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物質的元素的教案(精選4篇)
組成物質的元素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自然界的物質由100多種元素組成,從組成物質元素角度出發理解物質初步分類思想。
2、知道組成人體、地球的主要元素。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
難點:區別單質、化合物、混合物
課程資源的準備與開發
教 學 預 設調 控 對 策
【引入】
講人類認識微觀世界的歷史
【新授】
一、元素的種類
1、110多種,包括人造元素。
元素分類: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包括稀有氣體元素:在自然界含量極少,性質非常穩定)
2、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舉例:氧氣、金屬鐵等。
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舉例:二氧化碳、水等。
【注意】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及分類依據
【閱讀】元素名稱的由來:進一步來了解元素的分類
二、元素的分布
1、元素在地殼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地殼主要由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等元素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屬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鋁,其次是鐵。
2、在人體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氫;
【閱讀】人體種元素的作用
【校本課程】營養與各元素的攝取;廣告與生活
3、在海水中除了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以外,含量較高的是氯元素和鈉元素(氧85.5%,氫10.7%,氯2.0%,鈉、鎂等1.5%),還有貴重的金屬等。海洋是資源寶庫,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
【課外探究】海水中氕、氘、氚的利用
4、生物所含的大量的有機化合物如血糖、植物纖維主要由碳、氫和氧三種元素組成的。
5、人造元素通過核反應制得的,其中一部分人造元素核天然元素具有放射性。有利有弊:對人體有害;利用放射性可以治療一些疾病。
組成物質的元素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自然界的物質由100多種元素組成,從組成物質元素角度理解物質初步分類思想。
2.知道組成人體、地球的主要元素。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小組合作探究實驗的過程中增強合作與交流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理解元素的分類與分布的基礎上,了解世間萬物皆為元素所構成
2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目標:
讓學生了解元素的重要性,認識到萬物由元素構成,物質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
教材分析:《組成物質的元素》節選自浙教版初中科學八年級下第二章第四節,主要內容為介紹元素的種類和分布。這是學生在學習了同位素內容之后,對物質組成的進一步探究。同時也為接下來學習《表示元素的符號》等提供了必要的知識儲備,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樣的安排順序,體現了教材的內在邏輯和學生認知規律的統一性。
學情分析:從知識的掌握上看,學生對“元素”這個概念并不陌生,已經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在在學習第二章第二節《物質的微觀粒子模型》時,知道物質是由分子或原子構成的;學習第二章第三節《原子結構的模型》時,知道元素是互為同位素的原子的總稱,初步了解元素概念;依據已有的生活經驗也知道,人體缺少某些元素(如鈣、鐵、碘等),會影響健康,甚至引起疾病。
從年齡上看,八年級學生樂于探索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觀察能力,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完全有能力進行粗淺的科學探究活動。
【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
(1)知道元素的定義、元素的簡單分類;
(2)認識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教學難點:
(1)掌握單質、化合物、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的概念;
(2)掌握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不變的思想。
【教學方法與教學準備】
教法:
本節課運用設置情境以及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機融合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達成學習目標。
問題導學法、講授法和多媒體輔助法等
學法:
本節課指導學生自主合作、交流討論的學習方法,使所學知識系統化。
交流討論法
教學準備:
1、課件:
2、氧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模型
3、金屬鐵和非金屬硫
4、地殼和人體里所含各種元素的質量分數圖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反思
創設情境
導入新知
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入:這里提到了一個叫做元素的概念,誰還記得呢?請同學回答一下。
今天我們要講的內容就是元素。大家再回憶一下,前面我們反復講到了水的電解,那么水是由什么構成的?水分子是由什么構成的?又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好的,下面我們正式進入新課:《組成物質的元素》
板書:組成物質的元素
(元素周期表)
同學回答:元素是互為同位素的原子的總稱。
學生能回答出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預習過的同學能回答出是由氫氧元素構成。
順著教師的思路思考,順利引進新課內容。
從上節課的內容中找突破口,問大家最平常的水是由什么組成的,引起大家的好奇心,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積極性。
在學生回答完后對學生適當的鼓勵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實驗探究現象分析
內容一:觀察模型
投影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模型。
同學們來觀察一下這兩個模型,發現有什么相同點?
對,這就是所謂的物質由元素構成,物質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由無數個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構成,但所有的碳原子都歸為同一類,即碳元素;所有的氧原子都歸為同一類,即氧元素。
同學回答,都是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跟著老師的節奏,結合書本,學生能夠更好地歸納和總結。
1、模型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可以通過觀察模型加深學生對物質是由元素構成的印象。
2、對于學生容易產生疑問的部分(模型和書本)避免學生理解錯誤。
實驗探究現象分析
內容二:現象分析
1、歸納完這些之后,我們可能對于元素與原子之間的關系還有一點的模糊,現在給你們3分鐘時間,大致寫下你所了解的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來
(查看學生作答情況)
2、現在以四人為一個小組,再給大家3分鐘時間,討論一下,將自己的答案與其他人對照總結,然后每個小組選取一個代表。
3、請大家說一下你認為元素與原子之間有什么區別與聯系?
4、好的,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他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1、學生們認真思考并填寫,填寫時發現還有很多困惑之處。
2、同學之間互相交流,選取代表。
3、學生回答討論后的結果
1、通過填空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了解學生的薄弱情況后可進行更針對性的教學。
2、采用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方式,教學結合,注重“教師引導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相結合,增加趣味性的同時讓學生了解易錯點,并加深印象。
分組討論歸納總結
內容一:
1、好,做完了上面的練習,我想大家對元素與原子的區別與聯系已經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
下面請大家對以下這些物質進行分類,并說明分類依據。(混合物、純凈物)
(板書)
純凈物繼續分類
總結單質、化合物的區別(練習)
現在我們來小結一下現在所學內容。
板書:
下面我們做兩道題目鞏固一下。
3、對比金屬鐵和非金屬硫
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兩個物質,左邊的是金屬鐵,右邊的是非金屬硫。請思考一下,這兩個物體之間有什么不同點?
板書:元素分類。
1、學生回答
請學生回答:元素的種類是由核內質子數決定的。即質子數不同,元素的種類就不同。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于組成元素是否只有一種。
3、學生回答,有金屬光澤
1、引入單質與化合物的概念
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分析問題能力和總結問題能力。
鞏固知識。
引入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之間的概念,導出元素分類。
分組討論歸納總結
內容二:
1、放出元素地殼和人體里所含各種元素的質量分數圖。
同學們你們看這幅圖,可以發現什么呢?
沒錯,我們可以發現地殼中分布最多的是氧,其次是鐵,而金屬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鋁,其次是鐵。給大家4分鐘時間閱讀P51的內容,然后再給大家3分鐘時間完成隨堂訓練中的內容。
(查看學生閱讀和完成訓練情況)
學生回答:分布不均。
同學們認真閱讀書本,并完成相應內容。
引出元素的分布,并由此介紹運用此種表格的好處,介紹海洋元素與放射性元素。
課堂小結
拓展思考
同學們,對照板書,經過本節課的學習,大家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除了老師剛才總結的知識,同學們還學到了什么?
根據歸納總結,學生能夠比較完整,比較系統地復述本堂課學到的知識。
積極思考有沒有學到拓展性的東西。
1、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適時地讓學生做筆記,可以增強學生在課下對于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2、回顧本節內容,鞏固提高。
3、結合傳統教學由老師總結,學生做筆記和學生自行總結兩種方法,讓學生在掌握重點知識的同時,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教師獲得很好的反饋信息。
4、鍛煉了學生自行歸納總結的能力。
課堂練習
鞏固知識
完成隨堂訓練
鞏固知識
作業布置
游刃有余
1、完成作業本及《定考》2.4相關練習
2、畫思維導圖
3、拓展思考: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有害物質,請大家在課后去尋找一下在身邊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質。
記錄作業
1、鞏固書面知識。
2、鍛煉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的能力。
【板書設計】
組成物質的元素的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
2.知道元素的簡單分類。
3.能從組成上識別單質、化合物和氧化物。
【教學重點】元素符號及其意義;單質、化合物及氧化物。
【教學難點】
1.元素符號意義
2.單質、化合物及氧化物
3.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的簡單分類
【教學手段】實驗為主,學生研讀,教師引導點撥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用具】課本涉及的器材和藥品
【教學流程】教師提示→學生思考討論→學生看書、實驗并提問→教師分析講解→嘗試練習→學生自我小結
達成學習目標1至3,分三步完成:A.達成目標1和2 B.達成目標3 C.鞏固目標1、2、3
教 學 過 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A.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看書→學生討論→建立“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觀點 [引入]世界是由什么構成的?物質是由什么組成的?
早在幾千年的古代,中外哲學家都在探討這個問題。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萬物是由氣、水、火、土四種元素形成的。我國早在戰國末年就提出"五行說",認為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組成。這是樸素的五元素說,為元素概念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板書]單元2組成物質的元素
請閱讀,總結物質是由什么組成的?
[提示講解]研究表明,一切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與化學元素打交道:吸入的氧氣由氧元素組成;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同學們熟悉的碳銨、尿素、硝銨之所以稱為氮肥,是因為它們都含氮元素…… 思考問題
閱讀學習目標
討論和交流,歸納得出結論:一切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 激疑探究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知道學習要求,有的放矢
培養學生閱讀和思考的習慣及能力,建立 “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觀點。
B.教師提示→學生看書、實驗→交流、討論→得出結論→達成目標1和2 元素是什么呢?
請看課本表2-1
引導歸納:
[板書]一、元素與元素符號
1.元素
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
[講解]為了確認組成物質的元素,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請同學們完成[實驗探究]:紙、火柴梗、枯樹葉的組成元素。
指導學生完成實驗,總結結論
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的元素有110余種,請看附錄5,元素周期表,表中有幾種顏色?根據顏色可以把元素分為幾類?
指導學生歸納:
[板書]2.元素的分類
金屬元素
元素 非金屬元素
稀有氣體元素
[板書]3.元素符號
指導學生看課本
(1)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2)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指導學生看課本完成“交流討論”1和2,
指導根據元素組成對純凈物進行分類的方法
[板書]二、根據元素組成對純凈物進行分類
看課本表2-1,并交流總結:
由表中可得出: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不同物質的組成元素可能會不同。不論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還是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都是氧元素的原子;水、酒精、
淀粉中含有的氫原子都是氫元素的原子,可見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不同元素的原子不同。
完成[實驗探究]:紙、火柴梗、枯樹葉的組成元素,觀察現象,總結結論
金屬元素(金字旁)
元 非金屬元素(石旁、氣字頭、三點水)
素 稀有氣體元素(氣字頭)
看課本表2-2
總結元素符號的書寫方法并記憶常見元素的符號。
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①表示某種元素(宏觀意義)
②表示某一個原子(微觀意義)
注:對于a 金屬;b 稀有氣體;c 碳、硫、磷、硅等三類的元素符號則還有③表示某物質(宏觀意義)
通過認真分析表中信息,找出規律,學會歸納,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培養正確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實驗習慣。
學會觀察實驗和準確描述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對比。
聯系中文名稱造字規律,幫助學生了解元素的分類
學會歸納,找出規律,促進學生理解學習。
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即背課本P30表2-2中的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要求學生注意易錯易混的元素符號。
掌握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讓學生在練習中理解,書寫要規范。
學會根據元素組成對純凈物進行分類
教師提示→學生看書→交流、討論→得出結論→達成目標3 單質
純凈物
化合物(氧化物等)
[板書]三、自然界中各元素的含量
認識自然界中各元素的含量,記住幾個“最”。
1.地殼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Si、Al、Fe、Ca
2.海洋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H、Cl、Na
3.人體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C、H、N、Ca
知道理解:單質、化合物、氧化物,學會區分方法
討論
學生看課本及圖2-9認識自然界中各元素的含量,記住幾個“最”。
自讀“拓寬視野”
掌握“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區分方法,
認識自然界中各元素的含量,
記住幾個化學元素之“最”,
擴大知識面,加深對元素的理解。
C.學生小結課堂收獲→鞏固練習→歸納總結 引導學生課堂小結
學生各抒己見,自己課堂小結
做練習,進行思維訓練
學生練習,教師評價。學生間可以討論,教師多觀察幫助學生。 總結自己的得失,心中有數,便于及時矯正。
明確本節知識內容及要求。
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
【板書設計】
一、元素與元素符號
1.元素
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
2.元素的分類
金屬元素
元素 非金屬元素
稀有氣體元素
3.元素符號
(1)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2)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①表示某元素(宏觀意義)
②表示一個某原子(微觀意義)
注:對于a金屬;b稀有氣體;c碳、硫、磷、硅等三類的.元素符號則還有
③表示某物質(宏觀意義)
二、根據元素組成對純凈物進行分類
單質
純凈物
化合物:氧化物等
三、自然界中各元素的含量
1.地殼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Si、Al、Fe、Ca
2.海洋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H、Cl、Na
3.人體中部分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O、C、H、N、Ca
組成物質的元素的教案 篇4
一、元素:
具有相同核電荷數(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二、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
氧硅鋁鐵鈣鈉鉀鎂(養閨女貼給哪家美)
三、元素的名稱和符號的表示
1. 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符號
a. 國際上,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來表示元素;當幾種元素的拉丁文名稱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就附加一個小寫字母。 如:H,He; C ,Cl
b. 元素符號的書寫:第一個字母要大寫,
第二個字母要小寫(如果有的話)。 如:
c. 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表
1、該表共有 種元素?
2、元素的原子序號與該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數相同。
3、金屬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位置
4、非金屬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位置
2. 元素是如何分類的
a. 金屬元素:“钅”字旁
b. 非金屬元素
固態非金屬元素(“石”字旁)
液態非金屬元素(“氵”字旁)
氣態非金屬元素(“氣”字頭)
四、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① 元素符號表示一種元素,還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② 當元素符號前有系數時,此時的符號不再具有宏觀意義,只代表該元素的原子個數
2H 表示2個氫原子
【隨堂練習】
1、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A.鐵 B.鋁 C.硅 D.氧
2.從物質分類的角度看,河水屬于
A.化合物 B.氧化物 C.單質 D.混合物
3.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A.相對原子量 B.電子數 C.中子數 D.核電荷數
4.下列物質屬于單質的是( ),屬于化合物的是( )
A.糖水 B.液態氧 C.稀硫酸 D.生石灰
5.運用20xx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研究成果,可依據生物發光現象檢測超微量鈣的存在。這里的“鈣”是
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D. 單質
6.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
A.氧元素 B.碳元素 C.氮元素 D.硅元素
7.下列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圖中,能表示地殼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A B C D
8.下列微粒符號表示2個氧分子的是
A.2O B. 2O2 C. O2 D. O2-
9.下列各物質中,含有氧氣的是 ( )
A.空氣 B.雙氧水 C.水 D.二氧化碳
10.下列制取氧氣的方法中有一種與其它三種本質不同,它是 ( )
A.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 B.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
C.氯酸鉀制氧氣 D.高錳酸鉀制氧氣
1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對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硬水經過過濾可以轉化為軟水
C.水是由氫分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D.農業上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會造成水污染
12. 根據以下粒子結構示意圖,其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它們表示的是同一種元素
B.它們的核外電子數相同
C.它們都具有相對穩定的結構
D.它們依次表示原子、離子、離子
13.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一定不變
C.物質不可能由離子構成
D.水通電后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14. 選用①物理變化 ②化學變化 ③物理性質 ④化學性質,填寫下列空白(用序號)
(1)煤氣燃燒 ; (2)水沸騰變成水蒸氣 ;
(3)酒精易揮發 ; (4)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 。
15、現有下圖示儀器和裝置,請回答問題
(1)寫出實驗儀器的名稱:A是 ,B是 ,E是 ,F是 。
(2)實驗室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應選用的儀器是 ,(填字母,下同)
使用E時,應注意的事項 (寫出一條即可)。
(3)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儀器是 ,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實驗結束后發現導管中出現紫紅色,造成此現 象的原因是 。
(4)在(3)中你所選用氧氣收集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若將一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能燃燒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利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的驗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細觀察下列實驗,回答有關問題。
①加持木炭的儀器是 ;
②在K中倒入的液體物質是 ,
此實驗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