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 教案(精選12篇)
《故宮博物院》 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磬、攢、鰲頭、琉璃、藻井、蟠龍、中軸線、金鑾殿”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和詞義。
2.了解祖國傳統的建筑藝術,了解故宮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偉大成就。
3.了解方位詞在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標
1.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習按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2.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寫說明文。
德育目標
故宮博物院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偉大創造力的集中體現。學習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進一步發揚民族的創造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教學難點
揣摩語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繪多姿多彩的龍的用意。
●教學方法
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閱讀,提醒學生注意方位詞的運用。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理清課文說明順序當不成問題。
圖示法。刪繁就簡,一張醒目的方位示意圖便濃縮了全文的說明內容。
延伸拓展法。標新立異,轉換立足點口頭介紹故宮,內化課文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故宮掛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劃分結構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重點研討太和殿相關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體會文章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說話訓練,采用與本文不同的順序口頭介紹故宮,訓練學生按一定順序介紹建筑物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多媒體顯示“故宮”全景錄像
故宮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和獨特的民族風格,是中國數千年宮殿建筑藝術的總結性杰作,讓我們隨著作者去參觀故宮,去感受故宮的宏大壯麗和精美絕倫吧!
設計(二)
故宮,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今天,讓我們順著作者的指引去參觀故宮博物院,去見識它那宏大壯麗的規模與層次井然的布局。
二、檢查預習,組織學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宮”為話題進行交流,營造學習氛圍
1.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故宮的圖片和資料。圖片交由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給全體同學,資料由各位同學朗讀或用自己的話介紹。學生提供的資料可能包括故宮的修建經過、規模、作用、地位和與故宮有關的重大史實,介紹這些資料,有助于學生熟悉說明對象,為理解課文作準備。
2.請游覽過故宮的同學談談見聞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攝的照片,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教師提示需要掌握的詞語(多媒體顯示):
(3)玲瓏:精巧細致。
湛藍:深藍。
布局:全面安排。
肅穆:嚴肅而恭敬。
幽雅:幽靜而雅致。
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和諧動聽。
井然有序:形容整齊的樣子。
造句略。
2.學生大聲讀課文兩遍,給每個自然段加上序號,注意方位詞語的運用。
3.教師要求學生畫出參觀故宮的路線圖,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4.選三位同學口述參觀故宮的路線,其余同學補充。
明確:tian安門 端門 午門 漢白玉石橋 太和門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廣場 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御花園 順貞門 神武門
四、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明確空間順序。
(1)師生一同回顧關于說明文的說明順序的知識。
多媒體顯示: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說明的時間順序和記敘的時間順序相似。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宜采用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寫建筑物的結構,離開空間順序難以讓讀者看明白。
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現。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便于體現事理的內部聯系。
(2)提問: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明確:本文是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按照游覽參觀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次介紹的。
(3)學生默讀課文,按文章的說明順序填寫下面的故宮示意圖。
教師總結:本文在安排說明順序時著眼于縱貫紫禁城的中軸線,由南到北,逐次介紹建筑物。作者沿著參觀路線,以tian安門為起點,穿端門,進午門,過漢白玉石橋,來到前三殿。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華殿、武英殿合稱為“前朝”。然后繼續向北,簡單介紹了位于中軸線上的“內廷”建筑: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以及御花園。最后出順貞門到神武門而離開故宮,這樣寫井然有序,條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理解課文總說、分說相結合的特點。
學生思考,明確:第1、2段是總說,概括介紹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中間(3~15)是分說。根據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廣場為界把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分別加以說明。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紹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內廷主要介紹“后三宮”,分乾清宮(12)、交泰殿、坤寧宮(13),接著總結介紹后三宮的彩畫圖案(14)和御花園(15)。最后一段對故宮作總的概括,再次強調其藝術特點。借登臨景山俯瞰故宮全景,對上文的具體分說作綜合總括,再次突出這個建筑群布局的和諧統一,使讀者獲得明確、完整的印象。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五、重點分析課文5~8段,體會課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多媒體顯示太和殿內景。
1.學生齊讀5~8段。
2.學生精讀5~8段,思考:
(1)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2)作者為什么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3)揣摩文中寫“龍”的句子,探究作者這樣寫的原因。
同桌之間交流,選六位同學回答。
明確:(1)對太和殿,先寫使三大殿成為統一整體的臺基——臺基修建得很高(三層臺基高七米),并且設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個圓雕龍頭),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寫太和殿外觀氣勢雄偉(是故宮最大的殿堂),色彩壯麗(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的斗拱、額枋、梁柱,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內部裝飾的莊嚴富麗(金鑾寶座、雕龍屏、金柱、藻井、額枋等上面都裝飾著多姿多態的龍);最后從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說明它在設計方面的象征意義——過去封建皇帝憑借雄偉的建筑顯示威嚴。使用的說明順序是由外到內、總說和分說相結合。
(2)因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為介紹的重點。
(3)文中寫龍的句子有:“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寫龍,大概是基于這樣的考慮:一是說明對象的特征決定的,故宮曾是封建統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為封建統治者服務的;二是龍有象征意義,歷朝歷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為受命于天的“真龍天子”,把龍作為自己的化身,龍是皇權的象征。
教師總結:說明文在以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要抓住重點,詳略分明,這樣才能突出說明事物的特征。同學們在今后的寫作實踐中,要學習作者這種重點突出,有詳有略的寫作特色。平均使用筆力,只能分散讀者的注意力。
六、說話訓練
要求學生采用與本文不同的順序口頭介紹故宮。
多媒體顯示故宮博物院全景圖。
教師提示:可以試著以神武門為出發點,沿中軸線前行到午門,介紹沿途的建筑;可以以三大殿為中心分別介紹三大殿前后的建筑;可以以保和殿北面的長方形小廣場為中心分別介紹廣場以南的建筑——前朝和廣場以北乾清門以內的建筑——內廷;可以按不同的功用將故宮里的建筑分成幾組逐次介紹。
選四位同學口頭介紹,其余同學評價。
七、課堂小結
故宮博物院是一個龐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紹的東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間房屋,九十多萬件藏品,九百多萬件檔案材料),如果全部說明,難免太多太雜,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軸線,采用空間說明順序,運用總——分——總的寫法,突出重點,詳略分明,使讀者對路線、方位、各組建筑物的特點與聯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條理十分清楚。說明對象“故宮博物院”給我們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八、布置作業
閱讀下面這段話,指出其說明順序,并畫出說明這種順序的有關詞語。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標志是一座三間三樓的石牌坊。在明間的檐下,懸掛著孫中山先生手書“博愛”橫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門的緩長坡道,汽車可循此直達陵門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傾斜臺地,東、西兩側各建面闊三間的硬山卷棚小屋一片,為過去守陵衛士的駐所。正面建陵門,高十五米,寬二十四米,深八米,藍玻璃單檐歇山頂。屋身用花崗石砌成無梁殿式樣,正中拱門楣上鐫刻著中山先生手書“天下為公”幾個金光大字。
(提示:采用空間順序介紹陵墓,由南向北,依次介紹了石牌坊、墓道、卷棚小屋、陵門)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一、寫作活動設計
1.按照空間順序向別人介紹你們的學校,要求重點突出,總說分說結合。
2.選擇你所在的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標志性建筑物,向別人介紹。
3.從你家到學校有幾條路,最近的路該如何走?請向同學們介紹,歡迎他們到你家做客。
4.投影顯示頤和園游覽示意圖:
佛香閣是園內的建筑中心,登上佛香閣,放眼遠望,你會看到哪些景物,請按照空間順序作一簡明的介紹。
二、收集故宮相關的圖片、資料,力求全面詳細地了解故宮,以“故宮”為話題,組織一次讀書交流會。(圖書館、網絡皆可,可以借助多種渠道搜集)
三、開放性探究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在tian安門右前方,巍然聳立著一座雄偉壯麗的大廈,這就是人民大會堂。全國各族人民的代表在這里共商國策。
莊嚴的人民大會堂,是首都最宏偉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積達171800平方米,體積有1596900立方米。一條黃綠相間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會堂的輪廓從蔚藍的天空中勾畫出來。那壯麗的柱廊,淡雅的色調,以及四周層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組成了一幅莊嚴絢麗的畫圖。
我們在建筑師的陪同下,從tian安門廣場往西走,參觀人民大會堂。老遠就看見鑲嵌在正門頂上的國徽的閃閃金光。踏上一層樓高的花崗石大臺階,迎面是12根淺灰色的大理石柱。門柱有25米高,柱身要4個人才能合抱過來。柱距采用我國柱廊的傳統樣式,明間寬,緊鄰的兩個次間較窄,再往兩旁,各4個次間又較窄。這樣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師們吸收了中外古今門柱造型的優點創造出來的。
邁進金黃色大銅門,穿過寬闊的風門廳和衣帽亭,就到了大會堂建筑的樞紐部分——中央大廳。建筑師站在這里,指著四周向我們介紹了整個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萬人大禮堂;往北通宴會廳;向南穿過長長的廊道,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大樓。整個建筑就是由這三部分組成的。
1.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哪些內容。
2.第二段畫線句子的表達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哪些詞語表明了空間方位的轉移?
4.文章介紹了萬人大禮堂,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采用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參考答案:
1.交待了大會堂的位置、氣勢以及在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描寫,突出了大會堂雄偉莊嚴、氣勢宏大的特點。
3.邁進、穿過、到
4.列數字 空間順序
●備課資料
一、課文補遺
1.故宮簡介
紫禁城是中國明(1368~1644)、清(1644~1911)兩朝皇宮。1925年成立故宮博物院,俗稱故宮。
故宮始建于明永樂15年(1417),3年后建成,1421年明代正式從南京遷都北京。至今故宮有近600年歷史。
故宮坐落于北京城南北中軸線,它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8公里,皇家禁苑部分約占1/3。整個建筑以中軸線為中心展開,tian安門為其序幕,外朝三大殿形成高潮,景山為其終曲。整體建筑主從分明,跌宕起伏,前呼后應,左右對稱,由此形成了宮廷區乃至整個北京城的宏偉氣魄和井然秩序。僅在宮廷區范圍內,共有殿堂館舍號稱9999間半(現存8000余間),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占地72萬平方米。為了建造這座巨大的“城中之城”,明王朝傾全國人力物力,征調能工巧匠10萬余名,民夫逾百萬,所用建筑材料采自全國各地,真可謂“量中華之物力,給人間之仙闕”,堪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筑之最。
故宮平面為長方形,其四周由高10米、長約3.4公里的宮廷圍括,墻四隅各設造型別致的角樓一座。宮墻四面分別建有宮門,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墻外環繞護城河,河寬52米,長3.8公里,河水清幽,終年不斷。
故宮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其布局分外朝、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主體,左右銜連文華、武英兩殿。三大殿以北為內廷,內廷又分中、東、西三路,中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其后是御花園;中路兩側為東、西六宮。東六宮向南是奉先殿、齋宮、南三所,西六宮向南為養心殿。內廷的外圍東有寧壽全宮,西有慈寧、壽安儲宮。這種布局,充分體現了古禮所謂“前朝后寢”的格局。前朝為“大內正衙”,后寢即所謂“三宮六院”。
如此恢宏浩繁的建筑群,所以未給人雜亂紛繁、局促擁塞之感,主要因為突出了一條極為明顯的中軸線和重點突出、簡繁得體的建筑手法。建筑群以太和殿為重中之重,它巍然坐落于前朝的中心位置。這里是皇家政治活動的中心,皇帝繼位、大婚、朝會、殿試及命將出征均在此舉行,所以它的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充分體現了皇權第一的思想。同在中軸線上的內廷主體建筑如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雖然也是帝、后經常活動和處理政務的主要場所,在一定程度上實用性甚至超過外朝三大殿,但它們畢竟不是重大活動的中心,所以它們的建筑規模、體量和豪華程度明顯遜于太和殿,表現出嚴格的“內外有別”。再以各殿飛檐的垂脊獸為例,太和殿設置10尊,乾清宮設置9尊,交泰殿設置7尊;而中軸線兩側的東西六宮各主要大殿僅設置5尊。由此不難看出,紫禁城內人與人之間復雜的等級關系,即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在這里被明白無誤的建筑形式完整地體現出來了。等級是權力的象征,也是皇權賴以維系的基礎,這其中政治與禮制的內涵,被我們聰明的古代匠人以簡潔明快的物質架構昭示于世人。
故宮以其完美的古代建筑藝術,豐富的文化藝術藏品和厚重的人文精神內涵,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征。
2.故宮主要建筑物簡介
前朝
是故宮建筑物的重中之重。對旅游者來說,大體包括從tian安門至保和殿一組完整的建筑群,即故宮中軸線建筑的前半部;嚴格意義上的前朝,應從太和門算起,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二殿為兩翼。前朝是宮廷舉行典禮、朝賀、筵宴的地方,故建筑物以高大、宏闊、豪華為特征,以表現皇家宮殿的至尊至貴以及皇權統治的絕對權威。
太和殿
殿內陳設如當年帝、后臨朝狀。6根蟠龍金漆柱中央為高約2米的地平臺,上設明代金漆雕龍寶座,座后為髹金屏風。殿內金碧輝煌,莊嚴華貴。明清兩代曾有24個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詔書”,接受群臣朝賀。
內廷
泛指乾清門以北,延至東西六宮。主要建筑物為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它們是內廷最高等級的建筑群,也是帝、后頻繁活動的中心,許多軍國大事在這里決斷,許多驚世駭俗的事件在這里發生,至今仍有許多文物保存在宮中,見物思古,能給人以無限的幽思與聯想。
乾清宮
建于1420年。宮為重檐廡殿頂,高24米,面闊9間,深5間,飾以瀝粉點金、雙龍和璽彩畫,是內廷等級最高的建筑。明清兩代皇帝以此為寢宮,并在此處理朝政,皇帝駕崩,停靈柩于殿內。
《故宮博物院》 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故宮的建筑及功用特點。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3、學習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能說說有關下列圖片的故事嗎?
二、故宮博物院簡介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為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這些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并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建筑學家們認為故宮的設計與建筑,實在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可以說是上罕見的。它標志著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三、作者簡介
黃傳惕,湖南省平江縣人,1943年生。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祖國各地》《歷史故事》節目的編輯。他是當代的作家。
四、預習生字詞
金鑾殿蟠龍鎏金琉璃藻井鰲頭
上諭傀儡中軸線修繕擊磬詔書
橫貫:(山脈、河流、道路等)橫著通過去。
繚繞:回環纏繞。
錯綜:縱橫交叉。
和諧:配合得適當和勻稱。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襯托。
五、初讀課文搶答下列問題
1、故宮博物院座落在哪里?
2、“三大殿”具體指哪三座大殿?
3、皇帝在哪座大殿舉行登基大典?
4、雍正后,封建學子的最高級考試在哪座大殿進行?
5、“后三宮”具體指哪三宮?
6、文中說故宮建筑有哪些特點?
六、研讀課文
1、假如你要由天安門到神武門,要走哪些門,哪些大殿?請同學們根據文章內容,完成課后習題一。
①填寫故宮示意圖。
②本文作者是按什么方向介紹故宮的?
③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七、精讀課文
1、這么多的建筑,作者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重點介紹的是哪一處?
2、在介紹太和殿時,按什么順序介紹的?立足點是什么?立足點的選擇根據方位詞來確定,在書上圈點出方位詞。
3、太和殿為什么要設在中軸線上?其內景的主要特點是什么?為什么?
八、學有所得
1、介紹說明事物時怎樣才能做到重點突出?
2、學習本文后在寫作說明文上有什么啟示?
《故宮博物院》 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運用尋讀法、面試閱讀法、跳讀法等閱讀方法有目的地閱讀。
2.學習按“明確閱讀任務、快速閱讀全文、鎖定相關材料、仔細閱讀局部、篩選相關信息、完成閱讀任務”的六步驟完成本課閱讀任務一。
3.遷移有目的地閱讀六步法,自主完成任務二。
教學過程:
一、出示游覽路線圖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暑假里,國慶節,很多同學都出門旅游了,飽覽了祖國的壯麗山河,老師在暑假里去了一趟貴州,這是我游覽的路線圖。我從成都東站坐高鐵到達貴陽市,當天游覽了市區的甲秀樓和黔靈公園。第二天驅車往東北方向,游覽佛教名山梵凈山。第三天往東南方向,去感受了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鎮遠古城,然后向南參觀了千戶苗寨,這是中國的苗族聚居地,品嘗了那里的長桌宴。然后西南到達有地球綠寶石之稱的荔波大小七孔,最后一站游覽黃果樹瀑布,回到貴陽市。在這張簡易的路線圖上有景點、線路和方向,我還標注了起點。我了解到國慶節很多同學沒能出遠門,今天我們就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大家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去北京參觀故宮,大家齊讀課題。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走,我們出發了!
二、學習用“六步法”完成任務一
1.播放故宮視頻,欣賞了這氣勢恢宏的皇家宮殿,相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走進去一睹它的美,但參觀前我們需要設計好路線圖,這樣才能玩得更有意義。請大家讀第一個任務。
2.為完成這個任務,給大家一些提示,出示自讀提示一,再送給大家一把金鑰匙,生讀。
3.誰來分享這四則材料所講述的內容,生匯報。那哪幾則材料是我們畫路線圖所需要的呢?生答,師板書(一景點三出入四平面圖)
4.為了畫出路線圖,我們鎖定了一三四則材料。請大家讀自讀提示二,給大家一個建議,可將材料一和材料四結合起來閱讀,每讀完一段,就圈出景點,然后在材料四中找到相應的景點,這樣故宮的整個布局就裝進你的腦袋里了。學生五分鐘后匯報自己提取的信息。
5.提取這些信息后,大家可以畫路線圖了,路線圖上應該畫出什么呢?(板書:景點線路方向)出示ppt,現在用兩分鐘時間畫出路線圖。誰先來給大家介紹你設計的路線圖,最先嘗試的同學離成功最近哦!(通過你的介紹,我非常明確我的游覽路線了,謝謝你!還有沒有不一樣的路線?)
6.我們完成了第一個閱讀任務,回顧一下我們的步驟和方法。第一老師先讓大家明確了閱讀任務,然后迅速瀏覽全文,鎖定了一三四則材料,再仔細閱讀局部,最后畫出了路線圖。又用到了哪些方法呢?
三、練習用“六步法”完成任務二(遷移)
接下來我們就按照這樣的步驟和方法完成第二個任務,時間8分鐘,開始。每人先獨立完成再分小組交流最后全班匯報。
四、總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生談)
2.老師小結:采用恰當的閱讀方法再按照這樣的步驟來完成閱讀任務,這是我們要掌握的閱讀策略,也是本單元我們要掌握的語文要素。
故宮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從不同角度去欣賞它都能體會到不一樣的美,我們下節課再來感受它的美。下課!
板書設計:
故宮博物院
閱讀步驟:閱讀方法:
1.明確閱讀任務尋讀法
2.快速閱讀全文面式閱讀法
3.鎖定相關材料跳讀法
4.仔細閱讀局部提取關鍵信息
5.篩選相關信息……
6.完成閱讀任務
教學反思:
學生對于本節課的閱讀步驟和根據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方法肯定是還沒有完全掌握的,需要在學習這個單元的其他幾篇課文中再不斷地運用。之前在磨了課后才發現其實應該選這個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然后把這個有目的的閱讀步驟和方法教給學生,然后再借助后面幾篇課文來反復運用,這樣就能達到融會貫通,按照教材編排來說,這篇課文是自讀課文,應該用來練習的。
這篇課文是出自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個單元是閱讀策略單元,是要引導學生學習并掌握基本的閱讀策略,形成運用閱讀策略的意識。這是部編版教材第四次以閱讀策略為主線組織的單元內容。第一次是三年級上冊,教學生會猜測,第二次是四年級上冊會提問,第三次是五年級上冊教提高閱讀的速度的方法。這種特殊的閱讀策略單元是以前北師大版沒有的,在教這樣的單元時我思考了三個問題:1.為什么安排這幾個閱讀策略單元?2.這幾個單元與其他單元是什么關系?3.其他單元不教閱讀策略嗎?思考了這些后,我明白了這個單元重在通過課文教方法,所以教學方法上不同于其它單元,不能按照常規課文那樣解決字詞,理解課文內容那樣的流程來上。
這個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根據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故宮博物院》是一組非連續性文本,課上我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運用尋讀法、面式閱讀法、跳讀法等閱讀方法有目的地閱讀。學習按“明確閱讀任務、快速閱讀全文、鎖定相關材料、仔細閱讀局部、篩選相關信息、完成閱讀任務”的六步驟完成本課閱讀任務一。遷移有目的地閱讀六步法,自主完成任務二。遵循從認知到實踐再到遷移的規律。
這個單元的教學強調不讓學生提前預習,就是為了讓他們在課堂上習得方法,然后實踐遷移。路線圖聽起來簡單,但我們在磨課的過程中發現在沒有預習的情況下,學生拿到四則材料非常陌生,對于畫路線圖無從下手,要么照搬材料四的平面圖,這樣其實就違背了通過課文來教學生有目的地閱讀這一初衷。下次遇到沒有圖的材料就會束手無策。所以我采用出示貴州旅游路線圖的方式導入,讓學生明確簡易的路線圖是怎樣的,再進入課文。
本單元的教學與其它單元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課文需要反復、多次地閱讀。為了體會不同的閱讀目的下閱讀材料選擇的不同、閱讀方法選擇的不同,課文的學習就不能一次完成。學生每帶著一個目的閱讀,都需要再回到課文中,選擇各自對應的內容,運用恰當的方法,完成相應的任務。所以這堂課有兩個閱讀任務,每次方法會不同,而且完成第一個任務出現了兩次自讀提示,都屬于帶著不同的要求在讀。
《故宮博物院》 教案 篇4
認知目標:
了解故宮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技能目標:
學習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事物的方法;學習本文選擇組織材料上突出重點、有詳有略的特點與層次安排的方法。
情感目標:
通過對故宮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認識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教學難點:
說明文空間順序立足點的確立以及具體空間順序的方位詞的把握
教學方法:
啟發式、討論式
教學媒體:
投影儀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多媒體顯示“故宮”全景圖
同學們,知道這是中國哪個旅游景點嗎?
對了,這是故宮,明清二十四位皇帝居住的地方。它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聽到這里,同學們是不是很想到故宮一游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故宮,去深入了解故宮的獨特魅力。(板書課題、作者)
投影學習目標:
了解故宮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學習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事物和總分結合的方法。
學習課文選擇組織材料上突出重點、有詳有略的特點與層次安排的方法。
三、本文原來是一篇廣播稿,曾經配上音樂,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后來在《地理知識》雜志刊載,選入教材時作了部分刪改,可以看作一篇解說詞,屬于說明文。
現在請班上普通話標準,聲音洪亮的一位同學來當播音員為大家播讀這篇課文,其他同學合上書本邊聽播音員讀課文邊看屏幕上投影圖片。(播音員讀到課文的景點時教師投出相應景點的圖片)
四、學生默讀課文,按課文的說明故宮布局圖
同桌之間討論、交流之后,教師用多媒體顯示故宮布局圖
五、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明確:空間順序。
1、師生一同回顧關于說明文的說明順序的知識。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按時間變化介紹說明事物的是時間順序;按空間的位置關系來說明事物的稱之為空間順序;按推理來體現事物內部聯系的是邏輯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宜采用時間順序。說明一座或很多建筑物時,離開空間順序難以讓讀者看明白。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便于體現事理的內部聯系。
2、提問: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明確:本文是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按照游覽參觀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次介紹的。作者沿著參觀路線,以天安門為起點,穿端門,進午門,過漢白玉石橋,來到前三殿。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華殿、武英殿合稱為“前朝”。然后繼續向北,簡單介紹了位于中軸線上的“內廷”建筑: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以及御花園。最后出順貞門到神武門而離開故宮,這樣寫井然有序,條理分明。
六、重點分析課文5~8段,體會課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老師提問:作者重點介紹了故宮的哪個宮殿?
學生回答:太和殿。
老師提問:課文哪些段落是介紹太和殿的?
學生回答:5、6、7、8段。
閱讀太和殿部分,探究下列問題:
1、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太和殿的?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2、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詳細介紹?
3、太和殿的主要的裝飾物是什么?為什么以它作主要的裝飾物?
明確:
(一)、學生閱讀太和殿部分,探究: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太和殿的?說明順序怎樣?
教師步步引導:
1、第5自然段是介紹了太和殿的什么呢?
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說明了太和殿的高、面積、屋頂、殿檐、額枋、梁柱、圓柱、窗、門、臺基。
引導學生掌握具體的說明順序。
明確:從上到下。
提問:這些是介紹太和殿的什么呢?
明確:外觀。
引導學生找出介紹太和殿外觀的立足點。
明確:太和殿前的臺基上。
歸納:閱讀按空間順序寫的文章,要求:1)具體介紹了哪些事物;2)具體的說明順序怎樣;3)介紹了哪一方面的內容;4)立足點在哪里。
學生仿照第五段的分析,自學第六段。
學生齊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小組討論,通過提問完成:1)事物;2)具體順序(要求在書上圈上方位詞)3)內容;4)立足點
明確:方臺、寶座、龍屏、柱、蟠龍;是按空間順序說明的,先以朱漆方臺為立足點,由上向后再向兩旁介紹下部布局,然后沿大柱導上,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龍為中心點向周圍展開,介紹上部裝飾;介紹的是內景;立足點是大殿正中的朱漆方臺。
介紹那么多的事物,哪個介紹得最詳細?
明確:龍。
為什么對龍的描述有10次之多?
明確:龍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龍天子”,也是皇權的象征,突出龍,也是突出皇權的威嚴。
第七自然段,介紹了太和殿的什么?
明確:位置。
提問:太和殿的位置在哪里?
明確:紫禁城的中軸線上。
提問:強調太和殿建筑在中軸線上,用意是什么?
明確:為了突出皇權。
提問:第八自然段,介紹了太和殿的什么?
明確:作用。
提問:太和殿有什么用呢?
明確:太和殿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
小結:可見,作者寫故宮博物院著重寫了太和殿,從文章的剪裁角度來看,屬于詳寫。
板書(投影片出示):
太 和 殿
第5段(外觀) 高 屋頂 上 圓柱 外
面積 殿檐 窗
額枋 門
梁柱 下 臺基
第6 段(內景)(正中)方臺
(上面)寶座
(背后)龍屏
(兩旁)柱
(頂中)蟠龍 內
第7 段(位置)中軸線
第8 段(用途)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
這部分采用了從外向內的說明順序,從殿外寫到殿內;寫殿內設置又按照方位順序寫:正中、上面、背后、兩旁、殿頂、中央、周圍等。
(二)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詳細介紹?
明確:因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為介紹的重點。
(三)、教師總結:說明文在以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要抓住重點,詳略分明,這樣才能突出說明事物的特征。同學們在今后的寫作實踐中,要學習作者這種重點突出,有詳有略的寫作特色。平均使用筆力,只能分散讀者的注意力。
七、學生談談學了這一課有什么收獲。
八、布置小練習: 以《我們的校園》為題寫一篇說明文,要求按空間順序寫,400字左右。
提示:
1、空間順序怎樣安排應考慮清楚;
2、重點介紹哪座建筑要心中有數。
《故宮博物院》 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物的作用;
二、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反映封建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三、學習方位詞。
教學重點:
介紹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筑的特點而定。
教學難點 :掌握詳略得當。
教學關鍵:同難點
教學方法:
運用已經學過的關于說明文的知識和本文的預習提示,理清本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可結合讓學生填寫示意圖方式進行。
教學時數:一節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金鑾殿 蟠龍 鎏金
玉璽 紀嬪 湛藍
上諭 傀儡 翊坤宮
修繕 擊罄 詔書
2.解釋劃線的字:
舉世聞名(全) 溥天之下(同普)
率土之濱(沿著) 殘破不堪(忍著、能支持)
禍國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閱讀學習重點和自讀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
二、速讀,理清結構層次:
提問:故宮的整體布局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的建筑有哪些?
學生根據課文第十一段的內容和所填示意圖做口述。
分析課文結構層次及各部分的說明中心:
歸納:
第一部分(1):概括說明故宮稱屬、歷史及現狀。
第二部分(221):介紹故宮的歷史、現狀、規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紹故宮的文物價值和興衰歷史。
三、導讀、討論重點問題:
1.全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故宮博物院)
2.課文重點介紹的對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內廷養心殿)
3.研讀58段重點介紹太和殿的部分。
討論:
(1)各段說明的重點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點來介紹的?劃出表現這些特點的詞語。
(3)這部分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4.研讀1718段,重點介紹養心殿的部分,討論:
(1)這兩段重點介紹了什么內容?
(2)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3)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這兩段重點介紹了養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的中心。是按時間順序進行說明的,采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
四、總結:
1.在眾多的宮殿中,作者為什么要選擇太和殿和養心殿作為重點來介紹?
從全文看,重點說明前朝和內廷;就局部而言,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
2.在介紹建筑群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在介紹建筑群時,分清主次,采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重點于詳略的安排,卻要根據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4、11段分別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分寫。11段在全文中起著分界、過渡的作用。
4.明確本文采用的說明順序:
本文是按照先總后分再總的順序寫的。分說以方位為序,由南到北,從外入內寫去。這樣,有利于說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條有理,結構嚴謹,給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布置作業 :
課后練習四、五。
故宮博物院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物的作用;
二、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反映封建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三、學習方位詞。
教學重點:
介紹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筑的特點而定。
教學難點 :掌握詳略得當。
教學關鍵:同難點
教學方法:
運用已經學過的關于說明文的知識和本文的預習提示,理清本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可結合讓學生填寫示意圖方式進行。
教學時數:一節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金鑾殿 蟠龍 鎏金
玉璽 紀嬪 湛藍
上諭 傀儡 翊坤宮
修繕 擊罄 詔書
2.解釋劃線的字:
舉世聞名(全) 溥天之下(同普)
率土之濱(沿著) 殘破不堪(忍著、能支持)
禍國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閱讀學習重點和自讀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
二、速讀,理清結構層次:
提問:故宮的整體布局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的建筑有哪些?
學生根據課文第十一段的內容和所填示意圖做口述。
分析課文結構層次及各部分的說明中心:
歸納:
第一部分(1):概括說明故宮稱屬、歷史及現狀。
第二部分(221):介紹故宮的歷史、現狀、規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紹故宮的文物價值和興衰歷史。
三、導讀、討論重點問題:
1.全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故宮博物院)
2.課文重點介紹的對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內廷養心殿)
3.研讀58段重點介紹太和殿的部分。
討論:
(1)各段說明的重點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點來介紹的?劃出表現這些特點的詞語。
(3)這部分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4.研讀1718段,重點介紹養心殿的部分,討論:
(1)這兩段重點介紹了什么內容?
(2)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3)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這兩段重點介紹了養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的中心。是按時間順序進行說明的,采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
四、總結:
1.在眾多的宮殿中,作者為什么要選擇太和殿和養心殿作為重點來介紹?
從全文看,重點說明前朝和內廷;就局部而言,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
2.在介紹建筑群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在介紹建筑群時,分清主次,采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重點于詳略的安排,卻要根據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4、11段分別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分寫。11段在全文中起著分界、過渡的作用。
4.明確本文采用的說明順序:
本文是按照先總后分再總的順序寫的。分說以方位為序,由南到北,從外入內寫去。這樣,有利于說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條有理,結構嚴謹,給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布置作業 :
課后練習四、五。
《故宮博物院》 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故宮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養愛國感情。
2.掌握文章以空間為序的寫作特點。
3.了解以空間為序寫文章必須確定立足點(觀察點)和準確使用方位語言(方位詞和方位短語)
4.體會本文圍繞中心突出重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故宮曾經是我國明清兩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就會情不自禁地贊嘆它建筑的精美和布局的完整統一。特別是在那連綿錯落的宮殿中所珍藏的無數稀世珍寶更是和其建筑藝術一樣聞名于民,每個參觀者從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華靡費,并為廣大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驚嘆不已。
(提問)哪些同學去過故宮?請講講你見到了哪些建筑?(略)從剛才同學的回答來看,大部分同學未到故宮,那么我們來看課文是怎樣介紹故宮的。
(二)新授:
1.正音解詞:
矗立(chù) 鰲頭(áo) 湛藍(zhàn) 琉璃(liú)
蟠龍(pán) 中軸線(zhóu) 金鑾殿(luán) 擊磬(qìng)
檀木(tán) 攢(cuán) 乾清宮(qián) 坤寧宮(kūn)
肅穆(mù) 奏極(zòn) 額枋(fāng) 藻井(zǎo)
矯健(jiǎo) 妃嬪(pín) 翊坤宮(yì) 迥然不同(jiǒng)
2.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故宮)
(2)那么文章是按什么順序說明的?(空間順序)
(3)給課文劃分段落
〈1〉介紹故宮概貌。
〈2〉分別介紹故宮中的前三殿,后三宮、御花園。
〈3〉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宮全貌。
3.課文分析:
方位詞的準確運用是我們這一課的重點之一,請同學們用彩色筆,隨著我們講解課文劃下來。
第一部分
朗讀這一段,看看這兩節分別講了什么內容。
請一位同學說說第一節介紹了故宮哪幾方面的內容?
(位置、歷史、地位)概括介紹故宮博物院。故宮有幾個名稱?誰能說出它們的由來?
(1)紫禁城,以建筑命名,整個建筑群在城墻內,表示皇帝的最高權威,在北京城中
(zhě)
心,又稱城中之城,墻為赭色,因此稱赭色城的禁區為~。
(2)故宮,從明清兩代皇帝的宮殿得名,“故”指從前的(事情或處所),明清兩代是早已過去的舊事,因此我們今天稱他們的宮殿為~。
(3)博物院,展覽陳列各種文物或標本,供人們參觀的地方,“院”指全國性的最大規模的。)
掛圖,讓同學說明2節介紹了哪些地方。
(城墻;四座城門;宮城的形狀占地,宮殿和房屋的數目;護城河;角樓)介紹了故宮的總體布局。這一節哪句話介紹了故宮的藝術風格?
(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這句話提綱挈領,把故宮雄偉壯麗的全貌作了概括說明,從三方面講出了建筑群的特點,是全文的總領句,請畫下來記住。
第二部分
從第3節開始,作者帶領我們按空間順序游覽故宮,那么從文中看來,作者游覽故宮是從哪開始的?
(tian安門)我們將由南向北游覽故宮。
作者運用了哪些詞,把我們從tian安門帶到故宮?(見書)
這些詞的運用體現了什么?(空間方位的轉移)
“進了太和門,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
課文用了幾節來寫三大殿(4—10節)
4節總寫了三大殿,三大殿外觀上的特點是什么?
(①高:矗立在七米多高的臺基上,臺基有三層
②奇(臺基):〈見書劃線處〉)
大家試想一下,下雨的時候,水從鰲頭里流出來,象不象是千百條龍在噴水。
△作者將立足于七米高的臺基上,依次介紹三大殿。
對于三大殿,作者所用筆墨并不平均,而是重點介紹了太和殿,5節是從哪方面介紹的?(外觀)
讀課文,作者分別從高度、面積、格局、色彩、氣勢來介紹太和殿的外觀。
太和殿是故宮最大的殿堂,金黃、大紅看上去富麗堂皇,再襯上藍天,白玉石臺基,更是艷麗奪目,金碧輝煌,體現了前面所說的“宏大、壯麗”。
6節、作者介紹太和殿由外觀轉入內景,對內景的描寫,哪個字用得最多?(“龍”)
這一節不僅寫出了殿中龍的圖案之多,而且寫出了“雙龍戲珠,單龍飛舞”以及“行龍、坐龍、開龍、降龍”等多姿多態的龍,并且在最后加上“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使得這些圖案更顯得生動活潑,聯想到臺基上看到的一千多個龍頭,我們簡直到了“龍”的世界。
做書后練習四
7節、為什么三大殿要建在中軸線上?象征皇權
(象征一切以皇帝為核心,一切權力集中于皇帝,封建統治者希望他們的皇位代代相傳,永世不變)
8節、太和殿的用途是什么?(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大典是什么樣的呢?文章描繪了大典時的場面,臺基下跪拜的百官,御道兩邊的儀仗,端坐于寶座上的皇帝,以及鐘磬鼓樂的幽遠聲,煙霧迷蒙,繚繞著一種神秘莫測,莊重肅穆的氣氛,同時也突出了太和殿的重要作用。
對于太和殿作者用了這么多筆墨,那么他又是如何寫中和殿、保和殿的呢?
對于中和殿、保和殿、作者僅僅指出了他們的用場。
這樣有詳有略的方法,使得重點突出,因為太和殿最能反映故宮的特征和本質。
第二課時
朗讀11節,并說明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過渡)
我們看課文“ab”,這說明紫禁城以小廣場為界,可以分為兩部分,并指出“c”,這里回顧照應了前一部分,接著又提示了后半部分所寫的主要內容“d”,這就為我們提示了后半部分的主要層次,因此這節在文章結構上起分界,樞杻的作用。
12、13節寫了哪幾個建筑?(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是從哪方面來寫這后三宮的?(用途)
14節合寫后三宮,抓住什么特點來寫的?(宮中鳳凰圖案增多)為什么鳳凰逐漸增多呢?
(傳說鳳凰是百鳥之王,羽毛美麗,象征吉詳美好,封建統治者把后妃比作鳳,因此她們住的地方,用的東西都畫鳳)我們可以看到,這節和6節寫龍的裝飾相比較,所用詞語②式都相似,彼此相映成趣。
15節大致介紹了東西六宮,16、17節則重點介紹了養心殿,作者介紹養心殿時,用了哪個修飾詞?(引人注目)
前面加上一個“最”,使程度又加深了一步,那么養心殿為什么最引人注目?
正是由于養心殿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又是后庭建筑藝術的重要代表,使得它最引人注目。
18節從養心殿往北到了什么地方?(西六宮)
對于東西六宮的建筑,作者只介紹了長春宮和儲秀宮,原因是什么?(這兩宮是慈禧太后住過的地方)
之后作者又描述了慈禧五十歲生日的場目,為什么?
(揭露封建統治者大肆揮霍,奢侈浪費的罪行)
19節、“后三宮往北就是御花園”,作者的立足點已轉移到御花園,這段的文字比較生動活潑,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概括描述)
作者從一個觀賞者的感覺出發為我們介紹了御花園的總體特色。(讀20節第1句)“景山”是在故宮內部嗎?從哪看出來的?
(神武門對面就是景山)
朗讀“站在……驚嘆”作者把我們帶到景山高處,回望故宮全貌,同時又點出故宮宏偉、壯觀、和諧統一的建筑風格,是什么寫法?(首尾呼應)
(板書)總體布局
總概貌 藝術風格: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
(2)封建統治中心——為封建統治者服務→憎
語法•祈使句和感嘆句
1.祈使句
用來要求別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
要求(1)句末可以有“吧”“呀”等語氣詞
分類(1)要求:有命令、請求、催促、勸說等不同語氣
(2)禁止:有命令、勸阻等語氣
一般都有“不要”“不準”“禁止”“嚴禁”“勿”“別”等表示禁止的詞語。
△表示請求的祈使語句,還可采用疑問句的形式,把話說得委婉些,帶有商量的語氣。
2.感嘆句
用來表示某種感情的句子。
要求(1)書面上用感嘆句
(2)句末常有“啊”“啦”“了”等語氣詞。
感嘆句是用來表示某種強烈感情的句子,感嘆句有感嘆語調,句末常用“啊、啦、了”等語氣助詞,書面上感嘆語調一般用嘆號來表示。
感嘆句的構成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由嘆詞非主謂句構成感嘆句。這種感嘆句只表達一種強烈的感情(喜悅、悲傷、嘆息、憤怒、驚訝等),不陳述什么事情。例如:
1.哼!(別裝蒜了!)
2.嘿!(我想起來了。)
(二)由其他非主謂句構成感嘆句。例如:
1.多漂亮的衣服啊!(由形容詞非主謂句構成的感嘆句)
2.刮大風啦!(由動詞非主謂句構成的感嘆句)
(三)由主謂句構成感嘆句。例如:
1.這孩子真聽話!
2.他們是世界上一切偉大民族的優秀兒女!
(四)由“好+形容詞+的”作定語的名詞短語構成的感嘆句。例如:
1.好大的雪!
2.好勇敢的人!
【練習題】
指出下邊的感嘆句是怎樣構成的。
1.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是祖國的希望!( )
2.太棒了!
3.哎呀!(我的車胎扎了!)
4.好大的口氣!( )
5.多好的天氣呀!( )
【參考答案】
1.主謂句構成
2.其他非主謂句構成
3.嘆詞非主謂句構成
4.名詞短語構成
5.其他非主謂句構成
祈使句
祈使句是用來要求別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祈使句用祈使語調,句末可以有“吧”、“呀”等語氣詞。在書面上,語氣強烈的祈使句用嘆號來表示語調,語氣較和緩的祈使句可以用句號來表示語調。
祈使句分為要求和禁止兩類,每一類又有多種不同的語氣。
(一)表示要求的祈使句
要使別人做什么事,有命令、請求、催促、勸說等不同的語氣。例如:
1.把這件事給我查清楚!(命令語氣)
2.先生,種田人可憐,你們行一點好心,少賺一點吧。(請求語氣)
3.上課時間到了,快走!(催促語氣)
4.菠菜兩角一斤,夠便宜了,你稱上幾斤吧。(勸說語氣)
(二)表示禁止的祈使句
禁止別人做什么事,也有命令,勸阻等不同語氣。這類祈使句一般都有“不要”、“不準”、“禁止”、“嚴禁”、“勿”、“別”等表示禁止的詞語。例如:
1.不準大聲喧嘩!(命令語氣)
2.你們別干擾他!(勸阻語氣)
3.此處嚴禁煙火!(命令語氣)
應當注意的是,祈使句的主語只能是“你、你們、您、咱們”,不能是第一人稱代詞和第三人稱代詞。例如:
“你們走吧!”不能說“他們走吧。”后者實際上是陳述句。
【練習題】
指出下邊句子各表示哪一種祈使語氣。
1.你站出來,是好漢的站出來!你出來講!( )
2.你趕緊離開這里吧!( )
3.(井岡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去吧!( )
4.咱們還是走大路吧,大路平安。( )
5.不準抄襲他人的答卷!( )
6.這里修路,禁止通行!( )
【參考答案】
1.命令 2.勸說
3.催促 4.請求
5.禁止 6.禁止
《故宮博物院》 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和重點:
1、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群和總分結合的方法;
2、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故宮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
4、進一步學習說明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1、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故宮博物院》。宮,甲骨文 (宀,房屋),呂 (多個窗口),像一座大型建筑開著多個窗口,造字本義:多窗戶的多樓層大型建筑。故宮——以前的宮殿,昔時的皇城大到什么程度呢?我們隨著作者黃傳惕的腳步,撩開它神秘的面紗,聆聽歷史脈搏跳動的聲音。
2、 默讀課文,按文章的說明順序填寫下邊這個圖,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從南到北的空間順序。
3、再讀課文,找出故宮的總體特征是:
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哪些語句印證了這一特征?
4、作者將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前朝重點介紹的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大殿____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____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____是雕龍屏。方臺____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____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____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____的寶座。梁坊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____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資料鏈接:故宮(紫禁城)
5、我來當導游!
假設現在是20__年,我們在座的同學都在祖國首都的高等學府繼續深造,現在你們將作為“北京友情導游”,帶領千千萬萬慕名而來的游客游覽太和殿,你將怎樣設計導游詞呢?
導游詞內容:根據課文和圖片分組介紹太和殿的外觀、內景、位置、用途。
設計要求:按照一定的說明順序來介紹;有恰當的
開場白、過渡語和結束語;有自己的創意。
學生展示
6、全文的感情色彩是怎樣的?
7、設計“故宮”旅游紀念品
《故宮博物院》課后反思
按照新課標要達到的三個維度目標,語文教學就是要扎實活潑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聯想、想象力,發揮學生的語感和思維,發展個性,健全人格。回顧今天這堂課,我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處: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篇幅較多,閱讀難度不是很大,可以作為閱讀訓練文章,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快速準確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抓住文章的重要詞語,句子,理解文章的語文,尤其是通過對一些關鍵性詞語的理解,把握文章布局謀篇的特點。
我將此文的授課環節設計為三個部分:導語引入,整體把握,重點研讀,時間為1課時。從整體上看,導入部分較好,簡單明了,直接引入本文主體。內容理解上,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詞語,疏通文意,體會文章篇章結構安排的特點。學生通過閱讀和討論,比較迅速而準確地提取出關鍵信息。整節課程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的。
不足之處:
1、 沒有真正貫徹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課改理念。幾個教學環節皆在老師主觀引導下進行。
2、教學環節之間過渡處理不太好, 在學生質疑這個環節,學生問題較多,當超過我規定的時間時,我為了能盡快地過渡到下一個環節,采用了較生硬的方式,直接過渡,給學生心理上造成缺憾。沒有做到“教學生之所需要”的課改思想。
3、時間安排上應更有條理,本節課前面在文本內容的理解上花費時間較多,以致于后面的討論題目沒有充分展開,前松后緊。教學環節與前設計稍有改動,因為時間關系,我沒有帶領學生對比“前朝”與“后廷”的詳略。
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克服以上的缺點,多和同組老師交流,更充分地備課,使授課內容更利于學生學習能力和成績的提高;同時,通過學習和總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故宮博物院》 教案 篇8
《故宮博物院》教學設計
二十一中 黃冬梅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四課。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掌握說明文的基本知識:怎樣抓住特征來介紹事物,理清說明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而本課是這一單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間順序進行說明的文章。
二、教學對象分析
首先初中學生空間概念不很強,其次是有許多學生沒有見過故宮。“僅憑老師一張嘴,任你天花亂墜”的講析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所以,只有憑借直觀的畫面,形成感性認識,然后才能達到目的。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動眼、動腦、動手、動口,從而突破空間想象困難,明確說明文的空間順序。
三、教學目標
1、認識理解故宮的建筑布局及特點。
2、培養把握實物說明文空間順序和立足點的能力
3、開闊眼界,激發對祖國傳統建筑藝術的自豪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1)理解說明的空間順序——條理性
(2)方位詞的準確運用——立足點
2、難點:找立足點。
五、教法設計
從實際出發,遵循知識傳授與能力發展相結合,形象感知與邏輯思維相結合,性情陶冶與知識拓展相結合以及學生本位的原則確定本課的教法:
1、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興趣。
2、讓學生當導游,從總體上把握全篇說明順序、建筑結構及布局,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3、以課文第六段為突破口,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實現以點代面的目的,突出課文重點,解決難點。
4、口頭作文,鞏固知識,促使能力遷移。
六、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一提起北京,大家就會想到什么?(長城、故宮、圓明園、天壇、頤和園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古城,長城、故宮、天壇、頤和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紅墻黃瓦的巍峨宮殿,去領略我國古代宮殿建筑的風采。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以“初讀課文,我了解到 ”的句式,談對課文的理解。
2、小結:全文按照參觀游覽的路線,詳略得當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功用。從不同方面印證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高度贊揚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美和勞動人民的智慧。
(三)、利用多媒體課件,重尋作者行蹤
1、請到過故宮的同學當導游,演示課件,帶領全班同學參觀故宮。
2、師生一起理清課文說明順序:
(1)、填寫課后練習一中的圖表
(2)、小結:文章基本上沿中軸線由南向北推進,又輔以左右(東西)兩旁建筑加以介紹,同時將線路上的建筑分成幾個部分,總體、個別介紹相結合,給人清晰鮮明的印象
3、變個順序說故宮
(1)、假如你站在景山上介紹故宮,你將怎樣解說?
(2)、假如逆作者的路線而行,你將如何導游?
(四)、精讀5——8段,引導學生透徹理解寫太和殿的文字
1、作者為什么重點解說太和殿?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個故宮建筑的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利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外觀氣勢雄偉、色彩壯麗,內部裝飾莊嚴富麗,處處飾以龍形,且建于中軸線上,最全面、最突出地體現了故宮的本質特征,即處處反映出以皇帝為中心,皇權至上的特點。
2、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說明順序是怎樣的?運用了哪些說明
方法?
內 容:規模、外觀、內部擺設和裝飾、功用、位置
空間順序:從外到內、由下到上 、先中間后兩邊
說明方法:列數字、摹狀貌
3、從第六段中找出方位詞,確定立足點
運用空間進行說明,方位詞的準確使用很關鍵,所謂方位詞就是表示方位的詞,如上、下、左、右、前、后、東、南、西、北、中等,然而確定方位詞是有標準的,我們把這個標準叫做“立足點”或“觀察點”,離開了立足點就無所謂上下左右。由此可見,研究方位詞,便可以確定立足點。
4、口頭作文:介紹電教室。
注意確定立足點和準確使用方位詞。
(五)文化熏陶
(多媒體展示幾組建筑圖片,配以老師的解說。)
建筑沉淀著深厚的文化,更凝結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就會有不同風格的建筑。下面請大家欣賞幾組圖片:
布達拉宮是西藏的標志性建筑物,它將宮殿、寺廟與靈塔融于一體,并吸收漢族及印度、尼泊爾寺廟的建筑特色,形成獨具一格的藏族建筑風格。
云南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白族是一個有著自己光輝燦爛的科學文化的民族。白族崇尚白色,白族民居往注重門樓,門樓是整個建筑的精華部分。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石刻、彩繪、凸花磚等材料,串角飛檐,花枋輕巧,斗拱重疊、玲瓏剔透、雄厚穩重不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筑結構技巧上也獨具風格。
四大名樓,它們各具特色的造型,無不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
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山西恒山的懸空寺,一般寺廟都建在平地上,但這座懸空寺卻是名副其實,建在懸崖峭壁上,懸在半空之中,設計非常精巧,建筑藝術高超。
江南古鎮,河衢交錯,臨河的街市,背水的民宅,鄉間小船,于蜿蜒水道中緩緩而行,櫓聲篙影,漁歌回蕩,如詩如畫,儼然是夢中的水鄉……
所以,有人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也有人說“建筑是無言的史詩”,是“人類文明的紀念碑”。
(六)布置作業
從以下作業中任選2題
1、故宮的設計貫穿了“君權神授”的思想,這一思想是如何體現在建筑中的,說說你的理解。
2、在你的語文資料庫中設立一個“建筑覽勝”專欄,多方收集有關建筑的資料。
3、從文中摘抄10個形容詞,寫一段課外練筆。
4、以空間順序寫一篇說明文,介紹我們的學校,或者你的家、你的房間。
《故宮博物院》 教案 篇9
一、 教學目標
1、 積累文中重點字詞,了解故宮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2、 學習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事物的方法。
3、 學習本文在選材組織上突出重點,有詳有略的方法。
4、 通過對故宮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 教學重點
1、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學習按一定的順序介紹建筑物。
2、 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三、 教學難點
掌握并學會運用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物。
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媒體
投影儀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介紹故宮博物院)
(二)檢查預習,疏通字詞。
(三)作者簡介。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了解本文的說明對象,完成課后練習一。
明確:說明對象——故宮博物院
說明順序——由南到北的空間順序(作者的參觀路線)
3、 故宮的整體布局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分別有哪些建筑?
(結合多媒體課件展示各個建筑)
明確:前朝——三大殿、文華殿、武英殿
內廷——后三宮、東六宮、西六宮、御花園
(五)再讀課文,理清全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紹故宮博物院的位置,歷史,整體特點。(總)
第二部分(第2~15段):具體介紹故宮各宮殿的位置和功能。(分)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紹景山,從景山回望故宮,再次點明故宮的整體特點。(總)
(六)重點研讀
1、故宮博物院里建筑繁多,作者主要介紹了哪座建筑?(太和殿)
2、課文哪些段落介紹了太和殿?(5-8段)
3、仔細閱讀這四個段落,思考以下問題:
(1)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明確:5段:外觀特征
6段:內部裝飾
7段:建筑位置
8段:用途
說明順序:由外到內
(2)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明確:因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筑群中具有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為介紹的重點。
小結:課文在組織材料上突出重點,詳略搭配的特點。
(七)課堂小結
(八)布置作業
寫一篇小作文,介紹學校或自己的房間。
要求:按照空間說明順序,重點突出,300字左右。
《故宮博物院》 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了解故宮的結構特點以及有關的歷史知識,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建筑藝術的自豪感。
2、學習本文按照空間順序,詳略有致的說明事物的寫法。
3、學習本文簡明平實的語言,體會文章運用方位詞語的準確性。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按一定的說明順序介紹建筑物。
2、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3、理解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激發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步驟
1、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故宮博物院的修建經過、規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宮有關的重大史實等資料。
2、導課
開展有關故宮知識的競賽:
①故宮建成于什么時候②故宮的主要設計者是誰③故宮的規模有多大④你知道哪些與故宮有關的歷史事件⑤故宮博物院的題字是誰寫的⑥故宮的房屋有多少⑦歷史上先后有多少位皇帝住在故宮
3、學生聽課文的朗讀錄音。
要求學生拿一支筆,畫上一張簡圖,把那游覽路線,宮殿的方位,名稱等記下來。
4、請學生在顯示屏的故宮結構示意圖上標出故宮建筑的位置。
5、就示意圖,請一位學生用自己的話向同學介紹作者的行蹤。
6、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表明故宮特點的語句:
故宮建筑規模宏大壯麗 ,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7、故宮的特點,在文章中是怎樣表現出來的分組討論:
(1)規模宏大壯麗:
(2)建筑精美表現在:
(3)布局統一表現在:
(4)獨特風格表現在:
8、討論:文章是怎么把故宮給我們解說清楚的學生各抒己見。
首先是抓住事物的特點,比如文章抓住了故宮總體特點,還抓住了局部建筑的特點,如對太和殿的說明。 要明確說明的順序,有序則不亂。介紹建筑的時候沿故宮的中軸線按空間順序。介紹養心殿的時候,為講述其功能的時候,又以時間為序,說明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
要準確使用方位詞。介紹太和殿內景像的時候,就運用了正中、上面、背后、兩旁、殿頂、中央、周圍等方位詞
要突出重點,把對象的特征呈現出來。仍以太和殿為例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描繪龍有十次之多。為什么寫建筑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皇帝寶座在這條線的中心點上,都抓住象征皇權的特點。
9 、根據我們剛才的討論,現在同學們完成兩個說話訓練。
請你當導游
(1)假說你帶著你的旅游觀光團,已經到了太和殿門前,你將怎樣向你的顧客介紹
(2)假設你帶的旅游團那天是從神武門進入故宮,你該怎么向你的團員介紹
《故宮博物院》 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四課。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掌握說明文的基本知識:怎樣抓住特征介紹事物,理清說明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語言準確、周密的特點。而本課是這一單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間順序進行說明的文章。本文按照游覽參觀路線,著眼于縱貫紫禁城的中軸線,由南到北,由中間到兩側,逐次介紹建筑物。這種順序安排,既符合一般的游覽參觀習慣,也符合故宮各建筑物之間的主次關系。教學時,讓學生口述參觀故宮的路線,畫出參觀游覽的示意圖,以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并介紹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對重點說明的部分,可以讓學生反復閱讀,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說明事物的寫法;同時進行作文訓練。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識記、理解本課的生字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故宮博物院的特點。
(3)學習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說明事物的方法。
(4)體會文章方位詞語的準確性和按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預習,查字典,看注釋,掌握重點的詞語,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清游覽路線,感知文章內容。
(3)抓住方位詞,重點研讀故宮建筑物的特征,體會作者感情。
(4)練習寫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故宮建筑群的宏偉壯麗,激發對祖國傳統建筑藝術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意。
2、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3、品析課文方位詞在準確、清晰地說明事物中所起的作用。
二、難點:
1、學會按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2、領略故宮的宏偉藝術魅力,體會祖國園林建筑藝術的偉大成就
【課前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標出生字詞并正確注音,并完成課后練習一。
2、教師繪制一張較大的《故宮博物院導游圖》(不標建筑物名稱和導游路線),并搜集有關故宮博物院的
鳥瞰圖,關于“前朝”“內廷”的圖片資料,掃描存盤,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我想同學們應該都看過與康熙、乾隆有關的電視劇吧,你們知道他們生活起居處理朝政的地方是哪兒嗎?
對,是故宮。提起故宮,大家都不陌生。那是皇帝和他的嬪妃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嚴禁老百姓進入,因此又叫紫禁城。面對這組充滿神秘感的建筑群,大家想不想了解?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黃傳惕的筆墨走近《故宮博物院》。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將——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故宮的特點。
2、學習空間說明順序,了解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法。
3、領略故宮的宏偉藝術魅力,體會祖國園林建筑藝術的偉大成就
(二)檢查預習
請大家快速閱讀課文
1、用筆勾畫出重點字詞。
2、給每一自然段標上序號。
3、正音:
矗立(chù)鰲頭(áo)湛藍(zhàn)琉璃(liú)
蟠龍(pán)中軸線(zhóu)金鑾殿(luán)擊磬(qìng)
檀木(tán)攢(cuán)乾清宮(qián)坤寧宮(kūn)
肅穆(mù)奏極(zn)額枋(fāng)藻井(zǎo)迥然不同(jiǒng)
4、釋詞:
磬:古代的一種石制打擊樂器。
瑣:連環形花紋
攢:聚集,集中。
鰲頭:指皇宮大殿前石階上刻的鰲的頭,考上狀元的人可以踏上。后來用“獨占鰲頭”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琉璃:用鋁和鈉的硅酸化合物燒制成的釉料,常見的有綠色和金黃色兩種,多加在粘土的外層,燒制成缸、盆、磚瓦等。
藻井:宮殿或廳堂天花板上的一種裝飾。一般成圓形、方形或多邊形,上有各種花紋、雕刻或彩畫。
中軸線:中心線。
(三)整體感知
我們用集體的力量打倒了攔路虎,下面請大家再次閱讀課文,同時思考:
1、在作者的筆下,故宮的特征是什么?請找出最能概括故宮特征的語句。
2、畫出參觀故宮的路線,并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一圖。
3、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說明故宮的?
明確:
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群藝術的獨特風格。
2、明確:天安門→端門→午門→漢白玉石橋→太和門→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廣場→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
(出示教師描繪的《故宮博物院導游圖》),生作與作業(課后練習一)進行校對。
3、空間順序。
(四)、研讀品味
1、今天我們組織一個免費參觀旅游團,我是導游,不好意思,因為導游有事情,已先行來到太和門,你們如何從天安門到太和門與我匯合?誰能告訴大家?(大屏幕出示故宮博物院地圖)
明確:午門——金水河上的五帶橋——太和門。
現在已經進入了故宮博物院,你最想看的是什么?有句話可要說在前頭,本次參觀是免費的,導游無錢可賺,我可不會給大家做詳細講解,只能你們仔細欣賞并愉快分享了。
①走近太和殿,你有何感受?請描繪一下太和殿的外景。(大屏幕出示太和殿外景圖片)。
找同學描繪太和殿外景。
再請別的同學評價其描述:(雜亂,不夠準確或流利、有重點)
(再點擊,圖片下方出現課文對它的描述)
兩相對照,課文的語言好在哪里?
明確:語言簡練,有專用術語,同時又運用說明方法(列數字)說明順序(從上往下),說明準確。
②猜猜里面會有些什么?走,進去看看。(大屏幕再出現太和殿內景圖片)
閱讀課文第六自然段,思考:①作者介紹太和殿內景時的立足點是哪兒?按什么順序介紹的?在書上圈點方位詞。
明確:立足點是正中的朱漆方臺和雕金蟠龍;是按照空間順序介紹的。按空間順序寫的文字,都要有一個立足點,離開立足點,就無法確定方位。方位詞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兩旁、中央、周圍、下面。
②在介紹內景中,描述龍有十次之多,為什么?
明確:故宮是皇宮,而龍則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為真龍天子,也是皇權的象征,突出龍,也就是突出皇權的威嚴。
③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介紹的重點?
明確:太和殿是故宮的核心,是皇帝寶座所在地,是舉行重大典禮、皇帝受朝賀的地方。同時它又是故宮最大的殿堂,其雄偉壯麗的外觀,布置精美的內景,和諧統一的布局都體現了故宮建筑的風格特點,因此無論是歷史意義還是藝術價值都最具代表性。
4、由于旅行社時間安排過緊,本次參觀故宮博物院只能允許大家詳細參觀太和殿,其余幾個景點只能邊走邊看了。下面我們馬上要到神武門搭車了,在出來的路上還可以欣賞到哪些宮殿呢?(大屏幕又出現地圖)
(五)、總結反思:學習本文你對故宮有哪些了解?
(六)本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作者運用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物的方法。介紹建筑物,首要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此外,還弄清三方面內容:
①作者參觀所走的路線;
②介紹作者行蹤變化的詞語;
③交待各建筑物位置的方位詞語
【布置作業】
(1)以“故宮知多少”為話題,列舉你所了解的內容。
(2)我來當導游:假設現在是20xx年,你將作為“奧運友情導游”,帶領千千萬萬慕名而來的游客游覽故宮,你將怎樣設計旅游路
教案《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故宮博物院》教案》,來自網!,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故宮博物院》教案-九年級語文教案
《故宮博物院》 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積累“磬、攢、鰲頭、琉璃、藻井、蟠龍、中軸線、金鑾殿”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和詞義。
⑵ 概述祖國保守的建筑藝術和故宮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偉大成績。
⑶ 簡述方位詞在依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標:
⑴ 能夠整體掌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會依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⑵ 靈活運用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會寫說明文。
3、情感目標:
通過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進一步發揚民族的發明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教學難點】
揣測語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繪多姿多彩的龍的用意。
【教學方法】
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圖示法。刪繁就簡,一張醒目的方位示意圖便濃縮了全文的說明內容。延伸拓展法。別具一格,轉換立足點口頭介紹故宮,內化課文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時布置】
1課時。
【教學過程】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劃分結構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重點研討太和殿相關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體會文章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說話訓練,采用與本文不同的順序口頭介紹故宮,訓練學生按一定順序介紹建筑物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故宮,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19xx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今天,讓我們順著作者的指引去觀賞故宮博物院,去見識它那宏大壯麗的規模與層次井然的布局。
二、檢查預習,組織學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宮”為話題進行交流,營造學習氛圍
1、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故宮的圖片和資料。圖片交由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給全體同學,資料由各位同學朗讀或用自身的話介紹。學生提供的資料可能包括故宮的修建經過、規模、作用、地位和與故宮有關的重大史實,介紹這些資料,有助于學生熟悉說明對象,為理解課文作準備。
2、請游覽過故宮的同學談談見聞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攝的照片,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多媒體顯示):
1、辨明字音:
磬( )攢( )鰲( )頭琉( )璃
藻( )龍( )井鑾( )殿
2、辨析字形:
卸──御攏──瓏湛──斟綴──輟
諧──楷賜──踢瑣──鎖蟠──藩
3、解釋詞語并用詞造句
玲瓏湛藍布局肅穆
幽雅悠揚井然有序
選幾位同學回答,明確:
1、qìnɡ cuán áo liú zǎo pán luán
2、卸(推卸)──御(抵御) 攏(合攏)──瓏(玲瓏)
湛(湛藍)──斟(斟酌) 綴(點綴)──輟(停學)
諧(和諧)──楷(楷體) 賜(賜予)──踢(踢球)
瑣(瑣碎)──鎖(枷鎖) 蟠(蟠龍)──藩(藩籬)
3、玲瓏:精巧細致。
湛藍:深藍。
布局:全面布置。
肅穆:嚴肅而恭敬。
幽雅:幽靜而雅致。
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和諧動聽。
井然有序:形容整齊的樣子。
1、學生大聲讀課文兩遍,給每個自然段加上序號,注意方位詞語的運用。
2、教師要求學生畫出觀賞故宮的路線圖,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4、選三位同學口述觀賞故宮的路線,其余同學補充。
明確:天安門→端門→午門→漢白玉石橋→太和門→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廣場→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
四、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明確空間順序。
⑴ 師生一同回顧關于說明文的說明順序的知識:
多媒體顯示: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說明的時間順序和記敘的時間順序相似。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宜采用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寫建筑物的結構,離開空間順序難以讓讀者看明白。
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示。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便于體現事理的內部聯系。
⑵ 提問: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明確:本文是依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依照游覽觀賞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次介紹的。
⑶ 學生默讀課文,按文章的說明順序填寫下面的故宮示意圖。
教師總結:本文在布置說明順序時著眼于縱貫紫禁城的中軸線,由南到北,逐次介紹建筑物。作者沿著觀賞路線,以天安門為中國,穿端門,進午門,過漢白玉石橋,來到前三殿。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華殿、武英殿合稱為“前朝”。然后繼續向北,簡單介紹了位于中軸線上的“內廷”建筑: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以和御花園。最后出順貞門到神武門而離開故宮,這樣寫井然有序,條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理解課文總說、分說相結合的特點。
學生考慮,明確:
第1、2段是總說,概括介紹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
中間(3~15)是分說。根據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廣場為界把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兩局部分別加以說明。
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紹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
內廷主要介紹“后三宮”,分乾清宮(12)、交泰殿、坤寧宮(13),接著總結介紹后三宮的彩畫圖案(14)和御花園(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