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模板集合(通用16篇)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感官,感知海綿的基本特性,了解海綿的用途。
2、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在探索活動中的發現。
【活動準備】
1、海綿、藍色顏料水每人一份。
2、幼兒有玩過彈簧的經驗。
3、抹布若干。
4、課件。
【活動過程】
一、通過多種感官,感知海綿是輕輕的、軟軟的、有彈性。
1、師:這是什么?(海綿)請小朋友摸一摸、玩一玩,看看海綿是什么樣的?幼兒集體玩一玩海綿。
2、師:誰來說說你發現海綿是什么樣的?(軟軟的、輕輕的、有洞洞、捏緊后放開海綿會變回原樣。)
師:請一名發現海綿彈性的幼兒來說說、試試。
師:真的是這樣的嗎?你來做給大家看看,大家看仔細啦,手握緊了放開,海綿怎么樣了?原來真的是這樣的。
3、教師小結:海綿是軟軟的、輕輕的、上面還有許多小洞洞。捏緊后手一放開海綿就能變回原來的樣子,就像彈簧一樣,說明它有彈性!
(分析:本環節通過讓幼兒在玩一玩、說一說、試一試的過程中了解海綿的外形特點以及彈性這一特性。玩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事情,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另一方面玩也能讓幼兒在一種愉快的過程中主動地去發現海綿的特性。)
二、提供蘸了水的海綿,感知海綿的吸水性。
1、師:看,后面的桌子上還有一些海綿,請你們也去摸一摸、玩一玩,看看又會有什么發現?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師:誰來說說你的發現?
幼:捏了一下會有水出來。(怎么會有水的呢?引導幼兒說出海綿會吸水。)
幼:海綿變重了。(吸了水的海綿放在手里掂一掂,什么感覺?出示干海綿,比較輕重。)
教師小結:我們發現海綿能吸水,吸了水的海綿還變重了。
(分析: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去發現海綿的吸水性,從而讓幼兒對海綿的性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三、聯系生活,豐富幼兒對海綿制品的了解。
師:生活中,我們根據海綿柔軟、彈性和吸水的本領制作了許多好用的東西,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海綿?那什么東西是用海綿做的呢?幼兒根據經驗講述。
師:海綿的用途很廣,我們來看看除了剛才說到的還有哪些東西是用海綿做的。師幼一起欣賞課件。
師:海綿的用處可真多,我們等會回教室、回家還可以去找找海綿做成的東西哦。
(分析:通過聯系實際生活,讓幼兒知道海綿在生活中的用途,以及海綿制作成的東西,從而拓寬幼兒的思維,豐富對海綿的認知,也讓幼兒對海綿更加感興趣。)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蘑菇的名稱、外形特征,認識各種各樣的蘑菇。
2.知道有些蘑菇是有毒的,不能吃,初步學會分辨有毒蘑菇及食用菇。
3.培養幼兒樂于參加探索游戲活動的興趣。
4.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對蘑菇見解。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各種各樣的蘑菇;分辨有毒蘑菇及食用菇。
活動準備
1.兔媽媽頭飾一個,兔寶寶頭飾幼兒人手一個。
2.選擇一處室外草地,設置草地場景,草地上散落各種蘑菇圖片。
3.香菇實物若干(干的和鮮的兩種),各種干燥過的食品,如木耳、海帶、金針菇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老師:“今天我們來玩采蘑菇。老師當兔媽媽,小朋友當小兔,我們一起到山上去采蘑菇。”
二、認識蘑菇
1.教師出示各種蘑菇的圖片,結合幼兒用書,讓幼兒觀察蘑菇的外形。
2.教師給幼兒講解蘑菇的基本知識。
三、討論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吃過的蘑菇類食物,如平菇、金針菇、香菇等。
2.教師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吃哪種蘑菇。
四、玩游戲
1. 教師要幼兒一起來玩采蘑菇的游戲。教師當兔媽媽,把畫有蘑菇的卡片分散放在室外的草地上,請幼兒當小兔去采蘑菇。在草地上撿起一張卡片就算采摘了一朵蘑菇。
2.在采蘑菇的時候,幼兒一定要仔細分辨有毒的蘑菇和沒有毒的蘑菇,有毒的蘑菇幼兒就不要摘。等小兔子摘完沒有毒的蘑菇后,由兔媽媽統一把有毒的蘑菇摘走。
3.幼兒在采摘蘑菇的過程中,教師請幼兒分散地找蘑菇采摘。
教學成功之處:我以兔媽媽帶寶寶們到山上采蘑菇的游戲導入活動,一開始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及興趣,在這一過程中我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與老師的距離,把幼兒帶入了寬松和諧的氣氛中去,幼兒很快進入角色。這一環節的展開,幼兒和老師都起到了熱身的效果。第二環節,認識蘑菇,大部分孩子都投入到了自己的角色中,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積極性相當高,通過教具的操作,孩子們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參與活動!他們看著、聽著。第三環節,多數孩子能按討論要求說出自己喜歡吃的蘑菇,第四環節,采蘑菇是幼兒學習知識的實際運用。
改進之處:1.認識蘑菇這一教學環節,可以讓班上語言表達能力強,認識部分常見蘑菇的幼兒先講講,然后教師再講。2.討論環節,分組的時候幼兒表達能力強和較差的要進行搭配。3.采蘑菇環節,由于幼兒積極性強,興趣濃,分組游戲秩序需要進一步規范。
小百科:蘑菇廣泛分布于地球各處,在森林落葉地帶最為豐富。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迄今為止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食用蘑菇,學名為雙孢蘑菇,通稱為蘑菇。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所以能夠承受很大的壓力。
過程與方法
● 根據觀察到的拱形產生的形變來推想它受力的狀況。
情感、態度、價值觀
● 認識到邊實驗邊思考,對不斷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做拱形的紙,鐵墊圈若干。
教師自己準備:相關的圖片資料。
學生自己準備: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讓學生看一些拱橋的圖片。問為什么橋要做成拱形,特別是在古代,材料還不是很多,強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其原因在那里?同學們原意和老師一起來解開這個千古之謎嗎?
二、 拱形承受壓測試。
1、實驗:做一個紙拱,試試它能承受壓力嗎?
2、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要求學生做好分工與記錄)
3、要求:測試紙拱能承受多大壓力。
觀察紙拱隨著壓力的增強,形狀有什么變化。
4、分組表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三、 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
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
1、怎樣使紙拱能承受更大的壓力。
2、提示:根據拱形受壓變形的現象,尋找克服變形的方法。
3、學生組實驗:要求學生做好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變的。
四、 長壽的'石拱橋
通過資料讓學生感受我國歷史上豐富多彩和發達的造橋工藝。
板書設計:
【信息反饋】:
這課教學,對于拱形為什么抗彎曲能力會增強的原因是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在教學中,我之前提出了一些漸進的教學預設,感覺還比較順利,我將4枚墊片壓在拱形上,讓學生觀察,與沒壓之前,在形狀上發現了哪些變化?學生都能找到一些,如:放墊片的地方塌下去了;與它相鄰的區域鼓起來了;拱形的腳彈開去了或者伸攏來了等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理解為什么拱形的抗彎曲能力會增強,學生理解起來相對比較順利與自然。
研究西瓜皮搭一個拱形來研究西瓜皮是如何實現力的傳遞的,無疑是比較形象和直觀的。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4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能力。
2、幼兒能夠把觀察到的東西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來。
重點及難點:
幼兒能夠觀察到事物的變并用語言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紙、筆人手一份。
活動流程:
導入、尋找老師自身的變化→找教室里的變化→找教室外的變化→畫漸變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孩子們,我還是小毛頭的時候,我的爸爸媽媽給我取了名字,叫我“小囡囡”,后來,我慢慢長大了,瞧,現在我變成了一個大姑娘了,你們說我還會變嗎?會變成什么樣?
1、尋找老師的變化
2、尋找自身的變化
(二)、找教室里的變化
幼兒去教室四周圍找,找到后逐一講述。
(三)、教師外的變化
幼兒結伴商量后再講述。
(四)、畫漸變圖
幼兒畫好以后互相交流。
(五)、結束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舉例說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并能說出引起兩種變異的原因;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初步體驗調查生物變異的方法,提高處理調查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調查結果的能力;舉例說出遺傳育種的幾種方法,以及在生產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在取樣、測量、整理數據、畫曲線圖等方面得到訓練,并使學生通過實驗得出變異是普遍存在的結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高科技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能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來解釋生活現象。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對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的探究。
2、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課時安排:1課時
一、探究活動:測量和獲取實驗數據
生物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變異的原因和類型
二、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袁隆平與雜交水稻 這是說的變異現象。
學生舉例,踴躍發言。
討論使用什么樣的測量工具,兩人合作完成測量工作,并做好記錄。
學生整理數據、畫出曲線圖,找出最大值、最小值,計算平均數。
學生思考,分析原因。
大小不同的花生應該是基因不同導致的。
大花生(小花生)中有大有小,可能是環境引起的。
看書上第44頁的圖片 中國有句諺語“一母生九子,十個樣”,你從這句話中能悟出什么?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 第五節 生物的變異)
你還知道哪些變異現象?
我們前面學過的各種相對性狀,其實也是通過變異產生的。下面我們對一種性狀的變異進行深入地探究。
組織學生進行測量,應盡量減少誤差。
與學生一起分析處理實驗結果
為什么都是花生卻有大有小?
大花生中有的個大有的個小,是什么原因?小花生也一樣。得出結論: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引導學生分析性狀是受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差異可以由基因不同引起,也可以由環境不同引起。
引導學生深入地分析變異的原因和類型
變異首先決定于遺傳物質基礎的不同,其次與環境有關。由遺傳物質的改變引起的變異是可遺傳變異,單純由環境引起的變異是不遺傳變異。
引導學生分析高產奶牛的選擇繁育、小麥的雜交育種、甜椒的太空育種的原理。
出示“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圖片或有關資料,使學生認識到科技造福人類的實例。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中國有句諺語“一母生九子,十個樣”,你從這句話中能悟出什么?
學生:這說的是變異現象。
教師:對,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生物變異的知識。(板書 第五節 生物的變異)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變異現象?
學生:比如金魚有許多種,菊花有許多顏色和形態,狗有很多品種。
教師:說得很好。不同種類的生物固然千差萬別,同種生物之間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這都源于生物的變異。
教師:我們前面學過的各種相對性狀,其實也是通過變異產生的。下面我們對一種性狀的變異進行深入地探究。(板書 一、探究一種變異現象)
教師:按照課前分好的小組,每個小組有一份大花生,一份小花生,請你選擇適當的工具,來測量每個花生的長度。注意怎樣測才能使誤差降到最小?同時作好記錄。
學生:討論使用什么樣的測量工具,兩人合作完成測量工作,并做好記錄。
教師:把你數據進行整理,畫出曲線圖,找出最大值、最小值并計算出平均數。
教師:通過測量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看著差不多的花生卻有大有小。
教師:是的,這下你就認識到了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板書 生物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教師:為什么都是花生卻有大有小?大花生中有的個大有的個小,是什么原因?小花生也一樣有長有短,為什么?
學生:學生思考,分析原因。
教師:生物的一些相對性狀表現出的是數量差異(如大小花生的果實大小)。由于任何性狀都是控制該性狀的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基因組成相同的大花生(或小花生)果實的長度有長有短,這主要是環境引起的變異。但環境引起的變異程度是有限度的,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實大小總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學生:哦,是的,我畫的曲線圖就顯示了這種情況。比較這類相對性狀的差異,應該比較它們的數量的平均值。你們計算的平均值有什么差異?
學生:大花生的大,小花生的小。
教師:正常情況下,大花生果實長度的平均值應大于小花生果實的平均值。這種差異主要是由于遺傳物質的差異引起的。
教師:從以上的分析討論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花生果實長度的變異,有的是環境引起的,有的是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的。
教師:同學們再想一想,這兩種變異有什么本質的區別?
學生: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應該可以遺傳,僅由環境引起而遺傳物質未發生改變的變異是不能遺傳的。
教師:是的。(板書 變異的原因和類型)
教師:人們在了解了遺傳變異的原理后可以把它應用在培育新品種上,請同學們來看書上的例子。(板書 二、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學生:看圖片,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師:由于遺傳物質的變異,不同品種或同一品種的奶牛控制產奶量的基因組成可以不同,通過人工選擇可以將產奶量高的奶牛選擇出來(含有控制高產奶量的遺傳物質),通過繁育,后代還會出現各種變異,再從中選擇、繁育,數代后奶牛不但能夠保持高產奶量,甚至會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教師:大家再來看看小麥的雜交育種是怎么回事?
學生:通過雜交,把好的基因組合在一起,即后代既高產又抗倒伏。
教師:同學們判斷正確。那太空椒又是怎么產生的?
學生:觀察圖片,思考。
教師:太空椒是在太空條件下,引起基因發生改變而培育成的新品種。
學生:就是基因突變吧?
教師:對,基因突變可以引起生物的變異。還有染色體的改變也可以引起變異。利用遺傳變異的原理培育新品種的方法還有許多,同學們課后可以查閱資料,一起交流。
教師:出示“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圖片或有關錄像資料,使學生認識到我國科學家的偉大和科技造福人類的實例。
教學點評:
該教學案例較好的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教改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體驗調查生物變異的方法,提高處理數據和分析數據的能力,倡導探究性學習,分析資料,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層層深入,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6
板書設計:熱在固體中主要是通過傳導的方式傳遞熱的。
液體在一般情況下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教學后記:學生自己制作溫度計有一定的困難。
自行車胎為什么爆裂
教學目標
1.能針對生活中的現象提出問題,并設計簡單的科學實驗;通過大量的氣體與固體實驗,獲得科學結論,認識到科學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
2.能針對生活中氣體或固體熱脹冷縮的現象提出想知道的問題;通過物體熱脹冷縮的實驗體驗到合作與交流的愉快,樂于用熱脹冷縮的科學道理改善生活。
3.了解通過加熱或冷卻可使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生變化,會列舉常見的熱脹冷縮現象。
【本課探究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基礎】酒精燈的使用
教學準備:銅球、塑料球、一個銅球和塑料球剛好穿過的鐵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出課題
1.播放動畫,引發思考
教師播放動畫:烈日炎炎,一男生起著自行車在馬路上行駛,忽然聽到“嘭”的一聲,回頭一看,車胎爆了。出示問題:“這是怎么回事兒呢?”
(學生思考,猜測自行車胎爆裂的原因,師板書課題——自行車胎為什么爆裂)
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本,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自由發言,師板書學生比較集中的問題:自行車胎爆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氣體受熱或遇冷會怎么樣變化?固體受熱或遇冷會怎么樣變化?噴泉實驗是怎么做的?……)
2.教師總結,揭示課題
師總結:老師發現同學們都很善于思考。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看來同學們離科學家越來越近了。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探究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吧!
二、探究氣體熱脹冷縮的性質
1.小組設計實驗方案
剛才好幾位同學都提到了自行車胎爆裂是因為氣體能熱脹冷縮,這只是大家的猜想或從資料書上查閱到的信息。科學是要講究證據的,你能不能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一下你們的猜想呢?
(各小組交流設計方案)
2.全班交流各種實驗方案
哪個小組想把你們的設計方案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小組匯報實驗設計方案)
看來同學們的課前查閱了很多資料,找到了這么多好的方法。有些方法老師也不是很了解,你們真是老師的驕傲啊!善于查找資料,發現問題,這也是作為一名科學家應該具備的,恭喜你們,又朝科學家的方向邁進了一步。(師豎起拇指對學生給予肯定)
3.各小組進行實驗驗證
下面各小組根據你們的實驗方案,來領取你們需要的實驗器材。
(各組組長上臺領取實驗器材)
在同學們實驗前,請同學們注意幾點問題:
(出示溫馨提示)
A小組內分工合作,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
B把你們的發現填寫在課本上。
C實驗器材要輕拿輕放,倒熱水時要注意安全。
D實驗結束后,整理好實驗器材。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通過實驗,你們有什么發現?實驗是否達到了你希望的結果?
(不同方案的小組匯報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
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能得出結論,氣體熱脹冷縮的性質。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自行車胎爆裂是因為車胎內氣體膨脹引起的。所以夏天我們在自行車打氣的時候,不要打得太滿。汽車輪胎夏天一般都建議充氮氣,因為氮氣化學性能穩定,不容易膨脹,能大大降低爆胎的風險。
三、探究固體熱脹冷縮的性質
1.提出問題
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現氣體跟液體一樣,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那固體是否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呢?
(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猜測。固體熱脹冷縮現象并不明顯,所以很多學生會猜測固體沒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學生根據教師提供器材,設計方案驗證
老師這兒有一套實驗器材,是專門驗證固體熱脹冷縮性質的器材。
(師展示主要器材:銅球、塑料球、一個銅球和塑料球剛好穿過的鐵圈)
如果讓你來設計實驗,你認為應該怎樣做?你還需要哪些實驗器材?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
(生小組討論實驗方案)
哪個小組來說一說你們的設計方案。
(小組匯報)
同學們說得不錯。我們可以對銅球和塑料球加熱,再看看他們是否能穿過鐵圈,如果不能穿過,就能說明固體有熱脹的性質,再把兩個小球放入冷水中進行冷卻,如果兩個小球能穿過鐵圈,說明他們有冷縮的性質。
3.學生分組實驗
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
(生自由發言)
師總結: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酒精燈的使用方法,熄滅酒精燈的時候,直接用酒精燈的蓋蓋上即可。再用酒精燈加熱時,我們要使用酒精燈的外焰對物體加熱,對塑料小球的加熱時要防止燙傷。另外記得把你的發現填寫到課本上。下面請各小組派代表領取實驗器材,進行實驗驗證。
(學生進行實驗驗證,師巡回指導學生實驗操作)
通過實驗,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匯報)
師總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銅球和塑料球在加熱后不能穿過鐵圈了。說明銅和塑料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4.自己設計實驗,驗證其他固體的熱脹冷縮性質
通過剛才幾個實驗的設計和操作,老師發現很多同學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小小的科學家了。那是不是所有的固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呢?像木塊、橡膠等其他固體是否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呢?老師相信各位小科學家們,一定能通過設計出好的實驗方案。
(各組選擇1—2種固體,設計實驗驗證它們熱脹冷縮的性質)
同學們真不愧是一位位小小科學家,想到了這么多方法。哪個小組能把你們的設計方案和發現與大家分享一下?
(小組匯報方案和實驗現象、結論)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液體、氣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現在我們知道固體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如果讓你用一句話來概括,你認為應該怎樣說呢?
(生自由發言)
師總結:一般情況下,物體(液體、氣體、固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不同材料的物體,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況下,氣體受熱膨脹的體積最多,液體較多,固體最少。
四、熱脹冷縮在生活中的應用
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無處不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應用,只要你仔細看、用心想,大膽做就能解開他們的奧妙。
(展示圖片,并提出問題)
圖片一:一個憋了的乒乓球,如何讓它回復原樣?
圖片二:商店里賣的瓶裝啤酒或醬油,為什么不裝滿?
圖片三:鐵軌之間留有縫隙。
圖片四:水泥路面上留有縫隙。
圖片五:夏天架得較松的電線。
(生思考選擇問題回答,解釋其中道理)
你還知道哪些物體熱脹冷縮性質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生自由發言)
五、拓展延伸
一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通過一節課的學習,有的同學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小科學了,有的同學離小科學家的標準越來越近了。相信這節課大家一定收獲不少,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自由發言)
剛開始上課時很多同學對噴泉實驗特別感興趣,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現在你能自己做這個實驗了嗎?課后請同學們自己設計噴泉實驗的方案,把你的設計展示給你的家人,讓你的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你的成果。
最后,老師想送給同學們兩句話:
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只要我們認真地努力過了,就沒有任何遺憾。
我們堅信:科學,我能行!
板書設計:一般情況下,物體(液體、氣體、固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不同材料的物體,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況下,氣體受熱膨脹的體積最多,液體較多,固體最少。
教學后記:本課內容學生掌握的較好。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7
活動前的分析:
有一天,戶外活動是我發現孩子們自發玩起了踩影子的游戲。有幾個小朋友竟跑到我面前問:“老師,影子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有的地方有影子,有的地方沒有影子呢?”中班的'幼兒已經認識了影子,同時他們對影子的形成很感興趣。我決定以此開展活動,讓幼兒在影子的游戲中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知道光與影子的關系。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感知光與影子的關系。
2、 體驗影子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圖畫、手電筒、玩具、幻燈機。
2、 將活動安排在有陽光的時間進行。
活動時間:
兩課時
活動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運用猜謎,引發興趣
師:中班小朋友可聰明了,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非常有趣的謎語,考考大家,仔細聽聽,看誰最聰明,最先猜出來: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子烏黑頭,陽光下面在一起,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就是不開口。
咱們小朋友仔細想一想這是什么呀?誰最先告訴老師。
幼:影子。
師:對,這是影子。中班小朋友果然名不虛傳,特別特別地棒,來每人一朵小紅花。
咦,誰在哭呀?教師出示毛絨玩具小貓佯裝小貓在哭。講述故事《膽小的咪咪》。
今天上午,小貓咪咪正在草地上玩,它玩的可高興了。突然,它發現身旁有一個黑黑的東西。咦這是什么呀?咪咪很奇怪,它趕緊向東跑跑,可黑黑的東西也向東跑跑,它又向西跑跑,可黑黑的東西也向西跑跑。這下,可把咪咪嚇壞了,它急得大哭起來。媽媽,媽媽……
@_@我是分割線@_@2、 聯系生活,請幼兒猜一猜黑黑的東西是什么?
師:小朋友想一想黑東西到底是什么呀?
幼:影子。
師:對,是影子。小朋友們真聰明。那么影子是什么形成的呢?
二、 動畫演示,探索新知
1、 做實驗,初步了解
師:咱們小朋友認識了影子,那么影子是怎么形成的的呢?
(1) 打開幻燈機,將光投到墻上。
師: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墻上有影子嗎?
幼:沒有影子。
(2) 教師用玩具狗擋住光線。
師:現在看一看墻上有影子嗎?
幼:有。
師 :剛才沒有影子,現在有了,為什么呢?
幼:開始沒有小狗,現在有小狗了。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那么有了小狗就有影子嗎?
(3) 教師關掉幻燈機。
師:現在看一看,墻上有影子嗎?為什么?
幼1:沒有。
幼2:沒有小狗了。
教師總結:沒有光,有物體,也不會產生影子。
2、 看動畫——深層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演示課件:小貓咪咪是怎么擋住光線寶寶,在它身后形成影子的。
師:那么咪咪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讓我們來看一看。
幼兒看動畫,教師形象表述。
師:太陽公公發出許多光線寶寶,照到咪咪身上,咪咪的身體擋住了光線,光線“闖”不過去,在咪咪身后就有了黑黑的影子。
三、 參與游戲,鞏固知識
1、 看一看
師:好了,咱們小朋友知道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那么你們想不想到前面來看看自己的影子呀?教師打開幻燈機,請幾名幼兒在幻燈機前看影子。幼兒自由動作(或伸手、或彎腰、或跳舞、或踢腿……)
師:哈哈,影子多有趣呀,誰來說一說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幼1:有光就有影子。
師:有光就有影子嗎?
幼2:身子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幼3: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_@我是分割線@_@2、 做一做
師:小朋友們閉上眼睛,看老師給你們變一個魔術。一只小鳥飛來了,飛呀飛。一只小羊走來了,咩咩咩。一只大灰狼走來了,啊嗚啊嗚,我要吃了你們。呯,獵人來了,大灰狼嚇跑了,小羊跑了,小鳥也飛走了。(來時邊說邊做手影)
發給幼兒手電筒,讓幼兒自由分組合作做手影,互相猜一猜像什么。看誰做得更像。
四、 室外游戲,加強記憶
師:影子多有趣呀,咱們到外面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好不好?
全體幼兒隨老師邊唱邊做小鳥動作“飛”到室外,找自己的影子。
(1) 找一找
幼兒在陽光下找自己的影子,然后再讓幼兒仔細觀察陽光下除了自己的影子,誰還能發現其他物體的影子。
(2)說一說
幼兒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動一動
師:小朋友們,怎樣能讓自己的影子動起來?
(幼兒或走或停、或跑或跳、或跳舞或做操……)
(3)變一變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那誰來把自己的影子變一變?
幼兒自由做各種小動物形象。游戲《給小動物畫像》
小鳥醒來了,嘰嘰喳喳叫,飛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小貓醒來了,喵喵喵喵叫,走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大象醒來了,鼻子搖呀搖,走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小兔醒來了,蹦蹦又跳跳,跳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4)藏一藏
師:影子真有趣呀,咱們小朋友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自己的影子藏起來呢?讓別人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幼兒四散跑到操場的蔭涼處,有的跑到大樹影子里,有的跑到大滑梯影子里,有的跑到墻蔭涼里……
(5)畫一畫
幼兒自由結組,每兩人一組用粉筆在地上互相記錄對方的影子,等兩小時后會帶同一地點
看看影子是否發生了變化,探索影子與太陽位置的關系。
五、 前后呼應,進行總結
出示課件:咦,咪咪還在哭呀,讓我們一起來告訴咪咪好不好?
幼:好,咪咪身子擋住了太陽光,光透不過去,你身子后面就有了影子。
師:咪咪明白了,它說中班的小朋友可真聰明,謝謝你們幫助了我。我要走了,咱們再見吧!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問題探討,認識東西方文化科學交融的意義。
2、了解、運用常用的論證方法。
3、感悟作者寬度的胸懷,科學的態度,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和科學觀。
一、導入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慨嘆于西方科學文明的巨大魅力,特別是西方工業文明與知識經濟的巨大發展,讓我們總覺得,東方科學要好好學習西方科學文明來加快發展,縮小與西方科學文明之間的差距。那么西方人,又是怎樣來看待東方科學文明的呢?怎樣來看待東方科學與西方科學之間的關系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美國喬治薩頓的《東方和西方的科學》,相信我們一定會受益匪淺。
二、作者
喬治薩頓(1884-1956),美國科學家,科學近代史學科的重要奠基人。生于比利時的根特。在大學期間學過哲學、化學、數學、結晶學等專業,1911年獲博士學位。1912年創辦國際性科學史雜志《Isis》,擔任該雜志主編近40年,并發起成立國際科學史學會。他為科學史研究作出重要貢獻。一生著作甚豐,出版著作15部,發表論文800余篇,代表作是《科學史導論》。
在薩頓身后,科學史已經成為一個得到公認的學科。薩頓則被公認為科學史這一學科的奠基人,也經常被稱為“科學史之父”。國際科學史界的最高榮譽“薩頓獎章”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具有非常廣博的知識,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語和漢語在內的14種語言。有人稱他為20世紀世界上學識最淵博的人之一。他將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學科知識和諧地集于一身,成為罕見的科學家與人文學者相結合的典范。
三、解題
本文中的東方是指亞洲和非洲一帶,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遠東、中東地區和近東地區。在上古和中古時期,這里曾建立了光輝燦爛的埃及文明、蘇美爾文明、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華夏文明等等。
四、字詞積累
重蹈覆轍: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敗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震驚(多指壞事)。
盛氣凌人: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
五、整體感知
速讀全文,試給課文分出3部分,并歸納各部分大意。
可按引論、本論、結論來劃分。引論部分抓住“兩件事”這一中心;本論部分抓住對科學的態度;結論部分抓住“希望和前景”。
引論(第1-3節)強調“必須記住兩件事”,說明要正確對待東西方科學;
本論(第4-9節)論述研究科學,必須有科學的態度;
結論(第10節)提出“希望和前景”。
六、問題探討:
1、前三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例證法:古希臘因為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唯我獨尊,最后走向衰亡,一落千丈。這是一個強有力的例子。事實勝于雄辯。(用意是什么?)告誡那些排斥東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轍而要引以為戒,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東方。
2、仔細閱讀本論部分(第4-9節),完成以下練習。
(1)試分析這一部分的結構特點。
也可分出“三段論”來。本論第4段,直截了當:態度粗暴、“言過其實”的人,“大概不是科學家”,觀點鮮明。接著5、6、7段反復論述“必須謙虛”“不應傲慢”,第8、9段小結:要“以謙虛的態度從事這一切(科學工作)”。
(2)論述“我們必須謙虛”時,用了怎樣的論據?論述走向實證科學的極端時(離開東方的人文理念,正確思想指導下的“科學方法”——實驗科學的方法,會有局限),含而不露地寫到了怎樣的論據?
第一問,答案在第5段。用了美國的歷史記載短暫來強調必須謙虛,同時也與上文提到的古希臘的例證對照。
第二問,答案在第6段。“駭人聽聞”,除了二戰時美國為了逼迫日本投降而在廣島、長崎投了兩顆原子彈外,還能指什么呢?這不正是“科學方法”“被錯誤地應用”嗎?第7段的比喻其實也是暗指這一點。
3、“光明從東方來,法則從西方來”的含義?
光明從東方來,東方是雙關、隱喻,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人文主義的理念是東方文化所具有的。東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法則相結合必然會使世界文化呈現異彩。
4、東方科學與西方科學有什么樣的關系?作者從什么角度論述了東方科學在發展人類文明方面在作用,并批評了某些偏見的?
東方科學和思想思西方科學的源頭,并且會給現代西方帶來新的生計。作者將自己多年研究科學史得出的結論,告誡某些帶有民族和地區偏見的西方人,要他們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歷史與現實,進行文明對話,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和繁榮。
5、試舉事實例子說明“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東方”。
①西方的科技至上,生物克隆陷入倫理悖論;②經濟高速發展,大量消費有限的能源,時時爆發能源危機;③經濟上每隔一定時間就爆發危機,陷入癱瘓。
天人合一 齊生死、等萬物
6、指出下列各句的論證方法。
①從實驗科學的角度(特別是在其發展的現階段)來看,東方和西方是極端對立的。( )
②在很大程度上,實驗科學不只是西方的子孫,也是東方的后代。( )
③熱愛真理——像科學家那樣熱愛真理的全部,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有實際用途的和沒有實際用途的;熱愛真理而不是害怕真理。 ( )
④科學的應用常常握在那些沒有任何科學知識的人手中,猶如不經過教育和訓練而去駕駛一輛能導致各種破壞的大馬力汽車。 ( )
①對比論證;②比喻(不是擬人。所謂“擬人”,必須寫出人的特性)論證;③演繹論證;④比喻論證。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9
活動背景
中班幼兒的好奇心強,喜歡對新鮮的、感興趣的事物詢問、探索,特別喜歡尋找草叢里的小蟲子、小動物。在一次散步的時候,幼兒無意中在圍墻的草坪里發現了一只小小的蝸牛,就大聲喊:“快來看,小蝸牛。”大家都圍過去:“真的是蝸牛呀!”“小蝸牛身上有殼!”“小蝸牛的身子一爬一爬的。”于是這個有關蝸牛的話題引起了大家的興趣。我們發動幼兒、家長一起尋找蝸牛,并搜集關于蝸牛的一些資料,為了讓幼兒對蝸牛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認識蝸牛,初步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2.萌發對事物的探究興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有關蝸牛的圖片、VCD、錄像、放大鏡等;
2.課前捕捉蝸牛。
活動過程
1.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師:蝸牛的身體是怎樣的?
幼A:蝸牛的背上有殼,像小房子。
幼B:它的'殼是一圈一圈的。
幼C:蝸牛還有兩根細細的腳呢?
師:蝸牛頭上的角叫觸角,那蝸牛的眼睛長在哪里呢?
幼A:不知道。師:就長在觸角上。師:蝸牛是怎樣走路的呢?它有腳嗎?
幼A:蝸牛沒有腳,它身體一動一動的就是在走路。
幼B:蝸牛沒有腳也能走路,它本領真大。
幼C:不是,蝸牛有腳的。師:你怎么看見蝸牛有腳的?
幼C:反正我看見的。
師:蝸牛到底有沒有腳,讓我們一起去找找,仔細地看一下。
評析:通過觀察,幼兒發現蝸牛真的有腳,而且是一只腳,就像鞋底一樣,大家為這驚人的發現而歡呼。幼兒通過共同探索活動,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
2.觀察蝸牛,觀看VCD,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幼:(觀察)蝸牛爬行。
師:剛才你們發現了什么?蝸牛走過的地方會留下什么?
幼A:蝸牛走過的地方有一根白線。
幼B:這白白的東西是什么?
幼C:是小蝸牛的唾沫。師:這可不是唾液沫,你們看,小蝸牛在爬的時候身體在蠕動,它的腹部就會分泌出這種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線一樣。
幼A:那為什么要分泌這種白色的東西呢?
師:讓小蝸牛自己來告訴你們吧。(觀看VCD“趣味動物小百科)師:原來蝸牛是靠身體蠕動來爬行的,它分泌這種白色的沾液,是為了讓身體更潤滑,這樣在爬行的時候就不會擦傷皮膚了,而且前進的更快。
3.交流信息,繼續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在前一次“蝸牛大搜索”活動中,孩子們都產生了一個問題。師:最近我們怎么找也找不到蝸牛?
幼B:蝸牛是不是都躲起來了。
幼C:蝸牛怎么老喜歡睡覺,它冬眠了嗎?師:老師也覺的奇怪,蝸牛好像很少,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秘密。
幼A:我爸爸幫我去圖書館查了,蝸牛要冬眠的。
幼B:我媽媽對我說,她在網絡上看到的,蝸牛不但要冬眠,還要夏眠。師:蝸牛真有趣,我們觀察很仔細,了解的也很多。讓我們再到自然角去看看螺螄,跟蝸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活動延伸
用橡皮泥做蝸牛。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而不是大人灌輸。出一個問題,然后讓孩子自己去圖書館找書、上網查資料,這樣孩子獲得的知識更系統、全面、深刻,學習能力由此增強。無疑,網絡是一本大百科全書,提供知識更為快捷、方便。在這次活動中,幼兒還初步了解到網絡給學習帶來的好處,這為他們成為信息時代的合格人才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10
目標:
1、學習用3—4個短句說說冬季應該穿什么服裝。
2、學習用“厚厚的”、“毛絨絨的”、“暖和的”等詞形容冬季的服裝。
3、知道人們的穿戴要適應氣候的變化。
準備:
1、布置服裝商店:教室內掛一些羽絨衣、厚毛衣、呢外套、毛褲等冬衣和夏季穿的裙子、短褲、單衣、單褲等。
2、著夏裝的娃娃一個。
3、《幼兒用書》、油畫棒人手一份。
過程:
1、導入:
教師出示著夏裝的娃娃引出課題。
師:冬天的天氣真冷呀,可是娃娃還穿著夏天的衣服,快要凍出病了,你們能不能幫娃娃買一些冬天穿的衣服呢?
2、展出“服裝商店”,為娃娃挑選冬衣。
師:我們班的王老師新開了一家娃娃服裝店,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看一看。
1)由班主任王老師展出服裝店展板,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冬季和夏季服裝,比較冬、夏季服裝的主要特點。
提問:你們看這些衣服,哪些是冬天穿的,哪些是夏天穿的?冬天的衣服和夏天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引導幼兒用“厚厚的”、“毛絨絨的”、“暖和的”等詞來形容冬季的服裝。
2)請幼兒在所有服裝中挑選出適合冬季穿的衣服,并分類擺放。
師:哎呀呀,這么多衣服混在一起,娃娃不知道應該買哪一件了。請小朋友們來幫幫忙,把冬天穿的衣服擺在一起,這樣娃娃就不會買錯了。
3)啟發幼兒說說夏天的衣服為什么冬天不能穿。
提問:夏天穿的衣服冬天為什么不能穿呢?如果冬天穿夏天的衣服娃娃會怎么樣?
教師幫助幼兒了解人們的穿戴要適應氣候的變化。
3、遷移經驗,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在冬天的穿戴。
提問:
1)小朋友們,大家一起來看一看,現在我們自己身上穿上了哪些衣服?
2)除了厚厚的棉衣棉褲以外,我們還用哪些東西保護自己的小手、小臉、脖子不被冷風吹呀?
引導幼兒說說冬天保暖用的手套、口罩、圍巾、帽子等用品。
4、完成相關練習。
師:現在,老師要考考小朋友,在我們的幼兒用書上,有各種各樣的衣服,請小朋友們把冬天穿的衣服用筆圈出來,看誰圈得又對又快!
幼兒完成相關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5、展示幼兒的操作結果。
請1——2名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結果,其它幼兒自己檢查自己的操作結果,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6、教師小結。
師:今天娃娃要謝謝我們小(2)班的小朋友,他現在知道了冬天要穿厚厚的棉衣、棉褲,還要戴上手套、圍巾、帽子、口罩,這樣才能讓自己變暖和,不生病。小朋友們也要多穿點衣服,注意保暖,這樣才能身體健康,天天來上幼兒園。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11
活動目標:
1、感受用常見物品制造聲音的樂趣。
2、發現通過碰撞、敲擊、搖動物品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3、敢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在活動中的感受和發現。
4、學習使用"搖"、"敲"、"碰"等動詞。
活動準備:
故事《熊寶寶的寶盒》,勺子、木珠、塑料盒、瓶子、豆子、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熊寶寶的寶盒》,引發幼兒好奇與探索的愿望。
2、提問:"你們喜歡熊寶寶的寶盒嗎?為什么";"熊寶寶的寶盒都有什么?為什么會發出聲音?";"你們想不想也有這樣一個寶盒呢?"
二、制造聲音
1、觀察材料,提問幼兒材料的名稱。
"老師也有寶盒,看看一看里面都有什么東西?"
2、引導幼兒探究"用他們怎樣制造出好聽的聲音?"
3、幼兒動手操作,教師觀察、指導"用兩件物品怎樣才能發出好聽的聲音?你是用什么方法讓它發出聲音的?試一試其他東西看看能不能發出好聽的聲音?"
三、分享與交流1、教師請小朋友演示他們的發現。
"你們真能干,制造出了那么多好聽的聲音,哪個小朋友表現一下,你是怎樣制造出好聽的聲音的?"
2、引導幼兒歸納:用敲一敲、搖一搖的方法,可以制造出好聽的聲音。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12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科學幻想畫的構思方法,《科學幻想畫創作》教案。
2、培養學生的科學幻想能力和創作意識。
3、了解科學幻想畫的意義。
建議教學方法:
科幻畫作品欣賞、分析創新方法、對比示范、網絡輔助查詢
教學內容:
一、理論基礎:
科幻畫:全稱科學幻想畫,是指少年兒童通過對未來科學發展的暢想和展望,利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未來人類生產和生活情景的繪畫作品。在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選定了主題,通過科學的想象,運用繪畫的語言創造性的表達出對宇宙萬物,未來人類社會生活發展、科學技術的遐想而產生出來的繪畫作品這就是"科學幻想繪畫"。
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是一個人生存和挑戰競爭激烈社會的基本素養,也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在科技日新月異、人才層出不窮、社會充滿挑戰的今天,培養勇于改變自己、改造社會,勇于破舊立新、標新立異,勇于探究、勇往直前的創新精神,是人發展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而科幻畫的創作正是培養這種創新精神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20xx年少兒科幻畫正式成為每年一屆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四大組成部分之一。
科學幻想畫
二、圖表分析:
繪畫性--可運用各種繪畫形式
幻想性---不要把科學和神話相混淆
科學性--不要有科學性的錯誤
三、科學幻想領域
孩子們的科學幻想可以涉及從天到地,從陸地到海洋,從人類日常生活、環境變遷、城市建設到動植物演變與發展等。具體的說可以圍繞宇宙航行、月球生活、太空世界、星際旅行、海底世界、未來居住、地球環保、生態平衡、新型能源、未來交通、人工氣候、生物工程、太陽能利用、廢品利用、人類生存、信息傳遞、未來工具、未來食品等諸多方面,讓學生運用科學的推理、猜測、論證,想象出現實生活中沒有的形象,進行巧妙的構思,并運用藝術手段,把自己的創意表現出來,教案《《科學幻想畫創作》教案》。
四、引導創新舉例:
1、創新問題:
A、給同學們一根鐵絲,我們能用一些怎樣簡單的方法把它改造成怎樣一件可用的物品?
B、從身邊著手,如何進行創新性的改造?(如黑板、書桌、鉛筆盒等)
2、創新問題答案提示:
A、鐵絲一根
改造后1彎
2磨
3穿
B、改善生活的科幻作品范例
C、著名畫家達.芬奇的科幻畫手稿:
五、錯誤構思舉例:
《嫦娥奔月》是人類民間流傳的一個神話故事,
不能算做是科幻畫。但可以將其改造成人類探索月球的一個愿望,通過一些科學發明,創造宇宙飛船登上月球,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在月球上生活。這樣的思路就是科幻畫的正確思路了。
六、優秀的科幻畫作品欣賞:
利用太陽能的
創意昆蟲
開發地下資源的
吸收有害氣體的
開發宇宙空間的
多功能環保車
七、優秀的科幻畫作品的構圖和繪制方法:
注意構圖要美觀,各功能部件要表達清楚,注重其科學性,注意細節的描繪,可用各種繪畫方法(水粉、水彩、油畫棒、鉛筆、水墨等)完成。
教學評價:
以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的方法進行。評價時首先肯定畫中的優點和創意的閃光點,然后再闡明不足,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不要束縛學生的思維,大膽想象。
教學成果展示:
結合學科特點進行教學成果展示,利用集體的力量組織和籌劃"科學幻想畫"展覽。展示優秀的學生作品,調動學生學習美術學科的興趣。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13
粘杯子的氣球
【活動目標】
1、了解杯子被氣球“抬”起來是因為氣球與杯子壁之間有摩擦力。
2、探索加了水之后的杯子是否能被氣球“抬”起來呢?體會摩擦力大小的變化。
3、了解簡單的氣壓現象。
【活動準備】
材料:杯子(塑料杯)、氣球、打氣筒、刻度貼。
其他:水、抹布。
【重 點】
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的摩擦力。
【難 點】
用打氣筒吹氣球或者用嘴巴吹氣球。
【活動過程】
過程一:導入
教師可以跟幼兒一起進行討論拿起杯子的多種方法,隨后出示氣球,氣球是我們平時用來玩的,我們可以不用手而用氣球把杯子抬起來嗎?
過程二:觀察氣球在杯子里慢慢膨脹后,會有什么現象?
把氣球放入杯子中,利用打氣筒或者用嘴巴把氣球慢慢吹起來,然后用手捏住并拿起氣球,會發現杯子和氣球緊緊的“粘”住了,這是為什么呢?有的小朋友會想到是因為氣球太大了,把杯子撐住了。我們試著把杯子拽下來,會需要用到一定的力氣,原來氣球和杯子“粘”在一起是因為它們之間有一定的摩擦力,而且由于杯子比較輕,所以很輕松的就把杯子“抬”起來了。而且隨著氣球慢慢的膨脹,杯子里的空氣被擠出去,這時杯子里的氣壓小了,氣球就被“吸”進去了。
過程三:試著往杯子里加水,氣球還能把杯子抬起來嗎?
先把刻度貼粘在杯子的外面,根據刻度貼上的格子往杯子里倒入相應量的水,從第一個刻度到最后一個刻度,我們發現杯子的重量在逐漸增加,而水面與杯子邊緣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所以放入前三個刻度的水時,氣球還可以“抬”起杯子,而隨著杯子的重量越來越重,水面與杯子邊緣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時,氣球與杯子壁之間的`摩擦力也越來越小了,氣球就“抬”不起來杯子了。
過程四:除了用氣球,我們用嘴巴試一試,也可以把杯子“抬”起來。
用嘴吸一吸杯子里的空氣,杯子也可以“粘”在我們的嘴巴上了,因為我們把杯子里的一部分空氣吸走,杯子里的氣壓變小,所以杯子就“粘”在了嘴巴上,這個和吸盤的原理是一樣的。
【活動拓展】
用氣球在光滑的物體表面上和粗糙的物體表面上分別進行摩擦,感受哪兩個物體之間的摩擦力大。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14
【活動目標】
1、做實驗讓幼兒知道一些科學現象。
2、要讓幼兒明白刨開皮后的香蕉,要及時吃掉,不能放太久。
3、讓幼兒能夠感受到與老師,同伴一起做實驗的快樂。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難點】
重點:香蕉剝皮后要及時吃掉,放太久吃了對身體不好。
難點:讓幼兒知道一些科學現象。香蕉皮是保護香蕉的,剝開后香蕉皮與空氣接觸,香蕉就變黑了。
【活動準備】
1、二根新鮮香蕉,一個已經剝開了很久的香蕉。
2、實驗準備:兩根香蕉,兩個紙盤子和蛋糕的塑料刀。
【活動過程】
一、先把香蕉放到一個看不見的袋子里,讓小朋友猜一猜,老師今天為小朋友帶了什么來,讓小朋友有一種神秘的感覺。老師可以為小朋友提醒帶的'東西是什么樣子,讓小朋友自由的想,猜。
二、小朋友猜出來了之后,老師拿出香蕉放到事先準備好的紙盤子里進行實驗。
三、實驗觀察。
1、老師先拿出一根已經剝開了很久的香蕉,滿懷疑惑地問道,小朋友知道這根香蕉為什么變成了黑色了嗎?讓小朋友自由回答。等小朋友說完了后,老師神秘的說,老師帶小朋友去找答案,好嗎?
2、拿出一根新鮮的香蕉,把他放到紙盤子里,一根分成幾分,待四個小時過后讓小朋友再觀察。
3、在這過程中可以和小朋友做一些有關與香蕉的游戲,如:將香蕉朝下放,香蕉像什么?香焦朝上放,又像什么,香蕉豎著放,再像什么?等等游戲。
4、等四個小時過后,讓小朋友再觀察這根香蕉顏色的變化,變成了黑色。
5、再刨開第二根新鮮的香蕉。把它放在紙盤子里,也分成幾分,讓幼兒觀察顏色與第一根香蕉顏色是否一樣。
6、總結得出,香蕉皮是保護香蕉的,剝開香蕉皮,空氣就會和香蕉接觸,于是香蕉就變黑了。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15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動物千奇百怪的睡眠姿態,激發不斷探索、求知的愿望和愛好。
2、能夠模仿動物的不同睡姿,并通過幻燈片讓孩子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活動準備:
1、幼兒生活中《千奇百怪的睡》與動物幻燈片《千奇百怪的睡》、電腦。
2、音樂《睡吧!寶貝》。
3、大的記錄表,圖片若干張、泡沫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小朋友們的眼睛看起來好漂亮,各個精神抖擻,昨天晚上睡覺一定睡得很好。
誰來告訴老師你昨天晚上是怎么睡覺的呢?
請小朋友們在泡沫墊上找到大的地方躺下來睡吧,看誰誰能夠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睡姿。
2.幼兒聽音樂《睡吧,寶貝》,做出自己喜歡的睡覺姿勢。
幼兒躺下,教師拿相機拍下幼兒各種不同的睡姿,拍好馬上輸入電腦。
好,天亮了,起床了。剛才你們睡得真香呀,老師把你們睡覺的姿勢都拍下來了。看看,你們睡覺都有些什么姿勢。
幼兒紛紛發表自己的睡姿(側著睡、趴著睡、平躺著睡)小結:我們人有這么多不同的睡姿,你們知不知道,其實小動物也有各種各樣的睡姿。
二、探索,感知動物不同的睡覺姿勢。
1、我們來看看小動物是怎么睡覺的,看好了要告訴老師他們都是怎么睡覺的。
2、幼兒欣賞幻燈片,進行探索。
我們來看看有那些小動物它們都是怎么睡的,等下要告訴老師的。
幼兒一張張地觀看小動物,在觀看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注意看小動物是怎么睡覺的。
引導幼兒說出有站著睡、趴著睡、睜著眼睛睡。(出示記錄表并且根據孩子的總結哪些睡姿將記錄表分成三格動物小屋)
三、欣賞動物幻燈片《千奇百怪的睡》,在記錄表上進行歸類擺放。
1、誰能告訴老師那些動物是站著睡的?馬,丹頂鶴……(教師根據孩子的描述在表格上貼上相對應動物圖片)播放幻燈片。讓幼兒回憶站著睡的小動物。
2、那剛才有哪些小動物是睜著眼睛睡覺的?貓頭鷹、金魚。
播放睜著眼睛睡的小動物,讓幼兒回憶有幾種小動物是睜著眼睛睡的。
3、剛剛有哪些小動物是趴著睡的?
幼:狗、老虎。播放趴著睡的小動物的幻燈片。
四、擴展幼兒的經驗,滿足孩子自我發展的需要。
1、孩子們,動物屋中的小動物太少了,感覺很寂寞,他們邀請了許多的小動物來玩,請小朋友幫助它們分一分,將你手中的動物圖片根據它的睡眠姿態貼到它應該去的屋子吧!
2、幼兒抽取圖片,和同伴交流一下意見,分析它的睡姿,自主貼到記錄表中。
3、孩子自己發現錯誤的動物圖片,在教師的指導和孩子的`分析下改正,重新貼到記錄表中。
五、游戲:模仿小動物的睡姿。
剛剛呀我們看了這么多種小動物不同的睡姿,有趴著睡的、站著睡的、睜著眼睛睡的,可好玩啦,接下來老師要你們模仿小動物是怎么睡覺的。
游戲規則:教師先播放音樂《睡吧!寶貝》,等音樂一停,幼兒就模仿小動物的睡姿,做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睡姿即可。
五、結束部分。
讓小朋友知道小動物睡覺的時候我們不該打擾,我們午睡的時候也一樣,睡飽了才有精神聽課。平時要早睡早起,這樣精神才會好,才能學到更多的本領。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 篇16
設計意圖:水結冰、融化、水蒸氣變成水珠的經驗、溶解的秘密, 沉與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議幼兒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將小鐵釘放在積木上等。沉與浮
2(立起來的木棍):將小木棍放入水中,發現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塊橡皮泥,或釘上一根大鐵釘,都能使它立起來。
活動目標:使用多種材料,玩水的過程充滿和有趣。
活動材料:紙、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積木、塑料、菜葉、小瓷器、竹片、鐵釘、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等
活動過程:
*水和數學:王自然一盤蘭色的水可以分成7杯水。老師說:再換一種大的杯子呢?王自然用膠泥盒來裝這一盤蘭色水,第一次裝得4次,第二次裝得2杯。老師說:怎么兩次裝的水數量不一樣呢?王自然:我想想。
*水和吹氣:陳多多:我用力一吹水管。陳炫昊:我擠水管就噴出來了。老師:你們配合得真好,如果不吹氣會怎樣,陳多多;不吹水不會噴出來。老師:那樣的話,水會怎樣?陳多多不知道,我們試試吧。
*水和顏色:覃芷珊把手伸到藍水里,手的顏色也會變,佘馨蕊;我的手是藍色的。老師:怎么洗得掉。覃芷珊用肥皂洗吧。
*沉會變浮:李唐朝的螺絲沉到水里。老師說:誰都知道螺絲是沉的',我要你想辦法讓它浮起來。李唐朝:煙盒是浮的,把螺絲小心放在煙盒上就浮起來了。看,我的剪刀也浮起來
*水會流動,水不會流動:老師說,水為什么從水管里出來了;丁承凱:水從進水口側側地流下去。老師:現在怎么不出水啦。丁承凱:這邊因為堵住了。老師:怎樣才能出得水。丁承凱:把這邊抬高,水就流出去,流到盤子里。
*水和竹片:邱楚雯:小汽車沉下去了,竹片浮起來了。覃芷珊竹片能讓汽車浮起來。邱楚雯:汽車太重了,木板才能讓汽車扶起來。
*紅色的水流到別的杯子:有四個小朋友,找來3個杯子,把2根吸管子,插到3個杯子里。大家發現3杯水沒有流動,張俊騫給一個杯子加水說:有一邊水多才行;佘馨蕊:紅水從吸管流過去了。三杯水被紅色的水流成水平了,大家又發現3杯水沒有動。老師提醒小朋友讓一杯水高一點,觀察會怎樣。盧藝文從旁邊小菜園里取兩塊土,和班學佳一起把一個杯子墊高起來,紅色的水又流動了。
老師:為什么水會流過去呢?盧藝文說:水要斜坡才行。
*水和管子:伍紀宇他這樣玩,水通過管子從這杯流到另一杯去。交叉的雙手,固定一個姿勢比較長的時間,孩子不動得就著水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