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66周年主題征文:感悟幸福
幸福這個詞是人們常說的一個詞,使用量也是比較大的一個詞。然而,細細推敲什么是幸福?卻很難說出明確的答案。辭海解釋:幸福是“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這大概就是說,人在社會上的處境和與到的各種情況,處置稱心如意,物質,精神生活需求的滿足,心情舒暢,快樂。那么,具體說幸福是什么?還是很模糊。法國著名學者笛卡兒曾說過,幸福是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最復雜的多義詞,不同的人卻能讀出不同的含義。認真思考幸福一詞的含義的確豐富而不具體。不同時代,不同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不同境遇、不同心情的人,都能讀出不同的語義;而且對幸福也能產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尋找幸福,追逐幸福,由于每個人的思想境界,人生觀,價值觀的不同,道德的差異,幸福觀也各有不同,對幸福的認識,體味也有很大差異。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人的價值是指人對自己、他人乃至社會需求的滿足。對社會、對他人的貢獻越多,人的社會價值就越大。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共產黨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就是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為他人的生存和社會的發展而奮斗不息,貢獻一切為最大幸福。
雷鋒同志在《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的散文中寫道:“1959年我在遼陽工作時,有一天晚上,突然下起大雨,工廠運來的7200袋水泥找不到東西蓋,我立即從床上抱著自己的被子、褥子跑到工地蓋上了水泥。我的被子、褥子雖然濕透了,但是國家的財產免遭重大損失,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每當我為人民做了一點好事的時候,也就是我最幸福快樂的時候。”雷鋒同志認為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是有價值的人,為人民做好事就是幸福,這就是他的人生價值觀和幸福觀。鞍鋼職工“當代雷鋒”郭明義20年捐出12萬元錢資助貧困學生和扶貧救災,自己一家人卻住在40平方米房子里,還樂此不疲地跟上千萬粉絲說:“進我所能幫助別人做點事內心特別快樂,特別幸福。”這是何等高尚的道德情操,多么值得贊美的價值觀、幸福觀。
著名建筑學家、“中國人居之父”、XX年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良鏞院士以“先人居之憂而憂,后人居之樂而樂”的博大胸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拜萬人師,謀萬人居”。他一輩子為千千萬萬人民的居住而謀劃,造福于人類,這是他畢生追求的人生價值和幸福。
然而,一些扭曲了價值觀、幸福觀的人,不顧社會價值觀,只追求個人價值。特別是一些腐敗分子私欲高度膨脹,把個人利益放在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之上,不惜犧牲國家和集體利益,不擇手段謀官斂財,貪污受賄,向國家、向他人攫取財物、最后走上犯罪道路。本來想為自己創造幸福、榮華富貴,終究為自己筑起了罪惡的墳墓。
現階段,正處于急遽的社會轉型和利益格局調整的深水期,社會不正之風、黨內腐敗等負面效應對人的思想觀念的影響,人的價值觀、幸福觀也不同程度地出現誤區,直接影響著人們對幸福的感受和認知,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幸福。這就需要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幸福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反對一切向錢看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把人民利益和國家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個人的幸福、命運、前途同人民群眾聯系在一起,關心百姓疾苦,為人民大眾做好事辦實事,貢獻自己的力量,以此為快樂為幸福,只有這樣才能正確認識幸福,真情感受幸福。
近百年來馬克思主義傳進中國,一批有志之士先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創造了中國共產黨。從建黨開始,他們就依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國、解放四萬萬同胞出苦海,過上自由民主 、幸福美滿生活為己任,走上了艱難困苦的革命斗爭之路。斗爭中,推翻了蔣家王朝,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從此走出了萬丈深淵、見天日。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展開了社會主義建設。工農業生產飛速猛進,人民生活大大改善。改革開放給中國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飛速發展,擺脫了貧困,使十三億人口解決了溫飽,進入了小康,過上富足的生活。人民的衣食住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和改善空前未有,幸福指數大大提升。
當歷史車輪進入XX年,我國社會總產值躋身于世界第二位,走在了日本前面。中國人拍著胸脯 說,腰包骨氣來了,寬敞的樓房住上了,轎車開近家;家家戶戶吃上了大米白面、大魚大肉;山珍海味也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看看眼下的一切,幸福無處不在無時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