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云霧》教案(精選15篇)
《廬山云霧》教案 篇1
廬山云霧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了解廬山云霧的特點及成因,了解有關云霧的知識。
體味本文語言的準確性、形象性。
培養學生關注和了解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準確、形象的語言。
【教學難點】廬山云霧形成的有關知識。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放映幻燈,欣賞廬山的優美風景,導入新課:
廬山是我國也是世界級名山之一,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小學時我們就學過一首詩——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相信同學們一定還能熟練地背誦出來。廬山不僅有噴雪如雷的銀泉飛瀑,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巒,還有俊奇巧妙的園林建筑,而它最吸引人的還是那瞬息萬變的云海奇觀。廬山的云霧像蒼茫的海,像薄薄的紗,把廬山裝點得虛無縹緲,如人間仙境。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不但可以帶你領略廬山云霧的奇妙美麗,而且向你揭示了廬山云霧形成的原因。相信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之后,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二、師生共同探究課文:
㈠ 初讀課文,了解廬山云霧的奇妙美麗,品味文章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
① 找出描繪廬山及廬山云霧的語段:
廬山:平地拔起、雄偉壯麗、高聳入云、重巒疊嶂、雄奇挺秀;
廬山云霧:紅綠相間、絢麗奪目、隱沒于一片云海之中,云霧飄蕩、飄然而過、一股云流、一瀉千米,傾注到深谷中……
② 找出使用的比喻句,體會其作用:
也有像波濤起伏的連屏;山峰如翡翠,屋頂似珊瑚;濃云如煙霧;淡云似的薄紗;好像一條瀑布……
使用比喻的修辭,使對廬山及廬山云霧的描述更形象,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③ 朗讀蘇軾贊美廬山的詩,思考:
為何“不識廬山真面目?”
原因有二:一是廬山山勢險峻,層出不窮;
二是由于廬山在一年當中的大部分日子里都被云霧掩蔽。
㈡再讀課文,梳理有關廬山云霧的科學知識:
① 一般云霧的成因:
是由低層大氣里的水汽凝結而成的。
② 霧的種類:
暖霧、冷霧、冰霧。
③ 一般山區云霧多的原因:
山下氣溫比山上高,往山坡上升的空氣濕度很快飽和,多余的水汽就凝結在灰塵上形成了霧。
④ 一般云霧的危害:
阻礙廢氣的排散,造成空氣污染;影響交通安全。
⑤ 除霧的方法:
撒播干冰,噴灑液態丙烷,使用噴氣引擎,播撒氯化鈣。
㈢三讀課文,找出文中使用的主要的說明方法,體會文章語言的準確性:
① 列數字:
每年平均霧天是一百九十五天,尤其以5月份霧天最多,平均有二十一天。
用數字具體準確地說明了廬山霧多的特點。
② 下定義:
氣溫高于零攝氏度的叫做暖霧,氣溫低于零攝氏度的叫做冰霧。
用簡潔明確的語言揭示了暖霧和冷霧的本質特征。
③ 分類別:
把霧分成暖霧、冷霧兩種,條理清晰。
④ 舉例子:
比如城市的工廠區也往往多霧,在沒有風的天氣里,城市里的霧常常經久地彌漫在空中,市工廠排出的廢氣由于霧的阻礙,散布在低層大氣中造成空氣污染,影響人體健康。
具體地說明了霧的危害。
㈣四讀課文,看文章段與段之間是怎樣銜接過渡的:
找出文中設問的句子,思考其作用:
① 廬山為什么多霧?廬山的云霧又為什么那樣變化莫測、景色迷離呢?
② 一般山區霧都比較多,這是什么原因呢?
③ 云霧既然能給游覽勝地增添優美的景色,為什么還要進行驅散云霧的研究呢?
這些設問句都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使文章段與段之間銜接緊密,過、渡自然。
三、師生共同總結歸納:
課文主要介紹了廬山云霧的神姿仙態和它的成因,簡單介紹了一般云霧的種類、危害、除霧的方法,把描寫景物和說明事理有機結合,語言形象而準確。大自然真是一本值得認真品讀的大書,既有如畫的風景給我們美的享受,又有無窮的奧秘等待我們去探索。
四、作業:
在我們北方,冬天常常會出現大霧天氣,根據你平實的經驗積累,用一段話把你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聯想寫下來,注意語言的形象性和準確性。
《廬山云霧》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劃出課文中的過渡句,并說出它們的'作用。
2、學會10個生字;理解15個詞語的意思;能用“剛剛…轉眼間…”“時而…時而…”“尤其”造句;能摘錄有分號的句子。
3、了解廬山云霧的特點及生成的主要原因;能背誦第2、4自然段。
4、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激發熱愛風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憑借本課語言特色,引導學生充分挖掘句子內涵。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精當。
教學設計意圖:
1、在大語文思想的指導下,從小問題入手,進行研究性學習,并在研究互動中實現師生之間的及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的碰撞。
2、以體驗感悟、交流等語言實踐活動貫穿教學,充分挖掘句子內涵,以讀悟情,激活學生思維,全體參與,充分體驗,為語言實踐增添情趣,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感覺到了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那么最能反映廬山云霧特點的句子是哪一個過渡句呢?
2、出示句子“的確,廬山云霧,瞬息萬變,趣味無窮。”齊讀。
二、深入學習課文第二段。
1、聽課文第2段錄音,圍繞“的確,廬山云霧……”這句話,作者筆下的廬山云霧給你留下怎樣的感受?
2、小組合作探究3、4、5自然段,自主選擇其中一段進行研究。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你最想學哪些句子,為什么?
3、小組合作探究,教師點撥。
4、交流反饋,指導感情朗讀,隨機填表,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
三、細讀第一段,入境悟情。
1、引入:廬山云霧古往今來,令人心醉,那么古人是怎樣贊美它的呢?學習課文第一段。
2、出示蘇軾的詩,理解意思。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3、體會清代學者的言行,感悟廬山云霧的令人心醉。
4、指導朗讀,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
四、擴展活動:贊廬山云霧。
假如你是一位廬山小導游,根據你的體會,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寫詩、寫片段、畫畫、唱歌)來贊一贊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
五、布置作業。
附板書15廬山云霧
的確,廬山云霧,瞬息萬變,趣味無窮。
云海
(大天池)壯觀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課文通過對登山路上,山嶺、大天池等處的云霧的形態、顏色的描寫,贊美了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抒發了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縱觀全文的內容,可按"古人的贊美——特點的描述——原因的探索"分為三大段。其中第二大段是重點,不僅篇幅最多,而且.寫作上也很富有特色,充分體現了本單元教材的教學重點:過渡句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因此,第二大段應當作為本課文的教學重點。
仔細品讀全文,我們還能領會到課文具有以下的三個.寫作特點:一、言簡意駭地引用古代老人言行稍加議論的辦法,增強了贊美的感染力;二、段與段之間巧用過渡句,段意銜接自然,使文章具有一氣呵成之感;三、語言形象、生動、有氣勢,采取比喻、對比、擬人等多種寫法寫出了廬山云霧之美。因此,本文是一篇極好的寫景范文,宜采取多種教學手段,通過對文章中語言文字的讀、思、議、品等,使學生領會文章的語言美,感受廬山云霧的景色美,從而使他們的心中升騰起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
二、教學內容
細讀課文第二大段,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教學目標
1、了解廬山云霧的特點,感受它的美麗神奇,激發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
2、理解詞語的意思,能用"剛剛……,轉眼間……"、"時而……時而……"、"尤其"造句,能摘錄有分句的句子。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廬山云霧的特點,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
教學難點:產生對廬山云霧美麗神奇的感受,激發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
五、課前準備
運用CAI.課件輔助教學
六、教學過程
一、以詩引文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并給課文分了段,學習了第一段。讓我們聽聽一位游客游覽了廬山后是怎么贊美廬山的?出示詩《情歸廬山》
情歸廬山
廬山,像奮蹄的白馬,昂揚向上。
廬山,你吸引了李白、蘇拭、陶潛,
多少文人墨客為你潑墨揮毫,抒寫你不老的青春。
啊,廬山,云遮霧罩的廬山,如真似幻的廬山。
你給了我夢一樣的溫馨。
請你來讀讀這首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生反饋熱愛大自然等。師板:熱愛
二、學習第二段
(一)過渡:我們的作者也是如此,請打開課文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文章,說說在作者心中,在你眼里哪一處的廬山云霧最壯觀最吸引人?那就讓我們先跟隨作者去領略這壯觀的云海吧!
(二)學習第5自然段
1、請自個兒讀讀第5自然段,用一個詞說說廬山云海給你最初的印象?板:云海壯觀
2、想親眼目睹一下嗎?請看大屏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3、請再來讀一讀第5自然段,找出哪些句子最吸引你,多讀幾次用心去體會云海的壯觀,并輕聲將你的理由說給同桌聽。
4、匯報交流:生紛紛找句子,從句子的體會入手說明云海的壯觀。(老師點撥:圖文結合讓學生體會并指導朗讀。
第一句要突出廬山云霧最壯觀的是云海。
第二句突出尤其兩個字。
第三句每當……只見……說明廬山云霧的多。請同學們看圖,每當雨過天晴,站在"大天池"等處俯瞰,"俯瞰"就是指怎樣地看?看見了什么?是呀,多么神奇縹緲的廬山云霧啊,引讀這句話。所以清代一位學者整整在云海待了100天啊!
第四句形態描寫。"茫茫"指什么?說明什么?"波濤起伏"是指?請看圖,你還觀察到什么?往常清風秀嶺可是將自己完全展示給世人,這時呢?真是"一起千百里,一蓋千百峰"。誰愿意讀讀這句話?生自個兒試讀。指生讀。齊讀。怪不得清代一位學者對廬山云霧如癡如醉,恨不得"餐云眠云"。
第五句特別……更是……理解為什么絢麗動人?
第六句比喻句顏色描寫。還有哪句話吸引你?有位攝影師抓拍了這美麗的瞬間。請看圖說說。如果你是畫家,你會怎么畫?廬山云霧色彩斑斕,真是一幅美麗生動的水彩畫!你能讀好這句話嗎?生試試朗讀。指生讀。生評價。指生讀。齊讀。是呀,所以廬山吸引了無數的游客想解開她神秘的面紗。
第七句比喻句顏色描寫。出示圖文,微風吹拂,你又看到了什么?你瞧,仙女下凡了,她手持彩練,彩練就是?在向我們招手呢!似乎在說?芙蓉就是什么?以前我們學過《荷花》一文滿池的荷花展現在我們面前是怎樣的?那萬朵的荷花呢?你理由說得這么好,老師相信你讀得更好!指生讀。齊讀。
4、這集形體美、色彩美、流動美于一身得廬山云霧多壯觀、多迷人!讓我們師生合作當一回解說員吧!播放錄像生配樂齊讀這段。(老師讀一二句,學生讀四到七句。)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老師引讀:這樣壯觀的廬山云霧使清代學者對她如癡如醉,恨不得"餐云眠云"。怪不得作者說的確,廬山云霧生接著讀:瞬息萬變趣味無窮。你從哪兒看出她的這些特點?板:瞬息萬變
2、比較句子:①課文原句
②霧來時,好壯觀;霧去時,好輕悠。霧濃時,遮住萬般秀色;霧淡時,給山川披上了一層外衣。
哪句寫得好?好在哪兒?你能讀好嗎?分男女生讀。齊讀。愿意背下來嗎?
3、還有哪句也是說廬山云霧變化快的?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引讀第4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板:朝夕相處多情
2、指導學生重點理解"廬山霧時而冉冉升起,……浮游蕩漾。"是呀,她時而為云海托起,時而被云絮重裹,時而隱現于重云薄霧之中,時而為浮云掠洗,其面目變化多端,令人莫識,難怪古嶺有"云中之城"之稱。
三、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1、板書.總結全文。這多情、多變、多彩的廬山云霧使無數游客被折服。板書:多變多彩2、《情歸廬山》的詩人就是其中的一位,請再來讀讀這首詩說說你有什么新的感受?自個兒再來讀讀這首詩。生各抒己見。老師.總結:同學們,當你高興時,不要忘記來到大自然,你會更加熱愛生活;當你心情煩惱時,請來到大自然的懷抱,你會心情舒暢、豁然開朗;當你遇到挫折時,請接受大自然的洗禮,你會更勇敢地面對生活,在學習生涯中、人生道路上,讓我們笑對人生吧!
2、你也來贊贊廬山云霧好嗎?愿意口述的口述,想寫一首稚嫩的小詩也行,或編幾句充滿詩情畫意的廣告詞也不錯,想用歌聲表達內心地熱愛之情更歡迎。(機動)
3、總結全文,再次引出贊美詩《情歸廬山》結束這堂課。
情歸廬山
廬山,像奮蹄的白馬,昂揚向上。
廬山,你吸引了李白、蘇拭、陶潛,
多少文人墨客為你潑墨揮毫,抒寫你不老的青春。
啊,廬山,云遮霧罩的廬山,如真似幻的廬山。
你給了我夢一樣的溫馨。
板書:
廬山云霧熱愛
瞬息萬變多變
朝夕相處多情
云海壯觀多彩
《廬山云霧》教案 篇3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廬山的云霧》,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想細細品味廬山云霧奇麗的美嗎?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讀課文。
2、課文著重寫了廬山云霧的哪些特點?文中哪兩句話分別告訴你們的?把它劃出來,一起讀一讀。
二、精讀第二小節:
1、這一小節重點寫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自由讀第二小節,你從哪些句子具體讀出來的?試著用簡筆畫的方法來畫一畫這些姿態。
2、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山頭的云霧(象白色絨帽)
半山的云霧(象一條條玉帶)
山谷的云霧(象茫茫的大海)
遮擋山峰的云霧(象巨大的天幕)
結合簡圖理解:籠罩、纏繞、彌漫、遮擋
師述引讀:看作者用詞多貼切呀。站在山腰或山腳,抬頭仰望,那山頭的一片云霧,就像——( ),多么輕柔可愛啊;那些——( ),又像——( ),顯得高貴典雅,讓人愛不釋手。站在山頂,俯瞰山谷,那云霧——( ),一眼望不到邊際,令人覺得遼闊而深遠;仰望天空,云霧——( ),使我們不禁想仰天長嘯。
3、指導朗讀:這么美的云霧,真是讓人覺得心曠神怡、陶醉其間。你們能用朗讀讀出這種感覺嗎?(自由練習,指名讀,齊讀)
4、廬山云霧這么美,這么神奇,那是它真的有這么多形態嗎?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這云霧千姿百態地展現在我們眼前(通過豐富的想象,用了比喻的手法)
3、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來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種姿態的云霧?
4、這千姿百態的云霧真的讓人神往,讓人陶醉,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讀。
三、精讀課文第三小節:
1、指名讀這一小節的中心句。理解“瞬息萬變”。
2、快速瀏覽課文第三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分別標出表示變化快變化多的字詞。
(生讀圈)
3、交流:
A.變化多:
(1)請大家一起告訴我你們一共找到了哪些姿態?(4種……)
(2)這4種就能讓你們覺得變化很多了嗎?(不能,還有省略號)
(3)我們來看看這4種姿態究竟能不能說明變化多?
一縷青煙:細細的、輕輕的、柔柔的——輕盈柔和的美
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濃重、厚實,氣勢非凡——雄偉壯麗的美
四蹄生風的白馬:小巧運動著的美
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高大靜止的美
師述:這些或濃或淡、或靜或動的形態是多么地具有代表性啊,而這些形態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果時間再長一些,那變化該有多少啊?可見變化真多。
B.變化快:
(1)那你們又從哪體會出云霧變化的快呢?
(2)學生交流:剛剛還是……轉眼間,明明是……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
(3)改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說這句話,比比哪句好,體會云變化之迅捷之多。
(4)這“一縷輕煙”“九天銀河”“白馬”“冰山”是真的嗎?對,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你能象作者一樣展開豐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寫法也來寫寫云霧的瞬息萬變嗎?
句式練習: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 ),轉眼間( );
明明是( ),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又變成了( )……
4、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它的變化之多、變化之快真是令人驚嘆,我們該怎么通過朗讀來展現出來呢?(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5、過渡:聽了你們的朗讀,我仿佛就置身于廬山的云山霧海之中了。在這里,老師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樣感嘆:云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
四、略講第四自然段
1、如果你們也置身于云遮霧罩的廬山,感受著這神秘莫測的云霧奇景,你們想說些什么?(生交流)
2、師述:看來大家的感受一如作者一樣,都不想回去了。
3、造句:像作者一樣,面對美麗的自然景物,不忍離去,即流連忘返。你們能用這個詞造個句子嗎?(生造句)
4、美麗的景色總讓我們沉醉,讓我們流連忘返。現在我們正身臨廬山,讓我們再次讀一讀作者的慨嘆:(齊讀最后一小節)——
五、作業:
1、練習冊。
2、朗讀背誦課文。
3、仿照文中二、三小節的結構寫法,寫一處景物。
《廬山云霧》教案 篇4
一、說教材
《廬山的云霧》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本文全文層次分明,共4個自然段.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第一自然段總寫廬云霧神奇美麗,接著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別具體描寫了廬山云霧的兩個特點: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第四自然段再總寫人們對廬山云霧的喜愛與流連.作者以優美明快的語言,比喻、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所寫景物特點鮮明,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文章語言優美,情景交融.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
2.能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能用”流連忘返”造句,能背誦課文.
3.感悟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4.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仿寫一處景物.
本文語言優美,情景交融,為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與情感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借.因此我把”感悟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同時由于學生語言水平的限制,要在這么短的時間掌握一種構段方式寫出一處景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說”仿照第2、3自然段的寫法,寫一處景物”是教學難點.
二、說學情
在上一冊課文中,學生已接觸過”總分”這種構段方式,及”比喻”這種表現手法.
本文教學要求學生勤動腦、動手、會與別人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學生普遍讀書不注意感情朗讀或掌握不夠.也沒養成與人交流探索的習慣.還有就是學生很少出遠門,根本不知廬山云霧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所以要畫出不同姿態的云霧也不容易.
三、說教學方法
《廬山的云霧》是一篇極好的寫景范文,宜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師的作用不單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調控器.教師應做到”導而弗牽”,為學生學習導向、導法、導練、導學.以民主的教風和循循善誘的技巧,把學生引到一種想學、愛學、會學的境地.為此,針對教材的特點,我采用了教師稍加點撥,學生主動自學的”導學式”教學方法.通過一系列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體會并理解課文的內容.同時,注意情境教學的設計,使學生入情、入境、用情……最終獲得知識與情感的雙豐收.
四、說學法
成功的語文教學策略應該體現以學生為主,以自學為主,以訓練為主,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宗旨.本篇課文教學我讓學生通過”讀、思、畫”感悟廬山美及文章的語言美.
五、說教學程序
根據講讀課文的要求,我準備用兩課時教學本課.
首先第一課時學生學會了本課生字,以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完成了教學目標1。
第二課重點分析課文.教學過程分為四步:
(一).談話導入
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廬山的云霧》,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下面讓我們細細品味.”接著板書課題.這樣就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導他們理解全篇課文的內容.
(二).精讀感悟
1、精讀第1自然段
首先指名學生讀這一自然段,可能學生讀的時候,感情把握不準,教師相應指導,接著提問:”在廬山眾多景物中,作者最喜愛的是云霧,你從哪里讀出這點來?”學生不難答出(更,神秘)教師提醒在朗讀時應突出”更,神秘”兩個詞,同時板書:神秘的云霧.
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領悟詞語,進入文章的意境:
確實,廬山的云霧神奇美麗,你們看,在山上游覽,似乎……漫步山道……此時,你們會感覺自己就像……“讓學生做出伸手摸云霧、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樣子.使學生充分感受廬山云霧的神奇美麗.這時用導語過渡到下一自然段的學習:“廬山云霧如此神奇美麗,那么它有什么特點呢?請看第2自然段.”
2、精讀第2自然段
讓學生自由朗讀這一自然段.閱讀并不是被動地接愛,而應成為主動的探索過程,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思考問題: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在下面畫”______”.
(2).文章哪個詞說出了廬山云霧的特點
(3).找出比喻句,比喻句中拿什么比作什么?
這樣使學生明確了為什么而讀,要思考什么問題,使學生養成閱讀時動口動筆的習慣.學生交流匯報.教師板書:千姿百態.接著問:”作者是怎樣描寫千姿百態的?請用筆畫出來.”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回答板書:像絨帽,像玉帶,是大海,是天幕.
然后教師小結:這一自然段圍繞中心句,先總寫”廬山云霧千姿百態”,接著具體描述如何”千次姿百態”,這種構段方式叫”總分式”.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繪畫不同姿態的云霧,使他們感受廬山云霧的美及文章語言的美.指名一兩個學生上黑板畫,其他同學在下面畫.通過直觀畫面使他們理解”籠罩、纏繞、彌漫、遮擋”等詞語.然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接著引入下一段的學習:“廬山的云霧還有一個特點,請看第3自然段.”
3、精讀第3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結構與第2自然段相同,我讓學生自學為主.輔以引導,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并要求他們找出:
(1) 中心句
(2) 廬山云霧的特點.具體怎么寫?
(3) 比喻句,拿什么比作什么?
學生合作交流匯報,教師根據回答板書:
瞬息萬變:眼前的,剛剛還是,轉眼間
明明是,還沒等,又變成
最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4、學習第4自然段
讓學生齊讀這一自然段.讀完后,教師小結:正因為廬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所以令游客們舍不得回來了.(并板書:流連忘返)我們的祖國風景如畫,你能說一個令你流連忘返的地方嗎?指名學生說說.至此,教學目標2已完成.
(三)、總結
總結貴在升華.我這樣設計結束語:”廬山的云霧變幻莫測,是廬山的一絕,有機會我們可以去領略一下.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像廬山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咱們有興趣可以去領略一下祖國的美好河山.”使學生充滿向往,激起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完成了教學目標3。
(四)、練習
讀寫結合,寓寫作指導于閱讀教學之中,是許多教師認為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本冊教材訓練的重點.因此我布置了此道練習:
仿照第2.3自然段的寫法,圍繞”公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寫一段話.
最后說板書:
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突出教學法重點,一目了然地展現出教學的主要內容,整個板書我努力做到簡潔明了,能加深學生的印象.
《廬山云霧》教案 篇5
教學理念:
三年級學生已經基本掌握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句意思的方法。對于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點進行生動形象地描寫還有一定難度。因此,本節課重點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的含義,在讀中感悟文章中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在讀中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意境,在讀中內化語言,積累背誦。
教學內容:
《廬山的云霧》運用比喻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全文層次分明,第一自然段總寫出了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具體寫出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第四自然段寫人們對云遮霧繞的廬山的喜愛與留戀之情。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
4. 初步認識總分段式,重點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
2、初步認識總分段式,以及練習寫作。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我國自古就有“泰山雄,華山險,廬山秀,黃山奇”的說法,其中廬山位于我國江西九江市,山峰秀麗,是我國有名的風景名勝,我們先來看一組圖片。
2、廬山以風景秀麗聞名,但更吸引游客的是這里變幻無常的云霧,他為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你們想去看一看嗎?
二、檢查預習
1、要領略廬山云霧的神奇,首先要到他的家鄉江西,只要你通過了這三關就可以順利到達了。
第一關:生字
景、秀、尤、幻、增、添、漫、姿、態、籠、罩、彌、茫、匹、返
第二關:詞語
景色、秀麗、尤其、增添、龍爪、彌漫、茫茫、千姿百態、流連忘返、瞬息萬變
第三關:成語積累
變幻無常:變化沒有一定的規律,形容云霧變化多、姿態萬千。
飄飄欲仙:看到美麗的云霧內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騰云駕霧:原來指仙人能借助云霧飛行,這里指看到美麗的云霧,心里很舒暢。
千姿百態:姿態萬千,各種各樣。
瞬息萬變:形容變化極快。
一瀉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四蹄生風:形容馬跑得非常迅速
(以生動有趣的設計,對學生的預習作了了解,又給了學生相互交流的機會。)
2、看來大家預習的不錯,以上這些沒能難道你們,大家再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體會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第一段: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第二段:廬山云霧的樣子;
第三段:廬山云霧的變化;
第四段:廬山云霧令人流連忘返。
三、學習第一段
1、廬山的云霧到底什么樣?快跟隨作者去一睹為快,瞧,廬山到了!
2、放第一段文章錄音
3、看書中插圖,文中都描寫了圖中的哪些景物?
4、眾多景物中,云霧印象最為深刻,閉上眼睛想象我們四周都是云霧,我們漫步山間,真的有騰云駕霧的感覺。
5、感情朗讀此段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初步領略了廬山的秀麗,下節課讓我們充分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
2、初步認識總分段式,重點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廬山的秀,廬山云霧的奇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印象,這節我們就來細細品味它內在的美。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想想,這小節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2、廬山云霧的特點是,用一個詞來形容。(千姿百態或其它)
3、你從哪些具體的語句中讀出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呢?把它找出來,同桌讀一讀。
4、再讀讀這些句子,你最喜歡哪句?說說理由。
5、作者把不同的云比作帽子、玉帶、大海、天幕,這些動人的語句讓大家有了身臨其境之感,這么美的語言不讀太可惜了。
6、感情朗讀。
7、聽到你們美妙的聲音,我似身處云霧中,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你們還看到了什么樣的云霧?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畫一畫。
(將“話”轉化為“畫”,使生硬的文字變為美妙的畫面。)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還給人什么感受呢?讀讀第三自然段便知。
2、自由讀第三自然段,你從這段中又發現了云霧的什么特點?(瞬息萬變)
3、“瞬息萬變”是什么意思?從這個詞你覺得云霧怎樣?(變化快)
4、你還從哪些詞體會到云霧變化得快?
5、這段我們應該怎樣來讀?
6、“瞬息”是說快,那“萬變”是說變化的樣子多,想象一下云霧在哪又變成了什么樣子?
(大膽、豐富的想象是對文章內容的補白。)
7、學生交流
8、大自然像一位魔術師,將廬山的千姿百態、瞬息萬變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不由贊嘆(引出文章的第四自然段)。
四、寫法拓展
課文的二、三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一個共同之處,都以中心句起頭,其他幾句圍繞中心句展開具體敘述,這就是“總分”結構,今后我們可以借鑒這種寫法寫寫身邊的景物。
(激發學生習作欲望,讀寫結合)
五、總結
廬山的秀聞名天下,廬山云霧的神奇令人流連忘返,古今多少文人贊頌廬山,課下同學們可以讀讀,從中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
六、作業
1、學習“總分”的寫法,描寫一處景物
2、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14.廬山的云霧
千姿百態 像:帽子、玉帶、大海、天幕……
瞬息萬變
《廬山云霧》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文以優美明快的語言,比喻聯想的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奇麗多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對廬山、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課文層次分明,景物特點鮮明,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同時,文章語言優美,情景交融,為學生語言積累與情感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的8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流連忘返”造句。
3.體會文中總分構段方式的好處,初步學會運用。
4.感悟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比喻、排比手法的妙處,體會文中總分構段方式的好處,初步學會運用。
3.感悟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的8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概括段落大意,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1.弄清“瀑、罩”等字形,寫好鋼筆字。
2.、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文章層次,概括段落大意,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一、組織教學,聚焦課堂
二、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1.同學們,我們美麗的祖國有許多的名山大川,今天啊,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廬山(板書:廬山),去欣賞那里的迷人景色。(出示圖片)
2.廬山的景色是秀麗迷人的,但最讓人流連忘返的還是那變幻無常的云霧。(將課題補充完整,“廬”字正音)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欣賞,激發學習本課的興趣,并為更好地理解課文意思準備好相關的社會語境。)
三、初步感知, 正確讀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遇到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圈畫出來,利用課后生字表或認識、理解這些生字詞,并將這些字詞多讀幾遍,讀準為止。
(2)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交流反饋。
(1)出示生詞,指名認讀。
廬山 瀑布 幽谷
游覽 籠罩 彌漫 遮擋
似乎 系 漂浮 瞬息萬變
一瀉千里 一屢輕煙 四蹄生風
千姿百態 變幻無常 流連忘返
注意讀好平舌音“似、姿”,翹舌音“罩、遮、瞬”等字。注意讀好多音字“系”在本課中讀jì。
(2)指名、開火車分段讀文,其他學生邊聽邊用筆做標記,讀得好的地方,我們向他學習,不足的地方,呆會兒我們當小老師幫他。
A.讀好長句,注意停頓: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云霧/彌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霧/遮擋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B.理解詞語:
如:騰云駕霧、飄飄欲仙、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等。
(設計意圖:讀好生字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此基礎上理解不懂的字詞,為下面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做好準備。)
四、再讀課文,了解內容
1.同學們,課文我們已經讀了好多遍了,你知道這篇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廬山云霧的哪些特點?如果說不清,還可以再讀讀課文,想一想每一小節寫了什么內容。
2.根據以上思考,給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1):總寫變幻無常的云霧黑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第二部分(2、3):詳細介紹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特點。
第三部分(4):總結全文,寫人們對云遮霧罩的廬山的喜愛。
(設計意圖:再讀課文,通過老師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厘清課文層次,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五、學習第一部分
1.從第一自然段中,你讀懂了什么?
2.廬山游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為什么作者偏偏喜歡云霧呢?云霧又給廬山增添了怎樣的色彩呢?
3.的確,廬山的云霧神奇美麗,你看(出示圖片,引讀):在山上游覽( ),漫步山道,( ),此時,你會感覺自己就像( )。你能讀出廬山這一份神秘美嗎?指名讀,集體讀。
(設計意圖:以讀為主,抓住“變幻無常,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等詞語,整體把握廬山云霧給人留下的印象。然后,通過看圖,讀文,想象,讓學生置身于其間,提醒廬山云霧無處不在有變幻無常、飄忽不定的神秘感。)
六、指導書寫,寫好鋼筆字
1.自由認記,想想怎樣巧妙記住這些字,寫好這些字。如:
瀑:左右結構,右面下部不要寫成“水”。
罩:上下結構,上面的“罒”應寫在田字格上半格的中間,寫得扁扁的。
2.指導書寫這些生字。
3.自由練寫,老師巡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特點,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比喻、排比手法的妙處,體會文中總分構段方式的好處,初步學會運用。
3.感悟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比喻、排比手法的妙處,體會文中總分構段方式的好處,初步學會運用。
2.感悟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聚焦課堂
二、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1.讀題導入,復習詞語:
騰云駕霧 變幻無常 千姿百態
飄飄欲仙 瞬息萬變 流連忘返
2.回憶課文內容,將這些詞語填入下面這段話中。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漫步廬山,你會有一種(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廬山因為有了這(變幻無常)的云霧,更加令人(流連忘返)。
(設計意圖:讀詞檢查學生學習情況,用選詞填空的方式,幫助學生回憶課文內容,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后面教學做好鋪墊。)
三、研讀課文,感悟語言
【先睹為快】
1.這廬山的云霧到底怎樣呢?讓我們先去看一看吧!出圖欣賞。
(設計意圖:學生對廬山云霧的景觀不是很了解,所以先欣賞景色,為課文學習植入背景認知。同時,也為更好地學習作者描寫廬山云霧的選材策略和寫作手法做好準備。)
2.多美的廬山云霧啊,怪不得作者會說:漫步山道——學生讀。那么在作者的筆下,廬山的云霧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再次走課進文,走進廬山的云霧!請同學們打開書,放聲讀文2、3自然段,用心感受。
3.指導交流:廬山的云霧是怎樣的呢?學生說。
過渡:下面,讓我們去細細欣賞著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廬山云霧吧!
【千姿百態】出示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這段內容嗎?其實在這段話中,就有一句話表達了你的意思,找找看。
小結:這樣的句子我們稱為“中心句”。劃線。下面的內容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這樣的構段方式,我們稱為總分結構(板書:總—分)。
2.那你知道(點紅)“千姿百態”是什么意思嗎?指名說。這段話具體描寫了云霧的哪些姿態呢?默讀這段話,思考問題并圈劃出相關詞語。(板書:讀、思、劃)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說說(板書:說)。
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交流:絨帽、玉帶、大海、天幕。
3.作者把廬山不同方位的云霧比作了不同的景物。你最想讀好哪一個比喻句?生讀。你在讀這個比喻句,你是怎么想的?看圖片。誰也來把這份神奇、這份美讀出來。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通過說說、讀讀的方式,感受語言的優美,廬山云霧的神奇、美麗。)
4.廬山的云霧真是千姿百態啊!你們看:
云霧籠罩山頭,它像___________;
云霧纏繞半山,它像___________。
云霧彌漫山谷,它是___________;
云霧遮擋山峰,它是 。
(1)生記憶、交流。
(設計意圖:提煉比喻內容,為下面的背誦做準備。)
5.這里有一些動詞(點紅),能不能換一換?為什么?讀讀看。老師給你一點提示(點藍地方名)。
指導交流,小結:不行,相應的地方要用相應的動作。
6.這么準確的比喻,這么優美的語言,這么神奇美麗的廬山云霧,讓我們把它們牢牢記在心里吧!(板書:背)
指導背誦第2自然段。
小結學法:剛才,我們通過讀課文、想問題、劃詞句、說想法、背優美語段的方法學習了第2自然段,下面讓我們用這個方法再來學習第3自然段。
(設計意圖:通過“讀、思、劃、說、背”這一方法品讀第二自然段,感受到這一自然段的層次分明,感受到廬山的云霧在山的各個地方有不同的形態,邊讀邊想,入情入境,體悟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在有所體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并背誦積累。)
【瞬息萬變】
1.指名讀。細心的同學肯定會發現這段話與剛才那段話的構段方式是一樣的,也是(指板書)總分結構。誰能用剛才的方法找一句中心句來概括這段內容?
2.那(點紅)“瞬息萬變”是什么意思呢?你們從哪里能看出它的變化多、變化快呢?默讀這段話,劃出關鍵詞語。
3.指導交流,相關點紅:
A.你們是從哪些關鍵詞語看出它的變化速度很快呢?
眼前的——剛剛還是——轉眼間
明明是——還沒等你——又變成
B.變得這么快,那它究竟變成了什么東西呢?(輕煙——銀河,白馬——冰山)這些都是真的嗎?(不是,都是作者想象的。)難道作者只想象到了這些?(……)還可能會變成什么?請你也來想象一下。
根據句式想象說:
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
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 ,
轉眼間就變成了 ;
明明是 ,
剎那間又變了 ……
總結:正因為有了這姿態萬千、瞬息萬變的云霧,才使得秀麗的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也正因為有了這云霧,才使得那些置身其中的人們產生了一種羽化成仙的感覺,讓人們來了之后都不舍得離開了!
【流連忘返】出示最后一段。
1.讓我們一起再來贊一贊這云遮霧罩的廬山吧!齊讀。
2.到底是什么讓人們“流連忘返”的呢?(廬山的云霧)是啊,如果對廬山云霧這類自然景色產生熱愛之情而不舍得離開,我們就要用“流連”這個詞(出示:流連:用于自然景色、名勝佳境等),那如果對我們的母校非常熱愛而不舍得離開,改用哪個詞呢?(出示:留戀:用于故鄉、親人、母校等)
3.其實,廬山不僅云霧讓人如此流連忘返,其他的景色也是讓人——流連忘返。它不僅迷住了我們,還迷住了大詩人李白,出示《望廬山瀑布》,齊誦;還迷住了大詞人蘇軾,出示《題西林壁》,齊誦。
(設計意圖:通過對前面學習方法的鞏固,學習廬山云霧瞬息萬變的特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一方面體會廬山云霧變幻之快,另一方面感受到作者想象的豐富和語言的準確。)
四、介紹景物,遷移寫法
1.那在平時的生活中,還有沒有讓你“流連忘返”的景物呢?
2.下面請你仿照課文2、3自然段,用上“總分結構”介紹一下這個讓你流連忘返的美景吧!
3.指導寫,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美景”的練習,內化課文內容,滲透“總——分”構段的寫作方法。)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摘抄、背誦2、3自然段。
2.完成本課練習。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積累好詞佳句。)
板書設計
廬山的云霧
千姿百態
瞬息萬變
《廬山云霧》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用欣賞方法欣賞課文。
2.積累詞語,會用“剛剛……轉眼間”、“最”、“特別是……更是……”,懂得比喻、擬人,對稱等修辭的特點和運用的好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激發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學會欣賞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準備
分好小組,配樂兩段,投影片七張(其中文字片四張),小黑板一塊。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文。
如果說廬山云霧以其特有的“多變、多情、多彩”贏得了“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千古名句,那么,課文(廬山云霧)就宛若一件精美的藝術晶,任我們玩賞、品味。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半是仙境、一半是人間的廬山,去領略趣味無窮的{廬山云霧)。
出示幻燈片:美麗的廬山云霧
二、初賞課文。
1.師配樂朗讀(廬山云霧》(第三自然段),學生閉眼欣賞,體會美感。
2.像這樣美的景物、美的文章就值得我們去欣賞。今天,我們將要上一節語文欣賞課。
3.出示小黑板,明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①詞語、句式、段式、節奏
②劃、議、讀。
三、分賞課文。
(一)師生共同欣賞(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生晶詞賞句,用。。。標出好詞,用一標出好句,并想一想為什么寫得好?
2.師生共同欣賞。
(生漫談,師整理)
(1)游客乘車登山,剛剛在九江看到的山間云,轉眼間變成彌漫窗外的濃霧。
a.這句話寫出了云霧的什么特點?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b.訓練。
把句子補充完整:
廬山云霧______,剛剛______,轉眼間______。
春天的天氣說變就變,剛剛______,轉眼間__________________。
c.指導朗讀。
用驚嘆的語氣讀。
(2)霧來時,風起浪涌,霧去時,飄飄悠悠。
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
a.理解蘊意:哪些地方寫得好?為什么寫得好?
風起浪涌:想象海上風浪的景色,寫出了霧來時的氣勢。
飄飄悠悠:哪些事物也是飄飄悠悠的? 寫出了霧去時的輕、慢。
b.比讀,體會節奏
換成:霧來時,風起浪涌;霧去時,輕輕地飄呀飄。
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披向了千重山川。
c.指導朗讀。
男生讀霧來時,霧濃時的句子,女生讀霧去時,霧稀時的句子。
小組賽讀,站起來讀。
3.集體朗讀及分讀。
4.談欣賞體會,小結欣賞方法。
讀、劃→議、讀→評、讀
過渡:同學們,別留戀多變的云霧,那多情的云霧會更讓我們忘情。
(二)學生討論欣賞(第四自然段)。
1. 分小組按欣賞方法討論欣賞。
2.指名匯報欣賞過程。
師整理板書:……時而……時而……
……一半(隱)……一半(留)……
出示幻燈片:半是仙境、半是人間的廬山云霧
3.評價討論學習的匯報情況。
指名一組感情朗讀。
4.集體朗讀。
過渡:同學們把多情的云霧讀得多忘情啊!但等待著我們去欣賞的將是更壯觀、多彩的云海。
(三)學生獨立欣賞(第五自然段)。
1.獨立欣賞。
2.老師考查。
(1)先填空,再照樣子積累(找或寫)幾個詞語:
①( )峰( )嶺 (②) (③)
④( )( )云海 (⑤) (⑥)
(2)填空:
廬山云霧中(⑦)壯觀的要算云海。
每當(⑧),只見(⑨)。
特別是(⑩),更是(11)。
(3)用“_______”劃出兩個比喻句。
出示幻燈片:像彩練,又如芙蓉
3.指名朗讀,師予以配樂。
4.小結獨立欣賞情況,總結分賞情況。
欣賞課文不僅從詞語、句式、段式;節奏等方面著手,還可看段落連接、開頭、結尾、照應等。
四、表現課文。
(一)古人是用詩句、言行來表達對廬山云霧的熱愛、贊美之情,今天的我們就大顯身手,去用詩贊、歌贊、書贊、舞贊廬山云霧吧!
1.學生發揮特長,表達對廬山云霧的贊美之情。
2.學生表現。 (配樂)
(二)總讀課文。
同學們,廬山云霧是多變、多情、多彩的,但如果沒有課文《廬山云霧),我們又怎能一睹廬山云霧的風采呢?,讓我們一起隨著美妙的音樂朗讀(廬山云霧》。
音樂漸起……朗讀聲漸起……
[教案述評]
浙江省龍游縣教委教研室 賴正清
這是省“教壇新秀”一節匯報課的簡錄,有幾個鮮明的特點。
奇語——引入美的境界。學生落座,教師就用新奇的導語 為學生撩開了廬山云霧神奇的面紗:廬山云霧的特點是“多變、多情、多彩”,因而有千古吟誦的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廬山云霧)真切描繪了這半是仙境、 半是人間的美景。教師還交給學生解讀(廬山云霧)的一把鑰匙玩賞、品味。這精心設計的導語 ,很快將學生引入美的境界。
妙樂——喚起美的體驗。欣賞,必須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形成“通感”,才會達到優化的效果。范讀“廬山云霧……一層飄逸的外衣”時,隨著(春江花月夜)尋而幽雅恬靜,時而清越悠然的樂聲,學生閉眼聆聽,想像體驗,仿佛已經置身廬山,如風起云涌的濃霧,如輕紗飄逸的薄霧,在眼前瞬息變換。在學生寫詩作畫、醞歌釀舞之時,又以樂配之,學生的創造思維得到充分的激發。
巧練——晶味美的意蘊。(廬山云霧)用詞華麗,句式富有韻律,形象地描畫了廬山云霧的神韻。這種神韻的品味必須,通過學生自主的活動參與方能實現。這節課通過各種巧練達到了這一目的。
點劃圈注。如配樂欣賞后的標劃好詞好句,獨立欣賞時的劃比喻句。
填空補充。有晶味構詞特色積累詞語的填空,有晶味構句特色的補充,有品味謀篇特色的字詞填空。讓學生在補充和填空過程中細嚼慢晶文章遣詞造句之精、廬山云霧之美。
句式比較。在品味“霧來時……霧去時……霧濃時……霧稀時……”一段話時,教師先以”霧來時,風起浪涌;霧去時,輕輕地飄呀飄”為對比,體會課文原句格式對稱、節奏整齊的韻律美。接著又故意順勢出示另一寫得“更好”的句子與課文原句比較;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披向了千重山川。學生反復誦讀后悟到;改句雖節奏整齊,但讀起來少了飄逸之感,而課文原句短長錯落,讀“霧濃時”句短急重,讀“霧稀時”句長舒緩,真有些飄飄悠悠的感覺。可見句式長短要看所描述的對象而定。
討論匯報。教師比較重視每個學生的個體活動參與,多次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組內積極活動,然后選小組代表匯報。
個性表現。學生各有特長,對課文的意蘊也各有不同的體驗。在最后一個環節,學生詩贊、歌贊、畫贊、書贊、舞贊”廬山云霧”,使課文欣賞達到了高潮。
情讀——傾吐美的感受。課文之美能夠意會,卻很難言傳,而讀則能充分發揮表情達意的作用。“欣賞”美文,讀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課堂上,學生多次以不同的方式情讀課文,如樂讀、演讀、站讀、較讀、賽讀、組讀、齊讀等。讀還講究一定程序:通讀、劃注、議論、解讀、評價、情讀。
另外,欣賞的三階段安排、最后總結點化方法,符合學習規律,還有救學過渡語的運用和板書設計 等都有許多獨到之處。
《廬山云霧》教案 篇8
之二
佚名
一、導入
1.上課前請同學讀兩段話(課件出示第一、二小節)
2.那么廬山云霧底有什么魅力吸引了這無數學者,詩人的呢?
(板書:廬山云霧)
二、初步感知美
1.現在同學們就開始欣賞這篇美文吧!特別對描寫云霧見風姿的句段,細細地讀一讀。想一想你感受到的廬山云霧是怎樣的?
2.自由朗讀課文
3.淺談感受、朗讀了廬山云霧之美文,你感受到的廬山云霧是怎樣的呢?
教師隨機板書
4.讀課題現在就讓我們帶著不同的感受讀一讀課題
三、品味美
(一)教學第三自然段多么令人神往的廬山云霧啊!它的一大特點即是————
(瞬息萬變,趣味無窮)
1.就這兩個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是不是真得如此呢?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第三自然段,細細品味,看誰能真切感受其中的真味。
3.出示黑板,指名讀
4.哪些地方體現了廬山云霧這一特點呢剛剛……轉眼間
①霧來時…霧去時…霧濃時…霧稀時
霧來時,好壯觀;霧去時,好輕悠;霧濃時,遮住萬般秀色;霧稀時,給山川披上外衣。
將原文改成這一段話,你認為怎么樣?
(什么東西也飄飄悠悠的)
5.指名讀
6.老師請大家欣賞云霧那迥異的風格,相信觀后你會讀得更好
7.齊讀:怪不得老舍爺爺在觀賞完廬山云霧寫下了這樣幾句話,瞬息萬變萬萬變,忽隱忽顯,或濃或淡,勝似夢境之迷離。現在讓我們溶入這多變的云霧里,一起來享受這份無窮的趣味!
(二)感受云霧的多情
1.過渡:這奇異的云霧,特別喜歡光臨牯嶺,一年365天,就有197天與它朝夕相處,說起牯嶺也有個故事:有位英國游客在炎熱的夏天來到廬山觀賞云霧住在牯嶺,清涼的霧氣沁入肌膚,老外連聲說coll,coll,山民雖不知其意,但猜出可定是贊美,于是就將這coll變為岵嶺。這令老外也連聲說“涼快”的廬山霧,能引起你哪些豐富的聯想嗎?認真讀,你腦中一定會出現別具韻味的岵嶺云霧圖。
2.生自由讀
3.指名說聯想(解決冉冉升起、團團相徹、浮游蕩漾)
4.導說
是啊!這多情的云霧,怎能讓住在岵嶺的人感到單調呢?
他時而————時而————時而————時而————(仿照第三自然段)
5.齊讀:同學們,有沒有信心通過朗讀將在場的所有老師帶入這牯嶺云霧之中?1`
(三)欣賞云海的多彩10`
猶如仙境的山鎮古嶺真令人流連忘返,但這不是最壯觀的。因為最壯觀的要算大天池等地的云海。瞧!這就是云海的兩張畫。
1.出示圖畫(根據第五自然段內容所畫的二幅畫)2`
你能從第五自然段中找出與每幅畫對應的內容嗎?指名讀
第一幅每當雨過天晴……變成了云海上的小島
第二幅特別是太陽……競相開放
2.你喜歡哪個景觀,就選讀那個片段,再看看老師的畫你認為與課文內容比起來哪兒還不夠美的。
3.討論交流
重點體會“俯瞰、萬頃白云、絢麗動人、銀濤要浪、斑斕”等詞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4.對比讀兩個片段
四、深化美1`
1.讀了這么美的課文,老師忍不住寫了一首小詩配樂讀詩風起如濤靜如紗,來去濃稀各不同。青峰秀嶺云中裹,恍若身在仙境中。
2.齊讀
3.導讀課題
這就是叫人神往的——————也令所有人著迷的——————
《廬山云霧》教案 篇9
之一
縣實驗小學 俞錫鋒
教學目標 :
1、抓“神奇”研讀全文,培養自主探究與交流能力;
2、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
1、創設情境:老師想出資和大家一塊兒開辦一家旅行社,大家愿意嗎?
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先開辟一條“廬山云霧游”旅游專線。要搞好這條旅游專線,必須了解廬山,課文是一則很好的資料。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已經了解了廬山云霧的哪些信息?
二、整體感知,提煉主線。
1、放映課件,讓小“社長”們“實地考察”廬山,欣賞云霧美景。
2、你能用一個字說說廬山云霧留給你的感受嗎?兩個字呢?
3、師小結:是啊!廬山云霧確實讓人感到美麗神奇。
三、提出專題、研讀全文:
1、引出專題:廬山云霧“神奇”在哪兒?為什么這么“神奇”?
要求:自由朗讀課文,小組討論交流,發現一處標上神奇1,又發現一處標上神奇2……
2、學生圍繞專題自由研讀全文。
四、交流成果,落實有關訓練。
1、明確訓練要求。
2、生自由交流學習成果,師隨機點撥落實訓練。
A、多變(變化多、變化快),落實感情朗讀訓練。
比較:
⑴霧來時,風起浪涌;霧去時,飄飄悠悠。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
⑵霧來時,很大很大;霧去時,很輕很輕;霧濃時,很濃很濃;霧稀時,很淡很淡。
B、多情,落實句式訓練:時而時而時而。
C、壯觀,落實感情朗讀訓練。
D、地理位置特殊是廬山云霧形成的客觀原因。
3、結合板書,簡要小結。
五、回應情境,升華延伸:
根據云霧的特點為云霧風光試寫一條廣告語。
《廬山云霧》教案 篇10
素質要求
熱愛祖國山河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默讀課文,背誦課文。
初步認識總分段式,重點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寫法。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難點
初步認識總分段式,重點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寫法。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錄音機、課文磁帶)廬山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句:變幻無常 千姿百態 瞬息萬變 流連忘返 (三生板寫)
2.指名讀文 逐節逐人點評
二、學習新課
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思考:共幾句話?每句什么意思。這節主要又講了什么呢?
2.出示小黑板:
填空: 廬山的 。那里有 ,有 ,有 ,有 ,尤其是 ,更給它 。
一生板填 口答交流
3.“秀麗”什么意思?與之相近的詞是什么?(美麗)
讀出“秀麗”這句話。
“尤其”什么意思?可以換個什么詞代替?(特別)
用自己的話說說“變幻無常”的意思。
讀出“尤其”這句話。
這句話主要指廬山有許多景色呢還是主要指廬山的云霧變幻無常呢?
討論一下;朗讀體會一下 師 彩色粉筆畫出主要部分
感情朗讀1、2句
那么我們在山上游覽、漫步,會有什么感覺呢?(書上語句回答)
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的呢? 總結出廬山云霧的“多 美” 板出:多 美
感情朗讀3、4句,體會意境
4.小結:圍繞廬山云霧的多,寫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覺。
5.廬山的景色的確很美麗, 試用“秀麗”說話。
6.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試背誦
學習第二自然段 (重點)
1.出示小黑板:
1.這段話有 3 句,圍繞 千姿百態 這個詞來寫的。
2.用 畫出中心句。
3.這段話中多處運用了 比喻、擬人 的手法,將廬山的云霧比作了 絨帽 、 玉帶 、 大海 和 天幕 。
4.這段的構段方式是 總分 結構。
5.將這段話分2層,用“/”標出。
2.自讀課文,找出中心句,~~~畫出
3.齊讀中心句,說說這段話圍繞廬山云霧的哪個特點來寫的?
板出:千姿百態
4.輕讀一下課文,說說“千姿百態”的意思
這些句子用什么方法來寫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的?(打比方)
分別在哪兒的云霧,分別比作了什么?
山頭、半山、山谷、山峰 —— 絨帽、玉帶、大海、天幕(板出:)
簡筆畫 畫出:絨帽、玉帶 出示“云海”等圖片
結合簡筆畫幫助理解詞語:“籠罩、纏繞、彌漫、遮擋”
4.齊讀第1句,分讀分述句子
體會這些句子之間 “總——分” 的關系 分層 師板劃層次
5.小結:這段圍繞中心句,具體描繪了廬山云霧在四個不同位置所呈現的不同姿態,突出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的特點。
6.這節寫得太好了,我們 感情朗讀這節,體會比喻之妙。
7.學法討論:
畫中心句——怎樣圍繞云霧的特點來寫的——感受云霧景象——體會總分關系——誦讀體會廬山云霧的特點
學習第三自然段
步驟:自學讀、檢查理解詞句、誦讀、小結、過渡(重點議讀怎樣把特點寫具體的。)
1.(同法自學)畫、讀分述句子、
理解:隨風飄蕩、一瀉千里、四蹄生風、漂浮、冰山 瞬息萬變
2.找出體現“瞬息”的詞; 找出體現“萬變”的詞 (注意使用不同符號)
3.檢查自學:(讀分句、感性理解詞句、誦讀這節體會瞬息萬變的特點)
注意擴展:省略號 表示什么? 你想象一下還會像什么? 而且變得怎樣?(很快) 分層 師板劃層次
過渡:正因為廬山的景色十分美麗,特別是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所以到那游覽的人們都不想怎樣啦?
齊讀最后一節
哪個詞語寫出了游人來廬山游玩得都不想回去的?(流連忘返)
如果我們去了,肯定也會怎樣?(不肯回來)。 “流連往返”造句
三、總結課文
作者帶領我們去游覽了廬山,領略了廬山最神奇的云霧,他怎么寫的?(用總分的結構詳細寫出了廬山云霧的兩個特點,教師指示板書)我們讀了之后好像我們真的去了一趟廬山。我們祖國除了廬山這么美麗神奇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你喜愛我們的祖國嗎?你們真想去廬山看一看游一游嗎?那可要我們以后再去了
現在我們再去一下——
四、感情朗讀
五、機動:處理學生收集的信息
聯系課本后面的《望廬山瀑布》,誦讀有關廬山詩句
附板書:
多、 美
千姿百態 /
10。廬山的云霧 絨帽、玉帶、大海、天幕 / 流連忘返
瞬息萬變
輕煙—銀河 白馬—冰山……/
《廬山云霧》教案 篇11
一、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片段),從中領悟如何圍繞中心選材。
2、遷移運用《明天,我們畢業》表情達意的方法完成習作。
3、通過,激發學生對老師、同學或學校里其他人的眷戀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借鑒例文和學過的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
2、通過具體事例,表達對學校老師、同學或其他人的真情實感。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含書面習作)
四、教學用具:
投影片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明天,我們畢業》這課文,作者通過對一幕幕往事的回憶,真切地表達了自己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的眷戀之情。我們都被那純真的情感所打動,同時也勾起我們對往事的回憶。再過一個月,我們也即將畢業,也要告別母校,告別朝夕相處的同學和老師,也一定有許多心里話要對老師和同學書。今天,我們就來寫一話別的。
板書課題:話別--寫給......
二、引導審題
1、看到文題,你先想一下,你的心里話要對誰書。
2、把題目補充完整。
3、認真思考一下,你為什么要把心里話寫給這個人。
5、討論:這就是說文章要有個明確的中心。此外,要注意的是”話別“,所以要表達真情實感。
三、學習例文。
1、怎樣把你的意思表達出來,又要有真情實感呢?我們先看文章的片段,這是吳小亮寫給傳達室沈伯伯的,我們來看他是怎樣寫的?
2、自讀例文,思考下列問題:
(1)文中主要寫了哪些事?
(2)從這幾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沈伯伯是個怎樣的人?
(3)文章表達了作者對沈伯伯怎樣的感情?
(4)聯系例文和課文《明天,我們畢業》,思考:該用怎樣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呢?
3、討論交流自學情況,教師相機板書:
表達真情實感具體事例典型場景
5、教師:文章抓住沈伯伯為”我“送作業本、打掃校園、迎送同學等具體事例,生動表現了他工作認真、關愛同學的優秀品質,表現了作者對沈伯伯的眷戀之情。
四、指導選材。
1、同學們已經想好了要寫給誰了,請大家再回顧一下,在6年的學習生活中這個人給你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有具體事例嗎?你準備選擇哪些事例來表達你的感情。
2、同桌討論、交流。
3、指名說,評議。
五、學生完成習作,教師巡視。
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反思:
《廬山云霧》教案 篇1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練習用“秀麗”、“流連忘返”“造句。
3、學習二三節,體會總分段式。
4、情感受到大自然美景的熏陶,美的教育。
一、導入 :
1、見過山嗎?凡是山都會有什么?
2、這些,廬山都有,可它為什么與其他山不一樣,顯得很神秘呢?(“山,多幻變,敢把天刺穿。”)
抓“變幻無常”
3、你知道什么可以稱之為“變幻無常”
二、抓抒情句導讀全文
出示:云霧籠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
流連忘返什么意思?你在什么地方流連忘返?
作者流連在何處,流連著何物?相信你讀了全文會明白的。
三、自讀全文,思考,不懂的打“?”
全班交流
1、流連在何處?(山上、山道、山腰)
流連著何物?此物有何神秘?
2、學第二節
(1)你最喜歡讀哪一句?讀中議
(2)還有什么姿態?
(3)句子與句子之間有什么關系?
3、學第三節
(1)它的第一句與其它幾句也是總分結構,全節都是圍繞“瞬息萬變:”來寫。
(2)理解“瞬息萬變:”
(3)哪一句你感到最富“瞬息萬變:”
(4)還有什么變化?
4、學習中你還有什么問題?
四、小結。
1、齊讀最后一節。
2、作者忘記了回家,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廬山云霧》教案 篇13
之三
佚名
一、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的寫景散文。課文通過對登山路上、山鎮牯嶺、大天池等處的云霧形態、顏色的描寫,贊美了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抒發了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1、能劃出課文中的過渡句,并說出它們的作用。
2、學會10個生字;理解15個詞語的意思;能用“剛剛…轉眼間…”“時而…時而…”“尤其”造句;能摘錄有分號的句子。
3、了解廬山云霧的特點及生成的主要原因;能背誦第2、4自然段。
4、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激發熱愛風光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憑借本課語言特色,引導學生充分挖掘句子內涵。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精當。
四、教學設計意圖:
1、在大語文思想的指導下,從小問題入手,進行研究性學習,并在研究互動中實現師生之間的及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的碰撞。
2、以體驗感悟、交流等語言實踐活動貫穿教學,充分挖掘句子內涵,以讀悟情,激活學生思維,全體參與,充分體驗,為語言實踐增添情趣,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五、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感覺到了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那么最能反映廬山云霧特點的句子是哪一個過渡句呢?
2、出示句子“的確,廬山云霧,瞬息萬變,趣味無窮。”齊讀。
二、深入學習課文第二段。
1、聽課文第2段錄音,圍繞“的確,廬山云霧……”這句話,作者筆下的廬山云霧給你留下怎樣的感受?
2、小組合作探究3、4、5自然段,自主選擇其中一段進行研究。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你最想學哪些句子,為什么?
3、小組合作探究,教師點撥。
4、交流反饋,指導感情朗讀,隨機填表,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
三、細讀第一段,入境悟情。
1、引入:廬山云霧古往今來,令人心醉,那么古人是怎樣贊美它的呢?學習課文第一段。
2、出示蘇軾的詩,理解意思。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3、體會清代學者的言行,感悟廬山云霧的令人心醉。
4、指導朗讀,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
四、擴展活動:贊廬山云霧。
假如你是一位廬山小導游,根據你的體會,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寫詩、寫片段、畫畫、唱歌)來贊一贊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 五、布置作業 。
附板書 15 廬山云霧
的確,廬山云霧,瞬息萬變,趣味無窮。
云海
(大天池) 壯觀
斑斕
(濃霧)
登山路上 多變
形美
(霧氣)
山間云牯嶺 時間長
九江 變化多
廬山贊
你,
是壯麗的廬山。
瀑布是你的胸懷;
云霧是你的風采。
你,
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
你用純潔的溪流,
滋養神奇的云霧。
你,
是令人心醉的云霧,
云霧中蕩滌著塵埃,
使人終日不見廬山真面目。
九江的山間云,
壯觀的云海;
好似萬朵芙蓉,
競相開放。
廬山之美景,廬山之神奇,
使人流連忘返。
這真是,
江山如此多嬌!
馬橋鎮中心小學 六(1)班顧佳慧
《廬山云霧》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會10個生字,理解“瞬息萬變”、“朝夕相處”、“絢麗動人”、“壯觀”等詞語的意思;
2、朗讀課文,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激發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段,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
教學過程:
一、積累古詩,激發興趣;
1、欣賞廬山風景錄象。這就是“廬山”板書“廬山”介紹廬山。
2、廬山是座名山,風光秀麗,不少詩人作家都對其潑墨贊美。說說你學過的描寫廬山的古詩;讀讀老師的古詩;
3、在錄象里你看到最多的是廬山的什么?“云霧”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一半是仙境、一半是人間的廬山,去領略廬山云霧的美。
二、初讀課文,感受美;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把最能寫出廬山云霧特點的詞圈出來,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課文,圈詞語。
3、讀后交流,學生可能圈的詞語。
瞬息萬變 趣味無窮 朝夕相處 有感情 壯觀 絢麗動人 斑斕
指導難寫的字“瞬”“斑斕”
三、朗讀課文,品悟美;
1、自由讀課文,把能體現廬山云霧特點的句子找出來,反復讀一讀體會體會,并讀出廬山云霧的特點。
2、讀后交流:
(1)瞬息萬變 趣味無窮
游客乘車登山,剛剛在九江看到的山間云,轉眼間變成彌漫窗外的濃霧。霧來時,風起浪涌;霧去時,飄飄悠悠。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
a說說你的體會;抓住“剛剛……轉眼間”,說明變化很快;“霧來時……霧去時……霧濃時……霧稀時……”說明趣味無窮
b比較:說說你覺得好在哪?
⑴霧來時,風起浪涌;霧去時,飄飄悠悠。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
(2)霧來時,好壯觀;霧去時,好輕悠;霧濃時,遮住萬般秀色;霧稀時,給山川披上外衣。
c欣賞圖片,朗讀。
師:怪不得老舍爺爺在觀賞完廬山云霧寫下了這樣幾句話,瞬息萬變萬萬變,忽隱忽顯,或濃或淡,勝似夢境之迷離。讓我們溶入這多變的云霧里,一起來享受這份無窮的趣味!
(2)朝夕相處
a廬山霧,對山鎮牯嶺特別有感情,一年365天,有197天與它朝夕相處。
說說你的理解。(從兩個數字上理解“有感情”)
說起牯嶺也有個故事:有位英國游客在炎熱的夏天來到廬山觀賞云霧住在牯嶺,清涼的霧氣沁入心脾,老外連聲說coll,coll,山民雖不知其意,但猜出肯定是贊美,于是就將這coll變為岵嶺。這令老外也連聲說“涼快”的廬山霧,能引起你哪些聯想呢?認真讀,你腦中一定會出現別具韻味的岵嶺云霧圖。(朗讀句子)
b廬山霧時而冉冉升起,使人終日不見廬山真面目;時而霧氣團團相銜,浮游蕩漾。轱嶺一半隱進仙境,一半留在人間。
(3)壯觀
每當雨過天晴,站在大天池等處俯瞰,只見萬頃白云轉眼間匯成一片汪洋大海。云海茫茫,波濤起伏,青峰秀嶺出沒在云海之上,變成了云海上的小島。
a說說你的理解體會;
特別是太陽照耀下的云海,更是絢麗動人。雨后的夕陽如同一輪火球,燃燒在云絮翻飛的銀濤雪浪之上,將云絮染上斑斕的色彩。微風吹拂,云絮好像仙女手中的彩練;又如萬朵芙蓉,競相開放。
a說說你的理解體會;這幅圖你可以用哪個詞來形容?絢麗動人 斑斕
b欣賞圖片,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想象。同學們,有沒有信心通過朗讀將在場的所有老師帶入這絢麗動人的云霧之中?
c自由朗讀,指名朗讀。
3、配樂,教師引讀;如果說廬山云霧以其特有的美贏得了詩人、學者的贊美,那么,課文(廬山云霧)就宛若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任我們玩賞、品味。讓我們一起來把讀讀這優美的課文。
四、摘錄美文,積累美;
1、教師總結:
同學們讀的美,廬山云霧美,真是:
風起如濤靜如紗,來去濃稀各不同。青峰秀嶺云中裹,恍若身在仙境中。
這就是叫人神往的——————也令所有人著迷的——————
2、課后可以把你喜歡的段落、句子、詞語抄一抄,背一背。
課后反思:
《廬山云霧》是一篇寫景的文章,其景物描寫可以說是細致入微,真的讓人有恍如身臨其境之感覺。這么美的課文,只有通過學生美美得讀,在讀中感悟廬山云霧的美。作為農村的孩子感性經驗不足,知識水平有限,對教材中靜態的情境往往難以入“境”,我們不能干巴巴地在課堂上講解字句,而是要通過表情朗讀,生動描述甚至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配合,為他們入境鋪路搭橋。如我在教《廬山的云霧》一文時,先布置學生通讀全文,然后讓學生劃出能概括廬山云霧特點的詞語。這樣學生知道了廬山云霧“瞬息萬變”和“趣味無窮”等特點,對廬山云霧有了整體的感知。接著,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廬山云霧的特點,并且讓學生把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有表情地讀出來,與同學分享讀書的快樂。學生一邊聽一邊欣賞多媒體課件,立刻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仿佛此時此刻自己正站在廬山,領略著大自然的神奇和偉大,同時,也激起了學生學習的欲望。這時讓學生配樂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廬山云霧的神奇美麗。學生也在一次次的朗讀中發現了自然的美、自然的偉大及漢語言獨特的魅力,他們就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匯在樂曲中,與作品主人公的高尚情操融為一體,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強烈的共鳴,而且這種審美的感知力在日后不斷的練習中也得到鞏固、發展
《廬山云霧》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
1、學習3至5自然段,感受廬山云霧神奇、美麗。
2、背誦第三自然段。
教學過程 :
一、 復習回顧。
1、 上節課,我們學了課文的1、2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神秘、令人心醉、令人癡迷)
2、 的確,廬山云霧是神秘的,令人心醉的,現在我就帶大家去參觀這令人心醉的廬山云霧,好嗎?
二、 學習新課。
(一) 學習第三自然段。
1、 那就請同學們細細地讀一讀第三自然段,把你認為最美的句子用筆劃出來,反復朗讀,品味其中的美。
2、 反饋(要求說出理由)。
(1) 霧來時,風起浪涌;舞去時,飄飄悠悠。
(生:從風起浪涌,我感覺到廬山云霧像大海上的波濤很壯觀,很美麗;從飄飄悠悠,我感到輕柔、飄逸指名讀,生評價,指名讀,師評價我感覺到了霧來時磅礴的氣勢,舞去時是那樣的輕柔男女生對讀)
(2) 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
(生:帷幕是很厚的,輕紗是透明的;遮與披的感覺也完全不同。你說得真好,能有感情地讀一讀嗎?生評價,再讀齊讀)
3、 兩個句子連起來讀一讀,看看有什么新發現。
(來去、濃稀是兩對反義詞,來和濃、去和稀又是對應起來寫的)你讀書時真細心,文中這樣寫主要是為了告訴我們廬山云霧是瞬息萬變的。
4、 其實這一自然段的1、2兩句也寫到了廬山云霧的變化。
(1) 齊讀
(2) 你為什么把的確讀得比較肯定?(對前問的肯定,承接上文)
5、 多么富有變化,富有趣味的廬山云霧啊出示錄像你能跟著錄像來讀一讀,背一背嗎?自由準備指名背齊背
6、 過渡:聽了同學們精彩的背誦,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其實,廬山云霧不僅多變而且多情。
(二) 學習第四段。
1、 默讀第四自然段,從哪些詞語或句子你體會到廬山云霧的多情,請讀一讀,感受一下。
2、 反饋
3、 這山鎮牯嶺之所以終日不見廬山真面目,是因為廬山霧齊讀。
4、 過渡:同學們把多情的廬山云霧讀得多么忘情啊,猶如仙境一般的山鎮牯嶺真令人流連忘返,但這不是最壯觀的,因為最壯觀的要算大天池等處的云海。
(三) 學習第五自然段。
1、 輕聲讀第一自然段。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最美云海。
2、 你想象到什么?交流
3、 想看看現實中的云海嗎?看錄像。
4、 多美的云海啊,其實作者筆下廬山云海也很美讀一讀,體會一下美在哪里這么美的景象你能有感情的讀出來嗎?(自由讀全班合作讀)
5、 你能把書上的語言配到畫面上去嗎?
三、 作業 。
廬山云霧是神秘的,我們跟隨作者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云霧也各有特色小組討論匯報齊讀
作者在(登山路上)、(牯嶺)、(大天池)三處所見的云霧各有特色是(瞬息萬變、趣味無窮)、(朝夕相處、變化多端)、(壯觀、絢麗、動人)我觀廬山云霧后不禁發出感嘆(的確,廬山云霧令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