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
新課程改革學習心得體會 篇1
七月酷暑,擋不住我們的學習熱情,剛剛放假,我們便利用假期參加了新課程改革專題培訓學習,聽了幾位專家的講座受益匪淺,讓我在教育教學方面有了更深切的感受,高中新課程的實施是我國高中教育戰線上一場深刻的變革。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帶來了教育理念、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變化;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評價,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語文教學對于提高中學生的素質和文化素養,尤其是人文素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就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教師要轉變角色,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教師要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知識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同時縮短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有助于互相交流。教師要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去,與學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個性發展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有效地獲取新的知識和能力。
二、新課改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合作性。以往教學中,通常重結論,輕過程,一切由教師安排好。學生通常被動接受,缺少參與;教師往往把形成結論的生動過程變成了單調刻板的條文傳授給學生,從源頭上剝離了知識與智力的內在聯系。而開放式教學可以改變過去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生在這種學習氛圍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體驗,為其終身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使用的新教材中設置了很多活動性欄目,為我們使用開放式教學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實現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以往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重點,難點上挖得過深,導致一部分學生負擔過重,跟不上,這樣就導致一部分學生厭學,造成差生或優生弱科,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新課程標準是一個最低標準,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因材施教。通過師生合作,很多問題在分組討論中得以解決,使問題深化不留死角。既解放了老師,又能把大部分同學調動起來,使優生更優,差生不落后,實現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切感受到:更新教學理念是新課程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較高層次的要求:要不斷地更新知識,關注最新研究新動態,引入新觀點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為學生更好地認識現實,適應新時代提供借鑒。
新課程改革學習心得體會 篇2
當我們剛接觸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時,感覺新教材版式新穎,圖文并茂,洋溢著時代的氣息,體現著改革與創新的精神,令人耳目一新。然而,在使用過程中感覺很不適應,簡直象在沼澤中行進。后來,經過聽取黃恕伯老師等編委的指導,參加我區每月一次的教材研修,和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欣喜地發現,人教版新教材不僅知識順序安排銜接得當,符合邏輯規則;內容螺旋式編排,與學生心理和認知規律相吻合,而且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尤其是每當想起新教材中所蘊含承載的物理學科智慧,即學科核心價值及建構性呈現方式,總是使我們情不自禁地對自己所從教的學科油然而生敬意,同時也為白己走上從教生涯而感到自豪。如此等等,四年的實踐,四年不尋常的收獲。新教材,帶給了我們思考,帶給了我們感悟,更帶給了我們很多成長的啟示……
一、對人教版物理教材的.初步認識
我認為在內容的組織和呈現方式上,人教版物理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以問題為中心組織教材內容
教材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能引發問題的情景、說法、事例,以問題為中心組織教材內容,通過問題啟動探究、深化探究、反思探究,把問題的解決與新知識的學習緊密結合起來。
例如,關于蒸發條件的學習,教材不是采用歸納的思路,而是將新知識的學習寓于問題解決之中,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從學生了解的 加快蒸發方法入手,給出一些日常生活中蒸發的事例,然后提出問題在這些情況下怎樣加快液體蒸發學生在這樣一個基于真實情景的問題任務的驅動下,積極思考,通過對快液體蒸發的方法熟悉,進而推斷出蒸發所需要的條件。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是跟他的生活經驗和面對的實際問題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既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更有利于知識的遷移應用。
2、重視引導學生對學習活動進行反思
教材非常重視引導學生對學習活動進行自我反思。在設計每一節的內容時,教材都通過交流共享、動手動腦學物理、科學世界等欄目凸顯反思評價這一內容,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對探究過程、探究方法、探究結果等進行及時的反思,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豐富和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另外,教材在呈現內容時多采用第二人稱 你,以對話的方式提出問題,如你同意這樣的觀點嗎?相信你有更好的想法。如何用實驗證實你的猜想?假如當時你在現場,你會怎么想呢?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這樣的對話營造了一種平等、合作的氛圍,豐富了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學生自我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3、內容呈現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
教材中主要設計了 實驗探究,活動天地,交流共享,多識一點,在線測試,由你決定,長話短說,挑戰自我,信息沖浪,單元練習與實踐等欄目。不同的欄目具有不同的功能,對學生的學習起著不同的導向作用。
教材中還插入了大量精美的圖片,主要包括實物照片、物質結構模型圖、反應過程示意圖、數據曲線圖、擬人化圖片等,這些圖片形象直觀,內涵豐富,成為教材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這些豐富多彩的圖片還使教科書的版面更加美觀,有力地激發了學生閱讀教科書的欲望。
二、使用人教版物理教材帶來的變化
新的課程體系給教師留出了充分的駕馭教材的空間和余地,而新課標的目的也在于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他們受到更好的教育,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人格。因此教師、學生在新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觀念、行為、角色都要隨之發生變化。經過課改教學的實踐,我在聽課、教研中感到了以下幾點突出的變化:
(一)教師的變化
1、 過去教師是《教學大綱》的貫徹者、教材的執行者。現在新課程賦予教師的責任不僅是課程計劃與標準的執行者,同時還是新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教師不是教科書的執行者,而是使用者,教師可以超越教材,可以合理取舍教材。在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引導者。教師不僅要育人,還要育己,要不斷自我完善與提高,實現自身的發展,要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教師不僅是教學工作的實踐者,同時也是研究者,研究的目的是為行動而研究,為完善自己的教學實踐而研究。從準備情況看,教師現在都感覺到一種強烈的緊迫感、使命感,不研究,不更新就適應不了新的教學,所以大家都爭當新課程的研究者。
許多教師積極開發利用教育資源,尤其是校外教育資源。我為講好一節課,為把課上得更生動形象,為制作好多媒體課件,自學計算機應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有關技能;或看一些與物理教育有關的光盤、視頻,它們既充實了課堂教學內容,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厚了。
2、從新課導入看,導入形式豐富多彩。現在聽物理課不再單純是教師一上課就帶領學生復習上一節課的內容,然后再講新課。現在光是新課的導入就很精彩,除了復習舊課式導入、提出問題式導入外,很多課都引用了演講式導入。總之,根據教材的不同內容選用不同的導入新課方式,會很快帶學生走進物理,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3、從教學方式和方法來看,使用多媒體教學,內容編排靈活,形式新穎,課件制作精美,直觀性很強,課容量大了,把課上得更精彩了。在新課標、新理念指導下的新課程教學,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指導思想。在課堂上既有小組討論(常用形式),又有游戲、角色扮演、搶答競賽等形式,教師能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在教師鉆研教法的同時,還注意遵循新課標中過程與方法這個維度的要求,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物理的方法。
(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
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的教為主,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學生學習方式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忽略了發現和探究,學生學習成了純粹的被動接受、記憶的過程。這種學習壓抑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影響了學生的思維和智力的發展。德國教育思想家斯普朗格告訴我們,如果教育僅僅是向學生灌輸現成的知識,那么培養出的人有悟性,卻沒有靈魂;有知識,卻沒有精神;有活動,卻沒有道德欲望、這樣的人是沒有生命活力的人。他強調教育之所以成為教育,正是因為它是人格心靈的喚醒、因而,新課程強調教育乃是養成學生健全的個性或人格,建立了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研究以及合作學習的機制。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研究性學習、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為培養未來需要的創新人才打下基礎。
三、感受與體會
通過人教版物理教材的教學,我深切感受到這么多的變化,已經認識到自己就是課程改革的參與者、實施者和研究者,教師主動研究教學的積極性和教師之間的互助合作精神都明顯提高,并在平時不斷整理自己的心得體會,隨著教師教學行為、角色的變化,師生之間形成了和諧、民主、平等的關系。學生敢于提問題了,敢于主動站起來回答問題了,愿意學物理了,會質疑了,真正做到了學生心靈開放,個性張揚,開發了他們的創造力,確實在向創新型人才轉變。學校領導、家長都在關心新課程改革,社會各界都在關注新課程改革。我們肩負重任,我愿盡最大的努力與課改一同成長前進。
新課程改革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今年我省高中統一進行新課程的改革,新的課程、新的理念,不僅為我們的政治教學改革帶來了機遇,同時也給我們老師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戰,經過這學期的具體實踐。我粗淺的談談對新課程改革的一些看法和體會。
一、 新課改倡導合作精神,開展自主探究。
新課改理念認為:教師是合作者、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課堂上應尊重學習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整節課,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甚至解決問題教師只是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加以引導,有時鼓勵學生提問。為此,我們教師應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放棄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多看、多問、多想、多講、多行。重視每一位同學的見解,賞識他們每一點進步的思想火花。
二、新課改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走進生活走進社會
長期以來我們政治課被學生認為是說大話說空話的課,原因就在于我們的課程內容離現實社會離現實生活太遙遠了,讓廣大的學生感到象天上的星星一樣遙不可及,而《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構建以生活為基礎的課程模塊”,如我們的政治課現在分為“經濟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于哲學”等模塊。使的我們的課程具有濃郁的時代生活的氣息。
如在講到《政治生活》的民族問題時,結合時政熱點問題“3•14西藏事件”,布置學生搜集與西藏史實有關的資料,還有農奴主壓迫農奴的各種證據——圖片、視頻、文獻等,在課堂上進行展覽和交流。有能力的學生還自己制作和講解ppt課件。這讓學生深切體會到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和真實性,不僅對課本知識有了形象記憶,對有關歷史知識、人文知識也是一種有益的補充。
三、新課改提倡創設課堂情境,進行情境教學。
新課改精神強調合作探究,強調培養學生的情境思維。教師如果在課堂上創設情境,讓學生親臨“現場”,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需要,成為學生自覺閱讀和鉆研教材的動力,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課堂教學中,采用角色模擬法,創設課堂“小社會”,可以培養學生的情境思維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課堂模擬教學,這種方法能讓學生根據角色要求,積極開動腦筋,踴躍發言。學生參與意識、創造熱情空前高漲。
如在講授《政治生活》的《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一課中,講到“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合法渠道”時,可以設計“模擬聽證會”形式進行情境教學:設計一個主題如“禁止電摩行經五一、五四路段”召開聽證會,給學生分組,有進行主題陳述的“組織方”——“xx市公安局教學警支隊”,有各界人士組成的“贊同方”“反對方”(包括專家、學者、各利益階層),還有普通市民代表組成的“旁聽席”,另選擇一名學生主持,整個環節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效果,也體現了課改所提倡的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精神。
同時在這個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教學也有許多困惑和不足之處。
一、考試模式與課改有脫節的地方
新課改下,“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這就意味著學生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課堂教學不能再遏制學生的思維拓展空間。因為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許多提問,其答案都不是唯一的,即使教材上有一些相關的闡述,學生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體驗,提出更多的見解。但一般現行考試的答案具有唯一性,這就是教師和學生往往遇到考試時無所適從,理不出頭緒。
二、 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課堂氣氛難相統一
新課程教學提倡能夠快樂學習。于是教師在課堂中往往引入各種活動,使那些比較單調的認知過程變得生動活潑,變厭學為樂學。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動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為在調動課堂氣氛的同時,我們往往很容易離主題卻越來越偏,比如一堂課,一開始情景模擬,學生樂于參與,課堂氣氛活躍,但活動的主題卻越來越偏,以至于在知識的生成層面上效果不大。那么這時候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課堂氣氛就很難相統一。
以上是對新課程教學的幾點不成熟的看法。不足之處請指教!
新課程改革學習心得體會 篇4
今年我省高中統一進行新課程的改革,新的課程、新的理念,不僅為我們的政治教學改革帶來了機遇,同時也給我們老師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戰,經過這學期的具體實踐。我粗淺的談談對新課程改革的一些看法和體會。
一、 新課改倡導合作精神,開展自主探究。
新課改理念認為:教師是合作者、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課堂上應尊重學習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整節課,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甚至解決問題教師只是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加以引導,有時鼓勵學生提問。為此,我們教師應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放棄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多看、多問、多想、多講、多行。重視每一位同學的見解,賞識他們每一點進步的思想火花。
二、新課改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走進生活走進社會
長期以來我們政治課被學生認為是說大話說空話的課,原因就在于我們的課程內容離現實社會離現實生活太遙遠了,讓廣大的學生感到象天上的星星一樣遙不可及,而《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構建以生活為基礎的課程模塊”,如我們的政治課現在分為“經濟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于哲學”等模塊。使的我們的課程具有濃郁的時代生活的氣息。
如在講到《政治生活》的民族問題時,結合時政熱點問題“3?14西藏事件”,布置學生搜集與西藏史實有關的資料,還有農奴主壓迫農奴的各種證據——圖片、視頻、文獻等,在課堂上進行展覽和交流。有能力的學生還自己制作和講解ppt課件。這讓學生深切體會到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和真實性,不僅對課本知識有了形象記憶,對有關歷史知識、人文知識也是一種有益的補充。
三、新課改提倡創設課堂情境,進行情境教學。
新課改精神強調合作探究,強調培養學生的情境思維。教師如果在課堂上創設情境,讓學生親臨“現場”,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需要,成為學生自覺閱讀和鉆研教材的動力,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課堂教學中,采用角色模擬法,創設課堂“小社會”,可以培養學生的情境思維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課堂模擬教學,這種方法能讓學生根據角色要求,積極開動腦筋,踴躍發言。學生參與意識、創造熱情空前高漲。
如在講授《政治生活》的《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一課中,講到“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合法渠道”時,可以設計“模擬聽證會”形式進行情境教學:設計一個主題如“禁止電摩行經五一、五四路段”召開聽證會,給學生分組,有進行主題陳述的“組織方”——“__市公安局教學警支隊”,有各界人士組成的“贊同方”“反對方”(包括專家、學者、各利益階層),還有普通市民代表組成的“旁聽席”,另選擇一名學生主持,整個環節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效果,也體現了課改所提倡的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精神。
同時在這個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教學也有許多困惑和不足之處。
一、考試模式與課改有脫節的地方
新課改下,“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這就意味著學生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課堂教學不能再遏制學生的思維拓展空間。因為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許多提問,其答案都不是唯一的,即使教材上有一些相關的闡述,學生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體驗,提出更多的見解。但一般現行考試的答案具有唯一性,這就是教師和學生往往遇到考試時無所適從,理不出頭緒。
二、 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課堂氣氛難相統一
新課程教學提倡能夠快樂學習。于是教師在課堂中往往引入各種活動,使那些比較單調的認知過程變得生動活潑,變厭學為樂學。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動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為在調動課堂氣氛的同時,我們往往很容易離主題卻越來越偏,比如一堂課,一開始情景模擬,學生樂于參與,課堂氣氛活躍,但活動的主題卻越來越偏,以至于在知識的生成層面上效果不大。那么這時候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課堂氣氛就很難相統一。
以上是對新課程教學的幾點不成熟的看法。不足之處請指教!
新課程改革學習心得體會 篇5
高中統一進行新課程的改革,新的課程、新的理念,不僅為我們的政治教學改革帶來了機遇,同時也給我們老師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戰,經過這學期的具體實踐。我粗淺的談談對新課程改革的一些看法和體會。
一、 新課改倡導合作精神,開展自主探究。
新課改理念認為:教師是合作者、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課堂上應尊重學習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整節課,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甚至解決問題教師只是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加以引導,有時鼓勵學生提問。為此,我們教師應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放棄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多看、多問、多想、多講、多行。重視每一位同學的見解,賞識他們每一點進步的思想火花。
二、新課改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走進生活走進社會
長期以來我們政治課被學生認為是說大話說空話的課,原因就在于我們的課程內容離現實社會離現實生活太遙遠了,讓廣大的學生感到象天上的星星一樣遙不可及,而《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構建以生活為基礎的課程模塊如我們的政治課現在分為“經濟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于哲學”等模塊。使的我們的課程具有濃郁的時代生活的氣息。
如在講到《政治生活》的民族問題時,結合時政熱點問題“3?14西藏事件”,布置學生搜集與西藏史實有關的資料,還有農奴主壓迫農奴的各種證據——圖片、視頻、文獻等,在課堂上進行展覽和交流。有能力的學生還自己制作和講解PPT課件。這讓學生深切體會到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和真實性,不僅對課本知識有了形象記憶,對有關歷史知識、人文知識也是一種有益的補充。
三、新課改提倡創設課堂情境,進行情境教學。
新課改精神強調合作探究,強調培養學生的情境思維。教師如果在課堂上創設情境,讓學生親臨“現場”,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需要,成為學生自覺閱讀和鉆研教材的動力,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課堂教學中,采用角色模擬法,創設課堂“小社會”,可以培養學生的情境思維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課堂模擬教學,這種方法能讓學生根據角色要求,積極開動腦筋,踴躍發言。學生參與意識、創造熱情空前高漲
體會1
新課標明確提出: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結合自己的思考和教學實踐,我認為要真正實現新課程目標,教師要和新課程一起成長。
首先,教師要完成角色的轉換。
1、要從教學的管理者、強制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
2、要從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
3、要從課堂的壟斷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
4。要從單純的課程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開發者、創造者
其次,要培養良好的人格魅力,做受歡迎的數學教師。
教師的人格魅力就是教師個人的尊嚴、價值和道德品質的總和,是人在一定的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統一。魅力,是成熟的能夠吸引人的力量。那么,教師的人格魅力就是,教師個人成熟的并能夠感染和教育學生的尊嚴、價值和道德品質力量。 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教師淵博的知識和過硬的教育能力;教師的善良和慈愛;教師對學生的寬容與信任;教師對教育事業無限的熱愛與忠誠以及對生活永不滿足的執著追求和創新精神。正如《師德啟思路》中談到的,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做到:師心美、師表端、師風正、師志堅、師學勤、師業精、師能強、師品高、師紀嚴格是教師魅力的核心,是教師對學生、事業以及自己的態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項單純的性格或特質,而是多方面的綜合呈現,它是通過長期的教育實踐而形成和發展的獨特的感染力、影響力與號召力之總和。
魅力需要知識的承載方能顯出迷人的風采。教師作為知識的重要傳播者和創造者,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掌握最新學術動態,更新、優化自身的知識系統,使自己在教學和咨詢中更具主動和優勢,才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最優的精神食糧。
另外,具有誠摯博大的無私愛心——這是教師人格魅力構成的前提。一個要讓學生真正喜歡的教師,必須要有誠摯博大的無私愛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摯豐富的情感去感染、引導學生。一個教師是否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主要是看她是否真正地去關心與愛護學生。具有誠摯博大的無私愛心,是教師具有人格魅力的前提。因此作為教師,必須有一種為教育事業,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鞠躬盡瘁的奉獻精神,才會產生強大的震撼與感染,顯出十足的人格魅力。最后,教師的人格魅力還表現在擁有一定的人文修養上。一方面,人文素質的高低決定著教師師德水平的高低。一個教師的人文修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她能否具有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和品格,影響她能否真正做到教書育人。另一方面,人文修養的高低還決定著教師學識水平的高低。較高的人文修養有利于教師把握社會發展趨勢,使她們勇于接受新事物;有利于教師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擁有取之不竭的教育資源;擁有較高的人文修養的教師,在專業課教學中,不僅能使學生獲得某種自然、社會和思維領域的規律性知識,而且還可以給學生以人文方面的啟迪和美的享受, 教師的影響就能更多地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既是對教師職業特征的概括和要求,也是教師人格的基本要求和精華。優秀的教師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最后,重視情感因素,促進課堂教學
課堂上,師生必須建立一種穩定和諧的“情感場”。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所以要在課堂中運用愉悅性原則。愉悅性原則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學中,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盡可能利用有趣的教學材料,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手段和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狀態投入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并在學習和創造的過程中體驗到充分的快感和樂趣。 課堂教學中運用愉悅性原則要做到以下幾點:
1、創造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
在日常工作中,教師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業務能力,注重師德修養,以身作則。發揮師表的影響力;熱愛學生,做到和藹可親,發揮情緒感染力和課堂的吸引力;排除干擾,控制消極影響,教學管理民主化,營造健康的人際關系,優化學習環境。 馬克思說過:“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勞和痛楚”。教師用愛心創造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減輕了學生心理上的負擔,學習將變得輕松愉快。
2、努力塑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真實的英語語言環境,學生興趣和積極性提高了,師生、生生互動加強了,課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3、愛學生,科學評價學生。
把科學的評價原則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它的診斷功能、激勵功能、調控功能和導向功能,以實現學評同步,教評結合,以評導學,以評促學的教學策略。
4、改進命題方式,改變學生學科成績計算方法。
要致力于如何使自己的課程教學更有趣、有效、有用,做到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和諧統一,真正實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 教師還應具備一定的教學智慧 。一個有教學智慧的老師就是有“傳道”這種追求的人。一個好的老師要具備良好的精神氣質、高雅、睿智、親和自信且富有激情。他良好的氣質像春風化雨般地熏陶著學生,使學生得到淺移默化,他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都會對學生構成影響。這些都要求教師要不斷成長,完善自己。要不斷學習。教師學習可通過拜師、培訓與研修講課,聽課等多渠道進行。要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創造,教學反思是使教師總結、反思、改進、創造的有效方法。 教師需要學習——教師現有的知識與技能遠遠不能緊跟時代形勢,要想做一位領導信任、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好教師,我們必須努力學習。 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保鮮劑”。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充分為自己“充電”、“蓄能”、“補鈣”,才能不斷接受源頭活水的補給。通過學習實踐,結合自身實際,或體驗成功,或反思失敗。新理念與追求,在運用過程中得到彰顯與落實、實踐與反思,交流與探究,互動與創新。
總之,一名優秀的教師需要在不斷的學習、實踐、反思中體驗成長,感悟成長,獲取教育的真諦。我們只有不斷的探索、創新觀念,創新思維,創新評價,踏上自主學習、終生學習之路,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優秀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