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服務績效自評報告(精選12篇)
社會化服務績效自評報告 篇1
根據省民政廳、財政廳《安徽省民政民生工程績效評價辦法》和區民生辦《關于做好民生工程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等精神,對照金安區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養老智慧化民生工程績效評價指標,現將我區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養老智慧化工作開展情況自評如下:
一、自我點評
根據安徽省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養老智慧化民生工程績效評價指標,按照項目投入、過程、產出、效果等四大項指標進行績效評價,自評得分100分。
二、項目實施情況
為有效應對老齡人口的快速增長,我區認真調研,積極謀劃,不斷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截止目前,全區現有各類養老機構71所,其中農村特困供養機構29所,社區康養中心7所,社會辦養老機構35所,總床位7858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46.1張,其中護理型床位3630張,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46.19%。區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已在區民政局掛牌,5個街道社區康養中心掛牌街道養老服務指導中心,32個社區養老服務站也全部設立;建設鄉鎮養老服務指導中心、村級養老服務站,全區17個鄉鎮依托鄉鎮中心敬老院建立17所鄉鎮養老服務指導中心,依托部分鄉鎮敬老院、社會辦養老機構、農村幸福院設立村級養老服務站,三級中心建設全區覆蓋率達到60%以上。養老智慧化建設已在中店鄉、三十鋪鎮和李臺社區開展并投入使用,區級智慧養老監管平臺在民政局建立投入使用。
三、主要做法
(一)完善相關政策
區政府陸續出臺了《金安區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實施方案》、《金安區20xx年智慧養老工作實施方案》《金安區開展社區居家養老康養中心建設工作實施意見》、《金安區養老機構公建民營實施方案》、《金安區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規章制度,規范有序推進我區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
(二)開展養老服務211工程。
一是新建望城街道敬老院,總投資約1800萬元,建設床位110張。目前,項目已完工,正在組織驗收;二是對張店鎮第一敬老院、孫崗鎮何大樓敬老院、東橋鎮廟崗敬老院進行基礎設施提升改造,目前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三是新增金安區愛之心怡養院為失能失智困難群眾集中養護機構,共投資近200萬元,建有護理型床位90張,已投入使用。四是新增東河口鎮第一敬老院面向社會開放,床位80張。目前,由六安銀和老年公寓托管運營,現已正式投入使用。
(三)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
20xx年度,市局下達我區特殊困難老年人適老化改造任務66戶,我局經過研究及摸排,選擇三十鋪鎮、城北鄉、中店鄉、先生店鄉和望城街道、清水街道等6個鄉鎮街開展特殊困難群體居家適老化改造試點,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低收入老人范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進行無障礙、安全性、適老性、輔具適配等方面適老化改造,每個鄉鎮街各安排11戶,每戶改造經費5000-10000元,合計66戶,投入改造資金約60萬元,目前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四)加快推進智慧養老綜合監管云平臺建設。
根據《六安市智慧養老安全綜合監管云平臺“一網通”建設實施方案》要求,20xx年底前完成全市養老機構智慧養老安全監管云平臺建設全覆蓋,并連接至六安市養老服務總平臺,實現養老機構安全生產“一網通”。目前,我局已于安徽啟拓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區級智慧養老綜合監管平臺已完工,對全區71所養老機構安裝消防安全預警系統和人臉識別系統,全區養老機構安全監管云平臺建設全覆蓋,并連接至市級養老服務總平臺。同時,我區興林壹號怡養公寓和清水河街道李臺社區康養中心被評定為省級智慧養老示范項目,六安銀和被評定為市級智慧養老示范項目,每所機構獎補20萬元。
(五)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比賽
為全面提升養老護理員實際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展現新時代護理人員的專業風采,由區民政局主辦、金安區養老服務業協會籌備組承辦、六安萬興悠然居老年公寓協辦的20xx年金安區養老護理職業技能競賽在萬興悠然居成功舉辦。參賽前5名選手推薦參加省、市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均取得優異成績。
(六)及時發放各類養老服務補貼。
一是高齡津貼已通過區財政部門進行全年打卡發放完畢,共發放22404人,發放補貼資金494.52萬元;二是低收入的失能失智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覆蓋面不少于55%,其中城區低收入老人養老服務補貼已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發放發放717人,發放補貼資金175.43萬元;農村失能失智低收入老人發放1149人,發放養老護理補貼413.64萬元。三是為全區965名失能半失能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發放生活照料護理補貼267.56萬元
(七)全面啟動全區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
為貫徹落實省、市民政部門有關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要求,建立統一的養老機構質量標準,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我局對71所養老機構啟動等級評定工作。結合我區各類養老機構評定情況,其中推薦6所養老機構按照三星級標準報市級評定,推薦1所養老機構按照四星級標準報省級評定。
(八)開展養老服務領域資金問題專項整治工作
根據市紀委和民政部門相關文件,我局聯合紀委印發了《金安區養老服務領域資金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對全區各類養老機構開展專項整治工作,通過排查發現,部分特困供養機構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生活費不達標,零花錢發放不到位等問題。目前已按照市局有關規定落實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生活待遇,按照標準補發特困人員零花錢和配備生活用品等。同時,我局已組織養老和財務等股室每月對公辦及公建民營養老機構財務收支情況進行抽查。
(九)認真開展公辦敬老院提升改造。
印發了《關于實施特困供養機構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工程的通知》,對全區4所公建公管的特困供養機構的輔助用房、生活環境、消防安全等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切實改善特困供養人員生活環境,打造園林式養老機構。
四、主要亮點及特色
(一)目前,我區已建成7所康養中心,同時,望城街道十里鋪社區、三里橋街道三里橋社區和中市街道小南海社區康養中心已完規劃設計,待世行項目批準后動工建設。
(二)目前,4所公辦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發放獎補資金200萬元。同時,總投資約1800萬元,床位110張望城街道敬老院項目已完工,正在組織驗收。
(三)我區銀和老年公寓成功通過省級驗收,被評為四級養老機構,興林壹號頤養公寓等六家養老機正在開展三級養老機構評定工作。
(四)代表金安區參加市級養老護理職業技能競賽五名選手經選拔代表六安市參加省級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并取得二等獎優異成績。
(五)全區城區范圍內已享受低收入老人養老服務補貼717人,完成敬老服務卡充值175余萬元,發放政府購買服務經費約140萬元。同時,為農村低收入老人發放失能護理補貼1149人,補貼金額413.64萬元。
(六)目前,我局于安徽啟拓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完成區級智慧養老綜合監管平臺建設,對全區71所養老機構安裝消防安全預警系統和人臉識別系統,實現全區養老機構安全監管云平臺建設全覆蓋,同時連接至市級養老服務總平臺。我區興林壹號怡養公寓和清水河街道李臺社區康養中心被評定為省級智慧養老示范項目,六安銀和被評定為市級智慧養老示范項目。
五、存在問題
一是社區康養中心用房參差不齊。我區城市社區的康養中心建設始于20xx年,政府要求每個社區康養中心建設面積都不低于600㎡。但在實際選址中,老舊小區養老用房根本無法解決。新建的小區,部分開發企業代建用于社區養老用房往往都是不好出售的房屋,或分散、或在居民樓內,或架空層、或不通風不透光的底層、或交通不便,或容易產生鄰避效應等,很難有相對獨立的且通風又透光適合老人居住的養老處所,即使是裝修好且功能配套的康養中心,老人入住一段時間后都因不適宜長期居住等問題而搬出,群眾反映強烈;二是養老行業專業人才缺乏。目前,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的,絕大多數養老機構工作人員都是50歲以上的“年輕老人”,養老機構服務人員年齡普遍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服務能力偏弱、缺乏專業護理技能和老年人專業化服務常識等問題普遍存在,護理能力和服務質量難以保障,從而導致服務老人仍然停留在為老年端端飯菜、打掃衛生等飲食起居基本生活照料上,對需要康復鍛煉、失能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務還存在很大差距。同時,養老服務人員的工資待遇體系建設、技能培訓、技術認定等政策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六、相關建議
(一)逐步探索建立適合城鄉養老的新體系。一是依托鄉鎮醫院,在鄉鎮政府所在地建立一所能夠容納300-500床位的、醫養結合的集中養護、照料中心。以中心為依托,在較為偏遠的農村村部附近設置若干個養老點,形成鄉鎮區域閉合體系,讓有活力老人在村級點養老,不能自理的老人進入鄉鎮中心點集中照料,解決他們“離土不離鄉”養老思想。二是在目前現有的嵌入式社區養老點基礎上,配套增加城市較大小區的養老點(目前一個社區只有一個),每一個點的面積要增大,多設床位,社區的養老點位置要適宜,方便老人出入和日常生活。依托公立醫院,增加失能、半失能的護理床位,加大政策支持,確保老人全生命周期的照料服務,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二)逐步探索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根據90%居家養老的特點和老人服務需求,制定長期、短期、定期、臨時的居家養老服務新辦法。一是在鄉鎮和街道逐步建立社區工作站,通過工作站的平臺,招引有資質有服務能力的社工組織,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讓社工組織開展有需求的老人上門助餐、助浴、助潔、助醫、精神慰藉等服務活動。二是按照“就近、就親、就鄰”的原則,采取協議方式與老人家庭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責任、服務內容、標準、價格,建立完善“無償、低償、有償”照料服務方式,保證老人居家的安全性和照料的長期性。三是加大子女贍養老人的法律義務的宣傳教育,營造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社會風氣,完善老人合法權利保障的法律援助體系,政府或各級黨組織要真正成為老人合法權益保護的主張人、不能充當“和事佬”。
(三)逐步探索培養養老服務人才新機制。面對養老服務技能人員缺乏,從業不多、服務不優等問題。一是政府要協調有關職業技術院校開設老人護理專業、培養護理專業人才,在從業人員的技術職稱評定、從業人員的待遇上給予政策優惠和照顧,讓更多的人愿意從事這個職業。二是要盡快建立區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增加人員編制,配備專人,讓專業的事有專門的人來做。
社會化服務績效自評報告 篇2
一、項目概況
20xx年上級下達我區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建設任務2.3萬畝,財政補助資金300萬元。我縣根據社會化服務小戶、服務重要農產品、服務關鍵環節和薄弱環節的要求,通過需求調查,結合本縣實際,針對糧油生產、茶葉產業、蠶桑產業三大產業實施服務。完成項目總投資1761.1萬元,其中:財政補助300萬元,群眾自籌1461.1萬;實施面積6.628萬畝,折合面積2.309萬畝。
(一)項目資金申報及批復情況。
根據《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關于進一步做好20xx年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川農函〔20xx〕35號)精神和《宜賓市農業農村局轉發的通知》(宜農函〔20xx〕15號)文件等規定,會同財政聯合上發文,并報批縣政府審批,且上報備案。
(二)項目績效目標。
1.項目完成數量。按實施方案要求完成社會化服務面積1.218萬畝,具體分為三個環節,一是糧油生產(水稻統防統治、績效收割)。勝天鎮、復興鎮、嘉樂鎮、慶嶺鎮、沙河鎮、蕉村鎮等6個鎮,作業面積1.1萬畝,折合面積0.127萬畝;二是茶葉產業(茶園病蟲害統防統治、茶園機械修剪)。文江鎮、蕉村鎮、羅場鎮、落潤鎮等4個鎮,作業面積2.834萬畝,折合面積1.091萬畝;三是桑園管理(桑樹冬剪、桑樹刷白)。羅場鎮、嘉樂鎮、落潤鎮、蕉村鎮等4個鎮,作業面積2.694萬畝,折合面積1.091萬畝,因季節性原因,該項目正在實施中。
2.項目完成質量。各服務主體按服務技術要求,在項目鄉鎮和縣農業農村局監督指導下,規范開展服務工作,項目完成后,經鎮及縣級抽查驗收,桑樹修剪到位,刷白均勻周到;茶葉病蟲害統防統治后病蟲率僅3.5%,達到服務標準要求。
3.項目實施進度。按項目進度要求,20xx年3月4日完成了項目實施方案編制與報批備案,4月20日通過公開招投標確立了服務主體,5月10日起組織項目實施,各服務主體根據各服務環節季節要求,合理安排服務時段,組織開展作業,于20xx年12月20日完成作業服務,20xx年6月1日至20xx年12月20日,完成了糧油生產、茶園管理項目驗收及資金撥付,桑園管理項目正在實施。20xx年12月16—12月30日,開展項目總結及績效評價。
4.項目成本節約情況。通過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統一采購生產資料,統籌使用農機設備,統一安排專業作業人員,解決了小農戶小規模生產在資金、技術、設備上的短板,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三)項目資金申報相符性。
該項目申報內容與具體實施內容相符、申報目標合理可行。
二、項目實施及管理情況
(一)資金計劃、到位及使用情況。
1、資金到位情況。該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計劃300萬元,截至20xx年12月15日實際到位300萬元,資金全額到位。
2、資金執行情況。項目資金截止到20xx年12月15日支付給服務主體170萬元,支付依據合規合法,蠶桑服務項目正在實施中。
(二)項目財務管理情況。
項目實行先服務后補助和縣級部門報賬制,服務完成并經鎮級驗收、縣級驗收合格后,服務主體向縣農業農村局提供補助資金正式發票及資金審批表、服務合同、作業日志、作業量匯總表、鎮級驗收表及抽查表等資料,經縣農業農村局審核并完善報賬手續后,一次性全額撥付財政補助資金。
(三)項目組織實施情況。
該項目屬于先服務后補助和縣級部門報賬制,服務完成并經驗收合格后按相關手續一次性全額撥付財政補助資金。主體完全按期完成,因其部分主體實施時間不一,項目正有序推進中。
三、項目績效情況
該項目屬于先服務后補助和縣級部門報賬制,服務完成并經驗收合格后按相關手續一次性全額撥付財政補助資金。項目資金截止到20xx年12月15日支付給服務主體170萬元,支付依據合規合法,蠶桑服務項目正在實施中。
(1)項目實施的經濟效益分析。通過項目實施,提高了產業良種普及率和生產規范化、標準化水平,提高了產量和品質,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桑樹冬季修剪刷白服務,改變了以往桑農粗放管理模式,通過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提高桑葉產量和品質;茶葉病蟲防治服務,解決了茶葉生產上蛀蟲防治的難題。
(2)項目實施的社會效益。通過對農業生產關鍵和薄弱環節開展社會化服務,解決了小農戶生產勞動力和技術不足或單戶作業不劃算問題,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業效益。
(3)項目實施的生態效益。通過桑園冬管服務,提高了桑樹抗病蟲能力,減少了病蟲危害,降低了農藥施用量;而生產服務通過精準用藥、安全施藥、規范操作,減少了用藥量,降低了農藥殘留,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4)項目實施的可持續影響。通過項目實施,作物產量提高、品質提升,農戶增加了收益,帶動了農戶對農業生產關鍵環節薄弱環節加強管理的意識和需求,增強了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服務能力和信心,促進了我縣社會化服務的持續健康發展。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項目完成后,經入戶調查和電話抽查,農戶滿意度達95%,超過85%滿意度的項目標準,項目區農戶普遍希望來年能繼續實施社會化服務項目。
社會化服務績效自評報告 篇3
一、項目基本情況
根據《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保山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保政辦發〔20xx〕107號)規定:各級政府應根據財力情況,統籌考慮安排移交街道社區和社會保險機構管理服務的企業退休人員的活動經費,按每人每月5元的標準確定,每年由社會保險機構核實后,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撥付給社保機構,社保機構按街道社區組織開展企業退休人員活動的情況下撥到各服務管理機構。20xx年,市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資金安排項目經費8萬元。
二、項目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前期準備、組織過程等相關情況。
1、成立了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開展我中心的財政支出績效自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對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自評工作的組織協調等工作。下發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業務部門報送各個項目資金使用情況,支出效果以及存在問題和原因分析,整理各項目基礎數據資料。
2.組織實施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召開項目支出績效自評會,討論和研究項目的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安排項目自評責任分工,責任到人。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與各業務部門的溝通配合,通過收集整理審計項目總體情況、各項目資金支出情況、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等信息,對項目績效情況進行總體評價后,撰寫自評報告反映資金使用效果。
三、項目績效實現情況
(一)項目資金情況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
該項目資金預算8萬元,實際到位8萬元。
2、項目資金執行情況。
截止20xx年底,該項目資金使用6.98萬元,執行率為87.25%。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在年度預算管理過程中,進一步強化資金的分配、使用、管理等關鍵環節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努力提高項目資金配置效率。在制度建設方面,緊扣制度建設重點,圍繞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支付管理、監督保障等方面,結合機構獨立設置、獨立運轉和部門自身建設,狠抓內部管理、不斷建立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建立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財的長效機制,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健全完善管理辦法和內控制度,認真貫徹執行,確保保資金使用的安全、合規。在預算執行管理方面,嚴格按照《保山市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預算執行管理的通知》要求,切實履行預算管理職責,加強預算執行的監督管理,維護預算的嚴肅性。按照財政預算執行序時進度要求,定期通報預算執行進度情況,分析解決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根據預算項目用途,確保專款專用,加快預算執行進度。
(二)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產出指標下的數量指標---退休服務人數:全年服務退休人數4600人,全年實際服務人數4600人。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效益指標下的社會效益指標目標--服務工作覆蓋率:全年指標100%,實際完成100%。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滿意度指標下的服務對象滿意指標---退休人員滿意度目標:滿意率95%,實際滿意率95%。
四、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無
五、績效自評結果
該項目20xx年支出與年初預算一致,達到預期績效目標。經全面綜合評價,該項目績效自評優秀。
六、結果公開情況和應用打算
1、針對本部門績效自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和優化本部門后續項目和以后年度預算支出的方向和結構,合理配置資源,加強財務管理。
2、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強化評價結果在項目申報和預算編制中的有效應用。
七、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強化認識,重視績效自評工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是單位提高行政效能和理財水平的重要舉措,必須加強組織領導,總結自評工作經驗,嚴格落實績效管理責任,才能保質保量完成績效自評工作任務。強化質量,規范績效自評工作。只有通過建立科學、可量化的指標體系,認真收集整理評價基礎數據資料,才能按要求完成績效自評報告,真實反映資金使用效果。強化落實,按時完成績效自評工作。在預算管理過程中,要統籌安排好各個環節的工作,進一步加強財務和業務部門之間的參與協助力度,加強與各業務部門的溝通配合、培訓和指導,才能按要求完成本部門績效自評工作。
市社保中憫的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工作還存在績效目標申報不夠全面,績效指標量化不夠,績效評價手段和方法有待優化,績效自評組織實施還不夠規范等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進和完善,同時建議市財政局加強對部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工作的培訓和指導,促進提高部門績效自評質量。
八、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無
社會化服務績效自評報告 篇4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資金申報及批復情況。
該項目資金根據去年實際支出情況進行申報,報經財政局有關部門批準,并在年初對項目申報進行了批復。
(二)項目績效目標。
該項目主要用于依法依規落實《社會保險法》等政策法規的要求,減輕用人單位辦社保業務負擔,過渡到社會保障專門機構、街道、社區等專業機構的專業管理;提高社會保障的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從而提高社會保障的管理效率、管理質量,也可以有效地防范社會保障管理中的道德風險。
(三)項目資金申報相符性。
該項目申報內容與具體實施內容相符,主要用于開展社會化服務管理的辦公費、印刷費及工作人員的伙食補助費、交通補助等。通過建立管理參保人員繳費記錄和養老、工傷保險待遇權益記錄。進一步增強參保人對社保工作的督導和推進作用,維護參保人的合法權益,完善社會保險服務管理。
二、項目實施及管理情況
(一)資金計劃、到位及使用情況
1、資金計劃及到位。年初該項目預算批復金額為12萬元,截至目前資金到位12萬元。根據時間進度來看資金到位率達100%。
2、資金使用。截至目前該項目資金的實際支出為12萬元,參照財政相關支付標準執行,主要用于記錄社會化服務管理的維修維護費,工作人員的差旅費、伙食補助費、交通補助等。支付依據合規合法,支付進度與預算相符。
(二)項目財務管理情況
針對該項目建立了專項內部控制制度,細化了報賬流程,保證經費使用合規。成立了由股室股長牽頭,專人負責的項目管理制度,隨時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同時,按照行政單位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對已發生的事項及時進行賬務處理。對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確保會計核算的規范性。
(三)項目組織實施情況
我局成立了專項巡查工作小組,由局分管領導負責,各股室股長牽頭,相關工作人員共同參與。日常巡查工作秉承分時段劃片區包干工作制度,責任到人,專項檢查實行隨機抽調檢查人員。通過日常巡查和專項檢查相結合的工作機制,提升監督工作的有效性。
三、項目績效情況
(一)項目完成情況。
根據計劃目標,該項目實際投資完成額達到既定任務量。
(二)項目效益情況。
一是減輕用人單位辦社會保險業務(如發放養老金、社會救濟金、管理傷殘人員等)的負擔,從用人單位兼管過渡到社會保障專門機構、街道、社區等專業機構的專業管理;二是提高社會保障的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從落后的手工式管理過渡到現代化的計算機信息網絡管理,從而提高社會保障的管理效率、管理質量,也可以有效地防范社會保障管理中的道德風險。
四、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財務管理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工作人員業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相關建議。
進一步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同時加大對相關人員的業務水平培訓。
社會化服務績效自評報告 篇5
一、項目概述
(一)項目基本情況
金河社區位于金河大橋以東、北大河以北、原酒泉工貿中專以西、酒嘉快速通道以南,包含西郊工業園區等區域,總面積約20.89平方公里,核定轄區人口2200人。
(二)項目預算情況:金河社區20xx年人口管理及國有企業移交社會化管理服務項目年初預算批復數1100元,主要用于轄區人口接收及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管理,配合相關部門做好養老、醫保、黨建等工作。
二、項目決策及資金使用管理情況
(一)項目決策情況:社區按照轄區現有人口情況,有序開展社區管轄人口管理工作,完善人員基礎信息。
(二)項目預算執行情況:預算執行率100%、項目預算無結余或超支等情況;
(三)項目資金實際使用情況:該項資金主要用于為社區12名網格員配備日常開展工作所需的公文包及手電筒。
(四)項目資金管理情況:項目資金嚴格按照社區財務管理制度管理和使用,使用符合規定。
三、項目組織實施情況
(一)項目組織機構與職責落實情況
金河社區20xx年人口管理及國有企業移交社會化管理服務項目由金河社區自主實施。社區按時購買辦公用品,執行率100%。
(二)項目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社區制定了專門的財務管理制度,年初成立了內控小組。
(三)項目組織管理落實情況
金河社區20xx年人口管理及國有企業移交社會化管理服務項目1100元經費主要用于為社區12名網格員配備統一的印制有“金河社區”字樣的公文包及手電筒,使網格員更好地發揮轄區人口管理的職責使命,更好地為轄區的居民服務,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四、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社區按時購買辦公用品,預算成本控制率100%。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社區有效開展社區管轄人口管理工作,持續完善轄區人員基礎信息采集及錄入。
五、績效自評結果及應用情況
績效自評得分:94分,評價等級:優
(一)下一步改進措施:社區將持續動態完善轄區人口基本信息管理及動態監管,切實做好轄區人口管理及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管理工作,保證社區退休元社會化管理工作有效運行。
(二)預算績效與預算相結合情況:預算績效與預算相結合。
(三)預算績效目標公開情況:20xx年已在肅州區人民政府的網站對部門績效目標進行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確保績效評價真實、公正、客觀準確。
社會化服務績效自評報告 篇6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基本情況。
20xx年12月,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關于提前下達20xx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的通知》(川財農〔20xx〕197號)安排我縣20xx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支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400萬元。其中:用于川糧油200萬元,川水果200萬元。
縣農業農村局制定縣級實施方案,審核公示申報情況,組織項目實施、驗收、發放補貼,積極爭取落實政策支持。
項目資金嚴格按《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川財農〔20xx〕95號)等文件執行,項目資金實行縣級報賬制,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采取“先建后補”的方式進行補助。
縣農業農村局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組織專家與財政、紀檢等部門一同評審,擇優遴選。
(二)項目績效目標。
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不低于3.08萬畝。其中:政府以社會化托管服務形式購買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開展防、收社會化服務3萬畝。龍眼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服務面積1.34萬畝,龍眼高換后管理服務面積0.2萬畝。
該項目現已完成2.46萬畝。其中:20xx年水稻農業生產(防、收)社會化服務項目200萬元,擬定實施面積3萬畝,因新冠疫情影響,“防”環節完成了20879.334畝,“收”環節完成了15908.96畝;川水果項目已全面完成目標任務。
申報內容與實際相符,申報目標合理可行。
(三)項目自評步驟及方法。
根據相關文件逐項對比自評。
二、項目資金申報及使用情況
(一)項目資金申報及批復情況。
20xx年9月9日,《瀘縣農業農村局瀘縣財政局關于呈報的請示》(瀘縣農〔20xx〕134號)。20xx年9月29日,《瀘縣人民政府關于同意20xx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實施方案的批復》(瀘縣府函〔20xx〕183號)。
(二)資金計劃、到位及使用情況。
1、項目總投資1134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400萬元,自籌資金為734萬元。
2、項目中央資金400萬元已全部到位,截至目前,自籌資金734萬元已全部到位。
3、該項目實際支出860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10萬元、自籌資金650萬元。
川糧油項目已支出110萬元,另已交報賬資料10.01萬元;川水果項目已支出100萬元,另已交報賬資料100萬元。資金使用均按相關文件執行,無其他問題。
(三)項目財務管理情況。
項目資金嚴格按《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川財農〔20xx〕95號)等文件執行,落實有關責任,強化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安全實效。項目資金實行縣級報賬制,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采取“先建后補”的方式進行補助。
三、項目實施及管理情況
(一)項目組織架構及實施流程。
1、加強組織領導。
瀘縣成立了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領導組。
2、嚴格遴選主體。
按照相關文件精神,通過瀘縣農業農村局官方網站向社會發布申報公告,再組織專家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擇優選定服務主體,并在瀘縣農業農村局官網進行了公示。
3、開展宣傳培訓。
利用公告牌、橫幅等形式,宣傳相關政策。對服務主體開展以項目管理,安全操作,資金管理和使用為主要內容的培訓,保障項目的順利進行。各項目實施地建設示范點,除專業技術人員定期不定期對項目區及周邊農戶進行技術培訓外,還聘請專家親臨現場指導。與縣人社局、縣財政局密切配合,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村創業創新人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等人才培養,注重農機手、植保器具操作手專項培訓。
4、強化政策扶持。
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施意見》和市政府辦《關于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指導意見》精神,與縣人社局、縣財政局密切配合,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村創業創新人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等人才培養,注重農機手、植保器具操作手專項培訓。積極引進返鄉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科技人員,建設農村產業發展隊伍,充分發揮各類人才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上的重要作用。開展金融支農創新和政銀擔保合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貸款貼息、保費補貼等金融支持服務,整合項目資金,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向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二)項目管理情況。
各部門實施項目時,要嚴格按程序及各項規章制度落實。紀檢部門全程進行監督,對各種違規行為即時糾正并嚴肅處理。
(三)項目監管情況。
縣農業農村局對服務主體的服務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引導服務主體規范服務行為,確保服務質量,保障農戶利益。對服務質量不符合要求、群眾不滿意的服務環節,及時予以督促改正。建立農經部門、集體經濟組織、農民代表、技術專家等多方參與的服務監督機制。縣農業農村局指導服務主體做好服務圖表等相關資料的填寫。
四、項目績效情況
(一)項目完成情況。
20xx年瀘縣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資金共400萬元,現已完成320萬元,完成項目目標任務80%。因受疫情影響,項目延期實施。
(二)項目效益情況。
1、項目實施的經濟效益。
一是通過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購買水稻耕、種、防、收環節農業社會化服務,集中連片地推進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綠色高效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實施機耕環節比傳統人工耕耙每畝可以可節省230元左右,可節省開支690萬元,國家財政補助200萬元,農戶可節省開支約890萬元;機插秧增加基本苗和有效穗,每畝可增產50公斤,每畝增收120元,按機插秧3萬畝計算可增收360萬元;通過病蟲社會化服務綜合防治,每畝可減少用藥量20%,提高防治效果、節約人工成本,每畝增效100元,按機防總面積3萬畝計算,可增效300萬元;稻谷烘干可減少稻谷損失率2%,按稻谷烘干2萬噸計算,可減少損失400噸,增收130萬元;機收每畝節省開支70元,3萬畝可節約210萬元。全縣實施水稻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總節支增收可達1890萬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二是項目區龍眼大大提高了優質果的比例,且重大病蟲害危害損失率控制在4%以下,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30%以上,高換嫁接出芽率提升10%以上;項目區內每畝產值提高200元,整個項目區增產260萬元。
2、項目實施的社會效益。
通過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一是解決了誰來種地的問題,穩定了全縣糧食種植面積持續穩定。二是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安全水平,提升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化服務能力,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三是通過遴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社會化服務,進一步培育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力。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一方面作為市場主體,利用集體資產,購置機具直接開展社會化服務,獲取經營性收益,也可修建機棚,提供農機具停放場地租賃,機具維護等服務等方式,賺取財產性收益;另一方面作為特別法人,利用公益影響,組織中小農戶集中成片流轉土地,或接受服務組織的土地托管服務,實現參與規模化、集約化、社會化生產,集中發展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從產業興旺中受益,實現鄉村振興,人民富裕。據初步統計,20xx年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通過社會化服務實現收入近700余萬元。
3、項目實施的生態效益。
通過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專業化統防統治、新品種、標準化生產、科學施肥等綠色生產技術充分得到應用,有效減少人工投入和保障稻谷品質,大大減少病蟲害、人工收割給稻米品質帶來的影響,從而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廢棄物的收集,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
4、項目實施的可持續影響。
全縣共有15個專業合作社參與到20xx年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中,通過項目實施各專業合作社綜合實力上了一個新臺階,并帶動了大量專合社成員及周邊農戶參與到項目中來,農戶托管比例較去年上升了12%。而種糧專業合作社成員越來越多,所新購買的插秧機、收割機、無人機、旋耕機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我縣的水稻生產服務市場已向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綠色高效現代農業生產方式邁進了一大步。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克服了部分農戶缺乏科學使用農資、綠色防控病蟲害等先進技術的困難,達到了“減量控害”的目標,有效促進了全縣農業綠色生產和可持續發展。
5、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開展項目績效考評滿意度測評,通過走訪農戶的滿意度調查,農戶滿意度達98%。
五、評價結論及建議
(一)評價結論。
在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組織實施中,瀘縣嚴格按照部省有關文件要求,聚焦生產托管、聚焦小農戶,并按比例補助,均沒有突破上限,更沒有存在套取補貼的現象和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發生。
(二)存在的問題。
存在從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人才隊伍不足,技術力量不夠,設備設施不強等諸多問題。
(三)相關建議。
瀘縣是全省糧食大縣之一,地區優勢凸顯、條件成熟、富有經驗,開展生產托管項目勢在必行,農戶呼吁大,種糧積極性高;特別是集中成片托管服務小農戶,很受當地農民歡迎,立竿見影解決了當地農戶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困難,緩減了種地難的壓力。因此,建議來年省市提高對我縣農業生產托管項目資金補助標準。
社會化服務績效自評報告 篇7
一、項目推進情況
根據《東營市財政局關于下達20xx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等資金區域績效目標的通知》(東財農〔20xx〕1號),20xx年下達我區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補助資金140萬元,后期,又追加24萬元,共計164萬元。通過項目實施,要求完成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不低于2萬畝。區農業農村局結合我區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發展情況,制定了《東營區20xx年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結合農時,項目選擇玉米、小麥為補助作物,補助環節包括玉米機收、小麥旋耕(旋2遍)、小麥底肥、小麥機種4個環節。通過競爭性磋商形式,確定墾利區彤昊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墾利文通農機專業合作社、東營區建達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3家服務組織作為項目承擔主體。為防止干擾市場機制,財政補助占服務價格的比例不超過30%,總補助規模不超過82元/畝;必須保證服務小農戶的生產托管服務補助資金和面積占比高于60%。已享受相同試點項目補貼的不再重復享受,防止“政策壘大戶”,對種植面積50畝(含5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生產企業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單個經營主體補助資金不超過3萬元。按照服務合同實際作業量對服務組織進行補助,被服務對象只需交納補助標準以外的作業費,堅持讓小農戶最終受益。
截至目前,項目已驗收完成,全區共服務農戶1338戶,其中小農戶1285戶,占比96.04%;接受托管服務面積24532.27畝,其中小農戶托管面積17997.7畝,占比73.36%。墾利區彤昊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服務區域涉及412戶小農戶和28個大戶,服務面積8969.8畝,補助金額54.67萬元;墾利文通農機專業合作社服務區域涉及382戶小農戶和16個大戶,服務面積7524.87畝,補助金額54.67萬元;東營區建達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服務區域涉及491戶小農戶和9戶大戶,服務面積8037.6畝,補助金額54.66萬元。3家服務組織托管服務能力和資質較好,運行情況和財務管理狀況良好,與受服務的農戶所在村集體均簽訂了托管服務合同,所調查的被服務對象滿意度達到了百分之百,補助資金使用具體合理,3家服務組織項目驗收均合格。
二、資金情況
我區社會化服務實際總面積24532.27畝,該項目實施完成并通過驗收,共計需支出164萬元,報賬材料已提交至區財政局。
三、效益評價
農業生產托管后,服務組織實行規模連片作業,效率大幅提高,作業成本大大降低,接受托管服務的小農戶農作物產量有了提升,加上每畝補貼資金,最終實現了讓小農戶受益。通過項目的實施,農戶對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有了全新的認識,省工省時,降低了成本,解放了勞動力,可謂節本增效。社會化服務的實施得到了項目區農戶的普遍認可,實現了農業規模化經營,降低了農業投入品數量、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產量、提高了質量,規模化經營效益凸顯;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實施,解放了勞動力、節約了人力成本投入,有利于專業化新型農民的培育、培養鍛煉了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
社會化服務績效自評報告 篇8
為進一步規范財政資金管理,強化部門責任意識,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江華瑤族自治縣財政局關于開展20xx年度財政支出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江財績〔20xx〕2號)文件要求,結合我單位實際情況,認真組織開展了20xx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工作,現將我單位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部門概況
(一)部門整體基本情況
20xx年6月,原江華瑤族自治縣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站、江華瑤族自治縣社會勞動保險站、江華瑤族自治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中心,已合并至江華瑤族自治縣社會保險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縣社保服務中心)。縣社保服務中心為江華瑤族自治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所屬副科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編制控制數28名,設主任一名。20xx年12月底,縣社保服務中心實際在職人員23人。
主要職能:縣社保服務中心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于養老保險工作的方針政策和部署要求,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加強黨對養老保險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貫徹執行上級有關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為社會保險行政管理提供經辦服務保障;為全縣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數據統計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保障;統籌指導鄉鎮開展養老保險經辦服務工作,承擔全縣職工和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服務工作;負責全縣參保人員個人權益記錄、關鍵信息審核、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計發和領取基本養老金資格認證等服務工作;承擔全縣落實養老保險中央調劑金制度的經辦工作;擬訂全縣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計劃,按照上級有關要求編制基金預決算、財務報表,管理全縣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和統籌外代發資金;承擔全縣業務信息系統的運行維護工作,負責全縣養老保險業務統計工作;擬訂全縣養老保險內部控制工作規劃,承擔全縣養老保險內部控制工作。承擔全縣養老保險待遇稽核工作;貫徹落實全縣養老保險標準化、檔案電子化建設工作,負責全縣改革改制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托管服務工作,負責指導并承擔全縣基本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和社會化查詢服務工作;負責全縣職業年金經辦服務工作;負責全縣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承擔全縣退役軍人、軍轉干、民辦代課教師、老年鄉村醫生、老放映員和獨生子女父母等特殊群體生活補助和獎勵金代發工作;承擔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部門整體支出概況
20xx年部門決算收支完成情況:
1、本年收入:310.67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310.67萬元。
2、本年支出:310.67萬元。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82.68萬元,衛生健康支出11.09萬元,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支出0.43萬元,住房保障支出16.47萬元。
3、年終結余:上年結余無,本年結余無。
(三)部門整體目標實現情況
1.基金征繳情況:20xx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征繳金額4589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征繳金額16772萬元,職業年金征繳金額4447萬元,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征繳金額為13462萬元,完成全省真抓實干任務的100%。
2.參保情況:20xx年全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3.27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在職參保人數為10496人,做到了應保盡保;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23494人,參保繳費人數14304人,完成全省真抓實干任務的100%。
3.基金發放情況:20xx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發放10278.10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待遇發放24750萬元;職業年金待遇發放450萬元;企業職工離退休人員待遇發放22868萬元,完成全省真抓實干任務的100%。
二、預算執行與管理情況
20xx年,我單位積極履職,強化管理,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標。根據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我單位20xx年度評價得分為92分。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情況如下:
1、投入10分
預算配置得10分。其中在職人員控制率:在職23人/編制28人x100%=82.14%,得5分;“三公”經費變動率為0,得5分。
2、過程42分
(1)預算執行得18分。其中預算完成率100%得5分;預算控制率14%得3分;無新建樓堂館所得10分。
(2)預算管理得24分。政府采購執行率0.45萬元/5.03萬元=8.95%,得0分;管理制度健全有相關財務管理制度等得8分;資金使用符合規定得6分;預決算信息公開按規定內容在規定時限在縣政府門戶網站公開,基礎信息完善,得10分。
3、產出及效率40分
(1)職責履行方面,20xx年我單位順利完成了年度計劃工作任務,得10分。
(2)履職效益得30分。
①產出指標內容:
指標1: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截至20xx年末,全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登記36.67萬人,全面完成省市既定目標任務,得3分。
指標2:足額發放養老金。截至20xx年末,全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發放57896.10萬元,社會化發放率100%,確保了養老金足額發放,得3分。
指標3:按時發放養老金。20xx年,全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及時在當月25日前下發,確保了養老金的按月準時發放,得4分。
②效益指標方面:
社會效益指標: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20xx年全年共發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金額57896.10萬元,社會化發放率100%,確保了養老金的按月足額準時發放,得10分。
③滿意度指標內容:
服務對象滿意度得10分:在參保人員滿意度調查考核中成績優異。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情況
(一)部門職責履行情況
1.強化社保政策宣傳。政策推行,宣傳先行,為把社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講明白、講透徹,我縣于今年年初就制定了社保政策宣傳方案并積極開展各類宣傳活動,繼續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簡單明了的口號,使多繳多得、長繳長得深入人心。共開展現場咨詢活動7場,設置宣傳專欄328個,張貼宣傳海報500張,發放宣傳單24000份,發送宣傳短信60000條。20xx年,全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均繳費達到196.28元,比20xx年提高71.28元,人均繳費水平明顯提高,達到了切實提高群眾參保繳費積極性的良好效果。
2.落實好全民參保計劃。全面摸清具有我縣戶籍和長住我縣、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其他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底數;切實做好未參保居民未參保原因及其他個人信息的信息采集和核實登記工作,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結合鄉村振興工作,全力做好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重度殘疾人員等困難群體和已脫貧人口的參保登記工作,通過開展全民參保計劃擴面工作,全年新增城鄉居保參保人員743人,新增企業社保參保人員2192人。
3.脫貧人口和困難群體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20xx年,我縣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重度殘疾人員、返貧致貧人口等困難群體實施以下幫扶政策:一是繼續保留最低繳費檔次100元的繳費基數;二是對困難群體實行政府全額最低繳費檔次代繳;三是確保困難群體應參保盡參保,待遇應發放盡發放。截至20xx年12月底,全縣符合參加養老保險條件的困難群體人數為16559人,已全部參加養老保險,其中16446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13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率為100%。符合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條件的困難群體人數為9046人,已全部完成代繳,代繳金額為904600元,代繳率為100%。
4.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20xx年,暫未出臺新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政策,繼續沿用原實施辦法和實施方案開展工作,但已取消了被征地農民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一次性補繳補建政策。20xx年未新增認定被征地農民社保對象,截至20xx年12月底,全縣累計認定被征地農民社保對象1913人,已全部參加養老保險,完成全省真抓實干任務的100%。
5.養老待遇調整工作。根據省人社廳、財政廳《關于20xx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湘人社發〔20xx〕8號)文件精神,中心在6月25日完成全縣196個單位4425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和發放工作,人均調待172.73元,20xx.01-20xx.05共補發392萬元;企業職工離退休人員待遇人均增加待遇135元/月,經過待遇調整后,人均養老金2819元/月,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實現“十七連漲”。
6.做好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記實工作。根據《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南省財政廳關于做好湖南省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記實補記工作的通知》(湘人社函〔20xx〕257號)文件規定,我站啟動了對于20xx年10月1日年以后機關事業單位異動人員和退休人員的虛賬記實的工作,確保養老保險業務工作正常開展,根據異動人員數據向財政申請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記實本金并登賬,截止到20xx年12月底,已虛賬做實金額為1149萬元,人數為339人,做到了應做盡做,完成全省真抓實干任務的100%。
7.做好資格認證。首先要求各鄉鎮在每月10號前準確上報上月城鄉居保死亡人員信息,有效防范冒領、多領養老金現象發生。其次是加強和公安、民政、衛健等部門的數據共享,拓寬城鄉居保認證渠道。最后是做好待遇領取人員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工作。一是做好待遇領取資格認證提示和服務工作,大力推廣使用“智慧人社”手機APP為待遇領取人員進行技術認證,提高認證工作效率和信息準確率,有效防范騙取、冒領養老金行為。二是組建認證工作QQ群,對于無法通過手機APP進行認證的由鄉鎮和村級工作人員將待認證人員的照片和證件傳至QQ群進行經辦機構認證。三是對一年以上未認證導致暫停發放待遇的人員要求鄉鎮認真核查,屬于死亡的及時終止待遇;屬于遺忘認證的及時認證并做好待遇補發工作;屬于外地居住的及時通知本人或家屬通過手機或者居住地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協助認證。
8.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領取銀行賬戶切換變更工作。根據省里文件精神,江華社保中心開啟了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領取銀行賬戶切換變更工作,為方便廣大離退休人員辦理社保卡及養老保險待遇領取銀行賬戶切換變更,社保中心簡化辦事流程,同時對接銀行開設專門切換窗口,使得企保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領取銀行賬戶切換變更為本人社保卡賬戶,提高了切換效率,截止到20xx年底,已完成87.3%,還有1322人未切換。
9.全省養老保險待遇核查“回頭看”問題整改。城鄉居保涉及1224人,已全部完成整改,追回資金28.91萬元。企業社保涉及823人,已全部完成整改,追回資金2.81萬元。
(二)社會經濟效益分析
社會效益指標: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100%,確保了養老金的按月足額準時發放,維護了社會穩定大局;完善并落實社保扶貧政策,支持幫助貧困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助力參保貧困人員精準脫貧,為鞏固脫貧成果積極貢獻社保力量。
(三)行政效能分析
1.深入貫徹落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站穩人民立場,牢守制度底線,不斷改善為民服務質量,扎實開展各項業務工作,狠抓社保基金防風險堵漏洞專項整治,各項工作平穩有序推進。
2.預算執行方面,制度執行總體有效,支出總額控制在預算總額以內;本年無轉移資金支付,不存在截留或滯留專項資金情況。
3.預算管理方面較好,本著厲行節儉、只減不增的原則,嚴格執行“三公”經費標準和審批制度與程序,公用經費、“三公”經費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四、當前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城鄉居保、企業社保參保繳費壓力較大。參保擴面是當前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縣社會保險服務中心通過短信宣傳、進企宣傳、實地宣傳的方式,加大了宣傳力度,但參保人員繳費是自愿原則,無法強制人員繳費。
(二)養老金稽核工作。受鄉鎮申報死亡信息不及時、歷史年度社保內部數據共享機制不暢通、服刑人員數據獲取遲滯延時等諸多因素影響,可能存在稽核困難。另一方面這些人員的家屬或本人有些常年外出聯系困難,有些家屬或本人本身經濟狀況很差無錢可退,導致稽核工作推進難度較大,形勢嚴峻。
五、后續的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強化鄉鎮、社區(村)的社保服務功能,讓群眾就近就能辦理社保業務,開通手機社保服務功能和加大便攜式“銀—社一體”自助終端的布局范圍和功能模塊,讓群眾在方便時隨時都能辦理社保業務;實行“互聯網+社保”服務,讓群眾隨處都能辦理社保業務。
(二)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把各種社保政策如:社保降費、退休金調整等及時廣泛地宣傳、通知到各企業和廣大群眾,加大力度宣傳政策的優越性和惠民性,站在老百姓的立場,幫助群眾算清經濟賬、實惠賬、受益賬,讓廣大群眾和參保企業及時享受到、感受到社保政策的紅利,進一步增強對社保重要性的認識,早參保、長參保。
縣社保服務中心將繼續做好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經辦管理服務升級、信息化服務手段提升等工作的具體實施問題,努力做好經辦服務工作。
社會化服務績效自評報告 篇9
根據《安徽農業農村廳關于開展中央財政支持農業生產社會服務項目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皖農經函〔20xx〕102號)文件要求,按照《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績效評價表》的指標內容,結合我區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情況,我們逐項進行了自評,自評103分,現將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項目實施情況
金安區地處江淮分水嶺地區,全區農業總人口70萬,耕地總面積113萬畝,主要以糧食生產為主。20xx年根據中央財政項目,安排我區組織社會化服務8萬畝。年初,區農業農村局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下發了《金安區20xx年中央財政支持農業生產發展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并赴各鄉鎮進行政策宣傳,廣泛調動農戶和服務組織的積極性,大力營造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良好環境,鼓勵引導廣大農民和服務組織積極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對于認定的20家社會化服務組織進行統一培訓,解讀政策要求、指導落實實施方案。20xx年全區計劃服務面積8萬畝,實際完成9.88萬畝,帶動小農戶7500余戶。上級撥付項目資金800萬元,審計發放794.4997萬元,主要用于補助服務小農戶、農業生產托管關鍵和薄弱環節,目前已全部發放到位,我區已圓滿完成20xx年度社會化服務項目任務。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工作思路。貫徹落實十九大、20xx年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的精神,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帶領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為主要目標,兼顧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通過政策引導小農戶廣泛接受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努力培育大戶、經營主體多元、競爭充分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市場,集中連片地推進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綠色高效現代農業生產方式,著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和資源可持續利用。
(二)突出服務環節。按照金農秘〔20xx〕17號文件要求,金安區實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面積8萬畝,主要針對我區水稻種植,從而確保糧食生產。服務內容包含生產耕、種、防、收、烘等五個環節,各環節綜合托管系數為“耕=0.33x服務面積,種=0.27x服務面積,防=0.10x服務面積,收=0.20x服務面積,烘=0.1x服務面積”。重點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承辦或參股農業服務實體,直接為成員提供農業生產服務。補助標準為:機械旋耕20元/畝,工廠化育插秧22元/畝,統防統治10元/畝,低茬機收12元/畝,糧食烘干16元/噸(每畝按0.5噸計算)。
(三)狠抓項目實施。20xx年,參與我區社會化服務的組織經鄉鎮摸底、申報、區級審核、公示,最終確定20家社會化服務主體。同時社會化服務主體積極落實中央財政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按照農業生產托管為主的服務方式、突出重點服務環節、突出服務小農戶,做到服務農戶有合同、服務成果有數據、審核有票據。對集中連片的實施農業生產托管項目,嚴格按照有關文件要求,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加強督促檢查。
(四)鼓勵集體經濟組織參與社會化服務。我區目前共有兩家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孫崗鎮孤堰村、橫塘崗鄉黃墩村)參與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村集體充分利用社會閑散農機員,鼓勵單體農機員加盟到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中來。鼓勵集體經濟組織因地制宜,統籌農村各類資源,通過組織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著力構建主體多元、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和組織普通農戶廣泛接受農業社會化服務,推動土地規模經營,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
(五)健全監督機制。服務組織嚴格依據金農秘〔20xx〕17號文件要求,規范實施程序,制定項目實施臺賬。按照服務協議和合同,規范實施作業。對于項目作業環節多、涉及面散,各服務主體積極創新項目監管方式和手段,注重推廣運用智能化手段,農機統一加裝GPS,并接入張店、翁墩、木廠三個鄉鎮農事服務中心的智能管理平臺,加強服務面積質量監測,嚴把服務合同簽訂、服務質量和面積核定等關鍵環節,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
(六)嚴格資金監管。按照資金管理要求,圍繞“服務約定有合同、內容有標準、過程有記錄、質量有保證、成果有監管”等目標,項目實施完畢后,由區農業農村局會同區財政局進行檢查驗收,鄉鎮簽署意見后,交審計部門審計,再由農業農村部門和財政部門簽署意見,履行撥款程序,轉帳到服務組織對公帳戶。對不能按合同規定完成服務任務的,相應扣減補助資金,20xx年經審計扣減5.5003萬元,計劃用于20xx年社會化服務。
(七)嚴格主體名錄管理。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名錄庫,加強服務組織動態監測。對本區域內依法登記注冊、制度完善、信譽好、能力強的服務組織納入名錄管理。經鄉鎮及服務主體自行申報,目前我區已有33家社會化服務組織入駐安徽名錄庫管理平臺。名錄庫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對于已進入名錄庫但服務不規范、不再符合條件的服務組織予以清退。
三、取得成效
20xx年,我區實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使參與項目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戶都獲得了實惠,得到廣大農民的充分肯定,取得較好效果。一是項目完成較好。20xx年我區超額完成社會化服務計劃面積,帶動小農戶60%以上,圓滿完成社會化服務項目任務。二是帶動農民增收。通過實施社會化服務項目,小農戶將生產主要環節委托社會化服務組織負責,有效緩解主要勞動力長期被束縛在自家田地、家庭經濟收入來源單一的現狀,農民有時間和精力從事其它工作(外出務工、被社會化服務組織雇傭等),參與項目的農民家庭增收明顯。三是促進農業生產。一方面,傳統家庭農業生產模式,土地資源利用率低、生產技術低、生產資源浪費嚴重;另一方面,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業生產資源豐富和生產技術較強,但缺少土地資源,機械設備、優勢技術等生產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通過社會化服務組織集中組織農業生產,集約、高效,資源和技術優勢充分發揮,當年農業生產增產明顯。
四、存在問題
一是項目實施不夠精細。20xx年是我區第一次實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工作經驗不足,指導不夠得力,社會化服務組織在組織實施過程中,重生產環節落實、輕資料過程收集,導致部分生產環節難以核實、生產過程難以體現,檢查驗收和審計撥款缺少實據,項目實施過程不夠精細。
二是服務對象不夠精準。宣傳發動不夠全面深入,集中培訓的廣度和深度不夠,部分農戶對社會化服務存有疑慮,存在觀望等待現象;個別社會化服務組織對政策要求理解有偏差,服務對象選擇不夠合理,服務小農戶的占比不高。
三是服務質量還需進一步提升。20xx年我區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雖已圓滿完成,并取得較好成效,但距上級要求、離廣大農戶期盼還有較大差距。機關要強化組織計劃協調、跟蹤檢查指導,嚴格各環節落實,選準服務組織和對象;社會化服務組織要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服務時效和質量,農戶要提高對社會化服務的信任、信心,積極主動參與項目。
社會化服務績效自評報告 篇10
根據宣城市民政局《關于做好20xx年民政民生工程評價工作的通知》要求,現將我市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自我評價(基準分100分,自評分100分)
(一)投入(基準分20分,自評分20分)
1、規劃編制與審批(基準分5分,自評分5分)。
將養老體系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出臺了《寧國市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實施辦法》和民政民生工程實施方案及政策措施;編制的實施辦法和政策措施經同級政府的批準,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符合《安徽省20xx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實施辦法》、《宣城市20xx年度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建設實施辦法》的要求。貫徹落實《宣城市人民政府辦關于印發宣城市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實施意見等三個文件的通知》和《宣城市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20xx年專項行動方案》,制定《寧國市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20xx年專項行動方案》,并落實到位。自評分5分。
聯席會議機制建立與執行(基準分2分,自評分2分)。
建立健全了由民政、財政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并在協調研究、問題解決、部署任務和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等方面定期或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年召開2次會議。自評分2分。
3、績效目標合理性(基準分3分,自評分3分)。
20xx年民政民生工程實施方案中設定了績效目標,設定的績效目標符合《安徽省20xx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實施辦法》、《宣城市20xx年度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建設實施辦法》分解下達的目標要求,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和客觀實際的要求。自評分3分。
4、績效指標明確性(基準分4分,自評分4分)。
實施方案依據績效目標設定了清晰的產出和效果績效指標,實施方案設定的績效指標做到了細化、量化、可衡量。自評分4分。
5、資金到位率(基準分3分,自評分3分)。
20xx年新建養老床位62張,一次性建設補貼標準按每張床位5000元補助,補助資金列入年度預算,撥付資金6.2萬元;社會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標準按照實際入住的老人數結合護理人員配比給予每人每月200、300、400元的運營補貼,并按規定進行入住人員統計,應補資金241萬元,實際到位241萬元(前三季度);公辦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保障床位2150張,參保補貼資金8.32萬元,實際到位8.32萬元;發放高齡津貼11161人,發放資金457.1萬元,實際到位資金457.1萬元;通過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196人,服務標準每人每月120元,發放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2647人,發放資金374.6萬元,實際到位374.6萬元。自評分3分。
6、補助資金到位及時率(基準分3分,自評分3分)。截止今年底,所有補助資金全部到位。自評分3分。
(二)過程(基準分30分,自評分30分)
7、政策宣傳(基準分2分,自評分2分)。
我市開展了多種形式,多平臺的宣傳,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政策宣傳效果顯著。自評分2分。
8、公示制管理(基準分2分,自評分2分)。
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的資金籌集和使用情況、社會辦養老機構補貼資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補貼資金、低收入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和高齡津貼發放等情況均及時通過媒體、網站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公示的時間、地點、內容和格式符合公示要求。自評分2分。
實施管理合規性(基準分3分,自評分3分)。
補助對象、標準、范圍與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規定相符,申報材料符合實施管理辦法的要求。自評分3分。
信息平臺管理(基準分2分,自評分2分)。
重視系統數據填報工作,安排專人定期填報數據,按要求、按時限完成全國養老機構信息管理系統數據更新;完成養老院服務質量檢查核查表上報,符合“一地一案,一院一策”要求,檢查未發現重大安全隱患。自評分2分。
檔案管理規范性(基準分3分,自評分3分)。
建立了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檔案;項目檔案資料規范、完整。自評分3分。
服務市場監管(基準分3分,自評分3分)。
健全養老服務準入、退出、監管制度,及時查處侵害老年人人身財產權益的違法行為和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對所有政府補助的服務項目和補助對象都進行服務質量和養老需求評估,確保項目實施質量符合要求。自評分3分。
資料報送情況(基準分2分,自評分2分)。
對評價所報送的資料及時、齊全、真實、準確。自評分3分。
民生報表報送情況(基準分3分,自評分3分)。
每月按時按質報送民生工程報表,確保數據準確、真實。自評分3分。
制度建設與執行(基準分2分,自評分2分)。
建立健全了項目資金管理使用辦法或相關內控制度;項目資金管理嚴格執行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或內控制度的要求。自評分2分。
資金使用合規性(基準分4分,自評分4分)。
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資金實行專賬核算,并做到專款專用;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應配套資金和工作經費納入年初預算管理;對“高齡津貼”發放全部實行社會化發放;項目資金支出手續齊全、原始憑證合規;項目資金使用不存在弄虛作假,虛報冒領,貪污浪費,截留、擠占、挪用項目資金等違規現象。自評分4分。
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基準分2分,自評分2分)。
項目資金支出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國庫集中支付程序和手續符合規定。自評分2分。
監督檢查有效性(基準分2分,自評分2分)。
我市民政部門不定期開展項目資金使用專項督查;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自評分2分。
(三)產出(基準分25分,自評分25分)
19、目標任務完成率(基準分5分,自評分5分)。
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總床位4045張(含養老機構床位,醫療機構護理、康復床位,短期托養的床位),每千名老人達到47張。享受高齡津貼11161人、養老服務補貼2851人、建設補貼床位數62張,運營補貼人數820人。鳳凰社區入選第二批智慧養老示范工程(社區居家)。截止目前,20xx年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目標任務完成程度100%,自評分5分。
20、達標率(基準分4分,自評分4分)。
養老機構護理床位達到41%,150張以上養老機構醫務室或護理站數量達100%。自評分4分。
21、配建率(基準分3分,自評分3分)。
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率達100%,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率達100%以上;城鄉居家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覆蓋率100%,“三級中心”達標100%。自評分3分。
22、覆蓋率(基準分9分,自評分9分)。
縣、鄉“三級中心”覆蓋率達100%,通過政府的網站公布建設補助標準并按照要求給予建設補助和運營補助;對80周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覆蓋面100%;對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覆蓋面達76%以上;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制度覆蓋率達100%。自評分9分。
23、創新性(基準分2分,自評分2分)。
開展智慧養老示范工程創建工作,鳳凰社區入選第二批智慧養老示范工程(社區居家)。自評分2分
24、完成及時性(基準分2分,自評分2分)。
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標任務完成及時率100%。自評分2分。
(四)效果(基準分25分,自評分25分)
25、社會效益(基準分8分,自評分8分)。
項目實施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受救助群眾好評;項目實施對貧困老年人生活狀況改善和生活質量提高的作用明顯;項目實施對推動養老事業發展的作用巨大;項目通過社區養老服務活動的開展,對全社會弘揚敬老、養老、助老優良傳統的作用明顯。自評分8分。
資金放大效應(基準分5分,自評分5分)。
省級以上財政資金對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投入,帶動社會資本對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投入放大倍數大于20倍,撬動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作用明顯。自評分5分。
27、可持續影響(基準分6分,自評分6分)。
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實施得到社會和廣大老年人群的普遍認可和贊同,且積極參與和支持;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管理制度健全,工作程序規范,工作積極性高,工作零失誤,服務對象普遍反映良好;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配套資金和工作經費納入本市年度財政預算;項目實施過程中未出現過影響養老事業發展的不良事件。自評分6分。
28、社會公眾和受益對象的滿意度(基準分6分,自評分6分)。
通過隨機電話訪問、現場走訪等形式,對社會公眾、受益對象滿意度進行調查,滿意率達到95%。自評分6分。
二、主要亮點工作
一是養老服務多元化發展。通過整合養老服務資源,優化養老機構床位結構,完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等,形成了高、中、低檔配套,養、護、助功能齊全,公辦、社會投資興辦、合作經營等多種形式共同發展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二是養老產業規范化管理。持續開展養老服務從業人員護理能力培訓工作,提升養老機構風險防控意識和安全管理能力。嚴格落實民政行業監管責任,通過政府購買安全管理服務方式加強對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和安全運營進行常態化、制度化監管。
三是社會效益日益明顯。目前我市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已投入使用的有15家,公建民營農村敬老院達到7家,從目前民辦養老機構投入運營情況來看,基本形成了市場充分競爭的良好局面,服務質量和社會滿意度得到明顯提升,社會效益明顯。
社會化服務績效自評報告 篇11
一、部門概況
(一)基本情況。
婁星區社會保險服務中心為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所屬正科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20xx年本單位年未實有人數90人。(在職人員66人,退休24人)。內設辦公室、財務股、基金稽核股、個人賬戶管理一股、個人賬戶管理二股、個人賬戶管理三股、退休待遇管理一股、退休待遇管理二股、退休待遇管理三股、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險股、社會化管理服務股、職業年金股、參保登記股、統計信息股、統籌外待遇服務股、組織人事股等16個股室。
(二)20xx年度重點工作計劃。
目標1:完成本年度單位人員經費保障任務。
目標2:做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各項業務。
目標3:全方面抓好黨建工作。
目標4:嚴控三公經費的開支。
目標5:保障本單位辦公業務順利開展,維護單位正常運轉。
(三)部門整體支出規模、使用方向、主要內容和涉及范圍。
20xx年整體支出資金19385.72萬元,其中人員及運轉資金支出750.19萬元、離休費67.05萬元、退休費13543.61萬元、城鄉居保基金支出5024.87萬元。
20xx年本中心嚴格按照組織、人社、財政部門審核批復的工資和標準落實工資福利。圍繞本單位的行政職能開展各項工作,超額企業養老保險征繳任務;實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為全區38240名城鄉居保待遇人員及時足額發放待遇,89522名繳費人員補貼到位;為6名離休人員和3868名退休人員按時足額發放離休費和退休費;為551名退役士兵辦理社保費補繳手續,累計補繳社會保險費1035.76萬元;為825名被征地農民發放養老貸5000萬元;保障全區社會化保險按時足額100%發放到位。
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xx年,本部門年初預算收入663.22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年初預算663.22萬元。
20xx年收入實際完成19385.72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完成19385.72萬元。
20xx年,本部門支出19385.72萬元。其中:基本支出完成14360.85萬元。項目支出5024.87萬元(系20xx年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待遇發放和繳費補貼到位資金)。人員經費完成14287.47萬元;公用經費完成73.38萬元。
20xx年,本單位無三公經費支出,無政府基金預算支出。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xx年財政撥款數5024.87萬元,系保障全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居民待遇領取和繳費補貼的基金專項支出。主要用于發放全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居民待遇領取人員的養老金和全區繳費人員的政府繳費性補貼。20xx年為年滿60周歲及以上領取待遇人員38240元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為89522繳費人員財政補貼到位。
城鄉居保的實施開展為參保的城鄉居民老年生活提供基本保障,有利于緩解生活壓力,為實現廣大城鄉居民老有所養打下堅實基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保障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確保補貼到位,基礎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是落實政策的基本要求,各級政府應承擔起落實城鄉居保政策的主體責任。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情況
(一)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完成本年度單位人員經費保障任務
保障了我中心在職人員66人和退休人員24人的工資及辦公經費開支等,維護了干部職工基本權益,做好了社保服務工作,深入推進了社會保險服務工作,使全體干部職工均滿意。
2、做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各項業務
20xx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支出專項各級配套資金5024.87萬元,其中繳費性補貼人數8.9522萬人,各級配套資金284.01萬元;年滿60周歲及以上領取待遇人員3.8240萬人,各級配套4740.86萬元。兩項合計5024.87萬元。確保了全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的利益,使參保人員滿意度達95%以上。
3、全方面抓好黨建工作
全年共計組織政治學習50次,黨員活動1次。黨建工作在區里表現良好,與黨中央高度保持一致,提高黨性修養,提高全體黨員的政治思想、黨員的凝聚力、思想認識,加強了使命感。單位所有黨員的滿意度均達到100%。
4、嚴控三公經費的開支
20xx年三公經費預算2萬元,實際支出0萬元。本中心嚴格按照《湖南省公務接待管理辦法》執行,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的開支。厲行節約,保障干部職工的切身利益,使全體干部職工滿意度達98%以上。
5、保障本單位辦公業務順利開展,維護單位正常運轉
20xx年我中心為婁星區28.5萬社會保險參保人員做好服務。為離休人員6人和退休人員3868人,共計發放離休費67.05萬元,退休費13543.61萬元。為全區社會保險(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城鄉居民、被征地農民等險種)完成征繳、結算、轉移工作,為全區社會保險辦理退休手續的審核和退休人員的管理工作,負責發放各險種的養老金發放工作。執行社會養老保險各項政策,經辦好有關的各項工作。為全區社會保險人員服好務,保障參保人員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使參保人員滿意達100%。
(二)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分析
根據年初的績效考核工作計劃和目標,婁星區社會保險服務中心扎實工作,銳意進取,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目標工作任務。
(三)圍繞部門(單位)職責、行業發展規劃,以預算資金管理為主線,總結部門(單位)資產管理和開展業務情況,從運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職效能、社會效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服務對象滿意度等方面,衡量部門(單位)整體及核心業務實施效果。
20xx年,我中心根據財政相關政策文件要求,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財務管理制度、固定資產實施辦法、機關工會財務管理辦法、物資采購管理辦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加強了部門資金的使用管理,堅持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按制度辦事,確保每一分錢都落到實處,每一環節按程序員進行,部門財務管理工作做到了細、嚴、實,全年實際完成財政撥款支出19385.72萬元。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圓滿完成。我中心主要承擔區本級基本養老保險的經辦服務、管理等工作。20xx年我區企業養老保險征繳目標任務為2.2352億,已經征繳完成了7.34億(含2.3億暫收款),完成任務率達328.38%。企業養老保險參保繳費率目標任務22.35%,即需完成77220名參保人員的繳費工作,我區已完成10.71萬人,完成目標任務138.69%。我區實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共入戶核實83235人,核實率達100%,完成參保登記22128人,參保登記率達100%。為全區551名退役士兵辦理了社保費補繳手續,累計補繳社會保險費1035.76萬元。啟動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全年為825名被征地農民發放養老貸5000萬元,此項工作得到了上級的好評。為全區離休人員6人和退休人員3868人,發放離休費67.05萬元和退休費13543.61萬元。保障了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了社會穩定,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
四、總體評價和自評得分情況
(一)區績效辦對20xx年度部門(單位)的績效評估考核結果;
區績效辦20xx年還未對各單位進行績效評估。
(二)根據《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自評打分表》,對20xx年度部門(單位)自評得分情況進行簡要說明,并對部門(單位)20xx年度整體支出績效進行評價。
20xx年,婁星區社會保險服務中心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指導下,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以抓征繳、強稽核、重服務為中心,以規范管理為主線,以隊伍建設為指導思想,以群眾滿意為宗旨,全體干部職工銳意進取、克難攻艱,扎實工作,黨建、業務、扶貧三駕馬車齊頭并進,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自評為97分。
五、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宣傳不夠深入,部分人員存在觀望情緒,未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缺乏居保參保群眾早繳費、多繳費、長繳費的激勵機制。
原因分析:
1、城鄉居民保險因為宣傳方式較為單一,領取待遇較低,故參保人員的繳費積極性不高。
六、下一步改進措施
1、鞏固參保率,提高續保率。繼續發揚好的做法,通過互聯網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注重宣傳的方式方法,確保讓老百姓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的理解更透徹,從而做到自愿參保,積極參保,進一步鞏固參保率。
2、把黨建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狠抓黨建責任機制落地生根,形成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黨支部抓落實,黨員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進一步健全完善政治學習管理制度和培訓制度。定期召開學習研討會,交流學習心得,鞏固學習成果,營造濃厚學習氛圍,提高理論修養,提高業務水平和能力,加強對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理解,使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堅持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著力強化黨員干部的角色意識和政治擔當意識。堅持以嚴的標準要求干部、以嚴的措施管理干部、以嚴的紀律約束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出臺專項考評辦法,進一步制定機關干部行為規范,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加強“八小時”外監督,有效遏制不良習氣,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班子成員定期或不定期對作風建設進行明查暗訪,就發現的違紀違規進行通報,對情節嚴重者予以問責。
4、大力提升社保管理服務的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推進網上經辦等服務新模式。建立業務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和共享機制,打破橫向系統壁壘,完善業務協同機制,支持“一窗通辦”“事項聯辦”,實現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提升社保公共服務能力。20xx年,我中心一是梳理業務事項,簡化業務流程和所需資料,讓群眾辦事更高效、更便捷;二是進一步加強與鄉鎮、社區、銀行的溝通協作,將更多社保基礎業務延伸下放至各鄉鎮、社區平臺和銀行網點辦理,讓群眾辦理業務“少跑路”;三是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搭建、建立社保微信公眾號、加大智慧人社和老來網等的推廣力度,讓更多群眾能使用、會使用這些現代化信息軟件辦理業務,實現群眾辦事“不跑路”。
5、認真執行國家、省養老保險待遇發放、調整政策,編制好基金預決算方案,按時足額保障全區八萬多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發放,確保社會化發放率達100%。根據政策,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待遇調整機制,逐步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按時做好待遇調整工作,確保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相適應。
5、加強基金監督管理。社會保障基金是廣大參保人員的保命錢,必須確保安全。要依法加強對基金的監督管理,制定財務、會計、統計、基金核稽制度,建立基金明細帳、月報工作機制,不斷規范業務操作程序,基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單獨記賬、核算。
七、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一)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情況。
針對本部門績效自評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和優化本部門后續項目支出和以后年度預算支出的方向和結構,科學編制年預算,合理使用財政資金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有效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績效自評公開情況
20xx年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經財政績效股審核后再進行公開。
社會化服務績效自評報告 篇12
一、基本情況
(一)項目總體情況。20xx年底我中心被國家人社保障中心批準創建全國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先行城市”之一。創建全國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先行城市”是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的方針政策、規章和制度,以及國家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的實施方案和計劃要求進行實施,特別是社會化管理和辦公服務大廳的項目建設。20xx年我中心保險關系管理窗口被授予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20xx—20xx年度保險關系管理窗口被評為優質服務窗口稱號。五指山市社會保險事務中心20xx年單位人員編制19人,年末單位實有人數17人,隸屬五指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管轄,財務隸屬關系為二級單位,單位法定代表人(主任):陳青蕓,內設辦公室、基金崗、檔案管理崗、醫療崗、財務崗、城鄉養老崗、工傷生育崗、社會保險關系崗、機關企事業單位養老崗、統計崗、社會化管理崗、稽核崗等12個崗位機構。
(二)分解下達資金預算和績效目標情況。20xx年我中心社會化理預算資金29萬元,財政部門批復29萬元。對我中心開展社會化管理項目建設工作提供資金保障,為完善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工作打下了基礎,不存在影響項目實施情況。
二、績效自評工作開展情況
(一)前期準備。社會化管理建設項目是保險標準化建設項目的一項重點工作,我中心認真做好規劃和部門年度工作計劃;制定項目建設實施規劃,符合申報條件;做好資金分配,合理分配資金,符合相關管理辦法;該項目建設促進社會保險規范化、專業化和信息化,達到了全面提升了社會保險經辦服務能力和社會化管理水平的效果。
(二)組織過程。一是項目組織情況:項目組織領導機構情況,主任:陳青蕓(負責項目全面工作);副主任:李秋雅、卓煥昌(規劃、監督、驗收等工作);各崗負責人配合落實各崗位工作。做到分工明確,互相監督,完善項目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項目管理制度。二是項目管理情況:為了更好推進20xx年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項目各項工作,確保按省規定的時間節點完成任務,我中心領導高度重視,經常性召開班子會或黨支部會議研究討論有關工作,完善相關項目管理制度,中心領導每日都輪流監督檢查,端正干部職工工作態度、改進工作作風。
(三)分析評價。我中心社會化管理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省、市財政資金的管理相關規定,專款專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資金管理、費用支出等制度健全,每項費用支出都嚴格按財務管理制度執行;會計核算規范,項目資金支出通過大會討論以及一系列的流程審批,符合財務管理制度要求,項目建設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綜合評價結論
我中心對項目資金管理綜合評價結論為優。
四、績效目標實現情況分析
(一)項目資金情況分析。20xx年我中心社會化管理建設項目預算資金29萬元,五指山市財政下達資金(一般公共預算)29萬元,到位率100%,不存在影響項目實施情況。
(二)項目資金執行情況分析。項目財政資金支出進度情況分析:支付社會化管理整理臨時人員工資23092.82元;其他工資福利雜項支出8200元,日常辦公用品5608元,書報雜志1188元,手續費50元,電費4000元,電話費4895.24元,出差補助費2320.60元,其他差旅費16276元,其他維修(護)費8005元,聘用人員工資38032.02元,工作誤餐費24000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13952元,購置辦公設備購置17948元;。20xx年該項目支出進度完成率60.84%。
(三)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分析。支付社會化管理整理臨時人員工資38032.02元;購置辦公設備電腦、打印機、彩色復印件等17948元;維護費8005元;其他商品服務支出13952元。在資金執行過程中,我中心嚴格遵照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進行開支,堅決杜絕亂支錯支現象發生,不僅保障資金的安全,也促進資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對項目一次支出額超過5000元以上的,都必須通過班子會或黨支部會討論,比如服務大廳的柜臺裝修、社會化設備購置安裝、訂購工作服裝、各個服務區的建設等,不存在支出依據不合規、虛列項目支出的情況,不存在截留、擠占、挪用項目資金的情況。
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分析:我中心嚴格按照國家、省、市財政資金的管理相關規定,專款專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資金管理、費用支出等制度健全,分工明確,每項費用支出都嚴格按財務管理制度執行;會計核算規范,項目資金支出通過一系列的流程審批,符合財務管理制度的要求。
(四)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項目完成數量。社會化管理建設項目數量完成達60.84%.
(2)項目完成質量。社會化管理建設項目質量完成全部達到預期目標。
(3)項目實施進度。社會化管理建設項目實施進度如期進行,年底前已全部實施完成。
(4)項目成本節約情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節約使用各項經費。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項目實施的經濟效益分析。20xx年社會化管理建設項目工作按照國家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和省社保局計劃目標,認真規劃部署,為全省全面推行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做好示范作用。
(2)項目實施的社會效益分析。項目實施有效提高了社保工作職能,進一步規范社會保險社會化管理工作,提升服務質量,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制度化、規范化、專業化和人性化服務。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工作的創建,全面提升了我市社保服務工作水平。
(3)項目實施的生態效益分析。項目實施堅持人性化管理,為參保人員查詢檔案資料提供優質服務,檔案管理需要保持穩定的溫度和濕度,所以在節能降稅方面還要改進。
(4)項目實施的可持續影響分析。20xx年社會化管理項目實施后,及時建立健全各項工作管理制度和業務審批流程,實現規范管理,為全省全面推行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工作起到示范作用。有效提高了社保工作效能,全面提升了我市社保業務工作水平,促使我市社會保險經辦服務更加規范、更加便捷、更加高效。
(5)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分析。20xx年社會化管理項目實施過程和情況,自評滿意度分數為100分。
五、績效目標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無
六、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績效自評結果
98分
七、績效自評工作的經驗、問題和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思想,形成共識,認真開展調研工作,制訂工作方案,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中心領導高度重視,經常性召開班子會或黨支部會議研究討論有關工作,主管領導定期聽取匯報,協調推進工作,主要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各崗室與領導之間經常保持溝通、交流、協調,形成了對社會化工作的管理統一認識。在創建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中,互相支持配合,充分發揮社保部門整體合力,實現規范管理,為全省全面推行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工作做好示范。
(二)建立健全制度。建立健全各項工作管理制度和業務審批流程,實現規范管理。
(三)提升服務質量。加大社會保險標準化建設相關工作人員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服務窗口人員的服務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進一步規范社會保險業務經辦服務窗口的服務行為,提升服務質量,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制度化、規范化、專業化和人性化服務。
八、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