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通用13篇)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 篇1
動作建議
前奏:教師預令“出發啦”
第[1]小節:坐在坐位上,身體上下顛動,一拍一次,共8次。
第[2]小節:坐在坐位上,身體較大幅度上下顛動,每兩拍一次,共4次。
第[3]小節重復[1]動作
第[4]小節重復[2]動作
第[5、6]小節:身體不動,頭部做暈頭轉向狀,共16拍
第[7]小節:身體向左傾斜,保持平衡
第[8]小節:身體向右傾斜,保持平衡
第[9]小節:身體向后仰,模擬上坡形態
第[10]小節:身體向前傾,模擬下坡坡形態
第[11、12]小節:進入隧道,雙手蒙住眼時看不見
第[13、14]小節:出隧道,把手拿下來,繼續坐好,在音樂快結束時教師預令“到站啦
游戲玩法及建議
1.幼兒跟隨老師學習合樂動作。
2.幼兒可以根據自己對音樂動作的理解,完善旅行地圖,既是將記憶圖譜。
3.加人空間位移,坐姿變站姿。
4.每一次進入時光隧道后,都會穿越到一個地方,找到一個線索,在PPT上找到和線素一樣的東西就會得到通行密碼,誰的通行證和通行密碼一樣,誰就是下一次穿越的人
5.湊齊所有線素后,就能發現一個秘密,完成最后一次穿越。
6.可以請幼兒做導游,教師退位,改變圖譜即旅行地圖,幼兒嘗試合樂游戲。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節奏,用身體表現乘坐汽車時上下顛簸的動作。
2.通過練習,整理旅游路線圖,根據路線圖提示,做出顛簸,左轉右轉上坡下坡,進隧道出隧道的動作
3.收集線索,匹配通行密碼,感受穿越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環境準備:16名幼兒坐成兩排,一排8個座位,模仿公交車的座位每個孩子衣服或者褲子要有口袋磁性黑板一塊,可以播放ppt的電視或投影設備
2.材料準備:路線拼圖,ppt,通行證(教師自備)
3.經驗準備:有坐車外出的'經驗,知道遇到顛簸身體會怎樣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交代故事
二、幼兒學習動作
1、教師示范,師幼總結歸納所有動作要素。
2、提出“旅行地圖亂了,請幼兒幫忙擺整齊”的任務,請幼兒帶著任務再次觀察教師動作并跟做。
3、調整分歧,最后確定正確的地圖。
4、改變坐姿為站姿。
三、游戲
1、幼兒改變座位,變成真正的旅游巴士。
2、在奇妙音效出現之后,介紹游戲規則,累加“在我們做什么動作的什么時候穿越,穿越可以得到什么?”的游戲難度。
3、加入孕婦角色,傳遞幼兒正確價值觀,累加有人站著有人坐著,讓座等游戲體驗。
4、在游戲過程中猜猜誰不見了,誰穿越了,一次調動幼兒游戲興趣。
5、請幼兒當導游,其實就是幼兒做指揮,并且改變路線圖,游戲兩次。
6、收集到所有線索后,發現一個最大的秘密,完成最后一次穿越。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并掌握詩歌內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體驗媽媽對自己的愛,并知道了長大衣后該怎么回報媽媽。
3、根據詩歌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創編。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5、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做事要認真、要有耐心。
活動準備:
1、畫一幅媽媽照顧自己的畫,布置“親情樹”。
2、面具。
3、一位媽媽講述從懷孕到出生,以及如何照顧孩子的故事。
4、鋼琴曲磁帶、畫紙、畫筆等。
活動過程:
一、找媽媽。
1、師:“小朋友,母親節快到了,讓我們歡迎媽媽的到來!”
在音樂聲中,媽媽們頭戴面具出場。
2、師:“媽媽為什么頭戴面具呢?原來,媽媽要和你們做一個游戲名字叫“找媽媽”。
3、交待游戲規則:頭戴面具,身穿同樣服飾的媽媽站成一排,幼兒找到自己的媽媽回到自己的位置。
二、媽媽講故事。
一位媽媽講述從懷孕到出生,以及孩子生病時如何照顧孩子的故事。
提問:“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有什么感受?”
三、學習詩歌《媽媽的心》。
1、師:“有一位詩人根據天下所有媽媽和孩子的故事創作了一首詩歌,名字叫《媽媽的心》。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教師配樂有感情的朗誦一遍詩歌,提問詩歌內容:
詩歌的名字叫什么?詩歌主要說了些什么?為什么說媽媽的`心很大呢?從那兒看出來的?(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我餓了、我冷了媽媽是怎么做的?
3、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1)理解并記住詩歌內容,結合圖示進行朗誦。
(2)配樂朗誦,感受詩句與音樂之間優美抒情的旋律。
4、啟發幼兒談談“媽媽的心很大很大”表現在哪里?媽媽的心為什么會那么大?并讓幼兒理解最后一句:“我的心也要想媽媽一樣大才裝得下媽媽“的含義。
5、平時媽媽還為你做了什么?怎樣照顧你的?
幼兒可結合課前畫的畫講述。
6、幼兒結合自己的畫創編詩歌講給媽媽聽。
四、觀看錄像。
1、觀看四川汶川大地震時媽媽為了保護孩子而犧牲自己,以及許多孩子失去媽媽的錄像,
2、讓幼兒體會有媽媽的關愛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3、讓幼兒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如:親口對媽媽說一聲“謝謝”、“我愛你媽媽”等,并一起抱抱媽媽、親親媽媽。
五、請幼兒和家長一起合作將要感謝媽媽的話由幼兒說家長執筆寫在畫的后面,然后當作禮物送給媽媽。
這次詩歌活動《媽媽的心》,在活動過程中首先通過游戲活動《找媽媽》,媽媽講故事,等環節導入活動,然后通過欣賞詩歌,幫助幼兒理解并有感情的朗誦詩歌,進一步了解了詩歌的內容。本次教學活動邀請家長參與,活動中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并通過抱一抱媽媽、親親媽媽等,增加了幼兒與媽媽的感情。本次活動以詩歌結合社會的教學讓幼兒體驗了媽媽對自己的愛,并知道了長大后該怎么回報媽媽。
活動反思: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煩媽媽。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聽媽媽的話不讓媽媽生氣,做最讓媽媽驕傲的寶貝!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體驗自制玩具的樂趣。
2、知道塑料袋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3、鼓勵幼兒根據塑料袋的外形。用夸張的形式表現出人物或動物的頭部特征。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塑料袋、剪刀、即時貼、皺紋紙、雙面膠。
2、勘兒能比較準確地畫出常見動物及人物的頭部特征,會熟練運用剪刀。
3、活動室周圍張貼人物和常見動物的圖片及裝飾過的塑料袋。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
(1)教師出示幼兒帶來的塑料袋,請幼兒說一說:塑料袋從哪里來?你們用過的塑料袋是怎么處理的?
(2)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塑料袋,說出形狀、顏色,并了解塑料袋的用途及特征。(較輕,不易腐蝕)
2、觀看錄像請幼兒觀看環境污染的錄像、并分組討論:用過的塑料袋該如何處理?如何減少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
3、制作活動
(1)欣賞老師制作的塑料袋娃娃,說一說:娃娃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成的?引導幼兒觀察老師制作時充分考慮了袋子的大小、形狀,以及提手的形狀和位置等。
(2)幼兒自制塑料袋娃娃。教師鼓勵幼兒用即時貼、皺紋紙等材料夸張地表現五官、發型等。
(3)交流作品,請幼兒說說制作的是什么,是怎么做成的。
4、戶外游戲
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制的娃娃用繩子系上,手拿繩子跑起來,借助風讓娃娃飛起來。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回憶、講講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經歷,體會自己已經長大。
2、樂意表達自己對老師、幼兒園的一份情感,體驗共同生活中的師生情、同伴情。
3、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準備
小班時候幼兒的照片,雞心(簽名)、愛的密碼卡片、幼兒的簽名本。
活動過程
1、一起看照片,幫助幼兒回憶自己初來幼兒園的情景。
2、說說我的前后表現?哪些地方我進步了,長大了?
3、對幼兒的回答,老師以即興創編詩歌幫助幼兒進行總結。
4、引導幼兒說說你最不舍得幼兒園的什么?
5、在次基礎上,引導幼兒試著想老師說說心里話。
6、老師也要送一件禮物給你們——愛的密碼
(1)制作一個大雞心展現在幼兒面前,里面放置一些色紙(上面寫有"我愛你","祝你進步"……等字樣)
(2)旁邊放有長放形的色紙,色紙上各有紅、黃、藍的`小圓點,表示三個字、四個字等等含義
7、幼兒每人一本簽名本,邀請同伴,老師簽名。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生活中熟悉的街道和有特色的建筑。
2.初步學習看地圖,感知家與幼兒園的位置關系。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已經觀察了自己走過了那幾條路,能說出一些有特色的房子。
環境準備
一張所在城市或鄉村的地圖。
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習看地圖,感知家與幼兒園的位置關系。
學會看地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出課題。
教師:小朋友們認識中國地圖嗎?(認識)它的外形像什么?(大公雞、恐龍、翻過來看像河馬--- ---)今天我也帶來一幅地圖,看看是什么地方?(幼兒回答)
二、已有經驗的交流分享。
“現在我們在哪里?”
“我們幼兒園附近有什么?”
三、初步學看地圖。
1.“我從家到幼兒園走哪條路最近?”
2.“找一找,你從家到幼兒園應該怎么走?”
小結:教師引導、協助有困難完成的幼兒完成。
3.師幼共同確定幼兒的位置及幼兒園附近的主要街道、建筑。
4.教師在地圖上介紹自己家所在的位置,請幼兒幫忙找一找從老師家到幼兒園的路線。
小結:地圖可以告訴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還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的尋找這些地方。
四、在地圖上走一走。
1.幼兒找一找從自己家到幼兒園的路線,在地圖上用手指走一走。
2.幼兒互相介紹自己來園的路線和路上自己印象深刻的房子,還可以與同伴進行比較。
結束部分:
請幼兒講述自己學到了什么?
活動反思:
通過少講多練多演示來讓幼兒觀察和認識地圖,結合實物的演示,設計了觀察和探究的思考題,但是發現幼兒年齡特點,對方位的感覺仍然很含糊,幼兒對知識點的了解是一個操作感知的過程,能否說出知識點(科學原理),并不是活動的最終目標。科學活動的目的在于對幼兒進行科學素質的早期培養,因此我們的科學教育應使孩子的探究更專注,更富有熱情;孩子們的思考更嚴謹而深刻;孩子們的學習更生動而有效;孩子們更熱愛科學,更愿意為此付出努力。
在活動中幼兒是快樂的,大部分的幼兒很投入,表現也很積極。活動中和幼兒平行交流,充分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活動中,我自始至終都貫徹著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把課堂還給孩子”的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讓幼兒自由地說、大膽地說。大多數孩子都能在活動中充分、大膽的表達。活動中,教師一直與孩子是平等的,是站在支持者、引導者的角度,去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從活動中可以看出,教師的支持是有效的。
不足之處:
1、在活動中還需更好地關注到每一個幼兒的發展情況,尤其是能力較弱又不敢開口的幼兒。
2、課時容量大,導致活動時間長。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任何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對幼兒已有經驗的把握,而每個幼兒的發展是不一樣的,只有適合幼兒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也只有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感受樂曲歡快、喜悅的心情,學習根據歌曲的構造設計配樂器方案。
2.養成看指揮演奏樂器的習慣,學慣用輪奏的方法打擊樂器。
3.樂觀的參加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育幼兒與別人共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別人的情感。
活動預備
小司機音樂、郵遞馬車音樂、節奏卡、雙響筒、串鈴。
活動過程
1.隨音樂律動,走進教室入座。
師:(播放小司機音樂)小伴侶們,開啟咱們的小汽車處處逛逛吧!(幼兒分男孩、女孩兩組坐好)
2.初步欣賞音樂,引導幼兒感受樂曲風格。
師:小伴侶們,剛剛咱們是怎樣到這兒的你們知道嗎,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沒有汽車的',那你知道郵遞員是怎樣給人送信的嗎咱們一起來看一下,哦,原來郵遞員是坐著帥氣的馬車給人們送信。這不,今日一大早郵遞員就動身為人們送信了,請豎起你們靈敏的小耳朵聽一聽,郵遞員是這樣送信的。
教師播放音樂,進展如下提問:你覺得這段音樂聽起來怎么樣你聽了心里有什么感覺
3.分段欣賞音樂,教師同步出示節奏圖譜的掛圖,引導幼兒用聲音描繪節奏圖譜。
(1)播放樂曲第一二句,引導幼兒用嘴巴仿照
︱X
X
X
X
︱
︱X
0
X
0的節奏(噠噠
噠噠
噠噠
噠噠︱駕
駕
駕
駕︱噠噠
噠噠
噠噠
噠噠︱駕
駕)。
師:小伴侶們想一想,馬兒在奔跑的過程中會發出什么聲音郵遞員為了讓馬車跑得更快些該怎么做
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在教師指揮下進展節奏練習。
(2)播放樂曲第三四句,引導幼兒仿照如上節奏(哈哈
哈哈
哈哈
哈哈︱啦
啦
啦
啦︱哈哈
哈哈
哈哈
哈哈︱啦
啦)。
師:當人們收到信后,心情會怎樣興奮之后呢(快樂的笑了起來,然后跳起舞)
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在教師指揮下進展節奏練習。
(3)播放整體音樂,幼兒用聲音仿照樂曲節奏。
4.教師根據幼兒的理解程度,引導幼兒根據音樂運用肢體動作進展練習。
(1)整體練習。可以通過拍手、拍腿的形式引導幼兒將相應的節奏類型表現出來。
(2)分聲部練習。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發出馬跑聲音(拍腿)、一局部發出揚鞭(拍手)的聲音,大家看教師指揮,指揮到哪組,哪組發出聲音。
5.出示樂器,引導幼兒探究各種樂器的使用方法,鼓舞幼兒利用手中的樂器自主協作音樂的節奏。可以兩組協作,在此根底上把握輪奏的方式,在合作中共同完成音樂的配樂。
師:接下來我們來嘗試用樂器演奏這首樂曲,我今日預備了兩種樂器,咱們先來聽聽看它們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你們覺得哪種樂器可以用來演奏馬蹄聲音,哪種樂曲可以用來演奏鞭聲。
6.兩組交換樂器演奏,引導幼兒進一步把握樂器輪奏的嫻熟程度。待幼兒嫻熟后可由幼兒扮演小指揮。
7.完畢。
請小伴侶們扮演小小郵遞員,騎上郵遞馬車在音樂聲中為人們送信(幼兒做動作表演退場)。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中,嘗試用3個數字進行排列。
2、同伴之間相互合作。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幼兒操作材料(數卡,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提問)
1、提問:小狐貍為什么會遇到這么多的誤會的事情呢?
2、有什么好辦法幫助小動物來區分它們的車呢?--引出設計車牌
二、球球的車牌(排列組合數字)
1、出示三道題,讓幼兒找出給定的3個數字
2、操作規則和要求:
兩人一組,一人用數字卡排列,一人記錄
用3個數字編車牌,前后排列的順序不能重復,要不一樣的
5分鐘內比一比,哪一組編的車牌最多
3、幼兒分組操作
4、分享交流自編車牌
(1)根據幼兒所說出示排列卡
(2)小結:三個數字可以編出6種不同的號碼,每個數字都可以做領頭羊,成為帶隊的數字,后兩個數字變化,就會出現不同的排列
5、球球的車牌
三、生活中的車牌
1、出示畫面:幼兒觀察并說一說生活中的車牌(有漢字,英文,4個數字)
2、思考和延伸:用4個數字進行排列。可以編出幾種不同的號碼?還有什么好辦法能做到不重復不漏掉。
活動反思:
《種子排隊》是大班主題活動“大自然的語言”中的一節科學課,這也是我們大班組內的一節公共課。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
活動一開始,我就與孩子們一同認識了“紅豆、黃豆、蠶豆”這三種豆。然后引出下文進行第一次操作,給三種種子進行排隊。在這個環節里我以“一個挨著一個”的方式要求孩子進行排隊,排除了幼兒不規則排列給比較歸納形成正確概念所帶來的干擾因素,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探索習慣。在操作中我把線條分別用紅色點、黃色點和綠色點不同的.記號來表示。我還選擇了兩人合作的方式進行,一人“排隊”,一人記錄這樣的方式增進了孩子相互間的合作意識。在操作活動中,大多數幼兒能夠按照要求進行排隊操作并且孩子們還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他們的發現,當我問起幼兒:“每一對的長短都一樣長嗎?”幼兒馬上積極的回答:“不一樣長。”然后請孩子們一起數一數分別都有幾顆,孩子們都說是10顆,我又問:“為什么都是10顆,隊伍卻不一樣長呢?”思媛說:“因為蠶豆扁扁的要大,所以它們的隊伍就排得最長。”東東說:“黃豆圓圓的小,所以它們排得短了。”佳耀接著說:“紅豆最小,所以排得最短了。”孩子們通過自己操作,更直觀的發現了三種種子的不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我在操作時沒有交代清楚操作要求,記錄數字的孩子有的記錄在種子排列的右邊,有的記錄在最下面,看上去有點凌亂。所以在第二次操作記錄時我特別強調了這一點,要求幼兒統一記錄在右邊,可是新的問題在第二次操作時又出現了,對于材料的準備和設計表上線條的長短我欠缺考慮,使操作時出現了失誤,無法進行正確操作,這是一個我不應該犯的錯誤,另外對于科學活動來講,小結也是必不可少的,兩次的操作到最后再進行總結性小結的話,我想幼兒對于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這一知識點掌握的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漢字快餐店、面條、米粉、米飯、湯。
2、讓幼兒體驗吃快餐的樂趣,在體驗中學會有禮貌地與服務員溝通。
3、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布置一個快餐店服務員一個自制面條、米粉、米飯、湯數碗餐票。
活動過程:
1、“肚子好餓呀!我們去吃點東西吧。”帶領幼兒走到快餐店前。
2、幼兒進去參觀快餐店。
3、“小朋友想吃什么呢?今天我請客。”(幼兒答)
4、“好吧,我這兒有一些餐票,你們可以拿餐票去買東西吃,不過一定要按餐票上的名稱買相應的食物,否則,服務員不會買給你的。我們先來認認這些餐票。”
5、帶領幼兒認識餐票上的漢字。
6、幼兒領取餐票去購買食物,與同伴一起分享。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夠及時擦汗,懂得在天熱時要照顧好自己。
2、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3、培養機智、勇敢、靈活及遵守紀律的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4、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外出活動后進活動室。
2、人手一條毛巾。
活動過程:
1、感受活動后的炎熱。
教師帶領幼兒進行一些運動量的活動。
教師;剛才我們出去活動后,大家有什么感覺?現在你們最想做什么?
根據幼兒的回答組織幼兒喝水。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在外面玩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熱,有的出汗了有的口渴了,這是在提醒我們夏天活動時要注意活動的時間不要太長,也不要做過分激烈的運動,要及時休息。
2、討論擦汗的方法。
教師:剛才我們喝過水后你有什么感覺?
討論:我們身體哪里出汗最多?出汗了又該怎樣?
請幼兒示范擦汗的方法,教師講解要領。
教師:先把小毛巾打開放在手心上,先擦擦臉,再擦擦汗,然后將后背的衣服撩起,再擦擦背,這下身體就感覺舒服多了。
3、幼兒實踐練習。
幼兒拿自己的小毛巾,自己練習擦汗,教師給予個別指導。
4、教師小結,鼓勵幼兒在天熱時要照顧好自己。
教師:夏天外出活動時身體很容易出汗,出汗后要用毛巾擦,不能馬上用涼水沖頭,否則很容易生病。夏天每天要堅持洗澡、洗頭,換上干凈的衣服,這樣就不會長痱子,而且身上也很舒服,自己也能健康地度過炎熱的夏天。
教學反思:
安全是幼兒園的`頭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兒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應把握時機。抓住生活用火的例子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讓幼兒在真實情感中感受,更加容易接受。
活動中,就幼兒生活經驗的幾個片斷,讓幼兒主動探索、尋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隨便說的易引發火災的物品,并讓幼兒自主地說出不能玩的原因。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幼兒安全防火知識,從小培養安全意識。
要提高幼兒的安全質量單靠幼兒園是不夠的,需要家長,社會的全體支持。以后我我更加積極的爭取到的家長配合,使家長真正成為老師的好幫手,幼兒園的好合作伙伴,為孩子們的發展和健康成長起到最大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感受散文的韻律美,并能有感情的朗誦。
2、萌發師幼之間相互關愛之情,能大膽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尊重和熱愛。
活動準備:
1、《我和我的老師》教學掛圖語言CD
2、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圖片,講述師幼之間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故事。
2、根據散文詩的內容逐一出示教學掛圖和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學習第一段詩歌。
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后,教師可啟發幼兒說說,小朋友和老師在做什么。
引導幼兒撫摸教師的頭發,或者教師主動去捏捏幼兒的鼻子,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萌發幼兒對老師的喜歡之情。
教師用散文詩中的語句進行小結,引導幼兒學習朗誦第一段。
(2)以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學習第二、第三、四段的詩歌。
3、重點引導幼兒感受最后一段,建議可設計以下提問:老師雖然比你們大,有時候我也會害怕,有什么辦法幫幫我?激發幼兒敢于保護老師的情感。
4、完整朗誦配樂散文詩《我和我的老師》,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和韻律美。
5、師幼通過肢體動作表演,或分角色朗誦詩歌,表達相互的關愛之情。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能連貫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學習辯證的看問題。
2、簡單了解生物鏈的知識,感知動物與環境的密切聯系。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模擬法庭——活動室中間為庭長席,兩邊分別是原告席和被告席,將白兔和灰狼的絨毛玩具或頭飾放在各自席位前面。
2、黑色布裝扮成法官袍,小錘一個。
3、動畫片《獅子王》中片段。
配套課件:
大班語言課件《動物法庭》
活動過程
1、出示白兔和灰狼的絨毛玩具,通過提問,為下一步辯論打基礎。
建議提問:小白兔和大灰狼你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如果小白兔太多,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如果沒有狼,森林里會發生什么變化?
2、播放課件,傾聽老師講故事。
3、征集小律師,請幼兒進行法庭辯論。
角色分配:幼兒自主選擇當誰的律師,選好后坐到委托人(原告或被告)一邊。教師披黑色法官袍扮大雄庭長。
(1)辯論一:大灰狼該不該吃小白兔?老師陳述理由。
第一階段結束后,幼兒可自由調整座位,重新選擇委托人繼續辯論。
(2)辯論二:該不該判大灰狼有罪?
活動延伸:
搜集、觀看有關生物鏈的書、圖片或錄像等。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聯系生活經驗,了解印章在我們生活中的功用。
2、愛聽詼諧故事,體會皆大歡喜的快樂。
活動準備:
師生共同搜集的各種印章(姓名、單位印章和玩具印章)、鉛畫紙、放大的圖畫書《愛蓋章的國王》
活動過程
1、重現經驗
(1)敲印各自帶來的印章。
(2)識別印章用什么做的,上面寫著什么,談論什么時候人們會用到它。
(3)了解印章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簽名方式,既美麗又方便,深受人們的喜愛。
2、聽故事,體會故事的詼諧
(1)了解故事名稱,猜一猜,國王可能什么時候蓋章。
(2)聽故事,觀察畫面上國王蓋章的地方
(3)看看說說,為什么大家看到國王頭疼極了。
(4)想一想,國王該怎么辦,既能不停地蓋章,又能受到大家的歡迎。
(5)從故事中找到答案,并聯系生活經驗,談論平時接觸的玩具印章。
3、與同伴自由合作一幅印章畫。
活動延伸:
開個模擬印章店,按自己的想象制作各種印章,為大家做賀卡。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在敲敲打打中了解小型樂器的多樣性,感受“多與少”“靜與響”“快與慢”的表達。
2、充分體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小型打擊樂器
2、裝樂器的盒子和籃子
3、地墊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尋找百寶箱
1、聽音樂入場我們聽著音樂走進森林,一起去尋寶吧。(音樂慢,慢慢走,音樂快,小跑)
2、打開百寶箱,尋找樂器我們猜猜這里會是什么?(動一動)
3、布置音樂島請你拿出樂器,它是怎么唱歌的?請你把它放在那。
二、游戲:音樂島之旅
1、介紹游戲規則:請你聽著鼓聲,鼓聲響起,你可以在音樂島之間旅行,鼓聲停,請你停留在一座島上玩玩島上的樂器。
2、師敲鼓,幼兒游戲,指導幼兒玩樂器的方法(提醒幼兒選擇不同的小島游玩)
3、師彈奏曲子,幼兒跟隨敲擊樂器。
4、小結:真的像剛才有的朋友介紹的,我們的樂器有的是敲的`,有的是搖的。
三、根據指揮的指令演奏樂器
1、這里有塊絲巾,我的絲巾會變長也會變短,變長的話可以怎么表示呢?變短的時候可以怎么表示?
(幼兒隨著絲巾的變動玩樂器)
2、這里又有塊紗巾,風來了她會飄,請你們看著紗巾的飄動玩樂器。
3、請看了我的手敲樂器。
4、請個別幼兒指揮。
四、游戲:魔法森林
1、規則:森林里長著許多大樹,結出奇怪的“果實”。當風吹過,魔法森林就開始歌唱。我們每個孩子是森林里的一顆大樹。老師在“樹”上掛滿了樂器。絲巾在森林中飄起就被認為是有風吹過,風有大有小,風一吹,“樹”上的樂器就會想起。
2、幼兒控制風,角色更換。
五、整理百寶箱跟隨音樂把樂器放入百寶箱。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輕音樂的曲子,一聽到這首樂曲馬上就能夠使人感受到森林里的氣息,鳥聲、蛙聲、溪流聲……很好聽,同樣幼兒也能夠很輕易地感受的到。再者,對于動物角色及樂器的選擇,也是非常形象與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樂器圓舞板無論是外形還是聲音的特質,幼兒都自然而然的能想到青蛙,而鈴鼓敲響的一霎那和孔雀開屏的動作都很相似。所以,無論是音樂素材本身、還是樂器的選擇,這些外部因素都為順利開展活動打好基礎。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運用聽覺、視覺、運動感覺等器官親自參與活動,而且在玩、說、唱、動、奏的過程中感知音樂。這種學習方法,寓學習于游戲之中,真正實現了“樂”(音樂)既是“樂”(快樂)的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