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前內部控制工作的意見或建議(通用6篇)
對當前內部控制工作的意見或建議 篇1
我國現階段事業單位內控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停留在文字層面,內控意識薄弱
事業單位相對企業而言,對內部控制重視程度較低。雖然很多事業單位建立了一系列的內部控制制度,但由于歷史原因和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 內部控制工作只停留在“紙上文章”和應付檢查層面,未對執行和監管起到指導作用。甚至有些事業單位認為內控成本過高,造成單位辦事手續繁瑣,不利于運行效率提高,因而對內控的執行缺乏積極性。
(二)缺乏高水準內控管理人員
從整體來看,事業單位內控人員的素質偏低,尤其在一些基層單位,內控知識缺乏,或缺少相應的內控經驗,內控人員難以勝任工作,不能有效的實現內部控制所預測的效果,導致內控執行時缺乏必要的力度,使內控失效。
(三)內控制度殘缺,內控機構缺乏獨立性
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所規范的范圍過于狹窄,導致制度成為擺設或者殘缺的現象。此外,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機構不具備獨立性,我國事業單位所設立的內部控制機構和其他部門之間的關系是平行的。從目前來看,出于對經濟活動的監督、控制的需要,事業單位一般將這項工作交由會計部門或者紀檢監察、審計部門負責。由于內部控制工作人員要受到單位的限制,因此也不具備獨立性。
(四)重大事項的集體決策和審批制度執行不到位
事業單位一些重要事項范圍和職責權限沒有明確界定,決策方式和程序以及議事規則不規范不清晰,沒有建立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特別是在一些人員較少或較基層的事業單位,“家長制”作風嚴重,領導“一言堂”、“一支筆”審簽。
(五)日常業務運行與財務管理脫節,資產管理環節存在缺陷,不能及時為內控部門提供資產、資金的使用數據等第一手資料
目前,大多數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只起到“核算”和“付款”的作用,對本單位業務上重要事項的決策、實施過程參與較少,對相關業務的來龍去脈了解不多,導致單位財務和業務辦理脫節,從而無法對業務部門實施必要的財務管理和有效的內部監督;會計核算不及時,無法及時反映資產變化,應入未入、該銷未銷,導致賬物脫節、存量不清。例如,有的個別單位建造的樓房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掛在“在建工程”和往來賬戶中。
(六)預算外資金監管不力,把預算外資金視同部門和單位的自有資金
由于事業單位對預算外資金認識上存在偏差,缺乏一套完整、規范、統一的資金的管理制度,只實行簡單的收支兩條線方式,在資金管理方面形成不了齊抓共管的合力,管理效果不明顯。
(七)缺乏完善的內控有效性的評價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
目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并未引起重視,很多單位依據規定建立了必要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實施了內部控制,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就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在內部控制執行過程中,對控制失效現象嚴重的情況也未建立責任追究制。
(八)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遠滯后于需求
分析目前的狀況,無法量化投入產出比,是制約信息化發展的最重要因素。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內控信息技術研發方面,從理論、方法、技術到產品都處于落后的狀態。但有別于發達國家的是,我國的內控信息化建設有著更為強勁的需求。
完善內控建設,打造科學有效的內控管理平臺
(一)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強化內部控制意識
營造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首先要強化單位領導的內部控制意識,讓單位的領導真是認識到內控在事業單位中的作用。單位領導對內控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控制環境的好壞。同時,還要將這一意識貫徹落實到全體員工的工作中,并與單位實際情況相結合,定期對職工進行培訓。全體職工在管理層的引導下,應認真執行內部控制工作,同時對內控工作進行監督、反饋,以調動單位各個職能部門和全體員工承擔內部控制責任的意識。
(二)完善內控制度建設,加強內控機構的權威性與獨立性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眾多規章制度息息相關。事業單位在健全內控制度的同時,還應完善與之相關的其他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內部控制的有效實現。除此之外,事業單位還應強化內控制度的其權威性和獨立性,對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及運行的有效程度定期作出評價,在發現問題時,應及時糾正。
(三)建立完善的集體決策和議事機制
事業單位的決策權應該受到相關機構的監督,比如,事業單位應對重大事項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并對其進行風險分析,在經過必要的研究論證程序后,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最終決策應通過黨組會、辦公會或部門與科室聯席會討論決定。事業單位采用集體決策制,可以有效的規避錯誤和風險。
(四)加強財務管控和業務過程的協同,強化資產管理
事業單位應把業務過程和財務管控有機地結合起來,讓財務控制滲透到業務活動的每個環節,只有這樣,才可能避免業務過程中的舞弊。
事業單位還應加強固定資產的盤點,組織專門人員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對盤盈、盤虧、報廢、損毀固定資產要查明原因,視不同情況分別進行處理。事業單位應依據清查中出現的問題,不斷修改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各項內控制度。小型事業單位要設立專門的崗位,配備專、兼職的人員管理財產,大型事業單位要設立專用設備管理部門,并配備相應的管理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負責專用設備的驗收和日常的設備維護以及報廢設備的技術鑒定。
(五)加強預算外資金的監管,健全監督機制
事業單位在將預算外資金繳入財政賬戶的同時,也關心相關財政部門讓它支多少、怎么支的問題,這就決定了預算外資金的收入機制要與支出機制的建立相聯系。事業單位在收入方面,要合理合法;在支出方面,應體現以收定支,核定支出基數,并借鑒預算內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建立一整套的開支標準、考核依據及管理制度。健全監督機制,確保專款專用,對不合理的支出能及時發現、及時糾正,堵塞漏洞,防止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發生。
(六)開展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工作,保證控制目標的實現
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應由事業單位全體管理者和工作人員共同利用系統化的方法來進行。在內部控制自我評價過程中,首先,應設立全面的評價指標,評價指標全面滲透到評價單位內部控制的全過程,涉及所有業務和全體人員;同時,評價指標要以事實為基礎,指標結構科學、清晰、合理,評價指標要具有獨立性,保證評價各個環節獨立。對內部控制制度自我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結合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特點制定改進措施。
(七)緊跟時代腳步,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推動內控建設
事業單位不能與現代化相脫節,要緊跟時代變化,大力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提高內部控制的水平。結合現代化技術,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手段和方法進行及時的更新和補充,實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朝著現代化、科學化的可持續方向發展。
(八)選拔合格人才,強化內控人員業務能力
事業單位在設立健全的內控機構后,配備的人員不僅要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熟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同時還應具備良好職業道德。事業單位應成立一支應變能力強且專業技能扎實的人才隊伍,并對此進行定期的業務培訓或者專業進修,加強他們對風險的分析、應對能力,以及面對全新業務時的分析和應用能力,提高內部控制人員的專業素質和道德意識,成為“又紅又專”的合格人才。
對當前內部控制工作的意見或建議 篇2
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實踐中逐步產生、發展和完善起來的。它是以一種強調以預防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過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來防止錯誤和舞弊的發生,提高管理的效果及效率。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是指主要通過會計工作和利用會計信息對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活動所進行的指導、調節、約束和促進等活動,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和社會效率。 在信息管理時代,加強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對于防止舞弊行為的發生,保證國家財政資金的安全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一、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必要性
1、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內控制度通過制定和執行業和業務處理程序、科學的職責分工,使會計資料在相互牽制的條件下產生,從而有效地防止錯誤和弊端的發生,保證會計資料的正確性和可靠性。一些單位沒有完善、有效的內控制度,致使會計資料在傳遞過程中因相互脫節而發生問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所以,科學、完善的會計內控制度是保證及時為單位工作提供可靠、準確的會計信息的基礎。
2、依法理財的關鍵
為促進單位會計內控制度建設加強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強化內部自我約束機制,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會計法》明確規定“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會計法》是深化會計改革,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保障。而且,會計內控制度能夠保證國家對各單位的宏觀控制。國家制定的一系列財經紀律及法規都要求各單位通過制定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來落實,各單位通過實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實現自我約束。
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若干建議
從總體上考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
1、加強單位負責人的自覺控制意識 。內部控制成敗如何取決于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控制意識和行為,而單位負責人內部控制自覺意識和行為又是關鍵。有時內部控制本身也有局限性,主要是單位領導人控制的隨意性,或不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使“人治”因素增大。因此,提高單位負責人自覺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2、完善資產管理的內部控制。 在資產管理環節應建立授權批準制度,各項經濟業務必須經過規定程序的授權批準,明確相關部門人員的責任、權利、義務,對各項財產物資應采取限制接近措施,嚴格限制未經授權人員對資產直接接觸,定期對各項財產物資進行盤點,并將盤點結果與會計記錄進行核對,出現不一致時應分析原因、查明責任、完善管理制度。對債權、債務應督促經辦人及時核對、清理,避免和減少資產流失,壞賬損失需按規定程序經批準后核銷。
3、增強會計基礎工作,強化會計系統的控制作用。 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嚴重制約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部門預算的實施效果。因此,要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水平,為財政“節流”奠定堅實的基礎,還必須重視改進行
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強化會計系統的控制作用。 強化會計工作基礎,需要財政機關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培訓教育,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的全面檢查制度,并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
4、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由于經費管理體制上的特殊性,其內部控制也有其特殊性。如收支兩條線管理、部門預算、政府采購、會計集中核算、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等,都應建立適合其特點的內部控制制度。同時符合條件的單位應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這項控制很重要,而且很有必要,單位內部的經濟活動、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合規、有效,由內審機構進行評價,可以有效化解組織風險,對整治舞弊、促進廉政建設也起到一定作用。
5、內部控制的執行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要注意抓重點,針對本單位的工作實際,抓本單位的薄弱環節。重點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預算控制。行政事業單位應適應財政發展的需要,建立一套以預算管理為基礎的內部控制體系,主要包括預算的編制、審定、執行、監控、分析、調整、考核等。二是授權批準控制。單位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必須經過授權批準以便進行控制。在授權批準控制時,一定要明確授權批準的范圍、授權批準、權限、授權批準責任和授權批準程序。三是關鍵點控制。在設置崗位或職務時,為了保證業務正常開展,防止出問題,不相容崗位或職務要由不同的人來承擔,這就是關鍵控制點;在進行會計核算時,為保證會計記錄的正確性,明細賬和總賬之間的核對是關鍵控制點;為保證銀行存款金額正確性,由非出納員核對銀行對賬單和存款余額這也是關鍵控制點。內部控制是一項不斷推陳出新、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內部控制制度也要跟著不斷的修改,以達到其有效性,切實控制各種漏洞的發生。行政事業單位是一個特殊的單位,不同于企業,有它自身的特點,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發展的情況下,行政事業單位的建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因此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也顯得猶為重要。為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行,除了要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內控制度外,更要使內部控制適應時代發展,做到與時俱進。
對當前內部控制工作的意見或建議 篇3
一、目前郵儲銀行內控體系存在的問題
(1)缺乏全面風險管理框架下的內控理念。目前郵儲銀行的內部控制只是僅僅從某項業務、某個部門的角度出發,針對某一業務活動或管理活動環節做出的控制規定,而不是從整個銀行所面臨的風險來制定內部控制體系。實際上,一個銀行內部不同部門或不同業務的風險,有的會相互疊加放大,有的則相互抵消減少。
企業文化建設存在偏頗,重發展文化,輕控制文化。一是對企業文化認識有限。許多員工乃至管理層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停留在看電影、文藝演出、體育比賽、旅游等形式化的層面,認識不到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導致企業文化建設的走形式,造成內控文化缺失。由于員工缺乏或沒有內控意識,不能把內控看做是現代金融企業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經營活動中,內控活動有時因為員工的漠視或抵觸而難以展開,更談不上員工主動將內控意識融于全行各項活動中。二是企業文化主要體現在營銷文化上,大多數情況下是將業務發展放在第一位,“以業績論英雄”。對支行高管的任用、考核注重業務拓展能力,忽視對管理能力和道德水平的考察。也就是說高層未能通過建立適當的激勵約束機制,強調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內部控制機制的重要性。三是企業文化缺乏特色,雖然目前總行提出了郵儲口號。但在分支機構的經營管理上根本體現不出其特色。
(2)缺乏風險評估計量手段,識別覆蓋面窄。一是業務活動以外的風險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郵儲銀行普遍比較重視對業務活動過程的風險識別和控制,而且重點是信貸業務和柜臺業務,但對管理活動和支持保障活動,特別是綜合行政管理、安全保衛、計算機系統中的風險缺乏有效評估和控制,因為這其中任何一項活動存在問題,都將影響其內控體系的有效性,成為引發其風險的隱患。二是風險評估計量手段少,主管性強。盡管我們建立了企業信用評級體系,而且也在運用這個體系,但實際上評級體系為我所用,在對企業經濟效益、經營能力評估以及發展的前景預測時,主觀性占了很大成分,難以真實、客觀地反映企業的風險狀況;還有的行對借款人的經營現金流量不進行具體分析和審查,而比較重視企業在其他行的融資能力,信貸風險難以得到合理的控制。
(3)缺乏風險控制手段,控制方案未得到有效落實。一是風險處理于手段不合理。如部分支行出現逾期或不良時,不是爭取有效的對策和措施去處理風險,而是通過“借新還舊”、“調整五級分類”、重組等方法,掩蓋資產質量的真實性,資產風險狀況未得到如實反映,風險沒有得到切實的控制。二是在具體業務操作中存在風險控制措施執行不力的情況,影響了內部控制的效果。如在風險控制措施的有效執行上未能對固定資產實施有效管理;業務交接中存在轉授權不及時的情況;國際業務操作差錯時有發生,重要或關鍵崗位沒有實現強制休假制度等情況。
(4)綜合業務系統設計風險與安全運行風險并存。為從源頭上防范風險,目前銀行業務操作系統電子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但隨著電子化程度的提高,也同時帶來了其他的風險,而且這種風險一旦發生,影響的將不是一筆業務,帶來的有可能是系統風險。從目前情況看,業務系統的設計風險和運行風險均存在。主要表現在:一是業務系統功能設置不完善或系統權限設置不合理。二是數據信息管理不到位,客戶信息安全得不到保證。三是計算機網絡管理及開發風險隱患大,難以保證信息數據的安全性。
(5)內部規章制度學習培訓開展得不到位。一方面郵儲銀行剛剛成立,新業務在快速推行,但這些業務的規章制度或操作流程,都是以文件或業務通知形式下發的,零星分散,沒有整理,加之制度出臺后學習、宣傳、消化滯后,員工學習不夠,掌握了解膚淺,或存在理解誤區,操作執行不得要領。由于員工沒有系統掌握這些規章制度或操作規程,在實際工作中容易遺忘,造成工作偏差、誤差甚至造成有章不循的現象發生。另一方面,落實制度是一個長期、重復和枯燥無味的過程,對員工而言,需要持之以恒不厭其煩地學習,需要細致謹慎全力以赴地執行,需要真心投入毫不松懈地操作,但現實中不少職工怕苦、怕累、怕麻煩,不愿投入精力去學習規章制度,不愿花心思去記操作規程,更不愿一步一步地按規章制度辦理業務,而是投機取巧、麻痹大家、心存僥幸、不僅不能夠規范操作業務,還埋下了很大的風險隱患。
(6)干部職工遵守制度自覺性有待加強。制度是由人制定的,更要靠人去執行。實際工作中,有些干部職工認識還不到位,制度管理意識不強,執行制度的自覺度還未養成,守法意識有待進一步培育。主要表現為:一是部分干部職工思想觀念轉變跟不上形式發展的需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的意識不強,總認為以前都是這么做,習慣于憑老經驗、老做法開展工作,思想懈怠麻痹,存在差不多,過得去就行的想法,還有的存在不以為然或抵觸情緒。二是有的員工態度消極、情緒懶惰、缺乏主動負責精神,錯誤認為落實制度是多此一舉,是給職工上套,因而情緒消極,表面化、機械化、應付執行、走過場、敷衍了事。三是部分職工工作行為失范,憑經驗辦事,以習慣代替制度,導致工作上不講程序,操作上不講流程,辦事上不講規矩,有章不循。給郵儲銀行的正常工作帶來了極大隱患。
二、加強內控體系建設的途徑、對策及建議
內部控制是管理的一項職能,主要是通過事后和過程的控制來實現其自身的目標。首先,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目標本身;其次,內部控制是組織內部自上而下,每一個層次人員的職責,而不僅僅是一些手冊和規定;再次,內部控制是為組織實現目標提供合理保障,但不是絕對保障。良好的內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證合規經營,但決不只限于合規經營,實際上良好的內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證合規經營,同時還要保證財務報表的真實可靠和經營結果的效率與效益。
(一)樹立全面風險管理的內控理念,建立強有力的內控文化。
內控體系必須根據風險組合的觀點,從貫穿整個郵儲銀行的角度看風險,實行全面風險管理。全面風險管理就是對整個銀行內各個層次的業務單位,多種類型風險的通盤管理,這種管理要求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及各種其他風險以及包含這些風險的各種金融資產與資產組合、承擔這些風險的各個業務單位納入到統一的體系中,對各類風險依據統一標準和管理。郵儲銀行的內控體系就是要基于以上全面風險管理理念對各個業務過程、各個操作環節進行過程控制。
郵儲銀行要站在長遠發展的角度,高度重視銀行的內部控制,充分認識到防范風險的重要性,切實了解本行的主要風險所在,在日常管理中要積極倡導建立強有力的風險控制文化,從自身做起,使風險控制成為全體員工日常工作的主要任務。要通過人性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持續的業務培訓、服務培訓、內控文化以及先進理念的培訓,養成員工的法律意識、內控意識、風險意識、合規意識,提高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使自覺遵守內控制度,成為全體員工的自發行為。
(二)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提高風險識別內控能力。
一是構建符合內控要求的業務管理新制度。要在符合內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整合業務操作流程,建立起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的防范體制,構筑起面向全行、覆蓋所有業務品種和涉及全過程的內控管理體系,使內控制度覆蓋所有風險點,貫穿決策、執行、監督全過程,重點崗位、主要風險環節做到相互制衡,實現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的同步。要切實發揮“三道防線”的作用,構筑起全方位、主體交叉的監督管理網路。二是運用風險量化管理模型,提高風險識別與檢測水平。從僅僅關注信用風險逐步向信用風險、道德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和操作風險同時關注的方向轉變。風險評估和管理水平也應逐步運用風險量化管理模型,進行科學測算,進一步優化風險管理模式,提高風險識別能力。
(三)持續開展內控評價,提高內審的有效性
近年來,從各級銀監機構的監管實踐來看,主要基于內部控制現場檢查。但由于現行的內控檢查主要是對內部控制進行質上的判斷,缺乏量的標準,對內部控制的評價往往不夠全面。經常是對檢查業務做出實質性測試,而疏于內部控制的符合性測試,過分關注控制結果,忽略了控制過程,總結出的問題往往是實質性的業務問題,而非控制過程的總體評價。
經過近幾年的不斷完善,各金融機構內控制度基本上都健全了,有的銀行甚至已經做出了系統、完善、標準的內控文件體系。但一旦執行,問題就出來了,不是這個制度沒落實,就是那個要求打了折扣。發現的很多問題,基本上都是源于制度執行不嚴,而一段時期以來銀行業大案要案頻發的直接原因是有章不循、違規操作。雖然不能簡單的把內部控制等同于規章制度,但從一定的角度來說,內部控制就是一個制定制度、執行制度、完善制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保證制度的執行要比制定制度更為重要。因此,為確保郵儲銀行內控制度的有效執行,在內控框架里,應設一道監督評價與糾正的防線。即執行部門對控制措施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糾正存在的問題。但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內部監管的缺失,內審缺位和履職不到位成為一種情況,制度的執行力大打折扣。既然內控框架中設置了監督評價與糾正這一要素,那么監管就應首先發揮要素作用,重點監管內部審計,增強內部監管的有效性,督促機構加強內審建設,增強內審獨立性,提高內審人員的素質;加強對內審履職情況的檢查,對內審進行問責。通過外部監管強化內審履職,促進內審履職,以自查代替他查,形成內外部監管的互動,解決制度執行不到位的問題可事倍功半。
(四)、充分發揮內控機制的約束作用,提高內控制度執行力。
(1) 加強制度建設,是郵儲銀行制度執行力的制度保障。構建一套科學有效的制度管理體系是提高制度執行力的前提。由于受事物發展主觀和客觀條件的限制,憑借以往經驗和知識積累基礎上制定出的制度,必然有一個完善過程,因此,加強制度體系建設,既要注意實體制度——責任制的完善,更要注重程序制度——操作規程的建設,尤其要在制度細化、程序操作上下功夫。不但體系要全面,覆蓋到方方面面,而且還要配套完善執行程序,使每個環節都有據可依。筆者認為,制度建設要處理好以下三個關系:
一是嚴謹性與實效性的關系。制度出臺前先行試點,對具體條款進行反復修改,對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規定及時進行調整,始終堅持以工作實際為基點,確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科學性,力求制度盡可能的切合實際,并科學合理。同時,注意新制度間的銜接,對涉及多個部門的制度,注重加強溝通協調,防止出現相互矛盾或脫離實際和要求過高等現象。既要形成互相銜接、相互配套的制度體系,又要確保制度簡潔、管用、便于操作。
二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系。既要堅持服務大局,又要注重從實際出發,所制定的制度、辦法和程序要適用于本單位部門的實際,循序漸進、逐步深入,不能生搬硬套。確保制度的配套性和完整性。
三是適應性與適度性的關系。制度建設要考慮承受力,一時無法做到的,暫時不要規定;準備出臺的要充分論證其可行性,條件時機不成熟不能倉促出臺。要確保制度的前瞻性和創新性。要多借鑒其他商業銀行的成功經驗,少走彎路。在時機操作過程中,始終堅持立、改、廢相結合,對一些不合時宜的制度,該廢止的堅決廢止,該修訂完善的及時修訂完善,該重新制定的及時重新制定,使制度規范符合創新精神,體現時代要求,從而實現制度建設的與時俱進。
(2) 強化教育培訓,是提升郵儲銀行制度執行力的人力保障。一是強化對員工制度意識的教育和培養。要大力營造“尊重制度、遵守制度光榮,無視制度、違反制度可恥”的氛圍,堅決克服和糾正“以信任代替管理、以習慣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紀律”的行為,持久地將尊崇制度的理念植入頭腦。要將按制度操作、按制度辦事、按制度管人作為每個員工的一種習慣去培養,把遵守制度、落實制度、維護制度當成一種理念根植于每個員工的心中;要用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和教訓教育職工認識到維護制度、遵守制度、落實制度的重要性,經常性地開展落實制度自查與反思,讓職工認識到,落實制度就是保護自己,違反制度就是懲罰自己,從而樹立自覺落實制度的意識并使其成為每個職工的職業習慣。
二是提高員工的制度執行能力。提升執行力必須從提高人的素質開始。首先要讓職工養成自覺遵守制度的習慣,使他們明白并熟記制度規定,如果對制度規定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就談不上嚴格遵守。其次應當結合工作實際,著力培養和提高綜合素質履職能力。實踐中部分崗位特別是要害崗位之所以難于輪換,除了人手少這一最根本因素外,人員素質與崗位不能匹配也是一個基本原因。因為要害崗位往往專業性更強,一般的人員短期內是難以拿來輪崗的,或者換了崗位短期內也難以適應;加之要害崗位條件要求較高,更加劇了這方面的矛盾。因此,必須通過培訓學習,提高全員素質,培養一專多能的多面手,提高員工全方位工作的適應能力。
三是培訓要注重實用性、注重基層業務、注重基本原理及操作流程處理。堅持全員參與的原則,組織員工深入系統地學習、研究規章制度,真正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制度,為執行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學習內容上,不僅要系統地學習本崗位有關的各項管理制度、操作規定及內控規定,同時要熟悉本單位本崗位各項內部管理規定等,即對全行性制度,確保人人了解,自覺遵守;對本部門制度,確保人人熟知,規范執行;對本崗位制度,確保人人精通,嚴格操作。
(3) 領導率先垂范,是提升郵儲銀行制度執行力的組織保障。領導的表率作用是保證制度真正落實和執行的關鍵。領導干部作為制度的規定者和執行者,必須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提高政策水平,在制定出符合群眾利益的好制度的同時,更要模范地遵守和維護制度,以尊重和維護制度的模范行為推動形成全體干部職工崇尚制度,嚴格執行制度的良好氛圍。因此領導干部在制度執行中要發揮主導和表率作用,要帶頭學習制度,帶頭模范遵守制度,以身作則、樹立榜樣,當好制度執行的“火車頭”。一是要善謀執行之策,創造條件調動下屬的積極性,促其由被動執行向主動執行轉變,由常規執行向創新執行轉變。二是端正執行之風,由督促執行向率先執行轉變,成為抓執行的第一人,到工作一線去,到矛盾和問題突出的地方去,到執行難度最大的地方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三是注重執行效果,在工作中講原則、講方法、講效率、講質量,使執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4) 完善責任體系,是提升郵儲銀行制度執行力的責任保障。建立制度執行工作責任制度和制度執行監督考核機制,嚴格責任追究,切實維護制度的權威性和強制性,是控制風險和案件發生的重要手段。一是建立制度工作責任制,確保制度的執行有落腳點。要強化制度執行的原則性,把每一項制度針對的工作內容及工作人員、崗位的責任落實到人,使制度真正成為工作行為的尺子和行為規范。同時每一個崗位,每一個人在做每一筆業務時都要考慮風險因素,促進每個員工以制度為依據,以道德為基礎,用心干好每一天,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二是建立制度執行監督考核機制,確保制度執行的強制性。要建立制度執行的檢查考評機制,通過建立科學完善的監督、考評、獎懲制度,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將制度落實情況納入績效考核內容,把制度的執行力與責任人連接起來,形成強有力的執行約束。通過責任人對制度的維護和執行,進一步推進制度的執行力度。同時根據單位、部門及其領導干部承擔執行制度的責任,劃分考評目標,將考核結果與推先評優、干部政績考核和干部任免等結合起來,確保執行制度有壓力、有動力,推動制度落到實處。
三是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制度執行的約束力。建立健全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對不認真執行制度、屢查屢犯的嚴格處罰,使責、權、利相結合,確保有章必循,違章必究,促進制度落實到位。對于執行制度方面出現重大失誤、不按制度程序辦事,除了責成糾正外,對負有責任任職領導干部進行責任追究,保證制度執行的剛性約束力。
對當前內部控制工作的意見或建議 篇4
為了更好地適應學院保密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及時發現和有針對性地消除學院保密工作中存在的失泄密隱患,切實加強學院的保密工作,根據上級有關保密工作的法規和文件要求,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必須充分認識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高度重視保密工作,是我黨的一大優勢和優良傳統。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性質的單位,保密工作有著不同的內容和要求。學院在日常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相關人員也經常接觸到許多具有保密性質的事項。學院保密工作是我國保密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保密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到我國國家機密能否在劃定范圍內有效發揮作用。然而,當前在一部分高校干部群眾當中,由于對保密工作缺乏應有的認識,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這對保守國家機密是非常有害的,必須加以糾正。
學院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保密工作是一項保障性工作,它似乎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是一旦發生泄密事件,就會給黨和國家的事業帶來嚴重損害。第二,保密工作是一項防范性工作,其功能具有潛在性,其效益隱性存在,其最大成績就是“不出問題”。第三,保密工作是一項持久性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容易使人滋生麻痹、松懈思想。學院保密工作雖不是學院中心工作,但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中心工作,做好了,就會為學院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提供有力的保障;如果麻痹和松懈,就可能發生中央領導同志指出的“犯歷史性錯誤”的問題,影響國家利益,使學院的工作陷于被動。學院各級領導必須從大局著眼,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及其實施辦法,進一步提高對保密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牢固樹立“必須十分注意保守秘密”的思想,切實做到認識到位、領導到位、工作到位,保證全院保密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必須落實保密工作責任制
保守國家秘密是公民的義務。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則是黨性的集中體現,是每個共產黨員必須時刻牢記的行為準則。當今世界仍不安寧,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高科技的迅猛發展,使保密與竊密領域的斗爭更加尖銳復雜。面對新的嚴峻挑戰,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涉密人員都必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必須以黨性作保證,自覺嚴守黨和國家秘密,積極做好保密工作。學院各級領導和黨員干部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涉密部門和單位要認真建立和落實保密工作領導責任制與涉密人員保密責任制。要逐級簽訂保密責任書,把執行保密工作責任制的情況納入干部業績考核的內容,并作為獎懲的依據。保密工作是講政治的一項重要內容,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做好自己、身邊工作人員和家屬子女的保密工作;同時把保密工作擺上議事日程,經常過問、關心、支持保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召開保密工作會議,將保密工作融入到學院的各項業務工作之中。
三、建立和健全保密工作網絡
學院成立保密工作委員會,作為全院保密工作的領導機構,下設辦公室,掛靠黨委辦公室和院長辦公室,作為保密委員會的日常工作機構。黨委安排同志分管全院保密工作,擔任學院保密工作委員會主任;黨委辦公室、院長辦公室主任擔任學院保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學院其他各部門、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作為本部門、本單位保密工作第一責任人。黨委辦公室、院長辦公室明確一名秘書負責涉密工作事項和機要文件的處理。學院各級保密干部,要切實擔負起《保密法》賦予的職責,加大對保密人員的教育和保密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失泄密事件,進一步抓好計算機信息系統、國家統一考試、涉密載體管理、科技交流、對外合作等方面的保密管理,發現泄密隱患、發生泄密事件應該及時采取措施,及時上報,努力創造學院保密工作的良好氛圍。
四、重點加強涉密事項較多的崗位的保密工作
各單位、各部門都要把保密工作看做自己份內的事,相互之間密切配合,齊抓共管,開展保密教育,組織保密檢查,及時排查失泄密隱患,協調解決各部門之間保密工作的問題,相互協作,共同提高。學院一些重點部門、重點崗位,涉及秘密事項多、接觸人員復雜,必須重點加強保密工作。以下崗位作為學院涉密事項較多的崗位:學院領導崗位、辦公室領導崗位、秘書崗位、文印崗位、機要收發崗位、檔案管理崗位、紀檢監察崗位、宣傳教育崗位、教務管理崗位、財務管理崗位、審計崗位、保衛崗位、外事接待崗位、科技管理崗位、計算機網絡管理崗位、學院領導小車駕駛崗位等。以上崗位的同志必須明確自己的保密任務和保密要求,進一步提高保密工作的警惕性和自覺性,為學院整體事業的健康發展服務。
xx職業技術學院 院長辦公室
年三月十二日
對當前內部控制工作的意見或建議 篇5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年10月12日和年2月1日兩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精神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58號)、《中共委人民政府關于支持創業創新促進發展的若干意見》(浙委〔〕119號)精神,結合小型微型企業(以下稱“小微企業”)發展實際,經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見:
一、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
(一)重要意義。小微企業是民營企業的主體,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特色優勢。加快促進小微企業再創新優勢,對于深入實施“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大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小微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7%,吸納了55.5%的就業人員,是創造社會財富的重要源泉,是群眾創業就業的主要渠道;城鄉居民收入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前列,主要就靠小微企業;全省創新投入近年來的高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賴于小微企業;小微企業是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很多大中型企業都是從小微企業發展壯大起來的,塊狀經濟都是由小微企業集聚形成的。小微企業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促進工業化與城市化融合互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等方面已經而且還可以作出更大的貢獻。
但與發達國家和新的市場需求相比,小微企業的自身素質和發展水平還不高,有些優勢在喪失,新的優勢又沒有完全形成。因此,必須促進小微企業再創新優勢,這是小微企業自身健康發展的需要,是實現民營經濟大發展大提升的需要,是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和后勁的必然要求。
(二)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促進民間創新創業為重點,以優化發展環境、破解“融資難、盈利難、提升發展難、成功創業難”為保障,統籌破解體制性、結構性、素質性矛盾,不斷加大財稅扶持、融資促進、組織領導力度,全面推進創業服務、創新支撐、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著力推動小微企業提升發展、創新發展和集約發展,促進小微企業再創新優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二、引導小微企業提升發展
(三)優化小微企業行業結構。支持小微企業通過改造提升,發展技術先進、附加值高、節能環保、清潔安全的先進制造業。圍繞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培育和發展一批專業化水平高、產品特色明顯、協作配套型的小微企業。鼓勵小微企業通過產業鏈的延伸和拓展,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大力發展工業設計、金融、信息、會展、科技、教育培訓、現代物流、建筑設計、工程建設咨詢等生產服務型小微企業。積極發展社區服務、便民商業、文化創意、旅游交通、體育衛生等提升生活品質的生活服務型小微企業。支持農業專業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鼓勵發展農技推廣、貿易營銷、農資配送等農業產業化配套服務小微企業,推動農產品加工小微企業向精深加工發展。
(四)鼓勵“專精特新”發展。引導小微企業從低價格、數量型的粗放式發展向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高附加值質量效益型發展轉變。引導企業適應市場變化,加強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或“產品+服務”的商業模式創新,以更新的產品、更專業有效的服務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和產業升級的需求。引導制造企業改善工藝和裝備,加強企業質量管理,積極采用先進的安全、衛生、環保、能耗、可靠性等標準,提高產品品質。引導服務企業提升服務隊伍素質,健全標準化服務體系,加強業態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高服務品質和競爭力。
(五)提升企業整體素質。引導企業健全管理制度,加強生產、物流、營銷、計量、財務、人力資源等基礎管理,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開展管理創新,建立精益化管理模式。深化信息技術在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的應用,推進從單項業務向多業務綜合集成轉變,從企業信息應用向業務流程優化再造轉變。支持企業獨立或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宣傳推廣、客戶服務、供應鏈管理和電子商務應用。引導小微企業創業者和經營者全面增強經營管理能力和社會責任意識,鼓勵企業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提高科技人員和高技能人才比重。
三、引導小微企業創新發展
(六)積極推進企業技術創新。鼓勵企業重視技術創新,加大投入,不斷提高科技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支持企業引進國內外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產品,實施產業化。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主導并吸引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科技人員參與,進行合作創新與協同創新。支持企業參加產業聯盟、技術聯盟、標準聯盟等新型產業組織,共同攻克行業關鍵技術。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并做大做強研發機構,實現對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的率先突破。
(七)大力發展科技型小微企業。把發展科技型小微企業作為當前發展的重點,實施初創期的創業服務支持與創業資金政策支持的結合,促進民營資本、民間資金、創業資金與科技成果、專利及創業人才的成功對接,創辦一批科技型小微企業;鼓勵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的科技人員自主創業,創辦一批科技型小微企業;吸引國內外科技人員攜帶科技成果來創辦科技型小微企業
(八)重點發展高技術服務業小微企業。按照“分類指導、市場驅動、創新發展、開放合作”的原則,突出高技術的延伸服務和相關科技支撐服務,以本地生產、生活服務需求為基礎,有重點地培育發展研發設計服務、知識產權服務、檢驗檢測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節能減排技術推廣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網絡數字內容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生物技術服務等高技術服務小微企業。在有條件的地區,培育小微企業協同發展的高技術服務業產業集群。引導和支持高技術服務企業與制造企業互動發展,依托優勢產業集群,完善配套服務。
對當前內部控制工作的意見或建議 篇6
為全面落實《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教辦[20xx]3號)和《湖北省教育廳關于組織實施“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建設計劃”的通知》文件精神,鼓勵大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培訓和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建立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地,進一步規范和引導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提高我校人才培養質量,現就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重要意義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是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舉措,也是高校貫徹落實xx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要求,是實現我校高素質、強能力、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措施。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機延伸和重要構成,是建設優良校風、學風、教風的必然要求。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視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開展,努力營造濃厚的崇尚科學、追求真知、銳意進取、大膽實踐的創新創業氛圍。
二、工作目標
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構筑學校、學院、創新基地(實驗室)三級大學生科技創新體系,使大學生在大學階段就得到科研項目的訓練和科學素養
的培養,積極倡導和鼓勵大學生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強化大學生創新精神、挑戰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的教育,培養學生科技團隊的領軍人物和高水平的學生創新研究團隊,從而進一步推動我校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大功能向縱深發展,形成高等教育多樣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切實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能力和科研實踐動手能力。
三、組織領導及職責
(一)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三峽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 長:李建林
副組長:何偉軍、譚志松、胡翔勇、田斌
成員單位:教務處(工程訓練中心)、科技處、校董會、校團委、學生工作處、人事處、財務處、經濟與管理學院、實驗室與資產管理處。
學校成立“三峽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成員如下:
主 任:何偉軍、胡翔勇
辦公室主任:封林 責任單位:校團委
教學部主任:趙新澤 責任單位:教務處
學術部主任:許文年 責任單位:科技處
師資部主任:王炎廷 責任單位:人事處
學生部主任:李 瑾 責任單位:學生工作處
創業項目部主任:鄧曦東 責任單位:經濟與管理學院
財務部主任:阮傳文 責任單位:財務處
條件部主任:孟遂民 責任單位:實驗室與資產管理處
(二)領導小組職責
1.統籌規劃和落實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的建設工作;
2.指導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的建設及管理工作;
3.編制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的建設發展規劃;
4.制定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管理制度和年度工作思路;
5.制定獲獎師生及相關單位獎勵辦法。
(三)辦公室職責
1.制定辦公室各項規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計劃;
2.負責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執行,定期向領導小組匯報工作;
3.負責組織專家對申請入駐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的項目進行評審;
4.負責對創新創業團隊進行輔導,并提供相關政策咨詢服務;
5.負責各團隊的年度考核和評價工作;
6.負責舉辦年度“大學生科技節”及校內外參賽和報獎;
7.負責受理創新創業團隊提出的申請及辦理團隊入駐實踐基地的手續;
8. 負責對創新創業團隊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監控,防止其出現轉租或擅自改變申報項目等違規行為;
9. 策劃、組織大學生創新創業類活動;
10. 負責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各類材料的歸檔工作;
11. 負責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的宣傳及對內外聯系;
12. 完成主任、副主任交辦的其它工作。
(四)教學部職責
1、將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和競賽活動納入人才培養方案;
2、負責組織發動三峽大學各項學科競賽;
3、認定教師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相應教學工作量;
4、建設各學院大學生創新基地;
5、制定相關獎勵政策如認定教師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獲獎相對應的教學成果獎;
6、修訂學生保送研究生政策。
(五)學術部職責
1、負責成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專家組;
2、發布三峽大學年度大學生科技創新選題指南;
3、組織決賽評審和校外報獎;
4、制定政策鼓勵科研項目負責人支持和指導本科生科研創新工作,把學校科研優勢轉化為學生的創新能力。
(六)學生部職責
1、負責學生綜合測評及獎學金評定辦法相關修訂;
2、組織大學生科技創新先進個人和優秀組織單位的評比;
3、營造校園創新創業氛圍,樹立創新創業典型。
(七)師資部職責
負責修訂教師職稱和個人考核辦法,制訂有利于鼓勵教師參與指導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考核、晉升及獎勵辦法;
(八)創業部職責
1、負責創業計劃大賽的指導和評審工作;
2、組織教師在全校開設創業教育公共課程;
3、為參加學校決賽的學生提供創業軟件測評;
4、為創業學生提供咨詢服務。
(九)財務部職責
負責落實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學校預算和“思源”基金。
(十)條件部職責
負責大學生創新創業設備保障,建設學院大學生創新基地、實驗室,制訂創新創業項目團隊入駐實驗室和基地的相關政策。
(十一)學院職責
1. 學院成立院級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組織協調機構,包括教學、科研、實驗室、學工團委等職能部門的人員,制訂切實可行的創新創業經費管理辦法和配套政策,提供支撐條件。
2. 學院要為參與項目的學生配備指導教師,負責指導學生進行科技創新項目。團隊指導教師由1-3人組成,有顯著的學生學科競賽輔導經歷或科研開發能力。學院要認定指導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制訂相應的激勵措施。
3. 學院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各類開放實驗室和創新基地要向參與項目的學生免費提供實驗場地和實驗儀器設備。
4. 學院要積極營造創新文化氛圍,為參加項目的學生搭建學生交流平臺,并制訂個性化培養方案和相關配套措施,包括學分認定、選課、考試、成果認定、保研、推優等。
四、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工作內容
(一)大學生創新活動計劃
1.宣傳、組織三峽大學各類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
2.實施三峽大學“求索”大學生創新活動計劃。每年學校創新創業教
育基地資助100項大學生創新項目,平均每個項目資助經費為5000元。
3. 組織參加全省、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二)大學生創業教育計劃
1.開設“大學生創業教育”系列選修課,開辦創業培訓班(訓練營)。
2. 實施三峽大學“求索”大學生創業教育計劃。每年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基地資助20項大學生創業計劃項目,平均每個項目資助經費為5000元。
3.組織申報全省、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
(三)每年舉辦“大學生科技節”
1. 舉辦年度大學生創新創業作品(成果)展。
2. 召開年度大學生創新創業“優秀個人(師生)”、“優秀組織單位”評選表彰大會。
四、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措施
1. 建立三峽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專項經費。在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啟動階段,學校給予100萬元作為專項經費,同時積極爭取社會捐贈、創業回饋等渠道,不斷擴大專項經費規模。基地建成后,每年日常運行經費約100萬元,用于基地日常管理和創業項目監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資金扶持、聘請師資指導等。
2.制定《三峽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專項經費管理辦法》,明確經費申請條件、創新創業選項范圍、申請立項及審批過程、經費管理使用條例等多種經費使用規定,保證學生創新創業專項經費的合理利用及有效配置。
3、加大教師對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指導力度,修訂出臺《三峽大學大學生學術科技活動獎勵及指導教師工作量計算辦法》、《三峽大學高校教師職
務任職資格評審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從組織領導、基地建設、師資保障等全方位合力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