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中秋節有關的散文(通用3篇)
跟中秋節有關的散文 篇1
解放以前的中國,富貴人家,尋歡作樂,以多數人的苦難釀成他們的蜜甜。中秋,是他們的佳節,天上的明月,在他們眼中,真是花朵一般。而窮苦無告的人民呢?食無糧,穿無衣,天上清光,只能照出他們的淚痕,使他們嘆息、悲傷。別人的天堂,就是他們的地獄,別人的佳節,就是他們難堪的日子。
看,今宵月色多美好呵,它是社會主義時代的中秋月色。十億人民心中裝著個暖秋。當空皓月,舉頭共仰,她給人歡樂,給人光明,給人佳興,給人幽思……
跟中秋節有關的散文 篇2
立秋有些時日了吧,還一直沒有秋高氣爽的感覺,到是連天的陰雨平添了許多綿延的愁緒。今兒,天猛的放晴了,傍晚過后弦月半彎,和著一陣陣的桂花香味,挽著關于中秋的情懷讓思緒從那些天的雨中開脫出來,轉身走入有關月的情境。每到這個時節,都會不免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詩人一生坎坷、仕途不暢,而這首千古絕唱另多少后人在無數個月圓月缺的日子吟詠,也用這種方式把詩人祭奠。天上的月兒,圓缺有時。地上的紅塵,也在悲歡離合中往復。詩人亦如此,詩意自酣暢。“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詩人應該沒有料到,醉書至兄,竟成為后世對情意的不朽思念。
中秋就是讓人心生思念的吧,否則它又怎么會中居古代歷法中的孟、仲、季三部分呢,它似乎在顧盼,也是在等待,等待回歸的圓滿。這個時節,人們總是讓思念越來越濃,路途的旅人,他鄉的游子,無論學業是否有成,仕途是否有望,都懷著一顆同樣的歸心,在月圓時,與親人舉杯望月。所以在古代,當歸鄉的路遙不可及時,有泛舟淺唱,有對酒當歌,都是發泄這一腔情愫吧,都付于月,在這中秋。
愈是月滿西窗,愈是留戀詩詞之美。正如李白可以豪放盡釋,舉頭一問“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想必沒有科學考證的年代,自然的景象,宇宙的神奇會更加賦予玄妙與美。有時,神秘便是美。其實,更美的是詩人的情懷,灑脫與不羈總可以超然物外,另現代人所不及。如清月,浩浩高空,靈心自居。只是未知這人間恰逢中秋時節,可否真有一縷香,直入月宮?是否真有一份情,能讓月輝帶露?好在,現代的我們有了古人未曾聽聞的高科技設備,可以讓思念越來越短,可以讓團聚越來越多。
滿是桂花香氛的長街,人們甜蜜的品著中秋,說著團聚,秋的果實墜滿枝頭。所有的團聚都讓人心生溫暖,團聚是情感的擬補,是親情的融匯。總是感覺中秋是可以把友情暫時擱置的,而讓終日因忙碌而疏忽的親情盡可以在團聚的酒杯里沉醉,雖然沒有詩詞之唯美,然卻伸手可觸。今夜,月兒未到正圓時,但也無需像古人一樣,把思念變成痛,浸成詩。只需輕抬你的腳步,把快樂的心帶回家。
跟中秋節有關的散文 篇3
月兒圓了的時候,桂花香了的時候,闔家歡聚的時候,總有人在天涯。
小時候,一到中秋節就盼著吃上一口月餅,一把刀叉,便將一個月餅分割成幾份,每人拿一小塊,放進嘴里,滿足而快樂的味道滑過舌尖,在口中蔓延,大人們。假若一個人吃一整個月餅,倒還失去了那份滋味。說是分享卻也要搶,若有蛋黃月餅,便你爭我搶,都想吃到蛋黃最多的那塊,搶到的就趕緊往嘴里塞。兒時的中秋節就是“月餅節”,“過節”的概念就是可以吃到平日里少吃到的東西,哪里懂得“斷腸人在天涯”的滋味。
上學以后,在學校里度過了幾個中秋,和同學分享,咀嚼著月餅,想著家人,那是另一種味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游子在外奔波打拼,難以與家人相聚,一個電話,一聲問候,借此穿越地理上的距離,直達彼此心扉,噓寒問暖,一句“我還好”,百感交集。似乎越長大,月餅越沒了滋味,即使無味,形式上卻還是少不了。
一個人吃月餅,嘗到的是苦澀,是濃思,是無奈,是愁味。冷落清秋節,無人話凄涼。于是也越來越不愛過節,一群人的狂歡是一個人的寂寞,月兒圓了,人未團圓,房門緊鎖,咬一口月餅,那是冰涼的。這時不禁,懷戀起兒時的月餅來,似乎小時候吃到的月餅是最美味的,那時的月亮也是最圓的。
秋風惡,人情薄,一口愁緒,幾年離索。唯有對空空皓月,思戀家人,“過節”似是“過劫”,到了中秋,驀然回首,發現這又是一個不回家的秋,黯凝愁。只有獨自回想以前,家人共度良夜,把酒言歡的場面。此夜月下品月餅,何人不起故園情。越長大,離家越遠,需習慣,這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