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鄉放歌》團體操解說詞
畢升故里茶飄香
——團體操解說詞
作者:520xbc
一年一度茶葉節
歲歲年年情不同
大別山上花木秀
畢升故里茶味濃
值此中國第十四屆茶葉節開幕之際
讓我們熱烈歡迎各位嘉賓
讓我們共同祝賀茶葉節開幕
為此,我們為茶葉節送來了大型團體操表演
《畢升故里茶飄香》
下面請各位觀看
序
英山 人杰地靈
古為皋陶部落
殷為傅說家鄉
漢為英布封地
宋為畢升故里
今為名茶之鄉
英山 縣小人少
版圖只有香港那么大
人口比澳門還要少
英山 山多地少
八山一水一分田
發展靠什么
產業抓什么
特色有哪些
出路在哪里
時空、歷史和經驗告訴英山人
英山的特色在茶
優勢在茶
希望在茶
出路也在茶
為此
縣政府確定了“農業抓產業,產業抓特色,特色抓茶葉”的戰略方針
全縣上下
齊做茶文章
共念茶葉經
從開發基地到推出品種
從應用科技到落實機制
從打響品牌到拓展市場
從城鎮到鄉村
茶葉成為支柱產業
英山人邁開大步向茶葉大縣、強縣進軍
第一場 四季采茶忙
陽春三月
走進英山
撲面而來的是漫山遍野的綠色
撲鼻誘人的是沁人肺腑的芳芬
這便是茶的世界
這就是英山的靈魂
看 那山上山下
垸前屋后
滿是穿紅著綠的采茶姑娘
只見巧手如蝴蝶翻飛
那是在采金摘銀
大別山千里橫亙
畢升故里土地有靈
氣候、日照、雨量、空氣、山勢
孕育出英山茶葉的品性
她
香氣高遠
口味醇正
色澤碧綠
湯色清純
這獨特的品質
使英山茶葉傳揚中外
享譽古今
唐代 它是朝廷的貢品
現代 它是生活中的溫馨
近年來
英山的茶葉發展在縣政府
“統一規劃 連片發展 集中建園 規模發展”的指導下
茶園面積迅速發展到11萬5千畝
人均占有茶園接近三分
品種專業戶占農戶的80%
去年產量達到2500萬斤
產創產值達三億
倉庫實現了零庫存
先后開發了云霧綠茶
功夫紅茶
保健茶
高硒香型茶等四大系列
產生了近百個品種
既有春筍、春蕊、春茗、羊角春
又有毛尖、松針、龍井、楊柳青
個個系列惹人愛
樣樣品牌逗人欣
采吧,采吧
采下新茶一片片
送給客人品一品
采呀,采呀
采得茶葉千萬擔
酬謝朋友和嘉賓
翻開英山種茶的歷史
人們已經步入了革新
推廣無性系繁殖
建塑料大棚控溫
實現了季節產茶葉
一年四季吐芳芬
谷雨茶、立春茶、明前茶、霜后茶
冬季還有九后茶
科學種茶順人心
第二場 五洲飄茶香
英山 有著明顯的區位優勢
地處大別山南麓
東連太湖
西抵武漢
南臨長江
北接江淮
英山 位居中原腹地
信息公路方便
交通四通八達
電網星羅棋布
因特網應手得心
英山人學會了“靠質量取勝,打品牌競爭”的本領
“陸羽杯上”捧回了大獎
“中茶杯”上奪得了頭名
長沖牌、畢升牌、屏峰牌等商標國家已注冊
成為中國綠色食品
英山人喊響了“覆蓋黃岡,暢銷湖北,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強音
辦茶葉節
引國內客商
招國際友人
活銷售市場
覓茶葉知音
茶葉節上
不僅有全國專家、學者、記者參加盛會
還有郭達、孫悅、黃宏等明星前來助興
英山茶葉不僅暢銷全國,遍及各省
還遠銷俄羅斯、韓國、新加坡和日本
茶好不怕路途遠
酒香不怕巷子深
自從92年首屆茶葉節拉開序幕
英山茶葉就不斷走出了黃岡
走出了湖北
四海飄茶香
五洲皆聞名
在第七屆茶葉節上
汪家山的茶葉開后拍賣之先河
創造了“斤茶萬金”之史韻
去年的茶葉節
吉子山人創造了特大新聞
一斤茶葉賣到了16800元
當驚當喜
可賀可慶
當年 英山茶是唐代的貢品
今日 英山茶更是現代人的佳茗
它 清心提神
它 祛病、健身
它 弘揚了茶的文化
它 增添了茶的神韻
有道是
青山綠水著新妝
英山茶葉永飄香
枝枝葉葉連友誼
天堂云霧賽蘇杭
第三場 十萬茶家樂
茶葉 是英山的支柱產業
種茶 是茶農致富的門路
悠久的種茶歷史令人自豪
輝煌的茶葉產業叫英山人驕傲
“三優先,一獎勵”政策優惠,深入人心
上規模,建機構,拓市場,創品牌,出精品
從茶葉一條街走向茶葉公司
從茶葉商會邁向茶葉公園
一年一步,一招一式
都為茶農帶來了致富效應
如今
三萬茶戶早已成為小康之家
十萬茶農步入致富之門
村村公路連經緯
家家電話通北京
水泥樓房如林立
彩電、摩托似繁星
CD影院家中放
電腦網絡入農門
如今
英山人倘佯在茶的世界
遨游在茶的星云
書記唱茶戲
縣長弄茶文
農民發茶財
經理念茶經
茶文化豐富了畢升故里
茶靈氣激活了英山臣民
大別山上花木競秀
畢升故里茶葉飄香
同志們 朋友們
讓我們共同回味中國英山第十四屆茶葉節的情趣
讓我們共同期待新世紀第十五屆茶葉節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