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通用17篇)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1
20xx年是改革開放40年,4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心中也充滿了無限的期盼,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
《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以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為基礎,展現了107個典型的改革故事。攝制組采訪了183位改革的親歷者、參與者,還挖掘了大量歷史素材。充分呈現改革開放40年來,靠著艱苦奮斗、思想解放,中國人突破了艱難險阻;靠著勇于變革、銳意進取,中國人用雙手書寫了壯麗的發展史詩;沿著成功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回首過去,我們40年的風雨歷程,歲路途艱辛,但是碩果累累。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中國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后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巨變。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
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群眾主人翁意識顯著增強,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社會整體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繼往開來,中國的發展永不止步,中國也踏上了新的歷史征程。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同樣也是黨的根本宗旨所在,是黨的一切工作所依,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改革價值取向。
習近平總書記更多次強調,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作為基層干部,我們更要全力踐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在各方面制度安排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色,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時代旗幟,是中國人民最為自信和自豪的偉大創舉。
農村爭當美麗鄉村,城鎮爭做文明城市,一幢幢一件件都離不開改革開放的紅利,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承載來40年所帶來的巨大成就,更是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相信,未來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改革開放正確方針政策下,社會會更加進步,國家會更加繁榮。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2
這是獻給偉大祖國的禮贊,這是獻給改革開放的敬意。
全片以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為基礎,通過選取我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變遷故事,充分呈現改革開放40年來,靠著一次次解放思想,中國人突破了一道道難關險阻;靠著艱苦奮斗、勇于變革,勇于創新,中國人用雙手書寫了一部發展的壯麗史詩;沿著成功開辟的這條道路,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站在四十年的節點,追憶似水流年,分享改革開放給百姓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踩著改革開放的鼓點,感受波瀾壯闊,秉承曾經的勇氣決心和奮斗。站在新時代的起點,擔當改革開發再出發的使命,繼續解放思想,攻克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藩籬。作為對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進行全景式呈現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精選展現了107個典型的改革故事。18個攝制組歷時5個月,走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拍攝了1300多個小時的4K高清紀實素材,采訪了183位改革的親歷者、參與者、見證者,他們年紀的已經96歲,記錄下眾多珍貴的歷史瞬間。全片還挖掘了大量珍貴的歷史素材,40年來的時代歌曲、影視文化作品也在片中有大量涉及,掀開了一段難忘的改革歲月和共同記憶,生動呈現40年來中國時代的變遷和百姓生活的巨大變化。
40年來,在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憑著一股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憑著一股滴水穿石的韌勁,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40年,給中國一個答案,給世界一個奇跡。站上新起點,步入新時代。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這部紀錄片的推出,將進一步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繼續全面深化改革,砥礪前行、真抓實干;進一步激發十三億多中國人民支持改革踐行改革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為全面深化改革凝心聚力,為創建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3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改革開放已經經歷了40年。這40年中,國家在黨的領導和全體人民的努力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些變化也已經深深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第一,在這40年中,整個人類的歷史正在發生著十分顯著的變化。《未來簡史》的作者這樣描述人類進入21世紀以后取得的成就“我們靠創造出越來越好的工具與昔日諸神競爭,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甚至可能創造出超人類,不止在工具上遠勝過昔日諸神,就連身體和智力也不落后于神”。我們可以觀察到曾經在20世紀困擾著全人類的三大問題(饑荒、瘟疫和戰爭)已經基本解決,人類目前的中心議題已經轉為挑戰死亡和享有幸福等更為側重于人類基本生存問題以上的內容。
第二,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積極面臨新時代的挑戰、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書寫了新的篇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述,“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發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號召。從那時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地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在這40年中,黨和國家大力支持科學技術的發展,并依靠其進步不斷帶動基礎設施完善、促進社會整體經濟文化事業發展。僅僅從城市公共交通這一個方面分析我國的發展:一方面,從數據角度來看,20xx年我國公共交通車輛運營數達538842輛,運營線路總長度為729418公里,公共交通客運總量為8441316萬人次。另一方面,從日常生活實際體驗來看,我們也可以深刻體會到城市公共交通的的飛速發展。以國家大力支持的高鐵事業為例,其不僅促進了交通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而且在促進區域經濟平衡發展和貫徹我國走出去戰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高鐵的發展促進了交通事業的發展,對于居民交通體驗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鐵的高速特征為各地區之間的來往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大大改善了以往普通火車乘坐時間較長的缺陷。第二,高鐵的發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可達性水平并在此基礎上促進區域經濟平衡,這顯著影響了中國區域經濟的空間格局。由于高鐵的自身的高速特點帶來的能夠快速實現資源流動的優勢,大量相關資源向高鐵沿線城市聚集,并在此基礎上以規模經濟為初始表現進一步產生以點帶軸、以軸帶面的擴散效應。從長遠來看,這種擴散效應以及相應的城市群的聯動發展必然會促進相對落后地區經濟區位條件的改善,從而形成更大空間范圍內的分工協作系統、逐步扭轉中國區域經濟不平衡發展的狀態。第三,伴隨著高鐵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高速鐵路已經成為中國制造的名片和中國制造全球化的抓手,中國的高鐵大國地位無可置疑。至20xx年底,中國高鐵總里程已經達到了1.9萬公里。目前,高鐵已經成為“走出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助力,在我國對外展現科技發展水平、提高國際地位及提升人民對于國家的自豪感方面均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這40年中,黨和國家在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社會整體經濟發展的同時重點關注人民的獲得感,多方面、多角度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奮進。首先,我國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有著顯著的提升。一方面,從數據角度來看,20xx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743585.5億元,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達到23821元,同比增長8.4%;另一方面,從生活實際體驗來看,物質與精神生活水平明顯有了提升。例如,互聯網以及電子支付的發展讓出門不帶錢包就可以進行支付成為可能。其次,黨和國家積極促進地區之間均衡發展。例如,最近幾年我國農村地區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總體增長快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充分反映了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趨勢。以20xx年數據為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8%,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達到了8.2%。最后,黨和國家將提升人民整體生活水平與扶貧工作有效結合。目前我國貧困人口數目正在逐步減少,20xx年全國9個省區市向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申請28個貧困縣退出。相信xx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即“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能夠成為現實。
到目前為止,經過40年的艱苦奮斗與不懈努力,社會總體建設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顯著性的提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而談及這40年間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我們一定不能忘記關鍵性的因素:黨的正確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95周年紀念大會上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同時他也在黨的十九大上這樣說道:“偉大的事業必須有堅強的黨來領導。只要我們黨把自身建設好、建設強,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夠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性質宗旨決定了改革開放的價值取向是限度滿足人民的利益要求;同時黨的獨特優勢即理論優勢、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和密切群眾聯系的優勢也決定了只有黨能夠擔當起領導改革開放的歷史重任。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4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全黨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20xx年,我們共同迎來了改革開放4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將于十一月下旬播出。紀錄片共有18集,講述了各行各業的精彩故事,記錄了幾代人的青蔥歲月,展現了40年中國社會的風云變幻和巨大變遷。這部紀錄片里,有你、有我,有我們的衣、食、住、行、學、樂,有屬于我們40年的共同記憶!
每個人,都渴望放飛夢想。1979年,國家決定恢復發展個體經濟,允許有城市戶口的閑散勞動力,從事修理、服務和手工業個體勞動。改革的突破立竿見影,全國大約有10多萬人加入到個體戶的行列。從放下農具的個體戶到辭去公職的下海者,從自主擇業的新生代到回國創業的海歸派,40年間,追夢的人們為社會創造著財富。今天,中國的民營企業已達2700多萬家,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奮進的人們,依然在為夢想打拼!很多90后也許想象不了買布要布票,買肥皂要肥皂票,買糧食要糧票的生活,其實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每個家庭必須掰著指頭算計著生活。經歷過短缺的人都有著共同的記憶:排隊,憑票,這是當年中國人生活中最常見的景觀。
沒東西,就自己造!中國人,從未放棄過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三十多年前,在多家化纖工廠的建設和共同努力下,中國人曾經的穿衣難問題終于得到解決,國家在1983年年底宣布了取消布票。
四十年過去,今天的中國,人們早已不再為吃穿發愁。在改革開放初期,買飛機票得有介紹信,一張機票四、五十元錢,比一個月的工資還高。如今,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開放了免簽和落地簽。784條國際航線,手持一本護照,中國人隨時都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1977年,恢復高考,570萬人參加高考;1978年,610萬人參加高考;20xx年,975萬學子走進了高考的考場。40年,中國培養的大學生累計超過1.2億人,這是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建設現代化國家的能量之源。一個個考場走出一批批人才,一批批人才支撐起中國科技的騰飛。知識改變了個人的命運,也改變了國家的命運。40年間,中國的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在上世紀90年代,人們對汽車的認識就是“老三樣”:富康、桑塔納、捷達。20xx年開始,中國連續九年成為汽車產銷第一大國,從1978年的10萬輛,到20xx年的2940萬輛,中國人的購車熱情前所未有地釋放了。
今天,幾乎家家都有小汽車,成了小康的標配。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世界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日益融為一體的40年。既要請進來,也要走出去。到世界經濟的大海中經風雨、見世面,在游泳中學會游泳,毅然走出去,展示的是堅定的決心和巨大的勇氣。從勞務輸出到工程承包,從投資辦廠到共建“一帶一路”,從推進合作共贏,到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正在加快融入世界。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節點,回望過去,我們感慨萬千,豪情滿懷。不能忘,南海邊的春風,讓希望的田野,開滿鮮花。
不能忘,浪濤激蕩洶涌,擋不住開拓者前行的步伐。而當下,新時代的曙光,已經鋪開漫天的彩霞。穿越歷史的天空,開啟壯麗的航程。萬里長風,聲聲金鼓,千秋偉業,夢展宏圖。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5
改革開放40年,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40年,是跌宕起伏的40年,是一路高歌猛進的40年。四十年的繁榮與發展,四十年一代代兒女的不斷努力,成就了今天偉大的中國!讓我們在改革開放40周年中回憶過去,展望未來!第一篇假如可以穿越時光隧道,你想不想回到1978年看一看?對比當時的時髦物件兒“三響一轉”與當今社會發展碩果集萃,一種感慨是否會由衷生發?國家博物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舉辦以來,人們從豐富的史實史料中找尋穿越時空的情感共鳴,從民族自豪感中積蓄銳意前行的奮進動力。
40年時光流淌,數不清的第一次,雕刻出嶄新的社會肌理。對于一些人來說,關于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記憶并未走遠,新的生活已然撲面而來。吃穿住行物質極大豐富、品質極大提高。恢復高考、下海創業、留學海外“只要有夢想誰都了不起”。仔細想想,這一切都離不開改革開放的決心與舉措——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增強發展家底和后勁、推動供給側改革促進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發展質量持續提高、環境治理攻堅克難為子孫后代留下綠水青山、加快開放步伐更大程度打通國內外市場……事實證明,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大發展大飛躍,都起始于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突破。
從18位村民按下包產到戶“紅手印”拉開中國農村改革大幕、改革開放后第一張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天津濱海新區簡政放權中封存109枚公章。40年間,從深圳特區“殺出一條血路”到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雞毛換糖的小個體到世界500強企業,從一顆高鐵螺絲釘也要向國外進口到國產大飛機開出“中國速度”。40年眾志成城、砥礪奮進,人民生活安居樂業,各行各業煥發蓬勃生機。40年,這些“第一”①農村改革第一村:安徽鳳陽小崗村;②第一家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③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④第一條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公路;⑤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導航定位衛星:北斗導航試驗衛星;⑥第一架國產大型客機:C919。從改革開放第一村,第一屆春晚,第一條高速公路,第一次載人航天,第一艘航空母艦,第一屆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一個個第一,標記了我們40年所走過的路。
40年改革開放歷程啟發我們,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寶。面對新時期世界發展大勢,有待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眾志成城,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齊心協力,沒有跨不過的溝坎。改革開放刻在中國大地上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刻在人們心里的,又何嘗不是對祖國的美好祝愿,和為祖國未來貢獻智慧與力量的堅定信念!總結好改革開放經驗和啟示,不僅是對40年艱辛探索和實踐的慶祝,而且能為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強大動力。”回望過往,珍惜當下,開創未來,我們的改革開放事業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6
曾幾何時,紅軍“嗒嗒”的馬蹄聲在這里響起;曾幾何時,這里留下了紅軍深深的腳印;曾幾何時,這流偉紅軍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幾何時,這里留下了紅軍長征的精神!這里是波濤洶涌的大渡河;這里是獨具天險的瀘定橋;這里是峰峰如劍,插入云霄的婁山關;這里是冰封雪蓋的夾金山;這里是中國的搖籃!
紅軍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是戰爭史上的奇跡。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勢的紅軍沖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使紅軍愿意拋頭顱灑熱血,使紅軍歷盡艱辛,克服險阻也最后走向勝利呢?信念,是千千萬萬紅軍心中永存讓人民翻身做主人,過幸福生活的信念!
為了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的溫情!
信念支撐著紅軍由劣勢轉為優勢,支撐著紅軍走向了勝利。長征的勝利不是偶然的、暫時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回顧歷史,歷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現在眼前。官渡之戰中曹操運用幾萬之眾大破袁紹十萬大軍;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不過數萬兵將卻火燒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萬大軍;淝水之戰中謝石、謝玄率八萬之眾勇擊苻堅百萬雄師……然而這些只是憑軍事家的謀略,而且他們無法改變中國戰亂的歷史。唯有紅軍以數萬之眾在共產黨領導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勝沖破了蔣介石百萬軍隊的圍追堵截,走向長征的勝利!走向中國革命的勝利!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7
現在仍處于新冠肺炎疫情時期,是基層聯防聯控的關鍵期,基層黨員面對疫情更應該沖鋒在前,為基層防疫工作做好保障,成為全面防控的堅強后盾。
第一、戰“疫”必須要全力以赴。無論還是機關,還是,首在由上而下凝聚一股抗“疫”向心力,而不是表面敷衍。必須要切實將每一個細節落實到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關系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系經濟社會大局穩定和社會繁榮發展,戰疫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與地方都要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領導,接受黨的指揮,并在一線積極作為,為群眾測量體溫,進行相關材料報備。
二、戰“疫”必須要積極主動。越是艱難越向前,動員廣大黨員以疫情為“集結號”,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精神,逆行而上,沖鋒在前。要敢于擔當、勇于作為,扎實做好強堡壘、勵尖兵、聚先鋒的工作,讓一面面鮮紅的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讓一枚枚閃亮的黨徽在戰“疫”一線熠熠生輝,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從積極落實,點滴做起,在抗“疫”斗爭中有杰出表現的積極分子,黨性堅定的奉獻者,可以優先予以轉正之機會。并大力宣傳先鋒黨員事跡,發動黨員主動性與能動性。
新型肺炎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更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從疫情出現到現在,雖然被感染的人數還有可能繼續增加,當前時期作為打贏疫情防疫戰的關鍵時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各黨支部成員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奮斗,持續發力,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強烈的政治擔當和“硬核”的作風本領嚴格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與廣大群眾群眾一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8
革命歷史題材巨片《長征》真實再現了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壯舉。
由于“左”傾錯誤的進一步發展,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中央根據地的失陷,中央紅軍主力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長征初期,中央領導權的旁落及左傾教條主義領導人退卻中的逃跑主義錯誤,使黨和紅軍遭受到重大損失,紅軍由長征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直到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后,紅軍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靈活變換作戰方向,穿插于敵人重兵之間,四渡赤水,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實現了戰略大轉移,取得了長征的勝利。長征中紅軍表現出來的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革命必勝的信念、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
紀錄片中,最令我難忘的是紅軍。記得紅軍和敵人打仗時,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堅持不懈地向前挺進,一直向前挺進了兩萬五千里。紅軍在長征途中餓了就吃野草、皮帶;渴了,只要身邊有河,他們就喝河水。
我想:他們的生存條件比我們要艱苦的多得多,沒有我們現在好,我們現在哪有人還能咽得下皮帶、野草呢?他們不管遇到什么危險,都奮不顧身,和敵人拼搏起來。紅軍們可真勇敢啊!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9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即將來臨之際,由國防大學和中共陜西省委聯合出品與北京伯?Z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5集紀錄片《重生》,6月18日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國防大學領導及部分專家學者,全國各地新聞媒體記者一同觀看了紀錄片。
據介紹,該紀錄片分五集,每集約50分鐘,分別從“使命”“火種”“抉擇”“淬煉”“締造”五個方面,通過史詩般的拍攝手法,以情景再現的形式,該片通過勾勒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國際國內局勢的風云變幻,還原了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重大決策、重要事件,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抗日烽火到建國大業”等多個維度,再現我黨在絕境中憑借信念和精神的力量,獲得重生的艱難歷程,生動展現了中國社會劇烈變革,思想精神狂飆突進,革命救亡風起云涌的波瀾壯闊歷史進程,深度挖掘了我黨浴火重生的深層原因。該片超越了歷史,揭示了中國前途命運的出路和抉擇,同時還超越了時空,讓看似天壤之別卻面臨關鍵時刻的不同歷史時空,在時隔幾十年后對話,為觀眾呈現了蘊含其中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
與會領導和專家反映,該紀錄片是一部主題鮮明、導向正確的精神大片,是一部重溫歷史、審視當下的國史教材,同時也是一部立意高遠、面向未來的黨史大片。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觀看后稱其史料豐厚,撼人心扉,體現了國防大學對重大歷史題材的敏銳感知和責任意識,也是繼紀錄片《苦難輝煌》《抗大,抗大》之后,該校推出的又一部反映黨史、軍史和革命史方面的扛鼎之作。
“這是今天對昨天的回憶,是長河對源頭的追尋,是未來對歷史的叩問。”發布會上,國防大學政委、空軍上將劉亞洲飽含深情地表示,推出《重生》紀錄片,不僅僅出于紀念和重溫歷史的目的,更要為當下提供經驗,提供警醒,找到久違的崇高,見識信仰的力量。同時,借助國家臺公開播映此片,必將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認清發展大勢,匯聚起民族復興磅礴力量。
該片匯集了國內軍史專家和一流的紀錄片創作力量,同時邀請美劇《紙牌屋》第三季攝影指導、掌機和《女子監獄》《新聞編輯室》燈光指導參與這一歷史紀錄片的拍攝。該片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等單位聯合攝制,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獨家發行。該片將于七一檔期正式播出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10
近日,中國國際電視臺推出時長33分鐘的英語新聞紀錄片《英雄之城》,回顧武漢“封城”1個多月來發生的真實故事。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首部展現武漢“抗疫”歷程的英文紀錄片。
湖北,不僅僅是一個地名,匯聚著無數人的愛;武漢,不僅僅是一座城,更牽動全國人的心。
疫情爆發,全國馳援。醫生、護士、軍人、公安、武警、志愿者、記者、廣大群眾……一個個逆行的背影勾勒出一幅幅感人的畫面,凝聚起共同戰“疫”的強大力量。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一個個逆行者,一個個動人故事,傳遞著一串數字、一種精神——不論生死、不計報酬。
面對疫情,一往無前。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逆行者立足本職、勇于擔當,按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要求,積極響應號召,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用行動和責任踐行責任、使命和擔當。面對疫情,逆行者一往無前,用行動書寫大愛。
在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中,他們面對疫情逆風而行,用信念與責任為人民的安全護航,用堅持和勇氣撐起生命的保護傘,為多少家庭換來了無數的希望。但我也想說,這世界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是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們也不過是等待著大年三十回家吃團圓飯的爸爸,媽媽,兒子,或者是女兒,他們也會害怕,也會思念,也會疲憊,但是這些只是被他們掩藏在了口罩下堅強的微笑里,藏在了護目鏡后堅定的目光下。所以致敬那些可愛可敬的逆行者,致敬那份勇敢奮斗在前線的每一位。
現在眾所周知,病毒擴散十分可怕,不被感染便是為國出力,由最初幾人爆發至上千甚至上萬人了。無需接觸,病人口中的飛沫即可使人感染。所以醫護人員們需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但即便這樣,仍有無數志愿者與醫護人員倒下了。他們長期勞累,休息時間非常珍貴,但是他們并沒有表現出一絲后悔,如果沒有逆行者們,抗擊病情就不會有進展。我們將一直生活在病毒的陰影下,正是他們,不顧“小我”,為“大我”奮斗,才讓我們看到勝利的曙光。我們要時刻記住,我們在過年,而他們在幫我們過關。無論是醫術高超的醫護人員,還是任勞任怨的志愿者,無論他們普通與否,在奔赴抗疫前線的那一刻起便注定偉大,注定應該得到每一個人對他們的尊重。
尤其讓我們為之敬佩的是八十三歲的鐘南山爺爺,他幾乎可以說是這次逆行者的領頭人,他本來可以避開病毒的風險,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站了出來,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發的時候一樣,他曾堅定的說:“把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這斬釘截鐵的話語,帶給全世界無比的震撼。十七年來,這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始終未改,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志,始終未變。他該成為我們為之贊嘆的偶像,當之無愧。同時慨嘆,該有多少這樣的勇士,一路披荊斬棘,無所畏懼。
生死前沿何所懼,白衣英雄大愛仁心;逆流而上斬死神,危險時刻喚醒春天的聲音。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護生命。是他們用執著和堅定詮釋著“愛的奉獻”,詮釋著“大醫精誠”。我們由衷的向他們致敬。讓我們眾志成城一起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希望每一位逆行者也能盡可能的注意自己的身體,平安凱旋,一起見證車水馬龍,一起迎來春暖花開,繁華與共!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11
″平時沒有發現你有這么美麗,人間的天使,穿一件圣潔的白衣,在無硝煙的戰場上與病魔零距離"一曲《白衣天使》唱出了我們的心聲,同時也把白衣天使的偉大精神充分體現,讓人們在真善美中找到了你,我的夢想就想當一位白衣天使。
就在今年,也就是20__年,非典型肺炎在武漢突發,這場突如其來的重大災難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危。人們把那場災難稱為無硝煙的戰場,而白衣天使們卻用犧牲的勇氣把自己的安危藏起,毅然沖向了抗擊非典的最前線,在那場無硝煙的戰場上弘揚著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精神,切實履行自己的神圣職責,充分展示了白衣天使的時代風采,你們放下了對孩子對親朋好友的愛,全心全意地傾注到患者身上,以嚴謹認真的態度,無微不至的體貼,和藹可親的微笑給患者們帶來了希望和安慰,讓他們有了挺過病毒的自信心。
白衣天使,雖然你們的職業是平凡的,但是你們以高尚的職業道德,精湛的技術規范的護理服務,為每一位患者點亮了希望的紅燭,為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安全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為人民,為祖國譜寫著一曲曲動人的頌歌!"披一身圣潔的你是如此美麗,身懷絕技的你卻又是默默無語,人們以崇高的名義把你的奉獻深深記憶,人們以深情地傳頌把愛心真地演繹。”我知道你們所做的出的奉獻是白求恩的精神,今天我雖然還不是白衣天使,但是在以后的學習中生活中我會努力的爭取做一位白衣天使。
我的夢想,飛吧!飛吧!白衣天使在我夢中一次又一次的浮。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12
提筆無言,只因心頭牽掛遠在千里之外的武漢同胞;愁上眉頭,只為人類迷茫晦暗的未來。疫情來勢洶洶,引人惶恐,令人心痛的同時發人深省:由何?為何?如何?
病毒只是表面元兇,蝙蝠只是遮掩真相的面具,真正的兇手,是那些漠視規則,漠視生命,漠視大自然的人類!他們為一己私欲,便肆意濫殺野生動物,其中甚至有國家級保護動物。他們視珍貴的生命如草芥,視莊嚴的法律若無物!殊不知,大自然將一切收之眼底。大自然撫育萬物,潤澤蒼生,然而她寬廣的胸懷卻不能容納人類無邊無際的貪欲。
于是,她向人類敲響警鐘,唯盼君思過。那些捕殺自然生靈的人啊,你可曾聽到!此次疫情雖百年難遇,但中華兒女有偉大的祖國母親做堅實的后盾,取得這場抗疫攻堅阻擊戰的勝利指日可待。然這只是中國這一方天地的勝利。
與中國比鄰的印度,正遭受嚴重的蝗災;與中國相距幾乎半球的澳洲,持續幾個月的森林大伙燒盡了無數生物的家園!隨之而來的水位上升,蛇災更是令全球同胞揪心;就在今年的二月,南極溫度已達二十攝氏度,企鵝滿身泥濘,皮膚裸露在寒風中;一塊浮冰上,北極熊媽媽緊緊摟著北極熊寶寶,無助的眼神叫人心碎!
聲聲鐘聲正以災難的方式在世界敲響,地球村的同胞啊,你可曾聽到!但是,請不要絕望,只有我們及時改錯,攜手努力,寬容的大自然會原諒并重新接納我們。我們不可以再肆意濫殺野生動物,不可以再讓工業廢水流入江河。我們要尊重規則,尊重法律,尊重生命,尊重大自然。
請記住:當地球只剩人類之日,就是我們滅亡之時!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13
春節,本該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日子,但是今年卻與以往不同。
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疫情,攪亂了全國人民的春節,更讓我們經歷了一個特殊的寒假。所有學校延遲開學,學生們在家通過網課學習,神經也有些許放松。但是,在一線的醫生、護士們卻不一樣,他們仍然在與疫情作斗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席話,讓中國打響了抗擊疫情的戰爭。
幾千多名醫護人員,組成了幾百多個醫療隊伍,趕往武漢,參與救治,所有人冒著被疫情感染的危險,竭盡全力救治他人。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在資源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吃簡單的飯,困了就睡在地板上,為了不脫防護服,他們忍住不喝水,不上廁所。
以前我不知道為什么叫他們白衣天使,現在我知道了,因為他們都是生命的守護者,在病毒面前,他們逆行而上,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他們是最偉大的人,我要向他們致敬。
在危機出現時,一個人站了起來,他就是中國中科院鐘南山院士,他說“把所有重病患者都送到我這里來。”簡單的一句話,卻包含了他多年救治病人的辛苦。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他的講話,他給了我們信心,給了我們必勝的勇氣。
據初步調查,這種病毒來自野生動物,所以我們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亂吃東西,不捕捉野生動物,不吃野生動物!
當被感染的人越來越多時,習近平爺爺發出了指示“嚴防嚴控,堅決打贏疫情狙擊戰!”當醫療物資匱乏時,其他省份紛紛捐贈給武漢,還為武漢派醫療人員。這一舉動讓所有人都感動。
我相信在白衣天使們的努力下,在全國人民的團結奮斗下,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狙擊戰,大家一起走出家門。
向白衣天使致敬,為你們加油!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15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鎖寒。更喜岷山千里雪,紅軍過后盡開顏。”這首氣勢磅礴的片頭曲,將我帶進了《長征》這部紀錄片。這部片子再現了萬里長征的艱難征途,一幅幅戰火紛飛的畫面,一個個感人肺腑的場景,令我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1934年,蔣介石不顧日本軍國主義入侵東北三省,侵略我們中華民族的事實,依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紅軍中央蘇區進行第五次圍剿。由于蘇聯來的顧問李德和中央主要負責人博古的錯誤指揮,紅軍反圍剿失敗,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開始兩萬五千里長征。
長征初期的錯誤指揮,使紅軍連連失利﹑損失慘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率領部隊為紅軍殿后,等到大部隊撤退后,他們只剩下四五百人,待他們要撤退時,湘江已被封鎖,他們只能退回湘西打游擊。不料陳師長腹部中彈,他命令其他戰士撤退,自己來掩護,不幸被敵人抓住。在敵人抬著他去邀功的路上,陳師長把自己的腸子掏出來扯斷,最后壯烈犧牲,犧牲是他年僅29歲。紅軍這種寧可犧牲自我,保全集體的團隊精神使我感動至深﹑難以忘懷。
遵義會議后,毛澤東重新指揮紅軍作戰,局面才有所好轉。毛澤東指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把蔣介石的幾十萬軍隊遠遠甩在后面。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飛奪瀘定橋”。1935年5月,紅軍在強渡大渡河成功后,國民黨調集大量兵力增援瀘定橋,企圖把紅軍的隊伍切開,但先頭部隊的戰士們用兩天的時間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趕在敵人增援部隊的前面到達。紅軍組織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擊隊,攀著只剩下鐵鏈的“鐵索橋”,冒著對面橋頭堡敵人的槍林彈雨,匍匐前進。他們身下的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傷落入水中則必死無疑。但勇士們依然冒著密集的炮火,勇敢頑強的向前沖,一個掉下去,下一個沖上來,受傷的戰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還在向敵人射擊。勇士們沖破了敵人在橋頭堡的火墻,沖進了瀘定城,和后續上來的紅軍戰士一起消滅了國民黨的部隊。
紅軍過雪山草地異常艱難。央金山海拔四千多米高,終年積雪﹑空氣稀薄,翻越雪山時,為了躲避敵人的飛機轟炸,紅軍常常半夜起來爬山,許多紅軍戰士身上還穿著單衣,天上一會兒下著大雨,一會兒又下起大雪,有些戰士由于饑寒交迫走著走著就倒下去了。草地更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沼澤地不但有瘴氣﹑氣候惡劣﹑變化無常,不時還會遇到青草遮蓋的深水坑,稍不注意就會陷進去淹死。紅軍過草地時靠吃野菜和草根充饑,渴了喝沼澤中的積水,有些戰士不幸中毒,永遠長眠于草地上。作戰的疲勞﹑負傷的身體加上饑餓,使很多紅軍戰士體弱多病,不少戰士未能走出草地,一具具烈士的遺體成為明顯的路標。
經過一次次戰斗,沖破一次次包圍,克服一個個難關,英勇頑強的紅軍戰士終于到達了陜北,長征取得了最終勝利。在整個長征的368個日日夜夜里,他們一共爬過了18座崇山峻嶺,渡過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份,占領過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部隊的包圍,挺進和順利通過了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沒有食物,沒有交通工具,物資極度匱乏,面對30萬武裝精良的敵人,在一個地球上最為險峻的地帶迂回穿插,最終征服了兩萬五千里的艱難險阻。
《長征》讓我領略了中國共產黨人豪情萬丈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感受到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和艱辛曲折,體會到我們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如今我們生活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創造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做為一名學生,我要用“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征服學習﹑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讀書,絕不能浪費光陰﹑虛度年華,要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16
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還有淅淅的小雨拍打在窗子的聲音,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味道,令人倍感覺得壓抑與煩躁,一如這次的疫情。
一月份,橫空出世的“新型冠狀病毒”,給正準備過大年的人們打了個措手不及。來之迅猛,令人聞“毒”喪色。傳播之快,短短幾日就已有幾萬人感染。
不過,在新冠病毒悄悄潛入時,一群人,換上了白衣,我們的“逆行者”,正在與病毒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努力著,不分晝夜,只為迎來黎明的曙光。
一層一層的防護服,厚厚的護目鏡和口罩,下面掩藏的是一天只睡幾個小時、不間斷工作的疲憊。但,他們從來不說苦,只是默默在他們的崗位上戰斗著,令我不禁鼻子一酸,同時也感嘆著醫護工作者的無私與偉大!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有人說,白衣天使是中國的脊梁,我不可置否,但我更覺得,那些為了深陷疫情的人們而伸出援手的,那些奮不顧身,戰斗在一線的“逆行者”們,他們也同樣是!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掛帥專家組組長、73歲的李蘭娟院士每天只睡3個小時、身患漸凍癥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咬牙堅守在崗位上……無數英雄勇赴險境,付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巨大貢獻。
武漢火神山醫院,短短十天,以“中國速度”再次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奇跡!令我嘆為觀止。建好的病房里,各種設備一應俱全。
我在驚嘆之余,心底油然冒出了一種獨屬于華夏兒女的自豪感。當然,在這奇跡背后,有無數逆流而上,負笈前行的建設者志愿者,同樣也是“逆行者”,向他們致敬!
疫情固然可怕,但我們萬眾一心!疫情無情,人間有愛。
思緒即此,我轉頭望向窗戶,小雨驟停,光破開云層,灑落在大地。
春分來了,滿山杜鵑紅就在眼前!
觀看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心得匯編 篇17
為了迎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我觀看了紀錄片《長征》,紀錄片真實再現了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壯舉。讓我在深刻了解中國歷史的同時,心靈受到了無比地沖擊和震撼,更感受到了偉大祖國那堅強不屈、堅韌不拔的精神。
1934年,蔣介石對紅軍中央蘇區進行了五次瘋狂地大圍剿,在反圍剿失敗后,紅軍被迫進行了戰略性轉移,從而開始了震驚中外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在長征的艱難路程中,經歷了飛奪瀘定橋、湘江戰役、強渡烏江、四渡赤水等戰役,但是讓我感觸最深地還是在那艱苦環境下,沒有食物、沒有交通工具、物資極度缺乏、惡劣的自然環境再加上國民黨部隊的攔截追擊,有多少紅軍戰士犧牲在戰場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跡;更有多少愛國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可是工農紅軍們毅然表現出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令人無比敬佩!
看,無論是爬雪山還是過草地,無論是大渡河還是金沙江,無論蔣介石的部隊有多么的精銳和殘忍,都無法阻擋紅軍前進的步伐!更無法阻擋偉大中國共產黨的復興之路!
長征不僅是一段光榮的歷史,更是一種堅強的精神,它深深地感動著我們每一代人。讓我們記住那段歷史、發揚那頑強的拼搏精神,為我們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