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學習報告(精選5篇)
教師的學習報告 篇1
、大課堂與小課堂相結合。
根據大家課堂教學中的弱點,針對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行探討。開始大家認為開放式的教學過程不容易把握,無法估計教學任務能否完成,怕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針對這樣的顧慮,教研組中請有經驗的老師上示范課,著力讓大家認識課堂教學如何開放,如何讓學生參與知識的獲得過程。通過這樣的“大課堂”,讓每一位數學教師意識到自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這樣的“開放式”教學嘗試,才符合有差異學生的需求,從而影響平時每一位教師的“小課堂”。
這樣小組備課大組完善相結合,小組上課大組評議相結合,真正使每位數學教師得到了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方法的完善和教學評論能力的提高。
教師的學習報告 篇2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是對合格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幼兒園教師開展保教活動的基本規范,是引領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 “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來說,首先要熱愛理解幼兒。愛孩子就要給他需要的幫助和指引。愛不是包辦代替,也不是強行給予。
其次,要尊重孩子,因材施教。作為幼兒教師,要學會尊重幼兒。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斷地批評或否定幼兒的想法和做法,不簡單、粗暴的指責幼兒,而是了解實情的來龍去脈,再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進步,成為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
第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常有家長向我們反映說,老師的話就是“圣旨”,老師說一句抵我們說十句。這句話是對我們的褒獎,也是對我們的鞭策。幼兒的可塑性、模仿性強,老師是他們學習模仿的對象。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身上都有老師的影子。因此,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修養,為孩子做好表率。
第四,必須學會與家長交流,擺正自己的位置。幼兒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同時他們又是一個未成年人,因此與家長溝通是我們教師的職責。真誠對待每一位家長,如實的和他們交流對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對家長提出的要求盡量去滿足,對家長提出的教育孩子的疑問幫著查資料回答。當問題出現第一時間與家長聯絡很重要,讓家長知道老師對他們反映的問題很重視,對幼兒的發展也很在意。園內半日活動中,家長看到了自己孩子各方面的表現與進步,同時也看到了別的孩子不同程度的發展與進步,倍感欣慰的同時家長朋友們也會對我們的工作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
那就努力吧,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保教能力,成為一個品德高尚、業務精良,擁有“愛和能力”的專業幼兒園教師。
教師的學習報告 篇3
《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是國家對我們小學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小學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范,是引領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是小學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真的應該細細品讀,認真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合格小學教師。
一、用理念堅定信念。
應該時刻對照《專業標準》中的四個基本理念: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在這四個基本理念中,把學生為本放在第一位,這就要求我們的工作始終要圍繞著學生的發展而開展,我們的教學不能以老師的利益為目標,心中時時刻刻裝著學生,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沒有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就談不上師德、能力等等。在師德為先中也,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然后做好自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能力為重、終身學習中,結合本人實際情況,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多反思,堅持做好反思,作為對自己的一項任務,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通過學習,這些基本理念提升我們專業修養必備的準則,“學生為本”的理念讓我們立足學生實際,尊重學生,時時處處以人為本,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因材施教,組織和提供合適的教育活動,促進小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師德為先”的理念指導我們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能力為重”理念警示我們要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小學生,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終身學習”的理念是讓我們學習先進小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范。這四個基本理念,更堅定了我們專業信念,從我做起,做一個勤勤懇懇永不停歇的學習者。
二、用要求規范行為
通過學習,我感受到我們肩上的任務是沉甸甸的重,它不光是對我們的職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規范了我們的教學行為,也為我們專業發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有了這些基本內容,在我們前行的道路上猶如多了一盞明燈,為我們導航,為我們指明前行的路。基本內容把理念與師德要求放在首位,一個師德有問題的教師怎能堪稱“以德育人的一代師表”?只有具備了良好師德和專業理念的教師才有資格學習專業知識和習得專業技能,所以,我們要用又紅又專的師德和專業理念,去踐行歷史賦予“教師”這個職業的神圣使命。
三、用行動踐行理念
發現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去努力跋涉,俗話說得好:人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一半沒學到。無論是新的教育理念還是師德修煉,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專業能力,都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學問,教育理念、師德修養是一輩子都要不斷修煉的課程,它們沒有一個定量的標準,是一門沒有定量的教科書;專業知識是與時俱進的,學生不同,時代不同,對我們的教學行為提出的要求不同;專業能力更是一門高技巧的學問,它需要我們在實際教學中,用行動去實踐,用智慧去反思,用自己的專業和心智去踐行。我相信,只有用心付出,堅定信念,努力學習,我們定能用實際行動踐行新的教學理念,服務于學生,服務于社會,不辱歷史賦予“教師”這個職業的使命。
教師的學習報告 篇4
論文關鍵詞:教師教學 情況調查反思 改進措施
論文摘要:本文作者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學生學習情況與教師教學情況進行了解,以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反思教學問題,改進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教師的教學需要學生的反饋,學生是教師教學工作的一面“鏡子”,只有我們及時地了解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情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與改進,不斷完善教學工作、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法,才能促進教師的成長。因此,我設計了一份《數學課堂教學與學生學習情況問卷調查》。
二、調查
調查對象:高一全體學生。
調查方式: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無記名調查,發出問卷158份,收回158份。
調查內容:由23個單選題與兩個問答題組成,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具體從三個方面人手:(1)學生對數學的主觀認識及對數學學習目的的認識;(2)老師對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性了解;(3)學生對老師教學的過程性評價。第二部分為開放式問答,作為對第一部分的補充,讓學生對數學教學談看法、提建議。問卷回收后進行統計、分析、歸納出常見的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問題,以及學生數學學習中的問題。
三、下面是我摘錄的部分題目的調查結果及反映出的問題數學學習感興趣嗎?
人感興趣(35舞)烏券趣一般(53%)C.不感興趣(12%)快(0%):‘嬰一殆果分析:一半以上學生對學習數學沒有足夠興趣。
2.你學習數學是因為牌一。
A.喜歡數學本身(12而而丁考試、升學需要(68%)
C.實用(20%)D.無動機,不想學(0%)
結果分析:許多學生的學習動機為考試、升學。
3.學完數學每一章后,你做總結嗎?’
A.一般不太會總結(34%)
B.希望老師給予歸納總結(57%)
C.及時復習,主動對一章節的知識進歸納總結(9%)
結果分析:大部分學生依賴老師的總結復習。
4.你認為老師如何傳授新的數學知識你的接受效果更好?
A.老師開門見山,直接講解(22%)B.老師從生活中的例子引人,然后再講(49%)C.先由學生自學,合作交流討論,然后老師再講(22%)D.沒有感受,無所謂(7%)
結果分析:有70%的學生喜歡老師從生活中例子出發開展教學并對合作交流討論這樣的學習方式有興趣。
5.你認為你掌握了數學學習的方法嗎?
A.有自己的學習方法(35%)B.沒有什么方法(65%)
結果分析:有60%以上的學生認為自己沒有掌握一定的數學學習方法。
6.問答、請你將影響數學學習的下列四個主要因素按“從主到次”排列一下。
A.教師的教學藝術和講授的好壞B.自己用功與否
C.數學天賦D.數學學習方法是否得當
結果:把A排第一位的有10%,把B排第一位的有38%,把C排第一位的有20%,把D排第一位的有32%。
結果分析:關于影響數學學習的因素,學生的認知雖然不同,但也具有一致性,有90%的學生并沒有把教師講授的好壞放在第一位,70%的學生把自己用功與否或數學學習方法是否得當放在第一位,數學天賦被大半人排在了最后一位。這說明學生還是能夠把主觀能動性看成是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從心理學的歸因理論來看,把行為結果的原因歸結為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會降低個體的行為動機。而把行為結果歸結為內部的、可控的因素,會增強個體的行為動機。這項調查說明學生能認識到自己才是把握航行的真正舵手。
四、結果引發的反思及改進措施
為了改善教學,我提出以下幾點改進措施。
1.引生活之靈氣以濟數學,充分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1)增強數學學習目的性教育,從培養間接興趣向直接興趣轉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應該使學生了解所學學科的實用價值,各種知識技能對他們有什么直接或間接的用途。當學生能夠意識到學習是他們達到某種重要的目的手段時,他們就會產生求知欲和認識的興趣。比如當我在講到本章內容對大家的專業課學習有用時,學生的注意力要相對集中。而且應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對于提高思維素質,培養邏輯推理能力和想象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2)教學中新知識的引人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對學生來說,讓他們理解知識的生成過程比他們直接接受知識本身更重要,我們需要把握新知識的生長點,要從舊知的“嫩芽”上生長出“新枝”。從以上反饋我們發現學生是覺得從生活中引例的教學方式配上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是他們所愿意的。因此,我們可用生活實例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利用課堂進行必要的“數學實踐活動”,即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現實生活和實踐中的數學問題,并嘗試用數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將數學意識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數學教育的過程中去,讓“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的意識不斷沖擊他們的大腦,提高他們的直接興趣。
2.與學生共同交流探討數學學習的方法。
(1)請數學學習優異的同學談談他們自己學習的方法
(2)由我介紹一些其他同學的好的學習方法,并發揮網絡、書本的教育功效。
(3)由學生再思考總結,借鑒好的為己所用,在不斷摸索中需求適合自己方法。
3.以問題為紐帶構建數學學習新方式。
(1)提倡預習,在預習中發現問題,讓學生能帶著問題走進教室,逐漸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2)在教室中,創設和諧氛圍,讓學生勤于思考,善用激勵評價,讓學生敢于表達,使得學生在問題解決中放飛思維。
(3)教師設置新情境與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因為課堂教學的時間總是有限的,而學生學習是無限的。
五、在調查后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成長
學生是發展的主體,是老師工作的一面“鏡子”。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因為他們的收獲是我們播種的目的,如何澆水,怎樣施肥,就成為我們的教學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交流,需要反思。因為知識是在交流中生發.思維是在互動中升華。
教師的學習報告 篇5
自信是一個人的可貴品質,也是一個民族的寶貴財富。中華民族在5000年發展中創造了獨樹一幟的文明,孕育出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我們的自信建立在對歷史文化和現實國情的深刻把握之上。
中華兒女從不缺少自信的底氣,對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滿懷信心。中華民族是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中華文化具有極強包容性和強大生命力。歷史上不管哪一個民族來到中原,無不尊重、接受并融入中華文化,否則就難以在中原立足。歷史上一些宗教也傳入過中國,但最終都被中華文化所同化。佛教傳入中國后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形成獨有的特色,影響了文學藝術、禮儀習俗。中華民族以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氣度同世界交流,不斷吸收外來文明的長處,使我們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諸多領域長期占據世界領先地位,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巨大貢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延續。中國共產黨繼承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肩負起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使中華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一張白紙能畫出最新最美的畫圖。新中國成立第一到第八機械工業部,建立起完整的工業化體系,勒緊褲腰帶獨立研制出“兩彈一星”,讓重新站立起來的腰桿挺得更直更硬。用中國農民耳熟能詳的“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八個字指導生產,建設了一批水利工程和農業基礎設施。送走了血吸蟲、天花、麻風等為害千年的瘟神,建立起較為完備的衛生服務體系,人口壽命、數量和素質大大提升。開鑿紅旗渠、建成大慶油田,既是一個時代的歷史記憶,也是激勵后世的精神豐碑。改革開放的30多年,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極大發揮和集中展現的時期。黨帶領人民探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第一次將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衣食住行”四個字形象地說明了從溫飽邁向小康的發展歷程。“衣食”即是溫飽,再加上“住行”就是小康。今天的中國,已經讓7億人擺脫貧困、13億人解決溫飽,中國人民正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是對全人類的貢獻,足以讓每一位中國人自豪與自信。
人不自信,誰人信之?當今世界,沒有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比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更有理由自信。歷史不能割斷。改革開放前30年和后30年,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用30多年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二三百年的發展歷程,發展的成績極大展現,問題與矛盾也高度濃縮,今天既充滿了希望和機遇,但風險與挑戰也無處不在。認識現實要運用辯證法、堅持兩點論,說成績不要忘記問題,講問題更不能忽視取得成績的大背景。任何民族的發展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任何一個發展階段都只是歷史長河中的瞬間。把機遇與挑戰、成績與問題放在歷史的時空中去認識和判斷,就能堅定方向、樹立信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認識自己必須實事求是,既不要妄自尊大、更不能妄自菲薄。只有清醒地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準備放棄什么,才能建立起自信,才知道如何學習借鑒。一個人是如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