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還有這些風俗特點(精選5篇)
漲知識!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還有這些風俗特點 篇1
1、博餅
相傳,中秋博餅的創始人是鄭成功。當年,他為一解士兵們的思鄉之情、鼓舞士氣而發明此游戲。一代代傳下來,就成為閩南地區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
博餅時,桌上放置一個瓷碗,每人輪流抓取6個骰子,擲入碗中,發出叮叮當當的脆響,看骰子的點數得餅。博餅過程充滿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的感覺很是溫馨。
2、燒塔
燒塔又名燒塔仔,是廣東、福建、江西等地農村在中秋時進行的一項民俗活動。傳說燒塔起源于元末,漢族人民為反抗殘暴統治者,約定于中秋起義時用瓦片砌塔,燃燒猛火,作為行動信號。
舉火為號傳衍至今成為燒塔民俗,寄寓著人們期盼家里紅火、親朋平安的愿望。一般塔多用碎瓦片或磚塊砌成,瓦塔形狀有“圓形塔”“方形塔”等,各有其吉祥寓意。燃料也各具特色,有稻草、谷殼等。火旺時會撒上米糠、海鹽、松香粉助威,極為壯觀。
3、燃燈
我國很多地區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江南一帶有制燈船的節俗,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并于塔上燃燈的節俗。在廣東,每逢中秋節,各家要用竹條扎燈,做果品、鳥獸、魚蟲等形狀。
夜里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臺。入夜,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和天上明月爭輝,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漲知識!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還有這些風俗特點 篇2
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
對于中秋節的來歷,最熟悉的就是小時候課本里“嫦娥奔月”的故事,還有“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等神話故事。如今,中秋節已經成為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賞月,還有哪些被我們遺忘的習俗呢?
觀潮
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
燃燈
中秋燃燈,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
賞桂花飲酒
在屈原《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每逢中秋之夜,欣賞桂花,在陣陣桂香中喝一杯桂花蜜酒。
品陽澄湖大閘蟹
蟹,可謂中秋美食的“當家花旦”。在中秋宴席之上,一道“蟹味雙拼”是必不可少的。九月,陽澄湖大閘蟹也即將面世,美味可口。
除了這些,在蘇州還有專屬于蘇州人的中秋習俗,不妨來看一下。
燒斗香、齋月宮
斗香是老蘇州過中秋的重要禮器,中秋節當晚,在香斗上擺放好祭月拜月的紅菱、生藕、白果等應時水果,奉上自制月餅和各種代表豐收的糧谷,為自己和家人祈福祝愿。
虎丘曲會
一邊賞明月,一邊聽昆曲,雅俗共賞,老少齊聚一堂,成為姑蘇中秋特有的雅致景況。
漲知識!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還有這些風俗特點 篇3
舞火龍
這是香港地區中秋節的民間習俗。相傳19世紀,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后,出現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四處搜捕,終于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后,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托夢,言于中秋佳節舞動火龍繞村*,便可將瘟疫祛除。
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它是用稻稈扎成龍頭、龍身的形狀,插上燃香,由青壯年赤膊上陣,揮舞火龍穿梭在大街小巷,寓意幸福平安、風調雨順。
燒斗香
江浙一帶有燒斗香祀月的習俗,也稱“點天香”。斗香形似量斗,因在香上加糊紙斗,故稱“斗香”。斗內實以香屑或沙土,上插香或插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有些地方的斗還會在其四周糊紗絹,寫有“月圓人壽”之類的剪紙金字。
中秋之夜,將斗香放在庭院的供桌上,可連續燒幾個時辰。這一古老美好的習俗,表達了人們祈求幸福美滿、安寧順利的心愿。
漲知識!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還有這些風俗特點 篇4
賞月是中秋節的重要習俗。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于魏晉時期,盛于唐宋。
舊歷秋天的7、8、9三個月,8月份處在當中,8月15日的滿月被稱為“中秋明月”,日本又叫做“十五夜”,也就是中國的“中秋節”。
中秋賞月由來已久,大約在(公元710~1191年,中國唐、宋朝時期)作為中國的宮廷行事流傳到了日本。
過去,在中秋節一個月之后的舊歷9月13日,還有“十三夜”、“后之月”的慶典活動。有這么一種說法,賞月應當賞兩回,不能只賞一次。當然“十三夜”的風俗只是日本的做法,中國沒有。
賞月是依據“舊歷”進行的儀式,而“舊歷”根據月亮的滿虧贏缺來決定日歷,與現代的日歷大不相同,賞月的日子也隨年份不同而有所變化。在中秋節,中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每年夏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以是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夏歷里,一年分為四序,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門,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中秋節到了,各地都有自己的習俗。但中秋節的習俗共同之處不外乎:祭月、賞月、觀花燈、吃月餅。
中秋節習俗代代流傳。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中秋節文化的多樣性。我們都有責任繼承和發揚這種優秀傳統,讓親情永恒,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吃月餅、賞月、提燈籠*是馬來西亞華人世代相傳的中秋習俗。中秋臨近,馬來西亞各地的老字號商家紛紛推出各色月餅。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對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向來十分重視。對新加坡的華人來說,中秋佳節是聯絡感情,表示謝意的天賜良機。
漲知識!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還有這些風俗特點 篇5
傍晚,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在往盤子里放水果,有桃子、桔子、蘋果、柿子、梨子、葡萄、菠蘿,還有像刺猬一樣的,這些水里看了真讓人垂涎欲滴呀!放完水果,再放香爐,并插上香。我小心翼翼地放到大門口前的水泥地上,用火把這東西點燃,過了一會兒,等爺爺干完后,我問爺爺:“爺爺,這是什么東西?”爺爺點起一支煙說:“這叫九層香,是為了出門不遭受風雨!”我聽了點了點頭。
終于到了晚上,一輪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銀色的月光映著幾絲羽毛般的輕云,美妙極了。吃團圓飯了,啊!這么多好菜!全是為了遠到而來的舅爺爺準備的。吃完團飯,我們看了中秋晚會,看完中秋晚會,我突然想起了早上放的那些水果,我問奶奶:“奶奶,今天早上的那些水果不吃嗎?放到那兒等壞呀!”奶奶笑著說:“小傻瓜,這些水果是為了敬月亮爺爺的,不是用來自己吃的,我們要讓月亮爺爺的,不是用來自己吃的,我們要讓月亮爺爺吃飽,出門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點著頭。
到賞月的時間了,我們大家各自搬了張椅子,來到大院子里坐下。大人們在談論著,我看著圓圓的月亮想:“啊,皎潔的月亮,你引起了多少人豐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藥,從此寂寞地住在廣寒宮內,吳剛被罰永遠砍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兒在廣寒里為嫦娥搗藥……
啊!,我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慰問受苦的吳剛,多想去逗豆那可愛的小白兔兒呀!但都不可能成為現實……”這時,媽媽吟起了蘇軾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吃著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關于月亮的傳說……
夜深了,溫柔的月光灑滿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層銀紗。房屋、樹木都睡了,它們像睡在無比寬大的“搖籃”里。我也睡覺了,銀色的月光把我的房間照亮了,圓圓的月亮伴著我入睡,這就是美麗的中秋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