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教案最新范文(通用4篇)
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教案最新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兩漢時期經濟發展為我國兩漢盛世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綜合歸納的能力;
使學生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作用與反作用有一個初步認識。
2、過程與方法
教學中用談話法,師生互動,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培養分析問題、概括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兩漢是我國封建社會經濟的發展期,這和兩漢四百年的政治統一、文化積累是分不開的。
[重點和難點]
加強集權的經濟措施是本課的重點子目。
如何正確分析認識兩漢時期經濟發展的原因是本課的一個難點。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以討論為中心的綜合啟發式教學
[授課過程]
一、教師可以導入框中的歌謠導入新課。
二、講述農耕技術的改進時,可分為三個方面講解:
1、農業成就:
漢武帝和東漢明帝時,兩次治理黃河;東漢明帝時派王景治理黃河。
2、絲織業:漢朝絲織品已使用提花機。
3、冶鐵:杜詩發明水排,利用水利鼓風冶鐵,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對于這些,學生由于接觸太少,不易理解。
三、經濟措施:
1、漢武帝將地方的鹽鐵經營權、鑄幣權,收歸中央;中央統一鑄造發行五銖錢,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實現了經濟上的大一統。
2、西漢的都城長安和東漢的都城洛陽稱為東西二京,商業區叫市。
關于加強集權的經濟措施重點介紹漢武帝時將地方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關于兩漢商業的繁榮情況,可將重點放在介紹長安、洛陽的繁盛,包括城市的規模、布局、商業活動等方面。可結合本課的活動與探究進行講解。
四、講完全課,教師可對農業、手工業、商業三者間的關系,讓學生動手制作圖表展示。對兩漢經濟繁榮原因的分析。對于程度較好班級,可鼓勵學生自由討論回答,對于程度較差的班級,教師應提示、啟發,引導其回答,最后進行小結。
五、作業:課后習題
附:板書設計
一、農業成就:
1、漢武帝和東漢明帝時,兩次治理黃河;
2、東漢明帝時派王景治理黃河。
二、絲織業:漢朝使用提花機。
三、冶鐵:杜詩發明水排,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四、經濟措施:
1、漢武帝將鹽鐵經營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鑄五銖錢,實現了經濟上的大一統。
2、西漢的都城長安和東漢的都城洛陽稱為東西二京,商業區叫市。
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教案最新范文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匈奴在我國歷的貢獻。培養學生綜合歸納的能力;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作用與反作用有一個初步認識。
2、過程與方法
師生互動,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培養分析問題、概括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兩漢時期漢與匈奴的關系,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重點和難點]
兩漢時期漢與匈奴的關系的事例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以討論為中心的綜合啟發式教學
[授課過程]
一、教師可以導入框中的歌謠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匈奴
1、匈奴的首領稱為單于
2、秦末漢初,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統一蒙古草原。
2)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進攻匈奴,取得勝利。
3)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紀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領呼韓邪單于歸附漢朝,漢元帝把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單于和昭君為漢匈兩族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4)東漢時,匈奴分為南北兩部,東漢明帝派竇固、竇憲攻擊匈奴,取得勝利。
三、小結:列舉兩漢時期漢與匈奴的關系的事例
1)西漢初年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
2)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進攻匈奴,取得勝利;
3)公元前1世紀匈奴的首領呼韓邪單于歸附漢朝;
4)漢元帝把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單于和昭君為漢匈兩族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5)東漢明帝時,派竇固、竇憲攻擊匈奴,取得勝利。
四、作業:舉例說明兩漢與匈奴的關系。
附:板書設計
一、匈奴
1、匈奴的首領稱為單于
2、秦末漢初,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統一蒙古草原。
二、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
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紀,漢元帝把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
四、東漢明帝派竇固、竇憲攻擊匈奴,取得勝利。
五、列舉兩漢時期漢與匈奴的關系的事例
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教案最新范文 篇3
【教學目標】
識記與理解:記住遠古傳說中的重要人物,記住漢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黃帝與農業起源關系的傳說的實質,理解“禪讓”的含義和實質。
能力和方法:培養從傳說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以傳說印證歷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華夏族形成的歷史,培養崇敬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為代表的遠古居民的優秀品行,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體驗禹治水的艱辛并了解其業績,體會人生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重點:農業起源的傳說和華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傳說。
難點:部落、部落聯盟的構成和性質。“禪讓”的含義和實質。
【課前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黃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學生讀引言。
2.教師引入:歷史講究真實可靠,傳說難免夸張虛構。但不少傳說生動地反映了人類的歷史,包含著極有價值的內容。上一課時,我們從考古發掘的物證來學習了原始農耕文化,本課時要通過傳說來認識農耕文化。看看那些流傳久遠的傳說中,包含了有關遠古農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歷史信息?
二、新課講授
(一)二、炎帝和黃帝的傳說
中國人都自稱是炎黃子孫,你知道是怎么來的嗎?
講解“炎”、“黃”之意及其傳說(或抽學生來講)
整理出華夏族的來歷:
從中知道了哪些有關農耕文化的重要信息?談后世祭祀炎、黃(談兩碑上的字),黃帝、炎帝被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禪讓的傳說
1.簡要講:黃帝以后很久,堯禪舜、舜讓禹。要求學生概括其過程的共同點。然后得出結論,讓學生理解禪讓的含義。
2.讓學生簡單發表一下關于如何看“禪讓制”的看法。
(三)治水的傳說
1.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聯盟的首領。必定是他的德才出眾、威望很高。何以見得?還是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禹治水的傳說。
2.要求學生講述大禹治水的傳說。然后問,禹治水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然后小結:禹治水成功,樹立了崇高的威望。
3.處理輔欄的讀讀、說說。
(四)情感升華
學習了本課內容,我們從他們身上學習什么?(生答,教師簡評),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將其發揚光大。
(五)學習測評
完成課后學習測評題
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教案最新范文 篇4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科舉制創立的時間和標志,了解隋唐科舉制的主要內容,理解科舉制在隋唐時期的進步作用。
二、能力與方法:通過學習科舉制,認識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統治者控制人才,又為隋唐的繁榮提供了人才,培養學生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方法;通過比較古今考試制度,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了解科舉考試制度是促進唐朝繁榮的原因之一,認識符合社會發展的考試制度的進步性,從而理解我國當今改革考試制度的正確性;通過了解我國科舉制度對世界產生的深遠影響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科舉制的創立及在唐朝的發展
二、難點:唐朝科舉制的作用
教學方法:
講解、討論、歸納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展示唐詩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此詩反映了古代讀書人登科之后的巨大變化,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隋唐朝的科舉制的歷史話題。
二、講授新課:
(一)、科舉制的創立
1、科舉制產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經不適應需要,許多地主知識分子要求參與政權,隋朝統一全國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實學的人才。
2、科舉制正式創立的標志及其產生的作用?科舉制的創立從地主知識分子中選拔了大量的人才,緩和了地主階級內部的矛盾,擴大了統治基礎。隋文帝下令“分科舉人”。
3、科舉制創立的意義:改革了封建選官制度,使科舉制在后世發揮了積極作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隋朝在選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沒。
(二)、科舉制度的發展
先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給學生提供閱讀提綱:
1、唐朝的科舉制度主要分為哪兩大類?其下設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樣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3、唐代的科舉考場有哪些規定?
師生共同歸納基礎知識:
唐朝科舉制度:常科(明經、進士等)和制舉
明經:重在考查儒家經書的記憶和理解,省試合格后錄用。
進士:重在考核詩賦、時務策寫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舉:為皇帝選拔“非常之人”而設,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廣。不再經“省試”直接錄用。活動討論:古今考試制度比較
相同點:公平競爭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臺;按開始成績選拔人才,擇優錄用;考試紀律嚴格。
不同點:
同學們對我們現在的考試及考試制度有何建議呢?
(三)、科舉制度的影響
先由學生自主學習,然后教師概括講解。
1、讓學生感悟我國科舉制度對世界產生的深遠影響,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正確認識科舉制,科舉制在當時具有很大的進步性,但隋唐統治者實行科舉制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控制人才鞏固其統治。隨著時間的推移,科舉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來越突出。
三、鞏固小結:教師圍繞教學目標進行。
四、學習與探究:P17了解曲江盛會與雁塔題名
五、課堂作業:學習輔導該節作業
教學后記:
第四課唐朝的民族關系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吐蕃的統一及其與唐朝的聯姻,并受到唐朝的深遠影響;南詔的發展及其與唐朝的關系;回紇的發展及其與唐的友好關系。理解唐朝民族關系發展的原因。
二、能力與方法:回紇、南詔、吐蕃等民族都有悠久的歷史,都對祖國邊疆的開發做出過重大的貢獻,都有過燦爛的文化。唐朝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時期,由于開放的政策、強盛的國力和先進的文化,唐朝吸引著各族人民與之交往,與唐朝加強了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原的技術與文化傳播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其中,吐蕃與唐朝的關系更是與唐“和同為一家”。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民族觀,中華民族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通過分析唐朝民族關系發展的原因,使學生認識經濟發展、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民族團結、祥和的重要前提。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唐朝與土蕃的關系
二、難點:
1、對各族人民都為祖國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一和、觀點的理解
2、唐朝時漢族與少數民族迅速發展的原因。
教學方法:談話、講解、閱讀歸納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你對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知道多少?或朗誦有關文成公主的配樂詩,由此導入新課。除了政治上統治時間長、經濟發展水平高和文化繁榮以外,也體現在和周邊少數民族的相處中,有密切的交流,推動了他們的發展。不過唐朝的民族關系和漢朝又有很大的區別,究竟是什么?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二、講授新課:展示《唐朝時期邊疆各族分布圖》弄清楚唐朝主要邊疆民族的名稱與分布。
(一)、唐朝與土蕃的關系
唐朝時期,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高原,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國家。吐蕃東臨中國,西臨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國,南臨印度戒日王朝和尼婆羅(尼泊爾),北臨突厥。為了進行統治,把戰略位置重要的邏些作為都城,就是現在的拉薩。(顯示吐蕃的政權和經濟)
松贊干布熱心地接受周圍各族的先進文化,派貴族子弟到天竺留學,招攬了天竺的學者、尼婆羅的技師、大食的醫生。所有這些國家中,以中國的文明程度最高,松贊干布非常仰慕中原文明,決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關系。公元634年,第一批吐蕃使臣來到了長安。(顯示《松贊干布像》和《吐蕃贊普圖》)
唐朝很快派使者到吐蕃,松贊干布見到唐朝使者的禮物,更增加了他對中原文化的無限向往,兩次向唐朝皇家求婚。尤其是第二次,派宰相祿東贊攜帶大量珍寶到長安。(顯示《步輦圖》)
唐太宗認識到吐蕃是西部疆域重要的力量,要保證安寧,與吐蕃建立友好關系是必要的,準備答應松贊干布的請求。但是幾位年齡合適的公主都害怕到吐蕃吃苦,太宗很為難。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兒得知以后,很欣賞大宗講的“一樁婚姻頂得上十萬雄兵”這句話,自愿前去。但是又怕邊遠地區的人是不是太粗俗?因此她出了三個難題,如果使臣能夠答上,她就自愿嫁到吐蕃。太宗非常高興,封她為文成公主(顯示《文成公主像》);祿東贊也接受了挑戰,不僅順利地解答了難題,還在公主面前展示了吐蕃人的機智和能歌善舞。經過了充分的準備,一支龐大的送親隊伍出發了。下面請幾位同學來講一講文成公主嫁吐蕃的故事。(經過準備的三位學生分別講述下面的故事)
學生甲:公主帶著乳娘、宮女、樂隊、工匠,加上江夏王率領的3000羽林軍,組成一支龐大的隊伍。他們帶著華貴而豐富的妝奩。其中有金銀、珍寶、綢帛,顯示了唐朝國力的充沛:有經史、詩文、佛經、佛像以及種樹、工藝、醫藥、歷法等書籍,送去了中原文化的精英;他們還帶著種子、工具等物,成為傳播中原先進的農業手工業技術的隊伍。
學生乙:一行人浩浩蕩蕩出了長安,長安城的居民紛紛趕來送行。大路兩旁有幾十萬人,排出二十里長的隊伍。人們揮舞著香花和彩帶,祝愿他們的“女兒”一路平安。先向西,后向南,穿過青海到達西藏。因為青海的吐谷渾首領早已接受了唐朝的冊封,娶了唐朝的公主,所以熱烈歡迎文成公主的到來。他們在事先建好的“行館”里休息了三個月,以適應高原的氣候和吐蕃的風俗習慣。繼續行進中,公主看到青海的土地平坦,河流縱橫,但是居民只會種植疏朗的青稞,于是讓隨行的工匠教他們種植大麥和燕麥,還為他們裝上水磨。當地人為了紀念公主,在山上樹立了一尊公主的石刻像。
思考: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聯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二)、唐與南詔的關系
1、六詔是南邊少數民族政權的名稱。公元8世紀蒙舍詔統一六詔更名為南詔。
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并提問“唐與南詔的友好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3、利用有關史料介紹大理崇圣寺三塔并看圖。
(三)、唐與回紇的關系
到了唐朝后期,北方又興起了一個強大的少數民族——回紇。回紇興起于色楞格河一帶,和突
厥有許多相似之處。在突厥向西遷移以后,首領骨力裴羅統一各部,建立回紇汗國。回紇人與其他北方少數民族最大的不同就是,看到突厥的興衰,明白南下侵擾暫時能得到一些好處,但是不能長久。于是回紇吸取匈奴和突厥失敗的教訓,知道和平對自己有利,主動與唐朝交往,是與中原王朝保持和好關系時間比較長的北方少數民族。唐朝也不把回紇列為敵人,唐玄宗還冊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共有12位可汗接受唐朝的冊封。兩國邊境平靜無事,出現歷史上罕見的和好關系。在唐朝發生“安史之亂”時,回紇出兵幫助唐朝收復洛陽和西安。
三、鞏固小結:唐朝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時期,唐朝與少數民族的關系中多數是友好的。由于開明的民族政策、強盛的國力和先進的文化,唐朝吸引著各族人民與之交往;在交往中與唐朝加強了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原的技術與文化傳播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促進了少數民族的社會發展和進步,也豐富了中原人民的經濟文化生活。其中,吐蕃與唐朝的關系更是“和同為一家”。
四、學習與探究:唐朝通過哪些方式加強與少數民族的聯系?
五、課堂作業:學習輔導該節作業
教學后記:
第五課唐朝的對外文化交流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記住與唐朝友好交往的國家,在對外交往中作出重要貢獻的人物;了解日本遣唐使及與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實;理解對外交流發展的原因。
二、能力與方法:在教師指導下,幫助學生找出鑒真和玄奘,從而培養學生運用比較方法去認識歷史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唐朝文化對日本等國產生的影響,使學生認識中國當時在是世界上的先進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了解唐朝在與日本、印度的交往中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史實,使學生認識實行對外開放,加強中外交流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鑒真東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經的史實,引導學生學習他們為弘揚中華文化而不畏艱險、勇于開拓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鑒真東渡和玄奘西行
二、教學難點:唐朝對外關系發展的原因;佛教在中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教學方法:講述、談話、圖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誰能講述唐僧的故事?唐朝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民族和睦。這不僅促進了周邊少數民族關系的發展,對周圍的國家也產生了深遠影響,今天我們來學習唐朝的對外文化交流。
二、講授新課:展示《唐朝主要交通路線圖》弄清鄰國的地理位置和水路陸路交通。
(一)、遣唐使來華
1、遣唐使就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的使節,他們往返于中日之間,是中日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2、與學生一起分析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次數、作用等。
因這時唐朝正值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其經濟文化處于世界的先進地位,而此時的日本則處于奴隸社會瓦解,封建制度確立、鞏固的時期。唐朝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有利于促進日本社會的發展,對日本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再加上當時交通比前代有所發展,為雙方的交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3、介紹為日中友好交流作出貢獻的日本歷史人物:空海和阿倍仲麻呂;空海在中國是怎樣成為著名的學問僧的?他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有哪些重要貢獻?引用王維和李白的詩歌來突出他們與晁衡的深厚友情。《送秘書監晁衡卿還日本》王維向國惟看日,歸帆但信風。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李白的詩見書
(二)、鑒真東渡
看“鑒真坐像”圖和“唐招提寺鳥瞰圖”教師簡介鑒真生平,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鑒真受到中日兩國人民的尊敬?”然后閱讀郭沫若的詩“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
(三)、玄奘西行
1、玄奘為什么要去天竺?
2、玄奘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貢獻?
教師講解:玄奘西游學佛和玄奘學佛后堅決回國的史實,以引導學生學習玄奘為實現自己的抱負執著追求和熱愛祖國的精神。
三、鞏固小結:教師簡要對本節課內容作一小結。然后討論兩個問題,第一,唐朝與周邊各國的交流得到發展的原因有哪些?第二,學習本課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第一:唐朝是當時世界上大國,具有先進的政治制度、安定的社會環境、繁榮的經濟、光輝燦爛的文化,是當時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對世界各國特別是周邊國家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而且唐朝實行較為開放的外交政策。
第二:學習玄奘和鑒真的優秀品質;認識唐朝在當時世界上的先進地位,感悟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中外交往可以促進雙方的發展,從而聯系現實認識對外開放的重大意義。
四、學習與探究:
五、課堂作業: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