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通用15篇)
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 篇1
一、活動背景:
“盲人摸象”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楊志成先生把“盲人摸象”的故事,改變成了《七只瞎老鼠》。黑色的背景和鮮艷的色彩,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拼貼技巧賦予了繪本新的視覺感受,巧妙地幫助了幼兒學會該如何認識并觀察新事物,非常切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心理發展。通過解讀繪本,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發展語言、啟迪智力,而且能激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因此我選擇了該繪本故事,并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了設計和教學。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在猜猜、說說的過程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電腦、電視機。
2.老鼠圖片、1—7數字。
四、活動過程:
(一)課件導入,激發興趣。
1.師: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就要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是關于誰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猜一猜。
2.師:咱們一起來數一數。1、2、3、……一共是七只,這個故事就叫《七只瞎老鼠》。
3.討論:“瞎”是什么意思?
(評析:猜一猜、看一看的形式能有效地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而引導幼兒觀察那只隱藏了一半身體的老鼠,主要是為接下來理解“觀察事物都要全面”這個道理作伏筆。)
(二)猜測畫面,理解故事內容。1.演示課件畫面一。講述故事:有一天,七只瞎老鼠在池塘邊發現一個大怪物,大家都不知道這是什么,于是……,回來之后將結果告訴其他老鼠。
(1)星期一紅老鼠出發了,它來到了怪物的身邊一摸,你們猜猜紅老鼠會覺得大怪物是什么?
(2)聽了紅老鼠的話,其他老鼠相不相信呢?2.演示課件畫面二。
(1)師:是呀,其他老鼠們并不相信,星期二黃老鼠出發了,他告訴其他老鼠:“那是一支黃色的長矛”。
(2)黃老鼠說了什么?長矛是指什么?3.演示課件畫面三。
(1)猜猜紫老鼠看到大怪物會覺得是什么?
(2)我們一起來聽聽紫老鼠是怎么說的。4.演示課件畫面四。
(1)聽了紫老鼠的話,大家還是不相信,星期四,誰又出發了。
(2)桔老鼠是怎么說的?5.演示課件畫面五。提問:星期五出發的是藍老鼠,猜猜他看到大怪物會覺得是什么?6.演示課件畫面六。
(1)星期六誰出發了?綠老鼠一摸,覺得那是什么?
(2)師:這一下,大家都犯糊涂了,這個怪物到底是什么呀?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起來,有的說是蛇,有的說是高山,還有的說他是大柱子、長繩子,那到底是什么呢?你們猜出來了嗎?7.演示課件畫面七。
(1)師:星期天,白老鼠出發了,他從怪物的這邊摸到了那一邊,又從上面摸到了下面,說:“這個怪物,粗得像根大柱子,軟得像條蛇,尖得像長矛,寬得像峭壁,柔得像扇子,粗得像繩子。”這些東西合在一起,不就是一頭大象嗎?白老鼠猜對了嗎?
(2)師:紅老鼠、黃老鼠、藍老鼠、橙老鼠、藍老鼠綠老鼠聽了白老鼠的話,從大象的這邊摸到了那一邊,又從上邊摸到了下邊,他們覺得白老鼠說的話對極了。(評析:生動形象的課件畫面,幫助幼兒初步理解了故事內容。教師開放性的提問,打開了幼兒想象空間的大門,幼兒通過自己的猜測,表達了想象的過程,達到相互交流的目的。而聽一聽、學一學、說一說,也讓小班幼兒在口語表達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鍛煉。)8.了解七只瞎老鼠不同的顏色和排列順序。
(1)剛才我們聽的故事,名字叫什么?七只瞎老鼠都有哪些不同的顏色?
(2)這些老鼠當中誰第一個出去呢?第一個出去就把他放在第一位,排在數字1下面,最后一個出去的又是誰呢?猜猜它應該排在哪里?
(3)第二個出去的是誰?第三個呢?四、五呢?它們應該排在哪里?
(4)這群老鼠中最聰明的是哪一只老鼠?為什么白老鼠能夠摸對,猜出是大象呢?(評析:說說七只瞎老鼠不同的顏色,是幫助幼兒鞏固復習對顏色的認知。而讓幼兒說出七只瞎老鼠的排列順序,一方面是鍛煉幼兒的記憶,另一方面也是幫助幼兒認識1-7的數字和數序。課件的運用能讓幼兒對七只瞎老鼠的排列順序一目了然。)
(三)完整欣賞配樂故事,理解故事內涵。1.紅老鼠摸的是大象什么部位?黃老鼠呢?紫老鼠、桔老鼠、藍老鼠、綠老鼠呢?2.白老鼠為什么能摸出是大象?3.小結:原來白老鼠,把怪物從頭到尾都摸了一遍,而其他的老鼠只摸了大象身體的一部分,所以他們都沒有猜對。(評析:精美的課件,配上輕音樂,使故事的講述更具有情境性。而最后白老鼠在摸大象部位時的動畫效應,能讓幼兒直觀地了解白老鼠與其他老鼠摸大象時的區別,從而理解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突出了故事內涵。)
(四)游戲:看圖猜測。1.師:這兒有一張圖片,猜猜會是什么?2.小結:為什么剛才有的小朋友猜錯了呢,因為我們小朋友只看到了老虎的肚子。我們要像白老鼠那樣,看清一樣東西,一定要從頭到尾看一遍,這樣才會準確地知道是什么!(評析:遷移生活經驗,再次幫助幼兒理解看一件事要看全面,而不能只看一部分,起到了點題的作用。)
(五)活動延伸。師:在我們的凳子下面,放了一張圖片,拿出來猜猜,會是什么呢?回去把這些拼圖拼一拼,猜一猜。(評析:幼兒通過實踐活動,再次懂得看一件事要看全面,而不能只看一部分的道理。)五、活動反思:《七只瞎老鼠》這一繪本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寓意。活動利用課件,把原本枯燥、呆板的畫面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孩子們在欣賞故事的同時,也仿佛身臨其境。活動借助繪本原有的拼貼技巧,把六只瞎老鼠摸大象的部位制作成靜止的畫面,而白老鼠摸大象制作成動態的畫面。兩者通過比較,幼兒就能很直觀地看出白老鼠為什么能摸出大怪物是大象,而其他瞎老鼠為什么不能摸出的原因,使原本成語中深刻的寓意變得簡單易懂,從而有效地解決了活動中的重難點。
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 篇2
活動目標:
1、能主動參與游戲活動,初步學會兒歌。
2、 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 實物投影儀,電視機。
2、 有活潑輕快音樂的磁帶一盤,錄音機一臺。
3 畫有鳥飛、魚游、兔跳、鹿跑的圖片一張。
4、會飛、游、跳、跑的動物頭飾三十只,大字卡:飛、游、跳、跑。
活動過程:
1、以媽媽帶寶寶游戲的形式,在音樂聲中做鳥飛、魚游、兔跳、鹿跑的動作。邊學邊引導幼兒說“拍拍翅膀飛呀飛”,“搖搖尾巴游游游”,“豎起耳朵蹦蹦跳”,“四條腿兒跑跑跑”。
2、 請寶寶們找個位置坐下。初步學習兒歌的前兩段。
(1)“今天媽媽來考考你們,哪些動物會飛呢?它們用什么飛的?怎樣飛呢?”“哪些動物會游呢?它們是怎樣游的呢?”
(2)“媽媽把我們剛才說的話連起來,你們聽,”教師念兒歌的前兩段。
(3)跟著媽媽一起學學動作一起念念。
3、出示圖片,學習兒歌后兩段。
(1)“這是誰?小兔怎樣走路的?”重點學說“豎起耳朵蹦蹦跳”。
(2)“這是誰?小鹿怎樣走路的?”重點學說“四條腿兒跑跑跑”。
(3)跟著媽媽一起學學動作一起學習兒歌的.后兩段。
4、學習整首兒歌。
(1)跟著媽媽一起學學動作一起念念整首兒歌。
(2)和媽媽一問一答學念兒歌。
(3)看著圖片朗誦兒歌。
5、延伸活動:游戲“找家”。
請幼兒找自己喜歡的頭飾戴上,學學它們的動作,在音樂聲中看字卡分別找到相應的家。
《誰會飛》反思:
這是一個兒歌活動,目的是想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游戲,初步學念兒歌,在寬松的環境中,鍛煉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
在整個活動中,我以“媽媽帶寶寶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讓幼兒在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游戲環境中玩玩學學。整個活動幼兒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不同的形式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濃厚。
但是在第一環節的處理上有所不妥,我以媽媽帶寶寶游戲的形式,在音樂聲中作鳥飛,魚游,兔跳,鹿跑的動作,并且邊學邊引導幼兒說:“拍拍翅膀飛呀飛”、“搖搖尾巴游呀游”等等。目的是為了讓幼兒學念兒歌,因為這些都是兒歌里的句子。
活動后我才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是有局限的,活動的目的性太強,沒有讓幼兒充分發揮自主性,讓他們根據自己對各種動物的理解,來進行模仿,表達表現,完全是跟著教師做動作。雖然兒歌中的句子時熟悉了,但是如果能先讓幼兒自由表現,然后再用兒歌中的句子對幼兒的動作概括,可能效果會更好!
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將三種物體有規律的進行交替排序。
2、能發現并用簡單的語言講述三種物體排列的規律。
3、積極參加排序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花園寶寶場景創設。
2、花園寶寶依古比古、唔西迪西,路線圖一張,紅黃綠花2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寶寶,這是誰啊?(依古比古)今天依古比古想請你們到花園寶寶的花園里去玩,你們想去嗎?那我們一起跟著依古比古出發吧!
2、感受花的顏色:
師:花園寶寶的花園到了,讓我們休息一下吧!花園寶寶的花園漂亮嗎?哇,有這么多漂亮的花呀!聞一聞,香不香呀!都有什么顏色呀?
二、游戲活動——三種花色有規律的排序
(1)游戲――依古比古去朋友家做客。
1、觀察路線圖,感受三種花色的排列順序出示三種花色排成的路線圖,請幼兒說說他們的排列順序。
2、擺放路線,體驗三種花色的排列順序根據路線圖的指示,請幼兒擺出小路,送依古比古到唔西迪西家。
(2)游戲――依古比古回家。
1、填充路線圖,再次感知三種花色的排列順序出示路線圖,請幼兒按規律填充完整。
2、幼兒講述路線圖,并擺放路線。
幼兒講述操作結果,并擺放好小路,送依古比古回家。
三、延伸:三種物體按大小排序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 篇4
1、時間:一周
2、總目標:通過相互拜年、分享食品、鬧元霄等活動,進一步體會春節的歡樂,
了解中國特有的春節習俗,并能圍繞春節主題大膽表述。
3、領域目標:
社會:通過生動活潑的活動,初步了解春節的一些傳統習俗,體驗過新年的愉
快情緒,學習一些基本的拜年禮節。
語言:使幼兒樂意在集體面前說話,能用較完整的句子較連貫地圍繞主題談話。
科學:通過觀察比較,判斷1—9數量的多、少一樣多,鞏固對1—9數量的認識。
藝術:1、學習用廢舊材料制作花燈。
2、學習從里外,由淺入深,層層涂染的方法表現焰火的形狀和色彩。
3、引導幼兒感受樂曲“小看戲”的歡樂、詼諧的情緒,并通過整體模仿
動作,學習分聲部打擊樂器,學習“小鑼”的演奏方法,并在集體中
保持演奏速度。
健康:學習新操。在游戲中練習一個跟一個向前走成螺旋形,提高幼兒變化隊
形的能力。
4、主題預設網
拜年啦
5、教學活動
活動一:社會:我們去拜年
活動二:打擊樂:小看戲(一)
活動三:談話:壓歲錢
活動四:繪畫禮花
活動五:科學復習1—9數量
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 篇5
一、活動的生成:
1.一天早晨,Emma(家在天津近郊)入園時對我說:“老師,昨天我爸爸用槍打小鳥了!”她的話令小朋友們很驚訝,都圍了過來。于是我就問她:“爸爸為什么要打小鳥呢?”“為了吃小鳥的肉。”小朋友們眼睛睜得好大好大,對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們來說,這真是一個新鮮的話題。我繼續問:“爸爸打到小鳥了嗎?”“爸爸站在房頂上,用槍瞄準,沒打著,小鳥飛走了。”她的話讓我和小朋友們松了一口氣。班里大多數幼兒可能吃過小鳥的肉,但一定沒有把做熟的小鳥和天上飛的、故事中講的小鳥聯系到一起。
2.我班的幼兒個個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說一不二,做事情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因此培養他們關愛、互助,有同情心是非常必要的,這也符合《綱要》的精神。
二、活動目標:
1.知道小鳥是我們的朋友,要愛護小鳥。
2.積極參與救助小鳥的活動,團結合作共同救助小鳥。
3.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拼圖,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想法。
確立這樣的目標,主要以《綱要》中社會、語言、科學領域的目標為依據,結合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來設計的。
三、活動準備:
1.圖片:(小鳥和媽媽在樹枝上),把圖片分成十二塊兒,作好標記。圖片:受傷的鳥媽媽、哭泣的`小鳥。受傷的鳥媽媽模型。
2.錄音:小鳥和媽媽高興的叫聲——槍聲——小鳥的哀鳴。
3.在娃娃家布置小醫院。
4.小盤子,糧食,皺紋紙(剪成小條和小塊兒)水、水杯。
四、活動設計:以小組形式進行。
1.老師帶著幼兒去找小鳥做游戲(進活動室),請幼兒每人拿一張小圖片,老師啟發指導幼兒把小圖片一張張拼好,拼成一幅大圖。然后請幼兒看圖片上有什么?(小鳥和媽媽在樹枝上)猜一猜小鳥和媽媽在做什么?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2.請幼兒們坐到黑板前,出示小鳥哭泣的圖片。小鳥為什么哭啊?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3.請幼兒聽錄音:發生了什么事情?(反復聽)啟發幼兒根據錄音提示和圖片猜想。
4.鳥媽媽受傷了,翅膀都流血了,從樹枝上落下來,小鳥傷心地哭了。啟發幼兒來幫助小鳥和媽媽。怎樣幫助它們呢?請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展開討論。
5.老師給幼兒做好分工:給鳥媽媽包扎;照顧受驚的小鳥;給小鳥和媽媽準備食物:用皺紋紙搓小蟲、團豆豆、畫小蟲、準備水等。大家一起救助小鳥一家。
6.老師和幼兒一起把簡單包扎好的鳥媽媽送到醫院,請幼兒把準備好的食物送給它,讓小鳥睡在媽媽身邊,大家唱《搖啊搖》。老師提示幼兒:鳥媽媽需要安靜養傷,我們改天再來看它好不好?結束。
延伸:以后每天來看望小鳥一家,及時提供食物,直到小鳥一家恢復健康。
五、活動設計小結:
整個活動幼兒都是在老師設計的特定情境中進行,調動了
幼兒各種感官,看、聽、討論幼兒在全身心的投入中獲得了有益的發展。老師自始至終都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支持鼓勵幼兒的發現和表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是每個幼兒通過參與這個活動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和滿足。在活動中有意為幼兒創設大家共同合作的機會:一起拼圖、一起救助小鳥等,使幼兒感受到與同伴共同生活、活動的樂趣,初步培養了幼兒團結協作的精神。
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 篇6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教師應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并學習使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小班后期,幼兒已基本掌握幾種簡單圖形的配對方法,在一些建構游戲中,有的幼兒還會用兩種相同形狀大小的大型塑料積木進行簡單的組合轉換,以滿足他們組建大型城堡的需要。針對目前幼兒對幾種簡單圖形的轉換感知較低的情況,我設計了本次活動,以游戲“去小松鼠家玩”為主線,創設情景、提供材料以及提出問題,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中自由探索幾種圖形的轉換關系,感知生活中一些有趣的關于’形’現象。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正方形、三角形和半圓形等三種圖形的轉換關系;
2.能在引導下使用兩個相同大小的正方形、三角形以及半圓形等圖形進行拼湊轉換;
3.樂于參加數學游戲,能大膽地進行探索。
【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感知正方形、三角形和半圓形等三種圖形的轉換關系;
難點:能在引導下使用兩個相同大小的正方形、三角形以及半圓形等圖形進行拼湊轉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對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以及圓形等圖形有一定的認識。
2、物質準備:
(1)彩色大房子、KT板制小橋(中間裁出若干正方形、圓形以及長方形);
(2)小松鼠頭飾1個、修橋材料板(從小橋上裁出的形狀兩兩分成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以及半圓形若干);
(3)KT板制相框、幾何圖形(同上裁出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以及半圓形若干)、糖果若干以及音樂《去郊游》。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觀看視頻——小松鼠寄來的信)
教師:(出示圖片“一封信”)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我們收到了小松鼠寄來的一封信。我們一起打開來看看吧!
(播放視頻)小松鼠: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松鼠!我今天在家做了一些糖果,想邀請你們過來我家嘗一嘗!我的家就在橋的對面,歡迎你們來我家玩!
(播放音樂,幼兒跟隨教師輕松愉快地走過前面一段無障礙小路,然后在設置好的小橋前停下來。)
2.(提出問題,一起想辦法)
教師:小朋友們看,前面這座橋有些木板沒了。可是我們要去小松鼠家,得走過這座橋才能到達,我們該怎么辦呢?
(幼兒自由發言提出辦法,大家討論選擇最可行的修橋方案。)
二、探索嘗試,在游戲中學習
1.(幼兒自主嘗試,教師適當指導)
教師:現在我們需要把這條橋修好才能行走。這里有一些木板材料,小朋友一起來試試修好這座橋吧!
(小朋友們上前自由探索進行修橋,教師適當提示幼兒修橋時注意角對角邊對邊地對整齊,并給予適當引導。)
2.(針對探索作適當提問和總結,以加深幼兒認識)
教師:這位小朋友把缺的一塊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木板補好了,可是我們原有的木板材料中好像沒有這個形狀的呀?請你跟我們說說,你是怎么做到的?(引導并鼓勵幼兒嘗試用完整的語言來總結)
(小結)原來, . 兩個一樣大的半圓形組合在一起,可以拼成一個圓形;
. 兩個一樣大的正方形組合在一起,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
. 兩個一樣大的三角形組合在一起,可以拼成一個正方形。
三、個別操作,加深理解
1.(修好橋后大家一起再次前進前往小松鼠的家,找到小松鼠后互相禮貌打招呼。)
集體:親愛的小松鼠,我們來你家找你玩了!
小松鼠:(拉拉手,抱一抱)小朋友們,你們來找我玩,我真高興!我今天除了做了一些糖果,還準備做一個漂亮的相框送給你們呢!可是我的相框還沒有完全做好...小朋友們,我可以請你們幫幫我嗎?
2.(每人找到一份材料進行操作)
教師:小朋友們,如果你在的過程中需要幫忙可以請問旁邊的小朋友,或者你可以舉手請老師。現在,我們到后面的桌子上找一份材料就可以開始做相框了!
(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四、結束活動
完成后小松鼠和幼兒互相表示感謝,分享美味的糖果,大家聽著音樂一起開心地去玩游戲。
【活動反思】
區別于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本次活動我以幼兒的實踐操作以及自由探索為主,教師的角色不再是知識灌輸者,而更多的是為幼兒創設情景、提供材料和適當引導。活動中幼兒可以自主思考、自主操作嘗試、發現問題,從而獲得實踐經驗與提升。整節活動課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大大地調動了其積極性。活動開始對于“收到了一封信”,幼兒對此充滿了好奇,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在修橋部分幼兒一起合作,初步感知到幾種圖形的轉換關系,其后又幫小松鼠做相框,進一步鞏固和加深了幼兒的認識。總體來說,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需要提到的一點是,由于不同的三角形(等腰、等腰直角、直角三角形等不同類型)可以拼湊轉換出不同形狀,而本次活動目標設定為“初步感知”,為此選用了較為簡單的、可以拼湊出正方形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而‘不同的三角形的組合變化’也是一個有趣的探索,我覺得可以在第二課時,嘗試提供不同類型的三角形材料給幼兒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感知。
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 篇7
活動目標:
1 、對探索聲音奧秘產生濃厚的興趣;
2 、能自信地表達自己聆聽聲音后的感受;
3 、能跟琴學唱歌曲《兩只小象》,體驗集體演唱的樂趣;
4 、能根據歌曲要求填唱象聲詞,將各種小動物的不同叫聲比較形象地表現出來。
重點:
1 、對探索聲音奧秘產生濃厚的興趣;
2 、能跟琴學唱歌曲《兩只小象》,體驗集體演唱的樂趣;
難點:
1 、養成良好的課堂常規。
2 、能自信地表達自己聆聽聲音后的感受。
活動準備:
1 、教科書、鋼琴;
2 、課件、各種能發出聲音的教具:如打擊樂器、紙等。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1 、教師彈奏歡快的音樂,學生邊拍邊進教室。
2 、師生問好。
二 、感受:
1 、猜謎導入:
“小朋友們,我想請你們猜個謎語,它是每個人身上都有的,
“東面一個洞,西面一個洞,從來不照面,消息真靈通。”(耳朵)
對了,爸爸媽媽給了我們兩只小耳朵,小小耳朵用來干什么?(聽
聲音)
2 、聽聲音(出示課件)
讓學生聽辨課件里“聲音屋”發出的各種聲音。猜猜是什么
聲音?
三 、體驗:
1 、請小朋友上臺模仿各種聲音。
課件中放出各中圖片,讓學生模仿出它們的聲音來。
2 、律動(音樂《兩只小耳朵》)
通過律動的學習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四 、表現:
1 、導入。
“聲音屋出來,小主人將帶你們去一個更好玩的地方。(出示
課件)對了,我們來帶了“小動物快活林”。小動物聽說小朋友們
來了,想和小朋友玩個捉迷藏的游戲,你們聽聽它們的叫聲,猜
猜他們是誰?再讓我們一起來學學他們的叫聲。
2 、演唱歌曲《兩只小耳朵》。
1)、先有節奏地讀歌詞一遍。
2)、邊聽音樂邊律動邊讀歌詞,再次熟悉旋律。
3)、跟著旋律唱歌曲《兩只小耳朵》。
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到了奇妙的”聲音屋“,聽到了很多的聲音,
還到了“小動物快活林”和小動物們一起玩了游戲,你們覺得開
心嗎?請你們一定要記住。我們聽聲音全靠——“兩只小耳朵”。
好了,讓我們跟小主人說再見吧!
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 篇8
活動目標:
1.欣賞、學唱歌曲,理解歌詞內容并嘗試創編歌詞。
2.樂于用肢體語言表現洗澡的情景。
3.通過歌曲知道勤洗澡愛干凈,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音樂、鴨媽媽頭飾、小鴨圖片、小毛巾、麥克風
活動過程:
一、進場
老師帶領幼兒聽著《母鴨帶小鴨》的音樂進入音樂室。
二、復習導入
1. 復習歌曲《我是小金魚》
讓幼兒來當小明星,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
2. 復習歌表演《我的好媽媽》
三、欣賞學唱歌曲
1. 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師:小朋友看,誰來啦?(教師戴上鴨媽媽的頭飾,扮演鴨媽媽,讓幼兒扮演鴨寶寶)鴨媽媽帶著鴨寶寶玩得好累呀,渾身都臟兮兮,這該怎么辦呢?(洗澡)怎么洗呀?讓我們一起聽聽音樂,聽聽小鴨子是怎么洗澡的。
重點: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欣賞,能跟著歌曲節奏點點頭。
2. 你聽到了什么?小鴨是怎么洗澡的?都洗了哪些地方?還需要洗哪里?
小結:洗洗頭呀,大家來洗頭!洗洗臉呀,大家來洗臉!
3. 出示圖片,講解歌詞內容。
四、嘗試創編歌詞
師:小鴨子除了洗洗頭、洗洗臉,還有哪里需要洗一洗呀?
重點引導孩子大膽表達,嘗試模仿歌曲中歌詞來演唱。
(洗手--洗洗手呀,大家來洗手)(洗腳--洗洗腳呀,大家來洗腳)
五、演唱歌曲
師:(幼兒每人一條小毛巾)讓我們拿著小毛巾和小鴨一起來洗澡吧!
重點指導:能有自然地聲音演唱,能跟著老師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六、游戲鞏固
師:鴨寶寶,我們一起去池塘洗洗澡吧。(幼兒圍成圓圈來做池塘,聽著音樂拿著小毛巾洗澡)重點指導:鼓勵孩子們嘗試用動作表現洗澡的動作。
師:哦,洗干凈咯,我們都是愛干凈講衛生的乖寶寶!
七、退場
天黑了,鴨寶寶也把身體洗干凈了,我們趕快回家吃飯吧!
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 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雞蛋的外形特征和作用。
2.學習剝雞蛋的方法。
活動準備
1.雞蛋、碗、筷、勺等
2.用不同烹飪方法煮的雞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出示用布蓋好的籃子,讓幼兒猜猜籃子里可能有什么,輕輕觸摸后再猜一猜。
2.認識雞蛋。
(1)出示雞蛋,讓幼兒和蛋寶寶打招呼。教師問:“籃子里有多少個雞蛋?”(籃子里有許多雞蛋。)
(2)請幼兒說一說拿或放雞蛋時應該怎么做,為什么。
(3)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說說雞蛋是什么樣的,摸上去有什么感覺。教師問:“雞蛋里面有什么?怎樣可以看到雞蛋里面?”幼兒回答后教師敲開蛋殼,把雞蛋打在碗里,讓幼兒觀察雞蛋清和蛋黃,說一說它們像什么。
(4)教師攪拌雞蛋,讓幼兒觀察攪拌后的.樣子。
3.品嘗雞蛋。
(1)提供用不同烹飪方法做的雞蛋。請幼兒觀察煮熟后的雞蛋有什么變化。
(2)教幼兒剝熟蛋的方法。鼓勵幼兒在吃雞蛋時自己動手剝蛋殼。請幼兒品嘗熟雞蛋,告訴幼兒雞蛋很有營養,每天吃1-2個雞蛋對身體有好處。
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 篇10
活動目標:學習從許多物體中找出相同的物體,培養幼兒觀察、比較的能力。
活動準備:
過程:出示實物,讓幼兒從中找出相同的物體
師:小朋友看一下,現在老師手中有二朵花,那一朵是和老師這只手中的花是一樣的。請個別幼兒回答。
出示布娃娃,毛巾,大小皮球,杯子等實物,讓幼兒說出是什么名稱,然后把幼兒分成幾組,并找出和自己組相同的物體。
玩游戲《看誰找得對》
老師發給幼兒不同的實物,當老師舉起某一物品時,幼兒從自己的物品中找出和老師相同的物品并舉起來,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找一找,說一說
請幼兒在教室里自己找一找物品,并指出和它相同的物品,鼓勵幼兒大膽去找去說,對找得快又多的幼兒給予及時的表揚。
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 篇11
【活動目標】
1、了解木頭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
2、通過觀察和觸摸活動,能探索木頭和玻璃的不同之處。
3、對周圍生活及探索活動感興趣。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能說出周圍物體的名稱,認識玻璃和木頭。
物質準備: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金魚缸、小木偶、玻璃球、玻璃杯)木頭塊和一盆水、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感知木頭和玻璃的不同特性。
1、師:大家看,老師的桌子上有哪些東西?(幼兒說出物體的名稱)
2、大家摸摸、捏捏,仔細看一看,還可以玩一玩,你發現了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3、你們知道這些東西是用什么做的嗎?(如:金魚缸是玻璃做的,小木偶的木頭做的等)
4、木頭和玻璃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比較木頭和玻璃的不同之處)
小結:玻璃是透明的,木頭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頭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
二、操作實驗。
1、師:如果將玻璃和木頭放入水中,大家猜一猜,會怎么樣?
2、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操作實驗,將玻璃和木塊放入水中觀察。
師:你們發現了什么?(鼓勵幼兒相互介紹過程和結果)
三、尋找教室里的玻璃制品和木制品。
師:在我們活動室里有玻璃或木頭制成的東西嗎?我們大家一起找一找吧。(幼兒找一找)
四、了解木頭和玻璃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1、師:你們還見過哪些東西是木頭或者玻璃制成的?
2、啟發幼兒想象各種木制品和玻璃制品。
如:木頭做的東西有桌子、椅子、梳子、床等;玻璃做的東西有玻璃杯、鏡子、玻璃窗、玻璃瓶等。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 篇12
活動設計理念:
以發展幼兒英語語言為主線,其中穿插一些游戲,讓幼兒在玩中學。水果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物質之一。因此,從簡單、熟悉的東西以及培養聽力入手,使小班幼兒對英語活動產生興趣并鼓勵幼兒模仿和表達。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于英語的興趣,讓幼兒樂意參與英語活動。
2、在教師的帶領下,讓幼兒了解幾種水果的英文名稱。
3、鼓勵幼兒能模仿教師說英語。
活動內容:
認識水果apple、orange。由于該內容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因此,學習的難度不是很大。在這個活動之前,教師可先復習“headandshoulders”這首歌,邊唱邊做動作,從而讓幼兒對五官有進一步的認識和鞏固。然后通過教師的引導,認識apple和orange,并且初步理解yes/no/ilike…的含義。其中穿插摘果及品嘗水果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
活動準備:
盒子或小袋子一個,蘋果、橘子實物及圖片各若干,一幅畫有一棵大樹的畫,刀、碟子、餐紙,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教師與幼兒一起欣賞“headandshoulders”,邊聽邊做動作,以達到課前的活動準備。
2.輸入單詞。
a、apple。教師把已裝有蘋果的盒子或袋子神秘的拿到幼兒面前,讓幼兒有探索的'欲望.
t:look!:sthis?
c:橘子
t:yes.orange(教師也要用抑揚頓挫的聲調反復輸入)。
3.幼兒辨認水果。
教師把水果放在桌面。
t:I’mhungrynow.Iwanttoeatsomefruits,whowanttohelpme?(作舉手狀)
接著當幼兒上來時,教師說:Ilikeapple/orange。看幼兒是否拿到正確的水果。如果拿錯,可說:no,Idon’tlikeorange.Ilikeapple(手指apple).無論何種情況,記得說thankyou.
第二種方法:
教師把兩種水果放在身后藏起來,突然拿出,跟幼兒一起說出其名稱,讓幼兒有興奮感。
4.摘果游戲。
先把水果圖片貼到大樹上,讓幼兒去摘自己想要的水果(可先請配班老師做示范。教師說Ilikeorange,配班教師摘橘子;教師說Ilikeapple,配班教師摘蘋果,然后請個別幼兒上來摘,摘到的就送給他作為獎勵。并說:Oh,yes,thisisapple/orange.verygood,thankyou!
第二步:教師再貼一些圖片,讓全體幼兒參與活動去摘水果,然后坐到位子上。接著教師引導幼兒辨認。
t:apple,standup.jump!(拿apple的小朋友站起來跳一下)
orange,standup!jump!(拿orange的小朋友站起來跳一下)
5.品嘗水果:
教師可先做示范:拿一片橘子放入口中:hmm!sweet!
t:doyouwanttoeat(繼續引導二說出yes)
c:yes
t:ok,followme!Ilikeapples/oranges.
接著教師發水果讓幼兒品嘗。(拿到幼兒面前時一定要鼓勵幼兒大聲說出“Ilike
apples/oranges”,方可給他。人數太多可請配班老師幫忙。)
6.唱英文歌“Ilikeapple”.
當幼兒在品嘗時,可放此音樂,可讓幼兒欣賞,也可做動作,活躍課堂氣氛
appleisred,appleisround,apple’sjuicy,appleissweet,appleappleIlikeyou,apple’sjuicy,Iliketoeat.
7.結束。
〈1〉復習鞏固
教師再出示一次水果讓幼兒復習一遍
〈2〉t:ok!wearesotired.let’shavearest.
let’ssaygoodbyetotheapple.
c:bye-bye,apple!
t:saygoodbyetotheorange.
c:bye-bye,orange.
活動反思:
(1)在小班的英語活動中,實行全英文教育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在某種程度上還需中英相結合。
(2)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表情、動作一定要夸張,語音語調要抑揚頓挫,從而才能吸引幼兒。
(3)在活動中,千萬不要忽略膽怯、內向的幼兒,多給他們一點關愛和鼓勵。
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 篇13
活動目標
增進對樂器音質的感受力。
分享到公園活動的經驗。
活動準備
搭配小種籽「我家附近的公園」、「公園大發現」、兒歌掛圖、互動式教育光碟、「到公園玩」紀錄單、三角鐵、手鼓、小鼓、手響板、沙鈴。
活動過程
1事先將「到公園玩」的紀錄單〔參見課程計畫光碟〕發給幼兒,請家長協助幼兒完成后帶來學校。
2展示兒歌掛圖,請幼兒說說畫面中的場景是在哪裡?小男孩和小女孩分別在做什麼?你曾看過這些小動物在公園裡做什麼呢?
3播放互動式教育光碟,教幼兒念唱兒歌「我家附近的公園」。
4請幼兒輪流展示自己的「到公園玩」紀錄單,并說說自己和家人最喜歡到公園做什麼事情,詢問幼兒在公園曾看到大家在做哪些活動,并利用肢體表演出動作。
5透過小種籽「公園大發現」帶領幼兒進行肢體表演,隨著老師口述情節及運用樂器轉換扮演的角色:
敲三角鐵:哇!今天天氣真好(雙手打開,做深呼吸動作),到公園散散步吧(隨意走動)!公園裡,好多人也在散步(用教室物品當道具,扮演各種人物角色)和他們打個招呼,真高興能遇到他們(隨意和其他幼兒揮手打招呼)。
拍手鼓:有人在跑步耶!一、二、一、二、一……(做跑步動作,每聽到一聲手鼓聲便往前跨一步),跑得好喘、好累啊(做擦汗、喘氣)!坐在大樹下休息一下(老師當大樹,幼兒靠著老師休息)。
敲小鼓:休息好了繼續往前走吧!好多可愛的爺爺、奶奶在練功(跨弓箭步,做打拳動作),真好玩。咦!前面傳來好聽的音樂(播放音樂),原來是有人在跳舞啊(跟著音樂隨意跳舞)!
敲手響板:抬頭看一看(一手放眉毛上,抬頭做看的動作),可愛的小松鼠在吃東西(拿一樣物品做吃的動作),美麗的蝴蝶飛來吸花蜜(幾位幼兒當花,其他幼兒做蝴蝶吸花蜜的動作);低頭瞧一瞧(蹲下來四處張望),小螞蟻忙著把食物搬回家(拿枕頭放背上做爬的動作),小魚兒快樂的在水裡游來游去(雙手合掌,左右擺動)。
搖沙鈴:到公園散步真有趣,該回家休息了(舒服的躺下來)!
評量
能跟著節奏唱跳兒歌。
能隨口述及樂器的轉換表演肢體動作。
活動結束
舉辦親子公園寫生活動,增進幼兒對附近公園的認識。
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 篇14
設計意圖:
擁抱是親子間愛的表現,也是最直接、最自然的情感交流,在父母的懷抱里,孩子享受溫暖、愉悅的身體接觸,也感受無可取代的親情與關愛。《抱抱》是一個情節簡單、角色分明、溫馨洋溢、感染力十足的圖像故事,對于小班的孩子而言,簡單的文字、溫馨的圖片更能引起他們共鳴。
在活動中,我采用情景進入的方式,讓孩子自然而然地走入故事中去。同時,通過"觀察--講述--欣賞--體驗"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表達內在的情緒感受。在模仿、觀察中細細品味動物角色的臉部表情以及趣味的肢體互動,讓孩子深刻感受到和樂、溫暖的人際關系。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觀察并感受故事中小猩猩的心理變化。
2.懂得擁抱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能主動擁抱自己的親人、老師和伙伴。
3.感受動物之間濃濃的親情,體驗"抱抱"的愉悅之情。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被"抱抱"的情感體驗。
物質材料準備:
1.《抱抱》PPT
2.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認識角色,引起閱讀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認識它嗎?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啵啵。我們和啵啵打個招呼。"
2."啵啵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二、閱讀故事,感知角色情感。
(一)觀察圖片-頁,感知啵啵的快樂。
1."聽,'抱抱',發生了什么事情?啵啵的表情是怎樣的?啵啵想,森林里肯定還有好玩的,于是它繼續往前走!"
2."啵啵又驚喜的大叫起來:'抱抱',他看到誰在抱抱?"過渡:咦,啵啵怎么了?為什么?
(二)觀察圖片-頁,感知啵啵的傷心。
1."啵啵這么小,自己沒辦法找到媽媽,誰會來幫助他找媽媽呢?大象媽媽看著啵啵說:'啵啵,我來帶你去找媽媽吧!'"
2."在路上看到了誰?它們的表情怎樣呀?波波呢?(也想和媽媽抱抱)啵啵又看到了誰?它們是怎么抱抱的?啵啵呢?"(師幼互動,讓孩子趴在自己的背上感受一下另外的一種擁抱方式)
3."波波怎么了?周圍的動物們聽到啵啵的叫聲,它多么著急啊,大家快幫幫它吧!幫它一起喊"媽媽"。
(三)觀察圖片-頁,感知啵啵的愉快。
1."看!誰來了?媽媽飛一樣地跑過來,大聲喊著'寶寶!'那啵啵會怎么喊?"
2."啵啵終于找到了媽媽,和媽媽抱在一起。你看后面那些小動物怎么樣呀?它們為什么高興?"
3."啵啵趴在媽媽的懷里,媽媽的懷抱真溫暖呀!啵啵悄悄地對媽媽說了一句話,猜猜她說了什么?"
三、完整傾聽,升華情感體驗。
1."故事結束了嗎?還沒有呢,我們一起把故事完整的來看一看,后面還發生了什么故事?"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小結:除了能和自己的媽媽抱抱以外,自己喜歡的和喜歡自己的都可以抱抱,告訴他:"我喜歡你,我愛你!"請幼兒和自己喜歡的小伙伴、老師抱抱,并大膽表達愛。
3.總結:原來一個抱抱可以讓人感到這么溫暖,我們一起來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后和后面的`客人老師也一起抱抱,回到家后也給自己的爸爸媽媽一個抱抱好么?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采用的繪本《抱抱》是以幼兒喜歡的小猩猩波波為主線,跟隨它的腳步見到了幾種動物間溫暖擁抱的畫面,繪本中充滿著暖暖的親情。繪本全篇只有“抱抱”和“媽媽”這幾個詞語,畫面溫馨感人,易于小班幼兒閱讀與欣賞。活動開展較為順利,但我發現了活動中存在著幾個問題。在請孩子們觀察動物之間是怎么擁抱時,孩子們都在說動物的特征,有可能是因為我提問的方式不太合適,沒能提醒孩子注意問題的重點。另外,在請孩子們與我擁抱時,大部分孩子們一哄而上,有幾個坐在椅子上不為所動。如果我在請孩子們模仿時有序地進行組織,那么場面應當會有所改善。同時作為社會課,對于繪本情感的挖掘也要更深一些,通過細化繪本中的情節,從而讓幼兒在繪本中體驗抱抱的一些感受,豐富幼兒對于抱抱的不同感受,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說一說,在下次的活動中我會多加注意,豐富整堂課的教學元素。
有關小班教案模板匯總 篇15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下學念草莓歌,愿意參與故事情境的模仿
2、體驗買草莓、做草莓蛋糕的快樂
活動準備:故事PPT,小河馬頭飾
活動過程:
(第1張)
----小朋友,看看,李老師帶來了什么?
----你喜歡吃蛋糕嗎?你喜歡吃什么蛋糕?有一只小河馬也和你們一樣也喜歡
蛋糕。
(第2張)
----圖片上誰會是媽媽?
(第3張)
----呦,河馬媽媽在干什么?河馬媽媽打雞蛋可能是想要干什么?(雞蛋餅) ----今天,河馬媽媽又要做蛋糕啦!
(點擊一下)
看!媽媽今天要做一個什么蛋糕啊?(草莓)
(觀察畫面)
做草莓蛋糕一定要有什么啊?
----(帶上頭飾)小一班小朋友你們好!
(第4張)
讓我從冰箱中找找草莓吧,忘記了,草莓長什么樣子的,(打開冰箱)紅紅的、三角形、戴著小帽子、有點點的,
(第5張)
冰箱上面有嗎?
(第6張)
下面去看看。
冰箱里有草莓嗎?冰箱里有沒有草莓呀?(冰箱里沒有草莓哎)去買草莓?
播放右下角錄音:(幫媽媽去買6個草莓)
2、念念草莓,體驗跟唱草莓歌的快樂
(第7張)
----小河馬邊走邊念草莓歌
(兒歌:草莓、草莓,紅紅的草莓,三角形草莓,帶著小帽子,長著小點點,我去買草莓)
(第8張)
----碰到小豬,我們邊走邊念草莓歌(一個)
(兒歌:草莓、草莓,紅紅的草莓,三角形草莓,帶著小帽子,長著小點點,我去買草莓)
(第9張)
----碰到小老鼠,我們邊走邊念草莓歌(集體)(誰是我的好朋友----小老鼠) (兒歌:草莓、草莓,紅紅的草莓,三角形草莓,帶著小帽子,長著小點點,我去買草莓)
好像還沒走到,我們再唱一次,
(兒歌:草莓、草莓,紅紅的草莓,三角形草莓,帶著小帽子,長著小點點,我去買草莓)
走的有點累了,這里有許多小凳子,我們休息一下,好嗎?
(第10張)
----呦,好多森林商店啊!都有哪些店呢?我們要上哪兒買草莓呢? (第11張)
----水果店到了啦!看看有沒有草莓啊?水果店里的老板是誰?哦,仔細聽! (點第一個喇叭)
歡迎光臨,你們要買什么呀?
(點第二個喇叭)
那草莓長什么樣子的?(唱歌)
這下小熊老板肯定知道?
(點第三個喇叭)
要買幾個草莓?
(點第四個喇叭)
好的給你們6個草莓,再見。
我們跟你說。
3、做做蛋糕,體驗模擬制作的快樂(閉上眼睛,草莓就出現) ----買到草莓嘍!媽媽可以做草莓嘍!我們一起幫媽媽的忙吧!
A.一起來打雞蛋,放些什么?攪拌
B.蛋糕放點糖,放點鹽
C.出現當得一下,蛋糕就做好了,你們再睜開眼睛,放上草莓。 (第12張)
三、延伸話題
----做草莓蛋糕需要草莓,做一個水果蛋糕的話需要什么呢?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分享草莓蛋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