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優秀(精選16篇)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1
設計意圖:
單數和雙數是上學期大班作業本上的內容,但是當時只是讓幼兒用點數表示相應的數字而沒有深入。奇數和偶數在生活中經常用到(生活中一般叫做單數、雙數),但在教材中只有很少的一點內容。單數和雙數有哪些性質?學習單數和雙數可以解決哪些問題呢?教材中并沒有涉及到。為了讓幼兒對單數和雙數有更深的了解,擴大一下知識面,我想有必要進行一下補充。因此設計了《單數和雙數》這一節數學活動課。如何將枯燥的數學活動融入孩子的生活,激發孩子對數學活動的興趣,讓孩子通過自己的親身經驗來感受單雙數的概念,并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是本次活動設計的主導。讓幼兒在游戲的情景中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習慣,初步體驗,感受單雙數,理解單雙數的含義。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讓幼兒進一步區別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2、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數卡1-10(大的兩份,小的兩份);單數、雙數字卡一份。
2、分別畫有1-10個花蜜桶的卡片20張;彩色花20朵。
3、小紅旗標志20枚;花泥兩塊。
4、小蜜蜂的胸飾一個。
5、蜜蜂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蜜蜂采蜜
師:小蜜蜂們,今天的天氣真不錯,讓我們去花園里玩吧!(蜜蜂音樂起,幼兒學教師做蜜蜂飛舞的動作。)
1、師:哇!好漂亮的花朵啊,讓我們采些花蜜吧!記住每只小蜜蜂只能采一朵花哦!(幼兒分別采到花蜜后,教師帶幼兒坐到位置上)
二、介紹"單數"和"雙數"的概念
1、師:我發現小蜜蜂們都采了好多的花蜜,現在請你們先檢查一下自己都采了幾桶花蜜呢?
2、那么請采了一桶花蜜的小蜜蜂把花蜜送到我這里來。一桶花蜜我們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
(教師將幼兒送上來的花蜜桶按1-10的順序擺放成一排,同時出示相應的數字卡片置于上方,剩余的花蜜桶均按此方法進行,可2-3個小朋友一起送。中間可請全體幼兒一起驗證送的對不對,比如送5桶和8桶時。)
3、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手指游戲,用手指來劃花蜜桶,看看能不能通過,好嗎?(教師從1-10依次用手指通過花蜜桶)
4、教師把可以通過的數字往下移。
概念介紹:
--不可以通過的下面多出了一個,孤孤單單的,我們叫它單數。(同時出示字卡"單數") 提問:單數有哪些?
--可以通過的都是一對一對好朋友,我們叫它雙數。(同時出示字卡"雙數")
提問:雙數有哪些呢?
5、小結:所以1-10中單數有:1 3 5 7 9 ;雙數有: 2 4 6 8 10 (教師邊指幼兒邊念)
6、現在考考你們,3是單數還是雙數?(5、8、10)
6、教師再次進行小結:所以1-10中,單數有:1 3 5 7 9 ;雙數有:2 4 6 8 10
三、以比賽的形式讓幼兒進一步區別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師:小蜜蜂們真棒!采了這么多的花蜜,還認識了單數和雙數。現在老師要跟你們玩一個游戲,把你們分成兩隊--A隊和B隊 問題回答對的,那一隊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看哪隊得到的紅旗最多,那隊就是冠軍,每人將會得到一份小禮物。現在比賽開始,小蜜蜂們加油了!
(一)第一輪 :必答題
請認真聽題:
1、請兩隊的兩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單數。
2、請兩隊的兩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雙數。
(注:對幼兒的回答及時面向全體進行驗證)
(二)第二輪:搶答題
教師講解規則:當我說:"預備,開始"后,看哪隊的小蜜蜂先舉手,就請哪隊回答。回答錯了,機會就給另一隊。
1、請說出1-10中最大的單數。
2、請說出1-10中最大的雙數。
3、請說出1-10中最小的單數和雙數。
4、請說出比5大的單數。
5、請說出比8小的雙數。
(注:對幼兒的回答及時面向全體進行驗證)
(三)第四輪:附加題
規則:兩隊各派一位代表進行石頭剪刀布,決定哪隊先回答,答對加一面紅旗。(進行兩次)
1、說出我們身體上哪些是單數的?(如一個頭,一個鼻子,一張嘴等)
2、說出身體上哪些是雙數的?(如兩只眼睛,兩只耳朵,兩只手等)
(四)比賽結束,評出本次比賽的獲勝方。
四、拓展幼兒的經驗
1、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地方都用到了數字。那你們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單數和雙數呢?(門牌號、車牌)
2、(出示門牌號車牌)提問 :這是什么?
那么它是單數還是雙數呢?
教師小結:我來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其實一個數不管它有多大多長,只要它的尾數(最后一個數)是單數,那么它就是單數。如果它的尾數是雙數,那么這一整個數就是雙數。
五、幼兒操作聯系:停車場
1、(出示停車場)現在馬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了,所以我們都倡導大家要文明停車,我們也來幫幫忙,把車牌號是單數的車停在一起,把車牌號是雙數的車停在一起,你們愿意嗎?
2、幼兒操作。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種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并進行組合造型。
3、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和剪、粘貼的技能。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2、難點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的關系及它們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搜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長方形、圓形雪花片積木。
3、剪刀、膠水、彩紙、調查表。
【活動流程】
㈠幼兒在玩中探索發現玩具的特征,并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來玩一玩。”
幼兒任意挑玩具,自由玩。
師:“剛才你們發現了什么?他們能滾動嗎?(幼兒自由回答)
師:“請小朋友把能滾動的玩具放好紅色的籃子里,把不能滾動的玩具放到綠色的籃子里。
㈡讓幼兒對正方體和圓柱體進行測量,在測量中驗證它們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能滾動的'物體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我們來看一看不能滾動的玩具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詳細,那這個圓圓的玩具,它兩邊的圓一樣大嗎?這個長方形的玩具每個面一樣大嗎?
幼:一樣大,不一樣大。(幼兒爭執不下)
2、老師出示紙條,幼兒親自動手測量,不斷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結論。
3、教師小結:這種身體像柱子一樣,而且上下中間一樣粗,兩頭都是一樣大的圓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圓柱體,圓柱體放倒了只能朝一個方向滾動。這種身體像盒子一樣,有六個面,十二條邊,一種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一種四個面是長方形的,另外兩個面是正方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長方體。
㈢、幼兒在疊一疊、擺一擺中加深對長方體、圓柱體特征的認識。
1、師:在我們生活中,像圓柱體、長方體的東西有許多,今天我們一起到超市去找一找。
2、請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車出發吧!哎呀,超市還沒開門,我們找塊空地坐下。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長方形、圓形的雪花片積木,請小朋友先來玩一玩、數一數、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玩的。(幼兒玩積木后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就是圓柱體,一樣大的長方形疊起來就是長方體。
㈣、幼兒買商品,構建對圓柱體、長方體的知識經驗
1、超市里的商品真多,請每個小朋友買一種像圓柱體的商品,一種像長方體的商品。
2、小朋友都賣了自己的商品,請你說一說買了什么?商品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小結:這些圓柱體的商品大小不一樣,高矮不一樣,粗細不一樣。這些長方體的商品大小不一樣,它們都有六個面,一種六個面都是長方形,一種兩個面是正方形,四個面是長方形。
㈤、幼兒分組用買的商品造型。
1、請幼兒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衛生紙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么樣的房子?應該怎么做?(幼兒自由用買來的商品搭房子)
2、幼兒用繪畫、折紙等形式對作品進行裝飾。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后,調查家中有多少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并完成調查表。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3
設計意圖:
數學活動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比較抽象、枯燥的活動。在長期的教學中發現:幼兒已漸漸不滿足于以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不滿足于教具與學具的操作、不滿足于學習10以內的數、不滿足于有章有節地學習數學、不滿足于在活動室內學習數學等等,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老調動不高。《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到: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開始思考:如何讓幼兒在生活中與游戲中輕輕松松地學習數學;如何變“傳授為主”為“以幼兒為主”的學習方式,讓幼兒真正地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嘗試設計并實施了以下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動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學會用自己的方法分類統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活動預備:
教師事先選擇好實踐的場地(幼兒園內),并親自實踐一遍做好記錄,心中有數;紙、筆。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
1、你能從1數到幾?數數看。
2、更快的數數方法:5個5個地數,10個10個地數。
3、100以內的隨便一個數你會寫嗎?試試看(請多個幼兒到黑板上聽寫)。
(注:此環節的目的在于教師了解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必備的一些相關知識把握如何,以便在活動中更好地把握。)
(二)聯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東西要用數來數?舉例子。
2、在幼兒園里也藏了許多數,請小朋友們說說。
3、用什么方法統計方便?(每5個或10個記錄一次,然后5個5個或10個10個地數;列表統計等)
(三)提出任務:
1、分組統計并分類統計幼兒園里的一些物品(教師根據幼兒組的能力差異進行分配)。
一組:車棚——車有幾輛?自行車幾輛?摩托車幾輛?每種顏色的車各幾輛?
二組:前操場、后操場——樹有幾棵?前、后操場各幾棵?大樹、小樹各幾棵?
三組:架空場地——柱子有幾根?白色的幾根?綠色的幾根?圓的、方的各幾根?
(前三組讓幼兒“統計——分類——再統計”,從中明白總數比分出去的數多,多個分出去的數合起來等于總數)
四組:電腦室——電腦有幾臺?在場辦公的教師有幾位?其中長頭發多個?短頭發多個?(檢驗幼兒如何解決“判定頭發長與短的尺度”)
五組:教師辦公室——教師辦公用的桌子有幾張?椅子有幾張?哪個多?多多少?哪個少?少多少?(數的比較和一對一對應)
六組:一樓架空——吊燈有幾盞?(70多盞,幼兒要數準確不太輕易,檢驗幼兒100以內的數數)
七組:樓道——從一樓到五樓要爬幾層樓梯?共有幾級臺階?每層樓分別有幾級臺階?(每層樓的高度不一樣,讓幼兒發現樓層高臺階就多)
2、要求:
① 合理分工與合作;
② 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分類、統計與記錄;
③ 學會驗證所統計的數。
3、幼兒執行任務,教師觀察、了解個別組幼兒實踐情況。
4、幼兒匯報任務完成情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新任務。
5、集中交流(每組選派一名幼兒匯報與交流):
① 你們統計什么?統計成果如何?
② 你們在實踐過程中是怎樣分工合作的
③ 你們碰到過什么艱苦嗎?有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
(四)布置作業——課后實踐:
請幼兒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四周環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數,數數看,并用圖表的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記錄與反思:《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第四個目標提到: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從這一目標理念出發,我設計了此活動。實施后,效果非常好,預定的目標得到很好地達成,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各種綜合能力(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判定能力、戰勝與戰勝艱苦的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發展。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將種子分類、排列,并做記錄。
2.初步理解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
3.增強幼兒操作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思維、觀察、比較的判斷能力。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重點:
理解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
活動準備:
1.課件。
2.種子排隊排列卡兩張(一張畫有三條一樣長的線段,一張沒有線)、記錄單、筆。
3.海洋球和乒乓球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認識種子。(2分鐘)
(一)出示狀元豆、黃豆、紅豆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師:今天,熊博士帶來了一些豆子,請大家看一看、說一說這些豆子叫什么名字?它們的大小,顏色有什么不一樣?
(二)鼓勵幼兒自由觀察,主動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小結:狀元豆是多色的,最大;黃豆是黃色的,比較大;紅豆是紅色的,最小。
二、種子排隊。
(一)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不同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8分鐘)
1.出示操作圖一,提出操作要求。
師:現在,熊博士要考考小朋友了.它給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10顆不同的豆子。請小朋友在每條線上擺上10顆相應的豆子(出示畫有三個標記的圖片)。排隊的時候要從紅星開始,一個靠著一個,讓種子站在線上。在操作時要保持安靜,排完后放在桌上。聽到音樂結束,馬上回到坐位。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討論交流:為什么都是10顆種子,排出的長度不一樣呢?
4.小結:三種豆子中,紅豆最小,排的隊伍最短;狀元豆最大,排的隊伍最長;黃豆不大不小,排的隊伍不長也不短。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二)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不同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15分鐘)
1.出示操作圖二,提出操作要求。
(1)介紹操作圖。
師:看看紙板上有什么?這三條線怎么樣?
(2)設疑:不同的種子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它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
(3)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
師:請小朋友們在畫有三個標記的圖片的每條線上擺出相應的豆子,從紅線的地方開始,一個接著一個擺,使三種豆子排成的隊伍一樣長。數一數:哪種豆子用的數量最多?哪種豆子用的數量最少?把數字記到后面的格子中。在操作時要動腦筋、保持安靜,把雙面膠紙撕下時放在籃子里。聽到音樂結束,馬上回到坐位。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討論交流:紅豆、黃豆、蠶豆排成的隊伍一樣長嗎?為什么排一樣長的隊伍時,紅豆用得最多,蠶豆用得最少呢?。
4.小結:排成一樣長的隊伍,豆子顆粒越小,排列時需要的數量越多。豆子顆粒越大,排列時需要的數量越少。
三、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理解。(3分鐘)
(一)師手拿海洋球、乒乓球,設疑:
(1)用相同數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為什么?
(2)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誰用得多?為什么?
(二)師幼共同驗證。
四、游戲《走鋼絲》。(2分鐘)
(一)介紹游戲名稱及玩法。
師:熊博士要跟小朋友們玩一個游戲,名稱叫走鋼絲。鋼絲很細,大家要從線起點處腳跟對腳尖走到終點線,數數你用了幾步?
(二)師幼示范游戲一遍。
(三)幼兒兩兩進行走鋼絲的游戲,來判斷腳的大小。
活動延伸:
在美術區提供各種種子、膠水、畫紙等,引導幼兒進行種子裝飾畫。
活動反思:
《種子排隊》是大班主題活動“大自然的語言”中的一節科學課,這也是我們大班組內的一節公共課。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
活動一開始,我就與孩子們一同認識了“紅豆、黃豆、蠶豆”這三種豆。然后引出下文進行第一次操作,給三種種子進行排隊。在這個環節里我以“一個挨著一個”的方式要求孩子進行排隊,排除了幼兒不規則排列給比較歸納形成正確概念所帶來的干擾因素,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探索習慣。在操作中我把線條分別用紅色點、黃色點和綠色點不同的記號來表示。我還選擇了兩人合作的方式進行,一人“排隊”,一人記錄這樣的方式增進了孩子相互間的合作意識。在操作活動中,大多數幼兒能夠按照要求進行排隊操作并且孩子們還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他們的發現,當我問起幼兒:“每一對的長短都一樣長嗎?”幼兒馬上積極的回答:“不一樣長。”然后請孩子們一起數一數分別都有幾顆,孩子們都說是10顆,我又問:“為什么都是10顆,隊伍卻不一樣長呢?”思媛說:“因為蠶豆扁扁的要大,所以它們的隊伍就排得最長。”東東說:“黃豆圓圓的小,所以它們排得短了。”佳耀接著說:“紅豆最小,所以排得最短了。”孩子們通過自己操作,更直觀的發現了三種種子的不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我在操作時沒有交代清楚操作要求,記錄數字的孩子有的記錄在種子排列的右邊,有的記錄在最下面,看上去有點凌亂。所以在第二次操作記錄時我特別強調了這一點,要求幼兒統一記錄在右邊,可是新的問題在第二次操作時又出現了,對于材料的準備和設計表上線條的長短我欠缺考慮,使操作時出現了失誤,無法進行正確操作,這是一個我不應該犯的錯誤,另外對于科學活動來講,小結也是必不可少的,兩次的操作到最后再進行總結性小結的話,我想幼兒對于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這一知識點掌握的會更好。
整個活動中在操作材料準備上也有待更加具體,由于種子非常的容易滾動,很多孩子排了半天也沒排好,花費了不少時間,就連集體討論時還在“鍥而不舍”地排著,影響了活動的效果,我想可以在白紙上黏貼雙面膠或是利用KT板,上面壓上幾道凹槽來讓孩子們在上面給種子排隊,這樣幼兒的操作及老師的點評都會更方便。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5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學會比較物品的長短。
2、知道長和短的概念。
活動準備
彩色膠帶,彩色皮套,彩色絨線皮套,強力膠
活動過程
1、用啟蒙積木向孩子們講解長度的概念吸引孩子們的好奇心。
- 兩個積木有什么共同點?
- 兩個積木有什么不同點?
- 哪個更長? 你用什么方法比較的長短?
- 你想比較什么物品的長短?
2、比較不同長短的物品。
① 準備好不同長度的物品。
② 用彩色膠帶量一量物品的長度。
③ 按照比較出來最長的物品排序。
④ 找一找什么能測出自己的身長。 (用拃量, 步子, 腳印等等)
⑤ 用自己的身體來量一量教室里大的物品。
⑥ 說一說在測量大的物品時用什么測量更好。
⑦ 討論用不同的方法測量物品有什么差異。
(用尺子量準確。在測量長度長的物品時用腳量比用手一拃一拃的量方便。)
3、 用活動紙中準備的材料表現出頭發的樣子。
① 用兩面膠粘出頭發的樣子。
(一側粘出短頭發的樣子,另一側粘出長頭發的樣子。)
② 用絨線皮套表現出長頭發的樣子。
③ 用彩色皮套表現出短頭發的樣子。
[結尾]
1、讓孩子們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6
(一)活動目標:
1.嘗試歸納出一組圖形1-2個共同特征,或按特征拿取相應的圖形。
2.能仔細觀察圖形,并積極參與討論。
3.聽懂操作要求,并按要求操作。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認識多種圖形2.各種顏色、形狀、大小的圖形若干、參考圖、圖形特征標記、空白記錄表一張3.幼兒用書(三)活動過程:
1、彩色圖形來了……(1)以游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有許多彩色圖形要去游樂場玩游戲,瞧,它們來了……"(2)出示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彩色圖形,引導幼兒說說它們的形狀、顏色、大小特征。
(3)出示顏色、形狀、大小標記讓幼兒認一認。
2、彩色圖形找朋友。
(1)教師出示參考圖,引導幼兒觀察,說說它們的共同特性。
"彩色圖形要找朋友一起去游樂場。看,它們找到朋友了。它們什么地方一樣,成為朋友呢?"(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從形狀、顏色、大小三個方面找它們的共同特征。
(3)請個別幼兒上前找出標記并放在參考圖上。
(4)師幼進行檢驗討論。
(5)教師可將彩色圖形換下,然后請個別幼兒上前找共同特征,可進行兩遍。
(6)小結:原來彩色圖形喜歡找有兩個特征相同的圖形做朋友,它們有的形狀相同,有的顏色相同,還有的大小相同。
3、彩色圖形進游樂場。
(1)出示空白表格"彩色圖形來到游樂場門口,可是卻不能進去,因為進游樂場要符合條件才能進。"(2)教師邊說邊將紅色和正方形標記貼上。
"原來要符合紅色和正方形兩種條件才能進。那么,誰能來做檢票員把關呀?"(3)個別幼兒上前示范。
(4)師幼檢查。
(5)教師換標記并請幼兒集體做"檢票員這個游樂場很神奇,瞧,這次進去的條件變了。"教師邊說邊貼標。
(6)師幼一起討論需要的條件。
"原來這次要進游樂場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黃色的,還要是大的。誰愿意來做檢票員?"(7)請全體幼兒一起找一找并貼在表格中。
(8)師幼檢查討論(9)教師換標記并請幼兒第二次集體做"檢票員"。
(10)師幼討論檢驗。
(11)小結:原來要進游樂場還必須符合兩個特征條件呢,只要有一個不符合就不能進去。彩色圖形們讓我感謝你們的幫忙,現在它們已經在開心地玩了。
4、幼兒操作活動(1)講解題目要求。
(2)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糾正幼兒的書寫姿勢。
活動反思:
本活動,幼兒對顏色和圖形特征已經認知。能根據圖形的特征,在圖中為各種圖形找出合適的位置。課堂上通過生動的談話、游戲等情境,使幼兒提高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提供學習材料,讓幼兒進行動手操作,體驗和探究按顏色、形狀等規律特征進行活動的制作過程。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為幼兒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幼兒的積極性、主體性得到充分的表現,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保護幼兒的意見,開發幼兒的`創造力,鼓勵幼兒善于發現與眾不同的現象。但是本節課,我的語速有點快,語言不夠精練,講解示范的時候,因為語速快,部分幼兒幼兒未能聽清老師的要求,導致一個問題說出去來,下面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我問的什么。而且我的應變能力也有待加強,本次教研活動讓我明白了,只有在不斷仔細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學途徑。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征。
2、能在活動中培養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塊。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觀察兩張制作材料,講述異同。“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兩張紙,請你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有6個圖形組成。不同點:一張紙上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還有一張紙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
2、幼兒操作活動。
“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紙來變魔術,怎么做呢?”
(1)介紹制作形體的方法。
出示示意圖,教師簡單講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講述異同,介紹形體名稱。(正方體、長方體。)
“你們做的兩件東西像什么?“(積木、盒子)“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
老師手指正方體的一面,這就叫面。我們一起數數它有幾個面。(6個)“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它的名字就叫正方體。“請你把你做的正方體找出來,說說它是什么樣的?”現在請你們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個形體,數數上面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6個面里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歸納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都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有的4個面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2 個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這里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么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征標記的籃子,并說說你送的是什么形體。
4、搭積木游戲
數一數我用了幾塊積木來搭,數的時候要考慮到看不到的積木,提高觀察能力與空間知覺能力。
大班計算活動:比較輕重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8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如何在圓形跑道中保證比賽的公平性,能夠寫出20以內的數字。
2、能夠正確的運用圍棋子測量跑道的長度,并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答案。
3、在活動過程中,享受到數學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電子白板,人手一張操作卡(正面為跑道,反面為表格)、一組一盒圍棋。
三、活動難點
活動難點:能夠正確的運用圍棋子測量跑道的長度,并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答案。
四、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
教師講述,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要舉行了一場比賽,我們來看看有誰來參加呀?
依次出現豬、狗、兔子。
出示跑道圖片,問:“這是什么?”“是什么形狀的”“有幾圈呀?”
請幼兒回答,再提問:“你還看到了什么?”
重點提出紅旗表示方向和終點。
2、比賽和幼兒操作。
師:比賽要開始了,我們一起看一看。
播放白板。后提問:誰贏了?為什么他贏了?為什么不公平?
教師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出示白板,說:那老師想了一個方法,我們一起來用圍棋子來測量跑道的長度。教師現在白板上作出示范,在請幼兒自己操作。
教師分組指導。
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數字,得出結論:1號最短,3號最長。
3、討論:如何讓比賽變得公平
再次提出比賽是不公平的,請幼兒討論如何讓這個比賽變得公平。
在請幼兒回答后,讓跑到變得一樣長。每個跑道13顆棋子。詢問:從哪里開始數?
(1)從起跑線開始數。(請幼兒來數)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
(2)改變起跑線,從終點線開始數。(教師來數)
總結:有兩種方法使比賽變的公平,1是3種終點線,1根起跑線。2是3根起跑線,1根終點線。比賽中到底用的哪種方法?
請幼兒觀看正式的比賽畫面。得出3根起跑線,1根終點線是正式的比賽方法。
五、結束部分
用正式的比賽方法開始再次比一遍。
頒獎儀式。
師:我們一起來頒獎吧。冠軍是…小狗、亞軍是兔子,季軍是小豬。我們來給他們獎牌吧。
師:現在我們一起去外面進行我們的比賽吧。幼兒隨著教師退場。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9
設計意圖:
利用橡皮筋在釘板上拉出各種有趣的圖案這一做法,既可以加深幼兒對形狀的認識,又可以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增強對數學的興趣。
當然,如果該活動僅僅讓幼兒學會用橡皮筋來表現物體的主要特征,便成了單純的智力游戲。因此,該活動還有一個要求,即讓幼兒用語言來描述自己的造型作品中蘊含的形狀及其數量,幫助幼兒掌握有關數學概念。
目的:
1.能用橡皮筋在釘板上拉出各種幾何圖形或表現某些物體的主要特征。
2.學會用比較確切的語言描述物體的形狀及其數量。
準備:
1.每個幼兒一塊釘板,顏色不同的橡皮筋若干。
2.在數學角里放置釘板、彩色橡皮筋,讓幼兒利用這些材料進行直線、斜線和各種形狀的造型練習,并讓幼兒相互觀摩、討論。
3.掌握各種幾何圖形的主要特征。
過程:
一、復習鞏固幾何圖形的主要特征
教師出示各種幾何圖形,讓幼兒分別說出它們的名稱及主要特征。
二、用橡皮筋造型
1.鼓勵每個幼兒自由造型,或幾個幼兒合作,共同拉出想象中的物體的圖形。
2.教師重點指導那些有豐富的想象力但在造型上有困難的幼兒,幫助他們回憶、分析物體的主要特征,指導他們運用點、線、面互相重疊的表現方法來進行造型。
3.提醒幼兒在制作過程中注意造型物體中蘊含的形狀及其數量,各種顏色橡皮筋的使用數量,從而為描述自己的作品作好準備。
三、描述作品
1.啟發幼兒說說自己作品中使用了幾種顏色的橡皮筋,數數共用了多少根橡皮筋,有多少種圖形,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2.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清晰的語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如:“我用紅色、黃色和綠色的橡皮筋在釘板上拉出了熱帶魚和水草,共用了20根橡皮筋。”對描述得好的幼兒,教師予以表揚,以增強幼兒講述的信心和興趣。
3.讓每組幼兒互相交流,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延伸:
1.將幼兒作品擺放在數學角展覽,激發幼兒繼續創造的欲望。
2.在數學角活動中,教師可用命題方式鼓勵幼兒進行造型活動,例如要求幼兒用10~20根橡皮筋拉出某一物體,或用1~2種顏色的橡皮筋拉出某一物體,看誰拉得好,并用競賽形式讓幼兒講述作品中包含的形狀及其數量,看誰說得又快又準確。[NextPage]
大班數學活動——奇妙的回形針圖案
目的:
能用回形針擺放出各種有趣的圖案,學習用比較確切的語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準備:
1.幼兒每人一塊釘板,若干枚彩色回形針,少許木珠。
2.幼兒已用橡皮筋、木珠等材料進行過拼搭活動,有一定的拼搭經驗。
過程:
一、引起興趣
老師準備了許多顏色鮮艷的回形針,你們能用它拼出有趣的圖案來嗎?
二、操作聯想
1.引導幼兒用1枚回形針通過改變其原狀,使之變成另一種物體的形狀,如鉤子、衣架、拐杖等,啟發幼兒互相討論。
2.教師表揚富有創造力的幼兒,并請他們介紹自己創造的物體圖案,如“我把1枚黃色的回形針變成了數字3”,“我把1枚綠色的回形針變成了一棵小草”,以引發全班幼兒的興趣。
3.你們只用1枚回形針就變出了那么多有趣的東西,那么幾枚、幾十枚回形針放在一起,不是能變出更加有趣的東西了嗎?現在請你們用許多彩色回形針來拼搭。
三、創造拼搭
1.每個幼兒自由拼搭,也可以自由結伴,將幾塊釘板聯結起來共同拼搭較為復雜的圖案。
2.教師重點指導結伴拼搭的幼兒,啟發他們選用顏色鮮艷的回形針,使畫面更加美麗。
3.提醒幼兒在拼搭時,注意自己使用了幾種顏色的回形針,每種顏色的回形針各有幾枚,從而為描述自己的作品作好準備。
四、描述作品
1.請幼兒展示作品,要求幼兒講出自己用了幾種顏色的回形針拼成了什么,其中什么顏色的回形針用得最多,什么顏色的用得最少。如“我用6種顏色的回形針拼出了一只小兔,其中黃色回形針用得最多,綠色回形針用得最少”。
2.讓幼兒互相觀摩作品,并自由講述作品中蘊含的形狀及其數量。
活動延伸:
在以后的數學角活動中,可以放置釘板和彩色回形針,讓幼兒自由操作練習,還可以用競賽形式要求幼兒在規定時間內拼出某一物體,看誰拼得又快又好,以增強幼兒的拼搭興趣。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10
目標:感知10以內物體的數量,將數量與數字對應起來。
準備:ppt,數學本子
一、復習10以內的數量
師:今天有很多小動物來我們這做客,我們一起來看看有誰?
1、出示長頸鹿 (誰來了?我們一起來數數有幾只?又來了幾只?現在一共有幾只?可以有數字幾表示?)
2、出示獅子(誰來了?請小朋友數數有幾只獅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3、出示斑馬(誰也來了?有幾只?看看又來了幾只?現在有一共有幾只?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4、我們來聽聽誰也來了?(老虎有幾只?又來了幾只?現在一共有幾只 了?可以用數字表示?)
二、今天除了這些小動物,還有一些不同職業的叔叔阿姨也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人都是做什么工作的?
1、出示交警(誰來了?交警會在哪工作呢?)
2、出示廚師——廚房
3、(猜猜拿著剪刀,吹風機的是誰呢?)出示理發師——理發店
4、出示建筑工人(帶著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
5、(猜猜坐著消防車,穿著消防衣。一有火災就馬上趕去的是誰?)消防員——消防大隊
6、出示醫院,(猜猜誰會在這工作呢?)
三、幼兒操作
師:那你們想不想自己來找找這些叔叔阿姨的工作呢?
要求:
1、將同一職業的人用筆圈起來。
2、數一數,有幾個?將數字寶寶貼在旁邊。
3、把這些叔叔阿姨和他們的工作地方用鉛筆連線。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11
設計意圖:
數學本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在關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體驗中,以捕捉貼近孩子的生活素材,選取孩子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拮生活數學實例為主,讓幼兒體會到數學的生動有趣與豐富多彩,以喚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在數學生活化的學習過程中,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標,也是學習“有價值”數學的生動體現。教學中,應再現生活情景,引導孩子回歸生活空間,在生活空間中實踐、在生活實踐中感知,激發孩子自覺地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問題,讓孩子在生活實踐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于以上幾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試以幼兒的生活為課程開發的新的生長點,將幼兒的學習與他們真實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突出數學領域的知識具有“情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特點的一個嘗試性的活動。設想通過類似的數學活動,達到密切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使孩子從生活經驗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發展數學。
活動目標:
1、感受數字排列的豐富變化,體驗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及帶來的方便,激發幼兒對數字排列的興趣。(重點)
2、嘗試用3個數字排列出不同的號碼,學習排列與組合的方法,探索數字排列與組合的規律性。(難點)
3、積極參與操作,樂于表達自己的發現,初步培養成合作、協商的意識。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投影儀、課件、音樂;黑板。
(2)每位幼兒小數字卡片(1、5、8),記錄紙一套;房子底板7個,數字卡片的胸飾(1——9)三套;黑筆。
(3)教師示范的大數字卡片、紙、筆。
2、幼兒生活經驗基礎:在日常生活中已接觸過門牌號碼;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今天我們要去一個糊涂城,為什么叫糊涂城呢?原來城里發生了許多糊涂事,到底會發生哪些糊涂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演示課件畫面一、二、三、四、五,引導幼兒排門牌。
1、師:這是糊涂城的草莓街,房子是靠在一邊的,門牌號碼是1號到10號,里面住著很多小動物。看看,誰來了?
2、提問:郵遞員是怎么送信的?郵遞員送信怎么會弄得滿頭滿臉都是汗呢?
3、原來這是一個糊涂城,門牌號碼排得很亂,沒有順序,所以小熊就累得滿頭大汗,那要怎么排才能又快又正確得找到門牌號碼呢?
4、師:郵遞員又來到了香蕉街,街的兩邊都有房子,門牌號碼也是1號到10號,又該怎么排門牌呢?
(三)演示課件六、七,引導幼兒排車牌。
1、引導:郵遞員十分感謝我們小朋友,他邀請我們小朋友去他家玩。他請小豬司機來接我們,車牌號碼是:158。大家看清楚車牌號碼和司機。既要找對車,又要找對司機。
2、幼兒看課件尋找相應車牌號碼和小動物。
3、幼兒排車牌。
(1)引導:糊涂城可真糊涂,連車牌也會重復,害得我們花了那么長的時間才找到車。我們大家一起想想辦法,幫助它們解決困難,編排不同的車牌號碼。
(2)要求:每位幼兒只用1、5、8這三個數字排列出不同的車牌號碼,每次要排得不一樣,看看能排出幾組不同的號碼。
(3)幼兒排列車牌號碼,教師在黑板上展示幼兒排列的結果。
4、找規律:
(1)這些是我們自己排出來的車牌號碼,你們看看每張紙上的數字哪里是一樣的,哪里是不一樣的?
(2)同樣是這3個數字,我把它們的位置變一變,你又發現了什么?
(四)演示課件八,引導幼兒排電話號碼。
1、引導:糊涂城的糊涂市長又遇到麻煩事了,它做了許多糊涂事,門牌和車牌排錯,嚇得連電話也不敢讓居民裝了。可小動物們卻不愿意,市長只好請我們小朋友他。他們的電話號碼是由三個數字組成的,老師為你們準備了1—9的數字卡片,請小朋友四個人為一組從9個數字里選出3個數字進行組合,請你們盡可能的排出不同的號碼,越多越好。
2、幼兒操作。
(1)規則:首先根據數字的顏色,老師將你們分成7組。整組小朋友合作,一起來排。每組要商量好,一位小朋友作記錄,另外三位小朋友分別掛上1、3、5這三個數字做數字寶寶。老師放一段音樂,三個數字寶寶進行排列,記錄的小朋友將排列的結果進行記錄。等音樂結束后,比一比那組記得多,而且還不重復。
(2)教師放音樂,幼兒排列電話號碼,教師巡回指導。
3、音樂停,每組幼兒互相展示、檢查排列結果。
(五)活動結束。
師:看,居民們都在打電話了!糊涂市長說:“謝謝小朋友們,幫助我們解決了那么多糊涂事,歡迎你們下次再來玩。”那今天我們就玩到這里,接下來我們到教室里去告訴其他小朋友我們在糊涂城遇到的新鮮事吧。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1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掌握5的加法。
2、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法應用題,培養幼兒初步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活動重點:掌握5的加法算式。
活動難點: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法應用題。
活動準備:
蘋果卡片4個、動物卡片:獅子、老虎、大象、斑馬各5張。
活動過程:
一、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師: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什么來了?(出示3個蘋果)師:再出示一個蘋果問:3個添上1個,一共是幾個?
師:引導幼兒說出加法的含義以及4以內的加法算式。
二、出示教具。
師:獅子王要給所有的獅子開會,先來了1只獅子(出示1只獅子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4只獅子(出示4只獅子圖片)1只獅子再添上4只獅子是幾頭?
師:誰來說出算式?(教師邊寫出算式1+4=5)師:老虎媽媽要給所有的小老虎開會,先來了2只老虎(出示2只老虎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3只老虎(出示3只老虎圖片)2只老虎再添上3只老虎是幾只?
師:誰來說出算式?(教師邊寫出算式2+3=5)師:大象爸爸要給所有的小象開會,先來了3只小象(出示3只小象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2只小象(出示2只小象圖片)3只小象再添上2只小象是幾只?
師:請大家一起說說這道題的算式?(教師邊寫出算式3+2=5)師:斑馬老師要給所有的斑馬開會,先來了4只斑馬(出示4只斑馬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1只斑馬(出示1只斑馬圖片)4只斑馬再添上1只斑馬是幾只?
師:請大家一起說說這道題的算式?(教師邊寫出算式3+2=5)師:小結,5的加法有四道算式題:4+1=5,1+4=5,3+2=5,2+3=5。
師:引導幼兒觀察4+1=5和1+4=5,3+2=5,2+3=5。四道算式,發現他們的秘密。
師:你們看4+1=5和1+4=5,3+2=5,2+3=5。這些算式有什么變化?
師:小結,它們數的位置交換,結果不變。
師:大家把算式讀兩遍。
三、玩“誰最快”游戲。
1、每組做一道必答題(5的加法)
2、教師出示加法算式卡片每組進行搶答,哪組最快哪組勝利。
四、書寫算式。
1、讓幼兒書寫加法算式。
2、教師檢查,對書寫有錯誤的幼兒給予幫助指導。
五、教師進行小結。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13
活動意圖:
數學的加減法運算很重要。特別是20以內的加減法是各種數字運算的基礎。學好20以內的加減法,有利于活化孩子的頭腦,發展孩子的思維。
活動目標:
1、感知進位加、退位減的算法,整理和歸納計算規律。
2、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并從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蘑菇圖形、 計算題目。
活動過程:
一、通過例題再現,喚起幼兒的回憶
1、 小明買了9個紅蘋果和2個青蘋果,再出示集合圖。
2、 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怎樣列式?
教師引出:9+2=11。
3、蘋果的總數是多少?如果吃掉了9個紅蘋果,還剩幾個?討論: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1-9=
4、示圖片,在列式和計算中,體會相應的加減法算式的聯系。
(1)從圖上看出從11個蘋果里去掉9個,還剩2個蘋果.
(2)因為 9加 2得 11,所以 11減 9等于 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減1再減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減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
二、 小兔采蘑菇
1、出示“小兔采蘑菇”的例題場景,請幼兒觀察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想一想。
教師列出兩道加法算式,說一說計算方法,并歸納出進位加法可以用“湊十”的方法。
2、再列出兩道減法算式,說一說計算方法,歸納出退位減法的方法。
3、采蘑菇比賽。每個蘑菇旁邊是一道算式,完成計算后,如果正確,就直接跳到下一題,如果錯誤,則一起糾正比一比誰采的蘑菇最多最快,全部算完后選出才蘑菇最多的一組幼兒。
三、作業練習
1、教師講解操作要求,分發計算藍本子。
2、幼兒獨立完成二十以內加減法測試2。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1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有序的觀察,并學習正確地讀圖做記錄。
2、復習10以內的數、按數取物、按物取數等內容。
3、培養幼兒手口一致數數的能力。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有序的觀察,并學習正確地讀圖。
活動難點:
通過活動學習正確地讀圖做記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引題:教師:小朋友好,今天數字寶寶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你們愿意嗎?那我們先來看看都有哪些數字寶寶來到了我們身邊。(請小朋友伸出小手把它讀出了)
二、基本部分
1、手指游戲:教師出示手寫數字1-20,老師引領幼兒手口一致唱數1-20。(小朋友認識了這些數字寶寶,數字寶寶也著急的要和大家做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有趣的小星星)。
(2)教師出示數卡,幼兒根據數卡上的數拿相應的小星星。(出示數4、數7、數9、數10)
(3)幼兒之間相互檢查。(小朋友互相看看你旁邊的小朋友做對了嗎)剛才小朋友游戲玩的特別好,接下來我們要比一比誰的反應快。
3、"比比誰的反應快"。
(1)教師出示不同的實物卡,請幼兒用目測點數的方法快速說出正確數量。提問:圖中是什么,各有幾個?幼兒個別回答。
小結:好了游戲到此結束,小朋友玩得好,反應也快。接下來老師這里有幾個漂亮的池塘要讓小朋友來看一看。
4、"夏天的'池塘"。(出示課件,幼兒觀察)
(1)出示橢圓形池塘。
天氣好熱呀,小魚寶寶都游到水面上來了。小朋友看看,這個池塘是什么形狀的?里面有幾條小魚?
(2)老師引領幼兒手口一致點數小魚的數量。
(3)老師根據幼兒所說的結果在黑板上做記錄。
(4)出示長方形池塘。
小蜻蜓在水面上飛來飛去,就像小飛機一樣。請小朋友看看,這個池塘是什么形狀的?水面上有幾只蜻蜓在飛?
(5)老師引領幼兒手口一致點數小蜻蜓的數量。
(6)老師請一位幼兒在黑板上做記錄,幼兒集體檢查記錄結果。
(7)出示梯形池塘。
青蛙呱呱唱,小朋友真快樂,大家看看,這個池塘是什么形狀的?水面上有幾只青蛙?
(8)老師請一位幼兒在黑板上做記錄,幼兒集體檢查記錄結果。
現在小朋友來看這張圖片咱們回憶一下梯形、長方形、橢圓形池塘有什么動物,數量是多少。先來看梯形池塘,梯形池塘里有誰,有幾只青蛙。教師示范圈畫部分內容。
(9)出示《夏天的池塘》圈畫部分內容(掛圖),分別請幼兒回憶梯形、長方形、橢圓形池塘有什么動物,數量是多少。
(10)教師請2位幼兒在黑板上操作圈畫部分內容。
(11)利用《幼兒用書》第19頁進行操作練習。找一位小朋友在電腦上操作。
(12)講評幼兒作業。(作業和電腦上完全一樣的小朋友舉手)
三、結束部分
1、教育幼兒喜歡大自然,保護小動物。(小朋友說夏天的池塘漂亮嗎?有了小動物更漂亮,因此我們的小朋友要保護小動物,愛護的環境,不能在水中扔垃圾,不能傷害小動物。
2、幼兒聽音樂出活動室。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15
一、活動目標:
1、學習2、3的加法,認識"+="號,初步理解加法的實際意義。
2、學習語言講述加法算式所表達的圖意,體驗"一共"的含義。
二、活動準備:
圖片、食物
三、活動過程:
一、復習2.3的組成:游戲碰球2、3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玩來碰球的游戲,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來是"2"師: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我的2球碰幾球?
二、學習2的加法
1、小朋友表現的真棒,老師決定帶你們去野外郊游,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看,我們來到哪里了,有誰在干什么?
2、老師告訴你們這三幅圖說的是一件事,每幅圖都可以用一句話來表示。出自:大;考.吧"先請小朋友仔細看第一幅圖。
3、誰會用一句話來表述?再來看第二幅畫可以怎么講?
4、那第三幅圖表示什么意思呢?
5、誰能把三幅圖連起來說一下?
6、那如果用一道算式題把這件事記錄下來,應該怎么寫呢?(強調幼兒會讀算式題)幼兒說老師放。
7、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小朋友做的對不對吧。
分別出示"+"和"="這個符號你們認識嗎?他叫什么名字?表示什么意思呢?"=2"又表示什么意思呢?(一共)我們一起把整件事和加法算式題一起連起來說一下。
三、學習"3"的加法
1、剛才我們去了草地玩,我們繼續向前走。看,看這是什么地方有誰在干什么呀?
2、誰會用三句話把他的意思說出來?
3、誰會用一道算式題記錄這件事呢?
4、那這道題里面的數字和符號都表示什么意思呢?
5、用同樣的方法學習3的第二組加法。
四、幼兒操作
1、小朋友,玩得餓了吧,老師帶你們去超市購物。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們用三句話把購物的事說清楚,然后用一道算式題記錄下來。
四、教師評價請個別幼兒說說購物的事情,其他幼兒一起驗證一下。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 篇16
活動生成:時間與孩子生活息息相關,貫穿于孩子的一日活動,對于即將進小學的學齡前孩子來說有一個正確的時間觀尤為重要。在晨間活動中,我們發現:部分孩子不能按時入園,有些孩子來園時,左手拿杯豆漿,右手拿著面包,匆忙趕到幼兒園。孩子們在集體活動中收拾玩具和學習用具時常拖沓,磨蹭這都是由于孩子時間意識比較淡薄造成的;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我們了解到部分孩子在家不能合理安排時間,起床、吃飯拖沓;貪玩、愛看動畫片;不按時睡覺等等。針對這些現象,結合我園科研課題“優化幼兒園大班數學教育的策略研究”的探索,我們及時捕捉孩子在生活中的數學。在學習認識時間以后,我們設計了這個活動,幼兒通過活動能感知自己起床、入園、晚上睡覺的最佳時間,能合理安排從放學到晚上睡覺這段時間,擁有良好的.一日生活作息習慣。
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活動能合理安排放學到晚上睡覺這段時間,養成良好的一日生活作息習慣。
活動準備:
時鐘8:30、9:00、11:30、2:30 、4:30的ppt、孩子在家情況實錄視頻、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孩子們今天早上到幼兒園遲到了嗎?誰來告訴陳老師平時你是幾點起床的,起床后為準備上幼兒園都做了哪些事情呢?(幼兒回答,教師記錄)
幼兒姓名
起床時間、示意圖
都做了些什么
(師繪畫記錄)
討論適合自己起床的合理時間
師引導幼兒通過比較、交流起床后朋友做了哪些事情,怎么做的,(磨磨蹭蹭的,還是很迅速的)討論適合自己起床的合理時間(幼兒講述,教師記錄)
師:你們的表現是不是像陳老師片子里的小朋友那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幼兒觀看對比視頻)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幼兒說感受)
師小結:如果家離幼兒園近,收拾自己時動作迅速嗯,晚點起床可以;如果家離幼兒園比較遠,收拾自己時動作像片子里的哥哥那樣磨蹭的話我們就起早點吧,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總之得8:30以前,收拾好自己做足了上幼兒園的準備來帶幼兒園就OK了。
二、梳理一日在園生活,(鞏固對整點、半點的認識)感知時間是流逝的,一去不復返。
師:滴答滴答,時鐘走到幾點了?(出示ppt9:00)做早操了!(師幼一起做做早操)滴答滴答滴答,現在時鐘走到幾點啦?(幼兒讀出時間)(出示ppt11:30)這個時候我們在幼兒園該干什么了呢?時間在悄悄地溜走,當時鐘走到。。。(幼兒讀出時間)(出示ppt4:30)哦,時鐘走到了幼兒園放學的時間,每到這個時候我們都會給對方說(再見)幼兒園快樂的一天就結束了,明天繼續快樂學習!
三、幼兒講述回家的生活安排(邊講述邊用圖文并茂的方式自己記錄)
1、師:放學回家吃晚飯前你都會做些什么呢?那晚飯后到你睡覺前這段時間你又做了什么呢?(孩子交流)你能像老師這樣把你在晚飯前做了什么,晚飯后又做了什么,最后幾點上床睡覺的,用自己的方式把它記錄下來嗎?完了以后,我們都來當評委看看誰的安排最合理!(幼兒記錄)
2、幼兒講述自己的記錄,在對比、交流、評價中感受合理安排時間
(幼兒相互評價,誰做的好,誰哪些地方做得不太好,為什么?師引導怎樣安排這段時間才是合理的,強調晚上睡覺時間應在9:00——9:30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因為專家說,孩子們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天的睡眠時間必須得保持10個小時哦!所以如果睡晚了,對身體不好哦!而且第二天上學也會無精打采的,就不能很好地進行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