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精選13篇)
關于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篇1
教學內容:課本第73-74頁練習十七第4-9題
教學要求:
1、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平行四邊形計算公式,解答有關的應用問題。
2、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樹立責任感。
教學重點: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平行四邊形的計算公式,解答有關的.應用題。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
2、口算:
4.9÷0.75.4+2.64×0.250.87-0.49
530+2703.5×0.2542-986÷12
3、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底12米,高是7米;(2)高13分米,底長6分米;
(3)底2.5厘米,高4厘米;(4)底0.24分米,高0.5分米
4、出示課題。
二、新授
1、補充例題
一塊平行四邊形的麥地底長125米,高24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獨立列式后,指名口述,教師板書。
(2)如果改問題為“每公頃可收小麥6噸,這塊地共可收小麥多少噸?”怎么解答?
讓學生議一議,然后自己列式解答,最后評講。
(3)如果問題改為:“改種花生,一年可收花生900千克,這塊地平均每公頃可收花生多少千克?”又怎么想?
與上題比較,從數量關系上看,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同的?
讓學生自己列式。
辨析:老師也列了三個算式,到底哪個對呢?幫個忙!
A900×(125×24÷10000)
B900÷(125×24)
C900÷(125×24÷10000)
2、小結(略)
三、鞏固練習
練習十七第6、7題
四、課堂作業
練習十七第8、9題
⑧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菜地,底是27.6米,高是15米,每平方米收油菜6千克。這塊地收多少千克油菜?
⑨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麥田,底是250米,高是78米,共收小麥13650千克。這塊麥田有多少公頃?平均每公頃收小麥多少公頃?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教后感:
關于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滲透轉化思想。
2.能正確地應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體會轉化思想。
教學準備:課件,一個框架式可以活動的平行四邊形教具,剪刀,為學生準備一張底為6 cm、高為4 cm的平行四邊形紙張和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 創設情景
師:九一小學學校內有兩個花壇,同學們看看它們各是什么形狀?(生: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師:這兩個花壇哪個大,我們要知道什么呢?(生:它們的面積)
師:哪個花壇的面積你能解決?為什么? (生:長方形花壇,我們學過長方形的面積)
師:回憶一下,以前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得出長方形的面積的。
2、 穩固復習
師:我這里將兩個花壇的圖形按照相同的比例縮小成這兩個圖形紙片(出示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紙張),還有一張透明的方格塑料片(每一小格代表1平方米)和一把尺子(每厘米代表1米),你能用這些工具得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嗎?說說你的想法。
生:用數方格的方法:把長方形紙放到方格紙上,用計算的方法:用尺子量出長和寬計算。
師:用了數方格和計算的方法,那你觀察下面這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呢?
生:把右邊那塊割下來不到左邊空白處,就變成了一個長方形,面積不變。是6平方米。
師:比較下面這個兩個圖形的面積?你是怎么想的?(生:也是割補法,面積一樣。)
師:那這個平行四邊形你準備用什么方法得出它的面積呢?(生:數方格、計算、割補法)
師:下面我們就用這些方法來研究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
二、新知探究
1、數方格
師:課本上已經把縮略后的圖形畫到了書上,先讀:在方格紙上數一數,然后填寫下表。(一個方格代表1m2 ,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需要注意什么?
生:一格代表1m2,不到一格按半個計算。
師:自己數一數兩個面積一樣大嗎?各是多少?(生展示數格子的方法,得出兩個面積都是24m2)
2、推導公式
師:上面我用了數格子得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如果不數格子,你能直接計算出來嗎?猜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由長方形引導)
生:相鄰兩邊相乘,或者底乘高。
師:(展示由長方形變拉伸為平行四邊形)你覺得圖形變化中面積怎么了?什么沒有變?
生:面積變小了,但四條邊都沒有發生變化。
師:那說明平行四邊形面積能用相鄰兩邊相乘來計算嗎?(生:不能)
師:好,到底是不是用底乘高來計算呢?剛才我們已經數出了兩個圖形的面積都是24 m2,請你完成這個表格到課本上,讓后兩個人討論,你發現了什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五(1)班
生: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和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相等,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高。
師:通過剛才的探究我們初步了解到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到底是不是呢?是巧合還是必然呢?接下來我們用割補法驗證一下。你準備把平行四邊形轉化什么圖形來驗證呢?
生:長方形。
師:請同學們根據前面的經驗,兩人一組,借助你們手中的平行四邊形紙,可以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找到轉化前后圖形間的聯系,并把你找到的聯系在紙上寫一寫,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如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聯系下面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1)面積還相等嗎?
(2)轉化后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
(3)長方形的長、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高有什么關系?
(4)怎么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生:沿著一條高切下來,不到另一邊就變成了長方形。
師:試著說說上面的四個問題。
生:面積不變,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高。
(生邊說師邊演示,并進行適當的引導)
師:這個在哪呢?是另一個底上的高嗎?(生:不是,是這個底上的高,底和高要對應。)
師: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生:演示方法。(課件演示兩種方法)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如果用a表示底,h表示高,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生:s=ah板書)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小是由( )和( )決定的。 共同決定的。
3、回顧總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五(1)班回顧剛才的學習過程,誰能說說我們是怎樣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的?
三、練習鞏固
(一)基礎練習
1. 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積是多少?
2、下面哪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3=6c㎡?(圖見課件)
3判斷:① 平行四邊形的底是7米,高是4米,面積是28米。( )
② a=5分米,h=2米,s=100平方分米。 ( )
③平行四邊形的底越長,面積就越大。( )
④平行四邊形的高越長,面積就越大。( )
4、把一個用木條釘成的的長方形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它的。
a、周長和面積都不變 b、周長不變,面積變大 c、周長不變,面積變小
5、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高是5cm,底是高的1.4倍,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cm²。
6、填表格
平行四邊形的底(厘米)
8
7
平行四邊形的高(厘米)
4
2
面積(平方厘米)
10
28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五(1)班7、小明測量出學校一個平行四邊形的花壇的周長是6.8m。同時他還測量出了這個花壇的一條邊和另一條高(如圖)。這個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五(1)班
(二)拓展提升
1、計算下面每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五(1)班
2、下面圖中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嗎?它們的面積各是多少?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五(1)班
四、總結提示
師:回憶一下,今天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總結:我們用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方法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這種轉化的思想對于我們的數學學習很重要。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數方格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計算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底高對應)
s=ah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五(1)班割補法(轉化)
關于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公式并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方法:
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啟發、演示等教學方法。
教學準備:
1、學具:每組兩個平行四邊形模型,剪刀,透明方格紙,直尺。
2、課外延伸思考題。
3、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唐僧想考考豬八戒和沙和尚誰更聰明些,便分派任務讓他們去收割稻谷。唐僧說:“有兩塊地,一塊是長方形,長9米,寬4米;另一塊地是平行四邊形,底是6米,高是6米。你們隨便挑一塊吧。”豬八戒心想挑一塊面積小一點的地,可以做少一點,所以他急忙說:“我挑長方形那塊地,可以做少一點”,孫悟空聽了笑著說:“老豬你的如意算盤打錯了。”,豬八戒怎么都不明白,同學們想知道為什么嗎?
2、師:比較其中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可以用什么方法?
師: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板書課題)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數方格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1)提出要求:每個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2)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兩個圖形的面積
(3)反饋匯報數的結果,得出:用數方格的方法知道了兩個圖形的面積一樣大。
2、引導: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但是方法比較麻煩,也不是處處適用。我們已經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可以用長乘寬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不是也有其他計算方法呢?
學生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
3、歸納學生意見,提出:通過數方格我們已經發現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它的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可以用這個方法計算呢?需要驗證一下,因為我們已經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所以我們能不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一個長方形計算呢?想不想親自動手來驗證、驗證,請同學們試一試,小組商量。
學生用課前準備的平行四邊形和剪刀進行剪和拼,教師巡視。
請學生演示剪拼的過程及結果。(師:為什么要轉化成長方形呢?生:因為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等于長乘寬)
教師用課件演示剪——平移——拼的過程。(多種方法)
4、我們已經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一個長方形,請同學們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你發現了什么?
小組討論。可以出示討論題。
(1)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面積變了沒有?
(2)拼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3)能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小組匯報,教師歸納:
我們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成為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同學們在驗證時真不簡單,經過努力你們終于發現并驗證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老師為你們感到驕傲。
板書:
平行四邊形面積= 底 × 高。
5、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還可以用什么來表示。教師指出在數學中一般用s表示圖形的面積,a表示圖形的底,h表示高,請同學們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來。
板書:S=a×h=ah=ah
6、活動小結: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轉變成了同它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利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得出了平行四邊的面積等于底乘高,驗證了前面的猜想。
三、分層運用新知,逐步理解內化
1、(出示例1)平行四邊形的花壇的底是6 m,高是4 m。它的面積是多少?
2、那同學們知道孫悟空為什么笑豬八戒嗎?誰來說說?(讓學生討論)
3、我們一起來聽聽孫悟空是怎樣說的?(因為長方形面積是長9米乘以寬4米得36平方米;另一塊地是平行四邊形,底是6米乘以高是6米得36平方米,兩塊都一樣大,豬八戒占不了便宜。)
4、 求下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2)判斷對錯:
師強調:在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要注意底和高是互相對應的(課件點擊)
(3) 觀察下面的平行四邊形,形狀相同嗎?再仔細觀察兩個平行四邊形,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課件出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
生讀題。
師: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相等。
3. 思考題:你有幾種方法求下面圖形的面積?
四、總結全課,深化認識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一定都有很多收獲,誰愿意讓大家來分享你收獲的果實?
今天,我們用轉化割補法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希望同學們把它運用到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學習致用。
關于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電子白板的操作、探究、對邊、交流,經歷平行四邊形的推導過程,初步認識轉化的思想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運用猜測、驗證的方法,使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發展學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的價值。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工具:
電子白板課件、平行四邊形模型、剪刀、初步探究學習卡
教學過程:
一、課前引入、滲透轉化。
1.課前通過同學們的談話,輕松引入主題。師:同學們,你們都玩過七巧板嗎?
2.播放制作七巧板的視頻。
3.出示一組圖形,學生觀察,數方格算出面積。拉開幕布,學生們看到露出一點點的圖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都躍躍欲試,學生動手逐個拖拽出想拖里面的美麗圖案。在學時匯報平移的方法時,教師利用電子白板中的拖動圖片平移的功能,直接在屏幕上操作演示,感知割補、平移,轉化等學習方法。導出視頻,拖動、平移等功能。
二、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電子白板導出兩個花壇,比一比,哪個大?
2.揭示課題。學生比一比,猜想這兩個花壇的面積大小。讓學生猜一猜、想一想,導出兩個花壇的課件。
三、對手操作,探究方法。
1.利用數方格,初步探究
2.出示“初步探究學習卡”同桌交流一下填法,匯報。用數方格的方法得出圖形的面積,是學生熟悉的、直觀計量面積的方法。同時呈現這兩個圖形,暗示了他們之間的聯系,為下面的探究作了很好的鋪墊。導出“初步探究學習卡”
四、白板演示,驗證猜想。
1.探索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已學習過的圖形。
2.觀察拼出的圖形,你發現了什么?在班內交流操作,重點演示兩種轉發方法。
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4.引導學生用字母來表示:s表示面積,a表示底,h表示高。那么面積公式就是s=ah利用白板的拖動功能,根據學生反饋的轉發方式,隨機演示。白板演示、突出拖動、旋轉等功能。
五、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課件出示例1
2.課件出示十九第1、2題。學生試做,并說說解題方法,指名板書。通過練習加深面積公式的理解應用。導出課件
六、課堂小結,反思回顧。
回想一下我們的學習過程,你有什么收獲?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條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關于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篇5
【設計理念】
本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發展為根本,以問題引領為指向,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通過猜測驗證、轉化變形、聯系比較、遷移推理、回顧總結、實踐應用等數學活動,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感悟數學的思想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品質。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數學課本五年級上冊87——88頁。
【教材、學情分析】
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安排的教學內容。是學習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進一步拓展。應用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推導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是學生的初次接觸,讓學生為了解決問題主動地實現轉化就成為本節課教學的關鍵。只要突破這一關鍵,其余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對平行四邊形如何轉化為長方形還沒有經驗,轉化的意識也十分薄弱。因此,要讓學生把轉化變為一種需要,教師必須通過問題引領,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直觀材料和工具幫助學生探究,從而實現探究目標。
【教學目標】
1、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探究推導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能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在探究的過程中感悟“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3、通過猜測、驗證、觀察、發現、推導等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品質。
4、引領學生回顧反思,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重點】
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平行四邊形紙片若干,直尺、剪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講述阿凡提智斗巴依老爺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設計意圖:創設生動的故事情境,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有價值的,從而誘發學習的欲望。】
二、組織探究,推導公式。
1、聯系舊知,做出猜想。
看到這個題目,你想到了我們學過哪些有關面積的知識?
大膽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和哪些條件有關呢?該怎樣計算?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而猜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2、初步驗證,感悟方法。
根據自己的猜想,測量并計算面積,然后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驗證。
引導學生:可以用數方格的`方法試一試。(出示方格紙中的平行四邊形)
學生數方格并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算、數、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比較,讓學生初步領悟到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關系,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研究、比較,驗證自己的猜想。】
3、剪拼轉化,發現規律。
除了數方格,我們還能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呢?(學生思考)
能否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再來進行計算呢?
(1)請大家先以小組進行討論,然后動手實踐,比一比哪個小組完成的更快。
(2)展示交流。(演示)
【設計意圖: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剪、拼的方法是關鍵,通過剪、拼方法的交流,凸顯了剪、拼方法的本質,訓練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動手剪拼,進一步強化了對轉化過程的認識與理解,初步感受到底和高相乘就是面積,為下一步教學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4、觀察比較,推導公式。
剪拼后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為什么?用字母怎樣表示?
小結: 長方形面積 = 長 × 寬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 高
S = a × h
【設計意圖:讓學生觀察發現轉化前、后圖形之間的聯系,找共同點,自主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表達推導過程,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了學生抓住關鍵有序表達的數學能力,有效的突出了教學重點。】
5、展開想象,再次驗證。
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長方形?面積都可以用底乘高來計算呢?
學生先閉眼想象,再借助手中的工具加以驗證。
6、回顧反思,總結經驗。
回顧我們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究過程,我們是怎樣推導出面積計算公式的,從中可以獲得哪些經驗。
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面積。(剪拼—轉化)
然后找到轉化前、后圖形之間的聯系。(尋找—聯系)
根據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公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反思學習過程,總結活動經驗,體現了新的課程理念,培養了學生的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三、實踐應用,解決問題。
1、解決實際問題
平行四邊形花壇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2、出示如下圖
算一算停車場里兩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停車位的面積各是多少。(學生動手算一算,再讓學生匯報。)
3、下面是塊近似平行四邊形的菜地(引導學生理解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時候,底和高必須是相對應的。)
王大爺:43×23 李大爺43×20,請你判斷一下,誰對?誰錯?
4、現在你明白阿凡提是怎么打敗巴依的了嗎?
引導學生明白:阿凡提利用了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調整了籬笆。
思考:阿凡提調整籬笆后的菜地面積變為100平方米,底20米,你知道高是多少嗎?
【設計意圖: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突出對應,明確計算面積的關鍵所在,感悟對應思想的價值和作用。面積大小的比較,培養學生發現規律,表達想法,解釋現象,闡明道理的能力。】
四、總結全課,拓展延伸。
轉化思想是一種重要的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它是連接新舊知識的橋梁,合理利用,不僅可以掌握新知,還可以鞏固舊知。希望同學們能把它作為我們的好朋友,幫助我們探索更多數學奧秘。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一定收獲很多,下課以后,把自己的收獲用日記記錄下來,主動地到生活中去發現和解決一些關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問題。
【設計意圖:試圖把學生帶入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
五、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長 方 形面積 = 長 × 寬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 高
S = a × h
關于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運用轉化的思考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對學生進行辯詐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公式并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具準備: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平行四邊形。
教學過程:
1、什么是面積?
2、請同學翻書到80頁,請觀察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呢?假如這塊長方形花壇的長是3米,寬是2米,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
二、導入新課
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書),得出長方形花壇的面積是6平方米,平行四邊形面積我們還沒有學過,所以不能計算出平行四邊形花壇的面積,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
三、講授新課
(一)、數方格法
用展示臺出示方格圖
1、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如果每個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18平方厘米)
2、這是什么圖形?(平行四邊形)每一個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數一數是多少平方厘米?
請同學認真觀察一下,平行四邊形在方格紙上出現了不滿一格的,怎么數呢?可以都按半格計算。然后指名說出數得的結果,并說一說是怎樣數的。
2、請同學看方格圖填80頁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請學生回答發現了什么?
:如果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則它們的面積相等。
(二)引入割補法
以后我們遇到平行四邊形的地、平行四邊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邊形的東西,都像這樣數方格的方法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方不方便?那么我們就要找到一種方便、又有規律的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
(三)割補法
1、這是一個平行四邊形,請同學們把自己準備的平行四邊形沿著所作的高剪下來,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圖形?
2、然后指名到前邊演示。
3、教師示范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
剛才發現同學們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時,就把從平行四邊形左邊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邊,拼成長方形。在變換圖形的位置時,怎樣按照一定的規律做呢?現在看老師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左邊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著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著底邊慢慢向右移動。
③移動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著直角三角形繼續沿著底邊慢慢向右移動,到兩個斜邊重合為止。
請同學們把自己剪下來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處,再沿著平行四邊形的底邊向右慢慢移動,直到兩個斜邊重合。(教師巡視指導。)
4、觀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長方形左面放一個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便于比較。)
①這個由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比較,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②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么樣的關系?
③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么樣的關系?
教師歸納: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它的長、寬分別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相等。
5、引導學生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長方形右面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邊形右面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6、教學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板書:S=a×h,告知S和h的讀音。
說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寫成ah,也可以省略不寫,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或者S=ah。
(6)完成第81頁中間的“填空”。
7、驗證公式
學生利用所學的公式計算出“方格圖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積相比較“相等”,加以驗證。
條件強化: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底和高)
(四)應用
1、學生自學例1后,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講解。
3、判斷,并說明理由。
(1)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它們的面積就相等
(2)平行四邊形底越長,它的面積就越大
4、做書上82頁2題。
四、體驗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五、作業
練習十五第1題。
六、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S=ah或S=ah
課后反思:
關于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篇7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人教新課標實驗版)五年級上冊第79~81頁。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通過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活動,初步認識轉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推導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課件、方格紙、平行四邊形若干個
學具準備:平行四邊形四個,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學過程:
一、課件出示單元主題圖(1),引入課題
師:(1)從圖中你發現了哪些圖形?
(2)你們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
(3)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第5單元多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板第5單元多邊形的面積)在這個單元中包括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及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板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師:下面我們就以這兩個花壇為例。課件出示(2)
二:通過數方格圖,初步感知
(1)你覺得這兩個花壇哪個更大一些?
生1:
(2)怎樣比較兩個花壇的大小?
(3)你會計算的平行四邊形面積嗎?
(4)用什么樣的方法能計算出它的面積?
(5)下面就用數方格的方法在小組內來試一試。課件出示(3)
(6)最后你發現了什么?
通過學生討論,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底與長、高與寬及面積分別相等;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它的底乘高;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它的長乘寬。
(7)根據你的發現你還能想到什么?
三、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用數方格的方法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如果要我們計算我們學校的占地面積,這樣就比較麻煩。下面我們不用數方格的方法還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呢?課件出示(4)
自主探究,推導公式
(組內學生用課前準備的平行四邊形和剪刀進行剪和拼,教師巡視。)
請三個小組的學生演示剪拼的過程及結果。(師:為什么要轉化成長方形呢?生:因為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等于長乘寬)
教師用課件(5)(6)演示剪——平移——拼的過程。
我們已經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一個長方形,請同學們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你發現了什么?
小組討論。出示討論題。(7)
(1)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面積變了沒有?
(2)拼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3)能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小組匯報,
課件演示(8)
學生討論板書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長 方 形 面 積 === 長 × 寬
‖ ‖ ‖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 高
一般用s表示圖形的面積,a表示圖形的底,h表示高,請同學們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來。
板書:s==a×h==a·h===ah
師:剛才我們已經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那么,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要知道哪幾個條件?(底和高,強調高是底邊
四:鞏固新知,反饋練習。
1、課件出示例1(9),讀題理解題意。學生試做,交流作法和結果。
2、實踐應用(10)
3、思維拓展
(1)出示課件 (11),引導學生思考
(2)組織學生討論
(3)課件演示等底等高的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五: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還有那些遺憾的地方?
評析:
王彬老師這一節課的教學是在64名學生的大班中實施的,可后,聽課老師的一致評價是學生學得扎實,理解的透徹,教師多媒體課件展示效果好。也曾看過上海潘曉明老師執教此課的案例,比較之后,有下列思考:
一:大班教學中的放與收的問題
新課程的數學教學提出國成型目標這一概念,即讓學生體驗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強調學生自主的思考與實踐。在潘曉明老師的課例中,學生直接拿出紙上印好的平行四邊形,然后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計算出紙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師參與學生活動,并適時啟發、引導。很顯然,這樣的課堂是開放的,對于每一個學生也確實是一種挑戰,但潘曉明老師執教的班級只有30名學生,對于64人的大班,這樣開放的問題會導致一些學生無從下手,教師的指導也必然照顧不全,再加一節課的時間有限,所以,“放”到怎樣的程度,如何能照顧到全體,王彬老師的課堂設計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從生活情境中一比大小引入,在學生已有的數方格的經驗中先讓學生感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底河搞有關系,為下一步的學習進行鋪墊,在進一步的探索中,學生指向明顯,很快通過剪拼的方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在此過程中,有教師的引導,也有學生的獨立探索與思考,很好的把握了大班教學中放與收的關系。
二、多媒體課件演示的時效性問題
本課的多媒體課件使用避免了當先許多老師課件使用走形式,無時效的弊病,體現了以下特點:
1、現實情境的真實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價值;
2、生動形象的過程演示,使學生充分理解算理;
3、豐富多彩的課后練習,拓展了學生的思路,開闊了學生的思維。
一節好課的標準很多,如何在一節課中既落實雙基,又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同時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得到提升,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追求的目標,可在一節課的教學中,我們很難將這些目標全部落實,但我們可以以某一方面為著眼點。王彬老師的這節課或許能給與大家更多的啟發。
關于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篇8
一、課前準備:
經過單元導讀課后,學生對多邊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有了初步的認識,對圖形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稱學生已基本掌握;對圖形的面積有了大致的構思,構建起用轉換的方法驗證面積公式。并通過信息窗1的預習學生提出2個疑問:
①平行四邊形里包括長方形合正方形嗎?
認為包括的有29人;不包括的40人
②.用轉化法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
認為會的有33人;不會的有36人
二、根據以上單元導讀和預習情況及對本班的學情分析,特制定以下研討目標、重難點、教具與學具。
研討目標:
1.掌握鞏固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檢查收獲,講解難點)
2.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生教生,思維訓練)
3.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知識與生活的銜接)
重難點: 特征的認識是重點,難點是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具與學具: 多媒體課件、平行四邊形紙板、剪刀、直尺等
三、研討過程:
(一)談話導入,交待研討任務
通過單元導讀課,我們已經對第二單元的知識框架和簡單易懂的知識點,有了初步的認識,今天我們就在此基礎上,重點研討一下信息窗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對于同學們已經學會的知識點老師會在練習中考考大家的,現在我們重點解決同學們的兩個疑問:
出示學生的導學材料:
①平行四邊形里包括長方形合正方形嗎?
認為包括的有29人;不包括的40人
②.用轉化法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
認為會的有33人;不會的有36人
(二)自主嘗試,合作探索
下面我們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平行四邊形里包括長方形合正方形嗎?
小組中有認為包括的,有認為不包括的,那你在小組中說出你的理由,看能不能把持反對意見的同學和你達成共識,下面小組開始辯論。
(課堂常規要求:辯論要有秩序,注意傾聽)
學生回報:
教師統計:7個小組已達成共識認為平行四邊形里包括長方形和正方形,另有一個小組也達成共識認為平行四邊形里不包括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師不作肯定,學生按組回答。
1組一名學生回答:我們組認為包括,因為我們自學知道,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就是平行四邊形,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兩組對邊也是平行的,所以平行四邊形里包括長方形和正方形。
2組一名同學回答:我們的意見和第一組的一樣,也是從對邊分別平行來考慮的。
3組……
教師:那不同意的小組你說說你們的意思,為什么不包括?
小組的一名同學說到:
“老師,聽了剛才其他小組的回答,我們現在也明白了,改變注意了,也認為平行四邊形里包括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師:這么說大家的意見統一了都認為長方形和正方形也是平行四邊形了,老師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這個結論完全正確。(全班集體表揚一次)
巧設問題,內化特征:
下面老師出幾個題同學們判斷一下:
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異口同聲:對
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異口同聲:對
從以上兩個問題可以得出長方形是平行四邊形,那反過來平行四邊形就是長方形
學生思考片刻回答不一:對,不對兩種答案
教師:為什么這個題出現不同的答案,老師不做解答,小組中再辯論一下。
通過辯論學生達成共識:不對
生:雖然長方形具備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是一個特殊的平行四邊形,而長方形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四個角都是直角,而平行四邊形不具備長方形的這個特征所以說平行四邊形是長方形是錯誤的。
(教師掌聲鼓勵)
師:老師非常肯定同學們的解釋,完全正確。從這一點來看,分析一個問題時要全面考慮,就像這道題,我們要從邊和角兩方面來考慮。這也告訴我們以后再學習幾何圖形時邊和角是主要研究的對象。
以上完成第一個問題的研討
同學看第二個問題:用轉化法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認為會的有33人;不會的有36人。
(教師統計每個小組會與不會的大體人數,發現每個小組會與不會的都有。)
這個問題老師還是不講,老師相信同學們的能力,請會的同學在小組中剪一剪、拼一拼,把自己的想法講給不會的同學,小組中的同學要注意觀察看能不能解決面積計算的問題,好,下面請同學們開始操作。
教師巡視,作場外指導,傾聽學生的想法,做到這一環節中學情分析。
經過7-10分鐘的操作,學生匯報:
教師再次統計,通過操作不會的同學已學會。
小組中學生上展示臺來演示:(通過學生交流,教師注意傾聽學生是否真會,如有不會教師再強調講解)
把平行四邊形剪開,移到另一邊,拼成一個成方形,通過觀察,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底,成方形的寬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高,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等于底乘高。
其他小組評價:講的很好……我們也是這樣做的…..
另一小組又上臺展示:(略)
其他小組評價……
教師:通過聽看剛才同學的演示,我可以肯定同學們的想法是對的,也就是說,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要知道什么條件?
生:底和高
教師肯定
(三)自主練習,達成目標
前3個學生很快利用公式計算出面積,第4個學生仍然用8×9算面積
教師從這道題中發現學生對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理解還不到位,再問:再想一想?
經過學生思考,有舉手示意的。
生:不對,不能用8×9,因為9標錯了。應標在高的下面。
教師就此話題講解對應高和底的概念,并驗證為什么不能隨便用一條高和底。
在此從新讓學生說拼剪的過程,是沿高剪,拼成后高就是寬,與臨邊無關,所以應用對應高。
請選擇合適的條件求圖形的面積。
(無學生出錯)
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做課本自主練習第7題等與生活聯系的題目。
(四)自我反思,總結評價
談談你的收獲與感想,師生互評。
關于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篇9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它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內容,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下面我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三部分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目標
平行四邊行的面積是在學生已掌握并能靈活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行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會為學生學習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本節課是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發展,扎實其幾何知識學習的重要環節。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特點,充分考慮到五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目標: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能力目標:讓學生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轉化的思想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體驗數學的價值。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探究并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轉化與等積變形。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及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我準備采用以下幾種教法和學法:
1、利用多媒體創設生活情境,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
2、動手實踐、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直觀到抽象,層層深入,遵循了概念教學的原則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動手操作,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再現已有的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觀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
3、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通過靈活多樣的練習,鞏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4、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的問題,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能更好地凸顯“自主探究”的教學理念,高效完成教學目標,我預設的教學程序分四大節進行:(下面我就分別從這四個方面說一說)
(一)創設情景,引出課題
為了跳出陳舊的數學課單純講知傳道的框架,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生活的快樂。在新課開始,我結合阿凡提的趣事設疑導入,根據學生的興趣特征設計了學生現有知識水平無法解決的生活實際問題。接著,促使學生積極動腦猜想,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板書)。
(二)動手實踐,探究新知
運用剪拼法,驗證猜想。
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活動是認知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動手操作過程是學生學習的一種循序漸進的探索過程。學生只有具備了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才能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為分析和解決問題創造良好的條件。
由于前面在數格子時已經有同學提到用割補的方法來求面積,所以我順水推舟,讓學生動手操作,想辦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操作之后進行匯報,交流自己的驗證過程。匯報的時候,剪拼的方法有好多種,在這時,我及時拋給學生一個問題:“為什么要沿高剪開?”引發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思考。然后我又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圖形并比較,進而討論:拼出的長方形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相比什么變了,什么沒變?拼成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聯系?通過上面問題的思考,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公式的推導有了更深的認識,這時我順勢引導學生得出推導過程:將一個平行四邊形通過剪、拼后轉化為一個長方形,拼成的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拼成的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等于長方形的面積,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公式用字母表示S=ah。
接著讓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整個操作過程,使學生真正理解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我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倡導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進而建構了學生頭腦中新的數學模型:轉化圖形——建立聯系——推導公式。整個過程是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提煉出來的,這樣完全把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把學習數學知識徹底轉化為數學活動,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分層訓練,理解內化
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的主要環節之一,是學生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有效方法。新知需要及時鞏固運用,才能得到理解與內化。我本著“重基礎、驗能力、拓思維”的原則,設計三個層次的練習題。
第一層:基本練習:課本例1。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圖形的認識,正確分清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系。
第二層:綜合練習:你會球場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通過不同的高引起學生的混淆,在計算中讓學生明確只有找到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它相對應的高,才能準確求出它的面積。并且根據已求的面積和另一條高,可求出與這條高相對應的底。
第三層:擴展練習:比較幾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整個習題設計,雖然題量不大,但卻涵蓋了本節課的所有知識點,題目呈現方式的多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面對挑戰充滿信心,激發了學生興趣,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同時練習題排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層層深入,也有效的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鞏固新知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有利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有個系統的認識,充分提高歸納和總結能力。
以上教學環節,我力求體現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利用“轉化”的思維方法,“直觀”的教學手段,變教師的“講”為“導”,變學生被動地聽為主動地探索,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于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1、課標分析:《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征,獲得一些體驗。”所謂體驗,從教育的角度看,是一種親歷親為的活動,是一種積極參與活動的學習方式。本節課的設計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這一學習內容設計成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了解平行四邊形與其他幾種圖形間的關系,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2、教材分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該內容是在學生已學會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已掌握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會畫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對應的高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為學生推導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提供方法遷移,同時也為進一步學習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做了準備。 由于學生已掌握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所以當學生掌握了割補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之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本節課的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探索創新的能力,是學習多邊形面積計算,掌握轉化思想的起始內容。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過渡時期。他們有了一定空間觀念和邏輯思維能力。但對于理解圖形面積計算的公式推導和描述推導的過程還是有難度的。這就需要教師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媒介讓學生去參與、去操作、去實踐,才能讓學生通過體驗,掌握規律,形成技能。這節課中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有助于學生將這些抽象的事物轉化為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事物,多媒體的使用在教學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活動,初步認識轉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推導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積極參與、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通過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用割補的方法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為一個長方形,找出兩個圖形間的聯系,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過程
一、情感交流
二、探究新知
1、舊知鋪墊
(1)、說出平面圖形名稱并對它們進行分類。
(2)、計算正方形、長方形的面積。(強調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設計目的:從學生熟悉的知識點入手,能夠降低門檻順理成章的引入新知識。
2、 導入新課
3、 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
(1)、在方子格中數出長方形的面積。
(2)、在方子格中數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不滿一格的按半格計算)。要求學生說出平行四邊形對應的底和高。
(3)、通過觀察表格,試著猜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4)、共同探討如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①出示平行四邊形,引導學生明確其底和高。
②學生在學具上標明其底并畫出對應的高。
③討論:能否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再計算(保證面積不會發生變化)
④小組交流如何操作的。(割補法)
⑤學生代表匯報各組的操作方法以及得到的結論。
⑥幻燈片演示割補的過程。
⑦引導學生歸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明確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必須條件)
4、 課堂小練筆。
設計目的:達到讓學生動手操作,從實踐中掌握知識,并能夠從實踐中總結知識。讓學生明白知識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三、課堂練習
四、小結本課
五、課堂作業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 面積 = 底 × 高
長方形 面積 = 長 × 寬
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a表示底 h表示高
S=a×h s=a.h S=ah
關于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第一課時79~8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活動,初步認識轉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推導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積極參與、團結合作的,滲透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剪刀、平行四邊形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激趣導課
建國60年來,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李明家和張海家不單在普羅旺斯小區買了新房子,還買了私家車,他們不僅是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文明也提高了。這不他們又在為兩個停車位而互相禮讓著,都想把面積大的讓給對方。你有什么辦法知道這兩個停車位的面積哪個大嗎?
導入新課,揭示圖形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復習: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2、歸納意見,提出驗證
學生利用課前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通過剪、畫、拼、折等,先自己思考,再和小組同學交流合作,動手操作尋找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3、學生匯報結果,展示操作過程
小組的代表來展示各組的操作方法。
4、演示過程,強化結果
多媒體演示,再來回顧一遍剪拼的過程。并適時提問:在轉化的過程中,什么發生了變化?而什么沒有變?
5、填空、歸納公式
根據剛才的操作過程,完成填空題,并歸納板書公式。
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因為長方形的面積=,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6、提問質疑
學生閱讀課本81頁的內容,質疑。
三、分層練習,內化新知
1、用公式分別算一算兩個停車位的面積。
2、計算相對應的底和高的平行四邊形花圃面積。
3、計算平行四邊形牌兩面涂漆的面積。
4、小小設計師:在小區南面有一塊空地,想在空地里設計一個面積為36平方米的草坪,你有幾種設計?請你畫出圖形,并標出有關數據。
四:課堂。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學習,你有那些新的收獲呢?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轉化)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關于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課本第73-74頁練習十七第4-9題
教學要求:
1、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平行四邊形計算公式,解答有關的應用問題。
2、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樹立責任感。
教學重點: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平行四邊形的計算公式,解答有關的應用題。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
2、口算:
4.9÷0.75.4+2.64×0.250.87-0.49
530+2703.5×0.2542-986÷12
3、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底12米,高是7米;(2)高13分米,底長6分米;
(3)底2.5厘米,高4厘米;(4)底0.24分米,高0.5分米
4、出示課題。
二、新授
1、補充例題
一塊平行四邊形的麥地底長125米,高24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獨立列式后,指名口述,教師板書。
(2)如果改問題為“每公頃可收小麥6噸,這塊地共可收小麥多少噸?”怎么解答?
讓學生議一議,然后自己列式解答,最后評講。
(3)如果問題改為:“改種花生,一年可收花生900千克,這塊地平均每公頃可收花生多少千克?”又怎么想?
與上題比較,從數量關系上看,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同的?
讓學生自己列式。
辨析:老師也列了三個算式,到底哪個對呢?幫個忙!
A900×(125×24÷10000)
B900÷(125×24)
C900÷(125×24÷10000)
2、小結(略)
三、鞏固練習
練習十七第6、7題
四、課堂作業
練習十七第8、9題
⑧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菜地,底是27.6米,高是15米,每平方米收油菜6千克。這塊地收多少千克油菜?
⑨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麥田,底是250米,高是78米,共收小麥13650千克。這塊麥田有多少公頃?平均每公頃收小麥多少公頃?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關于五年級數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篇13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夠計算它的面積。
2.使學生初步學會使用簡單的測量工具測定直線和沿著直線測量指定的距離;了解步測和目測的方法,能夠計算常見的規則形狀的土地面積。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掌握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應用各種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求它們的面積和解決有關面積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認識常用的測量工具及其用途;掌握測定直線和沿直線測量指定距離的步驟和方法;初步學會測定直線和沿著直線測量指定的距離;了解步測和目測的方法,初步學會步測和目測。
3.使學生能夠正確計算常見的規則形狀的土地面積,并會解決有關土地面積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使學生知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各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靈活地應用它們解決有關面積的實際問題。
1.使學生初步掌握用簡單的測量工具測定直線和沿著直線,測量指定距離的方法。
1.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例題和做一做,練習十七第13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 . 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想探索規律。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激發
1.提問:怎樣計算長方形面積?
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2.口算出下面各長方形的面積。
(1)長1。2厘米,寬3厘米。
(2)長0。5米,寬0。4米。
3.出示方格紙上畫的平行四邊形,提問:這是什么圖形?什么叫平行四邊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4.揭題:我們已經學會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二、嘗試
1.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1)請大家打開書64頁(指名讀第2段)。
(2)指名到投影上數。邊數邊講解:我先數,它是平方厘米;再數,它是平方厘米;兩部分合起來是平方厘米。
(3)投影出示長方形。提問:數一數,這個長方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怎樣計算它的面積。
(4)觀察比較兩個圖形的關系,提問: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分別相等,它們的面積也相等。
2.通過操作,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1)自由剪、拼,進一步感知。
①每個平行四邊形只準剪一下,試一試被剪下的兩部分能拼成已學過的什么圖形?學生自己剪、拼。
②互相討論。提問: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通過操作討論得出:只有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開,才能拼成一個我們會計算的圖形長方形。這種剪法最簡便。
(2)揭示轉化規律
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在轉化的過程中,怎樣按照一定的規律來做呢?(教師邊演示邊講述)
①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左邊的直角三角形。(出示剪刀,閃動被剪掉的部分)。
②左手按住右手的梯形,右手抽拉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著底邊慢慢向右移動,直到兩斜邊重合為止。這樣就得到一個長方形。
③學生根據剛才的演示模仿操作,體會平移的過程。
3.歸納總結公式
(1)比較變化前的兩個圖形,提問:你發現了什么?互相討論,匯報討論結果。根據討論結果完成填空。
引導學生明確:你發現了什么?互相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①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后,面積沒有改變。即長方形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面積。(同時板書)
②這個長方形的長、寬分別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相等。(同時板書)
(2)根據這些關系,你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怎樣推導出來?強化理解推導過程。
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4.教學字母公式
(1)介紹每個字母所表示的意義及讀法。板書S=ah
(2)說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或S=ah。(同時板書)
(3)提問: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三、應用
1.P66頁例題:一塊平行四邊形鋼板(如下圖),它的面積是多少?(得數保留整數)
3.5厘米
4.8厘米
①讀題,理解題意。
②學生試做,指名板演。提醒學生注意得數保留整數。
③訂正。提問:根據什么這樣列式?
2.完成P.72頁做一做第1、2題。
訂正時提問:計算時注意哪些問題?
3.填空
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它的面積與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原平行四邊形的相等。這個長方形的與原平行四邊形的相等。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
4.判斷,并說明理由。
(1)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它們的面積就相等
(2)平行四邊形底越長,它的面積就越大
5.你能求出下列圖形的面積嗎?如果能,請計算出面積。(單位:厘米)
162015
20
6.練習十七第3題
四、體驗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五、作業
練習十六節第2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練習(P。74~75頁練習十七第4~9題。)
教學要求:
1.鞏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答有關應用題。2.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教學重點:運用所學知識解答有關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練習十六第4題)
4。90。75。4+2。640。250。87-0。49
530+2703。50。2542-98612
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什么?它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3.口算下面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⑴底12米,高7米;
⑵高13分米,第6分米;
⑶底2。5厘米,高4厘米
二、指導練習
1.補充題:一塊平行四邊形的麥地底長250米,高是78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⑴生獨立列式解答,集體訂正。
⑵如果問題改為:每公頃可收小麥7000千克,這塊地共可收小麥多少千克?①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②生獨立列式,集體講評:
先求這塊地的面積:=1。95公頃,
再求共收小麥多少千克:70001。95=13650千克
⑶如果問題改為:一共可收小麥58500千克,平均每公頃可收小麥多少千克?又該怎樣想?
與⑵比較,從數量關系上看,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討論歸納后,生自己列式解答:58500(250781000)
⑷小結:上述幾題,我們根據一題多變的練習,尤其是變式后的兩道題,都是要先求面積,再變換成地積后才能進入下一環節,否則就會出問題。
2.練習十七第6題:下土重量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嗎?為什么?每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
1.6厘米
2.5厘米
⑴你能找出圖中的兩個平行四邊形嗎?
⑵他們的面積相等嗎?為什么?
⑶生計算每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⑷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3.練習十七第10題:已知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底,(如圖),求高。
28平方米
7米
分析與解: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如果已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8平方米,底是7米,求高就用面積除以底就可以了。
三、課堂練習
練習十六第7題。
四、作業
練習十六第5、8、9、11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