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聽課心得體會(精選27篇)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1
數學名師聽課心得體會
20xx年10月19日到20日與其他三位數學老師一起到廈門六中參加第十屆全國“相約名師 聚焦課堂”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我也從教學觀摩會中得到了許多值得學習的收獲和體會,對此我做出如下討論及交流。
一、教師的語言魅力
從名師與我們平時和孩子溝通的語言對比中可以知道,他們與孩子對話中有一種無形的拉近距離感,能讓孩子們從乏味的教學中,主動學習起來。每一位名師包括施銀燕老師、張齊華老師、劉延革老師、強震球老師還有劉偉男老師在與孩子們上課前都會親近的與他們攀談,不僅從中連接孩子與他的熟悉感,還深入孩子的心靈深處,了解他們想要的是什么,懂得了什么。原來老師扣人心弦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內容奠定了基礎。課堂語言的簡潔、準確,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
二、教師的教學設計
從施銀燕老師的四年級《認識負數》一課中,我們可以知道,她從生活中的知識著手,從設計了“電塔里的負數”、“室內溫度計的的測量”,以及“信用卡的-10”、還有“小明身高-2”不僅貼近了生活還讓學生懂得原來生活中有這么多的負數。這些實際情景中的問題不僅了解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應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參與中明確感悟到正、負數的應用價值。我一直在想如何能讓學生直觀地認識溫度計上所表示的度數這一環節,又要怎么使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溫度計上讀寫出所表示的攝氏度,并說出各攝氏度所表示的意義,比較溫度的大小等,順利完成了對概念的初步建構,這也就是教師在上課中傾聽學生的發言、關注學生的表情、關注學生的思維及時的加以放大,努力使問題公開化、明確化,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來,我還非常佩服施銀燕老師的最后的那個時鐘設計,到此還使我無法忘懷,原本以為那個計時器只是一個計時器原來暗藏玄機的總結了一堂課提前下課就是“-1”分鐘,加深學生對負數的了解,并且總結了一節課。
張齊華老師五年級中《用字母表示數》從在課堂上,完全了解他如何將自己融入教學,整個課堂渾然一體,既清新又自然,看不出一絲一毫加工的痕跡。他聽起來既親切又有鼓動性,這樣輕松的語言,細致的點撥,大氣的闡述,快樂的笑聲使學生的興趣被“挑逗”得一波高過一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識。以一個儲蓄罐為引子,讓學生在感受愉悅的過程中學會了用字母表示數的含義,就這個課題而言,難就難在應該如何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數?字母可以表示那些數?怎樣用字母表示數?張老師用他獨特的構思,把算術與代數的關系演繹地非常透徹,巧妙的將他的年齡與兒子年齡關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來,更讓人回味的是將神秘人與他的年齡關系的設計,又增添了種種無限的遐想,讓孩子自己懂得在“變化中找出不變”,他不愧為“數學王子”。
劉延革老師的《周長認識》其實就是我想去學習的其中之一,因為我教的就是三年級,不僅能從劉老師的觀摩課上得到教學的啟發,還可以學以致用一下。劉老師創設了小明鍛煉的計劃:繞運動場跑一周,采用“慢鏡頭”的手法分別出現沒有繞邊線跑、沒有跑完一圈和正好沿邊線跑一圈的三種情形,讓學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圖形的一周。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新知,將數學知識放在一個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去學習,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把生活原型轉化為數學模型的過程,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在學生對周長有了直觀的認識后,劉老師給出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圓形通過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幫助學生清晰建立周長的概念,突出了“從任意一點出發,繞邊線一周,回到起點”三個要素,并且重點解決了曲邊圖形一周的長如何測量,滲透了“化曲為直”思想,學生的體會不斷的加深,至此,對 “周長”這一概念的總結也就水到渠成了。其中劉老師為深化對周長內涵的理解,還畫出一個角,問:它有周長嗎?學生的發現是有趣的、深刻的:因為它斷開了、有缺口、不能饒一周,所以沒有周長!只有封閉的圖形才有周長。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劉老師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觀察、反思、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維習慣,有意安排了正方形、等邊三角形用曲線分割成兩個圖形后,比較分割后兩個圖形的周長,通過變式練習,提高學生反思的能力,這種探究不規則圖形的周長,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使學生對周長的認識趨于深刻。
強震球老師的《圓的認識》是蘇教版的教材,它們的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實物揭示圓,讓學生感受圓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再引導學生借助實物、圓規等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征,并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強老師在設計中先創設一個情節:讓學生猜猜手里有什么東西,激發學生好奇心,然后拿著一條線,線下有顆球。告訴孩子們“用力甩起來,是什么圖形?”這個直觀的教具,充分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腦海中有個“表象”。而后畫圓的指導應放在如何畫出指定大小的圓,而準確畫出指定大小的圓則基于學生對圓規畫圓原理的掌握,即知道“以針尖為定點,兩腳之間的距離為定長(半徑)旋轉一周的點的集合”。學生這個意義上明白了圓的本質與圓規畫圓之間的相互聯系,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有助于學生對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圓的主要特征的掌握。再后來當同學有對圓一定的了解與認識的時候以比賽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畫圓時兩腳距離不能改變而加深印象,設計是這樣的:請同學上來比賽畫圓,看誰畫得又快又好,之后同學們會發現一條繩子的距離不會改變,另外一條繩子則是橡皮繩無法固定距離。這樣的游戲設計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到主動發現畫圓的技巧將學生置身于發現者,探索者的角色,以畫圓為主線貫穿全課,讓學生輕松地、本質地認識圓。
三、我的課堂還缺少什么
這幾位名師的講堂,讓我從觀摩中發現我的課堂里還缺少一些實質的東西,包括要有發現的眼睛,還不夠關注孩子們課堂的表情,要懂得去偽存真,生成點多,處理課堂突發事件能力,及駕馭課堂能力的培養。或許多上幾節不同班級的課,能對我教學上的應變能力以及能快速讀懂孩子們心里的想法得到一定的幫助吧。因為在讀懂孩子的心的基礎上的教學,才能夠真正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產生要學數學,學好數學的強烈愿望。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4月2日我有幸聽了城關小學王麗英老師的關于“問題的解決”的教學,收獲頗豐。王麗英老師不僅僅關注知識和結論,更關注過程、方法與情感。努力地通過數學學習使孩子抓住數學的本質,品味數學的真諦,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并帶著無限的樂趣投身到更廣博的數學海洋中。在“數學問題”與“生活問題”的對比與聯系中,引導學生感悟數學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數學,為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熱愛數學創造時空,讓數學成為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作為一名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師,我覺得值得學習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首先,數學教學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
其次,我們應清楚“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是學生學習的載體,沒有問題也就無從研究。在問題的解決教學中,教師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創設情境,啟迪學生的思維,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樂趣,激發他們對解決問題的興趣和欲望
其三、在教學中我們應注意幾點:
1.注重學生收集信息
從解決問題的步驟來看,收集信息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在低年級多是以圖畫、表格、對話等方式呈現問題,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漸增加純文字問題的量。在實際教學中,對于中低年級學生而言,最有效的途徑是指導學生學會看圖,從圖中收集必要的信息。
2.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的能力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要求是不同的,但兩者有一個共同的關鍵,那就是要能組合問題中提供的相關信息。只有認識到信息之間的聯系,才能提出一個合理的數學問題。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缺乏這樣的意識,有時是教師有這樣的意識并給學生提供了機會,但學生卻不提不出來,要么提出的問題都一樣。因此,為學生營造大膽提出問題的氛圍,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顯得十分必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實際上是在喚醒學生探索的沖動,培養學生敢于質疑。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產生合作交流的需要。教師應根據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情況,當部分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很清晰時或者當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題方法,特別是有創新意識的方法時,可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而學生合作交流時,教師要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一方面鼓勵他們主動與同伴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讓其他學生主動關心他們,為他們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幫助。從而加深對問題本身的認識和解題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題策略的形成。
王麗英老師表現出的新思路、新設計、新觀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3
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聽課活動,看到三位老師都以自己的特色展示著課堂教學藝術,傾聽著老師們精心準備的課,領略著她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她們在開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受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執教理念的啟發。
一、導課要為教學服務。
如盛莉芬老師精心設計的《認識周長》的導入,她是以喜羊羊和懶羊羊等學生喜愛的小動物來引入話題,并使之貫穿于全課,以此拉近了學生的距離,學生的向師性更強,他們積極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去。龍子湖區教研室李婭婭老師的課前談話也很引人入勝,她通過“猜一猜,考察你的反應力”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們都非常樂意參與到這項游戲。于是,在這種自然、愉快的氣氛中,師生們共同進行下一輪的“看一看,考一考你的觀察力”活動,學生興趣大增,這樣的安排也為后面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課堂上應讓學生體現自己的價值。
三位教師在教學上都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做到收放自如,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充分體現了“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只起到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比如,鳳陽路二小的謝xx老師在講《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課時,讓每一位學生從信封中找到6張撲克牌,學生自己先動手擺一擺,接著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擺法,在這一連串自主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深刻的感悟到“要使摸到紅桃a的可能性是1/6,6張牌里都必須要有一個紅桃a。”的結論,輕松突破本課的重難點。又如盛莉芬老師為了突破“一周”的概念,先讓學生找一找自己身邊有一周的事物,指一指它們的周長并用手摸一摸,感知圖形的周長,在頭腦中建立周長的概念,以此培養了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特別是在測量愛心、圓等不規則圖形的周長時,教師讓學生利用提供的材料,自己想辦法解決,學生先用繩子把愛心和圓圍成一圈(多余的繩子用剪刀剪去),再把繩子拉直,然后用直尺量出繩子的長度,即是這些圖形的周長,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活動中學生們輕松掌握了這種“化曲為直”的解決策略。還有李婭婭老師講《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時,她著手讓學生自己探究,完全放手讓學生動手計算,又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中,找到了規律。
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新課程強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學有用的數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并讓他們感知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謝老師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她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用猜“左右手”的方法決定誰先發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活動,感受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從而想到用分數來表示這種可能性的大小并把它運用到生活中,李老師設計的練習是本課的一大亮點,通過“抽獎”、“砸金蛋”等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的游戲活動,促使學生調動生活中所有的經驗和所學的可能性大小的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又如李婭婭老師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以“快餐店中的套餐。每份12.5元,售出10份.100份.1000份,分別是多少元?”這一實際生活中的話題引入數學知識,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接著李老師又讓學生運用這一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從而讓學生掌握了規律并學會運用規律去解決問題。
四、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中三位老師都能很熟練的應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謝xx老師使用多媒體動態演示6張紅桃依次變成黑桃,讓學生分別來說說“紅桃和黑桃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就是這一動態的變化過程,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又如盛莉芬老師上課伊始,就使用flash動態演示懶羊羊不沿操場跑一圈和它中途停止,沒跑完一圈的過程,讓學生指出其錯誤,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深刻領悟到了“一周”的含義。
總之,這次的聽課,使我感觸頗深。我覺得一節好課它是有生命力的,而這種生命力來自于學生對身邊事物的感知與體驗,來自于對問題的好奇與思考,來自于對知識的猜想與驗證,來自于對活動的探究與解決。而這些恰恰是我的課堂所缺少的。所以,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經歷體驗、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解決問題。我還要多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我相信自己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4
小學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今天上午我校組織教師到實驗小學聽公開課課。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鉆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我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為教學服務。例如:趙曼老師上三年級《級的變化規律》,趙老師在課件里呈現了其情境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都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整個教學過程都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非常具體,有新意和啟發性。特別之處,是趙老師在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但激發了他們了學習的欲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著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趙老師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并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趙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欲,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山重水復疑無路”,在思考中學到知識,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總之,趙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5
20xx年9月27日,由市教育局教研室組織的中學數學基本功 大賽評比活動在敖漢旗新惠二中舉行,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觀摩活動。看到參賽的每一位老師都以自己的特色詮釋著數學課堂教學中生命的對話,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置身于會場中,傾聽著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里,我親身領略著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著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著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
回顧教師們的優秀課堂,我們可以看到每位老師的特點。有的老師擅長設計各種活動環節提高課堂氣氛,有的老師課堂語言幽默豐富惹人好感,有的老師課堂緊湊主題突出,還有的老師激情飽滿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也讓聽課的教師們連聲贊嘆,佩服他們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內,不僅完成課堂教學的設計,還配有畫面優美的課件教學。并且參賽老師都能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表現形式,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在應用現代化教學工具的同時,并能很好的與傳統的數學教學手段相結合,做到嚴謹和生動相結合,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達到了解決數學問題的目的。
我覺得先不論學生的配合與否,光從老師身上我們就能感受到數學的多樣和精彩。
1、扎實的基本功游刃于課堂,同時老師們具有優美圓潤的音色,親切大方的教態,靈活的教學機智,拉近了學生和教師的距離,容易讓學生產生親切感,更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動腦、動口、動手、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
2、豐富的教學語言激情于課堂。教學語言的確是一門值得我們潛心研究的藝術,運用得恰到好處的教學語言能把學生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
3、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調整學習的方向,是關鍵時刻予以適當點拔的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來。導入的設計既具實用性又具時效性。再加上教師創造性的將融入此處,用生活中的數學,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鞏固了剛學過的知識,而且還為后面的知識埋下伏筆。
4、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中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在老師的課堂中,我們不僅能看到教學環節精彩的設計,老師對于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也尤為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但這種學習方法也容易流于形式。老師在活動前明確提出“怎樣分工合作,才能做得快”,讓學生有意識地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合作,再通過傾聽一個小組的合理分工,對其它小組進行指導。不僅使活動開展有序,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并為以后的合作活動提供范例。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本次活動反映了新課改以來,老師教學方式的多元;數學教學以生活為源泉,更重視數學本質,注重挖掘蘊涵的數學思想;重視引發學生認知沖突,注重學生的認知變化。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啟發引導,緊緊圍繞學生的興趣,圍繞數學本質,注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這些課中,參賽老師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清晰,教學方法靈活,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每節課都是氣氛活躍,學生參與互動性強,每節課我們看到的是老師和學生的互動,看到的是老師和學生的交流,不再是以前的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兩個過程,而是一個統一體。老師并不是一味的向學生講解知識點的重要,并不是一味的指導學生如何解題,更多我們看到的是老師在引導學生慢慢發現問題,體驗數學的本質。
我對此次學習感觸頗深,認為短短的一天多的時間,收獲多、收獲的質量高、學習的感悟深,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更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我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新課程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結合我校實際,認真反思我的工作,虛心向各位老師學習,特別是在如何關注學生的學習困難,如何通過現有的教學設施高效課堂教學,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多作探索,力爭為我校中學數學的發展作出自己的力量。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6
聽數學公開課心得體會
這學期,學校開展了人人公開課,我也有幸聽了幾位教師的公開課,受益匪淺。這些教師的課,設計精美,樸實自然,我被有經驗的教師的精彩設計所折服,被課堂的情緒所感染。
一、上課教師的課前提問、課前小游戲拉近了師生間距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上課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內容,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運用到生活中。
三、上課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課堂評價及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老師的語言富有感染力,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上課教師在教學中有的采用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體現了探索性的教學過程。
五、授課者通過學生身邊的知識讓學生自己去研究然后自己得出結論。最后把新知變成能力。
六、授課者教態自然,語言很自然,鼓勵、評價學生的語言恰如其分,有效的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
七、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在表達過程中完善思維。
聽幾位教師的數學公開課,使我親眼看到他們各自的教學藝術風采,深深地感染了我,鼓舞了我。通過他們的課堂教學,讓我看到老教師認真貫徹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啟迪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如何進行課堂教學,有了一點感悟。
1、課前精心預設,老師們在課前都以與本節課有聯系有情趣的故事與學生非常和諧的交流,引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內心有一種親切感。課前準備得充足,學生的水平,實際經驗等都能做到充分的估計預料。
2、課中精講多練,老師們根據教材內容適時適度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此情境中動腦,動口說,動手做,學中玩,玩中學,非常適合孩子們的特點。對一些較困難的問題,又在適度的情況下,開展小組活動,并且老師能提出既明確又具體的要求,討論有目的,說話有依據。整個課堂上,充分利用45分鐘。課堂上老師們的應對能力強,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教師能及時準確地排除解決。他們的課堂教學,一言一行,就像是一面鏡子,自己在時間上與他們的差距很大,要在短暫的一節課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必須認真學習。
3、課后回味評價很重要。他們都注重引導學生總結歸納一節課所學知識的重點,加強回憶。注重學生互評,師生評價,給與肯定。我認為這樣做是給學生的一種鼓勵,一種加油的妙方。
此次聽課,使自己學到了其他老師的長處,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在教學中盡可能地完善教學藝術,提高效率,必須不斷地“充電”,不斷探索,樹立一種去學習,去長期學習的觀念,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7
通過一天的集體聽課觀摩,讓我見識到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師,以他們各自的團隊特色,給我們上演一場教育教學的視覺盛宴。在這7節觀摩課中,既有全國知名教師團隊的特征,又有區域教學的特點,對我們來說,他們的課堂教學代表著當前課改,有很大的學習意義。
其中,來自北京的薛錚老師教授了《積的變化規律》這一課。薛老師代表的是吳正憲教師團隊,這堂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薛老師的引導下,使學生由具體的問題列出算式,從而發現問題:因數和積,誰變了?是怎么變的?然后引導學生交流、討論,從而發現規律,總結規律。這樣的課堂,讓學生由具體的問題發現規律,突出了教學的實效性。
來自江蘇的吳冬冬老師教授了《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這一課。吳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極具特色的教學設計給我留下了印象。對于長方體頂點、面、棱的認識,以往的教授方式往往通過讓學生摸一摸、看一看、數一數來得出,而這節課,吳老師通過多媒體的圖形、立體的動畫,學生的實際操作,最后得出結論。真正體現知識來源于生活。
浙江的學俞老師教授的《用字母表示數》一課,給我印象最深,這整整一堂課中并沒有使用任何課件,而是在課堂中就地取材,在紙包里裝粉筆,用在課堂上的學生和教師的歲數、會場的人數,甚至用自己禿頂的頭發來引導學生對確定和不確定的認識,學生們在俞老師詼諧幽默的教學中不間斷的發現、思考,時時會有在場老師的陣陣笑聲和掌聲,經典的反復問話“小朋友你今年幾歲啊?”、“一共有a人,小朋友有30人,那么大人有多少人啊?”,課堂上歡聲笑語不斷,雖然沒有使用多媒體,但精彩程度卻不亞于年輕的老師有課件的課堂,讓我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小學數學教學年會所收獲的教學經驗,反思我們平時的課堂教學,我們欠缺的還很多,我們離那些名師的教學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的教學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學能力還需進一步的加強。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8
XX年4月8日,我們新教師一行五人有幸參加了廣漢市“黃小鳳名師工作室”組織舉辦的“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走進金輪小學暨新教師培訓活動”。這次活動我們聽取了兩種不同課型的數學課,分別是來自實驗小學的黃華鑫老師執教的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概念課和雒城一小的易元富老師執教的六年級《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復習課。聽了這兩節優質課,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一節精彩的數學課所散發的魅力,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過程而且還是一次藝術熏陶的過程。
本次執教的兩位青年教師他們的教學功底扎實,經驗豐富,揮灑自然,善于駕馭課堂,整個數學教學流程充實流暢,知識銜接順利得當,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可以說是達到情境交融。并且兩位教師均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勇敢大膽去表述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接下來將談談在觀摩了這兩節各有千秋不同課型的數學課后我的點滴心得體會。
首先談談《分數的意義》這節概念課,黃老師首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進行談話導入,詢問學生“生活中有哪些物體可以用‘1’來表示?”學生能很容易的從身邊舉出表示一個物體的事物,接著黃老師利用自己的手分別從1根手指,5根手指(看作“1”只手),10根手指(看作“1”雙手)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1”,并結合表示“一些物體”的實物圖片、學過的計量單位以及朗朗上口的兒歌多方面來豐富單位“1”的內涵,通過引申和擴展單位“1”的意義來幫助學生獲得和豐富單位“1”的感知和理解,接著回顧三年級“分蘋果”測量、計算這些情況下學習分數的產生實例過渡到本節課將繼續學習“分數的意義”。
講授新課的環節中,黃老師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片材料,讓學生通過自主觀察、思考、小組合作討論,同桌互相說一說應該怎么表示1/4,1/5和2/3…… 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鼓勵學生大膽主動表達自己的思路。其中有的學生老愛忘記“平均”這個概念,有的同學對于“分數的意義”表述模糊不清,黃老師都在耐心聽完之后及時引導,幫助理清思路之后讓學生再一次完整表述,糾錯的同時知識再一次得到鞏固。整節課黃老師很自然地帶領學生去探索體驗、感受“分數的
意義”,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色彩體現的淋漓盡致。讓學生充分的交流,適時的抽象、歸納、概括、引導、總結,在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時,教師也很恰當地體現了在教學過程中自己作為指導者的作用,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數的意義。
由于在平常的教學中復習課擔負著查漏補缺,系統整理以及鞏固發展的責任,很多老師都感覺不好上,又因為在之前的培訓和學習中我們都是聽取的新授課,所以工作室的老師特地為我們準備了一節復習課讓我們觀摩。聽了易元富老師上的六年級的《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復習課,讓我們對有其特定要求和方式的復習課型有了更多的認識,并且感受了易老師獨特的教學風格。
易老師首先創設了一個與課型相符合的“溫故而知新”的情境,并借用這個標題與本節課所要復習的“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知識做了巧妙銜接,整個導入部分新穎并且聯系了生活實際,兼具知識性,思想性、實踐性。接著對學生進行親切輕松的提問,帶領學生一起回顧整理學習過哪些平面圖形,它們的周長和面積的定義又分別是什么?在此過程中黃老師始終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讓其明白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并且關注不愛舉手的學生,鼓勵他們嘗試來表述。然后通過一個個精心制作的課件和教具引導學生去回憶各個圖形之間的聯系,進行知識網絡的建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帶領學生去發現“每學習一種新的圖形的面積都是轉化為學過的平面圖形”,結合“曹沖稱象”和生活中“化繁為簡”的例子來揭示“轉化”的數學思想,滲透數學學習過程中知識的“遷移和轉化” 的重要思想。
整個教學過程,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易老師自始至終都注重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圖形來說出其面積的推導過程,在學生說完自己思路之后易老師會給出反饋評價之后再進行補充、總結和歸納。這樣的設計不僅真實地了解到學生的掌握情況和理解程度,鍛煉學生準確表述能力還讓學生對知識有了更清晰牢固的認識,真正落實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后面易老師根據圖形特點和學生學習層次水平的差異,設置了難度、形式不同具有針對性的練習,縱觀整節課,易老師成功打破了復習課枯燥、沉悶的氣氛,給我們呈現的是積極活躍的數學課堂。
聽課是新教師成長的必修課,走近名師,感受名師的優質課,每次聽完老師們的優質課體驗和感受高效課堂魅力的同時也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一番新的全面的審視。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們應把這一次次聽課中的感悟化為自己努力成長的動力,將每一次聽課的收獲作為自己成長的步步階梯!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9
首先,感謝學校領導為我提供這樣一個學習的平臺,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我有幸去聽了“火炬開發區第五屆優質課比賽”,現在我把聽課后的心得體會向老師們作一個匯報。我就從以下幾點談談我的感受: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源于生活,體現于生活。
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來編材。如中心小學的馮麗芬老師講《位置與方向》,從學生感興趣的校園定向運動引入,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運用這些與生活貼近的知識,學生聽起來親近,求知欲就強,要突破的愿望就強,做起題來積極性高,也體現出教學面向學生,面向生活,反映現實生活,而這些正是這群聽課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學生喜愛的,使學生感到數學問題新穎親近變得摸得著,看得見,易于接受,從而激發了學生內在的認知要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更好的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了較高的培養,也實現了“生活經驗數學化”。
2、在這些優質課中,體現生本教育,教師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課上,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比如:四小的梁金燕老師講《垂直與平行》時,讓學生猜想掉在地上的兩根小棒的形態。讓他們自己探究,猜想,驗證等方法得出兩條直線的關系。教師憑借個人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及獨有的人格魅力駕馭著課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索實踐、自主建構,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輕松地學會了知識。另外,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也給了學生一種集體榮譽感。
3、精彩的導課非常重要。
參賽的教師幾乎都精心設計了課堂導入,有的以小游戲等活動導入新課。有的以談話的形式導入。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中心小學的馮麗芬老師用學生都喜愛的校園定向運動引導出課題《位置與方向》。寓學習于生活,寓學習于娛樂。
4、教師評價及時到位并且多方位。
教學過程中,幾乎每位教師都注意了及時評價及激勵評價,對學生的贊揚和鼓勵不斷,如“你真細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香暉園小學的周雷老師在課前就不停的鼓勵學生要做個善于思考的人。在課中,他也很善于鼓勵和表揚學生。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評價語言,在學生的心里卻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對于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
5、注重“板書”的設計與書寫。
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每一節課都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識更直觀,更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課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書的。這次優質課,每一位老師都在板書的設計上下了工夫,有的老師書寫工整,有序的列出了本節知識點,并且將每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用線畫出,使本節知識清楚明了。
以上是我這次聽課后的感受。總而言之,此次的優質課觀摩讓我學到了很多,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這些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后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斗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10
上周四上午,在學校教務處的組織安排下,我有幸聽了剛剛在西南大學參加 “國培計劃”培訓歸來的楊麗娟老師的一節一年級數學《找規律》的公開課。楊老師的這節課,從總體上來說是非常成功的,基本展現出了她的個性與特色。通過聽課,對我觸動很大,我也從中受到了許多啟發。
1、首先就是精美課件的制作和使用,能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創設“森林運動會”情境,針對孩子們喜歡的動畫人物熊大、熊二,并將其貫穿于整節課的始終,有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游戲引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通過熊大、熊二的擺氣球活動,初步對“有規律”和“無規律”的兩組圖形形成了直接體驗,體現出了規律的優越性,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愿望。
3、對于規律的概括總結很是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不是直接的給出概念,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自己進行總結,教師及時規范數學語言,并積極鼓勵學生用準確的數學語言描述每組圖形的規律,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教學內容得當,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處理,使之更符合學生的實際,而且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道理。
5、教學語言親切,具有親和力,讓學生消除懼怕的心理并全情投入到學習中來。還有老師語言要有激情,學生的學習氣氛才會很濃。
6、教學中做到要留給學生多一些思考、討論、操作的時間。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增強學生的團結與協作意識,讓學生感受到來自小組合作的力量。
7、教師做到了變“教”為“導”,讓學生變“學會”為“會學”。也就是創設自由、和諧的學習氣氛,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知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掌握學習的方法。
這次聽課,讓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其中感觸最深的就是作為一名教師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很多。感受到學習東西不一定要到外地去學,到較高的學府去學,其實,在我們身邊就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11
學生的思維訓練角度來考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對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從知識結構入手,考慮教學概念與已學過相關概論的關系以及教學概念本身的特點,然后從學生的認知角度考慮,能夠訓練或培養學生的什么思維方法,創設切實可行的情境。下面介紹我在教學實踐中讓概念在相應的教學情境中生成的一些做法,供同行者參與。
1、通過歸納創設教學情境
初中代數,對新內容的學習較多地使用了歸納的方法,相當部分的運算法則和運算律都是通過歸納出來的,即是從個別、特殊的事物探究總結出一般的規律,它不是嚴格的數學證明,但卻是非常重要的思維方法,適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它不僅適用于公式、定理、法則的歸納與發現,也適用于對某些概念本質屬性的探究,可以作為情境創設方法,以單項式概念教學為例加以說明。
問題1:請同學們回憶,代數式是什么樣的式子?(找幾個同學分別寫出幾個代數式)
分析:提問三五個同學,在黑板上寫出五個左右的代數式,其中可能有單項式,也可能有多項式,然 后 老師把其中的單項式選出,若個數不夠,老師可以把備課時事先準備好的單項式再補充進來,得到一組三到五個單項式的集合,為下面的探究作好準備。這樣做的好處是,所研究的單項式大部分是由學生提供的。
問題2:認真觀察黑板上的一組代數式( 4a 2c , -2y, x3, 0.1m2 n3),說出這幾個代數式的特點,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分析:學生可能對“相同的地方”不太明白,老師可以給予提示,即它們之間在運算種類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以便學生有方向地進行思考、討論,朝著“它們都是數與字母的積”的方向努力。在此基礎上觀察出它們不含有什么運算,也為以后學習多項式作好準備。
問題:同學們好好想想,-2、x,是不是單項式呢?
分析:又回到特殊情況,使學生懂得單個數、單獨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
2、通過類比創設教學情境
一般來說,一個概念都不是孤立的,一些概念之間往往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對那些相近或相似關系的概念,因為它們有著諸多的相似,所以用類比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效果會更好。類比的方法不是嚴格的數學證明方法,它是根據事物間的共同特性,由一事物研究另一事物的思維方法,可以作為概念教學的情境創設方法。下面以同類二次根式為例加以說明。
問題1:回憶同類項的概念,寫出一組同類項,并指出這一組同類項“同”在什么地方?
分析:由于同類二次根式與已學過的同類項的共同特點是“同類”,的所以在類比之前要強調“同類”的含義,只有弄清楚了同類項中“同類”的意義,再進行類比到同類二次根式才能產生思維的飛躍。
3、直接說出概念創設教學情境
概念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概念本身,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的情境創設,使學生學習到某種思維方法,然而有的概念,它的定義象名詞解釋一般,這種概念的教學情境創設可直接給出其定義,然后讓學生分析理解定義的文字表述,從而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面以多項式的項與次數為例加以說明。
請認真看并理解投影或小黑板上的語句:
在多項式中,每個單項式叫多項式的項,其中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項。
一個多項式含有幾項,就叫幾項式。
多項式里,次數最高項的次數,就是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問題1:指出下列多項式是幾次幾項式,有沒有常數項?常數項是多少?
-3x+1 , 5x2-2x-7 , a2-2ab+b2 ,a-2ab+2ab2-6
分析:只要學生在討論中搞清了如上問題,則說明對上述定義中的概念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再不斷加深認識。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12
本周二我有幸在玉田三中聽課學習,觀摩了兩位老師數學優質課,半天的聽課學習我收獲很大,下面就這半天的聽課情況談點自己的感受。
一、教師善于創設情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通過創設情境, 讓學生感覺數學是有趣的。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挑戰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為他們走向成功。 二、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 教學課件制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課題材料的搜集上和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都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運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直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三、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 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是至關重要的,不但要有準確的數學專業用語,讓學生聽懂理解知識, 而且教師要有及時的課堂評價,隨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多表揚來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初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聽課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的與眾不同,我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個老師都精心的設計每一堂課,從板書、圖片、內容,那種工作態度與熱情都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他們的課堂上很少有見到不學習的孩子,因為他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著。
五、教學中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 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體現了探索性的教學過程。
以上是我聽數學課的幾點心得體會,因為各科的教學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后要把通過聽課學習到的優秀經驗,用到自己的信息技術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讓自己的課堂也更加活躍起來, 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 充分讓學生參與到信息技術的教學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信息技術課的魅力!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的教學理念。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13
20xx年12月1日初中數學優質課展示活動在金壇實驗學校舉行,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觀摩活動。2天時間由各位優秀數學專家展示的幾節課,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專家們的課堂授課水平之高,對教材內容挖掘之深,課堂教學過程設計之精彩,讓我對自己所教學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下面就這方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初中數學源于生活,體現于生活。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調整學習的方向,是關鍵時刻予以適當的點拔的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來編材。與生活貼近的知識,學生聽起來親近,求知欲就強,要突破的愿望就強,做起題來積極性高,也體現出教學面向學生,面向生活,反映現實生活,而這些正是這群聽課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使學生感到數學問題新穎親近變得摸得著,看得見,易于接受,從而激發了學生內在的認知要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更好的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了較高的培養,也實現了“生活經驗數學化。”
2、在這些優質課中,體現生本教育,教師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課上,每一位專家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參加這次展示課的專家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也給了學生一種集體榮譽感。
3、精彩的導課非常重要。專家們幾乎都精心設計了課堂導入,有的以小游戲等活動導入新課。好的導課可以拉近師生距離,使學生的向師性更強,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4、教師評價要及時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學過程中,幾乎每位專家都注意了及時評價及激勵評價,對學生的贊揚和鼓勵不斷,如“你真細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評價語言,在學生的心里卻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對于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
5、注重“板書”的設計與書寫。
多年來,由于多媒體課件的閃亮登場,教師的板書也好象置于被人遺忘的角落,悄然隱退了。殊不知,課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書的,課件的呈現具有瞬時性,況且課件的作用是“輔助”教學,怎么能替代一目了然、提綱攜領的板書設計呢?板書也是教師基本功的一個側面反映。這次優質課,每一位老師都在板書的設計上下了工夫,有的老師書寫工整,排列有序;并且老師們出手一筆清秀的字躍然而上,為課堂增色添彩等。總之,“板書”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發揮了它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每位老師的板書列出了本節知識點,并且將每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用線畫出,使本節知識清楚明了。
6、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每一節課都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識更直觀,更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總之在這次上課的專家都能根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并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欲,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這些教育教學經驗 豐富的 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后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斗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14
一、教師的語言、語氣、語速、和表情都非常重要,在愉快的氛圍里進行學習,所學知識就輕松掌握了。老師講授時自至終一直保持微笑,用鼓勵、欣賞的眼神注視學生、用輕松愉悅、鼓勵性的語言啟發、引導學生,整節課都使人感到使人很愉快,學生很快進入角色,能按老師精心設計的導學提綱,一步步輕松的完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并在老師的畫龍點睛的點撥和恰如其分的評價下完成本節課的教學。
二、課堂環節設計由易到難,問題的逐步深入,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逐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斗志,開闊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課堂情景恰如其分的設計,師生之間和諧融洽的交流,使學生之間能團結合作,探究興趣盎然,老師循循善誘的引導,耐心細致的指導,一步步誘發學生縝密的思維,把學生帶進了一個確實思考的過程,教給學生的不再是死的知識,是授之以漁,不是授之以魚,是給學生一個思維方法,是“點金術”,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知識。
四、重視知識的生成。對學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為老師都給予肯定,保持學生最可貴的創造心,給學生提供一個適合創造的平臺。
五、由點及面,拓展式教學益處多。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現有內容與相關內容聯系在一起,讓學生聯想思考,把問題以新帶舊,溫故知新,融會貫通。形成知識體系。新舊知識相輔相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了知識的連貫性。
六、從考點出發,實用性強,引發學生興趣。對于將要臨中考的學生,教師從往年常見考點出發,把問題分類研究,以點擊中考的形式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培養他們歸納總結的能力。
七、與實際問題相聯系,從實際走入數學,后再投入回實際。數學本身就是源于生活,在實際生活,生產中提出各式問題抽象而成,深入研究解決后再于生活,這也是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我相信,在這樣一個輕松、愉快又充滿鼓勵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學生,無論在知識、能力、創新各方面都將會是最優秀的。這也正是生命化課堂的亮點。讓學生感受生命,感受快樂,感受數學課堂的意義。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15
每學期學校都要組織“開放教學優質課”活動,因為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鉆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都會展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通過聽評課不但可以展現教師們扎實的教學功底,而且會讓聽課者受益匪淺,所以說聽評課是一個共同學習一起進步的良好平臺。下面是我聽數學課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教師善于創設情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感覺數學是有趣的。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挑戰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為他們走向成功。
二、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
教學課件制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課題材料的搜集上和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都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運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直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三、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
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是至關重要的,不但要有準確的數學專業用語,讓學生聽懂理解知識,而且教師要有及時的課堂評價,隨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多表揚來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
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聽課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的與眾不同,我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個老師都精心的設計每一堂課,從板書、圖片、內容,那種工作態度與熱情都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他們的課堂上很少有見到不學習的孩子,因為他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著。
五、教學中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體現了探索性的教學過程。
以上是我聽數學課的幾點心得體會,因為各科的教學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后要把通過聽課學習到的優秀經驗,用到自己的信息技術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讓自己的課堂也更加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信息技術的教學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信息技術課的魅力!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16
為了進一步實現“名師引領,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優共進”的目標,我有幸參加了由旬邑縣逸夫小學百思特名師工作室組織的“五室聯動助力課堂”暨城關片區同優共進教學教研活動,深受啟發,現就談談自己聽課后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學生發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二、教學過程精致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布置作業課后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每位教師能根據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
各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加大了對能力的考查,:在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去歸納、去概括、去總結,讓學生先于教師得出結論,從而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的目的。
四、使教學向理論聯系實際方向傾斜
數學學科本來是與實際聯系緊密的學科,針對近年來題中出現大量聯系實際的試題,如張老師設計的習題“將盛得很滿的一碗湯飯要送到顧客手中,不能使湯溢出來,怎么才能做到?”緊密的聯系實際,使學生能學以致用。聯系實際日益成為考試題內容改革的一個明顯發展方向,教師,已開始加強知識實際應用的教學,使教學恢復它的本來面貌。
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這些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后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斗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17
20xx年1月21日,我有幸參加了高港區教研室組織的數學教研活動,學習了高港中學兩位老師的課,真是受益匪淺。最值得我學習的是他們站在講臺上展示自己的那份勇氣,這是我最弱的方面。他們,給了我也想講課的欲望,有了想跟他們比一比,看看自己差在哪的想法。
兩節課的共同點是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注重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打破了以往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的教學方式,兩位教師都具備扎實的基本功,有非常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借助講學稿和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使課上得有聲有色,這些太值得我學習了。
這兩節公開課為我以后的教學提供了很大幫助,在此我想談談我的感受:
一、講學稿的使用
講學稿是我們高港區正在大力推行的“教學助手”,我校初一數學組正在使用講學稿,這個“新型的助手”帶給我們很多的幫助,讓我們覺得課上45分鐘更有緊迫感,更有效率。例如課前的預習。課前預習是學新課的前提。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基礎教育不只重視學生學到什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良好的預習是獲取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課前預習尤為重要。使用講學稿后,讓學生更有針對性的預習,完成好講學稿上的預習題,使預習效果更佳。高港中學的兩位老師都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二、知識點的延伸與拓展
兩位老師上的都是初三的復習課,都注意到了知識點之間的連貫性。第一位老師由一個拋物線引出一系列的問題,將問題一拓展開,提出關于該拋物線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知識點的連貫性;第二位老師在講“求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的梯形的面積”時,問學生有哪些方法,還有哪些四邊形的面積可用這些方法。初三復習課更是要注意知識點的相通,讓學生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個知識網,將相關知識用聯系的觀點來看待。
三、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葉圣陶說:“教育就是要培養習慣。”培根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可見培養學生愛動腦動口、勤思考的學習習慣是促進他們思維發展,協調個性差異整體發展的手段之一。從這兩節課來看,高港中學的學生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不斷引導學生如何探究,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教育是不斷發展、改革著的。我需要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學習時間,每天都要思索,怎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怎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怎樣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能促進學習;怎樣適應教學改革和社會發展的新趨勢,達到共同提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18
作為數學教師,在全面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大形勢下,只有向教改要效率,充分利用好課堂分鐘,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帶進課堂,嘗試著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到生活實踐中,使學生能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進而感受生活數學之美。現就談談自己聽課后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教材,還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都體現了依托教材以人為本的學生發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二、教學過程
精致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布置作業課后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物理知識的結構體系。每位教師能根據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
當今中考命題的命題指導原則是,有利于高校對人才的選拔,確立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題指導思想,這就加大了對能力的考查,為此各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了這個問題:在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去歸納、去概括、去總結,讓學生先于教師得出結論,從而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的目的。
四、使教學向理論聯系實際方向傾斜
數學學科本來是與實際聯系緊密的學科,針對近年來題中出現大量聯系實際的試題,聯系實際日益成為考試題內容改革的一個明顯發展方向,教師,已開始加強知識實際應用的教學使教學恢復它的本來面貌。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19
我們的每一堂課都是一場沒有彩排的劇目,教師面臨的是時刻都會發生他們所設想之外的情形,而要自如地掌控這種隨時都有“意外”的局面,就必須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教學機智及應變能力,就這一點來說,我覺得教師與直播現場的節目主持人的角色是一樣的。在這次聽課過程當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執教老師的那種良好的教學機智,豐富的語言,神態、動作等方面的表現以及老師們的良好的課堂應變能力,讓我進一步體會到教師自身素質的重要性。
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
一、現代教育提倡學生自主學習,但不等于教師可以放任自流,而應成為學習的指導者,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要認真地看,仔細地聽,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并且考慮下一步要如何指導學生學習。特別是現在提倡討論式的學習,教師應參與學生的討論,及時指導學生的討論,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精神。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在設計問題時要“跳一跳,夠得著”,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的角色轉變了,學生的角色也在轉變,由被動的學習轉變為主動的學習,學生既是知識的接受者,也是知識的發現者,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的思想。丟掉傳統教育中教師的絕對權威,洞悉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他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并針對他們的興趣愛好找準教學的切入口,因勢利導,將手中的“指揮棒”變成引領學生去探索世界的“引路石”。在這里,教師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說教者,學生不再是教師思想、情感的復制品;課程也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單一的教材內容,相反,教師能夠從學生出發、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研究解決學生要學什么、怎樣學等一系列問題。
三、思考幾個問題
1、課堂實效與教學質量、課堂效率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追求高質量的教學質量、講求高質量的課堂效率是落實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基本保證。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即要關注教師教的質量,又要關注學生學的質量,二者缺一不可。教師要有“課堂成本意識”,不能以加班加點、題海戰術、機械訓練的方法犧牲學生身體健康為代價。
2、落實了“數學化”課堂是否就是實效好的課堂?
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應該體現在讓學生真正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但是不能說只要經歷了“數學化”就是落實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經歷“數學化”是落實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途徑。落實實效性好的課堂必須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必須落實課程目標,而不只是關注學生的數學智慧。我們要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理解數學內涵,學會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數學信息,用數學符號描述現象,進行數學建模。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是單純地獲取知識,而是探究數學知識的同時感受體驗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富有生命活力的優質的數學教育。
3、為什么學生面對“精彩的畫面”視而不見,毫無興趣?
4、 動手操作就是探究學習嗎?小組討論就是合作學習嗎?只有數學活動才是體驗學習嗎?
5、一問到底才是啟發式教學嗎?用了電腦課件就是“整合”了嗎?
6、 你精心設計每一節課了嗎?教學的每個設 計、每個活動都是有效的嗎?
7、你在預設中為生成留有空間了嗎?你是否有效的利用了生成?
8、你采用的教學形式是否有助于學生的發展?如何走出課堂表面繁榮而實質低效的教學誤區?
四 對策
精心預設——準確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學生、有效開發資源、適時準確評價關注生成——寬容地接納生成、理智地認識生成、機智地篩選生成、巧妙地運用生成以滿腔的熱情、智慧的頭腦,敏銳的觸角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喚起學生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自覺不自覺地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小心翼翼地呵護孩子的學習熱情,想盡辦法調動學生地積極性、主動性,全力以赴地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學的價值,不斷地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堂有實效的課要做到確定好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課堂的生成點,教學風格樸實一點,雙基訓練扎實一點,教學容量厚實一點,學生思維活躍一點,教學方式靈活一點。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20
一、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學過程是多種要素的有機結合體
在新課程下,數學教學過程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它突出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是數學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新課程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選擇課程資源、組織教學活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以及參與研制開發學校課程等方面,必須圍繞施素質教育這個中心,同時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新課程標準下還要求教師學習、探索和積極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師德素養和專業水平。
新課程標準還認為學生是數學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的發展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學生的學習應是發展學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因此,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根據不同學習內容,讓學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體驗等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新課程標準認為教材是數學教學過程的重要介質,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依據課程標準,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書、校本資源在內的多樣化課程資源,拓展學生發展空間。
二、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的核心要素是師生相互溝通和交流
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強師生相互溝通和交流,倡導教學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營造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因此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而互動必然是雙向的,而不是單向的。
由于教學活動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情感交流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討論是情感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方法。教師與學生的討論,學生與學生的討論是學生參與數學教學過程,主動探索知識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要依照教學目標組織學生充分討論,并以積極的心態互相評價、相互反饋、互相激勵,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發揮集體智慧,開展合作學習,從而獲得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為新課程標準下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之一就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之由客體變為主體,使之積極地、目的明確地、主動熱情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真誠交流。新課程標準認為數學教學過程中不能與學生交心的老師將不再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育是非顯露痕跡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是充滿愛心的教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真誠交流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贊美。期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好,由衷地贊美學生的成功。
三、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強調教師的組織性和協調性
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已經不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吸收、選擇和整理信息,帶領學生去管理人類已形成和發展的認識成果,激勵他們在繼承基礎上加發發展;教師不單是一個學者,精通自己的學科知識,而且是學生的導師,指導學生發展自己的個性,督促其自我參與,學會生存,成才成人。教師的勞動不再是機械的重復,不再是在課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講授,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開展種種認知性學習活動,師生共同參與探討數學的神奇世界;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師也不再是學生知識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種知識源泉的組織者、協調者,他們讓學生走出校門,感受社會和整個教育的文化。可以說,促進人的發展,促進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這是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師的根本任務
總之,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對學校管理,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新課程,教師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新課程的要求,要樹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適應新課程,把握新課程,掌握新的專業要求和技能----學會關愛、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給予、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選擇、學會激勵、學會合作、學會創新,這只有這樣,才能與新課程同行,才能讓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過程更加流暢。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21
老師們都知道,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鉆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我不能把競賽課的所有內容原封不動告訴大家。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一)還數學課堂安靜
聽完這次競賽活動后,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次競賽課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開課在我眼里是熱鬧有加,整堂課如雷貫耳的掌聲、贊揚聲、小組合作討論聲,游戲高興地叫喊聲,真的聲聲入耳,還有那變幻莫測能刺激視覺的課件,一個比一個美,讓我們可望不可即。而這次的課堂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東西。課堂變成了一個師生共同“享受”知識能量,傳遞信息的空間,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樸素與扎實。
(二)課堂教學體現數學味道
很多老師心里想,數學課堂肯定體現數學味道,這還用說。老師們都知道,為了迎合課改的精神,一些公開課,老師為了讓數學課堂更加充實生動,更加吸引學生,老師在教學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知識;為了擴展學生知識面,老師又加入了相關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為了豐富課堂語言,有感情,用著詩意一般語調講課;為了節省時間,用了大量畫面精致的課件。一節課下來,涉及的科目很多。學生不知這節課到底是什么課,數學課也像,自然科學也像,綜合課也像,最終成了“四不像”。但這次的課堂卻體現了數學應有的味道,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這次講課內容多樣,不像以前公開課那樣講簡單數學認識。這次不僅講一些比較抽象知識——用字母表示數、中位數等。還講了一些比較有難度的知識。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二是重視數學語言表達,教師語言簡潔精煉,言簡意賅,沒有多余的話,最大特點是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注意學生語言的嚴謹性。
(三)多媒體的大量運用
最后我簡單地說一說有關多媒體的運用,老師們都知道,數學課堂上運用課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節省時間,二是直觀形象展示給學生。這次的課件制作水平相當高,而且使用效果好,克服以前課件華而不實的現象,學生的專著力只在課件表面的畫面上,沒有起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作用,課件成了擺設。課件是教學的輔助手段,為教學服務,不能主次顛倒。
以上是我這次聽課后的感受。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改革走到今天,已經由當初的羽翼末豐逐漸成熟起來,我們感到由衷的欣慰。最后,也祝愿老師們在自己的教學園地這塊實驗田里結出豐碩的果實。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22
20__年1月21日,我有幸參加了高港區教研室組織的數學教研活動,學習了高港中學兩位老師的課,真是受益匪淺。最值得我學習的是他們站在講臺上展示自己的那份勇氣,這是我最弱的方面。他們,給了我也想講課的欲望,有了想跟他們比一比,看看自己差在哪的想法。
兩節課的共同點是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注重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打破了以往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的教學方式,兩位教師都具備扎實的基本功,有非常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借助講學稿和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使課上得有聲有色,這些太值得我學習了。
這兩節公開課為我以后的教學提供了很大幫助,在此我想談談我的感受:
一、講學稿的使用
講學稿是我們高港區正在大力推行的“教學助手”,我校初一數學組正在使用講學稿,這個“新型的助手”帶給我們很多的幫助,讓我們覺得課上45分鐘更有緊迫感,更有效率。例如課前的預習。課前預習是學新課的前提。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基礎教育不只重視學生學到什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良好的預習是獲取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課前預習尤為重要。使用講學稿后,讓學生更有針對性的預習,完成好講學稿上的預習題,使預習效果更佳。高港中學的兩位老師都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二、知識點的延伸與拓展
兩位老師上的都是初三的復習課,都注意到了知識點之間的連貫性。第一位老師由一個拋物線引出一系列的問題,將問題一拓展開,提出關于該拋物線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知識點的連貫性;第二位老師在講“求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的梯形的面積”時,問學生有哪些方法,還有哪些四邊形的面積可用這些方法。初三復習課更是要注意知識點的相通,讓學生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個知識網,將相關知識用聯系的觀點來看待。
三、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葉圣陶說:“教育就是要培養習慣。”培根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可見培養學生愛動腦動口、勤思考的學習習慣是促進他們思維發展,協調個性差異整體發展的手段之一。從這兩節課來看,高港中學的學生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不斷引導學生如何探究,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教育是不斷發展、改革著的。我需要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學習時間,每天都要思索,怎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怎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怎樣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能促進學習;怎樣適應教學改革和社會發展的新趨勢,達到共同提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23
20xx年12月23日,我有幸參加了由學校組織到馬壩中學的聽課,這次課的主題是“同課異構”,學到了不少東西,深感作為一個新教師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有許多問題有待于今后進一步完善,深感不虛此行。現將聽課活動及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我聽的是兩節高三的數學課,可以看出兩位老師,扎實的基本功游刃于課堂,親切大方的教態,靈活的機智,拉近了學生和教師的距離,容易讓學生產生親切感,更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動腦,動口,動手,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課堂教學中,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體現了依托教材以人為本的學生發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教學過程細致,從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布置作業課后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能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第一節課是過老師的課,過老師采用的是多媒體教學,課堂容量較大,學生思考的容量也大,主要講了三個類型的題目,這三個類型的題目基本概括了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在高考中能夠考到的問題,以及思維方向,由學生和過老師一起對問題給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非常的適用,這三個類型也是對高考題型的預測,這節課過老師更傾向于思維的點撥。
第二節課是許老師的課,許老師的板書可以看得出來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很有條理性,通過每一個問題給出一類問題的解決思路,幾個問題看得出來也是許老師經過精心設計的,底下的同學思維非常活躍,能夠跟著老師的步驟走,還有對于問題給出的變式也非常有針對性,設計的非常好。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課后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后記,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業務水平,爭取成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讓學生,家長和自己都滿意的研究型教師。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24
本學期已近接近尾聲,各項工作也到了總結階段,聽課評課活動也已經結束,但收獲頗多,感悟很深,我相信這項提升教師業務水平,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的活動將繼續深入進行下去,并推廣到每個班級,涉及到每位老師。教室是教師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教師完成教學目標實現飛躍的主要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勢在必行,課堂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聽了有近20節課,并且有的老師的課也多次聽評,現在把自己的感受分享一下。
一、學生主導,老師引導,課堂是學生的課堂
課堂效率是老師業務水平、教學能力的體現,是學生學有所得的保證。陳瑞娟老師的課堂并不華麗絢爛,但卻充實、有活力。錯題統計使得教學目的明確,更能把握學生的不足;會的學生上臺展示講解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擺脫了枯燥、灌輸、機械聽課的模式,使得課堂充滿活力,學生的表達能力、主動學習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提高,老師及時指導規范了學生的習慣,使得學生思維更加縝密。至于仍有個別學生不會的,有同學負責在討論總結時單獨講解,兵教兵更好的使學生體會集體、團隊的合作的重要性,強化了班級凝聚力。題型方法總結使得數學學習充滿了規律性,解開了數學朦朧的面紗,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及時提問基礎知識、做題方法,鞏固了基礎強化了思想意識。
二、充分備課,使得課堂環節流暢高效
上課也是一門藝術,上課重難點的突出突破就像樂曲有平緩到激昂,處理的恰到好處就如高山流水,聽著賞心悅目,處理不好,則聽起來艱澀難懂昏昏欲睡。孫瓊老師很好的捕捉到了銜接的關鍵點。孫老師提前、超前一天就備好了課,要講什么內容,在課下反復思考:重點是什么,常考常出現的試題有哪些,做題的方法是什么都下足了功夫。課堂上語速流暢自然,提問的問題直接與接下來講的內容關系緊密,例題典型,緊扣知識點,練習與例題緊密練習,起到了鞏固掌握的效果,課堂平穩有序,重點知識平穩體現,難點自然突破。充分備課的效果顯而易見。
三、敬業的標桿,永遠矗立
姜老師從接到上課的安排后,一直兢兢業業,認真備課上課,課下及時批改作業。在課堂上認真總結解題的方法,語言精準描述形象,便于記憶,尺規作圖一絲不茍,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標桿!
總之,通過聽課學到了許多東西,付孝飛老師的目標激勵;王高飛老師的錯題典型例題反復訓練、當堂訓練,既檢驗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掌握了學生課下總結反思的過程。通過聽課,發現老師們備課都相當充分,盡可能利用一切方法手段讓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希望學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25
很榮幸參加蘇仙區教育局組織的在郴州市第八中學聽課學習,觀摩了4位老師數學優質課,半天的聽課加半天的評課學習我收獲很大,從幾個老師的講解中,我了解了: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強調數學來自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生活中的數學教學本質是培養學生的應用與創新能力。下面談談自己在本次數學聽課活動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善于創設情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感覺數學是有趣的。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 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挑戰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為他們走向成功。
二、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
教學課件制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課題材料的搜集上和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都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運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直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三、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
教師的教學語言是至關重要的,不但要有準確的數學專業用語,讓學生聽懂理解知識,而且要有些詼諧幽默的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師要有及時的課堂評價,隨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多表揚來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
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聽課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的與眾不同,我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個老師都精心的設計每一堂課,從板書、內容,結構緊湊,環環相扣。既學習了新知識,又增加了練習量,還激發了學生大腦思維的深度,那種工作態度與熱情都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他們的課堂上很少有見到不學習的孩子,因為他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著。
五、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留給學生充分探索的空間。整堂課教師少講,甚至不講,都是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幫學生,學生帶學生,學生掌握非常快。
整節課老師并沒有直接在黑板上講解、演示做題需要的方法、式子,而是啟發學生提出問題,繼而讓學生估算,再就是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獨立計算,此環節是重點,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學生迎刃而解,重點第幾種方法,運用知識的轉化很輕松地將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學生掌握的輕松自如。整個過程教師沒有挖苦心思、聲嘶力竭去講解,而是在指導學生的鉆研過程中通過比較、探索、演示自主學會了新知識。整堂課教師引導得有序、有理、有法,學生經過思考、鉆研、整理,整堂課過得輕松、和諧。
六、教學中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提供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 合,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探索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將學生教會,而且還教學生會學,充分體現了探索性的教學過程。
七、教師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課上,老師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由于各種不同的因素,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了解這種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從學生實際出發,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同時,新教材設計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試一試”、“想一想”、“議一議”等問題,教師都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選用。對于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另外選擇一些較靈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探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成績。
當然,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有的教師多年從事高年級教學,對低年級學生學習水平和認知能力估計不足,時間把握不準,沒有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有的教師沒有深入到學生中去觀察、檢查,啟發教學得不到回應時只好唱獨角戲。
以上是我聽數學課的幾點心得體。聽幾位教師的數學優質課,使我親眼看到他們各自的教學藝術風采,深深地感染了我,鼓舞了我,打動了我的心。通過他們的課堂教學,讓我直觀的看到老教師在新課改中的模范作用,他們不守舊,與時俱進,認真貫徹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啟迪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如何進行課堂教學,醒悟了一些在課改中感到困惑的問題。
數學是有趣的、是簡單的、是鮮活的。這次聽課學習活動雖然是短暫的,但是我們的課堂改革以及課程改革是長久,我將積累這次學習活動的經驗,將它們應用于以后我自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去,努力的做一位優秀的數學教師。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26
聽數學公開課心得體會
20xx年11月4日,我和同事趕到支河小學聽課。這是 支河中心校組織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在短短的一天時間里,聽了陳輝和張燕兩位數學老師的課,此次聽課收獲很大,受益匪淺,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兩位數學教師的講課風采,也讓我從中發覺到了在課堂教學方面自身的淺薄與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第一、教師善于創設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提高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求知欲,進而促進其思維。教師創設的情境要真正為教學服務,如果只是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種假的教學情境。
在這兩節課里,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并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學到知識。
第二、教師所創設的師生互動環節氛圍融洽。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聽課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的與眾不同,我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個老師都精心的設計每一堂課,從板書、內容,那種工作態度與熱情都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他們的課堂上很少有見到不學習的孩子,因為他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學習他們的優秀經驗,讓自己的課堂也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也充分體現了“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共聽了2節課,每堂課細細的聽下來后,感覺每位授課教師都煞費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細致的準備,所以每堂課都有很閃光的亮點供我們參考、學習、借鑒,當然有比較就會有鑒別。所以我會把其中的精華加以吸取,嘗試運用到以后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總之,平時一定要多學習新課改理念,認真鉆研教材,挖掘教材,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授課能力,多聽同任教師的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以后的教學中取得好成績。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 篇27
我有幸觀摩了小學數學開放月公開課的活動,這樣的公開課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
第一堂課是熊老師的《認識負數》,本課為六年級下學期的第一課。熊老師笑起來特別和善,聽他的課如沐春風。特意關注到他的課全程只用了兩張PPT,更多的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依次來表達每個負數的意義,這些負數表示什么,用自己的方式畫出一個負數,并描述出來。
第二堂課仍然是六年級的內容《比例的意義》。
這堂課是由鐵路小學的李老師上的,課的一開始,李老師便出示自己旅游當中的照片,一下子引起了同學的興趣,興致勃勃的開始幫老師分析為什么另幾張照片看起來更別扭。從而引出比例,再順勢引導學生算一算這幾張照片的比例……
接下來是來自北師大附小的劉老師,一開場,她的聲音清脆悅耳,非常好聽。這堂課研究的是一個新的課題《展開與折疊》,雖然數學課本上沒有本堂課的內容,但我覺得這節課很有趣,受益匪淺,不僅學到了很多關于魔方的知識與規律,而且給我打開了另一種新的思路和理念,使我對數學課有了一個新的思考。
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謂: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廣闊舞臺,令各家可一展風采。同時也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機。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總之,數學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采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