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實施方案(通用9篇)
推廣實施方案 篇1
一、示范縣基本情況
縣位于冀、遼、蒙三省區交界處,海拔335-1738米,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年平均降水量為531毫米,年均氣溫7.3℃,無霜期100-140天左右,全縣總面積3296平方公里,是個“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區農業大縣。全縣轄10鎮9鄉1個街道辦事處,260個行政村、總人口47.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6萬人。縣自古就是溝通關內外的咽喉要道和商貿重鎮,距首都北京300公里,距天津塘沽港口330公里,距秦皇島港口271公里,是省域連結東北和華北兩大經濟區的交通要道,是內蒙東部的重要出海通道,是沿海通達遼蒙的“橋頭堡”,是內地辟通秦唐港的“示范區”,具有“拉不敗的哈達(赤峰)、填不滿的八溝”之美譽。近幾年,縣深入實施了“工業強縣、農業興縣、文化活縣、商貿旺縣”發展戰略,成功打造了“遼河源頭,契丹祖地、中國菌鄉、神州炭都”四張城市名片,現已被國家列為承德市唯一的中等城市。
食用菌、設施園藝、畜牧養殖、林果產業是縣內“農業興縣”的主導產業。通過幾年的發展,該縣已發展成為國家級糧食生產大縣、全國綠色玉米生產基地縣、國家級秸稈養畜示范縣、中國食用菌之鄉、中國北方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供奧運會設施菜生產基地、承德白鵝生產基地縣、生豬肉牛良種補貼示范縣。“抓基地、促龍頭、推進產業化”是發展農業產業的三大舉措,縣內已有承德避暑山莊企業集團、哈露公司、承德森源食品有限公司、承德三元中育畜產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56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12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56家,有蔬菜專業市場4個、畜禽及其產品交易市場2個、食用菌專業市場2個。蔬菜產業以設施菜為主,其中設施菜以瓜類、茄果類和根莖、葉菜類為主,蔬菜種植面積達到9.8萬畝,產量56萬噸。畜牧業以生豬、肉牛、肉羊為主,以禽類為補充,現發展規模以上養殖企業51家,養殖專業戶20__戶。20__年全縣大牲畜存欄18.6萬頭,其中,牛存欄5.3萬頭,出欄3.6萬頭;羊存欄13.3萬只,出欄14.3萬只;生豬存欄10.2萬頭,出欄15.4萬頭;家禽存欄237萬只,出欄195萬只。肉蛋奶產品產量5.8萬噸,水產品產量340噸。優質糧產業以創建萬畝玉米高產示范基地和10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為契機,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64.5萬畝,產量28.4萬噸。20__年全縣實現農業產值57.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222元。其中四大特色農業產業(食用菌、設施蔬菜、畜牧養殖、林果產業)實現產值36億元,占大農業產值的比重達到75%以上。四大產業提供農民人均純收入48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6.4%。
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和省政府《關于印發省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20__年3月成功完成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工作。新設立縣級農技推廣機構16個,總編制115人;鄉鎮農業綜合技術推廣站19個,鄉鎮食用菌技術推廣站19個,鄉鎮畜牧水產獸醫技術推廣站19個,總編制200人。20__年,經縣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整合19個鄉鎮畜牧水產獸醫技術推廣站為8個農牧綜合服務站,建立健全農技推廣責任制,實行包片包村到人頭的農技推廣包干責任制,實行了崗位聘用制度,工作考評制度、人員知識更新制度等多元推廣制度。
二、年度目標
根據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圍繞優質玉米、設施蔬菜、肉牛養殖三個主導產業,以廣大農民發展產業對科技需求為出發點,依托專家組,篩選適合產業發展提高的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制定農業技術推廣方案,通過廣大農技人員包村聯戶工作機制和“專家+農業技術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技術服務模式,推動農業科技進村入戶,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一是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提高技術到位率。在全局遴選65名素質高、能力強的農業技術指導員,通過包村聯戶的工作機制,在每個行政村培育3戶思想觀念新、生產技能好、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科技示范戶,通過技術指導員面對面、手把手、零距離的技術指導,技術咨詢服務,使科技示范戶應用新品種、新技術,促進農產品提質增效。每個科技示范戶帶動10戶農戶從事主導產業生產經營,示范戶應用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到位率95%以上,品種技術覆蓋率達到80%,平均增產增收10%以上,全面實現全縣農業主導產業總體水平的提高和市場競爭力的增強;二是加強科技示范基地建設,推動新技術、新品種示范、推廣、應用。圍繞設施蔬菜產業開展2個試驗示范基地建設。通過開展新技術實驗、示范,新品種展示、新設施裝備使用,促進產品提質增效,產業提檔升級。通過組織農技指導員、科技示范戶、輔射帶動戶進行新品種、新技術的集中培訓、現場參觀、實踐,增強農業技術人員、科技示范戶、輔射帶動戶對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的認識、了解,掌握技術要領和操作規范,提高推廣范圍和應用力度,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三是加強農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夯實人才基礎。通過開展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組織技術人員到大專院校研修,強化崗位教育,改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結構,提升農技人員的技能水平和服務能力,為新時期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三、實施內容
(一)總體實施安排
1、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
鞏固和完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改革成果,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完善基層農牧綜合服務區域站管理體制,創新推廣方式方法,強化考評考核和績效管理。建立農技推廣責任制度和實施崗位管理,實現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規范化管理,確保有效履職。
2、完善工作機制
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進一步完善以“專家包片、農技人員包村聯戶”為主要形式的工作機制和“專家+農業技術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技術服務模式,建立健全縣、鄉、村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網絡,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提高技術的到位率。
3、夯實人才基礎
繼續強化對現有技術人員的崗位教育和知識更新培訓,根據不同需求,采取異地研修、集中辦班和現場實訓等方式,分層分類分批參加部、省、市、縣四級組織開展的培訓活動,進一步提高基層農技人員綜合服務能力。改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結構,提升推廣服務水平。
4、提高服務效能
明確工作目標,整合現有資源,突出關鍵環節,不斷提高基層農技推廣服務效能。以我縣糧油高產創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等重大項目為依托,進一步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形成合力;以服務我縣主導產業、解決農業生產關鍵問題為導向,規范服務行為,切實提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水平;以為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好技術服務為突破口,切實提高技術的到位率;以手機短信、網絡書屋等現代化手段推廣農業產業主推技術,引導農業科研教育機構從事公益性推廣服務,促進多元農技推廣服務組織發展,全面推進農業科技服務進村入戶,使農民真正得實惠。
(二)第一階段建設內容
1、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完善工作機制,提高服務效能。
(1)完善基層農牧綜合服務區域站管理體制,加強農牧綜合服務站推廣責任制度建設,實施崗位管理和績效考核,確保有效履職。根據優質玉米、設施蔬菜、肉牛養殖三個主導產業發展及其科技需求,在縣級專家組的主持下,以縣級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蔬菜技術推廣中心、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科教站、農廣校等技術推廣和農業教育培訓部門做為技術依托單位,加強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篩選和推廣方案的制定。抽調鄉鎮農牧區域服務站和相關技術所站具有較高農村政策理論水平和農業技術水平,熟悉農業技術推廣方式方法,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奉獻精神,熟悉農民的基本情況和技術需求的65名技術人員組成主導產業技術服務小組,簽定技術服務責任書,統一發放胸牌。堅持“專家包片、農技人員包村聯戶”為主要形式的工作機制和“專家+農業技術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技術服務模式開展一對一,面對面的技術服務,對科技示范戶入戶指導不少于6次,其中分產業以鄉鎮為單位組織科技示范戶集中培訓一次,每個技術指導員全年進村入戶時間不少于100天。
(2)篩選、推廣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
優質玉米產業
主導品種:承玉31、紀元128、長城799、承玉358、承玉33、寬城60、寬城298、農華101、先玉335、地圣5號
主推技術:地膜覆蓋高產栽培、地膜二次利用高產栽培技術、裸地鐵茬免耕技術、耙耱鎮壓保墑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裸地機械化高產栽培技術、玉米“一增四改”高產技術。
設施蔬菜產業
主導品種:黃瓜:津優35、津優38、完美6、完美8、鑫特38;尖椒:37-74、37-76;西紅柿:百利、格雷、瑞菲
主推技術:黃板誘殺技術、CO2緩釋富養秸稈發酵技術、膜下暗灌栽培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防霧無滴棚膜應用技術、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蔬菜小高壟栽培技術
肉牛養殖產業
主導品種:西門塔爾、夏洛來
主推技術:肉牛無害化養殖技術、肉牛標準化養殖技術、秸稈綜合處理技術、肉牛疫病綜合防控技術、肉牛短期快速育肥技術、糞污無害化處理技術。
(3)培育農業科技示范戶
根據優質玉米、設施蔬菜、肉牛養殖三個主導產業在全縣的分布,圍繞“一村一品”在全縣260行政村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和農戶自愿原則,遴選培育760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種養殖水平較高、樂于助人的農戶作為科技示范戶,每個示范戶帶動周邊10個農戶。科技示范戶要承擔帶頭使用新技術、新品種,輻射帶動周邊農民,協助技術指導員做好技術推廣、技術信息采集和項目評價等工作。專家和技術指導員對示范戶進行上門指導,采取集中培訓、分戶指導、實地考察、觀摩交流等形式指導科技示范戶應用、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高科技示范戶的生產技能和發展水平,增強輻射帶動能力。要通過村里推薦、鄉鎮審核把關,切實把示范戶選好。對作用發揮不好的,將及時進行調整。
(4)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基地
圍繞主導產業發展,按照以主導產業為主、多種示范和高規格、嚴要求的原則,在全縣分成南北兩個區域重點建設2個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分別是:縣茅蘭溝鄉五家村設施蔬菜試驗示范基地,占地300畝,建有設施蔬菜大棚42個,有21戶農戶入駐園區。土地性質:租賃。基地技術依托單位:科技師范學院。技術專家:閆立英。主導品種:黃瓜:津優35、津優38、完美6、完美8、鑫特38;西紅柿:百利、格雷、瑞菲。主推技術:黃板誘殺技術、CO2緩釋富養秸稈發酵技術、膜下暗灌栽培技術、防霧無滴棚膜應用技術。縣道虎溝鄉廣興店村設施蔬菜試驗示范基地,占地300畝,建有設施蔬菜大棚18個,有36戶農戶入駐園區。土地性質:租賃。基地技術依托單位:科技師范學院。技術專家:閆立英。主導品種:黃瓜:津優35、津優38、完美6、完美8、鑫特38;西紅柿:百利、格雷、瑞菲。主推技術:黃板誘殺技術、CO2緩釋富養秸稈發酵技術、膜下暗灌栽培技術、防霧無滴棚膜應用技術。
(三)第二階段建設內容
(一)開展基層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
挑選優秀基層骨干農技人員,采取到農業院校科研院所、異地研修,聘請省、市、縣專家,根據生產周期和關鍵季節組織縣內集中培訓、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現場實訓等方式分層分類分批開展培訓,同時充分利用“農業科技網絡書屋”等現代化方式,組織農技人員加強學習,逐步提高其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加強知識更新步伐,培養造就農技推廣領軍人才。
(二)開展科技示范戶產業提檔升級培訓
根據不同主導產業的要求和農事季節,對科技示范戶開展“促進產業提檔升級技術骨干培訓”,采取集中培訓、田間實踐、基地觀摩、請上來走下去的方式進行,采取理論教學、多媒體教學、操作示范教學、技能實踐訓練等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根據當前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及各村主導產業,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確定培訓內容,突出推廣農業新知識、農業政策、新品種、新技術,提高農民生產技術水平和文化素質,提高農民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
(二)進度安排:項目從20__年4月1日開始到20__年12月31日結束。
1、20__年4月1日-5月31日,制定技術指導員遴選辦法、科技示范戶遴選辦法,制定項目實施方案。
2、20__年6月1日-6月10日,對玉米、蔬菜、肉牛科技示范戶進行遴選和確認;確定設施蔬菜試驗示范基地實施方案。
3、20__年6月11日-10月31日,農技指導員對玉米種植產業科技示范戶進行培訓和入戶指導,并完成對科技示范戶的物化補助。20__年6月11日至11月31日,農技指導員對肉牛養殖產業、設施蔬菜產業科技示范戶進行培訓和入戶指導,并完成對科技示范戶的物化補助。
4、20__年6月11日-11月31日,指導示范基地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工作,并組織科技示范戶到示范基地進行觀摩學習,完成對示范基地的物化補助。
5、20__年9月1日-9月30日,組織技術指導員開展能力提升培訓;組織技術指導員下鄉、入戶進行技術指導,了解示范戶生產、生活情況。
6、20__年12日-12月15日,對農技指導員進行績效考核;對科技示范戶、試驗示范基地進行回訪。
7、20__年12月16日-12月31日,對項目進行總結,整理項目檔案,開展項目自查工作,進行項目驗收。
(三)主要參與單位:
1、項目組織領導參與單位:縣政府、縣農牧局、縣財政局。
2、項目組織實施參與單位:農牧局項目生產股、農牧局財務審計股、縣農業科技教育服務站、縣農廣校
(四)人員情況及分工:項目組織領導單位負責人:(縣政府縣長)、(縣政府副縣長)、(縣農牧局局長)、(縣財政局副局長),主要負責項目的組織協調工作。項目組織實施小組:(農牧局副局長)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及管理工作;(縣財政局農財科科長)負責資金監管;(縣農牧局科教站站長)負責項目的具體落實工作;(縣農牧局項目股股長)負責項目的督導檢查;(縣農牧局專家組組長)作為項目技術顧問,主要負責配合項目的實施工作和技術咨詢。
四、經費使用安排及配套經費
(一)經費用途:項目總投資90萬元,主要用于:
1、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補助22.5萬元
(1)農技人員下鄉開展技術指導補助費用13.5萬元。主要用于農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技術指導所發生的交通費、通訊費、誤餐費、下鄉補助等相關費用補助。每名農技人員入戶指導天每年不少于100天,根據農技人員實際進村入戶情況進行補助。
(2)技術專家補助3萬元,用于專家包片指導的差旅、交通、勞務、講課費等費用。
(3)完成重大農業技術推廣任務和典型宣傳的績效考核1.5萬元。根據年中和年度考核對農技人員進行績效獎勵。
(4)技術資料印刷、制度建設及工作考評等管理費4.5萬元。
2、農業科技示范補助40.5萬元
(1)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建設補助22.5萬元。主要用于試驗示范基地采用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過程中的設施設備建設補助以及購買種子、肥料、農(獸)藥、飼料、實驗設施裝備等物資補助。和采取現代化推廣方式以及組織展示活動補助,主要用于科技人員和骨干農民到到示范基地開展集中培訓、現場觀摩、田間實踐所需的交通費、食宿費、教材資料費、講課費、實踐材料、牌匾制作、宣傳、展示等與組織培訓、展示活動相關補助。
(2)農業科技示范戶的物化技術補助18萬元。主要用于農業科技示范戶(760戶)采用新品種、新技術的種子、肥料、農藥、獸藥等物化技術補助及物化補助配送費。
3、農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補助27萬元
主要用于農技人員到省部現代農業培訓基地進行培訓、農技人員網絡書屋、組織農技人員參加縣內集中培訓、現場觀摩、實訓所需的教材費、場地費、差旅費、食宿費、交通費、講課費、實踐材料費、文印費等與培訓相關費用。
(二)資金使用
第一批資金70萬元主要用于技術資料印刷、制度建設及工作考評等管理費、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戶補助、農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補助。第二批資金20萬元主要用于農技人員下鄉開展技術指導補助費用、技術專家補助、完成重大農業技術推廣任務和典型宣傳的績效考核。
(三)配套經費:縣財政將農技推廣人員工資納入縣財政預算,保障推廣人員工作正常運行。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
成立以縣長為組長,農牧局、財政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領導小組和農牧局各所站負責人組成的項目實施小組。項目領導小組負責項目實施的協調管理、政策落實、督查驗收和總結宣傳。項目實施小組負責制訂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項目的實施。
(二)加大資金投入和監管力度
縣財政將農技推廣機構履行職責所需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大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的資金投入。要統籌項目資源和技術力量,實現部門、人才、項目、資金的優勢集成,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強農技推廣機構條件建設,提升農業公共服務能力。要切實加強對項目資金使用與監督管理,嚴防截留或挪用資金。
(三)加強財務管理
嚴格按照相關財務管理規定使用資金,配套經費做到及時、足額到位。財政資金實行專人、專賬、專戶、專檔管理,不得擠占、挪用項目資金。
(四)加強政策指導
由縣政府組織縣人事局、財政局、農牧局等單位成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指導縣級農技推廣體系的建設與管理,開展工作檢查和評估,確保縣鄉兩級農技推廣體系發揮作用。
(五)加強技術指導
按照實施方案要求,成立農技推廣補助項目農技推廣專家組,專家組由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蔬菜技術推廣中心、土壤肥料工作站、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項目生產股等專業技術人員組成,負責篩選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開展技術指導。同時聘請省級農業專家進行農業關鍵技術和關鍵環節集中講課實現主推技術有人做、關鍵技術有人講、重點環節有人把關的技術支撐體系。
推廣實施方案 篇2
一、目的意義
太極拳作為我國民族體育的瑰寶,作為中國古典文化的產物,她是我們祖先在長期生活實踐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她始終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在學校體育中開展太極拳的教學,進行終身體育的教育,弘揚民族文化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太極拳強調身心合修,注重精神和體魄的平衡發展,宜于塑造心理、生理都健康。太極拳能醒腦精神,調節神經,特別適合從事腦力勞動的師生和知識分子修煉。
二、工作目標
1、培養對太極拳的興趣,能熟練完成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的動作,記住口訣要領。
2、學生學習更多式的太極拳法,做到演練整齊、自然,動作規范。部分學生會舞太極劍(扇)。
3、理解太極文化內涵,將自己溶于太極拳文化海洋中,容得下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化解有不同意見甚至對立的人。
三、實施步驟及措施
(一)、啟動準備階段
1、組建“練太極、修身心“活動推廣小組、培訓骨干、確定教材,落實活動實施方案,校長室負責。
2、組建“弘揚太極文化”信息資料收集小組,主任室負責。
3、學校成立“太極拳演練”推廣小組,推廣小組作為學校推廣太極拳的骨干隊伍。學校在近期內啟動對推廣小組全體成員的培訓工作,力爭短時間內完成培訓任務,工會負責。
4、學校在近期內開展“弘揚太極文化”的各項宣傳推廣活動。
召開一次“練太極、修身心”教師會,統一思想,提高全體教師對活動開展的正確認識。學校宣傳櫥窗出好一期專刊,展示“秉承太極文化”的文字圖片資料。各班級開一次主題班會,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太極拳”的影像資料,培養學生對太極文化的興趣。
(二)、全面實施階段,經過一月左右的時間全體師生對太極拳操練,達到全校師生人人會打太極拳的預定目標,為形成學校特色奠定基礎。主要工作為:
1、將“普及太極拳”作為20xx年學校工作的一項重點工程抓細抓實,由校長室牽頭制訂在全體教工中“普及太極拳”的'實施計劃。3定時間、定制度,做到每位教工人人來打、會打、愛打太極拳,為全體學生作出表率。
2、自本學期起,在全體學生中開始教學太極拳,由學校少先隊大隊部牽頭,藝體組制訂在全體學生中“普及太極拳”的實施計劃,做到活動開展管理網絡齊全,時間安排科學合理,教學中心工作與太極拳操練兩不誤。操練時間原則上穿插在體育課及課外活動中進行,“太極拳”作為校本課程有機滲透在體育教學計劃之中。經過多次研討,根據太極拳的特點,結合我校的實際,決定分三個階段落實太極拳教學目標。第一階段,主要培養學生對太極拳的興趣,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初步了解太極拳,并在體育游戲中滲透太極拳最基本的手型、步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進行分解動作的傳授。第二階段,了解太極拳的基本理論,訓練太極拳的基本功,基本掌握練習方法,學會24式簡化太極拳的全套動作。第三階段,熟練掌握24式簡化太極拳,做到連貫協調、圓活自然,并在練習中感悟太極文化,部分學生能掌握42式太極拳。
3、由學校德育處室牽頭,將普及太極拳活動融入學校教科研工作軌道,對活動開展的全過程進行及時的跟蹤了解,及時科學分析活動開展中的綜合情況與一系列有待修正
解決的問題,定期向學校指導小組反饋信息報告。并在適當時機選擇相關課題開展教學研討。
(三)、鞏固提高階段。通過全面實施階段的普及,本階段起把“太極拳”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常規管理之中,擇機向社會展示,以逐步突現學校的這一特色。
1、自這學期起,學校將全體師生打太極拳列為大課間項目,并精挑細選苗子分別成立教師、學生“太極拳隊”,在這兩支拳隊的帶動下推動學校太極拳操演水平由普及向提高提升。
2、學校將弘揚太極文化融入到各類計劃之中,將“太極拳”課程作為校本課程列為學校體育教學項目,并列入學校每屆運動會的展示與競賽項目。每學期設立“太極文化周”,開展“太極拳”匯演會操,同時也作為每屆教工健全運動會的一個項目。
3、學校教導處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注重于搜集積累“弘揚太極文化”活動開展的各類資料,精心組織相關教師開展專項的教科研究,撰寫相關論文,在時機較為成熟的情況下形成一整套有價值的相關資料。
推廣實施方案 篇3
一、活動名稱:全國推廣普通話形象大使選拔賽(賽區)
二、主辦單位:省教育廳、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xx人民廣播電臺
三、協辦單位:各省轄市語言文字工作機構、各地承辦機構
四、承辦單位:xx市路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五、大賽組委會成員:
六、大賽時間安排:20xx年11月中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大賽正式啟動;各地分賽區進行報名、初賽、選拔賽,并于20xx年3月15日前組成參加省決賽的代表隊;20xx年3月25日之前在鄭州舉行決賽階段的復賽、半決賽、決賽和頒獎儀式;20xx年4月初,組隊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比賽。
七、參賽選手資格和報名:年滿16周歲,具有較高普通話水平,遵紀守法,了解并熱心推廣普通話公益事業,不限性別、民族、職業。歡迎學校、部隊、行業系統集體報名。
參賽選手通過大賽網絡系統報名(不收報名費、參賽費),并提供真實詳盡的個人資料。大賽承辦單位以低于市場價提供推廣普通話宣傳輔導資料,選手自愿選購。
八、比賽程序:
大賽分分賽區階段和省決賽階段進行。
1、分賽區階段:
(1)預賽:考察內容和形式由各省轄市自定。按報名人數的二分之一比例進入初賽。進入初賽的選手,由省轄市語委辦公室頒發本市推廣普通話志愿者證書。
(2)初賽:以指定篇目朗讀、普通話知識問答方式,考查選手普通話水平和普通話基礎知識。進入分賽區選拔賽的選手由省語委辦公室頒發xx省推廣普通話志愿者證書。
(3)選拔賽:以自備朗誦、形象展示、繞口令、才藝展示、綜合知識問答方式,考察選手綜合素質。選拔賽選拔12名選手參加省決賽(由市語委辦公室或承辦單位領導擔任領隊)。其中最佳選手由省轄市教育局、語委授予本市推廣普通話形象大使稱號。
2、省決賽階段:
(1)復賽:以自備朗誦、才藝展示、語言文字知識問答方式,考查選手綜合素質。復賽按六分之一的比例選拔進入半決賽的選手。
(2)半決賽:以自備演講、指定朗讀、才藝展示、綜合知識問答方式,考查選手綜合素質。半決賽按二分之一的比例選拔進入決賽的選手。
(3)決賽:以抽題演講、講故事、才藝展示、語言文字知識和綜合知識考察選手綜合素質。大賽最后名次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獎2名,三等獎3名,優勝獎6名,優秀獎6名,并另設最佳單項獎3名。其中一、二、三獎獲得者和優勝獎獲得者由省教育廳、省語委、xx人民廣播電臺授予“20xx年xx省推廣普通話形象大使”稱號,給與物質獎勵,并組隊參加全國總決賽。
所有獲獎選手均頒發相應證書。
九、評委會:
1、省決賽階段聘請語言專家、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播音員、影視話劇表演藝術家擔任評委。復賽每場評委7名,半決賽、決賽每場評委9名。
2、分賽區初賽階段聘請語言專家、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員、播音員、影視話劇表演藝術家擔任評委不少于5名,選拔賽每場評委不少于7名。
十、大賽所有比賽程序均聘請公證人員進行現場公證。
十一、大賽組委會為參加省決賽階段的每名復賽選手交納安全保險金。
十二、參加省決賽階段復賽、半決賽的人員往返旅費和食宿費自理,決賽選手的食宿費由大賽組委會承擔。
十三、大賽組委會辦公地點:
推廣實施方案 篇4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是從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出發,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學會主動發現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合作探究問題,歸納創新問題,勇于評價問題,同時養成了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表達、認真傾聽和不斷反思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了他們的組織、表達、思維等方面的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思考、探索、創新,快樂,全面體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實現了教與學方式的徹底改變,走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之路。為了更好地推動“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學習和運用,特制訂魏礦學校“三疑三探”課堂教學模式推廣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學習推廣“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必須以培養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為宗旨,以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應具備的能力為目標,以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為出發點,以新課改的理念為指導,以學習、實踐、創新為原則,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目標,以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為重點,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進一步強化學校的精細化管理,從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實施目標
1.轉變教師教育教學觀念,實現教師由“教學”到“教學生學”的思想轉軌,突出學生由被動接受到發現創造的根本轉變,全面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創新的'快樂和超越自我的幸福。
2.改變評課標準,使評價過程成為促進教師發展與提高的過程,同時使評價過程成為引導學生釋放潛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的過程。
3.實現教師由被動學習到主動鉆研的轉變,挖掘教師潛能,發揮教師的創造性,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使教師真正成為研究型、創新型的教師。
4.創設求實的育人目標,評價一堂課要以學生的課堂表現為重點,以學生的展示和發展為導向。
推廣實施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營造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和諧語言生活為目標,全面貫徹執行國家語言文字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堅持“建設、推廣、監管、服務”的工作原則,努力提高全院師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二、宣傳主題
本屆推普周的主題是“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
三、營造宣傳氛圍
充分發揮宣傳媒體的作用,努力營造良好的推普氛圍。院廣播站,播出推普口號和推普專題節目。各部系對推普的各項活動要進行報道,在教學樓內張貼《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山東省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以掛橫幅、張貼宣傳畫、制作公告牌、宣傳欄、出黑板報等形式,營造良好的宣傳環境,做好推普周的宣傳工作。
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1、20xx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西南干旱、玉樹地震、吉林洪澇、舟曲泥石流災害,在災害面前我們沒有退縮,眾志成城,堅強不屈。一幕幕弘揚團結、奮斗不息、進步的感人場景處處涌現。各部系要以此為契機,根據《關于開展20xx年度專業技能競賽活動的通知》(威職院辦字[20xx]26號)文件要求,按照“中華誦·20xx經典誦讀”競賽實施方案(見附件),組織學生開展以愛國主義、揚我國威等為主題的誦讀和以中秋等傳統節日為主題的誦讀等各種活動。
2、結合新生入學教育進行推普宣傳教育,使學生一入校就自覺講普通話,用規范字,增強學生語言規范意識和提高語言文字應用水平和能力。
3、對全體教師進行“推普”宣傳,要求上崗教師人人在課堂上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推普氛圍,并在不同層面要求教師正確使用普通話,規范書寫語言文字。
五、加大力度,督促推普工作
院語言文字辦公室將成立推普小組,在推普周對各部系的宣傳、推廣工作進行檢查、督促,望各部系分管語言文字工作的領導認真學習貫徹推普精神和意義,研究部署宣傳推廣工作。
六、第十三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宣傳口號
1、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2、積極普及民族共同語,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3、樹立語言規范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4、普通話是我們的校園語言
5、普通話: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
6、溝通——從普通話開始
7、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
8、說普通話,從我做起
9、普通話同青春攜手,文明語與時代并肩
10、實現順暢交流,構建和諧社會
山東省推廣普通話宣傳口號
1、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積極貫徹落實《山東省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
3、《山東省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是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的法律保障。
4、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大力推廣普通話。
——《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5、推廣普通話工作方針是“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
6、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
7、青少年要做推廣普通話的積極分子。
8、普及普通話,從孩子抓起。
9、讓你的孩子從小學會普通話。
10、新聞媒體要做推廣普通話的榜樣。
推廣實施方案 篇6
一、總體要求
以促進糧食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耕地產出能力,集成組裝組裝糧食“五新”,提升科技增產能力,創新體制機制,提升主體經營能力,使產能區畝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公斤。
二、目標任務
根據縣農業局的安排布置,選擇農田基礎設施完善的產高穩產田。建立2片糧食產能區,面積1300畝,(500畝、余元800畝)。產能區目標產量畝產達510公斤。
三、實施內容
1、主推品種
產能區選擇高產優質品種,如深兩優5814、中浙優8號、Y兩優1號、甬優9號、豐兩優4號、天優3301等等。要求各產能區內品種統一在2個以內。
2、主推技術
①采用集中育秧、全面開展機插秧。
集中育秧做到統一品種、統一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防治,在產能區余元等地分別建立6個1畝以上機插集中育秧點。機插露天集中育秧,防蟲網覆蓋率達100%,機插面積達1300畝。
②合理密植(密植規格16cmx30cm),科學管水、適時烤田。
③開展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
組織鎮“五新”病蟲專業合作社全程承包產能區面積1300畝,并組織產能區種植1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自購機聯合統防統治。確保產能區病蟲害損失控制在5%以下。
④推廣測土配方肥技術和秸桿還田技術。
積極指導科學施肥,推廣使用配方肥。如撒可富(20:12:14)等水稻專用肥。要求產能區100%施用配方肥。同時結合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開展工作,推廣施用秸桿還田使用腐熟劑2600KG。
3、開展增產模式攻關試驗。
各示范片據當地的生態特點,在50畝以上種糧大戶稻田里,開展“優良品種+露地軟硬盤稻育秧+機插秧+精確施肥+定量灌溉+病蟲害統防統治+機械收獲”技術模式攻關1個以上。
4、開展技術培訓和觀摩。
各產能區采用多種形式舉辦培訓班,分階段按季節、按農時、按環節進行一事一訓。計劃培訓農戶達300多人次以上。發放高產栽培技術資料500多份以上,召開觀摩會2場次以上,來提高示范戶科技普及率,促進增產技術措施的落實。
5、抓好水稻工廠化育秧示范點的建設
來提升我鎮水稻機械化插秧水平與規模。我站在余元村樓盤建立一個水稻工廠化機械插秧示范點1個,負責人:潘日明、陳文衛、葉健康。按標準,按時于9月30日前完成水稻工廠化機插秧示范點建設任務。
6、推廣多元化服務機制
各示范片要實行統一種植模式、統一良種供應、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機械作業的“五統一”服務,實現良種覆蓋、主推技術應用、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耕地收綜合機械化“五個100%”。各示范片要將高產創建與培育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和產業化龍頭企業相結合,探索規化生產、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的新途徑。
7、做好驗收總結。
嚴格按照省農業廳制定產能區驗收辦法,做好測產驗收。項目實施結束后,各示范片要將常歸檔案的所有材料匯編成冊和實施項目的基礎情況、實施效果等方面進行分析總結,形成的書面材料于測產驗收后一個月內上報縣農業局農技站辦公室。
四、努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糧食生產的適度規模經營對推動糧食生產機械化、提高糧食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種糧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并有利于形成一定穩定的糧食生產專業隊伍。20xx年鎮糧食產能區增產模式攻關動員培訓會后,產生了流轉承包種植100多畝種糧大戶8個(產能區6個)。從而有序規范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重點向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主體流轉,開展各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引導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托管合作社和土地承包經營權信托公司,努力提高提高土地流轉規范化市場化水平,建立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生產經營機制,提升利用率和產出率,提升種糧效益。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為確保我鎮產能區有序有效開展,成立了水稻高產創建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志擔任技術指導組組長,技術指導組負責制定實施,技術指導,測產驗收等各項具體工作。下設產能區糧食增產攻關模式辦公室,掛靠鎮農技站,潘日明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2、強化責任落實。
為產能區糧食增產攻關模式順利實施,確保關鍵技術落實到位,開展全程技術指導,實行農技干部駐村掛靠制度,明確責任。深入生產一線,辦好高產示范片,種好高產展示田,加大超級稻,機插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等關鍵增產技術推廣。各示范片技術負責人見附表3。
3、制定獎懲措施。
①對有適度規模的典型、產量突出的種糧大戶或專業合作社,年終給予一定鼓勵獎,并積極爭取縣農業局給予安排20xx年產量區項目。
②對優秀農民技術員給予續聘,并以資鼓勵。
③對農業技術人員蹲點指導、授課和開展測產驗收過程中發生的物資、勞務等費用給予一定補助,對村級農民技術員積極參與水稻高產創建活動的給予一定誤工補助。
4、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為了調動示范戶投身產能區糧食增產攻關模式與推廣項目的積極性,保障示范面積,做到嚴格項目資金管理,規范資金監管,明確資金使用方向,按照省農業廳要求,把項目資金用在各示范片的物化補貼、專業服務、示范區建設與技術推廣上面,特別是關鍵技術環節、重點傾斜,對產能區內流轉經營權100畝以上從事水稻種植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經營主體,將按照每畝1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充分調動示范戶積極性,努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六、加大宣傳報道
①積極組建全鎮種糧大戶、示范戶、召開20xx年水稻高產創建及產能區模式攻關動員培訓大會。
②充分利用媒體宣傳活動成果,先進典型,增產模式和成功經驗。
③設立產能區糧食增產攻關模式示范片醒目標牌,方便農民學習,接受社會監督,擴大宣傳效益。
推廣實施方案 篇7
為解決我市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體制不順、機制不活、隊伍不穩、保障不足等問題,保障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規范有序開展,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國發30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著眼于新階段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通過明確職能、理順體制、優化布局、精簡人員、充實一線、創新機制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構建起以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主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農業科研、教育等單位和涉農企業廣泛參與、分工協作、服務到位、充滿活力的多元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二、基本原則
堅持精干高效,科學設置機構,優化隊伍結構,合理配置農業技術推廣資源;堅持政府主導,支持多元化發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職能,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統籌兼顧,與市鄉機構改革相銜接,處理好改革和穩定的關系。
三、主要內容
㈠強化公益性職能。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承擔的公益性職能主要是:關鍵技術和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和監督;農業災害的監測、預報、防治和處置;農作物苗情監測、土壤測試;農產品生產過程中質量安全檢測、檢疫和強制檢驗;在農民中開展技術培訓,宣傳貫徹農業法律、法規,為農民提供農產品供銷信息和其它信息服務;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任務。
㈢理順管理體制。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站機構性質不變,管理體制由委托制改為派駐制,屬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其人、財、物、事由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直接管理,人員統一聘用、統一調配。“以錢養事”經費直接撥付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考核情況發放。在農業技術推廣計劃制定、組織實施、工作考核、人員調配、考評和晉升等方面實行市鄉雙重管理,以市管理為主。
㈣實行人員聘用管理。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采取公開招聘、競聘上崗、擇優聘用的方式,選擇有真才實學的專業技術人員進入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隊伍。聘期3年。參加競聘上崗的人員必須具備競聘崗位相應專業大專以上學歷,或取得國家農業中級執業資格以上證書。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原有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不夠的可面向社會招聘。對已經達到退休年齡的農技人員原則上不再聘用,確因工作需要的可以延長聘用期。人員的進、管、出要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和人事管理權限辦理。
㈤切實提高人員素質。建立并完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知識更新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農業主導產業發展情況,科學制定培訓計劃,確保每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在任期內接受脫產培訓30天以上。在抓好培訓的同時,要加強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業務指導。
㈥建立健全績效考評機制。由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結合各鄉(鎮、辦)農業生產特點,根據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實際需要,確定各推廣站和各崗位人員的工作職責、范圍、對象及內容,量化工作指標和任務要求,簽訂責任狀,推行工作日志和考勤制度。建立市級業務主管部門、鄉(鎮、辦)、服務對象三方共同考核的機制,考核結果作為農業技術人員晉級、續聘和公費參加培訓的主要依據。對連續兩年考評不合格的人員,視情況予以調整,任期考評不合格者做緩聘處理。將農業技術人員的收入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掛鉤,激勵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深入農村第一線。
㈦建立村級服務站點。依托村級農技員、植保員、科技示范戶等,利用現有辦公場所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服務設施,采取民辦公助、技物結合、開放運行的方式,逐步建立村級服務站點,使其成為連接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廣大農民的紐帶,成為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點,農業生產經營信息服務點,黨的農業政策的宣傳點。
㈧推進多元化農業服務組織發展。大力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壯大龍頭企業隊伍,多渠道培育農村經紀人和致富帶頭人,創建各類服務實體,扶持民間農業科技組織和民營企業,參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制定優惠政策,支持省內外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項目單位農業技術人員在我市農業生產中發揮積極作用。
四、保障措施
㈠加強領導。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工作由市農業局具體負責,市編辦、市財政局、市綜改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積極配合。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這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職責,通力協作,確保取得實效。
㈡保障經費。財政部門要切實加大對基層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財政投入;要抓緊建立對重大農業技術項目推廣和基礎設施設備補助機制。農業部門要積極爭取國家、省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支持,加大農業技術推廣、農民科技培訓、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等工作的力度。
㈢加強宣傳。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既是農業推廣網絡的配套和完善,也關系到農技人員的切實利益,各單位要緊緊圍繞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廣泛開展宣傳動員,使農技人員進一步了解和掌握政策,打消思想顧慮,進一步發揚心系農民、獻身農業、服務農村的好傳統,找準定位,爭取更大作為。
推廣實施方案 篇8
一、推廣目的
1、讓目標消費群在最短的時間內認知新產品的功能效果縮短新產品推廣期的時間長度,盡快進入成長期創收效益
2、使目標消費群產生食用的欲望并逐步將其培育成品牌忠誠者
3、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4、提高現場焦點的產品的銷量
5、提升經銷商的信心和積極性
二、前期市場調查
市場調查主要是為火雞系列產品上市推廣提供科學依據,其調查內容調查方式調查地點如下所示
調查內容:
1、管理層深度談話
2、營銷人員小組座談或問卷調查
3、渠道調查:火雞系列產品銷售渠道及特點
4、終端調查:火雞系列產品銷售終端類型及特點終端形象、終端陳列、終端活動等。
5、經銷商調查代理火雞系列產品的經銷商情況,代理品牌數量及銷售情況,對當地火雞系列產品市場的認識。
6、消費者調查對火雞系列產品的認識及影響購買的主要因素等調查方式深度訪談問卷調查小組座談走訪調查二手資料等。
三、產品策略
1、產品定位:品牌定位于中高檔系列
2、價格策略
①利用專賣加盟保持直接用戶價格統一利用品牌形象的建設
②保證經銷商一定的高利潤可以吸引更多的經銷商加入提高市場招展速度
③產品價格給予目標市場上的大品牌和小品牌之間
四、產品推廣
1、廣告方面本公司針對火雞系列產品,推出的廣告主要強調產品的特性,實用價值及品牌差異和消費者所能得到的利益。
電視廣告以省級臺和市縣為主報紙廣告主要是為招商和促銷活動的前期造勢,同時充分借助行業雜志和行業網站,對本公司生產的火雞系列產品進行宣傳以達到如下效果:
①在市場中建立產品知名度和激發購買興趣
②提升企業及品牌形象
2、促銷在節假日或周末進行促銷活動,活動采取多種形式,達到提高火雞系列產品的知名度及銷售額的效果。
3、事件營銷
①贊助有重大影響的活動
②為相關群體免費提供試嘗和觀看活的火雞五:火雞系列產品上市安排
1、上市時間:
2、上市區域:以本市區和生產基地為中心,向周邊十三個縣區發展及北京天津等地區
五、終端策略
1、將部分終端優勢建成專賣店進一步提高火雞系列品牌形象影響力
2、強化終端形象建設提高終端銷售力
3、提高終端導購人員執行力
六、服務策略
開通服務熱線
七、相關部門職責
1、招商部:主要負責整體招商方案的指定,提高活動的執行。
2、市場部:主要負責市場調研,營銷策劃和廣告管理等工作。
3、銷售部:主要負責產品的銷售行業一線信息及客戶反饋意見的收集。
4、物流部:主要負責產品的配送。
5、客服部:主要客戶關于產品技術方面的咨詢產品售后服務工作。
推廣實施方案 篇9
一、總體思路
緊緊圍繞確保糧食安全、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綠色發展需要,以質量效益為中心,以高產、優質、綠色新品種為重點,開展展示示范,組織品種評價,做好區域布局,推動農作物高產、優質、綠色新品種推廣,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目標任務
xx年,重點抓好米質達部頒優質二等以上以及在省優質稻品種評選中獲獎的高檔優質稻品種,建立9個省級優質稻品種核心展示示范片,面積1970畝,輻射推廣高檔優質稻品種面積5.3萬畝,輻射推廣優質稻面積10.2萬畝;組織召開1場品種現場觀摩會,參加人員80人次以上,舉辦1場以優質稻品種為主導的農業“五新”技術培訓,培訓人員達50人次以上;力爭全區種植優質稻比普通水稻品種平均畝增收80元以上,優質稻產業整體效益得到提高。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一是成立xx年區優質稻品種示范推廣項目工作領導小組,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擔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成員由局相關站辦人員和各鄉鎮(街道)農技站(農綜辦)站長(負責人)組成,主要負責項目實施、組織協調、檢查、監督等工作。二是成立項目技術指導小組,由區種子管理站負責人任組長,成員由種子、農技、土肥、植保等相關站辦和相關鄉鎮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組成,主要負責項目的組織協調、實施方案制定、技術培訓、現場指導和組織測產驗收及技術總結等工作。各鄉鎮(街道)農技站(農綜辦)需指派一名專業技術人員,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把示范推廣的品種、面積等任務分解落實到位,項目實施主體做好項目實施和總結等工作。
(二)開展展示示范
組織開展優質稻品種展示示范推廣活動。建立9個省級優質稻品種核心展示示范片,面積1970畝;每個展示示范片示范品種1—3個,展示后備品種28個,通過抓好展示示范片,做到抓重點促面上,抓示范促推廣,促進優質稻品種在我區推廣。
(三)組織宣傳培訓
一是通過有線電視、宣傳欄、宣傳資料以及舉辦培訓班等形式廣泛宣傳,促進良種進村入戶,引導農戶因地制宜選用種植優質稻品種;二是組織召開優質稻品種現場考察觀摩會,組織展示示范片所在鄉鎮(街道)農技員、種糧大戶、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及種子企業代表等對展示示范的優質稻品種進行現場觀摩。三是加強以優質稻品種為主導的農業“五新”技術培訓,做到良種良法一起推,充分發揮良種的增產作用。
(四)強化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圍繞優質品牌建設,積極開展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聯系有關優質米加工企業,實行訂單生產,規模種植,優質優價收購,重點對9個展示示范點1970畝的優質稻實行優質優價訂單生產,實現種植優質稻品種比普通水稻品種效益明顯提高,充分調動農戶種植高檔優質稻品種的積極性。
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區農業農村局對承擔項目的實施主體實施全過程開展跟蹤檢查,每個展示示范片在項目實施各個重要環節都要拍照片,并做好項目實施相關內容、數據的記載工作,區種子管理站認真做好展示示范片項目的現場驗收和技術工作總結,確保項目順利完成。
四、資金補助及使用方向
xx年省級下達我區優質稻推廣項目資金45萬元,用于優質稻新品種核心展示示范片點的種子、化肥、農藥等農用物資補貼,現場考察與技術培訓以及與優質稻新品種展示、示范、推廣、宣傳及產業化開發有關的其他支出費用。各項目實施主體要嚴格按照有關財務規章制度,合理開支項目資金,做到專款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