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音樂一年級教案(精選6篇)
蘇教版音樂一年級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
唱歌《大雨和小雨》、《上學歌》
二、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大雨和小雨》、《上學歌》
2、讓學生感受上學時心情愉悅心情。
3、能用強弱不同的力度表現歌曲。
4、能用身邊的材料模擬大雨和小雨的音效,與小組同學合作編創表演。
三、教學重難點:
了解并能夠掌握2/4拍的強弱規律。
能用強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四、教學準備:CD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播放歌曲《上學歌》,感受歌曲情緒。
2、學唱歌曲《上學歌》
(1)聆聽歌曲范唱
(2)老師分句教唱歌曲
3、聆聽、辨別聲音
老師播放雨的音效,請學生分辨是什么聲音
4、表現歌曲
(1)請學生注意分辨大魚和小雨的聲音又什么不同。
(2)老師提示學生:注意曲譜上方的雨滴圖示,大雨的聲音應該怎么唱?小雨的聲音應該怎樣唱?
(3)學生分組邊唱邊模擬音效伴奏。
(4)完整演唱歌曲,并用模擬音效或編創動作參與歌曲表現。
蘇教版音樂一年級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能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歌(樂)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睦相處。
二、能夠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動物說話》《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三、在聆聽音樂中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想像中的動物神態。
四、認識木魚、碰鐘,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五、能準確地朗讀歌謠,并讀出二拍子的強弱。
教學內容
一、學唱歌曲《動物說話》和《我有一只小羊羔》
二、認識木魚
三、學習二拍子的強弱
四、聆聽《三只小豬》和《快樂的小熊貓》
教材分析
一、《三只小豬》是由一支輕音樂隊演奏的樂曲,輕松、幽默,勾畫了三只小豬愉快的生活場景。
二、管弦樂《愉快的小熊貓》是美術影片《熊貓百貨商店商店》中的一個音樂片斷。音樂開始,首先由中提琴奏出的長音和小提琴奏出碎弓音,渲染了大森林早晨美麗的景色,在弦樂柔美的音響襯托下,笛子吹出一段節奏自由的旋律,其音調清新,色彩明亮。
教學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指導學生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動物說話》,讓他們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二、識木魚,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并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三、編創與活動,按節奏和節拍的強弱讀歌謠。
教學內容
一、學唱歌曲《動物說話》
二、認識木魚
三、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聽音樂律動。
二、編創與活動。
1、按節奏和節拍的強弱讀歌謠。指導學生讀歌謠時,有意識地讀出節拍的強弱,做到有感情地讀。
2、可啟發學生用不同的音色,表現老鴨和小鴨的叫聲。
三、表演《動物說話》
1、聽樂曲律動
2、完整地聆聽《動物說話》,聽錄音再自己范唱,讓學生來感受。
采用不同形式讓學生感受,拍手聽、默唱、小聲跟唱。
3、按節奏和節拍的強弱來讀歌詞。
4、聽琴輕聲學唱
5、師提示:怎么樣演唱能表現出你很愛小動物的心情,用你的聲音告訴我。啟發學生演唱時投入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
1、啟發學生編創歌詞,表現自己喜愛的小動物。
2、用木魚為歌曲伴奏,注意看課本上木魚的圖有深有淺,示意學生敲擊的動作有重有輕,要按著歌曲的強弱規律敲擊,并要明確打擊樂的伴奏地位,學會與歌曲的聲音協調起來,不要喧賓奪主。
二、復習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和《同唱一首歌》。
三、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告訴小朋友要熱愛小動物。
課后反思:本課從喜愛小動物是兒童們的天性入手,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表現力,使學生養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在歌曲中體驗不同的演唱形式和藝術風格。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能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歌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
二、能夠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三、能根據自己最喜愛的動物形象即興創編歌詞,并會演唱和表演。
一、認識碰鐘、鋁片琴,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教學重點:即興創編歌詞,并會演唱和表演。器樂的演奏運用。
教學難點:鋁片琴在歌曲伴奏中的運用。
教學用具:各種動物頭飾、鋁片琴、碰鐘、多媒體課件。
課前準備:請小朋友們課前自己制作一個最喜歡的動物頭飾。
老師準備一件小羊羔的衣服和頭飾。
教學過程
一、體現引入部分:
1、老師與學生一起隨著歌曲《動物說話》自由律動,拉近老師與學生的關系,使學生在平等、輕松、自由的氣氛下進入音樂課堂。
提問引入:剛才我們表演了一首與動物有關的歌曲,小朋友們還會唱其它與動物有關的歌曲嗎?(自由表演唱,培養學生自信演唱的能力)
2、感受新課部分:
變魔術引入新課:請一位小朋友協助老師,其余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事先讓這位小朋友穿上小羊羔衣服和頭飾,不讓孩子們看見,其他孩子閉上眼睛,老師說:“一、二、三變”,小羊羔從教室外咩咩叫繞場一周。
老師引導小朋友看著小羊羔有節奏地朗讀歌詞。
3、用聽唱、模唱法學會《我有一只小羊羔》。
A、要以完整有感情的范唱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愿望。
B、采用適合學生演唱的調高進行聽唱教學。聽唱教學中可提示學生在同音反復處唱得輕松、親切。
C、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跟著音樂做自由律動,編創動作,表達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1、認識碰鐘、鋁片琴,學習敲擊的正確姿勢。
2、為了使學生很容易用鋁片琴敲出旋律,減少技術負擔,老師先在鋁片琴上分別貼上“1、2、3、5”四個音,用“數字譜唱法”學習。
3、2 12 ∣ 33 3 ∣ 22 2 ∣ 35 5 ∣
3、2 12 ∣ 33 33 ∣ 22 32 ∣ 1 — ||
二、用鋁片琴為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伴奏
1、老師示范用鋁片琴敲出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分成四個小組,分別用“數字譜唱法”把歌譜分成四組接龍,用鋁板琴演奏自己的音樂部分,小朋友輪換著玩一玩打擊樂器。
2、分小組進行編創歌詞:請小朋友們戴上自己制作的動物頭飾。每個小朋友在組內編唱自己最喜歡的動物歌《我有一只_X》。分小組展示成果(唱、奏、演結合,培養學生自信地唱歌,與同學相互合作能力以及培養創新思維)。
3、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方法:每組推薦幾名小朋友分別敲鋁片琴和碰鐘,為歌曲伴奏,其余小朋友圍著本組自由表演自己創編的歌,大家可唱的不一樣,讓小朋友盡情地表現自我,角色可以輪換。欣賞《我的小綿羊》并小結。
4、用多媒體展示現實生活中各類不同品種的羊的圖片,邊欣賞邊聽歌曲《我的小綿羊》,讓學生感受除今天學習的《我有一只小羊羔》外,還有許多關于羊的歌曲。
5、讓學生了解羊全身都是寶,如:羊皮鞋、羊毛衣等,讓學生自由發言和討論,從而教育學生:小動物對人類有很多貢獻,我們要愛護小動物,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
三、課堂小結:讓學生感受音樂是怎樣表現各種動物的動作、叫聲、形態等特點,從而感受音樂的情緒變化對表現樂曲的作用,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的熱情。
課后反思:一堂課結束了,并不意味著教育的結束。號召孩子們課后與小動物交朋友,正是本課情感教育目標的實踐環節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聆聽歌曲《三只小豬》和《快樂的小熊貓》,感受樂曲描述的愉快勞動的情景,感受勞動的快樂。
2、認識碰鐘,學習敲擊碰鐘的正確姿勢。
教學過程:
一、律動。
二、認識碰鐘
1、觀察示意圖,知道怎么敲擊。
2、想一想,聽一聽,碰鐘的聲音是長的,還是短的?怎么才能敲出短音。啟發學生動腦思考。讓學生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敲擊碰鐘。
一、復習表演《動物說話》,《我愛我的小羊羔》
二、聆聽《三只小豬》
1、完整地聆聽《三只小豬》,說一說樂曲描繪了怎樣的小豬。三只小豬好象在做什么?
2、復聽,讓學生自編動作表演三只可愛的小豬。看誰能記住小豬叫的地方,隨著樂曲學小豬的叫聲。
3、三幅動作提示圖分別是:
扭著身體學小豬走路。
用手指抵住鼻尖,模仿小豬的翹鼻子。
兩只手在耳朵上方伸開五指做“扇風”的動作,模仿小豬的大耳朵。
三、聆聽《快樂的小熊貓》
1、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描述的清晨的意境和小熊貓愉快勞動的情景。
2、復聽,將音樂分成兩部分。“大森林的早晨,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在小熊貓打水的時候,你好象又聽到了什么聲音。”利用音樂中的特殊音響,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3、復聽時,讓學生跟著音樂表演,樂曲結束了。教師可啟發學生編創結尾。編創結尾分組進行,讓學生充分地活動起來,利用樂器、人聲、拍打動作為樂曲做結尾。
四、課堂小結:
課后反思:通過歌詞創編,自制樂器為歌曲伴奏,體驗成功的快樂,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開發。以情感、能力培養為主線,讓學生在“想”“動”的音樂實踐中拓展音樂,了解音樂要素、力度以及不同畫面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
蘇教版音樂一年級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1、聽:《你聽,什么敲響了》
2、唱:《動物說話》
3、動:跟著音樂學一學做一做
教學目標:
1、能整齊的演唱《動物說話》,會用模仿的方式嘗試創作歌詞片段。
2、在生動活潑的音樂中,體驗聲音世界的豐富多彩,感受活潑、歡快的情緒。
3、能注意集中的聆聽音樂,嘗試用體態語言來表現。
教學重點、難點:
歌曲《動物說話》
教學準備:欣賞帶、音樂帶、鋼琴
教學過程:
一、聽:《你聽,什么敲響了》
1、聽,錄音機里都是自然界中動物“唱歌”的聲音。你能聽出來嗎?
2、你能來模仿嗎?
二、唱:《動物說話》
1、音樂導入:老師要帶大家去農場看看。欣賞《請來看看我們美麗的村莊》。
2、有哪些小動物?它們都想來唱歌。
3、播放歌曲《動物說話》。
4、聽唱法進行歌曲教學間奏處引導隨音樂一拍一下做動作。分組唱、齊唱。
5、引導學生歌詞創編
小狗說話汪汪汪,小貓說話喵喵喵,小豬說話嚕嚕嚕,小羊說話咩咩咩,小牛說話牟牟牟。
唱一唱(齊唱,分組唱)
三、動:跟著音樂學一學做一做;與前兩項結合進行。
1、引導欣賞各種動物的唱歌聲。
2、說出各種動物的名稱。
3、向老師和同學表演模仿一下。
蘇教版音樂一年級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快樂的一天》和《其多列》,使學生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變化。
2、知道音有長短,讀出走與跑的長短,練習隨歌聲或樂曲進行擊拍,初步做到均勻。準確。
教學重難點:知道音有長短,讀出走與跑的長短,練習隨歌聲或樂曲進行擊拍,初步做到均勻。準確。
教學準備;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起立問好,入座。
2、復習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二、基本部分:
1、導入。結合“放牧”主題讓學生開展短小的談話,已獲得對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課作品。
2、聆聽《其多列》:
(1)啟發學生看插圖,聽錄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聽著范唱錄音,用手指著圖譜輕輕地跟唱。提示學生第三段歌詞分別在哪里?結束據在哪里?
(3)能跟著老師的手勢,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
3、聆聽《快樂的一天》:
(1)聽前,引導學生談上學第一天的感受。
(2)教師完整地初聽音樂,要求學生注意傾聽。分辨每一首小曲讓你想到樂什么,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3)學生可根據歌曲內容,分小組,分角色創編動作表現歌曲。
(4)復聽時,讓學生自由想象,創編動作表現沒段音樂的內容,鼓勵學生編創獨特的與眾不同的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結束部分:
小結。
蘇教版音樂一年級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1、歌曲《如果你高興》 。
2、唱游《十個小印第安人》 。
3、歌曲《牧童謠》 。
教學目標:
1、能根據音樂內容、節奏、速度、情緒,有感情地進行唱游活動。
2、學一個新的音“la”。
3、通過唱游活動,融入人文知識的教學,讓學生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 風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環。
教學重點:
1、感受不同的風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環境。
2、建立“la”音與“do、 re、 mi、 sol”的相對音高觀念。
教具準備:
電子琴 錄音機。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歌曲《如果你高興》
一、復習、表演
1、聽中動。聽音樂有節奏地拍手;聽音樂有節奏地拍腿;聽音樂有節奏地 跺腳;聽音樂有節奏地彈舌。全班做聲勢游戲。
2、聽中讀。跟音樂小聲的跟讀歌詞。
3、背唱歌曲。在前面的活動與朗讀歌詞中,同學們對歌曲已很熟悉。此時, 教師可請學生跟著鋼琴伴奏背唱歌曲。歌唱過程中,教師應通過范唱、手勢、 表情的提示,隨時糾正學生唱歌是的不良習慣和不正確姿勢,提醒學生不要大 聲喊叫。
4、 自編歌詞。 啟發學生用身體的其他部分的名稱編成歌詞填入樂曲中演唱, 并伴以相應的律動。
二、表演
用身體作為樂器為歌曲伴奏,并做一定的動作表演。 學生創編的身體的其他部分進行演唱,并伴以相應的律動。
三、小結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唱游《十個小印第安人》
一、復習、表演
二、學唱新歌
1、游戲引入。教師提出要求:請同學們聽音樂自報編號進課室。 講故事,鼓勵學生用簡單語言描述“十個印第安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戲”。
2、聽唱歌曲。請同學們哼唱旋律、默唱歌詞,然后跟唱歌詞、學會歌曲。
3、背唱歌曲。請同學們邊做跑跳步,邊背唱歌曲。
4、與人文知識結合。介紹印第安民族風俗、習慣、服飾等。
5、創設情景 同學們用老師準備好的色彩小紙條化裝成印第安人。
三、即興表演。
戴頭飾的十名學生,隨著歌詞里的數字一個個出場,跳印 第安人風格的跑跳步,然后,再隨音樂一個個退場,或者一個個躲藏起來。
四、接龍游戲。
讓十個扮演小印第安人的學生按順序到同學中找其他人互 換頭飾和禮物,圍著篝火多跳幾遍,讓全班同學都有機會扮演小印第安人參與 跳舞和活動,達到全班體驗音樂律動的效果。
五、小結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歌曲《牧童謠》
一、復習、表演
二、學唱新歌
1、初步感受。這是一首湖北民歌。民歌中巧妙運用“那斯那斯嗨”的襯詞, 來抒發兒童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感。
2、感受歌曲。先聽教師范唱,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述與音樂風格。
3、學唱歌曲。教師彈琴帶著學生小聲唱。教師注意指導學生唱準曲中襯詞, 感受 la 的音高。
4、學新手號。學習新手號,做教材第 41 頁的活動“唱唱”。
5、師生互動。學生演唱歌曲,教師用牧童笛伴奏;教師演唱歌曲,學生自 選感受由四個音構成的湖北民歌《牧童謠》的風格。
三、表演 鼓勵學生表演歌曲
四、小結
教學反思:
蘇教版音樂一年級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三個和尚》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體會本課主題—愛勞動。
二、以不同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洗手絹》、《大家來勞動》,表達歌曲的內容。
三、能夠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以及“勞動”主題的編創嘗試,并表現“勞動”的主題。
教學內容
一、歌表演《洗手絹》
二、聆聽《勞動最光榮》
三、學唱歌曲《大家來勞動》
教材分析
一、歌曲《勞動最光榮》是電影美術片《小貓釣魚》的主題歌。曾在第一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活動中榮獲音樂作品獎。歌曲生動活潑,形象鮮明,兒童情趣油然而生。
二、歌曲《洗手絹》是一首具有民間童謠風格的歌曲。曲調短小、流暢,并具有節奏性強、運用襯腔等勞動歌曲的特點。全曲使用素材節省,旋律易唱易記,輕松活潑,生動地表現了孩子們從小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愛形象。
教學過程: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感受音樂的歡樂情緒,使學生建立起從小熱愛勞動的樂觀態度。
二、指導學生用喜悅的心情、明亮的聲音演唱《洗手絹》。
三、能夠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以及“勞動”的主題的編創嘗試,并表現“勞動”的主題,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勞動最光榮》
師:小朋友,讓我們想一想,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像小喜鵲、小蜜蜂那樣愛勞動?
請每個小朋友拿出你的畫筆,把你想到的愛勞動的小動物畫到書本上來。
學生解釋畫面,教師指導學生唱新創作的動物形象。
三、律動創新游戲
師:我來邀請小朋友來玩模仿秀,愿意的請一起來參加。
(音樂響起,你可以跟著音樂模仿一個小動物勞動的動作,當音樂停下時,你馬上擺好造型,讓教師和小朋友來猜猜你演的是什么動物,在干什么。)學生參與。
四、學唱《洗手絹》,并表演
1、由小動物愛勞動是光榮的引導小朋友,如果你是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你肯定已經發現,在我們教室里放了很多勞動工具,請每組的組長去找一件勞動工具。生找到掃把、小桶、擦布。
2、請小朋友說說勞動工具的用途,并有節奏地用一用。
3、師問拿水盆、擦布的同學:你知道怎么洗擦布嗎?(搓)
4、一起用洗手絹的動作“搓”來和著音樂邊律動邊聽范唱。
5、小朋友看著自己把一塊臟手絹洗得干干凈凈的,心情怎么樣?(高興)
師:確實很高興,所以我們小朋友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看著勞動的成果,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讓我們帶著高興的心情一起來把這首歌唱一遍。
6、歌詞創編并表演。
A、小朋友除了能自己洗手絹,還有哪些勞動的本領?
(我們班的小朋友真厲害,能做那么多家務活,現在小朋友分組講座一下,幫家長干什么家務活,然后編排一個節目,看哪組小朋友編行,演得。)
B、學生創編,師指導。
學生表演,教師及時鼓勵。
五、課堂小結:
課后反思:以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學習興趣為出發點,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趣導課,讓學生通過多聽音樂,反復感受、模仿、體驗、實踐等多種音樂活動的形式,循序漸進的來學習,從而培養他們的音樂審美、感受及表現能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指導學生用輕而蘊含力量的聲音演唱《大家來勞動》
二、通過圖譜“走嘔”的學習與實踐,掌握二拍子的時值。
三、聆聽《三個和尚》,感受音樂的歡樂情緒,使學生建立起從小熱愛勞動的樂觀態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洗手絹》,邊唱邊表演,表現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二、掌握二分音符“走嘔”的節奏。
1、比較圖譜“小人”,兩個走是兩拍,四個“跑”是兩拍,一個“走嘔”是兩拍。學生分成三組依次讀出,再看教師指揮,形成三聲部節奏聲勢,反復讀,看手勢結束。為了讀得準確可邊拍手邊讀,準確掌握其時值。
2、創造勞動的聲響:啟發學生想像校園勞動的各種聲音,大同學幫助小同學修桌椅的聲音,同學們在操場上用大掃帚掃地的聲音,“唰—唰—”,學生在教室里擦桌椅的聲音“擦擦”,讓學生自己安排勞動聲音出現的先后,最后匯合在一起,形成多聲部的勞動節奏。
三、聆聽《三個和尚》
1、初聽音樂,師啟發學生聽著音樂想像,音樂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為什么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啟發學生理解勞動換來美好生活的道理。
2、全體學生在復聽音樂時隨著音樂表演,鼓勵學生進入角色,合上音樂的節拍,用自己創造的動作,表現勞動的愉快心情。
四、學唱《大家來勞動》
1、聽范唱,感受歌曲,第二遍,請學生自編動作來和著歌曲的節拍。
2、跟師有節奏地念歌詞。
3、指導學生用輕而蘊含力量的聲音演唱《大家來勞動》,感受、表現歌曲堅定有力的音調。演唱時要注意強調第一拍,使歌曲更富有動力感。
4、分組演唱。
5、小結評價,教育學生要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課后反思:這一課,我融合趣味性與知識性為一體,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既模仿勞動的聲響,體驗勞動聲響的節奏。通過對勞動動作的模仿,使孩子們的肢體動作進一步協調,并得到發展。我還讓小朋友結合平時的勞動邊唱邊表演,發揮他們勞動時的帶勁,小朋友們表現的很好,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