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教案設計(精選15篇)
《元宵節》教案設計 篇1
教學內容:“元宵節”為主題,兩篇主體課文和一片自讀課文,安排了識字、寫字等基礎知識的學習,設計了筆順指導、擴詞、造句、積累偏旁及口語交際等語文活動。
教學目標:
1、認字25個,寫字16個。
2、復習看拼音識字。學習方框、火字旁、目字旁。學填常用偏旁表。
3、用“圓、燈、年”組詞。用“覺得”造句。續編燈謎。
4、背誦《元宵節》,初步認識對聯。
5、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地習俗,體會親情、友情,更加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加強朗讀訓練,初步建立生字的音、形、義之間的聯系。
教學難點:了解農歷正月十五的中國的傳統習俗,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等
教學時間:6-7課時
第一課時 元宵節
教學目標:認識10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得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認識10個生字。
教學難點:認識10個生字,并能正確流利得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方法:聽讀法。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節日嗎?在這個節日里我們都干些什么?吃些什么?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首詩《元宵節》。
教學新課:
一、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師范讀課文,生用手指課文,聽清字音。
2、 學生練讀課文。
(1)自己讀。
(2)同座互讀。
(3)指名讀。
窗外/月兒/圓又遠,
全家/歡聚/吃湯圓。
正月/十五/元宵節,
家家/戶戶/慶團圓。
3、 學習生字。
宵 節 窗 圓 吃 湯 正 戶 慶 團
(1) 以小組為單位在識字小先生的帶領下認字。
(2) 師指導認識方框兒。
(3) 誰愿做小老師。
(4) 生字組詞接力游戲。
二、 背誦課文。
1、 自己背。
2、 開火車背。
總結:這節課我們學得真棒!
板書設計:
元宵節
窗外/月兒/圓又遠,
全家/歡聚/吃湯圓。
正月/十五/元宵節,
家家/戶戶/慶團圓。
宵 節 窗 圓 吃 湯 正 戶 慶 團
教學回顧:這節課同學們能認真讀課文,讀的有感情,并能背誦。基本上都能掌握認識的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會認、會寫本課生字
2、 學習偏旁“方框”
教具:
生字卡片、幻燈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激趣: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兒歌《元宵節》,誰能把這首兒歌讀給同學們聽,也可以試著背一背。
2、 檢查生字的讀音并組詞
用多種形式讀字音:指名讀、開火車、集體讀、學生A讀字音,學生B組詞
二、 識字、寫字:
1、分小組自學,然后匯報:
學生A:按結構進行分類學習。“節”是上下結構的,“歡”“吃”是左右結構的,“慶”是半包圍結構的,“圍”是全包圍結構的……
學生B:“節”的偏旁是“草字頭”……
學生C:正的筆順是: ……
學生D:我會給節組詞:“節日”……
2、重點直到“歡、吃、團”三個字,請學生當小老師
歡 “又”字旁的最后一筆是點,第四筆是橫鉤,書寫時左寬右窄
吃 “口”字旁要寫的小,最后一筆是橫折彎鉤注意區別“ ”
團 寫方框時注意距離天字格上下、左右距離要相等
3、課件顯示生字結構筆畫
三、 范寫生字、個別指導
四、課堂作業:
1、 完成拼音田字格
2、 寫出帶下列偏旁的字并組詞
五、 教學回顧:
本課掌握較好,“團”字書寫還要加強練習。加強說話練習。
《元宵節》教案設計 篇2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伴隨著新學期的腳步款款而來,為了讓孩子們從家庭到幼兒園后,繼續感受濃厚的節日氣息。我們開展了元宵節系列主題活動。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們了解元宵節這一習俗,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并從活動中感受自己動手制作花燈、賞花燈、猜燈謎、做元宵、吃元宵的快樂。
活動初我們就向孩子們介紹了元宵節的有關知識,讓孩子們了解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來歷、食俗、民俗等。首先我們布置了室內外的環境,環境是幼兒教育的優良老師之一。于是,我們針對孩子們所處的環境——幼兒園和教室,進行了布置和裝飾。我們提供了一些花燈圖片和廢舊材料供父母們參考,鼓勵父母和幼兒在家利用廢舊材料共同制作花燈。我們班每個孩子都精心制作了花燈,有的孩子還制作了兩盞花燈。以前過節都是買花燈今年是自己親手制作花燈顯得更有意義,看著這些懸掛著的各式各樣、各種材質的花燈,孩子們很有成就感也很喜歡呢。我們在教室還進行了折紙活動,根據步驟圖用手工紙教授孩子們折燈籠,接著進行裝飾,布置在教室的“賞花燈”主題墻面上。這些漂亮的花燈使幼兒園和教室呈現出一片節日的氣氛。
接著我們給花燈貼上燈謎在幼兒園布置花燈展,事先我們在教室就請孩子們猜燈謎,孩子們很有興趣。然后父母們帶著孩子在園內一起賞花燈、猜燈謎更增添了節日的歡快氣氛。我們也是第一次進行這樣的猜燈謎活動,在尋找燈謎中,我們考慮到選擇一些簡單易懂的燈謎供孩子們去猜。
最后終于在本周五進行了搓元宵活動,孩子們對這項活動更是滿心期待呢,時不時地問我:“老師,我們什么時候搓元宵呀。”孩子們升入到大班,所以加大難度,我們這次要搓有餡的元宵。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孩子們迫不及待地開始搓湯圓。別看這個小湯圓可不好搓哦,元宵粉很容易就裂開,特別是放入餡后再搓圓更是有些難度。孩子們可不怕困難,很有耐心的搓,我們指導孩子與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參與完成搓元宵的活動。請父母幫助孩子觀察了煮元宵的過程,感知滾動、沉浮等生活、科學常識,最后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是滿心歡喜。
在元宵節系列活動中,不管是孩子還是父母、老師都感受到了節日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活動的'每個環節都充滿了父母們、孩子們和老師們的智慧和心血,少不了每個人的努力和力量。我們引導孩子在幸福與歡樂之時,感受到了元宵節喜氣洋洋的氣息,體驗民俗節日的情趣。并能通過音樂、美術等藝術手段真切自然的地表現元宵節濃厚的歡樂氣氛。通過二周的元宵節系列活動,孩子們對元宵節的了解增多了,了解湯圓(元宵)代表著一家人團圓,也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并從活動中感受自己動手制作花燈、猜燈謎、做元宵和自己嘗元宵的快樂。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相信會成為孩子們成長道路上一段寶貴的經歷,幼兒園也會多多開展這樣的活動,真正做到讓孩子們在做中學、游戲中學、生活中學習。
希望父母們主動參與,并提出好的建議,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而努力!
《元宵節》教案設計 篇3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伴隨著新學期的腳步款款而來,為了讓孩子們從家庭到幼兒園后,繼續感受濃厚的節日氣息。我們開展了元宵節系列主題活動。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們了解元宵節這一習俗,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并從活動中感受自己動手制作花燈、賞花燈、猜燈謎、做元宵、吃元宵的快樂。
活動初我們就向孩子們介紹了元宵節的有關知識,讓孩子們了解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來歷、食俗、民俗等。首先我們布置了室內外的環境,環境是幼兒教育的優良老師之一。于是,我們針對孩子們所處的環境——幼兒園和教室,進行了布置和裝飾。我們提供了一些花燈圖片和廢舊材料供父母們參考,鼓勵父母和幼兒在家利用廢舊材料共同制作花燈。我們班每個孩子都精心制作了花燈,有的孩子還制作了兩盞花燈。以前過節都是買花燈今年是自己親手制作花燈顯得更有意義,看著這些懸掛著的各式各樣、各種材質的花燈,孩子們很有成就感也很喜歡呢。我們在教室還進行了折紙活動,根據步驟圖用手工紙教授孩子們折燈籠,接著進行裝飾,布置在教室的“賞花燈”主題墻面上。這些漂亮的花燈使幼兒園和教室呈現出一片節日的氣氛。
接著我們給花燈貼上燈謎在幼兒園布置花燈展,事先我們在教室就請孩子們猜燈謎,孩子們很有興趣。然后父母們帶著孩子在園內一起賞花燈、猜燈謎更增添了節日的歡快氣氛。我們也是第一次進行這樣的猜燈謎活動,在尋找燈謎中,我們考慮到選擇一些簡單易懂的燈謎供孩子們去猜。
最后終于在本周五進行了搓元宵活動,孩子們對這項活動更是滿心期待呢,時不時的問我:“老師,我們什么時候搓元宵呀。”孩子們升入到大班,所以加大難度,我們這次要搓有餡的元宵。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孩子們迫不及待的開始搓湯圓。別看這個小湯圓可不好搓哦,元宵粉很容易就裂開,特別是放入餡后再搓圓更是有些難度。孩子們可不怕困難,很有耐心的搓,我們指導孩子與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參與完成搓元宵的活動。請父母幫助孩子觀察了煮元宵的過程,感知滾動、沉浮等生活、科學常識,最后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是滿心歡喜。
在元宵節系列活動中,不管是孩子還是父母、老師都感受到了節日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活動的每個環節都充滿了父母們、孩子們和老師們的智慧和心血,少不了每個人的努力和力量。我們引導孩子在幸福與歡樂之時,感受到了元宵節喜氣洋洋的氣息,體驗民俗節日的情趣。并能通過音樂、美術等藝術手段真切自然的地表現元宵節濃厚的歡樂氣氛。通過二周的元宵節系列活動,孩子們對元宵節的了解增多了,了解湯圓(元宵)代表著一家人團圓,也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并從活動中感受自己動手制作花燈、猜燈謎、做元宵和自己嘗元宵的快樂。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相信會成為孩子們成長道路上一段寶貴的經歷,幼兒園也會多多開展這樣的活動,真正做到讓孩子們在做中學、游戲中學、生活中學習。希望父母們主動參與,并提出好的建議,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而努力!
《元宵節》教案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元宵節的民俗風情。
3、了解元宵節的風俗,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喜歡過節嗎?這是什么節?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放元宵節動畫)
2.那天,你們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和誰在一起?(指名說)誰能照樣子再說說!(板書課題:元宵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老師這兒有一首兒歌,能把元宵節的歡慶場面都表現出來,現在就讀給大家聽!(范讀)
2.大家想讀嗎?自己試一試!并注意哪個音節出現的次數最多。
3.找一找,yuán都藏在哪些詞里?(指名說)用筆把它們圈起來!然后四人一組,互相幫助,試讀這些詞。
4.指名讀,大家一起試一試!(屏顯:元宵節 湯圓 團圓 圓又圓)
5.給“圓”字開花,了解“圓”的意思,滲透“團圓”含義。
6.反復認讀,強化識字。自由帶拼音讀→師指字(屏顯)學生讀→同桌互相檢查、正音→去掉拼音自由讀課文→隨機指字讀
7.四人一個小組,把你識字的方法、竅門說一說。
8.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識字情況,并進行擴詞、說話練習。
9.滲透“元宵節”的來歷,創設意境,“送生字寶寶回家”。(屏顯:學生喊出生字寶寶的名字,認對后生字寶寶歸位)
10.游戲:“摘燈籠”。(想一想,本課生字都會認了,再舉手“摘燈籠”。)
11.“開火車”讀詞卡,為朗讀兒歌做準備。
三、指導朗讀
1.自由讀兒歌。
2.學生讀,學生互評。
3.師范讀,引導學生有節奏地讀。
4.同桌互讀。
5.今年的元宵節過得怎樣?你能用一個詞來表達嗎?(學生自由發言)讓我們把這種心情帶入課文再讀一讀!
6.剛才在讀課文的時候,你想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邊想邊讀)
7.請讀得最有感情的同學上臺表演。(創造性地朗讀)
8.還有哪些有趣的活動也在今天舉行?(拓展學生思路)
9.讓我們把美好、團圓、幸福、有趣的元宵節讀出來吧!(想讀的同學可以站起來,能背的同學就背)
四、創新拓展
1.我們*還有哪些傳統節日?你能用這樣的句式給大家說一說嗎?
2.有一個節日,和元宵節很像,月兒也是圓圓的,你能猜出是哪個節日嗎?
3.如果我們把《元宵節》改成《中秋節》,你覺得行嗎?試一試!
看花燈
教學目標:
1、認字15個,寫字畫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元宵節、鬧花燈的熱鬧景象培養學生想像力,激發民族自豪感。
4、句式訓練,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元宵節》,大家來說說元宵節人們在干什么?(吃湯圓)“湯圓”的“圓”是什么意思?(團圓的意思)既然大家都團圓了,咱們再一起去看看元宵節最好玩的花燈吧!(好)(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三、認識字詞
師:下面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走進花燈的世界吧!(生齊讀課文)
1.看第一盞花燈,認識“金”、“吐”、“泡”。
(師出示詞語卡片“金魚”,先認“魚”,再讀文中句子,認“金魚”這個詞,最后認“金”字。)
2.看第二盞花燈,認“眨”、“睛”、“猴”。
(師“眨眼睛”,并讓學生認真觀察,進行討論。)
3.看第三盞花燈,認知“走馬燈”。
4.看第四盞花燈。
5.小結。
四、熟讀課文
1.教師領讀課文。(提醒學生“吐”“眨”“追”“立”這四個字要讀重音。“真”要拖長音。)
2.生練讀課文。齊讀。教師指導后再讀。挑戰讀。
五、再認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組為單位認讀,評出“優勝小組”。
2.指名認讀生字卡片,評出“優勝個人”。
3.全班齊讀生字卡片。
六、布置作業
發揮想像力,把自己喜歡的花燈畫下來。明天我們比一比,看誰的花燈最好看。
《元宵節》教案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認字:認識10個生字,進行滲透性識字。寫字:書寫8個生字。
2.復習看拼音識字,學習多音字“正”。
3.學習偏旁:方框。
4.有節奏地朗讀課文,并會背誦。
5.進行熱愛我國傳統文化,重視家人親情和親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愫的滲透教育,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1.繼續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2.感悟兒歌的情感,并有節奏地讀出來。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元宵節”的資料。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說說過春節的時候,你覺得最快樂的事是什么?
① 同桌互相說一說。
② 大聲講給同學聽。
2.出示元宵,這是什么?前些日子我們剛剛過了什么節?(元宵節)
3.你們對元宵節有什么了解?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得名,是因為其民俗活動在每年陰歷的第一個月(元)月十五日夜(宵)舉行。元宵節還叫“燈節”。正月十五夜,街上到處火樹銀花。五彩繽紛的花燈上有各種謎語,供人們觀賞和猜測。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團圓、甜蜜之寓意,象征全家團團圓圓,和睦幸福,象征各民族的大團結。)
4.你們還記得今年的元宵節是公歷的幾月幾日?世界上還有哪些地方的人們過元宵節?
點評:
① 元宵節是每個孩子都有的經歷,而且剛剛過去,記憶猶新。課堂開始就由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新課,拉近了學生與課堂的距離,使學生很快融入到課堂學習中。
② 學生通過自己查找元宵節的資料,從而培養動手、動腦收集資料的能力。
③ 學生通過元宵節的經歷,可以感悟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體會家人團聚的親情可貴。
二、師生共同參與探究
(一)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在不認識的字下面點點兒。
2.老師大聲讀課文,你們做好指讀姿勢,會讀的同學可以小聲跟著讀。
3.同桌互相幫助,要求:不會的字請同桌幫助。
4.自己練習讀兒歌。
5.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指名學生讀,學生評價。)
點評:在評價過程中培養學生面對面地進行評價,體現了課堂上師生、生生都是平等的。
(二)學習生字
1.元宵節雖然過去了,但是老師還是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元宵”,請大家品嘗。
我帶來的元宵可不是那么容易吃到的,請你們先把“元宵”背后的字學會了,才能品嘗到元宵的味道。(同學們認識的讀讀就行,把較難的字貼在黑板上。)
2.在課文中讀一讀大家都認識的生字。(出示課件)
點評:測查學生對本課生字的已知情況,從學生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的已有經驗,進行有效的教學。
另外,采用“元宵”進行測查,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方法記憶這些較難的生字。
4.反饋學生中出現的問題。
剛才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有兩個字問題較大。(出示:“吃”、“團”)
請小老師教學生字,說一說記憶這些生字的好方法?
5.認識新偏旁:方框兒
與“團、圓”二字相結合,說明其表示“圍起來”的意思。
(三)觀察田字格,看一看這些字是怎樣占格的。
1.自己觀察“團、歡”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導書寫。
3.學生獨立書寫生字。
三、游戲
摘燈籠的游戲。
方法:能正確讀出并能組詞的同學可摘到小燈籠。
附:板書設計
1.元宵節
《元宵節》教案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認字15個,寫字畫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元宵節、鬧花燈的熱鬧景象培養學生想像力,激發民族自豪感。
4、句式訓練,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元宵節》,大家來說說元宵節人們在干什么?(吃湯圓)“湯圓”的“圓”是什么意思?(團圓的意思)既然大家都團圓了,咱們再一起去看看元宵節最好玩的花燈吧!(好)(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三、認識字詞
師:下面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走進花燈的世界吧!(生齊讀課文)
1.看第一盞花燈,認識“金”、“吐”、“泡”。(師出示詞語卡片“金魚”,先認“魚”,再讀文中句子,認“金魚”這個詞,最后認“金”字。)
2.看第二盞花燈,認“眨”、“睛”、“猴”。(師“眨眼睛”,并讓學生認真觀察,進行討論。)
3.看第三盞花燈,認知“走馬燈”。
4.看第四盞花燈。
5.小結。
四、熟讀課文
1.教師領讀課文。(提醒學生“吐”“眨”“追”“立”這四個字要讀重音。“真”要拖長音。)
2.生練讀課文。齊讀。教師指導后再讀。挑戰讀。
五、再認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組為單位認讀,評出“優勝小組”。
2.指名認讀生字卡片,評出“優勝個人”。
3.全班齊讀生字卡片。
六、布置作業
發揮想像力,把自己喜歡的花燈畫下來。明天我們比一比,看誰的花燈最好看。
《元宵節》教案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進行“宵、節、窗、圓、吃、湯、正、戶、慶、團”的滲透性識字。學習生字“節、歡、吃、正、五、戶、慶、團”的書寫。
2.復習看拼音識字,學習多音字“正”。
3.學習偏旁:方框。
4.有節奏地朗讀、背誦《元宵節》。
5.進行熱愛祖國傳統文化,重視家人親情和親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愫的滲透教育,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
教學準備:1.布置預習,讓學生收集有關“元宵節”的資料。2.相關課件制作。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
1.說說:過春節時你感到最快樂的經歷,讓大家感受到你的快樂。①先隨意對身邊的伙伴說,再鼓勵自愿說給大家聽。②大聲說出自己的心情:“春節真快樂!”
2.背一首以前的兒歌,要求有節奏、好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訓練口語表達,為背誦作一定的準備。)
二、教學活動。
1. 匯報資料收集成果。①學習小組進行資源共享,感受課前準備活動:收集資料的快樂。②匯總資料,由代表發言:我了解到的“元宵節”。③了解概念:“農歷”、 “正月”、“傳統習俗”、“團圓”、“燈謎”。④適當小結: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一起賞月、吃湯圓。還有元宵燈會,猜燈謎等傳統游藝活動。元宵節還叫“燈節”。⑤提問:中國賞月、家人團圓的節日還有哪個?在傳統習俗上有些什么不同? 答: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
(培養學生動手、動腦收集資料的能力;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家人團聚的親情可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
2.閱讀大比拼。①自讀課文。要求:注意坐姿正確;眼睛和書本保持一定的距離;把不會的字圈出來。
②互幫互助小組學習。要求:虛心請教、學習識字;當當小老師,主動幫助同學學習;讀通讀順課文。
③拼音識字大比武。要求:出示標注拼音的生字“宵、節、窗、圓、吃、湯、正、戶、慶、團”,拼讀準確,速度快。 獎勵:“一級棒”獎章。
④朗讀爭冠。要求能讀出兒歌的節奏來。 獎勵:“頂呱呱”獎章。
(通過教學活動環節,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完成兒歌學習任務。)
3.拍手朗讀,感受節日的快樂。窗外/月兒/圓又圓,全家/歡聚/吃湯圓。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慶團圓。(加強朗讀練習)
三、愉快學習新知識。
1.認識新偏旁:方框兒。 與“團、圓”二字相結合,說明其表示“圍起來”的意思。認識偏旁表。
2.掌握多音字“正”,讓學生分別用常用讀音四聲和本課讀音一聲組詞。 獎勵:“小機靈”獎章。
3.學寫新字。①認真觀察生字書寫“節、歡、吃、正、五、戶、慶、團”。
② 作重點指導:a提醒學生注意“歡”字第四筆是橫鉤,不是橫折。b示范“吃”字書寫,用紅筆標出第五筆,第六筆。請學生說說這兩筆為什么用紅筆標出來?使學生知道第五筆是橫。和“歡”寫的橫鉤不一樣,第六筆的橫折彎鉤起筆應寫在田字格的正中。c請學生說說“團”字是什么結構?什么偏旁?怎么寫好看?使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知道“團“字是方框作偏旁的全包圍結構的字,寫方框時應注意距田字格上、下、左、右的距離要相等。 (掌握本課基礎知識點)
四、教學延伸。
1.學習了這課后想不想過“元宵節”?查一下今年的元宵節是公歷的幾月幾日?你知道世界上還有哪些地方的人們過元宵節嗎?
2.收集燈謎,做做花燈。
3.練習正確書寫生字。(教學鞏固,為下一課學習作鋪墊。)
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學生好動,愛游戲。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培養一定的學習能力,感受與人相處、共同成長的快樂。在教學活動中享受語文學習、知識增長的樂趣。學生反饋、教學效果較好。同時,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元宵節》教案設計 篇8
教案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感受過節的愉悅心情。
2、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花燈,并講述一個。
3、發展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活動背景: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后,孩子們紛紛跟著大人前去公園參觀燈會。
教案準備:
1、物質——每人準備一盞花燈,上面貼有一則。小獎品若干。
2、知識——有過過節的生活體驗。
活動進程:
一、導入開門見山引入主題:正月十五鬧花燈,賞燈猜謎就是我們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
二、展開
1、賞燈活動。
(1)幼兒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教師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花燈的形狀、顏色、名稱及特別之處等等。
(2)請幾名介紹有特色的幼兒給大家介紹自己的花燈。
2、猜謎活動。
(1)教師將幼兒分成兩組,A組持有花燈和獎品,并給B組幼兒念,B組來猜燈謎,猜中了即得到獎品。教師講清玩法后,幼兒自愿展開。(根據時間進行交換)
(2)集體講述自己猜謎的情況:誰猜中了我的燈謎?我自己猜中了幾個燈謎?
(3)集體將難猜的燈謎找出來,大家一起猜,或帶回家請爸爸媽媽幫助猜。
三、結束
將A組和B組得到的獎品比一比,看哪隊勝利了?鼓勵幼兒將自己猜到的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來猜一猜。
《元宵節》教案設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的傳統節日,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習俗。
2、能運用揉,搓,團圓,包餡等技能做元宵。
3、品嘗元宵的不同味道,體驗勞動的快樂。
4、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元宵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重點難點
能運用揉,搓,團圓,包餡等技能做元宵。
活動準備:
1、有關元宵節的錄相。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燈
4、黑芝麻,豆沙,五仁餡若干分別盛在小碗內,和好糯米粉并分成小團,干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臺布,盛元宵的容器皿。
6、歡快的慶新年樂曲
活動過程
一、觀看“元宵節”錄相,并引出主題。
1、小朋友們從錄相中看到了什么?(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放煙花)引出元宵節的習俗。
2、教師講解“元宵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元宵節”是*的傳統節日。
3、介紹“元宵節”的習俗是吃元宵,元宵又叫湯圓,它象征著全家團圓,生活幸福甜美。
二、學做元宵。
1、小朋友們吃過元宵嗎?(吃過)吃過什么餡的呢?(有五仁,豆沙,黑芝麻)小朋友們真厲害吃過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來看看老師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請小朋友來嘗一嘗(幼兒挨個品嘗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說出其口味)。
2、元宵是什么形狀的啊?(圓形的)你們想不想自己來動手做元宵呢?(想)
3、認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團,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餡。
4、觀察教師做元宵:先將小團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團圓,再挖坑,然后把餡放在中央并包起來,最后再把它團圓。
5、讓幼兒自己動手做元宵,根據教師講解的.做元宵時的重要細節:揉,搓,團圓,挖坑,包餡。并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餡料,最后將做好的元宵整齊的排列在容器皿中。
(小結:讓幼兒了解元宵的形狀,顏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時能運用揉,搓,團圓,挖坑,包餡等技能制作元宵。)
三、品嘗元宵,體驗勞動的'快樂。
1、教師出示花燈,讓幼兒跟隨音樂玩舞花燈,猜燈謎游戲。
2、煮元宵的同時教師把碗,勺擺放好,幼兒洗手。
3、幼兒品嘗元宵,互相說說此時心里的感受,體驗勞動的快樂。
《元宵節》教案設計 篇10
之二
第一課時
一、談話。請學生談談前一天晚上參加燈展活動的收獲。
長見識,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適當小結: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一起賞月、吃湯圓。還有元宵燈會,猜燈謎等傳統游藝活動。元宵節還叫“燈節、上元節”。(培養學生動手、動腦收集資料的能力;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家人團聚的親情可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
讀課文,說說自己是怎么理解課文的,里面不認識的字是怎么學會的。
二、學習生字。
1 交流學習方法。認識新偏旁:方框兒。與“團、圓”二字相結合,說明其表示“圍起來”的意思。
2 把自己認得不熟的字挑出來,記一記,再請同桌幫忙考一考,熟練識記。
3 小組長當小老師,考考本組同學,搶答,抗稅認得熟練。
4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快速認讀,然后練習組詞。
5 多音字分辨。讀一讀這些話,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1)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2)他正在吃早飯。
三、總結識字成就,激勵學生讀好兒歌,背誦兒歌。
師:大家這么快就認了這么多字,還能組那么多詞,真了不起。我們再來比一比,看誰能把課文讀得特別好聽,有感情。
1 自己試著讀一讀。再指名讀,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讀的時候心情怎樣?想到了什么?(說一說元宵節全家團圓的情景)(教給學生邊讀邊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讀得繪聲繪色)
2 同桌互相聽對方朗讀,評價,說說哪里讀得好,哪里還需要改進。(學習用心傾聽別人的朗誦、正確評價別人。)
3 試著背誦兒歌,同樣要有感情。分小組、男女生背誦。
四、質疑:學完課文,你還想知道些什么?你想知道世界上還有那些國家的人過元宵節嗎?你還知道那些節日?回家在日歷上找一找,和同學交流。
第二課時(主要任務:學寫生字)
一、詞語接龍游戲。
如:團——團圓——圓球——皮球------
二、說說自己了解到的節日及其含義。
三、認讀生字,主要針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加強復習。
四、指導學生寫生字。
五、作業 :收集燈謎、對聯,小組合作,辦一份手抄報。
>
《元宵節》教案設計 篇11
一、設計意圖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其賞燈、猜燈謎、吃元宵等活動寄托著人們的美好祝福和愿望。《綱要》指出幼兒園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我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熟悉的生活人手,整合多種活動形式,充分利用社區、家庭、同伴資源,加深幼兒對傳統燈節的認識,體驗燈節的樂趣。
二、環境與資源
1、教師帶幼兒外出參觀街上的節日環境,師幼共同收集花燈,布置成“各種各樣的花燈展”。
2、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元宵節的風俗活動、傳說故事,布置成“元宵節到了”專欄。
3、請幼兒帶來自己的花燈,陳列在角色區里。
4、師幼共同收集小紙盒、小蛋糕盒等立體廢舊物品,放在手工區里,準備制作花燈用。
三、區域活動設計
美工區
材料:彩筆、紙等。
內容與要求:能畫出見國的花燈或自由表現出自己設計的花燈。
材料:備種小紙盒、彩紙、膠槔、彩筆、剪刀、皺紋紙等。
內容與要求:能用廢舊材料大膽地進行制作話動。
材料:彩泥、墊板芍。
內容與要求:能用彩泥塑造花燈。
材料:包裝紙、雙面膠、禮品盒E的絲帶等。
內容與要求:能包裝自己收集來的謎語,以作“藏寶”用。
材料:彩泥、陶土、紙屬等。
內容與要求:能用紙屑做出各種“餡”的“元宵”。
音樂區
材料:磁帶、打擊樂器。
內容與要求:邊聽音樂邊為音樂伴奏。
材料:老奶奶、老爺爺等的人物面具。
內容與要求:根據歌曲內容分角色表演,并嘗試自編歌詞。
角色區
材料:花燈大賣場、特色元宵專賣。
內容與要求:學會介紹、推銷花燈和元宵。
語言區
材料:收集謎語、猜謎語。
內容與要求:能互相說謎面、猜謎語、
生活區
材料:米面、餡。
內容與要求:能自己動手做元宵,大家一起品嘗。
體育區
材料:花燈、繡球、獅子面具(頭飾)。
內容與要求:嘗試玩舞龍燈、舞獅子等講戲,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四、活動內容
參觀活動:元宵節到了
《元宵節》教案設計 篇12
之三
北京市海淀區二里溝中心理工附小 苑 偉
教學設想:
《元宵節》是小學語文第二冊(北師大版)第一單元第一篇主體課文。根據教材及學生年齡特點,我在教學本課時,做了如下設想:
一、充分利用教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之所以把《元宵節》這一主題安排在第一單元,一是從時間上看,剛剛過完春節、元宵節時間相隔不遠,可調動學生相關的情感體驗,從而對學習內容產生親近感;二是從國情上看,元宵節具有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而且相關活動都是兒童喜聞樂見的,有朗朗上口且生動有趣的詩歌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使學生初步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節目——元宵節的習俗,同時體會親情、友情、更加熱愛生活。我在設計導入 新課這一環節時,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的開始,我先請同學們說說在過春節時,你感到最快樂的事情,讓大家共同感受一下你的快樂。由于學生們有這樣的親身體驗,積極性很容易就被調動起來,當有學生談到元宵節或有關團圓等內容時,就請學生們延續這一話題,請大家講一講關于元宵節的知識(這是課前,同學們已收集好的資料,這時講給同學聽)。在了解了元宵節的知識后,請大家回憶今年的元宵節在公歷的幾月幾日,由此導入 新課,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兒歌《元宵節》。在學習這首兒歌時,學生們會帶著“元宵節”的這種情感體驗進行學習,應該具有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利用教材訓練學生有節奏的朗讀課文
《元宵節》是一首兒歌,全詩4句28言,其中1、2、4句押韻,韻腳全都押在“圓”字上,詩句節奏明快,語言樸素,瑯瑯上口,孩子們讀起來倍感輕松歡快,是朗讀訓練的好教材。在朗讀時,要讀出節奏來,我采用拍手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在明快的節拍中感受節日的歡樂。
三、充分發揮課堂評價的激勵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互相評價等,都具有激勵功能。它能讓學生體驗進步和成功的愉悅,認識自我的價值,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課堂評價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他們剛剛跨入校門,對于老師、同學的肯定是非常重視的。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大多注了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評價,而忽視了學生間的評價。其時,學生之間的那種評價才是最真實的,有什么就會說什么,用兒童的語言去評價兒童,這樣學生間更容易交流、合作。學生在互相評價的過程中,可以互相幫助,互敬互愛。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進行同學間的互相評價,可能有些難度,那么在開始評價時,教給學生一些評價的方法。多挖掘同學身上的優點,找到自身的差距,對存在的問題,要以建議的形式提出。如:在課堂上學生可以根據同學的發言進行評價,“xx同學讀的特別有語氣,我喜歡你,我要向你學習。”“xx同學,我想幫你補充一點。”“xx同學,剛才你第三個字讀錯了,我來幫幫你。”
教學目標 :
1、識10個生字,進行滲透性識字。學習書寫8個生字。
2、復習看拼音識字,學習多音字“正”。
3、學習偏旁:方框。
4、有節奏地朗讀課文,并會背誦。
5、進行熱愛我國傳統文化,重視家人親情和親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愫的滲透教育,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元宵節”的資料。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 新課
1、說說過春節時,你覺得最快樂的事。
2、出示元宵,這是什么?前些日子我們剛剛過了什么節?(元宵節)
3、你們對元宵節有什么了解?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得名,是因為其節俗活動在每年陰歷的第一個月(元)月十五日夜(宵)舉行。元宵節還叫“燈節”。正月十五夜,街上到處火樹銀花。五彩繽紛的花燈上有各種謎語,供人們觀賞和猜測。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團圓、甜蜜之寓意,象征全家團團圓圓,和睦幸福,象征全民族的大團結。)
4、你們還記得今年的元宵節是公歷的幾月幾日?世界上還有哪些地方的人們過元宵節?
二、師生共同參與探究
(一)、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在不認識的字下面點點兒。
2、老師大聲讀課文,你們坐好指讀姿勢,會讀的同學可以小聲跟著讀。
3、同桌互相幫助,要求:不會的字請同桌幫助。
(二)、學習生字
1、元宵節雖然過去了,但是老師還是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元宵”,請大家品嘗。
我帶來的元宵可不是那么容易吃到的,請你們先把“元宵”背后的字學會了,才能品嘗到元宵的味道。(同學們認識的讀讀就行,把較難的字貼在黑板上。)
2、在課文中讀一讀大家都認識的生字。(出示課件)
3、請同學們用自己方法記憶這些教難的生字。
4、小老師教學生字,說一說記憶這些生字的好方法?
5、認識新偏旁:方框兒
與“團、圓”二字相結合,說明其表示“圍起來”的意思。
(三)、觀察田字格,看一看這些字是怎樣占格的。
1、自己觀察“團、歡”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導書寫。
3、學生獨立書寫生字。
三、游戲
摘燈籠的游戲。
方法:能正確讀出并能組詞的同學可摘到小燈籠。
>
《元宵節》教案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元宵節的民俗風情。
3、了解元宵節的風俗,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喜歡過節嗎?這是什么節?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放元宵節動畫)
2.那天,你們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和誰在一起?(指名說)誰能照樣子再說說!(板書課題:元宵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老師這兒有一首兒歌,能把元宵節的歡慶場面都表現出來,現在就讀給大家聽!(范讀)
2.大家想讀嗎?自己試一試!并注意哪個音節出現的次數最多。
3.找一找,yuán都藏在哪些詞里?(指名說)用筆把它們圈起來!然后四人一組,互相幫助,試讀這些詞。
4.指名讀,大家一起試一試!(屏顯:元宵節湯圓團圓圓又圓)
5.給“圓”字開花,了解“圓”的意思,滲透“團圓”含義。
6.反復認讀,強化識字。自由帶拼音讀→師指字(屏顯)學生讀→同桌互相檢查、正音→去掉拼音自由讀課文→隨機指字讀
7.四人一個小組,把你識字的方法、竅門說一說。
8.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識字情況,并進行擴詞、說話練習。
9.滲透“元宵節”的來歷,創設意境,“送生字寶寶回家”。(屏顯:學生喊出生字寶寶的名字,認對后生字寶寶歸位)
10.游戲:“摘燈籠”。(想一想,本課生字都會認了,再舉手“摘燈籠”。)
11.“開火車”讀詞卡,為朗讀兒歌做準備。
三、指導朗讀
1.自由讀兒歌。
2.學生讀,學生互評。
3.師范讀,引導學生有節奏地讀。
4.同桌互讀。
5.今年的元宵節過得怎樣?你能用一個詞來表達嗎?(學生自由發言)讓我們把這種心情帶入課文再讀一讀!
6.剛才在讀課文的時候,你想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邊想邊讀)
7.請讀得最有感情的同學上臺表演。(創造性地朗讀)
8.還有哪些有趣的活動也在今天舉行?(拓展學生思路)
9.讓我們把美好、團圓、幸福、有趣的元宵節讀出來吧!(想讀的同學可以站起來,能背的同學就背)
四、創新拓展
1.我們中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你能用這樣的句式給大家說一說嗎?(屏顯:______, _______在一起______ 。)
2.有一個節日,和元宵節很像,月兒也是圓圓的,你能猜出是哪個節日嗎?
3.如果我們把《元宵節》改成《中秋節》,你覺得行嗎?試一試!
《元宵節》教案設計 篇14
活動目標:
1、引起幼兒的談話興趣,萌發幼兒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喜愛之情;
2、鼓勵幼兒勤觀察、大膽發言,體驗與同伴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的關于廣饒文化廣場變化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談話的興趣
師:孩子們你們發現咱們的廣饒文化廣場上與以前有什么不同么?
幼兒:廣場上掛了好多的燈籠。
幼兒:有魚燈、還有孫悟空呢?廣場的大柱子上都掛滿了燈籠,還有……
(孩子們的談話欲望調動起來了,他們相互談論著,高興的表情掛在小臉上。)
二、給予幼兒與同伴分享的機會
師:你們觀察的很仔細,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給全班的小朋友詳細的講一講呢?
(孩子們積極的舉手,來前面把自己的新發現與大家分享。)
三、總結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為什么要掛燈籠么?
教師引出元宵節,告訴小朋友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正月十五前后,人們賞燈、猜謎、吃元宵、放煙花等非常熱鬧,激發孩子們晚上和爸爸媽媽一起賞燈的興趣。
《元宵節》教案設計 篇15
主 題: 《元宵節》
——以民族節日為主題的網絡整合式中班教育活動
目 錄
一、 主題的來源
二、 主題教育目標的預設
三、 主題思考網絡的預設
四、 主題活動網絡的預設
五、 主題探究計劃的預設
六、 可利用的教育資源
七、 主題探究活動展開與生成
八、 主題預設網與生成網
九、主題探究活動評價與反思
十、 主題探究活動資料超市
研究方向:民族文化藝術教育研究
主 題 :民 族 節 日 《 元 宵 節 》
--以民族節日為主題的網絡整合式中班教育活動
一、 主題的來源
元宵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民俗節日,每逢元宵節,全國各地的人們會以不同的方式來歡慶這一共同的節日,從而體現了我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主題設計旨在以橫向、縱向;多學科多種形式,多種內容。通過唱歌、舞蹈、兒歌、燈謎、傳說故事、折紙、繪畫、體育游戲等一系列的民間藝術教育活動,讓幼兒加深對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認識,感知元宵節的歡樂、喜慶、祥和的氣氛,了解元宵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培養幼兒愉快的情趣,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從而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幾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主題教育目標的預設
1、情感目標: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幼兒體驗元宵節的快樂,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2、態度目標: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參加集體活動,培養為集體做好事,關心集體的品質。
3、能力目標:通過折疊“移動的花燈”、學習花燈兒歌、組織觀燈猜謎等活動,使幼兒豐富知識經驗,體驗民間習俗和節日歡樂,感知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4、知識目標:知道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元宵節,以及這個傳統節日的來歷、有關的趣事。
5、技能目標:幼兒在學、說、跳、唱中充分感受到過年的喜悅心情,使幼兒萌發科技發展意識,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和傳統藝術的情感,進一步促進幼兒對各種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三、主題思考網絡的預設
吃面葉
踩 高 蹺
四、主題活動網絡的預設
五、 主題探究計劃的預設
1、整體計劃:主題探究進程的預設
談話活動:元 宵節的來歷
收集有關元宵 節的的資料。
參觀燈展
2、周計劃預設
第一 周 教育活動計劃
本周要點 以元宵節為主題組織活動,使幼兒使幼兒豐富知識經驗,體驗民間習俗和節日歡樂,感知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家長工作 請家長帶孩子逛逛燈具店;領孩子參觀元宵燈會,并給予指導。
生活活動
察觀個別幼兒的情緒。引導每個幼兒積極投入活動。1、指導幼兒觀察幼兒園和家中的各種各樣的燈具。 2、教 育幼兒注意午休。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晨間活動 跑步 自選活動 跳繩 欣賞故事 欣賞音樂
學習活動 兒歌
鬧元宵 語言活動
兒歌:
元宵節 認知活動:
觀 燈 會
民俗文化——賞花燈、猜燈謎 數學區:
有趣的圖形
學習活動 語言:
元宵節的故事
民間音樂
賣湯圓 談話:
元宵節趣事
體育
活動
傳花燈
區域活動
區域活動 語言區:猜謎 建構區:玩積木
美工區: 添畫:花燈
益智區:玩橡皮泥 做元宵
美工區:折紙 移動的花燈
學習活動 音樂活動
掛紅燈
民間食品制做——元宵 數學區:
復習7的守恒
區域活動 談話
元宵節趣事
戶外活動 玩大
型玩具
跳繩
扔沙包
玩沙 玩大
型玩具
學習活動
自選區域 音樂活動
律動
敲敲打打
智力游戲
賞燈猜謎 健康活動:
長長和圓圓
自選區域
離園活動 形體訓練,收拾衣物離園。
本周要點 以元宵節為主題組織活動,使幼兒使幼兒豐富知識經驗,體驗民間習俗和節日歡樂,感知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家長工作 請家長給孩子講講有關元宵節的故事,帶孩子逛逛燈具店;領孩子參觀元宵燈會,并給予指導。
生活活動
1、察觀個別幼兒的情緒。引導每個幼兒積極投入活動。
2、指導幼兒觀察幼兒園和家中的各種各樣的燈具。
3、教 育幼兒注意午休。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晨間活動 跑步 區域活動 跳繩 欣賞故事 欣賞音樂
學習活動 民間兒歌賣湯圓 數學區:
有趣的圖形 比較7、8兩數的關系 民俗活動——舞龍 語言:
觀燈會
學習活動
自選區域 學習8的形成與數數
區域活動 認知
香椿與垂柳
自選區域
區域活動 益智區:賞燈猜謎
美工區: 添畫:花燈
益智區:玩橡皮泥 做元宵
美工區:折紙 燈籠
學習活動 兒歌
元宵節數花燈 民間文學——兒歌 《鬧元宵》
民間美術 折紙 《 燈籠》
區域活動
故事
狼和小羊
戶外活動 玩大
型玩具
跳繩
扔沙包
玩沙 玩大
型玩具
學習活動 欣賞民歌:
正月十五 那一天
區域活動 民間歌曲:
鬧元宵
區域活動 繪畫
燈籠
離園活動 形體訓練,收拾衣物離園。
第 二 周 教育
活動計劃
六、 可利用的教育資源
1、環境創設
室內: 主墻——為了給幼兒營造一個身臨其境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我們為幼兒選取了各式燈籠、煙花、鞭炮等道具。
活動區——語言區:收集有關元宵節的照片、畫報、簡報、謎語等。表演區:投放一些鼓、鑼、燈籠等供幼兒表演。美工區:投放一些橡皮泥供幼兒操作。
2、家長參與——鼓勵家長參加這一活動中來,向老師、幼兒介紹元宵節的不同風俗習慣。
3、社區與社區資源的利用——組織幼兒到鐵山公園參觀元宵節燈展。
七、 主題探究活動展開與生成
活動一:民間文學——兒歌 《鬧元宵》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二:認知活動 觀燈會 活動形式:小組
活動三:民間故事——《 十五鬧正月元宵 》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四:民間故事——《燈謎的故事》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五:民間文學——兒歌 《元宵數花燈》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六:民間歌曲 《鬧元宵》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七:民間歌曲 《賣元宵》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八:民間美術 折紙 《 燈籠》 活動形式:小組
活動九:民間美術 《移動的花燈》 活動形式:小組
活動十:民間食品制做——元宵 活動形式:小組
活動十一:民俗活動——舞龍 活動形式:小組
活動十二:民俗文化——賞花燈、猜燈謎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一
民間文學——兒歌 《鬧元宵》
活動形式:小組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了解元宵節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踩高蹺等民間風俗習慣。
2、學習兒歌《鬧元宵》,了解其內容。
3、豐富詞匯:元宵、花燈、高蹺。
二、活動準備:
錄象片:元宵節的熱鬧情景。
三、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觀看錄象片,。
2、 教師示范朗。
3、 領幼兒朗誦。
讓幼兒你一句我一句的連接背誦。
活動二:
觀 燈 會
活動形式:集體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我國元宵節的意義及民俗習慣。
2、引導幼兒成分體驗傳統節日的歡樂氣氛。
3、培養幼兒尊老愛幼的社會性品質。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帶幼兒看燈會,給幼兒講燈,豐富他們對花燈的認識;請家長為幼兒準備一盞花燈,帶到幼兒園在教室或室外一角布置燈會。
2、請五六位幼兒分別化裝成老人和孩子。
3、元宵、花燈掛圖各一幅。
三、活動過程
1、憶元宵
出示元宵和花燈的圖片,引起幼兒對元宵節的回憶和談元宵節的興趣。
(1)看了這幅圖想起什么事情。
(2)元宵是用什么做的?吃起來什么味?
(3)元宵表示什么意思?
2、觀燈會
(1)教師向幼兒提出觀燈要求:要仔細觀看燈的顏色、形狀幾特點。
(2)幼兒自由結伴觀花燈,可與同伴相互介紹自己的花燈特點,然后請同伴到燈會中找出它。
(3)插入情景:“老人”帶“孩子”觀燈,其中一個孩子吵著看不到,老人無奈。觀察幼兒怎樣處理,必要時給予指導,是幼兒懂得相互關心和照顧。
3、總結性談話。
活動三:
民間故事——《 十五鬧正月元宵 》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目標
通過故事學習,讓幼兒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及有關風俗,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掛圖、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1、 教師講述故事。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 邊看掛圖邊聽故事。
3、 教師講解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4、 分組游戲。
活動延伸
請家長帶領幼兒參觀十五燈展。
活動四:
民間故事——《燈謎的故事》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目標
通過看圖講述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感受民間文學作品,了解猜謎的來歷。
活動準備
掛圖、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1、 教師講述故事。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 邊看掛圖邊聽故事。
3、 教師講解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4、 分組游戲。
活動五:
民間文學——兒歌 《元宵數花燈》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目標
1、知道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了解元宵節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踩高蹺等民間風俗習慣。
2、學習兒歌《元宵數花燈》,了解其內容。
3、豐富詞匯:元宵、花燈、高蹺。
活動準備
1、 事先讓幼兒觀看燈展,了解一些燈的知識。
2、 各種花燈及圖片。
活動過程
4、 引導幼兒觀看花燈。
5、 教師示范朗誦。
6、 領幼兒朗誦。
7、 讓幼兒你一句我一句的連接背誦。
活動六:
民間歌曲 《鬧元宵》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了解正月十五鬧花燈,舞獅子、扭秧歌等民間習俗。
2、 注意唱準附點音符,學會聽前奏、間奏。培養幼兒的樂感和節奏感。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帶,歡慶元宵節的錄象片,進行相應的環境布置,各式紅燈籠、綢子鑼鼓等。
活動過程
1、 帶幼兒觀察環境,了解正月十五鬧花燈,家家戶戶掛紅燈的民間習俗。
2、 教師讓幼兒觀察歡慶元宵節的錄象片,引出學習內容。
3、 范唱全曲。
4、 分句教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