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籃曲》教案(精選16篇)
《搖籃曲》教案 篇1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欣賞舒伯特和莫扎特的《搖籃曲》,讓學生感受搖籃曲平穩、優美、抒情的音樂形象,體會哄寶寶睡覺時的美好情感,了解國外優秀《搖籃曲》作品。
2.通過欣賞輕音樂曲《在鐘表店里》,感受音樂描繪的各種鐘表及鐘表店里熱鬧的情景和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體會鐘表匠勞動時的歡快心情,領略世界描繪性標題音樂的杰作。
3.指導學生用安靜、甜美的歌聲,氣息連貫地唱好《我的小寶寶》;用活潑、歡快的歌聲演唱情緒熱烈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在集體表演中體會兩種不同的音樂形象與情緒。進一步感受外國優秀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拓寬音樂文化視野。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聽聽、議議、玩玩、唱唱、演演等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去感受音樂形象,體會外國優秀音樂作品的內涵,理解多元文化。
2.通過創編《咪咪搖籃曲》,指導學生學會用各種動作創造編搖籃,并用d、r、m或d、m、s創編簡單的搖籃曲旋律,進一步感受《搖籃曲》的風格特點。
3.指導學生用《吉達巴》、《恰恰恰》、《迪斯科》等不同節奏,隨音樂自由做律動,進一步感受外國音樂藝術的魅力。
【知識與技能】
1.在音樂活動中讓學生感知“do”、“re”,并唱準上行、下行音階的唱名。
2.通過音樂游戲《圓圈、方塊和三角》、音響故事《快樂的早晨》、律動《叮咚圓舞曲》等來培養學生的即興創造能力與互相配合的能力。
第三單元課時建議
第五課建議用4-5教時完成
第一教時:欣賞《搖籃曲》;律動《多彩的搖籃》。
第二教時:玩《小猴造樓》,認識do、re;日本兒童游戲《圓圈、方塊和三角》。
第三教是:唱《我的小寶寶》;鞏固do、re兩音。
第四教時:創《咪咪搖籃曲》;拓展——《搖籃曲》。
第六課建議用4-5教時完成
第一教時:欣賞《在鐘表店里》;創編情景式表演。
第二教時:玩玩《小猴造樓》四;用《吉達巴》等節奏律動;《叮咚圓舞曲》。
第三教是:唱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鞏固唱名;跳跳《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第四教時:創編音響故事《快樂的早晨》。
音樂樂園建議用1-2教時
第三單元外國小曲
第五課聽——搖籃曲
【設計思路】
這節課是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三單元第五課,主要教學內容是欣賞《搖籃曲》,感受搖籃曲的音樂形象。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作曲的《搖籃曲》是一首四四拍,由四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歌曲。這首欣賞曲旋律平穩、優美、抒情。歌詞親切、感人,形象地描繪了媽媽輕輕搖著搖籃,催寶寶快快入睡的情景。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要想實現音樂欣賞目標,必須遵從聽覺領先,動覺切入的教學理念。因此在本課欣賞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欣賞習慣,每一次聆聽都有明確的目標,從對《搖籃曲》形成初步印象——聽出歌詞大意、分清樂句——哼唱旋律與歌詞——動一動表現樂曲——拓展。層層鋪墊、步步加深,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搖籃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多元音樂文化。
【教學內容】
1.欣賞舒伯特作曲的《搖籃曲》
2.律動《多彩的搖籃》
3.拓展欣賞莫扎特作曲的《搖籃曲》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搖籃曲》,使學生了解樂曲所表現的情境,從而喚起對兒時的美好向往,深切地體會到母愛的溫暖,了解異國多元音樂文化。
2.讓學生在聽聽、想想、議議、唱唱、玩玩的活動中,感受《搖籃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并指導學生學會用動作以及聲音等方式表現自己對搖籃曲的感受。
3.通過拓展欣賞中外不同的《搖籃曲》,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搖籃曲》所表達的音樂形象,歸納出《搖籃曲》的音樂特點。
【教學重難點】
1.欣賞《搖籃曲》,感受樂曲的情緒
2.歸納出《搖籃曲》的音樂特點
【教學過程】
一、聽著歌曲《搖啊搖》律動進教室
二、欣賞導入
1.復習用上海方言朗讀《搖啊搖》歌詞
2.復習用上海方言演唱童謠《搖啊搖》
說明:
通過對上海童謠《搖啊搖》的復習,以舊帶新。從回顧本土的《搖籃曲》自然地過渡到對外國《搖籃曲》的欣賞,使學生更容易地理解多元音樂文化。
三、欣賞舒伯特作曲的《搖籃曲》
(一)初聽
1.初步感受樂曲的情緒,想象樂曲所描繪的音樂形象。
說明:
可讓學生自由選擇一個喜歡的姿勢,閉上眼睛來靜靜地欣賞,培養學生聆聽的良好習慣。
2.說說感受
(二)復聽
1.了解歌詞內容
2.聽出樂曲由幾個樂句組成
(三)唱一唱
1.哼唱《搖籃曲》旋律
2.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3.有感情地學唱《搖籃曲》
說明:
通過以上環節幫助學生更好地欣賞舒伯特的《搖籃曲》,理解樂曲的音樂形象與情緒,進一步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四)動一動
1.聽著《搖籃曲》音樂分角色做做哄寶寶睡覺的動作
2.跟著音樂創設各種搖籃做做律動《多彩的搖籃》
3.組合律動
說明:
在動的過程中,可創設情景:星星、月亮、晚風婆婆、花、草等,并結合《多彩的搖籃》自由創作各種搖籃造型,邊哼唱邊搖寶寶入睡,在身臨其境中表現自己對《搖籃曲》的感受。
四、拓展
1.欣賞莫扎特作曲的《搖籃曲》。
2.引導學生通過上網、書籍、傳播媒體、音響資料、詢問他人等途徑來收集中外有關《搖籃曲》的文字或音響資料,下節課在課堂中展示交流。
說明:
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進一步感受《搖籃曲》所表達的音樂形象。并且激發學生通過課外自主學習,加深對《搖籃曲》題材的理解,豐富有關《搖籃曲》的音樂知識,最終歸納出《搖籃曲》的音樂特點。
【教學反思】
本節欣賞課遵從了“聽覺領先,動覺切入”的先進音樂教學理念,對每一次聆聽都提出了恰當、明確的要求,教學鋪墊層層遞進,使學生在自然而然中深切地感受到了《搖籃曲》優美動人的音樂形象,喚起了對兒時的美好遐想,理解了多元文化,并養成了的良好的聆聽習慣。
在動覺切入時,我先讓學生通過分角色表演,來體會母親哄寶寶睡覺時的心情和當時寶寶的感受;然后引導學生用各種動作或道具來搭建搖籃進行《多彩的搖籃》的律動;再將兩者結合起來,創設適宜的情境,進行組合表演。使學生如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了《搖籃曲》所表達的意境和情緒,順利地解決了本堂課的重點難點,再現了月光下,慈愛的媽媽輕輕搖著搖籃,催寶寶快快入睡的動人情景。架起了與世界其他不同民族優秀音樂文化之間的橋梁,幫助學生樹立了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
《搖籃曲》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搖籃曲》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讓幼兒感受樂曲安靜、舒緩的音樂風格。
2.學唱歌曲,引導幼兒體會歌詞含義,感受音樂的優美。
3.借助音樂情景展開想象,引導幼兒體驗放松、傾聽、互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幻燈片、娃娃、場地。
活動過程:
一、感受音樂《進行曲》。
1、聽音樂《小小解放軍》踏步進入教室坐好。
2、說一說,聽過這首樂曲之后的感受。
二、體驗音樂。
播放寶寶哭聲,請幼兒一起做搖一搖、摟一摟、親一親的動作體驗音樂的輕柔感受。
三、感受《搖籃曲》。
傾聽音樂第一遍,教師提問:“聽過音樂之后的感受。”教唱歌曲,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復習歌曲,幼兒隨音樂歌唱歌曲。
四、感受體驗。
1、教師和幼兒一同《搖籃曲》的曲式風格特點。
2、放松、傾聽、欣賞樂曲。
《搖籃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學會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進一步體驗搖籃曲寧靜、舒緩的音樂特點,用深情、輕柔的聲音表達歌曲的情感。
指導學生運用柔美、圓潤的聲音演唱《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培養學生熱爰母親、孝敬母親的情感。
通過學習、聆聽歌曲,感受、體驗爸爸媽媽為我們傾注的愛,并懂得要回報爸爸媽媽。
教學重、難點:
L用深情、輕柔的情緒演唱《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用歌聲表達對媽媽的愛。
2.3-5的跳進,一字多音的準確歌唱。
3.最后的哼名音要唱準,唱的時候,眉毛稍微抬起一點。
教學準備:
電子琴
教學過程:
—、導入
師:同學們好!很高興和大家一起走進今天的音樂課。首先大家站起來,我們一起放松一下身體。
律動(媽媽的搖籃曲)
你的心情放松了嗎?再聽聽這段音樂,閉上眼睛你會想到什么樣的意境呢?(師加入打擊樂器)(老師哼唱)(畫面很美,很溫馨)
生:很優美引出搖籃曲旋律很柔和甜美有擺動的節奏這種體裁就叫搖籃曲
搖籃曲就是哄著孩子睡覺的兒歌也叫催眠曲。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歌曲的最后一句。
后面老師哼鳴就像哄孩子睡覺,我們把這段旋律哼唱一唱,(知道怎樣唱歌才能更好聽嗎肩膀放輕松,眉毛稍微抬,聲音輕輕唱)老師彈琴學生哼唱先來唱唱它的歌譜。
加入哼鳴。(最后一句用力)
二、學唱歌曲:
L第一次聆聽搖籃曲是媽媽唱給孩子的歌曲,聽聽這首搖籃曲有什么不同?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出示課題《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第二次聆聽歌曲中孩子是怎樣表達對媽媽的愛的?讓我們在歌曲中尋找答案。
生回答。
師:同學們,當你們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給家庭帶來了歡樂同時也帶來了媽媽對你們的牽掛和惦記。我們平時聽到的都是媽媽唱給孩子的搖籃曲,很少聽過孩子唱給媽媽的搖籃曲,今天我們也為媽媽唱上一首動聽的搖籃曲呢?
我們一起先來學唱這首歌曲
(1)用lu來哼唱我們要發自內心的為媽媽唱歌(所有的歌譜圖片)
難點:切分音一字多音
(2)跟著老師唱一下歌譜
師彈琴,學生學唱歌譜
要求:唱到四分休止符、連音線的地方要唱好,唱準低音“5”、切分音,比較拖足3拍半和不拖足3拍半的感情,“2"時值唱足。
用深情、輕柔的情緒,輕柔,柔美、圓潤的聲音,適當的呼吸,慢速有感情地演唱。
同學們旋律唱的很好,加上歌詞效果會唱的更好。
(3)分段學唱。讓我們試加一下這首歌曲的歌詞
第一段:老師教唱,注意聽好前奏。
重點學唱“媽媽屋里靜悄悄”。媽媽屋里怎樣靜悄悄的?
注意:重點練唱第一段歌詞。解決第一段的重點后,可以將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這一句也來唱一唱。
第二段:隨老師的琴輕聲演唱歌曲。
第三段:演唱歌曲。
4、處理歌曲:
歌曲為表達對媽媽的熱愛之情,應該用什么情緒、聲音和速度演唱?
c:聲音的輕柔是表演本歌在音色上的重要特征,只有輕柔的聲音才能表現寧靜的氣氛與情景。
師:舒展的節奏、起伏的旋律、樸實的歌詞,把孩子熱愛媽媽的心情充分的表達了出來,完整演唱:(跟伴奏)(完整的圖片)
師:唱的真好,我想媽媽聽到你們這樣的歌聲,一定會被感動的。
5,跟伴奏完整地演唱
師:還記得這個小樂器嗎?風鈴,老師在歌曲的前面加入和后面,請一位同學上來試試,一起完整的演唱。
三、欣賞
師:同學們你們的歌聲唱出了夜晚的寧靜及對媽媽的愛,老師做為一個媽媽都被你們感動了。今天我們學了搖籃曲體裁的歌曲,關于這樣的歌曲還有很多,下面我們來聽幾首。
四、師生再見
小結:每首歌曲用歌聲表達我們和媽媽之間深切的爰,我們的音樂課就要結束了,但我們和父母的愛卻是無止境的,回家給媽媽唱《唱給媽媽的搖籃曲》,相信她一定會很感動的。
《搖籃曲》教案 篇4
動作建議:
1、A段八拍一個樂句,樂句的前四拍是4下剪的動作,后四拍則變一個造型。
2、教師在B段中的示范動作盡量要優美。用教師自己的體態去感染孩子。
3、教師B段音樂中,做前、后、左轉、右轉吊線暗示,教師鼓勵幼兒理解后應盡快按暗示的方向變化身體位置和姿勢。
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快氣氛,體驗與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風箏”的快樂。
2、通過觀察教師的示范,掌握B段音樂老爺爺收放風箏的動作。
3、傾聽音樂,根據音樂的變化完整表現出放風箏的情景。
【活動準備】
1、音樂《放風箏》、風箏圖片的PPT。
2、幼兒有過放風箏的經驗。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從前有一位老爺爺特別愛扎風箏,他扎的風箏啊栩栩如生、造型各異。
(播放PPT,幼兒觀察)
老師出示四只不同種類的風箏圖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爺爺都做了哪些風箏呢?”
2、感受A段音樂,學習變風箏造型。
過渡語:你們看哪些風箏來了?它是怎樣出來的。
(1)教師根據音樂變風箏造型,幼兒觀察并發現教師變造型的規律。
(2)幼兒邊聽音樂邊按節奏變風箏造型。
3、感受A、B段音樂,初步表現放風箏的情景。
(l)繼續講述情境:你們猗猜后來風箏們飛上天了嗎?可是沒有老爺爺的線他們怎么飛得起來呢。不過就在這時老爺爺回來了,他不但沒有生氣,還帶著這些風箏在天上自由自在飛翔,這些風箏都很聰明,老爺爺風箏線往哪邊扯,他們就往哪邊飛。他們飛啊飛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傾聽音樂,幼兒當風箏,教師當老爺爺,師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隨音樂節奏自由模仿風箏向不同方向飛的動態。
4、和幼兒一起玩放風箏的游戲,完整表現放風箏的情景
(1)教師當老爺爺,師生一起玩放風箏游戲1-2遍。
(2)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按節奏、飛得有美感的“風箏”,并請其示范。
(3)請個別幼兒上來當老爺爺放風箏。
(4)重點練習如何當老爺爺來指揮風箏飛舞。
(5)幼兒兩兩合作,一人當老爺爺,一人當風箏玩游戲。
引導幼兒評價:合作得怎樣?動作是否優美、是否有節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揮。
5、出示中國龍的圖片,引導幼兒如何集體合作變中國龍風箏。
過渡語:今天老爺爺扎了一條巨龍風箏,你們能把這個大家伙變出來嗎?
(1)引導幼兒討論:如何變成一條龍,如何飛起來。
(2)教師當老爺爺,放飛“中國龍”。
《搖籃曲》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搖籃曲的性質以及特點,知道搖籃曲的作用。
2、能在輕柔的搖籃曲中模仿哄寶寶睡覺的樣子。
3、讓幼兒感受搖籃曲的柔和與寧靜,并從音樂欣賞中獲得美的享受。
二、活動準備
1、表現靜謐夜景的圖片
2、歌曲《搖籃曲》
3、布娃娃每人一個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精密夜景的圖片,播放歌曲《搖籃曲》,引導幼兒在音樂聲中靜靜地感受夜晚的到來。
2、一到幼兒初步感受搖籃曲的柔和與寧靜。聽完這首歌曲之后,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3、教師啟發有而思考文題,并簡單介紹搖籃曲的基本含義。
(1)晚上睡覺前,爸爸媽媽會為你做什么?
(2)誰給你講睡前故事?誰給你唱歌呢?
(3)睡覺前,爸爸媽媽小聲給你哼唱的歌曲,就是搖籃曲的一種。
4、教師分發布娃娃,創設情境,引導幼兒模仿哄寶寶睡覺的樣子。
(1)請幼兒思考和討論是不娃娃安靜入睡的方法。
(2)我們怎樣做才能讓布娃娃安安靜靜的入睡呢?
(3)教師將布娃娃抱在懷里,做哄娃娃睡覺的動作,注意動作輕柔、緩慢。
5、教師播放歌曲《搖籃曲》,請幼兒在柔和的音樂聲中抱起布娃娃,表演哄寶寶入睡的場景。噓,保持安靜,我們的小寶寶就要睡著了。
6、教師組織幼兒有序的將布娃娃放在休息室的小床上,自然結束活動。
我們把小寶寶放到小床上,讓他們安靜的睡覺吧,注意腳步輕,不要把寶寶們吵醒了。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角色扮演區扮演爸爸媽媽,繼續游戲,體會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
六、活動總結
搖籃曲又被稱為催眠曲,它通常很簡短,旋律輕柔,甜美,伴奏的節奏型有近似要爛的動蕩感,是一種為小孩子催眠而唱的歌曲。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哄寶寶睡覺的樣子,播放歌曲《搖籃曲》,請幼兒在柔和的音樂聲中抱起布娃娃,表演哄寶寶入睡的場景。
《搖籃曲》教案 篇6
教學意圖:
幼兒園音樂欣賞教育活動改革所提出的一項重要原則,于是借助音樂活動《搖籃曲》。實現這一原則。讓幼兒更好地感受音樂,更好地表達對音樂的感覺;體會自己是活動的參與者、操縱者;感受音樂過程中所帶來的快樂及親子之情。運用幼兒已有的哄娃娃經驗創設了“娃娃要睡覺”的情景,讓幼兒感受到輕柔、優美的搖籃曲對娃娃的催眠作用,在反復欣賞搖籃曲的過程中,再創編出抱娃娃的不同動作;同時也使幼兒在哄娃娃、抱娃娃的過程中,體驗關愛他人的責任感,學會將關愛他人的情感遷移到各自的娃娃身上。了解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和長輩的呵護、知道娃娃哭了、困了,媽媽有好多哄娃娃的方法——抱一抱、拍一拍、親一親等等。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在欣賞活動中感受搖籃曲的安靜、優美,培養幼兒欣賞音樂的興趣和習慣。
2、學習表演歌曲,鼓勵幼兒創編抱娃娃的簡單動作。
教學準備:
1、錄音磁帶、娃娃人手一個、小床一張。
2、設置一個娃娃睡在搖籃里的情景。
教學重點:
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大意。
教學難點:
感受兩首樂曲的不同性質。
教學過程:
一、幼兒抱娃娃進活動室。
1、師:天黑了,星星眨著眼睛出來了,月亮也升上了天,娃娃也困了,寶寶,你們有什么辦法哄娃娃睡覺呀?
2、幼兒討論交流,請出個別幼兒來回答。
二、欣賞“搖籃曲”。
1、師:你們想的辦法真好呀,可是除了這些辦法以外,我們還可以給娃娃聽音樂哄她睡覺呢,你們聽……
2、播放“搖籃曲”(第一遍),幼兒欣賞、感受。
3、師:我的娃娃聽著音樂睡著了,你們的娃娃睡著了嗎?(睡著了)那我們一起把娃娃放到搖籃里好嗎?
4、師小結:娃娃睡覺的時候聽的音樂輕輕的,柔柔的,很好聽,這樣娃娃很快就能睡著了,這種音樂我們叫它“搖籃曲”。
5、再次欣賞(第二遍),我們來聽聽搖籃曲里唱了些什么?
6、師提問:你們聽到搖籃曲里唱了些什么?鼓勵幼兒跟著一起哼唱。幼兒學習完整演唱“搖籃曲”,引導幼兒用輕柔、優美的歌聲演唱,表現“搖籃曲”的安靜、優美。
三、表演“搖籃曲”。
1、師播放“娃娃哭聲”:哎呀!娃娃哭了,快把娃娃抱起來,我們一起哼著“搖籃曲”,搖著娃娃睡覺吧。
2、師:娃娃不哭了,我們來看看她是怎么抱娃娃睡覺的。請出不同的抱娃娃姿勢的幼兒來表演一下,鼓勵其他幼兒模仿他們的抱娃娃動作。
3、集體完整地表演“搖籃曲”,娃娃睡著后(即歌曲結束后)提示幼兒把娃娃輕輕地放到小床上,蓋好小被子,讓娃娃安睡!
四、復習歌曲“不要媽媽抱”。
師:你們的娃娃還小,需要別人抱。我們小班的朋友們已經長大了,不要媽媽抱了對嗎?
1、復習演唱歌曲。老師和幼兒一起跟著音樂自己創編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
2、師:哦,我們小班的朋友們真的長大嘍!(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幼兒每人抱一個娃娃,邊欣賞樂曲邊搖娃娃睡覺,風起了,會給娃娃蓋被子,體驗父母的辛苦。教學活動在舒緩、優美的樂曲中結束。
教學反思:
幼兒沒有經歷就沒有經驗。可見生活已有經驗對幼兒學習的重要性。尤其象音樂欣賞類型這種對小班幼兒而言相對較抽象的內容,更應顧及到他們的已有經驗與需要。“搖籃曲”中媽媽與孩子的愛撫、關愛等正是小班幼兒特別需要、印象深刻的生活經驗。由于小班的孩子們對父母的依戀很敏感,常常會有孩子想家,想爸爸、媽媽。幼兒認知、情感等都有了一定的積累。因此在活動中老師的引導下,幼兒更能理解音樂性質、樂意表現音樂。在欣賞《搖籃曲》時,他們不僅能用安靜柔和的嗓聲演唱,而且能用動作表示對娃娃的關心:有的幼兒做拍娃娃的動作;有的幼兒做搖搖籃的動作;還有的幼兒做輕撫娃娃的動作,體現了美好的情感。這種生活經驗的自然整合,是活動順利開展的保障。積極豐富的情感是幼兒終身收益、也是他們當前非常需要滿足與發展的內容之一。
活動中創設了哄寶寶睡覺的場景。通過游戲,滿足幼兒各種情感的需要與發展。如讓幼兒扮演媽媽、爸爸。這樣在讓幼兒充分感受音樂性質的同時,滿足了幼兒非常想要模仿成人這類情感的需求。活動給予孩子的并非只是一首能哄寶寶睡覺的搖籃曲,更是一首讓每樣事物都入睡的舒緩、安靜、優美的搖籃曲。這才是搖籃曲欣賞的更高價值。
不足之處:
但在引導幼兒創編抱娃娃動作的時候,如果能再給幼兒多一點拓展的機會的話,也許孩子們創編出來的動作也就更加貼近生活了。
一次活動的成功,并不代表了全部,要讓孩子們真正有發展,讓孩子們擁有更多“愛”的情感體驗和“美”的生活感受、藝術感受,教師有責任在天長日久的日常教學中滲透“愛的教育”,讓這種愛的教育價值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得以潛移默化的延續和升華。
《搖籃曲》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1、欣賞舒柏特作品:《鱒魚》。
2、介紹音樂家舒柏特。
教學目標:
1、欣賞歌曲《鱒魚》,感受歌曲中因調式的轉換而造成的情緒與氣氛的變化,以及初步認識伴奏在塑造音樂形象上所起的作用。了解奧地利作曲家舒柏特在藝術歌曲創作上的成就和貢獻。
2、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意識、擴大學生音樂視野。
教學重點:
欣賞舒柏特作品:《鱒魚》。
教學難點:
欣賞舒柏特作品:《鱒魚》。
教學手段: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同前節
二、檢查復習:
集體有感情的齊唱歌曲《搖籃曲》。
三、欣賞《鱒魚》
1、教師介紹《鱒魚》:
同《搖籃曲》一樣,《鱒魚》也是奧地利作曲家舒柏特作曲的一首名曲。這首樂曲作于1817年夏天,當時舒柏特20歲。這是一首樂曲頗受人們喜愛的活潑、抒情的歌曲。歌詞取自詩人舒巴爾特的一首浪漫詩,表達了詩人對統治者的不滿和對自由的向往。
據說歌曲中將統治者比做?將小魚比做?又揭示了什么寓意?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
2、初聽樂曲。請同學們說說歌曲的三段分別說了什么?
(第一段一群鱒魚在清清的河水中游戲
第二段漁夫悄悄的站在河邊釣魚,鱒魚不上他的鉤
第三段狡猾的漁夫把河水攪渾,小鱒魚受騙上鉤)
3、細聽《鱒魚》,請同學聽一聽第一樂段與第二樂段在情緒、旋律節奏、力度、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它所引起的感情色彩又有什么不同?
4、復聽《鱒魚》,請同學完成聽聽想想,
并討論:鱒魚代表什么?漁夫代表什么?這首歌曲表達了什么寓意?
四、欣賞討論
1、請每組派出代表上臺來介紹奧地利作曲家舒柏特
2、評委給每小組得分。
3、加分題:想要得到這部分分的同學,還可以每組派出代表,播放自己找到的舒柏特所作的樂曲,并簡單做一個評述。
4、匯總得分,得出優勝組。
五、教師小結:
《鱒魚》反映出的問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當同學們遇到這種情況時,你們會怎樣做呢?
(若學生介紹的舒柏特知識不夠豐富,教師可做補充,見教參)
板書設計:
鱒魚
第一段一群鱒魚在清清的河水中游戲
第二段漁夫悄悄的站在河邊釣魚,鱒魚不上他的鉤
第三段狡猾的漁夫把河水攪渾,小鱒魚受騙上鉤
表現了漁夫殘忍的感情和緊張的氣氛
《搖籃曲》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這節課是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三單元第五課,主要教學內容是欣賞《搖籃曲》,感受搖籃曲的音樂形象。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作曲的《搖籃曲》是一首四四拍,由四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歌曲。這首欣賞曲旋律平穩、優美、抒情。歌詞親切、感人,形象地描繪了媽媽輕輕搖著搖籃,催寶寶快快入睡的情景。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要想實現音樂欣賞目標,必須遵從聽覺領先,動覺切入的教學理念。因此在本課欣賞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欣賞習慣,每一次聆聽都有明確的目標,從對《搖籃曲》形成初步印象——聽出歌詞大意、分清樂句——哼唱旋律與歌詞——動一動表現樂曲——拓展。層層鋪墊、步步加深,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搖籃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多元音樂文化。
【教學內容】
1、欣賞舒伯特作曲的《搖籃曲》
2、律動《多彩的搖籃》
3、拓展欣賞莫扎特作曲的《搖籃曲》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搖籃曲》,使學生了解樂曲所表現的情境,從而喚起對兒時的美好向往,深切地體會到母愛的溫暖,了解異國多元音樂文化。
2、讓學生在聽聽、想想、議議、唱唱、玩玩的活動中,感受《搖籃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并指導學生學會用動作以及聲音等方式表現自己對搖籃曲的感受。
3、通過拓展欣賞中外不同的《搖籃曲》,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搖籃曲》所表達的音樂形象,歸納出《搖籃曲》的音樂特點。
【教學重難點】
1、欣賞《搖籃曲》,感受樂曲的情緒
2、歸納出《搖籃曲》的音樂特點
【教學過程】
一、聽著歌曲《搖啊搖》律動進教室
二、欣賞導入
1、復習用上海方言朗讀《搖啊搖》歌詞
2、復習用上海方言演唱童謠《搖啊搖》
說明:通過對上海童謠《搖啊搖》的復習,以舊帶新。從回顧本土的《搖籃曲》自然地過渡到對外國《搖籃曲》的欣賞,使學生更容易地理解多元音樂文化。
三、欣賞舒伯特作曲的《搖籃曲》
(一)初聽
1、初步感受樂曲的情緒,想象樂曲所描繪的音樂形象。
說明:可讓學生自由選擇一個喜歡的姿勢,閉上眼睛來靜靜地欣賞,培養學生聆聽的良好習慣。
2、說說感受
(二)復聽
1、了解歌詞內容
2、聽出樂曲由幾個樂句組成
(三)唱一唱
1、哼唱《搖籃曲》旋律
2、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3、有感情地學唱《搖籃曲》
說明:通過以上環節幫助學生更好地欣賞舒伯特的《搖籃曲》,理解樂曲的音樂形象與情緒,進一步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四)動一動
1、聽著《搖籃曲》音樂分角色做做哄寶寶睡覺的動作
2、跟著音樂創設各種搖籃做做律動《多彩的搖籃》
3、組合律動
說明:在動的過程中,可創設情景:星星、月亮、晚風婆婆、花、草等,并結合《多彩的搖籃》自由創作各種搖籃造型,邊哼唱邊搖寶寶入睡,在身臨其境中表現自己對《搖籃曲》的感受。
四、拓展
1、欣賞莫扎特作曲的《搖籃曲》。
2、引導學生通過上網、書籍、傳播媒體、音響資料、詢問他人等途徑來收集中外有關《搖籃曲》的文字或音響資料,下節課在課堂中展示交流。
說明: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進一步感受《搖籃曲》所表達的音樂形象。并且激發學生通過課外自主學習,加深對《搖籃曲》題材的理解,豐富有關《搖籃曲》的音樂知識,最終歸納出《搖籃曲》的音樂特點。
【教學反思】
本節欣賞課遵從了“聽覺領先,動覺切入”的先進音樂教學理念,對每一次聆聽都提出了恰當、明確的要求,教學鋪墊層層遞進,使學生在自然而然中深切地感受到了《搖籃曲》優美動人的音樂形象,喚起了對兒時的美好遐想,理解了多元文化,并養成了的'良好的聆聽習慣。在動覺切入時,我先讓學生通過分角色表演,來體會母親哄寶寶睡覺時的心情和當時寶寶的感受;然后引導學生用各種動作或道具來搭建搖籃進行《多彩的搖籃》的律動;再將兩者結合起來,創設適宜的情境,進行組合表演。使學生如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了《搖籃曲》所表達的意境和情緒,順利地解決了本堂課的重點難點,再現了月光下,慈愛的媽媽輕輕搖著搖籃,催寶寶快快入睡的動人情景。架起了與世界其他不同民族優秀音樂文化之間的橋梁,幫助學生樹立了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
《搖籃曲》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搖籃曲是頗具民族風格的一首曲子,其旋律婉轉、音樂形象親切,且歌詞見解移動。在以往的老教材中也有將它列入歌曲教學的。如浙江版的教參中就有,但這些教學方式不外乎是機械的,新《綱要》頒布后三年的今天我們豈能再將幼兒的主體地位反之以便?記得許卓婭教授在對音樂活動的創新中就強調幼兒自主的學,而不是死記硬背,所以活動中我將從對樂曲的欣賞體驗入手,以遞進式的學習方式逐漸解除師生、生生間的音架。讓幼兒充分自主體驗音樂的存在以肢體動作圖譜演示,配合語言的解析,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從而學會歌唱。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哼唱,感受樂曲柔美的旋律。
2、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欣賞、哼唱,感受樂曲柔美的旋律。
難點: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課前欣賞各種不同性質的樂曲。如:進行曲、圓舞曲等等。
2、記號筆、大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哼唱樂曲引起幼兒興趣。
“噓,……”(教師以輕柔的聲音哼唱樂曲的旋律。)
提問:“老師在做什么?怎么做的?”(幼兒自由回答)
(二)引導幼兒欣賞樂曲。
1、聽教師完整唱一遍歌曲。
提問:“這首歌聽起來怎樣?你以前聽過嗎?”(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邊輕輕清唱歌曲,邊根據歌詞做動作。幼兒觀察教師唱時的表情及肢體動作。
(三)學唱歌曲。
1、幼兒欣賞過樂曲后討論歌詞內容,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繪制圖譜。
2、集體邊看圖譜邊唱歌曲2~3遍。
3、幼兒邊做動作理解的唱歌曲。
4、撤除圖譜,幼兒閉上眼睛做小寶寶睡覺狀再次唱歌曲。
5、一半幼兒做寶寶,一半幼兒做媽媽輪流長歌曲一次。
(四)結束。
教師模仿公雞叫,“天亮了小寶寶們起床了去外面活動活動。”
活動反思
讓幼兒更好地感受音樂,更好地表達對音樂的感覺;體會自己是活動的參與者、操縱者;感受音樂過程中所帶來的快樂及親子之情。運用幼兒已有的哄娃娃經驗創設了“娃娃要睡覺”的情景,讓幼兒感受到輕柔、優美的搖籃曲對娃娃的催眠作用。
《搖籃曲》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搖籃曲》是奧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曲為帶再現的兩段體結構。第一樂段的兩個樂句末終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級進為主,節奏平穩而有規律。歌曲充滿了溫馨,靜謐的氣氛。第二段開始時,出現了一個由附點四分音符構成的附點節奏∣×·×∣,突出了輕搖搖籃的感覺,加上裝飾音的運用與前面的音樂形成了一定對比,使歌曲洋溢出濃厚的母親對孩子無限慈愛的萬千柔情。第四樂句是第二樂句的完全重復,使歌曲的情感前后呼應,自始至終處于安詳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學目標:
1、了解舒伯特的藝術人生及在世界樂壇上取得的輝煌成就與貢獻。
2、用柔和、甜美、舒緩的歌聲及氣息連貫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
3、感受《搖籃曲》的曲式結構、體裁形式、旋律風格。
教學重點:
能控制自己的聲音,地用柔和、甜美、舒緩的歌聲表現歌曲的情感。
教學難點:
唱好裝飾音、附點音符。
教學方法:
體驗法,交流法、聽唱法、對比法等。
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是一節示范課教學,學生不是自己所教的,所以在課堂教學設計上以一首歌、一個故事、一位音樂家作為切入點。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組織的實效性,同時增加課堂趣味性,調動每個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中間穿插音樂的創作的小故事,使學生了解舒伯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演唱歌曲時以表現歌曲的情感為主線,在聽、唱、看、比較中發展學生對歌曲中母愛的表現能力,知識技能學習與體驗歌曲的情感中,感受這首歌曲的藝術魅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情感鋪墊
師:愉快的40分鐘又開始了,老師精心準備了幾幅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1)。學生欣賞。
師:看了這些圖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誰有關?你又有什么感受?學生談感受。
師:是的,這些圖片表達的就是一種親情和母愛。媽媽把愛給了我們,我們更要愛媽媽。
三、導入新課
教師:老師非常高興今天和大家一起來上這節音樂課,我們一起來學一首好聽的作品、聽一個好聽的故事、還有了解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你們有興趣嗎?學生:有。
四、新歌教學
1、聆聽東北《搖籃曲》的片段。
教師:先請大家聽一首歌,聽后請大家說說歌曲的速度、情緒是什么樣的。(播放歌曲東北《搖籃曲》的片段)
學生:速度:緩慢的;情緒:優美抒情的。
教師:這樣的音樂適合小寶寶入睡。(出示一張媽媽哄孩子入睡時的溫馨的圖片)大家平時有沒有的睡不著的時候呢?學生:有的。
教師:你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數綿羊、聽音樂
教師:老師的方法就是聽音樂,聽舒緩的音樂,使繃緊的神經得到放松,馬上就會進入夢想。像剛才老師給大家播放的這首我國東北《搖籃曲》就非常適合,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一首外國的《搖籃曲》,這首搖籃曲是由奧地利的舒伯特創作的。聽后請大說說這首歌曲的速度、情緒是什么樣的?
學生:完整欣賞作品,聽后說出速度:緩慢的;情緒:優美抒情的。
2、聆聽舒伯特的歌曲《搖籃曲》。
教師:歌曲的特點說與剛才我們聽的東北搖籃曲非常相似,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聽聽歌曲唱了什么,找一找書上的歌詞與錄音中放的有沒有不同的地方。(再次播放歌曲課件,出示歌篇)
學生:再次聆聽作品,并找出與書上不同的歌詞。聽歌曲后交流自己的發現。
3、學唱舒伯特的《搖籃曲》(階段目標:用甜美、柔和聲音以及連貫氣息演唱歌曲)。了解歌曲的結構(培養學生觀察力)。
教師:熟悉了作品的內容,我們一起來聽聽歌曲有幾句?我來彈,大家聽(教師彈琴)。學生:判斷,一共有四句。教師:最后一句與哪句一樣?
學生:觀察歌譜后找到答案,與第二句一樣。教師:第二句與哪句相似?學生:與第一句相似。教師:哪句的節奏出現變化了?學生:第三句
教師:節奏比開始時顯得寬了還是緊了?學生:寬了。
教師:為什么有這種感覺?我們看到什么變化了?學生:節奏變化了。
教師:我們能唱一唱嗎?(指導學生唱這個地方)學生:唱這個小節2.23.21|。
教師:如果用符號來標記句子,為了清楚,人們就用a+a1+b+a1的形式來標記。
4、解決歌曲難點:裝飾音(運用比較法)。
教師:這句還有一個地方不太容易唱好聽,你們聽到范唱中是怎樣唱的嗎?學生:有個拐彎兒。
教師:如果我們不加拐彎兒,我相信大家都能唱準,我們一起來試試看。54325|(指導學生唱)。學生:唱不帶裝飾音的歌譜。
教師:現在我加上裝飾音來唱,大家感覺到什么?我唱兩種,大家聽,大家感覺哪種演唱更加突出了媽媽對孩子的愛?
學生:帶裝飾音的更能突出母愛的偉大、無私。
教師:你們能把這個小拐彎兒,唱得很準確嗎?咱們來試一試。學生:唱加裝飾音的地方。
教師:這個地方唱會了,請大家完整唱歌譜。(伴奏)學生:聽琴完整唱歌譜。教師:這樣一首短小的歌曲,作曲家在創作時也分了段,大家在學習歌譜過程中,感覺歌曲可以分為幾段呢?學生:兩段。
教師:歌曲在創作上非常短小、精練,在眾多的搖籃曲中顯得格外突出,成為搖籃曲中的經典。我想不僅是由于歌曲結構的規整,搖籃曲的特點鮮明,而且也因為歌曲中這種偉大的母愛。你們感覺是這樣嗎?還有補充的嗎?
5、完整唱第一段歌詞(運用連貫的氣息演唱歌曲)。
教師:我們先來唱歌曲第一段歌詞,看誰能唱得入情入境(伴奏)。學生:輕聲唱歌曲第一段歌詞。
教師:還可以,歌曲情緒是安靜的,優美抒情的,我們在唱時注意歌曲的氣息要連貫些。(教師示范怎樣運用氣息演唱歌曲)
學生:坐姿、氣息調整,以更積極的狀態演唱。
6、自學歌曲第
二、三段歌詞(自主學習)。教師:我們想唱第二段和第三段歌詞嗎?學生:很想。
教師:我給大家些時間自己先唱一唱,等會兒我們再齊唱。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大家基本沒有問題了,我想聽聽大家怎樣運用氣息支持來演唱歌曲(伴奏)。學生:演唱第
二、三段歌詞。
教師:媽媽對著睡在夢鄉的孩子,愿望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都給他(她),你們唱后還有什么想法?
學生:我感覺媽媽非常辛苦,希望寶寶快些睡著,媽媽好休息一下。教師:你體會的很深。
7、完整演唱歌曲(充滿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師:現在我們請大家再來完整的演唱歌曲,要求氣息支持、充滿感情的演唱學生:在教師的伴奏中進行演唱。
四、小結
師:是的,我們的媽媽真偉大,為了我們能夠幸福的成長,她們可以無私的奉獻自己。當你夜晚熟睡時,是媽媽為你蓋好了踢開的棉被;當你發燒生病時,是媽媽徹夜未眠的守護著你。媽媽把愛給了我們,我們也要懷著感恩的心,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努力學習,報答媽媽的養育之恩,孩子們努力吧!
《搖籃曲》教案 篇11
教學過程:
一、幼兒抱娃娃進活動室。
1、師:天黑了,星星眨著眼睛出來了,月亮也升上了天,娃娃也困了,寶寶,你們有什么辦法哄娃娃睡覺呀?
2、幼兒討論交流,請出個別幼兒來回答。
二、欣賞“搖籃曲”。
1、師:你們想的辦法真好呀,可是除了這些辦法以外,我們還可以給娃娃聽音樂哄她睡覺呢,你們聽..….
2、播放“搖籃曲”(第一遍),幼兒欣賞、感受。
3、師:我的娃娃聽著音樂睡著了,你們的娃娃睡著了嗎?(睡著了)那我們一起把娃娃放到搖籃里好嗎?
4、師小結:娃娃睡覺的時候聽的音樂輕輕的,柔柔的,很好聽,這樣娃娃很快就能睡著了,這種音樂我們叫它“搖籃曲”。
5、再次欣賞(第二遍),我們來聽聽搖籃曲里唱了些什么?
6、師提問:你們聽到搖籃曲里唱了些什么?鼓勵幼兒跟著一起哼唱。幼兒學習完整演唱“搖籃曲”,引導幼兒用輕柔、優美的歌聲演唱,表現“搖籃曲”的安靜、優美。
三、表演“搖籃曲”。
1、師播放“娃娃哭聲”:哎呀!娃娃哭了,快把娃娃抱起來,我們一起哼著“搖籃曲”,搖著娃娃睡覺吧。
2、師:娃娃不哭了,我們來看看她是怎么抱娃娃睡覺的。請出不同的抱娃娃姿勢的幼兒來表演一下,鼓勵其他幼兒模仿他們的抱娃娃動作。
3、集體完整地表演“搖籃曲”,娃娃睡著后(即歌曲結束后)提示幼兒把娃娃輕輕地放到小床上,蓋好小被子,讓娃娃安睡!
四、復習歌曲“不要媽媽抱”。
師:你們的娃娃還小,需要別人抱。我們小班的朋友們已經長大了,不要媽媽抱了對嗎?
1、復習演唱歌曲。老師和幼兒一起跟著音樂自己創編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
2、師:哦,我們小班的朋友們真的長大嘍!(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幼兒每人抱一個娃娃,邊欣賞樂曲邊搖娃娃睡覺,風起了,會給娃娃蓋被子,體驗父母的辛苦。教學活動在舒緩、優美的樂曲中結束。
《搖籃曲》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感受搖籃曲溫馨優美的意境,運用肢體語言表達旋律的舒緩流暢。
2、根據音樂展開聯想,回憶小時候媽媽對自己的呵護,感受媽媽的愛。
3、嘗試與同伴合作,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媽媽關愛寶寶的情境,并填詞哼唱表達感情。
活動難點
嘗試與同伴合作,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媽媽關愛寶寶的情境,并填詞哼唱表達感情。
難點剖析
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媽媽關愛寶寶的情境,是需要幼兒切身體驗感受的,教師需要適時合理的引導,讓幼兒感受到這樣的情境。在填詞方面可以讓幼兒分段填唱,這樣幼兒又容易掌握些。
活動準備
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教學策略創意說明
一、欣賞音樂。
1、傾聽音樂,說說音樂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意境。
二、根據音樂展開聯想。
1、這段音樂讓你想到了什么?
2、你的媽媽有沒有給你唱過搖籃曲?是怎么唱的?
3、誰能跟著音樂來表演一下。
三、扮演角色,合作表演
1、幼兒自由結伴,分別扮演媽媽和寶寶,隨音樂用肢體語言來表現。
2、用提問引導幼兒評價自己的肢體表現。
四、填詞哼唱,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這是很生動形象的表現環節,除了表演角色外,同伴間的合作也是很重要的,教師引導性的語言和行為對幼兒的表現很重要。
后續反思與調整策略
搖籃曲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音樂體裁,很多的作曲家都寫過許多優秀的搖籃曲,平時生活中也能接觸到較多的搖籃曲。搖籃曲這種音樂體裁對于幼兒說來不算陌生。在本活動的教學中,我創設了一種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并特別關注幼兒的情感,從談話中、表揚中、活動中充分讓幼兒說、唱、想象和創造,讓孩子們體會到學習音樂的快樂,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悅。新《綱要》中提到: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幼兒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位置。從情感體驗入手,引領幼兒盡快入境。在此基礎上,有了一定的感情積累,再引導幼兒通過對樂曲情感的把握,通過自主參與的方式,使幼兒輕易地掌握了歌曲的難點,理解了歌曲的意境。通過學唱歌曲,感受到了樂曲理不清,斬不斷的母愛之情。而這種在教師指導下的幼兒自主選擇的新的教學模式,也正體現了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新的教學理念。課堂中力求對幼兒表現出了應有的熱情和寬容,營造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母愛關系,擴大了幼兒的音樂視野。
《搖籃曲》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將歌詞與身體動作結合起來表現內容,為兒歌加上動作。
2、能靈活、自如地運用詞語,為《搖籃曲》填上自己喜歡的詞。
教學準備:
幼兒用書、錄音機,《搖籃曲》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1、教師用提問方式引出幼兒的討論話題:
①每天晚上你幾點鐘睡覺?
②你是習慣自己按時睡覺,還是要爸爸、媽媽催著去睡覺?
③睡覺前,你還想做什么?
2、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關于睡覺的話題,教師小結后,引導幼兒觀察圖畫,教師可以用以下問題提示幼兒說出圖畫內容。
①圖畫里面有誰?
②它們在做什么?
③誰的習慣好?
晚上9點了,窗外的天空上的星星在眨眼,小豬妞妞在房間里睡覺,小狗卻還在啃骨頭。小豬妞妞的習慣好,小狗習慣不好。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朗誦兒歌《我要睡覺啦》,邊朗誦邊做動作:“星星眨眼了,月亮打盹了,晚上九點啦,我要睡覺啦。”
4、教師放錄音磁帶,要求幼兒按自己隨意設計的身體動作表演《搖籃曲》。
5、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用自己的話修改兒歌歌詞,例如:可以改為“星星眨眼了,月亮打盹了,晚上九點半,寶寶睡覺啦。”也可以改為“外面天黑了,小狗汪汪叫,晚上九點啦,妞妞睡大覺”等。
建議:換一首兒歌,讓幼兒創編動作來表演。
延伸活動1、表演:指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演簡短的故事、詩歌或歌曲。
2、創編:帶領幼兒參加戶外活動,讓幼兒觀察大自然,啟發幼兒用兒歌語言表現大自然。
3、繪畫:指導幼兒畫一幅夜晚的畫面,要用彩色筆涂上顏色。
4、帶回家的活動:請爸爸、媽媽帶領自己晚上到空曠的地方去觀察夜空,看星星和月亮在天空里有什么變化?回園后說給老師和小朋友們聽。
附兒歌:
《搖籃》
藍天是搖籃,搖著星寶寶,自云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
大海是搖籃,搖著魚寶寶%浪花輕輕翻,魚寶寶睡著了。
花園是搖籃,搖著花寶寶,風兒輕輕吹,花寶寶睡著了。
媽媽的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寶寶睡著了。
《搖籃曲》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通過故事教學,了解舒伯特的生平。
2、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搖籃曲》,表現歌曲安靜、溫暖、甜美的意境,感受母愛的溫暖。
教學重難點:
1、體驗《搖籃曲》表達的內容與情感。
2、用自然、甜美的`音色準確演唱歌曲。
教具準備:
多媒體電教用具、鋼琴等。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情緒: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介紹舒伯特的故鄉。
導言:同學們,今天我們的音樂之旅將到歐洲一個美麗的音樂城市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奧地利的音樂之城——維也納。
2、學生觀看課件,了解維也納及金色大廳。
二、自主學習,激發興趣。
1、觀看課件——少年舒伯特
師:在維出納,誕生了很多著名的音樂家,如海頓、莫扎特等。下面我們來了解其中一位著名的作曲家——舒伯特。
2、學生觀看課件,讀一讀,說一說:從舒伯特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3、師小結: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會遇到許多困難,我們要像舒伯特那樣不怕困難、堅持到底。
三、學習歌曲,感受體驗:
1、教師講述舒伯特創作搖籃曲的故事:舒柏特被世界人民稱為“歌曲之王”。他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把許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卻只值兩毛錢。因此,雖然不朽的作品連連問世,舒伯特卻連溫飽問題也無法解決。
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餓得昏頭昏腦,但他身無分文。他試著走進了維也納的一家飯館。進去后,他四處張望,希望能看見一個朋友,他的眼光無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張報紙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詩。他看了看,在飯館里來回走了幾趟,為那首小詩譜上了樂曲,他把樂曲交給了飯館老板,換了一份土豆燒牛肉。三十年以后,巴黎的一家商行將這份手稿以四萬法郎的高價售了出去,這就是后來有名的舒伯特《搖籃曲》。
2、學習歌詞:師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3、聽范唱,感受歌曲情緒。
師:讀起這首小詩,我仿佛覺得自己是個睡在搖籃里的小寶寶,夜幕降臨的時候,深蘭色的天空中,星星眨著眼睛,耳邊傳來媽媽動聽的歌聲。
教師彈唱歌曲請學生欣賞。
師:聽了這首《搖籃曲》你有什么感受?
請學生談對歌曲情緒、速度、力度的感受。
師小結:搖籃曲,又稱催眠曲。原是母親在搖籃旁為使嬰兒安靜入睡而唱的歌曲,后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都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曲調平靜、徐緩、優美,充滿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熱誠的祝福。
4、學生再次聆聽,跟琴哼唱歌譜。
5、學唱歌曲,啟發感情。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請生做表演唱,生生評價,師生評價。
四、品味親情,回報感恩
師:聽了同學們演唱,我感受到了你們與媽媽之間深厚的愛。為了我們的成長,媽媽付出了許多。媽媽的恩情象溫暖的陽光,無時無刻不照耀著我們,我們要感謝媽媽。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是怎樣表達對媽媽感謝的?
學生用簡短的話講述自己與媽媽之間的故事。
五、課堂小結,回味母愛:
師小結:在媽媽的呵護下我們健康地成長著,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我們的媽媽,回報我們的家人。讓我們唱著音樂家舒伯特的搖籃曲,再次回味一下那濃濃的母愛吧!
《搖籃曲》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和優美抒情的情緒演唱《搖籃曲》
2、認識體會搖籃曲的體裁及音樂特點
3、認識、了解作曲家舒伯特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演唱《搖籃曲》
教學難點
了解搖籃曲體裁的音樂風格特點
時安排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環節名稱
環節目標(設計意圖)
操作過程
環節反思
備注
情景導入
、看圖配音樂,音樂比較哪段音樂更適合圖片,為什么?
2、了解搖籃曲,出示幻燈片
教學過程
介紹背景,讓學生知道音樂背后的故事。
、檢查前置性作業:介紹作曲家舒伯特
2、師:但是,上天并沒有關照這位才華橫溢的青年。它將貧窮送給舒伯特,讓它整天吃不飽,穿不暖。一天,又冷又餓得舒伯特已身無分文。他不得以走進了一家飯館,他靜靜地坐在飯桌前,拿起了桌上的一份報紙看了起來……舒伯特看到了報紙上有一首克勞帝烏斯寫的詩,使得他非常感動,熱淚盈眶。(師讀第一段歌詞,出示第一段歌詞)
3、師:你們熟悉這首詩嗎?(搖籃曲)看到這首詩以后,舒伯特寫下了動人的旋律,他為什么感觸這么大呢?他想到了誰?
4、師小結:大家說得很好,人在情緒最脆弱和身體最虛弱的時候,往往會想起自己的媽媽,想到躺在媽媽的懷里聽著《搖籃曲》,甜甜的睡去。因為夢里不再有饑餓、不會有寒冷。媽媽會給舒伯特一切、一切……
師生互動
用不同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
讓學生理解節奏和速度。
、師:讓我們也來讀讀這首使舒伯特感動得熱淚盈眶的詩。學生朗讀歌詞
2、師:舒伯特在菜譜上為這首詩作了一首曲子。起初,飯館老板以為他是個乞丐,想轟走他,后來看到樂譜,便知道他是一位作曲家。于是老板收下了樂譜,在舒伯特的要求下免費送給了他一盤燒土豆。舒伯特為了感謝老板的饋贈走到飯館的鋼琴邊,彈起了這首《搖籃曲》。(教師模仿舒伯特走到鋼琴邊彈唱《搖籃曲》第一段)
3、師:簡單的八小節旋律,就讓這首詩得到了升華,使它成為了一首千古傳唱的歌曲。哼唱一下這動人的旋律。
4、比較演唱,解決難點。
a學生說一說:
師:同學們,舒伯特為什么要在這兒(第六小節)加上一個前倚音呢?
b比較演唱:
師:讓我們來唱一下沒有前倚音的效果。(平淡)
再唱一唱有前倚音的效果。(內心深處的觸動)
小結:加上這個前倚音,更能表達舒伯特當時的那種內心深處被觸動的心情。現在我們來唱一唱。
導入:回想一下,小時候媽媽是怎樣哄你睡覺的?(引導回答用溫柔的聲音、輕輕地等)
師:讓我們用媽媽溫柔、親切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
a學生唱一唱。
b學生用動作參與演唱。
6、師:媽媽在哄寶寶睡覺的時候,還會做什么動作?(教師提示學生在休止符的地方就做一個媽媽的動作)
7、師:讓我們一起學著媽媽的樣子,一邊搖著搖籃,一邊用溫柔的聲音來演唱《搖籃曲》。
8、整理搖籃曲的特點
(1)、主題:母愛
(2)、速度:中速稍慢
(3)、力度:弱
(4)、旋律:輕柔、甜美、徐緩
9、拓展延伸:欣賞幾首搖籃曲,體會搖籃曲體裁的音樂特點。
(1)、東北民歌《搖籃曲》
(2)、舒伯特《搖籃曲》
(3)、網絡歌手香香《搖籃曲》
用同一體裁,不同的音樂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很感興趣。
小結
每一首搖籃曲都是由母愛譜寫而成,每一句搖籃曲都是母親對孩子美好的祝愿。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就是母親的呼喚。希望同學們通過本節對搖籃曲的學習,更深刻的理解母愛、感恩母愛、用我們的行動回報母愛!
板書設計
作業布置
《搖籃曲》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感受搖籃曲優美恬靜的旋律和親切深情的情感,體會其中包含的媽媽對寶寶的愛。
2.學習用輕柔的連貫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孩子能夠用優美的聲音進行演唱,體會媽媽對孩子的愛
活動準備
1、自制大夜景圖一張
2、課件
活動過程
1、復習舞蹈《快樂的小豬》,調動幼兒愉快的情緒。
2、欣賞《搖籃曲》的旋律,初步感受歌曲性質。剛才小朋友們跳的《快樂小豬》真好看,你們跳《快樂小豬》時是什么心情呀?(快樂,高興)
噓:小朋友們聽,誰在睡覺呢?
出示課件
小寶寶在睡覺呢!小寶寶睡覺時要聽到我們這么吵,一定睡不著了,那睡覺的時候應該聽什么樣的音樂呢?(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睡覺時應該聽悠美的,恬靜的,舒緩的音樂。
應該聽《搖籃曲》
幼兒欣賞《搖籃曲》,出示夜景圖。
小結:這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四拍,它的強弱規律是強 弱 次強 弱
3、幼兒學唱歌曲《搖籃曲》
請幼兒跟教師完整學說歌詞一遍,跟著節奏說歌詞一遍。
完整學唱歌曲,利用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4、小結:小朋友唱的真好,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搖籃曲》,其實《搖籃曲》不止是這一首,還有許多風格不同的《搖籃曲》,非常非常好聽,小朋友想聽嗎?
5、音樂欣賞 東北民歌《搖籃曲》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方法引導幼兒欣賞感知《搖籃曲》。
改進:第一次范唱時拍手容易分散注意力,安靜的聽能記住歌詞,帶要求聽。
個別幼兒沒有關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