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研究報告(精選27篇)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1
一、問題的提出
雖然我們班只有四個姓王的同學,但我認為姓氏是十分值得研究,于是我就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個調查。
二、調查方法
1、閱讀,有關王氏的書、上網查找信息問家人有關信息。
2、了解王姓人口分布情況。
3、通過多種方法收集有關王姓的名人。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到20xx年為止,王姓是中國第三大姓。信息渠道是書籍詢問查閱。涉及方面王姓的來源和歷史。有關王姓的名人詩人,王安石,王之渙,王維,王勃,王羲之,王昭君,王昌齡,王獻之……此信息是通過書籍和教科書的`來的。王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20xx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隊全國戶籍人口進行了統計分析資料顯示王姓超過李姓成為中國第一大姓大約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25%除中國以外在朝鮮韓國也有王姓的分布。這是王姓人口數量的統計,此信息是通過資料查找手機、上網、電腦、書籍和教科書。
四、結論
1、在中國河北遼寧山西廣東等也有姓王的人口在這些省內王興君為第一大姓,王姓歷史悠久,名人中國如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書圣王羲之,唐代詩人王勃,王維,王昌齡,王之渙……
2、在20xx年4月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過綜合分析,王姓目前是前三名,暫時排名第一,已經超過了李姓。
3、王興是當代中國人第二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姓氏,我為我們王姓祖先的創造感到自豪。
4、雖然王姓目前暫排第一,可是在20xx年國家重新統計了一番,把百家姓定了下來,目前王姓排名第二,李姓現在是第一名。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2
實驗名稱:愛與眾因素所產生的反應
實驗目的:研究愛的眾多構成方式
實驗器材:鑷子、眾多燒杯、因素盒、愛的溶液、小勺子
實驗步驟:第一步,將愛的溶液倒進大燒杯中,水浴加熱,使溶液變為白色(實驗現象:隨著溫度的升高,紅色的溶液由下至上變為白色)
第二步,從因素盒中夾出叫“嫉妒”的方塊,放入小燒杯中,倒入愛的溶液(實驗現象:開始無反應,一分鐘后反應劇烈,燒杯開始搖晃,溶液變為灰黑色)
第三步,從因素盒中夾出叫“記恨”的方塊,放入小燒杯中,倒入愛的溶液(實驗現象:先由中心向外擴散,變為紫色,最后由外向中心變為黑色,杯身出現許多小裂痕)
第四步,從因素盒中取出叫“青春”的綠色粉末,溶解在愛的溶液中(實驗現象:逐漸開始變紅,又漸漸化為白色)
第五步,從因素盒中夾出叫“嘮叨”的'長方形小塊,放入溶液中(實驗現象:先變得灰暗,十分鐘后猛然變為深紅色)
第六步,從因素和中取出叫“打罵”的黑色粉末,溶解在愛的溶液里(實驗現象:立馬變為黑色,十分鐘后衛生劇烈晃動,溶液慢慢變為深紅色)
第七步,從因素盒中取出叫“理解”“體諒”“知足”三種粉末,先后溶解在愛的溶液中(實驗現象:溶液變得通紅,紅到不能再紅為止)
實驗結論:愛無需嫉妒,無需記恨,嘮叨打罵亦是愛,理解體諒是真愛,學會知足才是最愛。
實驗公式:嫉妒+記恨+愛=非愛
青春+愛=遺憾
嘮叨+打罵+理解+體諒+知足=真愛
實驗經驗:愛似山似海,無私是首要成分,人間有愛,人生有愛,人人有愛,社會有愛,國家有愛,天地有愛。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3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許多同學都陸陸續續戴上了眼鏡,我也是其中的一員。全班有多少人近視?他們又為什么近視?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做了一次有關近視的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書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視的。
2、詢問同學,了解他們近視的`主要原因。
3、通過多種途徑,了解近視可能會引發的癥狀。
4、通過班級里的調查問卷,看一看有多少人近視。
三、調查情況
據調查,我們班有25%的同學近視,近視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幾點:
⑴做作業時姿勢不正確。
⑵每天長時間的上網、看電視。
⑶經常躺在床上看書。
⑷做眼保健操時不夠認真。
⑸經常在光線太強或太弱的陽光下看書。
四、建議
⑴要注意自己的寫字姿勢,不要歪頭、偏身、趴在桌子上寫字。
⑵看電子產品的次數不要過多,時間不要過長,要控制在1小時以內。看電視距離不要太近,至少兩米遠。
⑶不要躺在床上或邊走路邊看書。
⑷每日堅持遠眺,堅持做眼保健操或課間操。
⑸學習時要有充足的光線,光線要從左側方向來。不要在光線不足和耀眼的陽光和強燈光下看書。
眼睛是人體重要的器官,是心靈的窗口。我們要好好的保護它。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4
一、問題的提出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文字中的“老壽星”。它既可以用于溝通,也可以用于欣賞。在我們的生活中,漢字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是,同學們寫錯別字的情況屢見不鮮,商鋪店名也會出現錯別字。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人們陷入錯別字的魔掌之中呢?我們該如何減少錯別字呢?于是,我展開了調查與思考。
二、研究方法
1、上網搜索。
2、查閱資料。
3、詢問他人。
4、其它方法。
三、整理資料
1、錯別字使用現狀
我們調查了15位同學的作業本,發現每一位同學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錯別字。另外,我們在路邊的招牌上,也發現了許多錯別字。我們也詢問了多位小學生,發現他們都習慣用電腦打字,對漢字的筆順、結構都不是特別了解。
2、錯別字產生的原因
(1)有些同學寫作業時太過匆忙,為了完成作業,書寫漢字草草帶過,敷衍了事。
(2)有些同學寫作業時遇到不會寫的`字,懶得去查字典或資料,隨便用同音字代替。
(3)店鋪招牌有許多諧音構成的錯別字(如“衣衣”不舍、“布”同等),會影響我們小學生的認字意識。
(4)現在的人都習慣用電腦打字或語音輸入,很少使用手寫,這導致人們對漢字產生了誤解或遺忘。
四、研究結論
1、生活中,每個人多多少少會寫一些錯別字,這種現象非常常見。
2、寫錯別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認真對待,習慣用電腦打字,受到諧音影響等。
3、修正方法:
(1)寫字時要認真專注,認真對待一筆一畫。
(2)發現錯別字后要及時改正,不要草草了事。
(3)盡量使用手寫,少打字,定期參加書法培訓,提高對漢字的認識。
讓我們加強對漢字的基礎認識吧!讓漢字之美綻放于中華大地之下!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5
一、問題的提出
漢字字體的`演變過程經過哪幾個階段?漢字字體分別在哪個朝代使用?這些字體的特點?
二、研究方法
1、查找圖書
2、網絡搜索了
3、請教別人
三、資料整理
1、漢字字體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2、字體朝代:甲骨文用于中國商代后期。金文上至商朝早期,下至秦國統一六國。小篆發明于秦朝。隸書盛行于漢朝。楷書始于東漢。草書形成于漢代。行書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
3、字體特點:甲骨文圖畫性強、筆畫繁多、線條細瘦、筆畫多放單折等。金文字數不多,字體瘦長,筆道遒勁雄美。小篆筆畫橫平豎直,圓致均勻,粗細基本保持一致。隸書字形稍扁,筆畫直立。楷書筆畫簡單。草書運轉龍蛇、一氣呵成。行書書寫快捷,飄逸易識。
四、研究結論
1、漢字字體的演變歷史久遠,其始于殷商,定形于宋代。分別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2、甲骨文始于商代,金文始于商代,小篆始于秦朝,隸書始于漢朝,楷書始于東漢,草書始于漢代,行書始于東漢。
3、甲骨文圖畫性強,金文字數不多,小篆筆畫橫平豎直,隸書筆畫直立,楷書筆畫簡單,草書一氣呵成,行書飄逸易識。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6
一、問題的提出
吃飯的時候,長輩們總說多吃蔬菜,吃蔬菜會變聰明。吃蔬菜能變聰明嗎?如果可以吃哪些蔬菜?
二、研究方法
1、百度
2、問長輩
3、其它
三、資料整理
1、蔬菜中含有很豐富的維生素,以及各種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素,這些物質對人體是有很多的`好處的,不僅可以采元氣,并且可以提高智力。
2、菠菜富含礦物質鐵,吃了可以提高警覺度和注意力;甜菜富含氨基酸苯丙氨酸,吃了有助于增強腦細胞活力;生姜能使人思路開闊;胡蘿卜素和其它天然營養有助于保護大腦。
四、研究結論
1、吃蔬菜可以讓人變聰明,蔬菜中的各種元素對人體有益。
2、菠菜、甜菜、生姜、胡蘿卜等大部分蔬菜都可以人變聰明。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7
一、問題的提出
我沒見到過和我一樣姓付的人。在我以前的了解中,付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但在臺灣省,付氏名列第五十六位,人口總數約八百八十萬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55%左右。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群族。那么,付姓是怎樣來的?是不是我們中國現人口極少的姓氏呢?歷史上有沒有姓付的名人?懷著這些問題,我對“付“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家里姓付的老人。
3、網上查詢。
4、其他方法。
三、研究過程
1、向爺爺詢問,查閱族譜,知曉歷史:
2、用電腦查詢20xx人口普查的.結果和付家族中最出名的名人。
四、資料整理
四、研究結論
1、付姓大多是從傅姓在各地的后裔演變而來,而并非由上古時期傳承下來的。
2、歷史上,“付“、”傅“姓人才輩出:有先秦時期丞相付說、領將付介子、將軍付彤、宰相付游藝。他們都是付家的驕傲。
3、20xx年,付姓人口極少,在姓氏人口排名中排在300名以外。除了總人口榜上姓氏有名之外,其余關于姓氏的榜上沒有排名。
4、中國較多地方都有付家族譜、宗祀和名人的墳墓,但大多數并不知名。
五、總結
1、付氏家族進行了漫長的遷徒,在這個過程中人員逐漸的減少,最終人數才變得這樣的少。
2、付氏家族在各地皆有分布,但每個分支人數都十分的少。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8
一、問題的提出
書法家們的這么多作品,都有什么歷史呢?如何保存歷代名人書法作品?書法家的作品有哪些?
二、研究方法
1、請教歷史,書法老師。
2、翻閱書法家的作品,字帖中的介紹。
3、搜集網絡資料。
三、資料整理
1、書法作品的歷史, 中國書法隨著中國歷史不斷發展,從早的甲骨文到后續的青銅文(金文),再到小篆(篆書),隸書,楷書,等書法體系的形成。而在每個歷史階段都有著不同的書法習慣和風格的`誕生。這原因可能是朝代變更,或許是社會變化。中國書法史其實也是中國歷史的一個清晰的側寫。
中國的書法藝術,開始于漢字的產生階段,書法藝術的第一批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畫符號,那就是家形文字或圖畫文字。書法的演度一般是指書法字體的演變。一般說來魏晉時期既是書體的終結期,又是書法技法的集成大期。
2、歷代書法家的作品,風格之一
工巧:創作之巧之作應與書者自身的功力相當,方為“正宗”。漢隸《曹全碑》,《張景碑》和小楷,特別是蠅頭小楷,都表現出工場之美。工巧之作給人以直中繩,方中規、經緯合度,書寫得心應手、余裕有余之感,它不是枝枝節節而為,是書者苦心經營、精工雕琢的積極成果。
3、如回保存過去的名人作品。
中國書畫用宣紙做繪畫材質,由于宣紙本身性質很穩定,排除人為破壞,蟲蛀,受潮這些情況,中國書畫作品保存1000年左右都沒有問題。宋代距離現代正好1000年左右,這也是我們現在能看到宋代以后的書畫的根本原因。
古代名家書畫作品保存大概有以下幾類:其一,裝裱保存。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裝裱是保存書畫的最好辦法,既可以保持畫芯的完整又能方便攜帶和保管。
其二,臨摹保存。東晉距離現在已有1700年,按理說,遠遠超出了宣紙的生命周期,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王羲之《蘭亭序》,是因為唐代著名書法家馮承素按照王羲之的書法筆意臨摹出來的。
四、研究結論
1、書法作品的歷史
從早期的甲骨文,到現在的楷書,已經六千年了。從圖畫,到文字,真的很漫長!因此漢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漢字之一!
2、歷代書法家的作品風格之一
隸書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分水嶺。所以認識它很必要!方正,整齊,粗細,是它的特點!
3、如何保存過去的名人書法作品,這里提到了①裝裱保存②臨摹保存。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9
一、問題的提出
現在還有很多人在用塑料袋,塑料袋有什么危害呢?于是,我對塑料袋做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塑料袋的危害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信息渠道
(2)涉及的方面
(3)具體內容
(1)上網
(2)塑料袋的危害
(3)塑料袋結構穩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環境中長期不分離,不斷累積,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
(1)聽媽媽講述
(2)塑料袋的危害
(3)廢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斷累積,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四、結論
(1)、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廢塑料制品,會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去年青海湖畔有20戶牧民共有近千只羊因此至死,經濟損失約30多萬元。因為羊喜歡吃塑料袋中夾裹著的油性殘留物,卻常常連塑料袋一起吃下去,塑料帶在羊肚子里不能消化,長期吃的話,羊肚子就會被塞滿,不能進食,最中會被活活餓死。
(2)、廢塑料隨垃圾填埋不僅會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長期得不到恢復,影響土地的可持續利用。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制品如果將其填埋,200年的時間不降解,會導致大片土地被長期占用,加劇了土地資源的壓力,不僅我們這代要被垃圾包圍,也會使子孫后代失去生存的空間。
(3)、現在,菜市場里賣東西都用塑料帶,使土地遭受了破壞,。塑料帶不能燒,燒起來很污染環境。所以,我們要少用塑料帶。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10
一、問題的提出
在第二單元,我們上了《草船借劍》,文章中有一個人給我們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諸葛亮”。除了他的足智多謀外,同學們對他的姓氏也很感興趣。“諸葛”姓為什么是兩個字?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諸葛的名人有哪些?現在“諸葛”姓在我國人口中占比多少?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組對“諸葛”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上網查閱圖片、視頻資料;
3、詢問身邊的人。
三、資料整理
略
四、研究結論
1、“諸葛”姓氏出自葛姓所改。相傳,伯夷的后裔葛伯的封國滅亡后,原居于瑯琊郡諸縣之葛氏有一支遷徙至陽都,因陽都已有葛姓,遂稱后遷來的葛姓為諸葛氏。“諸葛”姓氏的起源有其深厚的歷史背景,歷史上對于諸葛姓氏起源也有很多的說法。
2、歷史上“諸葛”姓名人輩出。最著名的是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諸葛恪、諸葛爽、諸葛高、諸葛尚,他們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3、我們知道了全國目前姓諸葛的至少有16000人以上,雖然“諸葛”姓很少,但也是大中華百家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這次的研究活動中,我們組的`8位同學共同協作,通過查閱資料、搜索信息,大家對“諸葛”姓氏的歷史及現狀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深深感受到了姓氏是人的根,是祖先的魂,是凝聚力,是和諧劑。中華姓氏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獨樹一幟,它涉及到歷史學、考古學、民俗學、社會學、人類發展等學科。它生動而具體地反映了我國歷史上的社會形態的演進、文明的起源和民族的融合,凝縮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同祖、同源、同域、同質文化的綜合象征。對姓氏的研究不但增長了我們的知識,更是一堂生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課。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11
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春節氣氛十分熱鬧,近我進行了考察如下:
一、市場,街道等忙碌的人們
許多人都來到街上,非常的擁擠,看著應有盡有的貨物,人們都忙著辦年貨,大家都滿臉笑意,高興就是賣貨的,因為他們掙了很多錢,街上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大家都滿載而歸。
二、三十晚上(除夕夜)
三十晚上是熱鬧的'一天,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里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面工作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12
生活中每個人都說過粗話,人們因為什么而說粗話,人們反感別人說粗話嗎?對此,我做了一次調查。
一、調查的對象和問題
我調查了三天,有兩名學生、兩位警察和兩位醫生參加了我的調查提問。
我絞盡腦汁地問了三個問題:
“我靠”是不是粗話?
你的家人說過粗話嗎?
你經常說那些粗話?
二、每個問題的回答和思考。
問題一的“回答與數據”,六個人中五個人認為“我靠”不是粗話。這引起了我的思考:人們對粗話的理解有問題,“我靠”已經成了一種潮流,該怎么做才能讓文明用語成為潮流呢?
問題二的`“回答與數據”,六個人中三個家庭的人說過粗話,還因為說粗話爆粗口,都快要把三個家庭拆散了。
思考:家里人說粗話可能拆散整個家庭,這個現象值得重視。
問題三的“回答和數據”,我經常說的粗話是“250”,“笨蛋”。思考:作為一名小學生,我應該改正自己說粗話的壞習慣,也盡力幫助其他人改正這個缺點。
我的研究結論和建議:
結論一,說粗話會影響整個社會風氣。
結論二,說粗話會影響家庭和諧,嚴重了甚至導致家庭分裂。
結論三,不能讓粗話進入每一個人的生活,要養成文明用語的習慣。
建議一,讓別人認識到粗話的壞處。
建議二:讓家庭變得和睦,不說粗話。
建議三,建議全社會都說文明話,忘記粗話。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13
一、調查的對象和問題
我一共調查了三個人,他們的身份分別是電工、老人和技師,年齡分別是38歲,66歲和39歲,性別是二女一男,我的問題有三個分別是:
(一)你會亂丟垃圾嗎?
(二)你覺得亂丟垃圾,體現了一個人怎樣的素質?
(三)如何制止亂丟垃圾的現象?
二、每個問題的回答和思考
我的三個問題是和爸爸一起商量后決定的,我們主要想調查一下關于“亂扔垃圾”的.一些情況和其它存在在社會上的一些不文明現象。
因為準備了三個問題,并且我的回答對象都是我的家人和朋友,所以調查的時間很短暫,在這里要感謝他們給了我很好的幫助。
我調查的三個人基本素養都很高,一般在小區里會看見一些小孩會亂丟垃圾。這時候他們就會去制止他,讓孩子們明白他的錯誤。除了亂丟垃圾之外,還有很多人會闖紅燈,隨地吐痰和說臟話,那在公共場所這些其實都是不文明的現象。
三、我的研究結論和建議
研究結論一:亂丟垃圾與人的教育素質有關。
研究結論二:不亂丟垃圾并不代表素質好。
研究結論三:垃圾太多,垃圾箱太少,這也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建議一:增加垃圾箱的數量。
建議二:安排專門的文明宣傳者。
建議三:讓亂丟垃圾的人來打掃衛生,讓他們也體驗一下打掃垃圾時的辛苦。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14
一、問題的提出
我的姓氏是吳,我們家有很多姓吳的。“吳”姓氏怎么來的?歷姓吳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吳”姓是不是我國人口多的姓氏?帶著這個問題,我對“吳”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式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吳”姓來源:出自虞氏有虞氏。有關資料記載,仲雍后代周文王時被封于虞國(今山西平陸北),公共前658年被晉所滅,其后子孫有以國為氏,姓虞。另相傳遠古時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領袖,桃姓,居于蒲阪(金山西省永濟縣西蒲州鎮)。文中虞、吳字相通,其后亦有姓吳的,為山西吳氏。
“吳”姓的歷史名人:吳道子,又稱吳道元字道子,唐代畫家,畫史尊稱畫圣。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樓閣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長于壁畫創作。
“吳”姓的現狀:截止20xx年,吳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05%。數量2583萬人左右。江南各省吳姓均占省人口總數的2%,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江南大姓。
四、研究報告
1、上古時期已有吳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一是顓頊帝時有吳權,其后亦有吳氏。一是少康帝時有神箭手吳賀,其后有吳姓。
2、歷,“吳”姓名人輩出。有儼峻拒之瑾怒的吳儼、侍孝宗東宮,秩滿進石諭德的吳寬、宣德五年的吳寧、成化十七年進士的吳一貫……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著光芒。
3、吳姓也是第十大姓。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吳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排行第六。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15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在街頭總是能看到一些錯別字的出現,這使我腦海里忽然浮現出兩個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錯別字?人們到底重視不重視漢字的.規范用法?針對這兩個問題,我展開了一次調查。
二、研究方法
1、詢問父母
2、自行實踐
3、翻找資料
三、資料整理
1、故意寫錯:將成語中的某個字用諧音代替,如一個服裝店把“一見鐘情”寫成“衣見鐘情”;一個蚊蚊香廣告,把“默默無聞”寫成“默默無蚊”。
2、這道寫還是直接簡寫:為了圖方便,將筆畫減少或直接把部分偏旁去掉。如,把“停車”寫成“圢車”;將“喝彩”寫成“喝采”;飯店菜單中,將“雞蛋”寫成“雞旦”;水果店門口,將“菠蘿”寫成了“波蘿”等一些錯別字。
3、粗心大意而寫錯字:許多漢字筆畫比較多,因此漢字難記難寫出,錯率很高。此外,漢字中同音、近音的字詞太多,十分容易出錯。如,一家早餐店的大門上貼著“贊停營業”,原本應是“暫停營業”,還有將“家具”寫成“家俱”等錯誤。
四、研究結論
1、雖然諧音成語十分幽默有趣,但有時會讓人談論,因為會讓小學生寫一些錯別字。
2、刻意用錯別字,在大街上的商人眼里,都是為自己的利益著想。
3、大部分街頭錯別字都是繁體字,因為繁體字看起來較為美觀,所以大街上有許多的門牌上都運用了繁體字。而20__年實施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在公共場所的設施用招牌廣告用字應當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及規范漢字為基礎的用語用字”明確了簡體字的法律地位。所以我們不能只為了美觀,還要遵守法規法律。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16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王,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王。“王”姓是怎么來的?歷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王”姓是不是我國人口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資料
來源:出自媯姓,為古帝王舜之后,居于北海、陳留一帶,因出古帝君王后裔,世為王姓。
歷史人物:王昭君和西施、楊玉環,貂蟬,名稱,中國四大美女,生于湖北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王昭君先后被迫稼給匈奴王父子。然后在匈奴去世。唐代詩人,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臨川人。唐宋八大之一。小字獾郎,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
現狀:網絡查詢王姓人口情況統計,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9.74%。
四、研究結論
1、王姓來源復雜,派別勝多,但仍有一些共同點即多以爵但是天子之后代多以為姓,也有不少人是賜姓王的.。
2、在歷史長河中,王姓人才輩出。有女中豪杰,王昭君。唐代詩人王安石。
3、王姓是當代中國人多的姓氏,王姓人口總數超過1億。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17
姓名:
調查時間:20xx年10月29日
調查目的:尋找錯別字、詞,病句,不規范字體,用錯的0標點
資料來源:廣告牌問題的提出:希望人們能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
調查、分析與研究:
我和調查小組的成員們到公園里大街上調查廣告牌。經過調查街上的一些商店,為了吸引顧客,有個性和趕時尚潮流,就把廣告牌上的字亂改寫或用諧音字詞亂改成語等。
一些店面廣告牌上出現了很多這樣的現象:把“依依不舍”寫成了“衣衣不舍”,“依戀”寫成了“衣戀”,“時尚”寫成了“時裳”,“真功夫”寫成了“蒸功夫”或“針功夫”,“娛樂圈”寫成了“魚樂圈”.......這些錯誤在街上已經是屢見不鮮!
據我們的調查和采訪得知,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是現在的人們,完全為了追趕時尚潮流,吸引更多的顧客來購物,所以才不管什么字體規不規范呀,用錯字沒有。還有就是店主故意寫錯,自作聰明地把偏旁去掉或用錯。
改進措施:
1.店主應該在做廣告牌的`時候,想想每個字的音、形、意,再相比較,就應該會發現字與字之間的意思不同,就不會亂用了。
2.店主該考慮濫用錯別字對下一代兒童的教育和影響,對社會的影響,就不會發生這種錯誤了。
感受:
現在的人們這樣瘋狂地奔時尚,趕潮流,就連祖先留給我們的字也不要了,虧那么多的老外還興致勃勃地學中國的“方塊字”,但中國人自己都不好好學習,可惜呀。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18
一、問題的提出
我是一個姓劉的小男孩。我曾為我的姓氏十分自豪,因為姓劉的名人就不少。雖說我姓劉,但我對劉姓的認識并不是很深,“劉”姓是怎么來的?歷姓劉的名人有哪些?“劉”姓是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借此機會,做一番調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資料
四、研究結論
1、劉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五點三八。
2、姓劉的名人可真不少!有漢高祖劉邦,蜀漢昭烈帝劉備,唐朝文學家劉禹錫,神機妙算的劉伯溫,南宋畫家劉松年,理財家劉晏,西漢武帝劉徹,“竹林七賢”之一劉伶……我為劉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驕傲。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19
一、前言
隨著社會進步發展,社會中越來越多人使用漢字,但有很多人經常會寫錯別字,所以,為了別人正確使用漢字,所以我進行了一次調查。
二、研究方法
我用了街頭探訪、詢問別人和上網查找資料等方法。
三、研究內容
(1)寫錯別字:
在街頭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店牌、城市廣告、招牌等,就會發現很多的錯別字,因為商家為了想奪人眼球,所以經常會把“雞蛋”寫成“雞旦”又比如會把“補胎充氣”寫成“補胎沖天”還比如會把“家具”寫成“家俱”……
(2)寫繁體字:
在很多櫥柜,有些商家就會寫很多顧客看不懂的字。比如把“針”寫成,把“電冰箱”寫成“冰箱”……因為商家會認為這樣子很有文化,可以更好的'銷售商品。
(3)寫同音字:
在我們的學生默寫以及考試中也會不小心寫出一些錯別字。比如:把“孟郊”寫成“夢郊”把“話梅”寫成“畫眉”。
四、研究結論
漢字是中華民族智慧結晶,是我國文化的瑰寶,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把寫出錯別字的機率減少為0。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20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同學的姓氏各有不同,有多有少,我們想要了解自己姓氏的.來源和故事,我因此做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書籍
2、了解關于此姓的故事
3、了解此姓的分布情況
4、問自己的長輩、查祖籍
三、調查資料的整理
朱姓的來源:朱姓成于西周,以國名為姓,傳周武王封曹挾于邾國,建都于邾。他的遺族以國為姓,稱邾姓。后邾國被滅,邾國貴族為了逃亡,為了不忘祖國,去了耳字旁,改姓朱。20xx年朱姓人口為1500多萬。
四、結論
朱姓起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以赤心木為圖騰,后來朱襄氏成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動于今河南柘城一帶,后代以朱為姓氏。
有諸多姓氏如曹、子、姬、祁姓都因歷史原因而改朱姓。
朱姓在歷也出了許多名人,如理學大家朱熹,散文家朱自清,革命大將朱德元帥,都在歷青史留名。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21
一、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經常寫錯別字。為了讓大家不再寫錯別字,我決定探尋一下生活當中人們的書寫情況。
二、研究方法
我采用的調查方法是問卷調查,通過這個問卷調查,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同學們對漢字的.使用情況。
三、資料整理
同學們的錯別字情況千奇百怪,我把它們歸納成了兩點內容,具體如下:
1、真的不會寫。
在我們平常寫作業時,難免會遇到不會寫的字,之后就隨隨便便地填了上去。如把“樹蔭”寫成了“樹陰”,把“花園”寫成了“花圓”。還有許多同學什么字也不會寫,就亂寫一通,后全部都寫錯。
2、馬馬虎虎寫錯字。
有許多同學不是因為不會寫,而是馬馬虎虎地寫了錯別字。比如老師講了許多遍的“的”“地”“得”,還有一些容易混淆的字,比如“拔草”寫成“撥草”。這么多的字,誰會分得清呢?
四、結語
我認為,我們班同學們的錯字問題是很嚴重的,全班64名同學中就有57個是有3個從別字以上,這說明了同學們對漢字的使用還不夠了解。
我建議同學們要認真學習漢字,多寫多練,讓我們正確地使用規范字!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22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王,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王。歷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國人口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1、歷史名人
有皇帝王莽,有書法家王羲之,又是詩人王維,還有的政治家王安石……
2、現狀
據統計,20xx年全國戶籍人口中,王、李、張、劉,陳五姓氏的數量占據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數量均超過一億,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結論
1、歷,“王”姓名人輩出。有皇帝王莽,有的書法家王羲之,有詩人王維和王昌齡,歌舞家王昭君還有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著光芒。
2、20xx年,我國戶籍人口多的姓氏是“王”姓。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23
一、問題提出
眼睛是人類身體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看世界重要的器官。但是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高,我們班近視的人越來越多,我也是其中一位。為了我們班不再有更多人近視,我決定做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保護眼睛的'知識合什么是近視眼的資料。
2、調查近視人數,及訪問近視原因。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方面具體內容
書籍上網什么是近視眼近視眼是i視力缺陷中的一種,能夠看清遠處的東西,卻看不近處的都系。調查近視人數我班有51人,近視人數11人,大概占我們班的四分之一。
采訪他們為什么近視
1、看電視太多。人數3人。
2、躺著看書。人數3人。
3、書寫姿勢不正確。人數3人。
4、不愛做眼保健操。人數1人。
5、玩電腦游戲。人數2人
四、結論
1、不注意用眼睛和長時間用眼,就很容易造成眼睛近視。如:看電視太多,躺著看書,書寫姿勢不正確,不愛做眼保健操,玩電腦游戲,等等。
2、近視眼是可以避免的,但要做到“二要”“二不要”是:
1、讀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眼睛和書本距離要保持一市尺。
2、連續看書一小時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遠處眺望一會兒;
“二不要”是
1、不要在光線昏暗和直射陽光下看書,寫字。
2、不要躺在床上和走路時看書或在動蕩的車廂里看書。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24
實驗名稱:友誼實驗
實驗目的:探究增長友誼需要什么條件
實驗器材:金錢電源、真誠電源、時間電源、友誼小燈泡。閉合開關。
實驗一
操作步驟:在電路中連入一節金錢電源、一個開關、一個友誼小燈泡。閉合開關。
實驗現象:小燈泡發出微弱的,斷斷續續的紫紅色亮光,不久后燈絲被燒斷,發出難聞的腐爛的臭味,友誼小燈泡熄滅。
實驗二
操作步驟:在實驗一的基礎上,多加幾節金錢電源,更換友誼小燈泡。閉合開關。
實驗現象,小燈泡的亮光依舊微弱,比實驗一的亮光微強。幾分鐘后,友誼小燈泡依舊熄滅。
實驗三
操作步驟:將電源換為真誠電源,更換完好的友誼小燈泡。閉合開關。
實驗現象:小燈泡發出溫暖、耀眼的橘色亮光,友誼小燈泡沒有熄滅。
實驗四
操作步驟:將電源換為時間電源,其他條件不變。閉合開關。
實驗現象:友誼小燈泡一開始發出微弱的白光,隨著時間的推移,燈泡越來越亮,并散發出溫暖的味道。
實驗五
操作步驟:在實驗四的基礎上,加一節真誠電源。閉合開關。
實驗現場:友誼小泡發出耀眼的橘色亮光,并散發出溫暖的'味道,燈泡越來越亮,越來越溫暖。
實驗結論:增長友誼需要真誠、時間。
實驗公式:友誼=真誠+時間
實驗經驗,金錢不能維持友誼,不能作為友誼的動力源。友誼需要真誠和時間的滋養,真誠是打開友誼之門的鑰匙,時間是友誼之甜的雨露,兩者相輔相成,才能造成友誼的小船。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25
周末的第一天,我們去做一個社會調查,調查車流及車牌地情況統計。
一、簡介
為我縣重要交通關口,為境內104國道和57省道交叉路口,也是通往蕭江高速路口一個很便捷的路口。選擇在這里調查,非常合適。
二、調查方法
開車到交通綠化帶旁,不影響其他車通行,但又能方便看到兩個主要方向來的車,一人主要負責一邊,分工合作。
三、調查目標
主要是兩個目標,一是測算每分鐘平均車流量;二是統計1個小時內經過的'車牌地情況。
四、發布結果
(一)每分鐘平均車流量:120輛;
(二)1個小時內經過的車牌地情況:全國各省、直轄市、區24種不同車牌地車牌,車牌1種,共25種。其實在最初的半個小時內就出現20種以上。其余時間重復,出現新的車牌地很少。
除了檢測地:浙,本身,出現頻率較高的為附近的福建:閩、江蘇:蘇、廣東:粵;比較少的為四川:川,重慶:渝,xq:新。車輛只出現一次,即空。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26
一、問題的提出
世界上有20億人面臨著缺水的困難,而我國的平均水量只占世界的平均水量的四分之一。而且,我們的國家的水庫每年以10至20毫米的速度下降。
二、對用水量的調查
用水量多的還是洗車店,而且用的都是自來水。一天每家洗車店大約有15至30輛車,而每洗一輛少要5千克水。一年(按365天)來計算,每家洗車店就需要73000千克水,相當于一個小城鎮一年的用水量了。而廉江(一個小城市)就有30多家洗車店,何況是那些交通發達的大城市呢?
三、資料的收集
除了洗車店的用水量驚人,我們平時一些浪費水的現象也非常常見。
1、平時有些人洗完菜就倒掉水;
2、公園的噴泉不是循環的';
3、公園水龍頭出不了水,有些人不擰回就離開了,等到有水是,水流了出來,沒人關;
4、有些人洗一洗手就要七八分鐘;
5、有些人用完水不關;
四、建議與措施
1、利用廢水澆花,沖馬桶等;
2、公園的噴泉應立即改成循環的;
3、公用水用完應關;
4、洗手的時間不能太長;
5、應該多點向人宣傳節約用水的意義;
6、多點寫廣告貼在醒目的地方;
7、每一滴水都要珍惜,不能浪費。
后,我倡議大家一定要節約用水。因為,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否則,地球上后一滴水可能是人類的眼淚。
五年級研究報告 篇27
一、問題的提出
我姓李,我們班也有好多姓李的,我在想,這世界上有多少個姓李的呢?我又是誰的后裔呢?為了搞清楚這些問題,我開展了一次深入的調差。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詢,看看現在有多少姓李的。
2、看書,查找有關姓李的資料
3、向爺爺請教李姓族譜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四、結論
1、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是20xx年中國大陸人口第二多的姓氏。但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李姓則為第三大姓。在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2、李姓人才輩出:李靖(公元571~公元649年),字藥師,京兆三原人(今陜西三原)。隋朝名將韓擒虎的外甥,唐朝將領。李淵(566~635)。唐代開國皇帝。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人,祖籍趙郡隆慶(今邢臺市隆堯縣)。李世民(公元599~649)。唐朝第二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