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精選33篇)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1
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每位教師的追求,有了高效的課堂,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同時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高效課堂給我們解決了內容多、時間少的問題。高效課堂對教師來說,就是教學方式的改革。在課堂改革中,教師應從角色、觀念上轉變,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如何構建理想化的高效課堂?高效課堂的奧秘在哪里?本人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作了以下幾點的思考。
一、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深入解讀教材是基礎
小學數學是一個多層次、多方面的知識體系。課程改革使小學數學教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材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解讀教材成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解讀教材即有效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的內涵,以保障教學活動高效的開展。我個人認為,了解教材應首先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道本學年要交給學生那些知識,并知道各個知識點與前后知識點的聯系。同時要領會教材意圖。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課標要求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為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造,使教材“新鮮出爐”,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態度、能力的過程之中。
二、以快節奏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意識
我相信,一個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隊伍里排隊等候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厭倦、沮喪”來形容。在我們的教學中,由于受“希望學生盡快掌握所學知識”的心理影響,教師往往更樂意將知識嚼得碎碎的喂給學生,期望學生都能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欣喜,所以突破難點時總愛嘮叨幾句,練習中總愿意等最慢的一個學生也把題目做完,哪怕減緩上課節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學生為本,卻不知這正是消磨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癥結所在。美國“啟發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當老師在整堂課里快節奏地講解授課內容時,學生們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我們的課堂中應該以快節奏方式來維持一定的學生參與度,當我們感到學生參與程度在下降、學習活力在減弱、注意力在轉移時,應盡快向下推進課程,讓學生們感到課在不斷地推進,總覺得有事要做、有問題要思考。老師講解、問題解釋和學生練習、答寫只要有約一半的學生明白、完成就盡快變化,哪怕對反應相對遲緩的學生來說,我們也不能減慢速度去適應他們,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漲地學習積極性激勵他們趕上教學的節奏。
三、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們都曉得“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歡哪個老師就會對該老師上的課青睞有加。現代教育家認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系基礎上,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所以,師生關系的和諧,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能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1.備課從了解學生入手
備課從了解學生入手,有利于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利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利于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
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學生一定要與他們建立互動的關系。經過筆者實踐:學生在課外活動的狀態下談話效果較好。因為學生認為老師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較放松,容易暢所欲言,能順利得到老師想要的答案。如果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還有所保留的話,那在家里肯定是赤露敞開的。因此,家訪可以幫助老師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學生,建立起老師、孩子和家長的友好關系。
2.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
傳統的教學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現代的教學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捕捉學生的眼神、表情、動作等。學生在課堂上想什么、說什么、探索到什么、體驗到什么等成了課堂評價的重點。一個學生思路沒理順出錯了,老師要給予提示,不要立即批評,也不要急于把答案說出來,要留給他們的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總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應該是深入解讀教材、優化教學過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等方面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筆者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踏踏實實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2
高效課堂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配合的結晶。作為教師應不斷學習、探索,使自己的課堂成為高效課堂。
一年來,我對高效課堂有了更為細致、深入、科學的理解。是單位時間內高效、高質的完成教學任務。是以絕大多數學生的需要為基礎,合理的組織教學內容,完成教學任務。在過去,我總是堅持“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的想法,課堂上我耐心細致、深入淺出的講解著甚至是不厭其煩地講解著,直到大家都會了,我才會開心的笑起來。當時的感覺是雖然很累,但看到孩子們都會了,我覺得我累的值!我以為我做的很好,對得起每一位學生,對得起教書育人的稱謂。但是當我聽了錢教授的講解,才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我愧對了優秀的和上中等的學生。根據專家測定的學生智商比例分配圖,明確指出只要有84%的學生會了,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教學。沒必要等學習“緩慢者”和個別“舉三也不能反一者”。因為在等的過程中,浪費了大多數人的時間。剩下的16%的學生在其他的時間里逐漸弄會,這才是科學有效的方法。
在課堂上,我們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錢教授給了我們科學的指導。上課伊始,要注重始動調節,進行有效的復習、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后在學生的注意力達到峰值時進行新授。在這段時間里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師點撥講解,這樣,才能準確高效的把握所學的新知識。當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下降時,安排復習鞏固、布置作業等環節。這樣既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有效地安排了學習內容和節奏。又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學生的注意力。遵循著科學的道理,讓學生們輕輕松松的主動學習。
在實際教學中,我及時運用專家的理念,努力使自己的課堂優質高效。
一、精心備課。
知識自己要做到全面把握,融會貫通。備學生時,我會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學習經驗,以及對該內容敏感程度等。特別注重考慮課堂中的細節問題,尤其是對于課堂上可能出現認知偏差的點要做好充分的預設。通常一個問題我會預設出幾種答案,像備課通常指備教材好備學生。備教材時,我認真研讀教材,教參和相關資料。對一節課的知識自己要做到全面把握,融會貫通。備學生時,我會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學習經驗,以及對該內容敏感程度等。特別注重考慮課堂中的細節問題,尤其是對于課堂上可能出現認知偏差的點要做好充分的預設。通常一個問題我會預設出幾種答案,師問后有生答一,生答二,直至生答四,生答五······才不至于出現案例中講的學生回答“老麻雀勇敢”,“獵狗愛護小動物”等等亂成一鍋粥的局面。有了充分的預設,教學機智也會不斷增長,無論學生出現什么樣的“奇思妙想”我都能迅速而自然地拽回到“正題”上來。
二、認真上課
在課堂上,一定要做到不隨意教學,不輕易占用學生時間。給學生營造輕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教師要做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的在知識的海洋遨游,快樂的探索學習。教師在巡視中給學習緩慢者以點撥幫助,讓他們的思維跑起來;給優等生設置更廣泛高深的問題,讓他們的智慧得以充分的的展示,讓他們飛的更高更遠。另外,我還及時幫助學生總結整理學習的方法。因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三、抓好課后
課堂上大家的時間是相同的,課后可就因人而異了。會利用的能博覽群書,不會利用的寫作業都費勁。所以我教給學生怎樣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才能高效學習。在幫助學困生時大多也利用課后時間,有難題時老師講一講,平時好學生幫一幫,和同等水平的研一研。慢慢的就有提高了。同時也幫他們樹立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有信心,有行動,不拋棄,不放棄,就一定會成功。不論我們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只要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就是我們為師最大的快樂!
在集中培訓學習中,聽了好多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結合高效堂,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學習觀上,要以學生為本,將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課程觀上,教學不再只是忠實地傳遞和接受的過程,而是創建與開發的過程;在教學觀上,教學是師生交互、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新課程注重過程與方法,注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經歷。不僅教師的觀念發生了變化,而且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教師應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自己也體會到,要轉變觀念,解放學生,讓學生學會生活,引導學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并用人格力量的去引導學生,去感染學生才是我們應有的教育價值觀。
新時期師生關系在業務上應是雙方積極性、創造性都得到充分發展的業務組合。在理論上應充分體現個性、民主和發展精神;而情感上應在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情感聯系,是師生個性魅力的生動體現,是師生相互關愛的結果。同時我們應該去做一個創新型的教師,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全新的教育觀念,合理的知識結構,熟練的教學監控能力,熟練的課堂教學管理藝術。在教學評價上,應著眼于學生,注重長期的效應,注重過程的評價。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發展。二、課堂教學的能力得到提高。 聽了專家的精彩的講解,我深受啟發:在課堂教學中,學會了更好地設計教學,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如何上好各種類型的課,怎樣追求課堂教學的藝術。通過講解與交談,我體會到,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既然是科學,就要按規律辦事,改革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提高教學的質量。同時要講究藝術性,盡量上好每一節課。
作為一名新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我還有許多地方要學習,我將以老教師們為榜樣,恪守教師的職業道德,刻苦鉆研。在教學中,我會努力去工作,豐富自己,讓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而在生活中成為他們的朋友,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3
很榮幸能夠跟大家分享這段時間的成長。首先非常感謝吳校長、瑞麗老師,以及語文組所有成員的幫助,可以說沒有他們的幫助,就沒有這節課。雖然這節課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這段時間的磨課、賽課讓我如獲至寶。下面我就簡單的說一下自己這段時間的收獲。
一、觀念的轉變
在這節課之前,關于“零起點”的觀念我們一直在學習,公眾號上內容也在持續關注著,每次看到心里都會感慨別人課堂上的亮點,但是在真正的課堂中,實施起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在這一次次的磨課中,我深切的體會到零起點的理念從浮于表面,到真正深入課堂。也讓我對一年級的課堂有了深切的.體驗。原來不用花大力氣去分析課文,孩子們就可以從一遍遍的朗讀中獲取到知識。
借用吳校長的話,課堂上,老師只需要引導孩子去咀嚼語言文字,一步步引著孩子,撬動著孩子自己主動去學習,而不是施經布道,拿著已經提前設定好的標準答案,借由孩子的口說出來。這節課,我從花大力氣分析課文,一步步轉變到讓孩子反復讀課文,隨文識字、寫字。備課時,我開始去思考這部分內容的出現是為了什么,孩子在我的課堂怎么能夠學會、學扎實,在朗讀教學中我該如何去指導。就比如第一自然段中,就是引導孩子層層遞進的去讀,從“綠綠的太陽”到“清涼”再到“到處一片清涼”,反復去體會綠綠的太陽帶來的清涼。
二、課堂的落實
這節課之后,我也一直在反思我的課堂,怎么做才能讓我的課堂也能夠一直這樣,有讀書的樂趣,有識字、寫字的樂趣,我開始換了種角度看課文,也在反復的問自己,這篇課文識字教學怎么講的生動有趣,朗讀指導該抓住什么,是有趣的詞語,還是反復出現的感嘆號,又該怎樣把讀和識字結合起來,問出來的問題,怎么說才能更加明確的去引導孩子……講完這節課后,我的課堂,也變了樣,就比如識字教學,我采用了隨文識字,也更注重讓孩子去發現相似字的不同,怎么快速記住,怎么借助熟悉的字加一加變成新字。再比如《怎么都快樂》中的第四小節,抓住三個感嘆號,抓住“很好”“很好”“更好”,讓孩子們體會到人越多,快樂越多,聯系孩子們的日常玩耍,更能體會到朋友帶來的快樂。
三、多學科融合的感受
數學課上,孩子們三人一小組的合作;英語課上,孩子們在一個又一個情境中對重點句子的練習,一個又一個有趣且吸引人的小游戲、小兒歌,讓孩子們在樂趣中學習到更多知識;音樂課上,孩子們手持樂器,跟隨老師一起演奏。“零起點”的課堂應當是靈活又有趣的,語文也可以這么有趣。如何讓語文課也那么有趣,如何讓文字活起來,引著孩子去學習,這將是以后教學中我一直要考慮的問題。
我深知我的課堂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我有信心,能夠一步步的完善我的課堂,讓我的課堂活起來,朗讀指導巧妙起來。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4
有幸在我們自己學校聆聽了楊德發教授的“學本教學”專項報告會。短短一天的時間,我感覺自己在不斷地成長,收獲頗多。
楊教授結合自己數十年的教學經驗,理論聯系實際,針對什么是教學?什么是教學方式?為什么要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如何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什么是學本式教學?什么是請教式教學?這六個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提出了卓越課堂的一個模式,即先學后導、互助展評;三大特征,即先學、互助、展評;三中心,即學生中心、學習中心和體驗中心的核心觀念。給我們思想帶來巨大共鳴的同時,也為我們下一步開展高效教學提供了重要借鑒和參考。結合目前自己課堂教學實際,深入反思楊教授所提出的觀點,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我就自己印象深刻的三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關于學生先學的觀點。
楊德發教授通過剪一張紙的游戲導入提出了先學后導的模式。先學即學生自主學習,其主要目的在于通過自主學習把學生激活而不是教死,是為了避免思維方式的單一化、同質化、模式化。這也是為什么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區別所在,在傳統教育中提倡“先教”,而現代教育中提倡“先學”。
二、關于小組合作學習的觀點。
楊德發教授在講座中闡述了小組合作學習,即學生互助學習的重要性。指出合作學習有利于矯正傳統學習方式所帶來的固步自封的缺陷,倡導競爭中的協作,改變畸形的競爭文化;有利于彌補教師群體化教學所帶來的輔導不足與指導不力,確立學生是最大教育資源的新理念,形成“點對點”的精準幫扶機制與管理格局;有利于改變傳統講授型課堂的教師主講、學生接收、生生獨立的局面。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防止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這點我非常贊同,不克服這個問題是很難真正高校的。
三是關于先練后講的觀點。
傳統課堂通常采取的是教師先講,學生后練,即教師講授方法和示范例題在先,學生在老師講完之后,按照老師的教學思路和方法進行練習。這樣導致學生的學習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方法,難以有自己深入體會和創新方法。先練后講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練習在前,老師講授在后,學生在自己練習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各自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再通過教師的點評和講解,獲得新的啟迪和發現,從而有益于學生創新問題解決的思路與方法。
在我校進行全面鋪開進行課改的形勢下,提高課堂實效的教學改革背景下,楊德發教授帶來的卓越課堂的全新理念和可行的方式方法,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反觀自己的課堂教學,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自己也越來越知道到底該怎么教學。一堂高效的課堂,首先必須有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也就是一節課所要解決的主問題。圍繞這個主問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諸如小組教學、合作學習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方式,真正把課堂歸還給學生,讓他們樂學、愿學,做學習的主人。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5
隨著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教育部一些列的通知、意見的發布,作為一名即將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家長,我心里充滿了焦慮,不給一、二年級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同時從嚴治理,全面規范校外學科類培訓,那我兒子入學后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質量、學習成績如何保證呢?
風物長宜放眼量,開學后在潞河中學附屬學校一系列的落實“雙減”工作實施后,我心里的焦慮漸漸消失,轉而是兒子在這幾個月突飛猛進成長帶來的欣喜。潞河中學附屬學校有效的減輕了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兒子利用下午在學校輔導的時間基本完成了課后作業,回家后只是在我們幫助下復習一下當天功課。同時潞河中學附屬學校通過完善作業管理辦法,加強學科組、年級組作業統籌,通過布置作業目的明確具體、作業類型豐富多彩、綜合施策嚴格控制作業完成時間、加強作業的層次性、倡導個性化作業等手段來合理調控作業結構,做到了四個轉向,作業觀從工具到發展、作業分析從隨意到嚴謹、作業設計從割裂到整體、作業評價從判斷到增值;還通過單元整體教學與分層作業的設計與實施來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來提升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率,達到了讓學生鞏固并掌握課堂學習內容的效果,實現了以學生為本、遵循教育規律、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終身受益!一年級是培養學生養成學習習慣的最佳階段。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潞河中學附屬學校一年級堅持“零起點教學”,不僅關注知識的零起點,還關注生活、習慣的零起點,做好幼小科學銜接。老師們上課時擅長帶動課堂氣氛,鼓勵孩子們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時不時地提醒孩子們注意力集中,注意聽講!
我兒子通過這幾個月的學習,養成了很多好習慣,從以下幾方面來說一說:
第一,兒子的責任心更強了,更加愿意關心和幫助身邊的人了。放學回家,經常和我們說幫助老師整隊,提醒同學自習課不能說話,有同學向他借文具他借給了等等。在家也更愿意幫我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幫我遞個東西,幫媽媽拖地、擦桌子等等。
第二,兒子更加愿意與我們分享課堂上學的知識了,放學回來經常在家里的小黑板上給我們講今天學的內容,語文的拼音怎么寫,數學的計算如何列豎式,和我們比賽口算,英語的字母如何占格,音樂課學的歌怎么唱,體育課隊列練習,彩泥課做的小動物,美術課畫的畫分別是什么等等,正是通過這種分享,讓他對課堂學習的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
第三,兒子更加喜歡運動了,每周堅持練跆拳道和籃球,跳繩從最開始每次只能跳幾個,到現在一分鐘能跳六十多個,正是這些體育鍛煉給成長中的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助力,飯量的增加、睡眠質量好、精力充沛等等,保證學習和生活的高質量。
第四,堅持了每天閱讀的好習慣,從最初的我們給他讀,到現在自己能讀一些簡單的書籍,通過閱讀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從人物傳記到天文地理和他最喜歡的各類武器、車輛、機械等等。
第五,喜歡接受新事物,對未知事物有探索的興趣,學校發布開展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的通知后,我們給他演示了Python和Scratch編程的一些效果,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在我們的幫助下參加了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獲得了三等獎,同時也積極的學習Python和Scratch編程的相關課程。
第六,更加合理的使用手機、電腦、ipad,看動畫片自己通過ipad用投影儀投出來保護視力,并能控制觀看時間,手機、電腦也是配合一些網絡課程才使用,平時很少主動使用。
第七,兒子通過這幾個月的學習,完成了從一名學齡前兒童到小學生的角色轉變,基本適應了學校的各項教學環境,能夠完成各科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并在這期間顯著提升了溝通技能和動手能力,在平時的課堂練習和小測驗上取得的成績和結果符合我們家長的預期。
以上只是簡單羅列了一下我兒子在這幾個月的學習中養成的一些好習慣,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一些問題,比如做某一件事時注意力不夠集中不夠專注,坐姿不能時刻保持挺直脊柱,握筆姿勢經常不正確,情緒有時控制不好等等。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家長積極配合學校老師的各項工作,與學校一起構建教育良好生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讓我們家長欣喜的不僅僅是兒子在學校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更欣喜的是潞河中學附屬學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手段來落實“雙減”工作,切實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重視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也希望潞河中學附屬學校培養出更多人格健全、志正修遠的潞河好少年。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6
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學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學生的智力比作種子,他說:“只關心種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種子喂麻雀。”他還說:“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表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地進行心靈的接觸。”在課堂教學中,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學活動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他們就會帶著飽滿的學習熱情,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樂此不疲;反之,他們就會把學習看作是一種負擔,甚至持厭惡的態度。
現代教學論強調,不管哪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都不能忽略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作用,做到課堂教學始終在師生情感最佳的狀態中進行,教師應引導學生既要進行知識性學習,又要進行情感性學習,要把情感因素和智力因素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情感體驗中,興趣盎然地參加智力活動,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語文課堂首先就應該是情感的課堂,這是由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的。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全可以在課堂中獲得統一的,工具性落實得自然,不落痕跡,這是一種蕩漾著情感的課堂。
一、師生平等,自然生情
教育家說得好:“教育之沒有情感,就沒有愛,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作為教師,應該尊重、熱愛每一個學生,與他們建立親密、融洽的關系,才可能有語文課上的和諧。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熱情誠懇的教師,把學生看得很重,關愛、呵護他們。反過來,學生也就會敬愛老師,親近老師。
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首先必須教師心中有愛,必須以表揚、鼓勵學生為主,這也是教育孩子的一個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原則。有人說:“不是聰明的孩子常常受表揚,而是常受表揚使學生變得聰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總有不盡人意之處,這時候,最需要的自然是鼓勵,給他們增添自信心,增添學習的原動力。在課堂上,應對學生的進步予以肯定,常常給學生戴戴小高帽子,讓他們不斷地有成功的喜悅,知道自己“行”。學習的興趣就會與日劇增,課堂上就能與老師配合,形成良性循環。
二、教師信任,保護激情
童年對孩子來說,是純潔的,充滿著天真與好奇,如果孩子在童年時代所持有的好奇、探索精神和創造力能得到珍惜、呵護,這些孩子的一生都可能得到較好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曾有個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如,好表現本是孩子們的一個年齡特征,課堂中,往往有一些孩子舉手站起來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時如果我們不問因由的批評他們一頓,那么孩子的學習熱情勢必會大打折扣,以后可能還會使他們變得不愛舉手,而換個說法,如“哦,你一定是暫時忘記了,先坐下去想想,等想起來了你一定會回答得很好”。這時,孩子會點著頭坐下去認真地思考,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熱情,又使他們對老師更多了一分信任。
三、語言含情,學生生情
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具有激發性和感染力,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講究輕重緩急的節奏,豐富多彩的內容,抑揚頓挫的語調,富于變化的語氣,引人入勝的語境。以激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把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結合為主體語言,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使學生與作者的感情相溝通。這樣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學生情感發展。
贊可夫曾經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藝術的教學語言應是教師內心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應是能有效感染學生情緒的催化劑。
四、自身有情,引發感情
教師的情緒最容易傳給學生,感染學生。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神情、語氣去感染學生,根據自己對作品內容的領悟和對作者情感的體驗,借助充滿真情的范讀,運用精當優美的講解,把這些情感信息充分地傳遞給學生,使學生不由自主地產生喜、怒、哀、樂的情感沖動,從而使作品、教師、學生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情感滲透。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大家都知道,語文學科是有別于其它學科的,你今天這節課的缺失,在別的地方還有可能補回來,但讓學生的心態中缺乏了情感是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也補不回來的。
要構建和諧的語文課堂,充分發揚教學民主,相信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是根本的條件,如果這一點難以實現,那其它的措施都是舍本逐末。因而,在課堂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多引導,多鼓勵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現,特別是討論過程中學生思維出現障礙而中斷或錯誤時,要多方引導啟發,盡量讓其完成,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享受到獲得知識的喜悅和成功的快感,認識自我,增強學習的自信心,這樣他才會更加佩服教師,表現出更大的學習和參與熱情。同時,教師要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熱烈高漲的情緒,絕不把個人不健康的情緒帶進課堂,以免影響學生。
五、千方百計,調動激情
在課堂中,盡力鼓勵學生。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會用“你的表達真精彩!”“你的見解真獨特!”“你真是一個喜歡動腦筋的好學生”“老師真欣賞你”等語句去鼓勵、夸獎他們,或者抽某位同學回答問題后,然后全班孩子拍手鼓勵。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學習的本身除了認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因而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每一絲親切的微笑,每一個鼓勵的眼神,每一句溫和的話語,每一個明確的手勢……都會觸及學生學習的情緒,都可以促使學生放開膽子,亮開嗓子,都會誘發學生情感的積極投入。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引導他們對學好充滿自信,相信“我能行”。
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要“千方百記”地調動學生的激情,只有這樣,富有激情的教師才會帶領富有激情的學生去共同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情感。
語文教材體系構成了一個宏大的情感世界,其中內容豐富優美,結構精巧多姿,情感蘊藏豐厚,情理融會貫通。只有從整體上把握文本,感受醞釀,使文本內蘊在心底升華,教學時才能厚積薄發,氣勢恢宏,一瀉千里。教師要深入了解和把握作者對人生審美觀照的凝聚點,洞悉社會歷史的變遷,人際遭遇的坎坷,風土人情的多彩,微調自我胸襟、氣度、知識、視野與追求的閥門,采擷文本字里行間所包容的點滴情感,使主觀情愫與文本脈動在心靈深處碰撞融合,從而形成自己固定的情感特質。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7
把課堂知識與生活著的具體問題聯系起來,讓學生課堂的學習中得到的具體應用,讓學生掌握的知識不再是死板、無用的理論。
那么在具體的課堂中,教師作為新一代課堂的引導者,該如何設計為題,引導學生呢? 我認為
一、激趣引題自學探究
激趣引題是指教師的課堂導人,自學探究是指教師提示后的學生活動,這一環節起著影響全局、輻射全課的作用。要求教師一堂課的開頭就像一塊無形的"磁鐵",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兩分鐘,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緒,打動學生的心靈,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切人口。教師簡短的導人是為學生自學探究作鋪墊,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進人自學探究階段。目標是挖掘學生心力,發揮其自主性,培養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使其終身受益。教師要為學生自學探究提供不少于7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接受情感熏陶。學生自學探究是由學、思、疑、問四個相互聯系的學習要素組成的,學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問,是傳統教學長期養成的惡習;而學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問,是現代教學提倡的優良學習方式。學生在自學探究中,能把學、思、疑、問連結在一起,就會給自學增添無限的樂趣和動力。因此,不必擔心學生有沒有能力,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師相信不相信學生,給不給學生自學探究的權利。能相信學生,也能給權利,學生自學探究水平肯定會迅速提高。
二、學會從書中探究知識。
自主探究就是讓學生學會獨立從書本、例題中探究知識、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數學教學中常用嘗試法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學課本知識或例題后,把所獲取和理解的新知識、新方法用以解決數學問題。如前面提到的教學"認識一位小數"時,通過量數學課本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厘米,學生無法用厘米作單位表示長和寬的準確數時,讓學生通過自學例題1來解決這個問題。在學生自學前,教師一般都要先向學生提出自學目標、要求,或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明白從書中探究什么知識,解決什么問題。當遇到較難的問題時,讓學生在合作中,通過討論、交流解決。這樣,經過長期、反復的鍛煉,學生會慢慢地學會從書中探究、吸取知識的方法。
三、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學習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而上課的效果應促進學生間的團結協作,使每位學生真正身體力行走進新課堂,學習新知識。俗話說:“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通過分組分工,為了一個問題,大家激烈討論,無論結果如何,單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竭盡全力。在這樣的氛圍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少收獲。
四、激活思維,強化能力
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數學活動,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問題的意識,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在教學中,努力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造就相互交流的環境和氛圍,以輪流結成對子、合作小組、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討論、提問、補充、訂正等形式開展數學探討活動。給學生充分展示、發表自己對數學問題的看法的空間。在教學每一個內容時,我都是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再把自己探索的看法、結果在小組中或在班級上發表、討論,最后達成共識。每節課在學生學完全部新知識后,都激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求異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五、結束語
合作探究學習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將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益,有利于學生學習、思維、合作等方面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8
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和關鍵。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是從識字開始的。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一、注重識字環境的創設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識字不僅是一項新的任務,更是一項重要的內容。但從傳統意義上來講,識字教學是一個單調乏味的過程。如何高效地指導低年級學生識字,是語文教學的關鍵。筆者認為,要遵循聽的懂、讀得準、識得真、記得牢這一規律,積極創設識字環境,引導孩子們認識生字,牢記生字。一是通過社會環境識字。社會是一個學習漢字更為廣闊的空間,為孩子學習祖國文字提供了廣闊的課堂。很多生字的認識渠道來源于社會,如店牌名、商店超市的名稱、物品標價牌、電視節目出現頻率較高的字,只要有一個學生提出,其余學生也能相繼回憶起,并在日后自發加強對社會中字詞的注意。例如,在認識“西”的時候,我就引導孩子們,大家知不知道學校北邊的馬路叫什么名字。很多同學都會說:“西大街”。因為西大街是同學們經常走的馬路,對路名也非常熟悉,所以每個同學都能叫上“西大街”的路名。這時再讓同學們認識西大街的“西”,就會將“西”字印到學生的腦海里了。再比如在認識“丟”字時,平時大家都會遇到一種社會現象,就是很多人愛亂堆垃圾,嚴重影響周邊環境。我就問同學們:“你們平時有亂丟東西的習慣嗎?”很多同學都回答沒有,這時就給他們發揮的空間:“那你們看到叔叔阿姨有亂丟東西的現象嗎?”同學們都七嘴八舌地說:看到叔叔阿姨亂丟香蕉皮了、垃圾袋了等等。這時就把“丟”字寫在黑板上,告訴大家“丟”垃圾會污染環境、危害他人,大家一定要牢記不亂“丟”垃圾,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二是通過學校環境識字。學校環境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場所。一些事物在孩子們心目中會牢記一輩子。比如教“表”時,每個學校都有“表揚欄”。同學們對上表揚欄印象十分深刻。這時就可以問同學們:“我們表現好的時候就會上學校的櫥窗,那個櫥窗叫什么啊”。同學們就會說:“表揚欄”,這時候就可以問同學們:“你們經常看表揚欄,誰知道表揚的“表”怎么寫的?”很多同學都會回憶“表”字的寫法,由此就可以牢記“表”。還有學校開展了“營造書香班級、享受快樂閱讀”讀書活動。讓孩子選購適合自己的圖書,不但學會了獨立閱讀、開闊了視野等等,還認識了大量的生字。又比如在班級墻報上開辟“識字園地”,并讓學生采用輪流發放作業本的“姓名識字”。引導學生展示自己課外識字的成果,把一個人認識的字變成全班認識的字。經常開展活動,交流識字成果。三是通過家庭環境識字。家庭環境是孩子們最為熟悉的環境,很多生字的認識渠道來源于家庭生活。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對孩子們影響就會很大,因此,識字教學要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創設大家都常見的家庭環境來引導孩子識字。比如說“哭”,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哭過鼻子,認識“哭”的時候,我就找兩個學生,一個扮演家長,一個扮演孩子,當“家長”責怪“孩子”的時候,孩子就兩只手揉著眼睛,學平時委屈時候學哭的樣子,引導大家識字,大家在模仿的過程中就輕松地牢記了“哭”字。
二、注重識字興趣的培養
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識字的方法多種多樣,不拘泥于一。任何稚嫩的方法,只要能成為學生識字的“良方”,我們都不應該予以否定。當然還是需要對一些好的方法,進行肯定和發揚,這樣學生就可以按自己的認知特點和需要來選擇自己愿意并能接受的識字方法。一是通過字謎識字。低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用猜字謎的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從字謎中牢記了字形。如教“處”時,學生很容易和“外”字混淆。我給他們出了字謎:半個多,腿伸長,一豎一點站腿上。“是個‘處’!”“那你們能變一變,使謎底變成‘外’嗎?”“半個多,在一旁,一豎一點站邊上。”從此,再也沒有學生把這兩個字搞錯。又如:“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大口張著嘴,小口往里藏。(高)”“大火正在燒,一壓變熄。(滅)”“大水真不小,他人被沖跑。(池)”。類似這樣的字謎很多,謎語猜出來了,字也就會寫了。二是通過順口溜識字。這種方法以幽默風趣、瑯瑯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學生喜愛。它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激起他們學習和識記漢字的濃厚興趣。在教學具有相同聲旁字時,根據字形不同編出順口溜。如在認識青、清、晴、情、蜻、請、精時,教大家朗讀順口溜:牛羊肥壯草兒青,加上“三點”河水清;有“目”變成大眼睛,心里著急有事情;水邊飛蟲叫蜻蜓,換上“言”字請你進,再換“米”字真精彩。這樣,教學顯得輕松愉快,學生思維活躍。三是通過游戲識字低年級學生識字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實踐,我發現在識字教學中,最佳方法是讓學生進入“游戲樂園”,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記住漢字,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例如“開火車”識字。將同學們分成若干組,組成小火車,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一組同學按順序認識漢字。哪個學生讀錯了,這列火車就不能開下去,發令停下來,修理好后才能繼續往下開。這樣既認識了生字,有培養了孩子們的集體觀念。再例如“送信”游戲。請本節課學得最認真的學生當郵遞員,把生字卡片當成信,送到同學的手中。送完信后,請拿到信的小朋友一個個上臺來領讀,并分析字形,從而全班同學都會記著生字。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以激發識字興趣。給天性愛表現的兒童一個展示的舞臺,他們的學習動力就會源源不絕。學生要取得好成績,需要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得到公平的獎勵和懲罰。一句表揚、一張喜報、一朵紅花、一顆紅星,都會給孩子帶來不盡的喜悅,激起滿腔的熱情。這種賞識教育手段運用于識字教學,能夠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巨大的激勵力量,促進兒童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受到賞識,不斷的取得進步。如:利用上課之前或者早讀時間讓學生說說自己又認識了多少字、什么字.有些學生一次能說很多字,教師趕快抓住機會,讓這些學生做小老師,學生就有了一種成就感,這樣不但給這些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還教會了其他同學,并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五是通過多媒體識字。一幅幅生動的畫面,鮮活的生字吸引著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烘托場面,使學生在對課文內容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加深對生字的印象,創設樂學的情境。如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識字一》是一篇看圖學文,抓住春天景物的特點,描繪春天的田野美景。課中先播放一段視頻(課前結合課文內容制作幻燈片田野景色,配之活潑的鋼琴聲),將學生引入學習情境,讓學生對春天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如先出示藍天白云圖,讓學生說出畫了什么?接著問:“高高的藍天上,飄著朵朵白云”中的“白”怎樣寫?從看圖說話、學文自然過渡到識字教學,學生興趣濃厚,印象深刻。
三、注重識字技巧的培養
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孩子識字的方法有很多種,可謂五花八門。老師可以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去認識事物,讓孩子們在識字過程中掌握識字技巧,從而更好地體驗和創造識字的樂趣,更加積極地去探索新知。一是通過正音識字。我國人口眾多,方言現象非常明顯,如何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普通話的讀音,就成了學習漢字的第一關。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同學n和l不分,經常把ni讀成了li,很明顯,只要區分開了聲母,學生自然就會糾正帶有這兩個讀音的漢字,所以,在學生學習了一定量的生字以后,我指導他們制作一張按音序排列的生字表,將學生方言影響重的音節歸類整理出來,然后經常帶領學生去讀,這樣一來,學生們普通話讀得準多了,同時又減少了學生寫錯別字的現象。像前面講的n、l的情況,學生將音節中聲母是n、l的生字全部找出來,做成一張生字表,以后遇到新學的漢字又添加到這個表中去。此舉使學生對自己的方音情況形成強刺激,因而,學生的生字掌握得更加牢固了,誤讀、誤寫情況大大減少。二是通過對比識字。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中,我注意讓學生收集漢字的常見部件,并且進行“按部件歸類”的語文實踐活動。比如在學到“堆”字的時候,我就有意識地問學生,“堆”字右邊的部分我們在哪兒看到過,當學生通過努力回憶,說出“準”“誰”“難”的時候,我及時將它們寫在黑板上,再不失時機地讓學生抄寫在書上。一次,二次,久而久之,使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眼光變得很開闊,不再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學,而是一組字一組字地學,學一個字,復習一組字。學習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三是通過象形識字。中國的漢字有一部分為象形字,它來源于對生活中實物形狀的摹仿。如:“山”“月”“田”“羊”“火”“日”……在課堂上,這類象形字不用教,只要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根據字形看看,說說,畫畫,學生就能一目了然。運用這種方法識字,既讓學生自己記住了生字,又鍛煉了他們說話的能力,發揮了他們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四通過查字典識字。勤查字典是主動識字的一個重要有效辦法。“查字典”是學生獨立識字的一個工具,是語文的一項重要技能。低年級查字典不但能夠早日讓學生獨立閱讀,還可以復習鞏固拼音,因為學習音序查字法基本與認讀拼音是同步的,在學習查字法的同時也鞏固了拼音,學生是學中用、用中學、學用結合,取得了拼音與查字典學習效果的是引導探究識字。五是引導探究識字。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是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引導學生發現漢字的規律,喚起學生主動識字的情感,這是新課標所提倡的。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引導學生發現規律,自主探究識字。如:教學《操場上》一文中的生字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詞語后,再出示:“拍、打、拔、跳、踢、跑”這幾個生字。然后讓學生說說你有什么發現?學生們經過小組討論后,立刻舉手如林,說:“拍、打、拔”都有提手旁,都和“手”有關;“跳、踢、跑”都有足字旁,都與“腳”有關。還有的同學說:“我發現了這幾個字都是由熟字加偏旁得來的……。孩子們敢于把自己的學習發現說出來,同時又與他人分享快樂,在學習中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對自主探究識字的愿望更高了,學習興趣也更濃了,識字效果也就更好了。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教給識字方法,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同時我們也要在識字教學中培植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他們真正喜歡漢字,在自主識字中提高識字效率。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9
小學語文到了高年段,閱讀與習作成了重點,但識字教學也不容忽視。但是如果在課堂上再用一定量的時間進行識字教學,就會舍本逐末。那要怎樣進行高年段的識字教學呢?
高年段學生有比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不認識不會寫的字借助工具書查字詞典解決。到了高年段,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學生自主識字為基礎進行識字寫字教學。因此這樣的識字寫字就可以放在課前的預習。我的具體做法是這樣的。
課前預期時
要求學生在預期課文時,在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把課文中生字條中的生字書寫一邊,寫一個拼音一個漢字組一個詞語。生字條中的字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可以查字典或利用工具書來確定讀音。這樣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自主學習就初步完成了識字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有些筆畫較多或不太好寫的字學生就能關注一下,也可能學生容易寫錯別字。這事,老師就要做到心中有數,怎樣做到心中有數呢?關鍵是批改。
預習批改時
學生頭天晚上的識字寫字預習,我在第二天早上一定要及時批改出來,這樣在批改的過程中,我就會發現學生在書寫時哪些生字容易寫錯,這也了解了學情。
課上檢查預習時
在語文上,我先進行預習檢查,首先讓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指認生字條,檢查生字認識情況,再根據學生提出的容易讀錯和不好寫的字以及教師在批改中發現的問題,集中進行指導。這樣既重點突出又節省了識字教學的時間。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10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培養學生有序觀察,提高識圖的能力;并且指導學生有條理地表達,看說寫同步的能力;是低段語文教學中需要突破的核心問題。近來的教學摸索中,我有以下的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逐步培養觀察習慣、加強識圖能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具有一些生活經驗,多數學生已經具備一些常識性的識圖能力,能夠進行一些基本的實物口語表達。但是缺乏觀察的完整性、條理性,對于書寫更是困難。此時,觀察圖畫的習慣培養,識圖能力的指導最為關鍵。觀察習慣的培養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觀察的有序性,從方向上區分,可以遠近觀察,上下觀察,左右觀察等;從觀察的層次上區分,可以中心--四周、整體--局部來觀察。選擇怎么樣的觀察順序,需要由具體圖畫來確定,但是必須有次序地來進行觀察。對于一幅完整的圖畫,最重要的是明確圖畫主題。這需要平時積累一定的識圖經驗,才能使學生通過有序觀察,短時間內清楚圖畫主題。比如:風景圖畫,可以從遠及近、從上到下分層觀察;事件圖畫,抓住核心人物,圍繞事件的幾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展開觀察;事物圖畫,整體局部分層次觀察,還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平時教學中,課文中主題圖的觀察、表述,課后作業中圖畫的觀賞,各項練習中的識圖訓練,每一個識圖的相關訓練都是拓展學生的機會。
二、培養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看想說寫統一同步
決定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因素很多,學生自身知識層次與性格的影響最大。因此培養學生想說、愛說、能說、多說,繼而上升到會寫、想寫、寫好、多寫,最后才可能達到說寫統一同步。看好說好寫好,是一項長期教育的工作。
三、描寫主題鮮明,敘述完整通順
各種事情都有主題,主題鮮明地來學習,有重點地思考,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這種思維模式來觀察、思考、寫作,方做到重點突出、主題鮮明。在此基礎上,注重敘述的條理性、流暢性,才能完整通順的看圖寫話
四、字詞句使用得當,標點運用合理
看圖寫話,以圖為主。低年級的學生識記能力、寫作水平、字詞句使用能力有限,但是寫話必須字詞句使用得當。平時的課堂教學講授,一方面需要斷句準確,另一方面也明確表達的意圖與情感,學生必須學習合理準確地使用標點符。這不僅需要在課堂新課教學中學習掌握,還需要在各項知識習作中訓練到位,尤其是在閱讀理解、課文背誦更要關注。五、段落分明,詳略得當,增強表現力
看圖寫話都是圍繞一定主題的,低段的寫作字數沒有特別要求,但是敘述中還是要做到,段落分明,詳略得當,真情實意,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表現力。圖畫有重點,事件有主次,圍繞主要內容展開具體描寫,側面內容簡單涉及,或者忽略都是可以的。
六、廣泛交流分享,互動互評互助
總之,看圖寫話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需要經常面對的課題,教師有步驟、有條理的指導,才能使得學生逐步形成并且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具體的方法與感悟很多很多,這個課題極具深度,值得鉆研,我會不斷摸索,爭取更多的體會與感受。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11
總的來說,在識字教學當中,如果讓學生被動地記,機械地抄,學生會馬上厭倦。只有調動學生的識字積極性,在識字過程當中讓學生逐步掌握識字的方法,形成獨立識字的本領,去主動識字,體會成功的快樂,才能讓學生的興趣持之以恒,讓單純的興趣變成學生的一種學習的樂趣。
1、游戲識字,激發興趣。
低年級學生都喜歡游戲,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漢字是最古老又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教學中我經常開展以下一些游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猜字謎,學生猜謎的過程實際上是識記字形的過程,這種識記不同于機械識記,是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深刻。然后再引導學生自己開動腦筋,觀察字謎,展開聯想,和同學合作或者獨自創編字謎,讓大家來猜,學生看到同學猜出或者猜不出自己的字謎都會開心地大笑,因為他感受到了一種成功的喜悅。
另外還有編兒歌,編故事,做動作等游戲。
2、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
識字是個繁重而艱巨的任務,除了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外,還必須大力培養學生識字的能力。漢字本身有一定的規律可循,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教學中,要授之以“漁”,抓住漢字音、形、義的聯系,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及規律,使學生具有分析字形、自主識字的能力。另外,還有會意法、聯想法、比較法等等,結合課文,自然滲透這些方法,學生通過自主的識字逐漸領悟,老師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大膽地運用這些方法學習,學生識字的能力在實踐中逐步提高,興趣也越來越濃,感受到了創造的快樂。
3、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孩子的能力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孩子已經認識了一些字,多的到200左右,有的孩子卻是一張白紙,而且孩子先天智力發育也有不同。因此可以鼓勵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有的孩子學前有基礎,表現欲強,就可以讓他當小老師,教大家識字,小學生都興趣盎然;有的孩子喜歡找小伙伴一起識字,在交流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有的喜歡讀兒歌、講故事就在語言環境中鞏固字詞;有的喜歡抄寫;有的善于聯想……只要學生能夠盡快地記住漢字,方法不求統一。學生干自己喜歡干的事就不會覺得厭倦,而是一種樂趣,一種心里需求的滿足。
4、在語境中識字
小學生記憶的.特點是無意識記強與有意識記,記得快,忘得也快。脫離語言環境,學生所學字詞容易忘記。教材中的兒歌、韻文朗朗上口,學生很快就能背下來,但是那些方塊字并不見得都認得了。因此,我結合課文選擇了一些課外讀物,并且摘錄了一些兒歌、韻文引導學生閱讀,使學過的字反復出現,讓學生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和這些字打照面,久而久之,在語言環境中,通過語言實踐,學生提高了理解能力,所學的字也深深地印在腦子里,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并且從小培養了學生愛讀書的習慣,同時學生也會在無意中識更多的字。
5、在生活中識字
語文是母語學習,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應把識字教學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在生活中識字是很方便,很重要的識字途徑。在社會上引導學生養成隨時隨處識字的良好習慣。結合課文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識字的比賽,如食品包裝袋、廣告牌、街標、路標、電視、等等都成了學生識字的活生生的教材,學生識字也就變得興致勃勃,樂此不疲了。
以上是我在識字教學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有很多方法許多教師也一直在用,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進行努力研究,掌握識字教學的特點,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12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乎語文教學成敗的關鍵所在。而新課程標準之所以稱小學第一學段的寫作為“寫話”,其目的是強調低年級不必在乎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差異,強調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除寫話的神秘感,讓學生處于一種放松的心態,真正做到“愿于動筆,樂于表達”。那么如何進行低年級的寫話訓練呢?鄙人略談自己在訓練學生寫話時的一些拙見,敬請專家斧正。
一、借用“下水文”,誘導學生寫話的沖動。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模仿是兒童學習技能的基本手段。模仿可分為“機械模仿”,“半機械模仿”和“綜合模仿”,在學生學習寫話的初始階段,可以進行“機械模仿”。我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深知寫話對于低年級尤其是農村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件多么困難的事,他們認不了幾個字。音節拼讀不熟練甚至不會,還規規矩矩地要求他們寫話,這不是等于向他們宣告,學習太難了嗎?這樣下去,他們肯定會喪失學習的信心,我想這是所有教師都不愿看到的結果。于是我做了嘗試,從一年級開始,便堅持每周在小黑板上寫一至兩篇符合學生語言特點的,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下水文”,這樣它一方面能直觀形象地讓孩子們明白什么是寫話,從而學會寫話;另一方面更能啟發孩子們想寫話的沖動及欲望。起初我用拼音寫一兩句簡單的話,當孩子們有了一定量的識字能力和拼讀音節能力后,我便用漢字夾音節同時寫稍微復雜點的句子,再后來我索性全用漢字寫話了。這樣堅持了近兩年,孩子們有意或無意地閱讀了大量的適合他們閱讀的寫話“范文”,既復習鞏固了拼音和識字,又培養了孩子們閱讀的習慣和能力,最終萌發了自己也想寫一些的愿望。學生在大量閱讀“下水文”時學到的語言,在寫話訓練中加以運用,使他們的寫話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孩子們在寫話時就有了參考,降低了他們寫話的難度,長期下來,他們會懼怕寫話嗎?我相信只要有適合的情境,孩子們會有表達的沖動,會寫下真實的情感!
二、活用課外資源,提高學生寫話的興趣。
新課標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的認識和感想”。生活是習作的源泉,要引導學生提高寫話興趣與水平,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要引導學生貼近生活,觀察生活,自由地用筆記下自己的生活所見所想。
自然,生命的搖籃。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風雨雷電,小生靈都可以成為學生觀察描寫的對象。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利用各種機會帶著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變化。春天,帶著他們去田野里看看抽薹的蒜苗,摸摸瓜架上帶刺的黃瓜,嘗嘗莓農家的草莓,聞聞黃黃的油菜花香,仔細觀察他們的葉花,感受一下春風的溫柔,學一句“吹面不寒含楊柳風”。冬天,帶他們到溪邊看看結冰的小溪,下雪了帶著他們一起奔向鵝毛般的大雪中,仰著頭,伸出手,感受一下雪的冰涼,潔白,欣賞一下雪中的美景。于是頗有靈氣的孩子忍不住贊道:厚厚的雪真美呀,就像給學校穿上了一件潔白的婚紗,遠處的田野街道,近處的房屋樹木,全都看不清了,銀裝素裹,粉妝玉砌。我和孩子們被這美景怔住了,靜靜地站在那里,默默的欣賞著如詩如畫般的景色,突然,一陣風吹來,樹上的雪球簌簌的往下落,此時的孩子們如夢初醒,不知是誰喊了一下:“接球!”隨著這一聲,我和孩子們樂壞了,堆雪人,打雪仗……再后來寫話時,有的孩子這樣寫道: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到處一片潔白。我們和老師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我們高興得叫啊,喊啊,跑啊,跑累了順便在地上打幾個滾,團幾個雪球,爬起來再打,我們叫喊聲很大,仿佛要把整個學校都震塌了。如此生動的語言來自小學二年級學生之口,這語言來自孩子對自然界的熱愛和感悟。
三、巧用教材,喚起學生寫話的欲望。
眾所周知,小學低年級教材中的課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圖文并茂,頗有情趣。有的課文可以讓學生參與形象的創造過程,進入角色,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當學生的思維被激活,情感被激起時,我就趁勢引導學生進行寫話訓練。在教學《小熊住山洞》一文時,在引導學生賞析完文質兼美的課文后,我問:孩子們,森林里的小動物都來感謝小熊一家,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小熊又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呢?然后讓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角色,按照課文中描述得場景進行表演,學生仿照文中的好詞佳句邊說邊演,演完后就鼓勵孩子進行寫話訓練。這樣既發揮了孩子們的想象力,訓練了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又能喚起孩子們寫話的欲望,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四、善用評價,調動學生寫話的熱情。
新課程標準關于評價提出了新的理念,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的發展。提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我們知道,創作重要,可評價更重要。每次寫話完畢,首先請孩子先讀一讀自己的作品,看看自己文中有沒有出現咱們學過的好詞佳句,有沒有用上咱們學過的句式或修辭,只要自己滿意或特自豪的都行;然后再組織孩子在組內相互讀一讀,評一評。孩子們總是爭先恐后,樂不可支。因為他們總會想辦法比一比,看一看誰使用的好詞佳句多,誰使用的句式或修辭妙。他們總認為自己寫的最棒,總想得到別人的肯定。最后教師評價,評價時要本著讓寫話充滿快樂,收獲成功,使學生愿寫樂寫的原則,抓住重點,不要去找枝枝節節的問題,要抓住每次寫話訓練中全班學生共同的主要的問題來評價。而事實上,他們最期待老師的評價,老師要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們的寫話成果,讓孩子們享受成功的喜悅。我們可以花些時間把孩子們寫得好的寫話發表出來,定期把孩子的寫話整理出來,念給班上其他孩子聽。這既可以作為其他孩子的范文,又能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多么了不起,使他們寫話的熱情越來越高。
總之,寫話訓練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教師要持之以恒,一點一滴一步一個腳印的引導學生扎實基礎,逐步升級。整個寫話訓練過程中的每一步,教師都要和孩子一起去經歷,去體驗,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利用各種資源,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培養孩子們寫話的興趣,提高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為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13
作為一名多年教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師,我深知一個孩子在接受低年級教學時識字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會對他今后的繼續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因為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 “多認少寫,及早閱讀”,即把“認寫同步、全面要求”調整為“認寫分開、多認寫、加強寫字、降低難度”。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識字提速”,有利于小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及早進入利用漢字閱讀的階段。今年,我有幸教一年級語文,一段的識字教學我感受頗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看起來很容易,其實并不然。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閱讀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我要想讓孩子更多的識字量,在教學中要多種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性,使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中識字教學,從而識字的目的。
1、調動學生生活經驗,聯想識字
語言文字來源于生活,最終還應該回歸于生活。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識字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識記效率,還可以使他們靈活運用。
例如,教學“玉米”的“玉”字時,我問:“你們認識這個東西嗎?”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我知道,這是玉米。它在春天播種,到夏天就可以吃了。”“玉米味道很好,又香又甜。”“玉米還可以磨成面蒸成饃,還可以做成爆玉米花……”
這個教學過程涉及到了學生的生活領域,調動了學生對“玉米”的感性經驗,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
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娃娃”或“小客人”,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
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地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
2、激發興趣
在教學而過程中我利用加一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學習生字。用學生以前學習過的生字加上偏旁變成新的生字。這樣記憶起來就比較簡單。同時在上課的時候還可以利用游戲的方法來加深印象。讓一些同學來扮演偏旁,一些同學來扮演學過的生字。讓他們通過找朋友的游戲來記憶生字取得的效果不錯。
我還利用, 減一減的方法就是把以前學過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變成新的生字。學習的過程也可以變成一個游戲過程,讓學生來扮演不同的生字,讓他們說去掉哪一個部分就可以變成新的生字了,這樣課堂的氣氛也活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記住的生字就多了。
猜一猜就是把字變成一個字謎讓學生來猜;講一講就是讓學生把生字編成一個個小故事講出來。畫一畫就是讓學生根據字要表達的事物畫出來,再和生字進行比較。通過這些方法加上輔助的游戲學生學習生字就充滿了樂趣,也大大的提高了識字量,省去了重復書寫給學生帶來的負擔和壓力。
教學生字有很多種的方法,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以后,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或分小組學習生字。不但提高了學生自學的能力。還讓學習生字成為了種樂趣。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組織一些比賽來檢驗學生學習生字的效果,及時調整學習的方法,讓識字教學成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亮點。
3、教給識字方法
教學是以動態形式呈現出來,而結果則以靜態形式存在于學生的主觀世界之中,為了孩子們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律。同時發現學生當中普遍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學生看到一個學過的字一下子讀不出來,但是他馬上口中念念有詞地把這個字所在的兒歌念出來,等念到這個字時,就想起讀音來了。這個現象給了我們很大啟發: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學生會認,離開它,學會就不會認,說明學生并沒有真正學會這個字,教師要做的主要工作是讓學生能從本課會認過渡到在其他語言環境中也能認識。
童心純真,童心無邪。孩子們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卻閃耀著智慧的光華。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如能以滿腔的熱情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讓識字教學百花齊放,那么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為一種樂趣。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14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對如何進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有了更進一步較深刻的認識。新的《品德與社會》課程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帶來了新氣象。引導兒童“學會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和勇于探究、創新的科學精神。
一、理解課程的目標,準確把握課程功能、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把握課程的精髓。思想品德課程設計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國情教育等內容為橫坐標,以成長中的我、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為縱坐標,作為內容整合的邏輯。教師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構建課程目標。在課程目標下,教師自身應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和現代信息素質,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知識結構;有開闊的視野,善于分析綜合信息,教師一定要通過學習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構建課程目標。
二、課程素材來源于兒童生活。社會課程是以回歸生活為基本取向。作為小學的課程,它所要回歸的當然是兒童的生活。它是受到老師和學生們歡迎的。對于兒童來說,他們的受教育歷程本身就是生活”。以往我們忽視了生活,只追求教育在未來的結果,同時也忽視了教育自身作為生活的意義和價值。這次課改注重了兒童們在與老師、同伴、課程教材、教育環境等等中的相互作用。課程是從生活出發,讓兒童過好他們的.教育生活、課程生活。我們要讓學生學習過一種健康、安全、積極愉快、有愛心有責任心、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那么我們的課程生活首先就應當是這樣的。正是出于這樣的觀點,我們在標準和教材設計中所倡導的課程文化是一種兒童文化,它應當充滿“童趣”和“童樂”,我們所建構的課程生活是一種快樂、積極有意義的生活,促使兒童在這種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并從這種生活中得到身體的、精神的滿足。
三、過程性評價方式:
1、過程性評價強調評價主體的多樣化,而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對評價的要求也強調評價主體的多樣化。根據教學內容分別采用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點評、以及家長評價等評價方法。
2、教師對學習小組的評價和小組個人的評價。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一些交流與分享的競賽活動。各小組分別從了解服飾、飲食、居住、婚俗、節日、禮儀、禁忌等方面選一項內容接受任務。為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教師和學生共同制定評價標準。評價各組交流展示的情況、小組合作的情況、以及各組傾聽的質量等等。各組也會制定評價組員的一些標準。評價學生在組內學習的態度、對小組的貢獻、與人合作的情況等。通過分享交流競賽,指出各小組需要努力的方向,并根據各組的不同表現,分別評出最佳發言人、最佳編輯獎、最佳表演獎、最佳聽眾獎等。
新課程重視和關注人與自然關系中的倫理道德。改變了以往所形成的對待自然的奴役、征服的態度。長期以來人類都是以我為中心,競然提出要征服自然、戰勝自然的錯誤口號。由于遭到自然的報復,人類才開始清醒起來,形成了對待自然的新的倫理道德,那就是關愛自然,保護生態,呵護地球。新課程認為,以上這些都是新的歷史時期要求新一代形成的新的倫理道德觀。這些倫理道德都是更具有人性魅力的,它們更多關注的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與合作,相互之間的融合與協調,它們更符合人的求善求美之本性。新課程倡導這些更富有人性美的道德,它也必然具有了更加迷人的魅力!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15
睢寧縣高作中心小學夏小云1月10日我有幸聽了江蘇徐州市睢寧縣實驗小學單老師的寫字教學經驗介紹的報告,及怎樣做課題研究,收獲很多,心情非常激動,恨不得趕快教好學生練好字。盡管天氣突然的變化,奇冷!但是老師們學習的熱情很高,階梯教室里還坐滿教師。
該學校從一年級至六年級將寫字教學一直納入課堂教學中。寫好字不僅是語文老師的任務而也是其他科老師的任務,這充分體現了全員性,這所小學在管理上規范了寫字制度,編寫寫字口訣,提高寫字技能,在思想上重視寫字教學,常抓不變,強調了寫字不僅是低年級老師的任務,在四個學段中都應把寫字貫穿整個小學階段,充分調動學生寫字的積極性,學生與老師都起到了垂范作用,練字先練姿勢,即“身正、肩平、臂開、足安”,然后就是一看,即讀貼、觀察感知;二練,即寫,實踐體驗;三評,即分析感悟。
他們的經驗很好地給了我的啟示:打好基礎必須從小開始,寫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練成的,關鍵在于持之以恒。要讓生性好動的孩子喜歡寫字,并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必須重視學生寫字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凡是他們喜愛的,學習持續時間相對較長,效果也較好。寫字的育人功能,應得到提倡。寫字老師切實做到既要重視學生寫好字,更要重視學生如何做人,在教學過程中落實“規規距距寫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指導思想,。在每一次寫字中,都要求學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結構。明確各部分構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準確的位臵。這方面的指導需要教師花一定的時間,反復的訓練,根據字形的難點,堅持訓練下去,學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終離開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結構。有了整體上的認識,就可以讓學生一筆一畫寫,也就是手到。字要寫得規范、準確,并與范字進行比較。眼到,手到的同時,還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專心致志。在這方面也可以講一些書法家的心得體會,讓學生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靜氣和,內心深處對字的結構、形體有一個大體的把握,對寫字規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樣才能把字寫好,最終練成一手具有個人特點的漢字。能夠聆聽曹老師的專題報告,我感到是幸運的,幸福的,他們的人文關懷是值得學習的。當今寫字教學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不少老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冷落了寫字教學,寫字教學變成了走過場,對學生的寫字不規范,寫字姿勢,寫字筆順,都沒有很好地對待。由于電腦的普及,學生沒有很好地進行練字,任教的老師也要有一筆好字,老師的示范對學生有表率作用。老師板書不能過多地依賴電腦,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演示過程,但一定要做示范寫,一年級的老師要手把手教學生寫字,摟著學生的肩膀,使學生有溫暖感,使學生有寫好字的欲望。老師邊示范邊講解,使學生明白字的落筆在哪,落腳點在哪里,因為學生的模仿性是最強的,希望運用教材的孩子能練好一手好字。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16
教育是慢的藝術。“零起點”就是讓教師收回啟蒙教育權,按照教育規律,保護好孩子的求知欲,讓孩于滿懷對世界的好奇,輕松快樂地出發。
“零起點”課題實驗半年來,我深深的感受到:“零起點”的課堂教學是“零起點”教學工作的主陣地,教師的執行力是“零起點”教學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下面結合一年級下冊《比一比說一說》談談我對“零起點”教學的幾點反思。
一、圍繞零起點教學積極實踐,探究科學的操作策略。
1.情境引路,培養興趣。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情境教學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越是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越能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對100以內的數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會比較大小,為進一步理解數的意義,學習本課知識作好了鋪墊。但是由于學生年齡小,雖然對“多一些、少一些”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對“多得多、少得多”學生生活經驗少,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授本節課時我把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背景下,積極從現場教學環境中尋求、開發教學資源。在上課伊始,我就用了比身高、比體重的情境。我首先請一位同學上臺,并問大家:比一比我倆的身高,你有什么想說的。因為要和老師比身高,大家的學習情緒一下高漲,教室的學習氛圍異常濃厚。接著我又請兩位同學上臺比身高,比體重,大家都爭先恐后的舉手。我深深的感到,像這樣的情境導入,就是關乎他們自己的事情,學生更熟悉更關心,也更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逐漸讓學生體悟到數學真的就在自己身邊。
2.教學設計層層遞進。
我首先讓學生在繪畫本上寫下3個100以內的數字,并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這些數字的大小。接著出示例題,學習用恰當的語言進行描述。在這個環節,我又用了數形結合法,通過直觀形象的比一比,啟發學生得出“多得多,少得多”的結論,通過層層遞進的思路,學生很容易理解在不同情況下如何選擇合適的語言進行比較多少的程度。
3.練習因人而異有坡度。
“零起點”的教學目的,就是使學生能從幼兒園順利的過渡到小學階段,并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同時引領學生個性成長。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應該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基于這一理念,我在設計練習題時,既有基礎練習,又有拔高練習,用逐漸提高難度的形式來達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效果,我想這也是“零起點”教學的最終目標——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4.教學方法多樣化。
一個好的方法是良好結果的開端,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節課中我采用了演示與自主探究相結合,啟發與講解相結合,觀察與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避免了教法的單一和枯燥,用形式多樣的方法吸引學生學習興趣,避免了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
二、以人為本,注重培養學生能力。
知識的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而能力的培養則浸潤其中。這就要求我們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提高課堂效率,“零起點”的課堂教學更應注重課堂實效。
本節課我著重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估算和數感。這節課我緊緊圍繞讓學生用語言描述兩個數間的大小關系來進行。這部分內容和生活實際聯系緊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過此類知識,但是由于一年級的學生語言基礎并不豐厚,理解能力也有限,對“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不能夠正確區分,特別是“少得多,多得多”,很多小朋友總是不自覺地說成“少得少”或“多很多”。在學生表述的意思相近時,我先給予肯定再糾正;在學生不能正確表述時,我都給予了耐心的輔導。學生在寬松融洽的氛圍中越說越熟練,這就為下一步的拓展練習奠定了基礎。
唱歌要有“樂感”,讀書要有“語感”,同樣數學也是有“數感”的。其實數感是極為抽象的,很是叫人捉摸不透。在比較兩數的時候,究竟是在怎樣的范圍內我們才說"多一些,少一些",又是達到怎樣的程度該用"多得多"少得多”,其實這都沒有一定的標準。例如"20與9比較,究竟是多一些呢還是多得多”,其實這都是在靠我們的數感來判斷。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也會根據具體的情境來判斷,但是孩子們的思維能力畢竟有限,在把握數的相對大小時考慮得并不是那么多。于是考慮到前面《100以內的數的認識》,讓學生通過數來感知數字之間的距離,當兩個數相距比較近時,大數在前,用多一些;小數在前,用少一些。當兩個數相距比較遠時,大數在前,用多得多;小數在前,用少得多。
三、從數學學科著手,實現繪畫與數學的融合。
數學體現的是簡潔美,繪畫體現的是藝術美,怎樣把這兩種美好事物融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正是我們課題組的初衷。在這節課的練習環節,我安排了讓學生用自己的畫筆畫一畫,表達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同學們對這個環節興趣盎然,非常的投入。
隨著課題的深入進行,我發現基于”零起點“的繪本制作對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都有著重要意義。但是怎樣把數學主題與繪畫有機的融合,我們任然需要去尋找更多有效方式。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17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對識字教學提出了“會認”和“會寫”兩種不同要求。新課標規定: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會寫800——l000個。艱巨的識字任務是小學低年級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為了完成這一目標,就必須力爭營造出一種自主、和諧、協作、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鞏固識字的教學成果。下面就針對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的有效教學話題,結合自身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形式多樣 有效識字
愛因斯坦說過:“對于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不斷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使他們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低年級孩子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短,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1、借助音節 自主識字
漢語拼音是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的工具。識字教學的基礎是字音教學,因此,在低年級要指導學生正確熟練地認讀146個常用音節,學會直呼,利用音節的特點進行教學,使學生獲取識字的主動權,加快讀準字音的速度。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形和音沒有直接聯系,首先借助漢語拼音這個工具,可以加快解決生字的讀音問題。其次出現字形,然后通過讀字讀詞來鞏固,以便建立音和形的聯系。最后指導學生觀察、分析字形,了解字義,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有效提高識字效果。
2、巧用形聲 有效識字
有些形聲字的讀音和聲旁作為獨體字時,二者讀音相同或相近。教學時,先讓學生讀準聲旁的獨體字,然后再學形聲字。如先學“青”,再教“清”,啟發學生懂得右邊的“青”表音,所以“清”讀作qing,以后教學“請”、 “晴”、“情”等字時,引導學生注意它們的聲母、韻母和“青”相同,聲調不同。這樣,通過學習一個字,掌握一串字,使學生從實際中逐步了解形聲字的構字特點,學會識字方法。
3、看圖讀文 愉快識字
借鑒傳統的識字方法,將表示同類事物的詞集中在一起。分別看,是排列整齊的幾組詞語,連起來讀,又押韻上口,便于記憶。如教學一年級(下)《識字1》時,首先啟發學生從整體上觀察圖畫、運用自身的生活經驗去認識圖畫所描繪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然后讓學生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從擺動的柳枝、細小的雨滴、興高采烈的孩子來感受春天給大地萬物帶來的勃勃生機……在看圖中,不要讓學生過多地敘說圖畫內容,而是要展開合理地想象,把圖畫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這樣使識字與認識事物相結合,看圖與讀韻文相結合,相機進行說話訓練,在語言環境中教學識字,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為閱讀教學打下基礎。
4、運用插圖 會意識字
蘇教版語文都配有大量的精美的插圖,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把觀察圖畫和已有的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如教學一年級(下)《識字7》時,可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左上方第一排是一個小朋友,他走路的樣子像“人”字。第二排是兩個小朋友,一前一后地跟著走,是個“從”字,既表了形,又表了義。第三排上面一個小朋友,下面兩個小朋友,揭示了“眾”的字形和字義。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觀察另幾幅圖,懂得“森”的字形和字義,同時使學生了解社會,認識自然,受到團結友愛的教育。這樣,學生所識的字將會終生難忘。
5、教具演示 激趣識字
充分利用直觀的方法,把抽象概括的知識變成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東西,讓學生的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都參與獲取新知的實踐中來,從而使學生獲得清晰、明確的概念,掌握字形。如教學一年級(下)《春筍》時,因多數學生沒見過春筍,所以我在課前準備好幾個春筍,在課堂上讓學生辨認,再應用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懂得春筍是怎樣生長的,在此基礎上學生就能牢固地掌握“春筍”的音、形、義,從而達到識記效果。
6、誦讀“詞串” 韻語識字
詞串,圖文并茂,接近學生生活,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萌生主動識字的愿望,把識字、理解詞語、認識事物融為一體。誦讀“詞串”,既能豐富學生知識,了解民風民俗,感悟詞語之間的聯系,感受語言的優美,又能積累語言,感受祖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二、快樂游戲 輕松識字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游戲是兒童的天堂,可以滿足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相應地提高。因此,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喜歡做游戲的這一特點,用生動、活潑的識字游戲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
1、游戲激趣 歸類識字
游戲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如教學一年級(下)《識字4》時,首先根據課文內容制作字盤教具,再顯示同族的字,將幾種偏旁分別在字盤上顯示出來。字盤頂端的紅色卡片上的“兆”字,是構成同族字的相同部分,讓學生逐步感知字族文識字的特點,然后讓學生做“逃”、“跳”方面的游戲,認真體會其動作。同時引導學生注意“姚”、“桃”、“ 挑”、“跳”等字的結構特點,使游戲與字族文識字相結合。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覺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從而有效增強識字的效果。
2、善用兒歌 記憶識字
歌訣和兒歌便于朗讀,易于背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漢字的字形特點,采用適合兒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聯想方法,編成歌訣和兒歌讓學生朗讀,讓學生對字形產生直觀形象,從而提高對字形記憶的準確性。如“渴”與“喝”容易混淆,可以讓學生讀歌訣“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張嘴”,以區分它們的偏旁。
3、拼玩字卡 快速識字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創新者,他們喜歡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去認識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會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并會用更高的情趣,更積極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拼玩字卡,正是這一情趣的體驗。拼玩字卡,可以通過學生小組協作學習,玩字卡認讀生字。讓學生用手中的字卡去拼組新字,或讓學生將偏旁與字卡拼組生字,學生邊擺邊讀,一人一張,不會的可請教小組同學;同組學生在組長的組織下,齊讀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難認字拿在手里或擺在一旁;全班學生進行重新組合,互相考認字卡,自己不會的跟人學,別人不會的想法請教;最終學生在輕松的音樂聲中快速收字卡,邊收邊讀。學生在動腦筋、擺一擺、拼一拼的過程中,既識記了新字,發現了構字規律,又玩得開心。
4、創設情境 趣味識字
教師巧妙地設置情境,通過學生“看”和“聽”,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中,使他們由“局外人”變為“局內人”.在情境中,學生記憶的倉庫打開了,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被激活了。低年級兒童喜愛猜謎語,把字編成謎語讓學生猜一猜,就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如教“星”,出示謎語:它的家在夜空,它是夜空的眼睛,一閃一閃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啟發學生想象繁星滿天的情景,體會夜空下數星星時的童心和童趣。教師實現由“提出問題”到“猜猜會是什么”的轉變,打開了學生思維的空間,將學生的學習指向性由教師指令變為學生自由發現,充分體現自主探究的精神,形成了“我要讀”的心理契機。
5、分清字形 比較識字
有些漢字在形體上只有細微的差別,如“人”、“入”.隨著學生識字量的增加,形近字的不斷出現。小學生在觀察事物時不細致,對相似的字難以區別。在識字和寫字時,常常由于字形相近而張冠李戴,經常出現“百”“白”不分;“牛”“午”不辨;“士”“土”亂用;“左”“右”混淆。為了防止學生寫別字,這時,就必須幫助他們辨析形近字,在教學字的音、形、義的過程中,突出比較差別細微的部分,采用“比一比”這種識字形式,同樣能激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如在教學同音字“坐” “座”時,做“坐下”的動作,指著座位,讓學生體會字義的不同。 “坐下”的“坐”加上“廣”字頭組成“座”,用“座”字可以組成“一座山”、“一座橋”等。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精細辨認和識記字形的能力,給學生烙下一個深刻的印記。
三、方法不一 快樂識字
在進行正常教學的同時,如果采取一些特殊的教學方法,則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1、同心攜手 共同前進
《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一個班級
中,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尤其是學困生,學有困難,這時采取攜手共進的方法,可以增進學習小組的內部合作,增強全組同學,尤其是學困生的自主識字意識。這樣一來,全班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快被調動起來:為了防止不用功的同學在關鍵時刻扯自己小組的后腿,各個小組都想方設法替本組的學困生補課,而學困生呢,為了維護本組的榮譽,也開始努力學習,格外主動。
2、廣集思路 共同受益
同學們在各自學習時,學習效果往往不理想,這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營造和諧的對話場面,讓學生就一些難記、易錯的生字各抒己見,交流各自的識記“絕招”,彼此啟迪,相互完善。因而,課堂上創新的火花時時迸發,常給人意外的驚喜:“上下合一——卡”,“兩個月亮并排走,一會就成好朋友——朋”;“自大多一點——臭”……學生的潛力無窮無盡,只要教師適時創造條件,有效挖掘,就能讓學生愉快識字。
3、激發信心 欲擒故縱
在識字教學中,運用欲擒故縱法,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好勝的心理,而且還能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愿望,從而達到不教而教的理想效果。如,在教學“拔”和“撥”時,我故意說:“這兩個字太難區別了,高年級學生都經常寫錯,估計大家也區分不清楚,就不要花太多時間了。”這么一說,學生反而非學不可了。經過查字典和小組合作、探究,他們不僅很快記住了這兩個字的精確字型,有效防止了識認、書寫的張冠李戴。
4、放低要求 以退為進
由于班級內學生識字能力的不同,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我經常采用適當放低要求,以退為進的方法,使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然后在學生可接受的范圍內逐漸提高要求。這樣,才能引導學生信心十足地跨越一道又一道“門檻”,不斷地從成功走向成功,從而逐步實現《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有初步獨立識字能力”等教學目標。
四、及時復習 鞏固識字
低年級學生識字的主要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識字回生的現象相當普遍。其實,這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過程。因為遺忘的進程是在多種因素下產生的。如識記材料的性質和數量,學習強度等。為了避免學生識字回生現象大量發生后難于補救,要適當控制識字速度,不要過分貪多求快,適當控制學習強度,盡量避免低度學習和過度學習,學后及時復習鞏固。
總而言之,人生聰明識字始。識字教學是一項艱巨的教學工作,只要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斷地總結、積累和探索識字教學的經驗方法,靈活多樣地引導學生識字,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避免了死記硬背的機械識記,達到有效識字教學的效果,使學生學得活,記得牢,為以后的多讀精思和寫作教學夯實了扎實的基礎。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18
小學語文低年級“啟蒙寫話”24學時培訓班在本周六落下了帷幕。這幾天的培訓可謂收益頗豐。我領略了很多優秀老師的教學風采,也汲取了許多老師關于啟蒙寫話”的新觀點。通過三天緊張而又充實的學習,我受益匪淺,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當然,在培訓活動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何捷老師的一節繪本學習課和他的觀點報告。他提出教學中應該多針對于班級中未能表達自己,沉默的孩子,教師的語言應當能為他們所理解,能夠啟發他們的學習。
提倡真實的語言,快速,迸發,強烈的情感,避免多的修飾。等待孩子慢慢的成長,不要過于拔高教學目標。輕聲慢語:安靜,耐心,緩慢,傾聽。太快的請優等生發言,會使得其他孩子思考受到打擾。不應把帶有修辭手法的發言作為主要欣賞,更為重要的是孩子經過思考的發言。孩子的語言應該是自己要說出來,不應該是老師逼出來的。在低段寫話上盡量提供圖,提供語段,創設現場感。千萬不要打斷孩子的思維過程,保護孩子連貫性的思路。不要因為形式而忘本。不要為了討巧而忽視規范。不要因為暫時的困難而忽視孩子的親身經歷。一線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困惑,何捷老師一一耐心指點,和解答讓在坐的老師們茅塞頓開。
“讀繪本故事,發現愛的奇跡”。何捷老師精心選擇了幾個有意思的寫話點,在繪本故事中進行展開,再轉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去,告訴我們,所有的寫話,都是源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他們息息相關,有經歷、感受才會有想要或者有能夠去說的、寫的。
首先,就“啊”展開了三項有意思的遞進的說話過程,激發孩子們的說話興趣。孩子們在何捷老師的引導下愉快地展開了激烈地討論和想象。緊接著,進行了有關于愛的暢想。孩子們的想象之花開的如此絢爛,贏得了在場的學生和老師的陣陣掌聲。愛的發現:早餐包含著什么?愛的表達:表達你的感謝吧。愛的暢想:希望為爸媽準備什么愛心早餐呢?
最重要的是,孩子們對存在于身邊的有關于爸媽的無私的愛有了初步的體驗,明白了愛的奇跡。整堂課雖然是以情感為線索,但是,何捷老師無時無刻不在培養著孩子們的發現與表達能力。最讓我欽佩的還是他自如的理答,幽默的語言,讓孩子們和坐在臺下的老師們輕松并且快樂著。
最后,我要感謝學校給我這次機會參加學習,感謝每位老師的交流。為能獲得此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深表謝意。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19
近兩年來,我區中小學都在大力推進學本式卓越課堂的教學實踐活動,我們有幸多次參觀并學習,讓我獲益匪淺。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應該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下面我談談我在學習和自己在進行學本式課堂教學中的感受。
首先要相信學生,學生能完成的事情教給學生完成。我覺得學生只要多聽,多看,多做,多說,多練,是可以學好數學的;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興趣,只要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就會體會學習的快樂,我覺得還是應該多表揚學生,多肯定學生,讓學生多感受成功,培養學生從心里喜歡數學。我所聽到的熊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一直是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所以在課堂提問上,問題不能缺少思維價值,否則小組學習為討論而討論,為探究而探究,形成“表面熱鬧”,小組討論中必須注重實效,多關注學生學習是有效性,包括優秀的、中等的、學習困難的學生都要有收獲;在課堂上,提出的難度與坡度的問題,學生要有足夠的思考空間,問題讓學生感興趣;抓住數學的根,有針對性的做題練題。要注意課堂教學中隨時捕捉學生的學習信息,指導學生調整、完善自己的學習過程與方法,在課堂上不斷教學生總結過程方法,學會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分類思想。這樣,就逐漸實現注重教師的教向關注學生的學轉移。
我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困惑,比如學習過程中學生做過的題還是容易出錯,課堂中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時總覺得效果不夠明顯,小組在表述自己小組成果時,我發現學生真的是要說出自己每一步怎么走的時候,他就寸步難行了,并且在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中,總有少數學生不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或者是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造成課堂紀律有點凌亂。針對這種情況,我安排學生再練同類題,不斷反復,先口頭講一遍,再寫一遍,對紀律渙散的學生進行教育,時間浪費過多,造成課堂教學內容卻難以完成,這也是一個比較矛盾的問題。如何有效的解決這些課堂中出現的一些矛盾,看來我還需要進一步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爭取早日解決這些困惑,提高教學效率。
人是有潛能的,一個人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潛能就會超常釋放出來。我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挖掘學生的潛能,讓他們的潛能在課堂上得以釋放。把學生的機能充分發揮出來,學生就對學習有了興趣,有了熱情,日積月累,每天學生都發自內心的做他喜歡做的事情,學生喜歡數學,一定會把數學學好。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20
伴著虎年歲尾的腳步,帶著兔歲年初的激情,又一個學期在繁忙之中悄然而過。回首往昔,我寫字中心一路走來,細細碎碎,大大小小,收獲滿滿。我們細加盤點,竟發現:汗水中,綻開朵朵笑顏;足跡里,飄灑陣陣芳香。寫字各項工作,在我校開展得有板有眼,如火如荼。本學期,我中心克服重重困難,創造條件,與相關教師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如下工作:
一、優化寫字教學,取得可喜成績。
本學期,我中心加強了師資力量,補充了兩位寫字專職教師,一位是我校書法元老裴德忠老師,一位是北董校區硬筆高手萬明則老師。他們二人,是我中心得力干將。其中,裴老師任五年級毛筆寫字課,實行的是“一課一畫教學法”。課上,裴老師或講解,或板書,或手教,或示范,在師生的默契配合下,毛筆字的技法掌握了,病筆消失了、筆畫漂亮了……學期末,學生竟學會了點、橫、豎、撇、捺、鉤、折、提8大類基本筆畫,30多小類組合筆畫。可謂收獲豐厚!
還有我們的萬老師,更是碩果累累。他所帶的是三、四兩個年級的寫字課,課時多,任務重,困難可想而知。即便如此,萬老師也一絲不茍,誨人不倦。至學期結束時,三、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硬筆字坐的姿勢,執筆規范,基本筆畫,主要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以及部分獨體字和合體字。除此之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萬老師還能把寫字與識字教學相結合,自創了合體字“以聲為主,服務語文”的新方法,取得了一箭雙雕的好效果。針對學生的硬筆作品,萬老師又實行了“間周一評”、“作品成冊”等特色舉措,將評出優秀、合格、進步、待合格四個等級的按類結集成冊,以鼓勵學生學而有成,更上層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幾個月下來, 三、四年級各班學生硬筆作品集平均每月每班2本之多,現已累計達數十本!
寫字教學的輝煌成果,是以上兩位教師的自豪,更是我寫字中心的驕傲!
二、寫字作業初見成效,優秀教師脫穎而出。
寫字,不論是毛筆字還是鋼筆字,字字都是我們教師“顏面”。字寫得好壞,如其德,如其言,如其行,一句話:如其人也!尤其是我們教師,為人師表,字之不佳,何以教人?本學期,盡管我們的學校環境千瘡百孔,不盡人意,但我中心的寫字工作還是一如既往,教師的寫字作業在上學期鋼筆字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毛筆字,真可謂是軟硬兼施,兩全其美!11月中旬,我中心會同已過關的6位書法精英,在實驗室對老師們已上交的軟、硬兩筆作業進行了嚴謹、認真、細致的評判,共評出9位教師順利過關,他們是:軟筆字過關者--李倩(大)、閆惠芳、劉艷、梁凡;硬筆字過關者--萬明則、柴雪芬、閆惠芳、陳旭琴、宋柳青和郭林。祝賀你們,你們是書法的佼佼者,是大家的好榜樣!
在這里,我中心還要大力表揚如下8位教師,他們的寫字作業不但書寫認真,而且次數也多。本學期,他們積極上交作,個個均超10次!這些閃光的名字是:雷海珍、舒洪芳、段麗虹、呂長保、孫銳玲、宋柳青、張玉萍和茅珍年。天道酬勤,春華秋實。我們希望以上教師再接再厲,繼續努力,爭取早日考核過關!
三、規范寫字姿勢,夯實啟蒙基礎。
一年級新生,因為在幼兒園未能得到正確的寫字入門,致使相當數量的學生寫字姿勢不夠規范。其一,是坐的姿勢不規范。其二,是握筆姿勢不美觀。這二者,距我寫字中心的標準相差甚遠,具體表現,在此不再贅述。根據半學期的仔細觀察,我們發現,新生的寫字姿勢非但屢教不改,而且,還愈演愈烈!針對目前現狀,11月下旬,我中心利用兩個下午自習的時間,對一年級7個班級新生的寫字姿勢進行了詳細而規范的輔導,徹底糾正了他們中錯誤的坐姿及握筆姿勢,為新生后續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寫字準備。
鮮花燦爛,有目共睹;荊棘叢生,何曾忘卻?斗轉星移,學期將盡,我們回眸身后的足跡,或深或淺,或彎或直,已然漸行漸遠。這四個多月來,我中心按照學期初的計劃做了應做的工作,而且有聲有色,令人欣慰,可是,也仍有部分計劃未成事實,具體羅列為:
1. 教師的粉筆字展示沒有按計劃進行。原因是,本學期校固工程時斷時續,打亂了我中心正常的工作安排。為了保證小黑板的安全,同時也為了保證教師的寫字興趣,所以就沒有再組織教師進行粉筆字展示。這是我們的不足。下學期,此項活動定會重整旗鼓,輝煌如故,讓老師們在小黑板這塊黑色的沃土上,精心耕耘,一展伸手,寫出自己的生命底色!
2. 教師們的寫字作業上交狀況不夠理想。截止到今天,我中心收到老師們的寫字作業總計85人,其中,6人上交次數過少,不足4次!究其原因,不言自明。另外,作業的用紙和格式也存有不足,這些,均有待于我中心查漏補缺,精益求精,把相關工作做得更細、更多、更好!
寫字,我們的顏面;輝煌,我們的追求。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自己的成長,讓我們潛下心來,拿起手中的筆,寫出一個個秀美的文字,活出一個個精彩的日子,譜出一篇篇精彩的人生華章!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21
從教以來,都覺的語文是所有學科最考驗老師的一門學科,也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我會成為一名語文老師,還是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老師,帶的也都是x歲的小孩子,他們每天活力四射,精力無比旺盛。從最初課堂組織教學的不知所措到后來的暴跳如雷,再到自己的欣然接受,慢慢的理解并愛上了這個群體的學生。班上很多都是留守學生,平時接觸的信息很少,幾乎沒有課外書籍可以供他們閱讀。所以每當讓他們練習看圖寫話,或造句訓練時,就會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很無賴,不是他們不愿意說,而是他們的頭腦中,沒有儲存更多的信息,導致他們無話可說。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學習和摸索,慢慢的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多讀多記。有感情地朗讀必是課堂上師生的有感而發,是文本使感情從心里自然的流淌。①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邊讀邊理解,邊理解邊反復讀、體會,學生深入課文,自然就會投入感情,表情也就會自然豐富。②可以進行情境教學,配合樂曲,學生情趣高,隨著音樂的變化和課文內容的變化,表情自然就會發生變化。③有時孩子們的.感悟暫時無法到位,教師的情緒感染和恰如其分的示范至關重要。教師自己的示范、領讀強于講解方法。
學生的讀書形式,朗讀評價,讀書效果都可以由課文、教師、學生、環境這四要素的實際特點決定。我們在設計時要進行合理的預設。比如:對于需要理解的文本,我們可以采取默讀,給學生“為什么”的思考空間。對于段落內容、結構并列的文本,我們可以鼓勵學生根據閱讀需求、閱讀興趣自由選擇朗讀,這樣學生在興趣驅動下的朗讀效果最佳。對于每一次的表演讀,之前都可以給學生一個自己讀的時間,有了充分的準備,獨自交流時才夠自信,交流讀的效果才好。
第二,模仿句式,積少成多。語文學習一定要循序漸進,所以平時在生字教學時,我會按照"字-詞-句”的順序,特別是一些常見字,常用詞,會鼓勵他們多組詞,多說一句話。比如在學習生字"距"時,學生組詞"距離"后,然后說出一句話,這時我就會讓其他的同學也用這個字組成其他的詞,再說話,如果只會詞組,那就可以把說話的機會給其他的學生,反復的練習,不斷地積累。此外,我們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在二年級學生寫話階段,挖掘教學中典型的句式,對學生進行句式訓練,提高學生的句式運用水平,學會用一些不同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感情和理解。主要用兩種情況,一是句型模擬訓練。比如疑問句、感嘆句、像、一邊……一邊……句式、連詞成句等,讓學生練說仿寫。二是詞語仿寫運用。教材中大量的好詞、好句為學生積累語言提供了方便,讓學生進行先記憶再填空訓練。長期大量的句式訓練為學生寫句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以說促寫。低年級的教學中,口語交際是一項重要內容,挖就利用這一憑借的優勢,在學習課文時,有意的讓學生記住一些好的詞語,好地句子,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因為有了平時的基礎,學生比較容易下筆,寫出來的內容自然比較豐富,句子比較完整、通順。比如“奇妙的動物世界”主題口語交際,在對話交流后,教師讓學生寫話,多數學生能圍繞主題,從他們熟悉動物的樣子,特點,生活習性寫起,課堂氣氛也很好。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22
1、調動學生生活經驗,聯想識字
語言文字來源于生活,最終還應該回歸于生活。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識字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識記效率,還可以使他們靈活運用。
例如,教學“建”的“玉”字時,我問:“你們認識這個字嗎?”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我知道,我家門口就有建設銀行的,所以我認得到建字。”“老師,我從電視認識了這個字。”“我爸爸是個建筑工人……”這個教學過程涉及到了學生的生活領域,調動了學生對“玉米”的感性經驗,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
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娃娃”或“生字寶寶”,讓學生與這些生字寶寶交朋友,讓識字過程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
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地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
2、激發興趣
在教學而過程中我利用加一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學習生字。用學生以前學習過的生字加上偏旁變成新的生字。這樣記憶起來就比較簡單。同時在上課的時候還可以利用游戲的方法來加深印象。讓一些同學來扮演偏旁,一些同學來扮演學過的生字。他們通過找朋友的游戲來記憶生字取得的效果不錯。
我還利用, 減一減的方法就是把以前學過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變成新的生字。學習的過程也可以變成一個游戲過程,讓學生來扮演不同的生字,讓他們說去掉哪一個部分就可以變成新的生字了,這樣課堂的氣氛也活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記住的生字就多了。
猜一猜就是把字變成一個字謎讓學生來猜;講一講就是讓學生把生字編成一個個小故事講出來。畫一畫就是讓學生根據字要表達的事物畫出來,再和生字進行比較。通過這些方法加上輔助的游戲學生學習生字就充滿了樂趣,也大大的提高了識字量,省去了重復書寫給學生帶來的負擔和壓力。
教學生字有很多種的方法,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以后,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或分小組學習生字。不但提高了學生自學的能力。還讓學習生字成為了種樂趣。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組織一些比賽來檢驗學生學習生字的效果,及時調整學習的方法,讓識字教學成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亮點。
3、教給識字方法
教學是以動態形式呈現出來,而結果則以靜態形式存在于學生的主觀世界之中,為了孩子們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律。同時發現學生當中普遍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學生看到一個學過的字一下子讀不出來,但是他馬上口中念念有詞地把這個字所在的兒歌念出來,等念到這個字時,就想起讀音來了。這個現象給了我們很大啟發: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學生會認,離開它,學會就不會認,說明學生并沒有真正學會這個字,教師要做的主要工作是讓學生能從本課會認過渡到在其他語言環境中也能認識。
純真、無邪的孩子們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卻閃耀著智慧的光華。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如能以滿腔的熱情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讓識字教學百花齊放,那么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為一種樂趣。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23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培養讀寫能力,識字是前提。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那么如何落實學生的主人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呢?我認為應該采用多樣化識字教學方法。
一、激發興趣,提高識字效率。
1.巧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興趣。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利用多媒體創設一定的情境,就能極大地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盡快地融入到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例如,教學“祖國四季景觀”為主題的詞語時,就可以從網上下載一些圖片,讓孩子們盡情地觀賞美景的同時,高效地識字。另外,多媒體還可以動態地演示字的結構、筆順及書寫規律,能加強學生記憶,提高識字效率。
2.利用教材優勢,再激發學生興趣。年級教材在識字課的編排上有著獨具匠心的特點。每單元安排獨立的識字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大多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韻文形式,非常易于朗讀。如識字4、識字7是“知識性的兒歌”識字,另外還有字謎識字、“兒歌”、諺語識字等。其中,“三字經”、“兒歌”、“字謎”、“諺語”等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燦爛的奇葩,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教材這一特點,如找來“三字經”古代識字教材介紹給學生,還可以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報開辦“字謎欄”、及“諺語欄”等,經常把“經典的字謎”、“傳世的絕對”和“民間諺語”等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既識了字,又受到了我國的傳統文化的熏陶。使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3.課堂想方設法,保持學生興趣。我們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地使學生保持興奮狀態,在不覺負擔中認識生字,就會使識字教學的效率大幅度地提高。那么怎樣有效地保持學生興趣呢?我們可以多采用圖文結合、讀演結合、識字與生活結合等方法。
4、小學生好勝心強,一提起比賽,他們就來勁了,所以在識字時,穿插一些比賽,能提高教學效果。如開火車比賽,教了生字后,開兩列火車比賽,看哪組同學讀得又快又準,就評出哪列火車開得又快又好;又如組詞比賽,教了生字,讓學生口頭組詞,看誰組得多;又如說話比賽,讓學生用當堂學的詞語說話,看誰用的詞多。這些比賽,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相得益彰。
二、采用直觀手段。
心理學告訴我們:動態的變化著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而現實生活中,幾乎每一個學生都不約而同的迷上“動畫片”。針對這一現象,識字教學時,可以多媒體聲像系統為先導,通過多彩的畫面和美妙的音樂,誘發學生探尋知識的強烈愿望。如教“春”字,先出示“三個小朋友在陽光明媚、楊柳依依、草綠花紅的環境中游玩”的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使他們形象感受“春”是四季中第一季的含義。接著,憑借畫面上三個小朋友在陽光中游玩的情景,與漢字“春”建立起識記聯系,把“春”分解成“三”“人”“日”三個部件,讓學生根據畫面意思編識字兒歌:“三個小兒樂悠悠,紅日晴天去春游。”然后,小結識字方法后指導書寫。這樣通過動畫、兒歌等形式,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中識字,效果十分理想。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識字
閱讀是識字的目的,也是識字的途徑。因此識字和閱讀是緊密聯系的。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識字。文中識字,主要是在指導學生初讀課文時,要有識字意識。如學生自讀課文時,畫出不認識的字。識字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如何從眾多的方法中找到適合每個學生個體、個性的方法呢?這還需要我們,乃至于更多的后繼者們來不斷地探索,還需要為全面、快速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開展更多、更好的嘗試。但不管探索和嘗試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這個時代的特色就會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總之,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就會探索出更為科學的教學方法。這樣,我們一定能完成《課標》限定的識字量,開創識字教學的新局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24
第一次上臺講是到實驗小學的第二周,上的雖然不是專業,但是依然非常緊張,畢竟第一次面對真正的學生講。
根據老師和以往師姐們的經驗,正式上前的第一堂,講好紀律很重要。所以在第一次上之前,自己列了幾項需要跟他們講清楚的規矩,然后就去上了。
我教的是四年級個班的綜合實踐。雖然班級不一樣,但是面對新老師的反應,可以說是很一致了,有著好奇,有著“擺脫”舊老師的雀躍,也有著對未知的新老師的膽怯。在個班分別講紀律的過程中,全程一直板著臉,班上的學生也是安安靜靜地聽著,這個時候,就覺得他們很乖很聽話。但是接下的日子,讓我覺得自己太天真了。
三、四年級的孩子,應該正處于不同于一、二年級對老師的恐懼,熟悉老師教學的一套方法,也沒有五、六年級的學生懂事的狀態,所以對于他們的心理,感覺非常難把握。上綜合實踐時,或許是我的聲音太小了,也或許是我的內容對于他們說太過簡單,讓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會了,這節學不到什么東西,所以上的時候有說話的,有做其他作業的,也有畫畫的或者做其他事情的,堂上十分混亂。
下之后認真想了一下,覺得綜合實踐這門程不能完全按照書上講,因為書本的知識學生們可能都知道了,所以覺得無所謂。后在結合本上,又加入了其他因素。比如講到校園,我就先介紹了自己的學校,給他們看了學校的圖片,這些圖片瞬間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一個個地都在“哇~哇~哇~”地驚嘆著。介紹完以后,就讓他們給老師介紹一下他們自己的校園,他們也非常地積極。雖然還是有同學不聽在搗蛋,但是比之前有好轉。
上快一個月,這期間,自己也一直在適應與改變,在不斷地解決自身的問題。作為一名老師,想要講好一門,最重要的應該是要讓學生感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吧!講的時候,可以用學生們喜歡的、感興趣的方式,結合他們的生活進行授。
學生都是好學的,都是具有強大的好奇心的。就像介紹學校,他們對老師的學校感到非常好奇,而且跟自己生活的環境非常不一樣,他們感興趣,所以上的時候非常認真。再比如講到食品安全的時候,從他們的生活實際出發,問問他們下有沒有去學校附近的小商店買零食,會買些什么,再出示一些他們比較喜歡的零食的圖片,給他們講講零食的一些成分和對身體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會聯系到他們平時會去市場上買菜,要怎么樣分辨蔬菜果肉的好壞,他們都非常感興趣,堂上每個同學都想發言說一說。
但熱鬧的堂,往往紀律就是一大難點,學生們興奮起,是很難停下的,通常需要叫好幾遍。但我覺得紀律管理需要慢慢找出方法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還是需要不斷地觀察學習。當然,本里重要的知識還是要認真落實到的,可能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但依然要踏踏實實地落實到位。
在這一個月的教學中,讓我深有體會地意識到,教學真的不是一容易的事情,你需要不斷地去改變,去適應,去創新,才能將一門講的生動有趣。盡管教的不是專業,但是依然能為以后教授專業積累許許多多的經驗與膽量。并且在教學期間,還在不斷地去聽,不斷地汲取專業教學的經驗,為以后專業的教學積累經驗。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25
最近我校進行了關于“零起點”教研觀摩活動,很榮幸參加了本次活動,使我得到鍛煉。《可愛的小象》這節課的背后是整個音樂組成員以及藝術組成員的共同成果,是她們的幫助,讓我得到了成長,在此表達感謝。之后在吳校長的帶領下進行了多學科融合教研交流會,下面是我關于本次活動的感受與反思。
音樂課的備課不同于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學科,我認為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的放在某個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我認為學習豐富的音樂、樂理知識并不是最重要的,應該以學生喜愛音樂,喜歡音樂課為主,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興趣為目標,這才是最重要的。以下是我對于《可愛的小象》這節課的過程反思:
一、首先是在備課過程中的設計反思:
在設計《可愛的小象》這一課時,我就先給自己設計幾個問題以提供思路,例如:“設計怎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怎樣導入才可以一下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節課當中?”從最初設計的視頻導入,實踐后效果不佳,改為舞蹈導入。一個小舉動,以最快的速度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節課當中。
二、其次是在試課過程中的不斷反思:
《可愛的小象》為一年級教材中的演唱內容,如在設計律動時,本意是幫助學生記憶歌詞,從聆聽的第一遍就加入律動,對歌詞步步加深。但在試課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從聆聽開始就加入律動,學生無法做到耳到、口到二合一。最后達不到演唱的目的。最后將此環節放到最后,在仔細聆聽,認真演唱之后來展示律動,才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以及小組演奏環節,教師可以適當的放手,讓學生自主練習,提高學生的節奏把握,充分的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
三、最后是課后進行全面反思:
這次公開課是我的教學生涯的第一次嘗試,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在這方面我的教學經驗還很薄弱,未曾找一個嶄新的,具有創意的教學方法突破口。再設計教學環節時還是一步步的聆聽,模唱,跟唱,分組唱的這樣一個教學常規去做的。在這一點上可以嘗試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聆聽感受,而不是根據教師的安排,去被動欣賞。
零起點教學對于我們來說,僅僅是個開始,我們不能只把零起點教學用于這段活動期間,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把零起點教學常態化,根據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不斷思考,不斷探索,讓零起點滲入我們每節課當中。我知道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加努力,更加注重全體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科學習方式,讓課堂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26
識字寫字是一項長期而又重要的教學任務,要養成好的寫字適應是特別別容易的,學生適應的形成是一具別斷積存、螺旋上升的過程。因此我經常給家長發校訊通,向家長宣傳學生良好寫字適應培養的重要性,要求家長積極配合,與老師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共同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適應。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適應,我在平時的課堂板書、批改作業中都注意書寫的規范性,展示給學生的是一具個端正、規范的漢字。關于學生來說,他們看到的是一具個活生生的寫字“標本”,從而使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現將自己的具體做法與大伙兒分享:
一、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低年級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適應,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在每學期的第一節課上,我總是先教學生執筆辦法,并將書寫姿勢的要領“頭正、身直、臂開、腳平”八個字和“一尺、一拳、一寸”三個一端端正正寫在黑板上,然后逐個說解并示范,讓學生記住并一具個指導、指正,讓他們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盡管在實際的教學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別盡人意的事情;如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別一會兒就發生執筆錯誤等,但我們能夠用上我們的耐心為其指正,并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評價,給其鼓舞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對寫字越來越感興趣,如此寫字教學才干更好地開展下去。
二、重視基本筆畫練習。
漢字是由最基本的橫、豎、撇、捺、點、提、折、鉤八種筆劃組成的。所以,寫好一具字,就要寫好它的每一具基本筆劃。而每一具筆劃都須記憶起筆、運筆、收筆三個過程。我從開課的第一天就注重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筆劃指導,教他們怎么起筆、行筆、收筆。盡管他們有時別能理解,但對未來的學習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教學“豎”畫時,我給學生編了形象的順口溜:寫豎畫,認真分,有垂露,有懸針,用力垂直向下伸。垂露圓,懸針尖,豎畫基本上走直線。再如教“撇”畫時教材上只說了撇畫的幾種形式,至于怎么樣才干寫好,學生依然弄別清晰,我就又總結了寫撇畫的口訣:寫撇畫都一樣,長短彎歪要適當,起筆重,收筆輕,收筆都要撇出尖,認真觀看才美麗。從一開始就讓學生練就扎實的基本功,為將來的寫字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勞逸結合,激發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注意力別穩定、別持久,且常與興趣緊密相關。生動、具體、新穎的事物,較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注意,而關于比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們則別感興趣,因而別易長時刻地集中注意力。我在教學時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既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關注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度”.在教學中努力注意教學辦法和形式的變化,從而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固然也應注意課間的歇息。在教學中我也別斷創設有效的教學環境增強學生們的興趣,設計一些游戲,讓學生們寓教于樂,從玩中學會寫字。如在教學“回家”一詞時,我引導學生們想象:“回家”寶寶玩累了,誰能夠把他倆送回家呀?激發起學生的熱情,然后指出要字時要注意的要領,哪個筆畫先,要在田字格的哪起筆等,讓學生把這兩個字“擺放”正確,讓漢字寶寶舒舒暢服的,如此一來,學生的熱情便會一觸即發,寫起字來也會認仔細確實。
四、正確評價,樹立自信。
當學生沒有鑒賞能力時,要緊是教師的評價。在批改作業時,應要緊以鼓舞為主,盡量尋覓學生的閃光點,大到一具字,小到一具筆畫,都適當給其確信,假如哪個孩子有了進步,就在班上表揚,特別是班里字寫得不行的孩子,更要給其充分的關注。惟獨如此才干更加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寫字熱情。我還經常在班里開展寫字評比活動,讓學生多多參與,并將好的作品展示在班里作為宣傳,樹立他們寫好字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寫字欲望。
總之,寫字教學是一項長期而持久的工作,更是一門新的教學藝術,惟獨遵循規律,在實踐中別斷探究,才干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順利實現寫字教學目標。幾年的寫字教學,讓我與學生共同成長了,我一定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勵爭取更大的進步。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27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小學第一學段的寫作具體體現是寫話,所以說寫話對我們一、二年級的語文教學來說尤為重要。
《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一、二年級學生的寫話要求是: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特征及識字量的限制,寫話訓練時,教師要求不能過高,對學生的寫話評價也要恰如其分。這里我主要談談自己對低年級寫話評價的幾點看法:
一、評價以激發學生寫話興趣為原則。
《語文新課程標準》建議對學生的評價應采用激勵性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教師在對學生寫話進行評價時,你的一句表揚,不管是書面的還是口頭的,都會讓學生心花怒放,信心十足,所以教師應該對每一位孩子的寫話進行細致批改,從中找出每一個閃光點。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亮點進行適當的放大,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評價學生寫話時,可以在文后寫幾句學生看得懂的話語進行表揚,也可以在文中給出小星星、小紅旗予以夸贊。
學生的寫話能力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很容易達到課標要求甚至超過要求,而有的學生寫一兩句簡單的話卻十分困難,更談不上達到課標要求。那么教師在讓學生寫話時,可以對他們設置不同的課程標準。對寫話困難的學生更要有耐心去引導他們,啟發他們的思維。這些孩子寫話的點滴進步教師都不容忽視,及時發現,及時鼓勵,及時評價。如有一次我布置學生以清明節的所見所聞為材料寫一段話。其中有一名話語不多的孩子撓了半天腦袋寫了幾句話:清明節的早上,爸爸帶著我去jì祖。一路上天下著蒙蒙細雨。我和爸爸在爺爺墳前送上鮮花,還kè了幾個頭。盡管他只寫了幾句簡單的話,但我看完這段話后卻十分欣慰,因為這孩子是寫話十分困難的學生。我的評語是你把清明節自己所見所做的事寫清楚了,而且會用‘蒙蒙細雨’這個詞了,你真棒!我在蒙蒙細雨詞下面畫了幾顆星星,還當堂進行了表揚。從此,這位學生每個星期都把自己寫的日記拿給我看,話語也比以前多了許多,很顯然他已經對寫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評價學生寫話堅持有針對性原則。
教師在批改和評價學生寫話的時候,首先要面向全體學生。無論是口頭評價還是書面評價都應該因人而異,對癥下藥。同年級學生的寫話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對他們寫話的要求也不能一刀切,對能力較強的孩子要求是精,對能力較弱的孩子要求通就行。
教師的評語要簡明扼要,適合兒童性格,不千篇1律地套用評語,不說空話。像寫話詳細、具體,中心突出……這樣的評語會讓學生云里霧里,不知所云,而且失去了教師評價的作用。
三、評價學生寫話堅持多就少改的原則。小學低年級孩子初學寫話,教師不能苛求他們。有些話在大人看來十分幼稚,或許不合乎常理,教師評價的時候,應該保護孩子的寫話積極性,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教師本著多肯定,少否定的原則,不能用教師的思路代替學生的思路,不輕易刪減學生話語,多保留孩子的語言,而且力求保持學生寫話的原意。評價作品時,堅持多就少改的原則。
四、堅持形式多樣化的評價原則。
對學生寫話進行評價,實際上是一個再思考、再創新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寫話水平的提高。評價時不能由教師一手包攬,否則不僅教師批改負擔大,學生實際上也是似懂非懂,漠然視之。我認為要變教師一人獨評為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共評等多種方式進行評價。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28
一、利用基本字記憶字形
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獨體字,把這些簡單易記的獨體字當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筆、減一筆或合起來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例如:“日”加一筆是“目”、“目”減一筆是“日”、
二、利用部首的變化記憶字形
許多字加上部首、去掉部首或者換部首又能變成另一個新字,也就是熟字加偏旁、熟字減偏旁和數字換偏旁。我們可以把學過的字進行分類,讓學生說一說某一個字是怎樣由另一個字加、減或換部首得到的,充分發掘學生頭腦中的遷移、聯想功能。例如:“京”加日字旁是“晾”、“座”去掉廣字頭是“坐”、“飄”去掉風字旁,換上三點水旁是“漂”,但我認為此種記字方法在應用上應該慎重,避免越記越繁。
三、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記憶字形
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字是形聲字,部首表意,聲旁表音。形聲字的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蟲字旁,右邊讀音,整個字也讀“qīng”。從這個角度思考、講解,學生基本做到過目不忘。
四、利用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記憶字形
有一些字,老師可以抓住字形特點,編成小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腦中。例如:教“游”字時,可以告訴學生,游泳必須有水(三點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間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著。
五、利用象形字的特點記憶字形
課本中的“山、石、田、土、井”這一類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成,這些字與實物都有許多相似處,所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實物圖片后再識記,輕而易舉。
六、利用列算式的練習記憶字形
除了讓學生聽、讀和進行一定量的機械抄寫之外,我們可以出一些花樣翻新的練習來“考考”學生,激發求知欲,強化記憶。例如“太陽+月亮=?(明)、耳朵+太陽=陽
七、利用形體語言練習記憶字形
教記“看”字的時候,教師可以用形體語言(手搭在眼上)向遠方看。
八、利用會意字練習記憶字形
例如;教學‘坐’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字的組成,學生自然就會說出兩個小人坐土堆;再如教學“男”時,師引導田地里力氣最大的是男人,主要勞動力是男人。甜,用舌頭舔甘蔗就是“甜”。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29
“學本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心得
學校組織全體老師學習關于構建“學本式高效課堂”的相關內容,也在學校內開展了構建“學本式高效課堂”的活動,從本項活動中,我領悟了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也認識到高效課堂的重要性。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老師應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做優化,教育效果是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
通過在學習、摸索構建“學本式高效課堂”活動中,使我認識到高效課堂的形式、模式及其開展高效課堂勢在必行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一、深挖教材,搭建學生的“舞臺”。
課堂是全體學生展現才華的舞臺。在課余要深入學習相關知識,在理論上充實自己,學習先進的理念和方法,并在體育課中,教師應充分挖掘課本內容,如:創設情景對話、分組教學、合作式教學等,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參與,使人人能在一節課中展露風采,讓課堂真正成為匯萃學生閃光點的舞臺。讓每個學生發揮潛能,輕松愉快的參與到學習中,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要相信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的行為投入,還要關心學生的認知和情感投入。在教學方法上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法和學法。只有引導學生實現由“學會”到“會學”,主體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張揚、主題精神得到凸現。我們應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活動的思維品質,創設開放式思維對話的課堂氛圍,做到既生動活潑,又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我們在努力縮短學生與老師、學生與教材內容的距離,使本來就喜歡體育的他們更加的喜歡上體育課。還要充分利用教材、圖片、實物及學生情感體驗來發展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他們從聽覺、視覺、感覺等多方面多了解體育,讓他們在積極、愉快、輕松的環境中體會體育的魅力。
三、面向全體學生、構建和諧關系。
面向全體學生,我們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轉變觀念,確定與學生的關系。在學習中,就是朋友、伙伴、合作關系,我們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上課是師生,下課是朋友,相互合作打造一個開放的課堂,打造一個學生能夠進步的一個平臺。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心理和情感的變化,學生是一個復雜的群體,他們的心理修改千差萬別,需要教師用心觀察,根據不同的情感心理,提出不同的處理方法。多與學生交流,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和諧、充滿人情味的課堂。
四、加強教研組的團隊合作精神,資源共享。
“學本式高效課堂”不是一種形式上的文章,更不是花架子,它是教學發展的必然產物,它的實現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但這并不能作為我們逃避的借口,在平日教學中,應加強教師的教研研究與討論,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努力創建和實施和諧高效、思維對話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使教師和學生在構建和諧高效思維對話課堂的實踐中,建立合作關系,努力的學習、實踐,打造民主、開放、快樂的課堂,真正實現“雙贏”、“雙發展”。
總之,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努力,將自己所學都無私的傳授給學生,并努力創新,尋求新的教學方法更新自己的工作。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30
特別感謝學校能給我這次成長的機會,校領導和英語組全體成員全程陪伴,他們手把手指導我去圍繞著教學目標,教學實施和教學效果一遍又一遍地不斷磨課,下面我談談關于“零起點”教學磨課期間的幾點收獲:
一.教學目標必須明確。
通過本節課的磨課,我更加明確了以后的教學方向,我應該去認真解讀教材,解讀課程標準,以后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必須明確再明確,在教學過程中,緊扣教學目標,偏離教學目標就猶如小船在大海中航行偏離了航向,把握不好航向就很容易觸礁和翻船。我們身處于信息化時代,教學資源豐富,如何用精挑細選的教學資源來服務于我們的教學?教學的手段是多樣化的,如何讓孩子們在輕松,歡快的語言環境中習得語言?在備一年級clothes第二課時時,我深深的理解了教學目標的導向作用,否則的話我就會淹沒在豐富的教學資源中,迷失自我。
二.課堂是學生的舞臺。
教學手段是多樣的,而教學目的只有一個,只有真真正正服務于學生的,以學生為本的,從學生實際的學情出發的備課,才是真實的備課。原則上不能超越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更不能增加教學的難度。吳校長如是說。本節課通過“秀一秀,說一說”活動,嘗試贊美他人的服裝。上課伊始老師創設情境:我們學校將開展一場服裝秀活動。接下來,老師走到講臺前,展示自己的服裝。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展示自己的服裝,并用語言描述服裝。為了增強課堂活動的趣味性,創設童謠,鞏固服裝類的詞匯,最后帶領學生用走秀的方式展示服裝。本節課緊扣教學目標,符合一年級小朋友的學情。但是,本節課中,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整堂課還是老師為主導的課堂,沒有還給學生,課堂應該把課堂還給孩子,讓孩子圍繞教學目標盡情的展示自我,像音樂老師聶晶晶一樣讓孩子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里盡情的舒展自己,可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像數學老師曹穎穎那樣為每一名學生備好一份教具,就可以巧妙的解決我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不利于表達的問題,畢竟我們這個季節屬于初春,天氣乍暖還寒,我們幾乎還穿著冬天的服裝,而我們學習的是夏天的T-shirt,dress,skirt,shorts穿著,如果學生們手中拿著這些教具小衣服進行搭配豈不更利于學生的表達。在我以后的教學中,更應該向語文老師栗玉潔學習,讓學生在語篇中感受文字之美,隨文識字。
三.自我蛻變才能優化課堂。
審視我自己的課堂,深刻地剖析自己的教學問題,無論是一年級還是六年級的教學,我再一次認識了“零起點”教學的重要性,“零起點”教學強調教師按照課程標準進行教學,既不拔高教學內容,也不加快教學進度,結合全體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情開展教學,因材施教。只有我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科核心素養,才能去發展和服務于學生的核心素養。“零起點”教學更加注重學習基礎的養成,包括理解、邏輯和表達。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通過這次“零起點”教學活動,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的發現問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31
根據《新課標》教學大綱要求,小學生必須學會2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在低年級就要掌握20__個左右。如何培養低年級的識字能力,鞏固提高識字效果,一直都是教學工作者需要探索的問題。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學生學習生字的課堂效果都比較好,但遺忘速度快,回生率高,學生往往學了后面的生字,忘了前面學過的生字,復習前面的生字,又忘了后面的生字。反反復復,識字效果總是不盡人意。在正常狀態下,人對字詞的記憶一般是短時記憶來完成的。心理學家曾指出:短時記憶如果經過反復重現或進一步加工,就會轉為長時記憶。
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循環記憶識字教學法,學生的識字鞏固率大大提高,特別是后進生的效果比較明顯。總結起來就是:少寫多復現,再認得鞏固,循環牢記憶,巧練促樂學。
循環記憶識字,避免了片面追求寫字數量的機械重復。有很多老師在布置作業時,生字無論是多與少,一律要求學生一個生字抄寫幾行,老師以為:多寫就能多記,但事實卻總是事與愿違,學生連續寫同樣的字,寫多了,就會把寫字當成機械的體力勞動活,寫生字的過程僅僅是手動的過程,大腦并沒有參與其中,甚至有個別學生還會產生一些反感情緒,識字效果不理想。因此,對學生的寫字訓練不能只講數量,不求質量。漢字是復雜紛繁的,而識記是在規律可循的。把寫字與“循環記憶識字”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減輕學生學業負擔,而且提高了識字效益。
循環記憶識字教學法主要分為:課中循環、課后循環和周期單元循環三種類型。
1.課中循環。課中循環是根據課程內容,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識字能力進行教學。這是循環復現的重要環節。在教學時,可由偏旁部首帶出學過的字,再引出生字;也可根據熟字,再學習生字。課中循環可以針對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形式多種多樣,從而達到反復識字,鞏固識字的效果。
2.課后循環。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時間短,每節課所學的字比較多。教師在教完生字后,應加強寫字訓練。我在布置學生抄寫本節課的生字新詞時,每個只寫一個,數量不宜多,同時加插抄寫上一篇課文的生字。課中循環主要指對上一篇課文學完的生字進行再認教學。這是針對遺忘規律而安排的循環再認過程。通過“少寫多復現”來達到防止遺忘的教學目的。
3.周期和單元循環。周期和單元循環是指對一周或一單元學過的詞語通過一而再、再而三地周期復現鞏固識字效果。這些復現都是以讀寫結合的方式進行的。在一周或一單元中出現的詞語要求學生會讀,知道大概的意思,并鼓勵學生用學過的生字進行一字組多詞,豐富詞匯。同時,我每周都安排聽寫,通過聽寫及時檢查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及時的查漏補缺,鞏固識字效果。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32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學生的識字量為3000字,其中要會寫2500個漢字。而低年級要求學生認識1600~1800個漢字,其中會寫800~1000個漢字。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多識字、少寫字,而且把識字集中在低年級教學。可見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難點。”本人認為,識字過程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識字和用字相結合的方法,開展識字教學。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把識字作為小學低年級教學中的重點,那就得在識字上下功夫。可單純的識字、寫字又顯得枯燥無味。而對于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居多,且家庭條件相對較好,孩子可以說是家里的“小皇帝”,嬌慣成性,在一、二年級就讓他們從事與游戲、積木、唱歌、跳舞等大相徑庭的識字活動,對孩子們來說,簡直有種“逼上梁山”的感覺。這給小學低年級教師出了道難題,識字量之大,教學時間之少。如何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呢?新編《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文這門學科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因而在教學中,作為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多關愛學生,多為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覺得學習是一項有趣的事情,主動去學、樂于去學。我想,要達到這一步,就得從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上去考慮。
2.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3.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在游戲中學習,在玩中思考,玩中創新。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小學高效課程教學心得體會 篇33
“語文課標”從低年級開始強調寫話訓練,提倡學生不拘形式寫出見聞和感受。作為習作的起步,低年級作文教學應從寫話開始,讓他們養成能寫好一句話的習慣,逐漸地,對寫話產生興趣后,可結合生活實際,用學到的詞語說一句通順的.話,這樣堅持著,對以后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是有很大幫助,也為學生的寫作打下較好的表達基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借助口語交際,以說促寫
在低年級,口語交際是一項重要內容,教師要利用這一憑借的優勢,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寫一句或幾句完整的話。因為有了對話的基礎,學生比較容易下筆,寫出來的內容自然比較豐富,句子比較完整、通順。比如“向你介紹我家”主題口語交際,在對話交流后,教師讓學生寫話,多數學生能圍繞主題,從家居、成員、特點各方面寫話,某種程度是課堂口語教學發言的再現。
二、借助句式訓練,練習寫句
低年級學生習作以寫句和寫話為主。寫話,不僅要求學生能寫流利、通順、正確,還要求學生能使用一些句式表達自己的感情和理解。我們應該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在一二年級學生寫話的起步階段,認真在教學中挖掘典型的句式,對學生進行句式訓練,提高學生的句式運用水平,學會用一些不同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感情和理解。主要用兩種情況,一是句型模擬訓練。比如學習到疑問句、感嘆句等,讓學生練說仿寫。二是詞語仿寫運用。教材中蘊藏著大量的好詞、好句為學生積累語言提供了方便條件,如:AAB式、ABAB式、AABB式等,不失時機地讓學生進行填空訓練。大量的句式訓練為學生寫句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借助實物演示,引導寫話
學生寫話質量的好壞,與教師的指導緊密相關。對于低年級學生生活經驗不多、知識視野不豐富的背景、表達水平處于起步階段的現實,教師在指導學生寫話時,要從有利于學生形象感知的情況入手,創造積極條件,指導學生寫話。借助實物演示,引導學生寫話就是一種很好的手段。像我經常帶著水果,玩具、卡片,來讓學生看一看、拿一拿、評一評、嘗一嘗,由于有了直觀的憑借,學生感到有話可說。這樣的題材貼近了學生生活,學生比較容易下筆。
四、借助生活觀察,引導寫話
生活是習作的源泉,要引導學生提高寫話興趣與水平,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引導學生貼近生活、觀察生活,自由地用筆記下自己的生活所見所想。引導學生貼近生活進行觀察,可以有幾種做法:一是確定范圍,連續觀察。教師規定一個較寬的范圍,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事物觀察,寫下自己的觀察積累,比如讓學生觀察《我家的小動物》,每天就自己的觀察寫話。(不給學生限制多少句,能寫多少就寫多少,能成段就成段)。二是定點觀察,詳細寫話。教師可以根據訓練需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觀察“校園一角”,按順序寫下自己看到的景物,或引導學生觀察學校的一件花草,注意指導觀察其特點。這樣的定點,主要是基于群體指導,有利于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的指導。觀察某一景物后,指導學生圍繞中心進行說話寫話練習。
五、借助文本圖畫,引導寫話
小學生活潑可愛,富有想象力。低年級是兒童想象活動的敏感期。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圖,色彩鮮艷,聲情并茂,教學時將利用這一教學資源,教給學生看圖方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圖意,或是想象串編故事。讓學生把自己的發現和想象寫下來,無論是表達圖意,還是串編故事,都需要學生思維加工的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有意地重現表象的技能,包括在頭腦中有目的地產生豐富的表象。只要我們激發起他們的想象,讓他們的想象與觀察有機結合在一起,學生感知到的事物也會有“神”。
六、借助日記習作,打牢基礎
日記是經常性習作最好的載體,養成良好的日志習慣是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的重要保證。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就引導學生設置了“寫話練習本”,到二年級改為日記本,其實也主要是寫話,從一句寫幾句,甚至一段,不管他們寫得好壞、多少,只要他們堅持每天一記,教師給予批改,還為每位學生寫鼓勁性評語。每周進行一次交流,在班級中交流他們的優秀日記,使他們都有一種成就感。學生逐漸養成一種習慣,這可為作文教學邁好一大步。教師要鼓勵學生自由記錄自己的生活,把記日記寫話當作一種生活和學習的習慣,在日記中,記錄自己知道的校園外所發生的精彩事情。像我班的美玲同學在日記中寫到:“今天和媽媽去種花生,因為自己對花生的憐惜之心,將餅干與礦泉水一同放入花生洞里,還在沾沾自喜時,卻遭來母親的經驗教訓。”
教師要借助評改學生日記的機會,通過鼓勵性評語與學生對話,調動學生日記寫話的積極性,引導領學生寫話和心靈成長。特別是一些學生容易把自己的心理話和小秘密寫在日記里,教師可以利用此機會,既引導學生,又肯定學生,這也是促進學生寫話的一個機會。如紫蘭同學在日記中寫到:“早晨吃飯是一天中最煎熬的事。而母親為了我的身體健康,每天強制性地盛兩碗飯要我吃完才可去上學。為了逃過母親的法眼,為了能讓自己早去上學,我總是趁媽媽上樓時,把飯倒掉,等媽媽下來時,嘴里一口飯咀嚼著,這樣總算瞞天過海了。其實,我這樣做是不對的,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做個誠實有用的人,我這樣做對不對呢?”我給她這樣的評語:“老師覺得你是一個會聰明能干的孩子,媽媽也是關心你的,像這樣的事,你可以和媽媽商量一個辦法,去試試看!”過幾天,紫蘭在日記中寫道:“今天回家,我說服了媽媽,讓她同意我試一個星期自己安排早飯吃多少,如果對我的身體不好,再按媽媽的要求做。”我們可以看到師生通過評語對話,同時,這也是一個促進學生自我反思,實踐寫話的過程。
“作文教學應該從說到寫,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寫話教學是學生習作的起步,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積極關注,用心引導,從小打好學生的習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