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精選15篇)
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在閱讀中聯系上下文理解“即興、吟哦、闖進、斟酌、推敲”等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3.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嘗試用精煉的詞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梳理文章脈絡,了解順敘的敘事方法,提升概括文本的能力。
4.緊扣關鍵詞句,領悟作者運用正、側面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并把這種推敲精神用到實踐中去。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并把這種推敲精神用到實踐中去。
難點:緊扣關鍵詞句,領悟作者運用正、側面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三、教學評價設計:
1.在檢查學生預習環節,通過查看預習單、輪讀、指名讀、交流、匯報等多種方式了解學生尤其是學困生識、寫生字詞的情況。
2.在初讀感知環節,通過填空、用精煉的詞語概括段意,提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表達順序,進一步提升學生概括文本的能力。
3.在精讀感悟環節,采取默讀、寫批注、討論、交流、分角色讀、感情朗讀等方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感受人物形象,領悟文章寫法。
4.借助復述課文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借助拓展小練筆,訓練學生學會正、側面描寫相結合刻畫人物的方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四、教與學的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單。
教師:
1.教學課件
2.根據學生預習單查看預習情況,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實效性。
五、教學課時:2課時
六、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環節一、整體感知——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老師做動作,學生猜動詞。(托、扔、抬、推、敲)
2.說起“推敲”一詞的由來,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
3.師板書課題,并提醒“敲”字右半部分的寫法,學生書空,齊讀課題。
(師做動作學生猜,并用準確的詞表述,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又為力求用詞準確的推敲精神作了鋪墊。)
(二)借助預習單,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識、寫。
(1)出示學生預習單,組織學生看看寫得是否正確、規范。師重點指導生字“睡”“貌”“街”的寫法。
(2)學生練寫自己寫錯的和寫得不滿意的生字。
2.檢查詞語的識讀和理解。
(1)出示生字詞
第一組:和尚即興大街毛驢吟哦斟酌妥帖闖進
第二組:簇擁儀仗隊思索寬恕禮貌莽撞
(2)學生分組認讀生字詞,重點指導“和尚”的“尚”讀輕聲,“吟哦”“斟酌”的讀音。
(3)說說對“妥帖”、“儀仗隊”的理解。
3.了解課文主要人物
(1)了解賈島:
①讀了第一行詞語你想到了誰?(賈島)
②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介紹賈島的句子,說說對賈島有了哪些了解。
③學生補充課前搜集的賈島的資料。
(2)了解韓愈
①同學們再看第二組詞語,這次你又想到了誰?(韓愈)
②找到文中有關韓愈的句子,用一句話介紹,學生借助課外搜集資料增加對韓愈的了解。
4.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唐朝著名詩人賈島與韓愈一起斟酌詩句中用詞的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講了“推敲”的故事?(2-7自然段)快速瀏覽這些段落,同桌討論后完成以下填空題。
賈島去,不巧,結果留下。
返回長安途中,他對詩中這個字猶豫不決,結果他沖撞了( )。韓愈最終認為還是用( )好。
(2)找出對應的段落,并用幾個精煉的詞語概括段意,師根據學生的概括相機板書。
(3)師小結作者的寫作順序。
這篇課文,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講述了唐朝著名詩人賈島與韓愈一起斟酌詩句中用詞的事。(板書:起因、經過、結果)這是一種順敘的寫法,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使文章的層次同事情發展的過程相一致,脈絡清晰,有頭有尾。
(閱讀教學要關注并經歷“整體——部分——整體”的過程。這一個環節主要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這里是經歷第一個整體。在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時,先讓學生聽故事,再引導學生填空并用精煉的詞語概括段意,由易到難,層層推進。)
環節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三)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了解“推敲”的緣由
過渡:賈島為什么要斟酌“推敲”呢?現在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了1300多年前的唐朝,賈島訪友的那個夜晚。
1.師范讀,學生想象畫面,說說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出示圖,學生對照圖讀讀第二段,用“—”畫出描寫這幅圖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環境的寧靜、美好,指導有感情朗讀。
3.賈島訪友不遇,面對此景激發了賈島的創作靈感,寫下了《題李凝幽居》,賈島創作的過程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說就是——“即興”。出示整首詩,學生朗讀,感悟環境的“幽”。
(出示畫面,再現情境,目的不僅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入情入境,體會環境的“幽”,為下文斟酌推敲提供場景。)
第二課時
環節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四)精讀3—7段,了解推敲經過,感悟推敲精神
1.學習賈島推敲部分
(1)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畫出描寫賈島斟酌“推敲”的句子,抓住關鍵詞語寫寫自己的感受。
(2)出示相關句子,學生交流,匯報。引導學生通過“吟哦”“推”“敲”“不知不覺”“闖進”(板書:一邊…一邊…不知不覺比比劃劃闖)體會賈島思考時的投入,感受到賈島認真斟酌字眼的鉆研精神。
(3)此時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賈島?學生結合圖感受賈島的專心、認真、入迷。加動作讀,邊讀邊體會。
(4)再讀3、4段,引導學生找出其它可以體會到賈島的專心、認真、入迷句子。從大街上的表現,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境,從中感受賈島嚴肅認真、鍥而不舍的創作態度。(板書:十分好笑紛紛避讓)
(5)總結作者通過正側面描寫相結合刻畫人物的方法,并相機板書。
(6)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賈島的字斟句酌,如癡如醉。
(賈島推敲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在引導緊扣關鍵詞句,感受賈島嚴肅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的同時,領悟作者運用正、側面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把情感目標與能力目標有機的結合起來。)
2.學習韓愈推敲部分
過渡:賈島騎在毛驢上比比劃劃,沉迷于推敲詩句,竟然沖撞了韓愈的儀仗隊,按照常理,他應該被抓起來,輕則關幾天,重則打板子。路人都不禁為賈島擔心,可是結果呢?
(1)想象人物的身份和當時的情境,三人一小組分角色朗讀5、6自然段,再現當時的場景。
(2)學生練習朗讀。
(3)指名一組分角色朗讀,學生評讀。引導學生韓愈的話讀出責問的語氣,賈島的話讀出請求原諒的語氣。
(4)默讀第7段,畫出韓愈主張用“敲”的理由,同位交流。
(5)引導學生思考用“推”的好處,學生針對“推”“敲”發表不同見解。
①理由一:禮貌,學生想象情境,表演感受。
②理由二:寧靜。聯系上文“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沉睡的小鳥。”體會以響襯靜,使靜更靜,“敲”字的妙處。
③理由三:響亮。師補充說明原因:古人很講究字韻,推的韻母是ui,敲的韻母是ao,所以說“敲”讀起來更響亮些。
(6)后來,這首詩中的“推”就改成了“敲”。(出示詩句,讀詩)
(聯系身份,聯系語境,聯系自己的內心真實感受來考慮,不迷信,不照搬,這才是真正的推敲。用字用詞不是因為對錯,而是為了妥帖,為了恰當,學生針對“推”“敲”發表不同的見解,這本身就是一個推敲的過程。正如古語說: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
3.走近推敲
(1)故事最終有了一個結局,但是,推敲沒有結束,引讀最后一段。
(2)聯系上文理解“斟酌”“推敲”。
(3)學了《推敲》這篇課文,你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賈島認真嚴謹的創作態度、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并讓學生聯系實踐,明確今后寫詩和作文時,也要反復比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詞更加準確、傳神。
環節三、回歸整體——積累拓展,讀寫訓練
(五)指導講故事。
1.喜歡這個故事嗎?我們也來試著講講這個故事吧。
2.講故事不能像讀課文那樣死板,但也不能信馬由韁,要有一定的條理,回顧課文看看課文是如何寫這個故事的。出示故事脈絡表(附表2),學生分組討論,整理每一環節的關鍵詞語。
3.哪些地方的語氣需要特別變化一下?為什么?根據學生回答作出總結和提示:故事情節要完整、清楚,還要關注故事轉折點,講好人物對話時的不同語氣。
4.學生在小組練講,指名上臺講,師生根據要求共同評價反饋。
(語文學習應呼喚積累,對于課內而言,講故事是積累的一種有效方式。故事脈絡表的運用使學生在把握整體的基礎上,自己提出關鍵點,以達到故事情節的清晰、生動,這也是一個學習運用,再創作的過程。)
(六)超越文本,實踐“推敲”的方法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推敲的道理,我們不妨立即行動起來,學學賈島推敲課后第4題的詞語。
2.出示課后題,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明確:“拜訪”表現了賈島對朋友充滿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訪問”;“即興”說明賈島的《題李凝幽居》是即景生情,有感而發;“寧靜”表示靜的程度較深。
(在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感知了故事內容,了解了什么是“推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親身體驗一下“推敲”的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學生也會欣賞、認同、向往、追求“推敲”了,學以致用得到了初步的落實。)
作業設置:
1.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都像賈島那樣,做學問態度認真,力求完美。你還知道有關推敲的故事嗎?課下搜集有關推敲的故事。
2.你有沒有見過像賈島這樣嚴謹認真的人?出示圖(一個學生在認真學習,旁邊的學生在玩耍打鬧)要求:試著運用正側畫描寫相結合刻畫人物的方法,寫一段話,并推敲自己的習作片段。
(推敲是一種文化現象,讓學生搜集推敲故事,也是一種對推敲文化的熏陶與傳承。給學生提供場景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仿寫片段,并自己推敲既是對“領悟作者運用正、側面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這一能力目標的落實也是對實踐推敲精神的深化,可謂一石二鳥。)
板書設計:
起因題詩贈友
9.推敲
經過賈島改詩一邊…一邊…不知不覺比比劃劃闖(正)嚴謹
十分好笑紛紛避讓(側)認真
結果韓愈定稿禮貌寧靜響亮
附:表1《推敲》預習單
班級:姓名:
認真完成預習任務,并自我評價。完成以后,可以在相應的評價欄里打“√”。
一、我會識
認讀生字并描紅仿寫。在教材上描紅,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寫一個,看誰能做到正確、規范。
糾正寫錯的字:把不滿意的字再寫一個:
二、我會讀
1.正確、流利地讀一讀下面的`詞語。
第一組:和尚即興大街毛驢吟哦斟酌妥帖闖進
第二組:簇擁思索寬恕禮貌莽撞
2.通過查工具書,我理解了以下詞語。
3.自由朗讀課文,爭取讀正確,讀流利。讀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讀幾遍喲。
1.通過查閱資料,我對賈島有了如下了解
三、我會超鏈接。
2.通過查閱資料,我對韓愈有了如下了解
四、我會思考
一邊讀課文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這個故事中的
賈島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想一想,還可以和同學交流。
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 篇2
看了特級教師賈志敏《推敲》的教學實錄,感覺親切輕松,整堂課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給我感受最深的有這樣幾點:
一、精彩的導入。
賈老師的導入輕松自如。“趣”貫穿始終。他通過“木”、“休”的造字方法;“左”、“右”單獨、合起來不同的意思,引入“東”“西”分開、合起來的不同意思。最后引出“推”“敲”,引出課文。他這樣圍繞有趣的漢字導入話題,學生時而議論紛紛,時而捧腹大笑,時而精彩作答,增強了親和力。學生學得主動活潑有趣味。
二、實踐的訓練。
在對課文的時候,賈老師通過:(1)賈島在去,結果。(2)他對詩中的字究竟是用還是猶豫不決,甚至于。(3)結果沖撞了,和賈島一起商量,認為還是用好。理由有三:1、2、3、。這樣三條填空,讓學生反復練說,最終比較流利的說出一段話。正是通過課文讓學生實踐運用語言,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為熟記課文內容打下基礎。
三、對學生朗讀興趣的激發。
1、“這一句,完全可以做別人的示范”
一個學生在讀課文某段時,讀了一大段,只有最后一句,讀得稍微好些。賈老師沒有婉轉地批評他,也沒有置之不理,而是出人意料的對他讀的最后一句,大加贊揚。“哎呀,最后一句讀得真好!完全可以做別人的示范,請你把最后一句再示范一下。”學生十分激動,因為這也是他所沒有預料到的。他在賈老師的鼓勵下,把最后一句又讀了一遍,這一遍讀得更好了。我想:這個孩子以后一定會更愛讀書,更愛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只有隨時發現學生朗讀時的閃光點,不斷提高學生朗讀的興趣,學生才可能真正喜歡閱讀,真正喜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不要緊,沒關系,再來一次”
一個女同學在讀到最后一段時,短短的一行字,竟出現了幾處錯誤。“斟酌”讀錯了,停頓也沒有停好,十分地不熟練。賈老師并沒有著急,而是耐心的指出了學生的錯誤,同時和藹可親的對她說:“讀得不好,主要是我們沒有預習好,沒有多讀幾遍。不要緊,沒關系,再來一次,一定會讀好的!”那個女生定了定神,又讀了一遍,讀得比上一遍好了些。在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指導上,不斷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這也是使學生朗讀水平不斷提高的一個原因吧。[
賈老師的課堂有充滿情趣化的語言,鼓勵的聲音,學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感染,對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扎實的語文課才能讓學生更有效地接受知識。這些都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文言文朗讀的方法,體會斷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推敲”一詞的來歷,能理解課文的意思。
3.品讀體會課文,學習古人對知識的嚴謹態度。
4.能夠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1.讀通并能借助注釋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
2.品讀體會課文,學習古人對知識的嚴謹態度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設下懸念
賈島騎驢,闖入韓愈的的儀仗隊,是要治罪的,結果卻出人意料,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自己讀一讀課文。
二、練習朗讀課文
1.組間巡視,隨機指導。
2.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匯報(指名讀、同桌間合作讀、齊讀)
3.指導斷句。
三、指導學生理解古文的大概意思
1.組織學生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來了解古文的意思。
2.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3.指導學生抓住主要人物和情節來復述。
四、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口頭組詞。
2.指導書寫“避”字。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2.抄寫注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述課文。
2.課文講了幾個主要人物?
二、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深入理解課文
1.讀課文。
2.分別把描寫他們動作和神態的語句畫出來,讀一讀,體會一下,你感受到了什么?
重點語句:
引手作推敲之勢,觀者訝之。
島不覺,尚為手勢未已。
退之立馬久之。
并轡而歸。
留連累日。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嚴謹認真的態度。
三、拓展
思考韓愈的見解有什么道理?
四、課文譯文
《賈島推敲》
賈島當初參加科舉考試,住在京里。一天他在驢背上想到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想用“推”字,煉字定不下來,便在驢背上吟詠,伸出手來做推敲的姿勢,看到他這樣的人都很驚訝。當時韓愈作代理京城地方的長官,正帶著車馬出巡,賈島不知不覺地走到韓愈儀仗的第三節,還在不停地作著手勢。這樣一下不被左右的侍從推到韓愈面前。賈島如實地回答說出所得的詩句,不知用了“誰”還是用“敲”字無法確定,所以思想離開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韓愈停下馬思考了好一會兒,對賈島說:“用‘敲’字好。”于是兩人并排騎著驢回家,一同議論作詩的方法,互相舍不得離開,呆了好幾天,韓愈因此與賈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五、布置作業
背誦并默寫《題李凝幽居》。
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并能將這個故事。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會用“即使……也……”造句。
了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第一課時
出示詩句,導入新課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指名讀詩句,注意讀準僧。
說說詩句的意思。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句話是誰寫的嗎?
出示 唐朝 賈島
指名認讀。
簡介賈島。
認讀詞語 和尚 斟酌
理解 斟酌:考慮實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適當。
揭示課題。
聽讀課文
邊讀邊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自讀課文,提出要求
輕聲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正確。
默讀,理解下列詞語。
幽居 皎潔 吟哦 妥帖 沖撞 寬恕 莽撞 儀仗隊
猶豫不決 簇擁
檢查自學效果
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復習檢查
抽讀生字詞。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講推敲這個故事的?
細讀課文
出示圖畫,說說圖意。
讀課文,看哪句話是描寫這幅圖的。
指導朗讀。
讀了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練讀這句。
細讀第3自然段。
圖上畫了誰,正在干什么?
賈島騎著毛驢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指導朗讀。
細讀第4至6自然段。
當韓愈的儀仗隊迎面而來的時候,行人怎么樣?賈島又怎么樣?他怎么會這樣?
讀后討論。
自由讀第7節。
為什么說敲更好呢?
賈島聽了,有什么反應?
什么叫推敲呢?
齊讀課文。
第三課時
表演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以詩贈友(發生)
11 推敲 反復斟酌(發展)
沖撞儀仗(高潮)
確定用敲(結局)
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推敲》是初二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文言文”中的第五課。它是記敘古代詩歌創作中“煉字”情況的詩話。文章通過賈島苦吟和大詩人韓愈幫他推敲詩句的故事,說明寫詩要反復推敲,也說明了寫詩要專心致志。
學情分析
學生對這個故事很熟悉,沒有理解上的障礙,主要是能使學生在誦讀中領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背誦課文,準確掌握重點實虛詞含義和用法;學習通過動作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2、過程和方法:反復誦讀,合作探究,熟知“推敲”這一典故來歷,仔細品味體會“著一字而境界全出”的道理;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習賈島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創作態度和反復推敲、精益求精的精神。
教學重點:1、背誦課文,準確掌握重點實虛詞含義和用法。
2、學習通過動作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教學難點:對詩句中“敲”字賞析,仔細品味體會“著一字而境界全出”的道理。
教法學法
朗讀質疑,討論探究。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多媒體展示)(2分鐘)
同學們,唐代詩人賈島有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詩《題李凝幽居》——“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這首詩清新幽美,寫出了幽居之清幽恬美。尤其是其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歷來為文人墨客所稱道,并由此而衍生出一個關于“推敲”的典故,你知道它的來歷嗎?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推敲”,領略其中的蘊意。(配樂吟誦賈島的《題李凝幽居》,引出“推敲”典故的來歷。喚起學生的審美情感,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題目解說(1分鐘)
推敲為唐代著名詩人賈島吟詩煉字的故事,后世人們把咬文嚼字、遣詞造句、揣摩等叫做“推敲”。
三、作者、作品簡介(多媒體展示)(2分鐘)
胡仔,字元任,南宋人,自號“苕溪漁隱”。《劉公嘉話》,即《劉公嘉話錄》,唐朝韋詢所撰。因為所記之事都是聽劉禹錫講的,故名。
選自《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十九引《劉公嘉話》。
本文是一則“詩話”。詩話是古代隨筆的一種,是評論詩作、詩人、詩派并記錄詩人議論和行事的著述。
四、相關人物介紹(多媒體展示)(3分鐘)
1、賈島:唐代詩人,字浪仙,一作閬仙,范陽人。早年出家為僧,法名無本。
2、韓愈: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文學上,倡導“古文運動”。
五、疏通文意(10分鐘)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朗讀的節奏、語調以及抑揚頓挫,讀準字音。
é pèi
吟哦 并轡而歸
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 篇6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能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1、讀好句子,讀通課文。
教學過程:
一、出示詩句,導入新課。
1、映示圖畫。師述: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一個和尚的敲門聲打破了夜的靜謐,驚醒了棲息在池邊樹上的小鳥。這便是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所描繪的情景。
2、映示: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1)指名讀詩句,注意讀準字音。
(2)說說詩句的意思。
3、同學們通過預習,一定知道這句詩是誰寫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賈島
指導讀準字音。
4、映示全詩,師范讀,學生齊讀: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5、簡介賈島: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讀輕聲。
(2)師述:賈島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早年曾因家境貧寒,出家做過和尚,后因韓愈欣賞他的詩才而還俗。他作詩的態度非常嚴肅認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稱為“苦吟詩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帶點詞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題目是“推敲”。
板書課題,齊讀。
7、學生做一做“推”和“敲”兩個動作,體會一下不同點。
師述:為了斟酌這兩個字,至今還流傳著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聽課文的朗讀錄音,邊聽邊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三、輕聲自讀課文兩至三遍,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借助字(詞)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布置預習)
皎潔幽居即興妥帖吟哦簇擁斟酌寬恕莽撞推敲猶豫不決
四、檢查自讀效果。
1、抽讀生字卡片,注意區分平舌音、翹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和尚恰當差人李凝
3、認讀生字詞或新詞(映示):
皎潔妥帖朝愈簇擁寬恕門閂莽撞
避讓響亮沉睡推敲家境貧寒夜深人靜
4、指導讀好下列長句:
一天,賈島去長安城郊外拜訪一個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興寫成的那首小詩,覺得“島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的“推”字用得不夠妥帖,或許改用“敲”字更恰當些。
月夜訪友,即使友人家門沒有閂,也不能莽撞推門,敲門表明你是一個懂得禮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結合上下文說說有關詞語的意思。
五、指導書寫生字。
皎、騎、僧:左窄右寬;
斟、酌:左右基本等寬,“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賈:上寬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筆要有足夠的伸展。
六、作業:
1、見習字冊。
2、抄寫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 篇7
【教材簡解】:
《推敲》一課講的是唐代詩人賈島潛心推敲詩句的故事,表現出詩人反復吟詠,苦心推敲,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這篇文章的條理清楚,內容具體。開篇先講詩人得一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他讀來品去,總覺得“推”用得不夠確切。不知道是用“推”字好還是用“敲”字好,就坐在毛驢上想啊想。接著寫詩人因在街上比劃著推門和敲門的動作而擋了韓愈的路;然后寫當韓愈弄清真相后,與之一起思考,韓愈認為用“敲”字好,并說了“敲”字好的理由。從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傳下來。
【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簡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本課新詞的意思。
3、了解事情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語言實踐中豐富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本教學設計注重讓學生在讀中品味文本語言,在學習《推敲》中學會推敲,學會揣摩語言、錘煉文字,并訓練思維,努力落實“雙基”教學,力求實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設計思路】:
教學開始借助文本,讓學生了解“推敲”的故事。接著引導學生依托文本,理解“推敲”的內涵。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應該去親自嘗一嘗。”同樣,對課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教育情境,把課文所描繪的客觀情景和現象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再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去感悟,加深感受。通過學生的自讀、自演、自悟等方式,讓學生明白“推敲”不僅僅是一個故事,他更是賈島做事專注,刻苦鉆研的精神體現,從而產生敬佩與學習的感情。課文題目是“推敲”,這其實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點”,教學中我適時鼓勵學生自我推敲,學習文本,并設計有關的推敲訓練,超越文本,讓學生實踐“推敲”的方法,體驗推敲的快樂,學生從理解到實踐,不但“懂了”,而且“會了”。學生的思維、語言、能力、方法得到了發展,他們的語文素養在課堂上得以提升,從而讓學生真正領會推敲的含義,學會推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做“推”與“敲”的動作,生猜詞語。
師板書這兩個字。問:這兩個字連在一起,成為一個詞語以后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
師:推敲就是斟酌文字的意思。
“推敲”一詞的由來還蘊藏著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推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生字詞
第一組:賈島、和尚(點身份:和尚,)
第二組:韓愈(點身份:京兆尹(首都的市長))、儀仗隊(圖片加注釋)
第三組:門閂(附圖片)
第四組:簇擁、避讓、莽撞、寬恕
第五組:斟酌、推敲、妥帖、恰當(讓學生發現前后兩詞是近義詞)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賈島寫了一首詩,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詩里一個字眼,不巧撞上了韓愈的儀仗隊,韓愈幫他解決了難題。
師:你能用幾個詞語概括一下嗎?板書:即興寫詩——斟酌文字——韓愈解疑
三、感知文本,了解“推敲”的故事
(一)、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講“推敲”這個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細讀第2-7自然段
1、快速閱讀課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討論以下填空題。
(1)賈島去( ),不巧( ),結果留下( )。
【這是故事的發生】
(2)返回長安途中,他對詩中( )這個字猶豫不決,不知不覺( )。
【這是故事的發展】
(3)結果他沖撞了( ),和( )商量了起來。
【這是故事的高潮】
(4)韓愈最終認為還是用( )好。
【這是故事的結局】
四、走進文本,理解“推敲”的內涵
(一)走近賈島
1、文中哪句話讓我們初步了解了賈島?
“唐朝”交代了人物生活的朝代,“詩人”說明人物的身份。“早年因家境貧寒”說明賈島早年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出家當了和尚”是因為家境貧寒,“和尚”還可以說成“僧”,也就是第三自然段詩句中“僧推月下門”的“僧”。
2、讓學生補充資料:賈島詩學韓愈,因詩出名,還俗后,多次參加進士考試,由于出身卑微,都沒有被錄取。賈島作詩,以苦思苦吟著稱,善于反復推敲,常為詩中字而茶飯不思,被稱為“苦吟詩人”。
3、這次賈島又是怎樣斟酌《題李凝幽居》一詩中的字詞的?
①比較分析:
a、賈島騎著毛驢進了長安城。
b、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進了長安城。
指名朗讀。說說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
(從“一邊……一邊……”體會到賈島思考時非常投入的,他不但在想,而且還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動作;“不知不覺”說明賈島思考問題很專心,他連進城也沒有發覺。)
②大街上的人們對他的舉動有怎樣的反應?(“大街上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說明賈島只顧思考,全然不知自己已經在大街上失態了。)
③指導朗讀,讀出賈島此時那種如癡如醉的樣子。
4、畫出賈島和行人在韓愈的儀仗隊“迎面而來”時的不同表現,想想這說明了什么?
“行人車輛紛紛避讓”,而賈島卻在比比劃劃。“竟然”是居然,出乎意料的意思。這樣聲勢浩大的儀仗隊,賈島居然闖了進去,可以感受到賈島認真的鉆研精神,在遣詞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用杜甫的一句詩來評價賈島的這一做法,就是:“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二)走近韓愈
1、讀讀課文,說說韓愈對賈島沖撞儀仗隊的態度。從中你又能看出韓愈是個什么樣的人?
當時韓愈貴為京兆尹(相當于現在首都的市長)這樣的高官,但沒有怪罪賈島,反而能平心靜氣地與賈島商量討論并給予指點,韓愈這樣尊重人才,愛惜人才的襟懷值得我們贊嘆。
2、韓愈是怎樣幫賈島改詩的?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3、映示:韓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便很有興致地思索起來。
(1)指名讀。
(2)給“思索”找近義詞。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換成“思考”?為什么?
3、韓愈為什么說用“敲”字更好些?。
(1)映示韓愈說的話。
(2)指名朗讀。
文中寫了用“敲”的三點好處。一是敲表明你是一個懂得禮貌的人,二是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寧靜”指很安靜,表示靜的程度比較深,此處用“寧靜”準確地寫出月夜特定環境的特點。可以讓學生和“安靜”做比較。此處是用有聲襯托無聲,反襯出月夜的寧靜。三是讀起來也響亮些。為什么呢?古人很講究字韻,推的韻母是ui,敲的韻母是ao,當然讀起來要響亮些。在教學這部分時,可以讓學生想象當時賈島和韓愈的神態,語言,分角色表演,注意說話的神態和語氣。
(3)賈島聽了,有什么反應?(連連點頭)
(三)走近“推敲”
1、過渡:同學們,讀了這個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這個詞語的由來。什么叫“推敲”呢?
2、師總結:是啊,賈島的創作態度極為嚴肅認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為這樣,人們稱他為“苦吟詩人”。后來,人們就把在寫詩和作文時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五、超越文本,實踐“推敲”的方法
1、推敲的精神在許多詩人身上都可看到,許多詩歌名句都是古代詩人苦吟得出。請寫出你所知道的其他古代詩人錘煉出的名句,并分析所煉的字的妙處。
以“春風又綠江南岸”為例:
王安石在用“綠”這個字之前,曾用過“到、過、入、滿”這些字,經他再三推敲,他決定用“綠”,你們認為它好在哪里呢?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煉字的道理,我們不妨立即行動起來,到煉字間品味一下其中的滋味。
用恰當的動詞填空,注意精心煉字。
春風吹綠了樹梢,吹( )了小草,吹( )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
(醒、皺)
引導學生在以后作文時,細琢磨,多推敲,盡量做到“語不達意誓不休”。
六、布置作業:
搜集其他推敲文字的故事,用簡要的文字把故事的梗概記下來。
附:板書設計:
9推敲
即興寫詩——斟酌文字——韓愈解疑
嚴肅認真
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 篇8
一.自主探究一二三
1.重點字詞大集中
吟哦(è) 苕(sháo) 撰zhuān 裨(bì)益
具對:詳細回答。
推敲: 用以形容寫文章反復地研究,斟酌字句。也有用來作對問題多方面考察、研究
裨益:好處。 遂:于是;就。
2.背景資料全搜索
《苕溪漁隱叢話》詩話集。南宋胡仔編。胡仔,字元任,徽州績溪(今屬安徽)人。北宋末以父蔭補迪功郎,后赴官閩中,任滿后歸隱苕溪,以漁釣自適,故自號"苕溪漁隱"。此書分前、后兩集。前集60卷,成書于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后集40卷,成書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編輯體例以人為綱,按年代先后為序,上起國風漢魏六朝,下至南宋初,共列作者100多人。編輯的目的是為了續阮閱的《詩話總龜》。所采大都是史傳詩話中比較有價值的資料,并進行了大量的考證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韓愈介紹
韓愈(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南陽(今河南省孟縣)人。貞元八年(七九二)進士。唐憲宗時,曾隨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鎮之亂。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諫迎佛骨,觸怒了憲宗,被貶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時,召為國子監祭酒,歷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詩人。他和柳宗元政見不和,但并未影響他們共同攜手倡導古文運動。他們反對過分追求形式的駢文,提倡散文,強調文章內容的重要性。
韓愈時代的詩壇,已開始突破了大歷詩人的狹小天地。韓愈更是別開生面,也創建了一個新的詩歌流派。他善于用強健而有力的筆觸,驅使縱橫磅礴的氣勢,夾雜著恢奇詭譎的情趣,給詩思渲染上一層濃郁瑰麗的色彩,造成奔雷摯電的壯觀。
另外韓詩在藝術上有「以文為詩」的特點,對后世亦有不小的影響。當然韓詩中也有追求怪誕詭譎的游戲文字,是不足取的。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推敲故事的來歷
推敲為唐代著名詩人賈島吟詩煉句的故事。賈島,字浪仙,苑陽(今河北涿縣)人。作詩非常注意鍛字煉句。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十九引《劉公嘉話》本文略有刪節。
3.文章結構巧圖解 略
二.課文全發散
1.整體感知
[主題]
本文記述了古代詩歌創作中煉字情況的詩話,我們從中可以學到古人作詩煉字的嚴謹認真,生動地說明了“:著”一字而境界全出的道理.
2.問題探究
⑴文中“始欲著‘推’字”的“著”怎么講?
明確:是用的意思。
⑵文中“遂于驢上吟哦”的“于”是什么意思?
明確:是“到”的意思。
⑶“島具對所得詩句云云”中的“具對” 是什么意思?
明確:是“詳細回答’之意。
⑷. “韓立馬良久,謂島曰:‘作敲字佳矣’。”一句應怎樣翻譯?
明確:韓愈停住馬,有很長時間,對賈島說:“用敲字好了。”
⑸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一句應怎樣翻譯?
明確:(賈島)不停的伸手做“推”和“敲”的姿勢。
⑹“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運用的修辭格是什么?
明確:對偶。
⑺ 短文意在表現賈島怎樣的精神和態度?
明確:短文表現了賈島寫詩時在遣詞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對運用語言一絲不茍的認真態度。
三.合作學習a與b
a.課內知識總結
賈島的:推敲“詩”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課文譯文
賈島初次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一天騎在驢背上吟得詩句道:“深夜萬簌寂靜,鳥兒棲息在池塘邊的樹枝上,僧人晚歸在月光下敲響寺院的門。”開始想要用“推”字,后來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詞句,一直未能確定用哪個字更精美傳神,于是在驢背上吟詠誦讀,還不停地伸手比劃“推”、“敲”的姿勢。這時,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韓愈正路過此地,賈島不知不覺沖撞到儀衛隊的第三部分。隨從人員將賈島推擁著帶到京兆尹韓愈面前,賈島詳細解釋說出自己吟得的詩句。韓愈停馬佇立很久,對賈島說道:“還是用‘敲’字更好啊。
b.課外知識拓展
1.有關《推敲》的賞析文章
(一)也說“推敲”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這首詩你可能沒有讀過,但“推敲”的故事卻是家喻戶曉。韓愈在長安任京兆尹時,一天外出巡視,路遇一僧人,在驢背上引手作推敲之狀,神情專注,竟沖撞了儀仗隊。經詢問得知這位僧人名叫賈島,因”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不知是用“推”還用“敲”好,神情過于專注,才不知回避。后世人們把咬文嚼字、譴詞造句、揣摩等叫做“推敲”。
韓愈是個大文學家,當然這個文字題是難不住他的。自從韓愈“敲”定之后,《題李凝幽居》一詩也因“推敲”而著名了。從此,古今大多數文人學者都稱頌“敲”比“推”好。但現代美學家朱光潛卻懷疑“敲”的妥貼。他認為: “敲”字顯示寺中不止一人,那里不是熱鬧的場所,至少也有些溫暖的人情與“幽居”不符;若用“推”則不然,它表示孤僧踏月,興盡而返,門須自掩,還須自推,如此孤零、冷寂,仍有心覽閱月下野色,自有一副常人不及的胸襟和氣度。
“推”的孤冷與“敲”的攪擾,哪一種更切合作者當時的身份、心情與情志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作者的身世吧:賈島, 唐代詩人,字閬仙,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初落拓為僧,因“推”“敲”之緣,與韓愈結為至交,后在韓愈的勸說下,蓄發還俗。可見,詩中的“僧”應指作者本人,詩所記敘的是訪隱士李凝未遇的一事:僧人的好友隱居在遠離人境的地方,這里不僅沒有鄰居,而且平日也極少有人造訪,以至門前小徑長滿了荒草,在這里或歌或舞,或吟詩作賦 、或品茗撫琴、或閱經推枰,自在無礙,清靜悠然,在這月色皎潔的夜晚,鳥兒棲息,夏蟲唧唧,老僧前來拜訪,一陣“篤篤”的敲門聲,聲響雖不大,但由于萬簌俱寂,竟驚動了從未聞過如此喧囂的宿鳥,有的“咕咕”不安,有的“撲愣愣”飛出偵察一番又折回巢中,一切又歸為寧靜。這響中寓靜,以響襯靜,使靜更靜的效果,用“推”字是表現不出來的。這樣看來,確如韓愈所說的“以'敲'字佳矣”。
那么,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該選擇“推”門還是“敲”門呢?
我們知道, “敲”應是物體間的急速作用,具有時間短、作用力大的特點,能產生較強的振動而發出聲音。而“推”則為物體間的較輕緩的作用,通常具有作用時間長,作用力小等特點,既不能產生較強的振動,也不能產生聲音。
力的作用效果有兩種:使物體產生形狀變化和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由胡克定律可知,作用力越大,物體形狀改變越顯著,甚至使發生形變的物體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力的作用效果除了與力的大小有關外,還與力和力的作用時間乘積有關(物理學中將力和力的作用時間乘積稱為力的沖量),有時一個力雖然小,但由于作用時間長,也會產生較明顯的運動效果,如火箭升空時對衛星產生的推力并不很大, 衛星還是能夠達到很大的速度而升空。如美國在發射阿波羅12號宇宙飛船登月時,用了三級火箭,第一級火箭產生的推力大約為3.5×107n,工作2.5分鐘,使飛船速度增加到2.7km/s,第一級火箭脫落,第二級火箭立即點火, 產生的推力大約為5×106n,工作約6分鐘,使飛船速度增加到6.8 km/s時,第二級火箭脫落,第三級火箭開始工作,產生的推力大約為9.4×105n, 工作約2分鐘,飛船速度可達到7.9km/s。
開門的目的不是使門發生形狀變化,而是讓門運動,即門的運動狀態必須發生改變且轉動一定角度。故從把門打開的角度來看,物理學告訴你:應該用“推”門而不用“敲”門。
這個故事給我們有哪些啟示呢?①打開自己家的門一定要“推”。哪怕父母親在家,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能養成依賴思想。②進別人家的門則一定要“敲”,而且還要注意輕重和節奏。非請莫入,尊重別人的隱私,這是現代社會最基本的禮貌。不能“推”,更不能“踢”,前者是小偷,后者則是強盜了。③我們在學習工作中一定要細觀察、勤思考、多“推”“敲”。物理學中就有不少的偶然發現來源于觀察。如1820年丹麥的奧斯特在一次課間休息時發現:通有電流的導線周圍的磁針,并不指南,從而說明電流能產生磁場。沒有細致觀察與慎密思考,人類的電氣化可能會推遲若干年。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 “克服智力平庸最正確的途徑就是思考”。沒有細致的觀察,沒有深入的思考,就不可能有所發現,自然就不會有所創新。
早期的門僅為防風御寒、防野獸闖入家中以及防止家中禽畜逃走的作用。稱為柴門、柴扉。通常僅有半截,與現在農村院落外的柵欄門相似,有閂無鎖,故有推敲之說。隨著社會發展,科學進步,門的種類也就越來越多了,如防盜門、電動門、卷簾門、智能電子門等,可以想象,到了21世紀,如果仍有僧人去造訪某位幽居者,將會是“僧按月下鈴”了。
(二)煉字與煉意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是詩圣杜甫著名的兩句詩,一千多年來的中國詩壇盡管新舊代嬗,但是,"語不驚人死不體",卻是不同時代的詩人都望鳳來儀的一面藝術旗幟。
"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含意是豐富的,"煉字"與"煉意"即其中之一。我國的六典詩歌,在漢魏以前講究完整的全篇,雖然也有佳句可摘,有如陶淵明的"悠然見南山"的"見"字,但"煉字"、"煉句"畢竟是詩歌創作到了高度繁榮的唐代的自覺的產物。我國古代詩論中所說的"詩眼","句眼"、"一字眼"等等,就是對詩歌創作中的煉字所作的理論概括,而"吟安一個字,燃斷數莖須"(盧延讓)、"詩賦以一字見工拙"(蘇東坡)等等,則是詩人們自道創作辛苦之辭,而熟悉"推敲"這一煉字的經典式佳話的讀者,也不妨去讀讀元代劉秉忠《藏春集》中的《讀遺山詩四首》,其中之一寫道:"青云高興入冥收,一字非工未肯休。直到雪消冰泮后,百川春水自東流。"作者以形象的詩句描繪詩創作中煉字的過程,以及詩人煉得至當至雋的字以后的美好心情。吟誦之余,我們固然可以對煉字之妙得到感性的認識,不也可以分享到詩人的藝術的喜悅嗎?
(三)煉字、詩眼與古詩鑒賞
傳說中,蘇東坡有個聰明的妹妹蘇小妹,其詩才在東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題考哥哥,要大哥在“輕風細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說出詩眼。蘇東坡不假思索,張口就來:前句加“搖”,后句加“映”,即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蘇小妹不屑,譏之曰“下品”。蘇東坡認真地思索后,再來兩句:“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微笑道:“雖好,但仍不屬上品。”東坡啞然。蘇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東坡吟誦玩味之后,不禁叫絕。 “輕風”徐徐,若有若無,“細柳”動態不顯,唯有“扶”字才恰到好處地形象地描繪出輕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態,與“輕”、“細”相宜,和諧自然。“扶”字又把風人格化了,給人以一種柔美之感。東坡的“搖”、“舞”當與“狂風”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全無朦朧之美,“隱”也欠貼切。既然恬靜的月亮已經輝滿大地,梅花自然就沒有白天那么顯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這樣,一個“失”字,就勾畫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著此字,滿句生輝。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這種手段叫煉字。煉字是古代詩人提升詩歌品位的重要手段。我國古代詩人對煉字感慨良多。老杜自稱“新詩改罷自長吟”,孟郊感慨“夜學曉不休,苦吟鬼神愁”,杜荀鶴自詡“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窮人”,盧延讓感嘆“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賈島更是激動得“二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煉得好的,便成了詩眼,甚至句以字名、詩以句名,千古流傳。“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以“噪”襯“靜”,以“鳴”襯“幽”,使“靜”的特點更為突出,更為鮮明。“紅杏枝頭春意鬧”,一“鬧”字以動態寫靜態,表現出春天的勃勃生機,給人以美好享受。“微風燕子斜”,一“斜”字,化動為靜,刻畫出一種悠然的情態。 這都是從寫作的角度說的。我們今天要從鑒賞評價這個側面,來探討一下如何抓住詩歌的詩眼,借一般以窺全豹,牽一發而動全身,更便捷的鑒賞古代詩歌。
古代詩人煉字,總是把準確性放在首位的。他們反復推敲,反復咀嚼的目的就是為了準確地傳達自己的情意。從煉字的角度鑒賞古詩,首先得看這個字用得是否準確,從準確性的角度入手很容易一下子抓住全詩內容的牛鼻子。我們以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為例來剖析一下。寫作該詩的時候詩人還不到20歲。在這首詩中,詩人通過括述訪友末遇的一天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到抒發了對山水的熱愛和對友人的真摯的感情。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午時已過,詩人猜道士只是暫時外出,不久就要回來,決定等候下去。空暇間,便察看起道士的住處。只見房前舍后,野竹遍生,茂密修長的野竹與云霧相接,遠處青翠的山峰上,一縷清泉從封頂倒掛下來。詩歌的頸聯,對仗工整,意境優美,其“煉字”功力更另人叫絕。且看一個“分”字和“掛”字的妙用:野竹與云氣相接,這本是一幅靜景,但詩人用了一個“分”字,就有了動的意味,它使人聯想到隨山岡徐徐移動的云霧,不斷從野竹梢頭飄過的情景。一線泉水,凌空飛瀉,這本來是一幅動景,然而詩人用一個“掛”字,就由動化靜了,它使人想見到山峰的陡峭和山泉垂直落下的圖景。
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分析一定要結合詩句或者全詩的內容,不能就字論字,就句論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或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四.課后練習全解(課后題答案可以另作改動)
1.“詩話”是古代隨筆的一種,是評論詩作,詩人,詩派并紀錄詩人議論和行事的著述。這則詩話情節生動,故事性強。請復述故事梗概,并再班內表演.
答案 略。
2.“煉字”就是在寫作時斟酌字詞,是語言簡潔優美。本文中“僧敲月下門”一句,韓愈說“作敲字佳”。這樣說有什么根據?你同意韓愈的說法嗎?
同意。在月色皎潔的夜晚,鳥兒棲息,夏蟲唧唧,老僧前來拜訪,一陣“篤篤”的敲門聲,聲響雖不大,但由于萬簌俱寂,竟驚動了從未聞過如此喧囂的宿在池邊的鳥,這樣響中寓靜,以響襯靜,達到了靜中更靜的效果,用“推”字是表現不出來的。這樣看來,確如韓愈所說的“以'敲'字佳矣”。
3。運用煉字的方法,說說下面的詩句能不能用括號里的詩句代替。
(設題意圖:古人兩個煉字的例子,生動地說明了“著一字而境界全出”的道理。)
⑴春風又綠江南岸 (春風又到江南岸 )
代替不好。王安石在寫《泊船瓜洲》一詩時,“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最初先寫“春風又到江南岸”, “到”字不會讓人感到新奇、感到陌生,給人的感覺來說,認知的成分多一些,視覺的成分少一些,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而唯有"綠"字是完全視覺的。"綠"字讓人感到新奇、感到陌生;正是這個“綠”字,在人眼前推出"江南水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滿目春色,給人以美好的視覺享受,將江南春天的勃勃的生機形象地刻畫出來。
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隨風潛入夜,潤物竟無聲)
代替不好。“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刻畫了春雨的特征。春雨伴隨著和煦的春風,趁著夜色悄悄地飄灑大地,綿綿密密,無聲無息地滋潤著萬物,一個“細”字把春雨“細、“密”的特點寫出來了。而“竟”字卻不能表現出來。
五.新中考指向標:
(一)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古人云: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一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則,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1)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2).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注釋:①漫浪:隨隨便便。②急.:要緊。
1.解釋加點的詞。
①可以有得:
②其義自見:
③自曉其文:
2.讀書要分哪兩步進行?怎樣才算達到了要求呢?(請用文章原句答) 。3.作者在“三到”中,強調了_________的重要,這是因為
(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
4、作者在這段話中要表達的意思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答: 。
答案1.考查解釋詞義能力。三個同均表明讀書效果.答案:①收獲②同“現”③明白 2.考查理解層意能力。解析第1、2句,從“先須”“繼以”可看出句序;再從句中兩個“使其言”……“使其言’,把握層意要點,最后提取相關語句,整合要點回答。答案:第一步要“熟讀”,要能“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第二步要“精思”,要能“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3.考查篩選提要能力。答案:心到 心既到矣 眼口豈不到乎。 4.考查概括文段主旨能力。答案:讀書要熟讀精思,要做到“三到”。
野菊花 陳創
①野菊花!野菊花開在山野里。
②有誰見過這般豪放壯烈的花云?有誰聞過這么濃郁凝重的藥香?那樣潑潑辣辣地開。 一簇一簇,一灘一灘,一坡一坡,燦爛輝煌!
③花朵不過一分鎳幣大小,密密匝匝,重重疊疊,織造出淮河堤畔、大別山麓夢幻般神 奇的織錦,分明是太陽和月亮灼目滾燙的合金,讓造物主倒潑灑在這里,電叫人心靈久久震撼?
④幾番秋風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斂去遼闊的綠氅(chāng),只把灰褐的脊背裸露世間 :曾經被悠悠的白云襯托得如此高遠的天空,也被鉛灰壓縮了胸臆;紫燕和鴻雁歸飛的呼喚,杳然寂滅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與山羊的哞咩,在枯草敗葉間低回……縱然是松柏也已減色,縱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獨野菊花,卻以她野性的勇敢和進取,在這片天空下,這片山野上,舉起開放的拓展的金旗,“欲與西風戰一場,遍向穿就黃金甲”,
⑤多少墨客騷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徹歷朝歷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園、花盆里 名菊。比起野菊花來,這些被馴化、供玩賞的同類,不免沾染著脂粉氣,奶油味,顯得矯飾和做作。寧愿入湯入藥、成渣成泥,決不任人擺布、供人褻玩__這就是野菊花。
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無悔的性格和氣質。
⑦她不禁錮自己。有花就盡情開,有香就盡情地放。這一朵遲遲不肯謝去,那一朵掙出 半個臉就開了,從莖頂,從脅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的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間被風雨喚醒,就 一齊把眼睜開,睜得又圓又亮。再也不想閉去。白天盯住太陽,晚上盯住星星月亮。那份野性,連日月星辰也只能輪番伺候。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飾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 藥香毫無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霧。這時,假若你靜下心來,你會裊裊升騰忽取忽散的濃香里諦聽到廣東音樂這《音樂狂舞》的活躍,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壯烈……
⑧她不固守現狀。匍匐的枝條看似軟弱,卻從不攀緣依附。這枝被折去,更多的牙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領周圍的地面,把墨玉般羽毛狀分裂的葉子擴散開來,鋪展如蒼鷹翼翮(hé ),擁護著黃花,風來想凌空而去,云過含不盡向往,活脫是一幅潘開壽飽含金石意味的《鷹瞵圖》,從大別山巔垂掛到淮河水沿。當霜雪卷藏這軸宏篇巨構,她的宿根卻在這片沉重面冷靜的土下醞釀謀劃,將屈原“上下求索”的浩歌凍結在心,待時以躥發。今年崖頭嶺上的幾株,明年一定要發展成簇;今年籬前坎下的數叢,明年一定繁衍成龍,星散的,要匯集;成塊的 ,要連片。然后,在荒灘野坡,在貧瘠卻是自由的土地上,左沖右突,向著四面八方擴張,挺 進,步步為營,為營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還是她的野性誘發了山野的野味野?
⑨哦,野菊花,這野性的精靈!這野性的勇敢和進取!想怎么開就怎么開,想在哪兒開就在哪兒開。你根本轄制不住她,她也從不約束自己。西風里,嚴霜下,萬工會組織紛謝的境遇中,孤軍奮戰,舉一面嫩金、黃金、赤金鑄造的大纛(dào),鮮明如火,嘹亮如歌,濃烈如酒,狂放如戰勝者的開懷肆笑。
⑩這是一種怎樣野性的美啊!而這野性美又以其燭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開放的態勢 和拓展的行動之中,于生命的運行里發現自我,表現自我,實現自我,叫人體味出一種人生境 界,才有久久的震顫回蕩在心……
1、①②③段是從哪些角度描繪野菊花的?請概括回答。
2、從全文看,野菊花的野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3、④⑤段運用了襯托的手法,請具體分析說明其作用。
4、⑦⑧⑨三段集中描寫了野菊花的性格和氣質,請從中找出一個你最喜愛的句子,并分 析其表達效果。
5、讀完本文,結合你對生命意義和價值的理解,你從野菊花身上得到了哪些啟示。
【答案】1、(考察對前三段主要內容的理解。)這三段從五個角度來描繪野菊花:生長環境,開放態勢,花的氣味,花的形狀,花的顏色。2、(考察對全文主要內容的理解與把握。)野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不任人擺布(從④⑤ 段可以看出),不禁錮自己(從⑦段內容可以看出),不固守現狀(從⑧⑨段可以看出)。3、(對寫作手法運用的考察。)第④段描寫了秋后山野的灰褐、天空的鉛灰、紫燕和鴻雁的歸去、松柏的褪色、檀竹的落魄等,反襯出野菊花的勇敢和進取;第⑤段描寫庭院、公園、花盆里被人馴化、供人玩賞的名菊,反襯出野菊花的桀驁不馴的野性美。 4、(考察的是對文章語言的鑒賞與品味)句子:西風里,嚴霜下,萬花紛謝的境遇中,孤軍奮戰,舉一面嫩金、黃金、赤金鑄造的大纛,鮮明如火,嘹亮如歌,濃烈如酒,狂放如戰勝者的開懷肆笑。理由:本句運用了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刻畫出野菊花鮮明的戰勝者形象,語言節奏感強,富有感染力。 5、考察對全文內容的鑒賞與評價。如:人生要像野菊花一樣有開放的態勢和拓展的行動;要在生命的運行里發現自我,表現自我,實現自我。
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知道故事內容,理解“推敲”的含義。
4、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求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教學本篇課文,我重點組織、引導學生在自讀中自悟自得,在自讀中發現問題,并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因此,學生在自讀中初步了解課文后,我又讓他們在自讀中找出重點語句,然后指導他們有感情地朗讀,促使他們在有感情的朗讀中加深感悟,最終有效地達成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
教材簡析
《推敲》這篇課文講的是唐朝著名詩人賈島與韓愈一起斟酌詩句中用詞的故事,表現了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學習這篇課文,學生不僅能感受到故事的動人有趣,而且能從中獲取諸多有益的啟示,比如:成功來之不易,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創作態度要認真嚴肅等等。
教學重難點
能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賈島斟酌用字時的如癡如醉,體會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方法
1、以讀促悟法。
2、表演體驗法。
3、談話啟發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我們的漢字在表情達意上可真有趣!比如,“矛”和“盾”,分別是古代的一種兵器,連舉合成一個詞——“矛盾”,就不是矛和盾的意思了,而是比喻語言或行為前后抵觸。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推”是什么?(板書:推)大家比劃比劃。“敲”是什么?(板書:敲)大家也比劃比劃。這兩個字合成“推敲”,這個詞不再是那兩個動作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它有什么由來呢?讓我們從第9課《推敲》這篇課文里尋找答案(板書:9)……
[設計意圖:由趣例引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1)提出要求:
借助字典等工具書自學生字詞,將不懂的字詞圈出來向同學請教,大家合作互助;讀順課文。
(2)學生自學。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
2、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詞。
出示詞語,指名讀,其他學生或教師糾正字音
(2)指導書寫生字。
(3)學生接龍朗讀課文。
學生互評,教師點撥,注意指導長句的停頓。
(4)學生把不理解的詞語提出來,大家互助把詞語弄懂(教師隨機點撥)。
3、再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情,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說說自己的初步感受。
4、理清課文脈絡。
留詩——斟酌——沖撞——改詩
(發生)——(發展)——(高潮)——(結局)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讀,說說讀后知道了些什么。
2、簡介賈島。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賈島的一些情況有所了解,以便在下一步精讀課文時深刻理解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
四、作業
1、聽寫生字詞。
2、朗讀全文。
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 篇10
范水鎮范光湖小學 作者:馬俊肖 高學勤
片斷一:在情節梳理中推敲
師:同學們,《推敲》是流行于文壇的歷史典故,如果把它拍成一部電視劇,拍幾集?
生:(自讀課文2——7自然段)
生:拍三集為宜,第一集訪友留詩、第二集騎驢斟酌、第三集路遇知音。
生:拍四集也可,第一集訪友、第二集斟酌、第三集誤闖、第四集“敲“好。
生:拍五集也行,第一集留詩會友、第二集吟哦推敲、第三集癡迷誤闖、第四集韓愈指點、第五集換“推”為“敲”。
……
師:在短暫的時間內,就起了這些好聽的名字,了不起!現在請你們說說在起名時是怎么想的?
生:起名字要依據課文情節。
生:情節之間的銜接要自然、連貫。
生:每個標題的字數要力求相等。
生:名字中的文字要精煉、優美。
師:說得好!有什么創作體會或見解請繼續說。
生:字數越少,越難把意思表述清楚。
生:拍攝的集數多,起名字的難度就大。
生:集數少了,不成連續劇。我認為拍攝3到4集,每集的名字4—7字較好。
生:經我們小組討論,想把它拍成四集,每集7個字。即:(1)訪友不遇留詩句;(2)癡迷推敲難取舍;(3)誤闖朝廷儀仗隊;(3)韓愈指點成佳話。
生:我建議將“留詩句”中的“留”改為“贈”,這樣能表達詩人對朋友的敬意。
生:我建議將“成佳話”改為“佳話傳”,這樣更說明意義深遠。
……
【賞析:教者借拍電視劇,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引導學生找重點段落,劃分層次,編寫小標題。注重引導學生談創作體會,變教師的友情提示為學生的個性見解,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善于推敲的習慣和技能。】
片斷二:在人物感悟中推敲
師:塑造電視劇中的主人翁形象尤為重要,那么故事中的主角賈島是什么樣的人呢?請帶著這一問題讀讀課文。(板書:
的賈島)
生:(邊讀、邊畫、邊議、邊注)
生:重情重義的賈島。(生讀文中相關的句子)
生:專心致志的賈島。(生讀句子說明)
生:(①有耐心的賈島;②一絲不茍的賈島;③懂禮貌的賈島;④精益求精的賈島;⑤追求完美的賈島;⑥善于聽取別人意見的賈島……)(第一范文網 www.kongtiaoguanjia.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推敲)
師:(出示并引讀賈島的詩句)“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生:(跟讀、感悟)
師:讀了賈島的這首詩,也許大家對賈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請同學們推敲一下剛才的見解,用一兩句話將賈島作詩的態度和精神概括出來。好嗎?
(生合作探究后交流)
生:具有嚴肅認真態度和精益求精的賈島。
生:具有專心致志態度和鍥而不舍精神的賈島。
……
【賞析:著力引導學生精讀課文,圍繞“什么樣的賈島?”這一關鍵性問題,借助讀、畫、注、說等學法,猜摩人物特點,感悟人物品格,變瑣碎的講解為學生自主探究,自我感悟,培養學生認真推敲,精心提煉,高度概括的學習態度。】
片斷三:在角色表演中推敲
師:知道了賈島的為人,現在請大家來演一演這個角色好嗎?
(生分組討論,準備道具,思考動作……)
生:(表演騎驢、吟哦、斟酌、敲門……)
師:各位導演,對這位同學的表演,有意見發表嗎?請指教。
生:這位“賈島”的癡迷狀態不夠到位,應該……
生:吟哦的聲音不宜太響亮,應該……
生:斟酌時的表現力不強,應該……
【賞析: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扮演好導演、主角、評委等多重角色,既使學生自娛自樂,又活化了人物形象,生動形象的表演,認真嚴謹的編導,足以證明學生已從推敲中獲得真切的內心體驗,自信心、成就感得以滿足。】
片斷四:在拓展訓練中推敲
師:類似“推敲”這樣的典故,還有許多,也許大家聽說過。
出示:(1)春風又( )江南岸。
(2)紅杏枝頭春意( )。
生:(讀詩句,猜摩括號里的字)
生:這是王安石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鬧”。
生:據說第一句中的“綠”字,在初稿中曾用過“吹、到、滿”等字.
生:第二句中的“鬧”字,也曾和最初的“濃”字推敲而定。
師:說得對,現在老師也給你們提供一次推敲的機會,請大家試一試。
出示:春風吹綠了樹梢,吹( )了小草,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
生:樹梢在上,小草在下。按這樣的順序,我的填空是“吹醒了小草,吹樂了小魚”。
生:“綠”是一種色彩,從這個思路去想,我補充的句子是“吹青了小草,吹紅了小花”。
……
【賞析:借助自能拓展,知識遷移,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思維,鞏固和檢測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從課堂信息反饋不難看出,學生的思維方式,推敲態度,答題的質量均已達到或超出教者預設的目標。】
【總評:教者以編導電視連續劇為線索,以感悟課文為載體,以挖掘學生的探究潛能為根本,將“推敲”貫穿于各個教學環節之中,千方百計地為所有的學生傾心感悟,真情體驗,開拓空間,搭建平臺,可謂開放型、研究性課堂教學之精品。】
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 篇11
形象,我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賈島是一個醉心于創作的詩人,值得我們學習。”
“賈島鍥而不舍地創作精神真令人感動。”
“賈島走在路上仍然仔細推敲詩句,不愧是‘苦吟詩人’。他這種認真嚴肅的創作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
學生的回答令我滿意,一切都在預設的教學環節中進行。“老師,我有不同的看法。”隨著聲音,周思志站了起來,“我覺得賈島有點愚腐。”教室里的同學們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他。我的心里也陡然一驚:他怎么敢這樣說?但我想還是應該給他表達的機會。于是我微笑著示意他繼續發表自己看法。“我覺得賈島的愚腐體現在他過馬路仍然斟酌詩句,他不懂得遵守交通規則,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珍愛生命,生命是一切之本。試想賈島只是闖進了儀仗隊,如果他前面是飛速駛來的汽車呢?如果他前面有一口井呢?那么他恐怕再也沒有創作的機會了。”
“是啊,是啊……”有些同學已經開始點頭稱贊了。怎么辦呢?肯定他的說法,對古人的評價有些不公;否定他,他的話也不無道理。我調整自己的思緒,決定針對他的見解讓同學們展開討論。
“同學們,周思志同學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你們對他的說法有何看法呢?請大家先在小組內討論討論,然后再站起來談一談。”小組內同學們暢所欲言。不一會兒教室內同學們舉手如林。
“老師,我覺得他說的有點道理。但我想我們要學習的是賈島那種創作精神,我們不應該僅僅用現代的眼光來審視古人。何況古代的交通與當今社會有所不同,那時侯根本就沒有現在種種發達的交通工具。”
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 篇12
教材簡析:
本課講的是唐朝詩人賈島與韓愈一起斟酌詩句中用詞的故事,表示了賈島認真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文中有兩幅插圖,一幅是賈島訪問朋友,月夜敲門驚醒了小鳥。另一幅是描繪了詩人賈島騎在毛驢上一邊吟詩,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憨態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充沛利用好這些圖,可以形象地展現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讀通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2、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和對策:
重點:正確、流利讀通課文。
難點:聯系課文理解詞語。
對策:聽、讀、說。
教學準備:課文朗讀錄音
教學過程:
一、出示詩句,導入新課。
1、映示圖畫。師述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所描繪的情景。
2、映示:讀詩句,注意讀準字音。說說詩句的意思。
3、同學們通過預習,一定知道這句詩是誰寫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賈島
4、映示全詩,師范讀,學生齊讀:《題李凝幽居》
5、簡介賈島: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他作詩的態度非常嚴肅認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稱為“苦吟詩人”。
(3)出示并理解: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題目是“推敲”。
7、學生做“推”和“敲”兩個動作,體會一下不同點。
師述:為了斟酌這兩個字,至今還流傳著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聽課文的朗讀錄音,邊聽邊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三、輕聲自讀課文兩至三遍,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借助字(詞)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四、檢查自讀效果。
1、抽讀生字卡片,注意區分平舌音、翹舌音以和前鼻音、后鼻音。
2、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和尚恰當差人李凝
3、認讀生字詞或新詞(映示):
4、指導讀好下列長句: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興寫成的/那首小詩,覺得/“島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的/“推”字/用得/不夠妥帖,或許/改用“敲”字/更恰當些。
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結合上下文說說有關詞語的意思。
五、指導書寫生字。
六、安排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用詞的精當。
2、了解事情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
3、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和對策:
重點:體會用詞的精當。
難點: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對策:讀和品。
教學準備:重點句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填空:有個詩人叫,早年因,出家當了和尚。
二、導讀課文。
(一)第二自然段
1、映示圖畫,說說圖意:寧靜的……沉睡的小鳥。
2、這景色多美啊!讀讀課文,看看哪句話是描寫這幅圖的,用“——”畫出來。映示并指導朗讀這句話。
3、自由朗讀,說說讀懂了什么?
4、從什么地方可看出賈島和李凝的友誼非同一般?
5、理解重點句:
映示: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讀句子,說說這句話什么意思。
(2)結合句子選擇“摸”的義項:A、用手接觸一下(物體)或接觸后輕輕移動(動作演示);B、用手探取(動作演示在課桌內摸東西);C、試著了解,試著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細);D、在黑暗中行動,在認不清的道路上行走。(3)指導讀好這句話。
6、出卡片出示重點詞語:夜深人靜月光皎潔
(1)學生展開想象,再看投影,體會當時環境之幽靜、迷人。(2)指導朗讀。
7、朗讀這一自然段:自由練讀,指名朗讀,齊讀。
8、小結:賈島深夜訪友,以詩相贈。這是故事的發生。(二)、第三自然段
1、映示圖畫,說說圖意:圖上畫了誰?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讀課文,考慮:賈島騎著毛驢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別用“-”和“∽”畫出有關的句子)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從這段中找出它的近義詞嗎?給“或許”找個近義詞。
5、比較分析:
賈島騎著毛驢進了長安城。
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覺進了長安城。
(1)指名朗讀。說說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學生試做動作。
(2)指導朗讀,讀出賈島此時那種如癡如醉的樣子。
6、自由練讀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讀,齊讀。
7、小結:賈島反復斟酌“推敲”二字,這是故事的發展。
(三)、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讀考慮:賈島是怎樣闖進韓愈的儀仗隊的?畫出賈島和行人在韓愈的儀仗隊“迎面而來”時的不同表示,想想這說明了什么?
2、學生交流。
3、指導朗讀韓愈和賈島的對話。
(1)練讀:韓愈的話要讀出責問的語氣,賈島的話要讀出誠實、請求原諒的語氣。
(2)分角色朗讀。
4、小結:賈島不知學覺間沖撞了韓愈的儀仗隊,請求寬恕。故事進入了*。
(四)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讀,考慮:這主要寫了什么?
2、學生交流。
3、“猶豫不決”什么意思?聯系上文,說說哪些句子具體地寫出了賈島“猶豫不決”?
4、韓愈是怎樣幫賈島改詩的?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5、映示:韓愈也是一位的詩人,便很有興致地思索起來。
(1)指名讀。
(2)給“思索”找近義詞。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換成“考慮”?為什么?
6、映示韓愈說的話。
(1)朗讀。說說“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2)映示“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賈島是怎么知道“鳥宿池邊樹”的?
7、指導表情朗讀這一段。
8、小結:韓愈認為用“敲”字好,賈島表示贊同。這是故事的結局。
(五)、第八自然段
1、過渡:同學們,讀了這個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這個詞語的由來。什么叫“推敲”呢?
2、從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示?
三、指導造句。
四、作業:
以填空形式復習第一小節。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故事的形式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賈島的那種反復吟誦、認真琢磨的可貴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和對策
重點;學生能抓住文中精當的詞語連貫的、條理清晰的講故事。
難點:能有聲有色的、響亮的講故事。
對策:注意抓住契機,引到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
教學過程:
一、指導講故事。
師:要想講好故事,先得讀熟課文。
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像放*那樣,展現故事的情節。故事中的賈島和韓愈在你的腦子里活起來。
學生練讀課文。
學生說課文順序,老師板書。
學生練講:
(1)各自結合板書提示練講。
(2)分小小組練講。
各組推派代表講。
評選班級“故事大王”。
二、安排練習
1、謄寫詞語
2、體會課后練習4中帶點的詞語含義和用法。
板書設計
9推敲
發生夜深訪友留詩相贈
發展一字斟酌反復推敲
*沖撞儀仗請求寬恕
結局韓愈表態賈島贊同
教學反思:
由于課前讓學生進行了資料的搜集,因此,學生對于“賈島”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他是一位“苦吟詩人”。基于這樣的認識,我讓學生在理清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從文中尋找“苦吟詩人”的形象。很快學生找到了文章的三四兩節。這兩節的學習要點很多,既要斟酌一些詞語的含義,例如:“吟哦”、“簇擁”、“比比劃劃”等,又要通過這些中的一些詞語來領會賈島作詩時的專心致志、刻苦嚴謹的品質,這樣教學的一個重點得以化解了。接下來,對于教學內容的另一個重點——知道“敲”字好的原因,文章表達的很清楚,因此,我放手讓學生自身品味韓愈的話,發表自身的感受,說說韓愈的分析有無道理。在一番自我考慮之后,小朋友既消化了韓愈的言語,也深深地引起共鳴,真切地感悟到推敲文字的魅力。在此基礎上,適時地引入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中推敲文字的故事,體會“綠”字的妙處。這樣課內外的結合與補充,讓學生在感悟到何謂推敲,并且感受推敲文字的重要,相信,這對他們今后的作文會有協助。
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知道故事內容,理解“推敲”的含義。
4、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求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教學本篇課文,我重點組織、引導學生在自讀中自悟自得,在自讀中發現問題,并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因此,學生在自讀中初步了解課文后,我又讓他們在自讀中找出重點語句,然后指導他們有感情地朗讀,促使他們在有感情的朗讀中加深感悟,最終有效地達成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
教材簡析
《推敲》這篇課文講的是唐朝著名詩人賈島與韓愈一起斟酌詩句中用詞的故事,表現了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學習這篇課文,學生不僅能感受到故事的動人有趣,而且能從中獲取諸多有益的啟示,比如:成功來之不易,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創作態度要認真嚴肅等等。
教學重難點
能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賈島斟酌用字時的如癡如醉,體會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方法
1、以讀促悟法。2、表演體驗法。3、談話啟發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簡練地說出課文主要講什么內容。
4、初步感知賈島斟酌詩句用字的認真嚴肅。
教學重點能讀通課文,大概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賈島斟酌詩句用字的認真嚴肅。
教學難點初步感知賈島斟酌詩句用字的認真嚴肅。
教學方法教具準備
生字幻燈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我們的漢字在表情達意上可真有趣!比如,“矛”和“盾”,分別是古代的一種兵器,連舉合成一個詞——“矛盾”,就不是矛和盾的意思了,而是比喻語言或行為前后抵觸。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推”是什么?(板書:推)大家比劃比劃。“敲”是什么?(板書:敲)大家也比劃比劃。這兩個字合成“推敲”,這個詞不再是那兩個動作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它有什么由來呢?讓我們從第9課《推敲》這篇課文里尋找答案(板書:9)……
[設計意圖:由趣例引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1)提出要求:
借助字典等工具書自學生字詞,將不懂的字詞圈出來向同學請教,大家合作互助;讀順課文。
(2)學生自學。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
2、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詞。
出示詞語,指名讀,其他學生或教師糾正字音
(2)指導書寫生字。
(3)學生接龍朗讀課文。
學生互評,教師點撥,注意指導長句的停頓。
(4)學生把不理解的詞語提出來,大家互助把詞語弄懂(教師隨機點撥)。
3、再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情,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說說自己的初步感受。
4、理清課文脈絡。
留詩——斟酌——沖撞——改詩
(發生)——(發展)——(高潮)——(結局)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讀,說說讀后知道了些什么。
2、簡介賈島。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賈島的一些情況有所了解,以便在下一步精讀課文時深刻理解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
四、作業
1、聽寫生字詞。
2、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抓住關鍵詞句深入理解賈島斟酌用字時的專注,能說出“推敲”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重難點
能抓住關鍵詞句深入理解賈島斟酌用字時的專注,理解“推敲”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講故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回顧: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我們能從這個故事中感受到什么?
2、隨機導入。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讀悟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再說說自己從文中知道了些什么,理由是什么;有什么疑惑就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2、學生匯報。
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和疑問進行梳理,引導學生抓住重點交流、探究。
(由“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看出李凝居住的地方偏僻;由“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沉睡的小鳥。”知道李凝居住的地方特別幽靜;由“拜訪”“找了好久”等知道賈島與李凝的友誼非同一般。)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讀自悟,體會賈島創作《題李凝幽居》的意境;培養學生的質疑和探究能力。]
(二)讀悟第三、四自然段。
1、(課件出示課文題目左側的插圖)仔細觀察,說說圖上表現的事情。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默讀,小聲讀,都行),邊讀邊想,找出描寫賈島斟酌用字時如癡如醉的詞句。
(1)學生匯報自己畫出的詞句,說說自己畫的理由,并試著讀出自己體會到的感情,大家評價。
(2)教師隨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關鍵語句,引導學生透過關鍵詞語體會感情、意境。
注意品味以下句子:
①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進了長安城。
②賈島騎在毛驢上比比劃劃,竟然闖進了儀仗隊中。
a.抓住“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比比劃劃”“竟然”等詞語體會賈島斟酌詩句用字時的入迷;指導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
b.演一演以上兩個句子所描寫的情節。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準確抓住關鍵詞語品味課文的能力;以讀促悟,以演促悟,讓學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讀中加深領悟,在角色表演中深刻體驗。]
3、從“大街上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行人、車輛都紛紛避讓”體會賈島斟酌字眼兒的入迷。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側面描寫中體會賈島斟酌字眼兒的入迷,感受“烘云托月”寫法的妙處。]
(三)讀悟第五、六、七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朗讀賈島和韓愈的對話,注意讀出感情。其他同學評一評,說說自己的見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中體會賈島的真誠態度,從他的真誠中側面體會他闖進儀仗隊是因為斟酌字眼兒太入迷了。]
2、朗讀第七自然段,想一想,說一說:賈島說明原委、誠心請求寬恕后,韓愈和他會有些什么對話?
[設計意圖:從學生關于賈島和韓愈對話的想象中,檢查他們是否領悟到韓愈不但原諒了賈島而且還和賈島一起斟酌;培養學生的想想能力和說話能力。]
3、說說韓愈建議用“敲”字的理由。
(四)讀悟第八自然段。
1、朗讀,在說說自己從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推敲”就是寫詩和作文時斟酌文字。)
(五)說說自己學習課文后有什么感受。
三、拓展延伸。
1、出示古詩《泊船瓜洲》,學生讀后說說“春風又江南岸”中的括號里可以填上那些字,用哪個字最好。
2、課后搜集名人寫文章“推敲”的故事,并和同學交流、分享搜集成果。
[設計意圖:拓展學習空間,用《泊船瓜洲》作者斟酌用字的事例作補充教學,讓學生課后搜集關于寫文章“推敲”的故事,使學生多次感受推敲的好處,強化學生寫文章反復斟酌用字的意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講講《推敲》的故事。
2、能斟酌“拜訪”與“訪問”、“即興”與“即時”、“寧靜”與“安靜”的用法,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
3、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重難點能用自己的話講講《推敲》的故事;能斟酌“拜訪”與“訪問”、“即興”與“即時”、“寧靜”與“安靜”的用法,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導學。
(一)講講故事。
1、朗讀課文,再次感受故事內容。
2、試著按“留詩——斟酌——沖撞——改詩”的思路把故事講給同桌聽。
3、指名講故事,大家評議。盡量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講,如有困難,教師用課件出示提綱給予幫助。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講故事中培養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在評議中培養欣賞能力和評價能力。]
(二)推敲詞語。
1、課件出示:
下面句子中帶點的詞語能換成括號里的詞語嗎?為什么?
(1)一天,賈島去長安城郊外拜訪(訪問)一個叫李凝的朋友。
(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興(即時)寫成的那首小詩……
(3)再說,用“敲”字更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安靜),讀起來也響亮些。
2、逐句斟酌。
(1)反復換詞朗讀,在朗讀中比較,在朗讀比較中領悟。
(2)學生說說自己的見解。教師隨機梳理、引導。
3、小結:推敲,能使我們在寫作文時用詞更準確,所以,平時寫作文我們也要像剛才那樣反復推敲用詞。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比較式朗讀中有所感悟,提高品詞析句的能力,培養推敲詞句的習慣。]
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講講這個故事。
2.了解事情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
3.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難點:
了解事情的經過,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導入新課
賈島去( ),不巧( ),結果留下( )。
返回長安途中,他對詩中( )這個字猶豫不決,結果他沖撞了( )。韓愈最終認為還是用( )好。
二、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了解“推敲”的緣由
過渡:賈島為什么要斟酌“推敲”呢?現在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了1300多年前的唐朝,賈島訪友的那個夜晚。
1.師范讀,學生看圖思考,說說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指導有感情朗讀。
3.賈島訪友不遇,面對此景激發了賈島的創作靈感,寫下了《題李凝幽居》,賈島創作的過程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說就是——“即興”。出示整首詩,學生朗讀,感悟環境的“幽”。
三、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精讀3—7段,了解推敲經過,感悟推敲精神
1.學習賈島推敲部分
師:賈島把詩留了下來。第二天他騎著毛驢返回長安。半路上,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呢?(板書:斟酌文字)
(1)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畫出描寫賈島斟酌“推敲”的句子,抓住關鍵詞語寫寫自己的感受。
(2)出示相關句子,學生交流,匯報。引導學生通過“吟哦”“推”“敲”“不知不覺”“闖進”(板書:一邊…一邊…不知不覺 比比劃劃 闖)體會賈島思考時的投入,感受到賈島認真斟酌字眼的鉆研精神。
(3)此時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賈島?學生結合圖感受賈島的專心、認真、入迷。加動作讀,邊讀邊體會。
(4)再讀3、4段,引導學生找出其它可以體會到賈島的專心、認真、入迷句子。從大街上的表現,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境,從中感受賈島嚴肅認真、鍥而不舍的創作態度。(板書:十分好笑 紛紛避讓)
(5)總結作者通過正側面描寫相結合刻畫人物的方法,并相機板書。
(6)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賈島的字斟句酌,如癡如醉。
2.學習韓愈推敲部分
過渡:賈島騎在毛驢上比比劃劃,沉迷于推敲詩句,竟然沖撞了韓愈的儀仗隊,按照常理,他應該被抓起來,輕則關幾天,重則打板子。路人都不禁為賈島擔心,可是結果呢?
(1)想象人物的身份和當時的情境,三人一小組分角色朗讀5、6自然段,再現當時的場景。
(2)學生練習朗讀。
(3)指名一組分角色朗讀,學生評讀。引導學生韓愈的話讀出責問的語氣,賈島的話讀出請求原諒的語氣。
(4)默讀第7段,畫出韓愈主張用“敲”的理由,同位交流。
(5)引導學生思考用“推”的好處,學生針對“推”“敲”發表不同見解。
①理由一:禮貌,學生想象情境,表演感受。
②理由二:寧靜。聯系上文“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沉睡的小鳥。”體會以響襯靜,使靜更靜,“敲”字的妙處。
③理由三:響亮。師補充說明原因:古人很講究字韻,推的韻母是ui,敲的韻母是ao,所以說“敲”讀起來更響亮些。
(6)后來,這首詩中的“推”就改成了“敲”。(出示詩句,讀詩)
3.走近推敲
(1)故事最終有了一個結局,但是,推敲沒有結束,引讀最后一段。
(2)學了《推敲》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回歸整體——積累拓展,讀寫訓練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推敲的道理,我們不妨立即行動起來,學學賈島推敲課后第4題的詞語。
2.出示課后題,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五、作業設置:
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都像賈島那樣,做學問態度認真,力求完美。你還知道有關推敲的故事嗎?課下搜集有關推敲的故事。
板書設計:
11推敲
即興寫詩 斟酌文字 韓愈解疑
嚴謹認真、鍥而不舍的精神
五年級語文上冊《推敲》教案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請同學們看屏幕,這個字念——推——請同學們做一做推的動作。
再看,這是一個生字,看看拼音,知道它念什么嗎?一起把這個字念兩遍——敲——也來做一做敲的動作。 你們覺得,“推”和“敲”這兩個動作有什么不同嗎?
那么,“推”和“敲”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關于“推敲”這個詞語由來的典故。關于“推敲”這個詞語的由來到底有著一個怎樣動人的故事呢? 齊讀課題——“推敲”,關于這個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下面就請同學們把課文放聲地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指明回答)
二、精讀課文。
這個故事發生在唐朝,距今天有一千多年了。我們知道,唐朝是詩歌最旺盛的時期,出了好多詩人,那么,你還知道哪些唐朝的詩人呢?賈島雖然沒有李白杜甫那么有名氣,但他也是唐朝一位很出色的詩人,也寫了不少很有名的詩。我們在第一單元中就學習了他寫的《尋隱者不遇》這首詩。我們一起背一背。 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一些資料,誰來讀一讀?從這段資料上看,你覺得賈島是一個怎樣的詩人?(認真、一絲不茍······)而《題李凝幽居》這首詩的創作過程就能充分說明這一點。
(出示該詩) 寧靜的夜,明亮的月亮,賈島輕輕叩響了友人家的門,多美的夜色啊!描寫了詩中的景象?(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我們就來讀讀這段話,注意周圍的環境是寧靜的。
除了感受到夜色的寧靜那,你還能從第二小節中感受到什么?
① 賈島尊重他的朋友。 ··小結:賈島深夜訪友不遇,但卻留下了一首優美的小詩,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小詩,邊讀邊想向當時的情景。(板書:訪友不遇 即興成詩) 同學們,訪友不遇即興成詩這是故事的發生,下面我們來看看故事是怎樣發展的。
先看小組學習單(課件出示1.自讀課文3-6小節,想一想,賈島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并勾畫出相關的語句。
2.自學完畢后,在小組內按序交流自己的觀點) 誰先來用一個詞來形容賈島?(嚴謹、認真)
②小組交流 A:“賈島騎著毛驢······長安城” 誰來學一學賈島當時的樣子? 真是惟妙惟肖,此時的加到完全沉浸在詩的意境中了,簡直是如癡如醉,因而進了長安城都不知不覺,我們一起讀讀這一段,邊讀邊體會賈島推敲詩句如癡如醉的狀態。
B:“大街上······好笑。” 旁人的反應反襯了賈島的沉醉,想象一下,上安街上的人會怎么想怎么說?
C:竟然闖進了儀仗隊中。
“竟然”闖入的是韓愈的儀仗隊,當時漢語就在京城做官,同學們有沒有在電視上看過古代官員的儀仗隊,誰來說說? 正如文中所提到的,誰來讀讀? 韓愈在京城做官,他的出行是何等的威風,難怪行人車輛紛紛避讓,而賈島并非有意作對而是——沉迷于詩,忘乎一切。 同學們,盡管人們在笑話賈島,可是他毫不在意,旁若無人,依然如癡如醉地推敲著,此時此刻,他在“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須”中斟酌,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界中苦吟著,只有這樣他才會在“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中快樂著,這就是苦吟詩人賈島推敲詩句的情景,我們一起有感情朗讀這一段。 讀完這一段,你有什么想說的? 賈島為了一個字,在癡心斟酌,這就是故事的發展。
③同學們,賈島在不知不覺中沖撞了韓愈的儀仗隊,請求韓愈寬恕,故事就此進入了。(出示:沖闖儀仗,請求寬恕())
那么,韓愈寬恕賈島了嗎?誰來朗讀第7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嗎? 那韓愈主張用“敲”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讀讀韓愈說的話。(出示)
韓愈真不愧是一位的詩人!他從兩個方面幫助賈島分析用“敲”字更好些,其中的第二條理由是“用‘敲’字更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讀起來也響亮些”。那么,韓愈為什么會這樣說呢?我們先來看“推”和“敲”這兩個字的音節,它們都讀第一聲,為什么讀“敲”要響亮些呢?其實,古人是很講究音韻的,“推”的韻母是“ui”,“敲”的韻母是“ɑo”,當然后者讀起來要響亮些了。月夜的“寧靜”是無聲的,而“敲”字讀得響亮,用有聲襯托無聲,這叫反襯,更加顯現出環境的安靜。 下面我們讀讀韓愈說的那番話,再讀讀這兩句詩,來細細地推敲用“推”和“敲”的不同效果。
同學們,韓愈經過思索認為用“敲”字好,賈島聽了連連點頭,表示贊同。這是故事的結局。(出示:韓愈表態,賈島點頭(結局)) 讀到這兒,大家都知道了“推敲”這個詞語的由來了吧。那么,什么叫做“推敲”呢?請大家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同學們,“推敲”這個故事,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呢?請現場的老師組織同學們聯系課文內容來討論交流這個問題。
四、講述故事
同學們,“推敲”這個故事耐人尋味,給人啟迪,我們每個同學都應該會講這個故事。下面我們就來練習講這個故事,看誰能把這個講得很精彩。那么,怎樣才能講好這個故事呢? 是的,要想講好這個故事,先得要把課文讀熟,使賈島和韓愈的形象在我們的腦子里鮮活起來。下面就請同學們朗讀課文。 課文讀熟了嗎?讀熟了課文,就請同學們根據下面的提綱來試著講這個故事,在講的過程要注意有順序、有重點,盡量用上文中的語句。 夜深訪友 留詩相贈(發生)
為了一字 癡心斟酌(發展) 沖撞儀仗 請求寬恕() 韓愈表態 賈島點頭(結局)
下面我們來聽一個同學來講這個故事,請大家注意聽,看她講得怎么樣? 這位同學的故事講得十分精彩,希望同學們課后再練一練,然后把它講給別人聽。
五、鞏固延伸
同學們在賈島推敲詩句的故事中,我們知道了做事要一絲不茍堅持不懈。下面我們也來學者賈島推敲一下詞語的使用。
“訪問”與“拜訪”:“訪問”是有目的地去探望并跟他談話。
“拜訪”也是訪問,但對被訪問者包含了敬意,是禮節性的訪問。用“拜訪”說明賈島對李凝充滿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訪問”。
“即時”與“即興”。
“即時”是立刻的意思。“即興”是指對眼前情景有所感觸,臨時發生興致而創作。用“即興”說明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一詩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的。
“寧靜”與“安靜”。
“寧靜”指環境很安靜,表示靜的程度較深。
“安靜”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用“寧靜”能準確地描寫出月夜特定環境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