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的中秋節初中日記(精選8篇)
喜悅的中秋節初中日記 篇1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
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八月十五吃月餅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古老而又非常有意義的傳統。
喜悅的中秋節初中日記 篇2
中秋佳節,我們正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月餅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輪圓圓的明月.也在這個時候,又有多少的游子們正站在窗前,也在看著那十五的月亮。不過,在他們眼里出現的并不是一輪圓圓的明月,而是親人們微笑的臉龐。在他們心底燃燒的并不是與親人團聚的喜悅,而是濃濃的思鄉之情。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是讓人思鄉的日子。望著皎潔的明月,不由地感嘆。想起了蘇軾的千古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喜悅的中秋節初中日記 篇3
X月X日星期X天氣:X
早上起床,翻過一張日歷,今天就是農歷八月十五日了,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節日——中秋節。
爸爸媽媽早已商量好,在中秋這天要去老家過。我想到爺爺奶奶,都已經很久沒去看望他們了,他們看到我回去一定很高興。
到了老家,我就看到爺爺、奶奶在那邊忙碌著,奶奶在包餃子,做月餅,而爺爺在做菜。看到我時,他們都樂得合不上嘴,奶奶還拿了一個做好的月餅塞到我手里,看到他們這樣高興,我也跟著高興起來。
爺爺奶奶繼續忙了,爸爸媽媽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當中,我就到街上和小朋友們玩了,街上的人們也都在忙活著,相互招呼著,到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最熱鬧的要數晚上了,等到月亮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在院里擺一張飯桌,上面放滿了大小不等的月餅和瓜果,全家圍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團圓。大家坐在一起,說說工作,學習中事,嘮嘮家常事……其樂融融。供完月神以后,奶奶就把的一個月餅切開,全家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塊,切的時候要從中心下刀,切成尖尖的'長塊。月餅吃到嘴里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無窮。
今晚真高興,到臨睡之前,我那激動的心情還沉浸在節日氛圍中……
喜悅的中秋節初中日記 篇4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有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弟弟一起去姥姥家去玩,突然老了一輛白色的汽車,原來是小姨來了,還有表弟,姨夫,咦,舅舅怎么沒在家?話音剛落,舅舅就進門了,后面跟著一只小狗,叫開心。姥姥家還有一只小狗叫樂樂。現在大家都到齊了,一起來享受天倫之樂吧!
我和表弟他們在玩,媽媽他們在聊天,小狗在喝牛奶,爸爸姥爺他們在下棋,奶奶在包餃子,大家各忙各的。時間過得真快呀!轉眼間就到了下午,奶奶的餃子也煮好了,端出來我們一個個吃的香噴噴的,那餃子看起來真像一個金元寶,餃子宴結束了。這時奶奶搬出來一張桌子,媽媽端來月餅,小姨端來水果,我們坐在一起賞月,吃月餅,吃水果,吃著,玩著,其樂融融。過了一會兒,我也不玩了,才發現月亮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偷偷的露了出來,真好看!突然腦子里有了一個想法,我對大家說:“每人說一句七字話,而且必須帶有月字。”大家一致說好。媽媽先來:“一家賞月過中秋”,爸爸說:“中秋月兒圓又圓”,我一下想到我看過的一句話:“美滿家庭比月圓”。好,大家都說我說的很好,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弟弟跑過來說:“姐姐,我們唱歌吧!”我和他一起唱起來了:“八月十五月兒圓呀……
這個中秋節好開心呀,我不會忘記這個美好的中秋佳節!
喜悅的中秋節初中日記 篇5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終于來臨了,我們全家興高采烈,以各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
一大早,媽媽就買來許多新鮮的菜,我和爸爸忙著布置陽臺,準備晚上欣賞圓月。我和爸爸打了許多五彩冰紛的氣球,插在陽臺上,買來了霓虹燈,掛在墻上,一閃一閃的,漂亮極了!
吃過團圓飯,爸爸搬來一張小桌子,放在陽臺上。我在桌子上擺放了紫紅色的葡萄,香甜的橘子以及各種口味的月餅,有豆沙的,蓮蓉的,蛋黃的……我最喜歡豆沙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極了!還擺上了爸爸喜歡喝的龍井茶。爸爸說:“‘吃著月餅,喝著龍井茶,賞著月亮,真是人生一大美事。”
“快看,快看,月亮出來了。”爸爸大聲喊著。我順著爸爸指的方向,我抬頭仰望,只見天邊掛著一輪皎潔的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夜空,整個大地全裹在銀色的輕紗中。
這樣的情景我不禁想起了唐朝詩人李白寫的詩《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喜悅的中秋節初中日記 篇6
美麗、皎潔的月亮,讓人們產生了許多幻想,例如:印地安人認為月亮上有老鷹、鴨子和蛤蟆;南太平洋的薩摩亞人則認為月亮上有個老婆婆在紡紗,而紡出來的紗就是云。但是由于各個民族的說法都不同,因此而替月亮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月亮也帶給了我一個最美好的回憶:大約在四、五年前的一個中秋節,我和我親愛的家人還有阿姨一起去烤肉,夜晚,明月高掛,星光閃耀,我們在美麗的夜空之下,將烤肉用具一一的從后車廂搬了出來后,我們就在月光之下考起肉來,可是往年的中秋節不都是雨天嗎?怎么這次卻反常沒下雨呢?算了!不管了!反正今天明月高照,正好可以賞月,想到這我不禁出神的望著那高掛于夜空的月亮,我記得新聞說今天有月蝕,恐怕假不了喔!過了一會兒,月亮慢慢的從圓形變成像檸檬的形狀,嘿!新聞說的還真準呢!于是咱們就邊吃邊賞月;這是我印象中中秋節和月亮的回憶。
而月和中秋節并非只帶給我美好的回憶,他還帶給了我許多悲慘的回憶,其中以下面這件中秋月圓的「肥」憶,最為印象深刻。一年前的中秋節,由于早上天氣晴朗,艷陽高照,因此我們全家人就在下午出去爬山;在回家的路上,我的母親買了五杯珍珠奶茶給我們喝,喝玩后,便繼續踏上回家的路;耶~!終于回到家了,但~是~我怎么想也想不到,一回家就烤肉,害我吃完最后一道菜~烤魷魚后...,全都...都....都......「嘔--」的一聲全都給吐了出來,哎---這真是一個「討厭而難忘」的中秋月圓。
雖然人們已經知道月球上沒有任何一個生物存在,但是人們還是喜歡在中秋節邊賞月邊說著迷人的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老故事來增添中秋節的氣氛。
喜悅的中秋節初中日記 篇7
20xx年X月XX日星期二天氣:晴天
農歷8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美好日子。每當中秋節來到時,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邊吃著月餅、賞著月亮,訴說著明天的美好!我還知道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成為仲秋。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比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
晚上,爸爸媽媽帶我們來到了公司,我非常感動興奮,因為可以見到爺爺奶奶了。剛到公司,二伯一看到我們就迫不及待的走過來,讓我們一起嘗嘗這天天的月餅。二伯告訴我們月餅是在香港買的,要提前預定半個月呀!
“今晚的月亮真沒啊!”我情不自禁的叫道。可這月亮就是躲在云里不肯出來,不一會她才露出半個臉,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又過了一會,月亮終于出來了。她給大家披上了一層銀色的輕紗,使這個夜晚變得更加浪漫了。
我們普寧人有一種習俗,那就就是祭拜祖先。每當節日來到的時候,我們都會祭拜祖先,祈求保佑家庭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夜深了,我們也該回家了。抬頭看看月亮,月亮還是那么圓,那么漂亮。路邊的燈光也非常亮,讓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在這愉快的中秋之夜,我們在一起團圓、一起快樂,讓人流連忘返啊!
喜悅的中秋節初中日記 篇8
讓人期待已久的中秋節到了,我捧著月餅,吃著月餅,還觀看著中秋的月亮,那是一個爽啊!
古人有句詩叫:“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過中秋,在我國是一項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人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風俗逐漸影響到民間。
中秋節,大家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吃月餅寓意成家人團聚的象征。
說起月餅,大家一定都想到了賞月吧!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時,形成了以賞月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
賞月,你們一定都知道了,不過,“拜月”的故事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呀?嘿嘿,讓我來給你解釋解釋吧。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年幼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的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就任命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說了這么多,我都累了,讓我們一起賞月吧。瞧,今天的月亮多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