不僅向老師學習,還“無常師”,向各種人甚至一些遠不如他的人請教和學習 ,自然讓我們想到了孔子的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且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問題四】古人如此的注重從師學習,那么擇師的原則是什么?(原文語言回答)
【明確】擇師的原則:
①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點撥分析】
韓愈闡述古人從師之道,其真正的意圖是引出對擇師原則和標準的闡述,作者認為擇師的原則是不分高低貴賤,年長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師,同時,作者打破傳統觀念,認為老師不一定要比學生強,學生也不一定比老師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師,詳細地展現了擇師的原則。
【延伸小結】
以上是古人的從師之道,也是韓愈對于從師的觀點,許許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這種古道,才成就了他們的輝煌,相信這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所啟發的。
師說教案模板集錦 篇10
課程目標
1.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課程重點和難點
1.了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課程過程
一、 [導入并解題]
1、同學們,你們每節課都要喊“教師好”,用此表示心中對教師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親、師”來表達對教師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虛的,教師是排在國君和父母之后的,實際上名列第三位,可見其重要性。教師是傳播人類文明的使者,沒有教師,人類的文明之火就無法傳遞下去。那么,教師的作用是什么?為什么要從師學習?擇師的標準又是什么呢?讓我們走進韓愈的《師說》來探個究竟吧!
2、關于“說”
“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的文章的總稱,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后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為論說文。《文章辨體序說》指出:“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見,“說”屬于議論文的范疇。可以先敘后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都屬“說”一類文章。“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中學階段出現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愛蓮說》、《馬說》等。
3 、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二、[走進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昌黎,因為昌黎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稱他為“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死后謚“文”,也稱“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他的整個中年時代是不得志的。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六朝以來浮華艷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后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因此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曾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晚輩),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抗顏,端正容顏。抗顏而為師,正正經經地做起教師來了),世果群怪聚罵,指目(手指而目視)牽引(拉拉扯扯),而增與為言辭(增添一些言辭來毀謗韓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惡劣社會風氣,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課程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還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因有進步的一面,在當時是具有移風易俗影響的
三 [探尋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35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么,韓愈為什么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聽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教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教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說他“成就后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示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里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 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盡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并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師說教案模板集錦 篇11
一、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
1掌握“傳、師、從”等多義實詞的意義和用法;積累“也、則、于、乎、所以”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正確認識文中有關“尊師”與“重道”的觀點.
3.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為師的道理.
B、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自讀注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C、德育目標
1.培養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戰的精神和勇氣.
2.培養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二、教學重點
1學習第二段,掌握對比說理的方法.
2.準確把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師”與“道”的實際內涵.
3.背誦課文.
三、教學難點
從“傳道”的高度去認識韓愈反對流俗見解的巨大勇氣和斗爭精神.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
1點拔法(對學生通過自讀,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讀課文時留下的問題進行啟發和點拔)
2.激疑,討論法(教師對文章內容進行激疑,開啟學生思維,然后學生充分討論后明確。(如對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師”“道”問題的理解)
3.探究閱讀法(如對本文中心論點的探究)
4.多媒體投影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生反復誦讀,疏通文中字詞句,整體把握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幻燈片放映)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界群怪聚罵,指日索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東,如是者數矣。
(節選自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讓學生看過投影后進行翻譯,然后教師導入)同學們,當今社會尊師重教蔚然成風.然而,在魏晉以后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們輕賤老師,社會上從師之風日下.在這種情況下,唐代散文家韓愈卻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批判“恥學于師”的陋習.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千古佳作《師說》,從中感受韓愈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二、韓愈及古文運動簡介(幻燈片放映)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現在河南盂縣)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二十五歲中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現在廣東潮州)刺史、國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編為《昌黎先生集》。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泛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
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名字的傳說
韓文公名愈字退之,說起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話。
韓愈父母早亡,從小就由哥嫂撫養。轉眼到了入學的齡,嫂嫂鄭氏一心想給弟弟起個又美又雅的學名,這天,鄭氏翻開書年,左挑一個字嫌不好,右揀一個字嫌太俗,挑來揀去,過了半個時辰,還沒有給弟弟選定一個合意的學名。韓愈站在一旁觀看,見嫂嫂為他起名作難,便問:“嫂嫂,你要給我起個什么名呢?”鄭氏道:你大哥名會,二弟名介,會、介都是人字作頭,象征他們都要做人去群之首,會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義都很不錯,三弟的學名,也須找個人字作頭,含義更要講究的才好,韓愈聽后,立即說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書了,這人字作頭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韓愈好了。”鄭氏一聽,忙將字書合上,問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韓愈道“愈,超越也。我長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無來者,決不當平庸之輩。”嫂嫂聽后,拍手叫絕:“好!好!你真會起名,好一個‘愈’字吆!”
韓愈怎么會給自己起出一個這樣又美又雅的名呢?原來他自幼聰慧,飽讀經書,從三歲起就開始識文,每日可記數千言,不到七歲,就讀完了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賦和文化素養,使他早早就抱定了遠大志向,這個“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懷表露。
他長到十九歲時,已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勃勃少年。這年恰逢皇科開選,鄭氏為他打點行裝,送他進京去應試。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為入場便可得中,從未把同伴擱在眼里。結果別人考中樂,他卻名落孫山。后來,他在京中一連住了幾年,連續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連經過三次殿試,也沒得到一官半職。由于銀錢早已花盡,他由京都移居洛陽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陽,友人穿針引線,他與才貌雙全的盧氏小姐訂了婚。盧小姐的父親是河南府法曹參軍,甚有尊望,韓愈就住在他家,準備擇定吉日與盧小姐完婚。盧小姐天性活潑,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韓郎的才華,一方面又對韓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擔憂,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為,現在就應當規勸他一下,可是如何規勸他呢?這天晚飯后,花前月下,二人閑聊詩文。暢談中,韓愈提起這幾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盧小姐和顏悅色地說道:“相公不必再為此事嘆憂,科場失意乃長有之事。家父對我總是夸你學識淵博,為人誠摯。我想你將來一定會有作為的,只是這科場屢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眼下當找出這個緣由才是。”韓愈聽后,頻頻點頭,心中暗道:盧小姐果有見她,接著說道:“小姐講的甚是有理,俗話說自已瞧不見自已臉上的黑,請小姐賜教。”盧小姐一聽,“嗤”地笑出聲來,說道:“你真是個聰明人啊!”隨即展紙揮筆,寫道:
人求言實,火求心虛,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韓愈捧贈言,一陣沉思:此乃小姐骯腑之語啊!自古道驕兵必敗,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謙虛之情,這個“愈”字便是證據。于是,他立即選用盧小姐贈言中的最后兩個字“退之”給自已起了個新名字。
三、文體簡介
我們來看一下題目,師說是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呢?(提問學生)
“說”,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是申說事理的文章,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文章辨體序說》指出:“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見,“說”屬于議論文的范疇。可以先敘后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中學階段出現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捕蛇者說》,《愛蓮說》,《馬說》等。
四、朗讀課文
1、放課文錄音,要求學生根據書下注釋,讀準字音并初步理解文章含義,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標記。
2.請全體學生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并注意斷句,聲調等。
如:惑/而不從師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從/而師之
點撥:停頓是指人們在說話或朗讀時,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間所作的或長或短的間歇。停頓往往與句子結構一致(一般應在主謂之間、動賓之間、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稍作停頓),與詞語結構一致,與表意的需要一致。
五、翻譯全文
(一)翻譯:請一位同學將第一段翻譯一遍。
著重講解的字詞:
之—助詞,的;學者—求學的人;所以—用來……的;之—代詞,指道理;固—本來;師(之)—以……為師(意動用法);庸知—哪里,管、過問;無—不論,不分語法: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讓學生齊聲朗讀,加深印象。
(二)、其他幾段與第一段講解類同
第二段著重講解的字詞:
師道—從師求學的道理,道,道理;之—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出—超出;焉—之于(向他);下—低于;恥—以……為恥;圣—圣明的人,圣明;愚—愚昧的人,愚昧。惑—糊涂;句讀—文句意思表達完畢叫句,句中需要停頓的地方叫讀;小學—小的學習方面;族—類;不齒—不屑一顧;歟—語氣詞;
語法: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省略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第三、四段重點字詞
常—固定;攻—學習研究;已—罷了;通—普通
語法:被動句
不拘于時
介賓后置句
而恥學于師
師不必賢于弟子
(三)總結全文的語法文言文知識:
六、知識歸納
1、通假字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教授,傳授)
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
2.古今異義
學者古義:求學的人,讀書人。如:古之學者必有師。
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古義:句子停頓的地方。如:句讀之不知。
今義: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古義:小的方面學習。如:小學而大遺,吾示見其明也。
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眾人古義: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遠矣。
今義:許多人。
所以古義:特指代詞“所”+介詞“以”,相當于“用來……的”。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不必古義: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今義:用不著,不需要。
3、一詞多義
道:
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學問)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傳:
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授)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賢:
①其賢不及孔子(才能)
②師不必賢于弟子(高明)
師:①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②吾從而師之(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③吾師道也(學習)
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
⑤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從師)
惑:
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疑難問題)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涂)
知: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識別,動詞)
②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知道,了解)
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如“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如“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連接定語與中心詞,相當于“的”。如“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賓語前置的標志。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如“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如“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
4、詞類活用
吾師道也(名詞“師”用作動詞,學習)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從師。下文“則恥師焉”“師道之不得”中的“師”同此)
或師焉(名詞“師”用作動詞,從師學習)
不恥相師(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學習)
吾從而師之(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而恥學于師(形容詞“恥”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孔子師郯子(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形容詞“惑”活用作名詞,疑難問題)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后面的“圣”“愚”均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5、特殊句式:
判斷句: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②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表判斷)
2.被動句:
①不拘于時(介詞“于”表被動)
3.賓語前置句: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標志的賓語前置)
介賓短語后置句:
①而恥學于師。
②不拘于時,學于余。
③師不必賢于弟子。
4.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③(人)問之,(士大夫)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則群居而笑之。
5.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問,意思是“難道……嗎?”)
六、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課后練習。
第二課時
分析第一段
1.提問;本段可分為幾層?概括每層大意。學生思考后,明確:本段可分三層:前兩句為一層,總說教師的職責;三、四兩句承“解惑”,談從師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傳道”,談擇師的標準,即以“道”為師。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教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為師。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提問:本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本段運用了下定義、作結論的方法來說理。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
并下定義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著從這個定義出發,由“解惑”說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環環相扣,一氣貫通,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3.背誦第一段
第2段。
(1)指定一名學生朗讀課文
(2)提問:本段內容可分幾層,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學生思考后,明確:本段查分三層,即三組對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于師”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眾人”進行對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后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板書〗結果
┌圣人眾人對比圣益圣,愚益愚(錯誤態度)
二、批判不從師的壞風氣│父子對比小學而大遺(錯誤認識)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世大夫對比其智反不能及(錯誤行為)
(對比論證反證)
(3)學生默讀課文,畫出議論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點撥:如下列兩句:①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②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①句重點
在感嘆從前,表遺憾之意。②句重點在悲嘆現在,抒發一種無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遞進了一層,給人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見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歟!本段的三組對比,每組對比都把著眼點放在后面的對象上,針對這些現象,作者都給予不同的評價。
①句是對“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評價、推測,質疑的語氣中含著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對“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小學而大遺”現象的評價。“矣”“也”表示肯定語氣,明確責備認識的錯誤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強烈的感嘆語氣,對“士大夫之族”的錯誤行為作了猛烈的諷刺,表達了作者對“士大夫之族”的強烈不滿。
(3)背誦
第3段
(1)學生朗讀。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
明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②總結:“圣人無常師”語出《論語子論》,包含著廣泛學習的意思。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人學習,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韓愈從“圣人無常師”出發,針對當時社會現實,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觀點,很有意義。
(3)背誦。
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話明確表示了他的立場?
明確:“不拘于時”,表示他反對“恥學于師”的壞風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為師的從師風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確: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說明了寫作緣由。
(2)背誦。
三、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眾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論斷。(立)
3.對比論證。
四、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
附:板書設計
師說
韓愈
一、解題:說,一種文體。
二、韓愈及本文寫作背景
三、分析
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論據:
“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
“愛其子”與“于其身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
師說教案模板集錦 篇1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2.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4.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自瀆、分析、思考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重點、難點分析
1.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
2.“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3.試摘錄作者關于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課時設計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二)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