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師德師風心得體會(通用7篇)
幼兒園小班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1
從開學初接過這個小班,已近兩個月的時間了。兩個月的時間,不過須臾,孩子們卻在性格、生活、學習上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那個不愛吭聲的昆坤每天扮演“奧特曼”;那個害羞的康康如今儼然一個“小管家婆”,誰表現不好她馬上告訴老師… 記得第一次早上站在門口迎接孩子,因為第一次接觸這批孩子和家長,孩子們在屋里哭成一團,家長們也舍不得走,擔心的詢問:“老師,就你一個人嗎?”“不!其他老師一會就來。”我肯定的回答,似乎我的“肯定”能帶來些許的安慰。一邊抱著哇哇大哭要掙脫我懷抱的孩子,一邊安慰著同樣看著孩子哭心急如焚的家長。看來,分離焦慮不僅在孩子身上得到體現,與家長亦無大異啊。
這種狀況,以我的經驗,一般要到十一以后,一切才能步入正軌。每天,家長接的時候,告訴他們:“孩子今天在幼兒園沒有哭,還和小朋友玩。不要著急,慢慢會好的,都有個過程。”以后,話題逐漸從“哭”上轉移,告訴他們孩子今天完成的功課。有哪些進步。 一直頑固地哭了一個月的楊皓鈺,雖然,開始的哭并沒有影響她自己吃飯睡覺,卻讓別的小朋友不能安靜上課。在我經常與她聊天后,不但不哭了,而且還能專心上課,迅速完成老師的指令。這是一個行動迅速的孩子,無論吃飯,做作業,還有生活自理方面。每次,我都會語言鼓勵。無疑,不著邊際的聊天,拉近了老師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在關注她。“鈺鈺,這件衣服真漂亮,誰買的?”“鈺鈺,媽媽做什么好吃的了?給我吃好不好?”…
那段時間,下班回到家,好像耳朵里還是“老師,我媽媽什么時候來?”“老師,我不哭了”。孩子那焦慮的表情似乎并沒有從我眼前散去。趕快給自己換個耳朵,放放舒緩的`音樂,小心輕度焦慮癥。 還是學學我的楊皓鈺小朋友,干脆利索,吃飯就吃飯,入廁就入廁,回家就回家,哭就是哭,我該吃吃,該睡睡,不苦了自己。大家不知道吧?哭中也有樂! 那,下班后的馮老師,也堅決做一個不哭的,“苦中作樂”的好大人。比如現在,聽聽自己喜歡的歌,學會它,下次和朋友去K歌時,該“新歌發布會”了,一定不唱以前唱過的歌!蓋了他們~~ 請允許女人一點點小小的虛榮心吧!呵呵~~
幼兒園小班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2
閑暇時,和孩子們嘮嘮家常,聽聽他們的小秘密,分享著共同的快樂。
午飯后,和孩子們來到紫藤架下,或是沐浴著冬日里的暖陽,或是輕拂著春天里的微風。這段時光,是最愜意的,孩子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有的拿著心愛的玩具一起分享、有的拿著新買的蠟筆暢快涂鴉,而這時,也總會有幾個孩子圍在我的身邊,和我“沒大沒小”地閑聊。
一向陽光的浩浩這幾天愁眉苦臉,也不和小伙伴游戲了。我把他拉到身邊坐下,握著他的小手問他為什么不開心。早熟的浩浩欲言又止,最后,湊在我的耳朵旁悄悄說出了緣由。接著,憂心忡忡地問我“老師,等我爸爸和新媽媽結了婚,我媽媽就不能回來了是嗎?”“老師,要是爸爸和新媽媽有了小弟弟,是不是就不喜歡我了啊?”“老師,我還是希望爸爸媽媽能復婚。”聽著孩子焦慮地傾訴,我知道他現在心底最大的愿望是爸爸媽媽能回到一起。我想,這真是個憂傷的秘密,但愿我的傾聽能分擔一些浩浩的苦悶。
一次,“小大人”似的雯雯則一邊摸摸我的手,一邊“甜言蜜語”地說“老師,你像牛奶白!”聽著這廣告詞般的夸獎,我頓時忍俊不禁地對她說“你也挺白的啊!”“哪里呀,我一點也不白。我爸爸黑得像墨汁(她爸爸是駕校的教練,天天風吹日曬),所以我也不白了。我媽媽說我要能再白一點就好了!”雯雯有些憤懣卻又充滿期待地說。原來,小姑娘的心愿是能像童話里的公主那么皮膚白皙啊!我想,這真是個可愛而美好的.秘密,我也由衷地和她一起期待這個秘密能慢慢成真。
這些片段其實都是幾年前的畫面了,然而卻令我印象深刻。集體活動中、區域游戲時,老師都不可能與孩子閑談這些家常瑣事。而利用這些閑暇時光和孩子們好好聊聊,你會看到很多平日里看不到的畫面、聽到平日里聽不到的話語、發現平日里不容易被發現的“秘密”——有孩子們的憂慮、有孩子們的心愿、有孩子們的喜好、有孩子們最內心深處的想法。和孩子們聊聊,聽聽他們的“小秘密”,分享他們的快樂、分擔他們的憂愁,會使我們越來越了解和理解孩子,使我們的心離得更近。
幼兒園小班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3
剛看到幼兒園老師的教育小孩的帖子,使我想起了我第一次比較正式思考該怎么教小孩的事情。那是寶寶不到兩歲的時候,我和他在美其樂玩,我去了趟洗手間,一回來發現寶寶在撿人家桌上剩的東西吃。我忙跑過去拍掉他手上的東西,告訴他“不能吃人家剩下的東西,很臟,會得病。”寶寶一臉茫然,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因為后面又發生了幾次類似的事情。我想我的說教根本沒起到作用,小孩子的思維根本就聽不懂我在說什么。頂多知道媽媽不高興而已。于是我開始反思我該用什么簡單易懂的方式讓他接收我要傳達的東西,恰好一天晚上,我給他講故事,情節跟他的有點相似。我想也許可以用故事來引導,于是講完后開始提問,然后又與現實結合起來,讓他對他自己的行為進行評價“好”還是“不好”。沒想到效果奇好,因為從那以后沒發生過類似的事情,而且不大熟的人給的東西也不會接的。所以以后對寶寶的行為進行規范,我大多都以故事或游戲的形式來規范他的。
轉眼間,我們已經在一起一個學期了。你們是陳老師的第一批學生,從某種意義上說,你們也是陳老師的老師。你們純真的笑臉,你們期盼的眼神,你們給老師出的好主意……,你們教會老師很多。老師要謝謝你們,因為你們,讓我感到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教師;因為你們,老師的.生活更加開心;因為你們,老師不需要打扮,因為你們眼里老師已經很漂亮。看著你們一天天長大,體重、身高變化了,自理、學習能力提高了,更有愛心、責任心,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孩子們,你們常問我,為什么老是叫你們孩子們,老師告訴你們,因為在老師眼里,你們就是老師的孩子。有的時候,你們會調皮,有時候,你們會不認真聽課,老師也會批評你們,但請相信,即使老師批評了你,也都是出于愛你們。
孩子們,和你們分享著快樂時光是一種幸福!見證你們的成長是一種幸福!因為你們,我們大二班的家庭很幸福!愿你們像那小小的溪流,將那高高的山峰作為生命的起點,一路跳躍,一路奔騰,勇敢地、勇敢地奔向生活的大海…
幼兒園小班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4
和小班孩子們一起生活在這個溫馨的小家里,我覺得我很幸福,但帶了三個月的小班孩子,經常會發現幼兒流露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傾向,他們“霸道”地認為:“我喜歡的東西就是我的!”這顯然不會受集體的歡迎,更不利于他們健康的成長。我發現林希湛小朋友在區角活動里玩耍時,經常和大家鬧得不愉快,不是哭就是大鬧一場,老師怎么調節他都不高興,問了和他在一起玩區角活動的.小朋友,他們告訴我說:“林希湛搶玩具,他不給我們玩,東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們大家都玩不到了。”
還有一個最小的小家伙告訴我說:“老師,我都喊他哥哥,他都不給我玩還打我呢。”聽了孩子這么一說,我明白了,原來是他把玩具都攬到自己手里,不愿意和大家交流和溝通。這樣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我看了看了坐在旁邊小椅子上的林希湛,還在那里張著嘴巴大哭,我輕輕地走到他跟前,蹲下來問:“林希湛你看一看,別的小朋友玩得快樂嗎?”(快樂)那你快樂嗎?(我不快樂,他們都不給我一起玩,還要我手里的玩具)林希湛你看一看,你的幾個小伙伴們在那里干什么呢?他告訴我說:“在那里說話呀!”他們有東西玩嗎?沒有(這時他低下頭),看著自己手里的玩具很不高興,我想請你把你手里玩具和大家一起玩好嗎?他說得時候,自己還是低頭。這時我對著其它的小伙伴說:“瞧,林希湛現在要和大家一起玩了,你們高興嗎?高興!其它幾個孩子一起回答我,這時的他愿意把自己拿的玩具,分給其它小伙伴們玩了。
事后,我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利用林希湛的這件事,把林希湛請到我的故事中,這樣讓林希湛在聽故事時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對,最后,小朋友知道林希湛愿意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和同伴們一起分享玩具,我問其它幼兒,你們愿意和林希湛一起做游戲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愿意!”林希湛的小臉蛋上也有了微笑,這時,我們一起唱了《找朋友》這首歌,有很多孩子都愿意主動地去與林希湛做好朋友。我利用故事把這件事說給大家聽,讓孩子知道會分享的孩子,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如果不愿意和伙伴分享玩具,會得到大家的排斥。還運用了《找朋友》這首歌,讓林希湛小朋友知道周圍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愛心。當你孤獨的時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時主動去鼓勵孩子,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讓他們主動地交換玩具玩,這樣對培養他們分享玩具時,有很大的好處。
幼兒園小班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5
今天我像平時一樣,用水果盤端來蘋果準備分給幼兒。當我分到波波時,他說老師我不要這個蘋果,我問他為什么?他說:“這個蘋果比晨晨的小,我也要大的。”我一時犯了難,我就對他說:“不小啊,怎麼小了,和晨晨的一樣大啊,快吃吧。”說完我又給其他小朋友分蘋果了。我分完后,看到小朋友們都吃的很香,只有波波拿著沒吃,在發呆,我就走過去問:怎么不吃呀?他聽了我的問話,“哇”的一聲哭了,我火了,問他你怎么了,不吃就算了。說完后我就走了。過了一會,我回頭看他在哭著吃蘋果。我心軟了,就走到他身旁說:“波波你看你的蘋果和晨晨的一樣大啊,你怎麼說小了呢?他說:“每次分蘋果晨晨都說他的比我的大。我聽了后,覺得孩子是多么天真啊。他們都有一種攀比的心里,都希望自己的比別人的好。真可謂是童言無忌啊!
我們班有幾個小朋友依賴性特別強,在家靠父母,在園依賴老師和其他小朋友。最近,園里舉行“適當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活動,我想,這個教育活動對他們正好對路,得找一個合適的.機會。這天,在室外上游戲課,在活動的過程中,穆雯小朋友跌倒了。她抬頭看看附近的老師和小朋友,見沒有人注意她,就哭了起來,一邊哭還一邊看周圍的人,意思是來幫她。我看到眼里,知道她沒受傷,心想,這不就是對他們進行挫折教育的好機會嗎?這時候,班里小強等幾個小朋友向穆雯小朋友走去,要拉她起來。我制止了他們,說:“穆雯自己一定能爬起來!”。穆雯小朋友哭聲更大了,并向著我伸出了她的小手,我說:“老師這次不幫你,穆雯是能自己爬起來的!”“別哭了”“快爬起來吧”周圍的小朋友也喊著,我也在一旁鼓勵著。穆雯面帶委屈地自己爬了起來。在穆雯自己爬起來之后,我給大家講,要自己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盡量自己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就從自己跌到了自己爬起來做起,我對穆雯小朋友進行了表揚,穆雯終于擦干了眼淚,臉上露出自豪的表情。最后,我問她和其他小朋友以后能不能做到自己爬起來,“能”,小朋友的喊聲還是挺響亮的。那時我想,對他們的挫折教育還要繼續。自己爬起來,看似一件小事,但對孩子們未來的成長是大有裨益的。
幼兒園小班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6
下班后,在門囗等待已久的家長,隨著保安人員把大門敞開,教師到家長手中接送卡收齊,孩子們安安全全的讓家長接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就是在這種情景下結束了自己緊張而忙碌的一天。一天沒見到孩的家長,心里總覺得對孩子說些什么,總想把積攢了一天的思念之情,告訴親愛的小寶寶,你看,見面又是親又是抱的,小寶寶們也像一只只歡快的小鳥盡情的歡笑有的.孩子還跟父母撒嬌,要這要那,我發現有的孩子一見到父母便拽著買口香糖、水果凍等之類的小食品,甚至讓爺爺奶奶買玩具,買蹦蹦床等。每位家長也豪不各嗇地滿足孩子這樣那樣的要求,而孩子的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也就是在這種情形下慢慢的養成了。有的家長則不這么認為,面對孩子的種種要求,他們不是一味迎合和滿足孩子的需求,而是主動與孩子交流,以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為中心,邊走邊談并引導孩子回憶老師所教的新知識。家長通過與孩子談話,不僅能夠鍛煉孩子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能夠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游戲情況,對幼兒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教育。
數次的聽到家長說:老師,為什么我家孩子總是不聽我們的,可老師說的就是圣旨。現在的父母很少會對孩子說:“不聽話叫警察叔叔要來抓你”"把你關進黑屋子"等等,但是還是有很多父母在教孩子時,會利用一些權威的東西來嚇唬孩子,比如:“不聽媽媽說的話,那就請老師跟你說!”或者"明天去幼兒園告訴你們老師"等等。家長不明白,這其實也是一種威脅孩子的方式。這樣其實會導致兩個問題:第一,孩子會認為老師很恐怖,使學校教育產生負面影響。第二,父母將教育責任推給老師,孩子會因此對父母感到失望與反感。用威脅態度,不僅是不良的示范,而且容易養成孩子錯誤的溝通方式,以為只有用“權威”才能解決問題。老師的角色,是“引導者”,若是將其當作威脅工具,那是錯把竹笛當柴燒了。當然父母不是教育專家,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會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讓老師來指導并沒有錯,但重要的是如何定位好老師的作用。如果你跟孩子無法溝通,你可以向孩子說明:“媽媽不懂的地方,會跟老師商量,看看怎樣回答你!”這樣,孩子不會覺得你沒有責任感,反而可以建立起老師的咨詢指導地位。現在我班很多家長會時不時的請教老師很多問題,我認為非常好,一是提高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又可以給予家長一些錯誤教育的引導。
幼兒園小班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篇7
20xx年11月9號,我有幸在迎澤區海邊街小學聆聽了來自南京漢口路小學的周婷老師帶來的以“四色學習單”為研究載體的六年級語文課《廣玉蘭》以及題為《四色學習單運用于小班化課堂》的講座。
因為這一年我們學校也一直在進行小班化教學改革,所以在聽課時尤為注意小班化活動的形式。在平日的教學中,我們一直在為一件事而苦惱,那就是遍尋網絡,沒有一節成功的小班化課例能讓我們觀摩、學習。理論很多,但課堂實錄卻幾乎沒有任何資源。所有的研究似乎都是從零開始,如何排桌、如何分組、如何交流、教師的教學設計如何符合小班化教學一切的一切都在跌跌撞撞中緩慢前行,一路上聽到的都是質疑,都是不解。
聽完周婷老師的課,在坐的老師似乎豁然開朗,這樣的一節課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喚醒了實驗教師沉寂已久的信心。課堂上,學生們化身為彩色的小精靈,跟隨著老師的“四色學習單”,有序地合作、練習,孩子們在學習中體驗快樂、獲得了成功感。接著,周婷教師作了題為《四色學習單運用于小班化課堂》的講座。她從“四色學習單”的形成背景入手,闡釋“四色學習單”的要素,并結合多個案例,詳實而基于理論地介紹了“四色學習單”在漢小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情況。講座點面結合,有理有據,讓在座老師在聽課之后,得到了科學系統的理論解釋,對“四色學習單”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周老師,她喜歡在情境中完成教學。這曾經是我們不理解的,總認為小組合作會把情景打斷,會讓課堂支離破碎,但周老師的課堂卻否定了我們的擔心。她用詩一樣的語言,引導孩子進行學習。在教學主要段落時,她出示了一份四色學習單:
紅色:在這一自然段構段上,你發現了什么?黃色:用簡要的語言說說這段的主要內容。藍色:閱讀過這一段,你有哪些體會?綠色:評點一下黃、紅、藍的完成情況。這樣的學習單,讓我們眼前一亮,我們的`問題總是那樣固定的一個,而周老師卻很好地將問題進行了分層與細化,更具指導性,更具操作性,更適于展開交流。這讓我們明白,小班化教學改革的前提,不是桌子的變化,不是課堂模式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教師教學設計的變化。只有準確的教材解讀,精妙的教學設計,才會真正發揮小班化教學的優勢!
小班化教學的改革之路,漫長而艱辛,就讓我們在不斷探索中尋求真正的教學高效率吧!