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團圓過中秋小學作文(精選8篇)
全家團圓過中秋小學作文 篇1
今天是中秋節,媽媽說中秋代表了團圓,所以我們一家人要吃個團圓飯。
一大早,媽媽就買菜去了。她一回來就鉆進廚房忙活了起來。又是煮螃蟹,又是燒排骨,忙得不亦樂乎。香味透過緊閉的房門飄進我的鼻孔,讓我口水流了一地。
好不容易等到午飯時間,隨著媽媽一聲大喊“開飯啦!”,我和爸爸如同離弦的箭一樣,同時飛奔向餐桌,以至于差點把媽媽撞飛。媽媽半是無奈半是玩笑地說:“小瘋婆子,可別把為娘這把老骨頭給撞散啦。”我頑皮地吐了吐舌頭,沖她扮了個鬼臉。
折騰了一通,總算可以吃飯了。我每次吃飯前都有個習慣,就是先把餐桌“掃描”一遍,看有什么符合本尊胃口的。今天,可算是讓我大開眼界啊。桌上不僅有香氣撲鼻的清蒸螃蟹,溜黃溜黃的糖醋排骨、外焦里嫩的油炸豬排,還有一大盤紅燒皮皮蝦……我看得眼睛都直了,連忙用筷子夾起一塊大豬排往嘴里塞。沒想到坐在一旁的爸爸也相中了這塊“好貨”,伸出筷子“橫刀奪愛”。我不甘示弱,夾住一頭不松手。爸爸眼見“僵持不下”,突然把筷子翻轉過來,我手一滑,眼見著“寶貝”生生被他搶走……
到嘴的美味就這樣打了水漂,我是既生氣又難過,委屈的淚水在眼睛里直打轉。媽媽一看不對勁,趕緊出來當“和事佬”。她先是狠狠地送了爸爸一個白眼,又轉身到廚房夾來一塊比剛才還要大上兩倍的豬排塞到我碗里。“好女兒,別哭了,為娘賞你一塊更大的!”我破涕為笑,毫不猶豫地接過豬排啃了起來。
爸爸在一旁羨慕嫉妒恨,酸溜溜地問:“那我呢?”媽媽伸出筷子,一連夾了好幾塊排骨往他碗里塞,笑瞇瞇地說:“當然不會少了你的呀!”爸爸得意地沖我笑了笑,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媽媽看看我又看看爸爸,搖著頭說:“你們這兩個活寶!”
中秋就是要一家人團團圓圓。哪怕我和爸爸之間發生了激烈的“豬排大戰”,可是在我看來,這何嘗不是一種別樣的幸福呢?
全家團圓過中秋小學作文 篇2
今天是中秋節,吃過早飯,我跟著外婆來到湖塘菜市場,一進菜場,里面熱鬧非凡,好一派繁榮景象。一會兒,外婆來到了炒菜攤位,要了幾樣我喜歡吃的菜,接著來到了蔬菜攤位上買了幾樣蔬菜,就往外走,剛走到門口,看到樓梯口,有失去雙腿的殘疾人,躺在門口。我感覺他真是可憐,就拿出了我的零花錢。雖然錢是少了點,但也是我獻出的一份愛心。
中午,我們三家人,有我家,阿姨家及外公家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了一頓團員飯。
今年的中秋節,雖然天公不作美,但難得象今天這樣在一起,卻也是非常開心。
全家團圓過中秋小學作文 篇3
中秋節,一個花好月圓的節日。
在這個節日里,月亮滿盈,家家團圓。
夜晚,玉盤似的月亮高高掛在天上。嫦娥端坐在桌前眺望人間,尋找著后羿;玉兔伴在嫦娥身邊,不停地搗著藥;吳剛砍樹,一邊想著,何時才能回家。這時的月亮比往日的更亮、更圓,云再也擋不住她的光芒,邊上的星星也悄悄藏了起來,她成了夜空里的太陽,給夜多添了幾分寧靜。
中秋節,月餅是不可或缺的。隨著時光的推移,經過多年變遷,月餅的口味越來越多,但它的形狀是永遠不變的——圓形,月餅的寓意也可見一斑。
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日子。遠在他鄉的游子會買上一些月餅回到家鄉,和家人吃上一頓團圓飯,再賞賞月嘮嘮家常,跟家人聊聊在他鄉的生活、說說自己的思鄉之情。雖然中秋節過去了,游子又會離開家人,但在月亮下的心愿會永遠留在心里。
中秋節把家人聚在一起,把心牽在一起。中秋節,一個團圓的節日。
全家團圓過中秋小學作文 篇4
盼了好久的中秋節終于到了,這個中秋將過的比較特別,因為我們全家要去海邊的生態農莊過中秋。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我就一直盼著中秋快點來,現在等到了,我的心情特別的高興。
剛到那兒,我和表妹衿衿就迫不及待地去了“農業大觀園”。一進門,首先看見的是一個很大的人工湖,湖中有一座假山。我們沿著石子路登上假山,“農業大觀園”全景盡收眼底。六個氣派的大棚分列兩邊,中間是許多塊菜地,里面種著各色蔬菜,顏色深淺不一,向我們展示著勃勃生機。
爬下假山,我們來到第一個大棚——奇巧園藝。這里種滿花草,被匠心獨運地設計成了一處處景觀。有一處叫“旭日東升”。一種不知名的紅色植物給設計成半個太陽的形狀,又襯上了碧綠的背景,一眼望去,仿佛真是有一個又大又紅的太陽在冉冉升起。我看了不由暗暗叫好。還有一處叫“農業為本”。這是由一株株綠苗組成的四個大字,蒼勁有力,渾然天成,真是巧奪天工!奇巧園藝,真奇!
我們東走走,西看看,不斷能找到新的發現,感受新的驚喜,讓人不能不佩服農莊建設者們的勤勞與智慧。
晚飯過后,月亮升起來了。湖面上倒映著一排掛著燈籠的樓房和一輪明晃晃的圓月,給人以如夢如幻的感覺。我們坐在亭子里,沐浴著皎潔的月光,欣賞著美麗的月亮,還品嘗著香甜的月餅,真是一種美的享受。
中秋的明月在幾縷浮云中緩緩穿行,我們不禁齊聲唱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的月真圓,中秋的夜真美麗,我喜歡這個中秋。
全家團圓過中秋小學作文 篇5
時間過得真過,眨眼間又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節——一個象征著團圓的日子!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中秋節這一天,我們家的飯菜并不是很豐盛,唯有一個十分的特別,那就象征著團圓的月餅,我們每個人的眼中都蘊含著親切,甜蜜,幸福和快樂!夜晚,滿屋都是溫馨的!
人生在世,離離合合,聚聚分分,都不能阻隔人們對這天的向往和期盼。皓月當空,夜如白晝,總有絲絲的牽掛和祝福,潺潺的流進心田。嫦娥也定是在中秋這天,望著月宮的桂花樹靜思,情到深處,淚水流過臉頰,一串串。她忘情地張開雙臂,絲帶飛舞,衣袂飄飄。恍惚間,人像鵝毛般飛了起來,她奔向了屬于她自己的天堂,一個神話誕生了。
我坐在院子里,仰望夜色朦朧的天空,今晚的月亮很圓很圓,卻不是很亮,只有那么一絲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雖然僅有那么一絲,卻也令我沉醉于中,無論月亮是否圓,是否亮,在我的心中它都一樣!
我愛這個節日,我愛這個充滿溫馨,充滿愛的節日,在這一刻我真誠的祝大家中秋節快樂!更真誠的對我的親人說我愛他們!
全家團圓過中秋小學作文 篇6
夜幕降臨了,星星布滿夜空,向我們眨著眼睛。皎潔的月亮仿佛早已猜透我們的心思,展現出它的美。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在這舒適的中秋節中,我們感受到了,體會到了月亮的姿態就像嫦娥在月亮上多姿多態的跳舞。在往年的中秋節中我們一家人都在陽臺下吃著水果賞著月亮,今年我們家卻缺少了一個人,他就是去世的爺爺。
當我看到別人一家團聚時我就特別想念爺爺,也不知他在另一個世界過得怎么樣。往年,中秋節的活動都是爺爺一手準備的,今年失去了爺爺,奶奶在迎中秋之前就顯得很悲傷,可以體會到奶奶的思念。家家戶戶團圓在一起,可是還有一些人卻在遙遠的異鄉過中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多么表達出戀人與家人,中秋之夜不在一起,是多么讓人痛苦、心痛。
“無酒不成宴席”,在中秋那么喜慶的日子里人們常常飲著酒,吟著一句句詩句,度過這花好月圓的中秋節。中秋節快到了,我祝愿天下所有的人能體會到中秋給我們帶來的喜慶;不要為家人的失去而痛苦。要過中秋節必須要在快樂中度過,不能留下一點兒悲傷。在此我對大家說“祝大家中秋節快樂,能夠更加開心,更加心想事成。”
全家團圓過中秋小學作文 篇7
一大清早,睡得正熟的我,被一整嘈雜的聲音給吵醒了,我慢慢的爬起來,用手揉了揉人睡意朦朧的眼睛,不禁感嘆:“什么東西又在振動,噪音啊!”不知怎的,揉著揉著,我的眼睛竟不聽使喚的又給閉上了。睡夢中,我仿佛聽到了爸爸的聲音,雄壯而又細膩,就像波濤洶涌的海浪不斷敲擊著巖石的聲音,抑揚頓挫。
當我睡到自然醒的時候,太陽早已在他的工作崗位上了。我趕忙洗漱完畢下樓,卻被眼前的場景給驚呆了,黑色的行李箱筆直的樹立在地面上,旁邊還有一些凌亂的袋子和包。這一切的一切都給我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我的腦子里不停的閃現出各種各樣的答案,這是一個穿著白色襯衫的男人出現在我的面前,真的是爸爸!我的心頓時心花怒放,一生短暫而又急促的‘爸爸’也隨即脫口而出。他興奮的答應了一聲,嘴角也彎成了弧形。
夜晚,月姑娘從云層中探出了腦袋,用微弱的光芒照耀著大地,遠遠望去,仿佛一個鑲著金邊的大圓盤,顯得那樣靜謐而又和諧。我們一家人坐在庭院里,微涼的風觸撫著我們,爸爸不由得發出了一聲感嘆:“如皋晚上的天氣可真舒服啊,石家莊那兒晚上還要穿外套呢!”說完,便長嘆一聲,我想,那嘆息聲里大概包含著許多的感情吧,或許是對家里的懷念吧!這是,睡夢中的弟弟忽然醒了,他眼睛一睜一閉的,仿佛還沒睡醒,大概是被我們給吵醒的吧。奶奶小聲地問了問:睡不睡了?他一邊搖著頭,一邊爬起來,坐在他的小凳子上,手一把就抓起一個月餅,就往嘴里送,嘴里還咕噥著:“我要吃月餅。”但又總是說不清楚,惹得我們都笑了起來,她不知什么情況,也跟著笑了起來。
我們的笑聲飄蕩在院子的上方,爸爸說:“以后中秋節無論如何也要回家一趟。”“是啊,還有什么事比全家人在一起快樂呢?”我望著月亮,想道,“今夜的月兒真圓啊!”
全家團圓過中秋小學作文 篇8
露是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念想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團圓是中秋的主題,也是中國人文化心理的最終歸宿;無論是寄托給滿月的愿望,還是中秋夜各種有趣的風俗,最終都在家人的笑臉中凝成永恒的快樂。中秋節、國慶節,抽出兩天時間回家看看老爸老媽,帶著一家妻兒老小去旅游,把國慶節、中秋節過成“旅游節”,更是一種幸福體驗,一種獲得感。
人生中的“詩與遠方”有很多,“在路上”始終不如“在一起”。千百年來,鄉愁之傷、念故之美,恰在于對團圓與廝守的渴慕。在中秋,祭拜祈福也好,相聚慶祝也罷,能穿越千百年時光而始終停留在歷史“熱搜榜”上的,是“人月兩圓”四個大字。就像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所說的,中國鄉村秩序是從血緣關系和地緣關系開始的,此后時空流轉,縱使百轉千回,討生活也好、討理想也罷,走出去的中國人,還是會被故土的濃烈情思所牽絆。
中秋過節,應該停下來歇歇。過節,如果還是忙得像個陀螺,哪有空白的時間和腦袋,去綢繆遼遠的詩意?中秋過節,就該和親友家人一道,品嘗“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這種圓滿與甜美,大約就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家族,乃至一個民族,為之奔走的理想臻境。
中秋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與唐詩宋詞、金縷書畫一樣,是一部物化了的中華民族史,承載著華夏五千年文明古國的燦爛輝煌。又逢佳節,讓我們一起接受月光的邀請,在傳承中走向未來。愿天下所有的人,花好,月圓,人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