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天學生心得體會(精選5篇)
當一天學生心得體會 篇1
學生問我,王老師您那一天做學生,我說周五,學生臉上一陣竊喜,我暗自想,我一定要當好學生,但說實在的怎樣當好學生,我還沒想好,不知從哪入手。先像一個學生吧。要求學生穿校服,我也應該穿校服,我提前讓學生給我準備好校服,周五早早的來到教室,要求學生不遲到,自己要早到,桌子上的書不超過5本,我只帶了3本,聽課本、筆記本、蔡林森的先學后教(準備聽不懂時看,但實際一眼未看,沒有時間看,除了聽課,就是觀察學生)就這樣把自己融入了學生當中,一天的學生體驗就開始了。
一、一次老師們相互學習的機會。
雖然課上的內容不全懂、甚至聽不懂,但仍然收獲很大。僅舉兩例:
1.作業檢查。
霍松立老師拿著點名冊一個一個落實,抓住了三個落后分子,記錄在案。聯想自己的課后練習檢查,雖然逐個落實但沒有留下記錄,一學期下來了,每個學生課后練習的完成情況,掌握的就不精確。第一范文網!
2.當堂檢測。
“同學們準備一張紙”,學生們一陣緊張,題目已經出現在投影屏幕上,學生緊張地忙碌起來,教室里只聽見筆寫字的聲音。“時間到,趕快收。”試卷收完,學生們松了一口氣。這種當堂檢測的形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數學的課堂上,用這種方式落實重點題型,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3.問題串的設置。
第一次聽宋文濤老師的語文課,講的是祝福,語言簡練、娓娓道來、引人入勝。我覺得特別值得學習的是問題串的設計:
祥林嫂是被誰殺死的?how?why?when?where?who?這些問題吸引了學生,眼球和思想禁不住被這些問題抓住,身不由己,累并快樂著。收藏了。
由于時間關系從其他老師學習的,不能一一講述,總之收獲很大。
二、發現問題只需換一個角度。
問題一:得理也要饒人。
邢天宇、楊朔麟思維活躍,上課回答問題很積極,總是搶著回答問題,以往我總是表揚他們,但我聽了幾節課后,發現了問題,當我正在專心考慮老師提出的問題時,思路會被他們搶答的聲音打斷,不由心煩,我想這也是其他同學的感受。下課后,我把我的感受向他們做了交流,我這樣要求他們,不能打斷老師講話,要經過思考再回答老師的問題,否則顯得自己控制力不強,沒有內涵,上課回答問題不比嗓門,得理也要饒人,我感覺有效果。
問題二:坐姿
課堂上發現幾個同學坐姿不好,王碩、安文浩身子靠在椅背上,甚至可以說是躺,顯得很懶撒,應予以糾正。邢天宇同學喜歡把凳子前面的兩條腿翹起來,用后面兩條腿著地,不安全也不好看,下課后把三人叫到面前,讓他們把椅子送到辦公室換成老師們聽課的圓凳,王碩、邢天宇坐了兩個周,安文浩做了三個周,我感覺有效果。
問題三:易被老師遺忘的角落
幾節課聽下來,我的兩個同位,孫旭東、宋子威沒有回答老師一個問題成了被老師遺忘的角落,長此下去,怎能有學習熱情,我把我的感覺和他們做了交流,并且在班會課上號召同學們參與課堂做課堂的主人。在數學課上我也有意的關注這些同學,多給他們回答問題和爬黑板的機會,使他們不要成為被老師遺忘的角落。
當一天學生心得體會 篇2
早晨,天剛蒙蒙亮,我便響應學校“當一天學生,跟班學習一天”的號召走進了五(4)班教室,從早自習開始這一待就是一整天。一天下來劉老師的嚴謹執教、王老師的春風化雨、陸老師的將課堂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都讓我獲益良多,同時我也重新找回往日做一名學生的感覺。站在一個學生的角度重新審視今日學生的學習生后我不禁感觸良多,反思不斷。
在一天的學生生活中我首先感觸到的是“累”,從早上7點40開始到下午5點10分自習結束,我切實重溫了 “十年寒窗苦”的感覺。我們經常說上課一天下來我們常常累成了一灘泥,可是學生呢?我們尚且有課間休息的時間,可是學生呢?語、數、英、科學、體、音樂
、美術一科科老師車輪大戰,讓學生們忙得不知今夕是何年。可是,目前的考試制度不可能有大的改變,“分、分、分”依舊是老師和學生的命根,所以,苦也是一天,樂也是一天,為什么不能讓學生和老師都能在教學活動中去尋找教和學的快樂呢?給學生一個美麗的笑容,換學生一個快樂的眼神。把自己的課上得生動有趣,去換取學生們領悟知識真諦后的會意的眼神,同時也使自己擁有一個好心情。
此外,通過這天的跟班學習,我對所謂差生平時上課肯動手、不肯動口甚至是趴桌子睡覺等種種的不良行為有了深一層的理解。其實學生對每一門課程都擁有一定的好奇心,都抱有這樣或那樣的希望。只要我們善于以新的知識,新的學習方法并伴以有趣的形式來滿足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從而使學生愿意學,這樣會使我們的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開心。讓我們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不再是拿著殺威棒逼著學生學習的兇神惡煞,而是成為同等教學中的首席,讓學生在我們的引領之下去快樂學習。陪伴我們教師學生不是消極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覺的積極的參加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們今后在傳授知識、技能要把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使知識真正變成學生自己的財富。
莊子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通過做一天的學生,我可以說:“我是學生,我知學生的苦與樂!”走進學生的生活,拉近自己與學生的距離,我覺得一天跟班學習時間雖然很短,但讓我獲益良多。
當一天學生心得體會 篇3
教學是教師的工作,教育是教師的事業。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面對“教”與“學”我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對于“教師”和“學生”的身份,我們不斷體會和反思。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如何了解學生學習現狀、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這一切都要走進學生去解決。5月29日有幸作為學生身份,進入初二12班跟班學習,當了一天的學生。早上7點20分開始進行早讀,下午12點20開始進行午修,下午5點放學。全天共上了8節課。一天下來感受良多,反思不斷。
一、對學生的減負,應從每一細節做起。
按學校課程安排,學生每天除要上8節課,各班還要另加早上的早讀,這樣一來,學生一天的學習時間比成年人一天的工作時間還要長,所以教師應盡量在堂上解決問題,不要布置太多的課外作業,另外早讀時間不要強制規定,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進行。教師拖堂無疑也加重學生負擔。拖堂會影響下一堂課的教學,使學生的大腦沒有正常的課間休息,產生疲倦,在加上學生的反感情緒,便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教師拖堂還會影響學生的大腦及身體的健康發育,課間的休息能有效地消除學生的疲勞。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生長發育階段,我們必須遵守他們的發展規律,要動靜結合,勞逸結合,有張有弛。作為教師都應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徹底消滅拖堂及其一些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做法,為把減輕學生負擔落實到教學實踐中來。
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本。
通過這天的跟班學習,我對學困生平時上課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不肯動腦、不肯動手、不肯動口甚至是趴桌子睡覺等種種的不良行為有了深一層的理解,他們中一部分小學畢業的基礎實在非常薄弱,他們上課不吵不鬧,不影響其他人已經是可以的了。作為老師的我們,今后的教學中應對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應給予以更多的關注,盡量不讓學生出現掉隊的現象。
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愛學。對學生來說,最有價值的東西是能滿足好奇心、能玩的東西,因此,教師要以新的知識,新的學習方法并伴以有趣的形式來滿足學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從而使學生愿意學。在教學活動中,學生不是消極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覺的積極的參加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與水平狀況,創設符合和適應學生學習的情境,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去獲取知識,自覺地訓練技能,以達到教學的目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是知識的容器。教師傳授知識、技能,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才能變成學生自己的財富。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善于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要讓學生有進行深入細致思考的機會、自我體驗的機會。教學中要盡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我愛學”。
三、設計好課后作業,是減少學生抄作業最好的方法。
這次跟班學習,對學科老師布置的作業,所熟悉會做的,我很快做好了,但對于不
懂的學科作業我也經歷了盲目的全抄過程,實屬無耐,不會做,但又要完成作業,只能抄了!這種抄作業的現象在我們學生當中常常發生。這個時候,我們往往采取了罰的措施,但有時罰是不起作用的。過了一段時間學生會繼續抄起作業來,有的學生因為壓力過大干脆放棄了上學的念頭,面對這種情況,我想應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進:1、適當控制作業難度,布置要體現階梯性,有少部分知識再現題,少部分有一定難度的題,以訓練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2、作業可以分層次進行。讓學生作業體現層次,讓不同的學生都有訓練的機會,可能從根本上減少抄作業和空著作業的情況,這樣給老師批作業帶來一定的不便,但也可以從作業完成情況看出學生掌握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講評作業。 3、擠出時間面批。
四、反思自己、不斷學習、努力提高
當今的學生變了,思考自己剛工作那會,學生的思想、人生觀、價值觀和今天的孩子們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怎樣更加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需要不斷的學習、創新和自我提高,不能再拿以前的經驗教育今天的孩子,否則會事倍功半,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我們也要與時俱進,提高自我,深入了解現在的孩子。
一天跟班學習時間很短,但得到許多的感受與啟發。通過這次體驗,讓我在為師、求學的道路上對自己有了清醒的認識,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會不斷感悟、深刻體會,將體驗進行到底,以其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人名教師。
當一天學生心得體會 篇4
新人第一天上班,心情自然是激動而又緊張的。激動是覺得自己終于有了份工作,自己多年的辛苦求學終于有了回報,終于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緊張,畢竟這份工作是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想想自己初入社會,還未褪去一身的學生氣根本沒有工作經驗,雖然也有幾次實踐活動,但與正式的工作相比,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擔心自己在工作中出錯,擔心自己什么也做不好。
當然,新人在工作的第一天有這樣的想法并不奇怪。但是,其實工作的第一天實在沒有必要想的太多。
大部分的新人第一天上班都不用做太多的工作,基本都是在熟悉新工作的環境,公司的企業文化,以及工作中日常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物等。也有的新人會被領導安排熟悉以后工作的一些相關資料,熟悉相關文件等。所以,新人根本不用想太多,想得太多還容易使自己情緒緊張,給領導造成不好的印象。放松自己的心情,順其自然的去工作,坦然的面對工種一切可能發生的困難,才是一個新人應有的工作態度。
當一天學生心得體會 篇5
還記得我們年幼時,是誰牽引著我們的小手,一步步往前走,又是誰為我們遮風擋雨,呵護我們成長?從青春年少到耄耋之年,為我們付出,從不索取回報。如果有一天,當她們站都站不穩,走也走不動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會像當年她們牽著我們一樣,陪著她們慢慢地走,就像《有一天,媽媽老了》封面所言: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說:媽媽,我還會再來看你的。
或許是巧合,母親節當天,我讀到了96歲媽媽和72歲女兒合寫的《有一天,媽媽老了》,這本感動韓國億萬讀者的動人家書,她是一位普通的韓國母親,七十多歲時通過自學學會了識字寫字,開始每天記錄家庭日記,十年之后,被子女們意外發現。她在所剩無多的人生時日中,帶著一種對世事和生活的淡然和眷戀,寫家中的瑣事、自己的子女、父母兄弟、日常勞作,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對家人的愛,“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兒行千里母擔憂”,那種濃濃的親情在這里蔓延……
對照自身,我既是母親,又是女兒,這些年總認為孩子較小,需要照顧,自己對孩子的關注點多于父母,每當家里有事,我總是打電話給媽媽,讓她來我家,幫忙照顧孩子,靜心想想,自己確實有點自私,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是否為父母考慮過?媽媽來我家里,爸爸一人在家怎么辦?又是不做飯,簡單湊活吃點,身體行嗎?捫心自問,我平時陪父母的時間有多少?電影《桃姐》中講述的一個個老人,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金錢,而是子女的陪伴,一個電話,一個問候足以。在凡事追求效率的時代,我們失去了很多,我們不會再像以前,用煤爐子做飯,需要幾個小時;我們不會再像以前,在家里一坐幾個小時,陪父母拉拉家常,現在動不動在飯店吃飯,有什么話飯桌上說完,也就算回家了,追求速度的同時,我們失去了什么?越來越多年輕人渴望居者有其屋,誰來照顧空巢老人?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父母不再年輕,他們年事已高,趁著他們還在我們身邊,我們應該有事沒事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