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活動教案(精選14篇)
故事活動教案 篇1
教案目標:
1.觀察畫面,了解故事內容。
2.學習一頁一頁地翻看圖書,與老師、同伴大聲地邊說邊表演故事中的內容。
3.喜歡看書,感受閱讀的快樂。
教案準備:
繪本人手一份。
教案過程:
一、介紹書名,猜測內容。引起讀書的興趣。
1.師:今天,我們要讀一本新書,書名叫《不見了》。(教師用手指書名,帶領幼兒指讀書名。)
2.師:咦,什么不見了呢?請小朋友猜一猜。(幼兒自由猜測書中內容)
3.教師:那到底什么不見了呢?我們一起來看書吧。
二、閱讀圖書,引導觀察,理解書中內容。
1.引導幼兒觀察書的1-4頁師:請小朋友翻看第一頁,注意哦,要用小手摸著它的耳朵輕輕翻。
提問:
(1)看看,圖上的架子上掛著什么呀?(請幼兒觀察畫面,說出畫面上有衣服、手套、圍巾、雨傘)
(2)我的帽子不見了,去哪兒了呢?(翻第一頁)
(3)你們找到帽子了嗎?(引導幼兒發現帽子做了小鳥的家)
(4)教師:翻一頁,在圖上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小物品)
(5)我的手帕不見了,去哪兒了呢?翻一頁
(6)手帕做了什么呢?(引導幼兒發現手帕做了青蛙小船的彩旗。)
2.幼兒自由閱讀圖書后面的內容,教師給予指導。
師:還有什么不見了呢?請小朋友接著往下看書。
3.師幼共同討論閱讀圖書后面的內容。
師:你還發現有什么不見了。(幼兒說說自己閱讀圖書的發現,教師根據情況,打開相應的書頁,觀察、講述)4.教師和幼兒完整地閱讀圖書,鼓勵幼兒邊看書,邊跟著說一說,并用小手指相應的畫面。
三、動作表演:游戲"說說做做"
鼓勵幼兒大聲地說出故事內容,并用動作來表演。
活動延伸:
游戲"說說做做"鼓勵幼兒大聲地說出故事內容,并用動作來表演。
教案反思:
孩子們都積極參與活動,感受、體驗學習的樂趣。
故事活動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認可并欣賞自己的名字,是幼兒形成良好自我意識的重要因素。本次活動以了解名字的含義、感知名字的獨特并欣賞自己的名字為主要目標,引導幼兒在觀察、操作、感知、體會、交流、想象中,以積極的態度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
活動目標
1.了解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大膽交流名字的由來。
2.體會家長在名字中蘊含的對自己的期望,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把幼兒和教師的姓與名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筆寫在紙片上,姓和名分開掛到“寶寶樹”上。
2.磁力扣、磁力黑板。
3.“響亮的名字”展板、“好聽的名字”展板、“獨特的名字”展板。
4.旋律重復的歡快音樂。
知識準備:活動前請家長與孩子談談起名字的故事和名字的含義。
活動過程
導入:出示寫有教師名字的紙片。
師:知道這是什么字嗎?這是老師的名字。,我姓x,名叫。
1.引導幼兒發現名字的秘密,了解名字的獨特性。
(1)幼兒介紹自己的名字。
師: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我們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這樣大聲說:嗨,我叫。聲音一定要響亮,讓所有小朋友聽清楚。
(2)幼兒找名字,拼名字。
師:大家認識自己的名字嗎?這兒有棵“寶寶樹”,里面藏著你們的名字呢。看誰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姓和名,然后把自己的名字完整地拼到磁力板上。(用磁力扣固定)
(3)觀察名字中姓和名的次序,了解孩子通常跟誰姓。
師:我們一起來看,姓什么?叫什么?姓什么?叫什么……
小結:通常名字的第一個字是我們的姓,后面的字是我們的名。
李小朋友.他姓什么?他為什么姓李不姓王呢?一般孩子跟誰姓?
小結:一般情況下是跟爸爸姓,也有隨媽媽姓的。
(4)觀察、比較,了解名字的獨特性。
師:這些名字姓是一樣嗎?姓李的有誰?姓王的有誰?一樣的姓而且在同一個班,可以做朋友真開心啊。來,同姓的幼兒擊掌、擁抱一下。還有哪些姓?有姓不一樣名一樣的嗎?除了字不一樣,我們的名字還有不一樣的地方,什么地方?(有四個字的名字)……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進行姓名排列。
小結:你們名字都不一樣,與眾不同,都很獨特。
2.探尋名字里的故事。
(1)請幼兒介紹自己名字的故事,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師:你們這些好聽的名字是誰給起的呢?他們為什么給你起這樣的名字呢?誰能大膽說說你的名字小故事?
小結: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不是隨便起的,名字里面包含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和美好祝愿。
(2)引導幼兒說說男孩、女孩的名字叫起來感覺有什么不同。
師:男孩的名字和女孩的名字叫起來感覺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一般男孩的名字比較響亮、鏗鏘有力,女孩的名字比較溫馨、文雅、清新。
(3)說說對自己名字的感覺。
師:你覺得自己的名字怎么樣?是比較響亮?還是很獨特?還是聽起來很美?請把自己的名字卡片放到相應的展板上(響亮的名字、獨特的名字、好聽的名字)。
師:我們一起來看。這是響亮的名字,有……這是獨特的名字,有……這是好聽的名字,有……認識字的小朋友可以和我一塊兒念。
3.進一步感受自己名字的獨特性。
(1)喊喊名字。
師:你們喜歡自己的名字嗎?讓我們用響亮的聲音把每個小朋友的名字喊出來吧。喊到誰,誰就站出來。(按順序喊每個幼兒名字)
(2)唱唱名字。
師:你們好聽的名字還能唱出來呢!不信你聽:教師哼唱一個小朋友的名字。唱到誰,誰就站到中間。(隨音樂按順序唱每個幼兒的名字)
4.引導幼兒給自己取小名兒。
師: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我們班還有一個小朋友叫)呢!他是誰呢?可是,他為什么有兩個名字呀?對,一個是大名,也叫冠名,一個是小名兒,小名兒是呢稱。誰有小名兒?說說看。
師:我喜歡“康樂”這個小名兒,因為它代表健康快樂。你們能給自己起個小名兒嗎?試試看!也可以和好朋友一塊兒商量。
師:讓老師把你自己起的名字寫下來,帶給爸爸媽媽欣賞欣賞!
故事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說說小豬找女朋友的經歷,初步感受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2、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推測和想法。
活動過程:
一、聊聊孩子們心中的話題,引出故事導入主題。
1、故事的名字叫《小豬的'愛情》
2、你們知道什么是愛情嗎?
小結:愛情的味道是甜甜的、暖暖的,就像爸爸媽媽在一起一樣,相親相愛,好幸福啊。
二、說說豬哥哥找女朋友的過程,感受合適才是最好。
1、你們猜豬哥哥會找一個怎樣的,特別的女朋友?
2、小魚妹妹會答應豬哥哥的請求嗎?它會怎么說?
小結:哦,看來小魚和豬哥哥生活在一起倒真不合適,因為小魚生活在水里。
3、小蜜蜂為什么一聲不吭呢?它是怎么想的?
小結:是呀,他們的本領和生活習慣都不一樣,甚或在一起不合適。
4、豬哥哥找到了誰做它的女朋友?你覺得它會成功嗎?
5、討論:如果它們生活在一起會發生什么事?
小結:長頸鹿個子太高,大象體形太大,生活在一起很不方便。
6、到底誰才適合豬哥哥呢?
7、誰來了?你從哪里看出是豬妹妹的?
8、完整欣賞故事
三、觀看各種動物的有趣動畫,進一步感受遷移。
活動總結
對于自我人格正在慢慢形成時期的孩子們來說,《小豬的愛情》確實是個好故事。或許,過兩年他們再讀這個故事會覺得平淡,甚至對“愛情”這兩個字感到害羞,但是在最關鍵的幼兒歲月,在對一切還有些懵懂的日子,這樣一個故事,會幫助孩子尋找到自己,也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朋友和“愛”。
故事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理解故事,進一步了解作品中動物的特點。
2.知道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自己的優點要看到,別人的優點也要看到。
準備
猴子、狗熊、大象、鱷魚、螞蟻卡片5——6套。
過程
1.說說這些動物。
教師出示猴子卡片,請幼兒說一說喜不喜歡猴子,說出喜歡或不喜歡的原因。
把準備的動物卡片分別發給每一個小組,請他們討論:喜不喜歡這些動物,為什么?
每組幼兒派一個代表說一說自己組的討論結果。
2.聽聽動物夸自己。
剛才你們說了自己喜歡這些動物的哪些地方,動物們也知道自己的優點。我們聽一聽它們是怎么夸自己的。
講述故事,并按故事情節中的先后次序將動物呈現在黑板上。
這些動物夸自己有什么特點?它們看別人呢?
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夸自己的優點是對的,但是夸自己時不能把別人說得什么都不好。
3.夸夸自己和別人。
請幼兒夸夸自己的優點,同時也夸夸別人的優點。
建議:
最后一個環節可根據幼兒自信與不自信的情況,引導幼兒選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我學會了跳繩,小朋友也學會了,我們跳得很好。”或“小朋友會講故事,我也會講故事。”要注意鼓勵那些不自信的幼兒,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長處,從而樹立自信。
故事活動教案 篇5
目的: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并按故事發展的順序合理排圖。
2.啟發幼兒大膽清楚地表述排圖的理由。
3.懂得有了本領應為朋友帶來歡樂的道理。
準備:
大圖片一套,小圖片若干。
過程:
1.今天,老師要講一個很好聽的故事:《小狐貍的變身法》。
2.什么叫變身法?(教師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進行小結。)
3.介紹第一幅圖片。
(1)第一幅圖片講了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小結第一幅圖片的內容:一天,小狐貍得意地對爸爸說:“我學會了變身法,會變蘑菇,會變石頭,還會變其他許多東西呢!”爸爸翹起大拇指說:“你可真了不起!”正說著,小兔走過來了。
4.引導幼兒排列圖片順序。
(1)看見小兔來了,小狐貍會干什么呢?
(2)請幼兒仔細觀察每幅圖片,然后按故事發展的順序排列圖片。
(3)請個別幼兒排好圖片后說說為什么要這樣排列。
(4)教師按幼兒講的順序排出相應的圖片,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及前后關系。
5.裝訂圖書。
(1)有什么辦法能夠使圖片的順序不會搞亂?
(2)請幼兒按順序在圖片的右下角編上號碼,并將圖片裝訂成書。
6.引起幼兒對下次學習的興趣,結束。
故事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在觀察小貓圖片的基礎上,大膽地進行想象,創編小貓的故事,并運用粘、剪、畫的技能繪制連環畫。
2、幼兒根據自己所編的《小貓的故事》,設計制作成四幅連環畫,畫面要求色彩豐富、鮮艷,內容簡單,有意義,并能講出自己所畫的故事內容。
3、培養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連環畫紙若干。
2、八個不同動態,不同表情的線描小貓圖樣。
3、水彩筆若干,各色電光紙若干,膠水、剪刀、訂書機等。
4、木偶小貓一只,連環畫范樣兩幅。
活動過程
一、用木偶小貓表演形式引出課題。
1、木偶小貓:小朋友們好!我是小貓咪咪。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的禮物是兩張畫,一張畫的是我的故事,一張畫是用彩色電光紙剪貼成的小貓妙妙的故事(教師從小貓手中接過兩幅連環畫,并向幼兒展示)。我的許多好朋友小花貓、小白貓、小黑貓都想請小朋友把它們的故事編到連環畫里。
教師:咪咪,我們小朋友都非常愿意給你幫忙。等小朋友們畫好后,我就給你送去,好不好?
木偶小貓:“好!謝謝小朋友們,再見!”
二、教師出示、講解范畫。
教師出示范畫:
(一)是用水彩筆繪制成的四幅連環畫,請幼兒觀看。教師講解連環畫內容:
(1)小貓咪咪是一只非常頑皮的貓。一天早上,它從窗戶里往屋外跳。一不留神,將貓爸爸放在窗臺上的一盆花碰倒在地。
(2)貓爸爸看見了,非常生氣,氣得胡子都撅了起來。
(3)調皮的咪咪跳到家門口的樹上,沖著貓爸爸做鬼臉。
(4)咪咪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將碰翻在地的花盆重新放回到了窗臺上。
教師出示范畫
(二)是用彩色電光紙剪貼而成的四幅連環畫,請幼兒觀察看,講出連環畫的故事內容:
(1)一天中午,小貓妙妙正坐在樹下玩耍。
(2)忽然她看到前面小橋對岸,山羊老公公拄著拐仗正要過橋去。
(3)妙妙趕忙跑過橋去,扶著山羊公公過了橋。
(4)山羊公公過了橋,高興地對小貓妙妙說:“你真是一個愛幫助別人的好孩子啊!”
三、教師給幼兒出示八只不同動態、不同表情的小貓范樣,啟發幼兒大膽想象,開啟幼兒的思路,編出小貓的故事。
1、幼兒編故事時要有時間、地點、人物及發生的事情的內容。
2、教師請幼兒將自己編的故事,用四幅畫面表現出來。
3、教師請幾名幼兒將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故事講完后,教師進行講評,肯定最合理的故事情節,要求幼兒編的故事內容要有意義。
四、幼兒進行創作連環畫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將活動分成兩組:一組用彩色水筆來繪制連環畫;一組用彩色電光紙粘貼連環畫。
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們自由選擇。想用彩筆畫連環畫的小朋友坐到繪畫組,想用彩紙粘的小朋友,坐到粘貼組。
2、幼兒進行創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教師指導幼兒繪制、粘貼時,要注意構圖要基本合理、色彩的搭配協調美觀。
3、教師請2—3名能力強的幼兒到黑板前展示自己創作的連環畫,并完整地講出自己所編的故事內容,教師進行簡單地評析。
五、教師給幼兒示范,將連環畫制作成小畫冊。沿四幅畫的中心線將四幅小圖剪下,按順序排列,用訂書機訂上兩個釘,一本幼兒自己創作編繪的小人書就做成了。
六、教師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將自己創作的連環畫剪下,然后按順序訂成連環畫書。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之間相互交流自己創作的連環畫,把自己創編的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
活動反思
選材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體現了《綱要》中藝術領域的內容與要求,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關、創造美的情趣。
故事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會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
2、初步學習按物體的二維特征進行分類。
3、觀察比較中,訓練幼兒思維的正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紅、黃太陽帽12頂,小書包12只。
2、小貓、小狗、小鴨、小羊頭飾各1個,帶上帽子圍上圍巾的4種動物各1個。
3、男、女、紅帽、黃帽,書包、小書包標志各1個;紅帽-書包,紅帽-小書包,黃帽-書包,黃帽-小書包的小圖片各1張。1,2,3,4數字各1個,籃子4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選帽子書包帶上
1、師: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游吧,小朋友趕快背上書包、戴上太陽帽,準備出發吧。
2、說說你戴的是什么顏色的帽子,背的是書包還是小書包。
二、按物體的某一特征分類:
1、小貓、小狗、小鴨、小羊也都來了,他們也想和我們一起去公園玩呢!小狗說我們要去公園,得先分一下,哪些小朋友坐1號車,哪些小朋友坐2號車。(出示男孩、女孩頭飾)那就請男孩子坐1號車,女孩子坐2號車。(幼兒分好后,小狗檢查有沒有坐對)
2、小雞說,不行不行,我不喜歡這樣分,我看還是紅帽子小朋友坐1號車,黃帽子小朋友坐2號車(幼兒分好后,小雞檢查有沒有坐對)
3、小鴨說,不行不行,我不喜歡這樣分,我看還是背書包的小朋友坐1號車,背小書包的小朋友坐2號車(幼兒分好后,小鴨檢查有沒有坐對)
三、按物體的二維特征分類:
小貓說,不行不行,我不喜歡這樣分,我喜歡讓帶紅帽子背書包的小朋友坐1號車,帶黃帽子背書包的小朋友坐2號車。(幼兒坐好后說)咦、中間的小朋友為什么會站在這里呢?小貓這樣分,能讓所有的小朋友都去公園嗎?那怎么辦呢?(幼兒討論,引導幼兒可以分為3隊或4隊)
四、進一步鞏勾二維特征的分類:
現在,小朋友都已經坐上車了,我們開車去公園吧。嘀嘀嘀,公園到了,公園里面真漂亮,今天天氣也不錯,小動物們想和我們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小狗想和紅帽子、背書包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在哪里?(幼兒招招手),小羊想和紅帽子背小書包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在哪里?(幼兒招招手),小鴨想和黃帽子背書包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在哪里?(幼兒招招手),小貓想和黃帽子背小書包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在哪里?(幼兒招招手)
等一下哪個小動物出來,就請他的好朋友和他一起唱歌、跳舞。
五、結束:
今天,我們玩的真開心,很晚了我們也該回家了,小朋友們,我們和小動物們再見吧。
故事活動教案 篇8
《小兔乖乖》是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三個小兔寶寶活潑可愛、聰明機智的形象已深得幼兒的喜愛,反面角色大灰狼則是幼兒心中“壞蛋”的代名詞。結合小班幼兒的特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巧妙地將情景游戲納入語言活動中,讓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游戲環境中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同時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說話。
2、學說相應的短句,如:“你是,我就不開門!”
活動準備:小兔跳的律動音樂、木偶、布景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回憶故事,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聽過小兔乖乖的故事嗎?故事里面有些誰?”(幼兒回憶故事中的角色)。
師:“今天我們就來當小兔子,你們想當誰呀?”(幼兒回答:紅眼睛、長耳朵、短尾巴。)
出示兔媽媽木偶,引導幼兒說兔媽媽的話。
二、出現大灰狼
1、傳來敲門聲。
師:“咦,是誰在敲門?”(請幼兒猜)
2、引導幼兒說:“你把尾巴伸進來讓我們瞧瞧!” (出現門慢慢打開,一條大灰狼的尾巴伸了進來。)
3、引導幼兒猜猜是誰,并說出理由。
師:“是不是大灰狼呢?”(出現大灰狼的頭。)
4、師:“真的`是大灰狼,開門嗎?”(引導幼兒學說相應的短句,如:“你是,我就不開門!”)
5、(出現大灰狼不見了。)
師:“看,大灰狼看見你們把門關得緊緊的,走不進來,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過渡:幼兒聽音樂做小兔的律動。)
三、出現大老虎
1、傳來敲門聲。
師:“又是誰在敲門?”(引導幼兒猜。) “我們問問它。”(幼兒集體問:“誰呀?”)
2、傳來老虎的回答聲:“我是你們的媽媽”。
師:“是我們的媽媽嗎?”(請幼兒說出讓他把尾巴伸進來。)
(出現門慢慢地打開,一條大老虎的尾巴伸了進來。)
3、引導幼兒觀察尾巴,猜猜動物,并說出理由。
4、師:“到底是誰呢?”(出現大老虎的頭。)
5、師:“真的是大老虎,開不開門?” 引導幼兒學說相應的短句。
6、引導幼兒想出對付大老虎的辦法。
(過渡:小兔子本領真大,把門關得緊緊的,大灰狼、大老虎都進不來。我們休息一會兒,睡覺吧。)
四、兔媽媽回家
1、傳出兔媽媽的敲門聲和唱歌聲。
師:“咦,是誰在敲門呢?”(引導幼兒猜)
師:“是不是媽媽呢?我們來看一看。”(出現門慢慢打開,兔媽媽出現了。)
2、師:“真的是媽媽呀!”(幼兒邊唱邊開門:“就開就開,我就開,媽媽回來了,就把門兒開。”)
3、在幼兒唱的過程中,出現兔媽媽木偶。
師:“小兔子,你們乖嗎?媽媽不在的時候,發生過什么事嗎?”(幼兒講述先前發生的事。)
師:“你們真乖,媽媽拔了那么多的蘿卜給你們吃。”(教師給幼兒每人一根,幼兒聽音樂邊跳邊離開教室。)
故事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故事情節,了解小熊的性格特點。
2.情感目標: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都能找到發揮作用的地方。
3.能力目標:開動腦筋,大膽地想象故事地發展,續編部分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壓路機工作的情景或看過有關的圖片
2.玩具熊一個,故事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活動出示玩具熊,用很慢的語速向小朋友問好:小朋友們好!很高興見到你們。(慢慢地退下)提問:這是誰?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熊?(幼兒可自由講述)最后把話題引到"慢"字上來,并引出故事。
二、老師講述第一遍故事
(一)教師講述故事時,注意模仿小熊說話時要很夸張地放慢速度,給幼兒塑造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
(二)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主要講了哪個小動物?
三、教師講述第二遍故事
(一)教師邊出示圖片邊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小熊先后找了哪幾樣工作?
請幼兒學著做一做,老師講故事中小熊干過的工作,幼兒就變換動作。
2.為什么小熊開始找的幾樣工作都不滿意,后來找的壓路機司機的工作又很滿意呢?(讓幼兒討論后回答)
3.小熊是一只怎樣的小熊?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四、教師和幼兒共同講述故事教師和幼兒一起用填充的方式再講一遍故事,讓幼兒說出部分內容。如:那年夏天,小熊決定開個。等他把冰淇淋做出來,早已是的冬天了。要求幼兒說出畫線部分的內容,引導幼兒模仿小熊一字一頓的說話方式。
五、結束活動:續編故事提問:為什么小熊把開壓路機這份工作做得很好?除了開壓路機,還有什么工作也適合小熊干,請小朋友接著往下編故事。
在這個環節中,只要幼兒把這種需要認真、仔細而不必太受時間約束得工作說出即可,如清潔工、割草、油漆匠等。
活動延伸
延伸至表演區,小朋友利用頭飾和其他物品進行故事表演,體驗表演的樂趣。
故事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遇到困難要相互幫助。
2、培養幼兒的勇敢品質,遇到困難不害怕。
活動準備:
1、故事背景圖,小雞、小熊、小兔圖片。
2、《小熊過橋》、《生日快樂》音樂磁帶、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歌曲《小熊過橋》,引出課題。
(1)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歌曲《小熊過橋》。
(2)小熊勇敢地過了橋,今天又有幾個小動物來過橋了,他們是誰呢?過橋時又遇到了什么困難?我們一起來聽故事《過小橋》。
2、教師分段講述故事。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至“小白兔照著這個辦法過了橋”。
師:小熊過生日,請誰去做客?
小白兔在過橋時遇到了困難,是誰幫助它的?
小熊是怎么幫助它的?
(2)教師繼續講述故事至“害怕得哭了起來”。
師:小雞不敢過橋了,請小朋友幫它想想辦法,怎樣幫助小雞過小橋?
(3)教師繼續講述故事至結尾。
師:小雞在過橋時也遇到了困難,是誰幫助小雞過橋的?
小兔是怎樣幫助小雞的?
3、師幼合作講述故事。
(1)教師放慢速度講述故事,故事中對話部分由幼兒講述。
(2)分享交流:你最喜歡故事中的那個小動物?為什么?
4、師幼完整欣賞故事錄音。
師: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你是怎么做的?當別人遇到了困難時,你又是怎么做的?
5、師幼共同為小熊唱生日快樂歌。
附故事:小熊過橋
一天,小雞在河邊玩,它玩著玩著天暗下來了。小雞在河邊哭起來了,它的哭聲讓路邊上的小熊聽見了,它急忙跑過去說:“小雞,你為什么哭呀?”小雞說:“我怕掉到水里。”小熊說:“我來抱你吧!”小雞說:“謝謝你!”就這樣小雞過去河了。
小熊走著走著又碰到了山羊伯伯,小熊說:“山羊伯伯,我來扶你吧。”山羊伯伯說好的'。小熊把山羊伯伯也扶過來了。它走著走著看見小兔非非來了,它說:“我來幫你吧?”小兔非非也過去了。小熊看見天仿佛燦爛,它忘不了這一天。
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要向小熊學習,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伸出手來幫助他,要養成樂于助人的習慣!
故事活動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自己的見解進行排圖,并大膽陳述圖片的情節。
2、通過活動讓幼兒懂得遇事要互相謙讓。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熟悉圖片內容。
2、物質準備:大圖片4份、小圖片人手一份、投影儀等
活動過程:
(一)針對上次活動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
1、提出問題“魚到哪兒去了”“兩只貓怎樣才能吃到魚”,圍繞問題師生共同討論。
2、教師小結
師:是呀,小黃貓和小白貓都沒有吃到魚,他們的心里可后悔了,他們想如果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定會互相謙讓的。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同樣利用這四幅圖,按照不同的順序來排,你想怎么排都可以,但結果是要讓兩只小貓都吃到魚,因為這兩只小貓現在改正缺點了,他們要互相謙讓,所以你們在排的時候要注意怎樣排才能排出讓兩只小貓都吃到魚的故事。
評析:以提問并進行討論的形式
(二)幼兒分組討論、共同合作排圖。
1、提出要求。
師:我們要分組進行排圖,小朋友可以自由組合一組共同討論、互相合作、想一想怎樣排才能讓兩只貓都吃到魚。討論玩每組要派出一個隊員來說說你們組是怎么排的,兩只貓是怎么吃到魚的。
2、幼兒自由討論排圖,教師巡視觀察、指導。
(三)每組派代表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師生共同評價。
師:現在每組派一個代表來說說你們是怎么排的,兩只貓是怎么吃到魚的?其他的小朋友認真聽聽別人是怎么排的,怎么講的,他們講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幼兒自由操作講述,師生共同傾聽、評價。
(四)幼兒自由找客人老師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
師:老師還準備了許多的小圖片,你們可以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后面的客人老師聽。
(五)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個創編講述的語言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看圖講述、創編故事并進行繪畫有一定的難度。在活動中小朋友能從圖片的內容了解到故事內容,并進行講述,對故事中的動物形象也觀察的非常仔細,同時他們也能大膽的發揮自己的想象,能說出自己對圖畫的不同理解。在創編故事的情節中,幼兒能夠積極動腦思考它們之間的有趣的故事。并根據自己的故事進行繪畫。
故事活動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根據畫面前后的聯系,理解漁夫四次向金魚索要禮物的故事情節,懂得人不能過于貪婪,只有付出才有獲。
2.能初步認讀簡單的符號和文字,并能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有一定的閱讀經驗,知道漁夫是做什么的。
2.物質材料:教學大書1本,幼兒用書人手1本,小圖片(如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漁夫和金魚。你們知道漁夫是干什么的嗎?他和金魚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教師講述故事前半段(1~4頁),激發幼兒興趣。
(3)師:漁夫捕到金魚了嗎?老太婆是怎樣說的?漁夫會去向金魚要木盆嗎?
2.閱讀指導
幼兒自主閱讀5~l 5頁,教師提出閱讀要求。
(1)出示圖片l,請幼兒根據圖片符號的提示閱讀書的第5一l5頁。
(2)思考:漁夫去向金魚要了幾次東西?分別要了什么?
5.理解故事內容
(1)找出故事發生發展的線索。
①老太婆讓漁夫去向金魚要了哪些東西?一共要了幾次?(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2、3中的相應小圖)
②漁夫每次去向金魚要東西,大海發生了什么變化?(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4中的相應小圖)為什么?
(2)師幼共同整理圖片(圖片5),梳理故事情節。
4.情感升華
(1)師:聽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師:你們喜歡老太婆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該怎么做?
小結:老太婆因為太貪心,結果失去了一切。如果想得到,就必須付出,不勞而獲是沒有好結果的。
活動反思
童話故事總能喚起孩子的幻想和美夢。《格林童話》是世界童話的經典之作,其中《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是流傳最廣的故事之一。漁夫和他的老太婆所經歷的因貪欲過度而最終無所獲的故事,包含了深刻的道理。下面我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下對本活動的理解和看法。
從教學目標來看,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明確,所選內容以及整個設計過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活動環節清晰,且層層遞進。
從教學策略來看,本次活動從幼兒生活經驗導入——自主閱讀——理解閱讀——情感升華,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來理解圖畫故事的意義,將幼兒引入文學欣賞的氛圍,感受閱讀的快樂,最終形成自主思考。接著,通過展示與故事相關的圖片,清楚地交代故事發展的過程。最后,請幼兒觀察每次漁夫去找金魚時海面發生的變化,通過集體討論,感受故事中老太婆的貪婪。
故事活動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結合圖畫畫面了解故事內容,知道變換位置觀察出的事物不一樣。
2、能夠根據圖畫提示講述故事。(語言表達能力弱的幼兒能夠說出"你好啊!")
3、知道見到人要打招呼并使用禮貌用語。
4、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重、難點:
能夠根據圖畫復述出故事內容,并使用禮貌用語"你好"等。
活動準備:
高老鼠、矮老鼠、小鳥、小狗、大樹、小花、小房子、雨點、水洼、大門、小窗、彩虹等圖片;"高老鼠矮老鼠"課件;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組織幼兒進行高人走(踮起腳尖,雙手舉起,抬著頭往上看),矮人走(蹲下來,雙手放后,低著頭往下看)。
2、"剛才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一個什么運動呀?(幼:高人走,矮人走),一個高人,一個矮人。老師邊說邊做動作。"
二、新課
1、今天,我們教室來了兩只老鼠,它們也是一個高,一個矮。小朋友先聽聽它們的自我介紹。(出示高老鼠),你們好!我今天穿了一件藍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出示矮老鼠),你們好!我今天穿的是紅衣服,我的名字叫矮老鼠。我們倆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想講給小朋友聽一聽。故事的名字叫《高老鼠和矮老鼠》。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1)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東西一樣嗎?為什么?
(2)高老鼠看到了哪些東西?矮老鼠看到了哪些?
小朋友們,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到底是不是這些東西呢?我們再去問問高老鼠和矮老鼠。
3、教師分段講述故事。
講述第一、二段。
提問:"高老鼠和矮老鼠是怎么打招呼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你好,高老鼠!你好,矮老鼠!)講述第三段――第六段。
提問:(1)高老鼠看到了哪些東西?(小鳥、大樹、屋頂、大門)矮老鼠看到了哪些東西?(小狗、小花、地板、小窗)
(2)它們是怎樣跟它們看到的東西打招呼的?我們也一起跟著老鼠和它們看到的東西打打招呼。(你好,小鳥!你好,小狗!你好,大樹!你好,小花!等等。)教師邊指操作。
4、變換角度。
"其實呀,剛才故事中的高老鼠和矮老鼠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第七、八段提問:"咦?為什么最后兩只老鼠會一起看到了彩虹呢?(噢,原來高老鼠和矮老鼠一起抬起頭之后,就看見了美麗的彩虹)
(2)"那你們有什么辦法讓高老鼠看到矮的東西"?(幼兒自由回答)"矮老鼠們,這一次你看到了什么?高老鼠們呢?"(隨機采訪)小結:其實,就像高老鼠和矮老鼠一樣,只要我們變換了一下角度、改變一下視線,就不僅僅只看見眼前的東西,還可以看到更多的東西。
三、游戲表演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來玩一玩《高老鼠和矮老鼠》的游戲。這個游戲有一句咒語:變,變,變,變成一只高老鼠。變成高老鼠了,高老鼠就要和小鳥、大樹、屋頂、大門打招呼。再說一句咒語:變,變,變,變成一只矮老鼠,矮老鼠就要和小狗、小花、地板、小窗打招呼。
四、復述故事
1、請個別幼兒根據圖片復述故事。
2、集體幼兒根據圖片復述故事。
五、總結小朋友,高老鼠和矮老鼠真懂禮貌,看到什么東西就會跟它們打招呼。我們也要向高老鼠和矮老鼠學習,碰見人要學會打招呼,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故事活動教案 篇14
活動名稱:
《半個蛋殼》(小班)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知道蛋殼易碎的特點。
2、通過觀察,聯系生活經驗想象故事的結尾。
3、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半個蛋殼實物、小老鼠手偶、背景、裝飾小材料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帶來的蛋殼:
1、你們瞧,這些蛋殼象什么?
2、換個方向或角度再觀察看象什么?
二、欣賞故事:
1、我們來看看小老鼠皮皮把半個蛋殼當成什么了。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邊講述邊演示。
“皮皮把半個蛋殼頂在頭上當成什么?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沒有橋也沒有船,皮皮想到了什么辦法?上山好累,下山怎么辦?誰來幫皮皮想想辦法?回到小屋,皮皮又用蛋殼當什么?”
三、再次完整地欣賞故事:
1、你覺得皮皮是個什么樣的小老鼠?
2、皮皮把蛋殼當椅子坐,結果怎么樣?為什么會這樣?
四、根據生活經驗,想象故事的結尾。
如果皮皮又找到了一塊蛋殼,他會把蛋殼當成什么?
五、小制作:可愛的蛋殼寶寶。
附故事:
半個蛋殼
小老鼠皮皮在草地上玩,忽然他發現了半個蛋殼,心里真高興。
皮皮把蛋殼頂在頭上,哈,可以拿來當蛋殼帽!從此不怕太陽曬,也不怕下大雨。
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沒有橋,也沒有船,怎么辦?皮皮想到了頭上的蛋殼,放進河里輕飄飄,一艘小船開動了。
劃著蛋殼船,皮皮渡過河,面前一座小山坡。上山好累,下山怎么辦?皮皮坐上蛋殼車,哧溜滑下小山坡,皮皮皮皮真快活。
回到自己的小木屋,蛋殼拿來當椅子坐,輕輕,輕輕,千萬別碰破!一不小心滑一跤,“叭”,摔碎了半個雞蛋殼!
小老鼠皮皮出發了,再找一塊蛋殼吧……
活動反思:
《半個蛋殼》是一部兒童故事作品,情節簡單,篇幅短小。通過小老鼠皮皮撿到半個蛋殼后發生的事,表現蛋殼被小老鼠皮皮一物多用的趣味故事。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通過半個蛋殼的實物引起孩子的興趣,并請他們根據實物進行聯想,說一說半個蛋殼還像什么?調動孩子的生活經驗。孩子們說得非常好,如:像個小船、像個傘、像個鳥窩等等。
接著,通過簡單的教具演示,孩子們了解故事中小老鼠皮皮把半個蛋殼當成了四種物品(帽子、船、車、椅子)。在談話中,圍繞故事情節,孩子們進一步了解故事內容,并知道了蛋殼易碎的特點,老師時刻提醒孩子把話說完整。由于后來受到了故事情節的影響,孩子們在想象故事的結尾“小老鼠皮皮又出發了,再找一塊蛋殼吧……”的時候,想到的一直是原故事中的蛋殼作用,這時,教師的提問把孩子又帶進了故事,如果改一改“如果你有半個蛋殼,你會用他做什么?”這樣,也許孩子就會有不同于原作品的答案。
在活動后期,請孩子們制作蛋殼寶寶的時候,教師提供的材料有限,加上孩子的.經驗不足,大家都給蛋殼寶寶戴上圍巾和帽子,只有一個孩子的做法稍有不同,給寶寶長出了頭發,這個環節的價值沒有在活動中完全予以體現。
另外,這部分借班上課的孩子沒有進行過類似活動相關的主題活動,對蛋殼的了解和本身的生活經驗有限,因此,如何從作品的角度出發進行挖掘,是值得我思考的問題。作品本身其實有一些非常好的詞匯,如:渡、滑、快活、摔等,完全可以讓孩子進一步理解和掌握。
在一課二研的教研形式中,我感受到了老師們從各個角度探索幼兒語言活動,實施語言活動的研究途徑。大家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學側重點,促進了孩子們的學習效果,大家的經驗很值得我學習和借鑒,使我有很多的收獲。這樣的活動,充分體現了語言活動帶給孩子們的樂趣和價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