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通用29篇)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1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全面落實學院第三次黨代會精神和學院20xx年教育大會精神,培養學生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形成有活動、能活用、顯活力,具有蘇州經貿特色的校園體育文化。依據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和學院《制訂學院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的相關要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體育課程設置
(一)體育課程性質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開展體育課程教學,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體育課程結構
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單一模式,在集中課程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分類輔導的形式,將體育活動(包括早鍛煉)、運動訓練和體育競賽納入體育課程教學計劃,形成有機銜接的“四位一體”體育課程教學體系。
(三)體育課程學時與學分
一、二年級開設體育課程,共計108學時,其中集中教學36學時,分類輔導72學時。第一、三學期每學期26學時(8學時集中教學、18學時分類輔導),第二、四學期每學期28學時(10學時集中教學、18學時分類輔導),每學期1.5學分,共6學分。
(四)體育課程人數
教學組人數規模設定50人以內。
(五)體育課程項目
根據學生需求、師資和場館情況,動態設置體適能A、體適能B、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術、散打、太極、健身氣功、瑜伽、健美操、定向越野、健身健美、拓展、柔力球、擊劍等18個體育運動項目。
針對身體異常和病、殘、弱及個別高齡等特殊群體的學生,設置體育保健課程。
二、體育課程實施
體育課程教學按照體育運動類型設置,實行項目化管理,跨學院、跨專業、跨年級選課隨機編組制。
(一)自主選擇課程內容
1、新生入學后第一教學周開始,組織全體新生參加體質健康測試,根據測試結果,結合學生自身興趣愛好,組織學生有針對性選擇加入1個體育運動項目部參加體育課程學習。
2、學習滿一年后,學生可自主選擇留在原體育運動項目部參加中高級班學習或者調選其他體育運動項目部。申請調選條件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體質健康測試成績良好以上;
(2)體育課程考核成績良好以上;
(3)因個人原因不適合繼續參加原體育運動項目部學習,須經過原項目部負責人審核同意。
(二)自主選擇任課教師
同一體育運動項目部有多名教師授課,執行統一課程標準。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任課教師。
(三)自主選擇上課時間
體育教學活動從第二教學周開始,學生可以按照所在體育運動項目部的教學計劃,結合自身情況選擇上課時間。
1、體育課程的集中教學時段,安排在每周二、五下午。
2、體育課程的分類輔導時段,安排在非集中教學的任意時段。具體輔導時間由各體育運動項目部根據學生需求、師資和場館情況,組織任課教師確定并相對固定。
(四)體育課程教學形式
集中教學與分類輔導有機結合并統一納入體育課程教學計劃,分類輔導內容主要包括體育活動(包括早鍛煉)、運動訓練和體育競賽等,由各體育運動項目部有計劃、有組織開展。
1、集中教學,執行教案、精講多練,組織學生通過比賽來練習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
2、分類輔導,開展本周教學重點的預、復習,專項技能練習、運動訓練、比賽、體育鍛煉和提優補差等。
(五)體育課程教學要求
1、初級班(學時一年)
教學目標: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達標,能適應專項運動技能學習;初步掌握1項運動技能,每學期至少能參加1次教學比賽。
教學內容:身體素質練習為主與運動技能練習為輔相結合。
2、中、高級班(學時一年)
教學目標: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達標;熟練掌握1項運動技能,養成體育鍛煉習慣,每學年至少能參加1次運動競賽。
教學內容:身體素質練習為輔與運動技能練習為主相結合。
(六)體育課程實施要求
各體育運動項目部制定完善體育課程教學計劃,組織學生按照要求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確保“每天鍛煉1小時”。
1、學生每周參加體育鍛煉不少于6次,其中早鍛煉不少于3次。體育鍛煉包括參加集中教學、分類輔導或者課外活動。
2、體育運動項目部要保證學生參加集中教學的課時數量,1、3學期各是8課時,2、4學期各是10課時。
3、體育運動項目部要保證學生每周體育鍛煉中能有1次參與任課教師的面授,包括集中教學或者分類輔導,每次不少于90分鐘。
4、體育運動項目部任課教師每周輔導學生早晨鍛煉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45分鐘。
三、體育課程選課注意事項
(一)體育保健課修讀
對部分病、殘、弱等身體異常特殊群體的學生,不適宜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須于開學2周內申請,填寫《修讀體育保健課申請表》(附件1),附上縣(市)級醫院診斷證明,報送所在二級學院、學院醫務室、體育與軍事教學部審核,教務處審批后執行。
(二)體育課程調選
體育課程選定后不得隨意更改。因特殊原因退、補、改選的,須在選課2周內申請,填寫《體育運動項目部調整選課申請表》(附件2),經相關體育運動項目部、體育教研室審核,體育與軍事教學部審批后方可進行退、補、改選。
四、體育課程組織運行
體育課程的組織管理與運行,統一由體育與軍事教學部負責,具體由體育教研室組織各體育運動項目部組織實施。
(一)體育課程項目化
體育課程教學實行運動項目化,依托體育運動項目部形式實行項目部負責人制。項目部負責人全面負責本體育運動項目部運行管理,圍繞學院“三教”改革實施,制定本項目部的建設方案、課程標準、授課計劃和教案,創新教學方法、編寫課程教材;組建項目部教學團隊,打造一支由專兼職體育教師、體育特長生和校外體育專家組成的教學團隊,做好教師聘課和課程教學安排;做好集中教學與分類輔導有機銜接,統一納入體育課程教學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實施。
(二)發揮“三員”角色
體育課程任課教師要做好“教練員”,高效利用集中教學,做到精講多練,教會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技術;做好“陪練員”,充分利用分類輔導,指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包括早鍛煉)和訓練,以練促教,培養學生養成“堅持每天鍛煉一小時”的習慣;做好“裁判員”,實施項目化教學比賽,通過“賽中學、學中賽”,多維度、全過程評估學生的體育成績,做到以賽促教。
五、體育場館設施管理
體育場館實施項目部負責制,各體育運動項目部負責人統籌本項目部的場館開放使用和設施、器材的`管理。
(一)開放時間
非集中教學時段,各體育運動項目部根據教學計劃統籌,安排所管轄的體育場館及設施設備面向全體學生免費開放,室內場館開放時間:6:30——21:00,室外場地,為全天時開放。
(二)設施保障
體育課程教學中,學生使用的公用體育設施器材由各體育運動項目部負責維護管理,相關維修保障納入體育與軍事教學部統一管理。不適合公用的體育器材由學生自備。
六、體育課程考核
創建多元評價學生體育課程的考核模式,將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和學習過程統一納入考核體系,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育成績。考核內容與標準,由各體育運動項目部制定并納入課程標準,體育教研室審定,體育與軍事教學部審核后統一實施。
(一)考核內容和方式
1、身體素質考核。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評分辦法》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合格作為體育課程成績及格必備條件。
2、運動技能考核。主要包括所選體育運動項目的技能技術和體育健康知識。通過課堂提問、課外作業、動作演示、教學比賽等多形式綜合考核。
3、學習過程考核。按照各體育運動項目部的規定執行,主要包括課程教學、體育活動(包括早鍛煉)、運動訓練、體育競賽、項目部輔助工作等方面的參與度、進步幅度、考勤情況以及取得成績等多維度綜合考核。
(二)考核辦法和要求
1、考核時間。由體育教研室組織各體育運動項目部按照教學計劃實施。
2、考核成績。采取百分制形式評定后,由各體育運動項目部組織任課教師錄入成績。同時,做好體育課程項目考核記錄備案。考核成績包括:身體素質考核成績(50分)、運動技能考核成績(40分)和學習過程考核成績(10分)。
3、課程緩考。學生須本人提交申請,由學院醫務室出具相關證明(因傷、病緩考學生),經所在二級學院和教務處批準后,統一由所在項目部提交給體育教研室審核后方可緩考,并報體育與軍事教學部備案。
4、課程補考。體育課程考核成績不及格者,須由所在項目部進行補考,并報體育教研室備案。
5、課程免修。退役、體質特異學生體育課程免修執行學院規定:參加學院組織的校內外體育競賽獲獎或參與學校體育工作表現突出的體育特長生,可申請當學期體育課程免修和學分認定,并根據獲獎或工作業績獲評體育課程成績。
七、體育運動項目部考核評價及使用
教師參與體育運動項目部發展建設、教師教學質量評價作為推薦參加學院年度考核評優的重要依據。
(一)體育運動項目部考核評價
按照體育運動項目部特點,主要從項目部開展運行狀況、學生參與情況、體質健康測試及格率、校內體育競賽開展情況、校外體育競賽參賽獲獎情況等方面開展年度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項目部年終績效分配依據。
(二)教師教學質量評價
結合項目部特點設置差異化評價標準和評價手段,開展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考核結果作為學院教師教育教學質量評獎評優依據。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的教育觀為指導,以新課改理論為依據,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學習洋思、杜郎口中學等中學先進理念為依托,緊緊圍繞把“課堂還給學生、提
高課堂效率”這一目標,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二、理論構建
根據我校目前學生狀況、教學實際,經層層論證,決定將“自學探究,當堂評價”教學模式概括為“一三五六九五”:
一個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三個階段:自主預習、合作探究、達標檢測;
五個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學案與教案相結合,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點撥相結合,課本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
六個環節:目標認定、自主先學、合作探究、展示質疑、點撥升華、達標檢測六個教學環節
九個能讓:能讓學生教學生的讓學生教學生,能讓學生體驗的讓學生體驗,能讓學生思考的讓學生思考,能讓學生實驗的讓學生實驗,能讓學生合作的讓學生合作,能讓學生探究的讓學生探究,能讓學生表述的讓學生表述,能讓學生實踐的讓學生實踐,能讓學生歸納的讓學生歸納;
五項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習慣養成教育、法制道德教育、感恩孝心教育;
三、操作過程
“自學探究,當堂評價”的課堂教學操作模式要求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自主探索新知識、學習新技能、訓練利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它不僅著眼于當前知識掌握和技能的訓練,而且注重于學生能力的開發和未來的發展,其教學策略主要包括: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習的基礎;培養創新思維是學習的核心;教師的導學是學習的前提;探究討論質疑是學習的方法;更新教學手段,開展多媒體教學是
學習的有力保證。要樹立卓越的教學觀念,把課堂教學過程作為構建學習主體的過程。學生是主體,教師主導,教為不教,學為創造,教師的作用是導向(引導學習方向)、導學(誘導學習方法)、導用(輔導應用知識)、導評(指導自我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表現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上,自主才能創新,才有卓越的教育質量。
(一)三個階段
“自學探究,當堂評價”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可簡化為“三個階段”:
1、自主預習階段:主要任務是教師預先設計預習案,發到學生手中,學生利用自習時間,根據老師發的預習案進行自學,這一階段主要是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下節課的學習目標、生成本課的重點、難點,找出新課存在的疑點,為下節課的合作探究做好準備。
2、合作探究階段:主要任務是展示、交流自主先學的學習成果,并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展示預習、合作交流情況,進行組內、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過形式多種多樣的師生、生生的互動學習、感受交流。本環節尤其要突出“弱勢群體”,讓他們說、談、演、寫,進一步檢查三維目標的落實情況。利用好“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戰略,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3、達標測試階段:教師根據學習目標,設計好達標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并通過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補救。對表現好的學生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同時確定好課后要輔導的對象,便于有的放矢的進行課外輔導。
(二)六個環節齊陵一中“自學探究,當堂評價”課堂教學新模式圖點撥升華目標認定自主先學達標檢測合作探究展示質疑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反饋互動六個環節的具體操作規程:
1、目標認定
教師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學生的學力水平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制定目標要做到三維目標的統一,重點在知識的生成、學習方法的學習過程,在于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3
一、教師要提升個人素養
教師個人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中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作為教師首先要熱愛教師事業,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嚴謹治學的態度,其次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素養,最后要有作為教師的個人魅力,把自己的個人風格和英語教學完美結合,使其具有個人特色。
二、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
英語教師要多和學生溝通交流建立感情,尤其是和在英語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交朋友,去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用“移情”法來處理學生的問題,不能依據學生英語成績的高低而對學生區別對待,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
三、教師要優化教學方法
在英語的教學上,建議英語教師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例如詞匯教學,教師可以根據音、形、義相結合的原則,采用直觀法,運用一些實物和圖片講解詞匯;采用構詞法,告訴學生經常用的構詞法,如詞根法、詞綴法和合詞法去幫助學生分析和記憶詞匯;還有比較法分類等,增強詞匯教學的直觀性,情景性,趣味性。針對閱讀教學,可以遵循興趣激發原則、層層設問原則,因材施教原則,采用任務型教學法,在閱讀前通過游戲,動畫,故事等設計情境導入詞匯,掃除障礙,在閱讀中設計活動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來學習語言知識,提高語言技能。總之教師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上好每一節英語課!
四、教會學生英語學習的策略
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讓學生掌握學習的策略。例如詞匯的學習,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詞匯的特點向學生介紹相應的策略。一般有以下幾種策略:引導學生采用歸類記憶、閱讀記憶、最佳時期記憶、興趣記憶拆詞記憶,猜測記憶、聯想記憶等策略;針對閱讀的學習可分為閱讀前策略,掃除障礙,預測情節;閱讀中策略,略讀,跳讀,尋找主題句,信息轉換提問等;閱讀后策略復述,轉述,填空等策略,教師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
五、改變原有的.評價模式
在英語的學習中采用多主體評價,采用引導學生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互評等模式,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讓學生自己去認識自己在英語學習中的不足;同時要注重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結合,關注學生平時的學習表現,關注他們每一個進步,多用鼓勵性評語去鼓勵學生,不能把最終的考試成績當做對學生學習英語好壞的唯一評價標準。
但是以上策略要發揮作用重要的是去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自我教育,沒有用于認識自我教育的緊張腦力勞動和意志努力,教育和教學便不可能實現。”所以在關注提高教師的個人素養和完善教學方法的同時,還需要去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不管是學校的英語課堂教育還是英語課外輔導教育對學生自己而言,都是一種以他人教育為主的教育,國際委員會提出的教育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其中談到:“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應該提倡的還是在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下,改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及評價模式來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具備終身學習的技能。
學校教育的目的和教師的作用是在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學習的策略和生存的技能,培養具備學習能力和生存技能的人,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學生的和諧、長遠、全面發展才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4
為了適應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我校借鑒國內知名學校的先進經驗,結合校情,開展“有效教學—高效課堂”的教學改革,用心探索一條“教育觀念新、教學方法活、學生訓練實、課堂效率高”的教改新路。
一、指導思想
從學生的發展出發,構成以“導學稿”為載體的“先學后教,訓練提升”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學定教,實現“教學合一”,從而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潛力,使學生不僅僅掌握所學知識,而且掌握獲取知識的技能;激勵教師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和教學手段,增強教科研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我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構成我校課堂教學特色。
二、理論支持
美國教育家布魯姆提出以“為掌握而教,為掌握而學”為主要思想的學校教學理論。其掌握學習理論的目的在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使大多數學生能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其基本觀念就是:一個人能學會的東西,幾乎人人都能學會。許多學生之所以沒有取得優秀的學業成績,并不是由于他們智力發展不好而是學生沒有付出所需的學習時間,教師沒有給予學生恰當的教學幫忙,學生學習的策略和方法不對頭,如果在這些方面加以注意,就會使每個學生獲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基于上述教育理念,教師務必摒棄陳舊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要為學生掌握而教,引導學生為掌握而學,要找到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手段,即要有正確的教學和學習策略。正如陶行知所說“與其把學生當做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的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能夠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
三、教改資料
(一)以“導學稿”為載體。
導學稿,顧名思義,強調的是“導”與“學”。“導”指的是引導、指導、輔導,突出的是“導”要落實在學生的“學”上;“學”則指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性。“導學稿”既是老師的教案,又是學生的學案,它把“教”與“學”有機結合在一齊,做到“教學合一”,把學生的有效學習作為教學設計的具體要求,更具有科學性、實效性。“導學稿”的編寫構成過程可概括為“提前備課、輪流主備、群眾研討、優化學案、師生共用”。
(二)“先學后教,訓練提升”的教學模式。
“先學后教,訓練提升”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導學稿”為載體,以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潛力、情感態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目的,以“導學、研討、訓練、提升”為特點的學法指導教學策略體系。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其突出優點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自學行為,注重學法指導,強化潛力培養,并注重學生間的互助交流,把學生由觀眾席推向表演舞臺。
(三)教學策略。
注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引導學生的自主發展,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師生的互動交流,實現教與學的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基本包括:課前預習導學,課堂學習研討,課內訓練鞏固,課后拓展提升。
1、課前預習導學。
以學生自學發現問題為出發點,要求學生課前通讀下節課所學資料,查找、整理與本課有關的知識,自主解決教材和教學要求中的基礎性問題,對疑難問題做好標記,留待在課堂上與同學合作解決或向老師質疑。預習導學的設計,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具體的問題入手,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要具有引導性、啟發性、可操作性,體現導學的目的。預習導學要能體現學科特點,難度要適當,量要適中,要能使中等程度的學生基本完成。
2、課堂學習研討。
課堂學習研討應以分析和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為立足點,透過檢查預習,了解學生課前準備狀況,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把握每一課的重點,著重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借助問題的變化和深入,帶給學生進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導學生合理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總結學習中的經驗,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斷培養學生的探究潛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學風。
3、課內訓練鞏固。
從教材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有效學習的要求進行針對性訓練,做到精選、精講、精練。訓練資料包括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訓練設計要分層次,呈現出各個問題的梯度,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學生學習的差異,做到“同時異步”教學,保證每個學生的有效學習。
4、課后拓展提升。
立足于課內、課外相結合,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透過知識的遷移訓練,重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課后拓展提升包括:一些綜合性和實踐性的思考題,供學生課后拓展探究,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帶給和本節課學習資料有關的輔助資料和信息資源,使課內學習自然延伸到課外,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學生在“導學稿”上填寫學后記,總結本課學習的規律和方法。當日課外作業就是掌握“導學稿”上當天的學習資料,“導學稿”以外沒有作業本。
(四)學習策略。
學生學習采用“四步學習法”。
1、學生在接到“導學稿”后,務必認真完成對相關教材及“導學稿”的學習,解決基礎題部分,學有余力的同學能夠做提高題,碰到生疏的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做好標記(用鉛筆作答),完成第一步學習。學生在本環節要做到三點:自覺、主動、獨立。
2、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進行分組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由教師講評,完成第二步學習。學生要注意作學習方法和規律的筆記(用藍色或黑色筆作答)。
3、當堂進行訓練和測試,及時得到反饋,教師綜合評析,舉一反三,解決問題,完成第三步學習。
4、課后認真做好復習鞏固,訓練提升,完成“導學稿”的疑難練習題(用紅色筆作答)和鞏固所學知識,在“導學稿”的空白處寫上“學后記”,完成第四步學習。
四、實施對象及辦法
新學期,全校各年級各學科將實施教學改革。
1、相關年級組要深入全面實施以“導學稿”為載體的“先學后教,訓練提升”的課堂教學模式,統一一份“導學稿”,切實提高“導學稿”的使用質量,要讓“導學稿”真正成為指導學生“先學”的活教材。
2、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要經過舉行公開課、示范課、課堂教學比賽、經驗交流會、專題培訓班、校本培訓等多種方式提高教師運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潛力,制定課堂教學評估標準,及時發現典型,樹立典型,引導廣大教師,不斷鞏固學習成果,不斷深化創新課堂教學方法。“課堂因互動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突出課堂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地位,采取“同時異步”“精講多練”的教學方法,高效地進行“后教”,保證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
3、加強“導學稿”的管理。科任教師務必在上課前收查“導學稿”,對學生的課前預習狀況作分析,并做好記錄,然后進行第二次備課。班主任要用心協助科任教師,密切配合,加強對學生使用“導學稿”的管理,相關領導要對“導學稿”的構成及管理實行兩周一次檢查,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用心性、主動性,變學生被迫學習為主動學習。
4、抓好“四清”落實,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是學生自我檢測、自我更新、自我補“缺”的'重要方法,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堂堂清、日日清”由任課教師負責組織落實,精選當堂訓練題和作業,每一天抓好自習輔導與反饋。“周周清、月月清”由備課組負責組織落實,每隔兩周、每月精心組編一套練習題,并認真做好每次測試或抽查的質量分析。教務處對“四清”的落實狀況要認真進行檢查,督促各職責人抓好落實。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5
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發生的最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是學校最基本的形式和最主要的渠道,是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的最根本的途徑。緊緊抓住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學習與借鑒先進教學理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探索適合我校實際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保證課堂教學的低負高效。以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為保證,突出重點,深入研究,全面提高我校的課堂教學質量。
一、主要工作思路
1、“一個中心”:要始終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一中心,創辦優質教育為目標。把握住課堂教學、教材的重點,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效率。抓課堂教學質量,開展一系列的課堂教學的觀摩、比賽、研討、交流等活動。
2、“一條原則”:不放棄每個學生的原則。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學,有所發展。
3、“五項工作”:抓好教學常規的科學管理與質量;強化落實并抓好備課組集體研究教材備課的管理;抓好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環節的基本要求;強化課后反思及教學問題的研究與解決;抓好青年教師的管理與校本培訓的工作。從這五項工作入手,科學、細致、有重點的開展活動,逐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二、具體實施措施
1、切實抓好校本研究,有針對性的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系列活動。
如學科組活動,以學習先進理念、經驗、優秀教學設計等內容為主,開展說課、評課、交流、講座研討活動;教研組活動,以問題研討、教后交流等內容為主,開展有主題的組內研討活動,使組內教師互相學習;備課組活動,以集體研究教材、集體備課為主,共同設計教學方法及學習方法,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2、建立校級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1)備課:作到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相結合,超時備課。備課的個環節完整,每一課后有針對自己教學設計的短小的課后反思;單元后有全面的客觀的教學反思,及時分析教學中的得與失,改進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2)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全面性。嚴格執行侯課制度。課堂上教師精講,學生多練,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每一節課上都有收獲。杜絕教師的隨意課和一言堂。
(3)作業布置:作業布置作到少而精,分層布置,讓各類學生有所學。
3、加強備課組的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資源共享”,使學校教師均衡發展,每月的前兩周時間的各學科組集體備課活動。有發言人,組內成員和分管領導積極參加,探討教學重難點,以及教法、學法和精典問題的設計,真正作到多人一備,一課多備,達到深鉆教材、資源共享的效果。
4、領導以“推門課”為主渠道,深入課堂聽課評課。
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每周要深入課堂進行聽課和一對一的評課指導。對于個別教師在一段時間內進行跟蹤輔導指導,使其進步。領導班子成員要不斷學習,與教師共同成長,在業務上學校內上下形成學習、上進、提高的氛圍。
5、課后反思細思量。
每一堂課后,教師要及時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反思,在一段時間內對發現的教學問題進行研究與反思,解決問題,得到提高。如學校一直堅持的教師一月一次的教學病例收集,針對典型問題進行的交流研討等。這些都是對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促進。
6、使用現代教育技術。
充分使用現代教育設備和技術進行備課和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7、校內培訓練本領。
學校對青年教師進行基本功的培訓。如演講、鋼筆字、粉筆字的現場書寫比賽,課例分析、課件制作等。通過這些培訓,一學期一賽,提高教師的個人素質,練就扎實的基本功。
8、外出學習開眼界。
“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會走許多彎路,所以對青年教師,學校派出學習,吸取先進的教學經驗,改變觀念,提高個人的執教水平,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
9、教師自學充能量。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自己有淵博的知識,才能教給學生知識。所以學校提倡教師并規定教師自學業務方面的有關知識,充實自己,提高業務水平。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最主要陣地。學校通過切實有效的各項措施,保證并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向課堂教學要質量,全面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真正作到為了一切的學生和為了學生的一切。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6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地方。為了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使我校教學質量和辦學品位再次跨越。經研究決定,從20xx年秋季學期開始實施“主體發展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改革和實驗,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學習準備階段(時間:20xx年x月至20xx年xx月)
1.成立領導小組(20xx年x月)
組長:(校長)
副組長:(教學副校長)(副教導主任)
組員:
2.做好改前調研(20xx年xx月)
調研課堂現狀,解剖教學行為,找出阻礙課堂高效的癥結所在,把課堂教學的問題找出來,發動廣大師生自查不良的”教法”與”學法”,為實施“主體發展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礎。
3.宣傳發動(20xx年x月)
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對全體教師進行理念教育,宣傳倡議課改的好處和必要性。
4.制定課堂教學改革方案及相關的管理制度(20xx年xx月)
分別召開校長、教導主任、科組長、骨干教師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研究部署課改實施的各項工作,探討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模式,制定群眾備課、教學反思、課堂評價驗收、學案編寫規范、課堂操作流程、班級學習小組建設等相關的管理制度。
5.開展全員培訓(20xx年x月)
①教師教育教學觀念培訓學習。一是邀請《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培訓基地副主任許世國、xx縣教育局局長到學校給全體教師進行培訓學習;二是觀看中國教育學會小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課堂如何質變》,中學教改的先驅,原一中校長,第xx屆全國十佳中學校長,xx省教育學會教育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共同體理事會副理事長《高效課堂讓教育回歸生命本質》講座錄像。
②課堂教學改革操作性培訓。一是觀看《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培訓基地副主任關于《小組建設》的培訓錄像;二是觀看《高效課堂模式與導學案》講座錄像;三是觀看課改教學錄像。
③組織教師學習我校“主體發展高效課堂”教學改革模式的具體操作策略,要求教導處組織好師生的課改培訓工作。
④組織各年級教師進行群眾備課,高質量地完成導學案編寫工作。
6.完善硬件設施
給師生每人購買一個文件夾,供收集導學案用。
7.組織外出學習(20xx年x月)
分批組織教師到參觀、感受、考察、學習。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時間:20xx年x月20xx年至x月)
1.規范師生課堂行為
制定并落實《xx鎮中心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規范》《xx鎮中心小學學生課堂學習行為規范》,保證師生課堂行為的規范性。
2.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開學初,各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合理劃分好學習小組,并做好學習小組長的培訓工作。
3.全面嘗試課堂新模式
三至五年級語文、數學、英語教師按照我校“主體發展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改革的模式上課。
4.建立師生評價體系
學校建立教師評價體系和學習小組評價體系,透過評價落實規范,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5.借鑒反思,改善提高
針對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透過自主反思,群眾研討、專家指導等多渠道進行學習、研究,不斷改善、完善、提高。
第三階段:深化創新階段(時間:20xx年x月至20xx年xx月)
1.典型示范。
一是推廣典型老師的做法,發揮帶頭作用,使全體教師進一步提升。
二是推廣典型班級做法,使每個班級都大有進步。
三是推廣典型小組做法,激活所有學習小組快樂高效的學習。
2.全員匯報。
每一位教師要在本校上兩節以上匯報課,要求大部分老師都能按照新課改的模式來上,提高課堂效率,讓全體學生學得愉快,得到發展,教師教得簡單,充分體現新課改的要求。
第四階段:總結提煉階段(時間: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
1.提煉總結“主體發展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實施與研究成果,做好課題結題工作,達成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總目標。
2.整理編寫校本教材《高效課堂,快樂學習——xx鎮中心小學導學案》,教師教學論文集、教學案例集《教學火花集》,教師教學反思集《成長的軌跡》等。
二、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法
經研討,我校“主體發展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模式為“一環四步”教學新模式。
(一)“一環”指的是課前預習環節。
①學生根據導學案透過閱讀教材、查閱資料等方式進行課前預習,初步把握文本。
②教師在上課前幾分鐘對預習狀況進行檢查,了解學生課前預習的狀況。
(二)“四步”指的是四步導學流程:明確目標、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達標檢測。
每一節課,每一種課型都能夠采用這四步導學流程進行。每一步導學流程要求如下:
1.明確目標:教師透過備課,對學習章節的研究、課程標準的把握,制定出導學案印發給學生,學生根據教師帶給的導學案,透過閱讀教材,初步把握文本,明確學習目標(能夠由教師提出,也能夠由學生提出)。
2.合作探究:圍繞目標和重點難點,小組長組織本組同學合作交流、立體學習,再次達成學習目標。對于不能達成的目標,有價值的問題,予經搜集整理透過展示課達成。
①教師指導學習組長組織小組成員交流預習成果,解決個人疑難問題,構成小組學習目標,小組長記錄整理有價值的問題,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②交流過程中,既要學會傾聽,更要學會表達,要把自己的困難、疑惑、認識、感悟大膽地說出來,讓組內同學既分分享你的成功也分解你的困難,實現共贏。同時,對其他小組的問題也要敢于回答和質疑。
3.交流展示:小組內交流預習成果,教師分配任務,小組合作、立體學習、全班展示、全面提升。展示是生生、師生、組組、互動的過程,主角是學生,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闡述觀點和見解。教師適時點撥、引導、鼓勵、激勵,在追問中澄清。展示不是預習的翻版,是提升。展示是資料是學生普遍困惑的、易錯的,能夠發生規律、方法的。展示的目的是透過展示實現生一互動,在質疑對抗中,在教師的點撥、追問中,提升對知識的理解水平和感悟水平,是在相互借鑒中得以提升。
展示前:
①教師根據確定的目標,給小組分配任務,任務務必明確,要求務必具體,然后巡視。任務來源于學生的困惑和疑難,來源于教師的提前預設。巡視的任務是督促和發現,不應對學生構成無謂干擾,能夠參與到學習小組中提示、激活學生的學,指導學生確定適宜的展示方式,學生都會的不展示,不會的、出錯率高的、多解的、培養思維的重點展示。
②學生理解任務后,先獨立思考,然后組內交流解決問題,對本小組內展示的資料,進行預展,進行人員分工,確定展示方式,透過預展,力爭做到脫稿展示,聲音響亮,富有激情。
展示中:
①教師根據分配的任務組織展示,允許學生充分發言,保護學生的用心性,并把握好優、中、差學生的展示機會,尊重、鼓勵每一個發言的學生。
②學生展示要用心踴躍,力爭簡潔明了;要勇于提問、質疑、討論;要學會傾聽、學會做筆記。
③展示過程中,教師要透過點評激勵學生;透過追問引發學生的思考,實現知識的拓展、延伸;透過點撥促成學生對問題的深入理解;透過舉一反三總結規律、方法;透過評價手段促成學生的用心參與、大膽質疑、合作分享、借鑒提升。
4.達標檢測:達標測評:依據學習目標,檢測學習目標達成狀況,再次達成目標。
①教師每節課都要對學習學習效果進行檢測,及時反饋矯正,尤其要關注學困生的達標狀況。
②達標測評能夠采用組內問答、對子互查、小測、板演等多種開式完成。
三、課堂教學改革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高效課堂工程”是xx市教育發展規劃提出的重點工程,課堂教學改革是我校貫徹落實《xx鎮教育質量三年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是我校教師專業發展的迫切需要,學校各部門領導要高度重視課改工作,組織召開教師課堂教學改革動員會,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讓全體教師意識到課堂教學改革不改不行,小改不行,慢改也不行,要徹底改,要求師生全員參與,真抓實干,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2.立足課堂,演繹精彩
①精心設計導學案。以導學案為抓手,落實“先學后教”的原則。導學案要當堂發放給學生進行檢測并批改,課后要收集、檢查學生的導學案,便于掌握學生學習的狀況和期末復習用。
②要充分相信學生,善于激勵學生。課堂上要透過多種評價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的學習樂而不疲。各班要制定具體的激勵機制。
③課堂上,做到“三必講”,“四不講”。即“學習方法和技巧教師必講,多數學生不會必講,出現原則性錯誤的必講,;學生能自己學會的不講,能小組合作學會的不講,能借助工具書、資料等渠道學會的不講,有一個學生會就讓這個學生講,老師不講。
④課后管理要跟緊。對于課堂上不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教師要利用當天可利用的時間,耐心的對學生加以輔導,確保學生學習任務“堂堂清”“課課清”。
⑤課堂“五看”評效果。我們實施“五看”評價標準:
a、看課堂中學生是否真正合作。
b、看學生在課堂中有沒有得到展示。
c、看學生占用的時間多少。
d、看老師點評的是否精準。
e、看效果,看學習目標是否完成。
3.開展教研,營造氛圍
本著“邊實踐、邊探索、邊研討、邊改善、邊提升”的原則,用心開展各種教研活動,營造濃厚的課改氛圍。
一是強化校本教研。要求各科組、備課組用心開展聽課、評課、群眾備課活動。每周組織一次課改反思會,反思一周內在課改中發生的問題,群眾探討,及時糾正,達成共識。教導處每月組織一次課改研討會,總結、收集、反饋課改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是構建網絡教研。各教師用心發表博文及評論,要經常登錄博客學習,并把自己在課改中的心得體會、經驗做法以及課改中的小故事、課改動態等博文定期上傳到學校網站上的博客,定期發布課改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全體教師要及時跟帖學習,發表評論,營造濃厚的課改研究氛圍。
三是做好課改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教導處每學期要拍攝一至兩節課改錄像課刻錄成光盤存檔,并收集精彩博文、示范導學案等課改資料編印成冊。
4.深入調研,及時整改
學校行政、科組長要經常深入課堂進行調研,同時,邀請市教研室教研員、鎮教辦輔導員到學校聽課指導。
5.樹立典型,總結推廣
①學校每學期將組織教師優質課比賽,鼓勵全體教師大膽改革和創新。
②學校每學期將組織骨干教師在校乃至全鎮范圍上示范課、探討課,樹立課堂教學改革的典型,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同時,要及時總結經驗,反思不足,提煉并推廣課改成果。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7
為了全面落實《福建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精神,進一步推進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探索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我們參照南安市確定實施“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學習能力,構建高效課堂”的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試點項目。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我校學校“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能力,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實現學校科學發展和內涵發展為目標,以聚焦課堂教學,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為重點,按照“分步實施,重點突破,逐漸推進,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二、三年級語文、數學、英語學科率先推行“先學后教,提高學習能力”課堂教學模式,在準確把握有效教學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創新工作思路和實驗途徑,積極探索適合我校校情、班情、學情的“有效教學”特色模式,構建高效課堂,推動學校管理精細化、教育科研校本化、教師隊伍專業化、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實驗目標
1、構建民主、和諧、開放、富有活力的新型課堂。以有效教學理論為指導,通過教改實驗切實解決傳統教學中輕視學生主體性的問題,把課堂還給學生,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構建民主平等、充滿尊重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民主、和諧、開放、富有活力的教學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進而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準確把握有效教學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創新工作思路和實驗途徑,探索適合我校校情、班情、學情的“有效教學”模式。
2、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引導實驗教師認真領會有效教學的精神實質,吃透實驗各環節的操作要領,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積極開展教改實踐,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優化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水平,促進專業成長,推出一批教學水平能體現新課程特點,具有個人教學特色的教學骨干,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3、深化校本教研,提升教育科研水平。以“改進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教改實驗為突破口,把“先學后教、提高學習能力”有效教學與我校校本教研制度結合起來,著力研究有效課堂教學的準備工作,落實集體教學研究活動制度,強化集體備課,充分發揮教研組骨干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通過專家引領、同伴互助、教學反思等形式,研究和解決有效教學實踐中的問題,總結教學經驗,提高課堂效率,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以有效教學研究為核心的教研機制,真正讓校本教研服務于教學,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4、優化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實施“有效教學”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將以推進“有效教學”改革為契機,有針對性的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逐步改革管理制度,建立一套適應“有效教學”的管理機制,真正落實精細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老師的工作積極性,以管理改革促質量提升,不斷優化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三、實施范圍
(1)學校年級:二年級、三年級
(2)學科:語文、數學、英語
四、實施原則
1、理論實踐相結合原則:將研究活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努力在教學研究中發現問題并將研究的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活動中去,在實踐中領悟,在領悟中升華。
2、互助學習原則: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以教研組教學研究活動為平臺,組織教師形成學習共同體,積極營造互相聽課、評課、平等研討的氛圍,構建互動的研究方式,在思維碰撞中形成共識。
3、自我評價反思原則:教師個體通過集體備課、教后感、聽后感等形式,及時反思課堂教學行為,總結問題,找出方法,提高能力。
五、實施策略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為保障有效教學行動各項內容的順利實施,學校成立有效教學年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整個工作的管理、組織、規劃和推進。
我校學校“構建高效課堂”課改實驗領導小組:
組長:王校長
副組長:闞副校長
成員:
(二)加強學習,強化培訓。
1、學習理論,更新觀念。通過邀請專家講座、加強校內外教師教育教學研討交流、開展有效教學理論讀書、觀看教改先進學校經驗光碟、組織外出觀摩學習等活動,提高廣大教師對有效教學的認識和理解,集中分析排查課堂教學活動中“無效低效教學行為”,幫助實驗教師轉變觀念,轉變角色,明確實驗的方法、步驟和要求,不斷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激發實驗積極投身教改的熱情。
2、以點帶面,逐步推開。在二、三年級語文、數學、英語率先推行,進行探索實踐,在積累了一定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同伴互助”、“骨干帶動”等方式,在全校逐步推開,全面推廣。
3、搭建平臺,宣傳交流。邀請市進修學校教研室專家來我校進行業務培訓、現場培訓指導,同時派實驗教師到外校觀摩學習或者請相關實驗校教師到我校上指導課;對實驗目的、要求、措施、意義等方面進行宣傳,鼓勵教師進行交流研討,并取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理解與支持;邀請各級領導、學生家長代表深入課堂觀摩,體會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4、認真總結,強化反饋。鼓勵實驗教師積累研究經驗,及時總結階段成果,撰寫教育科研論文、教學反思、教學案例、教學敘事等。做好各期實驗班與對比班學生的能力對比分析,注意實驗文字、圖片或音像等過程性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做到專人管理,分類歸檔。進一步加強過程的監督與評價,實行學校領導推門聽課制度、月查制度、期評制度,完善《教師成長記錄袋》、《學生成長記錄袋》,建立健全實驗評價機制,將“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教改項目實施情況納入教師評價體系。
(三)立足實際,解決問題。
1、示范引領,解決教師轉型問題發揮有效教學推導員的示范引領作用,結合我校教學工作實際,利用專題研討活動、觀摩評議活動、有效教學“同課異構”活動等多種途徑促進教師的轉型。利用同科共備的備課方法,發揮教師間優勢互補作用,完成優質教案與優質課件,達到資源共享。
2、擬定項目,解決學習方法問題
(1)有效問題的生成研究:以課前預習研究為內容采用“引導—點撥—自主創新”的研究模式展開研究。
分三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教師引扶。教師指導學生設置預習內容為主;第二階段:重點點撥。這一階段逐步體現學生預習內容設置主體作用,教師只要糾偏改差、重點點撥即可。第三階段:自主創新。最終實現學生獨立預設預習內容的目標。此研究課題從三個層面入手:
①預習內容的研究。包括預習題目、內容、題量的合理科學設置等;
②預習方法的研究。包括學生讀、寫、畫、說等不同方法的選擇應用;
③預習的有效性研究。通過多種途徑,評價預習題目設置的有效性,總結提高。
(2)有效問題的解決研究:以解決預設生成問題的方法訓練為主,通過說、寫、畫、問、評等多種形式,利用“小組合作——個體展示——集體深化”的研究模式進行。學生自備課堂練習本一個,根據實際靈活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確定訓練的`側重點。如:學生發散思維訓練、學生思維條理性的指導,學生表達的措詞用句訓練、學生合作學習方法的指導等等。
(3)有效訓練的拓展研究:“問題訓練單”內容是由教師根據課程標準、考試大綱以及學生所困惑的共同問題(也可以根據學生認知水平進行預測)進行精心設計。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作為主要內容進行設計和編排,訓練時間、訓練量、訓練難度要根據學生能力適當把握。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選擇恰當時間及時“投放”給學生,每個小組在“學科小組長”指導下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盡量提高準確率和合格率。
通過以上專題項目訓練,引導學生逐漸適應有效教學的角色轉換需要,并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真正實現教學的有效性,彰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學習主人翁意識,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四)加強指導,優化策略
加強實驗過程的指導,要求實驗教師認真設計導學案,認真研究章節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研究學情,科學確定教學目標,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有不同的目標要求,準確把握教學方向,真正做到“勤于課前”,力爭使導學案充分體現有效性、互動性、全員性和差異性特征。
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樹立“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以學生學會為宗旨,以學生會學為目標”的理念,明確有效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靈活地采用各種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鮮活化、教學過程活動化、解題探索化、交流互動化、思維多樣化、體驗有效化,從多個層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案,著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課堂講解不超過20分鐘,努力實現“先學后教,問題評價”。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要精心篩選,分層布置,容量適中,形式靈活,符合學生實際,及時反饋不同類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加強對學困生的關注,把課內外輔導有機結合起來,力求做到節節清,日日清,周周清。
六、實施步驟
1、目標是建立若干個“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學習能力”教學改革學科試點班級,并進行實質性研究與探索,初步形成“高效課堂”教學新模式的案例。
2、目標是深入研究與探索、認真總結與改進,形成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特征的高效課堂教學新模式。
(一)為實踐研究探索階段
1、成立課改領導小組,結合我校的教學實際,制定課改實施方案。
2、通過各類形式的學習,樹立教學新理念,為有效教學的開展做好前期輿論導向和理論基礎。
3、組織全校師生學習與討論,調查與分析,并結合已正在開展的各項教學活動,查找現有教學活動中存在的無效低效教學行為,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改進教學手段,引導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有效教學觀。
4、開設有效教學實驗,確立實踐——反饋——實踐——提高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積累經驗,對探索出的已有經驗和成果積極認真地進行總結、整合,并通過實驗班科任教師上課改達標課,對承擔有效教學實驗課的個人進行有效評價,從各科中選出課改效果顯著的教師上觀摩課和示范課,把在課改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和經驗進一步升華、整合,通過教研組評課討論,最終形成有效教學的校本模式。
(二)為實踐研究總結提升階段(20xx年7月—20xx年6月)
1、進行階段性總結,完成對實驗結果的科學分析、統計寫出實驗報告。總結已有經驗,反思存在問題,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有效教學模式,形成完善的有效教學管理體系,推動有效教學活動的創新發展。
2、進行課題研究相關展示活動。
3、開設教師論壇,讓廣大教師暢所欲言,促進教師為追求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學習、提升業務水平。通過教師間的交流,探討解決教改中存在的問題,形成成果,并繼續推動我校有效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七、實驗要求
1、全體教師要認真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加強對有效教學的認識和理解,不斷完善自我,提高個人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要將有效教學理論的學習貫穿于實驗全程,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推動改革。
2、各實驗教師要以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成績、提高學生能力為目標,精細工作、創新工作、注重實效,努力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切忌走形式、圖熱鬧、敷衍了事、不負責任的做法,以免貽誤學生,給學校實驗工作造成阻礙和影響。
3、各班級要加強對班內學習小組的調控,每周組織召開小組長會和學科組長會議,了解學情、指導小組活動。各科任老師要利用課堂激發全體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學生的小組榮譽感,讓學生適應有效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
4、各教研組結合周教研“中心發言人”制度的落實,抓好實驗教學的聽課、指導、研討等工作,每周組織聽課至少一節,教研活動時間要認真研討,把有效教學作為教研組的重點中心工作抓緊抓好。
5、學校每月召開一次“有效教學”研討會,解決問題,交流經驗。通過實踐,使參與老師基本達到對有效教學模式熟練駕馭,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魏書生教育教學思想、新課改理論為指導,引導教師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行為和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增強教科研意識,激發教師的教科研興趣和熱情,適應新形勢和新課改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實施科學管理為保證,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支撐,突出重點,深化研究,解決影響課堂教學效益提高的主要問題,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二、改革目標:
1、總 目 標: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創優成績
2、教師目標:學會反思,并在不斷地實踐和反思中改進和創新課堂。
3、學生目標:做課堂的主人,作自我發展與提高的主人。
4、課程目標:探索、改進、改造學習方式。
5、成效目標:切實提高三效——課堂效果、教學效果、學習效果。力爭在三年內,在課堂教學、學生管理、校園文化特色建設等方面形成顯著的優勢,使我校成為平泉縣教育教學改革的窗口學校,在承德市內有一定知名度的學校。
三、組織機構:
學校教學改革領導小組:
組 長:
楊宗昌
副組長:
李盛清 秦鳳軍 尚云峰
成 員:
孫 軍 隗學新 宋國志 景立山
韓玉芹 王義金 劉新華 劉 英
石曉東
四、教改實驗年級:
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
五、工作重點:
1、以魏書生科學民主教育教學思想為指導,借鑒學習研究洋思中學課堂教學與管理的經驗,深入研究影響課堂教學效益的因素,改進課堂教學設計,保證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一方面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教師要著眼于教育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服務,發展學生的特長;教學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充分信任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一節課講授時間不許超過 15 分鐘。另一方面要轉變學生的觀念,教師從多個方面引導學生認識到課堂主任的地位,自主學習,自我發展,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培養他們的團體意識,讓他們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3、進行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改革,使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亞學習狀態”,以及邊緣生和后進學生,讓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彰顯“活力課堂”,使學生愿學、會學和樂學,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六、課堂模式的基本要求:
1、課堂模式的基本要求:實施課堂教學新模式要求八個字“先學后教,當堂達標”,教師講解釋疑時間 15 分鐘左右。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糾偏、點評、總結、釋難。
2、課堂教學的六個環節:
(1)引課示標:導入要體現“新、趣、活、潔”,學習目標要真實科學明了。
(2)自學指導(自學提綱):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提綱進行自主學習。
(3)合作探究: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反饋,師生間釋疑解難,教師重點難點點撥。
(4)自我展示:師生、生生互動,小組合作互相交流,教師把握好切入點,講在當講處,講在點子上,導在引發時。
(5)訓練拓展:夯實基礎,強化能力,拓展探究必做題,試做題,探究思考題。
(6)自主測評:教師將已準備好的檢測題(檢測題可以是篇子、練習冊。題目要求精選,一定要體現學習目標,并且要典型,符合中考題型)發給學生,學生快速解答,然后學生間快速批閱。教師評價。
3、積極推進“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探究,并適時對學生進行點撥、解惑。促進學生健康協調全面發展。
七、課堂操作的基本要求:
1、落實“三主”——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
2、倡導“三自”——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3、鼓勵“三動”——動腦、動口、動手
4、實現“三會”——學會、會學、會用
5、發展“三維”——認知、情感、技能
八、課堂評價的基本要求:
由評教師為主變為評學生為主,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糾偏、點評、總結、釋難。
1、由評教師的講解精彩度為主變為評學生的參與度為主
2、由評教學環節的完備性為主變為評教學結構的合理性為主
3、由評課堂的活躍度為主變為評每個學生真正進入學習狀態為主
4、由評師生的交流互動(主要是問答)為主變為評學生的交流展示為主
5、由評教師的板書設計為主變為評學生的作業、筆記等練習為主
6、由評教師的基本功為主變為評學生的基本素能為主
九、教改實驗實施步驟:
(一)、組織發動階段
成立課改領導小組,結合我校的教學實際,制定課改實施方案。
2、進行課改動員,下發課改學習材料,各學科組進行研討。
(二)、研究實施階段
1、以課堂教學模式的研討為中心,各教研組全面展開研討。
2、全面落實“一備、二研、三講、一反思”的集體備課制度,加強同科共備的分組方式,通過集體備課對課改進行深層次研究。
3、開展課改實驗課觀摩研討活動。從第二周起,各學科教研組長負責,組內集體備課,推選一人上研究課。全組教師聽課,領導小組成員評課,上課教師說課。每月各組都要計劃安排 2 節教師在多媒體教室上的研究課。所有參與課改研究的教師都要自覺上好展示課。
4、舉辦理科教學評優,帶動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新教學模式活動的全面開展,帶動全體教師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5、給學生下發征求意見卡,了解學生的愿望及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及時改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6、各實驗教師每兩周寫一篇實驗總結,提倡寫實驗日記。教研組長每月寫一篇學科實驗階段報告。
(三)、總結提煉階段
1、進行階段性總結,完成對實驗結果的科學分析、統計寫出實驗報告。
2、進行課題研究相關展示活動。
學期末,開設教師論壇,讓廣大教師暢所欲言,促進教師為追求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學習、提升業務水平。通過教師間的交流,探討解決課改中存在的問題,推動我校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對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幾點意見
第一、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就會有不同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從而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隨著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的發展,在基礎教育的價值取向上,重心發生了轉移,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日漸上升為最重要的教育目標。課改要求必須建立新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發揮評價對課堂教學改革的導向與激勵功能。
第二、新的課堂教學評價的核心應該是促進師交往互動、共同發展,而不是為了區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之高下,更不能是為了管理意義上的需要。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診斷性的、形成性的;要能在評價的過程中為教師的課堂教學獻言獻策,幫助教師改進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能力;要給予教師應有的安全感與自尊。這幾點,對于構建新型的、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三、究竟應該從哪幾方面,以怎樣的方式去評價課堂教學呢?
評價內容及標準:
學生的學習狀態
(1)參與狀態。觀察學生是否全員參與學習全過程;看是否有些學生能對同學的學習有所幫助、啟發。
(2)交往狀態。一看課堂上是否有多邊、豐富多樣的信息聯系與信息反饋;二看課堂上的人際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圍。
(3)思維狀態。一看學生是否敢于提出問題、發表見解;二看所提問題與發表的見解是否有挑戰性與獨創性。
(4)情緒狀態。一看學生是否有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二看學生能否自我控制與調節學習情感。
(5)生成狀態。
一看學生是否都各盡所能,并學有所得,感到踏實和滿足;二看學生是否對后繼的學習更有信心,感到輕松。
知識的形態
(1)基本性。一看是否揭示了以某一內容為基礎知識結構本身的邏輯規律性,二看是否為學生主動探索新知提供了必要的生長點。
(2)基礎性。這主要是從學生的認識與經驗的背景去看學生所接受的知識是否能與學生已有的觀念、經驗乃至整個精神世界相互作用,從而使學習變得更有意義。
(3)過程性。主要是看是否有學生充分的觀察、操作與獨立思考的活動或機會,進而通過學生群體的講座與交流獲得理解與體驗。
(4)策略性。看學生是否獲得關于怎樣學習、怎樣記憶、怎樣思維的一般方法的經歷與感悟,從而增強自我意識與自我監控的能力。
(5)實踐性。看所接受的知識是否具有應用價值,從而能夠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教學行為
(1)組織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組織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核心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即一般意義上的駕馭課堂活動的能力。
(2)注意中心。看教師在課堂的注意中心能否從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轉移到全班學生的思維上去。
(3)教學機制。看教師是否具備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的能力,是否能靈活果斷地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教學發展的進程。
(4)教學態度。看教師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是否能夠充分地尊重與信任學生,是否有對學生一生發展負責的態度,是否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表現出應有的熱情與寬容,是否能保護和鼓勵學生的好奇心,是否對學生表現出來的獨特性與創造性能給予應有的贊賞,而不論學生的這種表現出現在教師的什么心境下。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9
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人地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教育適應新時代的必然要求,針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進行大膽探索與改革,遵循“先學后教、先練后講、合作探疑、競爭展示、當堂達標”的原則,逐步形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與交流、點評與小結、課堂檢測”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開放式教學,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真正減負提質。結合初中部實際,結合上一年度課改的成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課堂教學改革領導機構
顧問:洪xx周易
組長:徐
副組長:廖顏彭
成員:易xx周徐易楊左陽
陳國偉陳xx周
說明:在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各年級以年級組長為核心,以班主任為骨干成員,組成年級課改研究小組。
二、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目標
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靈活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以小組學習為組織核心,切實用好學部的學案,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課堂教學模式要按照“先學后教,當堂達標”的要求,要求每堂課學生的練習不少于十分鐘,學生參與面不少于80%,當堂達標率為80%以上。
2、各班按要求建立學習小組,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七、八年級全面推行導學案進行教學。
三、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要求:以學論教
1、由評教師的講解精彩度為主變為評學生的參與度為主;
2、由評教學環節的完備性為主變為評教學結構的合理性為主;
3、由評課堂的活躍度為主變為每個學生真正進入學習狀態為主;
4、由評師生的交流互動為主變為評學生的交流展示為主;
5、由評教師的板書設計為主變為評學生的作業、筆記等練習為主;
6、由評教師的基本功為主變為評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為主。
四、課堂教學重要環節的調控
1、加大班內學習小組的調控力度。學習小組的組建要根據學習成績和性格特點等情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每個組6人左右,每個組可設文科組長、理科組長各一名,小組學習實行任務驅動,競爭展示,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加大教師講解時間的調控力度。一節課教師講解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0分鐘。課堂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即:講學生提出的問題,講學生不理解的,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知識,“三不講”即:學生不預習之前不講,沒問題不講,有問題學生不講之前不講。課堂上要及時糾正錯誤,給出正確答案,改變教師作用,由教、領變為啟發、督促、幫助。
3、加大學生練習方式的.調控力度。讓學生掌握和推行練習的基本方式,如提問、對話、復述、爭辯、閱讀、默寫、摘抄、作業、實驗、設計、小結、表演、游戲等。達到“以練習為主線,以思維為主攻,以發展為主旨”的目標。
4、加大交流展示的調控力度。充分地讓學生展示。激發比、學、趕、幫、超的興致和愿望。交流展示要更多地關注中下游學生。
5、加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調控力度。根據授課內容的不同,可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亦可在課中自學,自覺目標要明確,任務要具體,晚自習時間一般要求教師不講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學習。
6、加大檢查落實的力度。加大對學生作業、隨堂練習、隨堂筆記、校本學案、單元檢驗試卷等的檢查力度。
五、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步驟
1、教師培訓:由教務處組織培訓,統一思想、落實精神。
2、各年級按學校規定完成班級小組架構建設,定人定座次定小組成員職責。由年級組長、班主任具體落實,在第七周前完成。
3、第八周由教務處組織召開全體學習小組組長會議,落實小組合作學習各項規章制度。
4、組織聽評課活動。方式主要有:每年級每周至少上一節課改示范公開課,年級組長安排與隨堂聽課相結合,教研組組織聽評課。教師聽課后要及時寫出點評。
5、及時評估反饋。在七、八年級全面推行課改,及時對小組進行評價,每月一次班評,每期一次校評。每月對校本學案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小結。每月對課改情況進行總結,在“長鴻杯”教學競賽中充分展示課改成果。教務處負責備案,學部負責抽檢,學期期中、期末教務處公布各教研組課改量化分。
6、期末各教研組、教務處寫出總結。
實驗學校初中部
20xx年下期
附1:學習小組考核標準
1、常規紀律:與學校百分賽要求量化得分。
2、小組制度:班級制訂小組制度,組員積極參與課堂小組討論,認真解答學習問題,積極參與課堂展示與交流,積極參與組員之間互幫互學活動。①有規范的小組自我管理制度,并得到全組同學的遵守;②小組內分工明確,合作意識強,組長能認真擔負起職責,值日生值日任務能及時完成。3小組成員之間要建立一對一的互幫互學的合作學習關系,即學習優秀的學生對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的輔導幫助,以及學生之間在學科學習方面的輔導幫助。
3、作業規范:主要檢查落實校本學案的使用情況。
4、學習效果:班級根據每月月考及其它學習情況進行小結,及時表彰先進小組。
附2:集體備課一些要求
1、在研究自主學習環節實施時,要以課程標準、教學內容為依據,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和具體要求,任務的提出要注重基礎知識,充分考慮任務的可實現程度,盡可能避免任務過泛、過難的情況。
2、在研究學生合作探究環節實施時,要精心挑選典型情境,按科學嚴謹、明確清晰、難易有度的要求設置問題,并為問題的解決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方法指導。
3、在研究展示與交流環節實施時,要對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有基本的框架,對交流范圍和交流內容做到心中有數,能夠有效駕馭和指導。要充分考慮課堂教學的生成狀況。
4、集體備課要備校本學案,組內統一如何最高效的使用好學案。
4、及時做好教學反饋和教后反思的工作,記錄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狀況和問題,提出今后的改進的辦法和發展方向。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10
“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教改實驗項目是__市教育局在“十二五”期間課程改革中首要的教改實驗項目,是課堂教學的重大革新,是全面實現內涵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遵循市、縣課改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立足我校開展新課程的基礎,本著穩步推進,不斷深入,由點到面的原則,特制定小專題、三核心、序列化“353”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一、課堂教學改革機制:
組織機構:
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
組長:x
副組長:x
成員:x
運行機制:
領導小組制定規劃、方案。
教務處負責全校課改的宣傳、氛圍營造;做好課改過程中的調研;做好方案修訂研究和實施過程中的階段性總結;做好課改檔案資料的整理、完善;做好教師的培訓;做好教學措施的落實;課改進程的推進。
政教處做好班級課改的宣傳、教室課改氛圍的營造;做好對班主任的培訓。做好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做好班級課改措施的落實。
總務處做好實驗設備的`供給,教學用品的提供,教學環境的改善。
二、課堂教學改革實施階段的劃分:
(一)啟動階段:20xx年11月1日--11月30日
主要做好宣傳、學習、考察、方案擬定工作
(二)試點階段:20xx年12月1日--12月20日
主要抓好高一2班和高二1班教師培訓,教室布置,課堂試點。
(三)推廣階段:20xx年3月1日--11月30日
20xx年3月1日--3月31日,在高一年級和高二文科全面推行。每學科、每節課都為課改課。
20xx年4月1日--11月30日,在高二年理科全面推行。
(四)總結階段:20xx年12月1日--12月31日,對高效課堂實驗進行教師總結、班級總結、年學總結和學校總結。整個實驗期間都要做到周周有活動,天天有安排;周周有總結,天天有變化。按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總結、提煉,深化、精細的模式,實現人人過關,個個精品的目標。
三、“353”高效教學模式”的內涵
(一)“小專題,三核心,序列化”的內涵:
“小專題”:每個教學單元圍繞一個小專題,組織教學。可以是一節課的內容,可以是一個專題的內容,可以是一個知識模塊的內容,也可以是一個主題的教學內容。
“三核心”:每一個課堂都應該包括三個核心,即知識點、疑惑點、技能點。知識點,由教師依據課標、大綱、考試說明,把學生必須識記的概念、規律、公式、推論、類型題解法等歸納形成“教學單元知識結構預習單”,供學生理解、識記。“疑惑點”,由三部分構成,即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問題,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和學情分析預設的問題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隨即生成的問題。疑惑點應成為學案呈現和解決的主要內容。技能點,即考試說明中學生必須達到的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層級要求。教師應根據技能要求,編訂“教學單元技能達成訓練單”,通過組織訓練、閱卷、講解、反饋、矯正,達到學生技能的形成、鞏固、遷移。簡稱“一案兩單”,即導學案、預習單和訓練單。
“序列化”,一是教學內容序列化,每堂課、每個單元、每一章、每一模塊的教學過程都應該形成知識點(知識結構)的整理、識記、理解,疑惑點的破解、提高、升華,技能點的形成、鞏固、遷移這樣一個完整的系統;二是教學組織序列化,每個學科、每個堂課都應該按這個模式來進行教學;三是教學管理序列化,學生、班級、年級,教師、教研組、各處室都應該參與到課堂教學改革中來,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進行。
(二)“353”高效教學模式的含義:
“353”是指每個教學單元設計三核心(知識點、疑惑點、技能點),五環節(導學、探究、展示、整理、檢測),三工具(預習單、導學案、訓練單)。
導學--明確學習目標,提示自學方法。開課伊始,教師板書課題,準確、清晰、明了地提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自學內容、方法、要求和時間,用時1到2分鐘。
探究--自主解決問題。包括獨學、對學、群學。
展示--共享學習成果,互相評價,自我完善。包括小組小展示和班級大展示。
整理--整理學案,課堂小結。
檢查--達標測試。教師利用對子互查,當堂落實目標。
四、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策略:
(一)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理念:以生為本;先學后教,問題評價。
(二)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策略:
1、以課標為依據,以大綱為主線,立足教材,落實好考試說明,實現知識問題化、問題試題化、試題高考化、高考試題熟練化。
2、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徹底轉變,由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布置、學生做的被動學習模式轉變成為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合作探究、展示評價的主動學習模式。
3、實現老師教學角色的轉變,使老師從過去傳統教學的講解者、傳授者轉變為學生潛能的喚醒者、開發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引領者,學生成長的促進者,新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和建設者。
4、以學定教,先學后教,不學不教。
5、先學后導,問題評價,訓練提升。
6、“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
五、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流程:
六、處理好課堂教學改革中的幾個問題:
(一)做好“教學單元知識結構預習單”的編寫
編寫依據:課標、大綱、考試說明、學情分析
編寫要求:
1、做好全學期預習單編寫計劃和分工
2、每科每一個單元編寫一個基礎知識識記與問題生成單
3、每個單元預習單教學前發到學生手中。
編寫目的:
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結構,識記基礎知識,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生成問題。
(二)做好“導學案”的編寫
編寫基本模式:
1、學習目標(三維目標);
2、學習重點、難點;
3、學習進程;學習進程分四大塊:
呈現問題。創設情境、呈現目標、問題展示。
探究問題。合作探究、引發討論、多元評價。
成果展示。分組展示、導師參與、點評提升。
整理學案。知識歸類、達標測試、同桌互查。
4、反思小結。
①、我的收獲;
②、新的問題。
編寫要求:
1、做好單元或章學案編寫的課時計劃和分工,嚴格課時內容范圍,統一編號。
2、年級組必須統一教學進程,同學科共撰共享學案。
3、語、數、外超前三天,其它各科超前一周,將學案發至學生手中。
4、備課組做好學案資源建設。
編寫目的:
1、自主學習部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部分在于著重解決重難點、疑惑點的問題,成為課堂教學創設問題情境,問題呈現,指導學生合作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案,通過實施突破疑惑點。
拓展訓練部分在于通過課堂訓練的設計與實施,初步形成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做好“教學單元技能達成訓練單”的編寫
編寫依據:
考試說明,對歷屆高考試題的研究,高考新信息。
編寫要求:
1、知識考點化、考點試題化、試題高考化。
2、題型依本單元、本章內容在高考中的試題模式呈現。
3、難度控制應達到學生中上水平,并有梯度。
編寫目的:
通過實施訓練、閱卷、講評、反饋強化,使學生鞏固知識,突破重難點,形成技能。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11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魏書生教育教學思想、新課改理論為指導,引導教師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行為和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增強教科研意識,激發教師的教科研興趣和熱情,適應新形勢和新課改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實施科學管理為保證,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支撐,突出重點,深化研究,解決影響課堂教學效益提高的主要問題,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二、改革目標:
1、總 目 標: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創優成績
2、教師目標:學會反思,并在不斷地實踐和反思中改進和創新課堂。
3、學生目標:做課堂的主人,作自我發展與提高的主人。
4、課程目標:探索、改進、改造學習方式。
5、成效目標:切實提高三效——課堂效果、教學效果、學習效果。力爭在三年內,在課堂教學、學生管理、校園文化特色建設等方面形成顯著的優勢,使我校成為平泉縣教育教學改革的窗口學校,在承德市內有一定知名度的學校。
三、組織機構:
學校教學改革領導小組:
組 長: 楊宗昌
副組長: 李盛清 秦鳳軍 尚云峰
成 員:
孫 軍 隗學新 宋國志 景立山
韓玉芹 王義金 劉新華 劉 英
石曉東
四、教改實驗年級:
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
五、工作重點:
1、以魏書生科學民主教育教學思想為指導,借鑒學習研究洋思中學課堂教學與管理的經驗,深入研究影響課堂教學效益的因素,改進課堂教學設計,保證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一方面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教師要著眼于教育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服務,發展學生的特長;教學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充分信任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一節課講授時間不許超過15 分鐘。另一方面要轉變學生的觀念,教師從多個方面引導學生認識到課堂主任的地位,自主學習,自我發展,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培養他們的團體意識,讓他們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3、進行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改革,使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亞學習狀態”,以及邊緣生和后進學生,讓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彰顯“活力課堂”,使學生愿學、會學和樂學,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六、課堂模式的基本要求:
1、課堂模式的基本要求:實施課堂教學新模式要求八個字“先學后教,當堂達標”,教師講解釋疑時間15分鐘左右。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糾偏、點評、總結、釋難。
2、課堂教學的六個環節:
(1)引課示標:導入要體現“新、趣、活、潔”,學習目標要真實科學明了。
(2)自學指導(自學提綱):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提綱進行自主學習。
(3)合作探究: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反饋,師生間釋疑解難,教師重點難點點撥。
(4)自我展示:師生、生生互動,小組合作互相交流,教師把握好切入點,講在當講處,講在點子上,導在引發時。
(5)訓練拓展:夯實基礎,強化能力,拓展探究必做題,試做題,探究思考題。
(6)自主測評:教師將已準備好的檢測題(檢測題可以是篇子、練習冊。題目要求精選,一定要體現學習目標,并且要典型,符合中考題型)發給學生,學生快速解答,然后學生間快速批閱。教師評價。
3、積極推進“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探究,并適時對學生進行點撥、解惑。促進學生健康協調全面發展。
七、課堂操作的基本要求:
1、落實“三主”——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
2、倡導“三自”——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3、鼓勵“三動”——動腦、動口、動手
4、實現“三會”——學會、會學、會用
5、發展“三維”——認知、情感、技能
八、課堂評價的基本要求:
由評教師為主變為評學生為主,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糾偏、點評、總結、釋難。
1、由評教師的講解精彩度為主變為評學生的參與度為主
2、由評教學環節的完備性為主變為評教學結構的合理性為主
3、由評課堂的活躍度為主變為評每個學生真正進入學習狀態為主
4、由評師生的交流互動(主要是問答)為主變為評學生的交流展示為主
5、由評教師的板書設計為主變為評學生的作業、筆記等練習為主
6、由評教師的基本功為主變為評學生的基本素能為主
九、教改實驗實施步驟:
(一)、組織發動階段
1、 成立課改領導小組,結合我校的教學實際,制定課改實施方案。
2、進行課改動員,下發課改學習材料,各學科組進行研討。
(二)、研究實施階段
1、以課堂教學模式的研討為中心,各教研組全面展開研討。
2、全面落實“一備、二研、三講、一反思”的集體備課制度,加強同科共備的分組方式,通過集體備課對課改進行深層次研究。
3、開展課改實驗課觀摩研討活動。從第二周起,各學科教研組長負責,組內集體備課,推選一人上研究課。全組教師聽課,領導小組成員評課,上課教師說課。每月各組都要計劃安排2節教師在多媒體教室上的研究課。所有參與課改研究的教師都要自覺上好展示課。
4、舉辦理科教學評優,帶動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新教學模式活動的全面開展,帶動全體教師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5、給學生下發征求意見卡,了解學生的愿望及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及時改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6、各實驗教師每兩周寫一篇實驗總結,提倡寫實驗日記。教研組長每月寫一篇學科實驗階段報告。
(三)、總結提煉階段
1、進行階段性總結,完成對實驗結果的科學分析、統計寫出實驗報告。
2、進行課題研究相關展示活動。
學期末,開設教師論壇,讓廣大教師暢所欲言,促進教師為追求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學習、提升業務水平。通過教師間的交流,探討解決課改中存在的問題,推動我校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對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幾點意見
第一、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就會有不同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從而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隨著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的發展,在基礎教育的價值取向上,重心發生了轉移,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日漸上升為最重要的教育目標。課改要求必須建立新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發揮評價對課堂教學改革的導向與激勵功能。
第二、新的課堂教學評價的核心應該是促進師交往互動、共同發展,而不是為了區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之高下,更不能是為了管理意義上的需要。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診斷性的、形成性的;要能在評價的過程中為教師的課堂教學獻言獻策,幫助教師改進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能力;要給予教師應有的安全感與自尊。這幾點,對于構建新型的、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三、究竟應該從哪幾方面,以怎樣的方式去評價課堂教學呢?
課堂上學生學什么、怎么學,與之密切關聯的教師教什么、怎么教,是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內容。這就決定了評價的著眼點。換言之,即學生學習的狀態、接受知識的形態與教師教學的行為。其中,學生的學習狀態應當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聚焦點,由此為出發點,去審視其他兩個方面的利弊與得失。
評價內容及標準:
1、學生的學習狀態
(1)參與狀態。觀察學生是否全員參與學習全過程;看是否有些學生能對同學的學習有所幫助、啟發。
(2)交往狀態。一看課堂上是否有多邊、豐富多樣的信息聯系與信息反饋;二看課堂上的人際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圍。
(3)思維狀態。一看學生是否敢于提出問題、發表見解;二看所提問題與發表的見解是否有挑戰性與獨創性。
(4)情緒狀態。一看學生是否有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二看學生能否自我控制與調節學習情感。
(5)生成狀態。
一看學生是否都各盡所能,并學有所得,感到踏實和滿足;二看學生是否對后繼的學習更有信心,感到輕松。
2、知識的形態
(1)基本性。
一看是否揭示了以某一內容為基礎知識結構本身的邏輯規律性,二看是否為學生主動探索新知提供了必要的生長點。
(2)基礎性。這主要是從學生的認識與經驗的`背景去看學生所接受的知識是否能與學生已有的觀念、經驗乃至整個精神世界相互作用,從而使學習變得更有意義。
(3)過程性。主要是看是否有學生充分的觀察、操作與獨立思考的活動或機會,進而通過學生群體的講座與交流獲得理解與體驗。
(4)策略性。看學生是否獲得關于怎樣學習、怎樣記憶、怎樣思維的一般方法的經歷與感悟,從而增強自我意識與自我監控的能力。
(5)實踐性。看所接受的知識是否具有應用價值,從而能夠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教學行為
(1)組織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組織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核心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即一般意義上的駕馭課堂活動的能力。
(2)注意中心。看教師在課堂的注意中心能否從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轉移到全班學生的思維上去。
(3)教學機制。看教師是否具備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的能力,是否能靈活果斷地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教學發展的進程。
(4)教學態度。看教師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是否能夠充分地尊重與信任學生,是否有對學生一生發展負責的態度,是否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表現出應有的熱情與寬容,是否能保護和鼓勵學生的好奇心,是否對學生表現出來的獨特性與創造性能給予應有的贊賞,而不論學生的這種表現出現在教師的什么心境下。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12
為深入推進實施《xx學院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把我校第一批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課程改革落地落實,改出質量、改出水平,打造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樣板,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如下課堂教學改革推進實施方案(一)。
一、制定課程課堂改革實施方案
(一)方案內容
1.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改革實施方案
(1)如何優化課堂教學內容?
如何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立足課程和專業特點,對接崗位能力需求和生產過程需要,對接人才培養目標,重組課程體系,優化課程內容;如何將前沿成果、現實案例、課程思政、教師研究優勢等有機融入課堂教學,開發設計活頁式教材或編寫教案。
(2)如何建設課程平臺,提供教學資源?
搭建什么樣的課程平臺,提供哪些資源,怎么用?怎么考核?
(3)如何改革課堂教學方法?
擬采用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TBL(基于團隊的教學方法)、PBL(基于問題的教學方法)等先進的教學方法中哪一種?每種教學方法在哪些內容、哪個環節應用?要達到什么樣的教學目標?
如何在課堂進行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打造高階課堂?
(4)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線上線下教學?
采用什么技術手段、開展哪些線上學習、探討、交流?
采用什么技術手段、開展什么樣的課堂學習、探討、交流?
2.課程考核改革實施方案
考核內容要與課程大綱對應,評價標準要清晰、可行,能夠衡量學生的成長進步和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考核尤其是期末考試以外的考核應有明確的賦分標準,且具有足夠的區分度,不能流于形式,要探索非標準答案的考核形式。
(1)多元考核的`方式及標準
平時考核(課堂表現、隨堂測試、課后作業等)、單元測試(期中考試,知識測驗、主題論文、調研報告等)、期末考試等。原則上期末考試成績權重不超過50%。
(2)考核實施路徑及標準
線上自主學習、課外拓展學習、課內學習、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等。
(3)增值性評價及標準
立足創新型人才培養需要,根據課程與專業特點,探索實施增值性評價,鼓勵學生立足課程探索創新、服務社會,把學生立足課程創新取得的相應成果、獲得的獎勵、引起的社會反響等納入課程考核。
(二)方案制定、論證及審核相關要求
1.課程負責人組織課程團隊撰寫方案,7月25日完成上交所在學院。
2.學院在8月3前組織專家論證,論證會必須邀請教務處人員參加。
3.課程組根據反饋修改后上交學院,學院審核通過同意,由學院8月20上交電子版和紙質版到教務處教學研究科。
二、課程課堂改革部分實施材料
(一)材料內容及要求
1.教學內容修改或增加內容及依據(可以用列表形式)
2.課程平臺及教學資源建設的證明材料
搭建了什么樣的課程平臺,提供哪些資源?(可以用截圖形式)
3.體現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的教學設計(5個)
4.體現教學內容優化的教案(不少于5個,個可以是一次課或一節的內容)
5.擬采用(或已采用)的非標志性答案考核題目(不少于5個)
6.本課程最近一次考核方案(須附帶教務系統打印出來的學生成績構成)
(二)材料論證及審核相關要求
同改革方案
三、制定課堂教學管理的實施方案
(完成人及時間:學院,7月31日完成上交教務處,教務處統一組織全校論證后反饋,8月20完成修改后上交)
1.指導思想:學院落實課堂教學主體責任,立足學科專業特點,科學設計學業評價標準和程序,統籌推動全院教師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教學管理和現代教學技術應用等一體化改革,實現教學模式從注重知識傳授的“以教為中心”到“知識+思維方式+想象力”并重的“以學為中心”的轉變,培養方式從“灌輸式”到探究式、個性化的轉變,學業評價從死記硬背、“期末一考定成績”到獨立思考、“全過程學業評價”和“非標準答案考試”的轉變,全院學生從被動學習、“考試型”學習到主動學習、“創新型”學習的轉變。
2.課程學業評價方案
內容主要包括:
(1)學院學業全過程評價考核的指導原則
(2)學院專業特色的學業評價的內容和標準
(3)學院專業特色的學業評價的方法、路徑及實施
(4)學院學業評價改革的支持舉措
(5)學院學業評價改革的組織機構及職責
(6)學院學業評價改革的質量保障機制
建議:學院積極組織教師外出培訓學習,加強與兄弟院校的研討交流,鼓勵教師加強課堂教學改革探索和實施研究,做好課堂教學改革的學生支持和配合工作,探索專業特色的課堂教學改革模式,構建專業特色的學生學業評價的激勵機制,爭先打造一院一品、一課一品。
(二)方案制定、論證及審核相關要求
1.學院負責人組織專家團隊撰寫方案,8月3日前完成論證,8月5日上交教務處紙質版5份。
2.教務處統一組織審核后給學院反饋,學院完成修改后,8月20上交電子版和紙質版到教務處教學研究科。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13
我校的課堂教學在上級教研部門指導下,部分科目已經經歷了“講學稿”實驗、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課堂教學面貌有了一定的改觀,但距離教學方式真正轉變和高效課堂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根據《鄂托克旗推進教學改革與教學管理發展三年規劃》、《鄂托克旗中小學教學管理細則》、《鄂托克旗教育體育局關于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學校課堂教學的實際,在去年半年摸索實踐的基礎上,制定此方案。
根據教體局“方案”的總體思路,即圍繞推進課程改革、促進教育內涵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堅持以構建“導學型”高效課堂為中心任務,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全旗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確定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樹立以人為本、真抓實干的擔當意識,以提高內涵發展和辦學水平,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初中學生為目的,以更新教學觀念和樹立高效課堂意識為前提,以轉變教與學的方式、建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為標志,以教學制度的健全完善為保證,以教學策略應用和現代教學技術的應用為推手,校內各級組織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全校師生振奮精神、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改革環境,打造全市品牌學校。
一、指導思想
牢牢抓住“課堂”這一教學工作的主陣地,以"倡導尊重教育,促進師生和諧發展"為指導,以人為本、關注師生的共同成長與發展,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化,走出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特色之路,創辦人民滿意的特色學校,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
二、發展目標
實行以“尊重式教育課堂”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改革,是我校發展的現實需要。我校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是: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為實現學校均衡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以尊重教師發展為首要任務,以尊重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工作,以尊重課堂教學的發展為核心內容”。“以教師的發展帶動學生的發展,以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帶動學校發展水平的提高”是現在到今后一個階段學校工作的重點。改變教學結構,調整教學關系,建立民主課堂,把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互助的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同時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從學生發展的角度,課堂教學改革的近期目標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要“抓學困生”,即消滅所謂“差生”——“不求人人成優,但愿個個不差”是改革第一階段的目標。長遠目標就是“均衡發展”,讓更多的師生體驗成功,享受成功。
構建“導學型”高效課堂的發展目標如下:
(一)更新觀念。牢固樹立素質教育的教學觀和高效課堂教學的理念。
(二)轉變教學方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改變以授受為主為導教導學為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以接受為主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主。
(三)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以“336”模式和“四段四環節”模式為基本模式,多模式綜合運用。
(四)優化教學各環節。從總體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反思,教研組的備、上、聽、說、評,教師的備、上、批、輔、考,到具體的每一節課的各個環節,有機聯系,實現一體化。
(五)教學多策略運用。講述、復述、討論、提問、觀察、演示、角色扮演、先行組織、時間管理……各種教與學的策略巧妙結合,靈活運用。
(六)整體協調教學技術手段的使用。傳統的和現代的教學技術手段相結合,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得到普遍、有效的使用。
(七)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健全管理的激勵競爭機制,發揮長效保障作用。
(八)發揮課堂功能,全面達成“三維”目標,切實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上述八項目標和任務雖然指向不同,但互相聯系是一個整體,其中第八項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主要工作任務與要求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統一思想。
堅持改革要先換思想再換人,多換思想少換人,不換思想就換人的原則,切實解決教師的認識問題,觀念問題。
認真組織開展校情學情分析,認識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學生不動嘴不動手,老師講,學生看,老師忙,學生閑,老師滿堂灌,學生昏昏睡,能力低,效果差等一系列問題,認識教師中存在的職業倦怠,責任意識淡薄,進取心上進心不強,工作中存在推諉拖拉等問題,幫助教師認識這種教學現狀對學生的發展、對學校的發展帶來的嚴重后果,要有不改不行緊迫感和危機感。要通過學習培訓來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通過考核評價、常規管理讓教師適應新觀念、新做法,要通過聽評課等形式讓教師在嘗試中產生想法、創新思維。
以學生的自學、學習成果展示取代教師一言堂,以學生自主學習、互動學習活躍課堂氣氛,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時空和交流的平臺,實現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根本改變,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要通過改變課堂教學細節和節點,實現教學的關注點更多,指導更有針對性,師生間互動的點、線、面更廣泛,指導與學習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更加方便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交流、合作與探索,彌補教師個別指導受環境時間限制帶來的不足。實現以上的課堂形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只有解決好教師的認識問題,才能將各項措施要求落到實處。
(二)遵循高效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流程再造,教學環節一體化。
根據教學的一般原則,借鑒杜郎口中學高效課堂教學原則,結合我校具體實際,擬定以下原則:
(1)目標性原則;
(2)漸進性原則;
(3)持續性原則;
(4)科學性原則;
(5)啟發性原則;
(6)發展性原則;
(7)分層施教原則;
(8)教學相長原則;
(9)創造性原則。
要求教學設計時有原則意識,教學實施中靈活運用原則,說課、評課時反思原則的得失。
教學各環節要圍繞教學目標,優化、整合、一體化,發揮1+1>2的效果。
建立新的教學流程: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反思。改變傳統的教學流程:看了教材看教參,看完教參寫教案,拿著教案進教室,課堂教學授教案。
規范教研組的教學管理流程,備課——上課——聽課——說課——評課一體化。
優化每個教師課堂教學各環節:自主學習三模塊,即預習,展示,反饋一體化;每個模塊不同步驟一體化;不同課型的各個教學步驟一體化。
(三)建構“目標導學(明確目標,全程導學),先學(自主學習預習)后教(先兵教兵、后教師點評更正補充),訓練反饋”的課堂教學宏觀框架,逐步形成學校特有的教學特色。
近年來我們先后學習考察了不少地方、不少學校的先進辦學經驗,從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法,到杜朗口中學的“三步六環節”課堂教學法,再到我們現在正在實施的東廬中學的講學稿實驗,眾長,我們發現其共同的指導思想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具體的學習任務為主線、以師生的共同發展為目標”,強調“通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為此我們確定課堂教學改革的任務是:解放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探尋教師少講、學生多學的方法和途徑,把教室變成“開放的課堂,自主的舞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優秀學生出色發展,中等學生超常發展,學困生自信發展,追求優質教學,體現教育公平。最終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引導、以任務為主線、以發展為目標”的教學策略。
一堂課,首先必須明確學什么,教什么,任務是什么,達成什么樣的目標,這是內容。其次是課堂組織,這是教師主導地位的體現,也是一節課能否有序完整的保證;第三是形式問題。通過怎樣的形式完成教學任務,信息傳遞與分享,是達成目標的載體,而這一載體的實踐者,必須是學生自己。這就要求學生要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從而實現信息的收集、傳播、交流渠道暢通無阻,把學習變成學生的主動行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教學中,教師尊重每個學生,提出具體的學習任務以誘發學習,組織交流各種各樣的意見或發現,開展多樣化的師生、生生互動活動,以讓學習活動更豐富,讓學生的經驗更深刻。這是一種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教學,是讓每個學生相互探討、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的、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是一種學生與教師對話,與自身對話的學習。學生將自己理解的東西用作品展示出來與同伴共享、互相評價與欣賞的學習。
因老師、因學生、因科目、因課型、因進度等諸多因素,課堂教學,只建構宏觀框架,不細化具體環節。具體規定了每一節課的環節,其實在現實的課堂中是無法實施的,也不易于操作,現實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每節課都要有那么多具體環節。
根據“導學型”高效課堂“四段式”、“四環節”的框架要求,我校課堂教學的宏觀框架為:“目標導學(明確目標,全程導學),先學(自主學習預習)后教(先兵教兵、后教師點評更正補充),訓練反饋”。
“目標導學,先學后教,訓練反饋”課堂教學結構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般可分為明確課題、出示目標、自學指導、先學、后教、訓練反饋等環節。其中前3個環節為輔助環節(約1分鐘左右),后3個環節為主要環節(約39分鐘左右),下面介紹各個環節的一般操作要領:
1、明確課題。
以恰當的方式簡單引入,板書課題,或直接板書課題。
2、出示目標。
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主動地圍繞目標進行探究性學習。
操作要領:
(1)出示目標的方式:一般為導學案,也可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
(2)文化課出示的教學目標主要是理解知識、培養能力方面的,至于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教學目標應由教師把握,靠教師的形象、氣質、情感、教學藝術甚至教師的一舉一動等滲透進行,一般不作為向學生出示教學目標的內容。
(3)要從實際出發,準確地揭示學習目標,在廣度和深度上與教材和課程標準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該“會運用”的,就要求能當堂運用,形成能力,不能人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目標不能搞偏,搞錯,防止把語文課上成政治、常識課,把政治課上成語文課。
(4)教學目標要具體,不要抽象,要簡明扼要,不宜內容太多,要通俗易懂,讓學生一目了然。
(5)揭示目標的時間要適當,要讓學生能夠看清弄懂,不能一帶而過,不要急于切換投影。
(6)出示目標時,教師要講究藝術效果,注意情感投入,誘導學生認真明確要求,教師不宜節外生枝,做閑事,說閑話。
3、自學(預習)指導。
出示目標后,教師指導學生自學。自學指導的方式:常用導學案出示。自學指導一定要具體,讓學生明確4方面的內容:自學的內容、自學的方法、自學的時間、自學的要求(即自學后如何檢測)。這樣,自學就好比準備打仗,讓學生立刻緊張地思維,提高自學效率。
操作要領:
(1)自學內容。一般教材中有不少是舊知識,新知識不多,因此,自學的內容應引導學生看新知識的部分,新舊知識銜接的地方重點看。例如,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引導學生看例題中列方程部分,對解方程部分不要求看,因為解方程的方法已學過。如果教材內容單一,一般為一次性自學;如果教材內容多,可分幾次自學,但每次自學前都必須講清楚自學的內容(或范圍)。
(2)自學的方法。例如,看書,是邊看書邊操作,還是邊看書邊與同桌討論,怎樣干好,就怎樣干。一般先要讓學生獨立看書、思考,不宜邊看邊討論。
(3)自學的時間。時間不宜過長,要讓學生緊張、快節奏完成自學任務而不拖拖拉拉;又不能時間過短,讓學生有認真看書、思考的時間,切不可走過場,因為,看書是練習、更正、討論、當堂完成作業的前提,一定要講究實效。
(4)自學的要求。即告訴學生如何檢測。這樣使自學變成了檢測前的準備,使學生看書能夠真正動腦緊張地思維。
(5)教師要流露出關心、信任學生的情感。注意使用鼓勵性的語言,使學生愉快地自學,但語言要簡潔,切不可講閑話、做閑事,也不可讓學生聽無關的音樂,看無關的錄像。
4、“先學”。
“先學”不是指讓學生泛泛地、單純地看書,而是在教師簡明扼要地出示學習目標進行自學指導后,學生已經明確學習目標,有正確的自學方法后,帶著思考題在規定的時間內,自學相關的內容,完成檢測性的練習。自學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看例題、讀課文、看注釋、做實驗,發現疑難作記號,做與例題類似的習題。
“先學”這個環節一般包括學生看書和檢測自學效果兩個小環節。
(1)“看書”是指在“出示目標”、“自學前的指導”兩個輔助性環節后,學生按照自學指導認真地閱讀課本、思考或動手操作,并準備參加檢測。學生緊張地看書,代替老師傳授課本知識。
操作要領:
學生看書時,教師不宜多走來走去,不能在黑板上寫字,不能走出教室,不能東張西望,要形成學生專心讀書、思考的緊張氛圍,教師對認真學的同學表示滿意的神情,對不夠專心的后進生,可以說上一兩句悄悄話,給他們“提示”,促使其高高興興地認真自學,但教師的話不宜多,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看書的時間也可以變動,如內容多學生沒看完,時間可延長些;如學生全部看完了,可提前結束。
(2)檢測(檢查讀書的效果)。
采用展示、提問、板演、書面練習等手段檢測,檢查學生自學的效果。
操作要領:
①一般以書面練習為主。
②盡可能讓后進生板演練習,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學后存在的疑難問題。
③教師要巡視,搜集學生有哪些錯誤,并及時分類:哪些屬于新知方面的,這是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哪些屬于舊知遺忘或粗心大意的,這是次要矛盾。把“新知方面的”、“主要的”梳理、歸類,為“后教”準備內容,這實際上是在修改課前寫好的教學案,進行第二次備課。
④學生板演練習時,教師不宜輔導后進生,因為這既不利于培養后進生獨立學習的習慣,也會影響全班學生獨立思考、緊張練習的效果。
“先學”這個環節有時不分“看書”、“檢測”兩個小環節。如語文、外語課上,一邊指名讀書,其他同學更正、討論;有時提問,其他同學討論(說出錯的地方以及“為什么”)。
5、“后教”。
“后教”不是指教師教,而主要是指學生自學后“兵教兵”,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通過更正、討論,各抒己見,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即學生與學生互動,最后教師與學生互動,也就是教師補充、更正,幫助歸納、總結,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最終形成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一環節是幫助后進生解決基本問題,是“補差”;同時,尖子生通過幫助后進生糾正錯誤,教學相長,更加透徹地理解知識,增強能力,養成合作精神,又是“培尖”。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提高。
“后教”一般包括更正、討論兩個小環節。
(1)更正是指點名讓學生上講臺對做錯的題進行改正,或者對屏幕上出現的錯題進行改正。
操作要領:
①練習后教師要問發現錯誤的請舉手,這樣既可以促使全體同學認真找出錯誤,還可以了解學情。
②在舉手的學生中,要請后進生先更正。
③要盡可能讓較多的學生更正。后進生更正錯了,或者沒有改出錯誤,再依次讓中等生、較好的學生、好學生更正,這樣有利于促使每個學生都緊張地思維;絕不可先讓好學生更正,或者一名后進生更正錯了,就由老師講(更正,說出理由)。
④學生更正時,教師要耐心等待,不輕易表態。
(2)討論。
操作要領:
①要盡可能讓大家暢所欲言,必要時讓大家爭論。教師切不可一人回答了,不管對否,就迫不及待滔滔不絕地講,以免學生不動腦,討論流于形式,課堂氣氛不活躍。
②要一類問題一類問題地討論,便于歸納,避免重復。
③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如學生說錯了,就叫別的同學發言;如學生說對了,教師表示肯定,并做適當的板書。
④教師該講的要講好,做到三個明確:
明確講的內容。講的內容應該是學生自學后還不能掌握的內容,即自學中暴露出來的主要的疑難問題或練習中的錯誤。對學生通過自學已經掌握的,堅決不講。若后進生做對了,說明全班學生都會了,老師就不要再講了。若后進生做錯了,引導中等偏上的學生分析,講清原因,引導更正、歸納。對個別或極少數學生知識回升的問題,可以個別課外補救。這樣教師幾乎成了啞巴,講的內容就很少了,一般不超過五六分鐘。
明確講的方式。先“兵教兵”,后教師講,一般先引導學生更正,盡可能讓較多的學生一次又一次的更正,再引導大家討論,弄懂為什么。同學間可以相互質疑、討論,最后教師作出評價,一般予以更正、補充。
明確講的要求。教師不能就題講題、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導學生尋找出規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并要幫助學生歸納,上升為理論,引導學生預防運用時可能出現的錯誤,這就是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以免學生走彎路。
有時侯也可將“更正”與“討論”穿插進行,或者邊更正邊討論,如語文、外語課上常通過提問幫助糾正并說出理由。
6、訓練反饋。
“訓練反饋”是在“先學后教”之后進行的,其目的有二:一是檢測每個學生是否當堂達到了教學目標,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導學生通過練習把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鞏固所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培養獨立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極為有利的。部分科目同時也要達到作業的“堂堂清”、“日日清”,減輕過重的課外負擔。
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作業和練習反饋回來的信息,了解哪些學生已經達到了教學目標,哪些學生課后還需要單獨進行輔導,并針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做出相應的處理。
操作要領:
(1)課堂訓練(作業)的時間不少于15分鐘。
(2)練習的內容是完成課本中的練習和習題,讓學生運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要注意練習題要有代表性、適度和適量,確保能在下課之前完成,交作業。
(3)課堂訓練(作業)要低起點,多層次,有必做題、選做題,有時還有思考題。
(4)練習的形式則是學生像考試那樣獨立完成,教師不得輔導學生,不干擾學生,學生之間不討論,確保學生聚精會神地做作業。教師如發現學生作業中的錯誤,不要隨時指出,要留到課外輔導。
(5)如少數學生做得快,下課前已完成了,教師可以先給他批改,還可以讓他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
以上6個環節是互相聯系、相輔相成的。只有做到“先學”、“后教”,節約了時間,讓學生真正理解了,有了能力,才能做到“當堂訓練”,只有“當堂訓練”才能促進學生在“先學后教”時學得緊張、高效。
以上六個環節,構成課堂教學的基本程序。教師運用時,要掌握一個原則,就是全過程都要指導學生自學,教師的“教”應該是在學生學了以后,針對發現的問題而進行的。但因學情不一樣,科目不同,課型不同,年級不同等等,教師必須靈活運用,作出相應改動,不要生搬硬套、模式化。既要堅持全過程引導學生學這一原則,又要靈活運用操作方法,低年級多“扶”一點,高年級多“放”一點;學生基礎差或教學難度特別大時,就多“扶”一點;學生基礎好或教學難度小時,就多“放”一點;學生自學后不會的多,教師就多講一點;學生自學后不會的少,就少講一點;學生自學后沒有不會的,老師就不講。科目不同,年級不同,課型不同,運用時可有所變動,一切從實際出發,怎么教效果好就怎么教。給學生看書、練習的時間要長一些,輔助環節的時間要少一些,教師的過渡語要少一些,教師的講要少一些,盡量節省時間,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學,突破重點、難點,不可使學生的讀書、練習、更正、討論走過場。注意學段銜接的問題,教師要熟悉小學教材,這樣才能在學生原有基礎和水平上靈活有效地引導學生學。要注意學科與學科的聯系、滲透,如政、史、地課上要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語文知識和閱讀能力,讓學生認真閱讀教材,思考問題,找出答案。語文課上教學文言文時,要注意不重復介紹時代背景,因為學生已學過歷史。
要求教師在把握整體原則、宏觀框架的前提下,根據學科特點、學生情況和教學需求,努力探求有效的教學形式,創設新穎的教學環節,達到每節課都精彩、每節課都有吸引力、每節課都輕松完成教學任務、每節課都是創新課的境界。學校要積極引導教師,根據先進學校和地區的經驗,給出不同學科、不同課型中的具體教學環節和操作方法(另附)。
(四)優化教學預設,加強集體備課的管理。
個人鉆研與集體研究相結合,共同解決教法、教材疑難,取長補短,共同發展,整體促進學校教學案備寫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集體備課的組織與安排:
(1)開學第一周,由備課組長組織全組教師認真制定備課計劃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并給教研室上交一份“集體備課安排表”,教研室對各組表格進行匯總后印發給相關處室、級部和相關領導。
(2)每周至少組織一次,要定時間、定地點、定主備人。
(3)集體備課的具體組織落實者為學科(備課)組長。
(4)學科組長要妥善保存好集體備課的所有記錄及相關資料,每月交教務(教研)處檢查,存檔。
2、集體備課的流程:
(1)備課流程:回顧檢查上報→主備人提出設想→集體研究形成教學案(包括預習指導、作業、檢測安排)→主備人填寫好備課記錄并成文教學案初稿→提交學科蹲點領導審核簽字(審核時既要看教學案,也要看集體備課記錄)→印發教學案(電子稿)→二次備課
(2)每周同年級同學科由一位教師作為主備人,在備課會上,就下一周授課內容提出設想,其他教師提出建議,修改完善。主備人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形成具體的教學案(講學稿),并在周五前發放到教師手中,以便二次備課。
3、集體備課注意事項:
(1)重視二次備課(復備)環節。上課前,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教師個人結合本人的教學思想、風格及本班學生實際進行修改,補充調整。
(2)突出預習指導,合理安排預習任務。精選作業(練習)題,資料的選擇,題目的增刪,練習與測試等都要做到精而少,不搞題海戰術。預習和作業均要呈現在教學案上。
(3)每周集體備課前要認真交流小結上周的教學情況,能突出一兩個重點進行研討,檢查教學進度落實情況,二次備課和課后反思情況。
(4)教學案必須做到一課時一案(一節課一案),嚴禁無案上課。
(5)教學案要突出指導功能,要盡可能多用行為動詞,條理清晰,易于操作。不能是“練習卷”,也不是“資料庫”。
(6)體例要規范,要有相對固定的排序,常用的欄目,如課題、課型、主備人、審核人、教學時間、班級、姓名、編號或頁碼等,要做到簡潔明了。便于整理、存檔和二次使用。
(7)學科蹲點領導要認真做好指導、督查和導學案的審核工作。
4、集體備課的管理:
(1)由分管領導、教務處、教研室組織專門人員進行檢查。
(2)根據教學案檢查考核辦法進行檢查考核,相關工作全部與組長、教師的考核掛鉤。
(五)以導學案為載體實施有序有效教學。
1、導學案的定位。
導學案既不是教案,也不是學案,又不是簡單的習題訓練案(練習卷)。在這個學習方案,承載了教師的集體智慧和個體特點,是根據課程標準,結合教材、教學參考書等文本信息,在充分了解和把握學情的基礎上,通過集體研討、個人鉆研形成的,在方案中,其最大的作用在于利用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即在“學案”中不僅有“教”的內容,更應體現“學”的內容,更多體現學生“學”的作用,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重要平臺和依托。
導學案應為學生學習創設合理的情境,設計探究性問題,指出合適的學習方法,使它能給學生提供最直接、最具體、最到位、最恰當的指導,在使用導學案的過程中,學生是有方向、有目的、有策略、有方法、操作性極強的有效學習,學習完全自主,完全參與其中,完全主宰著學習,傳統的機械性學習被科學的學習機制所替代。學生的學習減少了無效環節、無效活動,實現了高效學習、使打造高效課堂成為一種可能。
2、導學案的類型與體例。
導學案一般情況下可分為三個部分,即預習案、探究案和訓練案。根據課型不同,可以將其分成四種類型,即知識新授課、總結復習課、測試講評課、習題訓練課。其中第一、二種一般以常規課堂預設環節為主(前文已進行闡述)。測試講評課主要包括:講評目標、成績統計、典型題(案例)分析、變式訓練四個部分。習題訓練課主要包括例題、隨堂練習、解題方法點撥、課后鞏固練習四個部分。
題頭設計應包括的內容:課題、課型、年級、學科、主備人、審核人、授課時間等。還應有學案編號或頁碼、班級、學習小組、學生姓名等,方便管理、方便評價,利于整理和存檔。
版式可以靈活多樣,美觀實用是主要原則,但必須要包括“復備”欄、“學習筆記”欄和“教學反思”欄等三塊留白處。
一份完整的“學案”包括:課題、學習目標、與前后知識的聯系、所教學內容的內在聯系、重點、難點、疑點、易錯點、知識結構、鞏固練習、考題例析、課堂小結等。
3、要突出方法指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葉圣陶說“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設計時要盡可能多一些行為動詞,準確具體,通俗易懂,增加導學案的可操作性。舉例如下:
【案例】
《初一生物第一章第一節生物的基本特征》導學案預習案節選:
(1)先通讀教材第2—6頁,觀察課本中的圖片,判斷出圖片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勾畫生物的基本特征,再完成教材助讀設置的問題,依據發現的問題,然后再讀教材或查閱資料,解決問題。
4、突出問題設計。
導學案教學的基本方式是問題式導學,即將知識問題化、能力過程化。把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形成一個個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問題”是關鍵,是核心。“問題”是教師“導”的基本思想策略和方法的體現,也是學生“學”的過程體現,因此問題的設計必須遵循教學規律;“問題”是知識和能力的集中體現,所以問題的設計必須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問題”既有引導作用,又有啟發功能,因此問題設計要具有藝術性和啟發性。
5、高質量導學案的特點。
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性;以學習為主的主體性,導學案的使用主體是學生,是課堂上學生學習的“路線圖”、“指南針”、“方向盤”、“導航儀”;體現多維互動的開放性;關注學生個性的差異性,一方面要使全體學生都有發展,另一方面也力求讓優生能吃飽;注重知識生成的生成性。
6、導學案的整理。
這里的整理,一是指要將導學案按順序、按科目進行整理保存,以便于復習之用。更重要的是知識的整理。知識的系統性是問題式教學的一個突出問題,而導學案就是基于問題而設計的。因此,整理導學案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程序,在老師的指導下編制出知識網、知識樹或者知識導圖。需要整理的內容具體包括:
一是整理基礎知識點,包括對重點、個性化的難點、關鍵點、易錯點等知識的整理。二是整理問題,即對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或者錯誤以及生成的新問題進行整理。(課堂上產生的非預設性生成的問題,是課堂上師生互動的重要財富)。三是整理知識結構。問題式教學在學生大腦中是雜亂無序的,知識不成體系,整理知識結構非常重要。知識結構的呈現形式如畫知識樹、知識綱目、知識圖表、知識網絡等。四是總結學習方法和規律。
7、導學案的編寫原則。
課時性原則。即一課時一個導學案,按課時編寫導學案。
主體性原則。設計導學案必須尊重、信任學生,引導學生直接參與并完成一系列學習內容,用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和發展,以確立其主體地位,做學習的主人。
導學性原則。導學案重在引導學生學習,編寫時要做到目標明確,流程清晰,要求具體,操作方法明了、實用。
探索性原則。編寫導學案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導學案的編寫要有利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問題的`顯現和解決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問題性原則。知識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問題設計要精心,形式要多樣。
啟發性原則。導學案中設計的問題應富有啟發性,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領悟知識的奧妙,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頓悟性。
靈活性原則。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認知存在差異,學習內容與學科特點也存在差異,決定了導學案形式上應豐富多彩,靈活多樣,內容上也應盡量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梯度性原則。問題的設置盡可能考慮到大部分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淺入深,小步子、小梯度,讓大多數學生“跳一跳”能夠摘到“桃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構建學習小組,落實自主合作學習。
目前,學校在小組合作學習方面,首先是改變了座位形式,學校做了硬性規定,必須按小組排座位。其次,要求各班根據學校提出的學習小組的組建策略與要求,進行了分組及相關工作。第三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工作,印制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四類評價表,專門組織班主任開會進行培訓指導,每周將班內的評價表收回來進行檢查核實,督促老師將評價工作落實到位,不做表面文章。在教室的黑板邊上粘貼了小組序號,方便教師進行小組打分。正在進一步探究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方案,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起到激勵和引導作用,防止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和泛濫化,防止出現假合作,缺乏實質性合作,防止課堂上學生活動熱鬧,但思維參與不足,防止為了合作而合作,或無果而終、不了了之。讓小組合作學習走向成熟,獲得成就,打造優秀學習團隊。
高效課堂離不開高效的學習小組。學習小組建設關系到打造高效課堂是否成功,是學生展開競爭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陣地。學習小組的組建和評價,是班主任高效管理班級,教師組織有效課堂的重要環節。學習小組建設的方向和具體要求明確如下:
1、科學的組建學習小組是實施高效課堂的第一步。
學習小組的組建并非簡單的把幾名學生放在一塊,而是需要班主任老師全面考慮并且同任課教師商量后進行分組。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所謂“組內異質”,是指小組成員間要形成性別、學習成績、能力方面的差異,另外,還可以考慮到家庭經濟、社會背景、性格、脾氣等差異,采用異質分組。所謂“組間同質”,是指合作小組要力爭組與組之間盡量保持相對平衡的水平和一定穩定性,即各小組總體水平基本持平。組內異質為小組成員內部互相幫助提供可能,而組間同質又為全班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學習小組的組建主要依據以下幾個原則:
原則一:主要依據學習成績,初建學習小組,在學生相互并不了解的基礎上,依據成績采取一條龍的形式分組,每組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層-B層-C層。
原則二:每組人數以6-8人為宜,一般為:AA-BB-CC、每個班級一般分為5--7個學習小組。
原則三:除成績外班主任老師還要考慮男女生的搭配以及學生的性格、體質等因素。
2、學習小組建立以后,還要進行有效分工,處理好個人與小組的關系。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的,組員有分工有合作,做到各司其職,各盡所能,最終合作達到目標。具體分工如下:小組組長:主持制定活動計劃,組織、分配、協調小組活動(實驗操作),組織、歸納活動的結論,要讓組內每位學生思考后都說出各自的想法,最后形成集體意見,并允許保留個人意見。小組記錄員:負責把探究到的信息記錄下來。為了避免記錄員一個人包辦代替,可以來取輪換制。小組成員:積極配合小組組長的工作,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組長的選擇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
首先考慮學習成績,成績在小組內要處于中上等,但并不一定時學習最好的。
其次考慮其組織能力、責任心和威信等因素。要選擇組織能力和責任心較強的同學,并且在同學們中有較高的威信。
選好組長,讓他們確實成為自己管理班級的好幫手!
3、小組文化建設正如我們的班級文化建設一樣,能夠起到凝聚、團結小組的作用。小組文化的建設主要包括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所謂顯性文化是指小組組建后,要求各組在組長的組織下,每位同學在課桌的左上角寫出自己的奮斗目標和座右銘;小組所有同學一同創新性地給小組起名、設計組徽、制定小組宣言以及奮斗目標。這樣可以使得每位同學時刻都有動力,每個小組更有凝聚力努力的方向。
4、小組評價在整個小組建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果沒有評價或評價不到位的話,那么學習小組就相當于形同虛設。通過評價,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讓學生在課堂上質疑和對抗;通過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評價,讓學生逐步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小組評價要做到節節有反饋、日日有評價、周周有總結、月月有表彰。
首先是節節有反饋:每節課的反饋由課代表負責記載,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依據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樂意與同伴交流合作、小組合作中能有創新性的表現、提出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學習效果和目標達成度以及小組的紀律秩序情況等指標給予量化,每節課每個小組都要有一個分數,按滿分10分來計算(要求所有科目均按每節課滿分10分的標準執行),并在下課時公布或明確每個小組的得分。其次日日有評價:即一天每節課的數據匯總到值日(學習)班長處,值日(學習)班長整理數據后于次日上午在班內公布;周周有總結:值日班長將每天數據匯總到學習委員,學習委員整理數據后交給班主任老師并在下周班會上總結點評,同時要求上交教務處。每一個月,班主任將四周的數據匯總后,對每個小組排名進行獎罰。
5、對班主任老師具體提出以下具體工作任務:
(1)按要求組建好學習小組。
(2)選好組長,做好組員分工安排。
(3)組織進行小組文化建設,如小組起名、制定目標、設計組徽等。
(4)每周負責將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表交回教務處。
(5)期中、期末考試后要認真填寫小組成績統計表并及時上交教務處。
(6)督促學習委員等做好小組學習評價表格的記錄和填寫。
(7)認真做好每月一次的小組學習評價和表彰工作。
(8)根據班級情況,按照學校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細則(辦法)并認真執行。(不要求面面俱到,做什么要明確具體,怎么做要易于操作)
6、對任課教師提出以下具體要求:
(1)每節課均要有評價,有分數。(要求每節課每個小組的得分不超過10分)
(2)與班主任溝通,逐步完善各班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辦法。
(3)嚴格控制講授時間,必須控制在15分鐘內。老師要走下講臺,學生要多上臺。
(4)盡其所能創設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平臺。
小組合作學習是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和形式,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逐步改變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小組討論”的思路,要拓寬思路,創新形式,如互考、檢查任務完成情況、幫助同學更正錯誤、分工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給同學講題、幫助個別同學改變學習態度、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總之,小組合作學習具有復雜性、長期性,需要全體老師齊心協力,堅持不懈地努力。以上要求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修改完善。
(七)建立課堂教學改革長效機制,保證改革順利實施。
1、組織學習培訓,加強教科研工作。
一要強化校本教研和培訓,強化繼續教育的落實,立足本校,通過教研活動,積極探究課堂教學改革的有效方式,提升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樹立教科研意識并形成課堂教學改革研究的良好氛圍。二要實施“請進來、走出去”策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培訓,開闊教師眼界,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課改意識,提高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三要加強語語言文字工作,努力使普通話成為教學語言和校園語言,使教師板書和課堂用字成為寫規范字的榜樣,并將此作為課堂教學改革評價的指標之一。
組織各類會議(校委會、教研組長會、全體教師會、業務領導會、行政例會等),專題研究如何改變現有教學模式,實施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開展“有效教學在課堂”的系列活動。
一是把“人人上一節好課”活動與領導推門聽課結合起來,努力提高好課率;二是通過校內研討課、公開課、示范課等,努力探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和教學模式;三是加大科研獎勵力度,努力形成研究有效教學的科研氛圍。
隨機推門聽課活動常態化,聽完即評,評完即改,轉變不到位的再聽再評,用鋼性要求來督促老師實施真正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
聽課采用常態化,各學科組采用周周聽的方法進行,以便更好地了解日常課堂教學情況。學期初各教研組根據本組情況做出計劃和安排,上交教研室,并按計劃落實聽評課活動。
典型引路,上好“三課”,滾動推進。領導和骨干教師上好“示范課”,廣大教師上好“過關課”,對過不了關的上好“跟蹤課”。通過一段實踐,推出一批精品課,在全校、全組展示、推廣。對過不了關、學生反映強烈的教師,由主要領導“一談二警三停”。一個學期為一輪,三年為一個周期,典型引領,滾動推進。
3、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學校將加大對教學管理的常規監控,推行精細化管理。一是不斷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如集體備課、學案檢查、作業輔導檢查等制度,加大集體備課、導學案編制、聽課和評課的檢查力度;二是完善學情調查制度,每學期定期進行學情調查,了解教情、學情。三是完善教學常規監控制度,求精、求細、求實,實現全方位覆蓋,從各個環節監控課堂教學。四是實施名師激勵機制,績效獎勵機制等激勵措施。同時,將教師踐行“實施有效教學、建構高效課堂”要求情況作為教師評先選優的條件之一,作為參加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名師等業務方面參評的硬性條件之一。
從領導做起,明確學科蹲點領導的職責,要求全程參與蹲點學科的課堂教學改革、集體備課活動和相關教研活動。
加強課堂巡視檢查工作,由部分教師組成的巡視組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堂堂查”,為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掃清了外圍障礙,保證了如按時到位、堅守崗位等基本要求的落實。
4、開展讀書活動,不斷豐富教師的知識面。
結合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各項現行措施,在學期初下發教師理論學習要求和讀書指導計劃,公布教師讀書推薦目錄,制訂理論學習筆記檢查辦法,讓教師讀書成為常態化,努力營造書香校園。各級部按時組織教師讀書匯報會。
5、改革考核評價制度。
以《新課程標準》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依據,參照外地和外校的可行經驗,反復研討,制訂符合課改要求和校情的課堂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從而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變查教學案為評教學案,鼓勵老師備寫更有價值的教學案;組織優秀學習團隊、課堂教學改革團隊、教研團隊評比;將課堂教學改革各項要求的落實情況納入教職工評先選優、職稱評聘、年度考核的范圍,實行一票否決;班主任津貼采用部分單列,用于班主任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要求的落實情況的考核。
通過各項考核評價制度的改革和推行,切實使課改的措施要求落實到位,使課堂教學改革與教學、管理、評價等配套進行。
6、加大投入,為課堂教學提供強有力的物質支撐。
保證電腦、多媒體、電子白板等現代化教學設備的正常使用,配備復印機、打印機等必要的設施設備,為改革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證和支撐。
7、加強領導,切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確保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的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導學型”高效課堂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四、課堂教學改革推進步驟
為使課堂教學改革有序推進,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共分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xx年7月至12月,宣傳發動階段。
組織全校教師認真研討、擬定和學習改革方案,為教改作好理論上的準備。教研組長組織教師在組內上教改研討課,探討教改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為教改提供第一手材料。召開全校教師、學生教學改革動員大會,統一思想,轉變觀念,為教改奠定思想基礎。這項工作已于去年完成。
(二)第二階段:xx年3月至12月,嘗試實踐階段。重點根據方案提出的要求,做好課堂教學重要環節的調控,形成符合課改要求和學校實際的評價標準,進一步促進觀念轉變,切實確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地位,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實現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分五個方面表述如下:
第一方面:課堂教學節點,是關系改革成敗的關鍵,課堂重點調控的節點如下:
1、加大班內學習小組的調控力度。
學習小組的組建要根據學習成績和性格特點等情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小組學習實行任務驅動,競爭展示,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加大教師講解時間的調控力度。
一節課教師講解時間一般不超過15分鐘,今后要逐步控制在10分鐘之內。課堂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即:講學生提出的。問題,講學生不理解的,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知識,“三不講”即:學生不預習之前不講,沒問題不講,有問題學生不講之前不講。課堂上要及時糾正錯誤,給出正確答案,改變教師作用,由教、領變為啟發、督促、幫助。
3、加大學生練習方式的調控力度。
讓學生掌握和推行練習的基本方式,如提問、對話、復述、爭辯、閱讀、默寫、摘抄、作業、實驗、設計、小結、表演、游戲等。達到“以訓練為主線,以思維為主攻,以發展為主旨”的目標。
4、加大交流展示的調控力度。
充分地讓學生展示。激發比、學、趕、幫、超的興致和愿望。交流展示要更多地關注中下游學生。
5、加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調控力度。
根據授課內容的不同,可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亦可在課中自學,自覺目標要明確,任務要具體,自習時間一般要求教師不講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學習。
6、加大檢查落實的力度。
加大對集體備課、學生作業、隨堂練習、隨堂筆記、校本學案、單元檢驗試卷、糾錯本等的檢查力度。
7、落實如下五種教學觀:
(1)放手,給予學生主動學習機會;(2)疏導,培養學生樂學的情感;(3)授法,教給學生主動學習的鑰匙;(4)鼓勵,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5)減負,拓展學生的創新天地。
第二方面:關注課前課后兩個時間段。學校對預習指導和課后作業留批提出具體要求,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擬定具體的措施并付諸實施。相關文件另行。
第三方面:規范課堂常規要求雖然細微,但為落實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外部軟環境,要求教師務必做到如下常識性、常規性的要求:
1、按課表上課,按時均衡地完成任務。
未經教導處允計不得隨意換課、讓課、停課;不得遲到或中途退出課堂;下課不得拖堂。
2、課前做好充分準備。
常用的教具、小黑板、卡片、課件、資料等必須在走進教室前準備好。學生所需學具必須提前一天交待。
3、要堅持用普通話,語言力求生動、形象、抑揚頓銼,符合中學生的特點,切忌使用口頭禪、帶尾話。
4、堅持文明教學。
教師不能剝奪學生上課的基本權利,不在課堂上大發雷霆,不諷刺挖苦學生,不打斷學生的講話,不拍打講桌,面向全體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嚴禁體罰和變相體學生
5、教態和藹可親,教風嚴謹扎實,精神飽滿,衣著整潔,不準坐著講課;學生做作業或讀書時,要巡回指導和檢查。
6、注意使用現代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觀參與學習;上課可以使用教鞭,板書工整,設計合理,字跡大小適宜;不準寫草字或繁體字、自創簡體字。
7、課堂教學中注重新課程理念的滲透:
提倡整合、強調體驗、關注合作、尊重差異、倡導開放、深究取舍,把時間花在刀刃上,突出“實”和“活”。教師的教學行為:在對待師生關系上,強調反思、贊賞;在對待教學關系上,強調幫助、引導;在對待自我上,強調反思;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強調合作。
8、教師上課時不接(打)電話,不接(發)短信,中途不離開教室,無特殊情況不坐著授課。不提前下課、不拖課,影響學生休息及下堂課教學;認真指導學生做好眼保健操和課間操。留有充足的作業時間,切實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習慣。
9、進一步調整課堂教學的評價導向。
課堂教學的評價應具有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雙重功能,但必須打破關注教師的行為表現,忽視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傳統的課堂評價模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堂上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過程等等,即關注學生是怎么學的。通過了解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討論、交流、合作、思考、獲得結論及過程等等學生的行為表現,評價課堂教學的成敗。即是關注教師的行為,也是關注教師如何促進學生的討論,教師如何評價和激勵學生的學習、教師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興趣等,來評價教師課堂行為表現對學生“學”的價值。
10、課堂(特別是體育課、實驗課)上要做好學生的安全工作。
留意對有關器材的檢查和加強化學藥品的管理,防止發生意外傷害事故。
11、隨時向同行和家長開放課堂。
第四方面:多策略運用。教學策略是對教學的總體考慮。廣義的教學策略應包括教師教的策略和學生學的策略。成功高效的教學總是根據教學的具體實際,綜合運用多種教學策略而取得的。
1、認識教學策略的重要性。策略是手段,是“橋”和“船”的問題,它的選擇、使用要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發展服務。
2、要學習、掌握各種教學策略,特別要掌握它們的長處、短處,揚長避短。
3、注重從自我選擇、運用教學策略的實際,反思總結,提高教學策略運用的技術和藝術。
4、防止教學策略的過度使用。如“四滿堂”(滿堂向、動、放、夸)、“四虛假”(虛假的自主、合作、探究、滲透)現象充斥課堂。
第五方面:規范課堂用語,建構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體現以人為本和尊重式教育的思想。
(三)第三階段:x年3月開始,是逐步成型階段。
經過不斷進行改進實驗,并總結形成經驗材料。備課組、教師個人進行分類總結,形成書面材料,匯集研究成果編寫論文集。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有鮮明的個性風格,全校各年級教學質量普遍提高,課改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全面實現方案提出的各項目標要求。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14
20xx年是教育局提出的教育科研年,區教研室力推集體備課,我們根據上級的有關要求和本校實際確立以集體備課和教育科研為雙翼,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工作新思路。讓集體備課夯實理想課堂的基礎,讓教育科研為理想課堂插上飛翔的翅膀。
一、基本理念
(一)通過課堂教學改革,使課程適應學生的學習,讓課堂適應每個學生的發展。課堂上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有參加教學活動的機會,尤其是那些“學困生”。
(二)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三)樹立“先學后教,合作高效、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觀念。
(四)授課中體現精講多練。對于難懂的,教師要啟發,適當點撥,指點迷津。一堂課學生訓練支配的時間不少于15分鐘,使學生充分地自讀、自解、練習、糾錯、思考等,提高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改革目標
課堂教學改革應致力于提升各學科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全面提高課堂的效益;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摸索出一套適合于學校實際、學科實際的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學習,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努力達到課堂操作的基本要求:
(一)落實“三主”—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
(二)倡導“三自”—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三)鼓勵“三動”—動腦、動口、動手
(四)實現“三會”—學會、會學、會用
(五)發展“三維”—認知、情感、技能
從而達到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確立模式
學校嘗試構建“雙五”理想課堂教學模式。“雙五”即課堂教學滲透“五主”理念,課堂操作落實“五環節”。
“五主”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練習為主線,以探究為主翼,以發展為主題”的理想課堂教學改革理念,促進學生主動、健康、全面發展。
“五環節”即“導、預、探、練、測”。
導: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一個好的導課設計,意味著成功了一半。這里因科目、課型不同,采用復習舊知、遷移類推、謎語、兒歌、講故事等多種方法,創設情境,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預:預習反饋,找出問題。預習因教學內容不同分課前預習和課內預習兩種,但不管是哪一種,教師都要進行預習指導,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教師課內檢查預習情況,找出哪些問題學生會,哪些問題學生不會。做到心中有數,為精講做準備。
探:嘗試探究,點撥升華。對找出的疑難問題,采用小組合作探究方式來解答,教師適時點撥指導,對好的做法和困惑之處可以用口頭、板書等形式展示給全班同學,集體學習探究。
練:練習展示,鞏固新知。教學中要精心設計練習,采用多種形勢和方法進行練習,有坡度,有密度,有難度,拓展學生思維向深度發展,做到“放優生、促后進生”,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率。結合教學內容可選取設計基本練習、對比練習、變式練習、綜合練習、實踐練習的形式,在小組內展示或部分板書展示來進一步鞏固新知。
測:課堂作業,達標測試。把作業權還給學生,師生都減負,要求各年級段不超過10分鐘的作業時間。教師批改一般執行一、二年級當堂批改,三、四、五年級當堂做完。
四、操作流程
(一)集體備課:
每周三(語文)、四(數學)、五(英語)下午兩節課后,每個備課組成員帶著自己的先周備課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備課,同級部同學科的老師根據自己備課的體會談對該課的理解,觀點,設計思路和方法等。特別是重難點如何突破,學生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掌握到什么程度,老師要作充分、全面的估計。備課組成員之間互評教案的成功與不足,提出改進的'方法和措施。預設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改思路。同時確定好授課人員。
(二)下一次集體備課之前進行聽、評課。備課組成員由一人執教公開課(同一備課組成員之間輪流執教),其他人聽課,在整個聽課過程中,看老師如何突破重難點,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度及對授課內容掌握的程度,集體備課的內容在課堂上是否得以體現。課后授課教師先談課堂的得與失,提出改進的思路。然后小組成員評課,針對課堂的方方面面表達真實的想法,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提出建議,思考自己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其目的一是集體備課中注意的問題是否避免,重難點的突破方式運用是否到位,是否關注了學生?二是從聽課中反思自己的教學:我在上課時,哪些是成功的地方,我要與人共享;哪些是失敗的地方,我該如何改進。在這種“討論—上課—反思評價”中,給老師們提供一個良好的觀摩、學習機會,達到了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指導督促。每次集體備課時間,教務處人員分工到各備課組去指導,聽取老師們的意見和建議,還積極參與展示課和評課反思活動,與大家同摩同研。每個備課組的活動情況每月展示一次,由全校教師為其打分(滿分10分),四次記錄的平均數按20%納入老師的考評。若遇上大型教研活動,被推出的備課組酌情加分。“績”的考核也有所改變:與兄弟學校相比,學校總的成績占教師個人“績”的考核的60%,個人成績占40%,合起來納入教師個人的“績”的考核。調動備課組成員的積極性。
全體教師充分發揮教學主人翁精神,合作研討,集中群體智慧,揚長避短,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師特長,不斷提高整體教育教學水平。
五、措施保障
學校高度重視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充分認識到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教學工作的重點,作為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建立健全機制,完善制度,加強學習和研究,大膽實踐,全面提高我校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益。
(一)成立由校長為組長,教務處成員及語、數、外教研組組長為組員的改革領導小組,負責制訂學校實施方案,并督促實施。
(二)抓實校本教研,務實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如:校公開課、推門聽課、片際研訓、教研組、備課組活動。
(三)堅持“自修+反思”型校本培訓模式,著力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加強對教學過程、學習效率的反思研究。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策劃活動―實施活動―總結提升”的過程,改變課堂教學行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四)借鑒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大膽實踐,不斷創新,構建我校“雙五”理想課堂教學改革模式。
(五)充分發揮中層領導和骨干教師的積極性,堅持骨干先行,典型引路。
(六)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努力實現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資源的現代化。
(七)科學引用區“理想課堂”評價標準,從而引領課堂教學的發展方向。
構建理想課堂活動安排:
時間活動安排
九月
1、“理想課堂我來談”專題研討:
如何構建理想課堂?
如何搞好課堂評價?
如何上好預習課?
2、新調入教師公開課
十月
1、名師示范課
2、學校公開課
十一月
1、舉辦理想課堂研討會(如何優化課堂教學)
2、教務處,教科室組織課堂教學調研與反饋
十二月
1、“三課型”練課達標活動
2、理想課堂總結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15
一、活動目的
以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為著眼點,通過“簡約、求實、高效”課堂教學研究和以“磨課”為基礎的課例探討,激勵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開拓創新,持續促進新課程改革。一方面為青年教師搭建展示自我的教學舞臺,提升教師個人教學水平,引領中青年教師深入課堂,關注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個人教學特色與教學風格的形成;另一方面,通過活動促進教師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搭建有效的校本培訓平臺。為此,經學校研究決定,開展第十屆“耕耘杯”課堂教學評比活動。
二、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參評對象
年齡在40周歲以內的全體在職教師。
四、評委成員
五、活動安排
(一)第一階段——“新苗”教師展示課(教齡三年或三年以下)各學科上報授課教師名單和授課安排表。(展示時間:10月7日至19日)
(二)第二階段——“新秀”教師優質課(教齡三年以上,小高職稱以下的教師各學科按照安排表進行授課和評分。(展示時間:10月29日至11月16日)
(三)第三階段——“名優”教師特色課(40周歲以下,已小高職稱及以上的老師)教師各學科按照安排表進行授課和評分。(展示時間:11月19日至11月23日)
語數英等學科時間安排以上午第三四節課為主、技能學科以下午為主。
(四)總結階段(12月3日至14日)召開課堂教學評比總結和表彰大會。(注:因數學組大部分老師都是張勤名師工作室的成員,因此本次“耕耘杯”活動中,數學組老師的課堂展示與張勤名師工作室的活動同步進行,評優由張勤老師和學校評課小組共同議定。)
六、活動要求
(一)分科組自報參賽年級、課型。
(二)教材版本原則上使用學校日常教學教材。
(三)原則上使用本班學生上課。
(四)提交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電子稿和書面稿各一份)
教學設計要包括以下內容:
1、教學內容分析;
2、教學設計理念;
3、教學過程的預設;
4、教學板書設計;
5、教學反思。
(五)本次課堂教學評比活動的結果將與期末教師的課堂教學綜合評估一級教師素養考核掛鉤。
(六)參賽教師體現新課程理念,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合理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力求與我校的課題研究相聯系。
(七)每位老師至少聽課15節。
七、評比標準
參照溫州市課堂教學評價表(見附件)。
八、獎勵辦法
本著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的原則,本次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將對所有參賽教師設立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具體內容與獎勵標準由評比領導小組研究后決定。
九、注意事項
1、參賽教師如果在電教室上課,應自覺維護好電教室環境衛生。
2、正確使用電教器材,使用中如有遇相關問題,應及時與總務處或應增楨老師聯系。
3、參賽教師應嚴格按課表時間上課,不拖堂,不隨意更換授課地點。
4、參賽教師應自行安排好自己的相關課程。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16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為指針,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全面學習和借鑒先進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和課堂教學模式,大力推進學校課程改革工作,構建適合本學校實際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和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為目標,以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為重點,進一步強化教學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大面積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
二、實施目標
1、認真學習先進學校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在教學中真正把學生推向學習的主體,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構建起符合我校教學實際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全體教師要真正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通過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推廣的過程中,提倡拿來主義,再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所教班級的學生實際,把先進學校教學模式與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整合,走出具有自己風格的教學路子。
3、在學習探索中培養教師的愛崗敬業精神和無私奉獻、勇于進取的工作態度和駕馭新型課堂教學的能力,挖掘教師潛能,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創造性,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培養研究型、改革創新型教師。
4、課改中大力培養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與自我發展的能力。
5、學校重新制定聽評課評價標準,把每節課的聽評課的重點放到學生參與身上,老師走到幕后,把評價課堂的重點變為看學生的表現,而不是老師的展示。
6、加強學生的德育管理,在教學、管理、生活的各個層面滲透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通過推廣此項課改,促進各班良好班風和學風的形成,在各班逐步形成班風正、學風濃,積極自主合作學習,積極進行研討的良好學風。
三、實施步驟
我校課改大體分為三個步驟,即初步試驗階段、全面實施階段、總結深化階段。各階段具體要求如下:
第一階段:初步試驗階段(20xx年2月20xx年4月)
本階段目標為:
一、做好老師們思想轉變工作,讓全體教師認識到進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讓全體教師能積極投入到課改實踐當中去。
二、通過各種方式讓教師們掌握新基本教學模式,并能在自己的課堂中實踐,使教師們能逐步適應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
三、讓學生初步適應這種學習模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主動性進一步增強。
四、認真總結實驗推廣的成功做法,不斷積累實驗推廣的經驗。
1、成立領導組織機構,制定課改方案。學校制定《丁集鎮二中創建課改示范學校實施方案》,成立課改領導小組,完善課改制度,為課改的提供良好保障。
2、組織學校領導、教研組長、班主任及各科骨干教師到課改先進學校觀摩。回來召開研討會,探討學習先進學校課改經驗,組織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營造濃厚的教改氛圍。
3、在兩個年級三個班級(七年級兩個班、八年級一個班)首先試驗新課改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各項學習展示中,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及時對學生發言進行評價、引導。學校領導到班聽課,給予及時反饋和指導。
4、教務處、教研組在實驗推廣過程中,初步制定出符合學校實際的預習課、展示課、反饋課等基本課型的要求,教師們在實施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和修改,使之趨于完善。
5、開設相關講座,組織各學科教師上好展示課,課后全體教師進行研討評課,并指定中心發言人在全體教師會上發言,全體教師認真記錄。
6、總務處認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及時滿足課改要求。7、要求每一位教師及時課后反思和課改心得。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本階段的大體目標為:在總結初步推廣階段經驗的基礎上,完善各種制度要求,各學科教學基本上形成適合學校實際的教學模式,全體教師對各種課型的模式與具體要求的認識進一步深入,并能熟練地在教學中加以運用。由對重視研究教法徹底轉到重視研究學生的學法,駕馭課堂的能力明顯增強,能靈活處理課堂上的偶發事件。大部分的老師做到能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展開教學。學生逐漸適應了這種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高效,發言積極,學習興趣濃厚,成績有明顯的提高。
1、做好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工作,大膽實踐和探索我校課改教學模式”。
(1)加強在預習課上小組合作交流的指導,深入研究指導學生預習的有效方法,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教務處組織全體老師在摸索實驗的基礎上,帶領教師帶著問題到先進學校,再學習、再交流、再討論,讓每位教師深刻領悟胡課改先進學校的經驗,并付諸于實際教學中。
2、學校制定本階段具體實施方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評價細則要有利于激發教師積極投入到實驗推廣研究中,對在實驗推廣中工作積極,做出優秀成績的教師予以相應獎勵。
3、積極研究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要經過組織公開課、研討課、示范課、課堂教學比賽、經驗交流會、校本培訓等多種方式提高教師運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能力,制定課改教學模式評估標準,及時發現典型,樹立典型,引導廣大教師不斷鞏固學習成果,不斷深化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使廣大教師學習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準確高效地指導學生自學,信心十足的進行展示,精練高效地進行反饋矯正,保證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
4、抓好檢查落實,全面提高質量。教務處在學校領導下全面抓好對各教師實驗過程的檢查、督促工作,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予
以糾偏。要切實保證每節課的教學效率,防止課堂出現失控現象。教務處要加大檢查和指導力度,通過抓集體備課活動來提高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和學法的研究,在備課研討中要重視學法的研討,要多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要多方預設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采取的辦法,以此提高在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的有效指導能力。防止在課堂上,因教師對教材重難點把握不準,學生的學習思考浮于表面,學習不深入,甚至出現錯誤。
5、通過下發學習資料、外出學習、舉辦專項講座等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學年結束時,每位教師都要寫出質量較高的實驗推廣總結或論文。
6、通過聽評課初步確定各學科試驗帶頭人,并對其重點培養。
7、全體教師要創造性的做好對學生學習激勵和表揚工作,要通過各種方式對表現優秀的個人和備課組進行表彰獎勵。
8、加強對教師全程跟蹤聽評課指導活動,即教務處在進行聽課安排時,對一位教師的課要從預習課、展示課、反饋課三個課型進行全程聽課指導。
第三階段:總結深化階段(20xx年6月開始)
本階段大體工作目標為:學校已積累了一部分具有本校特色教學模式的做法,各科教學模式基本定型。老師和學生都能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模式,部分老師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意識進一步增強,教學質量有明顯的提高,家長的滿意率高。
1、總結經驗。總結學校一年來的課改經驗,以專題講座、研討會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廣,供教師學習借鑒,發揮骨干教師示范帶頭作用,促進全體教師共同提高。
2、深入研究。在實驗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學校及時總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制定措施,深入開展研究,特別就我校在課改教學模式中的細節問題加強研究,把實驗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績。
3、獎勵先進。學校召開階段性成果表彰會,對實驗中表現突出的先進教研組、優秀班級和教師個人進行表彰獎勵,為掀起進一步深化學習的新高潮做好各方面的準備,為實現學校新的跨越發展再做新貢獻。
四、保障措施
(一)、組織領導
為保證本《實施方案》的有效順利實行,加大監督及過程性管理和評估的力度,為此學校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肖洪良副組長:張克印
成員:張華梅賈世炎趙中良馬君艷賈震
田俊華劉玲張松海殷玉峰孟祥林
(二)、制度建設
課改中完善制度,以制度提升質量
作為一所課改試驗學校,我們要結合學校實際,認認真真搞試驗,完善制度,提高教育質量。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17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指導思想
在新課程標準理念指導下,構建一套有助于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有助于教師數學教學能力的提高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案是一項艱巨而又有意義的工作。有了一套完善的可操作的評價方案,將對廣大一線數學教師起到導向、激勵、促進的作用,同時還能為教學管理提供更準確的評價數據。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綱要》還指出:“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這就是說,科學的評價需要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構建新的評價體系,一方面從教師教學活動的過程、績效、情感、方法等進行評價,另一方面從學生參與活動的態度、過程、方法、投入程度等進行評價。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指標制定原則
研究并實施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深化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使教學評價起到指導、推動教學的作用,確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指標應遵循以下原則:
1、方向性原則
從素質教育的`內涵來分析課堂教學目標體系,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教學評價的總體思想,制定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2、全面性原則
要從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進行評價,應觀測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包括教學中每一環節的設計、實施和效益,以及各個環節的相互聯系所取得的總體效果。全面觀測課堂教學情況,包括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動性以及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氛圍。總之,應對課堂教學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
3、主體性原則
構建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參與的程度,使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人人都有參與的機會,學會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爭論,有發現,有創新。課堂教學評價要以評“學”為重點,以此來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
4、開放性原則
課堂教學具有豐富的內涵,學生、教師、教學條件諸方面的不同,會使課堂教學情況千變萬化。確定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既要體現課堂教學的一般特征,又要為不同師生和不同條件的課堂教學留有可變通的余地。提倡創新,鼓勵個性化教學。要以發展性評價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不以一節課就把教師的教學能力作出定論。
5、可行性原則
可行性是實施評價的前提。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要符合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際,評價標準是期待實現的目標,但又必須是目前條件下能夠達到的,以利于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評價要點必須是可觀察、可感受、可測量的,便于評價者進行判斷;評價辦法要力求簡單、易于操作。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準則的特征描述
本方案中課堂教學評價指標共設置2個評價項目,8個評價要點。現對各評價要點描述如下:
1、學生學習
(1)參與狀態
學生是否全員全程參與學習,是否能自主學習、積極學習。
(2)交往狀態
生生之間是否有友好、有效地合作學習,是否能相互給予指點幫助或大膽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學生與教師進行交流是否充分。
(3)思維狀態
學生的思維是否流暢有條理,是否善于解釋、說明、表達所學知識,是否能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善于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展開激烈的爭論,學生的見解是否有自己的思想或創意。
(4)生成狀態
學生是否伴有滿足、成功、喜悅等體驗,并對后續學習更有信心,是否能總結學習所得,是否能得到相應發展。
2、教師教學
(1)教學思想
教學目標明確具體全面恰當。關注學生主體意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能面向全體,兼顧個體差異。采用小組討論,合作等多種學習方式。提供充分的學習材料與探究時空,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善于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
(2)教學設計
聯系學生經驗,創造性運用教材,優化內容。積極開發和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充分估計教學的起點,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景。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暴露思維過程。有一定的練習時間和練習量。
(3)教學技術
重視反饋,把握教學契機,及時調整教學過程,應變能力強。合理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經歷研究、探索的過程。合理組織學生充分交流、合作與互動。恰當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
(4)個人素質
有良好的基本功,如:板書、口頭表達能力等。有豐厚的數學功底,課堂用語規范、科學。能充分挖掘教材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等。有較強的駕馭現代教學技術的能力。語言生動準確,教態親切自然。
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量表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18
一、指導思想
堅定不移的落實市教育局和府城學區學年度各項工作要求,堅守“以人為本、務實創新、追求卓越、全面發展”辦學理念,尊重教育規律以提升學生素質,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本,打造適合我校學生發展的“健康課堂”,全力推行新課標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精神,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全面落實培優扶差方案,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為把我校打造成孝感教育名校而努力奮斗。
二、工作目標
1、加強九年級轉頭教師、新進教師(含高中轉教初中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的轉變工作,并在七年級做好“小初”的銜接教育,八年級做好學生分化期的學習管理,九年級做好分班穩定以及學生適應新環境、取得新成績的工作。
2、繼續努力打造“健康課堂”。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即“以生為本”,它倡導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讓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健康課堂最突出的一個方面就是生活和學習在其中的每個人,不管是教師、學生,或者任何與課堂有關聯的人,都要以誠相待、相互尊重。讓每個學生自然而然就會回報以忠誠和勤奮,讓我們的學生有著共同的見解:共享的目標,共享的尊重,共享的價值觀,讓我們的'學校在健康的模式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嚴格要求教師合理布置作業,嚴格管控教輔資料的使用,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家長經濟負擔,向課堂教學要質量,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避免更多的學生成為“優勝教育”的淘汰者,堅決制止教師辦班補課、有償家教等行為。
4、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激勵他們勇于創新、勇挑重擔、勇創一流,積極為他們創建學習、交流、展示、提升的平臺。
5、要加強對九年級工作的合理部署、科學指導,做好新分班級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激勵學生熱愛班級、努力學習,讓他們樹立把握今天、決勝中考的壯志雄心,為明年中考打下堅實基礎。
6、加強學籍管理,嚴格按“四率”考核班級的教育教學效果,把學生的流失率控制在1%以內。
7、加強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實驗開出率達100%,電教設備的使用率達95%以上,使我校的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將各功能室納入教學月檢,將檢查結果計入功能室負責人的績效考核。
8、加強校本培訓,加快校本課程的開發進程,培訓中做到理論學習與基本功訓練有機結合,做到信息技術掌握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做到發現問題與教學反思相結合,還要在全體教師中發掘先進事例,組織學習討論,使培訓工作制度化、內容化、科學化。
9、進一步辦好大課間活動,使之成為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亮麗風景,進一步加強學生養成教育,加大檢查、反饋、改進力度,使這方面的工作有看得見的實效,要繼續加強對體、音、美、勞、微等課程的管理力度,在開齊課程保證課時的基礎上求質效,給學生實施真正全面的教育。
10、繼續辦好家長學校,為爭創孝感市優秀家長學校創造條件。要求各授課講師認真備課、講課,積極和家長溝通交流,共同探討教育的方式方法,共同教育好孩子,促進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
11、全面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以“課內比教學”為平臺,以名師工作室為依托,積極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曬課活動,使教學大比武形成常態,使大比武、大練兵、達標課覆蓋教學全過程,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12、在能保證每位教師一臺電腦的前提下逐步推行電子備課,積極倡導教師制作教學課件,積極嘗試在教師管理平臺檢查教師的備課、平時測試和質量分析、輔導記錄等。
三、工作措施與要點
(一)部分工作思路的調整
1、明確和加強年級主任的工作職責
年級主任是年級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是年級教學工作的組織者落實者,和本年級教師的接觸最緊密、對本年級情況了解得更深入,本學期教務處強化年級主任的工作職責,明確年級主任的責權范圍,便于年級工作的優質高效開展落實。首先在學校年級的人事安排的基礎上制定本年級的課程表,涉及跨年級的節次沖突由教務處集中調節。任何教師不得隨意調課挪課,如有確需在調課人平等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后報年級主任方能作統一更改;其次,年級的監考閱卷工作由年級主任統一部署安排,教務處負責參與教師的人事劃分,學生的考場座次由教務處統一安排,期中期末的教學質量分析會可酌情分年級召開,年級主任負責質量分析、總結工作并提出要求;再次,年級主任參與本年級教師的人事分配和調整,本年級學生異動須由年級主任和教務處共同協商解決。
2、教學月檢查辦法的調整
改變教學月檢固定幾個人參與的單一模式,首先在暑期培訓期間教務處向全體教師解讀教學月檢的評分標準、佐證辦法和檢查方式,教學月檢要讓更多的教師參與其中,讓老師們在檢查中借鑒學習、發現問題,讓他們用口口相傳的形式把月檢情況自覺的反饋到老師們中去。先期由年級主任、蹲學科的學校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19
一、指導思想
目前的課堂教學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無效和低效問題,建立有效乃至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說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根據教研中心—xx學年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意見,結合我校數學學科課堂教學與教研工作現狀,本學年我校將堅持“為學生發展服務,為教師成長服務”的指導思想,將數學教研工作的重點確定為建立“高效課堂”。
本學年我校將克服以往貪多求全的不良傾向,精選教研的著眼點,探索有效的深層教研模式,不斷豐富教研內容,創新教研形式,增強教研實效,使教研活動成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新的生長點,成為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素質的新的支撐點,成為營造學校特色的新的閃光點,探索出新型、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避免課堂教學的無效行為,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課堂教學的每一分鐘都發揮最大效益,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全面致力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二、總體目標
通過課堂教學研究,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增強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通過開展有效性課堂教學系列研討活動,讓“規范課堂”成為需要,讓“反思課堂”成為習慣,讓“高效課堂”成為素養。
2、通過多樣化的研修形式,進一步明確高效課堂的標準及特征,實現課堂教學的高質高效,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3、探討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
三、基本原則
1、實踐性:本著“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原則,將研究貫穿于教學始終,堅持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領悟,在領悟中升華。
2、全員性:所有任課教師是實踐的主體,每位教師都要積極參與教研。
3、互動性:通過互相聽課、評課營造平等研討的平臺,構建互動的研究方式,在思維碰撞中形成共識。
4、反思性:采取教學隨筆、課后反思等形式,讓教師反思課堂教學行為,引導教師對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反思、總結,對教育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共享。
四、教研形式
以“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講課評課、研討反思、課例交流”等活動為基本形式。
五、任務及要求
1、加強教學目標與備課研究
全體教師要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把握好學段教學目標和各學段四大知識領域的具體教學目標。對每一個課時教案,能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確定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目標。充分發揮資源共享優勢,利用教研組的集體備課、第一范文網站和其他的網絡資源,設計好每一個課時教案,充分預設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在教學中做好預設與生成的處理。要正確把握好情境創設、合作探索、自主練習三大板塊的聯系和時間的分配。對創設的情境要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盡量縮短情境創設的時間。在合作探索環節,教師要正確處理好“接受學習”和“自主探究”的關系。在學生動手操作之前,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操作的要求,把握好“放”與“收”的時間,決不能因為探索時間過長而影響自主練習的時間。要加強練習的設計,體現練習的層次性和思考性。新授課每課時自主練習的時間要盡量控制在10分鐘左右,使學生每節課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并做到堂堂清。
2、加強“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小學數學四課型課堂教學常用模式如下:
新授課:創設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自主、合作探究,建立數學模型——自主練習,應用拓展。
練習課:創設情境(導入)——分層練習(基本練習、提高練習、綜合練習、發展練習、應用練習)——矯正評價,總結歸納。
復習課:揭示課題,明確目標——回憶梳理,形成網絡——練習矯正,形成技能——課堂總結,突出重點。
講評課:概述測試成績——錯因探究——自我矯正——反饋練習,拓展鞏固——講評小結。
本學年將加強對上面提供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并在此基礎上,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如:“同研一節課”的磨課活動、“同課異構”的對比課活動、“區域聯誼”的學習研討活動、利用網絡資源,組織教師學習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等形式,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四課型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課堂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提升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六、具體內容及安排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我們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最明顯的問題是:在課時數量相對減少的情況下,對教學質量的要求卻越來越高。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在課堂效率上做文章,克服以往課堂教學中耗能費時、效率不高的做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建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本年度我們將從以下方面展開工作:
(1)使教師對數學全程教材的基本結構、教材特點及教學注意問題等有個大致的了解。以便能更好地把握編者的意圖,更好地使用教材。
(2)全面提高教師素質,督促教師鉆研教材,深入領會新的課程標準的精神,提高教師對新教材的駕馭能力,進而創造性地開發、利用課程資源。使培訓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和學術水平,教育教學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綜合素質有顯著提高。
(3)引導、激勵、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更新知識結構,探尋科學實效的教育教學方法,讓課堂充滿靈性和快樂。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20
一、指導思想
《中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過去的一些傳統教育模式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更新教育模式迫在眉睫,同樣學校教學也跟著時代步伐不斷進步,體育課改革也勢在必行,體育教學也要改革過去的傳統教育模式,建立能夠充分體現我校:“和諧、揚長、互助、發展”個性特點的體育教學新模式。
二、課程性質
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學生為本,以學生健康為出發點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寓思想品德教學,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
我們學校將要把體育教學定位在具有時代性、先進性和發展性,從學生出發,充分體現我校所倡導的“追求科學、發展個性、創造卓越”建設具有實驗特色的體育課程,我們將突破傳統的思路,建立宏觀大體育觀,我們將體育教學實施健康教育,淡化競技,注意健身,運用啟發式、自主式、互動式、參與式教學方法,將自選“套餐”式教學模式代替傳統式教學。
傳統式與自選“套餐”式體育課的對比
傳統體育課的不足之處
1、學生參差不齊,學生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各不相同。
2、體育教師自身素質存在差異,不可能精通各個項目的教育
3、課的內容枯燥無味,學生都不感興趣,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但不喜歡體育課。
自選“套餐”式的體育課優點:
將以學生為本,以學生健康為出發點,一改傳統式教學內容及方法,從學生的自身情況、興趣愛好出發,能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將讓學生自主選擇運動項目,按項目分組上課,能充分展示每個學生的特長,以便更好地發展,這種上課形式也能充分展示我們每位體育教師的專長,創設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合作學習的良好教學氛圍。
三、教學目標
1、 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體驗運動樂趣,培養體育意識。
2、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掌握保健與鍛煉身體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鍛煉的能力,學會自主學習,挖掘潛能,增強責任感。
3、 掌握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并具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及理論基礎知識,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積極的競爭意識、自我超越的精神及自我評價感,樹立自尊、自信。
4、樹立群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培養團結協作,養成規范的行為習慣及終生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
四、意義
1、為實現體育課程目標,采用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學校先進資源,在課余時間各項場館向學生全面開放。
2、 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自身發展特點,及學校總體要求和體育課程的自身規律,打破原有的班級建制、年級界限,重新組合上課,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的需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擴大體育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自身能力。優點;由于打破班級建制、年級界限,同學之間互不熟悉,通過這種上課形式可使年級之間、同學之間增進溝通,塑造學生的個性,使學生身心諸多方面得到發展,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3、充分發揮教師的專長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展示教師的專長、學生的特長,努力倡導開放式、探究式教學,自主性、創造性學習,努力拓展體育課程的時間、空間。
4、 把校運動隊、有運動特長的學生的專項運動納入體育課堂中,有利于校各個運動隊的建設.
五、開設自選“套餐”的具體操作過程
設想一:
(一)課程設置
1、分別在三個年級每周開設3學時體育課(每學年每個班級
96學時)修滿學分,達到基本要求是學生畢業的條件之一 。
2、依照大綱的要求,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及自身特點出發,在
學校三個年級開設必修課和選修課,分別設三套“套餐”,
每周有一節課上必修課,另兩節上選修課,身體素質練習隨課堂進行。
3、針對學生自身的特點設計一套適合稍胖或稍瘦學生學習的套餐,如有氧健身操、跳繩、游泳比較適合身體較胖的學生
(二)“套餐”內容的設置
課程內容充分體現健身性與文化性,選擇性與實效性,通過對全校學生的調查,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項目:籃球、足球、排球、棒壘球、羽毛球、乒乓球、體操、健美操、武術、散打、跆拳道、游泳、輪滑、健美這些項目。我們從這些項目中選出供三個年級選修的項目,三個年級選修的項目可重復。如乒乓球項目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特別喜歡,那麼每個年級都設該項,每個年級設兩套套餐供學生選擇,另外給特殊學生設一套適合他們學習的套餐,在三個年級同時還開設必修課(田徑和體操)身體素質練習貫穿每節課。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21
從20xx年我校實施課改工作三年規劃及管理方案以來,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校現已形成了自己的“3-1-6”課堂教學模式,并且絕大多數老師能夠熟練的運用“3-1-6”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課堂結構與教學的組織形式有了很大的改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體現與培養。但我校的課堂教學雖然在模式運用和組織教學上,符合新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但在深層次上我們的課堂還存在不少的問題。例如:課堂的教學效率還不是很高,教學模式各個環節的運用有的格式法,甚至有硬套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的現象,不能創造性的靈活的運用學校課改模式,并且教學模式各個環節的運用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不同課型和學科在學校課改模式下的靈活運用做得還不夠。基于以上情況,結合學校現在的課改實際,特制訂洋縣職教中心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為學生一生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落實“師生一起和諧發展”的辦學思想,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改革課堂結構,優化“3-1-6”課堂教學模式,促使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徹底改變,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二、基本目標:
1、總目標: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追求卓越
2、教師目標:學會反思,并在不斷地實踐和反思中改進和創新課堂。
3、學生目標:做課堂的主人,作自我發展與提高的主人。
4、課程目標:探索、改進、改造學習方式。
5、成效目標:切實提高三效――課堂效果、教學效果、學習效果。
三、課改原則:
課堂教學改革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主渠道,是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課堂教學改革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教師沒有權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學習的科學過程,用討論代替講述,用互動改變被動,用爭論取代提問,讓學生在快樂中主動學習。
2、要充分相信學生。學生基礎有差異,智商有高低,能力有強弱,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發掘潛能,因人施教,啟迪學生的智慧。由抱怨學生到喜愛學生,由精英培育到教育無類,由填鴨教學到超市提供,讓每個學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動學習。
3、認真研究學習過程。明確學習的三個環節,自學、互動與反饋。做到自學到位,互動充分,反饋及時。教師設計在先,導演在后;組織在先,調控在后。學生預習有效,集體展示,個性反饋,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
4、改變傳統的教學習慣。教師要改變原有的備課、講課、復習、提問、批改作業、課后輔導、課堂用語、授課方式等習慣,學生要改變傳統的聽課、回答、練習、作業、聽課方式等習慣,按照科學的教育理論,培養新的教學習慣。
5、建立新的考評體系。以制度建設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保證,要根據課改的內容要求,確定崗位職責,明確程序及要求,嚴格考核,公開評價,注重細節,全員監督。
四、具體措施:
1、組織全校教師進一步認真學習《教師教育教學管理規范》,加大課堂教學的改革力度,穩步推進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同時學校將以教育教學科研為先導,以現代信息技術的開發應用為核心,注重微型課題研究并逐步走向科學化、系列化,形成以教促研,教研相長的良好局面。
2、積極開展“課改匯報課”和“示范課”活動。通過活動使每一個教師進一步熟悉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能靈活運用教學模式去組織教學。達到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和教學技能的目的,真正做到理論指導,全員參與,點面結合,骨干示范。
3、加強對新調入我校教師的課堂教學培訓,實施青年教師幫扶工程,中老年教師隨堂聽課指導年輕教師,使他們能盡快的運用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去進行課堂教學。
4、加大學校課堂驗評小組對教師課堂的驗評力度,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促進教師學生共同發展。
5、搞好高效課堂學習小組和“ABC”學習共同體的建設,落實學生的“一幫一”活動,重視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與有效性,教師要根據課堂實際靈活進行教學設計,體現教學活動活而不亂、活而有序、活而高效的原則。
6、倡導隨機聽課,每個教師每學期聽課至少15節以上,積極參加教學比武,認真開展評課活動;實施年級組教研教改活動捆綁式評價,落實教研常規,營造教研共進的氛圍。
7、實現評價的多元化和多樣化,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發展,創新思維培養,關注學生需求,真實可信,反思完善等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對學生進行三維評價,不僅評價學生學業成績,又要評價學生的探索實踐和創新能力;不僅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進行評價,同時還要對學生的情感態度進行評價,以此培養學生積極思維,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8、加強校本教研,每期每個教研組要有四個主題的教學研討活動,每周要圍繞四個主題展開一次教學研討活動由教研組長具體負責,每個大周由學校教科室負責開展一次教師業務論壇活動。年級組長和教研組長每周要寫周工作總結。要求教師通過網絡、業務雜志和相關書籍學習先進的課改經驗,教師每學期業務學習筆記不少于1.5萬字/期,教研組長、年級組長不少于2萬字/期,負責教學教改的基層干部不少于3萬字/期。每個教師要寫好周教學反思,以更好的指導自己課堂教學。
五、工作重點:
1、以科學民主教育教學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自學、互動、反饋”的課堂教學模式,深入研究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改進課堂教學設計,保證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積極探索和研討在“3-1-6”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各種課型的運用問題,不斷完善我校的課堂教學模式,使我校的課堂模式進一步系統化和科學化,達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3、進行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改革,使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亞學習狀態”,以及BC層次的學生,讓BC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彰顯“生命課堂和真實課堂”,使學生愿學、會學和樂學,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六、課改組織領導機構
1.課改領導小組
組長:王鳳
副組長:王元
組員:蘇軍東峰及各教研組組長
2.課改研究小組
組長:朱曉
副組長:蘇繼
組員:教研組長及各科目任課教師
3.課改考核工作小組:
組長:王鳳
副組長:王
組員:蘇繼
楊東峰及各教研組組長
洋縣職教中心
二0xx年二月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22
隨著新課程在全范圍的逐步推廣實施,以改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改革,已經在一些地區和學校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和變化。我校的課改工作起步雖早,但進度較緩,與省內一些課改工作先進校有明顯差距。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力推進我校構建以“問題導學”為基本教學模式的高效課堂工作進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認真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鞏固發展課程改革多年來的成果,以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目的,以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導向,以教師隊伍專業發展、教科研成果的轉化為基礎,以形式多樣的研訓活動為載體,堅持“培訓先行,典型引路,以校為本,強勢推進”的原則,努力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的內涵發展、均衡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二、總體思路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要堅持“行政推動,全體參與,示范引領,以校為本”的工作思路。“行政推動”即校長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確保教師培訓所需經費,加強校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形成校本教研合力,確保改革順利推進;“全體參與”即全校所有師生都要參與課堂教學改革實驗。學校要有試點年級、實驗班,要將管理人員和教師的培訓作為課改的引領保障,分學科、多層次、多形式開展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課程實施水平;“示范引領”即讓一些專業素質高的教師在全校開展示范課、研討課等活動,對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典型引路;“以校為本”即課堂教學改革要借鑒名校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地本校實際,創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學模式。
三、基本原則
借鑒性原則:對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我們要結合本省各校的實際,借鑒性地使用,決不能照搬照抄。
創新性原則:在借鑒的基礎上,要學會創新,真正構建具有自主特色,符合學校教情、學情的課堂教育教學模式。
以人為本原則:要把教師和學生的利益作為我們推進此項工作的出發點,要把教師和學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作為此項工作的歸宿。
四、“問題導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組織機構為確保我校“問題導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實驗工作的組織、領導、決策、管理、協調、指導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決定成立學校新課改實驗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轄三個具體實施小組,負責對本校實驗工作的組織管理和實施。
1、新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組長:任全萬
副組長:鞏雙俊智還虎劉先樓李明偉李九連
組員:中層以上領導、教研組長、年級主任和各學科備課組長
2、具體實施小組
(1)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培訓小組組長:李九連副組長:教研室主任、副主任
(2)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保障小組組長:智還虎副組長:張俊成
(3)教學模式實施推進小組組長:王宏光、張志軍
副組長:教導處副主任、政教處副主任
各年級主任、副主任
五、“問題導學”——課堂結構及流程課堂結構
在“問題導學”模式下,學生一方面自主學習,另—方面展示學習成果,—個學案內容用一個自主探究和一個成果展示兩個課時完成。
1.自主探究課———自主、探究、合作、創新的空間自主探究課時間安排:在開齊開足國家課程規定課時前提下,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時間定為早自習、下午自習和晚自習(班主任指導),語文、數學、外語和高二物理學科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可占用l—2課時為自主探究課。
要求:
(1)教師為學生創設理想的學習情境,使學生明確具體的學習任務;
(2)學生們在學案的引領下讀書、思考、查資料、同組間交流。要完成學案上老師布置的任務,寫一個學習報告。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可以對某個人或某小組進行適度指導。
(3)教師引導小組互相討論,填寫互動卡。
(4)教師回收互動卡,根據互動卡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
自主探究課是學生在學案引領下的學習課。這種課要求學生認真讀書、思考并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自主學習”絕非傳統教學中單純的預習或者自習,自主要求教師課前為學生編制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案,同時讓學生提出疑問,并利用“互動卡”,把問題反映給老師,以便老師及時掌握學情。
在這樣的自主探究課堂上,學生獨立自主的完成了預設的學習任務。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進步,因為是以組為單位學習,而不是單兵作戰,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效果。
自主探究課的評價標準是互動卡的填寫質量和學習報告的完成情況。
2.成果展示課是“問題導學”的核心。教師首先要驗收各學習小組和每位學生的學習報告,讓各小組成員充分展示、討論。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耐心傾聽學生見解,積極引導學生展示,對學生的展示做恰當的點評和引領,展示最關鍵。成果展示課就是落實課,展示學習成果就是學習的提升。
成果展示課要完成的任務:
(1)教師:①驗收學生的學習報告,并引導學生進行展示。②教師在學生展示時傾聽、記錄、準備點評,根據學生展示情況,并結合互動卡上的問題及在此過程中生成的問題及時給予點評:③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反思。
(2)學生:①展示學習報告及思維過程;②傾聽、思考、討論、點評;③總結、反思。
教師要求學生不在自主課上發現問題就要在展示課上解決問題。教師會讓會的小組給不會的小組解決問題,在學生解決問題的時候,教師不急于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引導、引導、再引導。
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們開始了他們豐富多彩的展示:學生們上臺講解、提出問題,把自己的思路、觀點、方法以多種方式展示出來。展示的形式可以是兩個組互相展示、小組內展示,也可以是在全班學生面前展示,形式可多種多樣,不同科目、不同內容、展示方式不同,有表述、辯論、質疑、角色扮演、板書、對話、朗讀、背誦、動手操作等等。展示過程中,其他同學傾聽、思考、質疑。
展示課后,接著進行下一個內容的學習,課后沒有作業,只有課前的學習報告。
展示課評價標準:一看這節課有多少學生展示,二看這節課解決了多少學生中存在的問題,三看這節課新生成多少問題。
3.鞏固提高課一一展示的'再延伸、再升華鞏固提高課分為兩個環節:反思和訓練,貫穿于自主探究和成功展示兩種課型中,也可以獨立實施。
(1)反思:師生的主要任務是對自主探究和成果展示中提出的問題進行再思考,大總結。學生反思總結,查缺補漏。同時寫出自己的感悟和心得;老師驗收反思報告,個別輔導,同時也要反思課堂教學,總結教學中的得與失,反思環節多為自主安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我們要求學生每學完一個模塊,就要寫一個總結反思報告,教師也要組織一次一課時的反思報告展示。
(2)訓練:不同于以往的考試,它包括以下幾個環節:①老師根據最近學習重點難點,為學生設計試題,學生用指定的時間完成試題;②教師評卷,學生在自主探究課上對錯題合作探究,找出錯誤原因,尋找解決辦法:⑧展示課上學生充分展示,教師點評引導補充,共同解決試題中的問題;④最后一個環節是反思,達到總結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之效果。我們要求學生每學完成一個模塊,教師應對學生進行一次訓練,并對訓練的內容進行一課時的展示。
六、“問題導學”課堂評價機制——“六看”
一看課堂上的教與學用不用學案。學案是否是教師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通過體悟而策劃設計的師生共同擁有的“學習節目表”。
二看學生是否學得高興、主動、深刻。
三看教師教得是否輕松。課堂教學是師生不斷“合”、“分”的動態過程。教師不能去搶學生的話,要善于把“皮球”踢給學生,教師要在課堂上實施“主動撤離”和“適時登場”,做好主持人。教師教得是否輕松是評價“問題導學”成功與否的顯著標志。
四看師生關系是否和諧,教師教學是否能發揚民主。我們把教師是否允許學生選擇學習、活動方式,是否注意傾聽學生的想法,是甭與學生商量著進行,是否根據學情靈活使用學案,作為評價“學案教學”的關鍵指標。
五看教師是否能及時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這里我們重點強調教師要尊重、理解、信任、欣賞、關愛、寬容學生,進行賞識教育,這是我們評價教師能否實現成功教育教學的重要標準。
六看教師是否有開拓創新意識。拓展創新有明確的三個導向:一要直通考試,讓學生學有成績,體驗成功,增強自信:二要構建思想方法,形成遷移能力;三是考慮聯系生活、實踐和育人,讓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實踐與創新能。
七、有關“問題導學”課堂的名詞注解
(1)“問題導學”課堂
學案引領下的課堂稱為“問題導學”課堂。這種課堂要求學生課前由學案引領著學習,完成學案規定的任務,寫出學習報告。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與其他學生分享成果,使學習進一步提升。
(2)學案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為學生編制的自主學習方案,要用學案引領學習,用學案引領課堂,用學案引領活動。
(3)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就是主動學習,是由學生主動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學習方式,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是現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征。學生自覺學習、自覺讀書、思考、與同伴討論、交流、請教師長等。自主學習的成果是寫出自己滿意的學習報告。
(4)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是指學生之間為達到共同目的,通過一定的方式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間的配合和協調,共同開展學習活動,實現共同目標,最大程度地促進自己和他人發展的一種組織形式。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23
為了推進我校課堂教學改革,不斷學習吸收課堂教學改革先進學校的教改經驗,提高我校整體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新課程理論為指導,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體現以生為本,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升教學效率和辦學質量,實現課堂教學觀念轉變、方式轉變、結構轉變,使學生樂學、會學、學會、學用。
二、課改目標
1、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
把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質疑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突破口,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作為學生主要的學習方式。
2、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以課堂教學高效化為價值追求,針對不同科目不同授課教學內容采取不同教學模式。即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
3、學習方法轉變。以充分體現和落實學生的主體性為著眼點,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要方式
4、課堂教學評價轉變
要以學生能否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積極而有效的學習,課堂教學是否與師生的生命發展相和諧為出發點,著重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是否的適宜性、學習組織過程的科學性、教學過程的實效性關注學生課堂的情緒狀態、思維狀態和目標達成狀態。
三、課改的組織領導
1、課改領導小組組長:劉建國
副組長:劉舉組員:全體教師
四、課改實施策略
(一)理念先導,確保課改方向
1、組織教師學習《張村中心校課程改革實施指導意見》
2、課改的實施決策、協調運行及時納入學校實施工作,并列為學校的重中之重。發揮網絡管理,確實加強對課改實施的管理、指導,確保課改實施正常有序地進行。
3、在教師培訓方面,堅持“理念先行,全員培訓”和“邊培訓、邊實施、邊研究”的實施原則,進一步利用校本培訓,充分提高全體教師對現代課程觀、教材觀、學生觀、教師觀、質量觀的認識。
4、加強教研,形成課改運行機制。在具體的課改實踐中,校領導小組經常了解每一階段的實施情況,組織教師一起研究探討,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帶領教師,堅持各種形式的學習,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提高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二)整體推進、逐步到位
1、認真落實《張村中心校課程改革實施指導意見》要求,確保學校課程改革工作有序展開,平穩推進。
2、積極創建課改新風貌,圍繞課改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自身的校情,在重要領域和環節上積極探索,力爭在點上有所突破,努力做到在實施課改時間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課程教學特點和辦學特色。
3、在實施過程中,20xx年上學期進行實驗年級和科目為:五年級語文20xx年下學期則以點帶面,逐漸鋪開。
(三)、轉變方式,追求多種學習形式
學生學習方式轉變。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掌握基本的技能,具備自主創新能力與自我總結思維能力,具有較強的個人綜合素質。
一是小組合作學習,相互支持配合,面對面的促進互動;
二是通過調查、實踐操作、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過程,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尋求答案,在這個過程中,無論結果怎樣,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獲得發展。
(四)、課堂變革,改變課堂教學模式
1、轉變教師的角色行為。教師從課本知識的傳授者和管理者,轉向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演員逐步轉向導演。
2、注重教師的創新教學。達到“給一個空間,讓學生學會發展;給一個權利,讓學生學會選擇;給一個機會,讓學生學會抓住;給一個問題,讓學生學會思考;給一個條件,讓學生學會創造”的境界。
3、實現學習的方式改變。教師創設一些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實踐體驗、操作領悟、合作交流等方式進行學習的機會和條件,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教學過程,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敢于提出與眾不同的問題和看法。通過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改變學生單一接受式的學習,開始關注自身體驗式的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4、以預習、展示、檢測反饋為主要環節,打造貼合本校的富有學科特點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
(五)、注重過程、適時評價。
開展小組評價。每天一小結,小組評價由評價組長負責組織,建議從學習(參與、作業、答問)衛生、紀律進行評價。
一周一小結。實驗班由班主任對各組表現,協同任課教師對小組進行一周小結。總結經驗,指出問題和提出改進建議。語文“五步”教學模式:
1、自主預習,初步探究
教師導學,給學生一個預習的提綱,讓學生預習時有綱可循。讓學生知道自學什么,怎么學,用多長時間,應達到什么要求,如何檢測等。要兼顧全體性,又要注意個體性。值得注意的兩點:
(1)給學生的預習提綱一定要有坡度。
(2)預習是學生嘗試自學的過程,允許學生有錯誤,要防止學生過度依賴課外教輔書代替自己的思維。
學生自學,把基本易懂的學會,找出難懂不會的問題。
2、匯報展示,檢查反饋
展示匯報階段,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匯報:一是小組內的匯報:
(1)小組內交流匯報自學提綱的內容,小組長要合理分工,讓人人都有機會匯報。
(2)小組內交流課文朗讀情況,做到人人能讀書,個個會評價。
二是班級內的集體展示、檢查:
(1)檢查預習成果,重點對預習中普遍存在的的難題進行檢查;
(2)檢查重點段落課文中難讀的段落是否都讀通順了;
(3)檢查課文的結構是否能初步理清。
3、質疑探究,順疑導學此環節教師導學的作用在于與學生對問題進行篩選、整合,選出在教學中外延廣,內涵深的主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抓手,然后進行教學。這樣就能將課文的內容基本能提領起來,由此生發的許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4、合作探究,點拔提升主問題出來之后,讓學生有自主的潛心會文的時間,讓學生在品味語言文字中走得更加深入。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小組內再進行交流,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將大家的.觀點綜合,從而得出一個組內的觀點。
各小組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選擇一些小組在全班進行匯報,以檢查學習成效。課堂上不能弱化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堂平等對話中的首席”,有責任“引領”學生去感悟人類文化的博大,感受人生智慧的深邃,體驗人類情感的美好。如果毫無原則的“尊重”就是放任與放縱,學生的認識與精神世界無法得到提升。
教師課堂上至少得引導學生在課文中“走上幾個回合”。從課文的內容層面走;引導學生從寫作的角度去理解課文;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幾個回合的感悟、探討、點撥、提升,這樣的課堂有深度,有廣度,“立”起來了。
5、拓展運用,遷移升華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以課堂為陣地,以課文為憑借,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為目的,以讀寫結合為突破口,進行扎實有效的遷移性小練筆訓練,對語文素養的提升,能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五、實施步驟第一階段:(20xx。120xx。7)起步階段
調查師生,做好前期診測,學習相關理論,案例,課改實驗成功的經驗,制定課改方案,計劃;濃郁課改分為;加強課型研究;實現以點帶面。第二階段:(20xx。920xx。11)發展階段
優化適合科目特點、學生年齡特點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完善課堂教學評價制度;組織開展教師課型達標、展示活動;教師參觀學習活動;展示教師課改成果。第三階段:(20xx。1120xx。12)總結階段
對模式進行再實踐,再研究。全面整理、分析、匯編實驗資料。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24
一、指導思想
《中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過去的一些傳統教育模式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更新教育模式迫在眉睫,同樣學校教學也跟著時代步伐不斷進步,體育課改革也勢在必行,體育教學也要改革過去的傳統教育模式,建立能夠充分體現我校:“和諧、揚長、互助、發展”個性特點的體育教學新模式。
二、課程性質
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學生為本,以學生健康為出發點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寓思想品德教學,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
我們學校將要把體育教學定位在具有時代性、先進性和發展性,從學生出發,充分體現我校所倡導的“追求科學、發展個性、創造卓越”建設具有實驗特色的體育課程,我們將突破傳統的思路,建立宏觀大體育觀,我們將體育教學實施健康教育,淡化競技,注意健身,運用啟發式、自主式、互動式、參與式教學方法,將自選“套餐”式教學模式代替傳統式教學。
三、教學目標
1、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體驗運動樂趣,培養體育意識。
2、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掌握保健與鍛煉身體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鍛煉的能力,學會自主學習,挖掘潛能,增強責任感。
3、掌握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并具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及理論基礎知識,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積極的競爭意識、自我超越的精神及自我評價感,樹立自尊、自信。
4、樹立群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培養團結協作,養成規范的行為習慣及終生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
四、意義
1、為實現體育課程目標,采用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學校先進資源,在課余時間各項場館向學生全面開放。
2、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自身發展特點,及學校總體要求和體育課程的自身規律,打破原有的班級建制、年級界限,重新組合上課,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的需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擴大體育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自身能力。優點;由于打破班級建制、年級界限,同學之間互不熟悉,通過這種上課形式可使年級之間、同學之間增進溝通,塑造學生的個性,使學生身心諸多方面得到發展,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3、充分發揮教師的專長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展示教師的專長、學生的特長,努力倡導開放式、探究式教學,自主性、創造性學習,努力拓展體育課程的時間、空間。
4、把校運動隊、有運動特長的學生的專項運動納入體育課堂中,有利于校各個運動隊的建設.
五、開設自選“套餐”的具體操作過程
設想一:
(一)課程設置
1、分別在三個年級每周開設3學時體育課(每學年每個班級96學時)修滿學分,達到基本要求是學生畢業的條件之一。
2、依照大綱的要求,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及自身特點出發,在學校三個年級開設必修課和選修課,分別設三套“套餐”,每周有一節課上必修課,另兩節上選修課,身體素質練習隨課堂進行。
3、針對學生自身的特點設計一套適合稍胖或稍瘦學生學習的套餐,如有氧健身操、跳繩、游泳比較適合身體較胖的學生
(二)“套餐”內容的設置
課程內容充分體現健身性與文化性,選擇性與實效性,通過對全校學生的調查,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項目:籃球、足球、排球、棒壘球、羽毛球、乒乓球、體操、健美操、武術、散打、跆拳道、游泳、輪滑、健美這些項目。我們從這些項目中選出供三個年級選修的項目,三個年級選修的項目可重復。如乒乓球項目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特別喜歡,那麼每個年級都設該項,每個年級設兩套套餐供學生選擇,另外給特殊學生設一套適合他們學習的套餐,在三個年級同時還開設必修課(田徑和體操)身體素質練習貫穿每節課。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25
如果把教學過程看著是一條生態河流,那么它的上游就是老師的備課,中游是師生互動,下游是學生的課外延伸和拓展。就師生互動而言,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陣地在課堂。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采用啟發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實現由“教”到“導”的真正轉變。因此,每一個教師必須格外重視課堂建設,應堅持多方向、多角度地改造課堂,加快課堂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步伐,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為每個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和發展機會,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1、本著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教學原則,正面引導和幫助每一名學生。
2、從教師方面而言,實現課堂由老師講授到學生自主學的轉變,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去主動發現、學習知識,在研究和探索中體驗成功和快樂。
3、創設友善的學習環境,打建良好的學習平臺,構建高效、合作、愉快的課堂環境。
4、實踐洋思“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兵教兵”的模式,落實小組合作教學,建立健全科學的合理的多渠道的最有效的課堂反饋機制。
5、實踐因材施教、分層施教的方法,以梯度練習,來進一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二、準備階段
(一)建立機構。校長室直接領導下,教科室和教導處具體負責,各處室干事領銜各學科的改革實施
(二)統一思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首先要把全校教師的思想統一到教學改革上來:
①召開全校老師會,由校長親自宣講和輔導
②發揮“教師講壇”的理念引導作用,務必使全校教師形成共識:教學要改革,改革出活力,改革出效益。
(三)理論儲備。以主題討論形式,分四個模塊,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杜郎口教學和洋思中學的教學改革經驗,掌握其理論,理解其精髓,借鑒其方法。實行“拿來主義”,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①每周五的最后一節課組織廣大青年教師進行沙龍研討。
②全體校骨干和帶頭人做學習的排頭兵。以“菁菁銅小”為平臺,展開網上主題討論,同骨干引領,所有老師參與,同時相關領導要到各教研組蹲點指導。
③各教研組長組織本組教師分學科觀看杜郎口中學的教學片,解析省電教中心的案例教學片,力求全面了解和掌握其教改理論方法,作為我們教改指導和借鑒。
④組織好班主任群體工作,實際參觀杜郎口中學,感受其精神面貌,從而形成思想觸動。特別是要全面掌握全班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學習狀況,以便于在改革實施階段劃分學習小組。
⑤教導處成立“核心團隊”,拿出一個改革的基本框架,供學校領導和教師廣泛討論,集思廣益,修訂完善,以備實施。
(四)理念宣示。準備好相關的標語:“我的課堂我做主,我的班級我管理”、“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規范辦學行為,實施素質教育”等,懸掛在新大樓前,并采取其他措施,渲染教改氣氛,營造有利于教學改革的環境。
三、實施階段
(一)改變教室布局
1、各班增添花架,以種養殖活動為契機,擺放盆栽花木,和諧化、友善化班級環境。
(2)改變桌椅擺放布局,三桌呈“T”字型擺放,將全班學生劃分為6-7個學習小組,便于展開良性競爭,便于實施“兵教兵”“合作學習”的小組組合策略。
(3)建立學習小組間合作、競爭機制,實行捆綁式評比,各組都有各組的競爭口號,經常性評比,逐步探索小組學習的激勵方法,改革作業設置和批改的有效方式,增加作業的面批次數。
(4)各年級增加水桶,便于學生課間自取白開水。
(二)、“學程預設案”的編制
之所以將教案名稱改為“學程預設案”,就是期望教師從備課開始,從研究自己如何教向研究學生如何學轉變。新的備課要體現由“教”向“導”轉變的思想,老師首先必須深鉆細研教材,廣泛搜集有關本課的教學資料,全面整體的把握教學內容,進而緊扣學習目標,精心設計探究的題,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學習內容;教師還必須認真研究學生,把握學生學習的基礎,精心設計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積極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遵循由易漸難,由淺入深的原則。
學程預設案是課堂教學的總抓手,一備學生預習的內容和方法;二備學習內容問題化的呈現方式;三備如何抓住重點難點引導學生探究;四備如何關照不同層次學生;五備如何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歸納所學知識。
備課是為上課準備的,所以必須注重問題的預設。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學生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教師最想講的知識,課堂互動中可能會生成的問題,這些都必須要有相應的設計。
其次,改變備課方式。一直以來,教師都是各人備個人的課,忽略了集體的智慧。我們將采取集體備課形式,每周二下午,所有語文老師集中備課,周三下午數學老師集中備課,周四下午,所有英語老師集中備課,以這種形式,使備課環節落到實處。
(三)構建“三步六環”的課堂基本模式
課堂的本質在“學”而不在“講”。我們希望“三步六環”模式既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又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既尊重老師創造性,又尊重學生學習的獨特個性,將聽、說、讀、寫結合;思、議、探、練一致。課堂流程用結構圖顯示如下:
學習是學生的學習,老師不能代替學生學。如何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要做好三點:
1、解決基本問題。所謂的基本問題就是學生通過文本自已能解決的問題。
2、標示疑難問題。自學中不明白不理解的.問題要標示出來,為下一環節的合作探究做好鋪墊。
3、突出重點問題。學生將自己的問題小組中討論,大家都不能解決的問題,由組長記下,留待班級討論時提出。
課堂上,學生有了問題,應該是教師作用的最佳時機,老師如何處理問題?
1、組織篩選問題。針對各小組存在的共性問題,教師精選出具有目標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地進行討論交流。
2、啟發引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生生互動,組組互動等形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探究。
3、互動點撥。同時教師適時介入學生的互動,對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點撥,保證課堂討論交流的方向性和順暢性。在自學互學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梳理所學,形成思維導圖,以鞏固知識,深化理解。
課堂作業必須緊扣教材要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講究層次性,實施分層要求,對有能力的學生鼓勵做第二目標題。作業中的問題實施兵教兵的方法,以求共同進步。
(四)強化過程管理
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合作和探究帶進課堂。教師要把尊重的話語,民主的作風送給每一位學生,用飽滿的精神和積極的態度去羸得學生對教師的喜愛。從學校層面來說,我們還必須強化過程管理,使課堂教學改革穩步推進。
1、議課。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陣地,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性環節。改進課堂教學方式,就是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正確處理好教與學互動的關系,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即時效益與終極目標的關系。在校長室的領導下,學校組織各學科骨干和帶頭人研討新課程理念下我校課堂教學有效模式,各教研組實施一課一議:在本節課中導學方法、策略、手段、技術等如何優選與創新?如何使課堂充滿探究的氛圍,充滿合作討論的氣息,充滿激情碰撞的火花?如何真正落實學生主體地位,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2、磨課。各備課組要強化集體備課,教師要以“銅小學程預設案”為藍本,認真進行個人再備。各組要努力發揮集體的智慧,團結協作,由“學程預設案”到具體的課堂教學,經過“同課異構”、“異課同構”的反復嘗試,爭取經過一年的積累,磨合成我校更加合理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使我校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提升本校老師的整體實力,打造學校品牌課,提高老師的知名度,形成教學特色。
3、賽課。為推動我校課堂教學改革,下半學期,教科室計劃會同教導處組織年級賽課活動,逐步建立銅小課堂由“教”向“導”的轉變。
4、評案。教科室計劃下半學期組織一次“學程預設案”優秀案例征集評比活動,入選案例將掛在網上,并推薦參加省市區評選,用學校評價的形式促進高效常態課的推廣,樹立課堂教學安全的典型。
四、總結完善階段
(一)骨干團隊成員每周寫一篇教學反思。備課組長每月寫一篇學科實驗階段性報告。教科室和教導處必須針對各教研組匯報上來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拿出對策,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困難,并對實驗進程進行調控指導,逐步完善課改內容。
(二)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
為讓老師們大膽地創造性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有效地激勵和促進學生的發展,我校著力新課程評價機制的嘗試。評價課堂──看“三個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教師創造力的發揮,是否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是否有利于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評價教師──看教師是否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評價課堂教學和教師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方法全面進行評價:
①教師自評。讓教師認識到自己教學的優點和不足。
②學生評。學生是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他們對老師的教學最有發言權。
③督查組評。由學校領導及學科能手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課堂,聽課了解情況做出評價。評價學生──看學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全面的發展,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幾方面進行,并采用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學生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26
一、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一)教師方面:
1、對學情了解不夠。在備課和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學情,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學生,造成學生難學、畏學、厭學。
2、重教輕學。主要表現在:教師以“灌輸”為主,學生以聽為主。教師側重考慮如何教,很少考慮學生如何學;不敢放手或組織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
3、重知識傳授,輕情感態度的培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教師的教學只重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而忽視情感態度的培養。
4、缺乏教學后的再思考,對教學中的得失沒有及時總結,為日后教學制定有效措施。
(二)學生方面:
1、學習的'依賴性強。等、靠、拿思想嚴重。
2、畏難、厭學情緒突出。怕動腦,隨意性強。
3、學習習慣差。不會預習、不會自學。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新課改精神和理念作指導,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結合學校實際,加強研究與管理,加大改革力度,轉變教學方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的質量。
三、課堂教學改革目標
1、生生達標。使課堂適應每個學生的發展,教師做到因材施教,生生有所學成,2、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3、構建“先學后教,合作探究,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模式。
4、授課體現精講精練。最少用一半的時間給學生充分地自讀、自解、練習、糾錯、思考、運用等,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
四、課堂教學改革的措施
1、構建學習小組。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開展組間競賽、評比等活動。
您
2、充分預習原則。對學生的預習做詳細的要求,沒預習不開講,先學后教。
3、當堂達標原則。合理安排教學過程,避免花俏環節,高效完成教學任務,生生過關。
4、評價導向原則。讓學生在中肯的評價中得到鼓勵、改進、反省。各教研組制度相關評價量規。
5、德育滲透原則。教學中利用課程內容、過程對學生進行人生價值的熏陶。
6、信息技術輔助原則。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習的量與感悟。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27
全面實行素質教育,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當前基礎教育領域里的一項重要任務。為真正把課堂教改模式抓到實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師、學生素質,提升自我教育科研水平,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樹立“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現代教育思想,以新《課程標準》為標尺,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扎實有效地開展新課程改革,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質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開創教育改革和發展新局面。
二、實施策略
(一)導學案設計
1.認真學習新課標,充分了解學情。鉆研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準確把握每節課的目標及重難點。
2.多從學生角度思考,嚴格控制教師講解時間,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知識的生成,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協作的能力。
3.教師語言要以引導點撥評價為主。引導點撥要把握好深淺,組織教學要機制科學,評價更要從客觀事實出發,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評價標準。
4.程序設計要符合課型特點,形成科學的模式。新授課:情境-問題-策略研究-達標檢測;練習課:回憶總結-練習鞏固-達標檢測;復習課:構建知識框架-方法梳理-典型題目訓練-達標檢測。
(二)課堂教學
1.精心組織課堂教學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從積極的發言中了解學情,適時調整教學策略。
2.嚴格落實課堂教學四常規,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協作學習為主,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協作交流的平臺。
3.明確小組分工,發揮好行政組長和科任組長的火車頭作用,逐步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充分認識到傾聽、提問、爭辯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形成有交流,有示范,有競爭,有幫扶的小組協作學習機制。
4.評價小結要關注學生個體發展和小組的整體發展。
(三)評價機制
1.評價要從學生的聽、說、思、辯、講、評、做入手,從課前準備、課上表現、小組協作、課內外及家庭作業的完成等方面進行多元評價。
2.實行學生自我反思,學生對自己一天的在校情況進行回顧,并填寫反思記錄。
3.發揮好小組評價總結作用,每組每周要進行小結評價,每位組員客觀的認識自我,認識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4.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及時性互評、師評。同時與作業評價、個別輔導評價相結合。
5.家長參與評價。堅持家校聯系,家長對學生在家庭中的學習、勞動、品行進行評價。
三、方法與措施
1.備好導學案,客觀,適用,堅持課后反思。
2.積極參加研訓,從其他教師的課堂中學習課改新理念、新教法,大膽嘗試,勇于創新。
3.加強業務學習,從教育類書刊雜志、網絡媒體中了解課改動態,汲取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4.協助班主任做好小組建設工作。科學劃分小組,組織各小組制定組名、口號,進行小組分工,定期進行組長培訓。
5. 配合班主任,開好班會、家長會,齊心協力抓好班級管理,加強家校聯系。
6. 制定培優輔差計劃,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內心世界,促進高質高效課堂發展。
7. 加強學生讀寫姿勢、書寫習慣的培養,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學生堅持體育鍛煉,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保持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28
在這新的一學期,我將以新課程提供的全新理念為指導,依據教研組工作計劃,按照教導處的安排,圍繞課堂教學和教學科研這一中心任務,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探索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展合作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此,我將認真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有68人,學生基礎較扎實,思想品德較好,學習能力較強,學習習慣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學生學習不用心,懶惰,有不做作業壞習慣,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發揮本班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自覺地有效地探索知識,尋求規律,不斷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智力。適當開展數學課外活動,以拓寬知識面,提高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素質。
二、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在小學階段,本學期結束后,有關正整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內容將全部教學完。本冊這些知識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學會用較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掌握較大數范圍內的計算技能,進一步發展數感;另一方面通過十進制計數法的學習,對有關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為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奠定基礎;并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因此,這部分知識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射線、角、垂線、平行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學會一些簡單的作圖方法;同時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征及圖形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復式條形統計圖。教材介紹了縱向和橫向兩種不同形式的復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會看懂這兩種統計圖并學習進行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的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優化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綜合應用數學的綜合應用──1億有多大和你寄過賀卡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初步了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篇29
為深化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貫徹、落實《山東省中小學教學常規》,提高教學效率,打造龍家圈鄉小學教育精品、實現高位運行;為矯正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重形式輕資料、重數量輕質量、重教法輕學法、重訓練輕反饋、重進度輕效度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實施“高效課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關于在全縣小學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的實施意見》文件為指導,結合我鄉工作實際,全面落實新課程理念,積極探索自主、高效、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真正實施“高效課堂”,從而切實提高教學準備、教學過程、訓練檢測、課后輔導、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二、實施資料和策略
1.提高教學準備的高效性。
高效的課堂教學,務必有高效的教學準備環節,否則,談不上有效的課堂教學,更談不上高效的課堂教學。
教學準備指的是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學目標的設定、教材的處理、方法的選取、教學組織形式的確定、教學環節的設計以及教學方案的構成等。
(1)備資料
要把教材看作是一個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內,吃透教材,把握重點、難點,同時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個例子,不唯教材,力圖出乎其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與課本對話,引導學生感悟文本的內在意蘊。要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提煉出簡練而有效的教學主線,層層推進。
(2)備學生
教師在課前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需求,根據“學情”有的放矢地進行備課。
(3)備訓練
依據教學資料和學生實際,精心選取和設計課堂練習,下發訓練教材,教師務必先做,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要做到講練結合、精講精練、當堂訓練、快速反饋,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習積極性。
具體策略:
抓實群眾備課。首先做到“四到位”:時間到位,地點到位,資料到位,備課主講人到位。其次完善群眾備課常規:一人主備、教研組內討論、群眾修改,真正將集備制度落到實處。
2.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課堂是教師實現“高效課堂”活動的主陣地,也是關鍵環節。學生的成長依靠的是每一堂課的積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當務之急。
(1)提高教學資料的高效性。
課堂教學資料的選取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發展的需要,依據教學目標,確立重點,優化選取。在強調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同時,不能忽視知識教學,應切實保證知識教學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學活動的高效性。
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就是按照有效學習的目標,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從有利于學生潛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上思考,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科學安排。新課導入、情境創設、遷移過渡、操作安排、練習設計、活動組織等都應精心準備,周密布置,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背景,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和信心,使創設的情境到達資料鮮活化、過程活動化、解題探索化、交流互動化、思維多樣化、體驗高效化,從多個層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3)提高教學方法的高效性。
優化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務必致力于“導”,服務于“學”,要依據特定教學目標的實現來選取特定的教學方法。要從教學資料出發,揚長避短地選用各種方法。要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內在的學習需求,把啟發思想貫穿于教學方法選用的整個過程,不能脫離學生原有基礎,堅持教學方法選用的求實思想,充分反映學生主體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學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積極創設和諧、激情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要改變教師與學生之間單向的教學互動,尋求建立一種有效的雙向或多向的師生教學互動,通過師生、生生之間多層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動、交流,讓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潛力。師生間的互動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熱鬧,而應追求實實在在的質量和效果。
(5)提高教學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體和學科教學整合是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多媒體和教具等教學手段的運用,要用在該用之處,使其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要堅決杜絕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裝點門面、華而不實、嘩眾取寵的做法,講求使用效益。
(6)提高問題設計的高效性。
要圍繞教學重點,設計富有啟發性、探究性的課堂提問,通過有效的提問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推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當然,高效課堂教學環節所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除以上六條外,教師的專業素養問題、高效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問題、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問題、重難點的突破問題、教師的主體地位發揮與學生主導地位的實現問題、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教師的示范作用與課堂教學細節問題等等,都值得去認真研究。
具體策略:
(1)創新教研課。本學期一人至少一節優質課,以“高效課堂”為主題,拉開過程,展示成果,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2)落實教學反思。本學期要求老師將進行“高效課堂研究”的案例與反思寫在教師筆記上,每學期10篇,每篇字數不少于800字,鄉、校組織展覽、交流、評比。
3.提高訓練檢測的高效性。
在強化課內當堂訓練、提高反饋矯正實效性的同時,要注重課后作業訓練的高效性。既要切實杜絕布置超多的重復性作業的現象,防止學生淹沒在題海之中,也不能讓學生只是簡單的抄寫,進行書本知識的搬家。要充分了解學情,布置有針對性的作業,讓學生在作業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要科學安排學生的練習時間,做到適時、適量、適度。高效訓練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練教師必先做、有練必選、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堅持做到精選精練,把握難度,刪除繁、難、偏、舊的題目,提高訓練效度;務必做到,及時批改,精批細改;講評之前務必先做統計歸納,切實提高講評的針對性。
具體策略:
抓實“教學六認真”(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布置作業和批改作業、認真開展課外輔導活動、認真考核、認真教研)的查評工作,將教導處抽查和組內自查結合起來,搞好學生作業負擔調研。
4.提高課后輔導的高效性。
課后輔導要突出一個“勤”字,堅持“抓兩頭促中間”的輔導策略,實現培優補差的落實到位。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堅持教輔結合的思想,不斷強化教學輔導。在注重學生知識輔導的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的心理輔導,補“差”先補“心”,消除心理障礙,矯正不良習慣,增強學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具體策略:
重視培優補差工作,在校內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科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各方面的潛力。針對學困生的薄弱點,加強輔導,促其不斷進步。
挖掘苗子,培養尖子,以好帶差。
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
5.提高教學評價的高效性。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適度、多元地評價學生,鼓勵引導學生自評和互評。評價既要注重過程又要注重結果。
具體策略:
學校在管理過程中,要實施高效的手段,建立有效的教學評價制度,充分體現發展性。充分利用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導向作用。
教研室建立各學科全面調研和重點學科調研相結合的常規調研制度,真正切實、全面地評價學生,評價老師。
采用多種形式加強對教師本人的評價,如通過聽課、考評、問卷或學生家長參與評價等多元評價體系,促進教師工作有效性的提高。
實施推薦
1、各年級組和教師根據本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強有效教學專題研究,廣泛學習,統一思想,加深對實施高效教學重要性的認識。
2、教導處、備課組及時制訂與高效教學相適應的各項管理制度,重點是常規管理制度和評價激勵制度,高效運行,確保有效教學順利推進。
3、加強教學常規考核的力度。根據縣局下發的《關于在全縣小學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的實施意見》文件中的重點資料,大力加強常規管理考核,堅持月檢查考核制度,嚴格考核,與獎勵掛鉤,認真向教師反饋考核狀況,促進整改提高。
4、備課組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高效課堂”的實施狀況,根據實際狀況,隨時調整工作思路及活動方案,進一步優化高效課堂教學管理的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