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精選15篇)
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 篇1
花前月下,一輪明月高掛在明空之上。憑空間,忽然覺得有股凄涼悲傷,也許是秋的意境吧。自古悲秋一葉間,落紅化為塵與土,人又何嘗不是呢?
又是一個中秋了,不覺中便以過去了五六個春秋。還記得,那是奶奶的最后一個中秋節,轉眼間又臨中秋,好不讓人再睹月,又思人。
我依稀間記得那時的月亮也像現在并不怎么明亮,淡淡的月華灑下,映照著奶奶頭上的花白銀絲,卻顯得格外耀眼。當時奶奶就坐在門前看著月亮,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只聽見嘆息聲和咳聲交雜。我家并非長在這城里,而是移居過來的。原本,我的故家在鄉間,家里除了一間老舊的屋子,還有著一個小院,院里是一棵長了很久的柚子樹,大概是奶奶一輩中下的吧。每每中秋節到來,奶奶總是讓我搬出幾張椅子、凳子,擺弄在院里。她說:“會有人來的,和我們一起看那又大又圓的月亮。”我一直很相信,因為奶奶每次都說準了,到了晚些就有很多人來一起看看月亮,嘮嘮家常。這些人我也是極熟的,都是些鄰里。
再說說月餅吧。當時,我們坐在樹下聊著,因為我還小,不大知道他們在說些什么,只是偶爾聽到一兩句夸我的話語。小時候,我媽媽經常不在家,留下我和奶奶一起,我很聽話,奶奶也是待我。讓得鄰里都羨慕奶奶。我看著邊上的月餅,可是口水都流下來了。那是家里親手做的,材料很簡單,就只是面粉、雞蛋、豆沙,可依然讓人很有食欲。奶奶和鄰里當然看到我望著月餅流口水,自然是大笑起來,奶奶從月餅里拿了一個出來放在我的嘴里,我便是吃得津津有味。
“孩子,過來,到奶奶這來。”奶奶支起點身體,想是讓我過去。我走過去,奶奶看了看我,又是嘆了一口氣“孩子,你都這么大了。還記得以前的大院子嗎?還記得以前的月亮嗎?還記得以前的月餅嗎?”我點了點頭。“只可惜這的月亮不比咱那的圓亮啊,月餅做的也不如咱自己做的。”我又點了點頭。奶奶說完,便只是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月亮。就轉身一步一步的邁著無力的腳步走向屋里。我再看了看月亮,不明白,為什么奶奶說這的月亮不圓亮呢?
這天夜里,奶奶就走了。不知道為什么,我當時并沒有哭。直到現在,我明白了一點。也許當時,奶奶是回家了,回到了那院子,有和鄰里聊起了天,吃起了月餅。
這是奶奶不在的第二個中秋了,我吃著買回來的月餅,總覺得索然無味,在沒有小時候的歡愉興奮。看看月亮,好像也如奶奶說的不圓也不亮。也許和奶奶一樣是因為感到身邊少了人的緣故吧。
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 篇2
是誰,在白露橫江的異鄉秋夜里,不知桂花的清香,不理美酒的醇厚,硬是那樣偏執地吟出一句別有滋味的詩句來;“月是故鄉明”。簡簡單單,清清淺淺,卻一語道破了天機,解釋了我們情感與認知之間那奇妙的天平。
因為深情,所以偏執。
這就是為什么加利福尼亞更透明的陽光,萊因河畔更圓滿的月亮,劍橋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遠遠及不上家園日暮時點起的那一束橘黃的燈光。
只因這是我們所熟悉而深愛的地方。南方小城溫暖濕潤的空氣,芳草青青的校園里若有若無的花香,來來往往的人,似曾相識的臉,母親洗過的潔凈的衣裳,老師批過的嚴整的筆記……這一切都讓我們享之坦然并且心存感激,即使將來走遠了,在異國他鄉也能滿心驕傲地懷想
那山不巍峨也可以是綿綿的,水不秀麗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園說不上多么與眾不同然而因為自己每一日的輕輕走過而認定了她的美麗;衣服即使并不嶄新明艷可因為有了母親的撫摸而感覺得到它獨特的溫柔與芬芳。
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這樣一份深深的、濃濃的、扯不斷的情感牽系,因著這種牽系,便含著笑,含著淚,縱容了自己的那份偏執的認知。
老舍去過巴黎,住過倫敦,可癡癡念叨著的,還是北京。說人家的城市笨拙,自家的城市莊重;說人家的城市喧鬧,自家的城市有人情味……讀者看著看著便要笑了,“好個明顯的地域情結嘛!”然而誰不知道,老人這一份固執的喜愛,不留情面的批評,全只因了那感情的天平,早已沉沉地傾向了他從小生長的京城。因而,老舊的城墻是美的,養鳥種花的人們是美的,連那黃包車師傅的吆喝聲,也是那樣好聽的鄉音。
蕭乾的好友遠居美國,幾十年了,卻不喜歡美式的生活,仍將院子裝點得如在故土,更像孩子一樣渴望要一顆家鄉的棗核……
因為深愛,所以偏執。
許多的美好,并非我們看不到,并非我們不愿贊美,只因為它激蕩不起心中的最深處的漣漪。正如那異國的月亮,怎么看,硬是生分而不遂人意,更不能出現李白杜甫的詩情畫意來;而許多的不完滿與平凡,也并非我們看不到,只因那是自己生命中不能割舍的牽系,所以便固執而不悔地愛了它,就如同母親對并不美麗的女兒,國民對并不富強的祖國。
“月是故鄉明”,詩人的聲音穿過千年的白霜與夜晚,道出了我們最不容辯駁的理由。于是,我們會心一笑。
因為深愛,所以偏執。
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 篇3
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詩情畫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樣的如水似鏡。不知不覺,中秋節又來到了我們身邊,在這個中秋節里,我感受到了濃濃的深情。
今天是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爸爸媽媽也特意從遠方趕回來一起共度佳節。夜幕降臨了人間,窗臺上月光灑了一地,仰望星空,月朗星疏,好一幅良辰美景,使漂泊在外的游子們也紛紛想念起家鄉來。這時,遠處傳來了媽媽的呼喚:“吃月餅了!”我歡呼一聲,雀躍的跑向了桌前,形態各異的月餅散發出一陣陣誘人的芳香,只見大家聚在一起,圍坐在桌子邊,互相嘮著家常,有說有笑,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媽媽細心地把月餅切成小塊,分發給大家,捧著一塊月餅,細細的嘗上一口,那濃濃的香氣便縈繞在你的嘴邊,揮之不去。看著大家一臉陶醉在幸福之中的樣子,再看看那桌子上那圓圓的月餅,我忽然明白了,這小小的月餅中蘊藏的正是那一家人團圓時的幸福甜蜜。坐在院子中,一抬頭便能看見漆黑夜空中那一閃一閃的星星,我目不轉睛的望著,默默的期盼著月亮的到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可月亮還是遲遲沒有露面,突然,我眼前一亮,那頑皮的小月亮不知何時悄悄地爬上了枝頭,那一縷銀輝灑在樹枝上,瞬間樹影婆娑,樹干也被鍍上了一層銀輝,可是月兒像是個害羞的小姑娘,一只蒙著輕紗不肯露面;又像是個頑皮的孩子,在山腰上蹦來跳去。他玩的開心了,一躍便飛上天空,撒下束束清輝,露出了他純真的笑臉,完美的沒有一點缺憾,使人深深陶醉在其中。
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 篇4
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我聽廣播里說,今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天剛黑下來,我就站在陽臺上,等待著月亮的出現。
西邊還殘留著幾朵亮云,天空還是深藍色,幾顆性急的星星已墜入云空。東邊有一叢樹擋住了地平線,好像把遠處黃色的燈光切碎了。
忽然,我看到黃色的燈光在移動、在變化,慢慢地在樹叢上露出了一個瓣,小瓣越變越大,越變越圓,終于鉆出樹叢。哦,月亮升起來了!她金黃的臉龐,又大又圓,帶著羞澀柔和的笑,半圈稍亮的光,托著她的臉使她更顯得端莊。
月兒悠悠地像高處升騰,金黃色也慢慢變淡,月兒更美了,就像嵌著墨瑪瑙的金盤。月兒偏南了,躲到了一幢高樓后面,她在和我捉迷藏呢!一會兒又躍出來了。我和媽媽走出家門來到了空地上仰望明月,月兒只有排球那么大,向大地灑下溫柔的光。
月兒在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忽明忽暗,明暗清晰,那暗的是什么呢?是古人眼里的嫦娥、玉兔、桂樹?可在我的眼里是高樓大廈,是汽車,我相信月球上也有幸福生活。
出來望月的人還真不少,三五成群,望月沉思。他們被月景迷住了,還是在思念親人?此時,月亮升得很高,變成閃亮的銀盤,把清涼的銀線灑向屋頂、草地、小河……細細地編織著一個美麗的夢境。
月亮升到中天時,就變成一個小圓鏡,她那皎潔的光也有些耀眼了。這時,不知哪個小朋友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八月十五月兒圓,爺爺為我打月餅……”的歌。寧靜的夜晚歌聲更顯得悠揚婉轉,猶如一股清泉流入我的心田。
我靠著媽媽,仰望著天上的銀月,腦海里出現了萬家團圓的歡樂情景。
“谷睿,該回家了。”媽媽的提醒打斷了我的遐想,我不由地又深情地望了一眼明月。
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 篇5
跋涉在星空轉換的歲月,倘佯在逝水流年的年代,不經意啊,又一年中秋月圓時。
中秋喚起人們的思念。天宇澄明,月華如水。屢屢不斷的眷戀如一串悠揚的文字,又是一年又是一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人們只是看看月亮,看看它的美。人們中有的來了又去了,或許一直陪伴著你。在中秋,你是對影成三人、或是千里共嬋娟,月亮都會陪著你,隨這你的情緒。
我是一個出生在農村家庭的一個孩子,家里條件也不咋樣,在這個家里我是家中的大哥,爸媽長年在外打工只有上一年的中秋節護回來過,家里也只有爺爺奶奶弟弟妹妹和我在家。因此我得擔任家中的看家之主,現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可如今爸媽沒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我們只能艱難的度過這個令人難過的中秋了。往年我們有爸媽的陪伴開心的度過了。
回想起以往的中秋節爸媽在身邊度過的中秋節是讓我們過的那么的開心啊!以往吃的月餅是媽媽親手做的味道是獨一無二的,我覺得誰再也沒有媽媽做的月餅好吃了。記得那天晚上那月光照射在媽媽那蒼白你臉上。媽媽突然說:“我來為你們講一個故事吧。傳說天上有一個嫦娥她私自下凡和一個名叫后羿的凡人結為了夫妻,到后來這件事被王母娘娘只道了,她就派人下界捉拿嫦娥并把嫦娥囚禁在月宮里,那里只有一顆樹和一只兔子陪伴著她,從此她過上了寂寞的生活。”那天晚上我對媽媽講的故事是深深的記住了我想了一晚上嫦娥和后羿現在怎樣了呢?
唉!又到一年中秋月圓時。可如今爸媽沒在身邊了獨留我一人在此賞月,現在沒有以往所聽到的故事,所吃到的月餅了。
又是一年中秋月圓時……
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 篇6
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詩情畫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樣的如水似鏡。不知不覺,中秋節又來到了我們身邊,在這個中秋節里,我感受到了濃濃的深情。
今天是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爸爸媽媽也特意從遠方趕回來一起共度佳節。夜幕降臨了人間,窗臺上月光灑了一地,仰望星空,月朗星疏,好一幅良辰美景,使漂泊在外的游子們也紛紛想念起家鄉來。這時,遠處傳來了媽媽的呼喚:“吃月餅了!”我歡呼一聲,雀躍的跑向了桌前,形態各異的月餅散發出一陣陣誘人的芳香,只見大家聚在一起,圍坐在桌子邊,互相嘮著家常,有說有笑,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媽媽細心地把月餅切成小塊,分發給大家,捧著一塊月餅,細細的嘗上一口,那濃濃的香氣便縈繞在你的嘴邊,揮之不去。看著大家一臉陶醉在幸福之中的樣子,再看看那桌子上那圓圓的月餅,我忽然明白了,這小小的月餅中蘊藏的正是那一家人團圓時的幸福甜蜜。坐在院子中,一抬頭便能看見漆黑夜空中那一閃一閃的星星,我目不轉睛的望著,默默的期盼著月亮的到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可月亮還是遲遲沒有露面,突然,我眼前一亮,那頑皮的小月亮不知何時悄悄地爬上了枝頭,那一縷銀輝灑在樹枝上,瞬間樹影婆娑,樹干也被鍍上了一層銀輝,可是月兒像是個害羞的小姑娘,一只蒙著輕紗不肯露面;又像是個頑皮的孩子,在山腰上蹦來跳去。他玩的開心了,一躍便飛上天空,撒下束束清輝,露出了他純真的笑臉,完美的沒有一點缺憾,使人深深陶醉在其中。
望著這輪皎皎明月,我卻不由的想起了一首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又開始思念起遠方的表哥,回憶起小時候表哥與我玩耍的快樂時光,又不由得感慨,轉眼之間,我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而表哥也已經遠走他鄉去讀大學了,我不再是小時候純真頑皮的小女孩了,而他也不是和我一起嬉戲打鬧的孩子了,我們都已經長大,分離在兩地,不知他有沒有在月圓之夜思念起自己的故鄉和親人呢?我們在不同的地方觀賞著同一個月亮,在冥冥之中也是有一種關聯吧,我遠方的親人,你們過得還好嗎,愿下一個中秋,我們能在這里相聚。
中秋的月兒圓圓,我們在這里團圓,中秋的濃濃深情在我們心底蔓延,愿月餅的香氣帶去我的祝福,愿皎潔的月光帶去我濃濃的思念!
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 篇7
中秋節晚上,月亮高高掛在空中。月盤是那么圓滿,月光是那么皎潔!中秋節晚上,大街很熱鬧,而我們的家里更是溫馨倍至!
晚上,我們早早地回家和爺爺、奶奶、叔叔、嬸嬸一起吃團圓飯。餐桌上,有香氣撲鼻的鴨湯、有美味可口的魚湯、有又綠又脆的青菜、有熱氣騰騰的白飯……讓我饞得直流口水,巴不得馬上就吃!爺爺仿佛猜透了我的心思,就讓大伙開始吃飯。
飯席上,媽媽和奶奶聊家常,叔叔和嬸嬸談有關給他們的小兒子起名字的事,爺爺和爸爸說一些過去的事。就只有我邊大口大口地扒著佳肴,邊享受著這美好的時光。
吃完晚飯,我們一起上到樓頂,那里早已擺好了桌椅。我們一家人品嘗著又香又甜的月餅,一邊欣賞著天空的又圓又亮的月盤。皓月當空,風把月亮周邊的云吹著。不一會兒,薄薄的云把月亮籠罩住了。淡淡的月輝下,四周一片朦朧。不一會兒,薄云移去,月兒重現光輝,天地間光亮透徹——好個琉璃世界!
月光下,我們一家談笑著,說著有關月亮的故事。從嫦娥奔月、吳剛砍桂樹等等神話傳說,講到20世紀以來人類奔向月球的科技進步……我聽得津津有味。
晚上的風很大,溫度也低。但我們的心卻是熱乎乎的。就在這時,我忽然覺得圓圓的月亮就像一張圓桌,圓桌的四周坐著我們一家人,一起有說有笑的。我忽然明白了中秋佳節,一家人團圓,吃餅賞月的意義了。
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 篇8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這是我過的的第九個中秋節。我的表姐和表妹們都來這里過中秋節了。這個中秋節我和表姐們一起去放燈籠。
傍晚時分,我們看到了許多人擺出了各式各樣的燈籠,有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有果寶特攻的,還有憤怒的小鳥的,真是琳瑯滿目,真想現在就選一個漂亮的燈籠玩一玩。
吃過晚飯,燦爛的太陽已經落下了山崗,月亮姐姐已經披著銀色大衣上了“崗位”,我和表姐們一起沖出家門,異口同聲的說道:“我們終于可以放燈籠了!”
街上非常熱鬧,幾乎每一個小孩都提著燈籠,每一個小孩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們也一樣是那么的開心。大家都選了一個自己喜歡的燈籠,我選的是憤怒的小鳥的燈籠。點好蠟燭以后,我們各自提著自己的燈籠跑出了家門。起初我們跑得很快,后來考慮到燈籠的“生命”安全,我們漸漸慢了下來,最后我們停了下來,不跑了。平常我們出去玩都是走大路,在燈光的照耀下,我們都變成了一個個“小銀人”了,但我們這次是走黑黑的小道,我們又變成了“小黑人”了,但在燈籠的照耀下,我們又變成了“小黃人”了!可是沒過一會兒,蠟燭就沒了,我們只好提著一個“空燈籠”回家了。
轉眼間已經到了11點了,我帶著甜美的笑容進入了夢鄉。
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 篇9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時值農歷八月十五。
這一天,我、妹妹、爸爸媽媽沒有像往年一樣回老家,四個人團在新房子里過了中秋,因為是住進這房子的第一年。
大白天里,四歲的小妹妹歪著腦袋瞇著眼看著我問道:“姐姐,這個晚上掛在天上的月亮是不是咱家的大白盤子?”“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不就是李白的《古朗月行》么?
到了晚上,我們看見了桌子上的月餅擺的整整齊齊,還有蘋果、柿子、一小節白嫩的藕還有一杯清茶。妹妹走過來,抓起杯子使勁地喝。我好奇地問妹妹:“妹,你怎么喝這么多水啊,也不怕尿床啊?”我就是為了不尿床才喝的啊,爺爺說過,多喝月光水,嫦娥姐姐就會保佑我們不尿床。”我聽著妹妹說不禁笑了起來,笑過我想起了在老家的爺爺。
妹妹把自己家的水喝光了,拉著我去隔壁王叔叔家。王叔叔是山東人,一個人在我們這里經營一個水果店,每一年的中秋都是一個人孤獨地度過。他坐在家里手上捧著一個茶杯,面前也和我家一樣擺放著敬獻的物品。這一場面讓我想起來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妹妹把王叔叔家的一碗水也喝光了,王叔叔朝著我們淡淡一笑,因為我們的到來他的眼睛里有了光亮。
中秋節,這個美好的節日總讓我浮想聯翩。
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 篇10
中秋大家都知道吧,這個節日我最喜歡了,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農歷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一般有吃月餅、賞月的習俗。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八月十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奔月。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農歷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節中秋節才成為了固定的節日。
《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于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習俗.
這就是中秋節了,祝大家中秋快樂。
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 篇11
中秋,是一個令我們耳熟能詳的詞,中秋博餅,相信大家也并不陌生。當然了,今年中秋我也有博餅。就讓我來跟大家講講吧!
今年中秋,我隨著爸爸媽媽來到好清香飯店,嘿嘿,這個飯店我可熟悉了,過年、生日、中秋……我都會和爸爸媽媽來這與他的好友及妻兒一起共聚。今年也不例外。大家吃完了一桌豐盛的美食后,面帶微笑,準備開始接下來的博餅。我幫著媽媽把禮品都放到桌面上,開始博餅!我們從晨陽哥哥輪起,因為他創造了一個奇跡!從學校中的倒數幾名,變成了一中全校唯有的一名可以到北京人民大學文科的學生。報紙上、電視上,都有報道呢!希望它能為我們大家開一個好頭。
結果不太理想,噢,什么都沒有。接下去大家一直都沒有什么好起色。過了不久,再次輪到了我,我閉緊眼睛,雙手抓起骰子用力放入碗中,骰子在碗中歡快地跳躍,眼看就要跳出碗了,我的目光頓時灰暗下來,移開視線,心想:前面博了一個二舉,一個一秀,這次更慘,什么都沒有,一會兒會不會還是這樣?過了一會,四周頓時寂靜無聲,不知是誰大喊了一聲:“對堂!”我不可置信地轉過頭來,“一、二、三、四、五、六!”真的是對堂,我高興的歡呼起來。就這樣,我為我們家博了一瓶酒。接下去就是我媽媽博了,大家吶喊著:“狀元!狀元!”只聽幾聲骰子與碗碰撞出的清脆的響聲,又一個對堂出現在大家眼前。大家“嘖嘖”地贊嘆著。
眼見著桌上的東西越博越少,只剩下兩個四進與狀元了,大家目不轉睛地盯著,仿佛下了天大的決心要博過來。一個四進被我博了,又一個四進被葉伯伯博了,開始博狀元了!幾輪無果的博餅后,葉伯伯說了句:“唉,今年的狀元架子還真大呢!”大家都笑了起來。輪到我了,我滿懷希望的投下去,額,四個一兩個四,真是的,一和四都反了!,到我媽媽了,媽媽含笑著扔下去,三個四和五、一都已經停住了腳步,還有一個骰子歡快的舞蹈,只見那個骰子精疲力盡了,慢慢停住了腳步。“啊!狀元帶六”我大聲歡呼著,是啊,按照規矩,可以再輪一圈搶狀元,如果都沒有,狀元就歸我們家了呢……哈哈,果然不出我所料,狀元是我們家的了!媽媽不好意思的笑著說:“呵呵,都是我買來又都被我們家給博走了。”大家都笑著說沒事。
隨著骰子在碗里跳躍的聲音越來越疏遠,我知道,中秋拖著她的長裙慢慢走遠了……
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 篇12
中秋佳節,也許是帶有中華民族烙印最深的節日。從唐風宋月、文人騷客,到如今的親人團聚、合家歡樂...邁過了多少年代啊!中秋節,充塞于歷史時空,帶給人們無盡的夢和想象。而月,也因這個美麗的節日顯得神秘而迷人、溫馨而浪漫。
我做過無數的夢。夢到庭院深深,藏得住月亮;夢到疲倦的月亮躲進云層,只留下幾顆星星看似在放哨;夢到嫦娥那秀麗的面龐,冰清的裙裳;夢見聞到了那桂花樹傳送了千古的流香;夢見許多平日里不常見的親人,一家團圓,共度中秋時光...
然而,月有陰晴圓缺,又怎能總是完美;人有悲歡離合,又豈能奢求永久的團圓?
夜,靜極了。滿月在云中穿行,向大地灑著銀色的光芒。“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愈是享受著月光的銀輝,愈是思念著遠方的家鄉。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寂靜的夜空像一匹柔美光滑的藍色綢緞,一輪玉盤似的滿月把它那皎潔的光華灑向人間。月光透過斑駁的樹隙絲絲縷縷地灑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每一片綠葉都似乎靜靜地沉浸在牛乳里。墻腳的花披著如水的輕紗,似紅霞搖曳著修長得花枝,散發著醉人的花香。
“明月幾時有?”子瞻把酒問月。中秋良宵,弟兄分離,杳無音訊。唯有皓月孤影相伴,起舞弄清影,一夜難成眠。罷,不能相見又如何?“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同在圓月下,即使遠隔萬里,也算是一種相聚吧!
一輪輪的中秋月,記錄下歡聲笑語,記錄下離愁別緒。
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 篇13
我出生在美麗的蕭紹平原瓜瀝小鎮上。小時候在家鄉歡度中秋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
金秋,平原綠野千里,村落點綴其間。秋風送爽,金桂飄香,菊花綻黃,蝶舞蜂喧。入夜,碧空如洗,白云飄飄。臨近中秋,皓月當空,銀輝瀉地,家家都忙于做糕點過節了。
小孩子更是眉開眼笑。在他們心目中,過中秋熱鬧、好玩,還有好多美食解饞。
最難忘的是和小伙伴一起做土月餅。節前我們就忙著收集磚頭、柴禾。有大一點的小小姐哥們從家里偷拿一些面粉、紅糖,干桂花等。中秋到了,在家門口用磚頭壘起一個灶頭,中間是空的,放進柴禾架上一個小鐵鍋,捏好餅放到鍋里烤,現在回憶起來比買來的還要好吃呢。
中秋夜點火燒旺,跳動的火焰,紅艷艷的,和空中圓月相互輝映。柴禾燒得噼啪響,小伙伴們圍在灶邊,笑呀、唱呀、跳呀,露出缺牙的小口,站著拍手樂顛顛地,連天上的月亮婆婆也對著人間笑了。
鄰家金花姐在灶邊用香點燃鞭炮,捂起耳朵等著。“噗”的一聲嚇了她一跳,原來是調皮的阿潛哥哥嚇她的。“你真壞!”話音剛落,“噗”這回是真的炸開了,大伙歡呼起來。長大后他倆倒是青梅竹馬的一對好鴛鴦哩!
玩膩了,肚餓了,各自跑回家。只見每家院子里擺著供桌賞月。供桌上有月餅、月糕、香蕉、葡萄、芋頭、雞鴨,還燒著香。太奶奶點了三支香,遞給我,要我跪拜月亮婆婆,祈求遠在杭州工作的父母親早日歸家,合家團圓。那時我很小,磕頭時碰了個小包,可我還是咬住牙關忍住了淚——我可沒有我的女兒那么嬌貴哩!
賞月后,就可享用供品了。太奶奶把月餅切開,一人一塊,寓“合家團圓”之意。吃的是蕭山紹興特有的月糕,薄薄的,圓圓的,像個白色的大月亮,送進嘴里,甜而不膩,爽口爽心。還有那大香蕉,黃黃的,像彎彎的月亮,又香又甜。最有趣的是寧波大芋頭,毛茸茸的像人的腦袋。傳說在元朝時,老百姓不堪暴政,相約中秋起義,各家殺了駐在戶里的元兵,用腦袋(芋頭)祭月。有意思的是,象征首級的芋頭,如今成了“戰利品”,再也沒有“恐怖感”了,吃起來粉粉的,特香。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們過中秋節時還會想起吃這大芋頭。
“月光光,照廳堂”,不知哪家小孩唱起了童謠,給節日之夜添了歡樂氣氛……
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 篇14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都盡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游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很少了。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餅與中秋節的聯系是在明代。具有關資料說,當時,北京城市里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自己制作月餅,用于自身和贈于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范,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比如,山西省介縣一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制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小孩們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說起中秋節,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游月宮等故事。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蛾奔月,嫦蛾偷了丈夫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許多說法。在較早的記載中,嫦蛾偷吃了仙丹,變成了癩蛤蟆,被叫月精,奔月后,嫦蛾住在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樹和一只兔子,就別無他物了。這就是中秋節。
中秋節的味道說明文700字 篇15
前年中秋節前,向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母親,竟出乎意料地打電話來,說要到我家來過中秋。我不禁喜形于色,忙不迭連聲答應著,因一時激動,聲音似乎有點兒顫抖。
中秋節是團圓的象征。月亮,似別在故鄉肩上的一枚徽章。清澈如水、潔白如玉的月色,總讓人浮想聯翩。凝望著月亮,我們心底深處最柔軟的點點滴滴的鄉思鄉愁,就會像一縷縷蔓妙的青藤,搖曳生姿,纏纏繞繞,綿延不絕。
屈指想來,我已經有好些年沒回老家過中秋了。總是在過節前抽空回去一趟,匆匆探望一下母親,第二天又急急返程。那時,迎著母親悵然若失的眼神,看著在充滿涼意和暮暮夜色中漸行漸遠的母親那瘦弱又矮小的身影,我的內心充滿了愧疚和酸澀。
而現在,母親竟自告奮勇要到我家來過中秋,我是何等地喜出望外啊!
好不容易捱到母親來的那一天,我請了假,特意到車站接她。當母親蹣跚著從汽車上走下時,我三步并作兩步跑上去攙扶住母親。母親慈善的臉像朵綻放的花兒,一條條皺紋仿佛在婆娑起舞。她微笑著,親切地拉著我的手,問長問短。
從此,每天下班回家,透過廚房的玻璃門,我總能看到母親忙碌的身影,撲面而來的,是久違了又熟悉的家的味道。那情那景,使我仿佛正通過一個時光隧道,來到我曾經生活過的熟悉、溫情的老家,又回到情趣盎然的童年。
中秋節那天,我家異常熱鬧。在煙熏火燎、熱氣騰騰的廚房間,頗善烹飪的母親大顯身手。但我也不閑著,總是忙里抽空忍不住用手去夾菜,母親佯裝生氣,嗔怪著,但眉目間蕩漾著溫馨和暖意。席間,我們舉杯慶賀,觥籌交錯,個個臉上綻放著燦爛的笑容。
飯后,我們興致勃勃將水果、月餅搬到陽臺上賞月。這時,月亮好像一位柔情似水的姑娘,悠然地向我們凝眸微笑。在皎潔、清澈的月光下,我們和母親暢談著,聊一些家常事,親親熱熱。
那個中秋節的夜晚,月亮格外圓潤。我覺得:母親在那兒,家,就在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