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課堂第二課2024學習總結(精選8篇)
天宮課堂第二課2024學習總結 篇1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8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的太空授課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的女航天員。王亞平身處太空,面對地球,面向地球人授課,是中國太空老師的第一人,彰顯了一個航天大國的風度和氣派。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采取了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由三名航天員在空間站中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環境,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細胞在熒光顯微鏡下不停的跳動;微重力環境在地球上難以取得,在地面上不能完成的搬到了太空之中,使實驗現象更加直接和直觀。液體表面張力試驗,使水在太空中變成一張水膜;繼續注水后,形成水球;將氣泡注入水球后,形成一正一反兩個像;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規律的理解。還有宇航員在無重力狀態下活動等現象,并實時與地面課堂進行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了我們對科學的興趣。
王亞平說:“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也是學生,我很期待著能夠與廣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去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獲取知識和快樂。”宇宙是浩瀚的、宇宙是神奇的、宇宙是復雜多變的,宇宙中有許多奧秘值得探究。
昔日“上九天攬月”之宏圖,不再是夢,中國航天人要把滿天的神話變成現實。的確,浩瀚太空里越來越多的中國航天身影,正在將中華民族對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實詩篇。據悉,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們將在太空中駐留6個月,中國航天員們將第一次在太空中度過春節。期待除夕守歲時,我們能夠第一時間聽到航天員們來自太空的祝福。
相信在未來,我們必將創造更多的航天奇跡,實現更新、更大的“航天夢”,我們終將在星空中寫下精彩的一筆,并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為精彩的中國印記。
天宮課堂第二課2024學習總結 篇2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將采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屆時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并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此次太空授課活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進行全程現場直播。
授課活動將采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屆時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并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八年前,在距地球三百公里外的天宮一號中,航天員王亞平為第一屆“太空班”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太空授課活動。如今,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將迎來首次太空授課。首先,“課程表”全新升級!三名航天員將演示更多微重力條件下的物理、化學現象。
天宮課堂第二課2024學習總結 篇3
今天我在學校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的直播,實在是意猶未盡,巨大神秘的星球,航拍的星云、星球是那么多彩而有趣,讓人看不夠,浩瀚的太空給了我無限的遐想。
異想天開不再是夢想!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場景展示,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太空轉身,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泡騰片實驗,一個接著一個精彩的實驗,看的我激動不已,一邊看一邊說,不過因為的的知識不夠,更多的是表達我的驚嘆和好奇!
整件衣服都暗藏者特殊功能的“企鵝服”,讓宇航員們在空間站很好的預防肌肉萎縮和心血管疾病,臉部變形、胸部受壓,呼吸困難,一個個問題被解決,輕松上陣。在失重下看不同細胞生長、形態、變化的規律,跳動的心肌細胞一閃一閃亮晶晶的,很是神奇,原來是心肌細胞自身生命電的節律收縮運動!……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水膜張力實驗,太空站浮力幾乎消失,浮力隨著重力出現。在微重力下,表面張力顯神威,水膜注水變成水球,注入一個氣泡,水球中形成一正一反的兩個像,把氣泡抽走后,放入折紙花,居然綻放開來,實在是驚艷!“綻放的太空花”,那是我見過最美的花!
自古以來,人們對浩瀚太空充滿著遐想,從神話故事的嫦娥奔月,夸父逐日……曾經我也問:天有多高啊?天的外面還有什么啊?我們能像嫦娥一樣奔月嗎?“太空教師”王亞平老師曾經說過“因熱愛而執著,因夢想而堅持!”中國實現了一個一個的不可能,太空一小步,中國進步一大步!這次三位航天員將在太空留駐半年,在太空過春節,地球上的我們將第一次收到來自太空的新春祝福,這是多么的讓人振奮!
中國成為繼美國、俄國之后世界上第三個實現在太空行走的國家,幾代航天人,一個強國夢。中國空間站為我國的教育科學服務,對世界進行資源共享。今后我們還會見證神州十四號、神州十五號等的發射,讓世界看到我們中國強大的實力!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我們將在科學中綻放。少年強,則中國強。航天員們吃苦,耐勞,科研,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富強而奮斗。
天宮課堂第二課2024學習總結 篇4
今天,我們在教室參與了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給我們上了一節生動有趣的物理課。
首先,王亞平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天和核心艙的主要結構,先后帶我們參觀了居住區、衛生區和太空廚房。隨后,老師還介紹了太空跑步機、太空自行車、“企鵝服”等運動裝置的用法,并解釋了太空中鍛煉的重要性:空間站幾乎沒有重力,微重力的環境會使人血液上涌、骨骼疏松、肌肉萎縮,需要堅持鍛煉以保持身體健康。葉光富老師還為我們演示了在太空中如何行走、轉身,從而讓我們對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接著,就是最激動人心的太空實驗環節了。三位老師演示了太空細胞學實驗、浮力實驗、泡騰片實驗等,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水球成像實驗。王亞平老師先制成一個水膜,再向水膜中緩緩注水。由于微重力環境下表面張力較強,水膜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老師又向水中注入一個氣泡,將臉靠近水球時,水球里竟然呈現了一正一反兩個像。老師解釋道,這是由于氣泡將水球分割成兩部分,使其分別成像。這樣一節別開生面的“天宮課堂”結束之后,我終于明白了“太空授課是物理課堂上最生動的實踐案例”這一說法。
天宮課堂第二課2024學習總結 篇5
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完成在軌測試驗證。從那一天開始,璀璨無垠的星空之上,多了一抹中國紅。
我時常輕倚床頭,凝望星空,對空間站充滿了無限的幻想與憧憬:他們如何維持氧氣與水的循環?如何移動與就餐?又如何消遣與工作?
這一切,在今天找到了答案。20__年12月9日,“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宇航員兼職老師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天宮空間站為我們講述并演示了在失重狀態下的種種基本活動——飲水、鍛煉、工作等;另外,還有在失重狀態下的各種有趣的現象,如液體的表面張力、液體的浮力、細胞研究等。
雖然課程僅僅四個小時,我卻久久不能忘懷,感慨國家的偉大。遙想1970年,中國自制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這個還在襁褓中的孩子,邁出了自己的航天史脆弱的第一步。正當世界對此嗤之以鼻時,中國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1975年11月26日,中國首顆返回式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1981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獨立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國家;20__年,楊利偉攜帶全中國人民的翹首以盼,為星河增添了一抹亮麗的中國紅,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20__年,“嫦娥奔月”再也不是幻想,“嫦娥一號”為月球拍下了一張絕美的“素顏照”;20__年,新一代固體運載火箭“長征十一號”首次完成海上發射,彌補了中國在此方面的弱項,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海上發射技術的國家;20__年7月,“天問一號”將目光放在了火星,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同年11月,“長征五號”成功將“嫦娥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中國首次開采了“國外”的土壤……
汪國真說過:“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50年,科學家的忍辱負重;50年,中華兒女的含辛茹苦,換來的不僅是國力的強盛,更是世界的認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50年前,中國經歷了怎樣的腥風血雨!沒有人相信中國會干出一番大事業;50年后,中國又經歷了怎樣的滄海桑田!我們可以自豪地對我們的祖先說,我們沒有食言,我們真的做到了,我們站在了世界的前方!
中國啊,期盼之處,皆是星辰大海;到達之處,皆是根深蒂結;回眸之處,皆是芳草萋萋。所以,少年啊少年,不要停下腳步啊,我們的學習仍未結束,我們的旅途剛剛開始。
天宮課堂第二課2024學習總結 篇6
今天下午音樂老師給我們看了太空課堂,太空課堂非常有意思,有三位太空老師給我們講解和介紹。
老師給我們做了實驗,第一個實驗是浮力,老師讓我們拿起家里的乒乓球,把乒乓球放在杯子里,在地球上做實驗的乒乓球會浮在水面上,可是在太空中,乒乓球是會沉在水杯中間的。
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他們的休息地,我發現每個老師的床邊都會放一些和家人的照片。
我長大了,也想當宇航員,因為可以給國家做小小的貢獻。
天宮課堂第二課2024學習總結 篇7
我在學校看了一場太空授課,這是由神舟13號飛船中的三位宇航員在天河空間站中通過視頻方式給全國中小學生上的課,主要講了空間站內部結構并做了在太空行走、做水膜等演示。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對水膜的實驗。宇航員把水袋子中的水用一根木棒在袋口刮了一下,水在無重力的情況下,變成了一片圓圓的、又大又薄的水膜,且中間厚、四周薄,透明度高,是一個效果很好的放大鏡。
下一個實驗是把水膜加水使它變成水球。在加水不多時水膜僅僅是變厚了,但隨著水的加入,膜漸漸向中間鼓起,最后變成一個圓圓的、晶瑩剔透的、像水晶球一樣的立在木棒上的水球。用針管往水球中打氣,氣會在水球中形成一個大泡,但氣泡將留在水球中,不會出來。
最后,宇航員把水球染成了藍色,染料在水球中漸漸布滿整個水球的過程和地面上用染料染杯中的水效果差不多。接下來,宇航員把泡騰片放進了水球,泡騰片起的氣泡除了在邊緣的跑出了水球,剩下的都留在了水球中。
這次“太空授課”讓我體會到了太空中的趣味和大自然的奇妙。使我領悟到有的事不是異想天開,想的和實際一樣的。我還要好好學習,以后爭取也能上太空去研究、體驗自然的奇妙。
初一5班張含溪:我覺得幾位老師在太空中的生活非常新奇有趣,可以體驗到與地球不同的生活感受,奇妙,也很有成就感,我印象最深刻的太空轉身演示的這個活動,用地球上的方式無法轉過身去,老師們試了很多種方法,最后用右手畫圈的方式完成了轉身。老師們還可以嘗試更多方法。與地球上完全不同,很奇妙。在太空中睡覺也很有趣,醒來和睡的過程都與地球有不同的感受,醒來就像身處夢中一樣,這種體驗很有意思。中國的航天事業在不斷向前發展,開了新的探索,航天的道路定會永無止境,無限壯大!
初一5班穆錚:天宮課堂這次課堂讓我深深的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再生水,細胞的研究都讓我感到無比的神奇。科學無處不在,認真觀察就能發現科學的神秘,通過這次課堂也讓我感受到了宇宙了奧秘和神局,對于轉身云作我也感到神奇,在無浮力的情況下,身體總是擰著的。包括泡騰片,在懸浮的水中,開始沸騰,一樣讓我感覺很神奇,看第一時間看不出來這是個水球。我為中國先進的科技發展感到驕傲,我也應該認真學習,報效祖國。
天宮課堂第二課2024學習總結 篇8
在我小的時候,就夢想著能夠坐著宇宙飛船,穿梭在令人神往的太空中,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在那里建設我們新的家園。那里沒有汽車排放的尾氣,沒有工廠排放的污水,沒有嚴重的沙塵暴天氣,到處是風和日麗的景象……
人類的智慧和努力實現了航天夢想。600多年前的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之后,前蘇聯的尤里。加加林成為了登陸太空的第一人,美國的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首次登上了月球,實現了我國古代“嫦娥奔月”的傳說。中國的宇航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也成功登陸太空,實現了中國人的夢想。我也常想著自己哪一天也能成為“第一個……”
那一天,我做了一個神奇的夢,我穿著宇航服,神氣十足,駕駛著飛船,探索在神秘的太空。我一腳踏上了火星,看見滿地是堅硬的石頭,如同一尊尊石像,招著手,歡迎著我的到來。我正欣賞著火星上的美景,忽然看見北邊一片黃色,我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場沙塵暴!它很快向我移來,逐漸將我裹在了它的中間,我頓時覺得自己要飛起來似的。沙塵暴好像是個急性子,來得快,去得也快。我看著遠去的沙塵暴,心中的大石頭總算落了下來。忽然,一個奇妙的想法浮過腦海:利用火星上的資源,把它改造成城市般的模樣,治理好沙塵,種上各種各樣的樹木,地球上的人們可以移居到火星上,這樣,地球不會像現在這樣擁擠了,兩個星球上的人們互相往來,結成了深厚的友誼。我心里樂開了花,我成了第一個開發火星的人。
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無數個科學家用智慧架起了宇宙的天梯,用生命鑄造了航天的宮殿,我們要踏著先輩的腳印,去實現更偉大的航空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