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精選16篇)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1
《小馬過河》是一篇非常經典的童話故事,很早就被編入小學語文教材,現存于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13課。從小學到現在,我一直在回味這個故事,故事本身淺顯而直白,然而帶給人的卻是不斷地思考,是智慧人生的口語化,對現實人生的啟迪頗深。隨著閱歷的增長思想的豐富,重新捧讀《小馬過河》,在意味雋永的背后,生發著關于做人的種種思考。這則幾乎是所有50歲以下的中國人都讀過的童話故事,曾影響過幾代人的成長歷程。
故事敘述了小馬馱麥子去磨坊,路上要過一條河,老牛說水很淺,可以過,松鼠說水很深,它的伙伴剛被淹死。小馬沒了主意,只好跑回家去問媽媽,媽媽要它親自去試一試。小馬又回到了河邊,自己過了河。原來河水既不象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象松鼠說的那樣深。故事告訴人遇事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無獨有偶,今年高考作文題(全國卷)就與《小馬過河》有密切關系。內容是: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走你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波蘭諺語)○應當耐心地聽取他人的意見,認真考慮指責你的人是否有理。(達·芬奇)○相信一切人和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塞納克)面對各種說法,有人想:我該相信誰的話呢?也有人想:還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請以“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本,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之內。且不說大是大非大歌大寫的高考,那是速成的功利性的東西。還是說說個人的體驗吧,因為閱讀是個性化的,閱讀的過程就是個性化思想的形成過程,你所閱讀的信息與你儲備的思想產生碰撞,思維就會產生靈感火花,感發的深度因人而異。《小馬過河》帶給我以下四個方面的啟迪:
啟迪之一:做一個真的人
童話中各種動物講的都是真心話,小馬也都聽進了真心話,這則童話簡直就是為說真話提供了偌大的背景,老牛說的是憨厚的真心話,小松鼠盡管沒有設身處地替小馬著想,但它在情不自禁地呵護著小馬年輕的生命,馬媽媽則更是真心地期望著小馬快快成長。
真是人的根基,真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底線。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是一個人最基本最起碼的品質。真是本色的,原始的,樸素的,沒有偽裝,沒有雕飾,自里而外徹頭徹尾是透明的清純的。世界上自從有了人類,就一直伴隨著對真的向往和追求,自古而來的人類精英們,一直為真理而殫精竭慮舍生忘死,甚至被處以十字架下的絞刑。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真的生活的教育,“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真是教育的起點和歸宿,是教育的門檻和目標;魯迅先生做文章的態度和思想都是至真至誠的,“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李白作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一任胸中情感的流淌,沒有絲毫的偽裝和矯情;陶淵明做人做官做詩都是真誠的,他做官是“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當官場成為他心靈羈絆的時候,他會擲地有聲地說“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刻“解印綬去職”,他作詩也直寫胸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難怪蘇東坡稱贊他“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隱之為高,古今閑之,貴其真也。”真情畢現,率意而為,興盡而返,可見他是個名副其實的性情中人。
做一個真的人是做人的第一個準則,一個真人立身處世所作所為,應該是說真話,做真事,抒真情,求真知。然而,我們世界上許多人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由于 “偽”的盛行,“假”的充斥,所以真才顯得彌足珍貴,商品時代是物質時代,更是利益時代,許多人利欲熏心,真誠和善良被遮蔽,聽聽《焦點訪談》的暴光,看看身邊人的交往,你會覺得真誠的堤壩在崩潰,正因為真誠在不斷瓦解,所以虛假和偽善才有流行的市場和生長的空間,什么產品有利可圖,什么地方就充滿了假冒偽劣;官場上不僅僅要做到臉皮厚心腸黑,還要善于偽裝,錢能通神的古訓使得買官賣官有了交易的準則,官能夠買賣,人就有了變異,異化的結果是,把一個個活生生的真人變成偽人,折磨成喪失人性的非人。中國人好講面子,這個面子就是偽裝人的外衣,是掩蓋人們假仁假義假心假肺的假面具,人情之假官場之假市場之假,以至官場中人把假話說得慷慨激昂把假情宣泄得淋漓盡致,市儈中人把虛情假意粉飾得密不透風,言不由衷而又嚴絲合縫,難怪黎明先生說正人君子是這樣一種角色:“皇帝夸你是忠臣、同事贊你是謙謙君子,下級頌揚你禮賢下士,百姓呼你是大大的清官。你是父母面前的孝子,子女面前的嚴父,妻子面前的賢夫……最后,你是自己面前的空殼。”當丹麥的皇帝穿上“漂亮”的新裝在大街上興致勃勃舉行盛大游行的時候,只有天真的兒童將真話脫口而出,而王公大臣們則是一片虛偽的贊嘆聲。處在偽善盛行的時代,我們的校園還是一片凈土嗎?我卻隱隱覺得虛假偽善的病毒已經開始侵蝕天真而稚嫩的心靈。
在流行假冒偽劣的時代,你的貨真價實何其不值錢!
在普遍不講道德的時代,你講道德何其艱難!
在普遍不講真話的時代,你講真話何其艱難!
啟迪之二:做一個獨立的人
自身獨立是生物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生物成長的內在必然要求。然而,成長須經歷生理成長和心理成長的雙重轉型,小馬正處于全面成長的前夜,小馬獨立做事就是獨立做人的前提,對于小馬來說,渡過小河就是克服成長中的困難和障礙,就是實現徹底獨立的前夜,智慧的思考和勇敢的實踐,是獨立過程中的必修之功夫。
獨立有兩種類型,一是物質上的獨立,一是精神上的獨立,這兩種獨立都要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正象“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必須親口嘗一嘗”、正象你要學會游泳你必須下水嗆幾口一樣,你必須獨自親歷實踐。物質上的獨立借助于賴以生存的各種生產和生活資料,精神上的獨立則是個體思想的形成,而世界上許許多多人的獨立充其量只是物質上的獨立,那只是低層次的獨立,即完成自身生老病死的人生輪回而已,他們只知道追逐物質金錢,也就是說物欲既是他們自己身體的需要,同時也是精神上的渴求,他們覺得人生在世,無非是謀一個好職業,娶一個好妻子(嫁一個好丈夫),建一所好房子,買一輛好車子,兒子爭氣,身體健康,幸福生活悠久而綿長,除此之外,別無他求。物質和精神的雙重獨立才是一個人追求的人格境界。
中國人缺少的是精神上的獨立,缺乏個體獨立自由的精神,缺乏思想平等的觀念。自古而來的儒家文化重視的是人的倫理性社會性和集團性,而忽略了人的精神的獨立性、思想的民主性和地位的平等性,倡導的是共性的規范,抹殺的是個性的特征。諸如一個人,你首先是道德中的人、倫理中的人,重禮而不講理,你處在什么角色地位就要守什么規矩,你是黨派集團中的人,你得黨派集團中的章程;在家中,你首先得作為人父人夫人子的存在,作為家庭或家族中抽象的角色存在,然后才是自己本身的存在;官場中迎來送往不僅講究禮節,更得講究等級,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什么位置說什么話,決不允許你個性思想的肆意發揮,精神上你只是一個抽象的符號,你的級別才是讓人刮目的標簽,你的官越大你被鉗制的越死,精神上絲毫沒有獨立自由的空間。
獨立和自由是一對孿生姊妹,獨立需要民主平等的土壤,獨立需要自上而下的氛圍。在一個專制和獨裁的社會里,是無論如何也培養不出獨立公民的。而西方社會講究民主講究人權講究獨立,當然它也有自己的淵源,西人信仰基督教,而在教會中,除了上帝耶穌之外,每個信教者不論官大官小都是平等的,直屬于宗教團體,破除了家長家族之間隔。梁漱溟先生說“根本上中國是無數家族藉倫理聯鎖以成之社會,縱然增加武力成分,亦還變不成階級統治之地緣國家。它藉禮教維系一消極相安之局,就在這一瞬間,一面有幾分民主,一面卻斷送了政治。”東方和西方民主獨立之特點都源于各自先天的成分,在各自政治文化背景的影響下積淀而成。
而不論何種體制,不論何種文化背景,對于一個人來說,獨立是他的成長標志,是衡量成熟與否的重要表征,是邁向崇高境界的必由之路。所以,獨立與奴性無緣,與流俗無關,獨立不是獨斷,獨立不是專橫,它更重要的是與精神和思想緊緊聯系在一起。小馬的行為和思考無疑給人留下了關于獨立的啟示——做一個獨立的人。
啟迪之三:做一個有思想的人
真是獨立的前提,獨立是有思想的前提,只有人格獨立了,才有自己的主見,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小馬面對眾說紛紜的建議,行為上不知所措,思想上似是而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小馬的失誤在于沒能對各種意見進行深入分析,沒有進行換位思考,沒有多問幾個為什么,最后在媽媽的點撥下才豁然開朗。或者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或者“應當耐心地聽取他人的意見,認真考慮指責你的人是否有理。”小馬在非常謹慎的情況下,既沒有輕信也沒有盲從,從這點上說,“相信一切人和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這是富有哲理的論斷,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的道理。
讓思想成為一泓活水,時常激蕩在心頭,翻涌在腦海。世俗的金錢、名譽、地位都可以沒有,卻不能沒有思想。卑瑣匆忙平庸可以絆住人的身體,卻不能桎梏思想之泉的流淌,心靈生活沒有思想,就好比人的身體沒有脊梁骨一樣,思想的卑躬屈膝精神的庸俗不堪,這種人充其量只是生物的人。巴爾扎克說“一個能思想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思想可以讓你挺起胸膛走路,可以讓你厚積而薄發,可以讓你的心靈永遠年輕,讓你的生活永遠的鮮活下去。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正是靠著生生不息的思想,實現了亙古存在的生命,超越時空的界限回蕩著遙遠的絕響。學者周國平給思想者一個很好的定義,所謂的思想者是指:“第一,擁有既具有根本性又真正屬于自己的問題。第二,擁有既具有哲學性又真正屬于自己的眼光。”第一是宇宙的關懷,第二是哲學的觀照,這兩點若能在一個人的身上體現,就是不折不扣的思想者。
而現實中很多人只是人云亦云,說話拾人牙慧,寫文章抄來抄去,不斷的重復別人的思想,惟獨沒有自己的思想;他們只是隨波逐流,很少在生活中掀起浪花創造旋律,呆板的生存平淡的過活,墨守成規而逍遙自在;他們做慣了順民對叛逆而異常冷眼,堅守習慣程式和秩序,自己沒有膽識卻反對別人的勇敢。有思想的人,即使處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紛繁世界,卻能清醒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有思想的領導能培養善思想的下屬,有思想的教師能培養敢思想的學生,有思想的老板則能帶動產品的不斷創新和更新換代。托爾斯泰說“思想,就是推動自己和全人類的生活的力量。”
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吧!智慧之光將永遠籠罩著你。
啟迪之四:做一個設身處地的人
設身處地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是換位置思考問題,退后一步天高地闊,退一步并不僅僅是忍讓,還有從迷失的零距離中抽出身來,作遠距離的靜觀默想之意,要撥開迷霧,澄清泡沫,不能僅鉆自己的牛角尖,還要顧及他人的象牙塔,也就是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象蘇軾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變換角度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說將心比心情同此理是感性體驗的話,那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則是理性的分析,感性和理性的渾然融合則是啟迪心智獲取規律的鑰匙。
老牛和松鼠的錯誤,在于沒有從小馬的視角去想問題,雖然它們所說的都是真實的理由,但在別人身上則不能生搬硬套削足適履;小馬初初入世涉世經驗不足,對世上的紛紜世相看不清說不明,對各種各樣的思想言論莫衷一是,這也情有可原,小馬的失誤關鍵是老牛和松鼠意見的出發點,沒有從比較中得出各自“深” “淺”的理由,其實只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就會真相大白,這里就充分體現了設身處地的重要。
設身處地不僅是一種眼光,更是一種涵養,是生活的境界。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體己察人是一種胸懷,推己及人是一種境界。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就不要施加給別人,人家也會象你一樣不希罕的;而“己所欲,施與人”也不是文明社會所需求的,你所想要的東西,別人就一定會希罕嗎?這種把自己的欲望強加于別人的做法,似乎顯得有點強*民意的味道,所以也不是最高的境界,那么,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呢?我覺得應該是尊重個體選擇的權利,營造雙向選擇的氛圍,既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又要做到“己所欲,勿施于人”。的確,各人有各人的喜好,不能把自己的標準加于他人頭上,時代發展了,人的個性豐富了,評價的標準多元了,自己想得到的東西,不要濫施與人,這才是理智的思考,明智的抉擇。
當然,一味把自己放到圈子之外,一心替別人著想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主義,曾一度把人的個性遠遠拒之門外,個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一定要服從于階級和政權的需要,抹殺了人的具體個性,強調高度統一的人的概念的抽象性,為了政治的某種需求,進行著可怕的心理專政,顛覆著豐富多彩的個性心理,這是對人性的蔑視,剝離了活生生的人,圖解成所謂純粹的人。這種以共性代替個性的做法,與我們所說的設身處地相差甚遠,于現代社會對公民的要求相差甚遠,只有將個人的精神生活、行為實踐與時代要求、社會利益密切結合的人,才能享受到生活的莫大愉快,才能砥礪人生到達理想的彼岸。
做一個設身處地的人吧!你會得到身心的雙重快樂。
安徽省青陽縣教育局施麒俊(2004/06/16)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2
[案例分析]
教《小馬過河》時,學完小馬第一次過河的經過,同學們都紛紛舉手發言:“這小馬也太不愛動腦筯了,別人怎么說它就怎么做。”“它的耳朵根子很軟,老牛說可以過它就下河,松鼠說危險它就止步。”正在其他同學不約而同點頭贊同的時候,有個學生高高舉起了手:“老師,我認為小馬做的有道理,它做事非常小心。因為如果河水真的很深,那么小馬一下水一不小心,性命就難保了。換成是我,聽了松鼠的話也會收住腳步,這樣冒險的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這是一個另類的聲音,也是一個引人思考的聲音,含著一種強烈的批判意識。于是我順勢而引:“是啊,生命只有一次,誰都不能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那么聽老牛說是淺,松鼠說是深,而對讓人如此為難的問題,如果是你,你會怎樣來判斷河水的深淺呢?”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學生說:“揀一塊大小合適的石子扔到河中央,如果激起的浪花很小,而且聲音很沉的話,說明河水有些深,如果激起很多水花,聲音比較脆,那就說明河水較淺。(師評:你很有生活經驗)
學生:可以揀一根很長的樹枝,測量一下水的深度。
學生:我還有一個辦法以,附近不是有老牛嗎?請老牛再過一回河。然后回來比一比,老牛浸水的部位到底在小馬的什么高度?這樣小馬就心里有數啦!
學生:不用那么麻煩,課文里不是已經說了,河水剛沒老牛的小腿,小馬是過去和老牛直接比一下就可以了。(師評:挖掘文本里的知識 來解決問題。)
學生:還可以請求牛伯伯幫助啊!請它幫忙馱過去。
教師:同學們非常會動腦筯,想出了很多有用的辦法,那課文里的小馬這樣想了嗎?它是怎么做的呢?
學生:它立刻收回了腳,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學生:課文里寫道:“小馬嘆子口氣說還是回家問問媽媽吧,“它還是離不開老馬,自己不想辦法。
學生:小馬沒有去想辦法,如果動一下腦筋的話,它就可以順利過河,不用去問媽媽了。
老師:是啊,做什么我們都要謹慎行事,以防萬一,但只要勤動腦筋,很多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評析]
這本來是一個學生思想上的“疑點“,課后我想,如果當時忙著一味地完成教學任務,一味跟著教案走過場的話,學生就不太可能會深入思考,踫撞出智慧的火花。而像這樣有價值的出發點在我們的課堂中處處存在,如何將它挖掘出來,引發思想的共振而使學生有所得。我想教師要放開手腳,讓孩子大膽地說,說自己心中的想法,說自己獨特的見解,再者需要教師敏銳地抓住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引發課堂的交流,從而把學習引向深入。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小馬過河》是許多人聽著它長大的,這是一個經典而又富有教育價值的故事文本。于是我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將這個故事納入了教學計劃。故事講述了小馬幫媽媽把麥子馱到磨坊去的故事,在途中遇到了一條小河,不知是深是淺,最后在媽媽的指引下安全過河。語言生動、簡潔,符合大班幼兒語言學習的特點。大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成熟,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在活動中我采取了利用課件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利用生動的頭飾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從而使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語言的快樂,創造語言環境讓幼兒大膽的說,有說的欲望。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及情節發展,并嘗試講述畫面中的故事。
2、教育幼兒遇事動腦筋、想辦法
3、認識漢字“馬”“牛”“松鼠”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讓幼兒懂得遇事要想辦法,動腦筋。
活動準備
頭飾、圖片、字卡、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小朋友們見過馬嗎?
幼:見過
師:那么馬是怎樣跑的呢?
2、幼兒集體學一學馬兒跑。
3、引出故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關于馬的故事,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欣賞。
二、觀看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1、完整欣賞課件《小馬過河》。
2、認識漢字“牛”“馬”“松鼠”。
(1)師:故事中出現了哪些小動物?
幼:馬、牛、松鼠
(2)教師出示圖片嗎、牛、松鼠,并依次出示相應的漢字。
(3)集體認讀“馬”“牛”“松鼠”,并用馬、牛組詞。
3、提問:故事中小馬遇到了什么困難?
4、欣賞課件前半部分(開頭—牛伯伯說可以過去)
(1)師:故事中小馬去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難?
幼:去幫媽媽送麥子,小河擋住了它的去路。
(2)師:當小馬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碰到了誰?
幼:牛伯伯
(3)師:小馬對牛伯伯說了什么?
幼:牛伯伯河水深嗎?
(4)師:牛伯伯是怎么回答的?
幼:水很淺,剛過小腿
(5)師:小馬聽了牛伯伯的話后是怎么做的?
幼兒自由說,過河/沒過河
(6)師:到底小馬聽了牛伯伯的話過河了沒有,我們接著往下看。
5、欣賞課件后半部分
(1)師:當小馬準備要過河的時候誰來了?
幼:小松鼠
(2)師:小松鼠對小馬說了什么?
幼:別過河,河水會淹死你的,昨天我的一個小伙伴就掉進河里淹死了。
(3) 師:小馬聽了小松鼠的話后又是怎么做的?
幼:回去找媽媽
(4) 師:媽媽對小馬說了什么?
幼:那條河到底是深還是淺,你自己去試了嗎?
(5) 師:聽了媽媽的話,小馬最終過河了嗎?
幼:過河了
6、理解高、矮,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
(1)師:小馬通過自己的嘗試最終趟過了小河,為什么同樣一條河,牛伯伯說水淺,小松鼠說水深呢?
幼:牛伯伯高,小松鼠矮
(2)師:同樣一條河,牛伯伯高所以說水淺,小松鼠矮所以說水深。
(3)師小結:高、矮,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隨著一個事物與另一事物相比較而變化的。
三、看圖講述故事
1、師:剛才小朋友們都觀察的非常認真,請小朋友看著圖片和老師一起把故事完整的講述一遍,好嗎?
2、看圖片講述故事一遍,注意動物之間的對話。
四、故事表演
1、出示動物頭飾吸引幼兒興趣。
師:老師還準備了小動物的頭飾,讓我們戴著頭飾把故事表演一遍好嗎?
2、要求:表演的時候說清楚動物之間的對話。
3、教師與個別幼兒表演一遍。
4、幼兒表演。
5、每組表演完后教師及時給予小結,讓幼兒體驗到高、矮,深、淺。
五、活動小結
1、師:小馬通過自己親身去體驗,最終趟過了小河,把麥子送到了磨坊,通過學習《小馬過河》這個故事,我們學到了什么道理?
2、幼兒自由說。
3、師小結:碰到事情不但要多想一想,還要試一試,這樣才能增長聰明才干。
4、活動結束。
讓我們回教室繼續表演故事
本節活動,我以童話“小馬過河”為背景,組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課件讓幼兒對故事有更好的理解,通過分段欣賞讓幼兒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我想,幼兒的創造力是無窮的,幼兒一定會非常喜歡,在活動的后半部分,我設計了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自己親身的去體驗去感受,才能更加清楚地理解故事中的內容,幼兒的表演的欲望很強烈,把活動推向了。通過活動的層層深入,幫助幼兒對故事內容有了完整地理解,活動中幼兒的情感得到滿足,提問促進幼兒積極動腦,體驗語言活動帶來的樂趣。通過本次活動是我在幼兒語言教學上有了新的收獲,不僅要給幼兒創設一個寬松的語言學習環境,教師的引導作用,以及教師的及時總結很重要。
《大班故事“小馬過河”教案與反思》摘要:見過 師:那么馬是怎樣跑的呢? 2、幼兒集體學一學馬兒跑。 3、引出故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關于馬的故事,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欣賞。 二、觀看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1、完整欣賞課件《小馬過河》。 2、認識漢...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范書寫。
2、認識“棚、馱、磨、坊、趟、筋、試”這7個生字。
3、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范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會難字:低愿突
2、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小馬的圖片,貼在黑板上,然后畫一條小河。
2、揭示學習內容:面對眼前的畫面你有什么問題嗎?(小馬為什么要過河?小馬怎樣過河?結果是什么?11)
3、板書課題,全班齊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出新詞,并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匹突然袋如道愿半攔低擋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口袋突然攔住擋住愿意如果低頭深淺明白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
教師板書
袋:上面是代表的代,下面是“衣”字底,“代”字不能多撇。
然:意思是火烤狗肉。
擋:左右結構,部首是提手旁,右邊是“當”字,第一筆寫豎。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低: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單人旁,右邊的筆順是:撇,豎提,橫,斜鉤,點。注意與“紙”字區分。
愿:不要寫成上下結構。部首是:廠字頭。
突:上下結構,上面是穴寶蓋,下面是犬字。
匹:注意與“四”區分。
動手書空寫一寫。(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價。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練習:
1、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2、讀一讀,并用帶點的字口頭組詞語。
愿意知道突然口袋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板書設計:
小馬過河
匹突然袋如道愿半攔低擋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5
《小馬過河》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敘述了小馬為幫媽媽把半口袋麥子馱到對岸磨坊去,兩次來到河邊的不同表現及不同結果,說明了遇到問題要開動腦筋,進行分析,勇于實踐,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為了創設一個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全面自由地發展,我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究,勇于創新。如:在學完課文后,我讓學生想一想課后的思考題:“過河后的小馬從磨坊回來,會對媽媽說些什么?”聽了我的問題,同學們積極思考,有的說:“小馬從磨坊磨好面跑回家,媽媽幫小馬把面放下來,小馬低著頭很不開心,媽媽摸摸小馬的頭親切地問:‘孩子,你怎么了?’小馬抬起頭委屈地說:‘媽媽,我太笨了,面對一條小河的問題還要回來問媽媽,這樣既耽誤時間,又費很大的力氣。’媽媽聽了小馬的話后,說:‘孩子,媽媽覺得你今天長大了,很了不起呀!因為你沒有被困難嚇倒,媽媽相信你今后一定是個堅強的孩子。’小馬聽了媽媽的安慰后,覺得很有道理,他又自豪地說:‘媽媽,從今天這件事中,我還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什么事都不能光聽別人說,只有自己親自做過了,才會明白。’媽媽高興地點頭稱贊:‘好孩子,經一塹,長一智,你的收獲可真大呀!’小馬又趕快說:‘媽媽,今后你有什么活,就讓我去做吧,讓我多體會成功的快樂吧!’”這時,我班的另一位同學按捺不住自己的思緒了,索性站起來說:“老師,再來聽聽我的故事吧。”“小馬馱著磨好的面回到家,一蹦三尺高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回來了,面磨好了。’媽媽稱贊說:‘你真是個能干的好孩子。’小馬這時又忍不住對媽媽說:‘媽媽,今天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事都應該親自去試一試,才會找到正確的答案。’老馬親了親自己的孩子,點點頭。”這位同學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好像自己就是那匹快樂的小馬。“你的想象力太豐富了,表演得也很不錯。”我情不自禁地贊嘆道,同學們也熱情地鼓起掌來。
在教學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的思維是最沒有束縛的,是最活躍的,是無止境的。他們的腦子里裝滿了許許多多奇異的幻想,我們應該為他們插上想像的翅膀,讓他們在創新的王國,自由地翱翔。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6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孩子們,你們誰讀過《小馬過河》的故事?
那么,誰能告訴老師,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動物呢?
今天,老師將這這些小動物都帶到這里來了,想不想看一看?
老師出示小馬、老馬、牛伯伯、小松鼠的圖片。
來,我們跟他們大聲地打聲招呼:嗨,你們好!
今天,咱們就來學習《小馬過河》這個故事。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自由讀課文。師提要求:輕輕地打開書49頁,像老師這樣端好書。(稍等)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你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三.多種形式識字、寫字。
1.帶拼音識字。
大屏幕出示13個生字。這些生字你認識哪個?
學生隨機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棚,讓幾個學生組詞,從而理解字意。
匹、磨重點抓住字音、字形進行指導。
1.磨、馱引導學生猜字謎記憶字形。
嘩,聽一段嘩嘩流水聲理解字意。
擋,利用做動作理解字意。
死、昨、試強調平翹舌音。
在學生匯報到匹、磨時,教師點擊課件,兩字的拼音變紅,引起學生注意。
匯報死、昨時,兩字變藍,引起學生注意這兩個字是平舌音。學生注意到后,教師帶讀,重點強調。
2.游戲識字。
小青蛙聽說我們在認字,它也來湊熱鬧,瞧,教師展示青蛙上樓梯課件。
從你開始,大聲讀第一層樓梯上的字,要是這個小朋友讀對了,我們就跟著大聲讀一遍;然后你看吧,小青蛙就會跳上一個臺階。
學生開火車讀打亂順序的13個生字,教師操作課件,讀對一個,小青蛙跳上一個臺階。全部認完,掌聲響起。
3.詞語中鞏固識字。
教師出示詞語,男生認讀——女生認讀——全班認讀。
第一組:磨坊麥子嘩嘩
第二組:一匹親切昨天
第三組:馱起試試試一試
4.指導寫“麥”字。
觀察——范寫——臨寫——評價
四.再讀課文,要求課文讀流利。
1.引導學生數一數、標一標課文的自然段。
2.指名讀課文,師生、生生互評。
3.朗讀1、2自然段,感受小馬的樂于承擔。
自由讀,體會媽媽與小馬的話。
指名讀,談感受。
分角色讀。師生評價,生生評價。
表演讀。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7
五年制小學語文第四冊《小馬過河》這篇課文,對于一些抽象思維較差的學生來說,其難點是:準確理解老牛、松鼠和小馬這三個角色對同一條小河的深淺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感受。而要運用語言來表達三種動物對河水深淺說法不同的原因,對于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還較弱的二年級學生來說,更是難點中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借助了板書這一中介手段,精心設計了如下板書:
這一板書設計 ,一方面學生通過形象直觀的動物圖片,可以輕松地理解三種動物由于高度不同,它們對河水深淺的感覺也不一樣;另一方面,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借助板書中的圖片以及與之相對應的文字,還有些起到引導說話思路和邏輯順序作用的幾個至關重要的箭頭,進行語言文字的組織,從而順利地表達出三種動物對同一條河水深淺說法不一的真正原因。比如,在表達“為什么小馬說河水既不深也不淺”的真正原因時,學生就借助板書,在老師的指點下,組織了這樣一句話:因為小馬長得既不像老牛那樣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樣矮小,所以,小馬覺得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這是一句由四個短句子組成的一個雙重復句,學生能較順利地表述出來,很大程度上是板書發揮的作用。
我認為,這一板書上下對應,左右對稱,既美觀悅目,又借之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突破了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的難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004-02-11]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8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講述了小馬在幫媽媽馱麥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條小河,不知是深是淺,最后在媽媽的指引下安全過河的故事。本文以“過河”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只聽別人說,更要動腦筋想想,親自去試試才行的道理。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因為漢語閱讀能力還不是很成熟,所以注意力也不能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尤其是我們班兩級分化較大,部分學生甚至對漢語有厭學情緒。但是,在這個年齡段的他們對于圖片、動畫很感興趣,因此我利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來吸引學生,同時也能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從而使學生們輕松學習,愛上漢語。
三、說教學目標
遵循課標重在培養和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理念,根據四年級學生愛讀童話,能初步讀懂童話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認識棚、匹等13個生字,會寫深、淺等7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知道做事不僅要動腦筋想,而且要勇于實踐,初步懂得“實踐第一”的道理。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依據以上教學目標,并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學會本課生字,讀通、讀懂課文;而難點在于讓學生理解文中老馬對小馬說的話,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巧破難點,順利實現上述教學目標,在教學方法上我采用了“以讀促悟”法,通過朗讀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解決疑問,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感悟文本的內涵。為了更充分的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我采取了“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以“教師的適時引領”為輔的學習方法,目的是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生能更多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進而能更加喜愛漢語的學習。
六、說教學流程
我將本課的教學流程分五個環節進行:
第一個環節:激趣導入,啟發質疑
首先,我將通過多媒體展示小馬、老牛、松鼠的卡通圖片,讓學生說出這些動物的名字,并介紹學生與這些小動物相互認識。(這樣的簡單的引入,是為了照顧到待進生,化解他們的畏難情緒。而介紹學生與小動物認識則是為了拉近學生與小動物的距離。激發他們的興趣)接著,揭示課題《小馬過河》。啟發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想到了什么呢,小馬和其他小動物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這時孩子們的思想也很自然的被引入到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之中。
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通過初讀課文,學生對課文故事情節有了初步了解。我通過引導學生提問并解答的方式來幫助其他對課文理解有困難的學生把握課文內容。我預設的問題有:
1、小馬為什么要過河?
2、它幾次來到河邊?
3、它最后過去了嗎?怎樣過去的?
第三個環節:再讀課文,探究生字
四年級的學生在識字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經驗,所以我以自主識字為主,對學生提出要求:把課文里生字新詞用筆劃出來,通過學生提問,老師引導的方式,理解生詞在句中的含義。
第四個環節:以讀代講、品文悟情
在這一環節中以讀為主,我會引導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反復讀文。
首先出示《小馬過河》課文朗讀動畫,學生體驗朗讀的情感。接著指名讀,克服學生的朗讀困難。
最后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進入情境,感知情境,進而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讀出應有的語氣。并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在面對同一條河,老牛說很淺,剛沒小腿,松鼠卻說河很深,能淹死人,兩者截然相反的觀點促成小馬過河左右為難,那么河水到底是深是淺?為什么?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才能達到簡簡單單教語文的目的,這其間隨著教學的推進,圖文并存的出示,讓學生弄清這篇課文的難點,為什么同一條河,每個小動物有不同的答案?弄清這個原因是學生正確感受此篇文章的客觀
因素。因此,讓學生通過討論確定答案,教師充當學生的引導者,將深奧的道理淺顯化,生動,形象的讓學生感觀到:牛說很淺松鼠說很深,而小馬親自試試,卻發覺:即不像牛伯伯說的那么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么深,進而使學生深刻的領悟文中所揭示的道理。
第五個環節: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我是根據上一環節來進行的,通過小組競賽分角色競賽朗讀讀的方式激發學生朗讀熱情,要求學生讀出感情,通過學生自讀自評,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課文的情感體悟。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9
課文內容分析:
《小馬過河》是第五單元的第三課,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馬幫媽媽把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的時候,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小馬問老牛,老牛說河水很淺,而松鼠說河水深得很。小馬只好回家問媽媽,媽媽叫小馬去試試,最終小馬過了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別人說的是不是對的,要動腦筋思考,并親自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全文共8個自然段,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故事。第1、2自然段寫老馬和小馬住在馬棚里,一天,老馬請小馬把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小馬愉快地答應了。第3至6自然段寫一條小河擋住了小馬的去路,他去問老牛,老牛說小河“水很淺”“能蹚過去”,松鼠卻說“深得很哩”,小馬很為難,只好回家問媽媽。第7、8自然段寫媽媽耐心地引導小馬,最終小馬勇敢地嘗試,小心地蹚到了對岸。
本文對話精彩,尤其是對話時的提示語鮮明地展現了人物的心理變化和性格特點。老馬、小馬、老牛、松鼠4個角色,說話語氣符合自己的身份,且由于對話內容不同,人物說話的語氣也富于變化。“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兒事嗎?”媽媽是用商量、詢問的語氣與小馬說話,顯得溫和、親切。牛伯伯是一位長者,見多識廣,說話語氣十分肯定。松鼠因為親眼見到自己的同伴淹死在河里,所以他十分焦急,說話時大喊大叫。
課文配有三幅插圖。
第一幅圖畫的是小馬來到河邊與老牛對話的場景,對應了課文的第4自然段。小馬微笑著詢問,老牛也是笑瞇瞇地回答,可見小河在老牛心目中是很淺的,所以表情輕松。
第二幅圖畫的是松鼠跨開雙腿,張開雙臂攔住小馬,對應了課文的第5自然段。松鼠的動作夸張,表情緊張,難怪松鼠會說小河“深得很哩”,小馬的表情也隨之變得驚訝與猶豫。
第三幅圖畫的是小馬聽了媽媽的話,再次來到河邊,小心過河的情景,對應了課文的第8自然段。此時小馬嘴巴張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圓溜溜的,表情雖然還是很緊張,但能夠看出小馬在小心翼翼地嘗試過河。遠處的老牛淡定地看著小馬過河,松鼠則用雙手捂著腮幫子,好像隨時準備大聲呼救。
這些插圖都可以幫助學生感受人物的心情和說話的語氣,進而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遇到問題而不知如何解決,正如“小馬過河”這個故事中的小馬一樣。小河擋住去路,老牛和松鼠給了小馬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小馬就不知道如何取舍了,因此在學習本課時,教師可以立足本單元的重點“根據課文內容,談談簡單看法”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得到啟發,那就是“遇到問題,要想辦法,并且去試一試”。同時由于學生已經學習了本單元前兩篇課文,對單元重點已經有了初步感知,那么在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時,一定能更加清楚、流暢地表達。
同時,本課人物對話豐富有特點,因此教學時也可以圍繞這一語言訓練點,讓學生在有聲有色地朗讀中感受人物的形象與性格。
教學目標:
1、認識“棚、馱”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坊”,會寫“愿、意”等8個字,會寫“愿意、麥子”等10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恰當的語氣。
3、能用上提供的詞語講故事。
4、能根據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簡單看法。
教學重點:
1、學習識字、寫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恰當的語氣。
3、能根據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簡單看法。
教學難點:
能根據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簡單看法。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質疑導入,引發思考
(一)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引入課題: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引導學生思考:小馬為什么過河?小馬過河了嗎?小馬過河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了嗎……
過渡語:孩子們,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童話故事《小馬過河》吧!
二、初讀課文,多元識字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獨立讀。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完后把課后雙橫線里的生字多讀幾遍,圈畫出本課生字。
2、合作讀。讀給同桌聽一聽,同桌有不會讀的字詞,幫一幫。
3、集體對讀
(1)檢查朗讀。剛才同學們讀得那么認真,真好!現在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逐個自然段檢查朗讀)
(2)相機正音。提示學生“坊”是多音字,在“磨坊”中讀第二聲,還有一個讀音,讀第一聲,在“街坊”這個詞中變調,讀輕聲。 “棚”是后鼻音,注意韻母是“eng”。“擋”讀第三聲,不易讀準,可組詞“阻擋、擋住”。
(二)分類整合,多元識字
1、第一組:生字“棚、磨、坊、蹄”,看圖識字。觀察“馬棚”、“磨坊”、“馬蹄”的圖片,識記生字。
2、第二組:生字“馱、突”,編口訣識字。如:“馱”(大馬馱東西),“突”(狗從洞穴中突然鉆出)。
3、第三組:生字“哎、哩”,語氣詞歸類識字。復習拓展:嗎、呀、呢、啊,開火車讀。
三、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緊扣提示語朗讀,了解小馬過河的起因
(一)輕聲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思考:小馬為什么要過河呢?
1、指名回答:小馬答應幫老馬把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
2、老馬是怎么跟小馬說的,小馬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請三位同學讀一讀第2自然段,一人讀老馬的話,一人讀小馬的話,一人讀旁白。同學們仔細聽,看看你最欣賞誰的朗讀。
(二)學生反饋,教師相機指導朗讀老馬和小馬的話
要點1:欣賞老馬的朗讀
(1)“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兒事嗎?”讀出了老馬不是命令小馬干活,而是十分和藹可親,和小馬說話是商量、詢問的語氣。
(2)“高興”這個詞讀得好,表現了老馬為小馬的懂事感到十分開心。
(3)帶著這樣的感受與體會再次朗讀。
要點2:欣賞小馬的朗讀
(1)小馬“連蹦帶跳”這個詞讀得好,讀出了小馬非常樂意幫媽媽做事的語氣。
(2)“怎么不能?”引導學生換個說法“我能幫媽媽做事”。讀出了反問的語氣,強調了小馬很愿意幫媽媽做事的肯定語氣。
(3)帶著這樣的感受與體會再次朗讀。
要點3:不欣賞老馬和小馬的朗讀
可參照“要點1”和“要點2”,對學生進行引導,并指導朗讀。
(三)師生合作讀第1、2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第3至6自然段,抓住人物語言朗讀,了解小馬第一次過河的經過
(一)自由朗讀第3至6自然段,并思考:那小馬把這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了嗎?指名回答:小馬沒有把麥子馱到磨坊,因為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
(二)圍繞小馬“為難”的心情,指導朗讀
1、沒能把麥子馱到磨坊,小馬的心情怎么樣呢?引導學生找到“為難”一詞。
2、你從第3至6自然段的哪些詞句讀出了小馬的“為難”,請用你喜歡的符號標注出來。
(三)學生反饋
1、學習第3自然段,通過第一處“為難”,體會小馬不知道該怎么辦。
(1)指名答:小馬為難了,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過河。
(2)采訪小馬:此時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通過“河水嘩嘩地流著”體會小河水流湍急,小馬不敢嘗試,不知道能不能過去。帶著自己的感受去讀一讀描寫小馬心理活動的句子。
(3)引導學生關注描寫小馬心理活動的句子中“?”和“!”這兩個標點符號,體會小馬內心為難。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2、學習第4至6自然段,通過第二處“為難”,體會小馬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1)指名答:老牛說水很淺,松鼠說水深得很哩,他們倆對小河不同的看法也讓小馬很為難。
(2)通過觀察第一幅插圖,體會老牛和小馬的人物形象。指導學生觀察圖上老牛表情輕松,笑瞇瞇的。指導讀好老牛的話,讀出簡潔、干脆的語氣來。指導學生觀察圖上小馬面帶微笑,因為他面對“不知道小河能不能蹚過去”的問題時,知道去請教老牛(此處可聯系前文“小馬嗒嗒嗒跑過去”,也能體會出小馬的心情輕松),而且老牛的回答,也讓小馬很開心,他可以過河,把麥子馱到磨坊去了。指導讀好小馬的話。
(3)通過觀察第二幅插圖,體會松鼠的人物形象和小馬的心理變化。請學生觀察圖畫上的小馬和松鼠,和同桌演一演。圖畫上松鼠跨開雙腿,張開雙臂攔住小馬,松鼠的動作夸張,表情緊張,小馬的表情也隨之變得驚訝與猶豫。抓住松鼠和小馬的表情與動作,指導學生表演。指名表演反饋,結合插圖來評價,指導學生抓住小馬“吃驚”和松鼠“認真”這兩個關鍵詞,讀好人物的對話。指名朗讀。
(4)分角色朗讀第4、5自然段。
(5)學習第6自然段,思考:聽了老牛和松鼠的話,小馬決定怎么做呢?請一位同學朗讀第6自然段。指名回答:小馬決定還是回家問問媽媽。小馬為什么要這樣做呢?指導學生體會小馬實在“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抓住“嘆了口氣”和兩個“!”體會小馬的為難,再次帶著感受朗讀。
(四)師生分角色朗讀第3至6自然段,過渡語:一條小河擋住了小馬送麥子的去路,小馬十分為難,不知道是過河好,還是不過河好,最后只能十分為難地回家找媽媽,后來小馬過河了嗎?下節課我們繼續走進《小馬過河》這個故事。
五、發現規律,指導書寫
(一)發現規律。在田字格中呈現四個生字。仔細觀察,你發現這四個字結構有什么特點?(“愿”半包圍結構,“意”上下結構,這兩個字都有“心字底”;“該”和“刻”都是左右結構,一個左窄右寬,一個左寬右窄,這兩個字都有“亥字部”。)
(二)重點指導。師生合作發現“愿”的重點筆畫,“廠”的“一撇”要寫長,寫舒展,給里面部分留出足夠的空間。
(三)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四)學生先描后寫,教師巡視指導間架結構和關鍵筆畫。
(五)集體講評。選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屏幕呈現,然后師生合作講評。評價指向關鍵部件和關鍵筆畫。
(六)抄寫詞語“愿意、為難、四周、立刻、吃驚、認真、腳步、難為情”。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游戲激趣
(一)“小馬過河”游戲。鞏固詞語:愿意、麥子、應該、立刻、磨坊、街坊。
(二)指名朗讀詞語
1、愿意麥子(都是輕聲詞)
2、應該立刻(“該”和“刻”字形相近,注意區分)
3、磨坊街坊(“坊”是多音字,注意讀音)
過渡語: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小馬沒能將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因為岸邊的老牛說水很淺,可松鼠卻說水深得很哩。到底能不能過河呢?小馬很為難,決定回家問媽媽。后來小馬到底過河了嗎?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二、學習課文第7、8自然段,讀好人物對話,讀中體會人物形象
(一)指名反饋
(二)讀完這段話,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第7自然段都是媽媽和小馬的對話哦!
(三)怎樣才能讀出恰當的語氣,讀好對話呢,和你的同桌合作著讀讀吧!同桌練讀對話。
(四)品讀人物對話,指導朗讀,感受人物形象
第一組對話
媽媽問他:“怎么回來啦?”
小馬難為情地說:“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我……我過不去。”
1、指名兩人合作朗讀。
2、通過學生評價來指導朗讀。你喜歡小馬的朗讀嗎?
要點(1):喜歡。因為他讀出了小馬難為情的語氣。小馬為什么會難為情呀?指名回答,引導學生體會小馬之前是興致勃勃地答應幫媽媽做事,現在不僅沒能把麥子馱到磨坊,而且還返回了家,心里是十分不好意思的。所以文中用——“難為情”來形容你此時的心情。出示“難為情”的詞卡。指名讀,齊讀。
要點(2):喜歡。因為他讀出了小馬說話結結巴巴的語氣。從“……”和兩個“我”字看出來小馬很不好意思,所以說話都吞吞吐吐的。帶著這種感受讀讀這句話。
要點(3):不欣賞媽媽和小馬的朗讀,可參照“要點(1)”和“要點(2)”,對學生進行引導,并指導朗讀。
3、媽媽的朗讀,有人喜歡嗎?
要點(1):喜歡。小馬沒能將麥子馱到磨坊,媽媽卻沒有責怪小馬,反而關心地問他為什么回來了,說明媽媽很愛小馬,讀起來要很溫柔。
要點(2):喜歡。她讀出了問句的語氣。
要點(3):不喜歡,可參照“要點(1)”和“要點(2)”,對學生進行引導,并指導朗讀。
4、抓住“難為情”這樣的關鍵詞,我們就可以讀出恰當的語氣了。女生讀媽媽的話,男生讀小馬的話,合作朗讀。
第二組對話
媽媽說:“那條河不是很淺嗎?”
小馬說:“是啊!牛伯伯也這么說。可是松鼠說河水很深,還淹死過他的伙伴呢!”
1、通過師生互動和評價的方式指導朗讀。你欣賞誰的朗讀?
要點(1):老馬媽媽,你的這個問句讀得特別好。其實這是個反問句,你是通過反問的語氣強調了那條河是很(淺的)!誰再來讀一讀。
要點(2):小馬,說這句話的時候,你的心情是——?(很糾結,很委屈)是啊!牛伯伯說河水很淺,可松鼠偏要說河水很深。你不知道怎么辦才好!誰再來讀讀看。
要點(3):小馬,你在說“是啊”的時候,心里其實是認同誰的意見的呀?(牛伯伯)。明白了,所以你才用很肯定的語氣來說,還用上了“!”呢!
2、關注句子中的標點,也能幫助我們讀出媽媽和小馬恰當的語氣呢!男生讀媽媽的話,女孩讀小馬的話。
第三組對話
媽媽說:“那么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呢?你仔細想過他們的話嗎?”
小馬低下了頭,說:“沒……沒想過。”
媽媽親切地對小馬說:“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
1、通過采訪的方式指導朗讀。誰的朗讀更打動你?
要點(1):我喜歡媽媽的朗讀,媽媽沒有直接告訴小馬答案,而是連著問了小馬兩個問題,我覺得媽媽是個非常聰明的媽媽,善于引導孩子思考,媽媽說話語氣十分溫和與慈祥。
要點(2):我喜歡小馬的朗讀,他讀出了結結巴巴的感覺。引導學生發現,這里是本段第二次出現省略號,但小馬的心情還和第一次說話結結巴巴時,是一樣的嗎?引導學生體會出小馬兩次說話結結巴巴心情不一樣!他更難為情了,因為媽媽連著問了兩個問題,他都沒有思考過。
2、對呀!所以,小馬這次不僅說話的語氣結結巴巴,而且還——(低下了頭)。看,準確的動作描寫,也能幫助我們讀好小馬說話時的語氣呢!誰再來讀一讀。
3、其實小馬低下了頭說的這句話正是回答了媽媽問他的“你仔細想過他們的話嗎”,而媽媽問的“那么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呢”,小馬是沒有回答的,所以媽媽繼續引導——(指名讀媽媽最后說的那句話)
4、請大家再去讀讀媽媽的話,看能從中體會到什么?
(1)讀——指名反饋,讀出媽媽“親切”的語氣。引導學生體會媽媽對小馬的關心與鼓勵。
(2)說——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媽媽要小馬怎么做呢?體會“光”在句子中是“只”的意思,“別人”指的是老牛和松鼠。
(3)議——引導學生思考,你們覺得媽媽說得對不對呢?
(4)再讀——齊讀媽媽的話,感受她的這份親切和智慧。
5、師生分角色朗讀第7自然段,整體回顧媽媽和小馬的三組對話。
(五)創設情境,師生互動,體會故事內涵
1、采訪小馬:聽了媽媽說的話,現在你準備怎么做呢?指名朗讀第8自然段。
2、出示第三幅插圖,觀察小馬的表情是謹慎小心的,遠處的老牛淡定地看著小馬過河,松鼠則用雙手捂著腮幫子,好像隨時準備大聲呼救。相機指導朗讀。
3、指名兩名學生分角色朗讀第8自然段。師引讀:小馬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對岸。他發現——(生讀)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4、同一條河,為什么老牛、小馬、松鼠對河的深淺說法會不一樣,再想想之前媽媽曾說過“那條河不是很淺嗎”,很顯然媽媽是贊同老牛意見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引導學生通過比一比動物圖片,讓學生明白:原來老牛說水深,松鼠說水淺,是因為他們的身高不同。老馬和老牛說法一致,是因為他們的身高一樣。小馬說河水不深不淺,是因為他的身高在他們之間。這些動物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的。
小結:有了媽媽親切地指導,小馬開動腦筋,并且親自試一試,終于蹚過了小河。
三、根據提示,講述故事
1、這么有意思的故事,同學們愿意講給大家聽聽嗎?故事很長,我給大家一些詞語提示,分行齊讀。
要求:四人小組合作講故事,注意將故事講完整哦!自由練習。
2、指名講故事,師生共同點評。
四、依托故事,說說看法
(一)出示感受,指名談看法
1、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對小馬撒謊了。(不同意因為老牛高大,河水剛沒小腿,很容易蹚過河。對于老牛來說,河水當然很淺。而松鼠矮小,他親眼看見自己的同伴淹死在河里。對于松鼠來說,河水當然很深。所以說老牛和松鼠對小馬說的話,不是撒謊。)
2、小馬向很多人請教,是對的。(同意不清楚的事應該向別人請教。)
3、別人的經驗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嘗試。(同意因為別人的經驗有時只適合別人,不一定適合自己。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發表看法: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小馬只有自己嘗試后才能知道。)
4、什么事都要自己嘗試,別人的話不可信。(不同意別人說的話是對還是錯,首先要動腦筋想一想,不能一概認為別人說的都不可信。其次也不是什么事都得親自嘗試,危險的事就不能試。)
(二)你讀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感受,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呢?(圍繞“遇到問題要開動腦筋,盡可能去試試”談啟發。)
五、發現規律,指導書寫
(一)發現規律
在田字格中呈現四個生字。仔細觀察,你發現這四個字結構有什么特點?(“掉、伯”都是左窄右寬。“麥、突”是上下結構,“麥”是上大下小,“突”是上窄下寬。)
(二)重點指導
“突”是上窄下寬,注意上下兩部分不要寫分家,第六筆“橫”是主筆,要寫長。
(三)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四)學生先描后寫,教師巡視指導間架結構和關鍵筆畫
(五)集體講評
選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屏幕呈現,然后師生合作講評。評價指向關鍵部件和關鍵筆畫。
(六)抄寫詞語“麥子、突然”
六、分享故事,實踐延伸
回家后,同學們可以借助課后詞語的`提示,將《小馬過河》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按課文中的對話提示語,讀出句子應有的語氣。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表演、給動畫片配音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深刻體會到遇事要自己動腦筋親自嘗試的道理。
2.續編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及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課文內容,懂得遇事要開動腦筋,具體分析,勇于實踐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老牛、松鼠說法不同的原因,進而理解老馬說的話中包含的道理。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喜歡交朋友嗎?今天老師不但要和大家交朋友,而且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教師出示小馬圖片)對,是一匹可愛的小馬。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小馬過河》。
(教師板書課題)齊聲將課題讀兩遍。
(二)檢查預習
過渡:請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
(課件出示:預習要求)
A.結合圖畫,自由讀文,讀通順流利。
B.讀正確生字新詞。
C.讀好長句子,讀準節奏和停頓。
1.圖片中,什么地方?都有誰?在干什么?
(學生試說:小馬準備過河,松鼠說水太深不能過,黃牛說水很淺可以過。)
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63頁,把書端好,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字詞識讀
同學們課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認讀了生字詞,這些生字能讀正確嗎?
(課件出示)
同桌互讀生字,用心聽,他讀得是否正確。
指名讀第一行生字,如果讀對了大家就跟著讀一遍。重點指導:
(課件出示)
自由練讀,同位輪讀,指名讀。注意“淺”是前鼻音,“坊、擋”是后鼻音。
3.檢查課文朗讀
小朋友們詞語讀得這么好,課文能讀正確流利嗎?
(1)同桌合作輪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地就給同桌豎起大拇指,不正確的讓他多讀幾遍,我請讀得用心,聽得專心的同學展示。(注意讀書姿勢:雙手捧書,眼離書本一尺)
(2)自由讀全文,爭取讀得正確流利。
(3)指名朗讀課文,聽老師范讀全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寫小馬想要馱著一袋子麥子到磨坊磨面,被一條河擋住了去路,不知該不該過去,后來親自試試,就過去了。)
4.指導識記和書寫生字。
(1)(課件出示):田字格課件出示。
讓學生仔細觀察字形結構,指名說。
(2)識記生字。
我們有什么好辦法識記住以上漢字?
A.加一加:“原”加“心”,就是“愿”,“音”加“心”,就是“意”,“讠”加“亥”就是“該”,“亥”加“刂”就是“刻”,“扌”加“卓”就是“掉”。
B.猜謎語:“大橋上下雨紛紛”就是“突”;“冬雪紛飛揚素絮”是“麥”。
(3)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書寫“麥、該、突”,(課件出示)
“麥”下面是“夊”,不是“攵”。
“該”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注意右面是“亥”。注意第第六筆是撇。
“突”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個“穴”,下面的“犬”,不要寫成“大”。
(4)認真讀貼,描一個寫一個。注意寫字姿勢,頭正身直足安。
(5)展評學生的書寫。
(三)當堂檢測,鞏固學習。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11
一 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教科版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十二課《小馬過河》,這是一篇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講述了小馬在幫媽媽馱麥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條小河,不知是深是淺,最后在媽媽的指引下安全過河的故事。本文以“過河”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只聽別人說,要動腦筋想想,親自去試試才行的道理。
二 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閱讀能力還不是很成熟,注意力也不能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因此我采用圖文并存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從而使學生們愛上學習,愛上語文。
三 說教學目標
遵循課標重在培養和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理念,根據二年級學生愛讀童話,能初步讀懂童話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 知識與技能:認識愿、淺等生字,理解相關詞語。
2、 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知道做事不僅要動腦筋想,而且要勇于試,初步懂得“實踐第一”的道理。
四 說教學重點、難點
依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讀懂課文,那么如何理解文中老馬對小馬說的話,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便成了本課的難點。
五 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巧破難點,順利實現上述三維目標,在教學方法上我采用了“以讀促悟”法,通過朗讀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解決疑問,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感悟文本的內涵。為了更好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我摒棄了傳統教學的“以教為主”,采取了“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以“教師的適時引領”為輔的新型學習,目的是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生能輕松掌握所學知識,進而能更加喜愛語文的學習。
六 說教學流程
我將本課的教學流程分五個環節進行:
第一個環節:激趣導入,啟發質疑
上課伊始,我首先出示一條謎語,引導孩子打一動物名稱,如此激趣的導入新課,使孩子在輕松的猜謎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了老師更像一個共同學習的伙伴,接著出示小馬,問:誰能有禮貌的和小馬打歌招呼?通過剛才的打招呼拉近孩子與小馬的距離,仿佛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即揭示課題《小馬過河》。啟發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小馬嗎?通過前面的鋪墊,孩子們覺得小馬就在我們當中,又通過剛才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問題匣子馬上打開了,這時孩子們的思想也很自然的被引入到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之中。
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探究識字
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學過幾十篇短小有趣的課文了,因此在識字認字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方法,這里我對學生提出了自學要求:
在反饋中,我用認—帶—找三步進行,“認”拿出生字卡片與大家一起學習。“帶”你是用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些生字的,一個學生的方法變成大家共有的,達成知識共享。“找”老師準備字謎,如一個人白頭發原來是個老伯伯(伯),等等,這樣學生在游戲中嘗到了探索的快樂,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第三個環節:以讀代講,品文析句
在這一環節中以讀為主,我會引導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反復讀文,如,指名讀、默讀、跟讀等等。
“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才能達到簡簡單單教語文的目的,這其間隨著教學的推進,圖文并存的出示,讓學生進入情境,感知情境,進而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讀出應有的語氣。
第四個環節:研讀課文,解疑感悟
《小馬過河》這篇童話故事的關鍵就在面對同一條河,老牛說很淺,剛沒小腿,松鼠卻說河很深,能淹死人,兩者截然相反的觀點促成小馬過河左右為難,那么河水到底是深是淺?為什么?弄清這個原因是學生正確感受此篇文章的客觀因素。因此,讓學生通過討論確定答案,教師充當學生的引導者,將深奧的道理淺顯化,生動,形象的讓學生感觀到:牛說很淺松鼠說很深,而小馬親自試試,卻發覺:即不像牛伯伯說的那么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么深,進而使學生深刻的領悟文中所揭示的道理,理論支點是:從文中來,到文中去,跳出文本,實現文與道的統一。
第五個環節: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分兩步進行: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目的是使學生達到熟讀成誦,更是對學生學文情況的有效檢驗,二說寫結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小馬過河回來后會對老牛,松鼠,媽媽說些什么呢?這一問題的提出,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又使學生說的能力得到提高,寫的能力得到訓練,“讀說 寫”三者的有機結合是學生語文能力的有利保障。
七 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文的精華體現,好的板書更應具有深刻的啟發性,我的板書力求彰顯這一宗旨:
12 小馬過河
馬(圖)
試
牛(圖) 松鼠(圖)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雖然我已經做到了認真準備,精心設計,但其中還定有不完善之處,敬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12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師: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喜歡交朋友嗎?(生:喜歡)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咦,是一匹可愛的小馬。小馬特別高興,認識了這么多的好朋友。他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
板書課題 小馬過河
注意“過”的筆順
師:請大家齊讀課題。(生齊讀:小馬過河。)
師:讀了課題,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師:同學們可真了不起,通過讀課題就能提出這么多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中,快快打開書,用你喜歡的讀書方式,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吧!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且標上自然段。開始吧
師: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生:8個。
二、學習生字:
在你讀課文時遇到了哪些生字呢?我們先來學習本課的生字寶寶。快跟小組同學
掃除了生字障礙,我們讀起書來可就容易得多了,快跟你同桌一起讀讀課文吧。
師:同學們讀得真認真,剛才老師發現有幾位同學邊讀邊帶著表情,一會露出了微笑,一會兒又皺緊了眉頭,這是怎么回事?
生:當我讀到小馬過不去河的時候,我替他著急,就皺緊了眉頭;當我看到小馬最后過河了,我真為他高興。
師:你真會讀書,看來你已經把自己當成是文中的小馬了,說明你讀得很認真,很投入,相信你一定感受到了朗讀的樂趣,將你一顆金星。其他同學也想向這位同學一樣感受一下朗讀的樂趣嗎?那就帶上表情趕快再讀課文吧。
師:小組開火車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也帶出豐富的表情來。互相糾正讀音、語氣、停頓。開始吧。
三、分析課文
師:這篇課文到底講了一個什么故事,結局又怎樣呢?讓我們來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不懂。不懂的問題,請標上問號。
(生默讀課文。)
師:誰愿意把自己讀書的收獲說給大家聽,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小馬最后過河了。
生:通過讀課文,我知道了小馬是為媽媽送麥子要過河的。
生:老師,我知道了小馬一開始沒有過去河,后來聽了媽媽的話才過了河。
師:你回答得很完整,已經把課文的大概內容概括出來了,很了不起。
生:我知道了,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試一試。
師:你的答案總是與眾不同,我最欣賞你這一點,你不僅讀懂了內容,還明白了一個道理,真的很好。
師:小馬愿不愿意去幫媽媽做這件事呢?
生:愿意。
師:從課文中的哪個詞語你感覺到了。
生:連蹦帶跳。
師:你能做個動作嗎。(生笑了,做不出來)那你能換個詞語嗎?
生:蹦蹦跳跳。
師:小馬愿意為媽媽做事,說明這是一匹什么樣的小馬?
(大屏幕出示:的小馬。)
生:善良的小馬。
生:孝順的小馬。
生:懂事的小馬。
師:小馬過不去這條河了,他都去問了誰呢?
生:牛伯伯、小松鼠。牛伯伯和小松鼠是怎么說的?請同學們把他們的畫畫出來。想一想,應該是什么樣的語氣呢?
是呀,牛伯伯認為水很淺,根本就不放在眼里,所以他的話應該是滿不在乎的,而小松鼠擔心小馬被淹死,“小馬!”一聲叫住,要讀得急促些,聲音要高;兩個“別過河”,速度要快些,是連著說的,第二個比第一個語氣加重些。試一試吧。你們把握住了老牛和松樹的心理,真是好樣的。
誰敢上臺演一演?請他同學當評委,待會來評價一下他們的表演,看誰動作和語氣把握的好,好嗎?
(學生分別帶上小馬、牛伯伯和小松鼠的頭飾。)
師:同學們,剛才老牛伯伯、小馬、松鼠的對話真精彩,誰來評價一下?
同學們真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來了三位演員的優缺點,讀書就是這樣,要通過我們聲情并茂的朗讀,把人物的特點表現出來。
師:此時的小馬感到很為難,因為牛伯伯和松鼠一個說水淺,一個說水深,到底誰說的對,你快告訴小馬呀。
生:我覺得他們說的都對,因為老牛很高大,所以他覺得水很淺,而松鼠身材小,所以他覺得水很深。
板書:老牛 小馬
師:你的思維很活躍,反應很快,這個問題回答得讓大家都感到很滿意。
聽了老牛的話以后,小馬是怎么做的?聽了松鼠的話以后,小馬又是怎么反應的呢?同學們在文中找找。(出示幻燈片)
這兩詞的意思相近,都含有“快”的意思,說明什么呢?
生:說明小馬沒動腦筋想。
師:此時,如果你是小馬,你會怎樣做呢?
生:我會用一根木棍往水中放,試試水有多深。
生:我覺得可以用“扔石子”的'方法試一試,河邊一定會有石子的,如果石子落水的聲音很響就說明水很深,石子落水的聲音很小就說明水不深。
生:老師,如果我是那匹小馬我會自己下水試一試,如果覺得不是很深就耥過去,如果感覺有些深了,有危險了就趕緊調頭回來。
師:你很聰明,也很勇敢,敢去嘗試,還為自己找了退路。
師:可書中的小馬卻想到回家問媽媽。你來評價一下,這是一匹什么樣的小馬?
(大屏幕出示:的小馬。)
生:膽小的小馬。
生:不愛動腦筋的小馬。
生:懦弱的小馬。
師:你都知道“懦弱“這個詞,可真了不起。
師:大家知道小馬最后過河了。在媽媽說的話中,哪句話對小馬的觸動最大。請大家大聲地讀一讀。
師:小馬聽了媽媽的話,是怎樣做的?現在你再來評價一下這是一匹什么樣的小馬? 師:“小心的趟了過去”是怎樣的?誰給我們表演一下?
師:(指著小河的方向,突然大叫)河中央的水流得好快啊!
你真是一匹謹慎的小馬,送你一顆金星,謝謝你。
誰來評價一下這匹小馬?
生:勇敢的小馬。
生:膽大的小馬。
四、分角色讀,讀中升華
師: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喜歡小馬給大家帶來的這個故事嗎?聰明的叔叔阿姨們,把這個童話故事拍了一部動畫片,可是還沒有找到配音演員,大家想試試嗎?
五、總結,談收獲
師:此時你就是小馬,我就是你的媽媽老馬,我在家里等著你呢。你從磨坊回來回對我說什么呢?
(一聽到老師做老馬,學生們都躍躍欲試,紛紛離座到講臺前與我對話,他們特喜歡這種情境,把我叫成了媽媽,他們很開心,因為這樣拉近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顯的很親近,此時教室里學生個個情緒高漲)
生:媽媽,媽媽!我回來了,我完成了你交給的任務。
(我摸摸生的頭)
師:你真不錯!完成了媽媽交給的任務
生:媽媽,你說的對!什么事都要自己試一試才知道行不行。
(我對生豎起了大拇指)
師:太棒了!孩子,你不僅完成了任務,還明白了一個道理。
生:媽媽,下次我一定記住你的話,遇到問題時要多動動腦筋,再去試一試。
(我連連對著生點頭)
師:是呀!是呀!孩子,以后可要多動動腦筋了。
師:大家的收獲可真不小呀。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老師希望你們能做一個勇敢的、愛動腦筋的孩子,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真正的成長。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13
1.給下面的詞語拼音。
馬棚( ) 磨房( ) 攔住( ) 既然( ) 馬蹄( )
小麥( ) 仔細( ) 淹沒( ) 腦筋( ) 告訴( )
2.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組成詞語。
匚( )( ) ( )( )
日( )( ) 亻( )( )
3.判斷下列字的書寫筆順是否正確,對的畫“√”,錯的畫“×”,并改寫出正確的筆順。
匹:一匚 匹( ) 麥:三 麥( )
4.選字填空。
半 伴
(1)我想了( )天,才猜出這個謎語的謎底。
(2)梧桐是我的好伙( )。
5.寫出下面詞語的反義詞。
遠—— 深——
6.造句。
(1)四周——
(2)如果——
7.你知道老牛為什么說“水很淺”,松鼠說“水很深”嗎?
8.把這個童話故事講給小弟弟小妹妹們聽。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1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樂曲ABA的結構,感受樂曲A、B兩段鮮明的音樂形象。
2、引導幼兒聽辨“騎馬”和“揚鞭”的樂句并能夠用動作表現出來。
3、體驗游戲中緊張與放松所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音樂
活動過程:
一、安靜欣賞樂曲。
(1)師:有一個小動物藏到了老師的音樂里,你們能幫老師把它找出來嗎?
(2)完整播放樂曲一遍。
(3)師:請小朋友說說,是什么動物在老師的音樂里做游戲?
二、 師:小馬在老師的音樂里做什么游戲你們想知道嗎?聽了老師的故事你就知道了。(教師講述故事)
三、完整傾聽樂曲(第二遍),引導幼兒感受樂曲ABA的結構。
師:這首音樂講的也是《小馬過河》的故事,現在請小朋友們認真再聽一遍音樂,聽一聽哪段音樂講的是小朋友們騎馬,哪段音樂講的是小馬在過河。(教師隨A段音樂做馬跑和揚鞭的動作,用伸直手臂做“橋”,手指在手臂上爬行的動作來表現B段音樂。)
四、分段欣賞。
A段音樂:師:請你聽聽這段音樂講的是小馬在做什么?如果你聽出來了請你跟著音樂做動作。(教師帶領幼兒做動作,重點引導幼兒隨樂做“揚鞭”動作的'同時發出“駕”的聲音。)
五、欣賞B 段音樂:
(1)教師帶領幼兒隨樂曲用手臂做獨木橋,手指在手臂上爬行的動作來感受B段樂曲舒緩平穩的節奏特點。
(2)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身體部位來做獨木橋,并隨B段音樂表現出來。
六、請幼兒起立,教師帶領幼兒隨樂完整的做動作,感受全曲。(原地)
七、游戲:小馬過河
(1)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小馬過河的游戲吧!可是沒有獨木橋怎么辦?看看我們身邊什么東西可以用來搭獨木橋?(啟發幼兒用椅子搭建獨木橋)
(2)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游戲。
(3)組織幼兒討論過橋的安全。
師:獨木橋很窄,小馬過橋的時候要怎樣做才不會掉到河里去?(小心翼翼、一個跟著一個……)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15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讀書讀得非常投入,有的同學甚至是聲情并茂,我想采訪一下,你已經讀了幾遍書?(五遍?)哦,真好。你呢?(九遍?)真多。那你呢?(大概十五六遍吧!)怪不得你讀得那么好,老師也要向你學習,多讀書,讀好書。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小馬過河》。
二、學習新課:
1、朗讀關。
⑴這節課,我們要去闖五道難關,有沒有信心?第一關是朗讀關。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
⑵先請你們在小組里大顯身手,如果你認為哪個同學讀得好,就請你用自己的方式來夸一夸他。
⑶每小組選一名小選手來參加班級的朗讀挑戰。
⑷誰來評一評小選手們剛才的表現?
⒉生字關。
⑴我們已經站在第二關的門口了,第二關是生字關,你們看,生字朋友已經在等著我們呢!誰想和它們交朋友?已經認識了的請你介紹給大家。
⑵讀得這么好,看來同學們和它們已經是老朋友了。能不能告訴老師你們是怎么結識的?
⑶剛才,老師聽這些生字朋友說,想請同學們幫一個忙,它們想請你們幫它們找個合適的好伙伴,誰來?
⒊辯論關
⑴同學們已經順利地闖過了兩關,現在我們要智闖第三關。認真看書,邊讀邊畫老牛、小馬、小松鼠的圖片。
⑵看黑板上的老牛、小馬、小松鼠是否合適?從書上找出有關的句子來說明理由。拿起筆來,認真的讀一讀,畫一畫。同桌之間可以交流一下。
⑶把你想說的理由交流一下。
⑷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幾個句子。①誰來讀小松鼠的話?這只小松鼠挺著急的,誰還想讀?多善良的小松鼠啊,急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②誰來讀讀老牛的話,這位牛伯伯讀得怎么樣?老師也覺得真好,就這么讀。③小馬過河了,他的感覺是什么樣的,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⑸你們看,同樣的一條小河,老牛說河水很深,松鼠說河水很淺,這是什么道理?他們說得對不對?
⑹你說對,你說不對,再有沒有不同的意見?呀,這位同學覺得他們說得又對又不對,到底誰的意見正確呢,我們先請認為對的同學說明理由,再請認為不對的同學說明理由,最后請認為又對又不對的同學也要說明理由。
⑺同學們剛才的辯論,我聽出來了,認為對的同學是說老牛和小松鼠說的話對自己來說是對的,認為不對的同學說他們的話對別人來說是不對的,你被說服了嗎?你呢?現在這三位同學還是認為自己的想法對。那老師告訴你們,你們都動了腦筋,想出了自己的理由,你們的意見都是對的。
⒋夸獎關。
⑴我們已經順利地闖過了三關,第四關就是夸獎關。小馬第一次過河時,有沒有過去?聽了媽媽的話,它過去了嗎?
⑵媽媽的話具有這么神奇的作用,我們可要來仔細讀一讀。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愛怎么讀就怎么讀。
⑶你讀懂了媽媽的話嗎?如果你讀懂了媽媽的話,就請你夸一夸過了河的小馬。誰來夸一夸它?夸它什么呢?小馬你要仔細聽,聽他們夸你夸得夠不夠,如果不夠,你就告訴他,你還得接著夸。
⑷這位同學夸小馬真棒,誰還來夸一夸它?這位同學夸小馬愛動腦筋,肯試一試,小馬,你覺得他夸得夠嗎?
⒌聯系實際關
⑴正因為小馬肯動腦筋肯去試一試,所以它才過了那條河。同學們真聰明,攻克了一道道難關,老師真高興。現在我們向第五關挺進。
⑵在實際生活中,你有沒有像小馬那樣動腦筋,去試一試的時候呢?請小組交流一下。
⑶誰想說給大家聽聽?①這位同學真勇敢,能自己開動腦筋,點著了打火灶煮方便面吃,不過你可千萬小心啊。②這位同學遇到了難題,能自己開到腦筋,把它做出來了,也很好。③這位同學第一次到大超市買東西,他善于觀察,愿意去問去試,終于買到了自己需要的物品。
⑷成功以后你高興嗎?沒有實際中的苦,哪有成功后的甜呢?
課堂小結:在這節課中,同學們能夠積極地開動腦筋,靈活的思考問題,我們已經勝利地闖過了五關,你們都是最棒的,在以后的生活中,還會遇到很多需要大家去動腦筋,試一試的難題,相信每位同學都會表現得更加出色。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小馬過河》 篇16
教材理解:
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小馬馱麥子去磨坊,路上要過一條小河,老牛說水很淺,可以過去,松鼠說水很深,他的伙伴昨天剛被淹死,不能過。小馬沒了主意,只好跑回去問媽媽,媽媽要他親自去試一試。小馬又回到了河邊自己過了河。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得那樣深。說明遇事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找到答案。
文章篇幅較長,涉及的事物較多,哲理深刻,但課文情節美、事物美,構圖美,我們教師可以利用課文自身的美去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情境,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中扎扎實實的訓練學生的語言。
教學目標
1、能按課文中的對話提示語,讀出句子應有的語氣。
2、通過朗讀、表演、給動畫片配音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深刻體會到遇事要自己動腦精親自嘗試的道理。
3、續編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及表達能力。
4、繼續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感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老牛、松鼠說法不同的原因,進而理解老馬說的話中包含的道理。
教學模式:
以讀為主,讀中感悟。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質疑、探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法及學法:
教法:(1)圖片及多媒體直觀展示法;(2)一點突破教學法;(3)以讀促悟法。
學法:自主質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讀自悟法
教學準備:
1、老牛、小馬、松鼠、老馬圖片及頭飾;
2、多媒體課件;
3、歌曲《時間像小馬車》錄音。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訓練學生說話。
1、激趣:親愛的孩子們,你們喜歡交朋友嗎?今天老師不但要和大家交朋友,而且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教師出示小馬圖片)對,是一匹可愛的小馬。小馬第一次來到咱們這個集體中,看到這么多張生面孔,他的心里太緊張了,誰愿意隨便對他說點什么,讓他放松放松?
2、導入課題,引導提問。
教師激qing導入:聽了大家的發言,小馬真高興,今天認識了這么多的新朋友,現在它不緊張了,而且他還特別愿意和大家共同來分享一個有關他的童話故事。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小馬過河》。(教師板書課題)齊聲將課題讀兩遍。
引導提問:通過讀課題,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小馬為什么要過河?他怎樣過河?過河了沒有?)
3、訓練說話:同學們可真了不起,通過讀課題就能提出這么多的問題。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誰來說說:小馬為什么要過河?(要幫媽媽做事;要到磨坊去;小馬要幫媽媽把麥子馱到磨坊去。)
組織學生討論:
要是把磨坊所在地點“河對岸”說進去,那就表達完整了。你看應該加在哪里?(磨房前面)
〈通過三次提問,逐步提高學生語言的準確性,從而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他們思維的嚴密性。〉
過渡:小馬可真懂事呀!他完成媽媽交給的任務了嗎?下面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本中,深入了解課文內容。
二、整體入手,捕捉重點,理清脈絡。
1、課件出示學習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思考:小馬幾次從家里來到河邊?每次的結果如何?
2、集體強化,梳理課文脈絡:小馬幾次從家里來到河邊?(兩次)哪幾個自然段是說小馬第一次過河?(三至四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是說小馬第二次過河?(6自然段)小馬兩次過河的結果一樣嗎?(第一次過不了河;第二次趟了過去。)
3、口頭填空。
課文先寫小馬為什么要過河,接著寫小馬( )的情況,然后寫老馬( ),最后寫小馬( )。
〈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并訓練學生由句組段的說話能力。〉
三、細讀課文三、四自然段,引入情境,質疑解疑。
過渡:小馬第一次來到河邊,為什么沒有過河呢?請小朋友們帶著這個問題,聽老師朗讀課文三、四自然段。
1、教師配樂感情朗讀,為學生做好榜樣作用,激起學生濃厚的讀書興趣。
2、課件出示學習要求:(1)小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么想的?(2)同時一條河,老牛和松鼠說的一樣嗎?用“————”畫出牛伯伯和松鼠說的話,在有感情地讀一讀,想一想他們的說法為什么不一樣?
出示要求后教師首先要指示學習方法,因為學生剛剛開始練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往往將讀與思考脫節。學生自主學習后,分小組討論。
四、深入理解,深化感悟,品讀角色,初明事理。
(一)解決第一個問題:
1、師:小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難?請你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學生讀出“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的句子時,教師在黑板上忽一條小河的簡筆畫)
2、小馬高高興興的往磨坊跑去,可是一條小河擋住了它的去路,你們想象一下,它現在是什么樣的心情啊!(為難)
3、請你用為難的語氣把此時小馬心里的想法讀給你的同桌聽。
(二)解決第二個問題:
1、同是一條河,老牛和松鼠說的一樣嗎?
(1)學生回答后,教師用多媒體分別出示兩種動物圖片及它們所說的話。
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能蹚過去。
松鼠攔住小馬,大叫:“小馬!別過河,別過河,河水會淹死你的!”
松樹認真地說:“當然啦!昨天,我的一個伙伴就是在這條河里淹死的。”
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引出矛盾,為下文作鋪墊和過渡。
(2)如果你就是老牛,如果你就是松鼠,你會用什么語氣對小馬說話?
(老牛說的話要讀得輕松,慢條斯理,松鼠說的話要讀出急切、認真的語氣。)
自己把這兩種動物的話用不同的語氣讀一讀。
(3)師生分角色帶上頭飾共同表演。
師:老師也想加入到你們當中,和您們共同表演這部分內容,好嗎?下面我們共同來將這個片斷表演出來。老師當小馬,誰來當牛伯伯?誰來當松鼠?(用講臺當作小河,找一把椅子當作大樹)
2、同是一條河,它們的說法為什么不一樣呢?請你用“因為……所以……”這樣的句子說一說其中的原因。(學生說后,教師在小河的簡筆畫旁貼出老牛、松鼠圖片,并板書:高、淺矮、深)
3、老牛和松鼠的話你們仔細想過了,可是我們的新朋友小馬想過它們說的話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多媒體出示帶有近義詞“馬上、連忙”的句子。)
(1)、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
(2)、小馬聽了松鼠的話,連忙收住腳步
a、指名讀。
b、“立刻”、“馬上”都表示什么?請你再讀一讀,看看你能明白什么?(小馬不動腦筋)
c、小結:同學們,這兩句話都是書中的句子,我們讀書的時候要仔細讀句子,看看前面寫了什么,后面又寫了什么,多想一想,收獲會更多一些。
四、指導表演,讀寫句子。
1、分角色朗讀,表演老馬教育小馬的情節。
抓住“難為情”一詞,讓學生說說“難為情”是什么意思。你為什么事情感到過“難為情”?并演示:“難為情”時,你是什么樣子的?做給大家看看。
2、學生自讀第5自然段,并劃出一句對自己幫助最大的話。
對老馬教育的這段話,讓學生:
(1)讀——讀出“親切”的語氣。
(2)說——說說“光”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別人”指誰?
(3)寫——做改寫句子的練習:用“不應該……而應該……”的句式表達老馬的意思。
(4)背——要求有感情地背誦。
(5)議——讀了小馬媽媽的話,你明白了什么?。
五、突破難點,加深理解。
過渡:聽了媽媽的話,小馬又一次來到河邊,這次它過去了嗎?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1、學生自讀第6自然段,并說說從哪里看出小馬記住了媽媽的話,遇事開動腦筋了。
2、討論:小馬親自下河去試一試,覺得河水怎么樣?同一條河,為什么老牛、小馬、松鼠對不的深淺說法會不一樣,究竟誰說得對?學生興趣高,對此,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發表各自的意見,其間教師以肯定學生的某些意見的方式作為引導,最后的結論如何做,也須視學生的認知水平而定。
3、訓練用”既不像……也不像”說話。
(1)說“高度”
(2)說“深度”
(3)連說。
讓學生用“因為……所以……”把剛才說的兩句話連起來。
4、小馬過河后,心里可高興了,它不但完成了媽媽交給的任務,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于是它就歡快的唱起了《時間像小馬車》這首歌,讓我們和它一起來唱。多媒體播放歌曲:時間像小馬車。
六、分角色讀,讀中升華。
師: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喜歡小馬給大家帶來的這個故事嗎?聰明的叔叔阿姨們,把這個童話故事拍了一部動畫片,可是還沒有找到配音演員,大家想試試嗎?
多媒體播放動畫片,學生當配音演員。
七、依據課文,小結收獲。----
1、讓學生暢所欲言,小結收獲。說說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同學們,今天我們不僅認識了一位新朋友,還了解了他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故事。在生活中你有沒有像小馬一樣遇到過什么難題,你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2、鼓勵學生提出自己還不懂的問題,教師作適當處理。
3、教師小結,提出希望。
大家的收獲可真不小呀。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老師希望你們能做一個勇敢的、愛動腦筋的孩子,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真正的成長。
八、思維啟迪,拓展延伸。
(一)課內作業:
課后習題:小馬從磨坊回來后,會對媽媽說什么?媽媽又會對它說什么?
1、教師作適當點撥,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拓寬思路。(如:可以是趟水的感覺、磨坊磨面的情景、路上碰到的事情等)
2、兩人一組分角色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對話練習。
3、指名小組匯報表演。
(二)課外作業:
續編故事:過了幾天,下起了大雨。大雨一連下了幾天幾夜,河水漲了老高,外婆打電話說自己家被水淹了。老馬聽了十分著急,對小馬說:“孩子,你趕緊去給外婆家送袋面粉吧!”小馬馱起面粉飛快的向外婆家跑去,跑著跑著,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請同學們替小馬想想辦法,回家后把這個故事續編完整,并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小馬過河
老牛圖片 淺
高
小馬圖片 深
松鼠圖片 矮
遇事要多動腦,并且要親自嘗試。
既不像……也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