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性質教案優秀(精選4篇)
三角形的性質教案優秀 篇1
一、教學內容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第一課時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三角形的定義,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理解三角形穩定性的特征,并學會給三角形畫高。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對數學知識應用的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三角形的定義,三角形穩定性的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三角形高的畫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件出示一組情境圖: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三角形,仔細觀察一下你能在圖上找到三角形嗎?
2、三角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一下三角形的特性。(板書課題:三角形的特性)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發現三角形的特征。
(1)師生每人畫出一個三角形。
小組內展示畫的三角形,你發現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2)讓學生在自己畫的三角形上嘗試標出邊、角、頂點。(指生上臺板演。)
2、概括三角形的定義。
(1)學生動手擺三角形。思考: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可結合課本理解)
(2)學生回答。
(3)你認為定義中哪些詞最重要?(理解“三條線段”“圍成”。)
3、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為了表達方便,我們通常把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分別用字母A、B、C表示,這個三角形可以稱作三角形ABC。
4、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
(1)復習過直線外一點做已知直線的垂線段。
(2)小組合作學習三角形高的畫法。
自學提示: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作三角形的高用什么學具?
怎樣作三角形的高?
(3)小組代表展示問題并演示三角形高的作法。
(4)思考:三角形有幾條高?應怎樣畫它們?
(三)實驗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圖)同學們,在生活中三角形有著廣泛的應用,仔細觀察為什么把物體的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來做個實驗吧。
2、實驗解疑。
下面,請大家都來做一個實驗。
學生拿出三角形、四邊形學具,分小組實驗:拉一拉學具,有什么發現?
實驗結果: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請學生舉出生活中應用三角形穩定性的例子。
(四)鞏固運用,提高認識。
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五1、2、3題。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有三個頂點,三個角,三條邊;
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三角形的性質教案優秀 篇2
教材分析:
1、 本節內容是七年級下第九章《軸對稱》中的重點部分,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節課,由于小學已經有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故此節課應該是在加深對等腰三角形從軸對稱角度的直觀認識的基礎上,著重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定理及其應用,如何從對稱角度理解等腰三角形是新教材和舊教材完全不同的出發點,應該重新認識,把好入門的第一課。
2、 等腰三角形是在第八章《多邊形》中的三角形知識基礎上的繼續深入,如何利用學習三角形的過程中已經形成的思路和觀點,也是對理解“等腰”這個條件造成的特殊結果的重要之處。
3、 等腰三角形是基本的幾何圖形之一,在今后的幾何學習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是構成復雜圖形的基本單位,等腰三角形的定理為今后有關幾何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4、 對稱是幾何圖形觀察和思維的重要思想,也是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常用出發點之一,學好本節知識對加深對稱思想的理解有重要意義。
5、 例題中的幾何運算,是數形結合的思想的初步體驗,如何在幾何中結合代數的等量思想是教學中應重點研究的問題。
6、 新教材的合情推理是一個創新,如何把握合情推理的書寫及重點問題,本課中的例題也進一步做了示范,可以認真研究。
7、 本課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對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意義。
8、 本課內容安排上難度和強度不高,適合學生討論,可以充分開展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競爭的意識。
學情分析:
1、 授課班級為平行班,學生基礎較差,教學中應給予充分思考的時間,謹防填塞式教學。
2、 該班級學生在平時訓練中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氣氛,可以充分發揮合作的優勢,兼顧效率和平衡。
3、 本班為自己任課的班級,平時對學生比較了解,在解決具體問題的時候可以兼顧不同能力的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等腰三角形的相關概念,兩個定理的理解及應用。
技能目標:
理解對稱思想的使用,學會運用對稱思想觀察思考,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思想整體觀察對象,總結一些有益的結論。
情感目標:
體會數學的對稱美,體驗團隊精神,培養合作精神。
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重點:
1、等腰三角形對稱的概念。
2、“等邊對等角”的理解和使用。
3、“三線合一”的理解和使用。
難點:
1、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具體應用。
2、等腰三角形圖形組合的觀察,總結和分析。
主要教學手段及相關準備:
教學手段:
1、使用導學法、討論法。
2、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分組學習和討論。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4、調動學生動手操作,幫助理解。
準備工作:
1、多媒體課件片斷,輔助難點突破。
2、學生課前分小組預習,上課時按小組落座。
3、學生自帶剪刀,圓規,直尺等工具。
4、每人得到一張印有“長度為a的線段”的紙片。
教學設計策略:
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依據教學時間和效率的要求,在此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設計中我主要體現了以下的設計思想和策略:
1、 回歸學生主體,一切圍繞著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當堂的反饋程度安排教學過程。
2、 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既要完成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又可以根據現實的情況,安排問題的難度,體現一些靈活性。
3、 教學的形式上注重個體化,充分給予學生討論和發表意見的機會,注重學習的參與性,努力避免以教師活動為主體的教學過程。
三角形的性質教案優秀 篇3
教學目標
重難點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2)運用等腰三角行的性質進行證明和計算.
(3)發展合情推理,培養觀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歸納,經歷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過程,體會獲得數學結論的過程,逐漸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對圖形的觀察發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中進一步樹立合作意識,培養合作能力,體驗學習的。快樂.
(3)在運用數學知識解答問題的活動中獲取成功的體驗,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4、教學重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發現和應用.
5、教學難點:等腰三角形性質的證明
教學過程
(交互式白板使用功能)
1、情境創設
問題:地震過后,同學用下面方法檢測教室的房梁是否水平:在等腰直角三角板斜邊中點綁一條線繩,線繩的另一端懸掛一個鉛錘。把三角板斜邊緊貼在橫梁上。這就能檢查橫梁是否水平,你知道為什么嗎?1。提出問題。
2、演示課件(1):介紹方法,設下懸念,引出課題。思考作答;
帶著問題進入學習。激發學生思考,設置懸念,激活學習所必需的'先前經驗,喚起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課件演示檢測方法:旋轉“房梁和三角板”,保持鉛垂線不動,判斷房梁是否水平。演示可能的情況,給學生直觀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動手操作
(1)把一張長方形的紙片對折,并剪下陰影部分(教科書圖12.3—1),再把它展開,得到一個什么圖形?
(2)上述過程中得到的
問題(1):△ABC有什么特點?
問題(2):除了以上方法,還可以怎樣剪出一個等腰三角形?發出指令引導學生操作;畫圖介紹腰、底、頂角、底角。
問題(3)讓學生各抒己見的基礎上介紹自己的想法
要關注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
動手操作,觀察。討論、回答問題給學生提供參與活動的時間與空間,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
三角形的性質教案優秀 篇4
教材分析:
《等腰三角形》是冀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第十七章第一節內容。是在學習了軸對稱之后編排的,是軸對稱知識的延伸和應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判定是探究線段相等、角相等、及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重要工具,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情分析
學生在本節課學習之前,已經知道了全等三角形和軸對稱相關知識,那么等腰三角形又有怎樣性質呢?鑒于八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認知水平,有進一步探究新知的愿望。本節課采用層層遞進的問題啟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獲取知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有關概念和相關性質。并能用其解決有關問題。
能力目標:通過對性質的探究活動和例題的分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在探究對等腰三角形性質活動中,讓學生多動手、多思考,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等腰三角形“等邊對等角”和“三線合一”的性質。
教學難點: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決有關問題。
教學方法:
本課立足于學生的“學”,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師生互動,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他們在感受知識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知識運用能力。學習中要求學生多動手、多觀察、多思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好的讓學生處在“做中學”“學中做”的良好學習氛圍之中。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課前安排學生帶著五個問題預習課本140頁和141頁的教材內容,同時讓學生做一個等腰三角形的紙片,各小組長負責預習等工作。
(一)、導入
先復習“軸對稱圖形”的相關知識,根據本節課的特點,讓學生帶著問觀察圖片,找出圖片里面的軸對稱圖形。
(二)、思考
1、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問題:
(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各邊都叫什么名稱?各角呢?
(3)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4)如何證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5)等邊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質?
2、動手操作、演示探究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請同學們把等腰三角形紙片對折,讓兩腰重合!(電腦演示)發現什么現象?請盡可能多的寫出結論。(從構成要素:邊、角;相關要素:線、對稱性方面考慮)
(三)、議展
1、探討交流、得出結論:
重合的線段
重合的角
AB=AC
∠B=∠C
BD=CD
∠BAD=∠CAD
AD=AD
∠ADB=∠ADC
由這些重合的部分,猜想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構成要素:
邊:等腰三角形的兩邊相等。
角: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簡稱“等邊對等角”
相關要素:
線: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簡稱“三線合一”
對稱性: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2、學生展示
證明“等邊對等角”(學生展示)
三種方法證明等腰三角形性質“等邊對等角”
已知:在△ABC中,AB=AC,求證:∠B=∠C
方法一:
證明:作底邊BC上的中線AD。
在△ABD與△ACD中:
BD=DC(作圖)
AD=AD(公共邊)
∴△ABD≌△ACD(SSS)
∴∠B=∠C(全等三角形對應角相等)
方法二:
作頂角∠BAC的.平分線AD。
∵AD平分∠BAC
∴∠1=∠2
在△ABD與△ACD中
AB=AC(已知)
∠1=∠2(已證)
AD=AD(公共邊)
∴ △ABD ≌ △ACD(SAS)
∴ ∠B=∠C
方法三:
作底邊BC的高AD。
∵AD⊥BC
∴∠ADB=∠ADC=90°
在RT△ABD與RT△ACD中
AB=AC(已知)
AD=AD(公共邊)
∴ △ABD ≌ △ACD(HL)
∴ ∠B=∠C
(四)、點評
找各小組代表分別展示答案之后,其他小組進行評價,查漏補缺。然后通過老師講解,再指出其實這作三種輔助線的位置根本沒有發生改變,從而自然的過度到“三線合一”從中得出結論,達到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等腰三角形性質的幾何語言
∵ AB=AC(已知)
∴ ∠B=∠C(等邊對等角)
(1)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的平分線,既是底邊上的中線,又是底邊上的高。
幾何語言:
在△ABC中,
∵AB=AC , ∠1=∠2(已知)
∴BD=DC , AD⊥BC(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
(2)等腰三角形的底邊上中線,既是底邊上的高,又是頂角平分線。
幾何語言:
在△ABC中,
∵AB=AC , BD=DC(已知)
∴AD⊥BC , ∠1=∠2(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
(3)等腰三角形的底邊上的高,既是底邊上的中線,又是頂角平分線。
幾何語言:
在△ABC中,
∵AB=AC , AD⊥BC(已知)
∴BD=DC , ∠1=∠2(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
在學生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有關概念和性質之后,引出等邊三角形的教學。
等邊三角形定義:三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定理: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并且每一個角都等于60°。
等邊三角形性質的證明:(學生在練習本完成后,再用課件展示證明過程)
例題:
已知:在△ABC中,AB=AC,BD,CE分別為∠ABC,∠ACB的平分線。
求證:BD=CE.
(五)、練習
為了檢測學生對本課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進一步加強知識的應用訓練,我設計了三組練習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
練習1:知識點:(邊:等腰三角形的兩邊相等。)
1、在等腰△ABC中,AB=3,AC=4,則△ABC的周長=________
2、在等腰△ABC中,AB=3,AC=7,則△ABC的周長=________
練習2:知識點:(角:“等邊對等角”)
1、在等腰△ABC中,AB=AC, ∠B=50°,則∠A=__,∠C =_
2、在等腰△ABC中,∠A =100°,則∠B=___,∠C=___
練習3:(判斷)知識點:(“三線合一”)
1、等腰三角形的頂角一定是銳角。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可能是銳角或者直角、鈍角都可以。
3、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一定垂直底邊。
4、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中線一定平分頂角。
5、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互相重合。
(六)、總結
師生合作,共同歸納:
1、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簡寫成“等邊對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的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簡稱“三線合一”)
3、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定理: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并且每一個角都等于60°。布置作業
鞏固性作業:143頁習題1、2、(必做),143頁習題3、4、(選做)
拓展性作業:
1、如圖,在△ABC中,AB=AC,BD,CE分別為AB,AC邊上的中線,試判斷BD 、CE相等嗎?并說明理由。
2、如圖,在△ABC中,AB=AC,BD,CE分別為AB,AC邊上的高線,試判斷BD 、CE相等嗎?并說明理由。
板書設計
17.1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相關概念:證明例題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等邊對等角”
“三線合一”
等邊三角形相關知識布置作業
課后反思
這節課從學生的實際認知出發,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課堂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啟發學生,挖掘學生潛力,培養學生能力”為主旨而進行!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達到了知識能力情感的三合一,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不足之處的是,習題練習有限,未設置限時小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