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協同共育心得體會(通用3篇)
家校協同共育心得體會 篇1
轉眼間,孩子已經7歲,步入朝鳳路小學就讀已滿一個學期了。在如何做好家庭教育這一課題前,初為父母的我們其實也一直是摸著石頭過河,在日常和孩子的相處中慢慢體會總結,感覺哪些做法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我們就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多多運用,哪些做法適得其反就果斷摒棄。慢慢就總結出了一些所謂的經驗,今天就將這些想法和做法跟大家做交流分享,不足之處還敬請批評指正。
一、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做樂于陪伴孩子的朋友型家長
“生命要用生命來陪伴,靈魂要用靈魂來激發,思想要用思想來影響,智慧要用智慧來啟迪,意志要用意志來砥礪,人格要用人格來塑造。”這是我和孩子父親非常認同的一句話。作為父母,盡可能多花時間陪伴孩子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因為孩子品德的陶冶、良好習慣的養成和性格的形成都是首先在家庭中獲得熏陶與啟迪的。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的底色,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孫汀若屬于典型的媽媽生、姥姥養的孩子,因為爸爸媽媽都是上班族,工作時間很少在家,孩子的日常衣食起居基本上都是姥姥照顧的;但孩子并沒有因此與父母疏遠,因為我們一旦能有時間在家,就會盡可能的多陪伴孩子。汀若爸爸比我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多一些,父親的陪伴對于女孩很重要,這讓汀若從小很有安全感。他很關注兩件事情,一是陪孩子玩耍,沒大沒小的瘋玩,所以汀若很陽光、活波;二是在玩樂中觀察孩子,發現孩子的優缺點,并且結合孩子的特長優點進一步培養,拓寬孩子的知識面(具體做法在第二條中再做交流)。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平常很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視孩子的情緒變化,并及時進行必要的溝通疏導,做到這些其實不難,最關鍵的就是不要讓孩子覺得你一直拿她當小孩兒,我們要多傾聽、多問孩子想什么、為什么這么想、多與孩子分享一些可愛的小秘密,這種朋友式的互動會增強孩子對事物的感受力和判斷力。汀若經常說,我是她的朋友,我想這種良好的親子關系離不開對孩子的陪伴。
二、學習技能上不給過大的壓力,習慣養成上要定嚴格的規矩
父母對每一個孩子都會有很多期許,但是要深知作為父母最重要的任務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我們對孩子的長遠規劃就是希望她首先能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簡單善良、自食其力、熱愛生活的人,在這個必須完成的目標之上,孩子可以自由發展。小學階段,在完成學校布置的教學任務,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之外,我們不會給她太大的學習壓力,希望她能擁有一個快樂開心的童年。但在生活習慣養成方面,一定要遵守嚴格的規矩,比如要有良好的作息習慣,每早7:00前必須起床、每晚9:00前必須上床睡覺、放學第一件事一定是寫作業;要有良好的衛生習慣,餐前便后洗手、每晚睡前洗漱干凈、自己整理書包書桌;要有良好的禮貌,見長輩問好、受到幫助說謝謝、影響了別人說對不起。這些看似是很小的事情,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小事情彰顯大文明,孩子自己是一個講文明的人才能體會到文明帶來的人性美好,才會擁有更好的感知幸福的能力。
三、興趣是孩子的老師,特長的發掘和培養會樹立孩子的自信
我們都說興趣是孩子的老師,那如何發現孩子的興趣呢?讓孩子多嘗試。阿甘媽媽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將拿到什么”,我想到的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多多品嘗就永遠不知道自己喜歡的口味是什么”,所以當孩子有嘗試做一件事情的想法時,只要鼓勵他/她就夠了。同時,要分清“興趣”與“新鮮感”的區別,比如很多孩子在5、6歲都對鋼琴很好奇,第一次試課會彈“兩只老虎”的旋律了,就很興奮。這時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一開始興奮這就是他/她的興趣了,也許那只是他/她暫時感到新鮮罷了,可能過不了兩天就想放棄,更不要在這種時候說“看看你,做事沒一點毅力,不懂得堅持才會成功”,否則孩子只能違心的堅持,帶著負擔練琴,最終負面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撂挑子不干了,關鍵是還會產生挫敗感。其實這些跟“毅力”“堅持”無關,只是我們會錯了意而已。興趣不是“要求做就做”,興趣是“不要求做也堅持做”,孩子一旦發現了令他們感興趣的事情,所展現出的學習力、關注力會讓我們吃驚。汀若成長過程中感到新鮮的事情很多,基本上都和學習無關,但只要對成長有益,我們都支持她去嘗試,她嘗試過手工制作一個月放棄了,嘗試過鋼琴兩次課放棄了,嘗試過游泳兩周放棄了,嘗試過輪滑一次課放棄了,嘗試過養兔子兩個月放棄了。但也有因為愛好堅持下來的,比如繪畫,興趣班假期里停課了她也會要求大人給買水粉,自己在家涂抹“水粉大作”;比如舞蹈,為了趕上高一個級別班級的進度,她竟然能承受一周四次基本功練習課程的辛苦。
還有一點要注意,孩子小時候就要發掘他/她的特長,并且要多培養,如果孩子大了,他/她的特長恰恰是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會是一件令人無比開心的事情;就算不是,多培養他/她的特長,讓他們習慣于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也能給孩子帶來極大的自信心。汀若1歲半時,我們發現她的表達能力和對色彩、圖形的識別能力較強,爸爸就在日常以做游戲的方式讓她記憶世界各國國名、國旗和首都,孫汀若4歲時能識別150多個國家的國旗,能記住它們的首都名稱,并且能在地球儀上指出其中大部分國家的位置;中班時,我們發現她跟大人一起看中國詩詞大會電視節目時,能記住簡單的詩句并運用的恰如其分,比如看到其他小朋友剩飯她會說“粒粒皆辛苦”、看到公園的柳樹會說“萬條垂下綠絲絳”,從那時起爸爸就開始教她背誦唐詩和宋詞,每天背誦10分鐘左右,短詩一天一首,長詩兩到三天一首,到現在她已經能背誦200多首唐詩和近100首宋詞。背誦詩詞她也會有厭煩的時候,這時爸爸就會用“飛花令”或者表演詩詞的游戲方式來調動她的積極性,養成了習慣,就很容易堅持了。我們也沒想過,她背誦詩詞要達到什么目的,但我們堅信“腹有詩書氣自華”,并且一直堅持做一件事情讓她對自己非常自信。
四、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我們能給孩子的禮物
每個孩子從睜開眼睛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用好奇的眼神對這個世界不斷的探索,這就是與生俱來的求知欲。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孩子的求知欲就逐漸喪失了,這里肯定有家長的原因,當孩子向家長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時候,有些家長回答不上來時就會不耐煩,要孩子閉嘴。這個時候孩子潛意識會覺得自己的行為是錯的,慢慢的問題少了,其實是求知欲減弱了。被孩子的問題問到回答不出時,正確的做法是千萬不要覺得尷尬,而是和孩子一起從書籍中尋找答案。這樣才能保護孩子樂于求知的天性,并且會讓他/她知道書是好東西,要多認識字才能讀更多的書。如果孩子的大腦被書籍占領了,我們還有什么值得擔心的呢?所以,送禮物挑帶拼音適合他們讀的書;聊天時,自然地引出問題并告訴他們哪本書里會有答案;當著孩子的面,我們自己多讀書多看報也是好的引導方式。一旦孩子愛上了安靜閱讀,你就會發現他們是多么的可愛!汀若就是經常因為恐龍的問題把爸爸媽媽問倒,然后我們再一起閱讀《兒童恐龍百科全書》才激發起她學習古生物知識的興趣,這個學期初選定雜志時,她自己一股腦挑選了《海洋探秘》《自然探秘》《動物奇跡》《探索地理》并能認真閱讀,現在還立志長大要做古生物學家。讀書習慣的養成,真的是我們能送給孩子的禮物!
以上是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也許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孩子,家庭教育方式,適合孩子的就是的。其實還有一點感觸也很深,那就是一定要培養孩子具有社會責任感。很幸運,作為家長我非常贊同朝鳳路小學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立己達人,向善向美”。這句話是多么有溫度、有情懷啊!我們的孩子歸根結底是屬于社會的,是屬于世界的。所以,孩子們一定要具有遠大胸襟,具有社會責任,具有仁愛之心。將來我們和學校共同培養的孩子不僅能使個人向善向美,也要使身邊的人向善向美,使這個世界向善向美。用復旦大學陳果教授的話講,這就是向上的力量,這種力量能使人活成一束光。
非常欣慰孩子能在擁有如此教育理念的學校就讀,非常感謝學校老師給與的關愛和公正,給了孩子認識自己,挑戰自己,展示自己的機會。希望今后能和更多的老師、家長探討家庭教育的種種,讓所有家長都找到適合孩子發展的家庭教育引導方式,讓我們的孩子共同快樂成長!
家校協同共育心得體會 篇2
從田間地頭到抗疫現場,從祖國邊疆到異國他鄉,從足球賽場到絢麗舞臺,從掃黑一線到綠色軍營,十年間無數為國家、為社會、為生活努力奮斗的身影,被濃縮進11個故事中,以點帶面地呈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為優秀電視劇展播活動重點劇目,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華策影視(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克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電視劇《我們這十年》正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廣東衛視和優酷視頻、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TV、咪咕視頻平臺播出,以宏大的時代格局、鮮明的主題立意和獨特的表現形式,順應了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呼應了新征程人民的期盼,成為當下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的又一部力作。“那些默默堅守的奮斗者令人敬佩”“演的都是身邊事,特別有代入感”……觀眾們的評價,證明了這部獲得驕人收視成績的作品,也收獲了良好的口碑。巡禮新時代重大發展成就。
20__年到20__年,中國發生的變化舉世矚目,中國人民的奮斗歷程值得禮贊。電視劇《我們這十年》立足十年輝煌成就,聚焦十年里的“我們”,圍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防和軍隊建設、外交等方面的11個主題,采取“單元組合式”結構,將新時代國家在各個領域發生的巨大變化概括提煉成11個故事,進行全面展現。 《一日三餐》《心之所向》《礪劍》《熱愛》《未來已來》《理想生活》《前海》《沙漠之光》《西鄉明月》《唐宮夜宴》《堅持》……在“我們這十年”作品主旨的統合下,該劇11個單元圍繞11個重大時代命題,將蓬勃宏大的時代發展圖景轉換為真實生動、鮮活可感的現實生活故事,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小人物折射大時代,對新時代中國重大發展成就進行集中巡禮,反映了“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
家校協同共育心得體會 篇3
不知不覺,我來到碭山縣官莊壩鎮岳莊壩村擔任大學生村干這個崗位已經快四個月了。在這幾個月的日子里,我在村里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在不斷的摸索實踐中慢慢適應了農村的生活,并學會了如何去當好大學生村干。現把它們分享一下。
突破“思想關”。放下架子,擺正姿態。受過高等教育,經過城市熏陶的我們剛來到農村,環境的落差容易喚起我們心中的自大。既然來到了農村,必須放下自己大學生的光環,摒棄自己比村民高一頭的思想。把自己和他們放在一個平臺上,做到心平氣和,和藹可親。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從心里接受和承認自己的工作,才可以做好大學生村干工作。
突破“語言關”。入鄉隨俗,融入民情。農村是一個大的集體,村民生活和城市里的樓居鄰居生活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想要融入農村,語言是一個關鍵點。剛剛到村任職,人生地不熟,不能用農民的語言和農民交流,容易與群眾產生隔閡。果斷放棄我們已經習慣的普通話,在農村就要說“土話”。用群眾語言與群眾溝通,融入農村,與群眾“打成一片”。這樣村民才會把你當成自家人,才能更好的做好工作。
突破“環境關”。不怕吃苦,艱苦奮斗。作為“吃住在村的大學生村干”,生活環境當然比不上城市,比不上學校,甚至比不上自己家里。我想說既然選擇了大學生村干這個崗位,就應該抱有吃苦的態度。多想想來到農村是為了什么,不是來享福的,不是來鍍金的。與村民同吃同住,才能更了解當下農村的艱苦,才能在思想上鞭策我們多為農村出力,更好的建設新農村。
突破“孤獨關”。投身村里,尋找樂趣。告別了城市的繁華熱鬧,也慢慢遠離了曾經的舍友、朋友、學校。來到了農村,一下子就從學校里的熙熙攘攘變成了自己一個人。每個人心里都會產生一種孤獨感,或多或少。重新尋找樂趣,讓我們的心重新充滿快樂和希望。農村缺少城市的硬件條件,但是有它獨特的魅力。沒有了KTV,我們有了樹林里的深情歌唱。告別了網吧,大樹底下的象棋盤多了我們的身影。沒有健身房,果園的水果,田里的莊稼,工廠里的產品一樣能帶給我們鍛煉的熱情。有時候一個人河邊靜靜地讀書不也是人生中的一種幸事嗎?
突破“方法關”。學習經驗,發揮才能。農村不比學校,農村環境復雜,工作繁瑣,大學生村干要想在農村基層站穩腳跟,打開工作局面,與群眾建立深厚的感情,就必須有過硬的本領。就必須學習農村工作的方法,多向村兩委領導班子學習,在學習中尋找經驗,找到方法。并要發揮自己大學所學專業技能,積極為全村發展出謀劃策,真正成為引領當地群眾致富的好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