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冊物理第一課教案(精選3篇)
高一下冊物理第一課教案 篇1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高一上期對學生的了解和高一上期期末統考情況來看,大部分同學的基礎知識不牢固,從高一上期的學習情況可以看出同學們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到位而出現能力提升困難。
因此本學期教學過程中重雙基工作。學生活潑,學學期學習中老師注意時刻督促,控制學生時間。
二、教材內容,教學主要任務和教學重難點:
1、教材內容:必修二(1-4章)
第一章:拋體運動
第二章:勻速圓周運動
第三章:萬有引力定律
第四章:機械能和能源
2、教學主要任務:本期吸取上期經驗教訓,擬定兩個主要任務:
一是讓學生落實雙基,著重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二是進一步讓學生體會物理學中的`建模思想,強化學習物理情境--模型--規律---方程--求解五大步驟。
3、教學重難點:本書高考考察內容為前四章,且對第四章的考察分量與前三章總和相當,因此主要內容可分兩部分:
一是曲線運動,
二是機械能守恒、動能定理。難點為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的應用。在高考中這部分知識為主要考察點。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養成解物理題五步曲習慣。
2、完成年級分配的物理科班上線人數。
3、期末考試理科物理單科進邛崍前三。
四、提高教學質量具體措施:
1、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僅爭對少部分進行能力提升。
2、進一步強化物理學的建模思想,強調物理解題五步曲的應用。
3、高一物理教研組實行集體備課,落實五統一。
4、落實堂清、日清、周清、月清工作,特別是日清和周清工作,要求學生過關,迫學生練習過手。
高一下冊物理第一課教案 篇2
一、設計思想
在舊教材中,《曲線運動》關于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的教學,通常通過演示圓周運動的小球離心現象,演示砂輪火星痕跡實驗,采取告知的方式,讓學生知道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為該位置的切線方向,由于軌跡是瞬間性,實驗有效性差。在新教材中,通過曲線軌道實驗演示曲線運動的方向,再告知速度方向是曲線的切線方向,與舊教材相比,能獲得具體的軌跡和末速度的“方向”,但是無法證明速度方向是切線方向。
筆者通過簡易自制器材,讓學生通過探究過程獲得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并自己獲得如何畫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的方法,強調科學探究的過程。筆者還通過當堂設計自行車擋泥板,以便學生把自己獲得的知識應用于實踐,體驗學以致用、知識有價的感受。還要求學生觀察自行車的擋泥板驗證自己的設計作為課外作業,體會STS的意義,提高科學素養。
二、教材分析
教學基本要求:知道什么叫曲線運動,知道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能在軌跡圖中畫出速度的(大致)方向,知道曲線運動是一種變速運動,知道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發展要求:掌握速度和合外力方向與曲線彎曲情況之間的關系。
本課是整章教學的基礎,但不是重點內容,通過實驗和討論,讓學生體會到曲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是時刻改變的,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速度的方向是曲線的切線方向。
模塊的知識內容有三點:
1、什么是曲線運動(章引);
2、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
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4、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三、學情分析
在初中,已經學過什么是直線運動,什么是曲線運動,也知道曲線運動是常見的運動,但是不知道曲線運動的特點和原因。由于初中的速度概念的影響,雖然學生在第一模塊學過速度的矢量性,但是在實際學習中常常忽略了速度的方向,也就是說學生對“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的掌握有困難。
學生分組實驗時,容易滾跑小鋼珠,要求學生小心配合。幾何作圖可能難以下手,教師可以適當提示。學生主要的學習行為是觀察、回答、實驗。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曲線運動中位移的分矢量表示法及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線運動時一直變速運動。
(2)知道合運動、分運動分別是什么,知道其同時性和獨立性。
(3)知道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理解運動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4)會用作圖法和計算的方法,求解位移和速度的合成與分解問題。
(5)知道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6)會判斷軌跡彎曲方向(發展要求)。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發現問題──猜想──探究──驗證──結論──交流的探究過程;
(2)經歷并體會研究問題要先從粗略到精細,由定性到定量,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過程;
(3)嘗試用數學幾何原理在物理研究中應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主動細心觀察,注意關注身邊的科學,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2)感受到科學研究問題源于生活實踐,獲得的結論服務于生活實踐,體會學以致用的感受。
(3)初步感受下結論不能主觀而要有科學依據的嚴謹的科學態度。
(4)初步養成小心翼翼做實驗的習慣。
五、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獲得“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是切線方向”的實驗過程。會標出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難點:如何獲得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是切線方向。如何畫出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在教學活動上: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體現教師的指導性和服務性。在教學媒體設計上:強調以試驗教學為主,以多媒體為輔助(投影問題與習題)。在教學程序上基本上按照加涅信息加工模型。引起注意──告知學生學習目標──刺激回憶先決性──呈現刺激材料──提供學習幫助──引出作業──提供作業──提供反饋──評價作業──促進保持和遷移,通過問題鏈把教、學、練、評有機整合。在學習過程上:突出學生發現問題──猜想──探究──驗證──結論──應用。在探究方法上:突出整合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認知過程上:突出人類的學習規律和認知規律,即,由粗略研究到精細研究,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過程。在理念上:突出科學的研究源于生活實踐,服務于生活實踐;認識到“下結論必須要有科學依據”。
七、學法指導
1.對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要從力與運動的關系、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的角度來理解,物體做曲線運動時,速度的方向時刻在變化,不管速率是否變化,其運動狀態肯定在變化,所以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所以受合外力肯定不為零.
2.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指的是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合成與分解,跟力的合成與分解一樣,遵循相同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3.拋體運動是在恒定外力作用下所做的勻變速曲線運動,恒定的外力是改變速度大小的原因,也是改變速度方向的原因.
高一下冊物理第一課教案 篇3
一、預習目標
1、說出力的分解的概念
2、知道力的分解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3、知道矢量、標量的概念
二、預習內容
1、力的分解:幾個力________________跟原來____________的效果相同,這幾個力就叫做原來那個力的分力.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分解.
2、同一個力可以分解為無數對____、___________的分力。一個已知力究竟應該怎樣分解,要根據______________。
3、既有____,又有_____,相加時遵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求和時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做標量.
三、提出疑惑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分力及力的分解的含義。
2、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會用三角形知識求分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2、培養用物理語言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分析日常現象,養成探究周圍事物的習慣。
二、重點難點力的分解
三、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
1、什么叫做力的分解?
2、如何得到一個力的分力?試求一水平向右、大小為10N的力的分力。(作圖)
3、力的合成與力的分解是什么關系?
合作探究
農田耕作時,拖拉機斜向上拉耙(課本圖)。
拖拉機拉著耙,對耙的.拉力是斜向上的,這個力產生了兩個效果;一方面使耙克服泥土的阻力前進;另一方面同時把耙往上提,使它不會插得太深。也就是一個力產生了兩個效果(畫出物體的受力示意圖,如下)。
如果這兩個效果是由某兩個力分別產生的,使耙克服泥土的阻力前進的效果是由一個水平向前的力F1產生;把耙往上提,使它不會插得太深的效果是由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2產生的。那F1、F2與拉力F是怎樣的一種關系?
一種等效關系,也就是說是分力與合力的關系。
通常按力的實際作用效果來進行力的分解.
精講點撥
思考分析:將一木塊放到光滑的斜面上,試分析重力的作用效果并將重力進行分解。
實例探究
1、一個力,如果它的兩個分力的作用線已經給定,分解結果可能有種(注意:兩分力作用線與該力作用線不重合)
解析:作出力分解時的平行四邊形,可知分解結果只能有1種。
2、一個力,若它的一個分力作用線已經給定(與該力不共線),另外一個分力的大小任意給定,分解結果可能有種
答案:3種
3、有一個力大小為100N,將它分解為兩個力,已知它的一個分力方向與該力方向的夾角為30°。那么,它的另一個分力的最小值是N,與該力的夾角為
答案:50N,60°
矢量相加的法則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并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而沒有方向,遵循代數求和法則的物理量叫做標量.
力、速度是矢量;長度、質量、時間、溫度、能量、電流強度等物理量是標量.
矢量和標量的根本區別就在于它們分別遵循兩種不同的求和運算法則.
當堂檢測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已知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兩個分力的方向,則這兩個分力有解。
B.已知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則另一個分力有無數解。
C.已知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一個分力的方向,則它另一個分力有無數解,但有最小值。
D.已知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它一個分力的方向和另一個分力的大小,則兩個分力有解。
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一個2N的力能分解為7N和4N的兩個分力
B.一個2N的力能分解為7N和9N的兩個分力
C.一個6N的力能分解為3N和4N的兩個分力
D.一個8N的力能分解為4N和3N的兩個分力
3、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體所受的力為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和物體對斜面的壓力D.重力、下滑力、斜面的支持力和緊壓斜面的力
4、將80N的力分解,其中一個分力F1與它的夾角為30度,
1、當另一個分力F2最小時求F1的大小。
2、當F2=50N時求F1的大小。
5、一個半徑為r,重為G的圓球被長為r的細線AC懸掛在墻上,
求球對細線的拉力F1和球對墻的壓力F2.
課后練習與提高:1.力F分解為F1、F2兩個分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1、F2的合力就是F
B.由F求F1或F2叫做力的分解
C.由F1、F2求F叫做力的合成[
D.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答案:ABCD
2.細繩MO與NO所能承受的拉力相同,長度MO>NO,則在不斷增加重物G的重力過程中(繩OC不會斷)
[來源:]
圖1—6—7
A.ON繩先被拉斷?
B.OM繩先被拉斷?
C.ON繩和OM繩同時被拉斷?
D.因無具體數據,故無法判斷哪條繩先被拉斷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