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好人好事的新聞稿范文(精選11篇)
最新好人好事的新聞稿范文 篇1
7月19日以來,安陽這座古城遭遇百年一遇暴雨,暴雨持續多日,造成多座水庫超汛限水位,被迫泄洪。全縣都在洪水的威脅之中,險情時時刻刻都在威脅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險情就是命令,19日20日21日馬現國校長在接到中心校的緊急通知后,立即到學校布置安排,安排教師24小時待命,把學校作為群眾的臨時安置點,將學校的教室、辦公室整理到位,備好飲用水,隨時準備接收需要安置的群眾。特別是21日晚上,由于險情的加劇,這一夜他徹夜未眠,將學校的大門、教室門、辦公室門打開,燈火通明,為的就是迎接需要安置的群眾。
7月22日,北郭鄉險情告急,他趕赴中心校,在中心校琚玉強校長的帶領下成立后勤保障小組,清理房間、安排救災物資,11點鐘接到上級緊急命令馬上準備150人的伙食,馬校長協助琚主任在很短的時間內為前來支援的民兵、特警及鄉政府的同志們備好餐、送餐到災區。雖然累的筋疲力盡、汗流浹背,但看著大家能吃上可口的飯菜,心里充滿了喜悅之情。
7月23日,接到通知要去參加信訪維穩工作,馬校長雖然心系家鄉人民但要服從組織安排,在維穩值班中馬校長仍然不忘災區,時刻打聽災區情況,準備奔赴前線。
7月26日,信訪維穩工作結束,馬校長沒有休息馬上投入到災區救災,看到嚴重的受災情況時,心里更是憋足了勁,要為災區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在高村幫助受災救助對象時,馬現國校長一馬當先,清淤泥、抬家具、設立警示牌,水坑消毒,雖累筋疲力盡、汗流浹背,但一刻也不停歇,受到了支助群眾的一致好評。
作為志愿服務者馬校長連續救助多日,絲毫沒有一句怨言。他這種無私奉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地感染著周圍的每個人。
最新好人好事的新聞稿范文 篇2
曾有一首歌,記錄了發生在1998年的一件大事。泥巴滾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說到了這里我想大家應該知道了吧!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什么事情了吧!它就是長江抗洪,在這次抗洪過程中,出現了無數的英雄,李向群就是這群人中的代表。
李向群1978年出生在海南瓊山一個殷實家庭,從小在優渥的環境下長大。1996年,18歲的李向群離開家鄉來到廣西桂林當兵,1998年8月5日,他隨部隊赴湖北荊州抗洪搶險,14日在抗洪搶險一線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洪的保衛戰中,他帶病堅持搶險,先后4次暈倒在大堤上,終因勞累過度,搶救無效,于1998年8月22日壯烈犧牲,年僅20歲。而當時他的軍齡也才20個月,黨齡8天。
當父母知道李向群犧牲的噩耗后如五雷轟頂悲痛欲絕,但他們夫婦想要替兒子完成未完成的任務,父親李德清換上了兒子的迷彩服,扛著沙包在大堤上揮汗如雨;而母親王立瓊則強忍著悲痛替戰士們洗衣服。
李向群去世后,中央軍委授予他“新時期英雄戰士”榮譽稱號。葬禮那天,南平鎮萬人空巷。三萬人迎著細雨,為李向群送行。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抗洪救災的危難時刻,人民子弟兵從未退縮。
最新好人好事的新聞稿范文 篇3
十七社區居民穆錫祿、穆沿冉拾金不昧,我被這祖孫倆拾金不昧的品質深深感動。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張興旺于20xx年10月3中午外出時,不慎將錢包丟失(內有5500元現金、身份證、銀行卡、駕駛證、暫住證等重要物品),發現后萬分焦急。非常慶幸的是152團四年級一班的小學生穆沿冉撿到了錢包,她找到了正在石河子鎮門前玩的爺爺,就把錢包交給了爺爺穆錫祿,爺爺穆錫祿打開錢包一看,里面有不少現金,通過暫住證可以看出失主居住在石河子努爾巴克村,爺爺當即決定帶著孫子到石河子努爾巴克村派出所找失主。
通過派出所找到了失主張興旺,并一一與他核實了丟失的錢數以及相關證件,失主與黑色皮夾里的證件和錢數屬實,終于物歸原主,爺孫二人才松了一口氣。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良好道德風尚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十七社區黨總支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教育,廣泛開展“四德教育”和實踐活動,注重對未成年人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拾金不昧、樂于助人的好事屢見不鮮。
穆錫祿、穆沿冉祖孫倆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得到了社會的一致認可,這是石河子市小學學生精神風貌的一個生動體現,也是石河子市廣大居民思想道德教育的結果。新城街道十七社區號召社區工作人員及廣大居民對他們拾金不昧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力弘揚正能量,并通過電視媒體報道好人好事,不斷提高居民思想素質和道德情操,這祖孫倆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們用鮮活的實例詮釋了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
最新好人好事的新聞稿范文 篇4
她,是X社區一名普通網友,是“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一名普通成員。她用愛心助人延續生命,雖曾遭受誤解和辱罵,但“社會大愛”的火把在她的手里一直在傳遞,感染周邊的人,并“點燃”諸多“愛的火把”,照亮求助人員回家的路。
她是X社區欽州論壇版主“豬嘜遮”——吳華英。以前是欽州市新華書店員工的她,為有更多時間參加公益活動,選擇了自主創業。從事了近10年公益活動的她,身上處處彰顯著愛的影子。
讓愛在遭遇大難的家中生根、發芽
20xx年的春節,在欽州市靈山縣太平鎮一居民家里,已經4歲的鑫鑫正和家人在一起看電視。鑫鑫臉部的燒痕雖然還依稀可見,但已逐步好轉和愈合。
20xx年10月XX日,欽州市靈山縣太平鎮的鑫鑫(3歲)因玩打火機引燃蚊帳,致使全身45%燒傷,頭部、手部最為嚴重,將來極有可能被截肢,且吸進了很多有害氣體,后期治療難度非常大。由于花費巨大、病情危急,貧困的父母無奈放棄,在簽字停用呼吸機后,鑫鑫奇跡般蘇醒。父母見到清醒后的鑫鑫心如刀割,決定再次籌錢治療,并向社會發出募捐信。
“豬嘜遮”和網友核實了鑫鑫家的情況后,一起幫助鑫鑫申請了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緊急救助項目,可到北京接收治療,并有相應的治療救助,但鑫鑫的父母卻連去北京的路費和伙食費都沒有。
面對這個手足無措的家庭,“豬嘜遮”等人在網上發出了呼吁,為鑫鑫籌集去北京的路費和伙食費,短短兩天內就籌集了車費和部分伙食費。此時,鑫鑫的家人稱有草藥醫生說包治好,而且不留疤痕,他們決定出院回家用草藥治療。
與“豬嘜遮”共同幫助鑫鑫的網友“流著口水的貓”曾在醫院工作過,深知大面積燒傷而且還是感染期的病人用草藥很可能會感染加重至敗血癥,后果不堪設想。于是,“豬嘜遮”等人前往鑫鑫的家里勸說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并找來縣、鎮婦聯和村委干部一起勸說,均無功而返。直到其家人看到鑫鑫用草藥治療后開始高燒,背部傷口滲液也增多時,才答應讓鑫鑫停用草藥,到北京空軍總醫院國際兒童燒燙傷中心燒傷科治療,治愈后在春節前返回欽州家中。
“在鑫鑫去北京時,我們幫聯系當地120救護車免費送到了南寧火車站,經過協商后醫院也免去部分費用。鑫鑫治愈后回到南寧,我們又開車去火車站接回。”對毫無血緣關系的一家人,“豬嘜遮”等人不僅無償地為他們募捐一家在北京的所有開支,待回家后不定時地前去看望,讓愛在這遭遇大難的家中生根、發芽……
最新好人好事的新聞稿范文 篇5
春風拂動化冰雪,“凡人善舉”暖人心。伴隨著春天的腳步,“吉林好人”評選活動拉開序幕。這是我省實施核心價值引領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
一群好人滿處新風
白山松水,好人輩出。
一個個平凡的面孔、一段段溫暖人心的動人故事,讓我們的生活備感溫暖。阮興望、蔡麗波、聶永軍、劉大軍、欒鳳霞、趙志剛……這些人都是本報之前報道過的“吉林好人”,在他們平凡名字的背后,卻蘊含著不平凡的事跡。他們或助人為樂、熱心公益;或見義勇為、無私奉獻;或敬業奉獻、恪盡職守;或誠實守信、信守承諾;或孝老愛親、不離不棄。
在生活中,他們平凡地生活在我們周圍,但在危難時刻、大義面前,他們不再平凡。他們用實際行動譜寫出好人楷模的頌歌,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范。
褒獎善舉樹立榜樣
好人楷模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鮮活的價值觀。
在一個多月的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在我們的身邊,從來就不缺少好人。我們應該把目光投向基層、聚焦群眾,發現更多身邊好人,褒獎“凡人善舉”,不斷聚集起社會正能量,用身邊典型引人向善向好,從而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知榮明恥、遵德守禮,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當代,我們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應該讓道德建設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真正激發出人們藏在心靈深處的道德力量,并把這種力量轉化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從少數人做好事,到人人爭當“活雷鋒”。
昨天,有一位65歲的孫大娘給本報打來電話,她滿懷激動地向記者講述了她的經歷。3月21日,她早晨7點半從長春市工農廣場附近出發,坐306路公交車去長春火車站。
“由于是工作日,又趕上早高峰,車廂內乘客很多,我和前面一位70多歲的乘客剛一上車,就聽到司機對大家說,尊老愛幼人人有責,請年輕的朋友給老年朋友讓個座。于是,我還沒來得及往車廂深處走,就被一位年輕人攙扶著坐下了。”孫大娘有滋有味地回憶著。
她說,隨后的三四站里,司機師傅都會溫馨提示乘客,給需要的乘客讓個座。再后來,車廂內形成一種自動讓座的氣氛,只要有老年人上車就會有人主動讓座,不再需要司機提醒。“這種和諧的氛圍真的是太好了,車廂里的人一路都在議論這件事情,現在的吉林人道德水平越來越高。”
“讓座”,本身只是一種“小善”,但是一個個“小善”卻可以匯聚成一種“大愛”。從個體行為到普遍現象,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讓我們相信,未來,道德的種子在吉林人民的精心培育下,將枝繁葉茂,春滿人間。
最新好人好事的新聞稿范文 篇6
好人好事滿社區12月2日上午,失主張興旺向新城街道十七社區居委會贈送感謝信,衷心感謝!
十七社區居民穆錫祿、穆沿冉拾金不昧,我被這祖孫倆拾金不昧的品質深深感動。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張興旺于20xx年10月3中午外出時,不慎將錢包丟失(內有5500元現金、身份證、銀行卡、駕駛證、暫住證等重要物品),發現后萬分焦急。非常慶幸的是152團四年級一班的小學生穆沿冉撿到了錢包,她找到了正在石河子鎮門前玩的爺爺,就把錢包交給了爺爺穆錫祿,爺爺穆錫祿打開錢包一看,里面有不少現金,通過暫住證可以看出失主居住在石河子努爾巴克村,爺爺當即決定帶著孫子到石河子努爾巴克村派出所找失主。
通過派出所找到了失主張興旺,并一一與他核實了丟失的錢數以及相關證件,失主與黑色皮夾里的證件和錢數屬實,終于物歸原主,爺孫二人才松了一口氣。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良好道德風尚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十七社區黨總支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教育,廣泛開展“四德教育”和實踐活動,注重對未成年人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拾金不昧、樂于助人的好事屢見不鮮。
穆錫祿、穆沿冉祖孫倆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得到了社會的一致認可,這是石河子市小學學生精神風貌的一個生動體現,也是石河子市廣大居民思想道德教育的結果。新城街道十七社區號召社區工作人員及廣大居民對他們拾金不昧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力弘揚正能量,并通過電視媒體報道好人好事,不斷提高居民思想素質和道德情操,這祖孫倆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們用鮮活的實例詮釋了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
最新好人好事的新聞稿范文 篇7
2月20日中午,暖暖的陽光照在天峨縣向陽鎮平臘村桂花移民安置點李少林家的門口。庫區移民李少林手持剃刀,笑呵呵地為孤寡盲人牙喜剃頭發,牙喜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知情人感嘆:牙喜不是李少林的親人,但勝過李少林的親人!
牙喜10歲那年,父母相繼病逝,舉目無親,成年后沒有女孩愿意嫁給他。1979年9月時,牙喜一次上山采集馬鞭草時,不幸從樹上摔下,眼球被樹枝刺破,從此變成了盲人。牙喜往后的日子怎么辦?牙喜出院當晚,同村的李少林輾轉反側。善良的妻子猜出了老伴的心思,對他說:“明天就把牙伯接到家來照顧吧。”
第二天,李少林和妻子走進牙喜的茅棚,推心置腹地對他說:“我倆商量過了,我們全家都會孝敬您的!”真誠的話語,打動了牙喜的心,使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就這樣,牙喜搬到李家一起生活。
牙喜來到李家后,李家老少對他熱心照顧,有好吃的總是先給他吃,平時還省吃儉用為他增添新衣裳;牙喜雖不抽煙,但喜歡喝酒,李家就用玉米釀造“土茅臺”;牙喜不愛吃肥肉,逢年過節,李家就上街買回鮮魚;炎炎夏日,李家總忘不了給牙喜掛蚊帳,搬來電風扇;隆冬,李家老伴總記得給老人添新衣、買火炭;牙喜有病,李家為他請醫抓藥。
天峨縣向陽鎮平臘村桂花屯是龍灘水電站圍堰區,20xx年李少林舉家搬遷安置。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本來并不富裕的李少林一家生活陷入困境。當年,好心人勸李少林不要再養牙喜了,交政府送到養老院算了。可李少林一家哪里肯在這個時候丟下牙喜老人,全家老少依舊悉心照顧他,讓牙喜常常感動得熱淚盈眶。逢人就嘮叨那句永不變更的話:“李少林一家比我親人還親!”
最新好人好事的新聞稿范文 篇8
3月3日晚,上海倍智物流公司給新密市民李紅娟送貨時多發了一箱價值8000元的貨物,李紅娟于次日早上發現后把多送的貨物退還給了物流公司。
李紅娟告訴記者,她從網上訂的一批某品牌凈水器3日晚送到時,“因天黑,也沒仔細看。第二天早上查貨時發現多了一箱。當時就想著趕緊還回去,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要。”李紅娟立即與送貨方聯系。
當倍智物流公司的送貨員見到多發的一箱貨安然無恙時,對李紅娟連聲感謝:“真是太謝謝你了,我發現貨物少了后特別著急,想著這下肯定是找不回來了,貨物損失的錢需要自己補出來不說,還有可能因為這次的失誤而丟掉工作,我真是遇見好人了。”
當時物流公司送貨員表示:像這種情況很不好查,一般會記為貨物丟失。也很少有顧客會發現貨物多了退還回來給物流公司的。
“送貨員一個月工資也就一兩千塊錢,而這箱貨就價值8000元整”。李紅娟的丈夫朱富軍說:“我老婆雖然沒多大文化,但為人很實在,平時從不貪小便宜,發現貨多了一箱,她當時就說要退還回去,認為拿別人的東西不得勁。”
最新好人好事的新聞稿范文 篇9
2月21日,在湛江開往貴陽的K849次列車上出現感人場景:一名來自貴州獨山的孕婦在列車和車站愛心接力的幫助下,順利在火車上分娩,平安送往醫院。
當天凌晨2點,金城江火車站客運值班員農桂珍接到K849次列車長打來的緊急電話,稱5號車廂有一名孕婦出現分娩前兆,請求救助。掛掉電話后,農桂珍立即與河池中醫院取得聯系,將事情簡單說明后,請醫院派救護人員到站接人。然后又向車站值班干部匯報,共同處理此事。大約20分鐘左右,醫院救護人員趕到車站。考慮到列車到站后,上下車旅客較多,車站隨即開啟綠色通道,為孕婦爭取寶貴時間,便于救護。
2時24分,K849次列車到達金城江火車站,早已在火車站等候的工作人員及醫生、護士立即跑到5號車廂,此時孕婦羊水已破,正在分娩,不能移動。農桂珍立即與調度室取得聯系,請求列車等待產婦生產后再開行,經醫護人員的幫助,該產婦順利生下一男嬰,并被快速送上救護車送往醫院。這場生命接力,引來同車旅客鼓掌叫好!
當天下午,孕婦母親打來電話告訴火車站,母子平安!經了解得知,該孕婦名叫潘溫,預產期還有半個月的她,準備乘火車到老家貴州省獨山市待產,怎料卻在途中提前臨產。電話里,孕婦母親向農桂珍連聲道謝。
最新好人好事的新聞稿范文 篇10
從事環衛工作五年多,每天起早貪黑默默奉獻
他們是這個城市最平凡的人,他們又是這個城市最不可或缺的人。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為城市“洗臉”、“梳妝”,一點點地將城市扮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勞作不輟。在10月26日環衛工人節到來之際,記者走近環衛工人,記錄她的忙碌和幸福,傾聽她的聲音。
一條街掃了五年 每天來回十幾趟
10月22日早晨6時30分,記者來到XX區電子街,由于是清晨,行人很少。天氣很冷,不時有冷風吹來,將廢紙、塑料袋等垃圾卷到半空中飛舞。就在電子街中間的北側,一個瘦弱的身影,正追著被風刮起的塑料袋,她就是負責這一路段保潔工作的環衛工人。
她穿著肥大的印有“環衛工”字樣的工作服外套,里面只穿了一件單薄的線衣和一件襯衣。“干起活來就不冷了,我現在感覺還有些熱呢。”笑著對記者說,她每天凌晨4時30分準時起床,天還黑蒙蒙的,她就騎著三輪車出門打掃衛生了。
負責的區域是電子街,這條街長約500米,但是街兩側的店鋪多達200個,每天早上的垃圾都不少。“尤其是飯店、網吧門口會有很多剩菜剩飯、方便面盒等垃圾。”一邊說著,一邊麻利地用笤帚將垃圾掃到簸箕中,倒進三輪車箱里。走一段掃一段,等三輪車裝滿了垃圾,她便把垃圾倒進垃圾桶內,如此往返,一天需要來回十多趟,這一干就是5年。
她干一行愛一行 每晚加班兩小時
在休息間隙,告訴記者,她今年55歲了,體重只有80多斤,但干起活來從不拖泥帶水。在XX區環衛處保潔隊做環衛工作已經5年多了。干這份工作最大的動力是讓她心情舒暢,每天都充滿干勁,雖然在別人眼里這份工作不起眼、又臟又累,但對她來說,不僅僅是糊口的手段,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俗話說,干一行就要愛一行。這句話在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驗證。在當環衛工以前,她為了補貼家用在外打零工。她告訴記者:“隨著年齡的增大,有些工作已經不適合自己了,為了穩定,就選擇了環衛工作,負責電子街的環境衛生,離家近照顧家人也方便。”
起早貪黑地工作雖然已經很辛苦,但是多年來她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晚上7時之后都會出來將這條街再打掃兩個小時,這讓她的生活更充實。
“在前兩天,有位大姐給了我一杯熱乎乎的豆漿,感覺那是特意為我準備的。至今我都不知道這位大姐姓什么,只知道她經常路過這條街。如果大家都像這位大姐一樣,我們雖然苦點累點,心里卻很寬慰。”心存感激地說。
匆匆吃幾口午飯 便趕回工作崗位
當天中午11時30分,下班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訴記者,她要去給丈夫做飯了。記者本以為要回家了,結果她帶記者來到電子街上一家旅館北側一個簡陋的小棚子里。記者發現,這個棚子是順著一家旅館的樓梯口用木板搭起來的,面積只有兩平方米左右,這個小棚子沒有門口,只留有一個10厘米寬的縫隙。記者側著身子擠進去發現,里面非常簡陋,只有菜板、煤氣灶、鍋等廚房用品,跟打掃衛生一樣,麻利地做起了飯。
過了10分鐘,飯出鍋了,端著菜送到了東城·四平佳園小區的家中,“廚房”距家約500米。告訴記者,6年了,她天天如此。談及丈夫,打開了話匣子,她的丈夫李會清患有氣管炎,對油煙、灰塵等過敏,一聞到油煙味就惡心嘔吐,影響正常呼吸。以前住平房時,他們在院子里搭了個棚子做飯。20xx年,房子拆遷,他們住進了東城·四平佳園小區,她就在外面借用一點空間搭了個棚子做飯,做完飯再給丈夫送回家。
家住13樓,記者發現,室內沒有進行裝修,家具比較簡單,水泥地面個別地方已經破損,露出了沙子。急匆匆跟丈夫吃了幾口飯,就出門繼續工作了。
心愿 希望得到尊重
每天打掃十幾箱垃圾,剛打掃干凈的地面又臟了,這些對來說都不是問題。“我們干得就是這份工作,當一條臟亂的街被我打掃得干干凈凈時,心里甭提多高興了。”表示,最讓她難以忍受的就是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常常被人瞧不起。
很多時候,打掃衛生時,有人遞上一杯水;下雨天,有商鋪老板讓自己到店里躲躲雨,這些都會讓覺得非常暖心。
XX區環衛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環衛工人干著最臟最累的活,為大家創造了潔凈、舒適的生活環境,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每個人都應該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為維護市容整潔出一份力。沒有環衛工人的辛勤勞作,人們無法正常生活。是這些環衛工人“寧肯一人臟,換來了萬家凈”;是這些環衛工人默默地清掃,使得城市環境煥然一新。這些環衛工人是最美的人、是最可愛的人、是最值得贊頌的人。
最新好人好事的新聞稿范文 篇11
12月2日上午,失主張興旺向新城街道十七社區居委會贈送感謝信,衷心感謝!
十七社區居民穆錫祿、穆沿冉拾金不昧,我被這祖孫倆拾金不昧的品質深深感動。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張興旺于20xx年10月3中午外出時,不慎將錢包丟失(內有5500元現金、身份證、銀行卡、駕駛證、暫住證等重要物品),發現后萬分焦急。非常慶幸的是152團四年級一班的小學生穆沿冉撿到了錢包,她找到了正在石河子鎮門前玩的爺爺,就把錢包交給了爺爺穆錫祿,爺爺穆錫祿打開錢包一看,里面有不少現金,通過暫住證可以看出失主居住在石河子努爾巴克村,爺爺當即決定帶著孫子到石河子努爾巴克村派出所找失主。
通過派出所找到了失主張興旺,并一一與他核實了丟失的錢數以及相關證件,失主與黑色皮夾里的證件和錢數屬實,終于物歸原主,爺孫二人才松了一口氣。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良好道德風尚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十七社區黨總支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教育,廣泛開展“四德教育”和實踐活動,注重對未成年人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拾金不昧、樂于助人的好事屢見不鮮。
穆錫祿、穆沿冉祖孫倆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得到了社會的一致認可,這是石河子市小學學生精神風貌的一個生動體現,也是石河子市廣大居民思想道德教育的結果。新城街道十七社區號召社區工作人員及廣大居民對他們拾金不昧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力弘揚正能量,并通過電視媒體報道好人好事,不斷提高居民思想素質和道德情操,這祖孫倆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們用鮮活的實例詮釋了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