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小組合作學習總結范文(通用5篇)
小學小組合作學習總結范文 篇1
1、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教育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主講,學生聽練,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容易產生師道尊嚴。在合作學習中,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再是教師一味傳授,學生只管傾聽的傳統模式,而是師生間平等交流與互動的新模式。教師更多的是一個顧問和指導者,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及學生之間的活動有機地融合為一體,提供了一種師生互動的新形式。使優等生的才能得以發展,中等生得到鍛煉,后進生得到幫助,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體現了教學的民主。而只有在這樣和諧、民主的氛圍中才能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學生觀,培養出學生的現代人格。
2、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合作學習營造了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的機會。每位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各自的小組中討論并解答問題,變原來的單純旁觀者為積極參與者。學生們在研討中自由發言,當一個同學對問題的理解遇到困難時可以請求其他同學幫助,學習別人的優點,開展互學、互練、互查、互評活動,使學生在檢查對方的過程中學會檢查自己,在評價對方的過程中學會評價自己。這種方式把學生從單一的不平衡的師生交往和狹小的生生交流中解放出來,給學生均衡、平等的學習鍛煉機會,真正體現了面向全體,使全體學生獲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現和認識的機會,使思維真正活躍起來,使課堂不再出現被遺忘和冷落的角落,其自主學習能力在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培養和鍛煉,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使其全面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格拉塞通過調查指出,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最主要場所。學生到學校來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歸屬。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這種場所和機會,使之在小組內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真正體現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尊嚴,使之產生“我要學”的強烈愿望。
3、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合作學習最大的特點是變“教”的課堂為“學”的課堂,每個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都必須運用已有的知識去尋求新的問題的答案,有時沒有絕勝的把握就需要大膽的設想,這時,學生的思維受環境的影響,常常會冒出絢麗的火花,然而他們的思維又常常是稍縱即逝的,但這往往能給別人以頓悟。或許一個富有創意的設想,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便由此而產生。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融洽、自由的環境,為學生積極的思維創造了條件。
4、增強了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
合作意識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合作將是未來社會的主流,而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重要方式。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必須得做到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其中的每個成員都要對其他成員的學習負責,體現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意識要求。通過小組討論、互相評價、互相反饋、互相激勵、互幫互學、互為師生等合作互動的活動,最終達成思想上的共識。他們的合作意識潛移默化地得到了培養。
小學小組合作學習總結范文 篇2
在《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建議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概念。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經過幾年來的實驗研究,我覺得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把握時機,當好"導演",讓學生當好"演員"。同時教師要注意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是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親歷性、參與性、合作性,是一種具有典型意義的學習方式。因而,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倡導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獲取新知的機會,盡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現的快樂。現在廣大的教師都在嘗試運用這種新的教學理念,怎樣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現就結合平時的聽課情況和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優化組合,準備合作
我們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征是: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學生在討論中要傾聽(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協作(用不同形式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讓每個人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從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小組合作學習一般以4-6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能力、性格諸方面的差異組建成若干個最優化的合作學習小組。分好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應根據學生的認識基礎,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搭配成若干不同的`異質學習小組,通常為三~六人一小組。這樣,縮小了組際差別,便于小組之間的競爭,從而真正體驗在合作的基礎上的競爭。同時小組長采用輪換制,讓每一位小組成員都有鍛煉和展示的機會。
在實踐教學中,我在尊重學生自愿的原則下,盡量使各組的成員在性別、性格、個性特征、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由一般由6人組成,每個小組中都有優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學困生2名組成,讓他們主動參與、互教互學、合作探討。學習小組經過合理、優化地重新組合,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另外,各組內還設有不同的角色,如記錄員、資料員、審核員、匯報員等。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組間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無明顯差異,便于公平競爭。并要求各小組的成員相互友愛,坦誠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二、明了合作,奠定基石
要讓學生對所需要解決處理的問題有所準備,在已知的基礎上,謀劃分工、確定職責。分工不明、職責不清是我們實施合作教學中常見的通病。分工、職責從更高層面上講可以解釋為規則。規則是我們行事的指南,再進一點講,是培養現代公民的一種規范意識。我們的日常行為規范、守則、公約以至法律規章都是規則。學會建立規則、遵守規則以至創新規則是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的特點和優點。
三、把握時機,適當引放
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是以學生自學,小組合作最終獲得知識為主要形式。而整個學習過程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學習中教師不僅只是出示帶有啟發性的自學思考就完事,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了“漁之技”“學之法”,一句話,就是使學生能學。這就要求老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讀、畫、動手操作,聯想”等去理解所學的內容,要教給學生借助已有知識獲取新知的能力,要引導學生找出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把新知轉化為舊知,從而掌握了新知。總之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四、評價激勵,延伸合作
積極的評價,將不斷增強學生參與合作的意識,也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合理運用小組成員互評與自評,對于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尤為有效。同時,正確的評價與被評也正是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之一評價可以是個人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合作中行為表現、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度、能力的變化。獎勵,有利于激勵學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獎勵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采用口頭表揚、鼓掌祝賀、授予小組榮譽稱號等。通過獎勵使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有價值的,是能得到認可的,激發學生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開發他們的潛能,樂意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但是,小組合作學習不是萬能的鑰匙,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研究,不斷探索有效合作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以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小學小組合作學習總結范文 篇3
一、基本設想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作為課堂教學中的引導者、實施者,我們應該有意識、有目的、有方法的去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小組成員都應該有強烈的合作意識。
本課題的研究,旨在建立小組合作學習要確立明確的目標意識,強烈的競爭意識,自覺的主體意識,協作的團隊意識,合理的評價意識。讓小組在自己目標的引領下,團結協作,相互督促,共同提高。
二、問題提出
實踐證明:單獨的行為參與不利于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思維交流,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將不同的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提高和應用,就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如今,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越來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為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受到大家的青睞。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應用最廣泛、最多的學習方式,它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在系統利用組內各因素之間的互動,以團體成績為評優標準,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組織形式。其目的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然而絕大部分老師在操作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在合作學習中存在一些問題:或閑聊,或冷場,或好生講、差生聽。從這些問題中透析出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意識淡薄。而小組合作學習意識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
三、課題研究的基本原則:
1、整體性原則:在評價時,要以小組為單位,激發小組的互幫互助、合作競爭、相互督促等意識的形成,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情感性原則:積極的情感體驗能直接或間接地轉化為人的動機和意志,從而提高人的認知效率。因此,在實驗中一定要加強教育者與學生者、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感情交流,使教學情感化,使之成為促進主體性發展、激發小組自主學習的支柱和動力。三、實驗做法
3、自主性原則: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鼓勵學生放開手腳,大膽討論,在交往中質疑,在合作中共同進步。
4、鼓勵性原則:教師在教學中或與學生的交往中,要盡可能地貫徹鼓勵為主的原則,引導每一個學生都能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積極的心態能激發潛能。鼓勵學生人人都要樹立“我能行”的信念,從而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
四、基本做法: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認識。
列寧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教學實驗是一項實踐性、科學性、創造性、復雜性和主體性很強的教學實踐活動,若沒有正確理論的指導是不會成功的。因此,實驗基礎上一確定,我們組織全體數學教師學習教育雜志、報刊等有關主體性教育及其相關的理論刊物,提高教師對這個研究課題的認識。然后再從中挑送四位精干的老師組成實驗組。實驗組的成員每兩周參加一次理論學習、研討活動。
2、把研究的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中。如:兩位實驗老師上同一課例,進行對比實驗。課后共同砌磋、研究、取長補短,提高實驗質量,開展說課,評課活動。每次聽課后組織評課時,先讓上課的老師說課,然后實驗組老師根據聽課中發現的問題開展評課活動,解決課堂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直到取得較為一致的意見為止。
3、將學生的個別差異作為一種積極的教育資源加利用,實驗班實施動態分組教學。
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每個小組4人,每組成員在性別、興趣、能力、學習水平、家庭背景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保證組內各成員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小組之間合理競爭的公平性。
小學小組合作學習總結范文 篇4
轉眼間,一學期即將過去,時間的流逝見證著我們每個人,每個集體的變化,在過去的一年當中,我校的全體教師,繼續扎實工作,繼續深入學習新課改的先進理念。并在學習中研究、實踐、再研究、再實踐。進而不斷提高每位教師的業務能力。我們的課題研究計劃分為三個階段:起始準備階段,搜集、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確定研究方向,開展廣泛的調查;課題實施階段,擬定研究方案,進行課題探索研究,開展課題研究的研討活動,進行階段總結,適當調控;課題總結階段,有關教師寫出總結、研究報告。下面把我們課題研究的前期工作做一簡單匯報。
1、理論學習
本階段按照課題實施方案,有計劃、有組織、全方位地開展研究,進一步進行理論學習,為了對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指導,了解合作學習現狀的已有的研究成果,我們在研究過程中閱讀大量有關理論專著和有關文獻。主要閱讀文獻有《論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王坦《如何避免小組合作學習走入誤區》——吳幼穎等,理論的武裝使我們能更加準確明確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2、不斷完善方案措施,邊學習、邊實施、邊研究、邊反思。
注意積累實驗材料,及時做好階段總結,新學期以來,我們學校大規模的進行了全員性的達標課、骨干教師的示范課活動。以這次活動為契機,我們課題組成員認真地參加了講課、聽課、評課,結合自己的教學,認真觀察分析教師們的課堂調控方法,根據課堂反饋情況,總結了經驗教訓,及時調整、完善學案教學,并對研究成果進行匯總、修改、完善。
3、撰寫論文和小結
結合研究過程撰寫論文是我們對課題研究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撰寫論文還可以促進理論思維,提升對課題的認識,進行調整我們的思路,并為下階段的行動提供正確的指導。在研究過程中撰寫論文還可以促進我們及時整理階段性的成果,積小勝為大勝,從而順利地達成課題研究的總目標。我們所撰寫的論文和小結都在組內成員之間進行交流,接受組員的評價和檢驗。
4、研討和交流
(1)課題組成員的研討和交流。我們根據本課題的階段性和課題的有關環節定期召開研討會,以交流和會談,相互流在課題研究中形成的新認識和新的`體會。
(2)與其他研究小組的交流。我們和其他研究小組不定期交流研究的心得,互相交流研究心得體會,互相借鑒。
小學小組合作學習總結范文 篇5
小組合作學習在實施過程中有其優點:從形式上看,小組學習采用幾人圍在一起的圓桌形態,打破了傳統的同向座位結構,平等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利于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增強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從學習過程看,在小組學習中,學生根據學習目標,有具體的討論、操作、交流的內容,每一個達到學習目標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學習的樂趣,進一步呼喚起了學生參與學習的愿望。小組合作學習,能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形成積極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智慧和良好品德的發展。為了解決新的復雜問題需要提出多種可供選擇的方案時,學生間的合作往往勝過個人的努力;在決定任務和評價作業時,學生間合作討論所形成的一致意見往往更有效。小組合作學習,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彼此之間的互補性,學會取長補短,啟發學生學會如何學習,自覺地改進學習的態度與方法。
合作學習的方式,確實對我們的教學有幫助,但是在實際的運用和操作中,又出現了些許令人擔憂的問題。
1、為了合作而“合坐”。
小組合作學習本來是通過小組內的幾個成員分工合作,共同努力來完成一個學習任務的。但是在合作學習中,有些教師認識不到位,小組合作學習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為了合作而“合坐”。比如教師讓學生思考劃出每一段的中心句這個問題后,小組間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沒有真正的討論和合作,沒有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其學習結果也不能完全代表小組的水平。究其原因,教師沒有及時提醒和指導每個組的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和交流,或者說這樣的內容需要小組合作嗎?其實,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關注很多深層次的問題,并不是同學們圍在一起坐著,就是小組合作學習了。
2、教師充當旁觀者,缺乏有效的指導。
傳統的教學是學生圍著老師轉,老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可是,如果合作學習組織得不好,也會出現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活動,而某些小組成員卻無所事事,形成“優生”挑大梁,“學困生”跑龍套的“假合作”學習。有的學生思維敏捷,語言表達能力強,常樂于表達不疲;有的學生反應較慢,又羞于開口,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收音機”,往往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是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信息,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曾看到一位老師上課時,為了體現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小組合作測量書封面的長、寬各是多少,在釘字板上圍長方形、正方形等一些簡單的操作,結果一人在做,其他人在看。在這樣的課中后進生只是看著、聽著。想要達到生生互動、共同合作的目的那就更談不上了!良好的合作學習小組必須有老師良好的指導。由于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薄弱,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合作小組的學習必將是放任自流,流于形式的。
3、班級人數過多,不利于分組活動。
我校班級人數一般都在50人左右,多者甚至達到60人,這給小組合作學習帶來一定困難。一般來講,班級人數在40人以下,比較容易分組且易于管理;人數過多,不好分組也不好管理。另外,大部分學校是按班級固定教室,這就給小組合作學習帶來很多不便。
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使實驗教師置于學生之中,在與學生討論、交流中,在師生易位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交流。“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教師親近引發學生對教師所教的學科的興趣和愛好,促使學生自動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態度,達到肯學、愛學。同時,小組合作學習,促使學生學會交際,在活動中學習其它同學的學習方法和品質意志,在幫助別人共同進步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社會活動能力。新課程理念下,合作學習這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正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響著教師教學的方式和學生學習的方式的轉變。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合作學習在形式上已經成為有別于傳統教學的一個明顯特征,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貼近新課標的要求。
伴隨著新課程的推進,合作學習的意義愈顯重要。全班教學小組學習、個人獨立學習都是基本的課堂教學方式,其作用難以互相取代。我們要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合理選擇,要因學習進程與內容需要靈活安排,沒有必要每節課都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使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