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設計(精選12篇)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設計 篇1
一、討論交流,感悟課文
1、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對三個問題的認識。
2、組織學生全班交流:
對三個問題的理解,要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語句進行概括,要點如下。
⑴ 矛和盾為什么要結合呢?
發明家和對手比賽,難以招架,于是突發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結合起來。
⑵ 又是怎么結合的呢?
把盾做成鐵屋子,在鐵屋子上開一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炮),再給鐵屋子裝上輪子,安上履帶,讓它會動。
⑶ 結果怎樣?
發明家發明了坦克;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3、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一至五自然段。
二、暢談感受,總結全文
1、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教師引導學習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2、齊讀這段話,說說人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3、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的意思嗎?
4、再讀這段話。
三、交流故事,拓展延伸
1、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發明家的故事。
2、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可以相機談談感受。
四、抄寫詞語
1、同座互相讀詞語。
2、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五、作業
1、摘抄課文里的好詞好句。
2、自己設計一項作業。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設計 篇2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矛和盾的集合。學生齊讀。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嗎?
2、質疑:讀了課題之后,你還想問什么問題呢?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矛和盾為什么要結合呢?又是怎么結合的呢?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感知主要內容
1、學生聽課文的錄音磁帶。
邊聽邊畫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學生把剛才畫出的生字新詞讀幾遍。
3、小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
4、指名讀課文,讀后評議。
5、學生默讀課文,說說本課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閱讀,解決讀題時提出的問題
1、教師出示學生提出的問題。如:矛和盾為什么要結合呢?又是怎么結合的呢?結果怎樣?
2、學生根據以上總是,自學課文,做好準備,下節課交流。
四、記字寫字
1、出示本課的生字,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記住它們。
2、重點指導兩個上下結構的字:集和架。提醒學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寫好,穩穩托住上半部。
3、學生寫字,教師及時評議。
五、拓展閱讀
搜集發明家的故事。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寫“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確讀“集合、招架”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品質。
難點:讓學生懂得“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
1、 能夠和大家一起學習我很高興!初次見面,給大家帶來一件禮物,這件禮物是老師精心準備的,大家請看屏幕:
幻燈出示:
“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2、這句話是老師送給大家的禮物!誰愿意收下它?讀讀看。要想真的理解這句話的含義,讀懂老師的心,咱們還要把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好好讀一讀。伸出手,和老師一起來書寫課題。(指導書寫矛和盾。)
二、讀
1、請同學們打開書,放聲讀課文,讓老師聽到你的讀書的聲音好嗎?如果遇到生字、生詞怎么辦?(指名回答識讀生字詞的方法。)大家開始吧。
2、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專心!誰來讀一讀屏幕上的生字詞?
幻燈出示
集 合 難以招架 固然 烏龜 坦 克 自衛 合二為一 大顯神威
長 處 勝利者
3、誰來讀?(師可以根據學生識讀情況鼓勵、正音,如:聲音響亮,口齒清晰;聽聽別人怎么讀?再試試看!等。)
三、悟
1、接下來,咱們換一種讀書方法,默讀課文。如果大家能夠潛心地默讀,一定會有許多的收獲!(生默讀課文,師巡視參與其中。)
2、讀完課文后,誰嘗試根據屏幕上的提綱說一說發明家是怎樣一步一步思考的:
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仔細考慮了一下: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又認真研究了一番: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根據學生回答,可以激勵:很會讀書!善于在別人總結的基礎上概括!這就是合二為一。等等。)
四、品
1、會學習的孩子善于發現!在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是:
幻燈出示: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2、讀讀看。為什么這樣讀?你有什么發現?(第一個“!”表示對盾的不滿、埋怨。第二個“!”欣喜、高興。)
3、請大家帶著感情齊聲朗讀。
五、拓
1、課文學習到此時,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老師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禮物:
幻燈出示:
“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2、誰能理解老師的用心,誰就能用一個成語概括一下這句富有哲理的話!誰就會收下這份不一般的禮物!(師板書:合二為一、取長補短。)
3、能否用上“取長補短”造句?試試看!
六、結
這句話不好理解;這句話卻很受用,這句話很貴重,它給人以啟發。我想你們已經收下這個珍貴的禮物了。大家齊讀該句。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能夠把這份珍貴的禮物送給你的朋友,送給需要的人,好嗎?
板書設計: 矛和盾的集合
合二為一 取長補短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①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③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關于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學習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故事引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聽過自相矛盾的故事嗎?
老師簡單講故事,介紹矛和盾的由來與歷史。
①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②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開口,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么樣呢?那還是不是我們的故事里頭的人物那樣自相矛盾了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自由地讀一讀,聽清老師的要求。
出示生字,開火車請學生讀。
師:我相信同學們很快就會掌握生字的讀音,而且能讀得很標準,你自己一個人試試能不能行?
那么你幫生字寶寶戴上音節帽。戴錯了可要哭了。
學生注音。
師:除了生字,你敢不敢挑戰一下課文中挺難的字呢?誰愿意來領讀?
指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
師:會讀生字,那能把課文讀通讀順就更好了。我們來輪流讀課文,聽好了,也許老師很快會叫到你的名字。所以你不可以分心。/
④自己把課文再默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①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②同座交流交流。
③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
對于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④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a.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b.“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指導寫字
①出示要求會寫的14個字。
②重點指導7年左右結構的字。
持般攻炮坦戰神
a.引導學生觀察這7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多媒體演示這7個字的布局。
③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五、實踐活動
搜集能說明課文最后一句話含義的事例,準備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問題,揭示目標
上節課我們提出了哪兩個問題?教師出示問題:
①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②“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這兩個問題。
二、學生討論,交流感悟
①學生自己先帶著以上兩個問題自主閱讀課文,可以適當作點批注。
②小組內交流。
要求每一個同學都發言,并且推薦一名同學代表小組發言。請這個同學做好記錄,整理其他同學的意見。
③全班交流。
每一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其他組員可以補充。
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相機請學生朗讀有關內容。
④感情朗讀全文,讀后讓學生繼續質疑、釋疑。
三、聯系實際,加深理解
①師出示課文的結尾。
②齊讀這段話。
③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嗎?
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課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寫字抄詞
①練習其他7個生字。
②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五、實踐活動
①摘抄你認為課文中用得好的詞語。
②搜集一些發明家的故事,開一個故事會。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設計 篇5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本堂課我在成語故事《自相矛盾》入手,引出了矛和盾這兩種兵器(圖片展示),同時進行了讀寫。在初讀后把課文歸納成一句話,以“矛盾,坦克之間的關系”為題進入課文,引導學生學習第五段,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大顯神威”讀出坦克的威力。接著緊緊圍繞“發明家怎么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學習1—4自然段。通過找問題,解決問題,體會發明家的思考過程,了解坦克的發明過程。
反思一:閱讀為本,文本中感悟語言,驚嘆創新的神奇威力。
記得有人說過這么一句話:“一堂好的語文課是讀出來的”可見閱讀的重要性。語文課要多讀,“以讀為主,合理想象,適當擴展”。在指導第5段朗讀時,讓學生說說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坦克的威力。同時讓學生想象,“哇哇直叫” “亂成一團”會是怎樣的景象?這樣學生自然而然會把有關詞語讀重音,這不是又回歸到文本中去了嗎?并且在朗讀時感受到了發明家發明出的坦克的威力, 驚嘆創新的神奇威力。
反思二: 落實單元目標,層層深入的思考中探究發明的過程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在課堂教學中,要多給學生展示的舞臺,多給學生說話的機會。用他們的體驗和感悟來代替教師乏味的說教。這樣學生才能在這舞臺上跳出優美的舞蹈。了解發明過程,領悟思維方法是本課的重點。在閱讀中,讀懂發明家遇到了什么問題,怎么想,在層層深入思考中發明坦克的過程。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結合語言學習,提高品悟積累的能力。在教學中運用換詞、動作表演,圖片聯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詞語,促進對文本的理解。
反思三:聯系生活實際,在比較中感悟文本。
在引入課題時,學生對于“集合”理解僅僅是簡單的數量上的統一。通過對文本的朗讀感悟,了解了發明過程之后。學生對于“集合”有了全新的認識,那是優點的集合、長處的合二為一。課后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一些矛和盾集合的例子,通過課堂的學習和生活中的探究讓學生將文本和生活結合提煉出課文蘊含的人生哲理。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中,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是勝利者”的道理。
第一課時首先讓學生把生字詞語讀準確,認識生字時可采用形近字對比:如“矛”和“予”。
第二課時指導學習第一部分時,抓住發明家難以抵擋朋友的進攻這個句子,首先理解“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把握文中的“如雨點般”說明朋友的進攻既兇猛次數又多,體會發明家當時那種急切無奈的心情,進一步理解發明家思維的靈敏。
其次,可以先讓同學了解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是怎么把矛的進攻和盾的自衛合二為一的,進一步強調的是矛盾的優點結合。借課文“1916年9月15日,英軍的坦克首次沖上戰場。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說明了發明家的發明確實威力巨大,也說明了優點的結合是“1+1〉2”的,最后用自己的話把說一說這個發明過程。
最后一自然段是課文的難點,使學生了解本文所要闡明的道理,就是要善于發現事物的優點,根據需要,把優點很好的集中起來,為我所用。
但是,在理解方面學生對于一些詞語把握不準確。比如最后一自段,學生很自覺地歸納總結為取長補短。可是如何和現實相結合,學生不知如何說,我就給了他們一些提示:鉛筆、兩用空調等物品是如何發明的,學生從中也可以領悟到集合優點所得,如雙層汽車……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
學習本課時,我從題目入手,先讓學生知道“矛”“盾”兩個字分別是古代的兵器,然后讓學生或畫或表演說出這兩種兵器的優缺點,引導學生思考這兩種如果集合在一起會是什么樣子呢?進入課文學習。學生基本在讀了課文后就可以理解大概內容,所以我請學生說說自已讀懂了什么,學生一下子就找到了發明家是在恩怨把矛和盾結合的句子,接著再引導學生用個性化的語言來說,我相機指導學生品味了“雨點般向他刺來;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固然安全”等詞語來理解。最后再抓住 “進攻、自衛、合二為一、大顯神威”這四個詞語統領全文,突破重點。
另外為了學生理順文章的順序,我反復地研讀了課題——矛和盾的集合,矛和盾的集合就是集合了矛和盾的優點,它們的優點是什么?矛的進攻和盾的自衛。這個想法怎樣產生的呢?因此,我就讓學生在同伴中互相說一說。這樣學生就明白了發明家在比賽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認真思考,發現了各自的優點,然后再不斷思考,想到了發明一種新的東西,使它集合兩者的優點,發揮更大的作用,于是發明了坦克。當我再讀文本時,發現文本的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是: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這句話其實就是對課題的很好的詮釋,也蘊含了文本要揭示的道理。于是想到從這句話入手前后勾連。那么,如何引入這句話呢?這時就想到了這四個詞語,在詞語教學中引出這四個詞,“同學們,文中有一個句子,把這四個好詞語都用上了,請大家找一找,認真地讀一讀”。這樣的銜接自然貼切。學生也很快找到答案。在復習時,還讓學生默寫了這句話,以突出這個重點句子。
最后讓學生說說自已讀了這個故事的感受,再集體讀最后一段,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是通過一個故事來講一個道理。讓學生知道以后寫一個道理時就可以用事例來說明的寫作方法。最后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一些“矛和盾的集合”的例子,由于學生一時想不到,我只好先提示了雙層汽車、帶橡皮鉛筆等,學生經提示馬上也說了一些。如帶燈泡的鋼筆,帶音樂聲的拖把等等。這樣學生通過學文后可以在生活中去尋找類似的現象,也可以說是學以致用。
在《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中,我以“扎扎實實識字學詞、讓每個孩子讀通課文”這種信念統帥了我的課堂。從孩子的初讀課文要求大聲朗讀,到集中出現“帶有生字的語句”生字認讀要求準確;從檢查兩個重點語句的朗讀出現問題,到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讀通難點;從把長文讀成自己的短文整體感知,到重點生字“矛和盾”的字形分析,每一個環節,無不是圍繞“讀通課文識字學詞”而展開的。而且整堂課,我沒有機械的讓孩子們反反復復的讀呀抄呀,而是抓住了生字新詞的特點,充分的估計了學生的難點,所以課堂就呈現出——孩子能讀好的,我讓他們讀出自信,孩子應該出現的問題也都一一暴露,就生成了我“順學而導”的契機與資源。
閱讀教學可以沒有終點,或說著閱讀教學的終點可以是因人而異因課而異,但是閱讀教學的起點必須是統一的,一致的,不可含糊的。這就是識字學詞,讀通文本,這既是閱讀教學的規律,也是語文教學的基點所在。
周一貫老師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大聲疾呼:“讓每個孩子讀通課文,這是閱讀教學的底線,是我們語文教師的職業道德,更是我們語文教師的良心所在。”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
在奉化市小學語文主題研修展示活動上,我上了一節《矛和盾的集合》。與其說是我的設計,我的課,不如說是整個奉化小語屆中段智慧的結晶。說這話沒有謙虛的成分。為什么呢?這與這次活動的研討主題,組織形式、參與形式緊緊相關。我的教案是二十幾分教案中普通的一份,但在吸收了其它教案的精華,又在試教后得到了許多老師寶貴的指導意見后,我的教案又是不普通的一份。至于課的展示效果如何,有待各位專家、老師指正。我就本次活動的主題,結合觀察表的評價角度,談談本課詞語教學如何在設計中一步步走向優化的。
關于這一課的詞語教學,我集中制定的目標是:運用“象形、會意識字”等方法,學習“持、坦”等6個認讀字,會寫“矛、盾、集”3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固然、坦克”等詞語,并通過“聯系上下文”等方法在語境中理解“左抵右擋”、“難以招架”、“固然”等詞語的意思。
在最初的設計中,我在引入時用小篆板書課題,通過字理分析和自己書寫帶動學生認寫“矛、盾、集”;在詞語檢測中出示目標中的大部分詞語讓學生認讀,并要求運用到課文主要內容概括中去。這樣的設計,意圖讓學生從字的來歷中對文字學習有一種新鮮感,文化感,以增強學習興趣。同時,運用所學的詞語填空說主要內容的練習旨在給學生再認、再讀的機會。但在實踐中發現,引入太冗長,耗時又低效,而運用所讀詞語來說清主要內容時,學生所說的千篇一律,缺少了創新性,自主性。
面對這樣的問題,盡管這些步驟中承載的教學點、教學任務比較重要,但還是要精簡、要優化。在修改后,引入部分為通過媒體展示小篆課題,再進行字理分析。詞語檢測部分刪去了沒有一定組合規律,學生比較容易掌握的詞語,如“進攻”、“自衛”、“合二為一”等,將詞語歸類。這樣一精簡,學習效率提高了許多,但學生對有些詞語的理解還是停留在表層,甚至是誤解。
如何讓設計在精簡的同時又能有效達成目標呢?那就是方法的歸納和遷移。在今天展示的課堂上,我把對小篆字體的認識放在課前談話中,這樣既擁有一次與學生溝通的機會,又能讓學生感知“象形字”和“會意字”,為遷移認識“矛”和“盾”做好準備。在詞語檢測環節中,通過做動作、選擇字義等形式,讓學生歸納認知了一些字詞學習的方法,使詞語檢測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這些調整過程中,也有自始至終沒多大調整的詞語教學環節,如在語境再現中理解、運用“左抵右擋”、“難以招架”、“固然”等詞語。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由于過于注重了詞語教學,教學框架上顯得不夠大氣,學生只能跟在老師后面亦步亦趨,思維沖擊力度不夠。
這樣思考、實踐、再思考、再實踐的過程也正如發明家發明坦克一樣,一步步走向集合,走向優化。然而,任何一次教學實踐沒有最優化,只有更優化。因此,只能每一次都努力地使自己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設計 篇6
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課時)
一、 猜字導入
1、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件禮物。(出示圖片和象形字。)
2、你能把這兩個字放到相應的圖片下面嗎?你認識這兩種武器嗎?(出示生字。)你們知道矛和盾用來干什么的嗎?
3、師一邊范寫,一邊闡述(矛:古代一種兵器,長形,尖頭,我們看矛這個字,是個象形字,這里的撇可別忘了,一看這字給人感覺這個武器很鋒利。盾,古代作戰時擋御刀箭等的武器。盾的這一撇,特別的長,這樣盾就大一點,才能抵擋矛的進攻。生書空。)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矛和盾的集合。(出示課題,齊讀)
5、讀了課文,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會提問題的人,是最會讀書的人,小朋友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吧。
1、自由朗讀課文,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出示下面詞語:
第一組:坦克 手持 蝸牛 雨點般
指2名學生讀。再出示拼音。(他們讀的正確嗎?我們也來讀一遍。)
緊張 固然 烏龜 炮口 戰場 首次 長處 勝利者 招架 合二為一 大顯神威 亂成一團 左抵右擋
a. 請同學們自由大聲地練習,請1-2個學生朗讀,要求聲音響亮,流暢。
b. 課件出示:試一試,真有趣
左抵右擋 左右(左躲右閃、左顧右盼、左思右想、左鄰右舍)
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組更有意思的詞語,快來讀一讀吧。
3、第二組:矛、雨點般、 戳、 進攻
盾、左抵右擋、招架、自衛
a. 自由讀。
b.指生讀。做“戳”的動作。你發現了什么?
c、描寫“矛”的這些詞語和描寫“盾”的這些詞語我們還可以對著讀呢!男女生合作一下好不好?女生讀“矛”,男生就緊接著讀“盾”。
d、通過了讀詞語,我們知道矛的長處是-----,盾的長處是----。
3、小朋友真能干。不過,讀書有一種很重要的本領,就是把課文讀成一句話或者是一小段話。你會嗎?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 發明家把( )和( )( ),發明了( )。
4、課文中有一句話也是說這個意思,你能快速找出來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生齊讀)
(1)、從這句話種,你知道了什么?(板書:合二為一、坦克、大顯神威)
“二”是指什么呢? “一”又是指什么?課題中哪個詞也是這個意思呢?
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我們就說是矛和盾的集合。
(3)、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嗎?(是怎樣合二為一的?是怎樣大顯神威的?)師在合二為一、大顯神威下打上問號。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矛和盾是怎樣合二為一的?
三、學習1—4自然段
發明家在怎樣情況下想到把矛和盾合二為一的呢?
1、(課件出示)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1)指名讀。
(2)這是一場怎么樣的比賽呀?(緊張、激烈)
(3)你是從哪些詞語感受到這是一場緊張的、激烈的比賽?(如雨點般、左抵右擋、難以招架)
(4)如雨點般刺來,刺的速度?老師也帶來一個句子,你喜歡哪個?為什么?你能想象這是怎樣的雨點嗎?(快速指生讀雨點般)是啊,這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更形象生動的寫出了矛的進攻很猛烈。你能用如。。。般讓這些句子更生動具體嗎?(出示)比喻句的威力真大啊,讓我們把比喻句再次送到句子中,使矛的進攻變得更猛烈。讀。
(5)師生表演。生以書當盾,師以手當矛(你們現在就是這位發明家,老師就是你們的對手。我們來一場比賽好不好?)。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你右側刺來(生做動作抵擋),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右下方;一會兒左一會兒右;向你的頭部刺來;向你腿部刺來……(邊說邊加快語速,以感覺激烈的爭斗場面)
(6)能說說你剛才抵擋時的感受嗎?
(7)這場比賽實在是太緊張太危急了!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過渡:對方的進攻十分猛烈,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這個時候,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什么想法?
2、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站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1)發明家發現了什么問題?他想到什么解決的辦法?出示表格
發現的問題
解決的辦法
(2)發明家發現什么問題?心情怎樣?想到什么解決的辦法?現在發明家就鉆在鐵屋子里,對方的矛又一次如雨點般向他刺來,你覺得結果會怎樣?發明家心情怎么樣?
(3)齊讀,讀出心情變化。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3、(師出示鐵屋子)那現在鉆進這個鐵屋子去和朋友比賽,可以嗎?請輕輕讀第三、四自然段,填填表格。(生自由讀課文)
發現的問題
解決的辦法
(1)發明家又發現了什么問題?
出示:可是,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牛或烏龜。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
a.給固然換一換詞。(雖然)
b.呆在鐵屋子里,自衛有了,但是什么沒有呢?
c. 發明家又一次對自己的想法提出了質疑。朗讀。
(2)他想到了什么解決的辦法?
a、填表格。
b、矛字加了什么符號?這是真正的矛嗎?表示什么意思?(槍口、炮口)看大屏幕(出示裝上槍炮的鐵屋子)。
c、發明家又想到了一個新的辦法,真讓人興奮啊!你能來讀讀這句話嗎?(指名讀)
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和炮口。
你們看,這長長的一橫也是一種標點符號,較破折號,在這里是想說明這個矛是指--,我們讀的時候在這里要稍微停頓。(齊讀)
(3)出示:可是,這樣固然————————。
a、你能當當發明家,提出疑問嗎?填表格。
b、又是怎樣解決的呢?理解履帶。(大屏幕出示坦克)
4、同學們,發明家發現了問題,他想的和別人不一樣,做的和別人不一樣,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現在老師就想請你們做做發明家,我和你們一起合作來讀讀課文的2——4段。好嗎?
(師生合作讀)
發明家和朋友進行一場比賽,就在他難以招架時,他忽然想到----
可是轉念一想,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這可怎么辦呢?他苦思冥想,終于想到了新的辦法-----
5、小結。同學們,一切發明都源于發現。發明家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發現問題,一次又一次解決問題,最后終于把矛的進攻,盾的自衛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擦去問號。
6、現在誰能用上自己的話,借助表格把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說一說呢?
學生自由練說。
7、匯報。
四、總結。
坦克集合了矛和盾的優點,既能—又能—所以在戰場上大顯神威。那么坦克如何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對我們又有什么啟發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五、作業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設計 篇7
1、本課識字量比較大,教學時可指導學生自學生字,培養獨立識字能力。在自讀課文的時候,標出不認識的字,憑借字典,讀準字音,感知字義。教師進一步指導識字時,重點指導以下字的讀音:坦,讀“tan”,不讀“tong”;持,讀“chi”不讀“ci”;兵,讀“bing”,不讀“ping或bin”。指導識記字形,可通過形近字的比較,加強記憶,如:持和掛、炮和跑、擔和坦、神和伸、般和船;“盾” 的左上方是兩筆,不要一筆寫下來;“兵” 的筆順提醒學生不要寫錯。
2、指導學習這篇課文,可以先讓學生自學課文,弄懂詞語,提出讀不懂的問題。教師再指導學習和討論,著重解決課文的重、難點部分。
指導學習第一部分,可讓學生了解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是怎樣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的,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個發明過程。最后一段是課文的難點,使學生了解本文所要闡明的道理,就是要善于發現事物的優點,根據需要,把優點很好地集中在一起,為我所用。在引導學生讀懂句子的意思后,再結合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自己對這句話的體會。
本課敘事簡明,學生讀起來不會有什么困難。在讀懂內容,理解道理后,要了解舉事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一方面要讓學生明白用具體事例來說明道理是寫文章常使用的方法,不能空講道理,這樣才能有說服力。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明白,作者是借發明這件事來說明一個道理。至于坦克發明是不是真的像課文中描寫的,可以不去追究。
3、要引導學生聯系句子來體會詞語的意思,比如,“難以招架”,可以讓學生通過讀“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刺來”、“發明家左抵右擋”來體會。“難以招架”的意思是,對方來勢猛,很難抵擋。“固然”可以讓學生讀第二自然段,聯系發明家想到的鉆在鐵屋子里,來體會“固然安全”的“固然”,有本來、原本的意思。句子教學要指導學生抓住難句來理解。比如,“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要讓學生結合全篇內容來理解,通過把矛和盾的長處集于一身而制成坦克這個事例來體會。“善于”,就是很會觀察、很會思考的意思。
4、課后第一題是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默讀,自學課文,了解大意后,再指名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題是圍繞課文重點部分,討論交流的題目。可以在理解詞句,讀通課文基礎上,進行討論交流。如果學生在理解上有困難,可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的第一部分內容,想象作者的發明過程。老師重點引導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在交流中懂得坦克是怎樣把矛和盾的長處合二為一的。在此基礎上,也可以進一步討論文后泡泡,在聯系生活實際的拓展中,加深對本文的理解。
第三題是積累詞語的練習。可讓學生把自己認為好的詞語畫下來,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詞語的意思和詞語好在哪里,在互相啟發交流后,再抄寫下來。課文中例舉的是四個字的詞語,教師引導學生抄寫時可以不限定在四個字的詞語中。
5、讓學生用其他例子來說明課文最后一句話。可以作為擴展思考的題目,教師可在學生廣泛思考、交流的基礎上,提示幾個“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是勝利者”的例子,比如實際應用方面:雙層公共汽車、火車,帶橡皮頭的鉛筆;學習和做人方面:采納別人的優點等等。以引導學生的深入思考,可以鼓勵學生展開想象,一方面從生活實際中選取類似的事例;還可以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并提出改進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學生要不斷思考,把自己隨時想到的這些有益的想法記下來,放入自己的“我的奇思異想”或“我的小發明”的成長袋中,為開展口語交際做準備。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編者的意圖,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
• 能借助工具書獨立識字,與人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
• 采用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簡單復述。
• 通過學習,懂得坦克是集合了矛和盾的優點而成的。
• 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做合理的想象,與人交流。
[教學過程 ]
第一環節:
o 創設情境、由鮮明意象導入 新課(這個環節分為兩個小點)
• 教師借助多媒體或圖畫也可以是課文插圖,導出“矛”和“盾”。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講述對圖中矛和盾的理解,最后小結:“矛:能攻不能守;盾:能守不能攻”,為后續的教學做鋪墊。
• 揭示課題:
教師指出:“矛”和“盾”是功能完全不同的兩樣武器,它們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設想,如果把它們的優點集合在一起會有什么結果呢?
第二環節:
借助識字工具閱讀課文,交流識字(這個環節分為3個小點)
1、 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借助字典、工具書查閱生字,認字。(這個活動也可以放在學生預習時就完成)
2、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可聯系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字義,在學習伙伴間交流識字方法。(因為學生已經有兩年多的識字經驗,到了三年級上學期末,學習課文生字就能更加放手,讓學生自由識記。)
• 以“摘蘋果”、“抓鬮認字”、組詞等游戲形式檢查認字情況。
第三環節:讀讀畫畫,了解坦克的由來(這個環節分為8個小點)
o 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故事)
o 再次默讀課文,并思考“發明家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中在一起發明坦克的?”要求默讀時找出有關段落,畫出關鍵詞語。
(本訓練旨在讓學生在閱讀課文1——4自然段的同時,勾畫具有總結性的詞語:“比賽 想法 發明”,勾畫完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o 再讀課文,小組討論,課文是怎樣從這三方面寫發明家發明坦克的?
o 學生在交流中學習詞句。
學生交流時側重于兩個訓練點:
(1)理解這幾個段落中較難理解的詞語“難以招架”、“緊張危急”。
(2)體會比喻句的妙用。這個訓練點分為如下幾個步驟:
首先,教師出示兩個句子,學生比較a、b句子的不同點,體會用上打比方句子的好處。
A:對方的矛向自己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B: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自己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通過比較,引導學生發現,因為用上比喻句,可以看出矛進攻得非常激烈,發明家才會感到“難以招架”、“緊張危急”,才會產生發明坦克的想法。
在這里,結合對比喻句的體會,理解詞語“難以招架”、“緊張危急”。
5、 讓學生思考比喻詞替換及用法,懂得替換了比喻詞,比喻句的意思不變。(這個練習可以結合《同步訓練》中的習題進行訓練。)
“對方的矛雨點向自己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6、讀書作畫,理解發明家想法。
學生邊讀書邊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畫出坦克的樣子,注意畫出坦克既能攻又能守的特點,結合作畫,指導學生說說矛和盾與坦克有什么聯系,或議一議發明家的想法是否合理。
• 學習第五節,理解內容,記憶詞語。
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五節,找出喜歡的詞語和同學交流一下理解、記憶詞語的方法。
(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合作學習諸如“合二為一、大顯神威、龐然大物”的詞語等)
• 學生讀了課文后,想想哪句話對自己的啟發最大?聯系課文內容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在學習最后一段時,更深化理解課文的中心)
第四環節:
• 拓展思路,展開想象,進行說話訓練(這個環節分為3個小點)
o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踐或課外查閱到的知識舉例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也可以結合《同步訓練》中最后一題“互動天地”進行說明。
o 質疑:讓學生指出課文里不明白的地方。
o 解釋:引導學生尋求答案。
第五環節:
總結:同學們,讓我們也像發明家那樣,開動腦筋,仔細觀察,成為新事物的發明者吧。
作業 設計:(1)抄寫生字、詞。
(2)選用“…如…般…”或“…像…一樣…”寫一句比喻句。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關于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關于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
生字卡片。指導寫字的多媒體課件。
矛和盾的圖片。
錄音機及本課的朗讀錄音磁帶。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步 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教學重構1( ) 教學重構2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矛和盾的圖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2、矛和盾是兩種相對峙的開口,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么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1、學生觀察圖片。
2、學生齊讀課題
設疑激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 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請學生讀。指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
2、 展示、交流、反饋自學情況。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勾畫生字新詞,多讀幾遍,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2、分組交流:每個生字都可以怎樣識記,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詞語,怎樣理解課文內容的,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3、讀生字,交流識記方法。
讀詞語,交流怎樣理解的。
交流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4、提出不懂的問題,自行解決能夠解決的一些問題。
在自讀、交流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1、 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2、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
對于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3、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a.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b.“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1、 同座交
流交流。
2、全班交流問題。
3、學生提出問題。
培養學生的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的能力。
四、指導寫字
1、 出示要求會寫的14個字
2、重點指導7個左右結構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戰 神
a.引導學生觀察這7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多媒體演示這7個字的布局。
c.盾:右上方是兩筆,不要一筆寫下來。
d.兵:注意筆順
3、教師巡視指導。 1、學生認讀生字。
2、 學生觀察。
3、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步 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教學重構1( ) 教學重構2
一、復習檢查
1、 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出示字詞卡片指讀。
3、提問: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 學生朗讀課文。
2、學生認讀字詞卡片。
3、學生思考。 復習引入。
二、品讀課文
1、引導學生讀課文,看插圖,思考并討論: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2、組織班內討論,相機出示并引導學生理解。
詞語——左抵右擋、難以招架、戳、固然
3、引導學生理解坦克在戰場上怎樣大顯神威,為什么能大顯神威。
4、引導學生理解“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1、學生自由讀課文,結合插圖獨立思考。
2、分組交流,在談清自己想法的同時,注意傾聽、吸取他人意見,深化自己的認識。
學生以組為單位,順著發明家的思路談理解。
(1)、學生自己先帶著問題自主閱讀課文,可以適當作點批注。
(2)小組內交流。
要求每一個同學都發言,并且推薦一名同學代表小組發言。請這個同學做好記錄,整理其他同學的.意見。
全班交流。
(3)每一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其他組員可以補充。
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相機請學生朗讀有關內容。
引導學生在交流中懂得坦克是怎樣把矛和盾的長處合二為一的。
三、聯系實際加深理解。
1、師出示課文結尾的那段話。
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2、你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嗎? 學生舉例。 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從生活實際中選取類似的事例來說明,拓展思路。
四、拓展活動
1、摘抄你認為課文中用得好的詞語。
2、搜集一些發明家的故事,開一個故事會。
1、學生將好詞好句積累在“采蜜本”上。
2、學生課下搜集故事。 積累好詞好句。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課前準備:
1、教師:生詞卡片、矛和盾的圖片、坦克的圖片。
2、學生:閱讀有關發明家的發明故事。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課題。
1、指一名學生講《自相矛盾》的故事。(課前有布置)
2、出示矛和盾的圖片,請同學觀察圖上哪個是矛,哪個是盾?說說“矛”和“盾”的樣子和作用。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范寫“矛”與“盾”)
矛 進攻
盾 自衛
3、學生相互提醒:“矛”不要少一撇寫成“予”字,這一撇就像鋒利的矛,少了“矛”就無法進攻了,“盾”的外側是兩筆,第二筆是豎撇。
4、師:如果我們把矛和盾的這兩種相對峙的兵器集合在一起,那會是怎樣的情形呢?指導寫“集”。
5、板書課題:矛和盾的集合。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能句子,多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有難讀的地方提醒小伙伴的嗎?老師也要提醒大家讀好這些詞語(出示詞語卡片)。請同學開火車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后評價,糾正讀音。
3、現在我們讓這些生字回到課文中,考考你是否還認識它們。學生小聲自讀課文,鞏固生字的識記。
4、指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
5、自己把課文再默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1、學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問題。對于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4、提煉重點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這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14個字。
2、重點指導7個左右結構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戰 神
①引導學生觀察這7個左右結構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②教師指導并范寫“炮”和“攻”。
3、其它生字由學生獨立書寫,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五、實踐活動
搜集能說明課文最后一句話含義的事例,準備交流。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詞語
師:上節課我們提出了哪個問題?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問題:
“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
二、交流感悟,指導朗讀
(一)、學生自己先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可以適當作點批注。
(二)、同桌互相交流。
(三)、全班交流匯報。
1、哪一個句子寫出了矛進攻的威力大?教學第二自然段:
①“難以招架”是什么意思?用動作理解“左抵右擋”。
②“如雨點般”說明什么?對比朗讀,哪個句子好,好在哪兒?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
對方的矛向他刺來。
(引導學生想象:下大雨時,你打著一把小傘,遮住左邊右邊濕,遮住右邊左邊濕,這是因為-----?學生回答:傘太小啦!)
③師: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學生讀):“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師:用幾句話寫出了發明家的想法?用的是什么標點符號?第一個“!”是什么感情?第二個“!”是什么感情?
指導朗讀:兩個“!”,先是對盾的不滿,繼而是想到盾可以改變的喜悅。第一句要帶著感情來讀,第二句要讀出發明家的喜悅之情。
2、過渡到第三自然段:
師:盾大得像個鐵屋子,的確一槍也不會被戳到了,這個想法真讓人興奮呀!那現在鉆進這個鐵屋子去和朋友比賽,可以嗎?讓我們和發明家一起冷靜地想一想,請大家輕輕讀三自然段,一定會有自己的發現!
學生自讀、思考后,交流自己的發現,再帶著自己的理解齊讀。
“固然”是什么意思?后面加上一個表示轉折的詞“卻”,即肯定了前面的,但強調的是后面的內容。
3、第四自然段:
師:鐵屋子只能保護自己,一點兒獲得勝利的機會都沒有,怎么能拿去和別人比賽呢?這個問題真讓人頭疼,也一直困惑著發明家。他不停地想呀想,終于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學生接讀: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
①出示坦克圖片,讓學生指出哪是鐵屋子,哪是槍口或炮口,哪是輪子,哪是履帶?
②發明家把坦克造起來了,請大家聯系課文、看著提示,說一說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指名說,自由練說,再指名說。
(小黑板出示: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時,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 可是, 對了, )
4、第五自然段:
師:坦克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集合優點的結果怎樣?課文中的哪個詞能回答這個問題?學生勾畫,交流。哪些句子能看出坦克“大顯神威”?
①出示詞語:合二為一。齊讀。“一”指什么,“二”指什么?“合”又指什么?
再讀讀這個句子。
②指導朗讀。讀好“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③合二為一的坦克為什么會這么厲害?你能用上“因為------所以------”來說說嗎?
5、最后一自然段:
師:是啊,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哪兒是用單獨的矛和盾作戰能比的呢!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①小黑板出示句子,你能聯系課文,看著板書,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嗎?
②句子中的“誰”指的是誰?換成它所指的那個事物來說說這個句子。
③我們身邊還有哪些這樣的勝利者?(比如鉛筆加橡皮就成了帶橡皮的鉛筆、輪子加椅子就成了輪椅……)
④你想成為一個“勝利者”嗎?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勝利者呢?
三、把課文最后一句話抄寫在筆記上,并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四、升華理解,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學習了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的坦克的故事,懂得了“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上、生活中,象發明家那樣,多觀察、多思考,學習別人的優點,發明或改進更多的東西,早日邁入勝利者成功者的行列!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設計 篇11
一、討論交流,感悟課文
1、同學在小組內交流對三個問題的認識。
2、組織同學全班交流:
對三個問題的理解,要引導同學把課文中的語句進行概括,要點如下。
⑴ 矛和盾為什么要結合呢?
發明家和對手競賽,難以招架,于是突發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結合起來。
⑵ 又是怎么結合的呢?
把盾做成鐵屋子,在鐵屋子上開一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炮),再給鐵屋子裝上輪子,安上履帶,讓它會動。
⑶ 結果怎樣?
發明家發明了坦克;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3、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一至五自然段。
二、暢談感受,總結全文
1、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教師引導學習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2、齊讀這段話,說說人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3、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的意思嗎?
4、再讀這段話。
三、交流故事,拓展延伸
1、同學交流課前搜集到的發明家的故事。
2、同學在聽的過程中,可以相機談談感受。
四、謄寫詞語
1、同座互相讀詞語。
2、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五、作業
1、摘抄課文里的好詞好句。
2、自身設計一項作業。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設計 篇12
課文
矛和盾的集合
計劃學時
2課時
教學總目標
1、
2、
3、
認識并會寫“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確讀“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項 目
內 容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引入]1、 出示矛與盾的圖片,請問小朋友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板書“矛”與“盾”
2、說說曾經看到過“矛”與“盾”嗎?你知道它們兩者誰是“自我保護”的,誰又是“進攻別人的”?你喜歡哪一個?并借此機會把學生分為“矛隊”和“盾隊”
3、那將兩者集合將會是怎么樣的一種武器呢?板書“集合”。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按以下要求自己輕聲自由讀課文。
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下你認為好的詞語。
b、給課文自然段標上序號。
c、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反饋,請同學們來開開小火車。
出示生字、詞。
a、開火車讀一讀。并相機解決難讀生字。易錯生字。
b、鞏固新詞。
(想讀一遍生詞的小朋友老師加一顆紅五星,能用其中的生詞來說一句話的同學則加二顆紅五星。)
3、讓我們把生字詞送回課文自由輕聲再讀讀課文。來分段讀一讀課文,“矛隊”讀的話“盾隊”來評一評。
4、現在我們來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中有一句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你找到了嗎?
三、了解課文大意,初步理解“合二為一”。
1、哪一個句子寫出了矛進攻的威力大?教學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難以招架”是什么意思?用動作理解“雨點般刺來”“左抵右擋”。
指導朗讀。
2、這個時候,發明家產生了一個想法?指讀。
出示:“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指導朗讀:
短短兩句話都用了感嘆號,第一個“!”是什么感情?第二個“!”是什么感情?
3、這樣的盾很安全,安全之余又有困惑了,文中是怎樣說的?自由讀。齊讀。
4、鐵屋子雖然能保護自己,但是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牛或烏龜。忽然發明家又有了新想法,是什么?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出示:鐵屋子和矛
這樣的鐵屋子能去攻打敵人嗎?
出示:坦克
隨機理解“履帶”找找坦克的“矛”和“盾”。
師介紹坦克:坦克的底部裝有履帶,能行走在泥地、溝渠等特殊的地面上,作戰時人可以躲在堅固的鐵屋子里,很難受攻擊,又裝有炮口,能隨時攻擊對方,由于它進退自如,攻守靈活,一上戰場就發揮了巨大作用,名震天下。所以說它是矛和盾的( )?是把矛的( )和盾的( )合二為一?
坦克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是怎樣大顯神威的呢學生接讀第五自然段
對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讓我們也來舉例說說吧。
看看矛隊和盾隊哪個隊說得更好。最后總結矛隊的優點和盾隊的優點。
四、總結升華
同學們我們今天這堂課知道了坦克把矛和盾的長處集于一身之后成為了勝利者。就像我們的矛隊和盾隊今天合作得很好解決了課文中所有的難題,成為了學習的勝利者。
學生認識“矛”與“盾”。并書寫“矛”與“盾”
說說自己對這兩種武器的初步印象。
齊讀課題。并書寫“集”。
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并能盡量自主認識生字,讀通句子,并能劃出自己喜歡的詞語。
能正確標上自然段序號。
學生開火車讀生字、詞,對與中上的同學則是要求能用其中的生詞來說一句話。
學生在學習運用了生字詞后再把生字詞送回課文,自己輕聲讀讀課文,再分段反饋讀課文。“矛隊”與“盾隊”都要發揮自己的作用,互相評價,培養學生的聆聽習慣。
思考問題的同時學生其實又再一次瀏覽了一 遍課文,在瀏覽后的基礎上,讓學生來說說課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現在你就是發明家,表演,隨機理解“如雨點般”“ 左抵右擋” “難以招架”
學生通過抓住感嘆號來理解語句和發明家的想法,來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話。
學生自讀、思考后,交流自己的發現,再帶著自己的理解齊讀。
學生接讀第四自然段: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
學生接讀: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學生理解是把矛的進攻和盾的自衛合二為一。即矛和盾的集合。
1961年德國兵頭一次見到這個龐然大物,嚇的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學生自由討論并舉例
板書設計:
矛 盾 坦克 優點 :進攻 自衛 合二為一
出示圖片,認識“矛”與“盾”拉近學生與古代兵器的距離,為學習“矛”、“盾”二字的音、形、義打下基礎,同時對矛和盾的優點有直觀的感知,為學生與文本的有效對話奠定基礎。把學生分成矛隊、盾隊,為互相學習埋下伏筆,為突破難點作好準備。)
教師出示自讀要求,能幫助學生明白學習任務,并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以不同朗讀形式來讀生字詞,生能夠更加有興趣來學習生字。
考慮到優差區別,有些好生很容易就掌握了生詞而在旁邊沒事情干,或者做小動作,則影響其他同學,所以這時候設計異步教學大有好處,能讓優生發揮出更大的潛力,讓學困生跳一跳則有能摘到更大的果子。
此篇課文淺顯易懂,但中段學生必須得有默讀的習慣了,讓學生自己輕聲讀讀課文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印象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所以我又再一次安排了反饋性的默讀。
分段再反饋讀課文能幫學再一次理順文章的語句。
采用矛隊、盾隊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仔細聽的好習慣,提高互相學習評價的能力。同時認讀生詞,掃清閱讀的障礙。
放手讓學生讀,多種形式的讀,既強化了對課文的感知,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用聯系上下文、動作表演等方式理解詞語,然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緊張危急”。)
抓住兩個“!”體會句子蘊含的感情,先是對盾的不滿,繼而是想到盾可以改變的喜悅,從而更好地完成與文本的對話。
邊讀邊想,讀的時候其實是學生與發明家一起思考問題的時候,讓學生的思緒跟著發明家一起走,感受發明家思考問題的情景。一百個讀者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此時通過自由朗讀放飛學生的思緒對文章產生個性化的理解。
老師的提醒,學生的接讀一問一答,跟著發明家的沒一步思路走。原來坦克是這樣發明的。
更進一步理解坦克把“矛”和“盾”的合二為一。
師通過介紹坦克來更深一步了解坦克把矛和盾的合二為一。
通過自由討論然后比賽說說,明白矛隊和盾隊在平時任何時候光靠自己可能不夠,要學會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 那將會是個不可戰勝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