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精選15篇)
《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 篇1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學習重點:
引領學生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學習難點: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1、關于古今描寫春節的文章、詩詞、童謠、春聯等。
2、學生假期拍攝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照片。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引導談話:
同學們,寒假時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一道語文生活實踐題——“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的拍照,很多同學都完成得不錯,都按要求發到了老師的郵箱里,下面我們來展示大家拍攝的照片。(學生欣賞圖片)
那么,根據我們上節課讀課文了解的情況,你能說說說說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你印象深的有哪些?
生交流:我印象深的有臘八,除夕,初一,正月十五。
2、師為什么你對這些內容印象深刻?
生交流:因為作者詳細的寫出了這幾天包含的春節的習俗。
3、教師繼續談話:這長達四十多天的春節被作者稱為美好快樂的日子,這節課我們班三個學習小組繼續深入的品讀課文,了解春節的習俗,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感受老舍先生對這些日子的描寫。
(設計意圖:回顧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對這節課的學習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根據導學案分小組自學課文
1、明確學習任務。每四人小組選擇一個日子,讀讀課文,弄明白作者寫了哪些民俗,交流你查找的資料,談一談感受。
2、小組交流自學。
三、匯報學習成果
(一)第一學習小組匯報讀書情況
1、教師談話:哪位同學能選擇一個日子來介紹?
2、生交流:我們組選擇的是臘八這一天。課文主要講了熬臘八粥,泡臘八蒜這兩樣習俗。并交流搜集到的相關資料。
3、師評價補充:你們查找的資料既讓我們了解了知識,又讓家鄉人民感到自豪。還有誰能補充介紹?我想補充一點,臘八粥諧音臘八祝。在民間有祝福農業生產的意味。能讀一讀你們喜歡的句子嗎?
4、生讀:(1)“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5、教師創設情境引讀:對,正是由于臘八粥是由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熬成的,材料豐富品種眾多,所以,作者說-----這正是老舍語言的特點,我們再讀讀-----
6、男女比賽讀、師:請你來讀。還有誰想讀?男女賽讀,師評價。大家一起來讀。
誰能帶我們領略其他日子里的春節文化?
(設計意圖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朗讀,多次與文本交流,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默讀、朗讀能力,對課文內容更加熟悉。其次教師范讀和指導學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深刻體會老舍語言的特點。短短幾分鐘學生體會到老舍語言的幽默風趣,不用說教,不用硬塞,一切都順其自然。)
師:誰能帶我們領略其他日子里的春節文化?
(二)第二學習小組匯報
1、這個小隊的代表匯報他們隊喜歡的段落是除夕后,并交流搜集到的有關資料。小隊一起朗誦除夕全段。
2、教師談話:當家家戶戶都貼上了紅紅的春聯,你感受到了什么?
師:讓我們繼續體會,誰還能從文中的句子中看出除夕的熱鬧?
3、生交流: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
4、師引導過度:但是這樣的團圓遠遠不如親人回家的溫馨,所以課文上還說——引讀---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
5、師播放爆竹聲和喜慶的畫面課件,此刻你想到哪首詩?你似乎看到什么場景?
生交流:看到人們放鞭炮、歡慶、品嘗美味、玩游戲的場景
6、師:是啊,這真是“色”“味”“聲”“情”齊全的除夕之夜。讓我們一起讀中體會,師引,生接讀。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有三個環節恰如其分:第一,音像造境、爆竹、音樂將學生很自然的帶入情境中;
第二,古詩連接與校本課程“古詩文”結合,使背誦的古詩和課堂學習緊密結合,不僅加深了對詩歌內容的理解,進一步強化對語言的積累;
第三展開想象,讓學生充分想像場景結合自身的體驗拉近與文本、與作者的距離,那份熱鬧與喜慶不僅看得見、摸得著,更能用心品悟。)
(三)熬過了除夕夜,人們通過守歲把美好的祝福贈給了長輩和孩子,于是正月初一到來了。下面請第三學習小組的隊員來介紹介紹。
1、生交流:課文主要講了初一的光景,男人拜年,女人招待客人,小孩子逛廟會。通過交流資料,我們發現直到現在初一的過法都差不多。現在人們仍舊是拜年,逛廟會等。
2、師引導:那么有沒有不同呢?雖然還在拜年但是方式有很多創新對不對?
3、生交流,現在我們可以用打電話,發電子郵件和電子賀卡,發短信,網聊的方式給遠方的親友拜年。
4、師評價:你們是多么愛我們的節日——春節,是啊,春節的快樂屬于海內外每一個龍的子孫。-------
四、總結拓展,升華感情
1、師:大家被春節的魅力吸引,老師也是如此。其實我們中國還有很多歷史悠久的節日,誰能說一說?
2、生: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等。
3、深化主題,課件出示對聯,全班齊誦:
共賞圓月,不忘骨肉父老;
喜迎中秋,懷念臺灣同胞。
4、自主閱讀“閱讀鏈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較:同是寫過年,在寫法上有哪些不同?
3、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到老舍爺爺在《北京的春節》里寫“做年飯”和“吃團圓飯”都只寫了一句話。但梁實秋和斯妤卻寫得很詳細。同時懂得,同樣寫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寫法。)
六、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以“春節”為主題,辦一期手抄報。內容如下:
1、春節印象:寫關于“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的習作。
2、春節花絮:編春節的傳說習俗。
3、精彩再現:摘抄關于春節的詩詞佳句。
4、節日集錦:調查我國傳統節日知多少。
(設計意圖:課后作業提升了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使課堂學習內容得到拓展和延伸,為學生創造思維拓展積累搭設了階梯。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可進行個性化的選擇。)
《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 篇2
一、教學目標
(一)積累文中的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
(二)梳理文章寫作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
(三)品讀課文,體會“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一)積累文中的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
(二)梳理文章寫作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
三、教學難點
(一)梳理文章寫作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
(二)品讀課文,體會“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積累文中的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
2.梳理文章寫作順序。
(二)導入
春節,可以說是我們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了!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百里不通風,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今天,我們就跟隨老舍先生,走進《北京的春節》,感受老北京春節的魅力吧!
(三)文化常識
1.作者介紹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作家。1951年,因為創作了話劇《龍須溝》,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他勤于創作,被譽為文藝隊伍中的勞劫模范。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殘霧》《方珍珠》《春華秋實》等,他的作品都收集在《老舍全集》里.我們首學過他的寫景抒情散文《草原》。
2.寫作背景
本文選自《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有刪改。本文寫于1951年,作者剛從美國回來,當時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新中國的新面貌、新氣象深深地感染了老舍。他在這段時間寫下了好幾篇歌頌北京的散文,《北京的春節》就是其中之一,文中描寫了北京人過春節的風俗和熱鬧氣氛,表達了對新中國、新社會的贊美。
(四)預習檢測
1.讀準下列加點字。
初旬(xún)翡翠(fěi)展覽(lǎn)擺攤(tān)栗子(lì)榛子(zhēn)
眨眼(zhǎ)通宵(xiāo)燃放(rán)小販(fàn)嫻熟(xián)
蒜瓣(suàn bàn)摻和(chān huo)
2.多音字辨析。
3.解釋下列詞語意思。
摻和:摻雜混合在一起。
嫻熟:熟練。
萬不得已:實在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
截然不同:形容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各形各色:不同形狀、不同顏色,形容種類很多。
張燈結彩:張掛彩燈、彩帶等,形容場面喜慶、熱鬧。
殘燈末廟:指春節快要結束了。
(五)初讀感知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閱讀心得,說出“熱鬧、忙碌、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板書: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2.選自己印象最深的或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其余同學一邊聽一邊想,作者寫了哪些日子里人們的活動?可以用筆畫下來,也可以用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閱讀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并清除學習上的障礙,包括字、詞、句等,以便進一步深入學習課文。同時,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讀書動筆的習慣。
(六)再讀梳理
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的,作者圍繞北京的春節都寫了哪些重要的日子?其寫作順序是什么?自己想好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談論,并仿照示例填寫下表。
時間風俗習慣或人們的活動
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明確:
時間風俗習慣或人們的活動
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月初九至臘月二十二孩子: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
大人:預備過年的物品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放鞭炮,吃糖
過了二十三大掃除,把各類吃的預備充足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燈火通宵,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
正月初一店鋪關門,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子逛廟會
初六店戶開張,還可以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節看花燈,小孩子們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寫作順序:時間順序。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朗讀和小組合作交流,了解了北京春節那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也初步了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希望大家回去再美美地朗讀課文,并把你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下節課,我們將深入了解北京春節那濃濃的“年味”,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七)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老舍
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時間順序
《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 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梳理思路、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過閱讀,能找出描述春節“開始”“高潮”和“結束”的日子。
3、能仿照課文說說自己家鄉過年的習俗,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知道春節“開始、高潮、結束”的日子。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探究法、提取信息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歌謠導入:
同學們,中國農歷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它象征團結、興旺,是對未來寄托新的希望的佳節。
下面請聽一首歌謠:孩子孩子你別饞,過了喇叭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讀了這首兒歌,你有什么感受?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也寫了老北京過春節的情景,題目就叫:北京的春節。(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1、作者簡介。
請按“名時地評作”的順序一句話介紹作者:
參考內容: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范畢業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學校長、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1929年回國,先后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種文字,產生較大的國際影響。抗戰爆發后,他在周恩來的直接關懷和幫助下,從事抗戰文學活動。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回國后,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文聯副主席、全國作協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市文聯主席等職。他創作勤奮,解放后寫了20個劇本,被譽為文藝隊伍中的勞動模范。1966年去世,終年67歲。
2、整體感知
(1)用“圈點勾畫”法自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7節):描述北京市民在臘月準備過春節的情況。
第二部分(8—11節):描述北京市民除夕,元旦,年初過節的盛況。
第三部分(12—16節):描寫北京市民過元宵節的情況。
第四部分(17節):描寫新舊社會過春節的不同。
(2)再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說說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熱鬧、隆重、愉快、祥和
②作者是以什么為記敘線索的?
本文以時間(臘月——元宵節)為線索(或是以春節的過程為線索
③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臘八——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九
(開始)——(高潮)——(結束)
④本文選取和組織了哪些材料?(填寫下表,主要事例寫得詳細一點)
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上年貨兒童放假
春節的“彩排”除夕以前
除夕正月初一光景
初六開張元宵節(春節的高潮
明確:
時間主要事例
臘八臘八粥,臘八蒜
臘月十九買雜拌兒,買爆竹,買玩意兒
二十三放鞭炮大掃除準備年貨
除夕穿新衣,貼對聯和年畫,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祭祖,守歲
元旦男人出門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廟會
元宵懸燈結彩,放花炮
三、合作探究
以組為單位,各自談談對下列句子的感受,概括老舍先生文章的語言特點。
(1)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明確:
“農業展覽會”指臘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種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開展覽會。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達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北京春節熬臘八粥這一民俗特點。
(2)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明確:
從第一句話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熱鬧”。通過“萬不得已”“必定”等詞語,可以體驗到人們多么重視除夕夜“吃團圓飯”,這里飽含著濃濃親情,浸潤著傳統美德。按照老北京的習慣,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覺,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這叫“守歲”。“守歲”有兩重意義:歲數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則是為了給父母延壽。品讀這些句子,不僅了解北京的春節習俗,還要深入領悟傳統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3)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
明確:
這句話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殘燈:花燈逐漸少了、熄滅了;末廟:廟會的最后一天。從正月初一人們就開始逛廟會,正月初五又到處張燈結彩鬧花燈,到了正月十九,花燈逐漸少了、熄了,廟會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熱鬧的春節結束了。十九天“美好快樂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過去了,作者戀戀不舍的心緒躍然句中。這個句子還與課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語言特點:
(1)北京韻味
(2)通俗明白
(3)幽默詼諧
四、延伸梳理
1、在老舍筆下,老北京的春節是什么樣子?
2、聯想一下,在我們的家鄉,春節是什么樣子?(請回家問問父母,把你看到的、聽到的關于春節的文字寫下來吧)
五、課堂小結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一起感受了老北京的春節,體會了新社會的美好。相信同學們對中國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感覺。那么,請大家上網搜集一下,看你能找到多少關于民俗的內容。
六、作業
請大家課后仿照課文說說自己家鄉過年的習俗,并把它寫到周記本上。
《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 篇4
教案目標:
1、通過游戲區的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2、感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感受過年的歡樂。
3、了解春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加深幼兒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和了解。
教案準備:
1、紅色正方形紙長方形紙若干。
2、剪刀、水筆、蠟筆。
3、錄音機、磁帶。
4、課件一個。
5、自制的“龍、獅”兩條、紅包若干個。
教案過程:
(一)、幼兒觀看放鞭炮的課件,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提問:漂亮的禮花和鞭炮聲使你們想到了什么?(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經驗進行講述)
幼兒A:我想到了新郎新娘結婚我們去喝喜酒。
幼兒B:我家飯店開業也放了鞭炮。
幼兒C:國慶節的時候也要放鞭炮的。
幼兒D:放鞭炮了,要過新年了。
(評析:幼兒已有的一定的生活經驗,當看到五彩繽紛的禮花鞭炮時,滔滔不絕地講起自己的親身經歷,老師也給了幼兒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2、教師小結:對呀,在各種喜慶的場合我們都要放鞭炮。特別是過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
(二)、了解過年的習俗和由來。
1、教師提問:過新年時除了要放鞭炮外,我們還會干什么呢?(引導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講到一種習俗就打開課件欣賞。)
幼兒A :過新年時一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飯。
幼兒B:爸爸媽媽還會給我穿新衣服呢。
幼兒C:我的爺爺給我送了100元壓歲錢。
幼兒D:還要說一些祝福的話,我的阿姨去年打電話祝我們新年快樂。
(評析:適時播放課件起了調節作用,盡管都是看,但內容不一樣,幼兒不會感到厭煩,通過課件的欣賞加深了對過年習俗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小結:我們過新年時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還要在一起吃年夜飯、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親訪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賀卡、貼春聯、貼福字、大人給小孩送壓歲錢、舞龍舞獅等。
3、教師提問:“那人們過新年時為什么要貼春聯、穿紅衣、放鞭炮呢?(幼兒自由發表意見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年獸來了》。
(1)、年獸最怕什么呢?
(2)、年獸最怕三種東西:光、聲響,還有紅色。所以人們為了嚇走年獸,常用貼春聯、穿紅衣、放鞭炮等方式來過年,見面時,還彼此說“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評析:通過邊看邊聽的形式來幫助幼兒了解過新年習俗的由來,直觀易記且能牢牢抓住幼兒的注意力。)
(三)、分組過新年,感受過年的歡樂。
1、師:“過年真開心,你們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課件)那我們就挑選你喜歡的方式來過年吧。”
第一組:在熱鬧愉悅的音樂聲中互相拜年和發紅包。
第二組:合作舞龍舞獅。
第三組:卷炮竹,放鞭炮。
第四組:設計制作賀卡、做窗花、制作簡單的春聯。
2、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區域進行活動。
3、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過新年”的小組活動。
(評析:通過分小組的慶祝活動滿足了幼兒想過新年的愿望,并使每個幼兒都得到了愉悅的體驗,使幼兒的情緒和活動氣氛達到了高潮。)
(四)、結束活動,分享過年的喜悅。
1、思想教育:過完年,我們小朋友就長大了一歲,那我們就不但要團結同伴,還要尊敬父母和老師,孝敬老人。
2、小朋友們一起帶著自制的賀卡、春聯和窗花,舞著獅子去給其他小朋友拜年。 (帶著幼兒隨著歡慶的音樂出活動室。)
《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 篇5
設計意識:
拜年是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人們相互問候,互致祝福。通過拜年活動可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本次活動中,幼兒應該學會拜年的禮儀和方式。
活動目標:
一、通過拜年活動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感受新年祝福的喜悅。
二、學會新年祝福的語言,養成良好的交往能力。
三、懂得在別人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愿。
四、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五、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扮演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的頭飾或其他道具,小紅包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放"新年好"的音樂,營造過年的氣氛。
(1)小朋友們跟著老師進來,請你們邊聽音樂邊找個位置坐下。
(2)小朋友們坐好沒?那剛剛聽到過的音樂是什么樣的一首歌?那這首歌什么時候唱的話最好呢?
2、拜年的.禮儀
(1)小朋友們說說:新年的時侯唱歌之外還可以做什么?
(2)我們過新年時向別人拜年時是吧,那怎樣向別人拜年?最常見的可以說:"恭喜,恭喜"和"新年好"的祝福話。
小結:春節里人們互致問侯和祝福的禮儀是拜年。初一清晨,大家都要早早起床去拜年,戴新貌,表示新的一年的開始。拜年時要雙手握拳,抱在胸前;一邊晃動一邊鞠躬,說祝福的話,最常見的"恭喜,恭喜"和"新年好。"
3、情景游戲"拜大年"。
(1)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過新年時:你碰到爺爺奶奶的話;你會爺爺奶奶怎么拜年?
(2)小朋友想不想玩"拜大年"的游戲?那在游戲中有六個人物,分別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阿姨。我們要選六個小朋友來分別扮演他們,一起表演拜年的情景好嗎?
(3)先朋友自由分配角色,老師再給你們教你表演的人的身份要說的話,老師給你們講時好好聽,不同身份的人說話不一樣,祝福語也不樣。所以把自己要說的話記清。
4、開始游戲。
(1)教師向幼兒師范,請幼兒師范。
(2)幼兒自己玩。
首先爺爺奶奶出場,幼兒上去拜年,說:"爺爺奶奶新年好,恭喜、恭喜!祝你們身體健康,濤比南山!"爺爺奶奶要說:"小朋友新年好,祝你健康成長!"并發一個紅包給幼兒。
爸爸、媽媽出場,幼兒上去拜年說:"爸爸、媽媽新年好,恭喜、恭喜!祝你們工作順利;萬事如意!"爸爸、媽媽要說:"小朋友新年,祝你學習進步!"
叔叔、阿姨出場,幼兒上去拜年,說:"叔叔阿姨新年好,恭喜、恭喜!祝你們全家幸福,恭喜發財!"叔叔、阿姨要說:"小朋友新年好,祝你快樂!"并發一個紅包。
最后,幼兒在教室里自由活動,四處走動,互相拜年說:祝福的話,互贈紅包,最后看誰的紅包最多。
四、活動總結。
讓幼兒說一說拜年時的感受。表揚能在別人面前大膽表達自己意愿的幼兒。
活動延伸:
2、制作幾張新年賀卡,寫上祝福的話,送給老師和家人。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總之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 篇6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容、初步學習用歡快的節奏朗讀這首兒歌。
2、感受兒歌熱鬧喜慶的作品風格。
二、活動準備
1、 材料準備:熱鬧喜慶的音樂和鞭炮聲的錄音;配樂兒歌朗誦;各種小動物角色圖片。
2、 經驗準備:了解我國民間過春節時的一些傳統習俗。
三、活動難重點
1、活動重點:理解兒歌內容,學習用歡快的節奏有感情的朗讀兒歌。
2、活動難點:感受歌遙熱鬧喜慶的作品風格。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通過傾聽、觀察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熱鬧喜慶的作品風格。
四、活動過程
1、聽錄音激發幼兒的興趣(遠處傳來熱鬧喜慶的背景音樂和鞭炮聲)讓幼兒猜猜:“是什么事那么熱鬧啊?”
教師小結:春節到,真熱鬧,家家戶戶哈哈笑。
2、聽聽、看看、講講中理解兒歌內容
(1)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小動物準備過什么節日?有哪些動物在迎接春節?它們是怎樣迎接的?
3、欣賞兒歌。
(1)老師以開心的心情、歡快的節奏來進行示范朗讀提問:兒歌的名稱叫做什么?聽了這首兒歌,感覺怎樣?
(2)再次欣賞兒歌。
提問:小動物分別是怎樣過春節的?(教師逐一出示兒歌中的動物角色,與幼兒一起說說、學學小動物所做的事,并引導幼兒用兒歌的話語來小結。)
4、學習朗讀兒歌
(1)引導幼兒看著動物角色練習朗讀兒歌
(2)邊讀邊模仿角色的動作以增強朗讀的趣味性。
(3)模仿用歡快的節奏朗讀兒歌。
討論:我們應該怎樣讀才能把小動物們過年時開心的感覺讀出來呢? (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的表情,并請一些幼兒進行朗讀。)教師以兩種不同的對比明顯的朗讀方法讓幼兒判斷,找出最適合這首兒歌風格的朗讀方法。
(3)在喜慶的音樂背景下帶領幼兒練習朗讀,充分感受兒歌熱鬧喜慶的作品風格。
(4)分組比賽等多種形式朗誦兒歌,并組織幼兒從朗讀時的.節奏、感情等方面進行朗讀評價。
5、集體完整朗誦兒歌。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六、活動延伸
1、可將幼兒的朗讀進行錄音,既可提高朗讀時的趣味性,又可在傾聽自己朗讀錄音的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自我提高朗讀的技巧。
2、可引導幼兒將兒歌的內容繪畫出來制作成小書:《過新年》
附兒歌:過春節春節到,真熱鬧,家家戶戶哈哈笑。
黃狗貼春聯,山羊把地掃,猴子買糖果,花貓蒸年糕。
松鼠寶寶剝花生,母雞大嬸搓元宵,三個小豬來拜年,穿著新衣戴新帽。你來舞龍燈,我來踩高蹺。放起爆竹劈啪響,恭喜恭喜春節好。
《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 篇7
活動背景
第一次活動結束后,孩子們仍然興致勃勃:“老師說讓我們自己開聯歡會,怎么開啊?”開卓說:“不如問問老師唄。”“還可以問問上過大班的小朋友,他們肯定知道。”童童說。于是,孩子們決定進行一次訪問。
活動過程
1·討論,制定訪問計劃。
有的孩子認為可以采訪鄰班的小朋友、園長、保安叔叔和大夫阿姨等人。但也有小朋友大膽提出質疑:“保安叔叔要在門口站崗看壞人,他肯定沒時間參加班上的聯歡會,也沒時間讓我們采訪。”經過商量,孩子們決定采納這位小朋友的意見,制定出采訪計劃:包括采訪誰(上過大班的哥哥姐姐、老師、園長等),采訪時要注意些什么(尊重別人,看他有沒有時間,不大聲吵鬧等),問什么問題(你參加過大班的新年聯歡會嗎?要做哪些準備?用什么裝飾教室?你在聯歡會上做什么工作),還包括怎樣記錄采訪的結果(畫畫、記住后告訴大家、請老師拍照等)。
2·實地考察。
孩子們來到了預先討論好的地點,詢問關于以往聯歡會的經驗,記錄下可能對自己有幫助的信息。大部分孩子對這樣的形式十分感興趣,但也有內向、不敢訪問別人的孩子。老師不用強求所有的孩子都必須進行采訪,可以把這部分孩子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讓孩子們自己討論解決。有的孩子提出了“不然你找好朋友陪你去問”、“多練習就不害怕了”等建議,鍛煉了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交流分享。
采訪結束之后,我提議將采訪結果進行分享和梳理,以便能準確地制定本班的聯歡會計劃。我問:“誰能告訴老師具體需要準備哪幾件事嗎?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記錄下采訪的結果,讓人一看就明白。”孩子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我們可以再說一遍,老師在黑板上記錄,就像以前做的秋游統計表一樣,別人一看就明白了。”大家一致同意。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充分調動自身經驗,運用了討論、做計劃、調查、交流分享等多種形式,獲得了想要的信息。老師作為參與者,充分重視幼兒提出的問題,并引導幼兒進行討論,自主解決問題,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強了。
《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 篇8
一、主題說明:
春節是中國的重要節日之一,是中國人家庭團圓的日子,人們吃團圓飯、逛商店、買年貨、貼春聯、掛年畫等。本主題圍繞春節組織和安排教育活動,整個主題活動分為寒假前、寒加中、寒假后三個階段。寒假前主要是經驗準備階段,寒加中主要是體驗性活動階段,寒假后主要是見聞交流階段。經歷這幾個階段,使幼兒在多樣的活動中學習中華民族農歷新年的禮儀及風俗習慣,并豐富以下經驗:
①春節為農歷正月初一,是農歷新年的開始,是中國人民最重要的節日,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
②春節前,人們常常要逛商店、買年貨、掛年畫、貼春聯等,除夕要吃豐盛的年夜飯。
③春節,小孩子會受到許多壓歲錢,壓歲錢代表了大人對孩子的心愿與美好的祝愿。
④春節有許多特殊的食品,如:糖果、年糕等。
⑤春節有許多特殊的活動:拜年、走親戚、舞獅、舞龍等。
二、主題目標:
1、知道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到了,自己又長大一歲了,了解春節的一些習俗(拜年、壓歲錢等)。
2、感受春節的歡樂氣氛,體驗與人們共慶春節的快樂。
3、參加豐富多彩的`春節活動,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春節中的所見所聞。
三、活動網絡圖:
四、預設內容安排:
語言:
談話:年畫和春聯
詩歌:賀年卡
數學:
①區分上中下
②邏輯關系
音樂:
①歌曲:新年好
②音樂欣賞:鈴兒響叮當科學:美麗的冰花紙工:剪窗花社會:你給誰拜年體育:卷炮仗健康:保護皮膚五、環境創設:
1、窗上張貼各種喜慶的圖案、春聯,窗戶上貼窗花。
2、主題墻飾:張貼具有代表意義的年畫,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關于春聯的來歷、傳說、習俗等。
3、語言區:
①提供有關春節的圖書、圖片資料,供幼兒自主閱讀。
②收集有關新年的相片、故事圖片,互相介紹,講述相關的故事。
③學習人們互相拜年和祝賀的話。
4、生活區:收集各種窗花、圖案,幼兒嘗試剪貼;用福字、阿福、燈籠等裝扮教室,營造新年氣氛,感受新年的快樂。
5、表演區:準備各式服裝、頭飾、音樂磁帶等供幼兒演唱歡快歌曲、表演歡慶舞蹈。
6、美工區:準備皺紋紙、剪刀、糨糊、各色彩紙、水彩筆等供幼兒使用。用剪刀剪各種形狀的窗花,用彩紙設計制作賀年卡,讓幼兒感受中華民族的風俗。
六、家園共育:
1、家長在孩子制作的賀年卡上,用文字記錄幼兒講述的祝賀語言,讓孩子帶到幼兒園交流分享。
2、帶領孩子逛市場,欣賞或購買年畫、春聯、剪紙等,感受過年的民俗氛圍。
3、給孩子講解《年的故事》,介紹關于過年的各種民間風俗習慣。
活動一:詩歌《賀年卡》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發準兒歌語音。
2、根據已有地生活經驗,嘗試仿編詩歌。
3、樂意閱讀賀年卡上的語言,產生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各種賀年卡、幼兒用書人手一份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賀年卡。
1、教師聽幼兒講述賀年卡上的內容,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的賀年卡。
師:你帶來的賀年卡上有什么?賀年卡里說了什么?
2、教師有表情地朗讀詩歌。
師:詩歌里說了什么?
二、幼兒閱讀《賀年卡》。
師:打開書本,看看詩歌里講了什么?小雪花有幾個瓣?它們飄到哪里去了?又變成了什么?這張賀年卡是送給誰的?上面寫了哪些祝福的話?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朗誦詩歌,在幼兒朗誦時,注意提醒幼兒發準兒歌話音。
三、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師:假如你有一張賀年卡,你想送給誰?在賀年卡上寫上哪些祝福的話?
鼓勵幼兒將賀年卡送給不同的人,說出不同的話。
教師引導幼兒將他人編的兒歌一起讀一讀。
活動二:談話:年畫和春聯活動目標:
1、知道年畫和春聯都是迎新年時用的吉祥物,它們預示著人們對新年美好的祝愿。
2、了解年畫和春聯的特點和含義。
3、初步產生多民族文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的年畫和春聯。
2、白紙人手一張,蠟筆人手一盒。
3、有關過新年的錄像。
活動過程:
1、看錄像觀察人們喜洋洋迎新年的場面,體會過年的喜悅之情。
師:他們在干什么?為什么這樣做呢?
師:你看到畫上有什么?看了年畫,你有什么感覺?
師:你知道春聯上寫的什么嗎?春聯為什么是紅色的?人們一般喜歡在春聯上些什么?為什么會寫這些內容呢?
2、將錄像定格在年畫和春聯的鏡頭上,并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討論。
《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 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新年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
2、能大膽的與同伴交流、體驗過新年的活動。
3、感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感受過年的歡樂。
4、參與節日游戲。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剪刀、紙、紅包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歌曲表演《新年好》
二、基本部分:
1、你們過年的時候都干些什么?
2、了解過年的習俗和由來。
我們過新年時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還要在一起吃年夜飯、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親訪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賀卡、貼春聯、貼福字、大人給小孩送壓歲錢、舞龍舞獅等。
3、教師提問:“那人們過新年時為什么要貼春聯、穿紅衣、放鞭炮呢?(幼兒自由發表意見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欣賞故事《年獸來了》。
(1)年獸最怕什么呢?
(2)年獸最怕三種東西:光、聲響,還有紅色。所以人們為了嚇走年獸,常用貼春聯、穿紅衣、放鞭炮等方式來過年,見面時,還彼此說“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5、分組過新年,感受過年的歡樂。
“過年真開心,你們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課件)那我們就挑選你喜歡的方式來過年吧。”
第一組:互相拜年。
第二組:包餃子。
第三組:剪窗花。
第四組:拼年畫。
三、結束活動,分享過年的喜悅。
過完年,我們小朋友就長大了一歲,那我們就不但要團結同伴,還要尊敬父母和老師,孝敬老人。
《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 篇10
一、活動名稱:
學習詩歌《賀年卡》
二、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感受新年的喜慶氛圍。
2、學習用“祝愿”仿編兒歌內容
三、活動準備:
幼兒自作的賀年卡,幼兒用書等
四、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我的賀年卡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賀年卡上的內容,寫了什么祝福語等(引導幼兒關注賀年卡的內容,知道祝福語的意思)。
(二)、欣賞詩歌
1、教師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2、詩歌里說了些什么?(引導幼兒根據詩歌內容回答問題)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朗誦詩歌。
(三)、幼兒仿編詩歌。
1、假如你有一張賀年卡,你想送給誰?想寫什么祝福語?
2、鼓勵幼兒將賀年卡送給不同的人,說出不同的祝福語。
3、教師引導幼兒將他人編的兒歌一起讀一讀。
《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 篇11
預定目標:
1、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談話,大膽發言。
2、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教育資源:
春節的留影
預定程序:
1、引出話題
小朋友,你們的春節是在哪里過的?開不開心?有哪些有趣的事講給大家聽,好嗎?
2、鼓勵幼兒到前面來講,帶相片的講述相片的內容也行。
3、請老師講講:新年的趣事。
4、交流過年拜年的祝福語:新年好!恭喜發財!祝身體健康!等等。
5、小結:把開心的事講給大家聽,是讓大家也開心!快樂!
《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 篇12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3/4拍的節奏。
2、感受新年活潑歡快的氣氛。
3、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4、運用物品特征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新年樹、懸掛的小物件、小狗、磁帶
設計思路:
新年即將到來,但和幼兒的談話中發現幼兒對于新年的概念是模糊的,他們平常總是跟在爸爸媽媽后面過年,是一種無意識的狀態,通過這次音樂活動讓幼兒感受過新年的快樂氣氛,從而讓幼兒從無意識的狀態變為有意識的狀態,讓幼兒喜歡過年,懂得長大一歲要更加懂事了,進而對新年有深刻的感知,提升幼兒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一、律動:聽音樂,隨意做動作,引導幼兒體驗新年歡快的氣氛。
二、學習歌曲
1、完整的欣賞歌曲。
2、幼兒跟著音樂一起拍手,熟悉音樂旋律。
3、幼兒和教師一同念歌詞。
4、在教師的幫助下幼兒學唱歌曲。
三、歌表演
1、許愿
2、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吧!
教學反思:
在整個說課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準備我覺得自己還是挺認真的,我沒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設計這節課,我以為這會是好的,沒想到這卻成了偏題,說實話有一點兒傷心,不過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覺得應該是我在設計的課中并不能體現我的想法,所以老師們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會覺得我設計的課偏題了,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經驗教訓:在還沒有把課說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講究新穎,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本意可能還會很亂。
《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 篇13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以及春節的具體時間,初步了解春節的淵源和習俗,能背誦王安石的《元日》詩。
2、在“拓展活動”“看一看”環節學習有序觀察,在“說一說”環節體會有感情地表達。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以及春節的具體時間
二、重點難點:
讓學生知道春節時我國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以及春節的具體時間,初步了解春節的淵源和習俗。
三、課前準備
(前置性學習)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千家詩》中,我們學過一首詩《元日》,誰能給大家朗誦一下?指名背誦,全班齊背誦。
你知道“元日”是指哪一天嗎?
學生回答:元日是指春節。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伴著這首詩,讓我們走進春節,了解春節。
(二)、學生分組自學
思考題:
1春節在哪一天?在古代稱為什么?
2春節的起源?(春節是怎么來的?)
(三)、討論
1學生通過小組學習知道,春節在正月初一,在古代稱為“元日”“元旦”,俗稱“過年”
2春節的起源
學生講述不同版本的傳說故事《年的起源》
老師播放視頻故事《年的起源》
(四)、拓展活動
你知道哪些春節的傳統習俗?
教后小記:
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和故事,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查找相關資料,現在,讓我們仍然回到春節那快樂祥和的日子里。在我們的記憶里,春節期間,除了課文里介紹的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相互拜年,還有許多風俗習慣和慶祝活動。
《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 篇1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春節的由來、有關傳說和習俗,知道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禮儀之邦。
2、感受春節親人團聚的幸福,感受家庭和諧,培養學生勤勞節儉、孝敬長輩的優良品質。
3、談談自己的親身體會,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向往。
二、教學重點:
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讓學生感受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傳統節日文化的豐富內涵。
三、教學難點:
回憶豐富多彩的節日場景和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傳統節日的歷史淵源、傳說、習俗。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了解家鄉有關春節的習俗。有關春節傳說的視頻、圖片,各種與春節慶祝活動有關的文字介紹、磁帶。
2、學生準備:查閱資料,收集春節的風俗圖片和文字資料。了解各地有關春節的習俗。
五、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1、引導學生回憶過春節的情景。
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由談一談春節是怎么過的,都做了些什么。交流收集的有關春節的資料。
2、導入。
過年時的熱鬧和快樂,過年時的親人相聚,過年時的爆竹聲聲……讓我們難忘,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年,再一次感受濃濃的節日文化。
(課件出示過年的紅火場面)
板書:春節
二、暢談春節,感受氣氛
1、通過回憶春節時的歡樂情景及課前查閱、收集的資料,說說你對春節的了解。
(教學形式:學生介紹,教師用課件的形式同步呈現相關信息、場景、圖片、視頻等)
(1)春節簡介(見補充材料)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
(2)過年的由來與傳說。(見補充材料)
熬年守歲(觀看動畫年的故事)
(3)你了解的當地過年的習俗有哪些?
撣揚塵、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窗花、倒貼福字、點蠟燭、點香火、置天地桌、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上祖墳、逛花市等。
(4)你了解的當地過年的食俗有哪些?
吃年夜飯、吃年糕、包餃子、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生菜、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等。
(5)過年期間在衣著、言行舉止上對人們有什么要求?
2、小組交流:你家里是怎么過年的?如何慶祝的?向同學描述一下過年時的歡樂情景。
3、暢想:現在過年的習俗跟以前有什么不同?
(這些新年俗包括大年三十看春晚、電話拜年、短信拜年、網上拜年等等。)
三、拓展延伸,交流感受
過年,講究的就是熱鬧、火爆、祥和。這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凝聚。
除夕之夜,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會吃團圓飯、守歲、拜年,帶著美好的心愿辭舊迎新。但是不同的地方會以不同的方式來慶祝春節。
你知道哪些地方的春節與我們這里的春節有不同的習俗?
學生結合收集的資料進行交流。可直接讓學生交流自己所在家鄉過春節都有哪些習俗———這是學生最熟悉、最樂意交流的話題。
四、實踐活動
收集描寫春節的詩詞。
《春節》語言領域教案模板 篇15
一、教學目標
(一)積累文中的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
(二)梳理文章寫作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
(三)品讀課文,體會“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一)積累文中的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
(二)梳理文章寫作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
三、教學難點
(一)梳理文章寫作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
(二)品讀課文,體會“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積累文中的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
2.梳理文章寫作順序。
(二)導入
春節,可以說是我們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了!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百里不通風,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今天,我們就跟隨老舍先生,走進《北京的春節》,感受老北京春節的魅力吧!
(三)文化常識
1.作者介紹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作家。1951年,因為創作了話劇《龍須溝》,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他勤于創作,被譽為文藝隊伍中的勞劫模范。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殘霧》《方珍珠》《春華秋實》等,他的作品都收集在《老舍全集》里.我們首學過他的寫景抒情散文《草原》。
2.寫作背景
本文選自《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有刪改。本文寫于1951年,作者剛從美國回來,當時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新中國的新面貌、新氣象深深地感染了老舍。他在這段時間寫下了好幾篇歌頌北京的散文,《北京的春節》就是其中之一,文中描寫了北京人過春節的風俗和熱鬧氣氛,表達了對新中國、新社會的贊美。
(四)預習檢測
1.讀準下列加點字。
初旬(xún)翡翠(fěi)展覽(lǎn)擺攤(tān)栗子(lì)榛子(zhēn)
眨眼(zhǎ)通宵(xiāo)燃放(rán)小販(fàn)嫻熟(xián)
蒜瓣(suàn bàn)摻和(chān huo)
2.多音字辨析。
3.解釋下列詞語意思。
摻和:摻雜混合在一起。
嫻熟:熟練。
萬不得已:實在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
截然不同:形容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各形各色:不同形狀、不同顏色,形容種類很多。
張燈結彩:張掛彩燈、彩帶等,形容場面喜慶、熱鬧。
殘燈末廟:指春節快要結束了。
(五)初讀感知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閱讀心得,說出“熱鬧、忙碌、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板書: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2.選自己印象最深的或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其余同學一邊聽一邊想,作者寫了哪些日子里人們的活動?可以用筆畫下來,也可以用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閱讀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并清除學習上的障礙,包括字、詞、句等,以便進一步深入學習課文。同時,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讀書動筆的習慣。
(六)再讀梳理
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的,作者圍繞北京的春節都寫了哪些重要的日子?其寫作順序是什么?自己想好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談論,并仿照示例填寫下表。
時間風俗習慣或人們的活動
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明確:
時間風俗習慣或人們的活動
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月初九至臘月二十二孩子: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
大人:預備過年的物品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放鞭炮,吃糖
過了二十三大掃除,把各類吃的預備充足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燈火通宵,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
正月初一店鋪關門,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子逛廟會
初六店戶開張,還可以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節看花燈,小孩子們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寫作順序:時間順序。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朗讀和小組合作交流,了解了北京春節那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也初步了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希望大家回去再美美地朗讀課文,并把你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下節課,我們將深入了解北京春節那濃濃的“年味”,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七)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老舍
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時間順序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了解到作者是按照時間順序介紹北京春節習俗的,初步感受了北京春節的特點。這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北京的春節,感受北京的春節所具有的獨特魅力,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二)默讀思考
默讀全文,思考:老舍先生為我們展示了許多北京過春節熱鬧的片段,請問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個片段?說說你的理由。
明確:各抒己見,言之有理即可。
(三)精讀體悟
1.在這些片段中,作者詳寫了哪些內容,略寫了哪些內容,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明確:本文詳略安排得當,主次分明。對于最能表現老北京獨特習俗的內容進行了詳寫。如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初一至初六、正月十五這幾日,作者比較詳細地描寫了人們的各種活動,尤其是元宵節,這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作者進行了重點描繪,凸顯美好快樂的氣氛。在詳寫部分中,作者也并非面面俱到,而是分別突出描寫這些日子里最具特色的一兩個民俗活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如臘八,作者選擇熬臘八粥和泡臘八蒜兩個傳統習俗來寫;除夕,寫了人們穿新衣、貼對聯、趕回家吃團圓飯、守歲等習俗:初一至初六,則主要描述了拜年、逛廟會的習俗;初一至初六,則主要描述了拜年、逛廟會的習俗;正月十五,主要寫了賞燈的習俗,吃元宵也被提及,但僅用一句話帶過。其他日子里,人們的活動并無特殊性,如采買東西、打掃屋子等,作者沒有詳細描述,僅用精練的語言簡單提及,并把這些內容按時間順序,編排在課文的各部分,使得整篇文章完整流暢。
2.找出課文中描寫孩子們過春節的部分讀一讀,用自己的話復述一遍,并說說作者為什么重點描寫這一部分。
明確:對于第一個問題,只要學生能說出大意即可。第二個問題要緊緊圍繞著更加突出地表現了北京春節的熱鬧、喜慶特點來表述。
(四)品讀賞析
老舍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的很多作品都富有濃郁的“京味兒”,本文語言也是如此。請大家讀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語,并從課文中再找出一些語句,加以體會。
1.孩子們喜吃這些零七八碎兒,即使沒有餃子吃,也必須買雜拌兒。他們的第二件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和年畫。(能不能改成“零碎的東西”“玩具”)
2.白云觀外的廣場上有賽轎車、賽馬的,在老年間,據說還有賽駱駝的。
3.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閑在的時候。
明確:
1.“零七八碎兒”意思就是零零碎碎,“玩意兒”指玩具。這兩個北京人常說的口語詞,表現出一種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域特色,也表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如果改用“零碎的東西”“玩具”之類詞語,則缺少了這種“京味兒”。
2.“老年間”指很早以前、古時候,多用在口語中,且帶有傳統民間習語的色彩。用上這個詞,整個句子顯得親切樸實。
3.“閑在”指清閑自在,帶有鮮明的口語化色彩和地域色彩,質樸平實。
(五)拓展閱讀
閱讀課后的“閱讀鏈接”,想一想其中描寫的春節與老舍筆下的春節有什么不同,想好后與同學交流。
明確:斯妤的《除夕》重點寫了“我”對一家人過除夕的一段回憶,表現了閩南老家除夕的習俗,讓人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的民俗風情,感受到除夕闔家團圓、其樂融融、溫馨快樂的氛圍,也感受到作者對親人的思念、懷念之情。老舍筆下的春節,則像是一幅民俗畫卷,表現出傳統節日中,人們共同的活動和體驗,以及共同的文化心理。
(六)總結
這篇散文以時間為順序,用樸素自然、充滿濃部“京味兒”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北京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作者對新中國、新生活及祖國傳統文化的贊美之情!
(七)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老舍
詳略得當“京味兒”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