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專業實習報告(精選3篇)
漢語言專業實習報告 篇1
院系: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
姓名:實習單位:《信息報》
一、實習動機
由于對新聞寫作、報刊編輯有較深的興趣,通過自學對新聞的定義、基本要求、寫作及出版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想通過實習將這些理論與實際的應用相結合,在報紙出版的實踐中感受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別是新聞寫作方面總體把握的能力。
二、實習目的
學習新聞寫作的采編流程、實地了解報紙出版的過程,對其進行分析,并結合所掌握的理論達到提高自己對新聞認識的目的。
三、實習任務
學習報紙上已發表的新聞作品、實地采訪并撰寫新聞稿件。
四、報社概況
1、基本情況:位于昆明市東風西路119號
2、報社簡介:《云南信息報》創刊于1985年,既算一份老報紙,也算是一份年輕的報紙。因為從去年下半年與南方報業集團整合之后,全新改版到現在還不到一年時間,報社采用南方報業集團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在版面布局、版式設計、新聞采編、思想內容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昆明往事?舊聞”、“老房子”等系列的推出,引起了較大反響。作為一份綜合性都市類報紙,“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使《云南信息報》成為一份品味較高的都市類白領讀物。
五、實習情況
本人于20xx年4月至6月在云南信息報社時政部參加了為期三個月的實習工作。
本人為時政部實習生,主要跟隨本部門記者對昆明市發生的時事新聞進行采寫工作。在實習之初,對于新聞采訪能力和新聞稿的寫作能力均感不足。報社老師讓我比較同一天出版的《春城晚報》、《都市時報》、《生活新報》和《云南信息報》。哪些有價值的新聞他們做了,我們遺漏;哪些新聞他們沒有做,我們做了;哪些新聞,大家都做了,但又是哪家報紙做得好,好在什么地方。通過這樣的比較,感性認識新聞報道,直觀地學習新聞寫作。
在報社學習觀摩了一段時間之后,4月26日,我接到第一個采訪任務,跟隨報社一位見習記者李德(南開大學XX年級畢業生)一同前往昆明海貝中英文小學采訪“昆明首屆兒童讀書節”。由于活動分兩個地點進行,我們也是分頭行動,最終圓滿完成采訪工作。并在28日發表《引導孩子閱讀高雅經典作品》新聞稿。在練習撰寫新聞稿的過程中,得到了報社張曉青老師、吳珊老師、凌劍伊老師的點撥與指導。由于本人是漢語言文學專業,雖然學習過一般新聞稿、應用文的撰寫,但由于缺乏實踐鍛煉,因此在寫作過程中,常常會采用抒情、議論等手法,此與新聞強調真實客觀的原則向左,受到了老師批評、指導。導語的設置、標題的擬定以及結構上也有不規范的地方,這些在向報社老師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糾正,新聞寫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此及基礎上獨立發表了《云大創業計劃大賽決出金獎》、《“為勞動者歌唱”》等新聞稿。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幾次記憶猶新的采訪經歷。
5月27日下午7時許,我在學校接到報社吳珊老師的電話,得知當晚8點昆明市官渡區一場以“為勞動者歌唱”為題的文藝匯演在前衛鎮福德社區大禮堂舉行,吳老師要我前往采訪。接到采訪任務之后,我與06新聞一位同學帶上采訪本和相機立即趕赴現場。由于不熟悉路線,加上中途轉車,到達福德社區的時候已經是8點過半了。在與現場組織者接上頭之后,我們馬上分頭行動,她負責照相,我負責采訪記錄。據活動組織者——昆明攜手互助社工作者張紹東介紹,本次活動由世界宣明會昆明攜手互助社和北京打工青年藝術團共同舉辦。北京打工青年藝術團是一支由打工者自行發起創辦,以文藝的形式為打工群體提供社會公益性演出的民間藝術團體。他們利用工作之余開展各種文藝演出和權益宣傳活動,受到廣大工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此次來昆巡演是他們第二張專輯《為勞動者歌唱》全國巡演的最后一站。整個禮堂之中座無虛席,臺上臺下氣氛熱烈。“我們進城來打工,誰也不比誰高貴……”打工藝術團青年歌手許多吼響了《打工號子》,強勁的打擊樂至今會令我浮現出當時的情景。大約9點半之后,終于結束了采訪工作。當時報社是這樣規定的:下午5點報題,包括標題、篇幅,是否配圖;晚上8點就要上傳編輯。另外我也擔心趕不上末班公交,于是先聯系了報社編輯,編輯說明天來不及發稿,只有后天發。這就不必急著趕稿,于是我們馬上去趕公交,希望能在宿舍關門之前趕回學校。
在綜合能力得到提升之后,也面臨了一項重要的采訪任務,這就是20xx年“高考進行時”系列報道。在本部門的內部會議上,領導作了工作部署:
6月6日,考點探營。即對昆明16個考點情況摸底。
執行:徐琪艷(西山區)、季婷婷(盤龍區)、徐東明(五華區)、曹勝婷(官渡區)
本人被安排對五華區6個考點進行“探營”。下午2:30許,到達了昆三十中,這是一個三校生考點,我重點了解了一下它的考場安排,安全醫護情況。隨即又馬不停蹄的趕到了云大附中、云師大附中、昆八中等學校。由于道路不是很熟悉,加上轉乘公交又遇堵車,到下午6時許我離開師大實驗中學,整個熟悉考場的時間已經接近尾聲,五華區還有昆一中沒有到達。而然時間已經不允許我在過去。我只得立馬回去趕稿子。于是直接回到學校,寫完稿子之后再傳給報社老師。6月7日,考點監控。我的目標是海口云光中學。
早晨6點起床,早早趕到報社,因為已經事先聯系,報社派車送我到海口鎮云光中學。從8點半開始直到第一科考試結束,考生陸續走出考場為止,我一直堅守自己的崗位,及時捕捉考生與送考家長的細節。并且主動采訪了幾位一直在云光中學門前守候的家長。并作了如下采訪記錄:
高考第一天
上午8:00,記者來到昆明西山區云光中學考點。公安、交警以及醫護人員均已抵達。陸續有考生與家長到達考場,考場只憑考生學生證和身份證進入校園。其余非考試人員均不得入內。
8:40,一位考生從摩托車后坐下來后,他父親說:“去吧,放松點。”兒子對父親說你:“回去吧,我自己曉得!”說著話匆匆奔入大門。
大門外幾位媽媽目送自己的孩子進入校園,便湊在一塊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也不在意別人在說些什么,自己又在說些什么。有一位媽媽緊鎖眉頭,用略帶焦慮的眼神看者自己孩子的背影。另外一位媽媽麻利的翻著自己的拎包,忽然把兒子叫了回來,將手中的手表塞入兒子手中,并催促他快去。記者在她身后招呼了兩聲,她才反應過來,但表示并不愿意接受采訪。
8:52,考場內外都顯得十分安靜,一切井然有序的進行。偶爾有幾位家長站在一旁議論今年的高考,議論全國和云南省的招考比例,分析的頭頭是道,儼然一副“高考專家”的模樣。
隨著考試開始,許多家長陸續回家,只有少數還留在校門外陪考。
快到11:00的時候,天空漂起了雨絲,漸漸變大,成了雨點。可是在校門的家長撐起雨傘繼續等待。
11:10,有一位母親對馬路對面的父親喊道:“你不要在這里看著了。買好了白菜,我買好了魚……都放在冰箱里頭,你趕快回去做了,我在這里等著!”可是老爸似乎并不放心,在校門對面徘徊了幾遍,終于向家走去。
又過了片刻,雨停了。雨后的海口,空氣變得格外清新,家長們相互點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把這股清爽之風帶入考場,考出一個好成績。
11:45,大門打開,考生們一起出來。
沒有哭泣,也沒有歡呼。沒有跌宕起伏的場面,掛在考生臉上的只是淡淡的笑容,互相的問候和打趣。這邊一個爸爸輕聲問左顧右盼的媽媽:“各看見我們家娃娃?”媽媽說:“沒有。是不是在前頭了?”另外兩位家長相互告誡:“出來了,啥都不要問他。他要說自己會說……”
王同學的父母和哥哥都站門口等候。據了解,他的哥哥已經在昆明某事業單位工作,乘著端午節小長假過來為他弟弟助陣。看來,端午節期間的高考,還是透出了幾分溫情。
11:55,隨著工作人員的撤離,整個考場變得相對的冷清。等待考生的是下午的數學科考試。
…………
草草吃過午飯,隨即找了一家網吧埋頭進去,寫完稿子傳給報社老師。由于報社不派車來接我,只好自己乘坐巴士回昆明。回到學校時,已經是下午7點了。
六、實習體會
從我第一次跟隨記者進行采訪到后來能夠獨立擔當采訪任務,令我體會頗深。
1、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做新聞宣傳工作是一項對政治思想素質要求極高的職業。特別是采編人員,需要隨時了解和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變化,以及當前首要的政治任務等問題,把這些東西消化,變化自己的新聞內容登在報紙上。
2、要多接觸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我們在學校接觸的主要是同學,關系比較單純,交往起來也很簡單。參加社會實習的最終目的就是在社會適應能力上有所提高。在實習中就要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員,接觸各種各樣的事件,從而增加自己的閱歷。
3、實習不是被動的學習,在實習崗位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創造性的發揮,和實習單位多多交流,成功轉換角色的方法。報社里很多人并非新聞專業出身,例如張曉青老師畢業于云南大學生化專業,很多理工科的畢業生做新聞、做記者也同樣優秀,記者與編輯需要比較專業的知識,但是社會知識與經驗顯得尤為重要。
4、要給自己定好位。在態度上要把自己當成學生,虛心請教;在做新聞采訪時,把自己當成一個工作人員,愛崗敬業,嚴于律己,爭取多寫新聞,多發新聞,維護新聞的客觀、公正。
5、要多動手寫。做記者必須腿勤,嘴勤,筆勤,一個新聞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組織稿件。同時自己要主動動鍵盤寫稿。加班撰寫稿件,不僅鍛煉了我的寫作能力,還讓我學會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準確地抓住新聞點;做實習編輯,學習了如何編輯稿件,如何取標題,記得有一次為了一篇稿子的標題,我修改了不下四五遍,還是沒有令報社的老師滿意。
七、總結陳詞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記者生活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浪漫,記者不僅是無冕,更是一個肩負重大使命的職業群體。
通過這樣的實習經歷來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化。新聞需要接觸社會的方方面面,光有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學習中多想,多讀,多學。要求自己的寫作水平一定要過硬。
在實踐中不斷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更新,進行補充。通過實習幫助我們修改自己的職業規劃,通過實習來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合適的崗位工種,從而制定出更為實際可行的職業規劃。
漢語言專業實習報告 篇2
20xx年新春伊始,我在xx大漢語文化學院參加了為期4個月的對外漢語教學實習。雖說先前也曾有過一些零星的中小學文史課、暑期國際班漢語課的教學嘗試,但完全獨立承擔大學本科留學生的一門課程——102級會話課,卻還是第一次。對外漢語漢語教學側重于二語語言點的運用和操練,不同于國內語文課堂上文學分析鑒賞能力的培養,這對于本科漢文專業出身的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新年過后,伴著料峭春寒,留學生們便陸續從異國他鄉來到北京。2月下旬我略帶忐忑地走上講臺,見到了我們102-6班的19名學生,開始了第一次的會話課。第一次課前的準備時間不是很充足,但我還是花了不少功夫,把課文全部錄入PPT,又把PPT精心修改了一番。課后,室友問我的感受。我很含糊,答曰“沒什么好的感覺,也沒什么壞的感覺,反正是稀里糊涂撐下來了”。我想這也許是大多新手教師初登講臺的感覺吧,一切都在一種未知的迷茫中嘗試著,摸索著,不僅僅是教學內容和方法,還包括學生的性格、漢語水平、偏好等等。
而后的日子里,我大體保持著最初的教學思路和方式,但是隨著集體備課時老師耐心的指導、糾正,以及對學生各方面了解的深入,在教學細節上我時有變換,一直沒有停止摸索和嘗試。常常覺得這班可憐的留學生就這樣無辜地充當了我教學實驗的犧牲品,負罪感油然而生。好在這班來自日、韓、印尼的學生們不約而同地保持了亞洲國家“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一直對我十分友好,課上也非常配合。光陰在不知不覺中淌過,曾經以為很漫長的三四個月實習期就這樣在寒去暑來中悄然流逝,細細回首著自己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成長歷程,不禁感慨萬千。當然,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我所收獲的,除了感性方面的快樂,更多的,應該是理性方面的反思、經驗、教訓以及成長。
一、教學效能感及其變化
培養和提高教學效能感,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項重要技能,對教學過程推進和教學效果都有重要影響。教師對自己影響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能力的主觀判斷,會影響教師對學生的期待、對學生的指導等行為,從而影響教師的工作效率。于是我告訴自己,樹立自信心是做好教學工作的第一步。
我們班上的19名學生均來自亞洲國家,以韓國、日本居多,還有兩名印度尼西亞學生。大家的漢語水平大體相當,屬于初級偏上等,但在這個班級內也略呈好、中、差不等的差異。一般來說,亞洲國家的學生不如歐美學生那么活躍、善談,少有積極踴躍回答問題的,口語能力往往略次于書寫及書面表達能力。而我擔任的恰好是以說練為主的會話課,于是,怎樣活躍課堂氛圍成了我的一大難題。
作為一名新手教師,我的語言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還比較欠缺,外加我的性格不是很外向,不屬于那種特別活潑幽默的老師,對自己的靈活應變能力和組織能力也缺乏信心。因此,雖然我在課前做了較為充分的備課工作,但登上講臺時還是顯得有些底氣不足。不過我相信自己終能以一貫的沉穩、踏實和足夠的耐心、熱情來打動我的學生。
教學效能感的確定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教師的性格和主觀判斷能力,二是教師實際的教學能力,三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能力的評價。我知道,樂觀積極的教師會以飽滿的熱情、認真負責的心態開展教學工作,適時總結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注重教學能力的提高,對教學內容的傳達、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學生的學習思考、作業水平及運用能力都滿懷信心,推動教與學兩種行為的完美結合和相互促進,即使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困難和挫折,都能及時合理地進行處理,以達到預期教學目標。我深知自己和如此優秀的教師還相去甚遠,成長之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我認為,只要多向優秀的老師們學習、交流,認真備課并適時總結經驗教訓,適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讓每堂課都能比前一堂進步一點點,那么這次實習工作之于我的意義也便凸顯出來了。
好的教學效能感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正如信心和判斷在我們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學效能感是隨著教學實踐的推進而變化的。在這4個月的教學實習過程中,我漸漸地感覺到自己教學效能感的變化。通過一次次集體備課時老師對我的指導,通過自己不斷的反思與調整,隨著和學生們交流了解的深入,我從最初登臺的底氣不足、生硬死板到后來的從容自然、靈活應變,從最初的不善于組織學生發言討論到后來的經常組織討論、表演,課堂氣氛也從最初的沉悶呆板變成了后來的積極活躍、言笑晏晏。這些變化雖然未必那么明顯,但卻是真實地存在著。于是我漸漸地對自己的教學有了信心,覺得自己較先前更能夠勝任這份工作了,上起課來也越來越靈活自如了。
二、教學意識及其變化
教學意識是教師教學過程中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包括課堂意識、情境意識、互動意識、問題意識、反思意識等幾個方面。課堂教學不是一個機械活動,教師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和樹立正確的教學意識,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而缺乏教學意識的教師,即使掌握了很多專業基礎知識,也難以成為優秀的教師。
課堂意識表現為教師應有明確清晰的教學計劃,能夠綜合把握主次、詳略,能在課堂上合理分配、充分利用時間。在實習的前幾節課,我常常難以把握主次、詳略,常會在一些不必要的問題上浪費時間,重點問題上卻也并未完全讓學生弄明白。整個課堂進度上也稍顯滯后。在與老師、同學交流之后,我漸漸注意到了這些問題,在自己備課的過程中標清主次,有時還看著時間做些試講、演練,在實際講課過程中不斷提醒自己要更好地控制整個課堂進度,在一些問題上須收放自如,切忌浪費寶貴時間。
情境意識表現為教師應善于設定各種情境,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讓學生通過提示自己進行思考。我曾在對外漢語教學法課上學到過一些設計情境的例子,覺得那些例子都巧妙無比,但自己實際操作起來卻十分困難,常常絞盡腦汁卻依然無法設計出很好的處理語言點的方式。在培養教學情境意識方面,集體備課時老師的建議和PPT上的例子給了我很多示范,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和幫助。隨著教學進程的不斷推進,我漸漸地丟掉了最初的死板、拘謹,多了些靈活善變。不僅是挖掘生活中的見聞來設計情境,就是不大的教室里的每個人、每張桌椅、窗外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教學中的道具,來幫助學生理解。
互動意識和問題意識方面我做得尤其不好,常常自顧自地講課、說解,而忽略了和學生的交流;提問時常常機械地注視著PPT大屏幕,而忽略了這是和學生的對話;常常是我提問題請同學來回答,而忽略了讓他們發揮積極主動性,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我想,起初課堂氣氛無比沉悶的原因便在于此。我反思了自己的性格、態度、教學方法等各個方面,也去聽了老師的課,通過對比尋找自己的失誤點。我也嘗試著用眼神、動作和全班同學交流,設置更多的引導性問題,盡量抽時間組織學生討論和表演,也經常鼓勵他們思考、發問,偶爾還加進幾句和課堂內容有關的俏皮話或幽默例子。實習到后半學期,我的課堂氣氛終于活躍了起來,學生們也對我更友好、親切了。
作為一名教師,你的統觀全局能力、控制時間能力、設計教學能力、交際表達能力,甚至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將對學生產生影響。短期內這些影響也許是很微妙、難于察覺的,但時間久了,便會在不知不覺中構成教師持久的教學風格甚至人格魅力。在樹立教學意識方面我需要做的努力還很多,還應該多向優秀的老師們請教、學習。
三、課文生詞,句子,課文處理方式
由于會話課是以操練句型和語段表達為主,故而從第一次課開始,我便把大部分課堂時間用在了句子和課文的處理上,并未給生詞過多的處理時間。
通常一課結束的時候,我會把預習生詞作為作業布置給學生。下次新課開始的時候,或者我領著學生一起讀兩遍生詞和重要詞組,或者挑學生先讀,每人讀一個生詞,讀對的話大家跟著齊讀一遍,讀錯了我會先糾正發音,再領讀一遍,之后便開始處理課文。在單詞發音方面,我們班學生大多數表現還是不錯的,但也有不少同學對于“四聲”和“舌尖前音、舌尖后音”把握不準,尤其是印尼學生,他們最靠近中國的南方方言區,分辨這些音成了他們的一大難題。因此我特別注意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課下他們找我練習時我也很耐心地幫忙。
這樣的處理單詞方式的確節省了不少課堂時間,幫助學生正音后他們的發音也有了一定的進步,但同時也造成了一些問題。其中的問題是,很多學生在課下不把預習當作業,新課前對單詞的意思仍不明所以,直到領讀時才開始查電子詞典,手忙腳亂,顧此失彼。于是后來的課上,我把所有的生詞都作為一個語言點放在課文里,和重要句型一起處理,以便加深學生的記憶。在課文中講解生詞時,我覺得圖片解釋法和例句解釋法都很有效,前者一目了然,適用于名詞、動詞、形容詞的講解,后者便于領會意義及用法,以便舉一反三、靈活運用,適用于副詞、介詞、量詞等的講解。
每次備課整理PPT時,我把所有的課文都打在PPT上,把課文分成若干部分,分別在每部分的課文中圈出重要句型、語言點及生詞,略修改超鏈接,使得每一個語言點對應一個講解,課上根據課文內容設置若干問題,一邊通過提問來串講課文,一邊操練句型、語言點和生詞。串講完一部分之后,再添加一個復述課文的超鏈接,點同學來填空,時間充裕的話大家再一起填空,復習課文內容,加深理解和記憶。
對于重點句型和語言點的處理,最初缺乏經驗的我總是試圖用一大段話來解釋其意義和用法。然而從學生迷茫的眼神里,我知道自己長篇大論的解釋是多么的令人費解,接下來的操練過程中,學生仍然錯誤百出,有些錯誤甚至讓人忍俊不禁,例如將“早晚非感冒不可”理解成“早上和晚上都會感冒”。為此我頗感失落。亓老師聽課之后的一番點評與建議點醒了我。會話課應該盡可能把開口說話的機會讓給學生,教師不能像對中國學生那樣拼命解釋詞義和用法,因為長篇解釋對外國學生來說非但難起作用,反而徒增負擔。之后,我便聽從老師的建議,一點點改掉自己長篇解釋的習慣,嘗試通過設計提問或者給出較多例句來引導學生自己領會語言點的意義,然后再進行操練。語言點操練的方式大致包括:造出例句挖空重點詞讓學生填空、給出前半句讓學生造出后半句、給出圖片或設計提問讓學生利用語言點來回答,等等,其難度依次遞增。這些方法都是很有效的,只是有時因為我的例句或問題設計不當導致學生難以回答。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要再三斟酌,根據學生的漢語水平和思維方式,設計簡明易懂的例句和問題來引導課堂的操練。
全部課文和重點練習題處理完之后,倘若時間富余,那么根據課文內容組織一些小的即興討論或表演,不僅引導了學生繼續操練新詞和語言點,還有利于加深其對課文內容和中國文化的理解,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不過我只嘗試過三四次即興表演,大多數時候由于未能很好地控制課堂時間而不得已放棄組織這些活動。通過本次實習,我明白了科學合理地控制課堂時間也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重要素質,自己還需要在更多的教學實踐中去練習。
四、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
課堂教學語言既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離不開的教學工具,又是直接關系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對外漢語課堂有著不同于國內漢語教學課堂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具有解釋功能和學習功能的雙重性,符合學習者需要的可接受性,語音、詞匯、結構、話題、文化等的受限性,等等。
在實習的初始階段,也許是由于緊張和拘束,我很少使用手勢、動作等肢體語言,外加對學生語言程度不甚了解,大多數情況下我使用的教學語言過于復雜,經常冒出一些讓學生費解的生僻詞匯,如“哪位同學自告奮勇來回答下這個問題”、“來北京之后你還適應嗎”;對語言點的解釋也較為繁瑣,如“‘哪兒能呢’是反問,實際上表示否定,意思是‘不能’、‘不會’”,“‘可不是嘛’和我們表面看到的意思也不一樣,它實際上表示肯定、贊同,有強調‘事實就是這樣’的意思”,這樣一來學生大都聽得云里霧里、不辨東西,做作業的時候還是會造出“-你怎么又在這兒摔倒了?-可不是嘛,我從來沒有摔倒過”這樣的句子來。
后來,接受了老師的建議之后,我盡可能地提醒自己,在課堂上少說話,把時間和機會更多地交給學生。盡可能地設計簡短的具有引導性的問題,來控制學生的思路,使其一步一步地自己領會一些語言點的用法。此外,充分利用豐富形象甚至夸張的語調變換,來引導學生體會語言點所表達的感情色彩,也不失為課堂教學的一個佳策。例如“要說感受嘛,咱多少還是有點的”一句中包含了中國人特有的感情色彩,這種謙虛中略帶得意的意味,要給外國人講明白著實不易,但通過眼神、姿態等的配合,外加夸張的語調來重復幾遍,然后再加之以大量的例句操練,學生就會漸漸領悟其中的意味了。類似的還有“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沒什么大不了的”等。此外,手勢、動作等肢體語言也會在很多情況下發揮作用,比如講解“發抖”、“告辭了”、“松了一口氣”等語言點的時候。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對外漢語教師還應該收起內向和拘謹,要活潑、自然、放得開,甚至有一些表演天賦。起初也許是因為和學生們還不太熟悉,我顯得比較拘謹,在課堂上語調平淡,不太懂得利用對語調的控制來吸引學生、講解語言點。隨著同他們了解的深入,我漸漸地放開了一些,同時也體會到了控制重音、語調、利用肢體語言在推動課堂順利進行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此外,對外漢語教學課堂,尤其是會話課課堂,教師還應該極力避免說一些無用的“廢話”。比如,課前過多的寒暄、語言點啰嗦的解釋、長篇大論的講故事、重復學生的或正確或錯誤的回答、對學生過繁瑣的贊揚或批評等,這些都是忌諱,會嚴重耽誤課堂時間,減少學生實際操練的機會。在力避“廢話”精簡課堂用語方面,我已經做了一些嘗試,有了一些進步,但仍需不斷改進。
五、教師的教學反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都要對教學實踐進行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以達到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教育學》講義上有句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話雖不見得多么正確,卻著實給了我不少壓力。實習的初始階段,我明顯地感覺到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學生對我的講解特別迷茫,作業也是問題百出,為此我懊惱極了。老師來聽過課之后,也對我提出了不少調整建議。我告訴自己不能氣餒,新手教師都有一個成長過程,沒有誰一上手就一帆風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及時調整、補救。
上了幾次課之后,我感覺自己的教學效果并沒有多少長進,于是開始從自己的性格、態度、交際能力,以及教學意識、教學語言、課文處理方式等方面進行一些反思,并在反思之后及時地做了一些調整和改變。具體的一些反思和調整在之前的幾個小節已經分別講過了,我明白自己所做的還遠遠不夠。但是通過這些簡單的反思,我已經體會到了反思在教學中的重要指導作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教學實習于我而言也是學習的一種,只有把教學實踐和思考結合起來,在實踐中發現問題,通過反思解決問題,再把這些解決方法付諸實踐去檢驗,我們實習生的教學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六、學生的反饋及教學評估對教師的作用
自開始實習以來,我便一直想聽聽同學們對我講課時各個方面的看法,只是學生們都相當友好,當面問他們時他們總是笑笑說“挺好”,只有一個印尼學生說希望能在課上多幫助他糾正發音。不過我想,學生的反饋不一定只能通過意見調查反映出來,他們在課上的神情、表現以及課下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對我的教學來說,都是一種有力的反饋。
于是,慢慢地我開始留意觀察學生的神情和表現,也開始記錄他們在課上及課下作業中出現的錯誤。一個迷茫懵懂的眼神、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錯誤,都漸漸地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我沒有講通、沒有練明白的語言點。課后我就和
老師、一起實習的同學還有舍友們交流,該怎樣把那些語言點講明白,下次課前通常會進行兩三分鐘的復習,幫助學生們加深理解。雖然最終我還是沒能把所有的難點讓所有的學生弄明白,但我一直相信,只要他們今天會的比昨天多,那么不管對于他們還是對于我來說,都是進步。
我相信學生的反饋和教學評估,對一個教師來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反饋和評估中好的方面,是對教師勞動成果的肯定,無疑有利于增強教師的自信心,以便在今后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把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來。而反饋和評估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要教師以正確的心態去對待,這些問題的作用和價值便更大。它有利于我們去及時地查漏補缺,適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對于我們教學的進步,有著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謹記:提意見并不意味著對我們的否定,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教師,只有不努力追求進步的教師。
七、集體備課對教師的作用和你的建議
教師集體備課是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教師開展集體研讀大綱和教材、分析學情、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分解備課任務、審定備課提綱、反饋教學實踐信息等系列活動。有了資深教師的指導,有了同事之間的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教師們登上講臺才會更有把握,底氣更足,我們的教學過程進行起來才會更加順利,正如海納百川方顯遼闊浩渺之勢。
在我們的集體備課過程中,老師會帶著我們統一安排教學進度,一起勾劃重要語言點,分析討論講解策略,并給予我們許多方面的鼓勵與指導。如果沒有集體備課,我覺得自己在剛開始準備課程時必定茫無頭緒,不知從何下手,初登講臺大概也是手足無措,慌亂沒有條理。集體備課清晰地幫我確定了需要重點講練的語言點,也幫我勾畫了大體的教學思路,還有老師精心制作的PPT,也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例句和操練方法,為我們節省了時間。
后來的幾次集體備課調整為了試講,要求我們幾個實習教師每人承擔一小部分上臺演練。演練過程中,老師和其他實習生會及時提出問題和建議,不僅包括單詞、句子和課文的處理方面,還包括作為一名教師的儀態、姿勢、不當習慣等方面。
說實在的,這樣的試講給了我挺大的壓力。以前每次新課前我通常只需自己準備一半內容,調整了集體備課方式之后,我不得不在新課前把一整課的內容全部準備完,修改好PPT,想好全部例句及操練方法,為了試講不忘詞,我還要把大部分例句都密密麻麻地抄在課文的角角落落里。不過一次試講之后我便很快地發現了這樣備課的好處——仔細備完整篇課文后,我腦子里的講課思路更清晰了,重要的語言點幾乎都記在了腦子里,連例句也差不多都記住了,好像不必去看那些先前抄寫的密密麻麻的筆記就能講課了。試講過程中,老師和同學適時打斷,給了我很多指導和幫助。如果沒有這些指導幫助,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有習慣重復學生答案的毛病,有忽視和學生眼神交流的問題,也可能永遠都不知道自己使用的例句其實很不恰當,這樣的操練方法不如那樣的操練方法更有效。另外,我們不必去聽其他實習教師的課,也有機會了解他們各自不同的講課風格了。大家一起展示、交流,取長補短,再登上講臺的時候,也多了底氣,多了自信,講起課來也比以前要靈活熟練了。
因此建議老師在今后對實習生的指導中,將這種“壓力式”集體備課方式繼續進行下去,也請給與實習生們更多的示范和指導。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定期組織實習生一起觀看該課型的優秀教學視頻,一起探討、學習。另外,還可以在集體備課時,將更多的學生意見反饋給實習生,不論是贊揚還是批評,相信都會幫助新手教師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結語
短短幾個月的教學實習很快就結束了,在這期間,我得到了亓老師耐心的幫助,收獲了許多有用的教學經驗,也汲取了不少教訓,同時也收獲了許多來自外國留學生的友誼和對外漢語教學的樂趣。真心地感謝亓老師在本次實習過程中對我的指導和幫助,這些指導和幫助將使我受益終生。我十分珍惜這次教學實習的經歷,這將成為我一生之中彌足珍貴的記憶。
漢語言專業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目的
通過實習熟悉和掌握與專業有關的知識,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提高專業水平。培養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在實踐中鍛煉自己。走向社會,進一步了解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為今后的自己的發展制定明確的目標。
二、實習時間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三、實習地點
河南xx有限公司
四、實習內容
在xx公司實習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采訪、寫作、排版、校對的過程,用親身實踐的方式,鞏固了課本中的知識。此外,在閑暇時間還會幫辦公室同事做一些簡單的輔助工作。比如圖片的下載與制作、校對等。
五、實習總結
(一)基本概況
我這次的實習單位是xx公司編輯部。實習總指導老師是王主任,實習期每個人都安排有幫帶老師,幫帶老師安排每天的任務,以及檢查任務的完成效果,同時指出不足之處。
最初的一段時間,都處于學習階段。這種學習,包括對刊物的了解,對刊物運行的了解,對本公司的了解和對編輯的一些基本知識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時間,閱讀本雜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學版與小學版。在充分了解雜志的內部結構后,老師為我講解了雜志從約稿到出版發行的所經程序,還有什么是編輯、什么是編輯應具備的基本能力,編輯的具體工作等問題。
(二)成績和教訓
記得第一次采訪是和王主任一起去的,這是我第一次正式去采訪。這次和王主任一起去,我知道自己起不了多大作用,但可以肯定自己能夠學到很多東西。
到了采訪地點,王主任向學校領導做了簡單介紹,說到我時,他說這是我們公司的實習編輯。這讓我感到很榮幸,別人已把我當成了一名工作者,而非一個不懂事的在校生。采訪大概用了三小時的時間。回來后王主任讓我寫篇簡訊。雖然簡訊對我這個大學生來說是小事,但當我把稿子交上去的時候還是被批的一無是處。就連最基本的地點也寫得不夠準確。王主任說別看簡訊簡單,但想寫好也不容易,它對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名稱要求要精確,不能出現錯誤。做編輯,語言一定要嚴謹。還有,不要相信自己的記憶,不論什么時候都要隨手記下你看到的東西。
實習期間也有單獨外出采訪的機會。其中一次王主任給我們安排任務,讓我們每個人去一所學校采訪。采、編、寫全過程都是自主安排。這對我們來說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檢驗自己實力的機會。此次采訪讓我發現了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首先,采訪中語言不夠流暢,也許是前期準備不足的緣故吧,訪問起來問題之間銜接不好。其次,對采訪的進度難以把握,不能及時將被采訪者的思想鎖定在預設問題上。對于時間的把握不是很好。不過整個采訪還算順利完成了。
除了常規的人物訪談采寫,我還參加了編輯工作的具體操作。編輯工作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并不容易。它對排版的要求很嚴格。一般一個版面要有三幅圖片,這也是他們俗稱的“三足鼎立”。這樣才能撐起一個版面。版面不能太擠,這樣讀者看起來會覺得吃力。也不能太空,否則會讓人覺得沒內容。
這次的實習我收獲很多,在幫帶老師的指導下我所編寫的欄目多次直接運用到彩信中,也參與到上級部門彩信的審核過程中,從中了解到更多本行業的有效信息,為以后工作打下了基礎。
校對工作是一項細活,校對時一定要細心,還要有耐心,不能漏掉文章中上出現的每一處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