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精選15篇)
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3、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材分析】
本詩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出夏忙后農閑的景象,農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閑、愜意,少了些艱難苦恨,多的是清靜、清甜。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故學習本詩重在朗讀品味。
【重點難點】
1、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課前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2、自選一節畫一張圖,給它起名,并用文字描繪。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齊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斷腸人在天涯”傾訴了游子的悲涼愁苦之情;著名詩人秋瑾在詩中說“秋風秋雨愁煞人”。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但是秋天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秋天,感受一個別樣的秋天。(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朗讀本詩,學生劃分節奏并自由朗讀。
2、思考以下問題:
A、為什么說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征,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干涸、更清洌,暗示這是在秋天。)
B、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C、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對秋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三、研讀賞析
(學生以四人組為單位交流課前畫的圖)
1、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幅圖。
參考: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干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蕩山谷;田野里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背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面還彌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魚網,網上的青鳊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鳴叫聲,溪水清流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里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2、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景的?
(由遠到近)
3、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說說它好在哪兒?
A、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B、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擬人,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C、秋天棲息在農家里——“棲息”用擬人,概括秋天在農人家里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松弛、嫻靜的氛圍。
D、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E、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F、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G、“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比喻青鳊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閑的心情。
四、朗讀背誦
五、拓展遷移
1、比較閱讀《秋景》在內容、感情、語言等方面的相同之處。
六、作業
1、到陽臺、公園、野外去拍攝能反映秋天景色的照片,配上文字說明或者自寫的詩歌。
2、將《秋天》改寫成一篇優美的歌頌秋天的散文。
【教學后記】
這首詩歌描寫的景色非常美,但朗誦起來對于初一的孩子難度較大。我先自己示范朗讀,發現效果不是很好。我立即想到何其芳的詩受歐美詩歌影響較大,按照中國詩的節奏沒有辦法讀出詩味來。所以,第二次我又重新按歐美詩的節奏,將每一句詩劃分為若干詩節,放慢速度來讀,顯然抒情味更濃,使學生馬上能陶醉在詩的境界里。再對學生加以指導,學生讀起來效果很好,對下面環節詩歌的語言品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將《秋天》改成優美的寫景散文,也是一種很好的嘗試。
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難點:
1、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描繪畫面來把握作者的情感,體會詩歌的意境;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過品味語言、仿寫歌詞。
2、感悟秋天,贊美秋天,熱愛秋天。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學探究感知目標
(一)說秋
大家昨天收集了描繪秋天的詩文,感受到不同作家筆下的秋天,誰愿意把自己收集的成果與大家共享。從大家的朗誦中我們既感受到了“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的肅殺,也感受到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凄涼,更感受到了“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豪邁,那么在現代詩人何其芳的心中,秋天又將是一個怎樣的季節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詩歌《秋天》,去領略詩人筆下濃濃的秋意。
(二)相互交流,了解作者
通過預習,關于作者大家都知道些什么呢?請用簡潔的語言將你所收集到的信息與大家分享。譬如作者的生活年代、主要作品、作品風格、本文的寫作背景等等。(通過此方式培養學生的信息篩選能力)
(三)讀秋
感受詩歌,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對,是朗讀。快速回憶以前學過的朗讀方法,朗讀應注意什么呢?學生發言,老師總結出朗讀的四大要點,即:
1、劃分節奏(停頓,語速)
2、標出重音(理解詞意)
3、注意細節(拖音、語調、抑揚頓挫)
4、體會情感(詩人、自己)
5、全班配樂齊讀,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1)你認為每一節詩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明確:每一節的最后一句。(為后面給畫面擬題作準備。)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師:這三幅畫,讓我們仿佛看見了那幽幽的山谷、聞到了濃濃的稻香、聽到了輕輕的漁歌和牧羊女甜蜜的心事,可見詩人懷著是對秋天的一種極度的熱愛和贊美之情來完成的。
二、展示質疑理解目標
秋天,是含蓄典雅的,要真正領略它的魅力,還要用心去“品”。下面我們進入第三個環節:品秋。所謂品,即品味,就是要仔細體會詩歌中優美的語言和意境。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品詩中的“人” “物”“景”,去發現詩歌的美。
1、教師:有人說這是一首描寫鄉村秋景圖的詩?你贊同嗎?(作者通過描寫哪些景物來表現鄉村秋景的?為什么要選取這些景物來寫?)
(1)體現農家特色:稻香,鐮刀,背簍,漁船,牛,牧羊女。
(2)表明秋天的天氣:露珠,冷霧,白霜。
(3)暗示秋天的事物:蟋蟀,溪水。
2、詩人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初秋——深秋——晚秋;早——晚;農家——漁家——牧民)
3、聽配樂朗誦,為每節詩取一個整齊、別致的名字。
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朗讀邊展開想象,看你的眼前會浮現出什么樣的畫面,為這些畫面名一個整齊的、別致的名字。引導學生分析三幅畫面,感受三幅畫面的意境。
第一幅畫面:農家豐收圖鐮刀、背簍、瓜果露珠、稻香
第二幅畫面:霜晨歸漁圖網、蘆蓬、小漿、漁船冷霧、霜
第三幅畫面:少女思戀圖蟋蟀、溪水枯涸草野、笛聲
4品味優美的語言。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這首詩的情感美,想象出了她的畫面美,體會到了她的意境美,那么作者是如何運用語言藝術的呢?下面就讓我們師生一起品析語言、點擊精彩!同學們可以從感官角度、修辭、字詞的錘煉、以及寫作順序等角度進行賞析。
第一幅畫面是“農家豐收圖——絢麗多彩”
①這里不是寫某個農夫,而是寫普遍的農家活動。寫了兩個場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籬間背瓜果。
②“飄”字貼切傳神。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③“稻香”使人滿口生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飽食”寫豐收之景,擬人。
④“肥碩的瓜果”也見出豐收之景。
⑤最后一句總束,畫龍點睛。“棲息”一詞意味雋永,是擬人。本用來描寫有生命的物類,現用在這節詩的末尾,這里概括秋天在農人家里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秋天)具體化(視象化)了,創造出舒適、閑靜的氛圍。
第二幅畫面是“霜晨歸漁圖——淡雅朦朧”。(漁夫晨歸圖、漁家秋景圖)
① “冷霧”烘托出一派朦朧的詩意,又與季節吻合。
②“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比喻似拙實妙,耐人尋味。那么,收起的是青鳊魚還是烏桕葉?打到的是魚,打到的是葉子,二者都打到了或者二者都沒打到,但是體現漁民愉悅、悠閑的心情。都對,因為不管哪種意見,都是讀者自己理解的,詩歌的理解就應該是開放性的。
③“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④“歸泊”既寫景,又暗示時間,與上文“清晨”呼應。“游戲”一詞虛實相生。
⑤“游戲”寫出了怎樣的情景?
“游戲”一詞虛實相生,用得很生動,“游戲”的可以是漁民,可以是小船,也可以說是秋天與人和船在游戲,把漁民在秋天那種愉快悠閑的心情寫得淋漓盡致。
第三幅畫面是“少女思戀圖——寥闊空遠”。(秋天牧羊女圖)
①秋天特有的景致。充滿詩情畫意。以問句出現,語言搖曳多姿。
②“滿流”與“香與熱”“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襯下,詩味盎然。
③“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是什么意思?課題不是《秋天》嗎?這里為什么寫夏天呢?
通感的修辭手法:夏天本來就熱,至于香,可以是花香,夏天植物都長得很茂盛,夏天的記憶是美好的,牧羊女回憶的時候連笛子的聲音也是熱的香的。寫夏天是為了突出秋天,夏天辛勤勞動很辛苦,秋天可以豐收了,心情愉快,牧羊女就陶醉在其中了。
④“夢寐”的意思是睡夢,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牧羊女的眼里一定寫滿了秋天的景象,她的心里一定微顫著喜悅與夢想。她是被美麗秋景、豐收喜悅的巨大幸福陶醉了。還有她在想念吹笛子的人,懷念夏天美好的笛聲。
三、優化應用達成目標
1、選取三幅圖景中你最喜歡的畫面,結合自己的感受,想象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出來。(要求:學生分成三組,每組改寫一節。寫完后,就近同學相互交流,選出最好的作品,全班同學一起賞析點評。時間5分鐘。)
師述:詩歌的語言是跳躍的,它不同于寫景散文,它不是完整連貫地描寫某一景物或畫面。因此我們閱讀詩歌,有一個還原的任務。要把跳躍的景物連貫起來思考,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畫面。要發揮想象,體味詩歌所勾畫的意境,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下面,讓我們借著想象的東風,鼓起表達的云帆,在詩歌的美麗意境中自由地徜徉吧!
2、學生交流描繪畫面(參考內容):(交流學生的人數視時間而定,每組1-2人。)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晞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蕩山谷;田野里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背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面還彌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魚網,網上的青鳊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鳴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耳邊傳來悠遠綿長的笛聲,只是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四處張望,眼里寫滿了心思講述得太美了,同學們也沒有吝嗇我們的掌聲,接下來還有誰愿意試一試?
四、拓展延伸升華目標
教師贈語:老師這里推薦給你們一首寫秋的詩歌,它可謂是對古人對秋的感悟的一個總結吧。你能從這首詩中猜到老師通過教學這首詩,對你們所寄予的希望嗎?
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引導學生用美的心情去看這個美的世界,熱愛自然,熱愛生活,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五、快樂過關檢測目標:
1、喜歡畫畫的同學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文字畫一幅畫。
2、喜歡音樂的同學為這首詩歌配置背景音樂并有感情地朗頌。
3、喜歡寫作的同學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文字改寫成散文。
教學反思:
板書:
第一幅畫面:農家豐收圖第二幅畫面:霜晨歸漁圖第三幅畫面:少女思戀圖
秋天
鐮刀、背簍、瓜果露珠、稻香網、蘆蓬、小漿、漁船冷霧、霜蟋蟀、溪水枯涸草野、笛聲
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品味作者豐富的情感
(2)體會此首詩的優美的意境,揣摩此首詩的優美的語言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詩中的關鍵的詞語,這樣有助于理解全詩
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利用幻燈放映有關“秋天”的畫面,讓學生在欣賞畫面的同時,傾聽克萊德曼的《秋日的私語》,然后讓學生談收聽、收看的感受。老師總結:在一些人的眼中,秋天給我們帶來的是哀愁,是離去,是憂傷,但是,秋天也是美麗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今天,讓我們大家一起走進何其芳的
二、作者簡介:(出示幻燈片)何其芳(1912———1977),現代散文家、詩人、文藝評論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萬州一個守舊的大家庭。幼年時就喜愛中國古代詩詞小說,后來又讀了大量新詩,大學時開始發表詩歌和散文。1938年以后,曾擔任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后,主要從事文學研究和評論工作。他的作品大多收集在《何其芳文集》里。
三、聽課文讀音,初步感受此詩的意境。
四、細讀課文,品味關鍵字詞、句子:
讀了詩以后,同學們的腦海中一定會出現一個非常優美的畫面,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分別概括這三節的中心內容?(學生發言后老師總結歸納:它們分別是—————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詩的優美,離不開關鍵詞句的點綴。同學們,請找出你喜歡的語句,告訴大家為什么寫的好?(學生邊發言,老師邊總結)
第一節:稻香”使人滿口生香。“飽食”寫豐收之景,擬人。“稻花香里說豐年”說的是對豐收的猜測,而這里則是對豐收場景的直接描繪。“棲息”一詞使整節詩充滿了一種豐收后的喜悅與滿足感。秋天“棲息”在農家,它給農家帶來了什么?(豐收)
第二節,“冷霧”烘托出一派朦朧的詩意,又與季節吻合。“歸泊”既寫景,又暗示時間,與上文“清晨”呼應。收獲,或者是魚,或者是喜悅的情感。這只是秋天的一場游戲。不論怎樣,漁夫都是快樂的。
第三節:本節以問句出現,語言活潑多樣。“滿流”與“香與熱”“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襯下,詩味盎然。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牧羊女會夢見什么?這里到底是她的夢寐,還是詩人的夢想。也許一個更加燦爛,更加富饒的秋天就在前面,就在牧羊女的憧憬中,就在詩人的希望里。
這幾幅圖畫給我們的印象是不同的。第一節重在概括秋天在農人家里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秋天)視象化了,創造出松弛、閑靜的氛圍。第二節重在表現漁人的悠閑與自得的心情。秋天在作者的心中,就是這樣的寧靜悠遠。第三節在前兩節寫景寫人的基礎上,真正寫入心靈深處,寫出了少女的微妙的情懷。秋天的景象寫在她的眼中,秋天的夢想印在她的心里。
五、遷移訓練:請同學們總結歸納有關“秋”的古詩詞,寫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學生掌握本組的研究成果,了解其他小組關于秋天的研究,對秋天的水果、農作物、觀賞植物、時令菜有一定的認識。
2、能力目標:掌握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基本方法,能用合適的方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表達、展示出來。
活動重難點:
培養關注身邊事物變化的意識,感受生活的美好,激發對周圍事物的探究心理。
活動準備:
1、搜集秋天的相關資料,參觀、游覽校園及校外美景,感受秋意,激發進一步探究的樂趣;
2、利用平板電腦拍攝、制作關于秋天的視頻、圖文小報。
活動過程:
1、前期過程,簡單回顧
師:前一階段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同學們對秋天展開了研究,還記得自己做了哪些事嗎?
生:搜集、查找資料;動手制作思維導圖、自編自創小報、學唱秋天的歌曲、拍照、拍攝視頻等。師出示PPT,快速瀏覽。
二、點明主題,明確要求3”
師:同學們圍繞“走進秋天”這一主題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們還分成這幾個小組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PPT出示)這節課就讓我們對這一次活動做一個小小的總結。我們分小組進行匯報,在匯報的時候有沒有需要注意的細節?
生:匯報的時候要以小組合作的方式。
——是的,這樣體現了我們小組合作的團隊精神;什么是小組合作?
師:今天匯報的成果是小組推薦過的,前期我們進行了分享,今天每組只展示1、2個最精彩的節目。
生:匯報的時候聲音要響亮。
——響亮的匯報才能讓所有同學聽到你的表達。
生:坐下下面的同學要認真傾聽。
——認真聽,才能有思考,有了問題還可以及時提問。
師:希望同學們在傾聽的時候也做到仔細認真,在匯報結束前,我們還將評選出今天匯報的最佳風采組、最有創意組,同學們可要全力以赴哦!
三、自定形式,分組匯報25’’——29’’
秋天的風景組
報秋觀賞植物組
秋天的農作物組
師:春種秋收是自然現象,我還聽說過一些關于秋收的農諺:秋分稻見黃,大風要提防。該收不收,必定得丟。
秋天的水果組
師:水果營養豐富,味道甜美,但是吃的量是有講究的,吃太多可不好;和其他食物的搭配也很重要,比如柿子不能和螃蟹同吃,這些也要注意。
秋天的時令菜組
在匯報的過程中,注意及時點評,提問,解答。
四、互動評選,投票反饋3”
師:剛才同學們分組進行了匯報,每組的形式不完全相同,但是都非常精彩,傾聽的同學也十分認真,現在我們來點個贊,看哪個組匯報在同學們心目中是最獨一無二的呢?
當場使用IPAD互相投票:
評出最佳風采組、最有創意組、
五、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師:在這個階段的實踐活動中,同學們都有哪些收獲?(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留心觀察、搜集資料、適當選擇)那么,下階段我們還可以進行哪些實踐活動呢?
老師總結:秋天,是絢麗多姿的季節,是收獲成熟的季節,秋天的大自然,讓人無比留戀,希望同學們能留心觀察身邊的世界,感悟生活的美好!
板書設計:
走進秋天
觀察,搜集、體驗、總結
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詩歌凝練、優美的語言,初步掌握鑒賞詩歌的基本方法。
3、體會詩歌“詩中有畫”的獨特意境,
3、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多形式朗讀,揣摩、品味詩歌優美的語言,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層涼”。我們剛剛嘗過中秋的月餅,就迎來了一場場涼絲絲的秋雨,雨給我們帶來了陣陣涼意,也告訴我們到了“秋風起兮白云飛”的秋天了。面對這平常的季節變換,你是否留心觀察過秋天嗎?你喜歡秋天嗎?我們先來欣賞一下自然界的秋景!
二、賞秋(課件展示:第一環節主題“賞秋”二字)
1、課件展示家鄉秋景圖片(激發學生美在家鄉、熱愛家鄉的感情)
請同學們先猜猜這是什么地方?這些美麗的風景全都是我們貴州的“土特產”,簡介家鄉秋色:花溪黃金大道、黔靈公園、貞豐三岔河
2、面對如此令人驕傲的家鄉秋景,你是否想過用文字的形式將它們長久地保存下來呢?在中國,描繪秋色,抒寫秋感歷來是文學的一種傳統,那么在詩人的筆下,“秋”又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現代詩人何其芳的詩歌《秋天》,一同去領略秋的風采,傾聽秋的'訴說。
3、介紹作者及作品(展示課文標題:《秋天》和作者)
在欣賞詩歌之前,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作者。(課件展示作者簡介)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何其芳筆下充滿詩情畫意的秋天吧!進入這節課的第二環節“讀秋”。
二、 讀秋(課件展示:第二環節主題“讀秋”二字)
1、學生齊讀(課件展示: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
在朗讀前,請同學先讀二遍屏幕上的生字詞,讀準字音,再朗讀課文。
2、播放配樂課文朗讀。
(對朗讀情況作評價)同學們要不要聽聽名家們是怎么來讀這首詩歌的呢?下面就請同學們合上書,跟隨優美的音樂第二次走進《秋天》,同時根據屏幕上的朗讀要求在書上作相應的標記。
3、學生自由朗讀
大家都聽得很認真,很陶醉呀。那我們要不要摩仿他重新來一次呢?好,下面請同學們先自由練習朗讀,先找找節奏、醞釀一下感情,希望這次讀得更好。
4、全班齊讀(課件展示畫面和音樂)
5、評價朗讀情況,導入下一環節
同學們的領悟力很高,朗讀技巧也大有所長進,我都快被你們的朗讀深深陶醉了。那么如果讓你用一個字來表達讀完這首詩的感受,你用什么呢?(生:美、好)那么美在何處呢?這當然需要我們去細細品味其中的韻味了。下面我們進入第三個環節:品秋
三、品秋(課件展示第三環節主題“品秋”二字)
所謂品,即品味,就是要仔細體會詩歌中優美的語言和意境。秋天,是含蓄典雅的,要真正領略它的魅力,還要用心去“品”。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品詩中的“人” “物”“景”,去發現詩歌的美。
“品秋”方式:合作探究性學習,以小組討論發言為主。
(一)探討詩歌內容,理解作者感情。
請同學圍繞以下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和討論(課件展示討論問題組)
1、為什么說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從導語中找)詩人選取了哪些景物來表現的呢?
A、表季節:(露珠、冷霧、白霜、蟋蟀)
B、表地點:(稻香、鐮刀、農家、漁船、牛背、牧羊女)
師:通過大家的討論發言,我發現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觀察能力都很強,可謂“明察秋毫”。大家都抓住了秋天這個季節富有特征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景物,這點對寫作是值得借鑒的。
2、這些景物構成了詩中的幾幅圖畫?請你發揮想象給你最喜愛一幅畫命名并說明理由。
師:全詩僅三節,短小精悍(簡單復習詩歌的特點:短小精悍、音韻和諧等),卻構成了三幅美麗的圖畫,(命名參考: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牧女思戀圖,要求說出理由。)這也就充分體現了詩歌“詩中有畫”的藝術特點。
3、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師:三幅畫,讓我們仿佛看見了那幽幽的山谷、聞到了濃濃的稻香、聽到了輕輕的漁歌和牧羊女甜蜜的心事,可見詩人懷著是對秋天的一種極度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來完成的詩作。
(二)品味語言,體會詩歌優美意境
(課件展示:自主實踐活動內容及方式)
主題:這樣的秋景你喜歡嗎?最喜歡哪幅?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嗎?
方式: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選取本組最喜歡的一幅畫,并展開想象和聯想用優美的文字描繪所喜歡的圖畫。
1、老師示范:朗讀第一節并描繪(課件分別展示三幅圖)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蕩山谷;田野里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背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2、學生自由發言(2——3個同學)分別描繪三幅畫,老師作評價。
(三)作課堂小結,導入下一環節:(課件展示小結內容)
1、小結:通過對詩歌內容的初步探索,我們已了解到詩人通過描繪了不同的秋日場景和畫面,既展現了農閑時的清靜氛圍,還有世外桃源般的清遠生活,也有少男少女朦朧而純真的愛的清甜,創造了一種似乎遠離塵俗的氛圍。令人留連忘返,陶醉其中。
2、學生再次美讀課文(學生自由選擇分節朗讀)
3、知識拓展:收集展示古今詠秋名句。
在中國其他文學家筆下,秋也被描寫得絢麗多姿,流光溢彩。唐代詩人王維用“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將秋寫得清新明凈,杜牧則用“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向我們勾勒了一幅色彩斑斕的山村秋景圖,在劉禹錫眼中,秋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勝過春天更充滿詩情畫意的季節;一代偉人毛澤東的“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百舸爭流,漫江碧透。”更是賦予了秋以蓬勃的生命力,寫出了秋的壯美。如此看來,“秋”真是美不勝收!(齊讀詩句)
那么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描繪自己眼中美麗的秋天呢?下面到了“我的地盤我作主”的時間了,進入今天的第四個環節:繪“秋”。
四、繪秋(課件展示第四環節主題“繪秋”二字)
按照課前的預習安排,同學們肯定已作好“繪秋”準備了。請同學們自由展示,讓你豐富多彩的才能得以充分地展現吧!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準備,老師作簡單評價。主要采用三種方法:
(課件展示方法)
心靈手巧(制作手工)
妙筆丹青(用圖畫和文字表現)
其中展示三幅圖,請學生用散文、詩詞等形式自由描寫并朗讀。
學生創意表現(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同學們的多種展示精彩地表現了自己眼里最美麗的秋天,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每個同學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我們的世界,帶著一顆善于發現美的心去創造更加美好的事物。最后讓我們再次在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秋日私語》中走進何其芳那恬靜而充滿詩情畫意的《秋天》吧。
全班再次朗讀《秋天》,結束本課教學。
五、布置作業:
1、以“我是風”為題,寫一篇200字左右的文字,體裁不限,展現秋天的美麗。
2、利用國慶節假期,走進大自然,發現并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描繪家鄉和祖國美麗的金秋十月。
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秋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選取了《春》、《濟南的冬天》等文情并茂的優美詩文,易于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要注重從課文整體的角度進行教學;簡化教學頭緒,強調內容綜合。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要突出詞句理解、文意把握、內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學。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由現代著名作家何其芳所作,詩歌分為三節,篇幅不長但精粹優美,將幽谷、農舍、漁舟、牧羊女等諸般景致盡收筆下,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極具畫面感的秋景圖。詩歌表現了詩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本文語言流暢,優美,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
【學情分析】
本次授課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學習熱情高,學習習慣趨于良好,好奇心強,求知欲高,對美的事物有所感觸和追求。但他們對詩歌的分析和鑒賞能力還有待提高,對詩歌的意象、意境把握還不夠到位。(結合具體班級?)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結合預習,讀準字音,能聲情并茂地朗讀全詩;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每幅畫面的內容。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圈點、誦讀、賞析的方法,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會詩歌悠遠的意境。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作者對秋天的贊美和喜愛之情,培養觀察自然、熱愛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反復吟誦,感悟詩句含義,品味詩歌語言。
教學難點: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揣摩詩歌的意象和意境。
【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比較閱讀法
【教學準備】
(一)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二)課前準備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秋(3分鐘)
師:同學們,看過了春天的繁花似錦,感受過夏季的烈日炎炎,伴隨著季節的變遷,現在的我們走入了什么季節?(生答:秋天)是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味別樣的秋天。在許多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是憂傷的,杜甫詩云:“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但也有喜秋頌秋的,劉禹錫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現在考考大家,你所知道的關于秋的詩句還有哪些?
學生回答。
師:看來同學們對古詩中的“秋”都不陌生,我們一起來看兩首。
教師投影:古詩中的“秋”: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四年級下冊);“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三年級上冊)。
師:讀完古詩中的秋,我們再來品一首現代詩,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秋天》到底是悲秋還是喜秋呢?帶著好奇,讓我們走進何其芳的《秋天》。
【設計意圖】課堂伊始,從所處季節導入“秋天”,學生說熟悉的關于秋的詩句,回顧古詩中的“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奮點,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由古詩到現代詩,自然地引入課堂教學內容。
二、讀秋
1.知其人,熟字音。
課件展示《秋天》的作者和重難點字詞,學生了解作者,熟記字詞。
2.教師范讀,揣摩朗讀技巧。
師:下面先由我來讀一遍這首詩,同學們注意聽。(配樂范讀)
教師提問:讀好一首詩,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兩到三個學生回答。(聲音響亮、抑揚頓挫、停頓、節奏感、讀出感情等。)
教師總結:的確,讀好一首詩要做到有節奏感,要抑揚頓挫,要有感情,速度要放慢,總之,要全身心地投入。下面就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以及我們說的小技巧。
3.學生朗讀,交流點撥。
請一個學生朗讀(或自告奮勇)。
師:他讀得怎么樣?請大家給他評價一下。
其他學生發表意見
4.全班齊讀。
師總結:同學們都注意了抑揚頓挫,以及停頓、重音。但是,在感情的投入方面做得還不夠。我們說,讀文章時一定要投入,要有激情,要對內容有深入的理解。也許是我們的理解還不夠深入,那么再讓我們走進《秋天》,細細品味其中優美的語言和意境。
【設計意圖】七年級學生學習習慣正在養成,對字詞和朗讀等基本功的要求要到位。一開始的范讀讓學生認準字音,再配合學生的朗讀和評價初步掌握朗讀技巧,同時也為詩歌的深入品讀做好鋪墊。
三、品秋
(一)農家豐收圖
1.概括畫面。
師:第一節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你能否用簡潔的語言描述一下?明確:農家豐收圖:幽谷伐木,簍裝瓜果、割過稻子的鐮刀——秋在農家。
2.刪詞換詞,朗讀品味。
刪去或替換詩中的一些詞或短語,比較著進行朗讀并思考:你覺得哪一個版本更好?為什么?(修改后的版本:震落了清晨的露珠,伐木聲飄出幽谷。放下割過稻子的鐮刀,用背簍來裝竹籬間的瓜果。秋天在農家里。)
師:有人對第一節做了一些改動:去掉或者替換了一些詞和短語。請同學們朗讀一下。學生朗讀修改后的第一節詩歌。
師:請再讀一下原詩。
學生齊讀詩歌的第一節。
師:品讀一下,你覺得哪個版本更好?
學生回答。(引導:原詩更有詩意。)
師:那同學們再看一看,詩意表現在哪里呢?小組內部交流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再補充完善,等會兒請同學來說說為什么去掉或替換這些詞會有損詩意。
3.小組探究,共話詩意。
小組討論后代表發言,小組間交流補充,教師歸納小結。
【參考】可從以下幾方面賞析:整體上,從詩歌的意境賞析詩歌,如果去掉或替換這些詞語,就感覺不到濃濃的詩味,詩歌的意思表達不夠完美;局部或細節方面,從詩歌的語言方面賞析,去掉了“滿”和“披”就體現不出清晨露水之大,去掉了“丁丁”這個擬聲詞,就體現不出伐木的聲音,不能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飄”字使聽覺的聲音視覺化,貼切傳神地寫出伐木聲穿越深谷傳入人們耳中的過程,使人們不僅可以聽到伐木聲,而且似乎能看到聲音飛向遠方,像白云般輕盈飄逸?;從詩歌的寫作技巧方面,“飽食”“滿披”等詞語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從作者的情感方面,表現出了作者對秋天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4.在理解的基礎上再齊聲朗讀第一節,要求讀得比之前更上一層樓。
(二)霧霜歸漁圖
師:學了剛才的賞析技法,讓我們小試牛刀,來看詩歌的第二節,大家分小組探究。先抓住某一點去欣賞,然后在小組里交流完善。
小組代表發言,先概括畫面(霜打漁圖:江面撒網,輕搖歸槳——秋游漁船),再借鑒第一節的賞析方法從細節方面品味。
(若學生分析到冷霧和白霜,則點明它們是詩歌里的意象,是能夠浸染著作者某種感情的東西。再簡要說說能體現特定情感的典型意象,比如表現思鄉的“月亮”,表現離別不舍的“柳絲”。)
師:詩中的霧和霜,都是能體現秋天特色的意象。還有“游戲”,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把秋天寫活了。以及(視學生回答情況進行小結)。下面我們再看第三節。
(三)牧女思戀圖
模式基本同上。
小組合作探究,交流補充:可以從詩歌語言、意境、寫作技巧、作者情感等方面加以賞析,進一步體會詩歌之美。
教師小結:夢寐在牧羊女的眼睛里的,不僅有更遼闊的草野,更清冽的溪水,還有夏天那不絕于耳的悠揚的笛聲。忽然停止了,牧羊女似乎有些傷感,有些失落,而這些都是淡淡的。最后一幅畫面將我們從外在的景物引入了人物的內心情感,讓我們體會到了牧羊女淡淡的愁緒和思念,而她究竟在想什么呢?我們無法明確,但也是這種不確定帶給了我們朦朧的詩意美感。我們可以將這幅畫面命名為“牧女思戀圖”。
(四)共話詩人眼里的秋天
師:非常感謝同學們對這首詩的精彩賞析,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如畫的詩意境界。作者運用了大量的修辭,調動了大量的感官,描寫了農民豐收的喜悅,漁民打漁的悠閑,以及牧羊女夢寐的悠遠。可以說,在詩人何其芳的眼睛里,秋天,應該是這樣的,你想用哪些詞語或短句概括一下呢?
學生暢所欲言。(活潑的,調皮的;涼爽的,幽靜的;豐收的,快樂的;寧靜的,悠遠的;可愛的,迷人的;耐人尋味的,閑適的;柔美的,清凈的,清甜的;如詩如畫的,多姿多彩的,五彩繽紛的)
【設計意圖】通過對詩歌的細致賞析,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詩歌優美的語言和悠遠的意境。將賞析第一幅畫面的過程、角度作為參考,之后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調動學生探究的熱情。通過發言鍛煉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基本掌握詩歌鑒賞技巧。
四、悟秋
齊讀美國詩人狄金森的詩《秋景》,與課文相比較,感悟兩首詩共同表現出的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師:回想今天學習的這首詩,你的腦海中有沒有浮現秋天的畫面呢?你有沒有什么收獲或者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可以是關于詩歌的,可以是關于秋天的,可以是學生說說感受或收獲。
【設計意圖】通過兩首詩歌的對照,感受詩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進一步體會關注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談收獲和感受則是讓同學們抒發自己的體會和感悟,融入情感并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五、課堂小結
師:其實每個季節都有它的魅力,而生活中的美也是無處不在的,只要你有一顆熱愛大自然的心,愿意去接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在你的心中定會涌起更多的詩情,生活,也會因此而美好。希望我們都能詩意地棲居于大地之上。
【作業布置】
1、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摘抄以“秋”為內容的詩文。
2、(任選一題)
A.選取原詩你喜歡的一節,把它改寫成小文章,150字左右;
B.你曾親密接觸過秋嗎?用最具感情的語言描繪你眼中的秋。
【板書設計】
秋天
農家豐收圖
霧霜打漁圖
牧女思戀圖秋在農家
秋游漁船
秋駐眼里
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漢字,會認會寫“了、子、人、大”四個字。
2、能正確、順暢地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知道秋天的一些變化。
教學重點:
1、認識10個漢字,會認會寫“了、子、人、大”四個字。
2、能正確、順暢地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進行語言訓練,在朗讀中了解秋天的一些變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在大自然中,我們發現了美,感受到了美。現在讓我們走進美麗的大自然中,去欣賞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兒歌《秋天來了》的視頻,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畫面。
3、你知道剛才呈現的畫面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嗎?你又有怎樣的感受呢?(相機板書:秋天)
4、小結:是呀,美麗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秋天》。
5、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識自然段。
2、學生嘗試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標出序號。
3、引導學生明確課文一共有3個自然段。
4、聽范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5、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6、教師逐段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
三、生字認讀。
1、課文同學們已經讀熟了。現在課文中的生字寶寶,從課文中走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2.出示生字指讀。
3.注音領讀。
4.重點認讀:秋樹葉會個
(1)利用謎語認識漢字“秋”。出示謎語:半邊綠,半邊紅。半邊喜水,半邊愛風。學生說一說猜中的方法。
(2)“樹葉會個”四個漢字強調部首的寫法。
5.強調漢字讀音。
了:在本課讀輕聲le,要讀得又輕又短。
片:三拼音節,注意前鼻韻母an的讀法。
子:在“葉子”一詞中讀輕聲。開火車讀準字音。
三、情景朗讀
(一)朗讀第1自然段。
導學:秋天到了,我們周圍發生了很多變化,一邊看課文的插圖,一邊朗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課文里寫了哪些變化。
1、天氣涼了。指導讀句子,“涼”字讀重音。
2、樹葉黃了。
導學:哦,原來秋天到了,樹葉由綠色變成了黃色。看來,只有仔細觀察才會發現大自然的這些奇妙的變化呀!
你能讀出秋天到來時的這種變化嗎?指導學生朗讀,強調“黃”要讀重音。
3、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注意“片”的發音。
(二)朗讀第2自然段。
1、天空那么藍,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體會“一”的變化。看看書上的拼音。
指導:“一”的本調是第一聲(yī),它在單獨使用、用在詞句末尾或作為序數“第一”時,仍讀第一聲。例如:一,十一,第一,一班。
在下面幾種情況下,會發生變調現象:
(1)在第四聲前面念第二聲(yí)。例如:一會兒,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塊兒;
(2)在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字前面念第四聲(yì)。例如:大吃一驚,一群,一年,一口,一起,一種。
總結:四聲前面念二聲,其余聲調前面讀四聲。
(3)朗讀練習,讀好“一”的變調。
(三)朗讀第3自然段。
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來了!
請認真看一看這段話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對,有兩個感嘆號。我們朗讀時語氣要強烈些,誰愿意來試一試?
小松鼠看見樹葉飄飄落下,不由自主地發出感慨:啊!秋天來了!
小青蛙看見大雁南飛了,不由自主地說:啊!秋天來了!
結合情景,讀好課文。讀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四、學寫生字
同學們讀得真美,讓老師都感覺到了秋天的美好。
現在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
1、出示生字:了子人大
2、指導學生觀察寫法。課件演示筆順。
3、打開優教學生字。講解生字的意義與寫法。
重點學習:“了、子”的彎鉤的寫法。
4、學生臨習生字。
五、鞏固練習
1、打開“基礎訓練-《秋天》”,一起來闖關吧!
2、完成配套練習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出示本課生字,學生認讀,出示拼音練讀。
2、給生字組詞,開火車組詞。出示詞語,開火車讀詞語。
3、播放視頻《美麗的秋天》。導入新課。
秋天真美好,然我們繼續朗讀這篇文章,體會美景的同時,讓我來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把景色寫得這么美好的。
二、情景朗讀
出示課文,指名朗讀。要求熟練讀書。正確、流利、在朗讀中加入自己的體會。
三、語言運用
出示第一段,學生齊讀。
(1)比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結合課文的插圖說說為什么作者要說“一片片”嗎?
(3)小結:課文插圖會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詞語,結合課文插圖真是個好方法。
(4)拓展詞語。你能說幾個像“一片片”這樣的詞語嗎?
小結:以后我們說話時如果多用上一些這樣的詞語,表達就更生動了。
(5)想象情境,指導朗讀。
你能想象樹葉是怎樣從樹上落下來的嗎?(輕輕地、慢慢地)那就請你把“落下來”這個詞語的語速放慢,聲音放輕,讓一片片黃黃的小葉子輕輕地、慢慢地落下來。
齊讀第1自然段。
導學:秋天到了,身邊的景物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吧!
(二)品讀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1)在這么美的藍天下你還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邊觀察課文插圖,一邊讀這句話。利用“那么……那么……”仿寫句子。
提示:可以說小螞蟻那么勤勞,那么勇敢。以及“小貓”、“教室”等。
(2)大雁南飛與秋天有什么關系呢?(大雁是候鳥,就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遷徙的鳥。天氣變涼了,大雁從北方飛到南方比較暖和的地方過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氣轉暖了,大雁再從南方飛回北方來生活。)
(3)大雁是怎樣飛行的,你能結合課文插圖來說一說嗎?
(4)小結:課文插圖會幫助我們理解句子。
(5)導言: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雁飛行時的樣子吧!播放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大雁到底是怎樣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的。
(6)誰愿意讀出大雁飛行時的畫面?指名讀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會兒……一會兒……”說句話嗎?
提示: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我們一邊欣賞畫面,一邊有感情地朗讀吧。(三)品讀第3自然段。
過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來了!)
帶著這樣的感受,讀出秋天的變化,讀出自己的心情吧!
四、回顧拓展
1、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完成填空。
天氣( ),樹葉( ),
一( )葉子從樹上( )。
天空那么( ),那么( )。
一群大雁( ),
一會兒排成個( )字,
一會兒排成個( )字。
啊!秋天來了!
2、這篇課文讓你從哪些景物知道秋天來了?。
(1)出示課件:葉子、藍天、大雁。
3、你還知道哪些景物也在秋天發生變化?
預設:山楂、石榴、玉米等。學生可以自由表達。
五、鞏固練習
打開“閱讀訓練-《秋天》”,一起來闖關吧!
六、作業布置,拓展延伸
1、熟讀課文。完成相關練習冊。
2、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現在正值秋季,請同學們投入到秋的懷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變化,尋找秋天的足跡。
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⒈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⒉讓學生認識秋天的特點,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⒊學習“牛、山”兩個生字,能正確、工整的書寫。
教學準備:
⒈制作課件。
⒉學生準備頭飾。
⒊學生在課前了解秋天有哪些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
⒈聽音樂。(放節奏鮮明、歡快的音樂)
(生集體朗讀。)
⒊課文一共分為幾個自然段?文中有哪幾個小動物呢?
(生齊答。)
⒋過渡:小鳥在天空中飛翔,小牛整天在田里勞動,小鹿喜愛在山坡樹林間玩耍,他們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樣的呢?小朋友要先來看哪一個小動物說的話呢?
二、朗讀課文,分析課文。
⒈學習小鳥的話。(電腦出示小鳥的話。)
⑴指名朗讀這句話。
⑵師師范朗讀。請小朋友找一找,老師讀時哪些詞語是重讀的。
⑶指名找重讀。(電腦出示。)
⑷理解什么是“碧藍”。
碧藍:
秋天,天空總是那么高,那么藍,那么美,這就是秋天的一個特點。
(師板書:天藍)
正因為秋天有這樣的特點,所以我們在讀這一段的時候,要重讀“藍色的”和“碧藍碧藍”。 (電腦出示重讀部分)
⑸生練習如何有感情的讀這一句。師指導。
⑹檢查練習效果。
⒉學習小牛的話。(電腦出示)
⑴指名讀。要求學生找出要重讀的部分。
⑵理解“金黃”。
金黃:
師:秋天的田野是金黃的,為什么呢?因為田里的莊稼都成熟了,稻子、麥子都變成了金黃色,農民伯伯們都忙碌起來了。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師板書:田--金)
我們在讀的時候,要重讀“金色的”和“金黃金黃”。(電腦出示重讀部分)
⑶生各自練習。
⑷男女生分組比賽讀。
⒊學習小鹿的話。(電腦出示)
⑴生各自練習,自己找出重讀的部分。
⑵指名朗讀,師分析指導。(電腦出示重讀部分)
⑶理解“火紅”。
火紅:
師:秋天還有一個特點,那就秋天楓葉會變紅,特別是滿山的楓樹葉子都變紅了,遠遠望去,整座山好像都燃燒起來了,火紅火紅的,美極了。
⑷集體朗讀。
⒋學習第四段。
⑴師指板書講解:秋天的天空很美,它碧藍碧藍的;秋天的田野很美,它金黃金黃的;秋天的山林很美,它火紅火紅的。小朋友們喜歡秋天嗎?我們來夸夸秋天吧。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就是夸贊我們的秋天的,我們來看一看。
(電腦出示第四自然段。)
⑵指名朗讀。師分析指導。
⑶出示重讀的部分,再指名朗讀。
⑷齊讀。
⒌課文的四個自然段我們都學完了,現在請小朋友們把這四段連起來讀一讀。
⒍過渡:光會讀還不行,我們還要會背才行。
三、背誦課文。
⒈師幫學生理清順序。
⒉看電視。
⒊生練習。
⒋指名背誦。
⒌集體背誦。
四、說秋天。
師:秋天除了我們在課文學習過的,還有哪些特點?
2.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五課內容
泉水
丁冬,丁冬,是誰在山上彈琴?哦,原來是一股清泉從石縫里沖出來,來到這陽光燦爛的世界。
泉水流進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著瓦罐來打水。泉水說:“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泉水流過山間的平地,火紅的杜鵑花照見了自己美麗的身影。泉水說:“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
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園里,果樹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說:“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飽了,你們能結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泉水穿過靜靜的山谷,畫眉鳥在盡情地歌唱。泉水說:“唱吧,唱吧!我的琴聲很美很美,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
丁冬,丁冬,歡快的泉水彈著琴跑下山去。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好多同伴。他們互相問候:你好!你好!他們互相約定:大海里見!大海里見!
丁冬,丁冬……
3.小鹿說,秋天是紅色的,滿山的楓葉
秋天是什么顏色,仿照課文:
1、小鳥說:“秋天是黃色的,滿地的樹葉金黃金黃的。”
2、小牛說:“秋天是金黃色的,遼闊的田野是金黃金黃的。”
3、小鳥說:“秋天是藍色的,萬里無云的天空碧藍碧藍的。”
4、小鹿說:“秋天是紅色的,滿山的楓葉火紅火紅的。”
5、小兔說:“秋天是綠色的,一片片的白菜碧綠碧綠的。”
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2、組織幼兒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落葉頭飾人手一個,落葉等。
活動過程:
1、引入
師:老師今天帶你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想不想去啊?
看看,這個小園子里地上都是什么啊?(樹葉)
樹葉怎么都地上啊?(因為現在是秋天,葉子都落下來了)
是啊,秋天的時候樹上的葉子就都要掉下來了,聽——
2、錄音機范唱《秋天》
師:秋天真美,那你們知道這小樹葉是怎么掉下來的嗎?
(幼兒討論)
我們在來聽聽歌里是怎么唱的。
3、教師一邊灑落葉,一邊先念歌詞,再唱歌曲。
師:葉子是怎么掉下來的?"來;自。屈;老師;教。案;(幼兒講講:飄下來的,飛下來的,滾下來的等。)
那我們也來做小樹葉,來學學樹葉從樹上落下來的樣子好嗎?樹葉落到地上后是怎么樣的?(睡地上)
4、幼兒帶頭飾扮演落葉,模仿落葉的樣子。(放錄音2遍)
師:小樹葉,你是怎么落下來的?(幼兒講講)
5、挑選動作好的幼兒做示范。
師:你們的動作都好漂亮!我們在一起做一次!
6、再次模仿動作。(放錄音1遍)
師:秋天了秋風一吹,樹葉。
寶寶都離開的樹媽媽,落在了地上。地上有那么多的落葉,我們把落葉都送回家吧,你們先每人撿一片樹葉,看看你撿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
7、延伸活動:把不同的落葉歸類。
落葉有3種,梧桐樹葉,小樹葉。請幼兒講出區別后,把落葉送到指定地點。
8、小結:
師:現在這個園子里,又干凈,又整潔,小落葉都找到了新家,我們寶寶也回家吧!
教學反思:
散文《落葉》選材來自我們身邊的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神奇變化總是吸引幼兒關注、好奇的目光,激發起幼兒探究的欲望。教材中童話般的意境將落葉這一平常之物賦予了極強的生命力,生動、形象地向幼兒展現了一幅美麗的自然景象,并在童趣中將散文優美的意境、擬人化與夸張的修辭手法等語言美的魅力充分體現出來。
一、找準時機,開展活動。
孩子思維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如果沒有直觀形象的參照物,讓他們憑空想象事物,是有很大難度的。因此,我特意選擇這金色的秋天,來進行本活動。孩子們最近聽的是秋天的故事,唱的是秋天的歌,看的是秋天的景物,吃的是秋天的水果和蔬菜。總之,孩子是滿眼皆秋色。落葉當然也是眼中之物了,這就有了活動之源。所以,孩子們在活動中興趣盎然,興致勃勃。
二、多媒體創設意境,激發興趣,突破難點。
散文的內容是對幼兒零散的“秋天的感受”的最好概括,但抽象的文字內容幼兒不易理解。幼兒對事物的感知往往是直觀形象性的。生動形象的動畫課件將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配樂朗誦中,幼兒將會再次身臨其境。通過欣賞,幼兒對散文內容有了一定的整體感受,初步感受到散文的美,體驗了母子親情交流的愉快。
三、適度延伸,深入感受。
為了讓幼兒進一步理解與體驗散文帶來的優美意境,體驗母子親情交流的愉快,所以設計了活動延伸:“請每個寶寶對媽媽說一句關心的話或做一件事愛媽媽的事。”因為下課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進一步拓展的開始。所以創設發展語言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充分的表達機會,活動延伸滿足了幼兒表達的愿望,將課堂延伸到家庭。
當然,本次活動也有好多地方值得探討。例如對于散文中難理解的詞“惦記、焐焐、盼望”,教師雖然引導解釋,但孩子還是不能真正理解;再如課中孩子盡管在我的引導下學得興致勃勃,但沒有主動提問的現象,就連他們不能理解的地方也沒有提出來,這說明我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我一定努力進取,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打造自己的教學品牌。
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 篇10
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好文章,它描繪了我國北方農村秋天田野里的莊稼、果園里的水果豐收了,人們忙碌著的情景,表達了人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快心情。課文語言優美形象,情趣盎然,插圖精美,能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獲得閱讀的樂趣與美的熏陶,是一篇培養學生觀察、朗讀、想象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好教材。
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低年級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并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能有感情地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過程和方法目標:以學定教,通過朗讀、討論、采訪、評價等語言實踐活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感受北方秋天景色的美麗,體會人們的喜悅之情,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其中,根據第一學段的要求,1、2兩個目標是本課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深化學生的閱讀感受應是教學難點。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安排兩課時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
我準備圍繞“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自讀課文,了解大意”、“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主識字,鞏固練字”這四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開始,我先請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對秋天的了解,接著,通過教師形象生動的語言和歡樂的音樂渲染,創設北方秋天的田園風光情境,邀請學生去北方旅游,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文本的興趣。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在這個環節中,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讀課文,在朗讀中自學生字,了解課文大意。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采用指名讀、男女生讀等多種形式逐節朗讀課文,對文中重點字詞句進行正音,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是一個長句,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流利地朗讀。在朗讀的同時,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理解部分詞義。
四、自主識字,鞏固練字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第二課時
一、巧設情境,復習詞語,乘上開往秋天的列車。
播放動畫,調動學生大腦中與秋天相關的知識儲備。接著借助多媒體課件創設“秋姑娘邀請我們去北方旅游”的情境,調動學習積極性。以“乘車買票”這一新穎的形式引導學生復習新詞,并相機正音。在讀準詞語后,學生們就獲得了車票,登上了開往北方的列車,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深入感受北方秋天莊稼果園豐收的美麗,進而感悟人們的開心喜悅之情。
二、細讀課文,順學而導,慢慢感受秋天的美景。
1、在多媒體渲染的情境中,自然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第一段,體會旅途中見到的北方秋天的景色。在學生自由交流中扣住“紛紛揚揚”一詞,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中樹葉飄落的景象加深感知,有感情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北方秋天景色的美麗,感受秋天到來的氣息。
2、課文的第2、3兩個自然段分別描繪了北方秋天田野里的莊稼和果園里的水果豐收的美麗景象,是全文的重點段落。我將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難點,以讀讀導游手冊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學課文的這兩個自然段,接著以一個開放性的話題引導學生進行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先讀有關句子,再說喜歡理由。在全班交流時,我根據學生發言適時點撥引導。
有學生選擇到田野里去看看,我順勢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抓住有關詞句引導學生體味“稻子”與“金子”的相同點,從而啟發想象,在此基礎上出示相應的圖片進一步深入感知,體會田野里的稻子豐收在望。借助動作演示和圖畫理解“羞答答”,結合“潔白的笑臉”體會棉花豐收時半開半合的姿態美和顏色美。
高粱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比較陌生的莊稼,我估計對學生來說這是個難點。因此,我先出示瑪瑙和高粱的圖引導觀察比較,請學生從顏色、顆粒和給人的感覺上進行比較。在此基礎上,我請學生想象自己就是一棵紅高粱,環顧四周和上面時所看見的景色,緊扣感情號體會豐收的喜悅之情,并復習“秋色宜人”一詞。在此基礎上的有感情朗讀也就水到渠成了。
課文第三段描繪的果園對學生來說吸引力就更大了,我先讓學生自學文本,有選擇性地品悟語句,讓學生聯系生活體驗,在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出示圖畫,采用多種方式感受到蘋果的紅,感悟石榴的熟,感受葡萄、棗的美。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朗讀體驗,感受秋天果園水果豐收時的色全味美。
3、在學生游覽完田野、果園后我以開放性問題請學生自學課文第四段,以音樂加以渲染,激發學生情感。在組織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緊扣有關詞語,體會糧食的豐收和人們的忙碌。
最后,創設拜訪當地農民的情境,師生互動參與,自主合作探究,使學生轉變了角色,體會忙碌著的人們內心的喜悅心情。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激發探究秋天的興趣。
在學生整體感受文本的基礎上,通過讓學生說說“在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一句什么話”來總結全文,感受北方秋天既是個豐收、美麗的季節,更是個令人高興的季節。在此基礎上,聯系教學開始所創情境,讓學生課余仔細觀察我們江南秋天的美景,創設“寄封回信給秋姑娘”的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四、識寫生字,探究入微,體驗當小老師的快樂。
在復習字詞的基礎上,借助秋姑娘的禮物出示“紛、似、堆”三個左右結構的生字,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請學生交流字形的同時,我從旁點撥和指導,重點指導書寫“堆”字,邊引導觀察,邊示范板書。接著在悠揚的音樂聲中讓學生在田字格中端正、規范地書寫生字。
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 篇11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生字新詞,學習多角度寫景的方法,學習課文感知詩歌體裁特征,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詩歌閱讀與理解及淺易賞析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綜合使用朗誦、背誦、討論、講析、賞析等教學手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感知詩人情感,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熱情。
重點、難點
重點:生字詞的學習,多角度寫景手法的學習,詩歌的背誦與默寫,詩意、詩旨、詩情的理解與感悟,詩歌的淺層次賞析。
難點: 詩歌藝術特色的賞析
教具準備
與教學相關的音頻、視頻、課件
教學與教活動設計
活動一:在《秋日私語》的背景音樂中從對古詩文中吟詠秋的名句名篇的賞析(如:“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導入新課(或者從復習前面三篇寫景的文章重點導入新課)(板書課題作者)
活動二:簡介作者作品:
何其芳:現代詩人,評論家。新月派詩人。代表作有詩集《預言》、《夜歌》、《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畫夢錄》。與卞之琳、李廣田合著《漢園集》,史稱“漢園三詩人。
活動三:課文配樂朗誦
活動四:學生齊讀、自讀、抽讀等多形式完成詩歌的背誦與默寫。
活動五:師生共同正音、識形,明義。
活動六:整體感知:學生自主學習,整理學習提綱。
1、 為什么說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2、詩中描述了什么樣的圖畫?(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3、從這些畫面中,你品味到了怎樣的秋天?
4、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
活動七:合作探究(同桌或前后兩桌互相探討學習)
設疑:
1、 詩歌中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滲透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2、 什么是意象?
3、 哪些詩句最具有抒情性?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釋疑:師生探討完成。
1、露珠、伐木聲、鐮刀、稻香、瓜果、冷霧、漁網、烏桕葉、蘆蓬、白霜、槳、漁船、草野、蟋蟀聲、溪水、笛、牧羊女
2、意象就是詩歌中滲透了詩人情感的物
3、此題只要能找出句子說出理由即可(發展學生的擴散性思維)
活動八:詩歌精讀
1、賞析下列句子(允許學生從多角度賞析)
(1)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
(2)秋天棲息在農家里
(3)秋天游戲在漁船上
(4)伐木聲正正飄出山谷
(5)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
(6)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活動九:總結性學習
這首詩歌寫了什么?(學生自主總結,教師抽查,作一點補充)
詩歌從哪些角度來繪秋的?
詩歌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從哪些詞語可以體現出來?
同學們能自我概括出一兩條詩歌藝術特色么?
活動十:拓展
同學們還學過哪些描寫秋天的名句?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秋瑾也在詩中言道:“秋風秋雨愁煞人”
活動十一:作業布置
1、 抄寫課文(生字處帶拼音)
2、 完成同步資料
3、 課外閱讀何其芳作品。
板書設計
秋天 何其芳
農家豐收圖 (棲息)
《秋天》 霜晨歸漁圖 (游戲)
少女思戀圖 (夢寐)
課后評價與反思
備注
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詩歌內容、明白秋天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秋天熱愛與贊美之情。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復習鞏固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走進秋天的原野,和秋天進行了一次零距離的親密接觸。這節課,我們來重溫一下那美好的時光,好嗎?
生:好。
(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詞)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生字,大家還記得它們嗎?
生:記得。
師:現在我想請一位同學來帶領大家復習一遍,誰愿意?老師這里有很多五角星,獎勵最棒的同學。
(指名帶讀)
師:剛才這位同學讀得怎么樣?
生:他把“蘋”ping讀成pin。
生:柱“子”要讀輕聲。
生:他聲音很洪亮。
師:同學們講得真對,現在你能帶我們大家好好地再讀一遍嗎?
(該生再次帶讀)
師:這一回讀得太棒了!來,老師獎勵你一顆五角星,好,讀得太棒了!
師:這些字的寫法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
生:“袍”字是“衣”字旁,不要寫成“礻”字旁。
生:“酒”字“酉”里面的一小橫不能丟了。
生:“柔”字上的“矛”的一撇不能丟了。
師:大家都看清了嗎?可千萬不能寫錯字,那樣字寶寶該傷心了。
二、精讀細品感悟詩情
師:大家認識了這些生字,現在就美美地讀讀課文,千萬別認錯了字寶寶噢!(自由讀課文)
(一)學習第1小節
師:誰愿意來讀第1小節?
(指名讀)
師:誰來說說他讀得怎么樣啊?
生:他把“更”讀成gèn。
生:他讀得很有感情。
師:我們一起來把這容易讀錯的后鼻音“gèng”讀一讀。
(齊讀)
師:那么秋天和別的季節比起來有什么不同?
(二)學習第2小節
師:秋風是秋天的使者,秋風來了,秋天也就來了,秋風到過哪些地方呢?大家自由讀一讀第2小節。
(生讀)
師:秋天到過哪些地方?
生:到過田野,在田野里打滾。
生:秋風到過小路,在小路上奔跑。
生:秋風到了花園里,抓了滿把桂花的香氣。
師:大家覺得秋風像什么呀?
生:像個調皮的小男孩。
師:我們一齊來讀一讀,看誰能把“調皮”的感覺讀出來。
師:那么,秋風還會到哪些地方?
(生自由答:校園、山坡、池塘、樹林……)
師:老師上節課留的作業——畫秋天,大家都畫了嗎?誰愿意來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請幾名學生上講臺展示自己的圖畫,并說出秋風所到之處的變化。
生:秋天到了果園里,蘋果笑紅了臉,石榴笑破了肚皮。
生:秋天來到樹林里,樹葉落了,楓葉紅了。
生:秋天來到田野里,稻子熟了,風一吹,像金色的海洋。
(三)學習3—5小節
師:同學們畫得好,說得更好,現在讓我們一起讀一讀3—5小節,看看課文中的秋色圖吧!
(生自由讀3—5小節)
師:秋風來到了哪里?
生:田野里。
師:田野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稻穗兒熟了。
生:向日葵成熟了。
生:野菊花開放了。
生:牛羊都長了肥膘。
師:這里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嗎?
生:什么叫羊腸小路,肥膘?
師:誰能幫助他解開這個謎團呢?
(生答疑,教師引導男生齊讀第4小節)
師:秋風又來到哪里?
生:果園里。
師:果園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生:蘋果穿上紅襖,變紅了。
生:葡萄穿上紫袍,變紫了。
師: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來表現果園的變化?
生:擬人。
師:大家覺得用這樣的方法好在哪里?
生:能讓我們覺得蘋果、葡萄很可愛。
師:誰能用這種方法來說說在秋天里還有哪些水果也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生:秋風為蘋果涂上胭脂。
生:柿子姑娘坐在樹杈上蕩秋千。
生:石榴被秋風逗樂了,笑破了肚皮。
(全體學生齊讀第5小節)
師:這次秋風又來到哪里?
生:山坡上。
師:山坡上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玉米熟了,高粱紅了。
師:玉米在夏天里會有什么煩惱呢?
生:蟲子咬。
生:口渴。
生:天氣熱。
師:“一曲酒歌在心靈釀造”是什么意思?
生:高粱可以用來釀酒,所以說一曲酒歌在心靈釀造。
k (四)學習第6小節
(出示第6小節,師范讀)
師:剛才同學們把秋風所到之處的變化說得真精彩。秋風吹到哪里,哪里就發生了變化,田野里、果園里、山坡上,莊稼很整齊,果樹顯得錯落有致,因此課文把秋風比做什么?
生:把秋風比做一把柔韌的梳子。
師:這些豐厚的禮物可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怎樣得來?以前有一首古詩是怎樣說的?
(生背誦《鋤禾》)
師:大家一定要珍惜糧食。
(師領讀這一小節)
(五)合作探究,回顧前文
師:學完了這幾個小節后,大家找到了“秋天的太陽更紅更嬌”、“秋天的空氣更甜更好”的原因了嗎?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生:蘋果紅了,高粱紅了,玉米舉著紅纓,映紅了秋天的太陽。
生:桂花、菊花開了,使秋天的空氣更香。
生:水果的甜味,成熟的莊稼的香氣使秋天的空氣更香甜。
(師貼圖片)
師:同學們,學到這里,你覺得秋天怎樣?你想對秋天說些什么?
生:秋天真美啊!
生:秋天真是個豐收的季節。
生:秋天真是個迷人的季節。
(師板書:迷人的景色、豐收景象)
(六)引導體悟升華情感
(指名讀第7小節,其余同學評議)
師:為什么要撿黃葉珍藏呢?誰來說一說。
生:她想留住秋天。
師:那么,你還可以說出用什么留住秋天?
生:畫一幅秋色圖。
生:寫一首贊美秋天的詩。
生:唱一首贊美秋天的歌。
師:大家說得真棒,我們一齊讀一讀這一小節吧。
(齊讀)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配樂朗誦,師生互動,分節。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師:這首詩寫出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豐收的景象,我們也來當當小詩人,把你心中的秋天用詩表達出來好不好?
(生寫詩,同桌互相朗讀、指名讀)
生:秋風吹過,
桔子說“來吧,秋!”
秋風吹過,
蘋果說:“來吧,秋!”
生:柿子伸著懶腰從夢 樹葉在風中蕩秋千。
(評議、表揚)
師:下課,我們一起走進田野、走進大自然,和秋風捉迷藏、和秋天擁抱,讓我們的心在秋風中飛揚,用“走進秋天”為題寫一段描寫秋天的話。搜集古人描寫秋天的詩。
附:板書設計
4.秋天
太陽更紅更嬌
空氣更甜更好 中醒來,
點亮黃燦燦的燈籠。
石榴和秋風捉迷藏,
笑破了鼓脹的肚皮。
生:秋天來了,
蘋果醉紅了臉,
迷人的景色豐收的景象
【教學反思】
本課文是一首詩歌,在教學中,我盡力將全新的教學理念融匯貫通,落實于課堂之中:
(一)將學生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無論是學習生字詞還是品讀課文。我都采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每一個環節之中。教師是引導者,是組織者,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整個學習的過程充滿著發現的快樂與自信。
(二)將多種學科融合。走出小課堂。垮入大自然
在本課的教學之前與之中,我讓學生走出課堂,到公園去、到田野去,去觀察秋天.描繪秋天,歌唱秋天,這樣,就將語文和自然、美術、音樂、手工、生物等各學科揉合在一起,整合成全新的語文大課堂,變單純文本的語文學習為綜合性課文學習。
(三)小組學習,合作探究。在共同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團隊精神
在本課教學中。我多次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出現的問題,在熱烈地探討之后成功地解決了問題。這樣,不僅能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提高學習效率,更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四)優化作業設計
作業不僅是字詞句的訓練,更是語文素養的一種培養方法,因此,作業一定要精心設計.本文的作業是我讓學生再次走進大自然。去尋找秋天;再搜集一下古人描寫秋天的詩文.比較古今寫秋的不同,感悟不同時代的語言文字所表現的秋天之美。最后仿照本文的形式寫詩寫文,表現秋天之美和自己對秋天的贊嘆之情。
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 篇13
在解讀這首兒童詩之前,我又重新去閱讀了孫景華老師的《小學四年級上冊閱讀教材的編寫特點及教學建議》,對一直在第一學段的我有了很大的幫助,我對第二學段的閱讀教學有了新的理解。
先讀讀《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的閱讀教學目標是:即除了朗讀、背誦、復述課文等常規學習目標外,主要安排了四個重點學習項目: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學會默讀,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
明天要上《秋天》這篇課文了,看到這篇課文,忽而想起了之前的二年級第三冊第一課《秋游》。同樣是開學的伊始,在秋天里,孩子們學習過的有關秋天的文章歷歷上了心頭。“秋風起了,天氣漸漸涼了,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到郊外游玩。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一群白兔,有時像幾只綿羊。農田里,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至今還能背出來這篇課文。從二年級直接跳過了三年級來到四年級,中間隔過了一年,忍不住去翻看第五冊,第六冊教材,看到了《北大荒的秋天》,而在我們第七冊又在開學伊始有了“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做此篇”的《但愿人長久》,有了“湖光秋月兩相和”,有了“峨眉山月半輪秋”,今天又遇到了《秋天》,蘇教版教材似乎是和我們一起成長的孩子,和我們同步在秋日里。
那調皮的調子讓我欣喜,好像回到了童年,一望無邊的稻田里,到處彌漫著豐收的馨香。在朦朧中似乎看到自己兒時的伙伴在稻田中玩耍。一陣陣風兒吹來,稻香撲鼻,如酒醇香。大人們在這金黃里,收獲著辛勞的喜悅,孩子們在這豐收里蹦著跳著,逮著螞蚱,受著大人的感染,我們同樂在一片金黃里。然而,這一切似乎是有著農村生活積淀的孩子才能有這樣的共鳴,然而面對我們這些甚至沒有看到過那一片金黃的孩子呢?我該如何讓孩子們跟我產生共鳴呢?沒有生活積淀,我想起了我們的知識積淀,相信,有了從《秋游》中得來的樂趣,有了從《北大荒的秋天》中得來的知識,有了《但愿人長久》和“湖光秋月”“峨眉山月半輪秋”的呼喚,孩子們會跟我來到這正在經歷著的秋天里感受這萬物枯榮,感受這沉甸甸的收獲的。
詩的語言讓孩子們喜愛,它不那么長,不那么拗口,也不那么難記,里面還有那么多的反復,那么接近他們的話語,那就讓這詩一般的語言去感染孩子吧,讓他們在這秋風秋光秋景中享受生活吧。
太陽,空氣,帶著孩子仔細觀察,認真感受,的確不同于往日。太陽不再那么的燥熱,更紅更嬌,嬌艷如同那成熟的蘋果,如同那孩子詩意的臉龐;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甜味,更加的清涼,昭示著秋天里的豐收,生活是那么的甜美。兩個“走在秋天”,帶著孩子們一下子從課堂中走向了美麗的大自然,孩子們的心追逐著那更紅更嬌的太陽,伴隨著那更甜更好的空氣來到了秋天里。
泰戈爾的《飛鳥集》開頭說:“天空部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秋風顯現了一下他的倩影后,一溜煙的跑了。它似乎也像跟孩子捉迷藏似的,又是打滾,又是奔跑,帶著孩子來到了田野,來到了那郊外田畔間的小路上。打滾,奔跑,多么富有孩子味道的詞語,完全是他們的世界,所以他們更容易有了共鳴不是。這可愛的秋風抓了一把桂子的香氣,把夏天的腳印輕輕的涂掉,“腳印”“涂掉”,好個調皮的秋小子,但是就是在這活潑的語言中,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季節的變換,時間的交替。金桂飄香的季節,我們呼吸著這更甜更好的空氣,在這更紅更艷的太陽的照耀下,我們去追逐秋天的腳步了。
順著秋風飛過的痕跡,我們看到了秋天里:那金黃的稻穗,低頭彎腰的向日葵,田間羊腸小路旁那朵淡淡然綻放的矢車菊,那肥壯的牛羊。我們聽到了蟬聲在這秋風乍起的夜里走向漸弱,我們聽見那快活地歡叫在田間小路上的牛羊。
蘋果,葡萄,玉米,高粱,這一個個擬人的寫法,孩子們更容易理解這秋天里的變化,嚷著冷了,要穿紅襖,披紫袍,一下子把那顏色的對比與季節天氣的變化寫活了。距離生活有些遙遠的玉米與高粱呢?舉著紅纓樂了,紅著臉笑了,又是表現顏色的變化。忘掉一個夏天的煩惱,一曲酒歌在心靈釀造,孩子們從中讀出的是歡樂,分享的是快樂。一個個形象生動的比喻,一個個優美動聽的句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構成了一首秋日的交響曲。
秋日,不僅昭示著豐收,昭示著喜悅,還昭示著蓬蓬勃勃,昭示著向上的精神。走在秋天,頭頂有明麗的陽光閃耀,讓我們忘掉那一層秋雨一層涼,讓我們在這秋日的陽光下茁壯的成長。讓我們撿起一片這秋日里的金黃的葉子,珍藏在我們的記憶里,讓這秋天里的微笑永遠伴隨著我們。
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能夠用流暢、自然的聲音準確的演唱歌曲《秋天到》,感受歌曲優美、舒展的情緒,用有感情的歌聲贊美秋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2.運用打擊樂和速度的變化感受歌曲獨特的意境。
3.嘗試用口風琴吹奏歌曲
教材分析:略
教學重點:用流暢、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抒發贊美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難點:歌曲中出現的四度、五、六度度跳躍音程51、62、53
教學準備:
教師:鋼琴錄音機錄音帶掛圖課件多媒體教學設備打擊樂(沙錘串鈴)
學生:音樂書、口風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階段目標:從節奏導入,感知歌曲節拍)
1.師生合作
師:請一位同學上來與老師合作,我走一下,就請學生用樂器敲一下,要隨著節奏的變化而變化。(培養學生觀察力)
生:手拿雙響筒等待與教師合作。
要求:教師走多快,學生就敲多快
師:請所有同學為老師伴奏。
生:伴奏。
2.用打擊樂為音樂伴奏
師:出示幻燈,請看這就是我們剛才敲擊的節奏,現在我們合著音樂來敲擊一下。(點擊)
生:聽音樂伴奏,眼睛看屏幕上的節奏譜。
二.學唱新歌(從器樂入手降低學習難度)
1.器樂練習
師:剛才大家做的不錯,現在請拿出口風琴,老師在黑板上有6條練習,請你找到其中1條與老師合奏。
生:選擇其中1條。
2.師生合奏
師:找6名同學到前面合奏。
生:1人彈奏2個小節。
師:全班學生一齊與教師合奏。
3.學習歌詞
師:這么好聽的歌曲,配上歌詞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起來聽這首歌詞。(點擊播放歌曲)
生:跟著音樂唱。
師:通過演唱歌曲,我們知道秋天是什么樣的季節呢?
生:忙碌的、豐收的季節。
師:我們除了知道這些,我們還從歌曲中得到了什么信息呢?
生:秋天的景色。
師:雖然歌曲這么短,但是我們得到的信息是那么豐富。讓我們滿懷贊美之情,把這些信息也傳達給在坐的老師們,我來伴奏。
生:聽伴奏唱歌曲。
師:糾正口型、咬字、吐字。
生:再演唱歌曲。
師:現在我們把腳步加快些,看看有那么變化?
生:快速唱。
師:你們感覺這急匆匆的腳步描寫的還是秋天嗎?
生:交流感受。
師:所以說秋天的腳步是非常穩健的,結實的,把這個形象要唱出來,就要把字咬住。
4.信息拓展
師:秋天的腳步是那樣穩健,給人們心里塌實的感受,小朋友們知道哪幾個月是秋天嗎?
生:知道交流信息
師:出示幻燈介紹秋天到八月:天轉涼、風變爽九月:魚蝦肥、瓜果香十月:楓葉紅、菊花黃
三.作品賞析(階段目標:聆聽鋼琴獨奏《秋日囈語》,用律動配合音樂)
1.介紹作品
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描寫秋天的器樂作品,這首深情如夢般的《秋日囈語》,通過法國著名通俗鋼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雙手,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和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優美的旋律,悠揚的琴聲,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秋的世界。整首樂曲旋律如波浪般起伏蕩漾,節奏疏密變換、錯落有致。人們仿佛置身于秋日午后的微風中。
師:聽后出示幻燈并提問:作品用什么樂器演奏的?作品叫什么名字,演奏作品的鋼琴家是誰?哪國人?
生:鋼琴、秋日的私語、理查德克萊德曼、法國人
師:這首鋼琴作品想讓我們認識到秋天什么呢?
生:景色美麗
師:順應四季的變化大自然,向人們敞開胸懷,充滿激情的擁抱大家(再次播放歌曲錄音)
2.律動表現
四.小結下課布置作業,背熟歌詞
教學設計思路:
1.從音樂實踐活動入手,導入歌曲。
2.難點突破在歌曲學習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感受歌曲意境,學會聆聽作品是關鍵。
3.關注學生課上學習狀態,運用積極的評價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4.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使學生能自信的演唱歌曲。
5.課后完成教學反思。
課后反思:
這節課的設計與第一個設計不同之處在于:教師一上來就從音樂活動入手,先讓學生用打擊樂為歌曲《要媽媽露笑臉》伴奏,之后,我們進行師生合作練習。學生走,教師用打擊樂與他配合,然后是教師按照歌曲節奏走,全體學生觀察并進行伴奏。這樣實際在培養學生細心的觀察力和聽力。活動中伴隨成功感在里面。然后我們聽音樂伴奏,這樣逐漸使學生熟悉歌曲《秋天到》的節奏。學生出現的問題就是聆聽第二樂句第一個小節時,總是聽不準,總把節奏打成,而歌曲的節奏是-,從中我發現有的孩子上課時觀察的不細心。這樣聽音樂伴奏時就一定要出錯,于是教師指導學生聆聽這些細節的方面。另外在感知音樂形象時,我們運用了對比的方法,學生馬上就聯想到用快速唱不象春天的腳步走來,向是春天或夏天的腳步,這樣對比之后,學生對歌曲形象的理解就更加深入。
不足的是,音樂形象的對比還不透徹,設計了,但是做的不明確,這是我在今后教學中要設法避免的。
小學四年級《秋天》上冊語文原文及教案 篇15
一、教學目的:
1. 能有感情地朗讀進而背誦全詩。
2. 品味詩意,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愿望和熱情。
3. 能以“秋天”為題,學寫一首小詩。
二、教學重點:
(教學目的1)
三、教學難點:
(教學目的2)
四、教學設想:
以多媒體畫面切入,充分調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激發他們自己感悟詩意。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引秋:
導入新課,激發興趣(由秋天的景色或秋天的詩引入)。
(二)誦秋:
1. 請一個學生朗讀全詩,其他同學聽字音是否準確;
2. 生評;
3. 師讀生聽(聽節奏、聽感情)(出示多媒體配樂畫面);
4. 生評,師隨機點撥;
5. 全班飽含感情地齊讀;
6. 向同桌大聲朗讀自己喜歡的詩句;
7. 向全班同學朗讀自己所知道的描寫秋景的詩文。
(三)品秋:
1. 以4人為一組,探究全詩。可以研究老師揭示的問題,也可互問互答(出示問題);
2. 匯報探究結果;
3. 仔細聆聽詩人的深情絮語,看看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了哪些畫面(由學生朗讀);
4. 請同學們說出自己頭腦中浮現的畫面。
(四)寫秋:
1. 請同學們根據自己對秋天的認識,也以“秋天”為題寫一首詩,或者畫一幅畫(出示音樂);
2. 請同學們讀出自己的詩或展示自己的畫;
3. 請同學們伴著音樂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樂畫面、生齊背誦)。
附:
這篇教案經過執教者的實踐,在全區召開的七年級語文課改培訓會上面對二百多位初中語文教師上了一堂成功的觀摩課,獲得與會者的一致好評。它較好地體現了語文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1. 詩歌教學突出了有感情地反復朗讀直至背誦的特色,讓學生初步完成了對詩歌美的欣賞。
2. 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能動性,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新方式。學生在學習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討直至最后能獨立品詩、寫詩或作畫。
3. 較好地把握了詩文的內涵,突出了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通過讀詩感悟生活,通過聯系生活更好地品味詩意,領悟意境,較好地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