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元旦黑板報內容資料大全_元旦手抄報資料(通用3篇)
2023元旦黑板報內容資料大全_元旦手抄報資料 篇1
元旦,據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歷(農歷、陰歷)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
從漢武帝起,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1月13日,孫中山發布《臨時大總統關于頒布歷書令》,責成內務部編印新歷書。隨后又規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不叫“元旦”。
這一年孫中山讓出最高權力,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剛開始,袁世凱還表示遵循孫中山的一切政令,包括繼續推行新歷。于是,在中國就出現了兩種歷法體系,一種是官方推行的西洋陽歷體系,作為公共行政、執法、國際交往的時間標準;一種是傳統社會的農歷體系,人們按習慣沿用,服務于農時與日常社會生活。當時,政府雖然強力推行新歷法,但也考慮到民眾生活的需要,采取調和折中的方式。
1月,民國政府的內務部在致袁世凱的呈文中提出:“擬請定陰歷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給假一日。”袁世凱考慮到其他少數民族的習慣問題,只批準“元旦為春節”。由此,傳統農歷新年歲首被官方正式易名為“春節”,傳統的“元旦”“新年”名稱被安置在公歷的1月1日這一天。[1]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采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于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2023元旦黑板報內容資料大全_元旦手抄報資料 篇2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春思 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鄰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戲答元珍 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元旦詩歌新年詩歌
清透的風,正從遠處吹來
那里有少女的香味
帶著野百合的私語
在一瞬間綻放
青澀地,愛人的手臂
溫柔地纏繞,把你擁抱
撥動春天的琴弦
季節的距離如此
杜甫的《守歲》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七律-賀歲
連心綴韻作詩文,恭賀新春福樂頻。年貨備齊貼門對,檀香擺畢供財神。餃子包好才除夕,鞭炮點燃又早晨。電話手機鳴響際,爭相拜訪問安勤。
七律-拜年
遙相拱手拜新年,祝愿全家俱合歡。鄰里祥和皆樂善,親朋吉利盡平安。錢隨鞭炮響漫地,笑逐煙花爆滿天。美酒佳肴飽嘗足,看開電視喜連番。
元旦獻辭---至燕子
南歸的小燕子
你好嗎
是否很懷念北方的春天
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023元旦黑板報內容資料大全_元旦手抄報資料 篇3
同學們,大家新年好!
1月1日又稱元旦,“元”是開始,第一之意;“旦”是早晨,一天之意。“元旦”就是一年的開始,一年的第一天。從字面上看,“旦”字下面的一橫代表著波濤澎湃的海面,一輪紅日正從海上噴薄而出放射著燦爛輝煌的光芒,這個象形字生動地反映了旭日東升的形象。把“元旦”合在一起,就是要人們以蓬勃的朝氣和奮發的斗志來迎接嶄新的一年。
同學們,時光老人的腳步在悄悄挪移,我們不是都有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感覺嗎?東晉詩人陶淵明曾有過這樣的感嘆:“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我們也不乏這種緊迫感。我們是青年,青年是生命中的春天,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我們是跨世紀的一代,成學業于本世紀,成事業于新紀元,我們將成為時代洪流中搏擊風浪的勇士。生逢此時,榮幸又艱巨。讀書,是一切成大事者的必由之路,是一切創造的基礎。認真讀書是時代的要求。我們要用勤奮和汗水夯實學業大廈的地基,用拼搏向時光索取價值,用雙手為鮮艷的五星紅旗添彩。只有這樣,才無愧于華夏子孫,才能肩負起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歷史使命。
同學們,我們正滿懷著希望和信心來叩響人生這扇奧妙的大門。生活是那樣豐富和廣闊,有無數寶藏等待我們去挖掘,有無數險峰等待我們去攀登,有無數藍圖等待我們去描畫……在這生命的春天里,播灑下希望的種子,辛勤地耕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