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歷史與歷史“重現”(精選4篇)
第一單元 歷史與歷史“重現” 篇1
第1課 歷史是什么
教案一、教學目標 目標 內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識記理解運用歷史的含義歷史最基本的含義歷史上的古代文明 討論法世界各地人們對人類起源的豐富想象反映了人類特有的智慧,也反映出科學探究的必要性 探索科學、尋求真理的執著精神是促進人類不斷進步的動力源泉區分兩種不同的歷史客觀歷史、書寫歷史的概念歷史過程的客觀性與重現歷史的主觀性歷史記載和歷史撰述;自然史與人類史的區別比較法人們能夠超越歷史嗎人無法超越歷史歷史的連續性、不可割斷性尊重歷史提問法、討論法中華民族擁有悠久而輝煌的歷史;學習認清歷史潮流,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尊重歷史,科學地尊重前人的書寫歷史成果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1.知識結構 2.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重點 “歷史”的含義,比較“歷史”的兩種含義的區別,了解歷史過程的客觀性與重現歷史的主觀性。 難點 人們不能超越歷史。 教材內容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教材內容主要分三個方面介紹了什么是歷史:“歷史”的含義、區分兩種不同的“歷史”、人們不能超越歷史。由于本課內容理論性較強,建議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通過比較分析、小組討論等方法,盡可能加強對“歷史”概念的認識,另一方面盡可能化抽象為具體,使用例證法,展示具體感性的歷史材料,化解接受和理解抽象概念的障礙,為在高中階段以后的學習中增加抽象思維能力打下基礎。 課文在引言中引用了《現代漢語詞典》中關于“歷史”的四種解釋,教學可先對此進行正確的閱讀和理解,并且思考引言里提出的問題,以此為切入口,進入本課的學習。詞典中這四種對于“歷史”的解釋,互有聯系,又有較大的區別,既包括了歷史研究的對象(第1、2兩種解釋),也包括了歷史研究的手段、方法(第3、4兩種解釋),亦即第二目將要學到的客觀存在的歷史與書寫的歷史。 第一目“歷史”的含義 教材從理論和實例兩個層次闡釋了“歷史”這個概念的一般含義。作為這個概念的內涵,課文首先區別了自然史和人類史的含義,并說明通常所說的“歷史”即指后者;然后以中國的歷史既是國家的歷史,也是民族的歷史,以及其他幾個古文明的歷史為例,展示了作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歷史”的部分外延。 第一目所提到的“歷史”概念都是指歷史學所研究的對象,換句話說,我們研究史學,就應該先研究什么是歷史。課文正文的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歷史的最基本的概念,即歷史是指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又是運動的。物質的運動包括正在進行的現實形態,也包括已經完成的過去形態,凡是客觀世界中已經完成的物質運動過程,就是歷史的題中之義。這正是歷史的一般性定義,所以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和恩格斯說:“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 “歷史是一切學問的學問”。這是從最寬泛的意義上來定義“歷史”這個概念,課文中指出,在這個無限放大的歷史定義下,自然界的、人類社會的、地區的、國家的、民族的、部門的、一個重大事件的發展過程,甚至一個具體的個人的經歷,都屬于“歷史”。實際上,在這個定義之下,歷史可謂包羅萬象,有史以來所有的學科都可以放到這個定義下成為歷史學的某個分支,所以白壽彝在他的《史學概論》一書中解釋“歷史”的概念時,從宇宙說起,宇宙有歷史,“宇宙的歷史也就是無限和有限的辯證統一”,由此說到地球也有歷史,地球上的人類也有歷史。 從廣義上來說,歷史既包括自然史,也包括人類史,而且自然史和人類史關系相當密切。人類史以生產活動為基本特征,對自然界的改造的過程,即構成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作為在時間中發展的過程,自然史和人類史都有其一度性,即一去不返的性質。但是,自然史和人類史也表現出巨大的差別。首先,自然界如天體、地質、物種、氣候等的變化,比起人類歷史來,速度很慢,在短時期內甚至難以為人們所發現;第二,人類社會的“運動”是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的,而在自然界中,運動是由一些不自覺的力量在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自然史上的現象可以在實驗室里相當準確地重現出來,人類史則不能。人類史的復雜性與豐富性遠遠超過自然史。通常所說的,也是歷史學所要研究的“歷史”,應該是指狹義的歷史,即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共同探討概括,因為涉及較多抽象概念,應避免分析過于復雜,避免把思辨的結果代替思辨的過程灌輸給學生。對于自然史與人類史兩個概念的區別,建議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通過比較,概括、總結出主要的幾點區別。可以舉具體例子幫助理解自然史和人類史兩個抽象概念,使得抽象問題生動形象化。 第一目的第二段,主要強調了“歷史”的內涵中人類史的地位。一方面,歷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另一方面,涉及到自然界,歷史也主要是指人類與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發展過程,即與自然界互相依賴、互相制約的人類社會已往的運動發展的過程。所謂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教材舉出了幾個例子,不同地區、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形成發展過程,都屬于我們這里所說的“歷史”的范疇,亦即“人的歷史”,因為這些事物的形成與發展,都直接與人的活動緊密相關。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有了人才有人類的社會,也才有了人類社會的歷史。人與人之間構成龐大、復雜的社會關系系統。這個系統包括政治、經濟、宗教、教育、軍事、文化諸方面。每個具體的個人在這個系統內,從事各自的歷史創造。所有個人的創造的總和,或者說,這個社會系統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不斷發展的過程,就是我們一般所理解的“歷史”,人是歷史的靈魂。李大釗《史學要論》解釋人類史的內涵時說:“吾人自束發受書,一聽見‘歷史’這個名詞,便聯想到二十四史,二十一史,十七史,《史記》,《紫陽綱目》,《資治通鑒》乃至herodotus,grote等人作的希臘史等等。以為這些便是中國人的歷史,希臘人的歷史。我們如欲研究中國史,希臘史,便要在這些東西上去研究;這些東西以外,更沒有中國史希臘史了。但是歷史這樣東西是人類生活的行程,是人類生活的聯續,是人類生活的變遷,是人類生活的傳演,是有生命的東西,是活的東西,是進步的東西,是發展的東西,是周流變動的東西;他不是些陳編,不是些故紙,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死的東西,不是印成呆板的東西。我們所研究的,應該是活的歷史,不是死的歷史;活的歷史,只能在人的生活里去得,不能在故紙堆里去尋。”這段材料較好地說明了人類史即“通常所說的歷史”,與自然史乃至與廣義歷史的區別點。 第一目的第三段以中國歷史為例來說明人類史的含義。中國歷史首先是國家的歷史。進入階級社會以后,由于奴隸主與奴隸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和產品的分配不同,形成了不可調和的利益沖突。奴隸主為了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鎮壓奴隸階級的反抗,就建立起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把階級沖突限制在有利于奴隸主階級的社會秩序的范圍內,使之對奴隸的剝削和統治合法化、固定化,形成奴隸制國家。古代中國、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希臘與羅馬最早都出現過奴隸制國家。可見國家的產生、形成、發展的歷史,實際上正是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發展運動的過程。中國歷史又是民族的歷史。在漫長的原始社會時期,根本無所謂“民族”,人類社會的初始組織或人們共同體是氏族、部落、部落聯盟等等。距今數千年前,人類祖先的某些部分在生產和交換發展的基礎上,創制了文字,開始了自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也就是文明史。正是從那時起,階級、國家開始產生,古老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氏族、部落和部落聯盟開始解體,并逐漸被以地緣關系為紐帶的新的人們共同體所取代。這種新的人們共同體,也就是我們今日所說的“民族”。 “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斯大林語)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公元前221年,中國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秦朝。各民族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祖國的遼闊疆域和多種經濟是各族人民共同開拓的,祖國燦爛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以漢族為主體,多民族經過長期的不斷融合,融合成為中華民族。事實上,漢族也是以華夏族為主體,融合了周邊其他少數民族而形成的。民族的形成過程,同樣也是人的共同體不斷運動的過程,亦即人的歷史。 第一目最后一段進一步列舉了古代埃及、印度、希臘、羅馬四個古文明,文明是人類精神創造和物質創造的總和。建議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適當補充一些課外資料,增加學生對世界古代文明的了解,使學生了解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學習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世界意識。教師還要指出,在世界歷史上的幾大古代文明中,只有偉大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傳承了5 0xx年而沒有中斷過,借此增強學生作為中華民族一員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目“區分兩種不同的歷史” 本目闡述了客觀歷史、書寫歷史的概念,旨在使學生了解歷史過程的客觀性和重現歷史的主觀性。《說文解字》對“歷”的解釋為“歷,過也傳也”。“過”是指空間上的移動,“傳”則表示時間上的移動。《說文解字》對“史”的解釋為:“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即保持中正的態度用手記事。歷史的來歷可以是多種途徑的,如最早的口耳相傳、結繩記事到圖畫、文字,從遺跡遺址到神話、民間故事,同時新聞也有可能成為將來的歷史。但是,文字出現以后,歷史記載的方式就有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而且一直延續到現在。盡管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其他多種記錄手段,但還是不可能完全離開文字。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文字仍然是人類歷史最有效、最基本的記錄手段。在文字的歷史中,主要有歷史記載和歷史撰述。歷史記載的最大特點在于它的原始性,它主要是人們對當時或近期發生的事件及相關人物的言論、事跡的記錄。歷史撰述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它是在歷史記載的基礎上,經綜合、會通,按一定體例、體裁寫成的歷史著述。 在發現歷史中要注意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 “大歷史觀”,即應該更多地“介入”當時的歷史性進程之中,通過對歷史事件的梳理甚至是“神游八極”式的勾連,盡可能把歷史作為一種相互關聯的空間和時間元素的再生產過程來看待,從而有效地揭示繁復的歷史表象背后的“真實故事”。 第三目“人們能夠超越歷史嗎?” 本目圍繞能否超越歷史的設問展開,實際上是在分析了歷史的含義與區別了兩種不同的歷史之后,進一步討論歷史觀問題。歷史觀,就是對歷史的看法。人們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既不可能割斷歷史,又有必要應用歷史為現實服務,因此對歷史總要有所了解,有所認識,形成對歷史的一定的觀點。涉及到歷史觀的問題很多,諸如歷史的發展趨向、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對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進行評價,等等。本目針對超越歷史這樣一種錯誤的歷史觀,從兩個方面展開論證其謬誤,由此提出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繼承前人歷史創造活動的積極成果。所謂超越歷史,是在某些特殊的歷史階段上,某些人片面地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人可以脫離歷史而存在,從而否認歷史對今人所造成的影響與限制。這是一種錯誤史觀,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表現,從根本上與唯物史學背道而馳。建議教師適當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物質與運動的觀點,啟發學生思維。 白壽彝在《史學概論》一書中引用了宋朝文學家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里的一句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他說:“歷史恰如滔滔大江,前逝后繼,源源不絕,本身就是一個永恒運動的長流。”正像任何其他物質一樣,歷史也是處在連續不斷的運動當中,后一段歷史必然是承前一段歷史的發展而來,無法割斷。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加速或者延緩歷史的發展,但是不可能停止歷史的發展。作為歷史的主體,人是歷史的創造者,歷史是人的歷史;但是,同時人也是歷史的人,人創造歷史的活動不可能不同時受到歷史本身的制約。人的群體構成社會,整個社會不斷發展的運動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歷史。人是這個運動系統中的一分子,而不是它的主宰。雖然科學技術日益昌明,人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但是人們仍然不可能完全根據自己的意愿隨心所欲地改造歷史。不論哪一代人的現實社會都是前一代社會的發展,都是以往歷史的繼續,都享有了前人留下的成果,面臨前人留下的問題。人們無法對此任意作出選擇,而只能接過前人的“歷史接力棒”,以前人的終點作為自己繼續前進的起點,人是否能夠解決問題,也受到前人創造并留下的歷史條件的左右。馬克思主義唯物史學不否認人對于歷史的主觀能動性,但并不等于無限夸大到可以“超越”歷史的程度。馬克思主義唯物史學認為,人的主觀能動性,主要是體現在充分尊重歷史客觀性的前提下,運用人的聰明才智,研究過去的歷史和現實的社會,探索各種社會問題的形成過程,原因及結果,力求找出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以求認清歷史發展的潮流,使得自己的活動能夠適應歷史發展的趨勢,避免站到歷史發展方向的對立面去,被歷史所拋棄。在這個問題上,建議教師從歷史中舉出順歷史潮流而行和逆歷史潮流而行的實例進行說明。 本目第二個角度是就歷史的繼承性進行討論。由于歷史的連續性,必然帶來繼承前人歷史遺產的問題。任何時代的人們的歷史創造活動,都必然以繼承前人歷史為前提。教材中毛澤東的引言,從指導民族戰爭的角度,闡釋了繼承歷史遺產的重要性。關于歷史遺產,仔細劃分的話,還可以再分為歷史遺產與史學遺產兩種,實際上對應于前面課文所討論的客觀歷史與撰述歷史。歷史遺產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前人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一切流傳下來的成果,都在歷史遺產之列。歷史遺產,是人類已往全部歷史過程所遺留的成果。史學遺產是歷史遺產的眾多方面中的一個方面,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的產物,即人類的史學發生、發展以來的成果。舉凡過去的歷史家在歷史觀點、歷史文獻整理、史書編著、歷史文學等各方面的成果,都屬于史學遺產之列。教材上主要側重前一個意義,亦即前人留下的任何成果,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前人留下的,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所以又涉及如何對待這些歷史遺留的方法問題。在教材所引用的毛澤東的引言中,提出了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的原則,亦即“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批判地總結,否定地繼承。所以說我們既反對割斷歷史,又反對無批判地繼承歷史。這是今天我們對待歷史遺產的正確態度,也是尊重歷史的具體表現。在教學過程中,建議通過討論,使學生實現正確的認識,完成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歷史”概念的理解比較混亂,本課的目的即在于幫助學生對這個概念理出一個條理比較清晰的系統,所以在正式引入課文之前,首先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各自對歷史的理解,經過師生共同的綜合概括,整理出比較集中的幾個角度,以之與課本所引用的《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進行比較驗證。向學生進一步點明,本目主要是來學習掌握作為歷史學研究對象的歷史的含義。在講解歷史的最基本的含義的時候,可以與學生一起盡可能多舉例證,以體會這個廣義歷史的外延的無限寬泛,然后把這些外延集約為兩個方面,即自然史與人類史。對自然史與人類史進行比較,以理解兩種歷史的主要區別及人類史的核心,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在針對自然史與人類史各舉出實例的前提下,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自由討論,教師最后總結學生討論的成果,與學生一起理出自然史與人類史的主要區別點。教材中引用的馬克思、恩格斯與李大釗的經典論述,教師應積極予以利用,指導學生閱讀理解,在可能的情況下,補充介紹比較完整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觀。關于人類史的外延,首先必須點明這個歷史的核心,即人的活動。涉及到的地區、種族、民族、國家四個概念,應稍作解釋。對中國國家的歷史和民族的歷史,以及世界上的文明古國的介紹,都應圍繞人的活動這個核心來展開闡釋,教師可以適當補充一些課外的文字、圖片資料,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臘、古羅馬的文物介紹等,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本堂課的感性成分。但是課外資料的使用,不能偏離中心,即使學生樹立一個認識:歷史是人創造的,歷史是人的歷史;一個觀念: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為中華文明而自豪。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歷史是什么”課堂答辯會。 如何讓學生懂得歷史是什么,可采用教師與學生直接面對面討論的形式──答辯會。目的是使學生理解“歷史”這一概念,弄清楚歷史的基本含義,理解歷史過程的客觀性與重現歷史的主觀性,學會認清歷史潮流,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學會尊重歷史。采用這樣的教學形式,其重點是創造一個民主自由的氛圍,調動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積極性。其難點是準確而貼切地回答學生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不是回避問題。這種答辯會的課堂教學形式,既有記者招待會的味道,又不失辯論形式本質,學生非常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其教學效果會比教師采取直接講述“歷史是什么”的效果要好。 “歷史是什么”課堂答辯會的程序設計如下: 一、陳述觀點。在理解閱讀課文和有關材料的基礎上,對于歷史是什么,由學生各抒己見,陳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教師也將自己對于歷史是什么的看法講出來。 二、自由辯論。對于同學和老師的觀點,有不同意見的,可以進行辯論。通過辯論,使同學們懂得歷史的基本含義,理解歷史過程的客觀性與重現歷史的主觀性,區分兩種不同的歷史,懂得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學會尊重歷史和學會順應歷史發展。 三、總結陳詞。對于什么是歷史,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見解。先由學生總結他們的幾種觀點。然后教師總結自己的觀點如下: 歷史是什么,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一切物質都是運動的。這個客觀物質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便是歷史。歷史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當然,歷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理解,歷史包括自然史和人類史;從狹義上理解,歷史單指人類社會的“歷史”。歷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去形態,這是與人類社會活動的現實形態相對而言的。 歷史的發展具有明顯的特殊性,主要表現有三。首先,人的存在是歷史的前提。只有有了人才有了人類社會,才有了人類創造歷史的實踐活動,才有了人類社會的歷史。其次,歷史具有“一度性”。人類社會歷史現象不同于自然界其他方面的現象,任何人類社會歷史現象都是一過即逝,無論使用何種方法也不能使之重現。再次,歷史具有綜合性。這是因為人類社會的歷史,是由人類的各種社會活動構成的,主要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民族關系、對外關系、戰爭、宗教等等。 案例二 了解身邊“歷史”的探究活動。 歷史是什么,通過讓學生了解身邊“歷史”的探究活動,使學生直接感悟歷史,理解歷史是什么,弄清楚歷史與歷史資料的區別。認識到“歷史”就在我們身邊,感受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了解身邊“歷史”的探究活動設計如下: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收集文字、圖片及實物資料的方法,培養收集、整理、比較歷史資料的能力。 2.學習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分析歷史問題。 3.認識“歷史”就在我們身邊,理解“歷史”這一概念。 二、活動準備 1.確定活動主題。如“上學使用書包變化的調查”“上學使用交通工具變化的調查”等。圍繞一個主題,根據各自興趣自由組合為若干小組并確定本組主題。 2.教師指導收集資料、調查的方法和如何制定活動計劃。 3.教師制定活動評價表。評價表分為活動內容和得分;活動內容分為收集資料、分析整理資料、調查報告等;評價分為學生自評、教師點評等。 三、活動建議 1.從調查了解身邊的“歷史”入手,分析歷史與歷史學的關系以及歷史與歷史資料的區別。 2.通過分析身邊的“歷史”,理解歷史是什么以及歷史的特點。 3.就以上幾個方面,任選一個方面并自定題目,寫一篇調查報告或小論文,要求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4.以小組為單位,開一次小型討論會,展示活動成果,交流活動心得,并寫出關于討論會的報道。 四、問題解答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1.“歷史”有哪些含義? 最基本的含義,包括自然史和人類史的總和。 通常所說的含義,主要是指人類史。 2.客觀的歷史與撰寫的歷史有什么區別? 學習延伸 1.探究活動 和同學們一起討論:為什么說人們不能超越歷史? 兩個原因: 歷史的連續性。人處在連續不斷的歷史運動中,必然受到歷史的限制。 歷史的繼承性。任何時代的人們的歷史創造活動,都必須繼承前人的歷史遺產。 2.閱讀與思考 課文中列舉了對“歷史”的幾種不同的解釋,你怎樣理解? 課本上對于歷史的解釋,首先是導言中《現代漢語詞典》的四種解釋,其次是歷史最基本的含義與通常所說含義的區別,然后是客觀歷史與撰述歷史的區別。此處理解是一個開放性的設問,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第一單元 歷史與歷史“重現” 篇2
第3課 歷史學怎樣“重現”歷史
教案一、教學目標 目標 內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識記理解運用史料在“重現”歷史中的作用史料、史料的分類史料的價值、各類史料的作用、文字資料與實物資料的關系收集、整理各類歷史資料插圖教學 資料展示 問題探究對于史料要有多疑善思的探究精神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劉知幾的《史通》、梁啟超的《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長編法與類敘法、 結構分析法與階級分析法、 歷史比較研究法和多學科交叉研究法的特點和作用在掌握史料的基礎上,學習并運用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實例教學 問題探究研究歷史需要有豐富的學識、廣闊的視野以及各學科的綜合運用能力史書的編撰史書編撰要注意的問題史書的編撰,不僅是形式上的排比,同時也體現出作者的觀點和見識運用司馬遷、陳壽、杜佑等編寫史書的方法與見解史書編撰受史家歷史見解的支配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1.知識結構 2.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重點 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 難點 史料在“重現”歷史中的作用。 教材內容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教材主要從史料、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和史書的編撰三個方面介紹歷史學如何“重現”歷史,即具有主觀性的歷史學怎樣“重現”客觀性的歷史。史料是“重現”歷史的基礎、依據,研究歷史的方法是“重現”歷史的途徑,史書編撰是“重現”歷史的表現方式。本課內容抽象,理論性較強,學生不易理解,建議運用生動形象的資料加以補充,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本課引言是由梁啟超的《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所提出的部分觀點組成的。第一部分指出:歷史不是偶然孤立的,而是以縱橫方式相互聯系的,優秀治史者善于全面研究歷史,探究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即“重現”歷史的全過程;第二部分指出:正確的方法是整理史料的關鍵,在整理史料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歷史,以達到重現歷史的目的。建議教師以引言內容為素材,通過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引言內容。問題一:你認為梁啟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歷史研究的觀點?問題二:你認同他的觀點嗎?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本課學習。 第一目“史料的價值” 教材以史料的重要性為出發點,闡釋了怎樣搜集和運用史料。 (1)史料的重要性 由于史料是本課的重要概念,建議教師在本目教學時首先引入有關史料與歷史、史學等概念,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史料在歷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研究歷史離不開史料,它是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遺留下的痕跡,它能為我們提供一去不復返的歷史信息。但人類歷史是極其豐富多彩、全方位、活生生的客觀存在,而流傳下來的史料(即使是非常翔實的史料)與客觀歷史過程相比總是比較片面的、局部的、零碎的、死板的,而且不可避免地要滲進史料制作者的主觀意識。史料的這種簡約性和主觀性便決定了史料不是歷史。史學是揭示歷史真相,探索歷史規律的科學,它必須以史料為基礎。離開了史料,史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史料決不等于史學,更不能代替史學。人們只能在認真地、全面地、科學地整理、分析、研究史料的基礎上,才能揭示歷史發展的真實過程和本質規律,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是歷史學。 綜上所述,史料≠歷史≠歷史學,但史料是史學家直接作用的對象,是史學認識的唯一根據,是史學認識的基礎,是史學認識的中介。歷史學是通過對史料的研究來反映歷史。 (2)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證 史料浩如煙海,分散錯落,從何下手?一般來說,在廣集史料的基礎上,主要是搜集急需的史料、第一手的史料、最新發現的史料。急需的史料往往能幫助歷史研究解決久懸未決的課題;第一手史料可信度大,容易被利用;最新被發現的資料主要指考古發掘的實物資料,能幫助校正文字史料的誤差或彌補文字史料上的空缺、疏漏。在搜集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對史料進行整理也是一個非常必要的環節。搜集的史料大都龐雜、分散,這要求對史料進行科學的分類、編次和整理,理清頭緒,列出綱目,編排成各類史料的匯集。在廣征史料的基礎上,要獲得確實可信的史料、有實際價值的史料,還必須對史料進行嚴格的審查和考證。考證史料可以從鑒別史料、考校記事、比勘文句三個方面入手。總之,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證是獲得詳盡而可靠的史料過程中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三個重要環節。史料的搜集是整理和考證的基礎,史料的考證是史料整理的必要手段,三者互相聯系缺一不可。在此基礎上獲得了詳盡而可靠的史料,這樣就便于史學家正確運用史料進行歷史研究來重現歷史。 建議教師用學生所熟悉的具體實例,讓其理解史料的定義及重要性。 第二目“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 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是歷史資料的兩大類,對歷史研究具有很大作用,二者互為補充。此外還有新型的口述史料以及借助于其他學科的資料和搜集資料的方法來“重現”歷史。 (1)文字資料的內容、記載方法及在重現歷史中的作用 從教材出示的“古埃及石棺上的象形文字和帛書”兩幅圖來讓學生理解文字資料就是文字記載的遺跡。記載種類分為兩種:一種是當時人的記載或撰述;另一種是后人的追記或撰述,兩種文字資料記載史料價值各有利弊。 通過教材中[歷史縱橫]、“二十四史”書影、郭沫若為“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題簽和《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長編》書影等插圖來讓學生形象理解文字資料在“重現”歷史中的作用:一是內容比較豐富,二是在時間維度上比較有連貫性。表現為不同內容、不同體裁的歷史文獻,僅文字史料而言,梁啟超說:凡以文字形諸記錄者,蓋無一而不可于此中得史料。我國歷史的文字資料一向被稱為汗牛充棟,浩如煙海。一部官方認為的“二十四史”,便有4 500多萬字,其卷帙的浩繁已讓人望而興嘆,而這還只是史部中的“正史”。此外尚有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實錄、典制、方志、譜諜、筆記、檔案、報刊雜志、經卷、賬簿等等,其數量則百倍千倍于“正史”;何況史部之外,“六經皆史”“諸子亦史”“諸詩集、文集、詞選、曲錄、傳奇、小說亦史”。有人用中國傳統的圖書四分法作過統計,我國現存古籍中,經部有9 906種(占古籍的15.5%),史部有14 523種(占22.74%),子部17 044種(占26.7%),集部22 380種(占35.06%),合計63 853種。僅這些,學者窮畢生精力,恐難測其涯際,更何況還有政府檔案、私人信札、墓志、碑銘、道藏、佛典、契約、賬簿、報刊雜志、廣告、傳單等等史書以外數不勝數的文字材料。 (2)實物資料的內容、表現形式及在“重現”歷史中的作用 對于實物資料的內容、表現形式的分析,教師可通過補充具體事例來強化學生的理解。 實物資料是指人類在過去的活動中遺留下來的不含文字或含少量文字的殘存物,它是歷史研究的第一手資料,其中絕大多數屬于考古學所取得的成果。其中遺址即古代人類遺留下來的城堡、宮殿、村落、住宅、作坊、寺廟等等,如長城、故宮等。墓葬是人們為死后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的場所。遺址和墓葬及出土文物都是當時人們物質與精神生活的反映,反映歷史上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形態的真實情景,對史學研究起重大的作用,如秦始皇陵附近的兵馬俑坑,長沙馬王堆漢墓等等。 實物資料在重現歷史中的作用是彌補文字資料的不足,是重視遠古歷史的最重要依據,如過去人們多認為北京作為都城最早始于金朝,但據考古資料證明,西周召公奭的燕都封址即在北京。這一成果大大提高了北京作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總之,以考古資料為主的實物資料,不僅數量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分布范圍廣,而且由于它自身特有的屬性,使它在歷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一般文字資料無法替代的作用。第一,它比文字史料更直觀、可靠;第二,在斷代上具有數據的精確性;第三,在史前史的研究中占支配地位;第四,能夠引證、充實、糾正文字資料。 建議教學中采用問題式教學,并以多媒體輔助(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用實物展示),邊問、邊導、邊解,達到對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有關內容的深刻認識。問題一,據你所知哪些資料屬于文字資料,哪些資料屬于實物資料?它們在“重現”歷史中各有哪些作用呢?問題二,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是怎樣相互補充的?問題三,通過閱讀學思之窗這段文字,你對史料的作用有什么新的認識? (3)其他學科有關資料及搜集方法的運用 歷史學對于歷史的“重現”,還要借助于社會學和民俗學的資料。社會學的資料可以反映出歷史面貌的許多“細部”,同時社會學架設了連接史學與社會學需要的橋梁,開辟了史學研究的新領域、新途徑,如人口問題研究,既關注于歷史,也關注于現在及未來。民俗學的資料彌補缺乏文字記載與描述之不足。各地區、民族的風俗的特色都是人類社會歷史的見證,如端午節、潑水節、火把節等等,無不體現歷史。 借助于其他學科的方法,如社會調查所得的資料也具有重要作用,司馬遷就有過這方面的實踐。 教學建議: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教材的過程中,要開啟學生的智慧之花,使其領悟歷史研究不但可借助于社會學與民俗學的資料,還可借助于哲學、文學、民族學、地理學、天文學、人類學、生物學等學科的資料作參考。 (4)口述史料的重要性 口述史料是靠著口耳相傳記憶的歷史,又稱口碑史料,它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口述回憶,即由史學家從歷史研究的需要出發,對某些歷史過程的當事人進行訪問而獲得的第一手資料;二是口頭傳說,即通過口頭語言流傳了若干代的那些對以往人物、事件的敘述與描繪。口碑史料過去曾被史學家們使用過。在我國,傳說時代的全部歷史在現代考古資料發現以前,基本上是根據口碑史料寫成的,如黃帝戰蚩尤、大禹治水、《商頌·玄鳥》《大雅·生民》。孔子編《春秋》曾采用不少“所聞”的口碑;司馬遷寫《史記》更是在親自調查訪問后運用了口碑史料,如著名的韓信少時受胯下之辱的故事等等。口述回憶自不待言,即使口頭傳說也反映了許多真實的歷史事件。小亞細亞特洛伊古城遺址的發現,證明了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反映的古希臘遙遠的邁悉尼文明,并非荒誕的傳說。過去人們以為有關伏羲、神農等人物的傳說純屬神話,無學術意義,但今天學者們看到,通過這些傳說至少能了解史前社會先民從事畜牧及農業的不同時期。因此,口碑史料在歷史研究中應該有自己明確的地位。二戰以來,由于口述史料具有記載的平民化、記載的細節化、載體的多樣化、組合的系列化等優點,對于“重現”較近的歷史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日益受到歷史學家的重視。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史學界在這方面也進行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嘗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第三目“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 教材列舉了在研究史學方法上較有成就的唐代劉知幾和近代梁啟超,進而具體指出了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一是歷史表述上看是長編法和類敘法及二者之間的關系;二是史實分析上看是結構分析法和階級分析法及其聯系。還有歷史比較研究法和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法。 (1)史學方法的重要性及在此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名家 史學方法是史學工作者認識歷史和表述歷史的工具和手段。盡管歷史研究的基礎是史料,但是沒有一套正確有效的史學方法,就難以對浩如煙海的史料作出科學的分析,從中抽取有價值的結論,因而就不可能完成歷史研究的任務,達到研究目的。正如恩格斯所說:“從歪曲的、片面的、錯誤的前提出發,循著錯誤的、彎曲的、不可靠的途徑前進,往往當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時候還是沒有得到真理。” 我國具有重視史學方法研究的優良傳統。從唐朝起,許多史學家就把史學方法作為歷史學的一個分支而專門進行研究。劉知幾的《史通》是我國第一部系統探討史學理論和方法的杰作。后來宋代鄭樵的《通志·總序》、清代章學誠的《文史通義》、近代梁啟超的《中國歷史研究法》、何炳松的《歷史研究法》、陸懋德的《史學方法大綱》等,都是研究和總結史學方法的專著。李大釗的《史學要論》一書,則是我國第一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寫成的史學理論和方法論專著。在國外史學界,史學方法研究同樣受到普遍重視。19世紀晚期出版的德國歷史家朋漢姆的《史學方法論》、法國歷史家朗格諾瓦和瑟諾博司合著的《史學研究法導論》,都是這方面的杰出代表作。古今中外史學家對史學方法研究的重視,從一個側面顯示出史學方法在歷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史學方法的類型 根據歷史研究過程中不同階段的任務特點及其對研究方法的不同要求,又可以把史學方法劃分為三種類型。 一、史料搜集整理法,可參照第一目有關內容。 二、史實分析法。經過史料的搜集整理這一環節,歷史認識仍屬于感性認識階段。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揭示歷史的本質和規律,這是研究過程的第二階段的任務。要完成這一任務,需要史學工作者運用科學的史實分析法,對已經整理過的史料再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從中抽出明確的概念,并運用這些概念進行判斷、推理,最后得出科學的結論。在這一過程中,既需要運用中層次的一般方法(分析與綜合、具體與抽象、歸納與演繹、歷史與邏輯、微觀與宏觀),又需要根據不同的研究課題選用相應的專門方法(結構分析法、階級分析法、歷史比較研究法、多學科交叉研究法、系統研究法、計量研究法)。 三、歷史表述法。這一階段的任務就是將前兩個階段的研究成果用一定的語言形式表達出來。這是歷史研究的歸宿,也是實現歷史研究社會功能不可缺少的步驟。其中包括了解史學著作的各種不同體裁和體例,史學作品的編與著的區別與聯系,史學論文的種類與寫作方法,以及如何做到語言表達準確、生動等。 總之,在整個歷史科學中,史學方法是一個自成系統的完整體系。在實際研究工作中,人們可以根據不同的研究課題和階段,選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都必須堅持方法論與歷史觀相統一的原則,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指導。 教學建議:這部分內容不易理解,教師先站在宏觀角度幫助學生分析教材內容,指出教材提出的史學方法只是一部分,且僅限于歷史表述法和史實分析法兩方面,然后分別指出在教材中,歷史表述法包括長編法與類敘法,史實分析法包括結構分析法與階級分析法,歷史比較研究法、多學科交叉研究法,可略加補充。其中通過教材中的《歷史見證》說明多學科交叉研究方法,通過實例說明結構分析法與階級分析法的重要性,同時指出史學研究的方法是綜合的,所以對當代史學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四目“史書編撰” 教材著重闡明了史書編撰的定義,同時指出,史書編撰受史學家的歷史見解(歷史觀)的支配,進而提出史書編撰需要注意的三個問題。 本目內容實際上是研究歷史基本方法中的一部分(即歷史表述法),歷史編撰屬于重復內容,為避免冗長感,建議教師在教學中,關于史書編撰注意問題簡單了解即可。突出史書編撰的定義后,重點闡釋體裁和體例的關系。體裁和體例是歷史編撰學中的兩個最基本的概念,他們都是史著的形式范疇,其含義聯系密切,但也并非完全相同,而是各有側重。所謂體裁,是指史著的編寫形式和外在表現形態;所謂體例,是指史著內容的組織結構和編寫技巧。一般說來,一部史著的體例安排應當與它的體裁相適應,因此,不同體裁的史著往往具有各自的體例特點。但是,有時二者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如不同體例的史著,有時采取同一體裁;而不同體裁的史著,有時在體例上又相互滲透。舉例說,同屬于紀傳題材的《史記》與《漢書》,在斷限、標目、編次等體例方面并非完全相同;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是編年體裁,但它在敘述方法上卻具備了以后出現的紀事本末體的追敘、并敘等記事方法。 教學建議:建議教師舉實例來說明史書編撰的一些具體情況。進行課堂小結時,可采用提問方式:歷史學應該怎樣“重現”歷史?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加以點評。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史料的價值一目,教學中可從史料的價值、史料的搜集、史料的考訂鑒別(目的、內容、方法)、史料的運用幾方面逐次展開。可運用導讀法、談話法,邊導、邊問、邊講。在學生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而探討歷史、歷史學、史料三者的關系,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史料是由客觀歷史到史學的“中介”。要想認識客觀存在的歷史,就只能夠依賴于它給我們留下來的惟一“痕跡”——史料。如果缺少了這個“中介”,史學便無從談起了。 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一目,教師在學生閱讀教科書了解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的一般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兩類資料的優點和局限性進行比較,使學生在比較中得出兩類資料在歷史研究過程中可以相互補充的結論,并進一步討論兩者是怎樣相互補充的。具體可參見問題解答部分內容。此外,對于中國的歷史文獻,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圖,結合教科書的帛書、“二十四史”書影、郭沫若為“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題簽、《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長編》書影等插圖及歷史縱橫的內容擇要簡介,讓學生加深對中國歷史文獻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特點的理解。關于社會學資料、民俗學資料及社會調查所得資料對于“重現”歷史的作用,教師可結合實例適當講解。在學習口述史料和口述史學時,教師在解釋口述史料概念后可以讓學生舉例講述其在“重現”歷史中的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教師再作適當補充。 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教師通過如下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教科書:有哪些主要的史學方法?各自有什么特點?你還知道哪些史學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精講,使學生從宏觀和微觀上把握史學方法的整體面貌即可。 史書的編撰一目中,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思考史書的編撰與史料、史學方法、史觀的關系,使學生認識到史書的編撰是歷史學工作者在一定的歷史觀的指導下運用一定的史學方法對史料進行研究整理的結果。關于史書編撰需要注意的問題,可由學生閱讀教材掌握。 最后小結可圍繞課題歷史學怎樣“重現”歷史,采用教師精講或學生小結的方法,使學生能對本節的重要概念加以整合,對“重現”歷史的步驟方法形成宏觀的認識。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在介紹史料的價值時,可播放開國大典的原始視頻資料片 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原始資料片,只有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二分鐘的鏡頭。如此重要的開國大典為何沒留下紀錄片?說來讓人痛惜。原來,開國大典之前,中央人民政府不僅考慮到了要拍紀錄片,而且為了確保拍攝成功,還專門邀請了蘇聯莫斯科電影制片廠的攝影師來拍攝。這些蘇聯攝影人員到現場拍攝了幾個小時,直到大典結束。拍攝結束之后,他們帶著拍攝的幾十盒沉甸甸的膠片回到西華賓館休息。當時,負責保衛工作的北京糾察總隊派一個班的戰士保衛西華賓館。10月2日凌晨5點多鐘,有戰士報告,說西華賓館失火了。時任糾察總隊一大隊副政委的駱驥急忙趕赴現場,只見幾個蘇聯攝影師在門外大嚷大叫:“完了,完了,全部完了。”火被撲滅之后,駱驥得知,拍攝的開國大典的電影膠片除被搶救出極少一點外,全部被大火燒掉了。所幸的是,被搶救出來的這一點,正是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珍貴鏡頭。事發后,周恩來親自過問此事,責成公安部門迅速調查。經仔細偵察,排除了敵特破壞的可能。大火是因二樓客廳丟棄的煙頭點燃了沙發引起的,當時蘇聯攝影師在三樓休息,膠片就放在二樓靠近客廳的辦公室中。當住在三樓的攝影師被濃煙熏醒,再想去二樓搶救電影膠片已經來不及了。 案例二 在介紹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相互補充時,可用多媒體展示北京天壇、地壇的圖片或視頻 北京的天壇、地壇,今天其建筑遺址完好地保存著,吸引不少游人。但是,要想了解它們怎么由明初的“天地壇合祀”而變化成后來的“分祀”,就要查閱《明實錄·嘉靖九年》。那里詳細地記錄了當時嘉靖與群臣就此問題討論、爭辯的具體情況。而要詳細地了解明、清兩朝皇帝在天壇、地壇祭祀的具體情景及其儀式,則要查閱《明會典》和《清會典》及其他史籍。 案例三 在介紹口述史料時,用計算機、幻燈展示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證言調查活動的情況介紹 新華網上海頻道xx年7月5日消息:6月26日下午,來自南京大學、南京航大、河海大學和南京師大的青年志愿者們,出發分赴南京江寧、棲霞、雨花臺、浦口等區的30多個行政村,開始為期20天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證言調查”。 南京師大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張連紅教授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已過去60多年,當年年輕的幸存者如今都已分別進入古稀、耄耋、期頤之年,搶救性記錄他們的口述歷史,對于維護和平和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意義都很大。 南京大學張生老師介紹,南大學生的調查嚴格按程序和步驟進行,首先在浦口區民政局拿到900多位80歲以上老人的名單,然后做好老人所在的村落標志,分組調查尋找證人。調查中,詢問、筆錄、拍照、查證等工作分工進行,晚上回來還要討論,向老師匯報,然后填寫記錄表,再回到村里找老人簽名按手印。 針對最近有關記錄和研究南京大屠殺的書籍因資金不足而陷入困境的情況,一些專家認為,對歷史負責的熱情不能停留在爭辯和說教上,而要增強在鐵證如山的證據上深刻梳理歷史、還歷史原貌的能力。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你讀了上面這段文字,對史料的作用有什么新的認識? 解題關鍵:《通鑒》的史料極為豐富。 思路引領:史料的相互印證和補充;史書的史料價值;寶貴的文化遺產。 答案提示:史料是研究和認識歷史的依據,是史家借以“重現”歷史的基礎。第一,《資治通鑒》擁有豐富的史料,但凡宋代以前和宋朝時期司馬光所能見到的歷史文獻資料,幾乎都予以使用了。各種史料之間既可以相互印證又可以互為補充,為《通鑒》能更真切、系統的“重現”歷史奠定了基礎。第二,在史料的運用上,司馬光對所收集到的各種史料,都是采取“參考群書,評其同異,俾歸一途”的方法,進行──考據,務使其精確無誤;同時還撰寫了《資治通鑒考異》一書。這樣《通鑒》因其豐富的史料使其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第三,《通鑒》所用文獻書籍現在一些已經亡佚,多賴該書予以收錄才能被后人見到、使用。從而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總之,《資治通鑒》之所以成為中國史學名著,與其豐富的史料有著密切的關系。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1.說說史料在“重現”歷史中有什么作用? 解題關鍵:史料的基礎作用。 思路引領:史料的價值;各種史料的關系作用。 答案提示:一、史料是研究和認識歷史的依據,是史學家借以“重現”歷史的基礎。確鑿豐富的史料有利于人們真切的認識歷史,真切的“重現”歷史的原貌。二、文字資料、實物資料、社會學資料、民俗學資料、社會調查資料、口述史料在歷史“重現”中有著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綜合運用各種史料可以更全面、系統地“重現”歷史。 2.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怎樣相互補充? 解題關鍵:兩類資料的優點和局限性。 思路引領:文字資料的優點,實物資料的優點。 答案提示:文字資料在“重現”歷史中具有內容豐富,時間維度上比較有連貫性的優點,但它無法反映前文字階段的人類歷史;實物資料雖然多為片斷性的,但它卻是歷史的見證和歷史知識的可靠來源。第一,它既能比較真實地反映歷史,又具有形象直觀性。因而比文字資料更直觀、可靠。第二,它在斷代上具有數據的精確性。第三,是重現前文字階段人類歷史的最重要依據。第四,豐富了對文字產生以后的人類歷史的認識。能夠印證、充實、糾正文字資料。 3.研究歷史有哪些方法? 解題關鍵:方法的分類與概括。 思路引領:研究歷史的方法很多,說出研究歷史的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即可。不必局限于答案。 答案提示:一、史料搜集整理法;二、歷史分析法:如結構分析法和階級分析法等;三、歷史表述法:如長編法和類敘法等;四、當今的重要研究方法:如歷史比較研究方法和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法等。
第一單元 歷史與歷史“重現” 篇3
第4課 歷史學有什么社會功能
教案 一、教學目標 目標 內容 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識記 理解 運用 認識歷史的主要途徑 歷史學是認識歷史的最重要途徑 理解歷史學重要社會功能,理解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的重要原因 探究歷史學在認識歷史中的重要作用;歷史學在治國安邦方面的重要意義及為什么歷史學是啟迪人生的向導 問題探究 認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現實,觀察未來,看清歷史前途,增強民族自信心 文明延續的重要紐帶 中華文明沒有中斷的原因 歷史比較 中華文明的連續性是世界各國不能比擬的 民族精神傳承的載體 歷史學是民族精神傳承的載體 舉例分析 優秀的民族精神在歷史學中展現 治國安邦的歷史經驗寶庫 歷史學是治國安邦的歷史經驗寶庫 問題探究 歷史學從豐富的歷史知識中,提煉出經驗和智慧 啟迪人生的向導 歷史學是啟迪人生的向導 問題探究 歷史學可以提高人的修養,得到有益的啟示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1.知識結構 2.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主要從五個方面向學生介紹了歷史學的社會功能:認識歷史的主要途徑,文明延續的重要紐帶、民族精神傳承的載體、治國安邦的歷史經驗寶庫、啟迪人生的向導。這些社會功能大至對歷史的認識作用,小至對個人品質的形成。由于歷史學的社會功能整體感覺理論性較強,缺乏興趣性,建議在教學中通過列舉形象、具體、直觀的歷史史實來印證或者得出各個功能,從而加深對各項功能的認識和理解。 本節引言是一段關于《資治通鑒》“通”含義的解釋。盡管是文言文,但由于是清初的作品,引言從整體上對學生而言理解難度不大。建議教師通過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引言內容。可以這樣設問:你能從引言中找出史學的哪些社會功能?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本課學習。 第一目“學習歷史的主要途徑” 教材主要從認識歷史的途徑和作用兩個方面加以闡述。 幫助人們認識歷史的途徑有很多,教材著重突出歷史學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材進而指出,認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現實,觀察未來,看清歷史前途。 (1)歷史學是認識歷史的最重要途徑。 歷史是人的創造,有了人,才有人類的歷史。但不要忘記,人也是歷史的產物,如果古往今來,人們都不學歷史,不懂歷史,人也就不成其為人,而同動物沒有什么區別了。大家知道,動物的生存和發展依靠的是它的天賦和本能,即某種遺傳密碼,即使是在有嚴密組織和分工的蜂群和蟻群中也是如此。生物學的研究表明,今天的蜂、蟻同它們億萬年前的祖先并沒有多大區別。從這個意義上說,動物是沒有歷史的,人們除非用擬人化的辦法是寫不出它們的歷史來的。人卻不同,人有智慧,是萬物之靈。人的智慧雖然主要來自社會實踐,但社會實踐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積累和創新的過程。在這里,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學習歷史知識。歷史是人類的記憶,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記錄。通過學習歷史,人們了解和吸取先輩的經驗和智慧,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的實踐,然后再把自己的經驗和智慧留給后人。如此世代相傳,人們的知識越來越豐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越來越大,人類社會也就不斷向前發展了。建議教師引用以下一段材料,讓學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自有人類以來,經歷了幾百萬年的原始社會,但由于那時還沒有文字,沒有真正的史學,社會發展就非常緩慢。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不過幾千年,而這幾千年的進步卻遠遠超過那幾百萬年。”顯然比較容易得出其中的結論:歷史學在其中具有一份十分重要的功勞。 (2)認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現實,進而有助于觀察未來,看清歷史前途。 歷史知識是人們認識現在和預見未來的前提條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周圍事物的認識,總是從它的現狀入手,例如,世界的現狀,中國的現狀,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單位的現狀,等等。但是,要真正認識一個事物,僅僅知道它的現狀是遠遠不夠的,知道現狀,頂多只能說出它現在是這樣,而不能回答它為什么是這樣。這是由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是一個有規律的客觀過程,任何現實事物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都有它的淵源和成因。只有了解它的歷史,才能知道它為什么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才能把握它的內在本質和發展規律。 一個國家如此,一個民族如此,每一個人也是如此。 學生閱讀了教材所引用的中華民族走過的歷程──曾經領先于世,而如今努力爭取復興,那么未來一定能夠為世界文明繼續作出更大的貢獻,就能夠明白歷史、現實、未來之間的關系,進而也就能夠明白歷史在這三者之間所起到的作用。 教材引用了白壽彝先生的“彰往知來”手跡。可以適當補充一些關于白壽彝先生的材料。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資料回放,加深理解。 教學建議,可以請學生分組討論下列問題:人與動物有哪些區別?21世紀是改革創新的一代,面向新世紀的一代,新東西還學不完呢,何必學歷史,去揀那些陳芝麻、爛谷子?教學中,注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舉出史實來暢談自己的認識,結合學生認識中存在的模糊情況,教師加以辨析、引導。 第二目“文明延續的重要紐帶” 本目教材從四個方面來說明中國古代文明之所以沒有中斷的原因。 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是惟一沒有出現文明中斷的古國。之所以如此,其中有很多原因。教材從中國歷史上存在的政權,從來沒有被外力所中斷、文化發展的連續性、思想發展的連續性、歷史學發展的連續性四個方面加以闡述,而其中歷史學發展的連續性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材對四個方面的闡述條理清楚,學生理解上難度不大,教師在講述過程中可以采用提問與解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與其他文明古國進行對比。 (1)中國歷史上存在的政權,從來沒有被外力所中斷。中國所走過的歷程中,也曾經出現很多次的外力入侵,但對每次入侵都一一加以反擊,從而使中國政權都始終延續下來,這就從根本上保證了中華文明發展的連續性。如荷蘭殖民者的入侵、英國殖民者的入侵等。 (2)文化發展的連續性。教材沒有解釋文化的具體內涵,只是從文化的一個層面加以說明。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對文化稍作解釋,沒有必要作過多的拓展。對于文字的發展演變可采用圖片的形式展示并──作簡要的概述。商朝出現較完備和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秦統一之后秦始皇統一文字為小篆,以后統一發展演變為隸書,一直到現今電腦中的各種書寫形式。 (3)思想發展的連續性。教材對思想發展沒有作過多的闡述。僅僅從儒家思想自春秋戰國出現以后,至漢代形成為中國占主導地位的思想,至今仍然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發展。 (4)歷史學發展的連續性。建議展示中國古代的正史“二十四史”的圖片或投影,使學生直觀感受中國古代歷史的史書,便于學生理解這些史書連續不斷地記述著中華民族所走過的歷程。 第三目“民族精神傳承的載體”。 本目教材從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民族關系兩個方面來說明歷史學起著重要的載體的作用。 (1)從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來看 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說:“在中華民族的開化史上,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藝術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時候,中國就有了指南針的發明。還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經發明了造紙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經發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發明了活字印刷。火藥的應用,也在歐洲人之前。所以,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已有了將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中華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勞著稱于世,同時又是酷愛自由、富于革命傳統的民族。以漢族的歷史為例,可以證明中國人民是不能忍受黑暗勢力的統治的,他們每次都用革命的手段達到推翻和改造這種統治的目的。在漢族的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大小幾百次的農民起義,反抗地主和貴族的黑暗統治。而多數朝代的更換,都是由于農民起義的力量才能得到成功的。中華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對外來民族的壓迫,都用反抗的手段解除這種壓迫,他們贊成平等的聯合,而不贊成互相壓迫。在中華民族的幾千年的歷史中,產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領袖。”毛澤東同志在這里說的我們中華民族“以刻苦耐勞著稱于世”和“酷愛自由”“不能忍受黑暗勢力的統治”“反對外來民族的壓迫”等光榮傳統和優秀品德,只有在長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在反反復復的斗爭中才能培養起來。我們的子孫后代通過歷史學的教育懂得自己是怎樣一個優秀民族的子孫,為我們自己的民族自豪,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鄙視形形色色的崇洋媚外,而且決心繼承民族的優良傳統,加強民族凝聚力。到了近代在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凌侮面前,中國人民便激發出了強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也正如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戰爭時說的:“中國人民,百年以來,不屈不撓,再接再厲的英勇斗爭,使得帝國主義至今不能滅亡中國,也永遠不能滅亡中國。” (2)從民族關系來看 這部分內容可以通過問答的方式加以理解。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都對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你能列舉出哪些民族的名稱?你能說出哪些民族的民歌?你能說出哪些民族的風俗?中華民族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請問開始形成于何時?最初有哪些民族共同生活?通過提問的方式,使學生了解民族歷史的發展,而對民族歷史發展的詳實的記載是歷史學。教學中對中華民族所具有的民族精神如反抗外來侵略等可以舉例加以說明。 第四目“治國安邦的歷史經驗寶庫” 這一目著眼于歷史學的政治借鑒功能。教材指出我們從豐富的歷史知識中可以得出很多歷史教訓。有些東西過時了,有些東西永遠不會過時。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人心者得天下”等等。中國的史學和世界的史學,都把歷史學的借鑒功能作為撰史的重要目的。如司馬遷撰寫《史記》的目的之一,就是“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然后以為今人、后人的鑒戒。《資治通鑒》的編寫更是突出的例子。司馬光在《進資治通鑒表》中明確地說他編寫此書的目的就在于獲取史鑒,即將冗長的中國歷史“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以使帝王于日理萬機之暇,取而披覽,以“監(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是舍非。”原書名為《通志》,宋神宗取閱部分后,認為其書能夠“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遂賜名《資治通鑒》。略舉一二,便可知治國安邦的經驗在歷史學中反映得最為突出。 第五目“啟迪人生的向導” 這一目著眼于歷史學對個人而言,從歷史中吸取智慧。怎樣使一個人短暫的一生,能夠或多或少地在歷史上留下一點痕跡,使一生不致虛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借鑒歷史的智慧。歷史給各種各樣的人都提供了無窮的知識、有益的經驗和教訓,而現實中就沒有這么豐富的來源。因為在現實中,一個人能接觸到的畢竟有限,而從歷史上去看,見于記載的人物、事件、經驗是如此豐富多彩,應有盡有。盡管現在傳媒越來越發達,當代也有非常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事物,但是無疑,歷史比現實更加豐富。如一個學習音樂的人,是否個個都能遇到貝多芬、當代的莫扎特做老師呢?最好的方法只能通過歷史向這些大師學習。 教材引用了《史記》中收集的歷史人物和李大釗的《史學要論》的一段話,同樣可以幫助學生來認識歷史學對個人的人生發展所起到的作用。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關于認識歷史的主要途徑一目的教學。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可以借助前一節已經學過的知識加以復習比較。教師可以采用復習舊課的方式提問:歷史與歷史學的異同?了解學生對這兩種歷史能夠區分的程度。然后再進入本課的學習。白壽彝先生的手跡“彰往知來”,可以采用實物投影展示的方式,讓學生來闡述其基本的含義。對白壽彝先生可以作如下簡單的介紹:白壽彝,字肇倫,又名哲瑪倫丁,19xx年生于河南開封,回族。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他致力于歷史研究和歷史教學,有六十多年,在中國通史、中國史學史、民族史等學術領域里,多有建樹,為我國的歷史科學的建設做出了貢獻。其主要著作有《中國交通史》《中國通史綱要》《中國通史》《中國史學史》等等。 [資料回放]要采用展示不同歷史時期反映中國社會狀況的圖片,通過不同時期圖片對比,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并得出走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的正確選擇。 文明延續的重要紐帶。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和認識這一目內容,教師可采用提問方式了解四大文明古國的基礎知識,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如提問:四大文明古國是哪幾個?是否都遭到外族入侵?其結果如何?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繼續提問:中國之所以文明沒有中斷的原因是什么?引入本目內容。請學生閱讀教科書回答。引導學生觀看教師提供的文字發展演變歷程圖、二十四史書名圖片?讓學生談談看到這些圖片后的感受。 民族精神傳承的載體。可以讓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談談中華民族具有哪些優良傳統、具有哪些民族精神?然后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指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可以讓學生舉出相關的史實來加以說明。此外教師也可以補充其他一些優良傳統,如兼聽納諫、剛正不阿、克己愛人、舍利取義、執著無畏、圖強革新等等。 治國安邦的歷史經驗寶庫。中國史書浩如煙云。魯迅曾經說過:“史界兩司馬,交相輝映。”兩司馬是指哪兩人?分別寫有什么史學巨著?編寫史書的目的是什么?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之上,由教師加以總結,歷史學提供了治國安邦的豐富的經驗和智慧。 啟迪人生的向導。古人曾經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教師可以提問:古人是指誰?從中得出怎樣的感悟?再結合教材中李大釗的一段話,讓學生談談感受。最后教師總結提升。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在介紹認識歷史的作用時,可以采用實物投影或計算機來展示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數軸。通過這個數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來舉例說明是否存在沒有過去的現在及沒有現在的未來?舉例說明經過過去、現在進而能夠預測未來? 案例二 在介紹文明延續的重要原因:文化發展的延續性時,用實物投影或計算機或幻燈來展示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字形態。如“眾”“馬”等漢字的發展演變歷程。從這些圖片中讓學生直觀感受文字發展的延續性。 案例三 在介紹文明延續的重要原因:歷史學發展的延續性時,用計算機展示出二十四史的書名及有關其他史書的圖片。教師對這些史書所反映的朝代作適當的解釋,使學生明白連續記載的歷史,使文明得以連續。 四、問題解答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1.歷史學對文明傳承有什么作用? 解題關鍵:歷史學是文明傳承的重要紐帶。 思路引領:文明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歷史學記錄了人類在歷史發展進程是怎樣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 答案提示:歷史學是文明傳承的重要紐帶。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不同的歷史經歷和現實處境,今天的處境是由昨天的經歷造成的,要認識和把握今天的國情,必須追根溯源,認識和了解昨天的經歷,“鑒古而知今”,人類總是從歷史上把握今天,進而去開拓未來。歷史學就是研究人類昨天,從而使世人把握今天,放眼未來。 2.怎樣學習歷史人物的優秀品質? 解題關鍵:讀史。 思路引領:學習歷史人物的優秀品質先要了解和認識歷史人物的優秀品質。 答案提示:歷史學不僅是知識,而且是老師,是向導。讀史,有助于人們明確修身的標準,選擇行為的準則,確定奮斗的目標,認清歷史的前途。讀史,可以了解歷史人物的優秀品質,從他們的思想、行為中受到啟迪和鼓舞。 二、學習延伸 有人說,學習歷史課,對社會沒有用處,你怎么看? 解題關鍵:歷史學的重要社會功能。 思路引領: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實踐,言之成理亦可。 答案提示:歷史學是認識歷史的主要途徑,是文明延續的重要紐帶,是民族精神傳承的載體,是治國安邦的歷史經驗寶庫,是啟迪人生的向導。
第一單元 歷史與歷史“重現” 篇4
第2課 歷史學什么
教案一、教學目標 目標 內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識記理解運用一門特殊的學問──研究和認識歷史的學問一門特殊學問的具體表現理解中國歷史學的悠久歷史;歷史學研究的對象運用學過的歷史知識和史學方法,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探究歷史學和人生修養的關系。分析比較不同的歷史觀。感悟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分析比較 問題探究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尊重歷史的客觀事實歷史學包含哪些內容歷史觀、歷史資料、史學方法、歷史學編纂學等概念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列表比較 了解史學研究的方法樹立正確的科學的歷史觀歷史學和歷史教育中國史學歷史賦予歷史教育幾個突出特點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問題探究 發揮史學的社會功能,感悟歷史,提高人文素養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1.知識結構 2.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重點 歷史學的特點;歷史學和歷史教育。 難點 歷史學包含哪些內容。 教材內容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教材主要從“歷史學研究對象的特點”“歷史學包含的內容”“歷史學與歷史教育”等方面向學生簡略介紹了歷史學是什么。 第一目“一門特殊的學問──研究和認識歷史的學問” 教材從歷史學研究對象與其他學問的最大區別;歷史學研究對象的幾個特點,即歷史學研究對象的不可重復性;研究對象是運動的與研究成果的相對靜止之間的矛盾;研究對象內容的廣泛性與研究成果所能包含內容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研究對象的客觀性與認識主體在反映歷史運動過程中的主觀性之間的矛盾等方面,來說明“歷史學是一門特殊的學問”。從現存最早的史書──《春秋》到“成一家之言”的《史記》,再到十六國時期后趙君主石勒設立“史學祭酒”的過程,來說明中國的歷史學有悠久的歷史。從宏觀方面劃分,歷史學有自然史和人類史。從世界范圍來看,歷史學有地區史、國別史、國際關系史等來說明歷史學研究的對象的廣泛性。 對于歷史學研究的對象的劃分,根據不同標準將歷史分為幾個系列,主要有這么幾種: 時間系列:通史、斷代史、階段史等;空間(地域)系列:世界史、國別史、地區史等;內容系列:綜合史(總史)、專門史、資料匯編、年表、歷史地圖等;人物系列:個人、血緣群體、專門群體等;另類歷史:文學、藝術、宗教、神話、音樂、戲劇、影視、民間故事等。 歷史學是人們認識和研究歷史的學問。有了歷史就有了人們對歷史的認識。歷史學是一門古老的學問,它是研究和闡述人類社會具體發展進程及其規律的一門學科。歷史學既要研究人類的實踐活動本身,又要研究影響人類實踐活動的各種因素,還要揭示人類實踐活動的內在規律。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之間展開交流與討論。 第二目“歷史學包含哪些內容” 教材從“歷史觀”“歷史資料”“史學方法”“歷史編纂學”等方面闡述歷史學所包含的內容。 歷史觀是歷史學的核心,是歷史學的根本問題。歷史事實是無窮無盡的,而歷史的解釋者卻只能從自己的視角去解釋歷史,不同的人解釋歷史或同一個人變換不同視角解釋歷史,就會產生不同的歷史意義。不僅如此,歷史意義并非隱藏在歷史文本背后,而是常常決定著歷史學家對歷史事實的取舍及其價值判斷。因此,歷史解釋就成為歷史學家按照自己的意愿、目標和價值觀念去“復原”人類歷史演變軌跡的載體,而歷史學家在歷史解釋中所反映出的意志、愿望和追求,則會形成歷史的觀念,影響著他們對歷史事實的發現、取舍和認知,最后結構成人類歷史的圖景。所以說,歷史觀是歷史解釋的核心所在,這就決定了歷史觀會成為歷史學的根本問題,成為歷史學的核心。 歷史資料是研究和認識歷史的基礎。什么是歷史資料?歷史資料是與歷史密切關系的材料,它是人類在以往長期的社會活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各種痕跡。歷史資料的內容很多,一般可以分為四個方面:(1)史跡遺存。這類史料是指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尚存的各種實物。具體包括:地上和地下的遺址和遺跡。(2)傳世和出土的文物。(3)歷史文獻。這類歷史資料是指具有歷史價值的文字記錄。具體包括:歷代史書、檔案、銘刻、調查資料等。(4)口傳材料。這類歷史資料是指流傳于民間的傳說、民歌民謠等。 歷史資料的基本作用。歷史“一度性”的特點決定了在史學研究中,研究者不能直接面對研究對象、通過直接的觀察進行工作,而只能依據間接的材料,即歷史資料來從事歷史研究。歷史資料是歷史學家復原和認識客觀歷史的“中介”。離開了歷史資料,歷史研究也就無從談起了。歷史資料是研究和認識歷史的基礎,因此,充分發掘歷史資料并詳實地占有歷史資料,是開展史學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 歷史資料的局限性。在史學研究中,歷史資料雖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亦有局限。首先,與實際歷史相比,歷史資料的數量有極大的局限。無論是史跡遺存還是文獻資料都是如此。其次,史料的質量也有局限。由于歷史文獻的記錄者和撰述者,受到時代性、階級性、個人見解、見識程度等多重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各種文獻資料都帶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因此,在了解和認識歷史資料的作用時需要引起注意。 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學習通過具體嘗試歷史資料的收集和運用,體會和認識歷史資料在史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史學研究的方法也是歷史學的重要內容。史學研究方法,是人類認識歷史的“橋梁”。由于歷史內容極為豐富,并具有多層次性的特點,史學方法也就不能單一化,而應該豐富多樣。史學家在具體運用歷史研究方法時,亦根據不同情況,靈活運用。 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搜集史料和考訂史料的方法。古往今來的歷史學著作,凡足以名家的,都有其共同點,即:具有豐富的內容,這種豐富的內容一是材料多,二是材料準確。因而搜集更多的材料,以及對使用材料的考訂,成為歷史學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搜集史料的方法一般包括:利用目錄的方法,利用版本的方法和史書辨偽的方法。在學習和研究歷史時,往往需要閱讀大量的古代史籍,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利用目錄可以全面掌握史籍的情況。古代的書籍一般有許多不同版本。不同版本的書,質量好壞差異很大。利用版本可以找到較好的書本。古代史學的撰寫情況復雜,導致大量的偽書出現,在搜集史料時,需要運用辨偽的方法辨別偽書。整理史料的方法一般包括:史書校勘的方法、史事考證的方法等。古代史籍中的文字錯誤繁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使用。因此,需要通過校勘的方法,校正其文字謬誤。由于各種復雜的原因,古代史書中記載的史事,也往往錯誤百出。因此,欲對某一史事做出論斷,必先運用考證的方法,弄清楚史事的真相及來龍去脈。通過本課的學習,應使學生了解和初步掌握搜集史料、整理史料及進行歷史分析的基本方法。 歷史比較法。通過搜集和整理獲得了史料,并不是歷史研究工作的終結,它標志這一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史學家將通過對所掌握史料的分析,得出結論,形成認識。對史事進行分類和比較,是史學研究的必要方法。歷史比較法的范圍也很廣,它可以從多種情況作比較研究,但最主要的是兩種比較。歷史的研究,基本上是縱向研究和橫向研究。縱向研究是上下古今的研究,橫向研究是一個朝代、一個國家或地域之間的研究。因之縱向研究和橫向研究也就成為比較史學研究的兩個方面。 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即從古到今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兩種形式的運動:即波浪式運動和螺旋式上升運動。縱向比較研究有助于揭示人類歷史總體發展以及它的各個方面前后上下的變化的面貌,諸如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各種制度的演變,靠斷代研究不行,必須打破斷代局限,進行上下比較研究。各地區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發展,有自己的特點和地區之間的差距,因而表現了地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性。橫向研究,當前多是國內諸地區間的比較研究以及國與國之間的比較研究。國與國之間的比較可以說明國家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性,從這種研究中,可以借鑒他國、他地區之間的有益的經驗、教訓。 統計方法在歷史學中是經常使用的,特別是在經濟史、人口史等的研究中應用特別廣泛、重要。在過去的史學研究中,定性多,定量少,因而在說服力方面是不足的。彌補這方面的不足要靠加強對社會生產力的研究,以統計方法將所搜集得來的數據系統化,用來說明事物的量的發展。從這種量的發展中,達到對事物的質的認識。這樣,把定性研究放在定量的基礎上,這種研究的科學性就增強了。科學研究都是老老實實的,以統計方法作研究也是同樣如此,而不能例外。首先要認真搜集數字,分門別類,辨別數字中的真偽,然后進行排列,進行比較和分析、解釋,從而得出結論。 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研究法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列寧有一句名言:馬克思主義的精髓,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就是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1)階級分析是馬克思主義觀察世界、觀察國情的基本方法,也是觀察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階級首先是來自于經濟的分析,因而階級分析運用到經濟方面自然是順理成章的。階級分析也能夠運用到政治上。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政治為經濟服務,當權者集團的政治措施、方針、政策是為特定的階級利益而制訂的。階級分析還同樣可以運用到意識形態、思想領域。意識形態、思想都是由特定的經濟基礎決定,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而各種思想無不打上經濟基礎的、階級的烙印。(2)辯證的分析方法。辯證的分析方法,即是用辯證分析具體的矛盾事物。辯證法基本上有以下三種法則:對立統一法則;質量轉化法則;否定之否定法則。運用辯證法分析歷史上的各種問題,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一切以條件、地點和時間為轉移”。第二,對問題的觀察分析,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確定歷史的范圍,也就是放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之內。第三,同一種思想,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可能產生不同的歷史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適當引用典型史學研究的案例,幫助學生體會在史學研究中,各種研究方法的作用及運用,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初步嘗試和體驗運用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具體歷史問題,從而促進其研究歷史的能力不斷提高。 第三目“歷史學和歷史教育” 教材首先肯定了歷史學具有教育功能。然后從“歷史教育在教育程度上具有多層次性;歷史教育在內容上具有超職業性”等方面分析中國史學賦予歷史教育的突出特點。 史學功能的發揮,著力于用歷史知識,給人以智慧的啟迪;給予休閑的讀物,令人身心愉悅;以人物、故事的典型形象使讀者主動思索做人的道理,講求人生修養、志向與情操。 當今史學的社會功能已經呈現多層次的網絡結構,它包括傳統的歷史經驗的借鑒功能,這構成了史學社會功能的最基礎層次;歷史知識的教育功能處于一個較高的層次;史學所獲得的新的應用功能或預測的功能,則屬于更高的層次。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關于“一門特殊的學問——研究和認識歷史的學問”一目的教學。為了幫助學生認識歷史學及其特點,教師可采用談話法,了解學生對歷史和歷史學的認識。然后教師設計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去查找資料,思考問題。比如“為什么說歷史學是一門特殊的學問”“列舉史實說明中國的歷史學有悠久的歷史”等。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歷史學是什么”。教師把自己的理解用一句簡單的話表達,歷史不僅是指過去的事實本身,更是指人們對過去事實的有意識、有選擇的記錄。而對于歷史的專門性研究,就是歷史學,簡稱史學,也可以稱之為歷史科學,它不僅包括歷史本身,還應該包括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研究和總結歷史發展的規律,以及總結研究歷史的方法和理論。 利用教材中的“資料回放”和歸納教材中歷史學的特點,理解歷史學是一門特殊的學問和中國的歷史學有悠久的歷史。 關于“歷史學包含哪些內容”一目的教學。教師用電腦制作的課件,適當補充一些資料,推薦一些有關歷史學的書籍、文章、刊物、網址等,如:《二十五史新編》(胡禮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歷史學是什么》(葛劍雄,北京大學出版社,xx年7月);《毛澤東評說中國歷史》(趙以武,廣東人民出版社,xx年3月);《中國大歷史》(黃仁宇,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5月);《中國歷史文獻學》(曾貽芬,學苑出版社,xx年6月);《中國歷史研究方法》(梁啟超,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1月);《中國史學史綱要》(王樹民,中華書局,xx年12月);《20世紀中華學術經典文庫·歷史學》(于沛,蘭州大學出版社,xx年9月);《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xx年卷》(瞿林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xx年11月);《西方史學史》(楊豫,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復印報刊資料·歷史學》(月刊)(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等。中學歷史教學網:;歷史頻道:;歷史與理論: ; 史學史研究(清華同方): chinajournal. net. cn等。使學生理解歷史觀、歷史資料、史學方法、歷史編纂學等概念和內容,從而對歷史學包含哪些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關于“歷史學和歷史教育”一目的教學。教師提問:為什么要了解歷史?然后投影梁啟超的名言:“史學者,學問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國民之明鏡也,愛國心之源泉也。今日歐洲民族主義所以發達,列國所以日進文明,史學之功居其半焉。”(梁啟超《新史學》)然后聯系學生實際學習和生活實際,采用問卷調查方式,讓學生體會歷史學的教育功能。如設計這樣一些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1)你是否曾用你學過的歷史知識解決你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請舉例回答。(2)學歷史有用嗎?請用你自己的話,談談你學習歷史知識的看法(實話實說)。(3)我們在學習歷史知識的時候,往往會遇到某件史實的“轉折點”,在我們的學習與生活中,也時常會出現轉折點,你有轉折點嗎?在你發生“轉折”的時候,歷史知識起了什么作用?請舉例回答。(4)我們學歷史不僅僅是為了記住它而是要通過學習歷史,從歷史人物的活動、歷史事件的過程及其發展趨勢中悟出做人的道理。迄今為止,在你所學過的課內外歷史知識中,哪些(件)史實或哪些(個)歷史人物的業績對你的學習或其他方面最有啟發?你悟出了什么樣的道理來?(5)俗話說“兒不嫌母丑”,請你從愛國主義教育的角度,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我們把“兒不嫌母丑”這句話改為“兒不讓母丑”,這一字的改動賦予了這句話新的意義,請你從愛國主義的角度出發,談談這一字改動后,你想到了些什么。 通過對這些問題思考與探討,使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歷史學的教育功能。 2.教學案例 關于“歷史學和歷史教育”一目的教學。還可以通過開展辯論賽的形式來完成。由老師確定辯題,如“科教興國史學可以大有作為”,再由同學們自己組成辯論小組,辯論小組由正方與反方組成。雙方觀點是,正方:科教興國史學可以大有作為;反方:科教興國史學無所作為。然后由同學們自己定出比賽規則,進行認真準備,分頭查找資料,體會搜集和整理歷史資料的過程,提高信息素養,學習獲取、解讀有關史學在科教興國中作用的歷史信息,并能處理、提取和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對這個問題進行說明、探討、論證,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從歷史的角度來觀察和分析現實問題的意識,培養理解與應用知識分析解決歷史和現實問題的能力。 在辯論賽的整個過程中,注意把握歷史學科探究式學習的“論從史出,史由證來,史論結合”的特點。發展觀察、感受、參與社會公眾生活與交往、溝通能力,學習制訂科學合理的活動計劃和規則,尊重科學合理的規則與權利,加強交流、合作與團隊精神,提高辯論和評判能力。 辯論賽應鼓勵內容的開放性、形式的多樣性和全體同學參與性,形成平等、自由、互動的交流與探討問題的濃厚氣氛。根據各參賽組表現和評分內容,可設置多項獎項,如合作獎、辯論技能獎、最佳辯手、創意獎、信息素養獎、提問獎等。賽后,每位同學都應對本次活動寫點評、體會和小結,評價、小結應注意將辯論內容與團隊精神相結合,注意科學性、興趣性、情感性、思辨性、實踐性和參與性等。還可將各參賽組搜集的資料、辯論提綱、辯論內容稿件、評語、體會等匯編成專題專刊或專題板報壁報;同學們也可據此寫出專題小論文,并在教師和同學的指導、幫助下進行修改,然后共同匯編成冊。 四、問題解答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1.歷史學的特點是什么? 解題關鍵:歷史學研究的對象。 思路引領:歷史學與其他學問的最大區別;對歷史學是一門特殊的學問的理解。 答案提示:歷史學是研究和認識歷史的學問。它與其他學問最大的區別是以過去曾經存在過的實際而不是以現實為研究對象。它是一門特殊的學問,主要表現在:它研究的對象具有不可重復性;它研究的對象的運動性與研究成果的相對靜止性;它研究的對象所包含內容無限廣泛性與研究成果所能容納內容的有限性;它研究對象的客觀性與研究者反映客觀歷史運動過程中的主觀性。 2.歷史學包含哪些內容? 解題關鍵:歷史學研究的觀點、資料和方法。 思路引領:從歷史觀、歷史資料、史學方法等方面去思考。 答案提示:歷史觀是歷史學的核心,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是研究歷史、認識歷史的指導思想;歷史資料是研究和認識歷史的基礎;史學方法即研究歷史的方法,是歷史學的重要內容;歷史編纂學也是歷史學的一個重要內容。 學習延伸 1.探究活動 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歷史觀上的不同,你有什么樣的歷史觀。 2.閱讀與思考 要求學生閱讀歷史學家白壽彝談歷史教育的一段話,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并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