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課堂教學學習心得范文(精選6篇)
優質課堂教學學習心得范文 篇1
可以說短短的45分鐘對中學生來說是最寶貴的了,如果中學生不能把課堂學習效率抓好,就去練習、復習,那真可謂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本章從如何找到聽課的著力點以及聽課應該注意哪些要素等方面,對如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進行了闡述。
1.做好物質準備
充分的課前物質準備直接影響課堂學習效率,在廣大學生當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上課時才發現自己忘記帶鉛筆或文具盒,這些東西雖然可以從同學那兒借,但是在你向同學借的時候老師卻已講了很多知識,甚至會影響到整堂課的進行,而且,還會影響到那個同學。再比如,在上一節課的時候語文老師要你在課下查一些有關作者的事例以及了解他的生平,但是,由于某種原因你沒有完成老師留下的任務,設想一下,如果第二天,那個老師一整堂課都在以那個偉人為中心,那么你的這堂課會聽好嗎?
如果上的是實驗課,學習“溶解”,學生需要找來幾個透明、大小一樣的水杯;研究“平面鏡”,學生要搜集各式各樣的鏡子;學習“聲音的產生”,應該準備皮筋、塑料尺、紙盒等物品;學習“風的形成”,學生可以試著做一個風箱。如果上述準備都沒準備好,那么這些細小的.環節將影響你的課堂質量。
小華同學在一次物理課上,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忘記了提前準備一面平面鏡,結果老師讓做的小實驗她都沒法做,無法跟上老師的進度,影響了整堂課的學習效果。這次教訓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一一課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從那以后她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師吩咐要準備的東西提前準備好。
2.做好知識準備
課前知識的準備包括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前所做的認識上的準備和相關知識上的準備。課前認識上的準備,包括搜集文字和圖片資料,觀察一些生活現象、自然現象。學習“蒸發”、“沸騰”等,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有關的現象:衣服洗后掛在繩子上會怎么樣,燒水時水有什么變化,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現象等;學習“杠桿”,觀察國旗是怎么升上去的,窗簾是怎么關閉拉開的,窗簾盒內部的構造是什么樣的,起重機是怎樣工作的,還看到哪兒使用與它類似的東西;學習“魚”,搜集有關魚的文字和圖片,了解魚的一些知識;學習“保護大自然”一課,可事先到生活的周圍看一看,了解有關的知識。
相關知識的準備包括與新課相聯系的有關舊知識,比如學習英語中的過去完成時,就需要知道過去式并能很好地運用。如果學習的是一篇新課文,那一定要查閱課文中涉及的知識點。
3.做好思想準備
課前準備的過程也是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和積極性的過程。比如上物理課的時候,學生需要準備各種各樣的溫度計,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就會向家長和周圍的人了解有關溫度計的一些知識:溫度計有哪些種?它們都是測量什么溫度的?它們有什么不同?溫度計是誰發明的,根據什么發明的?溫度計里面的液體為什么有紅色的,還有銀白色的?學生對要研究的對象迫不及待地探究從課前準備就開始了。學生從課前到課中,乃至到課后,始終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之中。
優質課堂教學學習心得范文 篇2
地理圖像是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地理圖像既是地理學科內容的呈現方式,又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閱讀和運用地理圖像的能力是地理學習最重要的能力。用好圖像化語言,就是以地理圖像為主要載體,以探究活動為主要方式,通過構建獨具特色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地理圖像可分為地圖、統計圖表、示意圖、景觀圖、地理漫畫等類型,是地理教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觀的特點,是語言文字描述所不能替代的。湘教版八年級地理第二章第一節“中國的地形”就有各種類型的地理圖像十四幅。如何充分、合理利用這些圖像資料、直接關系著本節課堂教學效益的高低。結合“中國的地形”一節的教學,我著力在優化地理課堂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地理圖像認識、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提高地理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方面進行了探討。
在環節步驟上遵循“六步走”:第一步“圖像導入”,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教師運用多種媒體展示圖像,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步“問題生成”,教師分析教學內容結構,展示學習提綱,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通過學習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步“讀圖探究”,針對所要解決的問題,以地理圖像為載體,以形象思維為主要連接方式,學生展開自主探究活動,以建立地理圖像信息和所要解決的地理問題之間的聯系。
第四步“討論質疑”,在學生自主探究取得初步結論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和討論,通過合作學習活動達成共識。
第五步“圖像總結”,在完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和學習成果進行歸納總結。
第六步“鞏固拓展”,學生開展旨在鞏固學習成果的課堂活動,教師對活動進行點評,并聯系下一階段的學習內容拓展相關知識,以激發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進一步探究的學習欲望。
在教學過程中突出三個重點:
1、以能突出教學目標的圖像為重點
不同的地理圖象所體現的知識側重點不同,教師在選用時要有目的,要以能突出教學目標的圖像為主。比如學習我國地形的第一個特征——地勢西高東低時,根據教學目標我選取了教材上圖2—1“沿32°N線中國地勢剖面圖”,圖2—28“中國主要河流分布圖”,還搜集了“地勢階梯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剖面圖上自西向東依次出現的高原、盆地、平原的海拔變化;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及地貌特征;發源于西部山地,最終向東注入海洋的大江大河的流向。這些地理圖象使教學目標形象、直觀、一目了然,通俗易懂、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教學目標。
2、以能培養學生形象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圖像為重點
形象思維理論指出: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方法過程不同,形象思維不是以概念和推理的認知結構為載體,而是以形象形式的知識為載體,形象思維中的形象包括感覺形象、實踐形象、觀念形象三種類型。地理教學中所涉及的地圖、示意圖、景觀圖等圖像,絕大部分屬于反映事物本質特征的關鍵圖像。
而地理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包含了大量的以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主的地理圖像,這些地理圖像形象、直觀、真實地再現了地理事物的基本特征,可以引發學生形象思維,促使學生不斷的'思考,探究進而獲取新知。比如在學習我國地形的第二大特征“地形復雜多樣”時,我選取了教材上“云貴高原景觀圖”,
“雄偉壯麗的喜馬拉雅山、白雪皚皚的珠穆朗瑪峰、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湖泊廣布的長江中小游平原的照片還搜集了遍布梯田的江南丘陵、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等形態各異的高原景觀圖及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景觀圖,引導學生對這些地理圖像進行細致的觀察,比較,找出其地貌的不同,并分析不同地型類型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產生這種不同?這些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照片,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很輕易就懂得了:我國地形類型多種多樣,這為我國發展多種經濟形式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也對人民生活生產方式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同時還加劇了我國氣候的復雜性,為學習下一節“中國的氣候”做好鋪墊。
3、以覆蓋多個知識點的綜合地理圖像為重點
地理教材中除了反映某一個知識點的單一地理圖像外,還有一些能體現多個知識點的綜合地理圖像。這類地理圖像包容的知識點多、信息量大,綜合性強,往往在歸納小結時利用效果更好。比如,在學完“中國的地形”這一節知識點后,歸納小結時,我選取了教材中圖2—9“中國地形圖”,讓學生結合圖全面回顧我國地形的基本特征,三級階梯分界線,主要山脈、高原、盆地、平原的大致位置,然后在圖上查找,確定、進一步加深了對我國地形基本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在深化拓展教學目標、提升地理學習能力上,著力強化自繪地理圖像
新課改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因而讓學生自己繪制一些簡單地理圖像也是地理學科學生基本技能的要求。通過學生自繪地理圖像,不僅能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查漏補缺,深化拓展教學目標,而且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學完“中國的地形”一節內容后,我讓學生自繪中國地形圖,在圖上標出以下內容:三大階梯分界線、主要山脈、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大致位置,這樣不僅復習鞏固了所學知識,也將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動手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提高了教學效果。
圖像化學習強調學生通過探究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究學習活動,以已有的知識作為新知識的增長點,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究、主動創造,不斷地對地理知識進行加工和轉化,從而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實踐表明地理圖象語言比文字語言能更形象直觀的反映地理事物的性狀、特征,是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最優途徑之一。
優質課堂教學學習心得范文 篇3
20xx年廣西中學語文優質課展評暨有效教學專題研討會于20xx年x月x日—12日在南寧舉行,我有幸親臨現場參加了此次活動,對于這次難得的機會我格外珍惜。這次活動中的優質課展評、專家授課和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對于仍在語文教學路上摸索的我而言,每節課都給了我很大的震動,也讓我收獲很多。
我看到參賽的每一位老師都以自己的特色詮釋著課堂教學中生命的對話,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置身于會場中,傾聽著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領略著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著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著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特別是黃厚江老師的授課和講座,使我深受啟發。下面我把自己此次聽課的收獲匯報如下:
一、語文教學需站在學生的立場。
在講座中,黃老師強調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學生的立場。什么是學生的立場?學生的立場就是在乎學生,就是永遠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但是現在的語文教學,老師更多的是在乎自己,是自己計劃的完成,是自己放方案的體現,是自己的形象,是自己額成功,是自己的精彩。“五分鐘,你是如何確定的?”這個片段中,黃老師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啟示,那就是教師的教學設計,必須從學生出發。這就告訴我,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不能以強行的時間來限制學生的思維。這也告訴我,在講課的時候,不能給學生配給時間,應該給學生以彈性的時間,給學生以思考的時間,這樣才會得到學生的喜歡。
而對于教師的問題,也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去進行,應該從學生的需要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去解決該解決的問題,做該做的事情,做能做的事情。而學生的理解和教師的理解因為各種原因,理解和回答上有偏差,那么就不應該用自己的一套去解決問題。
課文的解讀,以前總是在教師教學的立場上,討論文本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不應該只強調教師個人的解讀,更應該強調學生的解讀,絕不應該以教學參考書為準,也不應該以固定的答案為準,而是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地處理問題。我們不應該將自己的解讀全盤讓孩子接受。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獨到的解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將自己的閱讀進行到底。盡管我們的目的很單純,盡管我們的教學相對學生有用,但這是學生真的需要的嗎?
其實,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你會得到很多不同的驚喜。
二、開展本色語文教學。
應該堅持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語文的方法就是以聽說讀寫為活動形式的方法,就是以語言為核心的方法,就是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目的的方法。語文的方法并不簡單排斥其他方法,但其他方法必須是能服務于語文學習的方法,必須是學生的`語文學習真正需要的方法。語文課堂教學應該能夠遵循和諧原則、適度原則、整體原則和節奏原則。
而對于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在閱讀中獲得多重積累,通過閱讀提高語文綜合素養。閱讀教學應是以文本理解為基礎,以問題探討為引導,以語言活動為主體。
在此次活動中,教師授課注重合作探究式學習,體現以“學”為主。教學設計貼近學生,側重學生對文本的真實體驗和感受。想辦法讓學生去觸及文本,并不斷引導學生從文字中體會感悟其中包含的情感。“你能讀一讀嗎?”“你讀出了什么?”“請你帶著這種理解讀一讀”“我們大家一起讀一下”這樣的評價細節隨處可見。
教學反思:自己平時多數時候只是充當了一個搬運工,從書上搬了出去而已,慚愧啊!很多時候自己就是個傳聲筒,將教案上或教參上的內容直接照搬給學生,缺乏自己的個性解讀。通過這次學習,我對自己制定了如下努力方向:
1、做個有心人,平時要多讀書、多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尤其是知識方面的積累和課堂語言的錘煉。這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根本所在,只有教師自己的業務素養提高了,才會創出實效的教學方法來。
2、要在備課上下真功夫。自己先對文本真的有自己的認識和感受,然后再根據學生的情況,確定相應的教學重點和教學方式方法。
3、從教學內容總體出發確定好每節課的具體的三維教學目標,真正明確每節課的知識的、能力的、情感的三方面的目標。再精心確定每個環節的具體任務目標,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方法。
4、教書、育人為先,教師要目中有人,時時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及時培優扶差,讓所有的學生始終在進步的狀態中。
總之,這次聽課活動,不僅是享受,也是一種提高,不光是聽課,也是在發現自己,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教學,在教學中成長。只有根據學生的需要出發,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只有尊重學生的立場,才會贏得他們的尊重。
今后我會用自己的行動做更好的詮釋。
優質課堂教學學習心得范文 篇4
高效課堂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配合老師的點撥指導,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最優化的發展。教學高效益就其內涵而言,是指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就其外延而言涵蓋高效的課前精心預習、課堂教學中實踐展示和課后反饋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般來說,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率高。總的來說,就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今天,我們學習了工作室博客文章《全國高效課堂九大教學模式》。在這九大模式中,它們都有著共同的一點: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山東省杜郎口中學的“10+35”模式:課堂上教師先用10分鐘分配學習任務和予以點撥引導,然后學生用35分鐘“自學+合作+探究”。它的三個特點是: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它分為三大模塊:預習、展示、反饋,和六個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它的經驗一句話是: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呢?我覺得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促進每一個學生發展。實踐這一指導思想,我認為,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要少一點束縛,多給學生留一份空間。如果要讓學生真正做到放開束縛,主動探究,那么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學生,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努力創設一種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自己的親密朋友。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用商量的口氣,活潑甚至幽默的語言與學生展開交流。
如果教師要走近學生,那么教師就要放下架子,成為學生平等的合作者。合作意味著參與,意味著一種師生之間的共同體驗,從而可以使學生生成新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在新課程的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合作是極為重要的。沒有合作的教學是難以實施新課程的,或者說是無法體現新課程理念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從講臺上走下來,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去。與學生一起交流,與學生一起活動,與學生一起共建有利于個性發展的課堂氣氛。有了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作保障,那么開放思維空間,鼓勵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便是促進每一個學生充分發展的有效途徑。在比較開放的教學環境下,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較積極的狀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不同想法,對學生各種想法如何評價,直接關系能否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因此,評價應以鼓勵為主,除此之外,評價的方式可以多樣化,如采取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相結合。當然,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留給學生合作探究和互相交流的空間,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除了學習杜郎口中學的“10+35”模式外,我們還觀看了杜郎口中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英語示范課》的視頻。杜郎口中學這節英語示范課完全脫離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室的四周都有黑板,學生們的座位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布置的.,學生們在課堂上可以面對面地討論,也可以隨意走動跟其他小組的成員交流,真正體現了他們高效課堂具體操作的技法———團隊合作:異質同組、同質結對,分組合作、生生互動兵教兵;老師在課堂上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學生在課堂中也能全員、全程和全身心地參與教與學活動;學生學習的精神狀態飽滿,并能自我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對學習能保持較長的注意,并具有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單從這節示范課來說,它的教學理念是創新的,它的教學效果也是明顯的。
優質課堂教學學習心得范文 篇5
11月15號,我和田燕娥老師聽了全國著名教育專家湖南省小學數學課,我們有幸聽到了徐長青老師和錢守旺老師的示范課,讓我們印象最深的是徐長青老師的兩節示范課,一節是三年級的重復問題,一節是五年級的多邊形的內角和,這兩節數學課對于教學來說都有很大難度,可是在徐老師的課上,能看見老師上得得心應手,學生學習氣氛濃厚、學得輕松,由此也看見課堂的效率高。
聽課時一直在想:徐老師是怎么做到的?整堂課下來學生完全融入其中,最后在徐老師的講座上得到了答案,也是我本次學習的收獲。
1、“教孩子一天,為孩子一生”。
徐老師在講座上首先講了這句話,開始個人認為,這對于我們這些一線教師來說,有些空洞,可回到學校看到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就知道了自己該如何為孩子負責,尤其是教師在孩子們心目中德高望重,那么老師如何能做好?我想是這樣的:上好每堂課、認真鉆研教材、不斷自我提升,讓自己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由此也更加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
2、徐老師的教學藝術。
在課堂上聽到徐老師最多的語言是鼓勵和激勵孩子的話,比如:
①我不懂!
②為什么?
③真的只能這樣嗎?
④我想還會這樣呢?這是徐老師的教學藝術,更是徐老師的教學機智,他真正做到了“讓孩子們在無意識的情境中進行有意識的思考”。
3、關于老師們平時上課的“面部答案”。
老師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孩子越大越不愿意舉手回答。我一直也在為此事苦惱,因為這學期我剛好接手了二年級和六年級的數學,在低年級的課堂上能看見孩子們搶著回答問題,而高年級的學生中舉手的很少,但是又能看出他們都在認真思考。原來是孩子們已經長大,學會了“察顏觀色”,他們發現了,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會看見老師滿懷欣喜,可是發言不是老師想要的.答案,會看見老師一臉的不高興,急促的讓他坐下,繼續尋找理想答案。于是孩子們會總結出,只要我不舉手回答問題,不會被批評,可我舉手回答問題,還會讓老師不高興。原來不是孩子們偷懶,而是老師給了孩子們一種“假象”,有可能老師不想我們舉手回答問題,他嫌我們拖延時間太長、又或者是老師想一個人包攬、……。徐老師說的是有理有據,解決了老師們共有的疑惑,達成了共鳴。
最后想想引用尹老師的一段話:大量鮮活生動、魅力四射的案例,令全體老師意猶未盡、嘆為觀止。同時,更加深深地體會到,一定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和品位,做到不僅能夠“教數學”而且能夠“教出數學的味道”來,要跳出狹隘的學科觀念,勤思考,多積累,深反思,用自己的熱情和智慧,發現數學問題的本質,打造智慧靈動的課堂,引領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
作為年輕教師,非常感謝學校提供機會讓我去學習、體會、收獲,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以更高標準要求自己,讓自己的業務水平有更大提高!
優質課堂教學學習心得范文 篇6
第一,學生的課堂學習是由自主合作、答疑解惑、展示分享、反思總結等多個環節構成的,不同的環節應承擔不同的學習任務,師生在不同的課堂中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例如,自主合作、答疑解惑的環節,主角自然是學生,教師的任務主要是收集學情、設計展示方案等;反思總結則是整理學習收獲、構建思維模塊的重要環節。只有讓這些環節密切聯系,形成良性循環,知識的鏈條才會完整,學生才能真正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第二,展示分享一定要根據學情出發,經由小組合作學習已經解決的問題,或者比較簡單、客觀、不存在歧義的問題,不需要進行展示分享。這個環節以解決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為主(共性問題是由各個小組成員的個性問題匯總而成,小組通過合作學習無法解決的個性問題上升為小組的共性問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加強課堂教學質量。展示分享是課堂學習環節的一個重點,教師的身份定位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要作為觀察者、組織者參與課堂學習,如何把握“生進師退”的時機,如何穿針引線,如何深化提升學生的展示內容,這些要素比傳統課堂教學更需要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功力。當然,在課堂教學改革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教師應該根據學情、學科、教材,打造個性化教學,不要套用固定的模式和流程。
第三,通過制定規則,提高學生的聽說質量。例如,教師可以隨機提問學生,讓學生重復其他人的發言內容,以此檢驗學生是否認真聽講,是否真正聽明白了。關于說的能力,可以讓學生通過提煉關鍵詞、羅列小提綱等方法進行鍛煉。教師還要對學生的發言時間進行限定,比如提出“不能超過多少分鐘”“力爭簡明扼要”等要求,讓學生明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說清楚也是一種能力。
第四,讓學習真正發生。教師要糾正“解決問題越多,課堂效率越高”的觀念,一堂課的效率高低并不在于解決了多少問題,而在于生成了多少新問題,在于是否產生了思維碰撞的火花,在于學生從他人身上借鑒到多少學習方法……如果課堂時間有限,學生無法消化一部分內容,教師也要盡量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讓他們在課后繼續研究學習。
第五,要努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語文學科為例,教師應該在課前布置學習方案,除了讓學生細讀文本之外,還應該讓學生掌握與課文相關的內容。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學生課堂上的收獲就會非常多。如果教師只是對文本進行解讀,學生的收獲自然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